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12年里四次英国行见闻感受,发达的英国渐行渐远

楼上的朋友,我看了你列的价格表。

就第一个图来讲吧,计量单位是100g.

说句实话,买500克,就12.5英镑了。



还有,你中间列的28个单词是什么鬼?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2 09:34:43 +0800 CST  
上面那个 @eclipse88 朋友的数据其实挺好的,如果不是因为今天要出差,我还真是想好好琢磨下。不过后来我发现,我根本没有精力应对所有朋友的提问或是质疑。

这样,我想请这位朋友先仔细看看上面其它朋友贴过的数据。贴子虽然只有9页,但是回复和评论其实已经有3000多了,不少层里,都有干货满满的内容。

同时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1.上面有数据显示,英国新增工作机会中,80%的年薪低于16000英镑。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2.上海+苏南+浙东地区上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左右,已经胜过大多数发达国家(例如德国),主要原因是什么?德国应该在那些方面改善来提高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2 11:26:04 +0800 CST  
关于污染,食品,医疗问题。其实我早在2013-2014年的贴子中,就已经指出过:
一般情况下,早晚会有人在楼里,向我提这些问题,不管是不是和我主题相关,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或是擅长不擅长。那怕我早早在开贴之初,就预警过,就申明过,这方面有差距,有提升空间,我也不熟悉,但是一般情况下,无一例外,还是会有人来质疑。

其实,我想把题目换一换,请质疑者,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

其它发展中国家在人均预期寿命上,要缩小与中国整整10年的差距,应该在那些方面做努力?

或是说,德国及其它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上海苏南浙东水平,还需要在那些方面进一步加强?


中国没有办法在所有领域领先于所有国家,用中国单挑全球的模式来讨论问题,本来就是奇怪的。也请大家能换个角度看看问题。

另外,最近几次,集中的质疑,总是集中在晚上休息时间,我也有点奇怪,难道是因为不同时区导致的吗?还有,那些新注册的用户,我就不再回复了。因为精力实在有限。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2 11:40:46 +0800 CST  
@若有若无W 2017-05-24 19:27:04
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261143-1.shtml
这个贴子,可以楼主说的相互印证,写的也很不错
-----------------------------
我花了点时间,认真看了贴子。
未必没有偏颇,但是大多数是现实。
我推荐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读一读,绝对可以颠覆很多人对欧洲的观念。

大家读完后,再回头看这个贴子里部分“网友”的回复,
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谁说的是客观事实,谁在搞事,一目了然。


这个朋友的文章里,用很多篇幅,写了各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包括歧视的程度。
提及,在英国,华人混得是最好的(其实估计是香港在英国的移民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相关)。而在东欧等国家,相对更受歧视。

总体是越开放,信息越透明的国家,对中国人越友好。例如法国。

法国是肯定的,现在法国很多商场,都可以直接用银联卡,很多奢侈品店,都会有中文导购,这必然影响到很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感观。

老外之前看不起中国人,不就是因为中国落后,中国人穷,中国人受教育水平低吗?
30年前,中国人拿可怜的差旅标准去国外留学,往往还要省下一笔寄给家里,那他在当地的消费水平,必然是非常可怜的(虽然用当时国内的眼光来看,已经是天堂)。在那个年代,当地报纸上的中国,必然是贫穷落后的。

而30年过去,中国在当地报纸上,早就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巴黎街头到处是一掷千金的中国游客。内地来的中国人,在巴黎自行时,很多都入住五星酒店,在人均消费近100欧的高档餐厅消费(对巴黎当地人来讲,花200欧住五星,花100多欧,两个人吃一顿饭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了。这样的餐厅,在香榭丽大街上,有好几家,都是要提前预约的,而且里边经常会有艺人和政界人士出没)。

所以,年轻人对中国的观念,早就和上一辈完全不同了。也许,再过20年,当这代欧洲年轻人慢慢成为社会主流,那欧洲人对中国的观感,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日本和韩国也是这样过来的)。

对于中国人来讲,一样,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70后,80后成长时,中国人均GDP还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那种悬殊的差距,在很多人骨子里打了烙印。很多人明明当前生活水平,已经高于欧洲的中下层了,但是在心理上,他还是认为欧洲是天堂。这就像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样,需要很久才能扭转过来。

但是对85后,90后,00后来讲。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航空大国,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披荆斩棘。他们正在享受的支付宝,滴滴,微信,共享单车等,是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普及的便捷。

当这一代人成长后,还会鸟西方国家的歧视?谁歧视谁啊?

当这一代人心理建设完成后,所谓的歧视链就不成立了。
当A在B面前有优越感,B也自认不如时,所谓的歧视才会成立。
而当B不认可时,歧视链就失效了。

例如现在的香港和台湾就是例子,十几年前,大家认为港台是高大上的,一部流星花园这样的烂片,也可以引领潮流。而如今港台再拍这样的片子,大家会认为是杀马特。为啥,因为你已经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了。现在情况是,大陆的都市片在台湾很流行,而台湾的电视剧,在大陆完全没有人看。大家明白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在不知不觉中,歧视链不成立了,今天如果还有台湾人在上海人前秀优越,80%的上海人会吐几个字:“台bazi”,“乡下人”。香港台湾的文艺作品,文化,生活方式,早就不是流行了(看看现在还有多少港台片?四大天王一退休,港台艺人的号召力更会远远不如内地小生小花)。

现在还有几个人认为港台高大上?这种变化是不知不觉的。
再过20年代,这种变化也会发生在欧洲和中国之间。甚至10年,8年,5年就可以。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5 11:29:23 +0800 CST  
刚刚发现了一个搞笑的事情,上面的“台bazi”,居然是天涯的敏感词,中文三个字发不出来,这更能佐证楼主的观点。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5 11:30:56 +0800 CST  
@handh1997:
层主应该是混淆了伦敦和伦敦金融城的概念,我还真的点那个链接看了一眼,发现是city of london 的中位数是48023,但请仔细看下面的数据,Westminster, London就只有36187了,所以专门查了city of london的意思,原来是伦敦金融城的意思,类似于北京金融街,那收入能不高吗?

------------------------------
特别感谢这位朋友的细心查证。

其实,关于伦敦或是英国收入的数据,上面已经有很多数据了,同时,关于欧洲、英国或是伦敦的消费水平,也可以参考这个贴子。
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261143-1.shtml
这个作者,整理了很多案例。

当前的欧洲和上海,是不是天差地别的差距,相信看完文章后,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结论了。

另外,部分国内的朋友,想当然的认为,英国工程师的收入,会远超社会平均水平。
这是不对的。

在中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在社会中是少数,那怕是扩招后,也只占了同龄人中的不到20%。而工程师作为大学生中的中坚,在国内,收入是远超社会平均的。

而在英国,年轻人中,50%有大学学历。而且英国年轻人喜欢高薪的金融等行业,本身对理工科的兴趣不比中国(这就好比在中国读文科类似)。
所以工程师的收入,并不突出。

甚至初任工程师的收入,还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前面链接中有显示,英国很多行业的工程师平均工资不到3万英镑一年,一般点的行业,初任工程师年薪还不到2万英镑)。
再加上,我列举的例子中,客户本身是为了有目的的降成本,使用的大多是资历一般的外籍工程师。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高于英国本地工程师的平均水平。

当然,上面的描述中,有一个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英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大学生不是天之娇子,工程师,也不是高薪职业。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持续提高大学入学率,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当大多数行业的从业人员(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也达到较高程度)的收入也比肩工程师时,那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那一天就到来了。

如我上面的理论,中国的IT行业,已经成为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所以从业的工程师的收入,自然也接近了发达国家同行的水平。
当有一天,越来越多的行业,都成为全球领先行业时,自然,全民的收入水平,就赶上发达国家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7 14:31:19 +0800 CST  
@hongtao12399 2017-05-29 18:44:33
@handsetft
能不能和我们说说美国?谢谢!
-----------------------------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467010-1.shtml
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逆袭--发达的中国正在路上

我在2015年,写过一个贴,见上。
里边有一些关于美国的描述,您可以参考一下。

上面,我贴过一个其它网友的文章。
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261143-1.shtml
欧陆游记

里边也有些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描述,您也可以参考一下。

总体来讲,美国的状态,比欧洲国家要强不少。
楼主在美国前后生活过近一年时间。
美国和收入比欧洲普遍高,社会负担小(福利和医保没有欧洲好),物价和生活成本略低于欧洲,普遍老百姓相对过得舒坦点。

本来也想多谈谈自己的观点。
但是看了上面那个朋友的文章,感觉那个楼主写得不错。我就不准备自己动笔了。
我推荐大家读一下,还是如上面的话: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借鉴。

这个楼主,按他的所说,他是一个职业牌手。
从他的描写中,能看出他思考问题的直接,现实的一面。
很多话,是非常直白的,甚至关于种族歧视,男女平权,甚至东方男人,女人在西方的婚恋观,金钱观。以及西方男人,西方女人在东方的利用部分东方人被殖民多年后的奴性,屌丝翻身成为香饽饽的现象。也有非常直接的描写。

可以讲,未必都是主流观点,甚至讲了很多学者不肯涉及的话。
但是绝对可以颠覆很多人的世界观。

有一点,想说明,如果你的年收入达到10万人民币,那你的实质生活水平,绝对在这个地球排达80%甚至90%人口之前的。
如果你的收入达到30-50万人民币,那你的实质生活水平,绝对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也能排在前五分之一,甚至更靠前。

所以,有能力的中国人,完全已经具备站直了身体修正自己世界观的条件。
老外并不个个高大上,外国也不是到处天堂。

殖民统治,能打断当地人的脊柱(大家可以参考香港台湾年轻人的现状),有时候,反复洗脑会让人潜意识被影响(例如,中国的广告中,在涉及高大上的场景时,总会拉几个老外来撑台面),实际上的真相是,大多数欧洲的年轻人,也都在为房租和吃饭找工作发愁。

东欧是这个世界上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90年代初,他们选择了和中国不一样的道路,只有描黑中国,把中国说得够差够惨,才能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和部分嫁到国外且过得并不如意的女人是差不多的味道)。

我的观点,如果收入允许,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

长期的贫困,会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一个考虑问题的思路,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同理,没有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人,往往很难抓住职场或事业上的机会,摆脱贫困。这是一对矛盾。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5-29 21:19:35 +0800 CST  
@人和家顺百事兴 2017-06-06 00:15:55
在法国生活15年了,每年都回国,对lz写的都同意,因为和自己的感受差不多,但绝对没有这个水平系统的总结出来。我就是把法国这边的亲戚朋友和国内的亲戚朋友比较一下,还有两方的物价变化,就能感觉出了这些年中国的进步超级大。
尤其我妈妈生病那一年,我在国内待了差不多一年,对医院,社保等的感触特别深,觉得能给如此多人提供基本的保障,政府真的挺努力的。
祝愿中国越来越好。
-----------------------------
楼主去过法国三次,第一次是2007年,是个意外,从罗马回上海,在巴黎转机。
因为下雪,第一程误机,导致没有赶上第二程飞机。航空公司给改签的航班是第二天的。所以我就滞留在巴黎了。
当时拿的是一次入境的签证,而且在意大利的机场已经盖过离境章了。航空公司倒是给了机场外的酒店,但是因为没有签证,所以出不去。所以,我弄不好要在转机通道里滞留24小时了。
一开始,找几个海关工作人员沟通,当时现场都是黑人或是女性工作人员之类,他们只是把我的护照收走,说是要审查。结果一审查就是三四个小时吧,没有人理我。
我怒了,看到一个领导样子的白人海关工作人员,就拦住他,巴拉巴拉一顿抱怨,我最后说了一句:I just need a bed!
结果他把我的护照又找了出来,然后霸气的用尺子,把意大利海关盖的离境章给划掉了-----就这样划掉了,然后签个字。
最后把护照还给我,说:good night!
我拿着护照再次过海关,海关的工作人员端详了这个被划掉的章,和领导的签字。有点发呆,然后笑了笑放行了。于是我在没有有效签证的情况下,顺利进入法国。
我的感受是有2:
1.法国人比英国人和美国人要变通一些。要在英国,这事估计没有商量。
2.在欧美,遇到事,尤其是遇到和权力机关打交道,找白人尤其是管理层,更容易一些。因为底层员工,尤其是少数裔,他们本身是弱势群体,没有理由为了你,去承担风险。他们也不会为了你,去麻烦自己的上司。

第二次去巴黎是2010年,是出差,住了一周左右,当时去了凯旋门附近。记得当时从法国坐高铁,穿过海底隧道,到了英国。当时坐这条高铁,是要过海关的,先是过法国的边检,然后英国的入境边检好像也是在法国火车站的某个区域完成的(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记得当时,上了火车,通过海底,到达英国后,在伦敦滑铁卢火车站就直接出站了,没有再经过边检。)

当时还去了一次巴黎郊外的那个迪斯尼,不是去玩的,我去了边上的那个outlets。记得坐地铁过去,单程是十几欧。来回就是二十多,当时的汇率,就是200多了。当时巴黎市区的地铁也不便宜,好几欧一张。比意大利贵多了(07年去意大利,罗马和米兰的地铁都是1欧一张,而且75分钟有效,你出了地铁站,只要是75分钟以内,还可以换乘公交车。后来是10年去,好像就涨到1.5欧一次)。
不过巴黎的酒便宜,街边有很多专门卖酒的商店,各类葡萄酒,便宜的只要1-2欧一瓶。我记和当时买了两瓶20多欧的酒,工作人员居然直接问我是不是要带上飞机。要不要特别包装。我感觉他的意思是说,20多欧的算好酒,一般情况下,不会买了随便喝了。客人买了,一般是当礼物之类了。

第三次去巴黎是2016年,住在香榭丽大街边上,离凯旋门就100米左右的洲际酒店。和国内的洲际相比,这个酒店规模很小,只有几十个房间,但是内部的管理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推开窗,就能看到埃菲尔铁塔。
边上有不少不错的餐厅,网上一搜,就有好几家米其林餐厅。
说外国人不会做饭的,其实也有点自大了。因为法国菜其实还不错。前提是愿意花钱尝试一下高档餐厅。有一餐就是在酒店附近的餐厅吃的,是客户兼朋友请的,需要提前预约,服务的精致就不说了,服务员也很养眼,当时印象特别深的是一道鹅肝,非常细滑,类似于冰激凌一样的口感,可以用刀子刮了,抹在面包上吃。一年多了,楼主想起来,还是有口水......

后来离开巴黎前一晚上,在香榭丽大街上逛着,饿了,手机搜到边上有一家好评率非常高的餐厅,据说还是巴黎名流和演艺人士经常去的餐厅。一抬头,发现就在马路对面。虽然没有预约,但是也还是准备去碰碰运气。
在门口,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服务生,穿着非常性感的简款商务装,记得是是一种介于米色和粉色之间的颜色,有点类似于空姐制服,但是更薄,更短,更性感。
我们过去的时候,直接就问,有没有位置可以安排。服务生笑得非常甜:说,请问预约没有。
我于是说:我刚刚听朋友推荐的,他说你们餐厅非常好。但是我没有来得及预约。
服务生有点犹豫,我于是继续:我们是游客,明天就离开法国了。
于是这个正妹打量了一下我们(后来我猜,是因为我们穿得过于休闲了,进店才发现,里边的食客,普遍穿得很正式。),然后和里边的工作人员确认了一下,居然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位子。一进去,发现里边,服务生全是美女,个个身材超好,全上统一的服装,视觉冲击很大。当然,食客明显也是有层次的类型。
我们吃饭时,边上一桌还有一个当地的女孩,单独一个人在用餐,很可能是模特吧,她用蹩脚的英语和我聊天,问我们是从那里来的。居然还和我说,去过北京和上海。我说是去玩的吗,她说,是工作。我猜,应该是去走秀的吧。
当天两个人消费了150欧左右,感觉的确非常不错,当时又点了一次鹅肝,这次是烤的,非常嫩,入口就化了,口感一流。和上一次的,又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了。
听说,法国要禁鹅肝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属实,那真是有点遗憾。

说了美好的回忆,再说说不足的地方。
和10年前相比,巴黎街头,少数裔明显增加。在主要景点,总能见到又黑又壮的黑人,盯着游客转。见到游客就往手上套各类做工粗糙的小东西(意大利这一类也特别多,而且意大利还有假警察,专骗外国游客)。这个感觉非常不好。

另外,巴黎的街道,明显有点脏乱了,尤其是和过去相比。
16年这一次出发前不久,巴黎好像刚刚出了事,埃菲尔铁塔当时都不开放。

因为去法国三次,加起来才十来天时间,能够写的东西太少了。
这位朋友可以补充一些。供大家参考一下。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06 11:39:13 +0800 CST  


@sunleiji 整理了一个数据《2016年世界人均汽车销量排名》
这位老大哥发的数据,我几乎每次都会学习。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我在以前文章里,也曾经描述过:
一直认为,汽车的普及,是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汽车的普及,不仅说明人均财力达到了一定的门槛,还意味着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基本达到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大量驾驶员的出现,也标志着当地居民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基础和科学素养。
在发展中国家里,能够购买汽车的,一般是收入相对富足且对未来有乐观预期的人群。这个人群的比例高低,很能看出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前景和活力。

目前,全国平均水平是203辆/每万人每年(新车)。
而国内发达地区,普遍在300-400的水平。如果排除了限购,可能还会更高。

把这个数据放在全球来比较,美国是551,英国是476,德国449,日本392,法国384.
可以看出,中国的发达地区基本接近主流发达国家的水平。

再向下韩国359,意大利335。和中国的发达地区基本相当。
其它一些发达国家,200+的水平,基本介于中国发达地区和中国平均水平之间。
而台湾,111辆的水平,仅达大陆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排在中国之前的三十多个国家中,大多数是经合组织认可的发达国家或是石油土豪。
还有部分发达经济体,排在中国平均水平之下的。

中国的人均销量,基本在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

这不是独有的现象,在主要家电的销售上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中国的人均销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人均消费的食物重量方面,也和发达国家水平非常接近。

在居住方面,中国住宅自有率是全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而且人均居住面积在东亚也是领先的。至少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同一水平上。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中国的实质水平都和发达经济体相差仿佛了。至少是数量上,达到同一数量级了。

所差的,就是质量和积累了。

仅从生活水平方面来看,和发达国家之间,一层窗户纸,不是有没有能力捅破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现在就捅破的问题了吧。

如楼主之前所述的,看一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主要看人口素质。

看看00后们,楼主基本上已经看到胜利曙光了。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这一代人成长时,就能看到东方文明再回巅峰的盛景。

网上有报道,中国初二学生,做美国高考数学卷,很大比例满分。
http://www.sohu.com/a/134547669_640245

而美国高中生做中国初二数卷子,普遍懵逼。

这还是美国,在其它很多国家,初中生不能流利阅读,没有掌握乘除法的多了去了。

这样的实力对比,是再也没有维持所谓的优越感的。
我现在已经有点在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08 16:37:25 +0800 CST  
2016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http://quejh97nju.blog.163.com/blog/static/16851963220175893423470/

还有一些新闻例如:中国警察在意大利多个城市执勤,为游客服务.....
国际媒体报道,中国在海外建设军事基地等.......

中国在全球版图中的影响力,不知不觉间,在大多数领域,已经超越鼎盛时期的日本。

2013年,楼主初写文章,讨论日本和欧洲已经走下坡路。
当年,网友们对形势认识不够明朗,是可以理解的。

而到今天,还认定欧洲日本高大上或是中国一片漆黑的话。
那就真的后知后觉到不可救药了。

而GZJY们,好日子基本到头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管控。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三年后,美日台再也没有足够经费维持。队伍自然就消失了。
随着这些专业丑化中国的群体离场,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接下来的五年,会是中国迅速对外扩大影响力的五年。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会全面铺开,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会规模发力。
中国会加强对外宣传,扭转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内,也会逐渐重塑民族自信(尤其是80后,90后成为社会中坚后,根据我的观察,之前对台湾的美化宣传,在90后中,基本失效了,看看微博或是youtube上,中国的90后对台湾的现状更多的是怜悯和同情以及嘲弄,对日本的神化,也基本到了破灭的边缘变)。在走出国门的国人越来越多后,中国人对待欧洲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目光,会越来越平视。

2013年,楼主的预言,到今天,基本成真。
我愿意这里留下这个新的标记,五年后,2022年,再来回顾。

下面的话,我放在这里:

如果一切顺利,2022年前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比肩美国。中国会拥有130-150个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拥有全球500强最多的国家。中国会培育出10个以上国际性重要品牌(行业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华为)。相当比例的产业,拥有全球领先的玩家和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或是规则制定的重要成员)。

宏观指标上,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很可能达到0.8以上。

国际主流观点,会逐渐接受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学者及媒体,会讨论中国算不算一个发达国家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个讨论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当讨论不再热闹时,就基本是盖棺定论之时)。中国人在海外受歧视的现象会得到极大改善。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超级大国之一。中国模式,也会成为世界各国接受和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

立此为证!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08 23:20:27 +0800 CST  
@取乎法上之 2017-06-12 20:50:09
楼主,想问问你,按照当前情况发展下去,对照曾经的欧美,什么行业相对来说入门门槛低,赚钱多,对于一个快30还没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人来说,还有哪些职业可以考虑进入
-----------------------------
据我所知,现在仅依靠运气和机遇就能发财的机率越来越小了。

在80-90年代,开个小卖部或是摆个地摊都能挣钱。或是开个饭店也能挣钱。
但是这样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回了。
因为这样的门槛太低,太容易被复制。
你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你的模式很容易就被资本复制和超越。

以餐饮企业西贝为例。
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窜红。到国内多个城市出现多家西贝连锁餐厅。
一共只花了半年时间。
操盘的餐饮集团,在半年时间里,完成品牌打造,知识产权转移,技术改造,并在多个城市完成场地租赁,装修,员工团队,管理团队的组建等。
这种能量,根本不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小创业者可以对抗的。

这种大集团,今天能复制一个西贝。
明天也能在几个月里,复制出另一个成功品牌。
而个人创业者,就很难在餐饮业中成就大事业了。

你可以再看看最近几年创业成功的例子。例如滴滴摩拜等。
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好学校毕业,在顶尖企业打磨过。
有了ID和风险投资者后,再把企业做大。

也就是说,对创业者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创业者要有想法,要有管理能力,还要有和投资人以及政府打交道的能力。
一句话讲,你要见过大场面,并hold住大场面,才能搞成大事。

空有理想,或是一个想法,就创业成功,太难太难。

前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毕业创业,这两年基本上听不到声音了。
其实我个人不赞成大学生毕业就创业。也许有个别天才能无师自通。
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牛到不需要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就能hold住一个公司的地步。

对挣快钱,我没有经验,没有办法多说,在我的理解,这更像赌博。在没有特殊信息来源和特殊关系的情况下,现在挣快钱基本上不可能了。

因为我本人只是中人之资,所以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对大多数朋友可能有可借鉴之处。

在我看来,一个合适的创业时机是你个人条件已经具备之时。
创业者至少要在一个正规企业中,修炼到中层,而且基本掌握管理团队和项目的能力时,再从自己最擅长的细分领域里(同时也是你人脉最集中的领域),找到合适的项目。现在社会上的钱很多,只要项目有水准,不难拿到投资。而且职业投资人们,投资的往往是人本身,而不是项目。

优秀人才,具备把项目落地的能力,而一个能力一般的创业者,那怕有天才的想法,也很难把项目实施完成。说难听点,那怕万一创业成功了,他也hold不住经理人和投资方。如果不是牛人,很容易被架空踢出公司。因为投资方和下面的管理层,都不会愿意让一个庸才占在CEO的位置上。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现在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关键在人的能力本身。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13 09:41:20 +0800 CST  
在上面,有网友在强调,中国的人均GDP低,离发达国家差距大。

最近几年的情况是,很多国家GDP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例如有些国家把毒品,赌博,卖淫的纳入GDP,很多国家或地区,把自有住房的使用价值折算成房租,如台湾,计算进GDP,而中国压根连正经的房租都不会去统计),和中国已经有比较大的区别。
这个指标对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意义慢慢失效了。因为各国基本上各玩各的。另外,汇率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不要认为英镑一天跌10%这种情况是独有的。如果以人民币的购买力为基准,说人民币是高估的,那我可以讲,全世界98%的货币比人民币更高估。
如果不同意,你可以试着找找,世界上有那个国家可以在相当于英国这样大的范围内,用5块钱包邮的(长三角包邮)?

很多年轻的网友,很容易跟风,认为中国GDP注水。
那我想说,如果中国GDP注水的话,那全球99%的国家注水的尺度远高于中国。
在西方的体系里,国家负债占GDP的比重,是金融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这决定这个国家的评级高低,也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拿到资金的成本。例如一个评级高的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低(债务相同时,GDP总量大的,负债比例低)的国家,发行国债的利率就低。国家使用金融工具的成本就低,国家的财政会更有弹性。

大家看明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各国,拼了命的要向自己国家的GDP中注水,甚至把一些犯罪也统计进GDP的原因。在这方面,中国的没有这个动力,因为之前中国,基本不参加西方这一套玩法,中国更怕自己的人均GDP高了,要承担国际责任(所以一直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个人一直认为,回到上个世界80年代前,统计工农业总产值(如果刨掉汇率影响,那统计工农业总产量,是更真实的指标)可能更客观。
GDP是在上个世纪,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被苏联超过后,西方国家才推行出来的一个新统计办法,目的是,把大量统计弹性比较大的第三产业纳入到统计中。
其实,如果各国在统计第三产业时,统计口径基本相当,统计的尺度基本统一时,GDP的数据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但是事实上,各国在操作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来说几条数据,供大家参考。中国人口占全球不到19%。
但是的钢铁和水泥的产量和使用量,超过全球一半。
中国在建的高铁和地铁,占全球同时在建高铁和地铁的一大半。
中国的汽车产量销量占全球30%以上,家电占35以上。
中国的一次能源使用量占全球的23%,发电量占全球的25%。
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按当前的汇率)占全球的25%左右。如果考虑到价格汇率的影响,实际上,应该占到了全球的30%以上。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明白,隐藏在GDP后的真相是什么了。

GDP统计中,一个非常大的比重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西方发达国家统计出来,他们的第三产业往往高达GDP的70%,甚至80%。反正把各种能装的和不能装的,都往里边装。
而中国之前常年在30%左右,现在总算提升到了40+%的水平了。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工业都是1(农业忽略),一个三产“发达”(占比80%)的国家统计出来,GDP是5,一个三产一般(按50%算吧)的国家,统计出来,GDP是2.

看明白没有?只要把三产比重提高30%的比重,那GDP就放大到了原来 的2.5倍。

西方国家有那个可以拍胸脯说,服务业比中国繁荣???

英国打车的价格是中国的十倍,理发价格也差不多10倍,地铁也10倍,快递也10倍。公交也10倍。你统计出来三产比例只比中国高几十个点,那说明真相是,你们的服务业远远没有中国繁荣。事实上,中国人享受的服务更多,质量更优。中国人花几十块钱,就能享受一次洗脚或是按摩服务,英国可以吗?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可以隔三差五下馆子,英国同龄人,有多少比例能保持这个下馆子频度?

美国三产比例超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房地产比例在GDP中的比例超高,还有一个是医疗。这两项在美国GDP中占了约30%以上,而在中国只占了10%左右。所以如果还有年轻人说中国经济是靠地产,我会直接让他去看看美国地产占GDP的比重。美国的医疗,我在之前老贴《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逆袭--发达的中国正在路上》中,有过详细说明,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房地产和医疗,是美国大资本家搜刮美国平民的基本手段。美国人相当于在个税,消费税之外,还被大资本家收走了总收入30%的额外税收。只是这些钱,进了资本家的口袋。(当然,这不奇怪,本身在美国,国税局也是一个私人公司,他是财政部使用的一个代理收税的公司。同学们不要感觉奇怪,美国叫XX局的 ,一般都不是真正的政府机关,而是政府机关的服务公司。例如还有美联储,还有联邦调查局,大家可以去查查,结果是非常有意思的)。

根据楼主的观察,中国一二线城市年轻人(20-35岁之间)的生活水平是高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的。具体表现在,汽车购买率更高,住房自有率更高,下馆子更频繁,经常出去旅行玩乐的比例更高。东京一个30岁的年轻人,拿30万日元,远比在上海拿8000人民币的同龄人要苦逼。欧洲拿1500欧,英国拿1500镑(英国目前80%的新工作机会,年薪只有1.6万英镑),估计购买力只和国内二线城市的5000块相当,甚至还不如。

当代中国人,完全可以不用妄自菲薄了。。。
三五年过后再来看,又会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国际舆论也可能发生转向,因为有很多东西,已经不是靠一些水军再美化一下,就能掩盖过去的了。

至少,发本贴后,我已经发现,当年犀利的水军,GZJY们,如今真的没有什么声音了。
要么是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数据了,要么,真的是因为没有经费了。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17 11:07:23 +0800 CST  
前两天在珠海出差,突然想起了一件历史事件。
很多30岁以上的朋友,应该还有记忆。
大约是十多年前,报道过,珠海日本人集体嫖娼,还有中国翻译帮忙牵线。

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
网络上,新闻上,舆情沸腾。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还有人抨击说那些小姐太不自爱了。

现在,基本上听不到日本人或是台湾人在大陆 奶的新闻了。
现在新闻上,倒是可以看到报道,有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要玩风俗店,还指定要找日本女人......

真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连吃青春饭,皮肉饭的女子们,都已经搞清楚的事情。
但是网上还有很多“网友”没有想清楚。

我又想起前几年在美国遇到的两个华人。

一个华人是香港人,97前在外企上班,好像还是IBM,当时还被派到大陆任职,做到中层,香港回归后,他过了几年就移民美国了(当时香港中产移民海外是风潮)。当时是把香港的房子卖了全家去美国的。
我会认识这个华人,是因为他是我约的司机,我飞前纽约,委托纽约办公室的同事帮我叫了接车司机。而他那天过来接了我。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这个哥们在美国的20年,显然并不顺利。
我在想,如果他留在中国发展,20年前,就是中层,现在在大陆企业混一个高管不是难事吧。更甚至,当年他就在IBM工作(他自己这样介绍的),应该还是有机会申请到美国总部上班的。毕竟前几年,微软曾经有一个新闻,说因为一个女员工要生二胎,而计划生育部门要带她去打掉。结果微软就把这个女员工和她老公一起调去美国总部工作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儿子公立大学毕业后,目前二三年没有找到工作。我离开纽约时,是他儿子临时接替他来开车,送我到了机场。

另外一个华人,也是在纽约办公室认识的。
她是公司的前台,应该是一件年纪40+的女人。
我第一次见面,就能发现她脸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高颧骨,尖脸,表情和神情就感觉别人久了她很多钱一样。事实上,现实的确欠了她。
她以前是国内国企的管理人员,而且来美国前,发展是非常不错的。听说和老公离婚后,就辞掉了工作,卖掉了一线城市的房子,然后投资移民来了美国。听到这里时,我是吓了一跳的,这说明这女人以前应该非常成功。

几经周折后,她没有在美国找到和国内相当的工作,最后发展到做办公室前台。拿2000多美元的工资。
一开始,我听到不少对她不好的评价,但是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还和我讲,这女人也算可怜,大家担待。
二周后,公司通知她,说要把她的编制,从正式工,转成外包(保持待遇不变,但是把关系转到第三方外包公司)。原因是总部要求美国分公司控制正式工的总人数。
结果这女人,以为是公司想辞退她。然后居然不辞而别了。
但是走前,她居然卷走了她保管的一些资产。
例如,她把员工放在她那里管理的押金全部带走了。
当时公司的政策是,公司在当地租了house,有出差到纽约来的员工,可以领取房子的钥匙,但是要押50美元,然后出差结束,离开时,再退钥匙拿回押金。
结果,大家就傻眼了,钥匙还在手里,钱不见了,人也不见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两个人,如果当年留在国内发展,可能现在完全不同。
类似的华人,我还认识几个。
前面也写过一些,90年后来美国的精英,和97后香港去海外的华人,现在应该普遍没有留下在国内或是香港的如意吧。

写这么多,是想告诉很多年轻人。
想去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发展,取得成功的难度,远远大于在自己的母国。
而现在的中国,恰恰是全球机会最多的地方,而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是幸运的,因为你们比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年轻人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18 12:26:31 +0800 CST  
这几天事情比较多,没有办法持续的更新。
其实,很想花点时间,和大家讨论一下,HDI人类发展指数。

世界上,评价一个国家是不是发达国家,主要有两个标准。

一个是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是否达到0.8以上。。
一个是看是不是经合组织成员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
现在的成员是: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智利、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拉脱维亚、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

这两个指标中,前者容易受到技术干扰。
后者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大。

事实上,如果仔细推敲下,现在的中国,实际上,离门槛已经不远了。
等有时间了,收集一下数据,好好和大家聊聊。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18 12:46:22 +0800 CST  
楼主刚刚更新了一文,详细分析了人类发展指数的问题。
写得比较仓促,大家将就看出。

通过人类发展指数解析中国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多远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786118-1.shtml#2_55007268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21 15:15:00 +0800 CST  
@ppyou2004 2017-06-23 10:43:30
感觉楼主是国家派来的五毛小领导,数据真是多,不过我还是喜欢楼主这样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提升爱国精神和自信心
-----------------------------
哈哈,五毛小领导。有意思。可惜我是纯自费啊。
这个贴子发出后,网友们打赏了一万多天涯贝,折合人民币100+。哈哈。
我写贴不多,一年也就是写二三个。如果靠发贴养家,那就入不敷出了。

我的确喜欢摆弄分析数据,以前曾经因为在网上预测某个经济指标(当时记得预测误差极小),结果被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发现,给我留言,说工作有纪律,不要提前外泄数据。然后我回复,我只是普通网友,自己业余预测下,不是统计局工作人员。对方还不信,一定要和我通话确认,然后才发现,我真的是一个普通网友。

当然,对方也是一个做事认真,对数据极敏感的人。否则也不会在网上这么多信息中,发现一个可疑数据了。后来我和这个统计局的朋友认识了,还成了朋友。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从一个普通科员,成了某经济大市的统计局副局长。
看吧,对数据敏感,较真的人,往往在职场上有优势,对吧。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MBTI职业性格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我这个类型的人,思维严谨,有逻辑性,善于分析总结判断,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喜欢追根究底,力图抓住事物的本质。擅长抽象思维,能理解复杂理论,善于把事情概念化,从中推断出原则或是预测趋势。擅长策略性思维。会接受建设性的批评,面不把它当作针对个人的问题。

不足之处是:
有时候给自己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对自己和他人期望过高。
易于紧逼自己工作一样的去逼着别人工作。
死板,不近人情。容易忽略细节。等等。

总体来讲,我感觉还是挺符合的。
因为工作中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很多东西,喜欢细刨。喜欢随手收集数据,看到数据,就想要做个对比。

我相信我的员工应该感觉和我共事挺痛苦的,因为他们工作上遇到麻烦,总会找一堆理由,试图向我解释,然后,我总能轻易的用数据证明,他们就是在找借口。

但是中长远,他们会感谢我的紧逼,因为习惯了我的方式后,他们的报告或是工作思路,都会变得非常经得起推敲。楼主2006年初任主管,当时招聘了30多人,当时这一批员工,现在80%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很多已经有了总监或是高级经理的title。在中小公司任副总以上职位的,也有好几个。

好吧,不由自主的,又在上面的描述中,引用了数据。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23 11:20:33 +0800 CST  
今天在老家苏南某市,吃了一顿饭,某连锁品牌餐厅。
一份澳洲小牛排套餐,送汤、意面。
一份炸鱿鱼圈。
一份薯条。
一份烤鸡翅(四根)
一杯现榨西瓜汁。
两杯冰红茶。
水果和沙拉自助随便吃,大约有八九个水果,多种沙拉可选。

原价125,用微信打9折,113块钱。

老家还算是经济强市,吃饭地点也算是比较热闹的,边上的房价算是远高于全市平均的(房价在2万一平左右,全市平均应该在1万+的样子。)

这顿饭,同样质量(不算味道的差距的情况下)。放在英国,我猜应该在40-50镑的范围里。

问题是,这样的消费,对于老家普通市民来讲,应该是非常随意的,可能周末不想做饭了,带孩子就出来吃了。也可能是女孩们和闺蜜们一起逛街,就随便坐下来了。

但是40-50镑,绝对不是一个英国普通人,可以天天随意消费的。这就是区别。

因为英国人生活成本里,刚性开支太高,他的收入去税后,还要近一半用在房租上,还要应对2镑一张的地铁票,4.9镑一张的地铁。这导致英国人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比例较低。英国普通人,中午普遍不会吃正餐,很多人是买个三明治(或是弄一个subway)。花个几镑对付一下,晚上回家再做一点。相信这是大多数年轻人比较典型的方式。
那怕这样,英国年轻人一个月也基本上存不下钱来。

我盘点了一下老家同辈兄弟姐妹的情况。
还留下老家发展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应该有十几位。目前全部成家了,而且全部有小孩子了。
目前这十来个家庭,全部有车,多个家庭有二辆以上。
十几个同辈,目前全部有自有住房,除个别只有一套住房外,绝大多数拥有两套以上住房。收入最低的是一位表姐,她和姐夫都在工厂上班(都是十几年厂龄的老工人),税前月薪都在5000左右了。所以家庭收入在10000左右。这位表姐家是最晚买车,是去年买的,买了一辆迈瑞宝,当时是花了十几万,算是合资中级车比较便宜的车型了。

这也和统计数据是比较一致的,中国人拥有自有住房的比率是9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在60%甚至50%以上。以就是说,中国人住自己房子为主,而西方人,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绝大多数租房子为主。

前面,一直有朋友说,楼主的个人情况不典型,意思是拿我个人PK英国普通人,不合适。因为楼主在一线城市,且略有事业基础。但是今天回到老家,我一盘点,我发现,我的同辈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普遍不落下风吧。

当然,老家这个城市,也算是国内有名的老牌经济大市了。这几年,城市的地铁,快速路,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周末去湖边景点,或是城市综合体,发现停车场永远是满满的,发现餐厅门前永远是拿号排队的人。

这种繁荣,是在西方国家看不到的。

个人认为,国内较发达的二线,普通市民的生活水平,应该可以秒杀欧洲发达国家的中小城市。
以老家为例,汽车每万人销量,已经赶上意大利这样的国家,而且新车普遍比意大利更大更豪华(去过意大利的都知道,满大街是微型车和小型车为主)。
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意大利。甚至人类发展指数也超过意大利。

老家公交车,1元2元的比较多,如果办了卡的话,很多只要几毛钱。
地铁3-5元的范围的占大多数。
吃饭,去中餐自选的连锁店,或是外卖,普遍10-20元可以解决。

换句话讲,个人认为,拿1500欧/镑的年轻人,在欧洲,是叫生存。
而在老家,拿5000-6000人民币的职场新人们,还可以有小小的生活乐趣。

而到35岁年纪时,老家的年轻人,普遍已经成家有自己的房子。
而欧洲35岁的同龄人,大多数还没有存够首付,普遍在租房子。

一个开始有了生活,一个还在生存。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24 22:21:23 +0800 CST  
@handsetft 2017-06-17 11:07:23
在上面,有网友在强调,中国的人均GDP低,离发达国家差距大。
最近几年的情况是,很多国家GDP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例如有些国家把毒品,赌博,卖淫的纳入GDP,很多国家或地区,把自有住房的使用价值折算成房租,如台湾,计算进GDP,而中国压根连正经的房租都不会去统计),和中国已经有比较大的区别。
这个指标对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意义慢慢失效了。因为各国基本上各玩各的。另外,汇率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不......
-----------------------------
@迅哥1978 2017-06-21 23:50:22
没错,中国太多的服务是低价甚至免费的了,比较卖空调包安装之类的,而在加拿大好象要收400加元吧。所以咱虽然有世界上最好的服务,但没有服务业GDP
-----------------------------
的确,不仅是加拿大,在欧洲很多国家,装个空调也要收费几百欧元。
在统计上,中国没有创造GDP,但是在欧洲和加拿大,妥妥的新增加了几百欧元的GDP。

这种GDP在统计上没有毛病,但是提供的真正价值不多。因为他只是把钱从A口袋中,换到了B口袋中。然后一部分成为了国家的税收。在B增加了300欧购买力的同时,A损失了400欧的购买力。而这300欧,下次很有可能还用于其它虚高报价的服务上。

而中国人明明享受了更多的服务,花了更低廉的价格(例如有十几元人民币一次的洗剪吹,或是5块钱的长三角包邮,或是免费安装电视空调等),但是在GDP的统计上,第三产业比重居然低于西方国家-----因为你的服务价格太低廉了。所以导致你在GDP中的比重低。

所以,如果换一种统计办法,在统计经济总量时,统计实体的产品数量,统计服务的次数。我相信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排位,会出现非常巨大的变化。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实体经济(第二产业的人均产销量)水平,应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汽车和家电的人均产销量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以上)。其它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例如公交,火车,医疗,教育等),也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而其它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移动金融(支付宝,微信),各类共享经济(滴滴,OFO),其它互联网应用(各类外卖),各类网购(X宝,某东),目前在全球均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快递、餐厅等传统的三产,中国更是远比大多数国家繁荣。我还没有说各类洗浴,按脚之类。事实上,中国的三产,比之大多数国家,只会更繁荣。。。所以折算成次数。。。我相信更会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5倍。

所以说,中国真实发展水平,应该远超当前人均GDP的排名,也远超PPP购买力平价下的人均GDP排名。如果按产出来计算。中国的发展水平,很可能完全超过希腊这类所谓的发达国家。和老牌强国们的差距,应该也只是在历史积累和产出的质量上的差距。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26 09:34:12 +0800 CST  
@静浪1982 2017-05-05 10:34:06
楼主把中西的经济与社会现状的对比解剖的很有深度,不知楼主怎么看待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跟亚投行?
-----------------------------
建议你可以研究一下,二战后,美国搞的马歇尔计划!

中国现在高速,高铁,地铁,钢铁,水泥的产销量都是以全球一半的水平。
这解决了中国大量的就业。
当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和工业化水平升级后。
中国的产能和资金应该向什么方向走?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6-30 11:30:40 +0800 CST  
最近几天,中国和印度边境问题,是热点。
我想写写几件关于印度的事情。都是本人亲身经历的事情。

我第一次见到印度人,是在2005年,当时在英国出差期间。
我们和两个印度的工程师一起工作,一男一女,
闲聊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我们电脑上的桌面,上面应该是我老家的照片。
他们很惊奇,说,这是中国吗?
我们给了很明确的答复,但是他们还是有点不肯相信。
估计在那个年代,印度人接受的教育都是这样的:孟买再不努力 ,就要被上海追上了。这不是开玩笑,到今天,还有很多印度人可能是这样想的。
也许他们这是上海的照片,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当时那个城市,只是楼主的老家,苏南某二线城市。

后来熟悉了,这个男的印度人就开始犯傻了----印度人经常会做些没事找抽的举动。
问楼主一个问题:你知道有一个小国家,在中国和印度之间。
当年的我楼主,刚刚参加工作,对阿三的无耻和傻X的认识还不够。
我还回答说,中国和印度不是靠在一起吗?
结果他说了一个单词:Tibet。
我当时一愣,直接回复:西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我们在当地有政府有军队。
那货就没有再接口。

其实如果换成今天,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直接回复: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个小国家。你指的是锡金吗?

事实上,西方的地图上,包括印度的地图上,是到2000年后,才把西藏画入中国版图的。而作为交换,中国也大约在2000年后,才把锡金从地图上拿走。



楼主 handsetft  发布于 2017-07-10 09:57:58 +0800 CST  

楼主:handsetft

字数:118089

发表时间:2017-05-04 22: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07 14:59:45 +0800 CST

评论数:722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