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逆袭--发达的中国正在路上

我们来看看欧洲的情况。
笔者去过意大利两次,生活了约3个月。相对来讲,意大利的收入水平在欧洲发达国家中,算是中等(刚好在欧盟的平均水平线左右),税率也是中等,物价中等,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分析对象。
笔者很喜爱这个国家,这是一个有文化,有足球,有历史,有风景,又有时尚的国家。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40%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等历史名城。虽然意大利人不像英国和北欧人那样绅士,不像顶尖发达国家的国民那样富有,但是意大利人很骄傲,很摩登。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里,很大比例是来自意大利的。这无疑显示着这个国家国民的品位。
在罗马和米兰的街头,你能见到无数大大小小的名品店。
但是,你进去转转,就会惊奇的发现,意大利本国人没有几个,在里边购物的顾客,大都是外国人,尤其是东亚人。我曾经和当地人聊过这个话题,他双手一摊,说:对于本地人来讲,太贵了。

2012年,根据欧盟27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意大利人平均税前工资是23299欧元每年,雇主另外为他缴纳的福利是6957欧元,自己缴纳的个税和保险金是3777欧元和2036欧元,一个意大利人,真正的税后平均净收入是17486欧元。按2014年6月的汇率,约合146880元人民币,合12240元人民币每月。
我个人了解到的数字,和官方统计结果也相当一致。笔者在罗马,了解到当地警察的平均税后收入是1400欧每月。我认识的一位担任客户经理的意大利人,拿1500欧元每个月。
我们当时雇佣的司机,他太太是公务员,据他说,她的月税后收入是1000多欧元。而他本人受雇于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公司给他的工资是5-7欧元每小时,按每天8小时,每个月干足22天来计算,他的税前月收入在880欧元-1232欧元之间。
事实上,在罗马,很多年轻人的工资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虽然有极少数金融专家或是技术精英可以拿到4000欧元以上的收入,但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数税后收入是落在1000-1500欧元的区间的。同时,更有30%以上的年轻人,处在失业或是半失业状态。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意大利一个国家的情况,事实上,这是很多欧洲国家的普遍现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络上搜索一下“1000欧元世代”这个名词,能找到很多相关的报道。但是,总体来讲,欧洲当前的收入水平,换算成人民币,远远高于中国,这是现实。
按说这个收入,对付一些普通奢侈品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尤其是这些名牌在意大利的价格,往往只有国内的6成左右。中国人都可以大买特买,意大利人应该更容易才对。

但现实情况是,意大利本国人买得并不多。
其实,大家不要只盯着商场里的化妆品和名牌包的价格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衣食住行,才是生活的最大宗开支。

我们再来看看罗马的开支水平,还用刚才那位司机为例:他和太太结婚后,租住在离罗马市区一个小时车程的郊外。在2007年,罗马比较一般地段的公寓,价格是1万欧元每个平方米。为了住的便宜一点,他和太太选择住到远郊,不过依然需要每个月数百欧元的租金。买房子这回事,当地人在40岁之前,一般是不会考虑的。想想也是:月收入1000多欧,面对1万多欧的房价,还是不去想这个问题,会比较快乐一点。

笔者当时住的酒店,每天的费用是110欧元左右,条件和国内无星的酒店差不多。在街道边上的普通小餐厅,一个意大利式的简餐,算上小费,约为20多欧元。一个麦当劳的套餐,也大约需要10个欧元(番茄酱需要另外收费)。
意大利的公交系统,是笔者去过的欧洲发达国家里最便宜的。2010年时,罗马的地铁和公交车,都是1欧元每次(在法国等国,坐一次地铁或公交,几块欧元是很正常的价格)。打车的话,我们国内20元人民币的距离,在当地收费20欧元是正常的。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已经发现了,在基本的生活开支方面, 1欧元的购买力,和我们内地中小城市1人民币的购买力基本相当。
我们找个内地城市来看一下,吃一个简餐也是10-20元,我们的公交也是1元,我们租个房子也是几百块甚至更便宜,买房的话,内地城市,几千人民币每平方米就够了。对于中小城市居民来讲,人民币的购买力很强。
在前面的章节里,笔者也提及到:国外居民收入中,可自由支配部分的比例偏低。他们的开支中,有一些大额的刚性的开支,如保险,房产税等,是逃不掉的,再把高昂的水电费交一下,口袋里就没有多少了。

在欧洲市场上,iphone及其它高端手机卖得并不好。原因在于,对于热衷于使用新款手机的年轻人来讲,买一个价值几百欧元的高端手机是需要慢慢存钱的。尤其是高失业率和不景气下,欧洲人花钱更谨慎了。最近这几年,欧洲的汽车销量持续下滑,高端手机销量也打不开市场,就是这种谨慎心理的客观体现。

现阶段的欧洲,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高福利体系,但是随着这些年,欧洲经济的下滑,很多国家,也在调整他们的社会福利政策。例如多个国家正在上调退休的年龄,或是压缩退休金及医疗服务在公共支出中的比例。
执政者和欧洲的普通居民之间也在激烈博弈,这些年,为了福利问题,欧洲市民上街抗议的频率越来越高。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欧洲的现状是病马拉大车,企业已经在沉重的人力成本和社会负担下,无力应对美国和东亚国家企业的竞争了,但是国民还不愿意为企业和政府松绑。大船明明无力承担这么多货物了,船员们却在极力阻止船长抛弃一部分财物的命令,眼看着整条船慢慢下沉。
如笔者前文所述,一个地区每年有多少人在买车,很能说明这个地区的经济活力。2013年,意大利销售汽车1,303,534辆,每万人销售了217辆,这个数字高于中国的每万人162辆,但是远远低于中国江浙发达地区平均300辆左右的水平。
老牌的工业国们,再也没有像样的工业品输出了,仅依靠发展第三产业,是极难长期支撑现有的生活质量的。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8 16:51:15 +0800 CST  
聊完了发达国家,我们再讲讲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巴西世界杯,是2014年的大事件。五星战队在中国拥有无数的球迷。巴西是上帝钟爱的土地,巴西的铁矿,石油,木材等天然资源,让全世界羡慕。
在最近10年,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经济快速起飞,成为举世注目的焦点之一。尤其在最近几年,巴西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元,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巴西人过得如何?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在1990年时,巴西的平均预期寿命是66岁,而在2013年,则为74岁。中国的情况是,1990年时,为69岁,而在2013年,为76岁。
我们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其它的数据。2013年,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巴西是1.3%。中国1.2%。死于5-60岁之间的人口比率,巴西为10.7%,而中国为7.9%。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健康水平上,明显优于巴西这个高收入国家。

在教育水平上,中国的成人识字率为95%,而巴西为90%。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5年,而巴西是7.2年。目前中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1.7年(2015年,国家的目标是达到13.3年)。事实上,中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主要吃亏在老年人群体。在年轻人的教育程度上,中国领先了巴西不少。

在受教育年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那就是教育质量。事实上,在巴西,学生在学校待着,不等于他们都掌握了应有的学习进度。巴西教育部自己的调查。巴西超过一半的15岁学生是半文盲,将近80%的学生没有理解基础水准的数学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仅用教育年限来对比,是不全面的。

巴西的工资水平倒是不低,换算成人民币,基本达到国内一线城市的水平。但是由于巴西本土缺少和民生相关的工业,商品大多需要进口,所以物价也是远高于中国的。
笔者看过一些国人写的巴西游记,对巴西的高物价,高消费吐槽不少,总结一下,基本是这样的情况:看价格表,和在中国差不多,中国20元一份麦当劳套餐,他们也是20元,可乐2元一听,他们也是2元。打车20元,他们也是20元。但是巴西亚雷尔和人民币在2014年6月的汇率是1:2.78左右。也就是说,他们日常开支的价格,往往要达到国内三倍的水平。
巴西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很大。财富的基尼系数远高于中国。数据如下:
中国:人均GDP为6166美元(2012年数据),总财富22.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635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2230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0752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2881美元,人均债务1403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8029美元。
巴西:人均GDP为12596美元(2012年数据),总财富3.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5752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3278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2251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7114美元,人均债务608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5117美元。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巴西的人均GDP约为中国的两倍,但是在较高的生活成本下,巴西人积累的财富仅和中国基本相当。人均债务远高于中国,且分配的均衡性较差。

笔者曾经见过一组数据,大致是说,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中,90%以上是工业制成品,而从巴西进口的商品中,90%是原材料。20年前,我们的课本教育我们:发达国家压低原材料价格,并向发展中国家销售工业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剥削发展中国家。今天再想想,金砖国家中,中国是典型的工业出口国,其它几个国家在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中,基本都是原材料出口国和工业品市场的角色。
笔者心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观点,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关系并不大(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都不是自然资源丰富的经济体),但是绝对和这个国家(地区)的居民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平、是否擅长理工学科息息相关。二战以后,全球新崛起的发达经济体和工业国(地区),只有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这几个。这几个经济体,无一例外,都是重视教育,重视工业发展的地方。
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巴西的人均GDP数字,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真实的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巴西利用了自己丰富的资源,使人均GDP变得比较好看。但是实质上,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并没有同步跟上。根据笔者的分析和预测。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很可能在五年里追上并超过巴西。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8 16:53:35 +0800 CST  
讲完了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笔者还想谈谈东南亚和南亚。
东南亚地区,在97年金融海啸前,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当时的中国,例如泰国在96年时,人均GDP和收入数倍于当时的中国,连印尼和菲律宾,也比当时的中国起点要高得多。而如今,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泰国,泰国也对中国开放了落地签,俨然成了中国居民的度假休闲胜地。
南亚的老大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同样是金砖国家成员,在国际媒体上,印度是中国天然的比较对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的经济总量和中国相差不大,两国人均GDP也基本相当。而今天,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网上,有一个让中国网友捧腹的段子:印度某位前总理曾经放言,如果我们孟买再不努力,就要被上海追上了。印度的民调显示,8成以上的印度人认为,印度比中国要领先10年以上。虽然印度少数精英层对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距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上面的观点,在很多普遍印度人中,是有市场的。
笔者的同事就曾遇过这样的故事,他去印度时,曾有印度人问他,在中国,有超过20层的高楼吗?在一些印度的论坛上,印度的软件业是他们的骄傲,很多印度网友经常提及,印度的软件业要多去中国投资。却不知,2013年,中国的软件业销售规模,已经是印度的4倍以上了。在印度的软件依然大多以外包为主的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大量互联网巨头,很多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软件品牌王国了。
上面的例子,虽然笔者是当成笑话拿出来讲的,但是背后反应的现实是,这个国家的很多国民,缺少基本的常识,他们获取的信息的渠道太闭塞。这绝对是和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关联的。
印度人最常放在嘴上的话是: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仿佛一提民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这个国家的现状如何呢?
印度到今天为止,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仅几百公里;印度没有高速铁路,他们所谓的特快列车,行驶速度大约是60公里每小时。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刚刚开通了印度史上第一条轨道交通。这段十多公里长的地铁,是由“中国南车集团”建设并提供车辆的。
在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民生指标上,印度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谈一些具体的数据是多余的。因为,目前的印度,还有很多地区,缺少水电的稳定供应。

表面上看,有没有走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国家经济表现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但其实,这些国家也一直在做工业化的努力。一些客观因素,决定了他们的工业化之路,并不顺利。

根本的问题,还在教育上,在人口素质上。
以印度为例,印度不仅在文盲率、各层次学校的入学率等指标表现上远逊于中国,同时,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有短板。大多数高中生毕业生、大学生的理论积累和科学素养,远远达不到中国同年级学生的水准。

在近30年,经济起点比中国高、外部环境比中国好、自然资源比中国丰富的国家有不少,但是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的国家屈指可数。
印度在1947年建国后,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冷战结束后美国和俄国都把他们最好的武器卖给印度。但让人吃惊的是,印度居然完全没有拷贝出一两款出来。
俄国和美国敢把最先进的苏35和F15卖给印度。估计也是因为确信印度不具备相应的工业能力来抄袭吧。

印度的人力成本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印度有12亿的充沛人口,印度年轻人的比例,也高于中国,印度离原材市场和石油供应地更近,印度有大量的沿海地区和港口。为什么印度没有成为世界工厂?
资本家都是逐利的。他们没有把工厂搬过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条件不成熟。核心的阻力,还在于人。人才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国家能否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在笔者眼里,这也是当前印度和中国的最大差距。

在后工业时代,一个大型的高科技企业,例如手机工厂、笔记本代工厂或硬盘工厂等,往往需要上万的工程师和同样数量的熟练工人,深圳的富士康甚至达到几十万人的规模。

如果想找十万个学习能力强,懂英语,理工底子好的工程师,在中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都不是问题。但是在其它国家,可能就是大问题。在东南亚国家,或是印度,倾举国之力,未必能找到这么多优质的理工人才。
有扎实理工底子的工程师,在中国比比皆是。换成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基本需要留学回国人员才能达到要求。
这些年,韩国或是台湾企业,把少部分高科技企业搬到了越南,但是这种搬迁背后的故事是:这些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大多还是中国大陆派出过去的。他们利用的,只是越南当地的便宜土地和低人力成本。

笔者听说过一个段子,供读者参考:据说,印度在英国殖民时期,殖民当局只在印度建立了少数几所理工类大学,而大多数大学,教授的都是文科内容,同时,由于基础教育水准一般,导致印度缺少足够的理工人才,少数优秀理工大学的尖子生,例如印度理工等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也跑去美国了。这直接导致印度本国,无力发展工业。
我们再看看菲律宾,这个国家已经独立了上百年,通用英语,加上地理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也算丰富。菲国由于教育主要侧重于文科,若大的国家,连一条铁路都维护不好,更不要提自己搞工业了,这个97年前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国家,如今最大的出口“产品”就是“菲佣”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8 16:54:47 +0800 CST  
讲完人才,也要说说普通劳动力。中国的产业工人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在中国,有经验,有纪律,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工人有很多。这几条放在东南亚或是南亚国家,也是大问题。基础教育阶段质量的低下,导致当地的中学毕业生,大多没有基础的数学和物理底子。中国的高中生或是中专、技校生,略加培训,就能操作一些简单的数控机床。而这些国家的高中生,经过长时间培训,也极难掌握。

出于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最优性价比选择,苹果手机的代工,只能在中国。大量要求比较高的高科技产业,也只能放在中国。服装,鞋子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印度和东南亚可以承接一些。但需要大量人才的产业,完全转不走。
更要提及的是,高科技企业往往是产业链关联度非常高的。一个手机企业,有数百家上游供应商。在深圳,你半小时车程里,就能找齐全部供应商。你在东南亚投资,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如果你想在当地建起完整的产业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条完整的产业链,是要考验这个国家的整体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的。
二战后,只有韩国,台湾,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工业化,这绝不是偶然的。工程师和劳动力的素质,绝对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能否冲破中等收入陷阱晋升为发达国家(地区)的关键。
不要小看企业员工能力上的差距,工程师能力上的差距,劳动力能力上的差距,经过乘积效应再放大,就决定了这个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如果企业都活不下来,那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就无从谈起。

美国在精英人才方面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中基层的工程人才方面,中国有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在这个意义上讲,奥巴马的制造业重回美国的计划,困难很大。

中国很幸运,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工业如同一粒种子找到了水和土壤一般,短短十多年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多数国家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在中国的人才和劳动力的沃土上,中国成长出了自己的参天大树。
同时要提及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中国完成工业化后,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工业体系的难度也倍增了。那些星星点点新生的工业企业,往往是无力和规模庞大、且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中国企业竞争的。

中国惊人的工业实力,也改变着国家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常去国外的朋友,一定清楚。相比国外,中国基础设施更新的速度是惊人的。笔者2007年去意大利时,机场到罗马市区的公路在修,笔者2010年再去,这条路还没有修完。在国外,一个大型工程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完工是正常的。
台湾十多年前,开始规划从桃园机场到台北的地铁,06年正式动工,到2014年还没有开通。中国的高铁规划的时间要晚得多,如今已经建成通车一万多公里了。中国目前有40多个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已经有20个以上的城市开始运营。而在十年前,这些城市往往连规划图纸还没有呢。
这种对比背后,是有很大的学问的。因为有强大的工业底子,所以中国在引入一个新技术或是新项目的同时,往往能够迅速吸收,并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修完几条高铁后,中国自己的高铁技术也成熟了,开始批量生产,并迅速降低成本,同时,具备了出口的能力。
地铁的情况也类似,几十个城市同时建设地铁的同时,中国在地铁建设,车辆制造,运营控制,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也成熟起来了。不光自己的工程建设队伍成长起来了,甚至连建设地铁所需要的大型机械,如盾构机之类,也能自行生产了。
中国拥有了自己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和手机公司,所以国人可以在很快的时间里,享受到3G和4G的网络覆盖,国人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挑选海量型号的智能手机。中国对新生事物的引入速度,远远快于其它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之间的国家。数据也证实,中国家庭拥有手机和宽带网络的比例,要远高于其它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中国的工业能力,让国人提前享受到了高收入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地铁通常是世界知名大城市才有的基础设施。而在中国,有40多个城市正在修建或是扩建自己的地铁。中国普通城市的公交车的密度频次和覆盖范围,往往让外国友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中国的高铁列车站台上,经常能见到外国友人频频拍照留念。
这些中国人感觉很平常的公共基础设施,却已经是大多数外国友人眼中羡慕的对象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8 16:55:46 +0800 CST  
@人世间W 2015-05-18 22:36:43
楼主简单把因素归纳为人,也不完面
我认为,主要是毛进代搞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让一般的农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我爷那一代文盲,我爸那代接受了初中教育
我曾见过我爸当年在工厂学习操作机器的笔记。写了满满的几大本。
做为一名初中生,我爸和我妈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并且我爸最后成为副厂长
如果没有土地革命,农民生存都是问题,何来接受教育?
-----------------------------
二战后,成功从发展中状态,进行发达状态的,只有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他们都没有搞土地革命。他们之所以成功,还是因为拥有良好素质的国民,就是如同您提及的您父母这样的人才。这样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高低,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前途。
这和制度,土地改革都没有绝对联系。
以色列(犹太)人失去国土几千年,依然精神不散。
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经济崛起时,基本都是专制统治甚至是军政府统治下,但是他们的经济依然腾飞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人,因为信念。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9 12:06:32 +0800 CST  
表面上看,有没有走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国家经济表现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但其实,这些国家也一直在做工业化的努力。一些客观因素,决定了他们的工业化之路,并不顺利。
根本的问题,还在教育上,在人口素质上。
-----------------------------------------
@男演员2012 2015-05-18 23:55:16
楼主好文章,赞!收藏了!
但你上面的观点不正确!
根本的问题,不是教育,在制度上!
我们中国,发展这样迅速,是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引,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老一辈给我们打下的工业基础和扫盲识字的教育基础!
这个才是根本,其他只是枝节!
-----------------------------
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二战后从发展中国家,新晋升入发达国家地区的,只有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
但是他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有一些是在家长独裁制下,有一些是在殖民统治下,有一些是在军政府统治下。
同样类型的国家地区很多,为什么偏偏只有这几个成功了?

同样是殖民地性质的香港和韩国就能崛起,为什么其它殖民地不行?
同样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为什么中国能完成全面工业化,很多条件比中国好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却失败了?
同样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为什么有一小部分是发达国家,而绝大多数依然贫穷。
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可以在军政府独裁体制下完成经济腾飞?

所以,在我看来,人口素质才是根本,教育才是关键,其它的所谓体制,是枝节。可能会有促进,但不是核心影响要素。

我提供一些信息,供参考:
全世界所有的现有发达国家,人口平均智商都是在98以上的。
全世界人口智商在100以上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和朝鲜不是发达国家,当然,中国在笔者看来,已经是准发达,虽然在统计上目前还不是。
全世界人口平均智商在95以下的国家数,占了全球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
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全是人口平均智商在100以上(基本上全是在10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而二战后,公认的,从发达(或是高度富裕)水平,降回发展中水平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南非,一个是阿根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

二战结束后,全球一体化和科技时代到来,依靠资源就能富裕的活下去的国家地区在逐渐减少,真正决定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是看这个国家的国民是否有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如果把全球各个国家看成是人,那必然是最聪明最能干的人,收入会更高,当然,如果他家里有祖宗上的底子(资源丰富),的确可以让他过上几年好日子,但是三代后,还是要看后代的才能。


所以人口素质是根本,是必要条件,教育是充分条件。
当一个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时,这个地区才有条件开始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这个地区和发达是基本无缘的(极个别特例,除外)。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拥有高素质的是国民,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屹立全球之颠的根本。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9 12:26:03 +0800 CST  
@四季山的泉 2015-05-19 12:33:33
唱赞歌的软文现在比比皆是咯。
看来楼主并没有接触到欧美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先行业第一线的人员,对国民经济基础至关重要的方面,楼主并没有亲身的第一手的资料。中国制造业和金融业教育业的从业人员才知道中美中日中欧之间巨大的差距。
楼主并没有看到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以逾越的鸿沟。换句话说,中国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再保持多少多少年的增长,而大多数行业内人士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衰退......
-----------------------------
网上更不缺像你这样看衰中国的,中国在“崩溃”的预测中,一步步向前,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碾压全球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样的优势一旦形成,必然会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对其它发达国家构成全球挑战,也会对其它新兴工业国,形成巨大的阻塞作用。

这样的局面已经形成,中国这条巨龙赶上其它发达国家之前,其它发展中国家只能排在中国后面等待。在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前,其它国家是没有这个机会超车的,因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和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对其它中小新兴工业国家的压倒性优势。

打个比方,小米可以在中国出现,但是不会出现在印度,也不会在巴西。原因是,只有在中国,才能让小米在理念,设计,生产,供应链的全流程上,达到效率和成本的最优配置。我不知道这样说,楼上的朋友能不能理解。你在非洲可以投资100亿,建一个手机工厂,但是你没有办法一夜之间投资出整个产业链,更没有办法在一夜之间,培训出上亿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以及管理人才,这才是中国和其它新兴工业国之间的最大差距。

你说我没有接触和了解第一线,相反,我过去的十多年,游走过十多个国家,在欧美生活过二三年,我所写所想的,才是真正接触第一线后的感悟。相反,很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出过国门,或是只去过国外的一些景点,就敢大写国外的好,中国的各种不行。这才是让人震惊的。你如果仔细读我的文章,就会发现,我关于国外的思考,都是自己经历后的体悟。

我的文章的,用的往往是最详实,最客观的数据(大多数都是引自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汽车协会,IMF等),为了就是客观公正讨论,所以,如果你想和我讨论,也请拿出你的数据,论据。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19 14:38:24 +0800 CST  
@cofrmen 2015-05-19 17:40:05
说下超算,经常有人扯中国的超算用的是美国的CPU
ok,这下全国产的超算来了,从CPU到操作系统到主机,全部国产
有解放军总参位于无锡的第56所负责研发的100p超算,今年已经开始建造,2017年建成。比天河二快一倍
-----------------------------
嗯,你涉嫌泄密了:)我高中同学里,有多位是56所子弟,也了解一些情况,但我的文章里,从来没提这些细节。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8:41:44 +0800 CST  
@cht900 2015-05-19 20:37:23
我就想说宣传正能量没问题,可是,楼主说的孩子得肺炎在三甲医院治疗全额买单不报销只收700块,是不是太扯了点,敢不敢说是哪家医院
-----------------------------
苏南某地医院,我不会拿自己孩子的事开玩笑,这一点请相信。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8:44:34 +0800 CST  
@Happy2009y 2015-05-19 22:14:01
国观还有一贴子,贴主与LZ观点可谓异途同旧,都是看多中国,看空欧美日,特别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远高于汇率GDP水准,我去找找,供LZ换个视角看问题
-----------------------------
生活水平和人类发展指数方面,我在接下来的章节会有涉及。
多谢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8:46:53 +0800 CST  
@cofrmen 2015-05-19 22:26:57
申威CPU的民用研发单位是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我怀疑是是无锡56所的民用马甲
-----------------------------
你知道的太多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8:48:46 +0800 CST  
@fly388 91楼 2015-05-19 01:46
看完了。楼主的经历、学识和思考在那里,写得一如既往的好。
------------------------------
@真相历史2015 2015-05-20 08:24:27
超级五毛吧,有条件的,官样的吧。等中国有了发动机,国内天空飞的都是或者三分之二是自己的大飞机,而且是自己发动机的,再吹吧。现在还太早。
-----------------------------
我以前是个愤青,2005年,还因为在网上过激的言论,被公安机关网监处叫走教育过(传说的喝茶,但是其实没有茶)。
25岁后,在职场上慢慢有了发展(是在实业类企业工作,技术人员出身,和五毛没有任何关系),十年之间,自己所在的企业,也从全球排不上号,不知不觉发展成全球行业前五。在这十年,目睹了中国企业的成长和进步,目睹了中国人才的崛起。自己十年来,因公出差,或是因私旅游,也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比较中慢慢的有了一些思考。
任何一个认真读过我的文章的人,都能感受到,我文章中的经历,都是本人真实的体验,任何咬定我是五毛的人,才必然是带着动机或是目的来诋毁的----这一点,我可以确信。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9:02:21 +0800 CST  
@人世间W 2015-05-18 22:36:43
楼主简单把因素归纳为人,也不完面
我认为,主要是毛进代搞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让一般的农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我爷那一代文盲,我爸那代接受了初中教育
我曾见过我爸当年在工厂学习操作机器的笔记。写了满满的几大本。
做为一名初中生,我爸和我妈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并且我爸最后成为副厂长
如果没有土地革命,农民生存都是问题,何来接受教育?
-----------------------------
@handsetft 106楼 2015-05-19 12:06
二战后,成功从发展中状态,进行发达状态的,只有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他们都没有搞土地革命。他们之所以成功,还是因为拥有良好素质的国民,就是如同您提及的您父母这样的人才。这样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高低,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前途。
这和制度,土地改革都没有绝对联系。
以色列(犹太)人失去国土几千年,依然精神不散。
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经济崛起时,基本都是专制统治甚至是军政府........
------------------------------
@真相历史2015 2015-05-20 08:55:21
韩国和台湾都搞土改了,这是常识。
-----------------------------
感谢顶贴,如果可以的话,请多发一些相关的材料,供大家了解和学习。感谢!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09:11:17 +0800 CST  
@fly388 91楼 2015-05-19 01:46
看完了。楼主的经历、学识和思考在那里,写得一如既往的好。
------------------------------
@真相 历史 2015 2015-05-20 08:24:27
超级五毛吧,有条件的,官样的吧。等中国有了发动机,国内天空飞的都是或者三分之二是自己的大飞机,而且是自己发动机的,再吹吧。现在还太早。
-----------------------------
@handsetft 2015-05-20 09:02:21
我以前是个愤青,2005年,还因为在网上过激的言论,被公安机关网监处叫走教育过(传说的喝茶,但是其实没有茶)。
25岁后,在职场上慢慢有了发展(是在实业类企业工作,技术人员出身,和五毛没有任何关系),十年之间,自己所在的企业,也从全球排不上号,不知不觉发展成全球行业前五。在这十年,目睹了中国企业的成长和进步,目睹了中国人才的崛起。自己十年来,因公出差,或是因私旅游,也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
-----------------------------
@真相历史2015 2015-05-20 10:01:35
你的表达是你的体验,是你的亲身经历,这点确实,但是是因为你的企业良好,但是这是不全面得分,我在上面说了,如果中国大飞机能够达到我说的地步,如果你们的产品的发动机,核心装备,甚至上下游能全面脱离国外控制,那么你的发言才真实了。
仅仅现在的情况是不够的。
你们的机床是全部是国内的么?尤其是高端的。
-----------------------------
在我所在的行业,中国企业已经拿下了全球20%以上的核心专利,国外企业如果要进这个行业,需要向中国企业交不菲的专利费。基本上,这个行业,已经被中国攻下了。
而据我所知,中国目前在高端机床和机器人方面,进展也不小。但是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不太了解,欢迎有信息的朋友补充。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0:54:45 +0800 CST  
六. 中国“硬”实力大展示


----2014年6月18日,成发科技举行仪式,启动与通用电气发电与水处理集团签署的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合同包括各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总金额为3亿美元,分5年执行。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看过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大国重器》。如果还没有看过,笔者在这里郑重的推荐一下。
如笔者在前文的观点,很多国人,对中国的发展现状还没有及时更新认识,在网络繁杂的言论中,有太多别有用心的文章,消磨着年轻人们本来高昂的雄心。而《大国重器》这个节目出现得很及时,看完这个节目,相信很多人对中国工业的现状,对中华民族的明天,都会信心百倍。读者们可以上中央电视台网站点播,手头没有网络资源,暂时看不到视频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因为笔者今天,会给大家展示一个文字版的中国“硬”实力。

最近十年,中国的装备、军工工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北斗、四代战斗机、反导、反卫星、载人航天、天宫一号、嫦娥系列、高铁等项目不断刷新我们的视野。这份清单,还可以列很长。
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工程,是很多国家,甚至是一些地区性大国集全国之力也拿不下来的王冠。这中间的每一项,都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为支撑,需要有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在每个项目后面,都需要数千甚至上万科研人员的长期投入,需要数百个上下游企业进行系统集成和配套。

从理论走向实物,从验证走向量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者考验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后者,需要这个国家用工业整体能力来背书。
以核工业为例,在互联网时代,原子弹的原理图很容易能在网上下载到,这已经不是秘密。甚至一个普通大学生,都能解释清楚原理。
但到目前为止,能独立制造出核弹的国家不超过十个。不少国家或是地区,都在集全国(地区)之力偷偷开发,却极少能有重大突破的。原因在于,在核材料提纯、核弹的小型化方面,有很多实质的工程难题,是需要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实力做支撑的。
朝鲜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对核武器的持续投入,据传至少有数千人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考虑到朝鲜仅2000多万的人口基数和并不太高的科研人才比例,这已经算是极大的工程了。朝鲜也在前些年,成功的进行了核爆。
但是读者们发现没有,美国中国等大国虽然对朝鲜进行了一些口头的谴责,却仿佛并不太担心朝鲜的核能力会改变东北亚的实力对比格局。事实的确如些,朝鲜当前工业能力下完成的“核玩具”,完全不能对周边大国构成实质的威胁。甚至对韩国的威胁也相当有限。
朝鲜完成的是一个临界状态的核爆,他们的核装置有几个房间这么大,至少有几十吨重,但爆炸威力极小,远远比不上美国1945年扔在日本的那两颗。以朝鲜当前的技术能力,根本无力完成核弹的小型化,朝鲜也根本没有能力开发出载重几十吨的运载火箭。他们核装置更像是一个固定的实验设施。

把大当量核弹小型化,并装上洲际导弹,这样的能力,不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能具备的,也完全不是一个小国的综合国力可以支撑的。能够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远程导弹和核武器的,永远只有那几个顶级大国。

最近十年,尖端装备批量突破的真正大背景是中国工业整体能力的跃升。
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这500多个工业门类中,中国在近一半的门类中,占据全球产量第一的位置。
中国拥有全球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全部能够生产。同样一个门类的产品,不同国家生产出来有质量好坏之别,这是量的问题;但能不能生产,有没有能力开发,这是质的问题。也许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上,中国的产品和欧美老牌强国的同类产品还有差距,但是至少,中国具备了同场竞技的能力。

以芯片产业为例,目前全球芯片代工做得最好的经济体当属韩国和台湾。目前这两个地区的企业,控制了全球产量的一大半。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1:34:41 +0800 CST  
但是大多数读者不清楚的是,芯片代工行业的上游核心技术,并不在韩国和台湾手里,韩国和台湾企业赚的,只是一个加工费。
韩国或是台湾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时,关键设备,需要依赖美国和欧洲公司。在芯片生产中,光刻机就如同机械工业中的机床。目前全球光刻机的最大生产企业是一家荷兰公司,而这家企业使用的光学组件是德国人提供的,核心的控制组件是美国人掌握的。这样的尖端产品,是集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大成的组合。完全不是韩国或是台湾有能力开发的。

而中国目前独立开发出了自己的光刻机。虽然在精度上,和世界顶尖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目前世界领先水平是20NM,而中国的产品是90NM左右)。但有和没有,是云泥之别。没有这个技术,你的命脉就被别人抓在手心里。而中国拥有了这个技术后,可以独立的开发生产各类芯片。目前来讲,中国军工产品上的芯片和处理器,很多已经换上了国产的龙芯。而民用版的龙芯,经过几次升级换代,目前已达到接近大规模商用的水准。国内使用龙芯的笔记本电脑,也已经推向了市场。

韩国和台湾,给大家的直观感觉,都是科技产业发达的地方。但是实际上,韩国和台湾的综合科技能力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不要说和当前的中国比,和其它的老牌列强相比,也是差距极大的。他们实际上是高科技产业的打工者,只是把其它强国的成熟产品拿来应用罢了。美国开放的领域,韩国和台湾企业可以分一杯羹,但是美国不开放或是本身不擅长的领域,他们就没有能力独立发展了。

台湾最近的反核四事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如果台湾当局决定继续修建核四项目,那么日本企业(美国已经把民用核能相关的几家公司,出售给了日本东芝等公司)要收你1000多亿台币。而2014年上半年,台湾居民因为担心安全问题,集会抗议修建新的核能电厂,要求当局停工封存。面对这个局面,日本企业反馈,封存可以,但是这个过程也要收费数百亿台币。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不具备相关能力的台湾完全受制于人。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为支撑,中国的核电工业早就完全国产化,目前也已经开始在海外承接核电项目了。

高铁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中国向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学习高铁技术后,消化吸收了各国技术的精华,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产业特点,开发、改进了大量新技术。
例如最早从国外引进的原型车辆的车头,大都是拼装组合的结构,工艺复杂,且整体强度受限。中国企业利用中国在超大型锻压机械设备上的优势,使用了一次锻压成型的工艺生产,不但减少了成本和制造难度,还大大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刚性。
中国早年引入动车技术时,曾从欧洲和日本采购了少量的整车。日本当时出口中国的新干线技术车辆,设计时速是200公里左右。中国消化吸收后,开发出来的高铁跑到了350公里以上的时速。日本专家提出抗议,说你们这样搞,是对乘客生命安全的不负责。
结果日本专家实地观察后,发现中国自产的高铁,跑300公里的时速时,居然比日本国内200公里时速的新干线还要平稳,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日本企业花钱把中国改进过的技术又买了回去。
研究的结果是,中国高铁车辆和日本新干线车辆相比,增加了底盘和轮轴的重量,降低了重心。日本工程师的设计思路是车辆要轻,要节能,由于车身太轻,在高速运动时,会出现漂的现象,这个时候,日本工程师的思路是通过加强自动控制调节来平衡车身的晃动。
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中国国土面积大,强调车速要快,要稳定安全。车身重一点,耗电多一点,不是问题。因为中国的电力主要是煤电为主,成本低,供应可靠,不像日本,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于是中国工程师的设计思路,通过加大车轴的强度和重量,稳定了车身的重心。
这样的改进,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需求现状和中国的工业整体能力后的最优结果,涉及到了多个工业门类的方方面面,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一个国家工业的整体能力。
一个没有完备工业体系的中小国家或地区,在引进了高铁技术后。在建设、管理等方面往往都会严重依赖技术提供国,更谈不上独立进行重大的技术改进了。台湾高铁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购买了来自第三国的新型车厢后,发现由于车辆规格的问题,导致火车进站时会卡在月台上。最后的处理办法是,把月台通通削薄了几公分。表面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实际运营中,还有没有其它类似的隐患,我们无从得之。

经过中国消化改造的高铁技术,结合中国的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可以用原来发达国家三分之二以内的价格对外销售。那些因为预算不足,而无法引入高铁的国家,现在多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理想选择。
选择中国高铁,也意味着更短的工期,中国企业往往只需要原来欧洲和日本企业几分之一的工期,就能完成施工。根据官方最新的信息,目前有二十多个国家,正和中国洽谈高铁合作事宜,其中不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要知道,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就是英国人修建的。

如笔者前文所述,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目前还遥遥领先,但在应用工程方面,中国已经迎头赶上。在中国工业总产值远超美国的今天,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012年,中国研发(R&D)经费突破了1万亿人民币,约为美国研发投入的40%。金融危机以来,从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间,中国的总体研发经费增长了123%,平均每年增长22%,按这个速度发展,中国极有可能在数年内,实现研发经费对美国的超越。考虑到中国单位项目相对更低的研发成本,在现阶段,两国对研发的实质投入,已经相差仿佛了。
在研究成果方面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个猜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11年的报告指出,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专利申请国,当年专利申请总量占了全世界比例的1/4。中国的中兴通讯公司(2836件专利)超过日本的松下(2463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申请人。排在第三名的则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华为。
在科研成果方面,中国在工程类论文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量从2010年开始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被科学论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从2008年开始成为世界第2。考虑到中国作者撰写英文论文相对更困难,事实上,中国科研人员的实际表现还要优于统计数据。
2010年,中国在国际实验室合作组织(ILAC)互认协议框架下被认证的实验室数量超过5000个,居世界第一位。

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现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首先在中国企业的产品上得到应用。同样,基础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1:37:24 +0800 CST  
不仅在这些公开的统计数据或是公开的大型项目上有喜人的进展。在其它不为人知的领域里,中国企业也在实现着类似的突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开始逼近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曾向英国出售用于制造航母的龙门吊、向德国出售过高速高精度五轴数控机床、向美国的福特公司出售了轿车生产线。奥巴马总统在港口做演讲时,身后背景中出现重型机械也是中国的振华重工(见前面章节)。

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一向是工业上的最大难道。因为叶片由钛合金制造的,要在高温、高压和高速旋转的恶劣工况下工作。钛合金本身的特性就是坚韧和耐高温,所以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条件。可想而知,要加工这样的材料有多困难。现在中国有了巨型模锻压机,意味着制造大型飞机发动机中的最后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在一些公开的报道中,中国自行研制的大推力军用发动机WS10,WS15等,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在逐步提升,中国的三、四代战斗机全面换装中国心的时代到来了。

多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制造螺旋桨,特别是潜艇上的静音型螺旋桨所必须的工业装备。过去只有德国和日本能够生产此类设备。美国和北约曾经严禁此类设备进入苏联。苏联的工业产品,一向比较粗糙,加工出来螺旋桨精度不够,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导致潜艇的噪声极大,曾被美国嘲笑说:苏联潜艇一下水,美国人在东海岸都监听到了。
而如今,中国已经具备了生产同类产品的能力,甚至产品开始出口的德国。

具备这样工业实力的大国,是无人可以轻视的,拥有这样的装备能力和产能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南亚某大国,一直把中国当成最大的假想敌。最近几十年,先后采购了数百架三代新型战斗机,结果目前已经摔掉了一半了。由于基本的工业能力缺失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他们的空军和海军连基本的装备保养和正确操作都做不到,在过去的几年,每年都会发生几次飞机失事或是潜艇爆炸事故。更别提自己生产装备了,军队使用的每一枚导弹,甚至每一发炮弹,乃至使用的燃料都需要进口,战争一旦爆发,结局可想而知。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装备质量和补给能力,一周之内,一线部队的常规装备就会损失大半(例如现代战争中,坦克在复杂地形下连续强行军200公里以上,有可能一半以上的坦克就趴窝了),在这个时候,国家能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维修)装备和弹药,并通过交通运输网输送到前线,才是战争胜利的有力保障。

南海问题,是最近的热点话题。笔者的观点,南海问题,实质上还是一些大国在背后的博弈。南海周边小国的一些政客,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开始向中国张牙舞爪,试图改变现状,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当今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拥有规模海军的,只有寥寥十几家。真正具备大型军舰制造能力的,不超过十个国家。同时具备制造航空母舰、核潜艇、三代主力战机的能力的,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的航空母舰有上百艘(当年的飞机很多是螺旋桨飞机,体积小,重量轻,对航空母舰的要求比较低,有一些航空母舰实际是用大型商船改装而成,和当今航空母舰在技术上差距极大),同时,每年生产数万架飞机。日本最后失败,实际上还是输在工业能力和资源的不足上。
如今的中国生产一艘护卫舰或是驱逐舰,比一些小国生产一辆卡车还要来得容易。面对现在南海和中国进行叫劲的小国,笔者只想说:战争不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们强迫中国人民进入战争状态的话,战争第一枪什么时候打,也许你们说了算,但是战争打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结束,要我们说了才算。

在消费产品领域,中国也在不断攀爬产业链的顶端,在国产家电拿下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自己开发关键的部件,包括芯片等。在手机行业,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每年量产千万套芯片,利用自产芯片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华为在数据类终端产品上,已经拿下了全球大半的市场的份额。

如果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那其它方面的困难,对中国人来讲,就更不是问题。最近几年,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正式进入大丰收阶段,我们来看看宏观数据。

2012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占了全球的一半,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8倍和7倍。2013年,中国的全社会发电量,达到美国的126%。在工业用电方面,中国企业的总用电量是美国同行的4倍。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1:43:20 +0800 CST  
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介绍:我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26%;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

类似的清单还有很长,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占到全球40%以上的主要产业有(注,数据为2012年产量),原煤36.5亿吨(46%)、粗钢7.1亿吨(47%)、电解铝1986万吨(44%)、水泥22.1亿吨(57%)、彩电1.28亿台(49%)、冰箱0.84亿台(47%)、空调1.33亿台(88%)、洗衣机0.67亿台(51%)、微型计算机3.54亿台(91%)、手机11.8亿台(71%),民用船舶7829万载重吨(43%)。

在基础建设方面,2013年里中国新增的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铁路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发电装机容量等等,也都位居世界首位。而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也已经在前两年超过了美国。成为新的全球第一。中国每年新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比一个地区性大国上百年的累积总量还要更多。

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在优化,越来越接近老牌的发达国家。
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分为发展中国家型、未成熟NIEs(新兴工业国)型、成熟NIEs型、发达工业国型四个阶段。各项指标显示,2012年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从成熟NIEs型向发达工业国型转变。与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关系已从竞争型变成互补型,而与德国日本的贸易关系已经从互补型转变为竞争型。
观察中国出口产品的组成,我们惊喜的发现,高科技产品,机电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主流了,在这方面,我们越来越像一个发达国家了。
在中国的出口货物中,服装、鞋帽、家具、玩具等工业品的比例只有17%,机械、电子、汽车、仪器等中高档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超过51%,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出口国,在机械产品出口金额上,甚至超过了美国和德国。
中国出口十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现在,是中国出口一件大型机械产品,换几万吨美国大豆的时代。高铁换大米(泰国),地铁换石油(伊朗),是中国最新的贸易模式了。
目前中国的机床产业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大量对外出口,而且其中高端产品的比重在不断提升。2011年,济南二机床集团囊括了福特汽车美国堪萨斯和底特律两个工厂的全部5条大型冲压生产线订单,并于2013年再次赢得了福特汽车美国肯塔基工厂大型冲压线项目。中国自主开发的支线客机飞机,也已经进入了多国市场。

中国在高端机械上的超强能力,也让中国的其它产业得到了有力的支撑,一个中国企业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可以用进口设备几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到国产的同类型的设备。这对中国各行业的蓬勃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优势,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

和民生相关的重工业方面,中国也有极大的进步。汽车产业就是一个案例。中国汽车的总产量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一,产量和销量均达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

2013年江浙发达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全省,总人口接近1亿)的汽车销售水平,基本已经达到每万人300辆。这个普及率,达到了当前韩国的水平。接近日本的水准(日本是每万人400辆),约达到了台湾的3倍(台湾每万人汽车销量是111辆)。
在汽车普及率这个指标上,中国的表现远优于同等人均GDP的国家。可见,有无汽车工业,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普及汽车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占据了总体市场份额的40%左右。自主品牌,现在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尤其是微型车和小型车以及紧凑型汽车三个档位。正是因为中国企业的进入,才让国人有机会更早的成为有车族。
中国自主品牌介入汽车整车领域后,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价格是快速下降的。
在2000年左右时,一辆大众宝来汽车的售价是20万人民币。在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国外汽车品牌,很容易得到超高的利润率。2005年左右,美国通用汽车,引入了一款叫“赛欧”的小型车,号称是中国首款10万人民币价位的家庭轿车。这款韩国设计,贴美国牌的车子,在中国引发销售奇迹。而如今,升级后的“赛欧”在中国市场仅以5万人民币的价格销售,却完全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
中国自主品牌进入市场后,极大的拉低了普通家庭购买汽车的门槛,奇瑞QQ,把微型汽车的价格降低到3万人民币以内。国产的紧凑型汽车,只要5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入门款。这给价格高高在上的国外品牌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如今,国外品牌的紧凑车型入门价格已经低到了7-8万人民币。这个价格,甚至比欧美市场上的同款车还要便宜。
中国汽车市场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微型车,小型车,紧凑车方面,中国市场上的国际品牌车型售价反而是低于欧美市场的,在中型车方面,国际品牌的价格和国外基本相当或是略高一些。在豪华车市场上,国际品牌在国内以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那怕是在中国生产的国际品牌豪华车,也堂而皇之的以国际市场的2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在销售。
因为自主品牌的牵制,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中小车型上,只能低价出售,在自主品牌目前还无力进入的豪华车市场,国际品牌依然可以从中攫取超额利润。
韩国和台湾对比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韩国和台湾的人均GDP虽然相差不多。但拥有自主品牌的韩国(现代起亚大宇等),汽车普及率是台湾 的近3倍。没有强有力的自主车企,台湾人民主力交通工具,只能选择污染严重且更加危险的机车(也就是大陆很多城市已经禁止通行的摩托车)。

事实再次证明,中国重视教育,重视基础工业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大多数的工业门类,陆续进入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讲(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早已经轻松跳过。仅以工业能力来衡量的话,现在的中国更像是一个发达国家。这也是中国今后持续提升发展的重要推力。
而被美国忽悠去搞颜色革命、自由经济,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则基本上被带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沟里去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1:44:44 +0800 CST  
@cofrmen 232楼 2015-05-20 12:05
便宜不是劣势,便宜是优势,不要搞错了。更不要以为便宜很容易。
中国的便宜,是整个体系的便宜,能做到同等质量还便宜,就是了不得的核心技术了,对于这个,马克思有详细的论述
------------------------------
@真相历史2015 2015-05-20 12:15:47
你如何看待小米和苹果三星的差距?
指望市场换技术,你的利润早就被核心吃光了,希望国家好不是坏事,但是盲目自大没啥好处。
你们太乐观了,如果中国用中国的高通芯片组装小米,那才值得自豪的。
没听说便宜等于核心技术的。
这次俄罗斯阅兵出来的成果,中国已经拥有了多少?这些才是关键啊,年轻人。
-----------------------------
感谢两位的热情,因为你们的努力回帖,本贴已被推荐至"天涯日报_日报-头条区"栏目:):):)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2:21:28 +0800 CST  
二. 差距和挑战

一. 中国的人均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3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609元,比上年提高319元,增长13.9%。

在网上,不时能看到一些很有迷惑性的段子。例如,经常会有“网友”发文章,提及中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均GDP全球排名70多名,而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后,人均GDP反而变成了100多名,他们会从这个数据入手,大谈三十年的发展成果几乎为零。同时,必然还有一些“网友”上来帮衬,大谈物价涨,工资不涨,生活质量下降云云。
一些没有经验的青年,读到这样的文章,估计立刻会豪气全无,略有头脑一点的朋友,上网搜索,果然发现很多报道的大标题显示: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均GDP的全球排名是70多名。这个时候,他估计也已经相信了大半。
这些动机不明的“网友”,告诉你的并不是假消息,相反,他的玄妙之处是,只给你一些有选择的真相。要分辨出这些花招,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均GDP排名的确是全球70多名,但是在那个年代,全球参加排名的国家一共才80来个吧。当时很多地区还在蓬勃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很多地区还在局部的冲突和战争中。中亚、东欧以及南欧的几十个小国家,当时还在苏联或是南联盟的大家庭中呢。
分母都不同了,基数都不同了,还能够拿到一起比较吗?

根据IMF的统计,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80年,全球有138个经济体参加排名,中国排名134名。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中国的发展水平,是完完全全的全球垫底。
到1989年的时候,在全球140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名到了115名。在9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均GDP的国际排名,向前猛进了20多名。那个年代,中国的国有工业开始复苏,乡镇企业已经萌芽。
不过在当时,我们和全球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80年代的日本,正在顶峰,人均GDP高达中国的70倍以上。

进入90年代后,中国人均GDP的排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全球120名上下波动,这个过程持续了16年之久。有经验的朋友一定清楚,除了在97年金融风暴时有所波及外,其它时间段里,中国的经济是持续飞快发展的。这十多年,是中国经济助跑起飞的阶段。
在这十六年间,中国人均GDP在全球排名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参加排名的国家增多了。大量前苏联,前南联盟的加盟国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参加了国际事务,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发展水平远在当时的中国之上。中国那些年奋力赶超了不少对手,但何奈,前面不断的出现新的强手。
截止到2006年,在全球183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名为111名。20多年前,中国是倒数,但是到2006年,在中国之后,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
2007年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而同期,中国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车,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出现爆炸式增长。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美元计的人均GDP出现快速增长。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1700多美元,增长到了6747美元。
2013年,在IMF最新的各国人均GDP排名中,中国在186个国家地区中,排名84位。2013年,在全球,比中国更富有的国家的总人口,是19.45亿,占到了地球总人口的27.55%。比中国更贫穷国家的总人口,为37.53亿,占了地球总人口的53.17%。
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排名,如今排在中国之后的经济体,已经超过100个了。

但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均经济规模上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IMF的数据显示,西方高度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基本上都在40000美元以上,中国与之相比,还有6倍左右的差距。中等发达的经济体,例如韩国和台湾,目前人均GDP也已经超过20000美元,这个数字仍是中国大陆的三倍甚至更多。
日本虽然经历了失去的20年,又接连承受了经济危机和地震、核灾的冲击,但是人均GDP依然高达38491美元,是中国的近6倍之多。
排在中国之前的,有经合组织的30多个发达国家俱乐部成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现经合组织共有34个成员国,它们是: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智利、爱沙尼亚、以色列、斯洛文尼亚)。
经合组织的成员均是主权国家,而联合国针对发达国家及地区,还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来划分的话,联合国把40多个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指数标准(得分在0.8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定义为发达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远在中国之上的。
在这些发达经济体之外,还有40个左右的高收入经济体或中高收入经济体,他们的人均GDP也排在中国之前。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5-05-20 13:49:32 +0800 CST  

楼主:handsetft

字数:89362

发表时间:2015-05-15 00: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13 11:02:45 +0800 CST

评论数:18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