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秦汉林青霞的前世今生—图文深八秦林旧事,兼台港影人情侣轶事

70年代,香港的武侠电影风靡港台,而国联在台湾的失败则给台湾电影业带来很大打击,其他中小型电影公司不能及时填补空缺,致使港片“乘虚而入”。而且台湾也跟风拍武侠打斗片,但无论是影片质量还是产量都不能和香港武侠片相提并论,走红的影星也是凤毛麟角。
文艺片陷入了低潮。当时青涩的秦汉长着一张温文儒雅的小生脸,但只能在《唐山五兄弟》这样的打斗片里苦熬,却出不了头。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13:41:57 +0800 CST  
上文提及的邵氏导演胡金铨,则与李翰祥一样在6,70年代对台湾乃至对华语电影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在短暂的几年里为台湾影坛贡献了几部极为优秀之作。
胡金铨1932年生于北平,49年入港,1958年进邵氏公司当演员、编剧和助理导演。1962年与李翰祥合导《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接替李翰祥完成《玉堂春》拍摄,1964年独立执导《大地儿女》,此后自编自导武侠片。66年因为在邵氏拍片多受掣肘和阻碍,也随着李翰祥的脚步去了台湾。邵氏虽是最具实力的平台,但其固有的症结导致人才不断流失,这也埋下了日后邵氏没落的原因。

胡金铨是典型的作家导演,电影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文人风格。66年加入台湾联邦影业,68年拍了第一部片《龙门客栈》——后来的影评人曾说到该片对历史之考究:“里面锦衣卫和东厂的图像就像是从台北故宫藏画里走出来的一样,连行进中人物排列的次序都纹丝不乱。”这部电影到处打破票房纪录,在台港两地掀起了古装武侠片热潮,堪称近半个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华语电影之一。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13:54:09 +0800 CST  
70年拍的《侠女》则是中国武侠电影的一座高峰,那是不同于张彻硬派武侠的类型,主演石隽和徐枫不像张彻了手下的王羽、狄龙姜大卫一样都有实打实的功夫,胡金铨是文人武侠,追求画面的美感和意境,每一个电影画面都是一幅画,而且充满诗意,内涵深厚,虽然该片曲高和寡,票房惨败,但最终获得了国际大奖,将中国武侠推向了世界,并且成为后世许多导演借鉴的经典。



列举了这么多电影人,有一个现象是很重要的,这批港台电影人,无论是老板、制片人、导演、演员,大多数都是生于大陆或者是移民二代,他们成长于5,60年代,而在6,70年代大放光华,因此,他们的电影仍然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只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各自在香港和台湾铸就了自己的辉煌。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13:59:32 +0800 CST  
(3)文艺片盛世来临

当时台湾电检严格,侧重于政教宣传——这也是台湾电影发展受阻、不如香港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胡金铨和李翰祥在台湾的电影活动,在艺术创新、题材开拓方面对台湾电影是影响非常深远的,尤其影响了中影的李行、白景瑞。
70年,胡金铨、李行、白景瑞、李翰祥合作拍摄了《喜怒哀乐》,由四大导演各30分钟的短片组成。动员港台精锐演员甄珍、岳阳、刘明、曹健、胡锦、陈慧楼、欧威、唐宝云、葛香亭、杨群、江青、李丽华等义务演出。为的是帮李翰祥解决财务困境,(当然没有大用)但这部片子非常有代表性。
(下图依次为:白景瑞,胡金铨,李行,李翰祥)


这部片子表现了四个导演对待古典文化的态度,相比之下,白景瑞和李行带有更多的传统道德教诲。拍惯古装片的李翰祥精确地复制了中国文人画的重要元素。胡金铨更侧重于独立有个性的人性色彩,是四个导演中最善于运用“中国古典美学”的。
如果说胡金铨在他的电影中表达的是“仕”的精神,而李行便是那个崇尚自我牺牲的“儒”。
李行的健康写实主义,其核心也便在这里。乡土、寻根,内在支撑的便是儒家传统道德。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02:33 +0800 CST  
72年,李行的古装片《秋决》获得金马奖五项大奖,其风格朴素,宁简勿奢,无不给人准确的历史感,这也是李行最优秀的代表作。而其中表达的主旨则是“借助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来医治当代病灶:代父受刑、回归家庭、以礼入法、宽缓刑狱、秋决问斩,正是父慈子孝、夫妻伦常、仁政爱民、顺应天时的儒家传统。”然而问题也便在于,过于说教,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传统伦理”,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李行作为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对于台湾电影的发展不可替代,但在立场和风格上也是比较保守的。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08:59 +0800 CST  
当时,由于台湾当局的政策转向,武侠片受到了压制。而李行在72年时脱离了中影,和白景瑞共组大众电影公司,拍了《秋决》大获成功,之后拍的《风从哪里来》却遭到票房惨败,李行为了回本,只好打算先拍点“女学生看的电影”,于是又捡起了琼瑶的作品。
而琼瑶呢,由其他公司拍摄的作品虽然一时大赚,但却很快成了票房毒药,她自己的火鸟公司也倒闭了。李行是在大家已经放弃琼瑶作品的时候又再次拿起,琼瑶也认为只有李行能拍好她的作品,因此一拍即合,向李行推荐了《彩云飞》。
(平鑫涛、李行、琼瑶)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09:46 +0800 CST  
李行找来“小淘气”甄珍和香港的“学生王子”邓光荣主演,本来只是想小赚一笔,只用了几分导演功力,没想到大爆特爆,意外开启三厅文艺电影盛世。所以,这是一个天时地利的结果。琼瑶作品本身的接受度,加上导演改编之功,才有了琼瑶电影的风靡。所以,李行对琼瑶电影的意义可以说是“没有李行导演,就没有琼瑶电影”。

甄珍原名章家珍,1948年7月17日生于北平,在日本长大,7岁来到台湾。从小聪明活跃,曾拜师学过芭蕾,11岁便举办了个人舞会,中学时获得了台北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16岁时适逢国联招考演员,甄珍是三千名应征者中唯一被录取的。因为是被“甄”选出来的“珍”宝,所以李翰祥为她取艺名甄珍。
66年甄珍主演了第一部戏,黄梅调电影《天之骄女》,到72年时已经是最红的玉女明星。甄珍外型俏丽甜美,气质活泼可爱。她拍摄了一批淘气系列的电影,因而得名“小淘气”。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11:01 +0800 CST  
《彩云飞》在港台大卖,甄珍邓光荣也成为70年代最闪亮的银幕情侣。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12:43 +0800 CST  
其实李行一开始打算拍的琼瑶作品并不是《彩云飞》,而是《窗外》,但一朝被蛇咬的琼瑶表示她的《窗外》之前已经拍过,致使母女关系恶化,现如今,她们的关系刚刚开始明朗,李行这就要再拍《窗外》,不妥当,所以才推荐李行拍了《彩云飞》。《彩云飞》原本是卖给嘉禾的邹文怀的,因为逾期未拍,琼瑶又卖给了李行。
而先前买了《窗外》版权的陆建邺在72年又组织了一家新的电影公司“八十年代公司”,拿出《窗外》要当开山之作,导演是宋存寿。宋存寿也是国联出身,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片子便是66年由甄珍主演的《天之骄女》。琼瑶则担心渐趋融洽的母女感情会因这部电影再起波澜,便与陆建邺协商,希望他不要拍这部戏。
可是,八十年代公司已经投入拍摄,停下来会有一大笔损失,因此拒绝了琼瑶的要求。《窗外》就在这种背景下开拍了。由于琼瑶的极力反对,闹出了一场官司。八十年代公司有着合同的支持,但琼瑶以“亲情”为由却赢得了舆论的同情。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琼瑶同意八十年代公司继续拍摄《窗外》,但不同意在台湾公演,这一禁就禁了35年。
对当时的林青霞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她本来就担心朋友、同学、老师会看到她在银幕上的吻戏,因为那是她的初吻,电影被禁,反倒让她松了一口气。导演宋存寿等人则只好转战香港,《窗外》在香港公映。但宋存寿、郁正春等四人仍然于73年11月3日被提起公诉,74年1月4日,琼瑶胜诉,宋存寿等人获刑7个月,当然琼瑶并无意让宋存寿坐牢。后来宋存寿说过,官司坚持打下去,他们不一定会输,但只是不想再打了。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钱璐的母亲形象给人反派的印象。而宋存寿却说参与这部戏的演员,都是“好人”,这是一部预算紧缩的小戏,全靠演员们热情帮助,饰演父亲的曹健,连酬劳也没有拿,钱璐也是因为曹健的缘故慷慨加盟的。秦汉那时候在拍宋存寿的《母亲三十岁》,已经是男主角,正在蹿红,为了回报恩师,愿意当第二男主角,只拿了一万元片酬。林青霞是新人,片酬相同,其他如谢玲玲、恬妞、林青霞的妹妹林丽霞、同学张俐仁等,几乎都是抱着票友的心情来参与的。
(《窗外》集体照。第一排左起:恬妞、林青霞,右一:钱璐;第二排左二:宋存寿;右一:曹健。第三排左二:郁正春,左三:秦汉。)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29:19 +0800 CST  
到了这里也可以纠正长期以来许多人的一个误解,即琼瑶发掘了林青霞。事实却是,《窗外》不是琼瑶出品的电影,林青霞也不是琼瑶发掘的,而是由星探发现、并由导演宋存寿起用的女主角。虽然林青霞之后又继续拍了好几部琼瑶电影,她的大红大紫也和琼瑶电影分不开,但琼瑶与林青霞的正式合作却要从1976年琼瑶自组巨星公司后的第一部影片《我是一片云》算起。
还有许多人常常把早期出演过琼瑶电影的女明星如张美瑶、唐宝云、甄珍、汪玲、江青,甚至张艾嘉、林凤娇都归于琼瑶的发掘,由此称赞琼瑶的审美眼光,实际上这些美丽的女演员都是导演选择的,琼瑶只是出卖小说版权,并没有决定主演的权力。琼瑶的经营能力要到巨星公司才发挥出来,她自己挖掘或选定的女演员有吕秀菱和陈玉莲,后期到了电视领域,才是琼瑶自己大量发掘美女明星的时代。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30:17 +0800 CST  
李行在《彩云飞》大爆之后,又和白景瑞趁热打铁,继续拍了好几部琼瑶片,而且都是甄珍主演,即《海欧飞处》《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这时候,“二秦”秦祥林和秦汉也因为参演这些片子开始走向大红大紫。从74年起,以琼瑶小说为炮制依据的“文艺电影”,一跃而成为市场主流。林青霞与她的《窗外》也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影坛引起了轰动。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40:46 +0800 CST  
文艺片在台湾的盛行是有特殊根源的,比起之前“拳头加枕头”的电影潮流弄得社会乌烟瘴气,文艺片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更受到当局的欢迎。而且文艺片也的确迎合了战后台湾女性观众群大量成长的需求。
武侠和爱情原本就是人们遥远的童年少年时最爱做的梦,即使知道现实里没有那样的武功盖世和海誓山盟,仍然抵挡不住追梦的渴望。只不过,武侠梦在香港,爱情梦在台湾罢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琼瑶作品是以大陆为背景的,琼瑶38年生于四川,童年时代经历了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49年随父母赴台。因此她的作品中经常透露出一种家国情怀,“五十年代,一个背负着战乱记忆与离乡伤痛的年代,许多人被迫展开一段生命里未曾计量的离流岁月,他们自大陆东迁来到海上的岛屿,心中那份拔根故土、迁徙他乡的伤痛让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回望的姿态……许多渡海来台的离乡游子,选择将浓厚的乡愁具象化,用文字铺陈出对故国家园的记忆,因是造就出必然以大陆为题材的作品。”这些电影以大陆旧式家庭为背景开展爱情故事,并且以国语为配音,寄托了台湾人的怀乡情愁。比如《婉君表妹》《哑女情深》《几度夕阳红》等都深深带着这种时代的烙印,思乡的情怀。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50:28 +0800 CST  
而在香港,73年发生了股灾,李翰祥已经回归邵氏,楚原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叫好又叫座,使得已衰落的粤语电影重新兴起。张彻没有继续和邵氏续约,带着他的“张家班”主要成员,“从经济的动荡中、从邵氏与嘉禾的斗争中、从电视对电影业的冲击中,逃遁出来透口气——拖家带口去台湾。”这一举动也是得到邵氏支持的。张彻有心独立,邵氏顺水推舟,支持张彻去台湾自创电影公司,算是邵氏的外围,一方面消减开支,一方面张彻早年在台湾曾任蒋经国幕僚,在台湾拥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台湾创办电影公司,有助于邵氏稳住台湾这个大市场。张彻以自己的姓氏拆开取名,创办了长弓电影公司。他带领着手下的武侠巨星如狄龙、姜大卫、傅声、戚冠军等人,在台湾“扛着每年拍片八到十二部”的任务,依旧很是红火。
而这也意味着,台湾本土电影市场也深受香港电影竞争的压力。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1:51:48 +0800 CST  
《彩云飞》的图发成了《海欧飞处》,和后面重复了。
纠正一下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29 23:55:21 +0800 CST  
(4)《窗外》飞出林青霞

《窗外》于73年8月24日在香港上映,由当时香港邵氏的头号竞争对手嘉禾代理。嘉禾旗下原本李小龙当红,其功夫片广受欢迎,但不幸的是,李小龙已于73年7月20日意外离世。嘉禾因为琼瑶作品的火爆也相当有兴趣。
《窗外》上映后,造成了轰动。比起影片本身,林青霞或许是香港观众更为感兴趣的焦点,林青霞清纯脱俗的气质仿佛一缕清新的风,使人们对之惊为天人。
为了满足观众的期望,宋存寿去香港宣传《窗外》特意请来了林青霞和张俐仁,这是林青霞生平第一次走出台湾。
(林青霞、宋存寿、张俐仁)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17:00 +0800 CST  
虽然林青霞还非常青涩,一直由母亲和开朗的张俐仁陪伴着,但她那种独特的清新和灵性已经展露无余。那时候,她的样子清纯、干净、自然,打扮非常朴实,甚至还带着一点土气,但完全无损于她的清丽脱俗,反而让人觉得她淳朴、真实、雅致。她说话很少,也很拘谨,有时候憨憨地一笑:“我真的不会讲话”。但是不需要说话,她也吸引着人愿意静静地欣赏她。诚如李翰祥说,电影界百合易求,兰花难寻,林青霞就像一朵散发着幽香的兰花。所以,后来李翰祥便选中了她作为计划中《红楼梦》的林黛玉人选。

香港的媒体对她非常欢迎,将她称为“学生情人”。这时候已经传说她和勾峰陷入爱河了,当林青霞从记者口里听到这种说法,一下子愣住了,眼睛睁得大大的,说不出话来。她说,两人是在电视台认识的,只是普通朋友,对他也没有什么了解。一旁的林妈妈更是紧张,大声为女儿辩护:他们认识时间尚浅,谈不到是好朋友。
应该说,林青霞与勾峰是有来往的,但是介于朋友和恋人之间,可算作小女孩出于新鲜和好玩的前恋爱游戏,说到“陷入爱河”是太离谱了,此时的林青霞在情感上尚处于懵懂状态,就是她对秦汉的好感,也远未到这种程度。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17:58 +0800 CST  
(刚走红时,林青霞最吸引人的是清新可爱,美貌还未完全展露出来。)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19:39 +0800 CST  
在香港,亦舒第一次见到林青霞,便为她倾倒了。“林青霞走出来的时候我上上下下打量她,她也肯定的在那里上上下下的打量我。忽然之间就觉得不枉此行,从此拜倒裙下,作为不贰之臣,她的漂亮不在五官之间,而是一切皆尽善尽美,连鬓脚、耳珠、眉毛、牙齿、手指、肩膀,甚至是双脚与脚趾,都无瑕可击。于是我爱上了她。”毒舌的师太亦舒阅美女无数,但仍然为林青霞的美着迷。

黄霑当年一见到林青霞,也下了个断语:这位新人,实在了不起,一脸秀色,真让人瞠目结舌。18年后,他仍对初次与青霞见面记忆犹新,追忆当年的感觉:“那时青霞只有十八岁,已是一个小美人了,黑黑的浓眉,直直的鼻梁,配上佩德罗娜式的下巴,脸上不见一丝化妆的痕迹,真是清丽逼人。我一看就知道这是电影圈百年难遇的一个上镜面孔,走红,是必然的。”
而在日后,亦舒、黄霑都将与林青霞有更多的交集。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20:59 +0800 CST  
台湾的观众却无缘看到《窗外》,反应自然是冷冷清清。林青霞直到拍摄了鬼才导演刘家昌的《云飘飘》才正式进入了电影圈。《云飘飘》在74年上映,林青霞开始真正在台湾走红。在这部片子里,林青霞只是女二号,但是林青霞的气质和表现却超过了女主角唐宝云的风头。刘家昌断言,林青霞一定会成为未来20年里的巨星,他也一路提携林青霞走向大红。但是刘家昌其人相当贫嘴,个性也怪异,爱说些不着调的笑话,也给林青霞惹上了最初的绯闻。

(导演刘家昌,1943年4月13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也是台湾流行音乐作曲家、歌手、演员,与玉女甄珍的婚恋堪称离奇,后文里会讲到)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22:35 +0800 CST  
《云飘飘》创造了一次辉煌的票房纪录,当时未满20岁的林青霞,也同时“呈现了一种迥异往昔的审美趋向,在此之前,影迷对于‘女明星’的形象标准无非两类,头一种注重的是明眸皓齿、艳丽无俦,不论五官身型,以圆润线条为主体印象,例如何莉莉和甄珍,承袭的是林黛、李丽华一脉相传的路线;另一类则强调凄楚温婉,柔顺中见刚毅坚韧的传统妇德,可以归亚蕾、唐宝云等女星为代表。林青霞以灵气代替了矫作的娇媚,以吻合实际年龄气质的活泼清俏,题点出容易与年轻群众共鸣的青春美,这种由庶民化的自然风采为出发的魅力,在大银幕上引人一新耳目。一种前所未有、澄澈健康的现代美感也成功地将之前较刻意堆砌修饰的‘矫揉美’换下阵来,成为另一番簇新的主流风尚。”
(林黛、李丽华、何莉莉、唐宝云、归亚蕾)

楼主 vivienll  发布于 2016-10-30 13:23:11 +0800 CST  

楼主:vivienll

字数:870452

发表时间:2016-10-27 02:48:5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24 07:37:30 +0800 CST

评论数:490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