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下对我们衣食住行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

是稀松平常的。屠苏酒就是用这种饮料来制作。
老百姓在过年时放上花椒泡一泡,一来是花椒的确有温中、散寒、除湿等药物作用,毕竟花椒也是中药。二来其实就像是后人喝黄酒时放点姜丝或辣椒加热,为的是增加一点辛辣的口感而已。所以老百姓普遍饮用的屠苏酒断不是孙思邈他们留下的药方那样,如真像方中那样用多种中药炮制,不是当时普通百姓经济上都能承受的起的。古代中医药与现在是大相庭径,这个不能展开说,不然又是几万字也不能述其万一。
综述一下,屠苏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米酒里泡一泡,仅此而已。虽然如此简单,但屠苏酒在酒中的地位却很高,传统文化中能叫得响的名酒本不多,屠苏酒是其中翘楚。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屠苏酒就是过年的代称。
现代过年的象征是饺子鞭炮贴春联,而宋朝以前,以上三种不是如今的样子,鞭炮那时还没有出现,庭前爆竹,就是烧根竹子而已,有点噼噼啪啪的响声,算不上很热闹的项目。春联那时候还是原型桃符,桃符只是一块桃木板,挂在门前,一直到了明朝,桃符才发展成写在纸张上的春联。那时更没有饺子这种食物,饺子出现最早也得在宋朝,所以宋朝以前,过年的三样象征是:爆竹、桃符、屠苏酒。
及至到了蒸馏酒出现后,高度烈酒普及,劲够大,味够足,已经无必要再朝米酒里加花椒取其辛辣了,米酒泡花椒的屠苏酒从此式微,蒸馏酒取而代之为年夜饭上的用酒。但屠苏酒的名字却沿袭了下来,因为屠苏酒名称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无可取代。就像如今不管过年你是吃火锅还是吃饺子,都叫年夜饭。同理,宋朝时不管是喝发酵酒还是蒸馏酒,到了年夜饭的餐桌上,也还是得叫屠苏酒。
既然是年夜饭的重头戏,喝这屠苏酒自然也与平时不同,有特殊的规矩。按常理,酒要先敬给长者,让辈分高,年龄长的人先喝,长者为尊嘛。但喝屠苏酒时,这规矩却反过来了,得让辈分最低,年龄最小的先喝。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这是郑之望的诗,讲的是除夕之夜喝屠苏酒,家里人丁兴旺,从幼至长挨个喝,等到老郑喝时,已经日上三竿了,透着自豪满足的炫耀劲,自我感觉超好。想来人到暮年,再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定不复年轻时的心境,间或一声嗟叹,都是浮云。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儿孙满堂,团圆和睦,那才见人生的真意义。
从幼至长,屠苏酒为什么要这样喝,一定有它的寓意在里面,这个寓意是什么,说法不一,看了一些资料,大多牵强附会,不足信。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古人寓意何如,今人再难揣度,留个悬念吧,存疑也好。
屠苏酒,米酒泡花椒。究竟口感如何,小庙也曾小试。皖北小城号称四大药都之首,出处不如聚处,这里各种中药材自然齐备,找药用的花椒不难,易如反掌,难的是找到能接近传统的米酒。
小庙以为,与汉唐时期米酒较为接近的是湖北孝感米酒和湖南永州米酒,可惜孝感的原料是糯米,略有不符;而永州的虽是大米,但有煮的工序,酒精度数较高。后来经人指点,通过馒头铺的老板,找到一个做“浮子酒”的李先生。皖北小城的浮子酒也是米酒,有糯米制作也有大米制作,如今已没人当成酒喝,只有馒头铺子在和面时加入做酵母用。
之所以叫浮子酒,是因为成酒以后,会有米像浮标一样漂在酒上,当地人称浮标为浮子。小庙仔细看了一下工序,制作方法与《齐民要术》及《北山酒经》中所记基本吻合,就用它,权且一试。
没泡花椒以前,这浮子酒略有酸味,还算清爽,泡了几天花椒以后,再喝起来,说辣不辣,说呛不呛,其中混合了几种口感,但任一口感均有不足。总体来说,不好喝,甚至可以说很难喝。
不应该是这样啊,古人在年三十喝的,一定得是好东西呀,怎么特么难喝呢。
思考了很久,估摸原因在于,虽然酒接近那时屠苏酒,而喝酒的人却离古人太远。诸位想呀,如今物质丰富,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什么好东西没尝过呢,这张嘴早就刁了,不像古人那样粗茶淡饭,自然喝不出此酒的好处来。
因此,小庙后来用了一周时间酝酿了一下情绪,七天里只吃杂粮,馒头稀饭面条,除了盐的咸味,杜绝酸甜苦辣,喝的除了白开水,远离一切饮料。一周以后口里的那个寡淡,诸位可想而知。
在第七天的晚上,弄了一碗羊肉,半只鸡,再倒一碗屠苏酒,摆在桌上,为了更加逼真的还原汉唐的环境,把电灯全灭了,点一支蜡烛照明,可惜没弄到合适的油,不然油灯光闪烁之下或许更有感觉。小庙坐下来面对酒肉先感受了一番口腹之欲的挣扎,思考了一会,是先喝呢?还是先吃?
沉思片刻,酒徒的本性凸显,感觉对酒的渴望更强烈,随即双手端起陶碗,举酒于目下,观其色若琥珀解于水,闻其香如空谷藏幽兰,一饮而尽,刹那间天高地阔,云淡风轻,此中愉悦唯两字可形容:妙极!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18:18 +0800 CST  
更新四之陈万能
更新以来,前面三篇讲的是各种酒,较为枯燥,今天改一下路子,讲点喝酒的人,放松一下。讲故事我不在行,写上个把小时就得跑阳台上抽根烟,所以写的断断续续,一篇看下来若有不通顺的地方,那一定是我中间去阳台吐纳风云了。虽然都是平铺直叙,没有跌宕的情节,好在没有虚构,都有所闻有所见,诸位酒足饭饱后歇歇神,抽根烟看看权且消遣吧。
不在室内吸烟,这个习惯虽是被迫养成,但觉得这个习惯也挺好,也就不再纠正。现在很怀念最初在阳台抽烟的那段日子,说来都十几年前了,依稀年轻时的我,夜晚、阳台、香烟。凝视满天星斗,呼吸之间享受烟草的醇美,而身后的房间里,崭新的小生命正在慢慢孕育。很美妙。
有句话说“烟酒不分家”,意思是说烟和酒是绑在一块的绝配,现在超市里经常有品牌酒搞促销,买瓶酒送包烟,估计也就是这个意思。小庙看来,烟,能不抽最好不抽,尤其是喝酒的时候,一但有烟味,酒的味道就跑偏了。
酒友之中,烟酒不忌的占大多数,有一位陈先生是高人,人称“三根火”,意思是一天只用三根火柴。陈先生早上醒来点上烟,抽到走出门;走出家门点上火,晃荡一天直到回家,期间烟不带灭的,一根接一根的续着;回到家洗把脸,再点一次就直到安歇。是否真是如此,无从查考,但这个绰号起码说明此人烟抽的厉害。
屈指算来,陈先生如今也该60多岁了,据说身体仍很健朗,依然每天三根火。我就奇怪这烟怎么就没要他的命!
有些人,刚认识时泛泛而已,交往时间长了却成了知心好友;而有些人,初次见面很是钦佩,相逢恨晚,时间长了却不厌其烦,甚至躲之不及。恰巧陈先生就是后者。
陈先生酒量奇大,酒风尚可,就是一样很讨厌,喝多了爱吹牛,而且吹的大,不知根底的乍一听就给整懵了。
例如一次酒宴,在座的有位挂子行的前辈,很是令人敬仰,话题自然围绕着他聊。咱们外行人在行家面前就想探听点稀奇,所以尽聊些南拳北腿内外家的皮毛引老先生的话头。聊着聊着聊到了太极拳,斤把酒在肚的陈先生,听了半响,扬起半红脸插了一句:那个陈氏太极,其实是我创造的。
陈先生若有其事,侃侃而谈:文化大XX以后,太极拳已经绝迹,只剩下个名字,其实是个空壳。伍主任(貌似当年国家体委主任,他称呼起来跟老表似得)找到我,却不过情面,我写了一套拳谱给他,唉,我也记不太全,中间有些招式是我当时现编的。。。。。。。
这当着行家现编瞎话,你说大嘴巴子是该抽他左脸呢,还是右脸?!
还是人家江湖人有涵养,老拳师听完不说话,跟没听见一样,置若罔闻,神态安详。酒宴散后,一一握手道别,不显露丝毫不快。
陈先生的职业与爱好有关系,他天生爱热闹。爱热闹就得往人多的地方凑,哪里人多呢?婚丧嫁娶的人最多。陈先生也是热心肠,谁家有事,他是忙前忙后迎来送往,不辞辛劳,再加上能吹好说,又天生的大嗓门,逐渐的成为红白事上有名的“大总”。
“大总”是个俚语,具体是干什么呢?大家看红楼梦有一章,《秦可卿死封龙近卫,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当时干的事就是大总的一个部分,总揽一切内务;大总另一个部分的工作我觉得应该是“祭司”。不管红白事都会有祭祀活动,大总在总揽内事以外,还得负责安排指挥有关祭司的事项,也就是负责礼仪活动。这个祭司部分也是大总最出彩的部分。
祭司又是什么呢?据说上古时候负责祭祀活动的术士叫祭司,后来演变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这个职业叫“儒生”,起初儒生这个职业专业性很强,后来因为民间祭祀活动的需要,儒生也逐渐的世俗化,成为谋生的手段。
例如至圣先师孔子名丘字仲尼,据说也曾是专做“相丧”的儒生,放在陈先生这里做个比较,孔子也就是专做白事的大总一名。不过孔夫子道高一筹,搞出了学说称为儒教,被尊为“至圣先师”。而陈先生的同行们,一代代衍生下来,连儒生二字也不敢自居,只以大总自称了。
以上是玩笑话,但因为这个玩笑,陈先生被小城百姓称为“陈孔子”。叫了一段时间的孔夫子,陈先生觉得孔子也不能比拟他的多知多懂,索性自封了一个绰号叫“陈万能”。
陈万能喝多了吹牛原本也不是大毛病,说大话吹牛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酒后吹牛是管不住嘴,酒醒了一回想,恨不得抽自己大嘴巴子,第二天见了人惭愧的不行,这种吹牛的兄台不算吹牛,最多是个不严谨,无伤大雅。
最可恨的酒后吹牛是嘴忒损,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以诋毁与己无关的一切为能事。
陈万能一次酒后,躺在澡堂子里捏着脚,悠然自得。听得旁边有几个人在说闲话,谈到城中有个很著名的两口子的离婚事件,大家替女方委屈,一致谴责男方。这就是说闲话,扯闲淡,这种蜚短流长到处都是,某个人想添油加醋现编点佐料,都会从“我听说”这三个字出发。“我听说”作为谣言的开始,鲜明的代表了传谣人立场:造谣可以,但要先把自己摘出去,以免把谣造到自己头上。
陈万能是奇人,只要能显摆自己,引人侧目,不惜自我牺牲,但凡有几声赞叹,简直是无上欢愉。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18:40 +0800 CST  
听到大家聊得差不多了,陈万能坐了起来,喝杯茶漱漱口,作势给隔壁的众人敬敬烟,然后盘好腿摆正坐姿,小烟卷猛吸几口,开腔了:你们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两口子离婚,不怨男的,也不怨女的,其实都怨我。
满座皆惊,人家这城中巨富的两口子离婚,怎么会怨你这个胖老头子呢?人在感觉离真相很接近的时候都是按捺不住的好奇,七嘴八舌的追问,怎么怨你了呢?!
陈万能续上一根烟,满腹心事,一脸愁容:唉,其实吧,我都这个年龄了,她别说离婚,就算没结婚,我也不能娶她呀。最近我都不敢回家,只能在澡堂子躲躲。
说完这段话,陈万能陈情圣丢下一圈目瞠口呆的围观群众,趿拉着拖鞋,肩膀搭着破毛巾下池子又去洗一遍。这一遍洗的舒坦,全身泡在温汤里,闭着眼睛一想,自己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眼中的神秘形象该是如何高大完美,乐的酒糟鼻子直哼哼,欲仙欲死。
陈大情圣池子里泡了一会,意犹未尽,琢磨着还得再添油加酱一番方能过瘾,连忙爬了出来,嘴歪眼笑的又朝大厅里去了。
未及走到大厅里面,刚到门口,满堂喝彩轰然而起,陈大情圣很得意,很亢奋,顾盼群雄舍我其谁之感油然而生,咧着臭嘴正要亮嗓,突然面前一黑,一把大茶壶连汤带叶的就劈头砸了过来。澡堂子里的瓷茶壶,足有两斤多重,再加上满满一壶水,这一家伙,把陈万能砸的咣当就倒下了。从里面蹭蹭冲过来俩小伙,作势还要打,被热心群众给拦了下来。
陈万能看有人劝架,也不怯场,嚷嚷着要给这个局长那个市长的打电话。呸,人家也得认识你。
劝架的一打听,打人的俩小伙是闹离婚的那家女方的本家侄子,来洗澡听一群人正叽叽喳喳的传陈万能的艳情故事,虽是离陈大情圣造谣伊始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已被演绎的香艳露骨。谣言一旦出生,成长的特别快,尤其是闲人扎堆的地方,顷刻间故事结构丰满,细节刻画传神。一众闲汉说的眉飞色舞,不料主家俩小伙听得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虽是远房亲戚,但事关家门清誉,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听到陈万能还在池子里,俩小子就沉着气等上了,定要等他走上来,在人多的地方打。及至老陈一露面,满堂喝彩声起,小伙子一跃而起,抄家伙吧。。。。。。。
隔着劝架的人,俩小伙问陈万能,你服不服?老陈理亏,长叹短吁的不再言语。相熟的街坊了解陈万能此等闲人外厉内茬,劝解一番,给老陈架起来送到了里间,俩小伙出了恶气,也撂开手,扬长而去。
一场风波顷刻消散,可惜没见陈万能施展陈式太极,算是一憾,深藏不露乎?!。
兴之所至,无所不为。因为喝多了吹牛挨打,在陈万能的履历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但就是忌不住嘴,油嘴滑舌,讨厌至极。好在有副热心肠,真是谁家有事用得着他,还真是尽心尽力。毁誉参半吧。
像陈万能这样的兄台,社会上真真的不少,亦正亦邪。但别以为莽汉就一定浑浑噩噩,看似没心没肺,不经意的被什么蛰一下,立即原形毕露,直面真心。温情起来,也细腻的令人唏嘘。
距老城三十里,某个乡村办了个土菜馆,传说很是正宗地道,一时间食客趋之若鹜。酒友邀约,且是要验证土的掉渣的老传统,结果也确实名符其实,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宾主尽欢。席间除了陈万能高谈阔论以外,众人酒都喝的很温和。这也算陈万能的长处吧,一斤酒下肚,飘飘然的就兴致高涨,随便起个话头,陈万能就滔滔不绝,有时也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住。
因是中午,都没闹酒的意思,消消停停的喝的差不多了,让老板上主食,主食品种还真不少,陈万能听完老板介绍,不假思索就点了炒面。
顷刻,炒面端了上来,出乎意料,炒面竟然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
在面粉里掺上芝麻、白糖,用炒锅干炒,把这面粉炒的脱了水,炒的熟了,然后冷凉,吃的时候用开水一烫,搅拌的粘稠的一碗,是谓炒面。炒面这个东西有个作用是易于存放,因为脱了水,所以不容易坏,在原来最是适合出远门的旅人,如今基本绝迹,因为真的是不好吃。
陈万能抄起炒面吃了几口,就唏嘘不已,而后借着酒盖脸,居然嚎啕大哭。
陈万能小时候在农村,家庭条件普通,能吃饱但吃不好,用老话说有点“缺嘴”。上面有几个姐姐,陈万能是唯一的男孩,万里良田一根苗,很是受宠。
那时候家家都烧的土灶,本地话叫“地锅”。在靠着锅沿略高的地方,会系一个铁皮做的大肚窄肩的“燎壶”,燎壶的燎字就是烟熏火燎的意思,做饭的时候,灶膛里的火苗窜出来正好燎到壶底,一顿饭做好,这燎壶里的水也就被燎开了。向智慧的劳动人民致敬,啥叫充分利用能源,燎壶就是一例。
燎壶也能热酒,酒徒冬天想喝口热酒,把酒灌在燎壶里,然后款款坐下来,在灶灰里埋个玉米或是一把蚕豆,帮着添柴拉风箱。妇人做好了饭菜,他把棉袄一脱,扒拉出下酒的小菜,趁着灶灰的余温把燎壶稍烫一下,仰身朝柴堆上一倚,慢腾腾的就是一醉。
陈万能家的燎壶自然是陈万能的专用,陈妈妈贴出几个杂面饼子,再搅上一锅玉米粥作为一家人的晚饭,然后把燎壶取下,给陈万能烫上一小勺炒面,至高享受啊,不仅是白面,而且里面还有糖。很甜很甜的糖,白糖。
陈万能有时一觉醒来,夜半三更的吵着饿了,陈妈妈就得起床去烫一碗炒面来。陈万能说,整个童年,最惬意的就是老母亲把炒面端来,陈万能趴在被窝里吃的时刻,陈妈妈坐在床头,一手扶着油灯,一手端碗热水,又怕儿子冻着又怕儿子噎着。但凡儿子能抬头一看,油灯光定是映照出且怒且喜的慈爱光辉。
陈万能泣不成声。五十多岁的老汉,想妈妈了。
或许也是自责,十六七岁进了城,先顾自己,后顾老婆孩子,然后还是顾自己。终老在女儿家的陈妈妈,临走时只埋怨儿媳妇不好,没让儿子来送自己最后一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间至憾莫过于此,伤其心,痛其骨。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19:01 +0800 CST  
更新五之羊羔酒
更新一时说压池子酒,春天入池秋天出酒。酒友问我在前面的帖子里讲过,最好的酒是秋天入池春天蒸酒,这两者到底哪一个好?
传统白酒一年只出两次。《宋史》食货志里有记,春天入池秋天出酒的叫做“小酒”,冬天入池春天出酒的叫做“大酒”。小酒好的卖三十文钱一斤,大酒好的卖四十八文钱一斤,两者价格相差百分之六十。这一大一小的称谓以及价差,已经说明了哪一个更好。
所以我说过最好的酒是秋天入池春天蒸酒,但现实中已然绝迹。大酒因为窖池使用率低,成本自然高,卖的就贵。而如今,酒厂所需的原酒,只要是固态发酵,使用起来效果一样,有便宜的谁还用贵的呢。大酒卖不掉,自然也就没人做了。
没了大酒,小酒就成了如今最好的酒,好比冠军出了局,亚军就顺势成了第一名,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而这亚军也不是自愿当的,夏天不能出酒,酒厂是不得以而为之。一旦天气凉下来,他们就会开始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窖池的使用率。成本越低越好卖啊,没有哪个买家怕便宜。廖化最终不也投降了吗!时也,势也!。
回头再讲宋朝的酒,三十文一斤以及四十八文一斤,换到如今价值几何呢?按照黄仁宇先生提出的算法,古今货币的换算应以黄金为基准。当时的一两黄金是现在的40克,今天是2014年8月30日,今天的黄金收盘价是每克253,那么宋朝的一两黄金就价值如今10120元,约等于10000吧。
一两黄金当时等于十两白银,十两白银等于十贯钱,而十贯钱又等于一万文。注意了诸位,彼时10000文可换40克黄金,而如今40克黄金价值10000人民币,结论是,宋朝一文钱约等于现在一元人民币。因此小酒30文,约等于现在30元;大酒48文,约等于48元。小酒的价格与如今相差不多,很接近。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然!虽然价格接近,但原料成本却有很大不同。
沈括《梦溪笔谈》上说,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石”在这里读作dan,是重量。北宋一石是92.5斤,当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640克,因此一石等于如今的59200克,也就是59.2公斤。北宋时候小麦亩产是多少呢,平均是2石,换算一下,约等于现在的120公斤。现代的小麦亩产是多少呢,找到的数据显示是平均400公斤。
彼时亩产120公斤相较如今亩产400公斤,于酿酒而言,这里面的曲折想来很是费神。
宋史所记的大酒小酒,原是朝廷官酿的酒,是国营酒厂。嘿嘿,与民争利,古今皆同。但官酿也有好处,有了国营的酒好比有了国家标准,私人酿的酒就有了比较,酒徒不傻,同质比价,同价比值。因此民间各种好酒琳琅满目,《武林旧事》中所记的各色酒名就有五十多种。
虽然蒸馏酒业已盛行,但酒徒对发酵酒依然旧情难忘。《东京梦华录》说,在最好的大酒卖到48文的时候,羊羔酒却能卖到81文。
羊羔酒,也叫羔儿酒。源于汉唐,兴盛于宋。之所以有这个名字,盖因此酒材料以羊肉为主。据《北山酒经》所记:腊月取绝肥嫩羯羊肉三十斤,连骨使水六斗已来........。
文言读起来费劲,翻译一下,大概意思是把肥羊肉煮熟去骨剁碎,和米饭一起蒸,然后拌在一起发酵。过滤后的酒就是羊羔酒了。据说色泽温润,呈乳白色,至于口感,借用明朝高濂《遵生八笺》的评论来形容:味极甘滑。
看这一段我想起南方吃腊肉蒸饭,把腊肉腊肠或者腊鱼什么的,和米饭一起蒸,因为腊肉里的油脂被米吸收,吃起来油滑的很。可想而知,用羊肉和米饭一起酿出来的酒,定然也是温润甘滑。记得当年有个老酒仙说过,好酒喝起来就像喝油,不用吞咽,到口里自己滑下去。想必就是那个感觉。
之所以这个羊羔酒在宋朝时候很兴盛,与当时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宋朝以羊肉为主要肉食,宫廷里“御厨止用羊肉”,官场民间自然也以羊肉为主。所以苏轼在《仇池笔记》里说:“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苏轼高明,偏偏把猪肉吃出了名堂,作为酒徒,窃以为东坡肉丝毫不逊赤壁赋。
那时苏轼日子过得还很算得意,官居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宋朝的官员俸禄很高,苏子当时不仅有俸田,并且还有20贯左右的月俸,也就是说,除了供养自己的农田以外还发2万块的闲钱。彼时的老苏羊羔美酒肯定没少喝,“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这诗句即是佐证。
苏轼在杭州,逍遥快活是少不了的,文人做官的那些套路老苏样样精通,可老苏声色犬马之外却也心系百姓。西湖,并不是老苏来了才草长水涸,之前主政的人多了,能混到这个位置上的都是人尖子,难道人家不知道要疏浚西湖?
疏浚西湖,造的好了老百姓虽喜欢,但让朝廷花钱,天子不见得真高兴;而万一造坏了,天怒人怨,与仕途却有大碍。并且,疏浚成效未必立竿见影,就算后来功德无量,主政业已换几任了,总之做这个事,要受西湖的累,却未必能享西湖的福。
老苏应不是逞一时之勇吧,我更愿意相信,他还真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达则兼济天下,也是旧时文人风骨。
以苏子之才,疏浚西湖何足道哉,目送手挥而已,尚不足彰显苏子的高明。且看苏堤之上,一边发号施令举重若轻,一边小火慢炖举轻若重。造堤炖肉,皆成经典,这才是可钦之处。这一般潇洒,后人学东坡,又岂止文章。
诸位酒友,以苏子为镜,休再谈忙话累,且留一份精致,莫失率性真我。稼轩云:人间路窄酒杯宽。得意也罢失意也罢,浅酌一杯,陶陶然自在安宁。
东坡先生的话题若展开,多少篇章也表达不完后人的敬仰,而每每想到最后,又被他留下的那个谜绊住,一个四川眉县人,死在江苏常州,却为什么要把自己葬在从没去过的河南郏县呢?无解!。
自宋开始羊羔酒频现各种典籍文献,广为流传的《水浒装》《红楼梦》等等都有提及,其中最有趣的是《金瓶梅词话》中的一段,在第53回,兰陵笑笑生写道:次日,西门庆起身梳洗,月娘备有羊羔美酒、鸡子腰子补肾之物,与他吃了,打发进衙门去......。
当年读到这里,联想起央视的一则:“xx肾宝,他好我也好”,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羊羔酒自出现至没落,其间逾千年之久,横贯唐宋元明清,今人读史,每遇提及无不赞叹。在古代中国的美酒当中,以肉入酒得享盛誉,仅此一例。可惜芳踪杳然,匿影藏形,今人再难得遇。
她最后的痕迹应是雍正给年羹尧的批书,从御批内容上推敲,那时羊羔酒俨然式微,不常见了。原文是:“……宁夏出一种羊羔酒,.....,朕甚爱饮他,寻些送来,......,特密谕” 。
不知雍正后来喝到没有?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19:25 +0800 CST  

更新六之夜雨敲窗
深秋回小城蒸酒,秋雨绵绵几日不休,心中窃喜。每日早早回到蜗居,先痛快洗个澡,然后亮起台灯,倒一盅酒,慢慢喝着翻书看,听窗外雨落屋檐,安逸的很。
此时酒与书还在其次,台灯是主角,要用夹置式的阅读灯,方便夹置在床头,微醉以后躺下来,更能随意慵懒。灯泡必须是四十瓦的白炽灯,发出黄色光亮,很温馨。如果换成节能灯那种白光的灯泡,感觉就很差,冷飕飕的。有了这盏白炽灯,在秋雨纷纷的漆黑夜晚,仿佛无边黑暗的山谷中一间温暖小屋,而我恰在其中,漫翻书卷,浅酌老酒。
此时下酒最好是本温情点的书籍,光怪陆离的内容也煞风景。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夜,买了本《酉阳杂俎》,夜深人静的时候,倒杯酒开台灯,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本书的作者是唐朝的段成式,里面最好看的是志怪小说,尽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并且讲的声情并茂煞有其事。
我至今认为老段是把这些内容当成新闻记下的,当时一定是深信不疑。他若是活在当代,必是个不合格的记者,仅凭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再加上文笔又好,添油加酱一番之后,更让后人读来有宁可信其有之惑。
记得当时连读几个故事,几大口酒灌下去仍是背脊发凉毛骨悚然。合上书本想定定神,却听得窗外寒风呼啸,如龙吟,若鬼哭。
忽然就感觉到“怕”,理智控制不了的那种。明知道故事是假的,可就是感到自己背后有人,不敢闭眼,闭上眼就感觉背后那个人转了过来,近距离的在面前注视自己,一幅贞子的打扮,手指着某个方向,披头散发,不言不语。
后来躲在被窝里听谭咏麟,注视着四十瓦的白炽灯愣神,有种大难不死重回人间的感觉,心有余悸又暗自庆幸,生活真美好。一盘磁带翻来覆去的听,其中有一首歌叫《像我这样的朋友》,听得很是动情,冲淡了段成式带来的惊悚。那一晚最后的记忆,是双卡录音机在两首歌之间的几秒静默,机械齿轮沙沙响,以及喇叭里的电流声。
那以后就学乖了,夜晚下酒专找一些轻松的书看,德龄《清宫两年记》,金易《宫女谈往录》,《邓友梅选集》等等,陪我度过了许多美好夜晚,其中最爱连阔如的《江湖丛谈》,连先生有点近似《老残游记》的写法,把民国时期的江湖人物及路数伎俩讲的翔实又有趣,从中看到传统也看到传承,貌似前尘往事却又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个人以为,《江湖丛谈》完全可以媲美《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官场现形记》从老虎写到苍蝇,看完这个,再看中纪委网站上的案例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时代不管怎么变,作为个体的人,古往今来相差无几,所以说鉴古知今,看过了以往种种,也就能大致了解当下,甚至能看到模糊的未来,这也算读书的功用之一吧。
李宝嘉写的官场离我很远,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江湖丛谈》讲的是普通百姓的世界,其中的许多的故事如今依然有鲜明的时代性,旧时社会的魑魅魍魉从未远离,就算穿上了西装坐上了奔驰,骨子里还是那些老套路,前人玩过无数遍的老把戏,不过是又一次周而复始的轮回。窃以为,如今很多所谓的高超谋略,不过就是读熟了这几本书。
着眼微处,举个都能瞧得见的例子,有酒友说在某地街头看到有小店卖老婆饼,食客如云,整天都排着长龙。这样的奇观各地都有,有卖饼的,有卖糕的,还有卖猪蹄的,卖热饮的,甚至炸油条,臭豆腐,应有尽有。铺面都不大,一般就是个小橱窗,但无一例外都是排着长龙,不管你啥时候去,只要他开着门做生意,门前一定有长长的队伍在等着。
小庙不是怀疑论者,相信只要东西好,自然顾客盈门。但若一条街上,三家五家都是如此,这就有点奇怪了。并且,这些火爆的小食品,都有一个共性,基本全在外来人口流量大的大城市,而且还得是商业中心的黄金地段才能看到。这就有了第二个疑问,那么好的东西,就算开在巷子里应该也能卖火吧,为什么非得在最贵的地面租房呢,解释可能只有一个,换个地方就不灵了。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23:24 +0800 CST  
若是在这小店的对面观察上三天,可能会发现,排队的当中有很多熟面孔,他们每天都是早早来到门口排队,一天能排上很多次,队伍长时他在一边溜达,一旦等的人少了,他就又跑过来排上了。
他们的作用用漂亮话说,这叫氛围营销,意思是人为的制造一种消费氛围,借以吸引顾客。作为个体的我们,偶尔去趟大城市,逛逛商业中心,一看这店面长长的队伍排着,肯定好奇啊,再看东西虽然贵点但总价不高,十块二十块的谁会在乎呢,且得尝尝怎么个好吃。越是队伍排得长,越是一定要买。
这氛围营销用江湖丛谈的话说,这叫“托”,用“托”“诈粘子”、“圆粘子”、“拴马桩”,为的不过是“馈杵”而已,江湖人的惯用伎俩。托无处不在,咱们看淘宝上刷信用的,刷销量的,那个不是托呢?
卖房子的也是如此。房市过去十年确实火爆,唱多时期日光盘俯仰皆是,可唱空时期,四线五线小城市,一开盘仍是人山人海,没过24小时就登报说卖完了,这里面一定也有氛围营销的手段在里面。
虽说登报告知已经卖完了,但真卖完了他还登什么报呢!所以你揣着银子过去,定有仅剩的几套等你挑选。更高明的是当时斩钉截铁,都卖完了,一套没有了。然后过个三五天给你打电话,“哎,这有一个办不了按揭退房的,我这是看你不错关照你,快来交钱,不然又没有了啊”。想不上当?挺难!。
若是商家有了好东西,诚不我欺也,那么在销售上用点手段,类似这种氛围营销的手法倒也无可厚非,取巧而已。可就有一些人,取巧得了利,觉得这样来钱容易,从此专在取巧上下功夫,这时候业已不是取巧,可以称之为投机了。
投机挺可恨,投机者只为利益驱使,没有荣誉感,有赚钱的门路就一猛子扎下去,只要不犯罪,哪怕违点法也在所不惜。曾经社会上流行过这么一种生意,在闹市搭个舞台卖化妆品,先是载歌载舞把人召来,然后卖手登台忽悠,先把化妆品吹嘘一番,让观众认可化妆品挺好,随后抛出主题,例如一套化妆品原价399,但今天优惠到199,并且送一台价值200的照相机。
这里面的窍门是这样的,逢到节假日的闹市里,任何一对逛街的男女两个人,若看到卖照相机基本就忽视而去了,但若是在热卖的是化妆品,起码女方会关注一下,所以化妆品只是吸引关注。当你了解了价格以后略觉不值时,卖家提出送台相机,这个诱惑挺大。因为那个时期,数码相机刚流行,社会上光学相机居多,不是每家都有。这投机者就利用这个信息不对称,把老百姓还以为很贵但事实上已经便宜的无人问津的光学相机当成诱饵。卖的哪里是化妆品呢,其实卖的就是相机,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收到你的钱就是赚到了,至于你化妆品好不好使,相机能不能用,那就不管了,验证化妆品与相机的品质需要的时间,足够卖家转移,打一枪换个地方,此生再不相见也。
这送相机的主意一定是个别卖化妆品的想出来的招,原本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但在销售的过程中,用些取巧的手段,赚起钱来更容易,索性更进一步,专注于投机的营生。
这样的手段现在仍有市场,有些电视购物的节目里还在延续,在收音机里也经常能听到。可也有一些虽说在投机取巧,但确实物美价廉的商家。近年经常看到有促销服装的,很有趣,这些商家我觉得其实在做好事,把价格卖的便宜些,抛除了一些完全没必要的附加值,消费者还是受惠良多。
他们一般都有一个小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领头的负责组织货源,到江浙广深一带找厂家批货,单找那些外贸尾单什么的,只要价钱合适全扫回来,还有几个人负责找店,这个找店是整个生意成败的关键,很有讲究。首选是中小城市的名牌店,在那些城市的商业中心会有经营多年的服装店,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找店的就一个一个去谈,要在元旦以后到春节之间把他们的店租下来。
只要条件优厚,总会有商家愿意把自己的店短期租出去。他们会算账,一个冬天自己经营如能赚十万,人家给到二十万,那还有什么说的呢。找店的把店面租下来后,然后团队里做现场的就介入了,把大量的冬装囤积到店面里,打着大促销的旗号就开卖了。一来租下的店面原本在当地有口碑,大家相信这个店,有品牌效应在里面。二来这店里原来卖的衣服很贵,现在活动期间东西确实卖的便宜,一件羽绒服商场里好几百上千,现在不过就是一百两百,哪个怕便宜呢。一时间卖的就风生水起,出货量大,价格便宜也不少赚,他们要赚的就是这个快钱,不计较单件利润,要得是规模利润。
不过在小城市和在大城市有不同,在小城市主卖男装,因为男装简单,无外乎夹克、西装、皮衣,适用性强。并且男士一年当中买衣服不多,过年了买两件,几百块钱无所谓。而在大城市,要以女装为主,找店也有规律,要在人气旺的大商场里找,卖货技巧基本也相同,不过无需大张旗鼓,只要贴张海报即可。所以我们会在这些大商场里看到一些店,女装特便宜,标贴上写着上千上万,折后售价不过三百两百。
做这个生意的,我觉得是在做好事,虽说取了巧,可也确实物美价廉,毕竟衣服这东西,款式质地现场看的出来,买家不会亏。美中不足的是,会有个别的假冒名牌。原来在服装行业中,有一个专打商标的环节。在大多的批发商场,这样的从业者很好找,你把没标的衣服交给他,要什么标他给你打上什么标,以质论价,有些商标繁琐,例如绣花的皮质的相应贵些。我们原来可能以为假冒的都是厂家,其实不然,现在行业分工细致的很,代工的企业出厂时衣服没有标示,搞批发的会因地制宜,当地哪个牌子卖的好,他找打标的弄什么标。引申一下,整天说知识产权保护什么的,到批发市场走一走,满大街几十块一双的耐克阿迪皮尔卡丹,真较起真来,哪里抓的完呢,法不责众。
这些人和前面做化妆品的如出一辙,原本也是规矩人,偶尔搞个促销销量大,动了心思,转行专做促销了。这些打游击战的商家还算动脑筋的,组织团队,多头并举,每年同时搞几个城市,总是赚的多赔的少,而有些单打独斗的懒货,找一门脸,大促销能连续卖上若干年,就无趣的很。总之多赚钱,赚快钱,当下社会,谁不想呢,赚到哪天是哪天吧。
很多酒企又何尝不是如此,取巧多于诚信。踏踏实实做好酒,太慢了等不及,在销售上下功夫才能来的快,琢磨些点子把钱换回来是正经事,做生意,本质就是你骗骗我,我骗骗你嘛。大环境如此,谁能独善其身。世人皆醉你独醒?那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世人皆醒你独醉。
怎么忽悠消费者也不说他,无外乎引导与迎合,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不管冠上多么冠冕堂皇的理论,本质不变。可也不是所有的招数都好使,有些酒企花了大钱请人策划,实施起来却不理想,投入大赔的也大。当年首都有巨富之家的掌门人到小城来投资酒企,动静闹的真叫大,选址时请了高人坐着飞机看风水,从建厂就力求最好,凡事必须高大上,舍得花钱。可结果三年不到一败涂地,如今剩下一座厂还在那闲置着,估摸着院里的草如今也是小城长得最高的了。
反思这位掌门人,并不是败在外行上,虽说隔行如隔山,可若是认真学习也不会差哪去,万一自己学习能力强,很快超越同行也是有可能的。他们败在哪里了呢?败在做酒不爱酒,卖酒为爱钱。做酒只是因为看到酒的利润大,投入又少回报又高,把酒当成盈利的商机,投机来了。酒实在不敢恭维,价格又死贵,水里面加点酒精加点香料就卖大几百上千块,还不能说他们酒贵了,一说他还有理“我这水晶的瓶子一个就几百块”,谁要你瓶子呢!你到底卖的是酒还是瓶子啊?!
这个厂子虽说关了张,但也人有在这个厂子赚到很多钱。酒行业里有两种人是稳赚不赔,一个是卖酒精的,一个是做团购的。
这卖酒精的原来帖子里讲过,拉关系走后门公关调酒师,像这家酒厂的老板原本就外行,酒水全靠外聘的调酒师把关,那调酒师说买谁的酒就得买谁的酒,所以价格也是死贵。做团购的也讲过,通过关系搞定那些大单位,逢年过节一批酒发下去就万事大吉了。这行当也有一些窍门,酒厂为了拉拢这些人,会专门生产做团购的品种,这类酒市场上看不到,外人自然不知道价格,卖给人家多少钱就看领导的心情了。
不过这些人钱赚的虽稳当,在老百姓看来算是成功人士,可各有各的为难,从官员手里讨生活,不是辛苦二字能囊括的。何止是卖酒的呢,各行各业,但凡与官家有点关系的行当,都是挤破了头的去钻营。什么地产行业,矿产行业,药品行业等等等等,官家买时,再普通的商品都比市场价高;官家卖时,再珍贵的资源都比市场价低,官家为什么这么傻,有纪委管着,轮不到咱们操心,刘志军不就抓起来了吗。可商家为牟利,成天去给当权者当孙子,变着法子去巴结,总是让人瞧不起。赚到钱又如何?纵然你富甲天下,也未必如我粗茶淡饭吃的香甜。假如我遇到丁女士,我很想问问她:嗟来之食好吃吗?
有人说愤世嫉俗者,皆因自己没有得利,这话以偏概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也不是人皆为财死,鸟皆为食亡。我相信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些人,有那么点骨气,并不因没得利而愤怒,却是因愤怒而放弃得利,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非不能为也!老祖宗的那点风骨,还在悄悄的传承。没有断,也不会断。
夜深了,雨仍未停。借着醉意写到大半夜,都是酒话,不如睡去。把酒盅放在凉水里泡一泡,小心擦干,用手帕包起来,放进抽屉里的固定位置,又顺手在书架上取了本书,舒舒展展的躺下来,白炽灯下翻开一看,嘿嘿!《酉阳杂俎》。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24:17 +0800 CST  
更新七之往往醉后
有位酒友王先生,喝多了以后走起路来忽左忽右,据他说,他喝醉以后看原本笔直的马路是弯曲的,成s状,为了防止摔倒,尽量沿路的中间走,所以在别人看来他走路忽左忽右,可他自己却以为一直走在路的中间。
还有一位好友冯先生,走起路来一会高抬腿,一会弓着腰。据他说,他喝醉以后看原本平坦的马路是起伏不平的,所以他一会爬坡一会下坡。有时候离家远点走累了心里烦,掏出手机投诉市政工程,要让市长亲自接电话接受他的批评。奇怪的是,每次都打114,我问他你咋不打110呢,这哥们说“咱酒醉心不迷”。
还有一位好友丁先生,喝多了分不清白天黑夜,谁要是碰巧和他夜宵喝上一杯,那算是走不掉了,饭馆老板要是来劝劝“哥几个,天晚了,等身吧?”,丁先生会很不高兴,用手一指漆黑的夜晚“这天还大亮呢,晚什么?!”。丁夫人告诫他晚上喝酒要注意,看见天还亮着就是自己喝多了。可问题是丁先生总是以为这天还大亮着呢,才开始喝怎么会喝多呢。后来冯先生帮丁夫人想了个办法,丁先生晚上要出去喝酒,就逼着他在脖子上挂个墨镜,喝得差不多了让人给他戴上。
一场酒喝下来,到了丁先生抬头对着满天星斗高呼“好大的太阳”时,知己好友就起身把眼镜给他挂起来,果真是酒醉心不迷,丁先生戴上墨镜就清醒了“天都黑了,回家回家”,可大晚上的带个墨镜也看不见路,有时候冯先生就得送丁先生回去,且看夜半街头,冯先生小心翼翼的扶着丁先生在马路上走,提醒着丁先生脚下注意“上坡了上坡了,抬腿抬腿,哎哎,下坡了下坡了,弯腰弯腰”,这还不热闹,还有王先生在身后关心着呢“你俩倒是走路中间啊!”
酒酣之时,各种奇葩皆有,哪怕平时再严谨的人,多灌几杯,也是性情尽显。有人醉了看谁都可亲,有人醉了看谁都可憎,有人遇人送钱,有人逢人讨债,有人哭,有人笑,有唱歌的有唱戏的,有要跳舞的有要跳河的……
醉态种种五花八门,酒里乾坤煞是热闹。如果必须用最简明的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起那一句:往往醉后、最见性情。
这八个字是从傅二石先生那里听来的。据他说,外行看抱石先生的画,分辨高低的最简单办法是看落款,有“往往醉后”这个章的,即是抱石先生得意的作品。大师嗜酒,每每醉后挥毫,醒后观之惊喜连连,由此刻了这个往往醉后的章,只有在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中,才舍得用此章,并留下这句“往往醉后,最见性情”。由此我学个乖,遇到抱石先生的画,就看有没有这个章,有的咱就使劲的叫好,没有的就做迟疑状略一沉吟“似有不足”,总能在行家面前暂且遮丑。
抱石先生的往往醉后,前人亦有印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醉后方得。据说王羲之当时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醒后观之连声赞叹,拿着自己写的字佩服的不行,就差对着镜子给自己磕头了。王羲之后来几次重写,都无复当时神韵,叹曰“此神助尔,何吾能力致”,羲之所言的神是哪位尊者呢,无他,酒也!酒徒以为,这“天下第一行书”若落个款,羲之与酒,也甚贴切。
王羲之把兰亭序视为珍宝传家,要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可传到第七代王法极手里时,这位却在湖州永欣寺出家当了和尚,法名智永。智永和尚无后,就把兰亭序交给了徒弟辩才,而辩才在绍兴云门寺里把宝贝给丢了。传说是被御史萧翼骗去的,不管怎么丢的,总之就到了李世民手上,后来也给他陪了葬。
如今能看到的都是摹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这三位是唐摹本,有证据说是太宗让这三位比着真迹摹写的。其中冯承素用的是勾填法,先描边画框,然后填墨。貌似冯先生不是写,而是画,力求逼真,算是手工复制了一份,因此最为接近真迹,被称为“神龙本”。唐以后的摹本作者肯定都没见过真迹,所以后世的摹本是摹本的摹本。据说好的摹本不让真迹,内行讲起来头头是道。可惜我是外行,就像不耐烦看翻拍电影,一听是摹本,本能的就有种批判的精神头,谁叫咱是外行呢。
虽是外行,偶尔也附庸风雅,可年轻时候对书法却着实欣赏不来,不会欣赏。好比自己不识字,却想读一本书,别人都说好,自己却不会看,既着急又痛苦。有人说,你要想看得懂书法,必须要学着写,真草隶篆勤学苦练,三年下来就看得懂兰亭序的妙处,五年下来就知道苏黄米蔡的高明。对此观点,小庙至今不以为然。
如果这观点成立,那么书法艺术其实是书法家艺术!感觉这意思就像在说,要读书就得学写作。而事实上我只是渴望阅读,学会识字就足够了。我只是个平头百姓,没时间也没兴趣练习,更不想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家,我所希望的只是学会欣赏,但悲催的是,假如我现在还是一个孩子,每当我对某个艺术形式感兴趣时,老师却总让我从基本功练起。我只是感受到了它的美,你却推着我去掌握。
这个世界大的很,哪能啥都学一遍呢。学书法的才能看的懂书法,学音乐的才能听懂音乐,那样的世界岂不太无趣。总以为学会欣赏艺术,比掌握艺术技巧更重要,也更有普世价值。可现在好像学技巧容易,学欣赏很难。城市里各种培训林立,没找见一个赏析班。所以不练书法的看书法,多数只能通过标价来估摸价值。一幅作品好不好,那要看它值多少钱。这是普遍心理,很多酒友也是如此,没功夫去探究酒为何物,只能简单的以价格来衡量品质高低,价格高的就是好的。所以酒商们就抓住这个心理,使劲往高处卖,原本很简单的事弄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
而如今高端酒不好卖了,酒商都在嗟叹反腐的原因。作为老百姓,我觉得腐败是丑恶的魔鬼,反腐是天大的好事。而反腐造成高端酒低迷,则说明高端酒原本就是腐败的寄生虫。其实倒也未必全因反腐,酒价像房价,一直往上走,高到一定时候,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反腐也只是导火索。越聊越远了,还说书法吧。
书法虽好,却不得其门而入,耿耿于怀多年。贴(此处应读去声)没少买,就是不会看,快雪时晴贴、中秋帖、伯远帖、自叙帖、上阳台贴等等等等,这些起码造型挺顺溜,拿在手上也能端详端详。可万一不小心翻到苏东坡江上贴、寒食帖,立即就郁闷了,歪歪扭扭难看至极,到底好在哪呢?着急又痛苦!
小城有位梁先生,嗜酒爱书法。一次逛小城黉学,遇见梁先生溜腿,聊起来照壁上“宫墙万仞”四个字。但凡有孔庙,正门前都有这一面照壁,上书“宫墙万仞”,直到当地出了状元,才能把这堵墙打掉,让状元从正门进去礼拜至圣先师。看一个地方的孔庙有没有这面墙,就知道当地有没有出过状元。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27:22 +0800 CST  
皖北小城没出过状元,所以这宫墙万仞至今屹立不倒。梁先生指着照壁侃侃而谈,由典故聊到书法,从而聊到写,聊到练,聊到观。前面的大半部分我没听进去,后面这个“观”却留了意,原来欣赏书法是有窍门的。按照梁先生教诲,观贴要“视线移动“,以眼作笔,随着贴里的字一笔一笔的走,想象作者正在写,你在身后观。这让我想起来一部星爷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华府给唐寅写卖身契,画面上笔在纸上走,赏心悦目。
是日晚,粉墙上挂起神龙本,三杯酒后,细细观之。以眼作笔,心随笔动,两遍看下来,醉眼惺忪,呼呼睡去,第一次赏贴完败。性本愚钝啊,奈何!
赏贴虽失败,但治了我的失眠症,早睡早起,神清气朗。自此每晚以贴下酒,观上几遍,心如禅定,酣然入睡,妙不可言。如此月余以后,神龙贴已了然于胸,闭上眼也能走上几遍,渐渐感觉出那个味道来,每到妙处喜不自胜,不觉又是几杯下肚,甚至也有想写上几笔的冲动,然而失眠症从此却更严重了,叹书法耐药性不强。
这个观贴之法酒友也可小试,遇到喜欢的贴,读的熟了有趣的很。如在秋日午后,几杯老酒下肚,或河边或草地仰躺,看晴空万里,以心为笔,蓝天白云上挥毫泼墨,甚是陶冶。最妙的是,别人只见你醉眼观天笑逐颜开,哪曾想咱平头百姓正在装十三呢,咱装给自己看。
不过有些贴却不适合酒后细读,如颜真卿《祭侄稿》满纸悲愤,真真让人摧肝裂胆。天下第二行书,绝非浪得虚名。如果心里有点不快,或是受了点委屈时,读此贴入了味,霎时间义愤填赝,忍不住就要拍案而起;也或者读的心死神伤万念俱灰,止不住涕泪四流痛不欲生。总之酒徒慎入,切记切记。
梁先生的教诲,小庙受益匪浅。往往醉后百无聊赖,随手挂个帖,就是半日悠闲,或一枕好梦。虽受教于梁先生,可梁先生本人醉后却不观贴,他有自己的乐子。与梁先生喝酒,他总要找个话茬把得意的手段勾出来,婉转迂回的提醒你请他一展雄姿,若是你不搭腔,逼急了他强加于人:“我给你耍套醉八仙”。这句多是盛宴结语,但得此句出,“端杯手”“踉跄步”摇摇摆摆已然走起。
醉八仙即是醉拳,梁先生少年时候得遇高人,学得此拳,算是生平最得意的一件事,往往醉后喜欢显摆,乐此不疲。醉八仙招式多是跌扑滚翻,与地躺拳很相近,只见梁先生或蹲或躺,翻来覆去,间或小憩做一番详解,生怕观者看不出妙处,一套拳总要半个钟点才能偃旗息鼓,拳打的好坏且放一边,可惜腌臜了一身干净衣裳。如是酒喝的刚好,练完出身汗,再去澡堂子泡上一个下午,顺带洗洗衣裳,这一天算是酣畅了。但偶尔贪杯过了量,打起拳来形醉意也醉,摸爬滚打看上去就像翻滚挣扎,间或呕声连连,才施几招就势睡去也是常有之态。
有行家看梁先生醉拳,点评说是花架子,意思是中看不中用。传统武术中拳法只是练法,与实战无关,击技都有各自的打法,例如这醉八仙,不管怎么练套路,练得再娴熟,只要不学打法,与人争斗也是挨打的面大。传统击技博大精神,小庙不敢妄谈。只能说如今提倡的体育武术,与传统武术相去甚远,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李连杰有个电影叫《精武英雄》,其中有段对话言简意赅的说明两者的区别,大概意思是,陈真认为最高境界就是最快的击倒对手,而船越文夫却说最高境界是提高自身的潜能到极致。听起来船越文夫很高明,简洁阐明体育武术的精神,并有拔高到哲学的意思,而事实上陈真却更真实,那才是传统武术的精髓。武术是击技不是体育,完全以击倒对手为终极目的,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梁先生操练醉八仙,口中讲解的都是这一脚要踢在下阴,那一拳要打在咽喉,招招都是以命相搏,如是按体育武术的要求来说可都是下三滥的手段啊,要是再上升到武德之类的高度,练这醉八仙真是罪过啊罪过,也可能梁先生少年时遇人不淑,学的都是腥挂吧。好酒者必好友!我的wei信号 sanshengxiaomiao 很高兴认识大家。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时代发展了一切,也湮没了一切。历史可以随意打扮,文化可以任意阉割,传统的那点东西,从里到外都换了模样。不费劲翻翻故纸堆,很难再看到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其实并不难找,但找到的本来面目却未必好看。就像你倒杯原酒给酒徒,他不一定喜欢,他觉得不好喝,因为与个体经验迥异,夜路走惯了,忽然来到大白天,反而两眼漆黑。其实就让他在夜路上走,也是快乐的一生,非得把事搞明白,也不见得就愉快了。
有位酒友姜先生学佛,每喝到微醉他就离了席,不远处找把椅子款款而坐,双目微闭,喃喃自语念起经来。人家并不是心血来潮装高人,多少年都是如此,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可一次酒宴很不巧,碰到个爱较真的夏先生。
这位夏先生强闻博记,往往醉后好为人师,看见姜先生离席念起经来,他也走了过去听了听。约莫两三分钟,夏先生一拍姜先生的肩膀,大声说:你念错了。不仅是姜先生,同桌酒友都惊住了,这念了多少年的经怎么可能念错呢。不服,莫说姜先生,连旁观者都不服。
夏先生真不是哗众取宠,人家有道行,仔细解说了一番。这姜先生反复念叨的是《心经》里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总计十四个字,按照姜先生的读法是“jiē dì jiē dì ……”,夏先生纠正正确的读法是“gai dai gai dai…..”。不仅纠正读音,夏先生还说明了出处。原来这心经传入时正是盛唐时期,梵文咒语用了当时的官方语言音译记录,而当时官方语言却不是如今的普通话,所以不能按照现在的普通话来读。当时的普通话是什么样子呢,与如今江浙一带的地方话接近。例如揭这个字,与街是同音字,在江浙口音里“上街”读成“shang gai”,所以在咒语中揭就不能读jie而是要读gai。
夏先生由此展开,从语言到地域,从民族到文化,侃侃而谈。往往醉后,最见性情啊,夏先生酒后好为人师,而姜先生在一旁却是羞愧难当。姜先生只是个生意人,虽是学佛却没有师承,逢山便拜遇庙烧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弄了本书就看上了,没人指点自然学的不精,当然他也从没找人请教过。
可就念错又能如何呢,只要佛祖心中留,酒肉都能穿肠过,何况咒语读音。夏先生不厚道,直接打了人家脸。真以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呢,那可不一定啊。夏先生酒后痛快一会嘴,姜先生醒来羞愧半辈子。夜路走惯了,旅程也同样快乐,一辈子匆匆就过去了,何必太较真呢。
人生识字忧患始,难得糊涂最高明。
多么痛的领悟!善哉善哉!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1:01 +0800 CST  

更新八之药问五难
药酒是药还是酒?这个问题很严肃。
很多酒友每日无酒不欢,喝药酒的想法多是惯性得来,既然我天天喝酒,不如我喝药酒,那样既能喝酒又能滋补,两全其美。
如此惯性思考的占大多数,把药酒当成酒。于是就找个方子就泡上了,也不管这方子治的什么病,更有甚者,懒得找方子,道听途说的找些中药材就丢酒里面,以为只要药好,总会起点好作用。饮时也无节制,偶尔兴起只图一时痛快,不醉不休。这种喝法,我觉得用“自残”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药酒是药,不是酒!药酒不能当酒喝,要当药吃。大量饮酒不过就是醉一场,而大量饮药酒却如同过量服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就像感冒冲剂喝起来有点像咖啡,挺好喝,但你能因为好喝而非要喝过瘾吗,好喝它也是药,不是咖啡。请看那些咳嗽糖浆上瘾的,那叫瘾君子,是中了药的毒。所以药酒只能当药吃,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
这个帖子早就想写,却一直不敢写。盖因药酒的炮制过于庞杂,不是几百字几千字能概括的完,并且自己受视野所限,了解也是不多,真怕一言不慎,指错了路,反而适得其反。药酒喝死人的并不鲜见,随便一百度就是冷汗一身,不敢儿戏。
诸位酒友读这个帖子时请辩证的看,读完能引起思考,进而根据自身需要深入探究,即是本帖功德圆满。
药酒第一难是问症。每种药酒都有适用的病症,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找对方子。可自己有什么需求,自己却很难准确的认知,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所以酒友泡制药酒以前,最好去找一找医生,做个体检,给自己问问症。
既然是中药泡酒,自然与中医关系密切,多数酒友会直接去找中医,但多数中医却未必谙熟药酒。哪怕中医是万能的,不代表所有中医大夫也是万能的,事实上具体到个体医生时,庸才也是不少。
据说人有二十八种脉象,望闻问切自有一番道理,中医根据脉象能判断出隐藏着的疾病,但中医切脉受经验影响很大,准确率各有不同,同时也有不足,比如中医能号出来高血压,却不能号出来血压是多少。
个人以为,为泡药酒做体检也不妨中西医相结合,西医那里做检查,拿着各种化验去找中医,这样可能效果更好。自己有没有病?有病的话是什么病?没病的话又在哪方面不足?了解了这些,该喝些什么药酒就清楚了。
可即没病又没有不足,那怎么办呢?如果即没病又无不足,其实真的不必凑热闹,奉劝一句:健康弥足贵,切莫瞎折腾。人人都想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则必衰,哪怕你想去拯救世界,喝药酒也补不成超人。
当然,也有个别酒友觉得药酒就是好喝,就是喜欢那个味,如果真是如此,请参考前面所讲咳嗽糖浆上瘾的,也许喜欢喝本身就是病!不过喝药酒上瘾的病,却没有药酒可以治。
药酒第二难是索方。因药酒而找中医问症,问症是目的,开方子倒在其次。中医虽有同病异治,一人一方的精妙,但在药酒上,却不适宜。懂医未必懂药,懂药未必懂医,即懂医又懂药的未必懂酒,这就是寻方的难点所在。
如果遇到的中医是爱酒之人,自己有心得有体验,这是你运气好。可一般中医给你开的只能是治病的方子,煎熬服用,讲究个药灌满肠。暂且不管开的是经方还是时方,你用此方去泡药酒,就不对路子。你若非得问他泡酒与煎服效果是否一致,恐怕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
问清楚了自己的症,按其所需自己找方子即可。方子不难找,都在典籍上躺着呢,只要你愿意去找它,它一定不会躲着不见你。
中医分两大派,经方派与时方派。所谓经方,原本指经方十一家,由十一部医书组成,是自远古至汉代中医药学的总结,但其中十部都已失传,只有莫高窟里流出《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流传于世。
虽然十部医术失传,但医书中所载的方剂却没丢,因为当时医生从这十一部医书里学以致用的方剂,结成了别的书籍流传至今。如今所谓经方,就是指以张仲景为代表也为节点,汉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方剂,自他以后,以唐宋时期创制的方剂为主的就称为时方派。
经方是汉以前古代医术的总结,虽然“经”字何解至今仍有争论,但我等俗人浅白理解为“经验之方”也无不可,由此推导,经方中所载药酒之方,自然也是古人验证有效的方子。
经方是医方之祖,后来时方都以经方为母方,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经方用药简洁见效快,时方用药繁琐见效慢。但经方虽快却过于刚猛,而时方虽慢可药力温和。咱们外行无从决断是经方好还是时方好,其实都好,都能治病。
治疗同一种病,方子不同,所用药物也不同。在古代中国,因为运输等条件所限,南方北方药物流通艰难,于是有些方子就因地制宜,比如没有金银花的地区,用药可能就多用板蓝根。所以古方虽多,但无高低,视条件择一即可。
酒友如对经方所载药酒有兴趣,不妨从《金匮要略》中需找。至于时方,则俯拾皆是。
药酒并非全是复杂繁琐,有些其实简单易行,比如我们经常泡的水果酒,花卉酒,也有滋补的功能,可以归为药酒之列,广泛炮制的杨梅酒,不仅预防中暑、解除暑热,还能调五脏、涤肠胃,泡在酒中的杨梅,专治腹泻,只要不太严重,吃一粒就能见效。还有桑葚酒:养血明目、利水消肿;荔枝酒:益气健脾、养血益肝;樱桃酒:驱风除湿、活血止疼;草莓酒:补气健胃;红枣酒:益气安神……
总之药酒之方比比皆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要费点思量,花点时间。万万不可轻信人言,人云亦云。别人怎么泡自己也怎么泡,别人喝了可能强身健体,你喝了可能有害无益。三天不出门,必有成果出。而专心做一件事,其乐也是无穷。
第三难是寻药。有了方子就得抓药,这抓药里面的学问挺大,不仔细了容易给自己挖坑,跳进去都不知道是谁下的绊子,自己坑自己的,没地方喊冤。
古方里的中药都是以钱为单位,但一些药店或淘宝上卖药是以克为单位。惯性的想,一两即等于10钱也等于50克,于是换算出1钱等于5克。这个算法问题多多,古制以明清为例,1斤等于现在595克,1斤等于16两,每1两等于10钱,公式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官方资料,1959年改制时,中药计量例外对待,沿袭旧制不变。但深究起来,说是不变,其实已经变过了。因为在1929年时,已经将1斤595克改为了500克,因此按照现代中医计量方式,500÷16÷10,1钱约等于3.12克。大家注意了,10钱1两没改,16两1斤也没改,但1斤减去了95克,被除数变了。
你去中药房买中药,他们言之凿凿的告诉你,1978年以后,中药计量米制和古制并用,古制的计量,沿袭至今未变,1钱等于3.12克,但他并不知道,1929年以前,1钱其实是3.72克,这不怪他,中医学院里教的就是3.12克为1钱。
因此诸位若用古方泡酒,在购买中药时,切记这个换算方法,1钱等于3.72克。例如需买人参1两即是372克,在药店购药时,按他的古制计量要买1两1钱9分,以此类推。
但了解这些还不能放心去药铺,你还得知道一些所需中药的识别方法。
中药有一个门类叫“道地”药材,意思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别的地方虽然也有同种,却不能与之比肩,我们自然尽量使用道地药材。
例如枸杞,宁夏中卫的西枸杞是道地药材,而天津出的津枸杞是清末引种的,就不能说是道地药材,包括甘肃枸杞,新疆枸杞等等,论质量疗效唯有宁夏枸杞为最佳,这就是道地药材的价值所在,只能在特定区域出产的才行。
比如人参,只有长白出产的野参价值最高。野参咱就不想了,老把头们虽然还在,但野参十分难得。可就算买人工栽培的人参也有讲究,有鲜参有干参,鲜的和干的一看即知。但干参,你很难识别是否经过熏制。如果你不懂,可能你会选硫磺熏过的,因为它看起来比没熏的更可靠。
说到人参,就得说西洋参。很多酒友会以为西洋参和人参是同种,西洋参是外国产的,要不咋又叫花旗参呢。若从治病角度看,治疗糖尿病,治疗休克效果确实相近,但用在药酒上滋补却不同,因为人参性热,而西洋参性偏凉,一凉一热相去甚远。
由此延伸,同是道地药材,疗效也有不同。例如同是贝母,浙江贝母是宣肺清热,四川贝母是润肺清热,东北平贝母是化痰止咳。浙贝母用于痰热咳嗽、感冒咳嗽;川贝母用于虚劳咳嗽、燥热咳嗽;平贝母用于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若药酒有贝母一味,不小心用错了,可就徒费人力物力。
地域差别之外,同种同地域的药材,制作不同药效也有不同。比如全蝎,分清水和盐水,清水的治中风,盐水的补肾;比如地黄,分生地和熟地,生地性凉,熟地性温…….
此外,含毒性的药物,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用。比如乌头、雄黄等等。还有一些必须专业炮制后才能使用,如蛇、蝎等等,有酒友把鲜蛇甚至鲜蛇头直接泡酒,那是万万不可,没有喝出事是侥幸,万一有碍则追悔莫及。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个帖子是酒的帖子,不是中药的帖子,有关中药如是一一列举,几十万字也拿不下来,窥一斑而见全豹,奉劝诸位在找到方子以后,根据所需药品名目,详细了解各种药物的属性、产地、制作方法等等信息,尤其是要关注假冒中草药的识别方法,诸位可知,中药假冒伪劣之盛,比之酒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庙身居药都,与药商打的交道比酒徒多,深知其中利害,请诸位慎之又慎。不是胸有成竹,宁失勿用。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1:24 +0800 CST  
药酒第四难是用酒。宋代以前中国无蒸馏白酒,经方所载的药酒之方,皆为发酵酒,以米酒为主。并且经方中绝大多数不是用酒浸泡或渗渌,而是用酒煮药,其根本还是辅助药力。
例如大家熟知的五加皮酒,算是药酒之中家喻户晓的一个方子,明代《本草纲目》里记载,先是把五加皮煮汁,然后加酒曲和饭酿制成酒。但同时也记录了江淮地区用浸酒法,浸酒疗风。
现代科学认为酒的度数越高,溶解、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时间越短、效力越强。由此推敲,无论经方时方,看古人用米酒煮药,应该是受条件所限,当时没有蒸馏酒,只能用发酵酒,而发酵酒溶解性不强,所以用蒸煮法来逼出药中效力。
在蒸馏酒出现以后,药酒之方有见蒸馏酒浸泡之法,但有些依然强调用发酵酒,此中自有医家道理,切莫妄自揣测。今人泡制药酒,宜遵古法,根据药方选酒。
如是用黄酒或米酒,可以用热浸法,把药物与酒同装进陶罐里,泡上一两天,然后用小火煮沸,自然放凉再静置三五天,然后酒过滤出来,再把药物压榨出汁,混在一起,装进瓶中,慢慢喝。,
如是高度蒸馏酒,建议冷浸法,把药和酒装在坛子里浸泡即可,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晃动晃动,让药与酒充分接触,七天以后逐渐延长晃动间隔,可以三天五天晃动一次。至于浸泡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浸泡以后也要把酒与压榨出的药汁换瓶储存。
不管是热浸法还是冷浸法,泡制好的药酒都不能长期储存,酒是陈的香,但成为药酒以后就有时效,过了时效药效会受影响,出现沉淀或酸败变质,那就绝对不能再喝了。如果酒是上乘好酒,换瓶后放两三年没问题,而小庙建议一次泡制量不必大,一次泡的酒三五个月内喝完最佳。
药酒第五难是独酌。药酒最忌请人共饮,与人分享是美德,但要看分享的是什么。比如你吃某个感冒药挺好,但你能打电话请人一起来吃嘛?这还在其次。你可能无病无灾泡点滋补的药酒,但你请来的客人未必和你一样,人的体质各有不同,你喝起来有益,他喝起来也可能有害。万一与药相悖,就有可能引祸上身。请人喝药酒闹出人命的不是没有,不信你仍可百度一下看看。
药酒很私密,只宜独享。治疗用的药酒,要在餐后喝,用过饭,小酌一杯,以免空腹刺激胃黏膜而影响药物吸收;安神镇定的药酒,要在睡前喝;而滋补类的酒,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喝,但如前面所言,切勿贪杯,当药吃,别当酒喝。
话到如今,第五难不过是自斟自饮,这有何难呢,想必群主哗众取宠。诸位,问症、索方、寻药、用酒只要认真,皆能实现。而这独酌,小庙以为却是最难的一处。
不倦繁琐小心翼翼的弄了坛药酒,不与酒友共享,如同锦衣夜行,难免寂寞。胆子大的满不在乎,认为喝死人毕竟概率极低,哪会这么巧轮到我身上。这位哥哥我且问你,你去买彩票时咋不这样想呢?!祸事轮不到你,大奖你就一定会中,你真乐观!。
独酌这还不难克服,了解此中利害,自然小心谨慎。难的是,一番心思泡的好酒,不给左邻右舍展示一番神技,实在憋屈难忍,但若酒友看到此酒,又知药力作用,主动索酒一杯,却又如何拒绝。且不说知己好友,就算街坊邻居点头之交,打个照面说一句:你泡的药酒我想尝尝。再把空杯子伸到你鼻子下面,你怎么办?
实话实说:“我怕你喝死了!”话是实话,却难免得罪人。你尚未喝死,他自然也不会,你又不能死给他看。并且在他看来,别看你活蹦乱跳,且不知今后谁会走到前头呢。
要不就说:“我不舍得”,也得罪人,遇见有脾气的,人家回家拿瓶茅台能拍你脸上,咬着牙教训你啥叫视金钱如粪土。
实在不行借病推辞:“我有病,你没病”,他倒不会立即提篮子鸡蛋来慰问,但一脸郑重的握着你手千嘱咐万叮咛让你想开点,那滋味也不好受。回去再一宣传,街坊大嫂听了不忍,晚上端碗饺子送过来,与夫人切切私语“弟妹呀,大兄弟这病委屈你了”,你等着吧,一夜之间名头就叫响了。
又想炫耀又得低调,真的好矛盾!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2:25 +0800 CST  
附录古方数例,仅供参考:
《养生四要》春寿酒,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山药、莲子、去核红枣各60克,全部切碎,加白酒3000毫升,浸泡15天。
《和剂局方》十全大补酒,调和脾胃、益气补血:党参、茯苓、黄芪、白芍、炒白术,各20克,熟地黄、当归各30克,去粗皮肉桂、川穹、炙甘草各10克,以上全部切碎,白砂糖400克,生姜切片15克,煮熟红枣40克。白酒4000毫升,搅拌浸泡,静置七日后过滤即可。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到而是毫升。切记这是给虚弱者饮用,身体健壮不虚者忌服
《千金方》枸杞酒,滋肝补肾、强健筋骨:枸杞120克洗净晾干,,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即可。早晚各一次,每次20至30毫升。
《外台秘要》杜仲丹参酒,腰膝乏力,降血压:杜仲、丹参各150克,川穹90克,以上切小药块,白酒3000毫升,密封浸泡15天,滤渣即可。早晚各一次,每次20至30毫升。阴虚火旺,烦躁易怒者忌服。
《普济方》鹿茸酒,这个作用大家都懂的,不解释:鹿茸15克,山药60克,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7天以上即可。每天三次,每次15至20毫升。阴虚火旺者忌服。
《医便》补血顺气酒,气血双亏,须发早白:天门冬、麦冬各20克,生地、熟地各80克,人参、茯苓各20克,枸杞20克,砂仁、木香、沉香各五克,全部切成小片,用纱布包裹,放酒4000毫升,密封7天,用小火隔水煎煮1小时,冷却后即可。早晚各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之间。饮酒期间,禁食萝卜、葱白、韭白。
《寿世青编》核桃酒,腰膝酸软、肢冷畏寒:核桃肉120克,小茴香20克,杜仲、补骨脂各60克,以上切小块,白酒2000毫升,密封浸泡15天。早晚各一次,20至30毫升。
《本草纲目》百部酒,内服止咳、外用杀虫:百部100克,小火略微煎炒,加入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7天。每天两到三次,15至30毫升。除燥咳外,新久咳嗽皆可用,如有体肤瘙痒,可外用。燥咳的表现为: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咽燥嘶哑、手足心热,有此状者忌服。
《温病条辨》三仁酒,头疼身热、食欲不振:杏仁、薏苡仁各50克,通草、淡竹叶、厚朴、半夏各30克,白豆蔻20克,以上捣碎为末,滑石50克装小袋、米酒1500毫升,密封浸泡7天,滤渣即可。每天三次,20毫升。孕妇忌服。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3:14 +0800 CST  

更新九之竹叶青青
京九铁路路过皖北小城,当初去北京仅有一班列车在小城停靠,晚上十点上车,第二天早上就到首都。在火车上很难睡得消停,每次去北京,总要携一壶老酒,以期借酒力入眠。每每上车后安顿好了铺位,伴着几粒花生米就开始喝起来,总要喝上两个钟点,待夜半子时车过了菏泽站,熏熏然和衣而卧,这一觉才睡得沉稳,轻飘飘的从夜晚驶向黎明。
第二天一早,人还在梦中,耳朵先被歌声唤醒。浓睡不消残酒,醉意绵绵似醒非醒,眯着眼睛听出来是李光曦的《北京颂歌》。北京真幸运,有这么一首慷锵有力又饱含深情的颂歌。总能让人被歌中的优美情绪所感染,温暖人心。
躺在颠簸的列车上听北京颂歌,是每一次北京之行的开始。感谢李光曦的深情演唱,听得很是忘我。意犹未尽,怀念起八十年代他的另一首歌,《祝酒歌》。
《祝酒歌》画面感很强,“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听着听着,仿佛就看到李光曦先生西装革履,手端酒杯,站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放声高歌,全国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喜迎某个重要的节日,盛世繁华一派祥和。祝酒歌唱的热情洋溢,一曲终了,全体起立举杯共饮,可这时却不见了李先生。只劝酒不喝酒,这酒劝的不诚恳,劝酒的跑了,被劝的居然还能喝下去!
有位柳先生曾幽幽的评价说:“这要是我在场,酒一定不喝,太假!当然这样的场合他们也不请我。但就算请我,我也未必去。可就算我愿意去,他们也还是不请我。其实不管我愿不愿意去,他们终究都不会请我。”柳先生,安心做你的老百姓吧!。
李光曦是歌唱家,不烟不酒为的是保护歌喉,情有可原。但除了歌唱者李先生以外,《祝酒歌》还有两位词曲作者,不知道他们喝不喝酒。
词作者韩伟,曲作者施光南。韩先生曾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和施先生一样不喝酒。据刘再复先生的回忆文章,每年春节施光南都要去刘家做客,可就算春节这样高兴的日子施先生也是滴酒不沾。
叹!三个不喝酒的,却把全国人民劝醉了。
施先生是“人民音乐家”, 不喝酒的音乐家,一生成就卓然。有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流传很广,据说当时是为了在傣族地区宣传《婚姻法》而创作,真是如此的那就更可敬了,原本应景的工作却成了经典,这决不是偶然,而是热爱与认真,人民音乐家当之无愧。
有位皖北同乡也算是音乐家,是爱喝酒的音乐家,名曰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崇尚老庄,非汤武而薄周孔,专心研究服食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四十岁时被司马昭构陷处死。
嵇康崇老庄不稀奇,因为小城本是老庄故地,有本土传承的作用在里面。司马昭杀嵇康也不完全是因意识形态不同,嵇康当世名流,与曹家不仅是同乡,并且还是曹氏宗室的女婿,司马密谋篡位,自然要对其一番甄别,拉拢不成的必然要清除。
七贤之中山涛官运亨通,受司马家赏识,在被提拔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时,举荐嵇康代替他原来的官职。这个举荐,里面有点意思,山涛发迹是在嵇康死后,推举嵇康的时候,虽然职位不低,但手中其实无权。因此很显然,这个举荐必有上峰的授意在里头。你们哥七个不是好兄弟吗?你把嵇康给我召来吧,表表你的忠心。
山涛比嵇康年长了十八岁,四十岁才入仕途,这时应该在五十多岁。人活到这个年纪就练达的很了,自然知道此番举荐之难,嵇康万一不受,就把自己和嵇康都架火上了。不仅嵇康会被司马家族视为异己,自己也必受牵连。
果不其然,嵇康是万万不受,不仅不受,还由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与山巨源绝交书》,名为与山巨源绝交,而一千八百字中,句句指向的是司马氏的残暴虚伪。文风之犀利,如今读来也是酣畅淋漓。
山巨源就是山涛兄了,一番好意推荐你为官,不受就不受吧,还把举荐人嘲讽批判一番。外人看来,嵇康荒唐。可是诸位,这几人皆是人中俊杰,绝顶聪明,哪能如此浅薄。往深里想,实乃为山涛开脱,主动划清界限把山涛摘出去,免受自己牵连。因此山涛虽然挨了骂,心里一定也是高兴的,兄弟情深啊,这就是义气,多年的酒友没白做,推杯换盏之间业已情同手足,生死可托。
一年以后,嵇康被抓住了把柄,处死在洛阳东市。临刑之前,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说嵇康是音乐家也名副其实,除了名头最响的《广陵散》外,还创作过《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隋炀帝甚至把这四首与蔡邕的“五弄” 合称为《九弄》,能否弹奏《九弄》成为当时取士的条件之一。此外,嵇康在音乐理论上也有贡献,其著作《琴赋》是对琴和音乐的理解,而《声无哀乐论》则是对儒家“音乐治世”思想进行了批判,并对音乐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但刑场之上嵇康却未弹奏自己的四弄,而是演奏了《广陵散》,广陵是指如今扬州地区,广陵散的意思是流传在扬州地区的曲子,此曲还有一个名字叫《聂政刺韩王》,附会了一个为父报仇的故事。
聂政的父亲给韩王铸剑,违了期限,为韩王所杀。聂政听说韩王喜欢听琴,于是苦练琴艺十年,扮作琴师接近韩王。进宫时,聂政把匕首藏在琴腹,演奏中突然拔出,把韩王刺死。
嵇康演奏此曲或另有深意,以期儿子学聂政,十年磨一剑,成大器报父仇。这层深意如同一个暗语,当时能明白的人不会多,山涛肯定是其中之一。若托孤与他人,山涛万一露出《广陵散》之寓意,其子则性命堪忧。而托孤与山涛,山涛则必保全。
山涛果然不负重托,把嵇康的遗孤视为己出,并抚养成才。但讽刺的是,山涛虽领会了《广陵散》,却终把嵇绍举荐入朝为官。山涛呀山涛!不负重托乎?!
嵇绍为官堪为楷模,八王之乱的时候,为保护晋惠帝司马衷而殉难,成为晋朝著名的忠臣。老子誓不投靠,儿子却成了人家的忠臣,到底是老子英雄还是儿子好汉呢?!造物弄人,历史吊诡。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3:36 +0800 CST  
竹林七贤皆是酒徒,但个个业有所成,唯独刘伶是纯粹靠喝酒而负盛名。刘伶也是皖北人,与嵇康算是半个老乡,他只留下一篇小散文《酒德颂》,宣扬了一番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乐,别的乏善可陈。
刘伶酒量“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一次能喝一斛,醉了还得五斗来醒酒。 魏晋时期一斛是十斗,一斗为十升,每升约合如今二百毫升。那么一斛换算出如今的计量即是两万毫升,也可以粗略理解为四十斤。这个酒量见《世说新语》中《刘伶醉酒》一篇,不足信,因为还有证据说山涛是七贤中酒量最大的,而山涛最多也只能喝八斗,也就是三十二斤,刘伶应该不超过这个量,据传他个头不到一米五,若是一次能喝掉四十斤,就像说潘长江比姚明饭量大一样不合常理。山涛比刘伶能喝,但从不喝醉,刘伶酒量不如山涛,但逢喝必醉,因此刘伶名气大不是因为酒量大,而是酒瘾大。
三十二斤如是蒸馏酒,七贤一起喝,每人也得四斤半,真一次喝完的话估计得死伤几个。前面帖子说过,当时的酒都是发酵酒,如今皖北小城的“浮子酒”很接近当时的酒,酒精度数应在十度上下,当时可能低于十度。
嵇康隐居河南修武云台山,其他六贤来修武结交嵇康,相携竹林游乐,纵酒放歌,一场大酒喝下来,消消停停的醉了醒醒了醉,个别人喝个二三十斤或许真有可能。
当时发酵酒中,荆南乌程酒和豫北竹叶清名气很大,《晋书》中有张协《七命》云:“……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曹魏时期的豫包括了如今河南大部分和安徽以及湖北的北部地区,治所设在孟德故里,即是如今皖北小城也。豫北竹叶,当是豫州北部所产竹叶青酒,这一点,很多文献可以佐证。
竹叶青制作方法不难,应是把竹叶与米一起蒸煮而后发酵,即成酒。嵇康酒徒,隐居豫北,竹叶青一定是常备的。有时遐想,所谓竹林七贤,竹林二字也可能是代指竹叶青酒。不管史实真相如何,七贤起码是肯定喝过竹叶青的。就好像如今酒徒,不管酒量大小,当世名酒总要尝一尝,条件允许的话,尽兴而饮无日无休才好呢。
历代很多名士对竹叶青都有点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在此不赘述。自魏晋至明清,竹叶青长盛不衰,其间酿制应该没有变化,皆是用鲜竹叶和饭发酵,但清中期开始逐渐式微,直至不见踪影。后世有人重新发掘这个酒却不对路子,徒有虚名,甚至故意混淆视听,给后世酒徒造成不小的误解。
后人借《本草纲目》所载“竹叶酒”一方,以此为据发展各种药酒、露酒,名曰竹叶青,鼓吹如何源远流长如何疗效显著。若仔细看,《本草纲目》点名用的是“淡竹叶”。不错,是有一种叫淡竹的竹子品种,但这里的淡竹叶却不是淡竹的叶子,而是另一种草本植物,这个草的名字就叫“淡竹叶”。 用中药淡竹叶做成的酒叫“竹叶酒”,竹叶酒是药酒,与竹叶青酒是两回事。竹叶青不是药酒,其技术含量并不高,一点也不神秘,不过就是酿酒时加点竹叶,改一点色泽口感,喝个竹叶青青的感觉,仅此而已。
酒出民间,很多传统酒都是以酿制的方法或材料来定名,例如竹叶青、五加皮、莲花白等等,这些应该算作公用名称。无论谁家在酿酒时加了竹叶,都可以叫竹叶青,因为家家都会加,并不是某一家的独有秘方,这就是公用名称的意思。
大家看看二锅头,因为这个名称所代表的工艺方法不是独创,而是历史遗产属于全体国民,所以人人可用。若是谁家想与别家区别开,可以在公用名称前加个自创的特定名称,所谓注册商标是也,大家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厂家的二锅头了吧。
但也有一些商家为了专享费尽心机,居然个别的也能如愿以偿。他们为避免窃取公用名称之嫌,可谓费尽心机,变着花样的巧取豪夺,例如把简体字写成繁体字,再嵌入图画当中,以图形来申请注册。司马昭之心啊!
得偿所愿你就好好做吧,但偏不。只把老名字当摇钱树,尽情曲解,怎么让消费者迷糊怎么来,动不动给你讲些传说故事无稽之谈。本意就是要酒徒不明所以,以讹传讹。简单事情搞复杂,复杂事情搞混乱。别说你自己也不懂,那么大企业要说没文化我真不信,不是你没文化,是文化太高了,欺世盗名随心所欲,传统的那点好东西被糟蹋的不成体统。
想到这些就烦躁,郁闷不已,每到此时总想找三两知己,一壶老酒佐谈。拿起电话想半天,还是算了吧。打电话约酒确实方便,可我更期待不约而至的惊喜,假如正在家中想喝酒,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瞅,老友携酒而至,那才是真快乐。
如今信息时代,不约而至的快意再也难求。一时兴起,提壶老酒兴冲冲去做不速之客,叩开老友家门,看主人一脸惊愕,我却是满心欢喜。小院子里摆上四方小桌,一碟花生米,几个家常菜,小饮清谈足慰风尘。
在我眼中,老友也是音乐家,市井之中堪为高山。年少时候学钢琴,后来看见别人弹吉他就改了吉他,几年后迷上了小提琴,又改成大提琴,再后来又玩了几年爵士鼓,直到中年以后爱上竹笛洞箫才不再折腾。经历可谓丰富至极,如果让他综述一下音乐之路,他最爱用一个故事来总结,那个故事叫“小猫钓鱼”。
老友除了玩音乐外还有一好,喜欢自己做乐器。当初拉了两年小提琴后,接下来用两年时间研究制作小提琴,弄了一院子的模型,没有一个能拉的响。小提琴宣告失败后,又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大提琴的制作中去了。我总觉得他应该当个木匠。
半生蹉跎,一件乐器都没做成,直到学了竹笛洞箫才如了愿。栽了一院子的紫竹,每到春夏之交,把去年采下经年历冬的竹子取出来,一根接一根的打磨钻孔。做完以后精心挑出最好的留给自己,剩下的随手送人。
老友工薪阶层,安享世俗生活,业余喝酒养竹,与世无争。他性格内敛,永远不会突然造访,提壶酒寻友换杯。但你若找他,他能把天大的事都放下,赤诚相待奉陪到底。他郊外的小院子,是知己好友最爱相聚之处。
知己饮酒,话不必多。有时喝的冷场沉默不语,各自想着心事,或念天地之悠悠,或忧市井之冗繁。醉意沉沉时,老友款款取出洞箫,一曲倾情,竹林之下听之心醉神迷,飘飘然如处化外之境。
奏的是昆曲《游园》一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晚风徐来,箫声悠远,目及之处满园苍翠,竹叶青青。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4:26 +0800 CST  
人在旅途
好酒之人应酬多。啥叫应酬呢?如若张三请别人,邀李四陪客,或者别人请李四,李四拉上张三一起去,又或者请不想请之人,再或者赴不愿赴之约,这样的酒局就是应酬之局。
最尴尬的应酬是与圈子不合,小庙曾赴一酒局,一桌八人虽都是旧时相识,但那七位是把兄弟。人家诚意相邀,虽不把咱当外人,可他们凑在一起的时候,第八位就显得多余,明智之举当然是及时告退。每人敬上三杯,荤素段子扔几个,趁着皆大欢喜之际拱手而别,宁可装成忙人,也不做讨厌之人。
应酬之局不做讨厌之人何其难也,原本此等酒局就规矩大禁忌多,况且有时或官场迎奉或商界沟谈,醉翁之意不在酒,喝起来就更是乏味。万一看不住盅喝多了几杯,看到虚情假意的推心置腹,忍不住就会飘出几句不合时宜之言,一派轻薄浮浪之态,自然令人生厌。
爱酒之人不喜应酬之局,可身在市井,想避俗又谈何容易。既绕不开红尘万丈,那只能尽量适应,每到此时就想,如能修炼到在应酬之中也能自得其乐,喝的随性超脱,当能称之为酒徒上品。小庙性本愚钝,离这境界还差的远,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样高明的酒徒其实并不鲜见。
高明的酒徒赴局不讲排场,客随主便,主人吝啬也罢铺张也罢,绝不评头论足,龙肝凤髓仰或白菜豆腐,都吃的津津有味,只论口味咸淡不评食材高低;酒好酒坏随遇而安,好不好喝讳莫如深;斗酒不打酒官司,输赢不在心,屈饮几杯不介怀;说说笑笑,不出粗鄙恶俗之言;兴致不衰,不露倦怠骄躁之态;对主人敬重,酒局上不争口舌;对客人热情,酬酢之间礼貌周全……。如此高明的酒徒,应酬怎能不多呢?
如是酒徒做东,邀客时即见精心。如请张三做客,是否邀李四相陪,定是胸有成竹二人往日无隙;主客陪客得当有序,断不会主次不分;大饭店富丽堂皇,小酒馆自然温馨,总能适宜而设,不觉突兀;菜肴既不清寡也不靡费,吃不完但剩不多;备酒既不高贵也不轻贱,很亲民但也很香醇;兴致盎然,愉悦之态溢于言表;言谈诚恳,无一句不情真意切………。如此高明的主人,来客又怎能不醉呢?
若宾主皆为酒中高士,虽处应酬之局,但三杯过后必然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可惜如此机缘巧凑,却极是难得。如若有缘,得遇几位相情投意合的酒友,从此君子之交偶尔小聚,生活就变得有趣极了。所谓: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酒友之间概莫如此。
小城生活随遇而安,酒友聚饮也是兴之所至无所不为。有时饭后散步,沿着老街正溜达,拐角遇见两位逛过来,寒暄几句一拍即合,就便在街头撕半只“卤兔”,随便朝哪个小摊上一座就能喝上。
皖北卤兔分野兔和家兔,野兔是指田野里的野生兔子,野兔讲究要秋天吃,秋天草木茂盛兔子正肥。每每秋收以后,会有农家的携着专用的兔子枪,去田野里打兔子。兔子枪的枪管很长,有两米左右,火药里掺着几十粒直径一毫米的小钢珠,打出去子弹呈放射状,类似散弹枪。一发现有兔子,朝着兔子奔跑的方向就是一枪,子弹像团雾一样笼罩住了野兔的活动范围,那是百发百中。可打在野兔身上的小钢珠,卤煮时候难以清除,所以吃野兔必须手撕着吃,切忌猛咬一大口,不然小钢珠硌了牙,疼上个把星期也很正常。
家兔是指人工饲养的兔子,吃家兔讲究要“血脖”,深究起来很残忍,但民间事实如此,这里也权且记下。兔子不能宰杀,要趁活着拧断脖子,这样的话血液会堆积在脖子处,卤煮以后能明显看出来呈暗红色。野兔看钢珠,家兔看血脖,有这两样才能证明兔子是新鲜的活肉,否则即视为来路不明,无人问津。
摊主卖卤兔时卸分成三大部分,卸不同与切,要顺着骨骼结构解开骨肉连接之处,小尖刀这里戳一下那里戳一下,然后轻轻一掰,卸成上半身、中段和下半身。下半身叫“后座”,就是两条后腿连着兔臀。中段叫“身子”,这是指整个的脊椎部分;上半身称之为“前爪”,包含兔头、两条前腿和两肋。
还有一种卖法是分上下半身,下半身连着“身子”仍是叫“后座”,但上半身叫起来很滑稽,叫“不要后座”,买时说声“不要后座”,老板就知道这是要上半身。如是老板没问,自己上来也是这一句“买个兔子,不要后座”。
“不要后座”是卤兔最受酒徒欢迎的部分,其一是兔子的两肋有细细的软骨,小城称之为“肚绷”,喝酒时一根一根的砸吧嘴,与喝慢酒很契合。其二是上半身包括兔头,吃兔头很有意思,先把上下颚连接处一根特别的骨头找出来,这根骨头名曰“挖勺”,用挖勺一点一点的能把整个兔头从里到外剔干净,这需要慢功夫,爱吃兔头的拿起来能吃上一两个钟头,一顿酒喝完兔头没剔一半,找张纸包上,留着下顿酒接着吃。
“卤兔”堪为小城佐酒头名,街头巷尾都有固定摊点,一般在下午就开始售卖,卖到其他吃食都已歇业了,“卤兔”摊子依然坚守阵地不撤退,因为等晚上过了十点又是一波小高峰,睡不着觉想喝酒的有的是,这个钟点只有卤兔是合适的下酒菜。只见街头巷尾这边来一位那边来一位,晃晃悠悠的走过来,话不多说买了就走。凌晨之前酒徒不绝,因此卤兔摊子上的“气死风”,常常是老街上最晚熄灭的那盏灯。
年轻时候,每遇下雪就有酒兴,有时夜半一看下雪了,二话不说先下床找来热水把老酒温上,然后小袄一披走出家门,大街上黑灯瞎火路断人稀,远远的看到街头有“气死风”一盏,油灯光闪烁,那定是“卤兔”在候!碎步小跑过去买半只“不要后座”,哆哆嗦嗦的回到家里,手脚冰凉的朝单人床上拥被一坐,白炽灯下听着谭咏麟或者童安格,温酒凉兔子,不亦快哉!。
卤兔属民间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宴席上几乎没有。但只要不是正式宴请,不管是独酌还是小聚,卤兔则必不可少。小城聚饮除了卤兔,酒令也是不可或缺,应用最广泛的是划拳猜枚。犹记当时年少,三五好友佐卤兔一只,喝的兴起时光着膀子划拳,三小盅酒斟满了一字排开,五魁首六六六,扯着嗓子喊上小半个钟头,没分出谁该喝一个谁该喝俩。此中之乐莫说身临其境,就算从巷子里路过,听见墙那边吆喝阵阵,也是心领神会笑逐颜开。
划拳猜枚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但有证可查是出现在唐代。划拳在古时酒令中最为通俗,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能热闹热闹。划拳高手思维敏捷,动作熟练,且能细心观察。一圈人轮流划下来,他就将每个人出拳的套路看熟了,并且他猜得中你,你却猜不中他。
划拳自汉唐至今长盛不衰,堪为酒令之最,想来是因其通俗易懂之故。古人酒令复杂,尤其文化人聚到一块,之乎者也的酒令今人难解其味,袁宏道《觞政》中讲,酒徒的十二个标准中有一项为“分题能赋者”,意思是见到题目就能吟诗作赋,今人恐怕难为矣。
诗词歌赋之外,再通俗点的酒令就是对联了,对联是古时文人的必修课,讲究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算是传统文学中最亲民的一项,一方出个上联,一方对个下联,对得好对不好左右都是一杯酒。古代文化人对对联不是很看重,视为雕虫小技,可诗词歌赋无穷无尽,谈不上哪座是最高山,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对联也属此列,但却有公论最高峰。
唐代上联“烟锁池塘柳”难倒了天下读书人,被称为千古绝对。这个上联难在五个字各有一个与五行相合的偏旁部首,分别是“火金水土木”,因此下联也得有包涵五行的偏旁部首才行。并且对应的五行能全部相克,或是全部相生者为上。
清代纪晓岚对过一个“炮镇海城楼”,当时看来已是难能可贵,不过以“火金水土木”对“火金水土木”总是牵强,并且意境也差的远。
近代忽有一联传出,据说是北宋时期王重阳所对,联曰“桃燃锦江堤”, 用“木火金水土”对上联的“火金水土木”,虽不完美,但依然最佳,此联一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字游戏到此穷尽。
说到王重阳,自然就得扯一扯道教。今人一论道教就容易与道家画上等号,其实不然。莫说道教,连道家二字老庄也从未自称,直到汉代《论六家要旨》中才提出道家的概念。其实道家只是最初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文化背景而已。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4:59 +0800 CST  
东汉张天师张道陵,在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首创道教。因为当时入教者要缴纳五斗米,所以最初也叫“五斗米道”,后世称之为“正一派” 。
正一派不必出家道观,可以在家修行,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彼时的道教崇尚长生不老,他们深信凡人通过修炼能羽化飞升,成为神仙,所以教众热衷养生。现在能看到的道家养生之法以及秘术,例如魏晋时期的《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中的药酒之方,多为那个时期道士们的成就。
自张天师开创道教以后,唐朝迎来巅峰时期,因为当时皇家姓李,认太上老君老子李耳为祖先,所以推崇道教,会昌灭佛的故事也由此起因。自东汉至唐宋,千年以降正一派方兴未艾,直到王重阳横空出世。
王重阳文韬武略殊胜常人,评一句文武双全当之无愧。据传王重阳原本家境富庶,又以武状元身份入仕为官,本该有有一个优裕的俗世人生,可四十八岁近知天命之年,却抛家弃业入山修道,毅然决然,追求理想而去。
他在终南山“活死人墓” 隐居三年,综合了儒释道三教的精华,提炼为新的教义,称之为三教合一,所创新教名曰“全真”。随后下山传道,收下了“全真七子”为徒,从此全真派和正一派并行于世,传承有序。不过民国时期的哪一任张天师去了台湾,所以如今大陆道教,多为全真派的弟子。
王重阳的事迹,堪称英雄造时势。仅看其四十八岁弃家修道这一点,就足令人肃然起敬。《礼记•曲礼》云:五十曰艾。意思是人到五十即入老年。孔子亦有言: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到了这个年龄就没有什么可发展的了,一生成就如何,谜底已经揭晓。未来的道路一眼就能望到头,不再有什么悬念。
在古代社会,这个年纪确实也难再有悬念,那时候普遍早婚,人的寿命普遍也短,到了五十岁绝对已是爷爷级别,该安排晚年生活了,这时如不安生过日子,还谈理想谈追求的话,定然招致耻笑,所以当年王重阳还有个绰号叫“王害风”,嘲笑他是个疯子精神病。
理想这个东西,谈起来都头头是道,最终却都不了了之。实用主义者看来,追求理想的风险成本过大。追求之前,没有谁能给一个必然成功的保证,事实上能成功实现的也确实凤毛麟角。
当年河南长葛有位刘雨田先生,四十三岁时开始追求理想,从那时起直到六十多岁,不管经济上多窘迫,一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行走。徒步走完万里长城,只身闯荡罗布泊,上过昆仑山,爬过珠穆朗玛峰。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这时候回顾一下他的成就,其实离他最初的理想还差的很远,很多的心愿今生再无实现的可能。遗憾虽然有,可成就也不小,假如当初出发时,就知道最终会是如今的结果,我相信他仍会踏上旅程。
王重阳式的理想很崇高,胸怀天下普济苍生;刘雨田式的理想很远大,神州走遍四海为家。但这样的英雄不是谁都能当的,你我皆凡人,崇高远大的理想往往止于空谈。可放弃理想后的生活,却又无趣的很。最好的状态是理想与现实并存,这或许会很难,除非理想可以很微小。
假如理想真的可以很微小,那么我的理想是酿一杯香醇的酒,在人生这条长长的路上,我陪着她或者她陪着我,向着地平线,停停走走。等老之将至,坐在夕阳下看云卷云舒的时候,我希望可以这样回答保尔柯察金:我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很庆幸曾有一杯酒,让我付出过所有的诚恳。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6:37 +0800 CST  
有位先生姓李名黑,最是至情至性之人。话说李黑幼时,街坊有位老奶奶仙去,宴席上有道八宝饭,李黑最是喜欢。怎奈同桌街坊小友皆有此好,小李黑吃得不尽兴,勃然大怒,怒斥道:“等我奶奶死了,八宝饭都是我的,你们谁也吃不上”。此后数十年间,但凡有李黑在席,八宝饭皆为他所专享。
成年以后本色不改,尚义任侠,可嗜酒如命,有自荐之语广为流传:专业陪酒,逢喝不误,十里八里自带胶鞋雨伞,喝死喝伤与东家无关。可见李黑爱酒之深,不让李白。
李黑普通市民一个,没什么就业门路,起先在搬运站当搬运工。搬运站很有特色,当年运输皆靠人力,政府就组织个搬运站,垄断车站码头的货物装卸,正式员工貌似是大集体身份,大集体这个身份我多年也没搞清到底是个啥身份。后来改革开放了,搬运站也曾努力转型,办搬运公司,但于事无补,进入九十年代后就绝迹了。
搬运站挣的工资不够李黑喝酒的,经济上时常窘迫。但饭可以不吃,酒不能不喝,因此李黑常为酒钱苦恼。
一天卖包子的大脚老李头顶着筐正要出门做生意,抬眼看见李黑在街口晒太阳,老李灵感来了,随口喊了句“包子好吃酒难喝,羊肉包素包~~~~”。 卖包子现编词,这是大脚老李的成名绝技,小城无人不晓,无论编排谁,听到了也都是一笑而过。
可巧这天李黑闲极无聊,听见这句像抓住天大的把柄似得,拦着老李不让他走,说心受伤了,不能活了,非得用老李的搪瓷缸子喝二两才能治。老李被缠的不行,只得回屋倒了半斤酒出来,又端上一盘素包子,让李黑吃上喝上,这才脱了身去卖包子。
一筐包子卖完,老李迈着大步往回走,到包子铺一看,嗬,李黑居然还在门口喝着呢。老李心里一惊,暗道不妙,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屋里找自己的酒桶,打开盖一看,约莫又被李黑倒了一斤多酒去。老李哈哈大笑也来了兴致,自己倒上半斤走出来,伴着李黑喝上了。
老话说牌越打越薄,酒越喝越厚,酒逢知己,喝着聊着就相互交心起来,李黑嗟叹自己这个喝酒的病,比较起来比老李还重,不喝酒真是不能活。怎么能天天不干活也能有酒喝呢,愁得睡不着觉。老李见多识广,听李黑有此苦恼,略一沉思,随即给李黑指了一条康庄大道。轻轻松松有酒喝,最好的去处是拜理发店的双喜为师,学做吹鼓手。
吹鼓手代指响器班子,无论谁家婚丧嫁娶都离不了,红白喜事上响器班子去表演称之为“上事”,上一次事一般是两天,东家除谢仪之外,这期间还要款待四顿饭,饭菜随大席一致,烟酒管够。李黑一琢磨,高兴的直拍大腿,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当下谢过老李指点迷津,同时又向老李借了点钱备上四样礼品,忙不迭的去理发店找双喜去了。
开理发店的双喜在小城小有名气,幼年从师,专攻唢呐。吹鼓手是他的主业,理发是副业,不出去上活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店里给顾客理发。小城这边吹鼓手都兼营理发店,
两个行当合二为一。虽说理发的未必都是吹鼓手,但吹鼓手绝大多数都理发剃头。曾向很多吹鼓手求证这是为什么,他们众口一词:这是惯例,自古皆是如此。可惯例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自古皆是如此,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两个行当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从行规来看,也确实不分彼此。例如:响器班子给婚丧嫁娶的上事,吹吹打打的招摇过市,遇到路边有理发店时就得“息鼓”,所有乐器都停下来,等从人家门口走过去以后,才能再次起鼓演奏。
“息鼓”明显是把理发的视为同行,遇见同行把乐器藏起来这是美德,表达谦逊的姿态。但如果不是两个行当有渊源,吹鼓手凭什么要给理发的谦逊呢?遇见理发的就当成同行相敬,可见两个行当的渊源之深,果然有自古皆是如此的可能。
双喜和李黑的父亲原本是多年酒友交情不浅,视李黑为子侄一般看待,如今李黑求上门了,双喜也不矫情,满口答应,只不过怎么把他带入行颇伤脑筋。吹鼓手一个班子基本设置是五个人,一个唢呐,两个笙,一个司鼓,一个敲锣打镲,任哪一样都得磨练个三年五载。可李黑乐盲一个,别说宫商角徵羽,一般简谱也不认得。这么大年龄了,求入行就是求个饭碗,从头学起肯定是来不及。
思前想后,双喜想出了主意,让李黑在班子里敲梆子。梆子是一大一小两根木棍,班子演奏时,跟着节奏拿小的去敲另一个大的,发出“梆梆”的声音。原本梆子也是响器班子的配置之一,只不过作用与鼓重复,多数情况下可有可无。遇到非用不可时,鼓手也能就便敲一敲,所以都不会专门配一位敲梆子的。这明显是有心关照,把自己碗里的给李黑分一份,李黑自然无比感激。
双喜师傅自此每天一早开课,悉心调教李黑打梆子的技巧,好在响器班的那一套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李黑又是个有点灵性的,学的又认真,很快就熟稔了。半个多月后,双喜接了一个郊外村子里的活,李黑按捺不住,一脸猴急样的想跟着去,双喜看他敲的有板有眼,也想让他历练历练,就带上了他
去的这个地方,东家办的是婚宴。当年结婚程序复杂,虽说那时业已提倡新事新办,但很多老礼简化不了。响器在婚礼头天中午以前要到位,东家事先已经在最敞亮的地方摆好了桌椅板凳,响器到后放上一挂鞭炮,这就开始起鼓奏乐。
吹吹打打无需详记,总之两个字“热闹”。民间响器班图的也就是个热闹,前面介绍的响器班五件乐器中,笙鼓镲都是传统老玩意,而其中主奏的唢呐却是波斯国传来的舶来品,能为主奏就因为它的声大,嘹亮,能烘托起热闹的劲。从上午开始,响器班演奏的四平八稳,诸事顺利。到了晚饭以后,照惯例,响器班子得另有表演,不再像白天那样把演奏当成背景音乐,要唱歌、唱戏,或杂耍、或曲艺,总之出节目让酒足饭饱的围观群众娱乐娱乐热闹热闹。
这类表演有专门的演员,他们不属于吹鼓手的行当,而是专业演员,有一技在身,游走在各类演出现场。其中不乏业内高手,偶尔出来走个穴,一来挣点钱,二来也能历练历练。他们与各处的响器班都有联系,响器班会根据东家的要求邀请不同的演员临时参演。这次双喜请的是一个外省的女将唱戏,唱的是豫剧包青天。
皖北小城与河南接壤,豫剧在皖北民间很盛行,名家也常来此处献艺,记得马金凤就来过三次,这三次小庙都有现场瞻仰,第一次时还幼小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当时演的有一出《甩大辫》,故事什么的都记不住了,印象最深的是马金凤在台上大辫子一甩,台下雷霆万钧般的喝彩声。十几年后第二次看的是一出《贵妃醉酒》,那时青春年少看不进去,没留下特别印象。又过了许多年,马金凤最后一次来小城,连演了一周,最后一天演的是《穆桂英挂帅》,戏是真热闹,看的眼花缭乱,表演结束后,马金凤穿着戏服率全体演员谢幕,她说:“我老了,演不动了,今天给大家道个别……”。如今想起她这段话,心里仍有些许惆怅。
马金凤以外,申凤梅在皖北也有盛誉,她是越调宗师,女扮男装演诸葛亮,凭一己之力把起源于南阳梆子的越调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被称为“申派”。虽是幼时从大街上的唱片机里听到过几段,可至今仍能回想起那个稳健婉转的韵味。
申凤梅的诸葛亮没在现场看过,有幸几次得见反串,都是女版包青天,可能因为女人唱包公反差过大,更容易出彩的缘故吧。双喜这天请的这位,唱的也确实好,几段下来观众喝彩不绝,女演员很兴奋,即兴与观众互动:大家还想听什么?随便点!
人家本就是唱包公的,何况最受欢迎的那几段还没唱,就是要留给观众点出来,所以观众也都朝包公的唱段上起哄。有点包龙图坐监的,有点驸马爷休要性急的,都很热情很踊跃,七嘴八舌闹闹哄哄,就在一派祥和的欢乐气氛中,突然冷飕飕的飘过来一句“想听排球女将”。这句话与现场氛围十分违和,十分的不协调,也因此很有喜感。哄堂大笑以后观众像着了魔似得,众口一词要听“排球女将”。
大家口中的“排球女将”是指当时热播的一部日本电视剧的主题歌。那个时代很提倡中日友好,电视里播过不少日本片子,很多也是脍炙人口,相信给不少人留下过难以磨灭印象,小庙如今一看日本片子就会条件反射的想起大岛茂。
彼时男优尚不猥琐,如高仓健,三浦友和;女优也很阳光,像山口百惠,荒木由美子。荒木由美子就是排球女将的女一号,剧中名叫小鹿纯子。这个片子播出是1985年,当时正处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巅峰时期,神州大地各族人民都深受女排精神所鼓舞。排球女将暗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小鹿纯子青春无敌再加上励志的狗血剧情,开播伊始一时风头无两。而这部片子的主题歌节奏明快悦耳动听,也广受欢迎。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7:40 +0800 CST  
歌虽是好歌,不过让唱包公的唱这个,摆明了是为难人家,观众此时想的恐怕是看演员出丑比听戏听歌更可乐。越是演员为难观众就越是起哄,女包公站在台上非常尴尬。要说这个我不会,你们点别的吧,那么好了,下面可能点的更刁钻,给你点上血疑,点上犬笛,点上阿信,哪怕点上聪明的一休,你哪个能会呢,点一个你说一个不会,那就专拣你不会的点,谁让你请大家点呢?
其实女演员逢场作戏,求个饶也无所谓,对她来说毕竟是走穴,第二天就远走高飞了,在这小村子里丢个丑不会对她有什么影响。但双喜却是另一番盘算,响器班是坐地户,在周围十里八村的讨生活,演员可以一走了之烟消云散,可出的这个丑就撇给响器班背上了。你让观众点,点了却不会。传出去就是笑话,只怕会坏了响器班的名头。
双喜愁眉苦脸的环视周围,看见班子里老几位也都是一筹莫展面目难看,可拿眼瞟到李黑时,却见他陶陶然的眉开眼笑,歪着头叼着烟,一幅不怕热闹的样子。双喜不由得就迁怒与他,如此紧要关头,你小子居然置身事外,真是要气死洒家啊,真想抽他俩耳瓜子撒撒气。
李黑自有李黑的心思,自成年以来,他从没像今天这么舒心过。小木棒敲上一天,轻轻松松的有酒有肉,并且双喜老爷子事先还有话,虽然李黑是学徒,但也算班子的人,等东家封了谢仪多少总有他一份。他原不指望能分钱,有酒喝有热闹凑已经心满意足,但如若真的再分上个三块五块,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今天心里是真高兴,越想越美,晚饭时候就多喝了那么一点。
响器班在演出间隙吃饭时间不长,东家请你来是演出的,总不能磨磨唧唧的吃上俩三小时吧。所以虽然好酒好肉的伺候着,但毕竟是工作餐,快快的吃完了继续演出才算敬业。因为吃饭时间短,有酒量又不能喝急酒的就找到一些诀窍,例如有位姓詹的吹鼓手,人家就是自带一个大茶缸子,吃饭时候随便喝点,餐毕哗哗朝茶缸里倒上一斤酒,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喝。
李黑初来乍到不懂这个,生怕喝慢了会拖延时间惹双喜不高兴,因此酒一上来就敞开了喝,半个小时灌下去有一斤多酒,喝的过急,当下就已经醉了,但好在酒后一直坐着,显不出醉态来。
这一番心思双喜哪能体会,双喜眼中此时只看到李黑嘻嘻哈哈的样子,有幸灾乐祸的嫌疑。当下用手一指李黑,话中有话的问他:“排球女将你可会?”。
如果李黑没喝醉,肯定能从双喜的口气中听出这是奚落加指责的意思。但李黑醉了,真以为老爷子是要他救场呢。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知恩图报啊,用着我的时候到了,当时豪气干云,朗声应道:“我会!”
双喜有点懵,心想这是顶撞我吗?于是又追问一句:“你真会?”
李黑态度决绝:“我真会!”
双喜看他挺认真,就顺着话说:“你会你上”
没想到李黑一跃而起,大吼一声:“得令!”
言毕,雄赳赳朝舞台奔去。双喜大喜。
李黑人很聪明也爱琢磨,遇事有耐心不怕耽误工夫,当然他闲人一个也有的是工夫。他爱看排球女将,喜欢小鹿纯子也喜欢主题歌,自个就跟着电视学着唱,片头序幕时他边听边记,把歌词用汉字逐一标明读音,曲不离口练熟了也唱的字正腔圆,走没走音不说,旁人听来词足以以假乱真。
人唱歌有个通病,唱着学一首歌时歌词一蹴而就,歌学会了词也就记住了。但要在不唱的时候把歌词用平常语速说一遍,得在脑子里唱着才能把词顺出来。反过来也一样,若是先背诵会了歌词再学唱,唱的时候得在脑子里念,否则唱了上句忘下句。李黑的功夫下的足,无论是唱是说都能把歌词念叨的顺溜,一口气咕噜完没有一个语音会卡壳。
当时老街上有一位有志青年被日剧迷住了,整天想着去日本留学。每天抱着双卡录音机学日语,时时听到他大声咏读,走他家门口过一遍都能学会个把单词短语。一次小伙子正给井边上洗衣服的妇女们眉飞色舞的讲平假名片假名,李黑凑上去很虚心的请教他,想请小伙子给翻译翻译,排球女将的歌词写的是什么意思,随即叽里咕噜一大段歌词背了下来,小伙子眨巴眨巴眼,愣愣神丢下一句话:还真是京都口音。说完捂着脸跑了。
歌词到底是啥意思,到如今李黑也未必知道,但这不影响李黑对这首歌的热爱,双喜一声令下,李黑风风火火的开了唱。人逢喜事精神爽,难得又有现场热闹的场面,李黑放开了畅快嘶吼:“欧欧里泥拿拉呆,倒红呆古路,戛纳西米那,咕噜西米那……”。
观众看这么个莽撞醉汉,唱的荒腔走板摇头晃脑,跳的手舞足蹈上气不接下气,滑稽极了。这比为难人家女包公有意思,大家看的高兴,掌声持续不断,喝彩一波接着一波。
这首歌当年流行时附带有一个招牌动作,是剧中一个桥段,小鹿纯子的杀手锏“晴空霹雳”,李黑每每唱完这歌的最后一句,就手作扣球装一跃而起,高喊一声“晴空霹雳”,模仿小鹿纯子的必杀技。今天李黑虽然醉的不轻,但现场氛围实在是好,他心花怒放情绪饱满,平时练熟了的招牌动作,自然信手拈来,习惯性的纵身一跃,普通话掷地有声:“晴空霹雳”。
平时这个动作李黑做起来很潇洒,可平时那是没喝酒,今天不仅喝了,而且还喝醉了。跳上去时没问题,但落下却跌了空。小舞台是用青砖临时垒砌的一个小台子,有半米左右高,人站上去原本就不稳,何况李黑又折腾了一番,凌空一跃再落下来时,台子就跟着垮了。
李黑的演出不圆满,最后这个招牌动作加了个乐极生悲的尾声:“哎~呦~”!脆生生的摔断了腿。可惜原本似锦前程,被这一声哎呦给毁了。
半年以后伤愈,酒是彻底戒了,可顾此失彼抽烟上了瘾,酒鬼李黑变身成了烟鬼李黑。时常在老街上看见他烟不离手,不是喝着茶侃空,就是蹲在街头下象棋。还是人来疯的老脾气,但凡有几个观棋的站在身边并且棋又下的顺手,他能嚷嚷的满大街都能听见,若是能将上对方一军,更是得意非凡,拿着棋子悬在半空绕来绕去,伸出去又缩回来不舍得走上这一步,对弈的等急了作势要掀桌子,他连忙拽住这才啪的一声拍下去,劲大的恨不得把棋子拍烂,然后一副傲视群雄谁与争锋的样子,志得意满的指着棋盘说:“看见了吗,看见了吗,爷们这招是绝活,这叫晴空霹雳!”。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8:28 +0800 CST  

《一次别离》
国人酒宴讲究多,甚是繁杂,单说座次就很是头疼,叙起长幼尊卑能礼让的没完没了,当然主次分明也确实于氛围有益。但有时受形势所迫,座次不以身份排序,就凭添尴尬不少。例如陪客中有位显或德高之人,客人虽落主座也觉不安,好比主座白领一员,顶头上司在次座相陪,那还能坐的安稳?再比如小伙子刚坐倒,寒暄一番认出来陪客的是本家长辈,这坐着也是忐忑。
这样的尴尬酒局不是没有,巧之又巧的事时有发生,曾有酒友小登科,三日之后去女方家行回门之礼。新婿上门自然照料的礼貌周到,宴会上专有一席款待,哥们当仁不让坐在主座上,逐一环顾女方家的陪客时,惊见失散多年的干老子赫然在列,原来从女方家论起这位是近亲平辈,虽疏于走动,但宴席上依着亲疏关系被临时拉来陪新婿也是理所当然,当下颇为尴尬。
可不管你社会关系怎么叙,如今成了亲戚就得按亲戚论,老家伙很随和,端起酒杯拍着干儿子的肩膀说“咱们各亲各叙,今天你是我兄弟”。话虽如此,但苦了我这好哥们,遇到这种局面按老理得侧着身子坐,身不得靠背,手不能扶桌,越显得拘谨越透着知礼,那叫一个累。哥们后来与诸友说起,虽是平生第一次坐主座,却扫兴至极。而我等得闻却开心至极,此后每逢欢宴时常提及助兴,争相与这位兄台碰杯,总不忘拍着肩膀说一句“今天你是我兄弟”。
长幼尊卑不可乱,咱们中国人这些讲究也甚是有理。可礼让来礼让去,只是解决了谁该坐到主座的位子上,但哪个位子是主座呢?
如今酒店餐馆多是圆桌子,大家已经习惯对着房间门的是上座。如果是在大厅里,离门最远的是主桌,主桌上仍然是面对门的是上座。主座的依据就是门,不管门朝哪个方向开,只要对着门的就算是上座。这是如今社会的习惯,存在即合理,不谈对错。可深究起来,在咱们传统习惯中,上座的依据不是门,而是方位。虽然传统离我们已经很远,但不妨了解一番,说不定有时候末座陪酒心里不高兴,转念一想,嘿嘿,按照传统习惯我这是上座,今天我最大。偷着乐一回也无不可。
传统习惯中,如果是八仙桌的话,北面一侧的东首是上座。古人崇尚南尊北卑,正坐面南背北,左为东右为西,以东为首以西为次,所以以左为上。要想说的明白,不妨以地图为例。
现代地图是上北下南,把地图摊在面前时,北方在正对面,所以左面是西,右面是东。而传统地图却是上南下北,正对面的是南方,因此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古今看图可谓南辕北辙,截然相反。
古人看图方式如今没有实用价值,已被现代生活所忽略,只算是一个小掌故,知不知道没啥影响。但这小掌故却也不简单,如不掌握不仅是宴会上找不到上座,还会在很多与传统文化交集时五迷三道,找不着北。
例如,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年初驻程……”,这里的淮左是指扬州,所有的注释里都明确这一点,但扬州为什么是淮左却很少有提及。如不了解传统习惯,读这首词上来两个字就能把人搞晕了。因为看现代地图上北下南,怎么比划扬州都在淮河的右面。而了解了这个掌故,就能明白古人“左”即为东的缘由。
以左为东,以东为上,因此有时候用“上”字也代指左、代指东。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里的淮上二字即是指淮河之左,淮河之东。倒序一遍传统习惯,可总结为“面南背北,上为左,左为东”。今人有时一知半解,只知上指左,却不知左为东。拿着现代地图照目一观,看自己所处淮河以左,就草率给自己扣上“淮上”的帽子。真有那么几个城市,用“淮上明珠”、“淮上江南”这样的字眼做宣传,所谓城市名片尔。传统文化被歪曲,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其实哪怕你是在淮河以东,称呼为“淮上”也有不妥,因为在传统习惯里,淮上淮左这些称呼几乎是特指扬州。扬州名扬天下,文人多有咏颂,对地域的惯称渐渐被默认为特指。扬州恐怕是古时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地名之一,假如给唐诗宋词做个统计,扬州应名列三甲。
扬州地理位置特殊,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南来北往的船只皆要路过此地。但仅仅是沿途城市还不足以天下闻名,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开始,因对漕运制度进行改革,用分段运输代替直运,不管是人还是货物,都要在扬州换船,从此扬州成为天下第一繁华所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凡人莫不心驰神往。
在此之前,水运皆为直达运输,南方来的船入运河驶往北方,而北方来的船也直入长江去南方。可是长江与运河的水情不同,江船难以适应运河,河船也难渡长江,因此问题很多。那时江船从扬州入运河到洛口,历时长达九个月并且时有沉没发生。唐代宗改革规定:江船不入汴(运河),江船之运积扬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运积河阴;河船不入渭,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
用白话解释一下就是说:长江来的船不入运河,要在扬州转到可在运河航行的船上,而运河的船不入黄河,要转运到可在黄河航行的船上,黄河上的船不入渭河,也要转运。这些管理措施看起来换来换去的挺麻烦,但却使效率大大提高,自扬州至长安由九个月提速至只需四十天。
这次改革把扬州从沿途城市提升为了交通枢纽,再精确一点,这个枢纽的位置名叫瓜州渡。于国人而言,这个名字堪为耳熟能详,都见过与之相关的文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过却瓜州杨柳树。烟水重重无数。”不胜枚举,不可胜数。
瓜州是长旅中的必经一站,行到此处皆要稍作停留,因此瓜州在诗词歌赋里,最适合为离愁别绪提供一个地理背景,像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句子,其间就充盈对离别的伤怀。古人于这类文章很拿手,佳句层出不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可谓汗牛充栋。如果要在这类诗词里挑一首绝的,选出个第一名来,小庙以为,唯有陈陶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是黄河的支流,发源于陕西定边县,流经靖边县后称为无定河。唐朝军队在此与匈奴征战,五千将士战死。诗人上句实写无定河边尸骨累累,下句虚写春闺梦里依然如生,虚实相生用意精妙。家乡的爱人不知壮士已经战死,春闺梦里依然缱绻情浓,也延伸出战骨回乡之后,春闺梦醒时的悲切。好男儿为国身死,未亡人念夫心伤。此中滋味缠绵悱恻,可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离犹可重逢,死别既是永诀。生离死别又何止与人,天地山河也概莫如此。瓜洲最初仅为江中暗沙,汉代以后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晋代露出水面,其间三条水道,形状如“瓜”字,因此而得名瓜州。至唐代时与北岸相连,但由于南涨北坍一直在持续,长江逐渐向北平移,自康熙年间瓜洲开始坍江,到光绪二十一年时全部没于江中。
瓜州渡自隋唐至晚清,其间1200年,适逢传统文化最璀璨的时期,历尽繁华却终归虚无。江中浮现又湮没于水,仿佛在隐喻这世间所有的相逢,都是为了别离。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39:06 +0800 CST  

酒畔文谭:渔家傲

皖北小城有淮河支流,名曰“涡河”,发源于河南开封以西,黄河南堤脚下。上源古称“阴沟水”,《水经注》上说“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虽叫“阴沟”,可也没见翻过船,盖因水面不宽,水流也平缓。
小庙就在河边渡口旁住了三十多年,渡口名字很土,称为“拉车路口”,顾名思义这是车马皆要路过此地的意思。据说这里曾经很繁忙,而在我的记忆里,古渡口却从来都是寂寞的,尤其从北岸望过去,水波不兴,寂寥空阔。小时候经常在渡口边发呆,背靠着大树,眺望那几条渔船,伴着行云片片。
渡口所在的这条街叫“三圣庙”,街道上的居民以工人、农民为主,渡口旁散居着少数渔民。小年时的街坊小友,有几位即是渔家子弟,他们上学去的是专门的“水上小学”,偶尔闯个祸,也是到“水上派出所”去接受批评教育,在我们普通人家看来就稍显另类。
彼时渔民已融入岸上生活,但或多或少的也保留了一些传统习惯。例如有些渔民虽然岸上也有房,每天早上都能看见他穿个大裤衩光着膀子蹲在门口刷牙,好像是从身后的房子里才睡醒似的。可实际上他那是刚从船上回来,他从不在岸上睡觉,在岸上他根本就睡不着。
有位王老先生即是如此,有次在他家喝酒,喝多了嗷嗷叫“醉了醉了,我要回家睡觉”。人在自己家里嚷嚷着“我要回家睡觉”,感觉好奇怪,你不就在自己家里嘛!孰不知在他心里,岸上的房再好也只是个临时居所,那一叶飘在水面上的船,才是他真正的家。
在渔民家喝酒,自然要吃鱼。皖北鱼类品种不多,鲤鱼、鲢鱼是主流,做法多是红烧或清蒸,乏善可陈。此外还有鲫鱼,红烧亦可,但多数用来炖汤。
渔民炖鱼汤有两种做法,一种很简单洗清了直接放锅里煮,加上葱姜大料,称之为“熬鱼”,味道有些腥;另一种做法精细,鱼洗清了晾一会,同时烧一壶水。待水快烧开了时,取炒锅烧热了,倒上点猪油,用小火把鱼双面煎,煎到皮面焦黄,将正沸的开水倒进去,霎时间汤色乳白浓香四溢。然后盖上锅盖再煮上几分钟,撒点盐进去就出锅了。
这个做法讲究煎鱼必须用猪油,注水一定要沸水,另外切莫提早放盐,并且除了盐以外,其他任何佐料不用,保持鱼本身的鲜美。那个味道嘛,啧!啧!啧!
酒徒好鲜鱼,古今皆然。想当初宋公明在江州和戴宗小酌,醉了以后非要弄碗鱼汤解解酒,厨子端上来,老宋又觉得不鲜,惹得李逵挨了张顺的打。小时候读到这里很纳闷,不理解宋公明这一小城青年怎么这么讲究呢!醉后非要喝鱼汤,还能喝出来鲜不鲜。这一般小资,这一般矫情,与好汉们的性格很是违和。
及至小庙也到了宋押司当初的年纪,作死般的醉了几次,才领略出施耐庵先生的高明。施先生写的虽是北方故事,可他却是苏州人,《水浒传》到了这第三十七回,有意无意的就露出了江南酒徒的本色,不然这鱼汤解酒的精妙也写不出来。
小庙学得炖汤之法,遇见机会就想炫技。曾有酒友不好这口,听闻鱼汤解酒,极不耐烦:难得一醉,何必解之。待美美喝上一碗后,状态就出来了,回味无穷地吟了两句施先生的诗:“ 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逍遣壶中闲日月,遨游身外醉乾坤”。
鱼汤虽好,却不算渔家绝技,小庙心中最推崇的,是曾在船上得尝的一味下酒菜——拌鱼鳞。
好友之中有位钟先生是渔家子弟,经常一起厮混。有一日百无聊赖结伴闲游,时值梅雨时节,至中午时分乌云压镇,我二人腹中甚饥却又身无分文,寻了几处闲汉出没的街头也没找到个能避雨管饭的去所,无奈之下,钟先生一拍我的肩膀,说“咱哥俩上船吧”。
我当然无所谓,待业青年无聊多,不就是消磨时光嘛,去哪都行。当下回到拉车路口,架起岸边的小船,晃晃悠悠来到河面上钟先生的 “住家船”。
渔家的住家船只做生活起居之用,长期停在某一水域,有的一停好多年,都不怎么动。或许是考虑安全的原因,住家船从不靠岸停泊,而是稳稳当当的躺在河道上,与河岸保持着一定距离。船与岸之间的交通用小船,迎来送往都是这一叶扁舟,无论何时,只要渔家高兴,把小船一收,便与世界断绝了联系。
钟先生在岸上有家,住家船并不用来居住,但却保持着完整的起居风貌,我登船一瞧,设施井井有条,好像主人刚刚走似的。
船并不大,两头甲板,中间是木制结构的船舱。钟先生一头扎进船舱里忙活午饭,我呆在甲板上抽着烟愣了神。在船上看水面与在岸上看水面有很大不同,在岸上看来水面不宽,船也显得局促,并且因为岸上的喧嚣,总以为船上也是一样的吵杂;而在船上再看时,风景大不同,视野很旷阔,远离人群的静谧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放眼望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正矫情着呢,忽然脑瓜子一激灵,想起这船上既没有电,也没有火,钟先生这午饭是怎么个做法呢?刚想到这,钟先生就招呼我来到舱内,盘腿坐下,只见小炕桌上两只碗,一碗糖醋蒜,一碗拌鱼鳞。钟先生说:“糖醋蒜后舱有一缸,管够;鱼鳞晒好的两大桶,你若喜欢,拿走!”
这碗鱼鳞,用料就是普通鲤鱼或鲢鱼的鳞片,但得是那种个头很大的鱼的鳞片,每片都有大拇指甲般大小。渔家在市场上卖鱼,给买主去鳞以后,鱼鳞不丢,拿回来洗净晒干存到桶里。平时取一些用大火煮小半个时辰,捞出来再用醋泡一晚,第二天浸泡得软了,洗一洗沥干水,拌上蒜汁香菜。如此这般之后,这一碗拌鱼鳞,既有莴笋般的爽脆,又似鱼冻般的糯滑。
这天来的比较巧,也许钟先生原本就胸有成竹,鱼鳞泡在醋里正等着呢。我虽在岸边住了多年,鱼鳞却是第一次吃,忍不住先来上一大口,妙不可言啊,搜肠刮肚想找几句赞美的话,憋了半天脱口而出的却是:“拿酒来!”
水面上湿气重,渔家都爱喝几口,所以船上从不缺酒。钟先生背着手一摸,拿出一瓶子老酒,懒得再去找杯子,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拿着瓶子轮番畅饮。
开始还聊几句,谈一谈风月,说一说八卦,但喝到一半下起了雨,雨并不大,如在岸上看起来,不过“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可这雨落在水面却响动惊人,我和钟先生对面而坐,不嘶吼着都听不见说什么。
不说话也好,专心致志喝酒,一大碗拌鱼鳞我抱在怀里,吃得不亦乐乎,佐着老酒很快就入了醉。醉了就睡呗,船上就这点好,丢下碗筷不用挪地方,倒头就能躺。
我这边刚躺下,那边钟先生跟着也要躺,可船舱内原本空间小,中间又摆了个炕桌,没有能容得下他的空。钟先生豪迈,端起炕桌一拧身,连桌子带碗筷,隔着窗户抛了出去,直接丢在了河里,随后就势一个大仰背,吧唧摔在船板上,呼噜噜的鼾声就响了起来。这酒得醉成啥样了!这心得有多大啊!
钟先生船上住惯了的,雨声再大不挂心,睡得香甜。我却很惭愧,被吵得睡不着。闭着眼睛听雨声,两耳充盈着雨落的鼓噪。好在北方的雨都下不久,渐渐雨停,鼓噪声逐渐低弱,感觉由动入静,直至悄无声息万籁俱寂。偶尔听到鱼儿跃出水面的“噗通”之响,或远处传来的几声蛙鸣,心中一片空明、澄澈。
稍许风起,把小船轻轻吹荡,眯着眼睛享受着这柔缓的摇曳,感觉像回到幼时的摇篮。心里面美,舍不得睡,挣扎着想多撑一会,可不小心翻了个身,一下跌入婴儿般的睡梦中。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这一觉啊,睡到如今都没醒。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41:07 +0800 CST  
酒畔文谭:到底意难平
读小学那会,每到建军节,学校都组织“听老红军讲故事”的活动。曾有一次请过街坊云爷,老爷子当时也就六十岁上下,性格和蔼,经常在自家门楼下摆一张小桌,沏一壶大叶子茶,小马扎上一坐一下午。平时经常瞧见,却不知他居然是位老英雄。
自从听他讲了革命史,就特别的崇拜他。此后经常去找他,无比激动的打听那些热血沸腾的战斗。听得多了,就有点奇怪,怎么“老红军”讲的都是如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却总也不讲打小鬼子呢?
原来这云爷是抗战胜利后参的军,当时新四军第四师即在皖北,云爷参军后随部编入了三野,参加了淮海战役,战后复原回了小城。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在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点,经此一役,解放军由弱转强,奠定了渡江战役的基础,三个月后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城。
毛主席为此写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有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举了西楚霸王的例子,告诫将士们不能学项羽满脑子浆糊,为博得“仁慈”的虚名而贻误战机,最终反被消灭。
这个例子举得好,因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地徐州,即是当年项羽沽名钓誉的地方,那一仗,史称“彭城之战”。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齐国被田横绊住了腿,汉王趁彭城空虚,率五十六万大军乘虚而入,占了项羽的老巢。项羽听闻消息,留下大部队在齐地继续作战,自己带了三万骑兵,长途奔袭,绕到彭城城南,黎明时分发动攻击,盯着汉军的指挥部打,打得汉军指挥失灵,五十六万大军须臾溃败。
《史记》所载,战到中午,已斩杀汉军二十万,楚军完胜。这一场大捷,项羽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二千年后毛先生也不会把他当反面典型,可惜这完美一战,却偏偏让高祖只身逃了出去,这才留下了乌江饮恨的可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彭城之战这一年,项羽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龄。不知道古人为什么都那么早熟呢?小项羽24岁起兵造反,三年时间就灭了秦,后来使劲造,又用了四年时间才把自己作死,乌江岸边霸王卸甲,时年不过30岁。
皖北小城距离垓下不远,有位好友鸭哥很是崇拜项羽,他说:看人家项羽三十岁就死了,我都四十了还没打过群架呢,无颜见古人啊。
鸭哥不是没打过群架,是没打赢过,或许这才是崇拜项羽的根本原因。话说当年鸭哥因私情事,被约架于涡河岸头,对方说一对一单挑,鸭哥信了,于是单刀赴会。结果到了地点一瞧,对方十几个小青年,白蜡杆子链子锁齐刷刷的等着伺候呢。
鸭哥到了人群之中,双手抱拳,朗声喝道:“谁先上?”。话音未落,这十几位争先恐后都上了。半个小时后,鸭哥鼻青脸肿的出现在街头,小卖部里开了一瓶冰啤酒,一口气灌下去小半瓶,趁着手湿,用右手把头发向左边分了分,慨然曰:“哥身陷重围,但无所畏惧”。
硬气!硬得像什么呢?硬得鸭子的嘴巴,哪怕浑身都煮烂了可它还硬着。要不怎么叫鸭哥呢,果然名不虚传!
鸭哥这张硬嘴,像极了楚霸王。垓下之围,项王自知穷途末路在劫难逃,“则夜起,饮帐中(没忘喝酒)”。喝到酣处动了情,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诗乍一读,堪为盖世英雄侠骨柔肠;但细琢磨,实乃死到临头没忘吹牛啊!
“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到末了牛气哄哄的归罪于“时不利”,怨天怨地,就是不在自己身上找病根。小项啊,力可拔山也好,气可盖世也罢,可你最厉害的其实是在嘴皮子上:普天下之,汝嘴最硬!
太史公不算冤枉你: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可太史公也未必全对,或许他根本就错怪了你。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眼中,什么千秋霸业江山永固,虚无缥缈。得失成败其实就没放在心上,且得照着自己的心意来,莫负青春莫负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恣意妄行否?然也!自古谁无死,蝇营狗苟,不如痛快!
小城向东三百里,即是当初垓下,今日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灵璧有石谓三奇:色奇、声奇、质奇;又谓五怪:瘦、透、漏、皱、丑。曾有一段时期,灵璧石奇货可居,那几年身边诸友,但凡有点闲散银两,总要买上两块摆一摆,酒宴之上谈的最多也是此物,谁的石头像条龙啊,谁的石头像条狗啊,又是入手时候多便宜,如今出手得多贵啊,等等等等,整个朋友圈都被这灵璧石弄晕了头,五迷三道。
忽有一日,鸭哥也攒够了钱,邀约去灵璧买石,许诺办完正事去垓下转一圈。小庙欣然从行,驱车两小时,午前到了市场上,鸭哥一副腰缠十万贯的派头,逐个指着石头问价格,一圈转下来,心里有了底,兴高采烈地买了最贵的那一块。
买完了石头去垓下,凭吊别姬之地。路上鸭哥说一喜一悲之间,尚需些许过渡。于是就近找了一家土菜馆,鸭哥喝了个七分醉,霸王别姬的故事谈上几遍,情绪酝酿的足足的,悠哉游哉到了“霸离村”。
霸离是个伤感的小村落,村东即是虞姬墓冢,修葺的很规整,有门楼有院落,鸭哥看了很感动,大呼灵璧待虞姬不薄。那是自然,不拉个围墙搭个门,怎么好意思卖门票呢!
园内松柏葱茏,静穆凝重。古代灵璧曾是北方通往东南的要道,旅人至此多有凭吊,因此碑石林立,留墨者众,其中有一联写的好: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鸭哥读到这一联很伤神,情绪明显开始低落。转到虞姬塑像时,压着醉步踟蹰不前,侧脸看看我,明知故问:“垓下歌你还记得吗?”这不是在问我,这是要引我问他,小庙知趣,应答道:“我记不全了,你背背看。”
鸭哥庄重的背诵了一遍《垓下歌》,很投入、很深沉。不过只读《垓下歌》不完全应景,当时霸王歌数阕,虞姬也有诗和之。《楚汉春秋》所录,虞姬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但这一首我没提醒鸭哥,因为我此时想起了另外一段话,更契合虞姬的倾诉,那是紫霞仙子说给至尊宝的: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楼主 三圣小庙01  发布于 2016-08-04 11:42:28 +0800 CST  

楼主:三圣小庙01

字数:129244

发表时间:2016-08-03 0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7 08:49:34 +0800 CST

评论数:11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