说说我身边三十年未破的悬案

最近新闻里一直在说计划生育30年,还有农村自古有之的重男轻女思想弊端,终于在如今显现出来。很多学者调查,农村如果男性过30还不结婚,那独身一辈子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为他们的媳妇在很多年前不是被埋了,就是没出生就被做掉了,学术上管这种女性称之为“失踪”。
我有个同事的邻居,夫妻都是河南人。大家关系熟悉了以后,她和我同事闲聊,说她结婚以后,第一个孩子就是男孩,但是没满月就得急病死了。那时农村医疗条件也不好。虽然难过,但毕竟两个人都很年轻。第二个孩子就是她现在的大女儿,第三个孩子又是女孩,因为她妹妹结婚没孩子,就给了她妹妹了。然后,和老公两个人来城市打工。
到了城市以后,怀孕后,就找老乡介绍的黑诊所做B超,那些人不会直接告诉你男孩或者女孩。从收费就明白了。男孩收200,女孩100.这女的怀了3个,每次B超,人家都收她100.没办法,只好在黑诊所接着堕胎。
怀上第四个的时候,做B超的人说看不清楚,而且是一直看不清楚。结果熬到六个月,人家看清楚了,还是女孩。只能做引产。引产下来的孩子就给她老公,拿着把铁锨,外面挖坑埋了。她自己说,给她做引产的那个人也是他们老乡,什么资质都没有,原来是干兽医的,自己和畜生也没什么区别了。
就这样,她婆婆每次来电话最后的结束语都是:抓紧生儿子啊!
到了09年,这女的又怀上了。可是我们城市打击黑诊所的力度空前强大,连做B超的人都没有了,可是这女的觉得自己这次怀孕感觉和以前都不一样,坚定的认为这次是个男孩。
黑诊所都没了,她只能去正规医院做产检。人家医生问她:“你这是第几胎了?”她就说:“我是头胎。”医生一听就说:“少来这一套,跟大夫你也说瞎话!老实说,第几胎?”然后她就问:“那流产的算不算?”:“都算上!”结果她在那数了一会儿,才说:“这是第8个、或者第9个。”
到她快生的时候,正好她老公有事情出去了。她找的我同事帮忙送她去医院。好在医院离着也近。而且大概是生的还是做掉的太多了,她连宫缩都没有。就是觉得难受。后来我同事到医院去看她,她直掉眼泪,说医院的大夫太欺负人了,孩子刚生出来。连脐带还没剪短呢,就举到她眼前说:“你可看好了啊,你生的是女孩,这脐带还连着呢。我们这有录像,你可别耍赖。你这辈子就是生闺女的命”因为那天算上她,一共4个女的分娩,只有她一个人生的女孩,剩下的全是儿子。医院怕她想儿子想疯了耍赖。
这个女的就跟我同事说:“我这辈子是不是生不出儿子来了。”我同事还劝她说有女儿不是挺好吗!她说:“那是你们城里,我们农村没儿子人家瞧不起你,这些年在城里,你看见我回过老家吗?没儿子都不敢回去。”
女的婆婆知道她又生了个女儿,也没说别的,还是那句话:“接着生。”
这女的都39了,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生出儿子。
这跟悬案无关,只是有点感概。看上去现在农村女少男多,女的似乎很抢手,但是女性地位的提高确实一直停滞不前的。社会进步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程度。从这两点说,我们社会进步还是任重道远。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2-28 11:48:06 +0800 CST  
楼里很多层主都提到了中国的“严打”。
“严打”里有没有冤死的,我想肯定有。若干年前,陈小艺演过一部探案剧,那时,戏里警察的警服还是橄榄绿呢。当时有个情节,也是破案的时候找到一个在监狱服刑的人,那人就提供了一些情况,其中有个很关键的证人。警察就问他:“那人在哪你知道吗?”那犯人就说:“知道,就是不太好找他。”然后拿手往上指:“天上。严打的时候那小子让政府枪毙了。“
那时候的”严打“很像建国初期的枪毙”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人也是老革命,手里都有免死牌的。当时,有很多人为他们说情,甚至让刘青山的女儿去中南海当面求毛泽东。最后毛泽东没有见。以前也有人说这两个人当初贪污的钱放现在根本不值一提,言外之意是死得有些冤。
但是年代不同。那时刚刚建国,如果纵容了这两个人,会有一群人跟在后面效仿。因为违法成本太低。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本来反动势力就在那虎视眈眈。傅作义见毛泽东时就说:”国民党从执政到下台用了不到40年,看你们共产党用多少年?“所以只能枪毙两个人,也是告诫党内的其他人。而且要大家学习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不要跟李自成一样,造反18年,结果皇帝只做了18天。
”严打"也是要求一样的效果。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轰动全国的案子,是一对夫妻,两个人在家里开妓院。弄了一群小女孩卖淫。放在今天,就是组织、容留他人卖淫,绝对到不了死刑,但是这两个人最后枪毙。
那时枪毙还不像现在这么人性化。开公审大会,犯人脖子上挂块大牌子,写上本人名字,名字上划着大×。
据说枪毙的时候犯人一定要跪直了,这样子弹打得准,你自己也不受罪。死到临头,谁都害怕,万一人缩在那,枪子打歪了,受罪的是你自己,还得过来给你补一枪。
因为行刑一般都是武警,所以武警医院在器官移植上一直很有成效。据说那时,枪毙完了,只要法医鉴定犯人已死,等着的医院的大夫基本上是百米冲刺的速度上去抢人。谁都要年轻的。不过,由于用死囚器官移植,我们国家在国际上也饱受诟病,基本上在器官移植的研究领域,国际上是不承认中国的。即使参加国际会议,也不能发言,论文也不会被国际性杂志发表。可能是去年,才终于不允许用死囚器官做移植,改为自愿捐赠了。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2-29 10:36:11 +0800 CST  
周日的《新闻调查》采访陈满。
当年海南杀人纵火案警方认定的凶手,坐了23年牢。想想看,23年,人生最好的年纪全在监狱里度过了。但是,当年这个案件的真凶却一直逍遥法外。这个案子是不是也永远成为悬案了。每纠正一起冤假错案,就增加一起悬案。
看完整个节目,忽然想起来1995年美国辛普森杀妻案。当年所有人都认为就是辛普森做的案,但是在他聘请的强大的律师团的辩论之下,最后还是裁定无罪释放。
当年这个案子称为“世界大审判”。我记得当时宣判结果出来时,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黑人-这是我们的胜利;白人-难以置信,他就是凶手;黄种人-关我屁事。
美国法律肯定也有漏洞,但是在一堆证据指向辛普森的时候,律师强大的专业水平还是让他无罪开释;陈满有不在现场的证据,还是被判了死缓。所以,美国电影里,某人遇到麻烦,对手的台词永远是:给自己找个好律师;中国的台词永远是:赶紧找人啊!
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辛普森的前妻是白人。虽然黑人这些年完全融入美国社会,但就我们看到的美国电影、电视剧或是美国那些明星,很少有黑白配的。大部分还是黑人找黑人,白人找白人。像NBA那些球星,找的太太也都是黑人。是不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差异?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2-29 15:22:27 +0800 CST  
电影、电视剧里总有那种关于人格分裂的描写,大部分集中在恐怖、悬疑片里。不知道小李子的《禁闭岛》算不算人格分裂。提到他是因为他终于拿了奥斯卡奖,算是天道酬勤的代表人物。那么多万里之遥的中国人都为他庆祝,小李子真幸福。
话说回来,我有个高中女同学,说过她的一次经历。这个事件中的人似乎也是“精分”吧。
这位女同学在上初二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运动会结束以后她就上同学家玩去了。等骑车回到自己家时也就刚过下午4点。
她进楼道的时候,知道后面跟着一个人,但是没在意。就在快要到一楼楼梯时,那个人忽然挡在她前面。她们那个楼道挺黑的,突然有个人挡住去路,同学心里有点慌。这个人是个男的,个子不高,挺胖的,圆脸。开口就说:“同学,你脚上的鞋不错,能脱下来让我看看吗?”这个问题很奇怪,一般看见别人衣服什么好看,只会问是在哪里买的,不可能要求别人脱下来。我那同学就说:“不行。”那个男的一听,用一种很油腔滑调的口吻说:“你看你,怎么又开始犯轴劲了,啊!你看你,你看你,”我那同学是真害怕了,这是凑巧楼上有个老太太下楼,正好走到楼梯那,我那同学立刻喊了一声:“奶奶。”结果这个男的立刻闪人走了,是骑车走的。
这个老太太下来的太及时了,那时同学的父母还没下班呢!
晚上,她父母带着她到派出所去报案。其实也没损失什么。民警也猜不透这个人到底要干什么,分析让女孩脱鞋可能是这样你跑的时候就不方便了。最后,民警就说,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要害怕,大声嚷出来,毕竟做贼心虚嘛。后来,她父母不放心,还特意上下学陪她走了大概有半个月,看看没什么事才算了。
上初三的时候,她们的英语老师住院做手术。正好从外校调进来一位老师,就来教她们英语课了。
这个男老师第一次进教室,我这个同学吓了一跳,因为和她去年碰到的流氓太像了。可转念一想,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挺可笑的。
这个男老师教课教的很不错,对学生的疑问回答也很仔细。我那个同学也问过他不少问题,对这位老师很尊敬。还为自己之前居然把老师和流氓联系到一起很惭愧。她自己说,这个老师看人的眼神很和蔼,特别像一位长者,说话的语气很真诚。不少学生都很喜欢这位老师。她还和我们说过,这个老师有一次说到英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就举个例子“no fire,no smoke."问大家直译怎么翻,意译怎么翻。
后来,中考以后,我那同学高中考到其他学校了。但是有初中同学留校直升高中的。大家还有往来。
结果,在高一下半学期,以前初中同学告诉她,那个交英语的男老师突然辞职走了。辞职的原因不明,而且大家问别的老师,他们表情都是讳莫如深。这就越发让人好奇了。后来,还是他们以前初中的班主任偷偷说,那个男老师因为耍流氓被人抓到了,通知学校领人,当时老师知道这件事情的反应和同学是一样的。平时上班真看不出他是这样的人。因为和女同学、女老师相处是个很正常的人。
这个男老师结婚了,有个儿子。最后是他母亲和学校一起到派出所的。他母亲说自己儿子有些精神不太好,但没到精神病那种程度。他那次耍流氓的具体细节也不清楚,但应该没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警察也只是教育批评就让单位和家属把人领走了。
但是,这样的人,学校是不能再用了。算是给个面子,自己主动辞职走人了。
所以,我同学听了这件事,很坚定的认为当初她遇到的那个流氓就是这个老师。可是这个老师在后来教课和她接触的过程中,从他的眼神看,真没有那种”这个女生在哪见过“的感觉。
她就说,这个老师是人格分裂。上班是个受人尊敬的老师,下班是个油腔滑调、猥琐的流氓。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1 11:35:25 +0800 CST  
有个纪实文学《仰天长叹》,内容和之前云南那个航运管理局的老陈案子很类似,所以说说。
这个人是河南省的副省长,主抓农业。河南是中国农业大省。这个人原来是个学者,研究小麦方面很有建树,曾经是和袁隆平齐名的。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后来算是走了仕途吧。
他媳妇原来是他们家的保姆,怎么上位的不是很清楚,但想必也是有些过人的本事。两个人还有一个儿子。岁数很小。所以我想这位副省长以前还有原配吧。
保姆和副省长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副省长后来想离婚,但这个保姆是坚决不同意,副省长就很烦心,结果他手下省农业厅的一个人自告奋勇帮他解决,就出面找个人把他老婆给杀了。
副省长的爱人被害,警方很重视,没多久破案了。凶手、中间人、副省长全抓起来了。一开始这个副省长是不承认的,但大量证据面前也没坚持太久。在看守所里,天天写材料,要求留下自己一条命,哪怕关他一辈子,国家可以给他一块地,他就在监狱里研究小麦,所有成果都不要,全是国家的。
一审就是死刑,然后这个人还是坚持写材料。过了没多久,省委书记突然来看守所看他,他就又和书记说了一大堆话,无外乎就是留他一条命。书记也没表态,就走了。看守所的所长任职多年,事情基本上也看明白了。
果然,过了没几天突然要带他走,这次给他准备了一双布鞋。杀人案的重刑犯一般都带着脚镣,所以这个副省长提审一直是穿拖鞋,他还不明白,问所长说:“这次不穿拖鞋了?”所长就说:“这次走的路比较长,穿布鞋舒服一点。”
到了地方,给他宣读了死刑核准书他才明白。副省长的妹妹带着他的儿子来见最后一面,最后一刻,副省长也明白了,他妹妹一直在哭,最后他说:“你别哭了,我好歹说几句话,时间也不多了。”最后把自己的财产安排了一下,这个人主抓农业,也还比较清廉,有两套房子和几十万的存款。
副省长、农业厅的下属、凶手,三个人都是枪毙。
最后,这个副省长也想明白了,自己当初不应该进仕途。文人不太适合做官。而且他又不善于帮派运作,所以出了事情也没有谁愿意出面保他。所有一切,还是怨自己吧。一步错,步步错。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2 10:11:46 +0800 CST  
官场和单位一样,讲究“站队”。
你是哪一条线上的人,很重要。当然,也不是你想成为谁的人都行,人家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为我所用。
说的难听点,就是领导的一条狗。领导看谁不顺眼,你得先冲出去咬;领导想教训谁,你得先去骂;领导有事,你得去善后。好人是领导的,恶名你背着。这样你当然也会有好处,你有事的时候,领导才会替你说话,为你撑腰。万一你摊上大事了,领导权衡利弊,也许保你,也许先动手让你闭嘴。
这位副省长枪毙并不重,雇凶杀人和亲手杀人罪名是一样的。的确没人替他说话,尤其这种杀人案,都唯恐避之不及。再说,都是看着上面的意思,上面不发话,自然底下也就没人说话。
也可以不站队,保持中立。好处是利益集团的战争,血不会溅到你身上,坏处是有事没人替你说话,而且很可能成为几派势力较量的牺牲品。
汉哥当年一定要宝哥死,只是有一天没想到自己也是如此下场。看着电视上汉哥痛哭流涕的样子,何必呢?法律的缺失虽然会纵容你,但有一天也不能保护你,很平等。好歹也是一个带头大哥,哭哭啼啼的没点风范。
所以,要做穆仁智也不容易。黄世仁混得好,他吃肉你喝汤;混不好,他批斗,你陪绑。万一大难临头,就看谁的手段和心眼多了。
做官可不容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得了抑郁症。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2 17:49:33 +0800 CST  
电视上看过一个案子,虽然是杀人案,但是一点都不可怕,有点黑色幽默的风格。
事发地是山东一个小村子,住着一位接近百岁的老寿星。别看快百岁了,平时拄着拐杖还能出门转转。身体很硬朗。
这天中午,老头自己出门,走到同村一户人家就进去了。这里也住了一个老头,90岁了。
百岁老人进来和他闲聊天,就问了一句:“你媳妇呢?去哪儿了?”这个人的媳妇好几年前就去世了,一个村子的不可能不知道。当然,这个人都100岁了,也许是糊涂了。可他不问不要紧,一问,到把90岁的这位火给勾出来了。这里面是有个故事的。
原来,这个100岁的人很久很久以前做过村长,仗着有点势力,就把这个90岁的人媳妇给霸占了,那个人也是碍于对方的势力敢怒不敢言,忍了!
现在,他这么一问。90岁这位就气坏了,心想,都多大岁数了,还想着我媳妇,人死了也还不放过。这么问我,不就是嘲笑我吗?戴了这么多年绿帽子。但是,表面上也没有流露出来。
100岁的坐了一会就要出门,这个90岁的就说:“我送送你。”就跟在他后面,走到一个小河沟边上,那个90岁的一推这个100岁的,老头立马脸朝下掉沟里了,也就挣扎了一小会就不动了。
90岁这个回到家,打电话报警,说自己杀人了,要投案自首。不过,年纪太大走不动,最好警车过来接一下。
警察都觉得稀奇,90岁还能杀人,杀谁呀?后来到现场一看也明白了。这个90岁的就把杀人原因、过程,原封不动说了一遍。警察也不好办,抓走吧,这么大岁数,怕他在看守所出事,不抓吧,的确是故意杀人。
最后,让这个90的老头自己在家,哪都不能去。问题是,他也去不了哪儿。最后,法院也是走了司法程序,也判刑了,不过,考虑他年纪太大,也没执行。那个100岁的家里本来要补偿,这个老头说不给,白睡了我媳妇那么多年,我要过钱吗!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3 11:44:51 +0800 CST  
我楼上的邻居是个精神科医生。前几年退休了。他说,很多人觉得不舒服,到医院去看病,其实精神类疾病也是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往那方面想,就像我前面提到那个因为表白受挫的邻居家男孩,其实家长早带他治疗不至于到现在这样。但是,都没引起注意。
精神类疾病就如同在你心上打了一个结,早期通过治疗,慢慢疏导,那个结或许还可以解开,越晚,那个结就勒得越紧,再想打开就不容易了。
这个医生上班的时候有一个病人,那是80年代中期。这个女孩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妹妹。哥哥高考考得不错,进的是重点大学。这女孩学习也不错,但是高考时发烧了,晕倒在考场,只能等来年。到了第二年,女孩没发烧,可成绩很不如意,也就够上专科线,于是又复读一年,而这第三次参加高考是和她妹妹一起考了,结果妹妹也考上全国重点,她是哪也没考上。
因为妹妹的学校在南方,于是父母和哥哥就一起出发送妹妹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家。虽然没考上大学,但是那时候有那种高级中专学校招生,这个女的于是进了中专。开学没多久,学校就找她家长,说这女的很奇怪,上课不听讲,在下面看书,老师过去一看,她看的是高考复习材料,问她看这干什么?她就说要参加高考,时间不够了。学校让家长先把她领回去,休息一段再来上课。
家长依旧没引起重视,他们也要上班,就把这女孩一人放家里,在家干什么也不知道。转眼放寒假,哥哥学校有事要晚回来,妹妹先回来了。刚进入大学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所以回家之后就总是说起大学里的生活和学习之类的。第二天早晨,母亲叫两个女儿吃早饭,也没有回音。就到她们住的屋子看,大女儿躺在那发愣,小女儿脖子上有根绳子,被人勒死了。
凶手就是姐姐。在公安局,她说妹妹晚上不睡觉,不停地和她说学校的见闻,她不想听,她还要早起背英文。可是,妹妹不经意说了一句:“姐,你要考上大学该多好,怎么连着三次都不过呢?”她终于想起来,她已经三次都不过了,想着以后还要听妹妹和哥哥说大学里的事情,她就很恐惧,怎么办呢?她没上过大学。这是个折磨。可是妹妹还在不停地说,到了后半夜,看到妹妹终于睡着了,她找了根绳子。过去把她勒死了。
还是公安局给她做得精神鉴定,最后结论是作案时处于发病状态,最后送到精神病院了。
这个女的在精神病院只要不提什么高考、大学之类的话,跟健康人没区别。表现很正常。后来,治疗一段让家里接她走,她父母来了医院一趟,说就让她在这待着吧,这样对她、对大家都好。
所以说,心结有时候勒得时间太长,如同病灶病变恶化一样,会演变成心魔。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4 09:49:41 +0800 CST  
说个悬案,很有黑色幽默风格。
前几年,我因为总去银行办事,和他们大堂经理很熟,那时,全国都在买基金,每次去银行要等很长时间。就跟她闲聊,听来这件事情。
我们总说那些什么都不会的人最后做了领导,其实领导怎么可能什么都不会,只不过,领导的才能要在紧要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这家银行是支行,他们的行长五十多岁。某天上班,来的时候好好的,结果在办公室和同事说话的时候,人突然就顺着椅子滑下去了,送到医院抢救了十来天,还是去世了,据说是脑干出血。
这也算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了,所以这位行长的追悼会也是极尽哀荣。
后事办完了,大家都琢磨新行长是空降还是就地提拔。这个时候,去世的行长的夫人来了,说想到自己爱人生前办公的地方坐一会,这个要求大家也能理解,再说,新行长人选也没定,那办公室也空着,就开门让她进去了。行里也怕她太难过出事,还特意找了一个女的陪着她。
可是,从那以后,这老太太天天来,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比正常工作人员考勤都整齐。每天还得给她打饭、倒水、陪她聊天。时间过去一个月了,老太太也没有要走的意思,新行长到任了,也不好直接轰人家走,显得没人情味,可总不能老在临时办公室办公吧。
行里一开始觉得这女的是想提要求,但是侧面了解,发现她没要求。这个行长只有一个儿子,也结婚了。小两口都是大企业的高级白领,房子也有,应该没什么要求。行里把儿子叫来,儿子就说,自己父亲走的太突然,母亲一时接受不了,他也劝过,不管用。就让她天天来这,也许过一阵子,她自己想开了就不来了。可问题是,过一阵子是多少天呢?这都一个月了。
新行长也很发愁,开会时,最后也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行里做行政的,算是办公室主任级别的就说:“这事交给我吧。”
周一,老太太又来了。这个主任就过来跟她说:“大姐,我们行里昨天大扫除,结果在这屋里发现一个包,想着应该是老行长的,您看看,是不是?”
这个包很小,是银行成立多少年的一个纪念品。上面还有不少尘土。老太太就拿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那些出差用的洗漱用具。女的眼泪就下来了:“是他的,没错,是他的。这个杯子我认识。唉,以前他出差,我就说你也带着我去,他就说,那是花公家的钱,不能占这样的便宜,以后我退休了,天天陪你出去旅游去,可现在,还没退休就......”说着泪如雨下,手颤巍巍的把小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到了最后,包里有个小塑料袋,打开一看,老太太的脸色就有些不对了,冲着主任和陪着她那个女的说:“这是什么?”那女的不太好意思说:“避孕套。”满满一个塑料袋都是。
去世的行长曾经有几年在单位传过和某位女士的绯闻,因为总是和那个女的出差。不过也没什么确凿的证据。后来女的也出国了,事情也就不传了。不过,这位行长夫人应该有所耳闻。
老太太也不哭了,脸色变得铁青,一手抓起杯子扔了出去:“以前他出差,我就说你也带着我去,他就说,那是花公家的钱,不能占这样的便宜。呸!老不要脸的东西,感情带着这玩意找情人一起去了。可不是不能带我去吗!我还在这掉眼泪,我,我,我......”说着站起来:“我走了。”那位主任就跟在后面:“别着急,别生气,自己身体要紧,我用车送您回家。”从那以后,老太太再也不来了。
至于那个包,还真是行长的,那些避孕套,行里其他人看见主任就半开玩笑地说:“是老行长的吗?还是你自己放进去的?”主任就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想去吧。“
所以,这也算是一桩悬案。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5 11:15:37 +0800 CST  
国家在60年代初期曾经由国务院倡议、部里组织了一只医疗队赴中国西北地区做巡回医疗。
医疗队的领队是部里的两位工作人员,级别也不高,就是一般工作人员。有两位医院的医生,算是专家。其他人都是在校学生。这些人以中医为主,那时候国家西医药品非常短缺,中医药材相对要多一些,且价格低廉。
到了当地,医疗队要出示公函。当地人还是头回见到这样大规格的红头文件。那些领导跟领队说话都不敢坐着,一水儿站的直直的。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毛 身边的人来了。
没去之前,医疗队的领队就说了当地缺水,大家要节约用水。但到了当地才知道缺水到了什么地步。当地人吃饭是不刷碗的,用舌头舔干净,第二天再用之前,把碗扣在火上稍微用火烤一下,算是消毒。
医疗队先是到了牧区,牧民来看病的不少。但是由于人太多,加上医生大部分是在校学生,难免有没说到的地方。结果闹了不少笑话。
有个牧民是眼睛结膜发炎,给他开了氯霉素眼药膏,但是这个人几天后又来了,说不管事。一问才知道,没跟他说明白使用方法。他把药膏如同现在抹眼霜一样,在眼睛四周全抹上了,抹得闪闪发亮,结果医生告诉他,得往眼睛里面抹才管事。还一个牧民是牙龈发炎,就是有些上火,开了黄芪、黄莲,过几天这个人也来了,也是不管事,一问,牧民说那药太难吃了。想想也是,都是些苦寒的药。再仔细一问,他没按照医嘱用水泡,而是把黄芪、黄莲直接放嘴里嚼。可不是不管事吗!
医疗队还为此开了内部会议,检讨大家还是缺少对贫下中农的感情,今后一定要把使用方法说全了。
辗转来到了农区,这边看病之前要先唱一段当地人自己写的给毛 的赞歌。其中一句给大家印象深刻:毛 ,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一分钟想念您六十秒。
在农区看病,人也很多,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结果,某一天,出了事。
医疗队一个小伙子是给当地一个病人家送药,天很黑了,他打着手电送药回来的路上遇袭。医疗队领队看时间很晚,人没有回来不放心,又让两个人出去找,这才发现,赶紧送到县里医院,但人是昏迷了。给领队吓坏了,生怕出了人命,他回帝都没办法交代。
当地也很重视,全力破案。过了两天案子就破了。那个袭击他的人目标是他手里的手电筒。
当地人没见过手电筒,那天这个人带着家里人排队去看病,结果人太多,连着三天都没排到。也不知谁告诉他,说他们看病的人手里拿的那个亮亮的东西就是治病的,有时来看病的人喉咙有问题或者其他,医生就拿手电筒照一下。
这个人就信了,结果在路上就袭击了医生,抢了手电筒回家。当然啥用也不管。最后还给抓起来了。
那个遭到袭击的学生抢救过来也没什么大事,医疗队还特意去了那个劫匪家里给他家人算是送医上门吧,还是给那个人求了请,不然,他会被枪毙的。
这些事情其实也没什么悬疑在里面,算是记录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吧。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6 09:12:47 +0800 CST  
有位层主提到了SNH48那位成员烧伤事件。楼主也看到很多媒体的调查,各种说辞都有,警方的结论没出,所以大家也都是猜测。但不管最后是意外也好、阴谋也罢,这个女孩子的演艺生涯怕是要戛然而止了。
偶像或者明星,在各家粉丝的心目中是美好的、神圣的。但是,在经纪公司的眼里他们就是产品。
我一直觉得,好的经纪人就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所以,很多人参加选秀,也不一定非要名次,有个好的经纪人看上你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经纪人可以给你包装、市场定位,根据这些给你做策划方案推向市场。就说那个“四千年美女”吧,我知道SNH48就因为这个“4000年美女”。其实这个营销方案和当年“芙蓉姐姐“凤姐”如出一辙,不过是换个说法。但是有关注度啊,这个组合一大帮子人,观众分得出谁跟谁,但是一个“4000年美女”,你肯定先知道她了。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再一步步的诸如参加综艺呀、电影电视呀,经纪人对你有明确的规划,当然您自己也得争气。明星必须有人捧,最初的人气是捧出来的,后面的人气就是自己挣出来的,也不是没有花钱怎么捧都不红的人。
我记得有个女明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原来的经纪人是母亲,后来她还是换人了。因为你自家人有时会纵容你,比如累了,有些戏你不想拍,母亲当然心疼自己孩子,就帮你推了,但也许这部戏接了对你后期发展很重要。经纪人看你的眼光要客观,她会劝你接这部戏对你日后的发展有好处。有些戏是圈钱的、有些戏是圈粉的、有些戏是在这个圈子里拿得出手,证明你实力的。什么时候接什么样的戏,经纪人的考量很重要。市场越来越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自己人最终还是做个助理比较合适。
专业的经纪人重要性就体现在你有点红的苗头,自然有人打压你,很正常。但是他能帮你处理、解决、调和这些矛盾,能帮你接到大制作,瞬间逼格就上去了。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可不一定所有有才华的人都会成功,为什么?缺乏懂市场的人给你运营。天涯上总有帖子说某某演员长的也好、演技也不错,就是不红。一方面是角色不讨好观众,另一方面也是没人好好运营这个演员。吴秀波、张嘉译,之前我看过这两个人演的不少戏,当时就觉得演的不错呀,怎么不红呢?《黎明之前》、《蜗居》终于红了,但是年纪也大了,别说女演员怕老,男演员同样如此。而且后期再不注意身体管理,看看嘉译叔现在都胖成什么样了!慢慢适合你的角色也越来越少了。
明星作为一个产品,是需要不断挖掘内在的潜力的。年轻时,颜值高,耍个帅什么的就行了。可人是会变老的,很快有比你还年轻、还好看的人出来了。那时,你要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就是贬值、盈亏为负了,经纪人自然要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你就要被抛弃了。但是,要是你自身潜力提高,稳定的演技摆在那,会有更高级的经纪人找你,求着你。
当年艺术团体改制,全员竞聘上岗。我记得电视台还播了个节目,是北京京剧院。院长当时开会就说:“您要是有于魁智的嗓子,不用竞聘,我上你家求着你去。”现在一群小鲜肉挤成一团,您要是有李雪健的演技,立马杀出来,没人拦得住。
所以,经纪人这个产品经理,把你推向市场,能不能走的长远,一方面是你自己、一方面是团队的支持,当然,我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最重要的。毕竟,再好的团队,你自己不给力也是白搭。
能在各行各业冲出来的人,都不容易。谁没点辛酸泪。只是演艺圈表现的更为明显罢了。都想红,都想成功,奋斗的路上,旁人不给你下绊就已经是好人了。以前唱戏,有人在你润嗓子的水里下药,毁你嗓子;参加国际钢琴大赛,有人在琴键缝隙里放刀片,划伤你手指,毁人的招多了去了。有时在天涯上骂两句,那都是好的了。
《真心英雄》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为什么我们管那些成功的人叫“精英”。自身有水准、努力、躲得开明枪、被暗箭伤了咬着牙往前走,有一颗坚强的心。有一个好的团队支持,那个圈子成功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什么你掉水里了,人家到河对岸了。
所以,人不成功,不用怨谁,最后,还是自己不给力。
自己歪楼了,纯粹是因为这个女孩子的事情有感而发。大家谅解吧。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7 12:12:40 +0800 CST  
有位层主说的好,诈骗案件大多数到最后都是悬案。
我们邻居老太太应该是经历悬案最多的一个人。
这位老太太其实人很好。孩子结婚单过了,她丈夫比她小6岁,所以她退休时候,爱人还每天上班。她又没什么爱好,一年四季除了刮风、下雨、下雪之外,即使是冬天,也一定要穿着棉袄在外面站着,剩下的日子,恨不得一整天都在外面坐着。她遭遇的诈骗全是在外面坐着碰上的。
第一个案子要追朔到10年前。她在外面坐着,骑车过来一个女的,大概40岁左右。女的本来已经骑过去了,结果又回来,到老太太面前说:”大妈,您不认识我了?“老太太就有些发愣,这女的立刻蹲在她旁边说:”我是您以前的邻居,时间长了,您把我忘了,您那高血压怎么样了?“老年人大多数都有高血压、脂肪肝之类的慢性病,我们这位邻居也不例外,一听女的这样说,就觉得是自己年纪大了,记不住人了。于是,就和这个女的聊起了自己的高血压,然后这个女的就说:”我婆婆也高血压,但是遇到一个好大夫,吃他开的中药好了很多,这不是我又去拿了些,可不好拿药呢!人太多,这些是我费了半天劲抢来的。“结果,这老太太动心了,让人家让给她一些,那女的犹豫了一下,最后同意了,老太太身上没有钱,还带着女的回家拿钱,还要留人吃饭,那女的拿走1200元钱。等到爱人回家,看见砂锅里泡的中药,就问她怎么回事。等听完她的叙述,觉得事情有些不对,拿着剩下的中药到药店,让人家给看看,结果,人家说这些不过是些树叶、树根,根本就不能吃。于是,先去报警,再把药扔了,损失了1200块钱。
第二件案子。还是在楼下坐着,大概上午10点,来了一个女的,火急火燎地跟老太太说:“大妈,您帮我个忙。我们单位在这做活动,结果凳子带少了,我们经理直说我。现在到处找凳子,您干脆把坐的小板凳卖给我吧,我给您30块钱。”这个凳子是原来邻居搬家不要的,她捡回来坐着,现在一想:一个破凳子能卖30块钱,合算啊。就同意了。女的掏出100元的一张,老天天身上还真有70块钱零钱给她。
回到家,老太太挺高兴,白得30块钱。于是决定去买排骨吃。到了卖肉的地方,人家一看就说:“大妈,这是张假币,您上当了。不过没关系,我明天早上去批发点上肉去,到时候混在货款里给对方就完了。”第二天这老太太再去卖肉那,那人说:“大妈,快别提了。我给人钱的时候,对方发现了,动手要打我,那假币让他撕两半了。”请问,老太太一共损失多少钱?
第三个案子还是她在楼下坐着。来了一辆红色面包车。就是郊区农民到城里来卖点自家出的杂粮、面粉和蔬菜。老太太买了20斤面,那个小伙子就给送货到家,给钱的时候,老太太给他一张,他就说是缺角的、破的,让换一张,一共换了7张。也是晚上爱人回家听她一说,赶紧把那几张钱拿出来看,全是假币。不过,这个案子最后破案了,那个犯罪嫌疑人也是作案太多,他自己也忘了都去过哪,结果在一个小区被受害人认出来,报警了。他的家里人替他把损失都还上了。老太太去法院领钱去,回来还说,自己不是所有受害人里岁数最小的,还有比她年纪小的上当受骗。这是她所有上当受骗案子中唯一一个破案,退还损失的。
最近的一个,还是在楼下坐着,有个人发材料,说是附近写字楼里有个公司做健康讲座,去听课的人,听完课可以领三个鸡蛋。
这老太太没有爱好,社会常识基本为零。但是,你要是问她哪家超市做特价、那个市场东西便宜,她门清。而且最喜欢的就是听课领东西,反正她也没事。
这家公司是做药的,苗药。每次听课不仅最后走的时候给三个鸡蛋,还在听课过程中免费给药吃,必须当场吃下去。就这样听了五天的课,领了15个鸡蛋。最后一天,主讲人说:“大家吃过药以后,觉得管事吗?”听课的人里有雇来的托儿,就说:“特别管事,我现在连医院的药都不吃了。”这老太太久动心了,最后花了9988元,买了三个疗程的药。
交完钱,她还咨询那个主讲人,说自己有耳鸣的毛病,一直没治好,问问苗药有什么好方法。那个所谓的大夫就告诉她:五花肉二两、菖蒲二两,合在一起煮水喝就行。这个老太太就赶紧去买了,回家就开始做,开始喝。
夜里,老太太就开始吐,一直连胆汁都吐出来了。爱人只能叫了救护车送医院。到了医院,又是洗胃、又是输液,折腾了两天,总算是稳定下来了。买的那几个疗程的药,什么标识都没有,就是个三无产品。她爱人和儿子找那家公司,人去楼空了。
没办法,报警吧。这个老太太在我们这派出所是挂了号的。警察看见她爱人一进门就说:“又上当啦?”
买假药的钱加上住院的钱,1万多吧。从这件事情以后,她爱人把家里的财政大权收回了,每天给她50块钱零花,所有存折一类的东西全部藏起来。
她爱人一训她就是:贪贱吃穷人,爱小便宜没够。这1万多块钱能买多少鸡蛋!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8 17:57:51 +0800 CST  
说个陈年旧案。
这个案子本身不复杂,但是围绕着案子,各路人等的表现却很让人玩味儿。前面写了天津那个很出名的《箱尸案》,这个案子和它很类似,只是案件中的人都是普通人,关注度也就没那么高了。
楼主的外公以前是河北宛平城的人,后来辗转到了北平。邻居是个姓赵的,也是河北人。虽然小地方不一样,但毕竟都是从河北出来的,所以算是邻居加好友。
这位赵叔(大家都这么称呼他)最早在一家做糖果的地方当学徒,后来就留在店铺做了个伙计,解放以后公私合营,进了食品厂。当年学徒时候,他有个师哥后来在全中国都很出名。天涯上都是年轻人,对这个人恐怕知道的不多,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卖糖果的张秉贵。现在,百货大楼跟前还有他的雕塑。那时,外地人到北京来,到王府井一定要去百货大楼看张秉贵卖糖果,那是京城一景。
闲话少说。再说赵叔,大概是1947年吧,某天他的一个老家亲戚带着孩子来找他,说是想托赵叔给孩子在北平城里找个学徒的活。赵叔碍着亲戚的情面,不好拒绝,就应了下来。
亲戚的孩子是个男孩,16、7岁。认得几个字。大家都叫他小生子。一开始,赵叔想让小生子进瑞蚨祥,当时,在北平如果能进诸如瑞蚨祥、全聚德、同仁堂这样的店,就如同现在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央企,这辈子就算是拿下了。所以,竞争很激烈。最后小生子没能进去。不过,还是进了另外一家绸缎庄做学徒,虽然比不得瑞蚨祥,但也是一家不错的字号,位置也在前门附近。
绸缎庄选人要求很高,首先是个子不能太矮、长得要周正、身材要好、如果还是个机灵的娃,那就太完美了。
因为绸缎庄的顾客几乎都是些太太、小姐一类的。有钱人家的太太来绸缎庄不是站在柜台那左看右看。坐堂经理立马招呼着坐下,上一碗好茶,太太看上那件料子、或者经理推荐什么新到的货,一招呼那些学徒:“去,把那匹料子抱过来,让太太看看。”如果太太看过以后说:“东西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上身好不好看?”经理赶紧把料子扯出二尺,往学徒身上一搭:“你看看,这料子上身效果多好,特别衬人,您先生穿上一定好。”学徒的都是年轻人,天生衣服架子,别说好料子,披个麻袋片都好看。人家太太看看也觉得不错,其实那料子穿自己老头身上,就如同现在淘宝的卖家秀和卖家秀。
坐堂的经理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的都是客,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差距就大了去了。有的那些个什么姨太太之类的,看着这些俊俏的年轻后生,也是色心大起。借着把料子往人身上摆,看效果的机会,上下其手的摸个遍。那些学徒也不好发作,毕竟是主顾、是生意。这时,经理就得过来插科打诨的化解尴尬于无形。事后还要安慰学徒几句:“摸两下就摸两下,又摸不掉一块肉。”
这天,中午店里来了一位太太,后面跟着老妈子。经理一看是个生脸,是位新主顾。就很是热情的招呼,因为经理看来人的衣服料子都是很不错的,断定是个有钱的主。果不其然,这位太太真是买了不少料子,也是用现金付账。最后,太太说:“我这个老妈子一会要去别的地方办事,这些东西太多,我一个人也拿不了,让你这个伙计帮我把东西送到家吧。”说着,用手指了一下小生子。
经理就问:“府上是哪里?”女的就说:“大方家胡同。”经理就说:“呦,可是够远的,这都快到了朝阳门了。”太太一笑:“放心吧,经理。到时候会给这位小兄弟几个茶水钱的。”于是,太太坐黄包车,小生子提着东西跟在车后面走了。这一走,他就再也没回来。
到了晚上,小生子还没回来。经理有些坐不住了,就让另外两个学徒跑到大方家胡同,因为不知道门牌号,就在胡同里喊名字,喊了一通,也没回音。又去了赵叔家,小生子也没去他那。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没办法,只能报官了。
警察是从黄包车查起的。立刻知道了门牌号。到了那一看,院门紧锁。于是找了街面上的巡警。巡警说,这个院子最早是个山东人住着,后来做生意挣了些钱,就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了,这个院子就这么空着。也就是前几天才住进一对夫妻,不过男的好像总是去外地,大部分时间都是女的和一个老妈子住着。
警察找到那个房主,这个人是专门跑北平到库伦(现在蒙古的乌兰巴托)一线的生意。很挣钱,但是,也很危险。以前是恶略的自然环境,现在又是兵荒马乱的。不过,这位老板现在自己已经不跑了,专门雇人走这条路线。他算是升格做了管理者。
老板说,这个院子是自己的弟弟住着,也是才住进去不久。至于弟弟现在在哪,老板说可能是回山东老家了。警察又找到了那个老妈子,她的话让案件开始变得明朗起来。老妈子说,自己那天是去给太太取做好的衣服。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太太和先生都在,两个人说要出门一趟,把她的工钱结了,就让她走。这老妈子就说,他们短时间不回来,厨房还有不少青菜和肉,总得收拾了。两个人就让她都拿回自己家去,算是白给她了。这老妈子挺高兴,去厨房取东西的时候,发现厨房旁边的水井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上一块木板,上面还压着块大石头。这时,太太跟在她后面,一个劲的催她,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她也只是觉得奇怪,不过没敢多问。
警察还是申请了搜查令,打开这个院子,结果在水井里找到了小生子的尸体。北屋的小间房地上也发现了血迹。最后,在天津找到这两个凶手,押回了北平。
这位太太原来是济南府的一个妓女,被这位男士赎身以后,男的不敢把她带回老家。正好自己的哥哥在北平,于是就把她放到这个小院子里。因为没跟家里说自己弄了个外宅,男的不是经常在北平,院子里也只有这女的和老妈子两个人。
时间长了,这女的有些耐不住寂寞了。逛店铺买料子的时候,看上小生子了。于是找个借口把老妈子打发走,让小生子送东西,跟着自己回家。但是,进了院门以后,这女的忘了把门栓插上了,院门就那么合上了,外面人用手一推就开。
在北屋的小间里,这女的就开始挑逗小生子,不让小生子出门。小生子自然是要一边躲一边找机会跑出去,结果两个人在屋里就开始玩“老鹰抓小鸡”。结果,多少天不回来的老公偏巧这时回来了,这女的正逗小生子兴起,没注意男人进屋了。
这男的一看见这幅场景,气的先是给了女的一个嘴巴,然后开始打小生子。因为小生子已经死了,都是这两个人说的一面之词。总之,是小生子和这个男的对打,最后,男的失手把小生子打死了。两个人一时没了主意,这时,女的想起来老妈子快回来了,于是两个人把小生子的尸体扔进了水井里。又把屋里擦了一遍。打发了老妈子,连夜跑到天津去了。
事情到这,两个人都收了监。男的哥哥得救自己弟弟。警察也知道他哥哥有些钱,就挑着那个妓女总是改供词,意思就是男的是故意杀人,这样好伸手找他哥哥要钱。最后,他哥哥把自己在北平和济南两处房子卖了,才算是把警察这边摆平了。然后就是小生子家这边,还是警察出面从中说和,意思无外乎就是人已经死了,要他偿命无济于事。不如要些钱财,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小生子在天之灵也会欣慰之类的鬼话。
本来,赵叔是一直跑前跑后的。可最后开始谈钱的时候,亲戚把他甩一边了。这让赵叔很是忿忿不平。最后,那位凶手的哥哥出资,为小生子全家在北平买了一处宅子算是补偿,条件是他们家人对此事不再追究。法院还是照例宣判,但是也不会执行。事情这样就算是了了。
在北平那处宅子一开始还瞒着赵叔。后来他还是打听到了,在南城菜市口附近。是个很小的院子。赵叔就假装自己要买房,找了个居间人问了一下价格,那人说这样的房子现在也不多了,要价25两金子。小生子学徒的绸缎庄还给了一笔不少的补偿金。如果小生子的家人一直住在那,菜市口那边后来拆迁,也给了不少钱。小生子也算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代人吧。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09 21:56:19 +0800 CST  
打广告的能省省吗?在一个说悬案的楼里做广告,本身就有些诡异。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0 06:45:49 +0800 CST  
说个听来的事情。曾经是个谜,最后还是“凶手”自己说出真相。
楼主的舅舅是从医院院校毕业的。当年上学的时候有个关系很不错的同学,这个人算是学院里的风云人物,他是学院党委书记的侄子。
这个男生的父亲在他上大学那年因病去世了。临终的时候就把自己这个儿子托付给大哥了。所以,到了毕业分配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是最不用发愁接收单位的人。
80年代中期,号召大学毕业生投身祖国边疆建设,所谓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之类的吧。学院里也经常搞一些宣传祖国边疆的活动。那时,就有毕业生主动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个男生呢,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跟着那些人凑热闹。就拿红颜色写个志愿书,还得说这是自己写的血书;还上台慷慨陈词演讲,表明自己要扎根边疆的决心。他当时想的就是,自己是党委书记的侄子,肯定不会把他分到边疆的。
但是,让他始料未及的,真的把他分到青海去了。一听这个消息,当时他就傻眼了。赶紧找他大伯去,可是他大伯说,这件事情他也没办法,血书也写了,演讲也说了,现在反悔,肯定不行,必须要去。没办法,侄子又让自己母亲来求情,还是没用。最后,侄子的母亲看怎么都不行,也是急了,就站在书记家的楼下破口大骂,说是拿自己侄子去给自己脸上贴金,没人性等等。惹得一堆人看热闹。书记也是被缠的无可奈何,就找到侄子说,现在风声太紧,你当初表现的太积极了,无数只眼睛盯着咱们,所以,还是先去吧,熬个一年半载的,我想办法把你调回来。
侄子看看,也是法子想尽了。就很不情愿的去了青海。
到了青海的定西,最穷的地方。那时,给楼主舅舅写信,打开信纸,上面都是泪痕。可见生活之苦了。
侄子的母亲当初闹了一通以后,也不知道是谁,出于什么目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报社。我们这边的报纸就写了一篇文章,内容主要是这位书记不仅自己学术很有建树;而且还教育自己的家人,支援祖国建设,亲自送侄子到艰苦的边疆锻炼,为此还饱受家人的不理解和谩骂,但是,他还是于心无愧的。洋洋洒洒的文章真是描写了一个公正无私的党的好干部形象。这位书记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可是,他再想把侄子调回来,可就不太可能了。荣誉都给你抬到这样的高度了。弯不下腰了。
侄子在青海眼巴巴盼着,最后看真是没希望了。就跑了回来。但是,他的户籍都在当地呢。那时,粮食什么还是要粮本的。而且没有户口,连工作都不能找。最后,当地的单位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回来,要么开除。
开除了公职,没有户口。侄子在这座城市生存都成问题。最后,帮人家拉平板车送货。或者冬天替煤场给人家送煤,什么苦都吃过了。他是快40岁才结婚,在青海当地他不敢结婚,一个人调动还好办,结了婚再想调动就很困难了。可是回到城市,他又没户口,没人跟他。最后找了一个工人,草草结婚算是完成了人生大事。
这样折腾到90年代末,总算是进了护士学校教书。户口也回来了。人这一辈子最好的年华也快没了。
他的大伯后来退休,两个女儿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医院做医生。都很不错。有一年过年,大伯给这个侄子去电话,说是家里有些年货,让他拿走,他也去了。
后来,他在大伯家打的电话叫救护车,说是老人昏倒了。等到救护车来了,医生一看,大伯早已经去世了。
大伯开追悼会的时候,他的两个女儿不让这个侄子进灵堂,说他是凶手。因为大伯是心脏病发作,而他就是医生,大伯尸体没有任何被抢救的痕迹。所以,女儿们一直骂他见死不救。
这个侄子就喊冤,说自己虽然学医,但是不做医生很多年了,很多东西都忘了。但是,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他本身在护士学校教书,有点说不过去。
前几年,他因为有病,住院要做手术。楼主的舅舅去看他。也可能是生病的缘故,他就拉着楼主舅舅哭,说是梦见大伯了。当年他在阳台上把年货绑在一起,听见客厅里有响动,就出来看,大伯确实是心脏病犯了,药就在沙发旁边的茶几上,大伯看着他说不出话来,可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好像不会思考、也不会行动了,就那么看着大伯。
他自己说:“我当年是见死不救。我当时太恨他了。要是他当时说句话,也许我这辈子就不是现在这样。可这些年过去了,有时候想想,我是他侄子,不是他儿子。他做事先考虑自己也没错。怪就怪自己当年太年轻了。其实我大伯对我还是不错的。”
年轻时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一个没怎么仔细考虑就付诸行动的念头;若干年后,回头看看,恰恰是这些小到记不清缘由的决定,也许就改变了你人生的轨迹,你沿途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完全不一样了。生命之美,可能就在在于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重复性。
且行且珍惜吧。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0 21:54:30 +0800 CST  
我们这座城市出过一件事情,大概是我听过的最早的“扶不起”。
事情发生在90年代中期吧。有个男的在商店里买了一块玻璃,就是那种放在沙发扶手旁边茶几上的小玻璃。店里已经把这块玻璃给磨好边了,这个男的就左手把玻璃夹在腋下,右手扶把,骑自行车走了。他也知道这样骑车有点危险,就走了一条平时没什么车的小路。
这条小路左手边是一片树林,右手边是公园的围墙。那时,正是3月,天气还有些寒冷,这个男的穿着一件棉服,在路上慢慢骑着。
右手边的围墙中间有个小门,是这座公园的一个侧门。门口站着五、六个青年男女。他们是一所大学组织团员活动,有些人还在公园里,他们几个就站在侧门一边聊天一边等同伴。
男的骑车从他们跟前过去,结果,也不知道是平衡没掌握好还是什么原因,这男的一下子连人带车往左侧摔了过去。巨大的声音也惊动了几个正在聊天的年轻人。看见男的摔在那,就一起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但是,男的腋下夹着的玻璃则是摔成几块,还把他的棉服划开一个口子。男的站起来还有些生气,可能是没想到自己会摔倒。
也没对扶起他的人说声谢谢,就推着车走了。这些年轻人就琢磨找点东西,把碎玻璃从马路上移开。正想办法,那个推车走了的男人没走多远,突然连人带车又摔到了。倒下就起不来了。
这些人跑过去一看,鲜血从他左手边慢慢流出来。那时也没手机,路上也没有路过的汽车。这些人就跑到公园求助,最后是公园找了一辆车把他送到医院。可是还是因为失血过多去世了。摔倒的一瞬间,碎玻璃把他腋下的血管划开了,因为速度太快,他本人都没察觉。还起来推车走了一小段路才倒下的。
按说事情到此结束了。只是让人叹息男子这样的死法。可是男的家属不干,非说是那些大学里的年轻人撞到了他,跑到大学里又哭又闹。大学里感觉很莫名其妙,是他们第一时间施救的,怎么反倒怪到自己头上,而且,警方和医院都已经说明男子的死亡是自己失误造成的。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家属还是总来哭闹。最后,街道来人说这家人生活比较艰苦,这个男的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老的老、小的小,媳妇没有正式工作,也是“病急乱投医”。学校能不能看在他们困难的份上给点钱,学校立刻拒绝了,说我们救人不图他感谢,反倒要我们给他钱,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学校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要是给她钱,以后我们还怎么教育学生做好事!
学校把这件事情反应到了报社,报道一出,大家都谴责这家人。他们也终于不闹了。但是,还是困难。街道就设法找到街里的一家国企,他们出面把男的媳妇安排到单位食堂,算是有份稳定收入了。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1 21:55:08 +0800 CST  
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介绍北平风俗的小说。当时说了北平10大丧事。其中排名第二位的很有些意思,算是个悬案吧。
先说说排名第一的。是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中山先生是国父,葬礼隆重理所应当。当时抬棺的一共是128杠,很是庄重。
排第三位的也有点意思。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除了她家里人,没人认识她。为什么她的葬礼排第三位呢?这个女的是梅兰芳的四婶,当时也没电视,大家平时难得能看见梅兰芳,听说四婶的出殡有他,结果万人空巷,都去看梅兰芳了。虽然排名第三,但其实这位女士并不是主角。不知道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说说排名第二位的。这位是当时住在北平的蒙古小王爷。按照官方的说法,他去骑马,结果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当时找的大夫是为名医,姓孔。这位名医曾经给孙中山看过病,虽然开的药缓解了病情,但他明确告诉中山先生的家人,没什么希望了。而且这个人并不排斥西医,他是当时极少数可以看懂X光片的中医。
但是,这位蒙古小王爷还是在某天夜里去世了,而且怪异的是他新婚的妻子当晚就上吊身亡殉夫了。蒙古王爷决定要风光大葬这一对夫妻,所以葬礼的规模和人数一段时间无人出其右。当时,北平城里有个撒纸钱的人,据说他撒纸钱样式很多,但是报酬也高得吓人,但是蒙古王爷有钱,专门请了他。
丧事也办完了,大家也说道了有些日子,按说就消停了。可是,一些流言开始在北平城的酒楼、茶肆里流传开来。消息的源头无外乎是王爷府里的一些下人说的。
第一个版本:小王爷确实骑马摔伤了,孔大夫也看了病,开了药方。只是在这药方的最下面有一行字:忌圆房,一个月。意思就是小王爷是新婚,从马上摔下来养伤期间,不要和新婚的夫人发生关系,最好分房而居。
一开始也是这样,过了十几天,王爷新婚的妻子看丈夫也没什么事情了,跟好人差不多。就悄悄溜进他的房间亲热,继而发生关系。可没想到,半夜这小王爷开始吐血,而且是大口大口吐血,去请了孔大夫,到那一摸脉,孔大夫说:“我也是无能为力了。”转身离开了。儿子没了,府上人忙成一团,那位新婚的妻子羞愧难当,结果趁着没人注意,就在屋里上吊自杀了。
第二个版本:小王爷骑马摔下来。也是请了孔大夫,最后开的方子还是有“忌圆房,一个月”的医嘱。也是分房而居。只是这位小王爷的父亲,老王爷垂涎儿媳的美貌,趁着儿媳一人居住,就跑过去非礼,不想儿子正好过来看望妻子,正好看见了,把儿子给气的当场吐了血,虽然孔大夫也来了,还是回天乏术。新婚的妻子觉得丈夫死了,家里还有个好色的公公,自己以后的日子不敢想,于是绝望的上吊自杀了。
这两个版本里都有孔大夫,于是,有小报记者就上门采访,但是孔大夫拒绝了。小报记者不死心,就说:“大家都认为您医术高明,可是现在有些流言说是小王爷的去世和您误诊有关,这与您的名誉有损,希望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是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孔大夫也不回应,最后闭门谢客,去外地访问老友去了。孔大夫的一言不发给这件本来就有些诡异的事情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各种猜测都有。当时,北平城里不知道小王爷事情那就是不时尚。被out了。
平头百姓,生长于小门小户。对于深宅大院里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大家平时的日子不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是极其平淡的。所以,一旦大宅门里有点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总会有各种流言传出。真假难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如同现在,天涯上总有一些帖子,诸如什么娱乐圈的小编、某个群演、家里某位叔叔是影视从业者,说些爆料。也没名没姓,全是首字母拼写。其实,这些爆料也是有真有假,虚虚实实,但是有些所谓的爆料是暗合了公众的想象,所以大家就觉得是真的。
要说乱,哪个圈子都乱。只不过你爆了学术圈的所谓乱,也没人看,因为你的首字母拼写没人猜得出你说的是谁,大家根本不认识。有些所谓的爆料就是起哄,看个热闹罢了。
有时挺想看看那种比较认真的分析贴,虽然是八卦,但是有点深度,能看得出,楼主是很认真的分析。比如,从经纪人的角度分析一个艺人、从导演、制片人的角度分析如何选角色、从公司老板的角度分析如何包装运营一个艺人,但是,这样的帖子太少了。
平时大部分帖子都是“王府里的下人”流传说来的各种说法。也就哄哄中学生。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2 10:25:33 +0800 CST  
这时以前写的一个帖子案件。这位老总就是古董家具让人骗走200万的人。
这是7年前的一件往事。之所以想起来说,是因为现在我们老总又要招司机了。私企不像国企,招人要提档案,甚至政审。看看身份证基本就可以了。所以,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说出来也是给广大私企的同行们在招人的时候提个醒吧。

我们这个公司的老总呢是个隐形的富豪,身家也是过亿的,不过人很低调。7年前开的车还是本田。不是什么好车。他本人也会开车,所以一直没有专职的司机。后来是参加一个行业大会,别的老总都是司机开车,可能我们老总觉得有些掉面,再加上有一次开车脑子想事情,不小心和别人追尾了,于是就决定招聘一个专职司机。

7年前网络招聘还不是像现在这样流行。我们当地的报纸有个服务专栏,可以免费刊登招聘广告,就是你把文字用邮件发过去,对方再给你发个确认邮件,没问题就正式登报了。当时面试来了4个人,最后留下的这个(权且叫他老周吧,就是个代号,大家看着方便。)主要是因为他家离单位不远,坐车也就6站地。而且关键的一点是,这4个人里,他的薪资要求是最低的。

老周大概40出头,中等身材,平时话不多。事发以后,我一直觉得老周要是做特工绝对没问题。因为他的长相太路人了,除了身高、身材你能说出个大概,几乎想不起来他的相貌,就像和你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但我们平时在公司也是打头碰脸的,还是回忆不起来他的相貌,就像一个隐形人生活在你的周围,他看到你的一切,而你对他却浑然不觉。想想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老周刚来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车开得很稳(这是老总自己说的),事儿也不多。平时老总不出门,人家就到楼上的工厂去自己找活干,或者去仓库帮忙,反正没看见人家闲着。这让我们老总很满意。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我们公司大概其的情况,因为和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有关联的。我们公司在高新区,这个大楼的3、4层是老总自己买下来的。3层出电梯左手是仓库,右手是办公区,4层是工厂区。办公区人不多,也就30人,仓库就2个管理员。大部分是工厂区的人。在私企里,规模还算是比较大的。

老周在到公司两个月的时候转正,不过他说自己在原来单位交保险,所以在这就是干活领工资,别的什么也没有。然后,奇怪的事情就开始一件件的发生了。

最初的一件事情是一个业务员下午到财务交收来的货款。现金6000元。我们单位财务无论收到现金还是支票,财务都会开一张内部收据,盖上章,表示款已收。单位的出纳就是老板娘。当时老板娘收到现金后并没有放进保险柜,而是顺手放抽屉里了。结果,下班时候核账,始终差6000元。害的财务那几个人都下不了班,帮她核对,最后还是现金差6000.但是业务那里有收据,证明人家已经把钱交到财务了。财务一共4个人,都是在公司干了5年以上的老人了,彼此都很熟悉,你也不好怀疑谁。最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只在财务内部大家知道,我们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知道那天财务加班到很晚。

过了一个多月,单位一个业务从银行取了4000多块钱准备下午去给他孩子交培训费。当时他一边数钱一边和同事说这件事情,所以不少人都知道。吃过午饭他就走了,但到了学校钱不见了。这个业务自己有车,所以他一口咬定钱是在公司丢的,于是第二天闹得公司鸡飞狗跳的,可这种事情你没抓到现行根本没用。那天他也报警了,警察也来了,做了笔录,但还是没啥用。这件事情就有这样过去了。

之后又过了不到两个月,我们老总在市区有个商铺,平时也卖点自己的货。这次是老周开车和老总一起过去店里看看。由于店里的电脑不行了,老总过去的时候给他们带了3000元的现金,让他们店里自己买台电脑,当时在店里老总亲手把钱交给店长,然后就说说店里最近的经营情况。第二天,人家送电脑来了,店长开抽屉拿钱,那3000元不翼而飞了。最后是店长自己掏钱垫上了。

几件事情过后,钱是谁拿的不知道。但公司气氛却变得异常诡异。以前大家来了把包一放就开始忙各自的。现在是先把包锁起来,或者有的人干脆公开说:“我今天就带了200元,谁愿意偷就拿走。”这样的话。看谁都像贼,看谁又都不像贼。我们老总也挺苦闷的,公司发生这种事情。但一时也没个头绪。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老周被发现是在半个月后。那天是个周六,单位是休息的。可有个业务和卖场联系好了做大型促销活动。到了周五,货还是不够。从外地紧急发的货要周六早晨到物流集散地。于是老总就让老周辛苦些,早起会到物流集散地提货,然后到公司把一部分货倒到业务的车上,另一部分进仓库。周六早晨一切都忙完了,就剩下库房两个女的整理剩下的货,本来老周可以回家了,但他说自己早晨起得太早,想在公司小会议室休息一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老总临走的时候让仓库的人把办公区的门关上。既然老周要去休息,那也就不关门了。仓库两个女的忙着搬货,老周自己去会议室休息去了。

仓库两个女的忙完了发现有一批货没有苫布盖上。这是其中一个人想起来办公区小阳台上有,于是就去拿。小阳台是个开放的阳台,平时堆得都是易拉宝和一些杂物。因为有几个易拉宝是刚拿回来的,还没来得及拆卸,就像平时活动时一样摆着,所以那个管理员蹲下找苫布时,站着的人根本不会看到她。之前说了,仓库管理员是个女的,人长得瘦瘦小小的,也是40出头。她蹲在那刚要伸手拿苫布,就在这时,看见我们财务办公室的门开了,从并排放着的易拉宝缝隙中看见老周从财务室出来。当时那个管理员的心就一紧,因为当天财务室没人来的。接着就看见老周蹑手蹑脚的走到老总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握着一大把钥匙,随后没费什么劲就进去了。悄悄关上门。
仓库管理员看着这一切,心里就开始咚咚直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又怕同伴过来找自己,结果心一横,把鞋脱了,顺着边上一溜烟儿的跑回仓库。到了仓库就关上门和同伴说了自己刚才看见的。但是,这两个女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你看我,我看你。这时,忽然听见老周在门外说:“没什么事情,我就走了。”这两个女的吓得差点没摊地上。用了最接近正常的语气和老周道别,看着他出了楼栋门,这才给老总打电话。我们老总一听立刻打车回单位,又把老板娘也叫了过来。等到了中午,差不多公司里有二十人都来了,大家把之前丢钱的经过又想了一下,发现每次都有老周在场。今天的确没丢什么东西。但之前的几次回忆经过,却都没人能想起老周,所以我之前说这个人就像个隐形人一样。也可能在所有人的眼里,老周本来就不那么重要,或者像个幽灵一样站在人群里,看着你们分析案情,目无表情却在心底发出一阵阵的嘲笑。

但是,后面怎么办。要不要报警。我们老总最后还是决定不报警。可能他不想惹事,就当做是花钱消灾了。但人是不能再用了。于是让副总周一跟他谈话,也不是辞退他,就是说最近老总不需要专职司机,给他换个工作岗位。那个岗位基本就是辞退你一样。同时,让他发工资的时候到公司来领工资。

周一副总和老周谈完。老周表示不去那个岗位,所以就算是他自己辞职的。他最后说能不能把工资给他结了,副总说公司财务是有规定的,让他下月初来领工资,还和他开玩笑说这么急等钱用啊?是不是嫂子管得严啊!老周就呵呵两声。但是到了下月初,老周也没来,电话也没有。这个人就这么消失了。不过,老周走了以后,丢钱的事情就再也没发生过。后来,副总找到认识的一个警察,人家帮忙查了一下身份证,告诉副总,身份信息是假的。这下把我们老总吓得不轻,也就是他房子多。从原来住的地方搬家去了另外一处宅子。

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老总这几年都不招司机了。最近也是确实需要人,就又开始招聘。还特意说,必须在面试的时候告诉对方要调档案,有污点的人可能就退缩了。唉,招人不容易,且找且看清啊!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2 20:04:32 +0800 CST  
“命案必破”了,也就没有悬案了。但是一桩命案的发生,凶手的动机很多种。最难的就是那种临时起意。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案子。被害人是个饭店的厨师,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杀了。下班身上能带几个钱!所以,一开始是围绕着他身边的人,谁欠他钱,他欠谁钱,有没有感情纠葛的等等,最后查了一溜够,也没找到凶手。
后来是看视频,注意到厨师在回去的路上曾经有个迎面过来的年轻人,本来已经走过去了,又回头看了厨师背影几眼,然后就按照监控的路线找这个年轻人,最后抓到他,才知道这个人当天晚上没钱了,和厨师擦肩而过时候,看他有点醉醺醺样子,就临时起意想抢劫他,不想最后却杀了他。这是有监控,要是没有,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这个人,又怎么可能抓到他。
我同事有个亲戚在某个地级市当警察,他自己和亲戚说,有一次,他们那有个流浪汉被人杀了,也不知道这个流浪汉的身份,最后没办法,就和交通队联系,算是交通肇事死亡。
若干年前,做过规定,侦探剧是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其实这不是侦探剧慢慢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大的问题是,你投资拍一部侦探剧,审查的时间会很长,如果你同时间投资一部抗日剧,抗日剧一轮都播完了,这边侦探剧还没审完呢!如果,我是投资方,当然赚钱是第一位的。
《重案六组》最早是海润投资拍的,后来就换了投资方。估计是钱少,最后两部不说剧情,道具都有些惨不忍睹了,好好的一个首都,拍的跟县城似的。后面,也就不再拍了。
那时不让在黄金时间放侦探剧,是怕有人看了学坏。侦探剧是为了阻止犯罪,不是为了犯罪教学的。坏人你不教他也能学坏,好人,就像《非诚勿扰》里葛优说的:有一天,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
和谐社会,是需要每个身处这个社会的人,亲身感受出来的。不是净屏就能出来的。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3 14:50:52 +0800 CST  
昨天才看了电影《老炮儿》,是在网上看的。楼主有些年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主要是被那些所谓的大片伤透了心。
这个电影是同事推荐的,说还不错。看完了,忽然想起来和我们这座城市多年前流传的一件事情很相似。
大概在88-98年间吧,不知道别的城市如何,我们这流行一种“洋破烂”。就是从日本、香港、台湾输送进来的旧衣服、围巾、鞋子一类的东西。当时,我们这有个烂尾楼,盖到第二层就没钱了,一直在那扔着。这些卖洋破烂的商贩就集中在那的一层,虽然是旧衣服,但是款式好、料子好,所以很有市场。尽管报纸也说,这些衣服有细菌、或许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但依然抵挡不住人们购买的热情。
市场里有个商贩,是夫妻俩,都是单位下岗的,也不知怎么就干上这个了。后来,他们儿子初中毕业以后,也不上学了,跟着父母也做这一行。
进了11月的一天,是个星期一。俗话说“礼拜一,买卖稀”。更何况已经是冬天了,这个烂尾楼的一层没有窗户,所以四面透风。早上刚过九点,几乎没有几个商铺营业,大多数商贩都是中午才来。但是,那对夫妻的儿子却很早就来了。坐在摊上收拾货物。这时,来了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拿着一套西服。问收不收。
这些商贩偶尔也收一些本市人从国外买回来,穿旧的衣服。但是很少。90年代,那些有机会出国买衣服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衣服旧了可以给保姆或者穷亲戚,大都不会跑来卖衣服,又不缺那几个钱。这两个学生要卖的是一套男士西装,根本没穿过,全新的。那家就儿子一个人在,他看了看,衣服没有任何问题,就开始讲价钱,对方要200元,这个儿子还价到150,最后成交,两个男孩拿钱走人了。
在这件事情上,这家的儿子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这样的全新的进口西装,应该家里不会让小孩子拿过来卖,也没问清楚就收了,留下后患;二是他们行业俗称叫“洗兜”,就是最后成交以后要当着对方的面,把衣服所有的兜最后掏一遍,双方都看清楚没有任何东西,但是这个儿子也没做。
隔了一天,他们摊前来了两个男的,出示工作证,是市局的警察。其中一个人说,某天有两个男孩来卖一套西装,那是一件赃物,要求他们归还。这家的男主人就从后面的小库房把西服找了出来,其中一个男的就立刻把西服包装打开,从西服的裤子兜里掏出一张纸条,打开看了一眼,又和另外一个人交换了眼色,而后就说没事了,临走还告诫摊主,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要乱收。
事情过去有一周吧,摊主一家三口住的是平房,结果全部死于煤气中毒。这件事情还上了报纸,主要是提醒大家,冬季采暖要注意安全,不要留下隐患,造成悲剧。
转年快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都传说有位副市长跳楼自杀了,也有说开枪自杀的。因为这位副市长以前是警察出身,有枪不奇怪。传了有一阵子,到了快夏天,报纸上在很不起眼的位置登了一小条这位副市长去世的消息,但具体是因病还是意外都没说。
后来,这个流言就开始传播开了。
这个副市长有个上高中的儿子,某天缺钱花,但是不敢找父母要。他有个同学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把人家送你爸的那些没用的衣服拿出去卖了不就是钱吗!这两个孩子也是第一次去卖衣服,就拿了一件人家最近刚送的,就是那套西服。
晚上,副市长就问他儿子为什么不上学,最后就问出了西服的事情。这位副市长吓坏了,因为送他西服的人送礼的当天吃饭时就说了,要办的事情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西服裤子兜里了。这位副市长回来也忘了看一下。没想到西服让儿子给卖了。这张纸条的内容不仅是对方要就办的事情,还有行贿的金额和具体汇款的账户,那账户名字是副市长母亲的名字。
于是,副市长既然曾经是公安局的,就找了两个亲信去把衣服找回来。衣服是回来了,纸条也完好无损的在那,但是,副市长还是不放心,觉得这对夫妻和儿子一定是看到纸条的内容了,总是不踏实。最后还是找人把这一家三口弄成煤气中毒的样子灭口,总算是踏实了。可万没想到,事情还是败露了,为了保全更大的领导,他只能选择自我毁灭了。
这个流言传了很久,有说是真的,真到能告诉你那一家三口姓名和住址;也有说是假的,不过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硬是联系在一起。到底那家儿子收的西装是不是所有事情的起因,没人说得清。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事双方都已经在世界的另一边聚会了,是谋杀还是意外,那边算账吧。
电影里,六爷把证据装在信封里寄到了中纪委。最后,那个南方某省的领导也被查处了。算是个比较阳光的结尾。正义战胜了邪恶。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你寄 到国家机关,比如国务院或者中纪委。这封信连这座城市都出不去,邮局就截留了,信的内容会被别人看一遍,无所谓的东西可以继续寄出去,有所谓的信件永远都寄不到。六爷那封信如果真的寄到中纪委,那是寄不到的。除非弹球儿亲自把信放到中纪委的举报箱里。而且查不查那位领导也不是证据说话,也是看上面想不想办他。
电影总是要给人以希望的,如同鲁迅先生的《药》里面,男主人公的坟上有几朵花,说明革命还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他不孤单。
最后,冯小刚、管虎两位导演合作。配角也都是大腕明星。如果我没认错的话,按照出场顺序:扮演小偷的是《少帅》里杨宇霆的扮演者、管虎他爸、他媳妇、张译、黄志忠、郭京飞、张一山、英巴图、陶泽如、师小红、江珊等等吧。其实觉得如果张一山扮演张晓波可能效果会更好吧,毕竟他是北京人,李易峰的台词有点让人出戏,虽然看得出他很努力了。和冯小刚喝酒那场戏效果不错,就是一张嘴说话听着可不像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楼主 老虎不是猫007  发布于 2016-03-14 19:09:44 +0800 CST  

楼主:老虎不是猫007

字数:827942

发表时间:2015-12-22 18:57: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2-04-08 10:53:03 +0800 CST

评论数:429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