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发达国家粉碎机和经济危机背后的根本原因:技术大停滞

@满面菜色 161楼 2013-09-25 14:53:57
几次科技革命本质上都是能源革命,就是如何发现能源和更有效率的利用能源,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由此看,煤、石油、电、核能是最根本的东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新的能源再也没有发现,现有的能源利用的差不多了,底裤都快露出来了。再不发现新能源,人类就会走入马尔萨斯陷阱,第三次世界大战。
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惜代价占领未来的能源高地,掌握最新的能源技术。
-----------------------------
我马上要谈到的,人类其实只有二次半工业革命,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只能算半次,如果可控核聚变能搞出来,才能算第三次。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15:01:11 +0800 CST  
回复第229楼(作者:@核聚变 于 2013-09-25 17:37)
回复第150楼(作者:@动力阿剑 于 2013-09-25 14:27)
@白色情迷ABC ……
==========
很遗憾,三十年前石油危机时就是这么说的,这两个领域一直没有革命性突破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18:12:50 +0800 CST  
@justpurewater 251楼 2013-09-25 19:14:59
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了啊,3D打印不就是。
-----------------------------
一个噱头而已,和物联网一样都是有背后推手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19:52:38 +0800 CST  
@巫妖lqqm 259楼 2013-09-25 19:38:52
楼主单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阐述了西方陷入危机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楼主说技术从70年代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是西方的危机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体现的。
实际上100多年以来,这世界上的强国,除了中国崛起,都没变化过。
根本原因不是所谓的技术进步,中国崛起也不是因为技术停滞,而是国家进步,需要和平,高智商人群,教育,强有力的政府,足够强大......
-----------------------------
文中说了,大部分领域70年代后没有大创新,IT技术是70年代后兴起的,掩盖了其他技术领域的停滞,但2001年后,IT革命高潮过去了,美国人用房地产泡沫拖延了一阵,2008后,再也无法找到增长点了。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19:55:57 +0800 CST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很多自认为是“技术天才”的人,而且通常都是些科幻小说爱好者,有趣的是,往往是这些只具有限物理背景的人想象力最丰富。
最近遇到一个刘慈欣的粉丝,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如果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释放出来的能量会多得惊人,比核聚变多上几百倍。


我当时反问道:哪里弄来反物质?通过粒子加速器能造出反物质,但造时所花费的能量比获得的能量多得多,这样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意义吗?

我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想说明,技术创新要达到“利其然”的地步,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考虑到可实现性,但大众往往被媒体误导,把技术创新想得很简单,利用大众和政府的这种心理,过去几十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技噱头。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20:16:49 +0800 CST  
@justpurewater 251楼 2013-09-25 19:14:59
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了啊,3D打印不就是。
-----------------------------
@资水东流 266楼 2013-09-25 19:52:38
一个噱头而已,和物联网一样都是有背后推手
-----------------------------
@l带眼镜的牛 279楼 2013-09-25 20:12:00
深度认同楼主,我目前从事的是冶金设计行业,这个行业许多技术多年没怎么变化,由于技术的日益成熟并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冶金行业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后,继续向前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
我一位高中同学也是从事冶金行业,他大概7,8年前就向我表明行业遇到了壁障。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20:20:28 +0800 CST  
其实现在科技界心理也很急,也很心虚,技术长时间没有突破,经费怎么来?如何炮制论文?

制造噱头是商家的拿手好戏,到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随便转一转,诸如“跳楼大卖”,“清仓处理”等口号或标语铺天盖地。当然,喊口号是比较低级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具备免疫力了。一片规划中的绿地,一条待整治的臭水沟,就可以把楼盘加上“诗意栖居”的名头,这样的宣传手段,还真能让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如果加上政府方面的配合,诸如“城市副中心”,“半小时市中心公寓”,“江北CBD”之类的,就更蛊惑人心了,至于所谓的副中心,到底有没有前途,几十年后的事了,除了买单者,谁会去在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界也逐渐沾染上了这股风气。更要命的是,在噱头背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沉默不语。
下面按照我自己的记忆来说下所见识过的科技界噱头。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20:40:43 +0800 CST  
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还在读小学高年级,当时电视新闻
里,报纸上都在热烈探讨智能机器人概念。仿佛一夜醒来,智能机器人就要满大街都是,很多专家学者在报导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国多么多么重视,投了多少钱来搞,再不搞智能机器人,中国要亡国了。搞出智能机器人,人类就可以从人剥削人,变成人剥削机器了。
后来自己读大学了,开始系统学习IT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当年那些报导是多么的幼稚,何谓智能?
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即使从数字比照角度讲,假定每个突触有两个状态,那么,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超过了整个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
对如此宏伟复杂的结构,人类的认识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没认清自身的思维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能?
读研时,数学系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用一句话终结了人类按照冯诺依曼结构搞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有限个零级无穷大,不可能模拟一级无穷大。
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在科技界内部),当时竟然没人站出来说明。
后来帮一位朋友整理学校内部史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学校在80年代,竟然以人工智能的名义,申请了不少国家级项目。成果呢?几篇无人再看的论文。
也许,这就是制造噱头的目的吧。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20:43:42 +0800 CST  
第二个来说说生物工程,从初中开始,就一直被生物工程这个概念轮番轰炸,“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新时代的曼哈顿工程”,一直喊了30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和一位高中同学,都被感染得热血沸腾,跳进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现在都在美国做博士后,博士毕业都快7,8年了,从一个实验室跳到另外一个实验室,还在苦逼的帮老板写项目申请书,向美国NIH申请赞助。而单单在美国,就差不多有10来万生物学博士后靠政府基金养活。
生物工程,名字就取得奇怪,像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类的专业方向,大体上已经是“造其然”的地步,但生物工程实际上离工程化差得很远很远。仍然还在处于知其然的地步,尚未达到知其所以然,更不要说造其然,用我同学的话说,现在一片惨淡,看不到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可能性。
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养着,前一阵子,清华和北大的海归生命科学院院长都大声嚷嚷,说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实质是这帮论文牛人在抢夺政府蛋糕时处于不利位置。
很奇怪的是,生物工程方面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很吓人。证明了论文大部分情况下是拿来忽悠出资者的道理。
前景不明朗,噱头唱了30年。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5 20:50:06 +0800 CST  
@孤寒书生 554楼 2013-09-26 00:59:07
一个理工科博士无可救药地皈依了技术决定论,这丝毫不足为奇。
经济学的悲哀有二:
一则自身并未足够完善,以至于很多时候不能解释经济现象;
二则无论什么人都自以为了然于经济现实,从而有资格言说一二。
楼主所谓的技术无论如何强大,无非工具而已,经济危机终究是人的危机!
既然说到熊彼特,最少也该了解大师关于创新的内涵与外延吧?
自然科学总是带给人虚......
-----------------------------
@动力阿剑 957楼 2013-09-26 14:45:52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指生产的全要素创新,技术创新为其中之一。
中国三十年来的工业化,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也算创新。
从上世纪七八年年代到2008年,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世界经济仍持续发展,一是IT行业的巨大技术进步并向其它行业幅射,其二就是中国的工业化。
金砖四国,除中国外,其它的新兴国家就量依赖中国需求实现了持续的经验增长。
西方国家依赖中国制造克服了通胀,在......
-----------------------------
其实很多经济学家,包括那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克鲁格曼都认为,西方这次萧条可能要持续二三十年。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5:54:36 +0800 CST  
@sunleiji 980楼 2013-09-26 15:25:34
为什么我们必须拒绝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逃不掉破产的下场。不过,在没有破产之前,帝国主义的确看上去很美。统治集团吃肉,底层老百姓也能喝点肉汤。罗马帝国皇帝早就知道用免费的“面包和马戏”维稳,打了胜仗还要分发酒肉,举办免费角斗表演。到了21世纪,奥巴马发国债来搞医改,用中国物资来保证美国人看得起病。
眼下欧洲动荡不断,日本经济低迷。美国自己要转嫁金融危机,多半会捡软的柿子捏,老牌......
-----------------------------
这位老兄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想法和我差不多,可控核聚变是目前理论下,唯一有希望的能源解决方案,但技术实施难度极大,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很低。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5:58:27 +0800 CST  
看了一下回帖,有种苦笑不得的感觉,
很多朋友给了很中肯的建议,不少朋友的回复很精彩,很有深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就说了几句西方目前面临危机,而中国在享受技术扩散的好处,后面的帖子都没有涉及政治,就有人暗示我是五毛。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真的和政治没有太大关系,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往政治上挂靠。

非常恳请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能给点自己领域的意见。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6:07:09 +0800 CST  
本来接下去准备写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不彻底,但发信息很多回贴中存在在若干比较美好的想法,因此下面我来说说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带来的负面效果。
提到科学家,很多人下意思想到的都是正面的评价,比如刻苦,严谨,无私奉献,坚持真理等等。但事实是,这些词汇用在19世纪那些大科学家身上是合适的,却远不能用在现在的科学家身上。
在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大部分科学家都是把科学作为一种兴趣来研究的,当时的科技研究,所需要的条件也比较简单,往往靠个人的财力和物力就可以解决。即使规模比较大的研究,比如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在自己的地盘就可以完成。在另一方面,当时的技术发明也处于初级手工作坊阶段,主要依靠工匠的经验和灵感完成。大部分发明创造,不像现在那样需要宏大的实验室和支撑设备。因此,在19世纪晚期以前,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学家,并没有构成一个明显的利益集团。

但从19世纪晚期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复杂度和规模的提升,科技研究中,个人天赋的比重开始下降,像爱因斯坦那样一个人就可以开创一个全新领域的例子越来越少。与之相反的是,职业化,集体化和工程化开始普及。从爱迪生建立实验室,到后来的贝尔实验室,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这一转变到了二战中达到了巅峰,原子弹,导弹和计算机就是大规模政府投入后才发明的。

二战后,个人的研究发明还时常涌现,但不再是时代的主流。

这时候的科技研究,已经不是靠着个人的财力物力能够完成的了,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尤其是国家的力量。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加速器,像大型粒子加速器这样的科学研究设备,已经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能承担得起了,只有国家出面,才可能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

当科技工作者成为一个特定职业,当职业科学家们要依靠政府来获得经费的时候,当政府和企业要大规模雇佣科技工作者来提供服务的时候,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就不可避免的诞生了。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6:30:05 +0800 CST  
@资水东流 1018楼 2013-09-26 16:07:09
看了一下回帖,有种苦笑不得的感觉,
很多朋友给了很中肯的建议,不少朋友的回复很精彩,很有深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就说了几句西方目前面临危机,而中国在享受技术扩散的好处,后面的帖子都没有涉及政治,就有人暗示我是五毛。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真的和政治没有太大关系,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往政治上挂靠。
非常恳请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能给点自己领域的意见。
-----------------------------
@鱼来鱼乐 1036楼 2013-09-26 16:25:54
楼主如果是这样态度, 那我比较认同。
技术扩散的好处其实是有。
但如果认为可以超越,那就逻辑上说不过去。
就像漏斗一样。 如果不创新,那就是漏斗不转了。最先没水的会是我们, 而不是说创新那边都没水了,还会不停的转,把水甩出来
-----------------------------
我从来没有说过超越,原来那个“发达国家粉碎机”的核心思想就是最后大家都变成发展中国家。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6:34:13 +0800 CST  
世界上的利益集团很多,石油巨头,军火贩子,房地产。。。例子举不胜举。科技界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自然有着大部分利益集团共用的性质:群体掩盖个体,利益至上等等,但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之处:

(1) 难以理解性。大部分的利益集团,其图谋和目的的表达方式都是比较简单的,民众可以通过查询资料和阅读报导来加以了解。而科学界由于其专业知识的高门槛,普罗大众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很难明白科学界要表达的是什么,就是在科学界内部,也是隔行如隔山,比如,一个研究数学的,对于生物学领域的进展基本上不花一点时间也搞不懂。
这种高门槛还给科技界带来了另外一个特点:自我评价性。能对科技界做出评价的,只能是科技界本身。科技界所发表成果的刊物,也只有科技界能看懂。任谁离开前沿10年,前沿已经是陌生领域。

(2) 道德外在性。相对于房地产等利益集团的目的鲜明性,一般人无法对科学界的利益图谋形成若干清晰的概念。绝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认为科学家都是为研究真理而忙碌,再加上几百年来绝大部分科技界前辈(伽利略,法拉第等等)的道德示范作用,以及受科技界所控制的大学的宣传,民众普遍都对科学工作者抱有好感。媒体即使对个别科技工作者的卑劣人品有报导,但作为一个整体,科技界所享有的声誉在人类社会是位于顶尖位置的。
这种道德上的超然地位还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好处:大众对科研成败的宽容态度。毕竟科技工作者是在为人类的前景而工作,失败了不要紧,态度比成果更重要。

(3) 内部传承性。由西方所建立并传播开来起来的导师---学生制度,造就了科技界的人员封闭性。内部人员可以从一个实验室流向另外一个实验室,但没有导师的指点和带路,要弄明白前沿在开展什么工作,很难很难。参野狐禅的外来人员要进入某个科学领域并崭露头角,更是难如登天。事实上,科技界有着一个隐隐约约的阶层体系。典型外在表现就是,开会的时候,都喜欢说自己的导师是谁,xx的导师是谁等。

(4) 期待不一致性。绝大部分职业中,出资方(或老板)都会关注付出和回报,并且都建立了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政府出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肯定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但科技界成功的对外塑造了一种观念:研发就是多发论文。科技界内部一般都明白论文的质与量间的差别,但对外忽悠政府拨款的时候,都喜欢用明确好看的数字来糊弄官僚。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6:41:36 +0800 CST  
早期的科学家是有了成果后发论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发论文来找成果,看看各种基金申请书,看到那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洋人并不高尚)
当论文成了考核指标后,其实用性就无人关注了。

可以对比高考和科研。

很显然,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高考,高考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考本身成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目的,在绝大部分高中,与高考无关的课程被极大的压缩,而大部分课程教学中,并不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授学生怎样解题!

本来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自然,解决人类前进途中的问题,发表论文只是一种成果公布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科技工作者成功的给拨款者(一般是外行)树立了一种观点,科研成果就是看论文。于是,发论文成了科研工作的唯一目的。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6:49:54 +0800 CST  
@资水东流 1053楼 2013-09-26 16:49:54
早期的科学家是有了成果后发论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发论文来找成果,看看各种基金申请书,看到那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洋人并不高尚)
当论文成了考核指标后,其实用性就无人关注了。
可以对比高考和科研。
很显然,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高考,高考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
-----------------------------
@虚空草 1055楼 2013-09-26 16:53:32
楼主是否认为现在精英的作用已经大大削弱,只能靠制度本身来激发全体人类的创造力。
如果承认精英的作用,那么大可不必理会那些一般研究如何平庸和功利,只要有精英引领方向就可以。
-----------------------------
不是,我只是想表明,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科技工作者很多时候在忽悠大众和政府。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7:07:51 +0800 CST  
那么,科技界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其目的是什么?
科技界的利益所在,就是采用一切手段来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经费,以维持自身职业的超然地位。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工作者有的主动出击,有的则是闭口不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科技界并不关心所从事工作的费效比和前景,所关注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上述目的。为达到目的,绝大部分科技工作者都会下意识地维护群体利益。
和大部分利益集团不同,科技工作者维护自己集团利益的手段很有独到之处。其它利益集团要占有利益,比如商人集团想让政府少收点税,农业集团想让补贴多一点,这些集团往往主动出击,嗓门越大越好。而科技界的手段给人的感觉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过去30年来,科技界作为一个利益群体,面对众多技术领域的踯躅不前,在干货不足的情况下,开始采用越来越多的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17:11:08 +0800 CST  
@资水东流 1053楼 2013-09-26 16:49:54
早期的科学家是有了成果后发论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发论文来找成果,看看各种基金申请书,看到那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洋人并不高尚)
当论文成了考核指标后,其实用性就无人关注了。
可以对比高考和科研。
很显然,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高考,高考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
-----------------------------
@抬头不见天 1119楼 2013-09-26 19:28:21
太认同了,我是某干细胞研究所的一个小小的研究员,对于申请资金搞所谓的研究看得无比透彻,大老板的成果“细胞机理方面研究”发了影响因子10分以上文章,在我看来,屁都不是。图片是真的,但却是在无数张不好的片子里选出来的,数据是真的,也是经过精心筛选过的。对于实际方面的应用毫无帮助,早在十多年前提出的核酸疫苗仅是海市蜃楼,根本无法投入量产。
正如楼主所说,科技掌握在这些所谓的科技工作者手里......
-----------------------------
所以科技利益集团是不愿意承认这么多年的研究其实是无法产业化的。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20:00:23 +0800 CST  
回复第1155楼(作者:@赏善罚恶令后代 于 2013-09-26 21:25)
LZ博士毕业吗?中国博士毕业独立思考能力就这水平?没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吧!!!
自第一次世界……
==========
希望你能看全我的帖子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3-09-26 21:42:38 +0800 CST  

楼主:资水东流

字数:183634

发表时间:2013-09-25 01: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9 09:01:10 +0800 CST

评论数:40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