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9.9.5.6.7 验证实验:同极相斥的两个磁铁正上方应形成磁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07 20:20:04 +0800 CST  
9.9.5.6.8 实验2:仿“宏观的分子结构空间”实验示意图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08 20:01:45 +0800 CST  
9.9.6 中微子流与电流的关系
9.9.6.1猜想:世上本无电---摩擦起电也许只是产生了磁场

根据上文分析
很多现象都能反映出中微子流与电流存在关系:
比如:磁场中运动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因为导体内部通道存在着顺时针流动的“泄洪流”
比如:低温条件下,超导体电流可以长期维持
这是因为超导体内部充满了互相靠近的中微子
它们可以完全弹性碰撞
在接近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传递中微子或者中微子振动

如此分析
中微子流与电流的确存在关联
但是
中微子流又不完全等同电流
因为:
我们假设磁场的产生是中微子流在空间的定向流动
与之同时
中微子流也一定从磁铁中定向流动
但是我们却没观测到磁铁中产生电流

那么
中微子流怎样引起了电流呢?
电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玻璃棒经过丝绸的摩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橡胶棒经过毛皮的摩擦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我们认为摩擦起电现象发生了

我们规定世上只有两种电荷
玻璃棒得到的是正电
橡胶棒得到的是负电
这或许是因为经过摩擦后
玻璃棒与橡胶棒会互相吸引吧

但是
物体经过磁化后
也会只有两极
也会发生异极相互吸引的
有没有可能:经过摩擦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只是产生了磁场呢

因为玻璃这种物质的通透性特别强
光可以畅通无阻
那么
中微子也可以畅通无阻
缺的只是玻璃棒对中微子的吸引力
经过光滑丝绸的摩擦
玻璃棒边缘的分子被“强行剥离”
造成玻璃棒局部吸引力“过剩”
从而把中微子吸引过来
此处玻璃棒变成磁场的N极
中微子吸入玻璃棒后
仍然按照顺时针方向在玻璃棒局部范围内流动、流出
形成闭环循环
这就是磁场了
此时
在磁场的N极处
玻璃棒与微小物体之间就形成弱“真空”
玻璃棒与微小物体就被压到一起
玻璃棒就具备了吸引力了

而橡胶棒本身吸热
吸收光的能量
也就是说
把光以及光能都拦截了
用毛皮摩擦后
会不会分子被挤压
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造成存在分子内部空间的中微子被释放出来
此处橡胶棒就变成了磁场的S极
同理
中微子经橡胶棒附近的另一处流入
在橡胶棒体内仍按顺时针流动
从刚形成的S极流出
形成磁场
同样在橡胶棒N极处也可以吸引微小物体

而经过摩擦的玻璃棒与橡胶棒由于异极相互吸引
它们可以吸引到一起

如果假设成立
那么
世上就不应该有“电”这个名词了吧

但是
如果真没有“电”
现代物理大厦将不可避免的“倾倒”了!
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啊!

那么
电到底是什么?
电流又是什么?
怎样形成的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09 20:09:19 +0800 CST  

9.9.6.2百度:汤姆生与电子的发现
1897年电子的发现最先敲开了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大门
它宣告了原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成的
并预告着物理学新时期的即将到来
大家知道
电子是在它被发现之前命名的
在19世纪中期已有人提出了电子理论
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直到1896年洛伦兹的电子理论解释了塞曼效应
尤其是1897年汤姆生在他那有名的实验中
测定了阴极射线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e/m
(后来称做电子的“荷质比”)
并通过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的电磁场偏转实验和威尔孙云室的轨迹观察
最终确认了电子
从而使电子理论在物理学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并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电子的发现与汤姆生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858年“阴极射线”被发现
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直众说纷纭
并引起了一场英、法、德科学家的大争论
由德国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论战一方主张
阴极射线是以太的特殊振动;
由英国、法国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论战另一方认为
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
问题一直得不到公认
本来
克鲁克斯在1879年的几个实验就足以证明粒子论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由于当时普遍认为原子不可再分
因而不能解释勒纳德在1893年将“阴极射线”引出阴极管外的现象
致使论战截至伦琴射线发现时还未结束
到1897年
汤姆生走上了科学实验的舞台
他用不同的方法测定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
证明它们是一种更基本的粒子
导致了电子的发现
以致真相大白

汤姆生的实验是采用磁场偏转法
分几步进行的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
左边是一个阴极射线管
电子束由阳极的小孔穿出
向右运动










进入磁场
磁场方向由纸内指向纸外
电子束被偏转向上
打在玻璃管壁上
激发出荧光
我们根据荧光点位置可以算出电子束的曲率半径p
玻璃管右端装有一对同心开孔圆筒
内筒接静电计
用以测量收集到的电量
实验进行到一定阶段
将一接有电流表的热电偶插入内筒
由此测量电子的能量

汤姆生的第一个实验
测得的电子的荷质比近似等于氢离子的荷质比的1000~3000倍
鉴于这种情况
他猜测有两种可能
一是电子的电荷是氢离子电荷的数千倍;
二是电子的质量只是氢离子质量的几千分之一
这时他无法肯定哪种猜测正确
然而
汤姆生觉得这次实验误差太大
他感到最困难的是这种方法牵涉测量的量太多
每一个量都会给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有的还是很严重的
如电量的测量和电子束能量的测量就是这样
为了提高精度
仅改变实验程序和提高技术是不够的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方法
于是他就改用电场和磁场平衡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实验













汤姆生第二个实验的装置如图3所示
在他的阴极射线管中有一对金属板
接电池产生静电场;
还有一对线圈
用来产生静磁场
静电场和静磁场覆盖同样长的距离L
调节电场和磁场大小
以保证从阳极孔筒射出的电子束在通过金属板时不偏转
(实际是电场使电子束向下偏转
而磁场使电子束向上偏转
两个偏转力相等而相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0 16:08:56 +0800 CST  
9.9.6.3猜想:“阴极射线”一定是带电的电子吗?

汤姆生的实验是采用磁场偏转法
他认为:
在磁场中运动时
能够产生偏转向上或者向下的粒子束
应该是带电的

但是
在磁场中能够偏转(即围绕磁场转动)的粒子就仅仅一种吗?
就一定是带电的粒子吗?

根据上文
我们分析了磁场的真相
假设磁场就是中微子在空间的定向流动
很多现象可以用这个假设来解释
我们就暂且认为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那么
中微子流在空间的定向流动时
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静止的水池里
如果突然把水池底部的放水阀打开
静止的水面会旋转起来
即形成漩涡
漩涡的方向:或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着并向下运动
这或许就是水流定向流走所造成的结果

同理
中微子流如果定向流动
也会在垂直于定向流动的平面上产生漩涡
周围的中微子被卷入漩涡
顺时针或逆时针随着漩涡转动并按定向流动的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
在磁场N极或S极周围
中微子顺漩涡旋转着向前移动的

在地球上
中微子从地球磁场N极(就是地球的南极附近)流入
从地球磁场S极(就是地球的北极附近)流出
地球是逆时针转动
带动大气以及中微子也以逆时针转动
也就是说
在地球上
中微子是逆时针转动的
磁场是从地球南极到北极的
也就是说中微子从地球南极流到北极的
这正好可以用握拳状的右手来表示
握拳状的四指代表逆时针转动的中微子漩涡
向上的大拇指代表漩涡内转动的中微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即地球磁场方向

而握拳的右手
也用来表示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用大拇指代表电流的方向
而四指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产生的磁场方向
实际上
这正好说明了电流与中微子流有着几乎相同的作用
把电流看成中微子流
那么
在沿大拇指方向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周围
产生逆时针转动的中微子漩涡
这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了
而逆时针转动的中微子漩涡流
就是逆时针的磁场

如此来看
在垂直于中微子定向流动的平面上
存在着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的中微子漩涡
就像龙卷风一样
不论是龙卷风上面的漩涡
还是龙卷风下面的“风柱”
其实都是空气分子

所以
能够围绕“磁场”转动的粒子不一定是“电子”
或许只是中微子本身

汤姆生的实验
看到了磁场
也看到偏转(旋转)的粒子
他认为这种偏转的粒子是一种新的物质---电子

但是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汤姆生的实验只是让我们看到了
中微子定向流动运动中存在着漩涡现象呢

那些在磁场中偏转的“阴极射线”
实际上是中微子受激发的状态
它们与磁场中定向流动的粒子一样
或许都只是中微子本身
这种受激发的中微子
能够发出一定频率的振动(即某种颜色的光)
当它们来到磁场中
会将振动能量传递给顺漩涡转动着前进的中微子
(漩涡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方向取决与中微子定向流动的方向)
就像光的传播一样
所以我们从正视方向能够看得到中微子的轨迹呈圆形
(侧视方向来看,实际轨迹应该是螺旋形状吧)


而不受激发的中微子
我们一直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但是
它们却一直在默默的围着漩涡旋转着前进
最终汇成了中微子的持续定向流动(即磁场)

或许
汤姆生的实验只是让我们认清了一个事实:
磁场是中微子的定向流动
而中微子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前运动的
不是纯直线向前运动的
这个实验不能判断中微子是否带电
更不能够证明:这种阴极射线是新的物质---“电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1 20:59:17 +0800 CST  
9.9.6.4猜想:“原子核”模型的建立的实验依据不一定支持原子核模型

百度: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
原子内部有带负电的电子却不显电性
其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东西”存在
电子的发现
使人们认识到原子结构的复杂性
激起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
卢瑟福成功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并提出他的核式模型
如图所示:
让一束带正电的粒子穿过原子
结果这束粒子并没顺利穿越
而是外层正粒子发生偏转
内层正粒子被反射回去
这表明:原子的正中间是带正电的原子核
外层是带负电的电子
这就是所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这个实验现象是:
大部分α粒子可以顺利穿过
少部分α粒子被偏转
只有个别α粒子被180度撞回

如果我们认为原子内部空荡荡
所以大部分α粒子可以顺利穿过
那么
少部分α粒子被180度撞回
似乎只能是与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进行撞击了

但是能够被180度撞回的原因除了撞击外
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吗?

我们假设原子内部并没有与原子核进行撞击
即α粒子并不是被原子核撞回去的
那么
是啥东西把α粒子撞回来的呢?
如果没有实体物质与α粒子进行碰撞
那么
“分子间的一个大爆炸”会不会将α粒子流炸的四分五裂呢
也就是说
α粒子流轰击原子时
碰到了原子间或者分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
产生了一场小型“核爆炸”
是“核爆炸”的能量将α粒子撞击到四面八方
我们经常进行的核裂变实验的原理也是与之基本相同吧

所以
或许这个实验中
根本与原子核没有关系吧
应该判断不出原子核的大小密度情况
更不用说能够判断出原子核带正电
我认为:
此实验不能完全证明“原子核的模型结构”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2 20:13:06 +0800 CST  
9.9.6.5猜想:磁场、电流分别是中微子流在空间、导体的宏观表现(一)
我们假设了磁场就是中微子流在空间的定向流动
而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可以反思一下:
在磁场中
电流是凭空出来的
就好像变魔术一样
这头进来一个小孩
从那头变成一个大人出来了
已经改头换面、面目全非了

我们知道魔术是假的
那么
在中微子快速纷飞的空间里
导体就运动了一下
就产生了电流
电流是怎样变出来的
是谁推动“电”在到体内流动起来呢

相当于中微子的细微
我们可以把导体看成有着巨大空间的宽阔的“厂房”
当厂房外的中微子被压迫聚集成到一起时
它们纷纷进入厂房内
这是可以理解的
并且
在厂房内排成队按先后顺序向远处流动
这也可以理解的
但是
电流从哪里冒出来了呢?
难道这些中微子与导体内分子、原子进行撞击后
产生了“电流”?
那么
现实中
中微子流与分子原子进行撞击会有何现象呢?


我们来看一下地球大气层
这里直接经受着地球外的中微子流的冲击



对流层:
对流层温度从地表20度左右,到顶部17KM,温度降为-55度
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随着高度上升
空气变得稀薄
密度减少
空气分子的动能同比下降
温度也呈线性下降

平流层:
温度保持不变
其主要原因:
空气水平流动
密度不变
速度不变
所以
温度也基本保持恒定

中间层:
温度垂直递减很大
随高度升高而下降
底部温度约-55度
顶部温度-83度到-113度
这里空气稀薄
主要为氮气和氧气
此时
由于空气越来越稀薄
就像对流层一样
高度越高
温度越低

热层:
空气密度为地表的百亿分之一
在300公里以上
温度可达1000度以上

外层:
空气密度为地表的亿亿分之一
温度可达数千度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从地表、对流层、平流层,一直到中间层
温度大致随高度升高而下降
主要是由于空气密度的线性下降(变化较小)以及空气分子运行速度的下降
造成空气动能同比下降
所以
温度也同比下降

但是
到了热层和外层
空气几乎不存在
但是温度反而上升到1000度
且随着高度上升
温度越来越高
甚至达到数千度

那么
这个温度从何而来?
什么物质具有这么大的动能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3 19:56:39 +0800 CST  
9.9.6.6猜想:磁场、电流分别是中微子流在空间、导体定向流动的宏观表现(二)

我们来看一下大气层的分布
……
研究和火箭实测表明
大约90km高度以下大气分子量没有明显变动
但在高度l0~50km范围内O3含量的百分数较大(极大值约在20~35km处)
35~40km以上出现NO
90km以上O2开始分解为氧原子
在更高处N2也开始分解
在约100km以上
大气的主要成分为O、N2和N
在约500km以上
N2和O2就都不存在了
He和H音量的百分数则逐渐增加
到2000km以上就只有这两种原子了
……

可以看出
……
大约90km高度以下大气分子量没有明显变动
……
也就是说
从地表到中间层(85KM)为止
还是以空气分子为主
大气温度主要是由于空气分子的动能决定

90KM以上
空气逐渐稀
其具备薄的动能逐步减少
即温度应该越来越低
即便空气分子受到太阳高能粒子的撞击
吸收了部分动能
由于空气分子数量的剧减
对温度的上升影响也不会太大
那么
暖层和外层的高温是从何而来呢

我们知道
太阳不断向外散发出光和热
地球上的万物需要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而把能量带到地球的物质
主要就是中微子
(当然还有一些粒子流、等离子流等)

这些本身具备动能
而且还同时具备振动能量的中微子
会给地面带来多高的温度呢

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温差很大
白天可达127度
晚上可到零下183度
由于月球基本无大气层
所以
它的温度主要受中微子的动能影响

同理
这些中微子到达地球表面时
白天也应该使气温升高到127度左右
因为地球与与月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差可以忽略不计
中微子几乎同时到达(相差1秒)
中微子的速度在月球与地球基本相同
都是光速
之所以地表温度未达到127度
说明到达地表的中微子的动能远远低于到达月球表面的中微子动能
也就是说
到达地表的中微子数量远远低于到达月球表面的中微子数量

地表中
中微子产生的压强大约为空气压强的1/5---1/6
所以中微子产生的温度值大约为空气温度的1/5---1/6
即大约3—6度
对比月球温度127度
约为1/40
也就是说
到达地表的中微子数量应为到达月球表面的中微子数量的1/40

可见
来自太阳的其余39/40的中微子全都被拦截了
大气层拦截中微子的结果就是:
……
90km以上O2开始分解为氧原子
在更高处N2也开始分解
在约100km以上
大气的主要成分为O、N2和N
在约500km以上
N2和O2就都不存在了
He和H音量的百分数则逐渐增加
到2000km以上就只有这两种原子了
……
结果就是空气分子氧气、氮气、氢气全都被“撞碎”
变成单个原子或者离子
在白天
强劲的中微子能够穿过层层关口
长驱直入
一直前进到中间层的60—90KM
把空气分子电离
形成电离层
到了晚上
没有太阳
也就没有了中微子流
这个位置也就没有电离层
所以
这个电离层只有白天存在
我们称之为电离层的D层

微不足道的中微子
能够把“庞然大物”的空气分子”撞碎”
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
但是
或许这就是事实
或许这也是“水滴石穿”的又一个例子吧

可见
中微子流定向流动的后果不可小瞧
在大气中能够撞碎单个空气分子
那么
在导体中
面对密密麻麻的足够结实的固体分子
中微子流的撞击结果是什么呢

或许
中微子流不能把导体中铁原子撞碎
也不能把铁原子带走
但是
把铁原子的一部分带走
还是比较有可能的
就像河水冲刷着河堤
会带走一部分河堤的泥土一样

由于本身缺少了一部分
所以铁原子就开始极力恢复原状
从周边吸引中微子过来补充
这样
在通电的情况下
导线周边的做逆时针运动的中微子会源源不断的被吸引进入导体
(因为地球逆时针转动,带动大气层以及中微子逆时针转动)
中微子在空间的定向流动就是磁场
所以
通电导体周边就存在磁场
因为中微子是顺漩涡逆时针逐步接近导体并进入导体
不是垂直进入导体
所以宏观来看
磁场方向是围绕电流方向逆时针转动

此时
导体中所有铁原子存在着多米诺骨牌式的传递中微子的过程
一方面从周边空间中吸引中微子流入
另一方面又把中微子持续的向远方推进
或许
这就是宏观上的电流吧
是否可以这样讲:
从本质上来讲
电流就是中微子流在导体中的定向流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4 19:56:33 +0800 CST  

9.9.6.7猜想:暖层、外层的高温的原因是中微子在大气层之间来回碰撞

上文我们说到:
中微子在月球表面形成127度的温度
由于地球存在大气层
只有月球数量的1/40左右的中微子到达地球表面
形成大约3—6度左右的温度
其余的中微子被大气层拦截了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
在月球中微子能形成127度的温度
那么
在地球上
假设没有大气层的拦截
中微子也只能形成最高127度的温度
即便有了大气层的拦截
那么
在大气层内部最高也只能形成127度的温度
但是
实际上在大气层的暖层和外层中
存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
甚至几千度的高温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查资料:
……
大气层外层的气温极高
气温由低到高呈垂直分布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外层的高温在原理上与暖层相同
大气分子是因为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而被加热
但由于散逸层的大气密度实在太低
所以不会令人感到任何温暖
一台普通的温度计也只会量度到摄氏零度以下
……

另外还有资料显示:
……
在没有光照的外太空温度是可以低于零下200℃
在有光照的外太空温度是500℃
……

分析:
外太空有日照温度为500度
而月球白天最高127度
说明月球表面还是有空气或者其他粒子
对中微子进行了拦截
大约拦截了3/4吧
而中微子在地表形成3-6度的温度
说明地球大气层拦截了来自太空的99%的中微子
这些被大气层拦截的中微子会直接冲回太空?
还是在大气层内做往返碰撞吗?
我感觉在大气层内做往返碰撞的概率较大
那么
碰撞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
温度与动能成正比
在速度不变情况下
温度与质量(即数量的多少)成正比

外太空有光照是温度为500度
而大气层的暖层温度最高可达1000度
说明在暖层内的中微子数量是外太空的2倍
(不考虑其他粒子具备的动能,忽略不计)
这很好理解:
这说明暖层内的所有中微子平均被反射了近一次
下层反射面为大气层的中间层的空气分子
上层反射面为大气层的外层的各离子
这样
进入中微子、被反射的中微子加上重新到达进入的中微子
其数量就是原来的3倍
具备的动能也就是原来的3倍
其温度也是原来的3倍
即1500度

外层温度可达数千度
说明外层的反射次数平均可达2次吧:
中微子1: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重新进入、二次反射
新来中微子2: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重新进入
再新来中微子3: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
再再新来中微子4:进入的中微子
也就是说
在中微子反射2次的时间内
后来有4批次共6次中微子出入该空间
这样该空间应该有6倍的中微子数量
其温度理论上可达6*500=3000度

这或许就是暖层和外层高温的原因吧

我们看到
外太空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源源不断的奔向地球
不仅给地球大气层带来了高温层
而且,我们假设中微子流的定向流动就是磁场
那么
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流应该会给地球带来一个正面磁场
地球在这个磁场中穿行
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5 20:12:57 +0800 CST  
9.9.7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
简言之是偶极型的
近似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
使它的北极大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形状
但并不与地理上的南北极重合
存在磁偏角
当然
地球中心并没有磁铁棒
而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电流的磁效应(近似于电生磁)产生磁场的

9.9.7.1基本介绍
地球磁场 The Earth magnetic field不是孤立的
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
宇宙飞船就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
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向行星际空间抛射出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
主要成分是电离氢和电离氦
因为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
所以它也有磁场
太阳风磁场对地球磁场施加作用
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似的
尽管这样
地球磁场仍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
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
太阳风绕过地球磁场
继续向前运动
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
这就是磁层

地球磁层位于距大气层顶600~1000公里高处
磁层的外边界叫磁层顶
离地面5~7万公里
在太阳风的压缩下
地球磁力线向背着太阳一面的空间延伸得很远
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
称为磁尾
在磁赤道附近
有一个特殊的界面
在界面两边
磁力线突然改变方向
此界面称为中性片
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乎其微
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

中性片将磁尾部分成两部分:
北面的磁力线向着地球
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
1967年发现
在中性片两侧约10个地球半径的范围里
充满了密度较大的等离子体
这一区域称作等离子体片

当太阳活动剧烈时
等离子片中的高能粒子增多
并且快速地沿磁力线向地球极区沉降
于是便出现了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极光
由于太阳风以高速接近地球磁场的边缘
便形成了一个无碰撞的地球弓形激波的波阵面
波阵面与磁层顶之间的过渡区叫做磁鞘
厚度为3~4个地球半径

地球磁层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其中的物理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磁层这一概念近来已从地球扩展到其他行星
甚至有人认为中子星和活动星系核也具有磁层特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6 20:12:17 +0800 CST  
9.9.7.2形成原因
通常物质所带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数量的
但由于地球核心物质受到的压力较大
温度也较高
约6000°C
内部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
物质变成带电量不等的离子体
即原子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
变成自由电子
加上由于地核中物质受着巨大的压力作用
自由电子趋于朝压力较低的地幔
使地核处于带正电状态
地幔附近处于带负电状态
情况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原子”


科学家相信
由于地核的体积极大
温度和压力又相对较高
使地层的导电率极高
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
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动
这使地球形成了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
另外
电子的分布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并会因许多的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再加上太阳和月亮 的引力作用
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并不同步
这会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
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一种低速运动
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极翻转

太阳和木星亦具有很强的磁场
其中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磁场的20至40倍
太阳和木星上的元素主要是氢和少量的氦、氧等这类较轻的元素
与地球不同
其内部并没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
那么
太阳和木星的磁场为何比地球还强呢?
木星内部的温度约为30000°C左右
压力也比地球内部高的多
太阳内部的 压力、温度还要更高
这使太阳和木星内部产生更加广阔的电子壳层
再加上木星的自转速度较快
其自 转一周的时间约10小时
故此其磁场强度自然也要比地球高的多
事实上
如果天体的内部温度够高
则天体的磁场强度与其内部是否含有铁、钴、镍等铁磁质元素无关
由于太阳、木星内部的压力、温度远高于地球
因此
太阳、木星上的磁场要比地球磁场强的多
而火星、水星的磁 场比地球磁场弱
则说明火星、水星内部的压力、温度远低于地球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6 20:12:57 +0800 CST  
9.9.7.3关于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
一种关于地球磁场成因的假说认为:
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和其它行星的磁场的形成原因是类似的
地球或其它行星由于某种原因而带上了电荷
或者导致各个圈层间电荷分布不均匀
这些电荷由于随行星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
由于运动的电荷就是电流
电流必然产生磁场
这个产生的磁场就是行星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也是类似的原因产生的
这个假说和各个行星磁场的有无和强弱现象符合的非常完美
磁极位置
磁北极
(2001) 81.3°N、110.8°W
(2004 估计) 82.3°N、113.4°W
(2005 估计) 82.7°N、114.4°W
磁南极
(1998) 64.6°S、138.5°E
(2004 估计) 63.5°S、138.0°E

地磁场的形成具有一定特殊性
按照旋转质量场假说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磁场
但是
从运动相对性的观点考虑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是不应该感受到地磁场的
因为人静止于地球表面
随地球一同转动
所以地球上的人是无法感觉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磁场效应的

通常所说的地磁场只能算作地球表面磁场
并不是地球的全球性磁场(又称空间磁场)
它是由地核旋转形成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
地球内外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
地核的自转速度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

也就是说
地球表面的人虽然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
但却能感觉到地核旋转所产生的质量场效应
就是它产生了地球的表面磁场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
地核的自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不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由地核旋转形成的地磁场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这就是地磁场磁偏角的形成原因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7 20:01:25 +0800 CST  
9.9.7.4历史发现
历史上
第一个提出地磁场理论概念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
他在1600年提出一种论点
认为地球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它的两极和地理两极相重合
这一理论确立了地磁场与地球的关系
指出地磁场的起因不应该在地球之外
而应在地球内部

1893年
数学家高斯在他的著作《地磁力的绝对强度》中
从地磁成因于地球内部这一假设出发
创立了描绘地磁场的数学方法
从而使地磁场的测量和起源研究都可以用数学理论来表示
但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理论
并没有从本质上阐明地磁场的起源
现在科学家们已基本掌握了地磁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但是
对于地磁场的起源问题
学术界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目前
关于地磁场起源的假说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假说是以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为依据;
第二类假说则独辟蹊径
认为对于地球这样一个宇宙物体
存在着不同于现有已知理论的特殊规律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有旋转电荷假说
它假定地球上存在着等量的异性电荷
一种分布在地球内部
另一种分布在地球表面
电荷随地球旋转
因而产生了磁场
这一假说能够很自然地通过电与磁的关系解释地磁场的成因
但是
这个假说却有一个致命缺点
首先它不能解释地球内外的电荷是如何分离的;
其次
地球负载的电荷并不多
由它产生的磁场是很微弱的
根据计算
如果要想得到地磁场这样的磁场强度
地球的电荷储量需要扩大1亿倍才行
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以地核为前提条件的地磁场假说也属于第一类假说
弗兰克在这类假说中提出了发电机效应理论
他认为地核中电流的形成
应该是地核金属物质在磁场中做涡旋运动时
通过感应的方式而发生的
同时
电流自身形式的场就是连续不断的再生磁场
好像发电机中的情形一样


弗兰克所建立的模型说明了怎样实现地磁场的再生过程
解释了地磁场有一定的数值
但是在应用这种模型的时候
却很难解释地核中的这种电路是怎样通过圆形回路而闭合的
此外
这个模型也没有考虑到电流对涡旋运动的反作用
而这种反作用是不允许涡旋分布于平行赤道面的平面内的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还有漂移电流假说、热力效应假说和霍尔效应假说等
但这些假说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地磁场的奇异特性

关于地磁场起源还有第二类假说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物旋转假说

1947年
布莱克特提出任意一个旋转体都具有磁矩
它与旋转体内是否存在电荷无关
这一假说认为
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磁场都是在旋转中产生的
也就是说星体自然生磁
就好像电荷转动能产生磁场一样
但是
这一假说在试验和天文观测两方面都遇到了困难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
还没有观察到旋转物体产生的磁效应
而对天体的观测结果表明
每个星球的磁场分布状况都很复杂
尚不能证明星球的旋转与磁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依存关系

因此上说
关于地磁场的起源问题
学术界仍处在探索与争鸣之中
尚没有一个具有相当说服力的理论
对地磁场的成因作出解释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7 20:02:24 +0800 CST  
9.9.7.5关于地球磁场的来源
早期历史上曾有来自北极星的传说
但是到公元17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不过当时仍不清楚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
对于地球磁场观测和地球结构的研究不断增多和深入
对地球磁场的来源先后提出了10多种学说

这里按照历史的先后
对一些各有一定根据或设想的地球磁场来源学说作简单介绍:
⑴永磁体学说
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学说
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
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
这是一个永磁场的假说
地球起源于一块巨大的磁体
19世纪末
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磁石的物理特性
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
正好可以证明地球在诞生之初只是一块超大的磁石
他吸引附近带铁、钴、镍元素的小行星.
陨石和磁石
因为某种原因产生的高温使这块磁石的磁力消失而变成了电磁铁中间的磁芯
因为这块磁芯没有固定
所以会发生磁极颠倒
牛顿发现的地球引力其实就是磁力
当然这些还需要科学家的验证...................
按照“居里点”的的结论地球内部不能有一个永磁体
但是并不代表它最初不是一块永磁体

⑵内部电流学说
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
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
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
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
不会长期存在


⑶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简写作1900)
认为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
由地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
由此电流产生磁场
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

⑷压电效应学说(1929)
认为在地球内部物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
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和磁场
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10-3)

⑸旋磁效应学说(1933)
认为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
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千亿分之一

⑹温差电效应学说(1939)
认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
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
这样产生温差电动势和电流
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

⑺发电机学说(1946-1947)
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
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⑻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
是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
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
因而产生磁场
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
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了

⑼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
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
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⑽霍尔效应学说(1954)
认为在地球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产生的温差电流和原始微弱磁场的同时使用下
会由霍尔效应产生霍尔电动势和霍尔电流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⑾电磁感应学说(1956)
认为由太阳的强烈磁活动通过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到达地球后
会通过地球内部的电磁感应和整流作用产生地球内部的电流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在这些学说中
只有发电机学说
(又称磁流体发电机学说)
在观 测、实验和理论研究上得到较多的证认
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地球磁场学说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8 19:59:48 +0800 CST  
9.9.7.6倒转原因
根据地磁场起源理论
地磁场磁极之所以发生倒转
是由地核自转角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地壳和地核的自转速度是不同步的
现阶段地核的自转速度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
然而
40亿年前
情况却不是这样
那时地球表面呈熔融状态
月球也刚刚被俘获
地球从里到外的自转速度是一致的


地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但是
随着地球向月球传输角动量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越来越小

同时
地球也渐渐形成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地球自转角动量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地壳上
出现了地壳自转速度小于地核自转速度的情形
这时
在地球表面第一次可以感受到磁场的存在
地核以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形成了地磁场
按照左手定则
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壳与地核自转角速度不同步
这种情形并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地核必然通过地幔软流层物质向地壳传输角动量
其结果是地核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减小
地壳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
当地壳与地核的自转角速度此增彼减而最终一致时
地磁场就会在地球表面消失

地核与地壳间的角动量传输并不会到此为止
在惯性的作用下
地壳的自转角速度还在继续增大
地核的自转角速度继续减小
于是出现了地壳自转角速度大于地核自转角速度的情形
这时
在地球表面就会感受到来自地核逆地球自转方向的旋转质量场效应
按照左手定则判断
新形成的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从较长的时期看
整个地球的自转速度处在减速状态
但地壳与地核间的相对速度却是呈周期性变化的
这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地球磁场就要发生一次倒转的原因

据测定
地磁场发生倒转前有明显的预兆
地球的磁场强度减弱直至为零
随后
约需一万年的光景
磁场强度才缓缓恢复
但是
磁场方向却完全相反
目前
地球磁场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在过去的4000年中
北美洲的磁场强度已减弱了50%
这说明地核相对地壳的速度差正在缩小


值得说明的是
无论地球表面测得的地磁场方向如何发生变化
但是
在太空中地磁场的方向却始终是不变的
因为在太空中测得的地磁场
是整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质量场效应
并不会因为地壳与地核相对速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根据左手定则
在太空中测得的地磁场的N方向始终在地理南极上空

在电磁感应效应中
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即与导体内“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数目成正比
而每个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又是恒定的
所以磁场强度实际上是与所有电子的自旋角动量之和成正比
同理
宏观物体产生的磁场强度
也应与旋转质量场的角动量成正比
即与物体的质量和自旋角速度成正比
与质量场的旋转半径(观测点到物体质心的距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H = f mω/r = f 0 m / T r
(f 0为常数
T为自转周期
r为旋转质量场半径)
根据这一公式
在地球表面测得的磁场强度H
只与地核的质量成正比
角速度ω的取值为地壳与地核自转角速度之差
r为地球的半径(地磁场强度为5×10-5特斯拉)
而地球在太空中形成的空间磁场
其磁场强度与整个地球的质量成正比
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成正比(近似值)
与观测点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因此
在近地球的宇宙空间
地球所形成的空间磁场强度大于地表的磁场强度
空间磁场的最大特点是磁极恒定
不会像地球表面磁场那样发生磁极倒转现象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8 20:00:37 +0800 CST  
9.9.7.7科学探讨
当居里告诉人们
永磁不耐高温时
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磁场就应该是一个电磁场
电磁场遵循麦克斯韦方程原理
所以在地球里面一定有电流在流动
依据我们测得的地球磁场形态反推地球电场
地球电场电流的最大处应该在赤道切面的平面上
当代地磁场理论认为
这个电流是在地核赤道上流动的(地核发电机原理)
它的动力源于地球层之间的自转差
实际上这是一些很不切实际的想法
地球的较差自转本身就不是一个加速度
它不会有能量产生
赤道环电流形成地磁场
电流在地核上要比在地壳上须要更强大的动力
它是在级数上差别的能量级
所以根本上说地球内部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产生

科学的进步使人们知道
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数量化很是重要
二十世纪人类开始测量各地岩石的剩余磁场
它可以表明岩石形成时地球磁场的许多参数
测量的结果令人震惊
有许多的岩石剩余磁场颠倒了
颠倒的剩磁是当时主要想解释的矛盾
经过很长时间思考
没有更好的解释
只好是说地磁场翻转了
可是岩石剩磁场不仅是颠倒
而且由下倾变为向上翘
这在当时科学界没太多地注意这个问题
这只是一个空间概念问题的思考
实际上地球磁场从来就没有翻转过
我们可以想象
在你面前横放着一个导电体
流经它的电流就可以在导体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你可以把在你这边的磁场定义为正向磁场
那么在导体的另一边对你这面来说就是一个反向磁场

你面对的正向磁场某个点上
有它的场强、极向和倾角
在磁场发生翻转时
也就是说导体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这时磁场极向也就改变了
可是磁场的磁倾角是不会改变的
极向和倾角同时改变的情况就只有到导电体的反向磁场相对位置中去找
地球岩石的翻转剩磁可以说都是在地电流层之下形成的
所以它们的磁场极向和磁倾角都发生了改变

有人会问
地球磁场在几十亿年的进化中到底发生过翻转吗?
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只能到剩余磁性的资料里去翻看了
要是发现有磁场极向改变而磁倾角不变地层
这说明会有地磁场翻转的情
况发生
可是地球磁场从来就没有翻转过

地球生物都是在地球表面和水中进化的
所以地球生物从来就没有在逆向磁场中生存过
这样地球生物演化的表现也就没有逆向磁场的生物特征留存

麦克斯韦方程反推地球电场和岩石剩余磁场唯一解释都说明
地球电磁场的电流是在地壳中流动着
但是我们为什么很少能感觉到这个地电流的存在呢?
这主要是因为电流在地壳导体场流动时
它有一个最小电阻路径原理
因为地球是圆的
所以地电流不会表现到地球表面上来

地球的演化、乃至太阳系的演化是一个恒定变化的过程
在其中很少会有突发事件发生
行星的磁场如果发生翻转
那可以说是突发事件引诱的
这种突发事件在太阳里我们无法找到它的诱发点
地球磁场也从来就没有翻转过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9 20:29:47 +0800 CST  

9.9.8 地球磁场的猜测

9.9.8.1猜测: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流造成了地球的磁场

上文中百度的资料说到:
关于地球磁场的形成
有着各种猜想:
……
这里按照历史的先后
对一些各有一定根据或设想的地球磁场来源学说作简单介绍:
⑴永磁体学说
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学说
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
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
这是一个永磁场的假说
地球起源于一块巨大的磁体
19世纪末
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磁石的物理特性
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
正好可以证明地球在诞生之初只是一块超大的磁石
他吸引附近带铁、钴、镍元素的小行星.
陨石和磁石
因为某种原因产生的高温使这块磁石的磁力消失而变成了电磁铁中间的磁芯
因为这块磁芯没有固定
所以会发生磁极颠倒
牛顿发现的地球引力其实就是磁力
当然这些还需要科学家的验证...................
按照“居里点”的的结论地球内部不能有一个永磁体
但是并不代表它最初不是一块永磁体

⑵内部电流学说
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
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
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
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
不会长期存在


⑶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简写作1900)
认为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
由地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
由此电流产生磁场
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

⑷压电效应学说(1929)
认为在地球内部物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
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和磁场
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10-3)

⑸旋磁效应学说(1933)
认为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
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千亿分之一

⑹温差电效应学说(1939)
认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
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
这样产生温差电动势和电流
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

⑺发电机学说(1946-1947)
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
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⑻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
是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
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
因而产生磁场
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
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了

⑼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
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
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⑽霍尔效应学说(1954)
认为在地球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产生的温差电流和原始微弱磁场的同时使用下
会由霍尔效应产生霍尔电动势和霍尔电流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⑾电磁感应学说(1956)
认为由太阳的强烈磁活动通过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到达地球后
会通过地球内部的电磁感应和整流作用产生地球内部的电流
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在这些学说中
只有发电机学说
(又称磁流体发电机学说)
在观测、实验和理论研究上得到较多的证认
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地球磁场学说
……

所有这些理论
各有道理
又各有不足
体现了”盲人摸象”的特点

但是
他们的观点有着几乎相同的特点
那就是认为地球磁场是地球内部一系列运动等形成的
并未考虑地球外部的因素
只有第⑾电磁感应学说(1956)
考虑了太阳的原因

在前文中
我们假设磁场就是中微子流在空间的定向流动
那么
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流会给地球带来一个垂直磁场
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
相当于在垂直磁场做水平切割磁力线
我们把地球看作一巨大的导线
那么
导线内就应该产生感应电流

我们知道
地球是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
当地球导线沿逆时针方向公转切割磁力线时
会在地球导线的左边形成中微子的拥堵区
即在地球大气层的拦截面—即大气层的中间层一带形成中微子的拥堵区
这时拥堵区中微子的泄洪通道就是地球这个导线

太阳、地球都是逆时针自转
中微子在太阳系这个大空间是逆时针转动的
所以
这些中微子流会以逆时针通过泄洪通道
中微子在大气层中的中间层就开始逆时针泄洪
由于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以及中间层的存在
大多数中微子不能直接穿透大气层
只会沿着大气层向南极附近移动
到了南极附近
对流层高度很低
并且
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顺时针(相对地表)转动的平流层的空气分子
互相碰撞、旋转、下沉
形成了南极的大风天气
(在别的星球南北极同样也会形成巨大的类六角形漩涡)
此时
中微子必然也会随漩涡转动、下沉
最终从地球表面的南极一带进入地表
从地球内部流向北极

在导体中中微子流定向流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那么
在这么大的地球球体内
不会产生明显的、大规模的电流
但是
中微子从地球表面的南极一带流向北极这一现象还是可以观测到的
那就是最终形成了中微子从地球南极附近进入从北极附近流出的磁场

这与在地球上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原理相同

不过I
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在地球表面
虽然中微子也是逆时针转动
但是
地球自转速度必然要大于地表上方的大气层自转速度
所以这个大气层连同大气层中的中微子相对于对地表物体来说
是顺时针转动
也就是说
中微子拥堵时会按顺时针方向流过泄洪通道

中微子流过泄洪通道的方向一个按顺时针方向
另一个按逆时针方向
这是它们的区别

或许
这就是地球磁场形成的真正原因吧
并且我们使用这个推理
也能够解释地球存在许多磁场异常的现象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19 20:30:37 +0800 CST  
9.9.8.2猜测:地球存在磁场异常是必然的

上文我们说到
地球磁场形成的原理与磁场中运动导线切割磁力线的原理相同
我们把整个地球看成一根巨大的导线
所以
这根导线会产生感应电流
方向从地球南极到北极
由于地球非良好的导体
所以
不能形成真正的电流
只能形成中微子从地球表面的南极一带流向北极这一现象
这就是地球磁场

这是宏观上整体考虑地球的
实际上
局部来看
在地球各地方有很多的突出地面的高山中
存在着各种矿藏
这些矿藏就有良好的导电性
如果切割磁力线
也形成电流

我们把这些高山内的矿藏看成一个个南北方向摆列的单独的导线
它们在切割来自太阳的磁场时
也必然会产生感应电流
同样也会从南流向北边
(或许
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叙述:
这些导线沿水平方向在与垂直地面的中微子进行碰撞时
必然会造成中微子在导线一侧的聚集
就像堰塞湖一样
这些中微子必然要顺着一个通道进行泄洪
而导线就是泄洪通道)

上文我们分析道
大约只有1%的中微子流
能够穿透大气层
直射到地表
并且
由于地表附近大气分子密度大、数量多
对中微子进行反复碰撞
中微子大多表现为各向同性

或许
只有中午时分
太阳最靠近地面时
才会有一小部分中微子能够长驱直入直射到地面时
会产生一定时间的局部的中微子定向流动
即产生了直射地面的磁场

此时
这些以每秒460米左右自转的高山矿藏导线因为切割磁力线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同时因为导体有电流
在导线周围就会产生感应磁场

也就是说
此时
本地感应磁场已经与地球磁场同时存在了
本地感应磁场方向(可用握拳的右手判定):
在矿藏正上方
磁场方向指向东西
在矿藏左边
磁场方向指向上方
在矿藏右边
磁场方向指向下方

那么
此时用来检测磁场的指南针就要受这两个磁场的作用了

所以
此时指南针要么只受本地磁场影响(本地磁场强度较大时)
指针指向会随人员位置的移动而变化
要么在两个磁场互相干扰下
指针指向会不稳定
指针乱转

地球各地存在高山矿藏是必然的
所以
地球存在磁场异常的地点也是必然的
地下矿藏
由于深埋地下
或许不能切割大量的中微子
即便有感应磁场
也不如高山磁场那么明显

或许
我们还可以在中午的时间段内
利用高山矿藏区磁场方向变化的这个特点
来确定矿藏的区域和大小

另外
还有一个验证方法:
在磁场异常的地区
进行磁场强度检测
看看磁场强度是否在晴天的正午时间段内最强
如果检测的结果为真
是否可以说
我们有关地球磁场的推断是正确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20 19:38:57 +0800 CST  
9.9.8.3猜测:沿磁力线方向运动不产生电流是因为无法形成中微子拥堵区

在磁场中
只有切割磁力线才会在导线内形成电流
顺着磁力线方向运动
不产生电流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文我们分析认为
……
这些导线沿水平方向在与垂直地面的中微子进行碰撞时
必然会造成中微子在导线一侧的聚集
就像堰塞湖一样
这些中微子必然要顺着一个通道进行泄洪
而导线就是泄洪通道
……
那么
水平运动的导线与垂直的运行的中微子碰撞
怎样形成的拥堵区呢

如果导线沿磁力线方向运动
那么
会不会形成中微子的拥堵区呢

如下图所示



可见
导线沿磁力线方向运动
不能形成拥堵区
没有堰塞湖
也就不会有泄洪的洪流了
也就不会产生电流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21 17:59:16 +0800 CST  
9.9.8.4猜测:我们看到了中微子拥堵区的实例
---暖层、外层的高温现象以及范艾伦辐射带

我们在上文中说到
地球磁场的形成的原理与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相同
主要都是形成了中微子的堵塞区
形成的中微子堰塞湖要进行泄洪
泄洪通道就是导体内部的分子空间

……
这些中微子流会以逆时针通过泄洪通道
中微子在大气层中的中间层就开始逆时针泄洪
由于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以及中间层的存在
大多数中微子不能直接穿透大气层
只会沿着大气层向南极附近移动
……

……
上文我们分析道
大约只有1%的中微子流
能够穿透大气层
直射到地表
……

我们在上文分析到
中微子流会在大气层的中间层就形成堵塞区
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向外的冲力以及平流层的遮挡作用造成的
平流层水平流动
一方面对内部的空气分子起到拦截密封作用;
另一方面对外部的中微子流起到拦截阻挡作用
把中微子流阻挡在中间层一带
形成了中微子的堵塞区
这些中微子的堰塞湖进行分流泄洪
就分别在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地球内部形成地球的磁场

这个推理是否正确呢
我们继续往下推理
如果在大气层的中间层形成中微子的堵塞区
那么
这个堵塞区是否可以观察到呢
这个堵塞区会有什么特点呢

在上文中
我们分析了大气层的特点
在中间层往外的暖层、外层中
空气稀薄到只有百亿分之一到亿亿分之一
但是温度却高达1000度甚至数千度
我们分析认为:
……
外层温度可达数千度
说明外层的反射次数平均可达2次吧:
中微子1: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重新进入、二次反射
新来中微子2: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重新进入
再新来中微子3:进入的中微子、一次反射
再再新来中微子4:进入的中微子
也就是说
在中微子反射2次的时间内
后来有4批次共10次中微子出入该空间
这样该空间应该有10倍的中微子数量
其温度理论上可达10*500=5000度
……
这个解释与实际比较相符

我们暂且认为
暖层与外层的高温就是因为中微子在外层与中间层的往返碰撞引起的

假设这个结论正确
这个结论从另一个角度
正好同时说明了中微子在大气层的堵塞区的存在
堵塞区就是中间层以外的大气层
因为堵塞区的中微子数量增加
来回碰撞
所以造成了高温的现象

我们要验证中微子堵塞区的存在
从视觉以及现有的仪器可能无法观测到中微子的堵塞区
但是
我们观察到了中微子堵塞区的激烈碰撞产生的高温
是否可以说明中微子堵塞区的存在呢


百度:范艾伦辐射带
……
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辐射层
由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
内外层之间存在范艾伦带缝
缝中辐射很少
范艾伦辐射带将地球包围在中间

范艾伦辐射带
是环绕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
在近层宇宙空间(即距离地球100公里到几百公里的空间)中
高能量的辐射远比人们原先设想的要多
高能辐射层在赤道附近呈环状绕着地球
并向极地弯曲
这一辐射层通常就被称为“范艾伦辐射带”

范艾伦辐射带主要由地磁场中捕获的高达几兆电子伏的电子
以及高达几百兆电子伏的质子组成
其中只有很少百分比像O+这样的重粒子
从几百千米到6000千米的低空称为“内带”
有高能电子的6000千米以上的高空称为“外带”
一旦带电粒子被捕获
洛伦兹力便控制它们在地磁层中的运动
范艾伦带内的高能粒子对载人空间飞行器、卫星等都有一定危害
其内外带之间的缝隙则是辐射较少的安全地带
……

范艾伦辐射带的范围:
从几百千米到6000千米的低空称为“内带”
有高能电子的6000千米以上的高空称为“外带”
范艾伦辐射带的形状:
高能辐射层在赤道附近呈环状绕着地球
并向极地弯曲
范艾伦辐射带的组成成分:
范艾伦辐射带主要由地磁场中捕获的高达几兆电子伏的电子
以及高达几百兆电子伏的质子组成
其中像O+这样的重粒子只有很少百分比

在看了范艾伦辐射带的资料后
或许我们都会认识到:
范艾伦辐射带同样验证了中微子拥堵区的存在

大气层中间层之外存在中微子的拥堵区
大量中微子在拥堵区内往返碰撞
将空气分子撞碎
产生各种“离子”
即范艾伦辐射带
同时
也产生了数千度的高温

拥堵区的泄洪通道的入口是地球的南极
同时
越靠近南极
其对流层高度越低、平流层厚度越薄
范艾伦辐射带也随之下降
表现为:“向极地弯曲”
这里的辐射应该是最小的

或许
载人飞船从这里飞向太空
宇航员受到的辐射是最小的
这里应该就是我们进出地球的大门
考虑到地球磁场从南极流入从北极流出
所以
我们也应该顺势而为
我们从北极飞入太空
从南极飞回地球
这样
就能减少高能辐射对宇航员的伤害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01-22 17:41:59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