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传(转载)


一、特级英雄: 杨根思 黄继光

二、一级英雄: 卜广德 于泮宫 于喜田 毛张苗 王兆才 王学凤 王 海 王德明 孔庆三 刘玉堤 刘庆亮 刘维汉 孙占元 孙生禄 孙振禄 伍先华 沈树根 邱少云 吴志洲 余新发 许家朋 李凤林 李家发 李延年 陈德忠 杨宝山 杨育才 杨春增 杨连第 胡修道 贠宝山 周厚刚 张永富 张积慧 赵宝桐 倪祥明 柴云振 秦建彬 徐长富 高成山 高景灏 郭忠田 郭恩志 曹玉海 曹庆功 黄家富 崔建国 雷宝森 谭炳云 魏玉德

三、一级模范: 王兴记 孙凤钜 罗盛教 张益仁


四、二级英雄: 马忠庆 马新年 万子扬 王天保 王合良 王保江 王彦林 王德福 毛国臣 邓章德 牛保才 冉隆华 田立明 平太信 龙世昌 任志明 刘凤勇 刘钦 刘俊卿 刘继和 农廷秋 孙子明 朱友恒 朱金池 朱溶堂 安炳勋 关崇贵 吕慕祥 余贵 宋兰君 李文彦 李元兴 李汉 李忠先 李经盛 李洪序 李祥 杨国良 杨振玉 陈开茂 陈吉 陈德生 陈治国 邹炎 高良伦 孙志忠 栗振林 徐天良 徐连才 徐恒禄 贾云明 唐治平 梁振隆 阎成恩 黄丑和 黄道明 曹光景 葛英东 葛洪臣 蒋永德 蒋道平 程述中 程荣庆 韩德彩 焦景文 董克荣 董明德 彭焕新 鲍清芳 赖发均 蔡兴海 潘学仕 潘昌义 穆守营 薛志高 戴荣华 尹继发 卢耀文 吕玉久 陈振安 张全合 张明录 张振智 胡金华 于水林 马一钧 马天明 马玉臣 马如华 马寿昌 王万夏 王云阁 王元义 王文范 王占山 王玉生 王庆琳 王兴义 王克传 王志 王虎元 王学才 王保德 王锁昌 王景洲 孔繁玉 车臣才 牛锡浩 尹东华 方新 支全胜 叶永安 叶君 叶树东 史阜民刘久恒 刘云典 刘长岭 刘石友 刘四 刘光子 刘兴文 刘建华 刘保成 刘根全 刘清怀 刘福海 乔永生 孙克荣 孙明芝 毕武斌 任西和 许长友 邢连富 李云龙 李云汉 李文生 李文柱 李太林 李玉才 李华云 李吉武 李秀德 李青山 李英才 李国玉 李国海 李国珩 李洪全 李树森 李家芝 李耘田 李曙荷 汪金兰 冷树国 苏文俊 宋祥华 杜树君 吴少桂 吴胜凯 沈志宏 肖贵强 杨太忠 杨仁富 杨阿如 杨伯钊 杨锡生 杨树华 杨道根 陈士荣 陈少清 陈启瑶 陈志 陈伯悦 陈忠贤 邵凤阳 陆廷高 陆昌荣 邱耳林 周子和 周文江 周平 周信仁 周腊生 周景和 金克智 张万荣 张文兰 张来元 张希瑞 张良广 张宝富 张振华 张渭良 张豪 张福荣 林贵远 范仁和 尚衍发 武在元 郑长华 郑定富 欧阳代炎 骆家奎 饶一世 姜世福 姚显儒 赵在柱 赵永旺 赵柏生 赵志恒 赵继华 胡祖卿 段培英 高月明 高守余 高胜德 高润田 高殿禄 徐方斌 徐 生 徐 申 徐帮礼 柴育民 唐 云 唐凤喜 郭隆楷 袁孝文 钱忠胜 黄万丰 黄在渔 黄宗德 崔长海 崔贵江 阎万库 阎洪全 梁 封 曹殿生 梅怀清 麻俊坤 韩发成 韩国富 韩勤忠 粟学福 谢 坤 程九龄 蒋元伦 喻忠奎 曾少才 曾平章 曾南生 傅庆祥 傅绍斌 董恒志 褚庆然 简海金 解法正 蔡金同 蔡朝兴 漆少泉 谭朝志 裴景善 樊金明 潘泽明 薛文德

五、二级模范: 于凤泉 于宪桂(女) 于 琛 于西元 王永维 王明学 王法利 王顺义 王紫龙 亓凤峦 车书琴(女) 史元厚 白鹤连 刘玉祥 刘秀珍(女) 刘宝英 刘绍银 刘树德 任玉祥 任廷昌 孙夫章 伍克勤 朱重 元 许景春 李小羊 李文臣 李怀道 李根葆 杜占山 杜福先 沈先宏 何柏年 宋克义 苏志明 陈汉文 陈达志 陈 良 陈国钧 杨再先 杨金生 杨明忠 杨殿超 杨瑞金 陆春无 陆善清 罗德顺 岳吉斋 苟光辉 林 波 林范洪(女) 范永 张 灿 张信福 张培芝(女) 张耀义 赵尔云 赵金贵 赵宪法 饶严昌 姚小遂 施玉南 钱良生 席 忠 黄国铣 黄明德 谢教礼 曾义宽 曾荣廷 程山堂 童家祥 路林民 靳国华 熊克恒 薛其德 耀 先七、特等功: 于德江 王万成 王安全 王兴邦 王 英 王 荣 牛喜生 牛瑞山 文汉春 方国发 甘士良 史仁和 史朝珍 刘万寿 刘东武 刘 岐 刘金声 刘桃顺 牟世清 许鸿斌 朱有光 孙忠国 孙敬珍 孙福祥 华龙毅 齐子英 吕学敏 苏世英 宋文新 何家胜 肖子云 李 飞 李 玉 李占广 李光录 李炳舟 李春长 李海清 李 满 李德贵 陈仁华 陈佑甫 陈 亮 陈其昌 陈德清 邱宪章 吴儒林 杨保明 邹天仁 金耳世 罗子周 罗沧海 郑玉田 郑恩喜 张广生 张书明 张守义 张怀英 张昭义 张炳恒 张续计 赵毛臣 赵玉忠 赵先有 赵连山 侯白锁 胡志先 胡照春 顾洪臣 唐章洪 徐 忠 郭正喜 郭金升 隋春暖 黄德明 常同茂 崔含弼 梁庆友 逯松亭 彭福礼 赖永泽 满维平 谭光焕 谭芳云 潘正光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06:00 +0800 CST  
杨根思


杨根思(1922~1950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江苏省泰兴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童工。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在战斗中牺牲,所以有一个连,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后改为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8岁的杨根思成了孤儿,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的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毯工厂做童工,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回乡后又给地主家做“牛倌”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3排9班的一名新战士。杨根思参军时,登记的工作人员问他的名字,杨根思答为“羊庚熙”却被听成了“杨根思”。参军后,杨根思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淮海战役中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被评为战斗模范,还荣获了“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光荣称号。1950年,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胜利。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美军第八次进攻结束的时候全排只剩下杨根思和一位受伤的士兵,杨根思下达命令让那位受伤的士兵在美军还没有发起第九次进攻的时候拿着机枪撤离,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09:50 +0800 CST  


抗美援朝战争中,为表彰杨根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12:37 +0800 CST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的金星奖章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14:54 +0800 CST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17:23 +0800 CST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19:25 +0800 CST  
黄继光

原名黄际广,农历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黄继光祖宗三代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1]。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2]。

黄继光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进入战场的腹地,看到到处是累累弹坑,一片焦土,空气中散发着浓厚的火药味,使他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怒火。恨不得马上加入到战斗中去,多消灭敌人[3]。

黄继光终于来到前线连队,却分配去担任通讯员。连队战斗时分为前沿和后勤,本想上前沿阵地去多杀敌人,可是,根据需要,黄继光与副指导员被留在后勤。黄继光心里就象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见一起入伍的老乡吴三羊、肖登良打死了不少的敌人,真是羡慕。于是,他向副指导员欲请假三天,副指导员得知他是想跟老乡一去前沿杀敌时,副指导员严肃地对他说:“你看我这只手表,时针、分针、秒针不停地在转,它为什么在转?是什么在推动它?”,副指导员用小刀把手表背面打开,露出许多零件,他继续说道,“这是发条、齿轮、小螺丝,如果缺一样,或者它们其中的一件停止运作,那另一面的针还会转吗?我们的战场就象这块手表,每个战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虽然分工不同,但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黄继光听完副指导员的谈话,心里明亮了许多,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片面的思想,决心发挥好“小螺丝钉”的作用,为连队,为整个战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4]。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5]。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所在部队党委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21:00 +0800 CST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了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23:25 +0800 CST  
英雄所在师在朝鲜战地上为黄继光镌刻的纪念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26:18 +0800 CST  
毛泽东主席接见黄继光烈士母亲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30:41 +0800 CST  
为表彰黄继光视死如归、无畏惧的伟大精神,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与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黄继光的金星奖章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黄继光的一级国旗勋章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31:45 +0800 CST  
战斗精神

黄继光的床铺每天有人叠。

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的大院,距离院门不远处有一座三层小楼,二层的最里面的宿舍门上,挂着一块牌子,“黄继光班”,黄继光就生活在这里。他的床铺和其他士兵一样,整洁的白色床单,被子叠成豆腐块,一点褶皱都没有。唯一能看出区别的是,他床头的武装腰带,与其他枕头前的不一样,他的是棕色老款的,其他士兵则是黑色新款。在黄继光班里,黄继光的床位干净整洁


晚上,这座小楼的全部士兵都要在楼下的小操场集合,点名并点评一天的训练生活。连队指导员第一个呼点“黄继光”的名字,马上响亮的“到”声划破夜空,这是全连数十名士兵共同回答的。到了睡觉的时间,会有班里的战友,为他打开床铺;第二天早上,战友会帮他把床铺整理好。整理黄继光的铺位,对于战士来说是一种荣耀,一般都是班里优秀的战士和班长才能做这事儿。

黄继光,从上甘岭举世瞩目的那一战上,离开了人们。62年后的今天,这些战友们以另一种方式,永远纪念着他的存在。这些年来,空降兵部队组织大比武,黄继光班、黄继光连一直是第一名,在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这个连队先后荣立4次一等功、11次二等功、19次三等功。

一个早已不在了的黄继光,却有这么大的影响?他是怎么“活”到今天的呢?在黄继光班当了8年班长的彭江林想了想,“刚到这里,我觉得黄继光的精神离自己有点远。可是后来我慢慢明白,这当兵,有时候就是争这一口气。黄继光班的兵,最不愿意听见的话就是别人说‘黄继光班能有什么特殊的’。”


在黄继光班里,黄继光的床位干净整洁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34:30 +0800 CST  
李继德;我亲眼目睹黄继光牺牲!不许抹黑英雄!!

“我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我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一幕。”4月30日,在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面对黄继光半身铜像,当这段话从年过八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继德老人口中说出之时,一段尘封63年的记忆,拂去了历史的尘埃,再一次向世人展示。

李继德,一名从朝鲜战场上带着3个贯穿伤、6个弹孔复员回家的老兵。在政府、部队和媒体的多方协调下,时隔63年之后,于4月29日晚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老部队——空降兵部队黄继光生前所在团。

上午9时,身着久违军装的李继德参观了黄继光英雄连荣誉室。面对荣誉室正门口矗立的黄继光半身铜像,李继德推开身旁相扶的人员,自己缓缓走上前,慢慢抬起有些发颤的右手,向战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注视着,久久没有言语,眼圈却已湿润。

睹物思情。在荣誉室见到了当年的连长万福来的黑白照片时,李继德老人快步走上前,双手轻轻抚摸着照片,压抑已久的悲伤终于迸发出来,眼泪从脸上滚落下来。“老连长啊,我的老连长,这么多年我总算见到你了。”见到此情此情,在场所有人员无不为之感动。
参观完荣誉室,李继德老人走进了黄继光班,在黄继光的床位前轻轻坐了下来,仿佛是害怕打扰到战友,又仿佛是想起了与黄继光睡在一个被窝里的情景,抚摸着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被,用双手紧紧搂在胸前,脸庞紧紧贴着,眼泪再次无声而下。



63年来,李继德甘于平庸,甘于低调,当今天有人质疑英雄黄继光事迹是虚构之时,潜藏在老人内心深处的勇气又一次迸发,这一次他面对的不是“联合国军”,而是来自网络上否定英雄的谣言。
“63年来我不愿拿这段历史炫耀,如今我要作为一名亲历者来讲述这段历史。我见证了黄继光的事迹是真实存在的,英雄就是英雄,绝对不可以被抹黑。” 李继德说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抹黑英雄黄继光,造谣说黄继光的事迹是虚构的,这让他气愤不已。
“黄继光去炸敌人地堡,中弹时候距离我不远,看的很清楚,很清楚的看到了他身后血迹。他就是那么勇敢的面对敌人,黄继光在中弹后,用他最后的力气去完成了这一壮举”。30日上午,在与官兵的座谈交流会上,李继德作为那场惨烈战争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回忆起当时情景仍记忆犹新。

60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当时年仅16岁便参军入伍的“小李子”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当年岁渐渐老去,当初的“小李子”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部队的一个兵。在黄继光英雄连荣誉室,看到老军长秦基伟的照片时,老人仍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15军是一支光荣的部队,我不能看着自己的战友和这支光荣的部队被抹黑。我有决心、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个真实的黄继光,还有千万个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战友的真实经历。” 面对谣言,李继德老人站出来了,一个普通老兵用身上的弹孔来回应质疑。

将英雄的故事讲给后人听,是老人的心愿,传承弘扬黄继光英雄精神更是老人此行的目的。“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定会把黄继光精神传下去,也会一直把黄继光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座谈结束时,李继德如是说道。

李继德抚摸着黄继光铜像失声痛哭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39:10 +0800 CST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40:54 +0800 CST  
画家根据黄继光战友的回忆而创作的画像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44:50 +0800 CST  
抗美援朝一级英雄 卜广德


山东省莱芜市人,一九四六年六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三团第六连排长。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五次战役攻占503高地战斗中,他带领本排连续攻占了5个山头,歼灭敌人1个加强排。同年五月,华川地区防御作战中,他们排坚守华川城外280.7高地,他带领战士夜袭敌炮兵阵地成功,并在三天内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40余人,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47:02 +0800 CST  
抗美援朝一级英雄: 于泮宫

于泮宫,男,山东省平度县人,1927年1月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家中务农、喂牛。1947年1月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团第三连排长。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第五次战役华川地区防御作战中,他带领全排奋战三十多小时,打退敌人13次冲击,毙伤敌150余人。战至全排仅剩45发子弹、10枚手榴弹时英勇突围,安全返回部队。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1月7日,于泮宫随军出发,参加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5月28日,敌人以两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一排坚守的“313”高地在整个防御阵地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时任一排排长的于泮宫决心在“313”高地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拂晓,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向高地冲来。待敌人离我军阵地不到30米时,于泮宫大吼一声:“打”阵地上各式枪支同时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人。不久,阵地前横躺了敌人的第一批尸体,残敌狼狈地抱头鼠窜。
在打退了敌人第二次进攻之后,于泮宫命战斗组长潘景文带着新战士姜应义主动出击,奇袭敌人,吓得敌半天不敢前进一步。利用战斗间隙,于泮宫召开了党员会议,要求大家学习杨根思,人在阵地在。
入夜,于泮宫认真检查,他让战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时刻注视着山下的敌人。他还多次派战斗小组夜袭敌军,扰得敌人整夜不得安宁。
29日晨,敌人再次猛烈地炮击“313”高地.一排失掉了同连部及友军的一切联系,于泮宫的腿部也被敌人的流弹击伪,但他依然坚守着阵地,英勇战斗。
上午8时许,敌人开始了第9次进攻,一排官兵拼死守卫着每一寸土地,敌人进攻屡屡受阻。不久,恼羞成怒的敌人索性停止了进攻,只用飞机、大炮向“313"高地狂轰滥炸,企图炸垮一排铸成的钢铁长城。但一排战士在于泮宫的带领下,又顽强地坚持了3个多小时。
此时,一排已经伤亡过半,阵地周围均已被敌人占领,“313”高地也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于泮宫临危立断,决心带领大家突出重围。15个勇士在他带领下,杀开了一条血路……
于泮宫带领31名战士在华川“313”高地阻击敌人30多个小时,毙伤敌军150余人,打退敌人13次进攻,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于泮宫再次被记一等功,并在1951年12月召开的二十军英模大会上,光荣地被评为志愿军一级英雄。他带领的一排,被命名为“特等功臣排”。军首长号召全军官兵学习他“服从组织、关心同志、敢于斗争、高度负责”的优良品质。
1951年9月下旬,志愿军政治部组织英模代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于泮宫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中南海,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lO月1日那天,他和志愿军其他英模一起,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阅兵式、群众游行和烟火晚会。不久,于泮宫参加了志愿军英模报告团西北分团,赴西北地区作英模事迹报告。1952年2月,他回到朝鲜战场继续参战。
1975年,于泮宫随解放军某部移驻许昌,历任团长、副师长。1979年,在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之后,调任许昌军分区副司令员,1983年离休。
离休以后,于泮宫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满怀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刻苦学习,认真实践。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53:07 +0800 CST  
抗美援朝一级英雄:于喜田


山东省栖霞县人,一九一九年二月出生,一九四五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二团第八连连长。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他们连奉命攻占795.4高地。他指挥突击班连续冲击。全歼守敌,并俘敌20余人,按时攻占了高地。战役第二阶段,他们连奉命攻占鸡鸣山。他带领全连连续攻下11个山头,打垮敌人1个营,夺取了鸡鸣山。转入运动防御作战后,在反击780.1个高地战斗中,他胃病发作又负了伤,仍带领部队攻占了高地,终于昏倒在高地上。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1:54:45 +0800 CST  
抗美援朝一级英雄:毛张苗


毛张苗(1925~1985)
1950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连长,投入朝鲜古土水战斗,在冰封雪积的高地阻击数倍于己之敌,首战告捷。翌年5月中旬,在第五次战役中,带领连队先后击溃敌军13次阻击,打垮敌一个化学迫击炮营和号称"精锐之师"的"白虎团"大部,歼敌百余人,切断敌军两个师的南逃之路,为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围歼敌军创造条件,荣立一等功,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出席全军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五连立集体一等功,获"尖刀连"光荣称号。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三级国旗勋章。

1954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七八团副团长,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翌年1月率领第二营强登北一江山岛,将红旗插上203高地主峰。1956年,获独立自由奖章和独立解放奖章。

1961年3月参加军事学院学习。次年授中校军衔。1964年以后,历任第二十军第六十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师长。1975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12月20日逝世。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2:07:39 +0800 CST  
《生死弟兄》---忆我的父亲与毛张苗伯伯的战斗友谊

作者:闲妹HH


1950年11月初我父亲和毛张苗伯伯随着部队坐上了火车赴朝参战。在朝鲜我志愿军共打了五场战役,1951年5月中旬,在第五次战役中,我父亲与毛伯伯的所在的178团的主要任务是过昭阳从美山里直插王马寺,割裂伪79二师结合部切断伪39二师退路。在我炮火掩护下我军仅用9分钟突破昭阳江前沿,当时60师是一个尖头178团二营是尖刀营。60师参谋长蔡群帆政治部主任徐放随队指挥前进,可见师部对这次战役是何等重视。178团二营刚开始四连为尖刀连,由于歼敌心切追敌而迷失方向,营长唐妙根是二级战斗英雄他命令六连为尖刀连派通信员召回四连随队前进,结果六连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迷失了方向。时间一秒秒地过去已经过了三分之一,营领导们心急如焚,那时五连是营预备队,营部最后决定把这个攸关全局重任交给五连去完成。当时担任五连连长的毛张苗伯伯临危受命带领五连一夜奔击120里路直奔穿插王马寺。
毛伯伯带领的部队在异国他乡作战不像国内可以找向导,只能靠手上一个指北针带领部队前进.朝鲜山多地形是相当复杂的,曲曲弯弯的一条又一条的山沟很容易迷失方向。毛伯伯在军用地图上找到了部队前进的方向——东南,队伍肃静地迅速地搜索前进。而敌人在亭子里(去五马峙中途的一个村子)周围山上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堵击我军。毛伯伯的连队抛开两侧敌人,猛插入敌人的心脏。几位炊事员与敌人遭遇了,毛伯伯指挥六班增援,炊事员配合六班打垮了惊慌失措的敌人,活捉敌人十八名。这时,正面与侧面都打起来了,毛伯伯五连是三面受敌,敌人的炮火封锁了五连的前进道路,情况十分紧急。而这时我父亲带着队伍靠着军用地图和指北针,向柏子洞前进。柏子洞西边七○○高地是伪三师一个营在守备。部队搜索组已扑到铁丝网边,敌人到这时还未发觉我军已经到了他们眼皮底下。
深陷重围的毛伯伯判断敌人是不了解情况的,是在恐慌地盲目地打枪打炮,只要部队动作迅速,坚决插进敌人核心地段,就会造成敌人的更大混乱。“插到敌心脏,就是胜利!” 毛伯伯下定了决心,立即进行攻击部署。布置六○炮班长崔登山对敌人重炮位置射击。班长崔登山为了不被敌人发觉我军的火力位置,机动地边打边前进。为了动作快,他不用炮脚炮板,把炮筒抱在手里打,连打十五发,敌人的重炮阵地被我六○炮压倒了。毛伯伯又命令七班插入敌人侧后解决敌炮兵阵地。七班长包志唐率领全班以突然的火力杀伤敌三十余名,直插敌人炮兵阵地。毛伯伯率领八九班火力猛击正面敌人,在五连两面夹击下,敌人动摇了、溃退了,毛伯伯很快地占领了亭子里。在这里共活捉敌人三十余名,毙伤敌五十余名,并缴获三门化学迫击炮。五连一直插到五马峙中心。这时我父亲带着队伍也赶到了,敌人再也没能阻挡住我军的前进的步伐。五马峙西边是六百公尺的高地,下面是由此向南的一条宽广平坦的公路。在我各路大军攻击下向西南奔逃的敌人,汽车炮车乱作一团,我军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使敌人更加混乱了。按照师部战略部署二营到达了指定地点。一排二排迅速占领了公路两侧的高地,二班长冯玉安率领全班与敌混战,活捉美国顾问三名。我父亲率领三排迅速插到六○○高地南端,惊魂未定的敌人再也没勇气抵抗了,丢掉大批辎重,纷纷南逃。最后一股敌人逃跑方向和我们一致,部队尾随追击无形中敌人给我们当了向导,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志愿军会有这么快打到眼前。伪戴兴军团长听了部属报告我军已经到了王马山寺,他将信将疑昭阳江距离30公里难道是天兵天降,而且一路上都有阻击部队,这个结局使他难以置信,这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五连奔击起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先后击溃敌军13次阻击,打垮敌军一个化学迫击炮营和号称“精锐之师”的“白虎团”大部,歼敌百余人,切断敌军两个师的南逃之路,为部队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围歼敌军创造了条件,为此毛张苗伯伯荣立一等功,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出席全军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五连立集体一等功,获“尖刀连”光荣称号。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三级国旗勋章。 在这次战争中我父亲也立了一次三等功上级颁发一枚三级勋章和一枚军功章。

楼主 ld902  发布于 2016-05-05 22:11:27 +0800 CST  

楼主:ld902

字数:1744976

发表时间:2016-05-06 05: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14 11:44:33 +0800 CST

评论数:65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