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映射反演法则——《石头记》文本中看不见的章法

“伏笔与应笔”是《石头记》章法学基本范畴。简而言之,伏笔就是第一笔,应笔就是第二笔,两笔合起来写一事或一人。“伏”字与神秘的历史事件风马牛不相及,它是文学批评中一种艺术性的数学术语字。伏应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循序渐进关系,须用数学中的序数理论来澄明。伏笔与应笔若出现跳跃,两者牛织相隔,则“伏笔与应笔”章法学范畴就要被突出。被突出的伏笔与应笔又有非“千里”与“千里”之论:《石头记》中,【千里】是指伏应相隔的章回空间大于或等于十回,因为十回是一【本】(【定本】)。
在脂批能指上,伏笔与应笔有多种概念称谓,如隐笔与显笔、始笔与终笔、卯笔与笋笔、假笔与真笔、虚笔与实笔、正笔与反笔、表笔与里笔、吴[带]笔与曹[衣]笔……等等,相景称谓、形式不同而已。所有的单因素概念伏应章法都是二进制章法,因此,伏应章法本质上十分简单,且非常“现代”。
《石头记》文本中,伏笔与应笔有三种形态:隐性伏应、脂学伏应、CTRL+F伏应。脂学伏应、CTRL+F伏应都是显性伏应。其中脂学伏应是指脂砚斋所提及的伏应,但因脂砚斋也是人,人脑的记忆单元也就200个左右,故脂批所提及的伏应也就90多条,多乎哉不多也。CTRL+F伏应就是读者模仿脂砚斋的读书方法,用CTRL+F检索技术追加检索出的伏应,这种伏应很多,远超过90条。事实上,文章就是靠无数伏应关系像蜘蛛织网一样展开的,无一处不伏应,我们只是将章回空间大的伏应关系加以突出而已。
除显性伏应外,《石头记》文本中还有因“披阅十载”、【字字是血】——用典前人作品而形成的隐性伏应。这也是《石头记》文本最神秘的伏应,检索难度非常大,需要的检索时间也很长。现代读者借重网络搜索引擎,就能够检索出一部分隐性伏应;当然,这需要你具备敏锐的进制化语感,能够发现文本中的“问题”,且久病成良医,磨砺出上乘的检索技术。
显性伏应章法学研究的是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文本内部当前文与其前文的关系或当前文与其後文的关系,不研究当前文与80後“超後文”的关系。因为康熙时期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原稿奉旨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南书房(指研典出《春渚纪闻》“米元章遭遇”条)高士奇(1645-1703)、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都没长後眼睛,他们不可能见到以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曹家“雪芹”为始作俑者的80後人所派生的文本。隐性伏应章法学研究的是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当前文与其“超前文”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典故关系、熟语关系、民俗关系和常识关系四种二阶原型关系类型。
隐性伏应章法的数学基础,就是所谓关系映射反演原则。读者可参阅中国数学家徐利治的《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及应用》等经典数学理论名著。隐性伏应章法学可揭示文本的典故意境,血洗因研究对象玄学化和研究方法巫术化而分别孽生的两大臭名昭著的伪红学——80後原稿探佚学(80後才子缠绵学)和红外索隐学。
需要指出的是,脂批不仅提及了当前文与前文或後文的关系,它也论及了当前文与超前文的关系,如第十二回【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第十三回【计程今日到梁州】第二十五回【隔花人远天涯近】等并认为【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因此,我们模仿脂砚斋的读书方法实际上是全面的,既模仿显性伏应检索(CTRL+F)也模仿隐性伏应检索(网络搜索引擎“出类&拔萃”检索),且使用了现代高科技工具,摆脱了人脑思考的局限。模仿并非抄袭。例如库仑定律“抄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库仑自己看来也许就是抄袭,但他因追加了矢量化方法,实质上历史性地比牛顿更深刻更本质地揭示了宇宙的基本规律。我们总结库仑的成果时,应升级库仑的“抄袭”工作,提升其模仿的地位。如果说牛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的话,那么库仑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平方巨人。如果说牛顿是艾萨克的话,那么库仑,就是平方艾萨克。
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在红学研究中的灵活执行需要反切思维即所谓“出类&拔萃”检索技巧。也就是说,网络检索需要红外出类和红内拔萃两道思维工序。出类&拔萃不同于传统红学的穿凿&附会(红内穿凿曰“证”,红外附会曰“考”):出类&拔萃基于辩证逻辑自觉切换范畴,穿凿&附会则基于形式逻辑有意偷换概念,两者的思维维度不同,趣味也大相径庭。穿凿&附会所使用的捕风谐音和捉影拆词红外学幻方法,出类&拔萃是不会用的,因为检索的关键就是确定字样——字形字音都必须是稳定的,是一种结构性的东西。穿凿&附会是为作者中心主义服务的——它们以一个作者论胡说作为自己的行为背景,而出类&拔萃则是为文本中心主义服务的——它尽可能摆脱作者论预设,以零度风格进行检索并以之稽核作者论假说。
无论是关系映射反演状态下的“非常道”“非常名”伏应,还是通常状态下的“道”“名”伏应,就其本质而言,伏笔与应笔是很简单的东西。隐性伏应、脂学伏应、CTRL+F伏应统称红内学伏应,而当前文与“超後文”的伏应则是红外学伏应。红外学伏应是科学红学版本学研究中版本传播研究和盗版制作过程研究的好资料,它在传统红学人工资料库中占有“主流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红外学伏应一一精准找出诸盗版的抄手(“立松轩”富察明义抄写被曹家“雪芹”用作预备续书的袁枚追加侧批的蒙府本、曹家“雪芹”正式续书“义重冒[名]”的曹家“雪芹”(1715-1764)梦稿本、“罥烟主人”敦敏列藏本、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当廉使胡季堂郑藏本、绮圃主人(绮园)陈少海组织抄写的舒序本和与程甲本同时制作的戚蓼生戚序本)并澄明各版本的历史传播情况。
超前文(典故、熟语、民俗、常识)、前文、当前文、後文和“超後文”都是科学红学的研究对象,它们统称中文。但是,以绑定作者论为特点的索隐学资料就不是中文而是外文,故称索隐学为红外学。外文就是外语,又称外行话、疯话、痴话。这些外行话对科学红学研究毫无价值,乃梁山军师——无用,是些冗余数据,故是科学红学数据淘汰的首要目标。
“当前文”是读解时间数轴的原点。很显然,前文、当前文、後文构成的是一个线段系统,而超前文、当前文、超後文构成的则是一个射线系统。无论是线段系统还是射线系统,当前文都是数轴的轴心。因此,确定成书时间(1688-1697)对阅读理解十分重要。典故检索中,以当前文关键词百度检索,检索出的最早数据若是超後文,则我们可以获得版本传播信息或盗版制作信息——列藏本的抄手“罥烟主人”敦敏就是这样被隔世猎获的。而我们用典故检索法检索当前文中可能的用典,当须检索超前文,即文献记录在《石头记》成书时间之前的所有文献,其後的文献毫无诠释作用,只有被诠释的“作用”。这也就是说,版本成本、原稿成书的时间不仅对作者论很重要,对文本论也很关键。将康熙时期即已成书、成本的《石头记》(三脂一靖)误作乾隆时期生产,必然导致读者对作者和文本均一窍不通;读者的思维,就必然因此处在附会状态,就不可能摆脱索隐的嫌疑,无论他们是玩作者的还是名义上很超脱、说是玩文本的。
读解时间几何学“超前文、当前文、超後文”射线系统中,超前文与当前文是解释文献与被解释文献的关系;当然,当前文与超後文也是解释文献与被解释文献的关系。解释文献具有解释作用,它可以解释当前文的生产。被解释文献具有对当前文(或版本)的历史传播情况的描述、论证作用,它可以解释当前文的历史流通。《石头记》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正文、狭义脂批和畸记是不可以用康熙时期之後的文献来解释的:如果这些文献出现了与《石头记》文本的相似之处,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其作为传播学问题处理并对《石头记》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被相似文本重新面向康熙时期之前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找到超前文必然性记录,消解超後文相似性悖论。一般来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数据量会递增、信息量会递减,它遵循信息衰变律,故我们检索到的超前文记录必然是雅致的、少量的,而超後文记录必然是庸俗的、大量的。
楼主 piscator315  发布于 2018-08-03 20:09:45 +0800 CST  

楼主:piscator315

字数:3220

发表时间:2018-08-04 04:09:4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5 16:37:26 +0800 CST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