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且听我细细分解

作者:一只小虾虾2 回复日期:2010-04-03 17:20:50
悖论出现了,若容许民营资本进入国家最高垄断行业,并且如果占了主导地位,那资本家必然成为这个国家中掌握最多权力和资源的团体,他们结成的联盟必定是垄断公权力的政治团体,建立在金钱上的政府是必然以钱为最大权力来源,财力稍逊一等的中产阶级会有一定发言权,而贫民阶层无发言权,政治何谈公平?是一种等级的体现。
若让政治权力主导一个国家,所依靠的是国家暴力工具,通过暴力控制资本,资本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没有自己的声音;那政治权利必然依靠的是人数众多的赤贫阶层,资本成为奴隶,这样的资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活力,其效率也是极其低下的,形不成中产阶级,国家何谈富强?这样的赤贫国家不放开资本如何发展?可是若放开资本,必然又会向第一种情况发生改变,如何解决?
资本的放与不放现在来看不是问题,问题是放到怎样的程度。
============================================================
作一下记号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4 10:39:41 +0800 CST  
作者:alekse 回复日期:2010-04-03 17:38:04
作者:一只小虾虾2 回复日期:2010-04-03 17:20:50
=====================
就是个“度”的问题,既不能造出一些巨无霸型的民企,又要他们对国企有竞争力。民企过于庞大,经济寡头早晚会涉入政治中,寻找制订对他们更有利的政策;太小了又会被打压,起不到什么作用。
============================================================
这也是土鳖一直在头疼在摸索的事情:
如何利用资本贪婪的本性为社会创造财富,逼迫国企提高效率,又不让其贪婪的本性对社会造成危害。
毒奶粉地沟油的事情想必大家也看到了资本贪婪的本性所带来的危害。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4 10:52:47 +0800 CST  
作者:vivi爱老虎油 回复日期:2010-04-03 19:47:59
作者:马杀鹰 回复日期:2010-04-03 19:40:30
++++++++++++++++++++++++++++++++++++++++++++
使用需求是需求,投机需求也是需求,给资本找不到更好的出路,TG制造、创造不出更多更适合的让各种势力畅玩游戏对房地产进行投机就会永远有现在这样儿的“迫切需求”。

房价问题本来就不是房地产的问题,不给资本找到好的出路就算现在的房价下去了其它东西也都会被这些嗜血的资本掀起狂风巨浪。
============================================================
这只是其一而已。
想一想,北京都六环了,难道要发展到十环?就算能作到,我们总得给子孙留下点土地吧,总不能都盖成住宅吧。要知道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还要走十几年啊。
难道北上广每个都准备发展成拥有一亿人的城市?
如果中西部地区的人大部分都想居住在东部发达地区,那新疆青海西藏我们还要不要了?
房地产的问题非常复杂,因为它是两大类资产(楼市和股市)的一种,有时候还得结合国际局势看。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4 11:16:33 +0800 CST  
美国的地缘政治真是太好了啊,孤悬海外,中南美洲那些国家又实在成不了气候,最大的邻国加拿大又是那种提不起来的类型......反观中国这个四战之地,怎么就那么让人不安心呢。说起来中国如果真的在周边爆了,那也没辙了......卷入是跑不了的,只能咬紧牙关顶硬上了。反正不杀出条血路来那就是死定了。
=================================================================
美国的地缘政治怎么说呢,从自保来说很好,但是事情都是相对的,有其利必有其弊。弊在什么地方,不利于进攻和开拓利益。
中国虽然处于四战之地,但是你也要看到好的一面。我们如果能够和四邻化干戈为玉帛的话,那是有利于发展经济,拓展我们的利益的,很简单,我们比美国离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更近。
所以说中国不能走美国式的霸权道路,这是死路一条。
这也是土鳖宣称不称霸的原因之一,因为对于周遍的冲突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4 19:50:50 +0800 CST  
谈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情。
我的看法是土鳖不失败,吉利就不会失败。
土鳖正处在向产业链中高端攀登的时候,汽车制造就是中高端产业链的典型代表之一,而土鳖肯定不会满足于只制造低端汽车,肯定想通吃整个汽车产业链。吉利这么做是符合土鳖目前的产业政策的。
让中国车走遍世界,而不是世界车走遍中国,不仅是李书福的梦想,也是土鳖的梦想。
从商务部否决腾中收购悍马,到吉利收购沃尔沃,选择在太子出访瑞典期间签约,而且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李毅中出席签约仪式,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即使吉利运营不好,它还可以卖给国内的其他汽车厂商。
从现在来看,吉利已经赚到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5 18:36:17 +0800 CST  
我就先给你扣上大棋论的帽子恶心死你,丫还真以为TG在下大棋啊,丫真的下大棋也不会让东盟小国欺负让印度占领藏南,丫真的下大棋也不会让DL、RBY那么逍遥自在早把台湾收回来了
============================================================
爱老虎油的说法挺风趣的,说出了很多同学的心声,那就是土鳖太软弱了。
如果大家会下围棋的话,理解土鳖这些做法其实一点都不难。
下棋嘛,肯定是想赢棋的。要想赢棋,就得琢磨,怎么样分配子力,怎么样使用子力。
不仅要琢磨,很多时候还要交换,我拿我的一部分子力交换你的一部分子力,拿某一块实地交换你的一块实地等等,以及时间换空间,空间换时间等等。-----------给大家解释一下,时间换空间,就是本来我是先手可以在其他地方下棋的,为了某块实地,我可以放弃先手;空间换时间,就是我为了抢得先手在其他地方先布下子力,某块实地我可以不要了,或者暂时先不拿下。
不难理解,交换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这交换得来的东西到底值不值我所付出的成本。
看懂上面我说的话,对目前的局势不难理解了。
东盟小国欺负和老米拿DL、RBY说事根本是局部的问题,无关乎痛痒,不值得土鳖拿什么大的利益交换。
藏南问题和台湾问题就是典型的土鳖围棋的空间换时间的做法。土鳖如果现在就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然占据土鳖很大的资源和手段,你在别的地方发挥影响力的能力和机会就没有多少了。这显然是米帝所乐见的,也是土鳖极力防止的。
土鳖如果下赢了中米这盘棋,之后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容易多了。何必急在一时呢。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5 19:23:38 +0800 CST  
再多说几句。
我已经分析了,目前是世界形势更多象下围棋而不是下象棋。
下围棋嘛,就得有耐心,不能只图痛快,而不顾后果。
你现在解决藏南 台湾,痛快倒是痛快了,可是后果呢,大家想过吗。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5 19:34:21 +0800 CST  
作者:0美国之阴 回复日期:2010-04-05 20:37:54
作者:观世事如棋 回复日期:2010-03-27 14:49:42
继续。
书接上回。人民军已经打过了三八线,打到了釜山外围洛东江一线。8月8日强渡洛东江,人民军已经逼近了釜山的门户马山,可以说解放南韩已经指日可待了。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战争局势反转。
我想问的是从8月8日到9月15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苏联干什么去了。
--------------------
不是说苏联代表正为抗议美国而拒绝出席联合国会议嘛。
后台老板就好在这里,不用全心全意,可以四面出击,自己爬上来了再帮你一把,你上不来就拉他。
苏联在东欧是寸土必争,但是在东亚,总是玩儿这一手。 西方人都这样.
==========================================================
您真是太可爱了。
悄悄地问一句,您生活中也这样,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吗?
听说过口蜜腹剑吗?听说过说一套做一套吗?
美国人说打伊拉克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因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全人类,所以美国人替天行道,不仅要保护世界人民,而且还要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民主和自由,您信不信啊?
这段时间忽悠楼里尼斑也爆料,说英国人为了保护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生物的多样性,特意迁走当地的土著居民,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偷偷返回,特意邀请美军驻防迪戈加西亚岛。美军为了更好地履行承诺,特意把迪戈加西亚岛打造成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而且当地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美国人为了保护查戈斯群岛生物的多样性真舍得下血本啊,您说联合国该不该给美军颁发环保勋章啊?
说句实在话,苏联代表为了抗议美国而拒绝出席联合国会议,不过是演戏而已。您还当真了。
战争美军打倒鸭绿江边,如果美军能完整地占据半岛,这种形势就会逼迫土鳖让苏联继续驻军东北,土鳖就和东欧国家一样,成为苏联的附庸国,因为你自己不能保证你自己的安全嘛。
丢掉一个,得到整个中国,最不济也能得到整个东北,而且悄无声息的把一个大国崛起的希望扼杀在摇篮里,这买卖太划算了。这就是大国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给你讲个故事吧。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老兄可千万别大白天做白日梦啊。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6 18:45:37 +0800 CST  
不好意思,又得下了。
这段时间比较忙,更新的比较少,大家原谅一下呵。
等空闲时间多的时候,把前面挖的坑再填上。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6 18:48:39 +0800 CST  
hihihuhu

从当代的形势来看,大家公认能普遍接受的模型是一超多强,可是,呵呵哈哈,一超的衰落真是有目共睹。大的争议只在于衰落速度是20年还是200年而已。

当然还有相当大部分人认为他还可以凤凰涅槃,战火中重生,但我认为这种观点与其说是理性分析,不如说是恐惧惯性。有一些更清醒的人指出,远远没那么乐观,因为问题不在外部挑战,而在于他的固有模式存在内在问题,难以为继。亡之者,其自身也。

他的内在问题是什么?很难懂吗?不难懂。简而言之,是以天下为刍狗,奴役整个世界,服务于一国之私。

这种模式如果能够永续,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大家削尖脑袋都争当美国人好了。可是大好河山,岂能供一人、一姓、一国私用?真能这样,陈胜吴广,法国革命,就都不会发生了。所以,不可能永续。
===========================================================
美国领导世界已经失去道义上的优势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7 08:45:52 +0800 CST  
不反对中国政府也学会变脸绝技,但今天看新闻,一天三次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美“友好”,这有点过于肉麻了,看在别人眼里是中国的急不可耐,太丢大国身份了,而且发言也应该留点余地,美国要是再打脸,中国会很难看的


主要舆论宣传上好像转弯太大,前一刻还在那里剑拔弩张,后一刻又拥抱接吻了,这个表态铺垫得不够。我只是说自己的个人感受,而且奥巴马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前例还殷鉴不远,这么快握手言欢不能不启人疑窦。最近又未见美国有明显让步,但是西媒却盛传中国已经同意对伊朗制裁。
============================================================
留待以后再评论。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7 09:24:22 +0800 CST  
作者:zzzzzz1232009 回复日期:2010-04-07 16:24:05
揭吉利收购案主谋:神秘罗斯柴尔德家族布局中国
milan021 发表于 2010-4-6 03:45 PM


呵呵,从吉利收购这件事被如此炒做和抬高,就应该知道不会这么简单,有些宣传用词可以说是可笑。这个收购对中国的汽车产业不会有任何的技术提高,这些商人不要指望他们有太多对国家的理想,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他们可以出卖一切…… 有台人从八十年代初得以有机会再次布局渗透中国,小黑适当的时候考虑会被抹去的,他已经让有台长老们很不舒服了……
========================================
这是网天的perry家族的最新回贴,我转贴并不代表我认同他的观点
但关于犹太人布局中国的说法我是相信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评选出最阴暗的民族,那么犹太人应该是第一
一个以母系传承为特征的民族,会有不同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另外,家族的官方背景并没有使他满嘴官腔党八股,感觉他更像TG内部有正义感责任心的不得势的那部分人

==========================================================
家族是典型的象棋思维。
也难怪,他好象是有军方背景的人。军队嘛,就喜欢三下五除二,杀个痛快。至于怎么善后,好象考虑的不是太多。
军方可以不考虑善后,可是政治家们不得不考虑啊。
所以政治家们才选择了围棋的思维方式。
围棋是什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纠缠在一起。
比如众所周知的中美斗而不破,就是对如今的中美局势的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描述。

想起了中国的对美斗争的策略问题,到底要不要说,真是纠结啊。
还是简单说一下吧。
该软就要软,该硬就要硬。
该让利时就要让利,该针锋相对就要针锋相对。
具体怎么做,看新闻就是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8 12:00:44 +0800 CST  
作者:rafanadal 回复日期:2010-04-07 16:38:52
作者:伽马_射线 回复日期:2010-04-07 16:15:41

只不过要是TG那样搞贬值的话,只怕人死的更快.....这点倒是没想错。
------
恩,从80年代末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不平静来看,现在的确不是用法币的年代了
=========================
实际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是降低的,因为投资收益率不可能再像百业初兴时那样做什么都赚钱,90年代的利率+保值贴补现在看起来是难以想象的。地产金融的泡沫其实是资本没有扩张空间后的结果,而疯狂的信贷扩张则是制造货币的源泉。
现在随着中国等国家的大量人口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全球滥发货币的结果就是通胀,直到经济崩溃消灭需求再消灭产能,用紧缩甚至倒闭撇帐的方法消灭部分货币,山穷水尽之下搞出新的技术革命才算开始新的时代,但即便如此,会计的历史成本法和政府的铸币权也决定了不能严重通缩。今天的大多数国家是在同一个系统里,几大经济体的策略是尽量让别人重伤而自己轻伤,抄别人的底。
===========================================================
所以土鳖要搞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什么的,就是想把资本引导到需要的地方去,所针对的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中西部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低端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业却很薄弱,急需大力发展,可是资本对发展高端产业却不上心,因为发展需要投入很大,风险程度很高,见效却很慢。这才是如今社会经济各种乱象的根源。
土鳖现如今正走在独木桥了。
闯过去了,就是阳光大道。
闯不过去,就是万丈深渊。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8 12:20:08 +0800 CST  
又得下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8 12:38:37 +0800 CST  
作者:谁为谁狂 回复日期:2010-04-08 20:28:12
作者:仕而不优则学 回复日期:2010-04-08 19:12:20
吉国政局动荡,对中国来说,有害无益。
-------------
现在分析第一波3:0,在于美进俄退,而这一波的0:3,倒不说明俄已经完全恢复元气,但至少说明美国控制力因反恐及金融危机大大下降,无论是格鲁吉亚乌克兰还是吉尔吉斯,美国都拿不出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因为地缘及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美国必须要付出比俄更多的代价才能稳定住,显然今天的美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美国只能后退.
对于中国来说,吉国动荡或重新投向俄阵营的确是有害无益,俄反对美国在中亚的存在,也反对中国在中亚的存在,不过,我相信一点,尚需要中国投资的俄无法让中亚这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不友好的立场,就目前来说,中国不干涉的态度其实更容易得到这类国家的认同的,因为,他们亲俄或亲美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美或俄有什么强大之处,而在于他们能从其更多的利益.因此,我可以判定,只要局势稳定下来,无论是哪一派上台,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不会改变.因为他们知道,TG是稳定的,而美俄的翻脸则随时有可能.
美俄都是这样的男人,喜欢她时,今天可以送一大束玫瑰,但是说翻脸就翻脸(一次政党轮替后),明天给她两脚都有可能, 中国则不同,无论喜欢不喜欢,今天一枝玫瑰,明天一枝玫瑰,后天,只要她不做让中国实在受不了的事情,后天还有一枝玫瑰.
==========================================
想寻找刺激,得找美俄这样的人做情人。
想安稳过日子就得找土鳖这样实在的男人。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9 11:00:14 +0800 CST  
作者:憧憬船 回复日期:2010-04-08 21:49:06
作者:烈火舞 回复日期:2010-04-08 19:54:41
小岗村的沈浩搬上银幕了。
真无语了。有了错误改正那么难吗?
曾经的样板,现在吃财政,连累带窝囊死了一个书记。
------------------------------------------------------------------------------------------


小岗村就如村口牌坊就是一牌坊,为了维护当年小岗村的正确,累死个财政厅的优秀人才。这个不是所有中国农村都能拥有的福气。

下一次应该派财政部的优秀人才去小岗村任职,将沈浩书记,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

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红旗。这面红旗不能倒。
============================================================
真是无语了。
怎么有些人怎么就这么直呢,就不知道转弯呢。
三国演义开头就说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来有些人是只看里面的故事了。
咱们都学过思想政治,里面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还记得吧。
小岗村的变化就是这种关系的生动反映:一种生产关系,即使从根本上或者从总体上说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如果其经济体制不能充分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也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固有的优越性也难以充分发挥.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小岗村要搞大包干?难道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好吗?好!可是生产力水平跟不上。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只能保证一个人成天呆在田里面也只能种好两三亩地。
村干部的道德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农民的道德水平也达不到这种生产关系所要求达到的水平。比如小岗村严金昌说,当时,大家的自留地都种得很好,为啥合在一起就弄不好呢?因为弄好了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啊!
大家再想一想,如果小岗村有个象华西村吴仁宝书记那样的村干部,小岗村的老百姓愿意搞分田单干吗?肯定不会。
就是因为广大农村村干部的道德水平和管理水平让农民们极度不满意,所以才催生了大包干。你管不好大家,那么我们大家就自己管自己。自己干自己的活再没有人偷懒了吧。真偷懒的活吃亏的是自己。
正因为大包干符合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才会有第二年的大丰收。地还是原来的地,人还是原来的人,就因为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生产力水平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转贴一下,看提高了多少。
大包干当年,小岗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主要是花生)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小岗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是2800斤,过去23年颗粒未交,当年上交24995斤,超额7倍多。由于生产发展,村民收入大大提高,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是上一年的18倍。
看了这些数字,你还认为小岗村当年大包干做错了吗?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儿。”这又怪谁呢。
代续。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9 12:00:41 +0800 CST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儿。”这又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该分的时候分了,该合的时候没有合。
生产力水平已经改变了,生产关系也应该相应随之改变。
刚开始大包干的时候,一个人累死累活也只能种两三亩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个人可以轻轻松松地种二三十亩田的时候,以前的生产关系就得调整了.再让一个人种两三亩田,劳动力就被闲置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09 15:10:22 +0800 CST  
一场精彩的外交过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丁果 2010-04-09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最近突然访问北京,与中国副总理会谈,讨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有人因此用中美关系峰回路转的说法,来形容盖特纳此次北京之行。

从表面来看,确实如此。去年底开始,美国对中国频频“出手”: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谷歌退出中国、美国威胁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家等等,一时间,中美关系恶化的阴云笼罩国际社会的上空。谁知,中美之间并没有发生“谁硬过谁”的问题,而是双方层峰审时度势,及时刹车,并通过官僚系统的鼎力谈判,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回到了“斗而不破”的老传统。不少评论只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谈问题,劝阻美国只要多了解一些中国的“面子文化”,不要硬碰硬,才能让中国回头,才能在让最高领导保全面子的情况下做出美国期待的让步。

其实,这是小看中国当今的领导,作为技术官僚出身的胡温,与毛泽东、邓小平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完全接受数字管理的概念,而非完全依赖于政治的直接判断。人民币升值,升多少,才能避免伤害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增长,又能达成人民币的国际化、强势化、与美元欧元日圆等平起平坐的最终目的,中南海与其经济智囊曾经做过反复的沙盘推演,同时,胡温外交的支柱仍然是以中美关系为纲,这就必须要了解美国核心利益的底线和奥巴马政府核心利益的底线何在,必须了解执政的美国民主党在年底国会中期选举面临的政治压力何在,才能定出让步的幅度和应该争取的政治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美中两国终于在临界点的地方达成了默契,那就是,中国同意人民币逐渐升值,逐渐摆脱与美元的挂钩,但这不是大幅度的升值,不是一夜之间的工作,而是渐进的过程,同时,中国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上,巧妙地配合美国主导的议题,其中包括世界核子安全问题,伊朗制裁问题等等,而奥巴马政府则遏制美国国会的“选举综合症”,不随国会议员们起舞,包括不把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不在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上出招肇事,也不拿着谷歌退出中国的事情数落中国,以维护中国形象的稳定性声誉。

显然,盖特纳的突访,再次证明,中美关系的根本,还是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在未来两个多月里,美中有三大外交大事:一个是下星期的世界核安全高峰会,然后是五月份的美中战略对话会议,接下去是六月份在加拿大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奥胡会的重点在美中经济,对此,盖特纳突访,与中国副总理会面,定下主题大纲,然后由美中首脑和相关部门的官僚机构照本演出。从美中蜜月到擦枪走火,再到柳暗花明,美中的较量,也可以视为是另类的“合作演出”,让国际舆论和媒体“如痴如醉”,围绕着美中两国打转,从根本上还是推销了“美中主导世界”的概念话题,双方都是赢家。

胡温与奥巴马都具有相当的政治柔软性。但双方的决策着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中国的长久永续发展,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保证中共的执政地位;后者要在有限的在位时间,做出成绩,在历史上“雁过留声”。这就一场精彩的外交过招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丁果 2010-04-09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最近突然访问北京,与中国副总理会谈,讨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有人因此用中美关系峰回路转的说法,来形容盖特纳此次北京之行。

从表面来看,确实如此。去年底开始,美国对中国频频“出手”: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谷歌退出中国、美国威胁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家等等,一时间,中美关系恶化的阴云笼罩国际社会的上空。谁知,中美之间并没有发生“谁硬过谁”的问题,而是双方层峰审时度势,及时刹车,并通过官僚系统的鼎力谈判,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回到了“斗而不破”的老传统。不少评论只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谈问题,劝阻美国只要多了解一些中国的“面子文化”,不要硬碰硬,才能让中国回头,才能在让最高领导保全面子的情况下做出美国期待的让步。

其实,这是小看中国当今的领导,作为技术官僚出身的胡温,与毛泽东、邓小平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完全接受数字管理的概念,而非完全依赖于政治的直接判断。人民币升值,升多少,才能避免伤害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增长,又能达成人民币的国际化、强势化、与美元欧元日圆等平起平坐的最终目的,中南海与其经济智囊曾经做过反复的沙盘推演,同时,胡温外交的支柱仍然是以中美关系为纲,这就必须要了解美国核心利益的底线和奥巴马政府核心利益的底线何在,必须了解执政的美国民主党在年底国会中期选举面临的政治压力何在,才能定出让步的幅度和应该争取的政治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美中两国终于在临界点的地方达成了默契,那就是,中国同意人民币逐渐升值,逐渐摆脱与美元的挂钩,但这不是大幅度的升值,不是一夜之间的工作,而是渐进的过程,同时,中国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上,巧妙地配合美国主导的议题,其中包括世界核子安全问题,伊朗制裁问题等等,而奥巴马政府则遏制美国国会的“选举综合症”,不随国会议员们起舞,包括不把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不在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上出招肇事,也不拿着谷歌退出中国的事情数落中国,以维护中国形象的稳定性声誉。

显然,盖特纳的突访,再次证明,中美关系的根本,还是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在未来两个多月里,美中有三大外交大事:一个是下星期的世界核安全高峰会,然后是五月份的美中战略对话会议,接下去是六月份在加拿大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奥胡会的重点在美中经济,对此,盖特纳突访,与中国副总理会面,定下主题大纲,然后由美中首脑和相关部门的官僚机构照本演出。从美中蜜月到擦枪走火,再到柳暗花明,美中的较量,也可以视为是另类的“合作演出”,让国际舆论和媒体“如痴如醉”,围绕着美中两国打转,从根本上还是推销了“美中主导世界”的概念话题,双方都是赢家。

胡温与奥巴马都具有相当的政治柔软性。但双方的决策着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中国的长久永续发展,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保证中共的执政地位;后者要在有限的在位时间,做出成绩,在历史上“雁过留声”。这就决定了双方较量,前者求稳,后者求变,前者主守,后者主攻。奥巴马在推动重大外交政策时,采取了目标明确、手段灵活的方式,但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他要成功,没有中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因此,胡温应该在关键的时刻,作出表面的让步(人民币逐渐升值,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但要让美国看成是中国的痛苦让步,才能交换大的外交利益),在其他领域,则应该争取更多的好处,同时,应该让中美合作、共管世界的概念,慢慢落实到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现实之中,从而奠定未来国际秩序重组的基石。
奥巴马在推动重大外交政策时,采取了目标明确、手段灵活的方式,但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他要成功,没有中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因此,胡温应该在关键的时刻,作出表面的让步(人民币逐渐升值,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但要让美国看成是中国的痛苦让步,才能交换大的外交利益),在其他领域,则应该争取更多的好处,同时,应该让中美合作、共管世界的概念,慢慢落实到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现实之中,从而奠定未来国际秩序重组的基石。
============================================================
额滴神呀。牛人啊。
------这就决定了双方较量,前者求稳,后者求变,前者主守,后者主攻。--------从围棋逻辑上来分析也是如此。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10 13:38:19 +0800 CST  
<美元大崩溃>作者:借钱太多,我担心美国还不起

“美国经济并没复苏,反而比以往更糟糕。”2007年撰写《美元大崩溃》、成功预测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彼得·席夫,昨日亮相在沪举行的沃特金融峰会,并再发危言:美国借的钱太多了,我很担心还不起;美国经济二次探底或许不久将至。

美国经济没复苏,反而比以往更糟

2006年,彼得·席夫曾发预警:由于信贷和房地产泡沫,美国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当他在电视台如是表述,并预测经济衰退时,曾遭不少质疑。2007年,他撰写《美元大崩溃》一书,指出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都是一座不可靠的空中楼阁,外表极为华丽,但却毫无根基,随时可能坍塌。昨会上他继续这一观点,演讲开始就鲜明提出:“美国经济并没复苏,反而比以往更糟糕了。”“告诉大家事情已经变得更好的专家,其实就是经济危机前告诉我们一切都好的那些人。”

无休止的借钱,令美国陷得更深

他提出,美国现今GDP的上升,“是因为美国政府和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但这些钱都是从美国之外借来的。”政府花了不少钱救本该倒闭的公司和银行,使得债务比危机前还高。以前是廉价货币导致了房产泡沫,现在导致了政府中的泡沫。“不得不再用经济刺激计划,结果是联邦政府资产负债表上也有了大量的‘有毒资产’。”

彼得·席夫介绍: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花4万亿美元来应对经济问题,达到布什政府的两倍。政府每收到1块钱税收,就要花掉1块6。美国借全世界的钱太多了,他很担心还不起,并陷入恶性循环。他介绍,现在美国债务是2.5万-3万亿美元,占GDP的90%;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隐形债务可能会有50万亿。

他认为,美国问题的根源是经济的不平衡,即:“花得太多,赚得不多,存的不够。”若要解决问题,需要大量的生产和储蓄,但以前历届政府都没往这方面引导,而是继续支持大量借贷消费。如果2001、2002年就采取措施,不让房产泡沫加剧,让表现不佳的汽车公司、银行破产,那么萧条会发生,但局面没现在这么糟糕。遗憾的是当时政府没让市场自行纠错,反而采取了第一次刺激措施,结果一个泡沫取代另一个泡沫,最终烧掉全世界数万亿美元的钱。

美国经济二次探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彼得·席夫表示:尽管不知确切时间,但他感觉美国经济的二次探底,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借的钱总要还的,而大的银行偿付能力已不足了。尽管政府救市干预,但市场的进展会超越政府的干预能力。“全世界还会让我们饮鸩止渴吗?”

不过,他也乐观估计,如果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停止向美国借钱,逼迫美国改变,那么可能还有转机。

当被问及“有无必要把美元转换为其它资产?”时,彼得·席夫表示,他投资了很多宝石、自然资源的公司,还有中国概念的公司。“我对中国很看好。”

他认为,中国的正确选择比错误的多,这就类似100年前的美国,有很多机会。此外,新加坡、日本他也都有投资,并认为这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
============================================================
那些认为美国还很好的人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10 13:42:21 +0800 CST  
作者:105老庚 回复日期:2010-04-09 09:26:13
vivi爱老虎油 回复日期:2010-04-08 22:52:13
作者:springhu 回复日期:2010-04-08 22:39:11
望中央也研究下这次邻国动乱的原因。在自身上找找看看有没有改善的地方,别一跟经只看钱,只做戏。 和平年代久了,万一发生动乱,国家很难出现像毛公邓公这样的伟人。。

+++++++++++++++++++++++++++++++++++++++++++++++
以邻国做镜子找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很应该的,也支持大家这么做,不过对于邻国知情太少不知道哪位高人真的了解。至于说伟人,我到真的认为目前的中国很难再出现,就算胡BOSS或继任者做的再好也根本无法和太宗、做对比。一个开创了新中国、一个给中国发展制定了路线图,这是历史的机遇和必然,后继者还有什么机会和这二帝相比?
伟人必有伟业,伟业必有土壤,这种土壤必与社会的大变革共生,木有大变革何有伟业,木有伟业何能称作伟人
---------------------------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说的;
同意这种观点,历史没有大变革何有伟业?纵观历史,歌舞升平是只出庸俗糜烂之徒的;没有大时代,没有忧患意识,哪有出伟人的土壤?但我感觉这个大时代不远了,也许2012,就在6、7、8这代人中;哈哈,臆测啦。愿“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土鳖如果586 686这两代人不出个秦皇汉武式的人物的话,以后就未必有希望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4-10 13:59:35 +0800 CST  

楼主:观世事如棋

字数:2024946

发表时间:2010-03-26 0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14 12:15:27 +0800 CST

评论数:202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