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先发文回击:杨继绳是怎样走向"饿死3600万"重大谬误的?(转载)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0:43:50 +0800 CST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0:45:18 +0800 CST  
所有人文集,查了一个遍。

只有毛主席,有反对的文章。 其他人在期间,文档出现空白。

请问到底是为什么?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0:57:59 +0800 CST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1:16:14 +0800 CST  
@天军 2018-01-30 11:50:54
倭国极右翼也是用这种招数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是30万,就能否定南京大屠杀。
-----------------------------

哪个国家发动过文革?

那些搞浮夸风,饿死人的人该不该打倒?!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1:52:53 +0800 CST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1:57:22 +0800 CST  



1980年以来,邓杀死2亿以上。 所以80后都没有兄弟姐妹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2:14:00 +0800 CST  
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
一九六○年四月六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
各位代表:
我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向大会作关于一九
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执行情况和争
取提前实现这个纲要的报告。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中
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倡议提出的,在一九五
六年一月以草案形式公布。一九五七年九月,中共八届
三中全会,根据草案公布以后将近两年中情况的变化和
工作的发展,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在同年十月
间公布了纲要的修正草案。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为执行
农业发展纲要而努力,到现在已经四年了。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
业生产和建设的纲领,这个纲领规定了在不很长的时间
内大大提高我国农、林、牧、副、渔生产的要求,规定
了达到这个要求的各种有效措施,制定了在发展生产的
基础上,开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规
划,它向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指出了改变我国农村面貌
的伟大目标。在一九五六年一月,这个纲要草案第一次
公布以后,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全体人民的热烈拥护,对
于当时的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和农业生产的高潮起了极大
的促进作用。一九五七年十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
草案的公布,再一次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建设的新高潮,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兴
水利的群众运动。事实完全证明,这个纲要是一个群众
性的纲领,它能够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来发展我国
的农业,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人民为实现
这个纲领而进行的斗争,不但造成了农业战线上的跃进
形势,而且通过农业的跃进,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跃进
形势的发展。
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制定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
的号召,从此就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新局
面,在这种新局面下,全国农村在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普
遍地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是我国人民群众根据实际需要所作出的伟
大创举,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并且及时抓住了
群众的这个创举,把它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用正确的
方针指导它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
的实现,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
农村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它的规模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得多。一
九五八年初全国有七十四万多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现在已经合并改组成为二万四千多个人民公社,平均一
个人民公社拥有六万四千亩耕地,五千农户、一万个劳
动力,相当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平均规模的三十倍。
过去绝大多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的范围比较狭
窄,现在的农村人民公社不但是农、林、牧、副、渔多
种经营的经济组织,而且是工、农、商、学、兵合一的
,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人民公社现阶段还是集体
所有制,在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所有制,而以生产队的所
有制为基础。但是它的公有化程度已经比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更高,已经存在着原来高级农业合作社所没有的
部分的公社所有制,而且这部分公社所有制,随着整个
农业生产的发展,必将逐步扩大。在将来,人民公社是
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的形式
,也是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好
的形式。
人民公社由于具备了一大二公的优点,就能够在比
高级社更大的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和分配,能够比高级
社更有效地充分动员和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能够进行
大协作,能够举办过去高级社无力举办的建设。适应于
生产集体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生活的集体化也有了很大
的发展,普遍地举办了公共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等集
体福利事业,普遍地实现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使成千
成万的家庭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生产
。人民公社在分配制度方面,基本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工
资制度,同时也实行带有按需分配萌芽性质的供给制度
,这种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大大地提高
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了多子女家庭以及其
他负担较多的家庭的困难,使老有所归,使儿童得到更
好的教养,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保障。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
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取得
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六
,棉花两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七。在这两年大跃进中,农
、林、牧、副、渔和社办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加快了,
农田水利、农村的交通运输建设大大地发展了,农业增
产措施在实践中更加丰富了,资金积累增加了,农民生
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迅
速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就加快了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进程。充分发挥农村人
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
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
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
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
展纲要。

下面我首先说一下农业发展纲要在过去四年中执行
的情况。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在十
二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三种不同的地区,分
别达到四百斤、五百斤和八百斤。这是四十条纲要的中
心。一九五九年,达到和超过纲要这个规定的,已经有
五百零四个县(包括相当于县的旗、市和大市辖的区,
下同),占全国一千七百八十六个县的百分之二十八;
已经有二亿八千六百七十七万亩粮食耕地,占全国现有
十二亿亩粮食耕地的百分之二十四。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棉花的亩产量在十二年内
,按照不同的情况,分别达到四十斤、六十斤、八十斤
和一百斤皮棉。一九五九年,亩产皮棉达到一百斤以上
的有四十五个县、七百六十一万三千亩棉田;八十斤到
九十九斤的有五十五个县、一千零四十四万八千亩棉田
;六十斤到七十九斤的有一百零四个县、一千八百四十
二万三千亩棉田;至于六十斤以下的,许多地方都没有
以四十斤为界分别统计。因为绝大多数棉田的亩产量都
超过四十斤,四十斤以下的主要是新发展的棉田。总计
亩产皮棉六十斤、八十斤或者一百斤以上的,共有二百
零四个县,占全国一千零二十七个植棉县的百分之二十
;共有三千六百四十八万四千亩棉田,占棉田实收面积
八千五百多万亩的百分之四十二。
除了粮、棉以外,油、麻、丝、茶、糖、菜、烟、
果、药、杂等各种农作物,几年来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一九五九年全年养猪二亿七千万头,年底存栏一亿
八千万头;全国一亿二千万农户,按年底存栏数平均每
户一头半,按全年饲养量平均每户两头以上,提前达到
了纲要要求在一九六二年达到的标准。去年十月以来,
全国各地又普遍展开了一个群众性的养猪运动,并且以
养猪为首,掀起了一个全面发展畜牧业的高潮。据今年
三月初的统计,全国有一千七百多万头怀孕的大家畜,
这就是今年牛、马、驴、骡等家畜大发展的基础。一九
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两年造林五亿四千万亩。山区生产
的内容,已经超过了农、林、牧相结合的范围,有些地
方利用山谷水库在山区发展了渔业生产,还有些地方兴
办了小型的土法生产的或者土洋结合的林产化学工业和
其他工业,开展了“万宝山”运动。人民公社的副业生
产也比过去合作社时代发展得快,一些久已停止生产的
土特产品和手工产品已经恢复起来。全国农村人民公社
在去年冬季的“小秋收”运动和短途运输运动中,取得
了几十亿元的收入。海洋和淡水的渔业生产,一九五九
年的产量达到五百零二万吨,比一九五七年的三百一十
二万吨增加了一百九十万吨。人民公社兴办的农村工业
,一九五九年的产值达到一百亿元左右。社办工业是农
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新兴的经济部门,是全国农业发
展纲要原来没有规划的。
由于人民公社多种经营的大发展,一九五九年的农
业产值达到七百八十三亿元(社办工业的产值一百亿元
不包括在内),既增加了公社的公共积累,也增加了社
员的个人收入。除了税收、公积金、公益金和各项生产
费用以外,按全国农村人口平均,一九五九年每人收入
八十五元左右,赶上了农业合作化以前富裕中农的平均
收入水平(每人八十元),提前达到了纲要要求在一九
六二年前后达到的目标。这是全国平均的水平,有许多
富庶的地区已经超过八十五元这个水平,也还有相当一
部分地区低于这个水平。
在农业增产措施方面,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的
大跃进中,应用先进农业科学原理,总结农民群众生产
实践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管
、工的“农业八字宪法”。“农业八字宪法”比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增产措施,内容更为丰富,更为
完整。两年来,各地人民公社普遍实行了“农业八字宪
法”。从一九五七年冬季开始,几千万人上阵,大修水
利,两年共增加灌溉面积五亿五千万亩,加上原有的灌
溉面积,共达十亿零七千万亩。其中有六亿一千万亩,
抗旱能力已经分别达到纲要规定的三十天,五十天和七
十天的标准。在肥料方面,我们这几年来发展了养猪,
扩大了绿肥面积,公社举办了许多土化肥厂,有的公社
还办了年产八百吨合成氨(合三千吨硫酸铵)的小洋化
肥厂,国家投资兴办了一些现代化的化肥厂,使有机肥
料和无机肥料有了很大的增加。在改良土壤方面,全国
低洼易涝地和各种低产田有七亿多亩,初步改良了四亿
五千万亩,占百分之六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面积有
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初步进行了保持水土措施的有六
十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四十。两年以来还普遍开展了
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运动,各地正在把普查所得的资料加
以科学分析,研究因地改良、因地种植、因地施肥等项
措施,逐步地按社按队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按地块建立
土地档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既是群众性的,又是
科学性的农田基本建设。各种农作物的良种推广面积,
一九五九年达到十八亿亩,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棉、麦、稻、薯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已经基本普及。
各地人民公社已经建立起五千四百多万亩种子基地。合
理密植已经广泛推行,过密过稀的毛病越来越少,合理
密植的规律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全国农业发展纲
要要求分别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的植物病
害和虫害有十一种,其中的棉花蚜虫和红蜘蛛,在集中
的产棉区已经基本做到不卷叶,不红叶,达到消灭危害
的要求;对于蝗虫和粘虫,也做到基本控制,不使为害
;其他如麦类黑穗病、水稻螟虫等等的危害损失率一般
已降低到百分之二以下。许多地方还创造了几万亩、几
十万亩耕地连片的无病虫害区。纲要要求分别在七年或
者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的危害牲畜最严重的病疫有八
种,其中的牛瘟已经基本消灭,猪瘟、鸡瘟、牛肺疫等
的发病率也已经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的工具改革运动,
几年来也有很大的成绩,创造了水稻插秧机等多种多样
的新农具,到一九五九年底共推广了各种改良农具和半
机械化农具五亿二千多万件,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起了不小的作用。在田间管理和精耕细作方面,也有新
的发展。各地人民公社都在大搞丰产方,大搞园田化。
农民们说:埂直如线,地平如镜,深耕,密植,种子好
,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精耕细作,灭草,灭虫,灭病
,把大田种得像菜园子一样。从群众中来的农业八字宪
法,又回到群众中去,成了农业生产的经典。此外,纲
要提出的多种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耕地面积
和办好国营农场,四年以来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纲
要要求在十二年内建成的为农业服务的气象台站网、水
文观测站网和地方道路网,也已经粗具规模,许多地方
已经提前实现。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5:22:23 +0800 CST  
纲要关于在农村中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
业的要求,几年来执行的结果,成绩也很大。到一九五
九年已经有一亿一千多万青、壮年摆脱了文盲地位,占
农村青、壮年总人数的三分之二。社办小学,队也办小
学,农村小学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各地人民公社还办了
三万多所农业中学,在校学生二百九十六万人,平均每
个公社有农业中学一点二所、学生约一百二十人,这是
进一步在农村中普及中学教育的基础和开端。人民公社
还办了各种业余学校和红专学校。农业科学试验研究,
已经成为农民的群众性的活动。社办的农业科学试验研
究组织,据十二个省的不完全统计,有七千六百九十个
,从业人员有三万八千多人。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全国
性的农业科学试验研究网已经基本形成。许多农业劳模
,本来是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现在却成了中国农业
科学院或者省分院(所)的研究员,成为农学会的会员
,或者被聘到大学去讲学。农村广播网和电话网、邮政
网,除了少数边远地方以外,已经基本普及。
除四害、讲卫生的运动,成绩之大是有目共睹,有
口皆碑的,山西省稷山县和广东省佛山市就是基本上除
掉了四害的县、市的典型。麻雀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粮
食逐年增产了,麻雀对于粮食生产的危害已经大大减轻
;同时,林木果树的面积大大发展了,麻雀是林木果树
害虫的“天敌”,因此,以后不要再打麻雀了,纲要所
说的除四害中,应当把麻雀改为臭虫。纲要要求在十二
年内基本消灭和积极防治的疾病,有的已经基本消灭和
防治住了(例如天花、鼠疫等),血吸虫病的患者已经
治疗了百分之七十,其他一些病的发病率也大大下降。

纲要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实行五保等要求,由于人
民公社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大办
了公共食堂、托儿所、产妇院和敬老院等等,实际做的
已经超过纲要的要求。
总之,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年来实际执行的结果是
:纲要的某些内容已经被实际生活所超过,有些要求已
经基本实现,大部实现,或者在部分地区实现了,这是
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主要是近两年来在总路线、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之下获得的。有了这些胜利
,就奠定了我们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
展纲要,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是粮食每亩平
均年产量还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县没有达到纲要要求的
水平。全国粮食总产量,在过去四年中共增加了一千九
百零五亿斤,即从一九五五年的三千四百九十六亿斤,
增加到了一九五九年的五千四百零一亿斤。但是按照纲
要要求的水平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应该有七千二百亿
斤到七千五百亿斤,还要在一九五九年粮食总产量的基
础上,再增加一千八百亿斤以上,即增长三分之一以上
。这还要尽很大的努力。达到了七千二百亿斤,每人平
均一千斤或者稍多一点,同过去相比,当然是一个很大
的跃进;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粮食问题已经解决,还应
当进一步为争取每人平均至少一千五百斤粮食而奋斗。
棉花的产量要达到纲要的要求,同样还需要作很大的努
力,而且也同样要在达到纲要要求以后,再作进一步的
努力。
在增产措施方面,我们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
水利灌溉,修好了水库,并不等于按工程计算的灌溉面
积都已经收到实际效益,还必须蓄上水,修好渠道,平
整好土地,准备好提水工具,才能实际发挥效益。有的
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在当年并不能发挥效益,或者
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往往要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充
分发挥效益。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提前实现纲要所提
出的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灌溉面积在十二年内达到九亿
亩的要求。但是实现了纲要的要求,也还只能像纲要所
说的“避免普通的水灾和旱灾”,因此,我们还必须进
一步努力。做了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也不
等于完全控制了水土流失,种的树和草要成活了,根系
铺开了,树冠长起来了,才能收到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的实效。植树造林到实现绿化也还有个很长的过程,很
多地方种的树现在还很少,种上了的也还要成活,抚育
好,长起了树冠,才能真正实现绿化。
纲要提出的基本消灭和积极防治的植物病虫害,基
本上消灭危害牲畜最严重的病疫,基本上消灭和积极防
治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基本上消灭老鼠、臭虫、苍
蝇、蚊子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进行长期的、经常的、
反复的努力。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一次扑灭,永不再生
,而是除了又生,生了又要除的。
纲要要求,国家、集体和个人分别储备起足够一年
到两年食用的粮食。在粮食产量没有很大的提高以前,
固然可以储备一部分,但是要储备这样多则不是短期内
所能实现的。修缮和新建住宅,改善社员的居住条件,
这是一定要办的事,但是,在最近几年,公社的资金还
是应该主要用于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新建社员住宅只能
逐步进行。在这些方面,我们都还要作比较长期的努力
,来实现纲要提出的要求。
由此可见,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还是全体农民和全
国人民要继续完成的重大任务,而要提前实现,就必须
再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再苦战几年。而且,实现了全
国农业发展纲要,也不等于农业就完全“过关”了。我
们要走的路还是长的,必须本着不断革命的精神,在总
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引导下,鼓足干
劲,努力奋斗,完成一个任务,就提出一个新的任务,
不断地奋勇前进。

人民公社制度是我们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根本
保障。我们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的历次决
议,使人民公社不断地健全发展,应当大力发展生产队
的经济,特别要加强对穷队的领导和帮助,使它们逐步
赶上富队,同时,在坚持三级所有制的前提下,积极发
展社有经济。我们的前途是从队基本所有过渡到社基本
所有,然后再从社基本所有过渡到全民所有。但是,要
实现这个前途,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实现社基本所
有制的条件来说,第一,全社的经济发展达到了每人年
平均收入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的水平;第二,社有经济
部分在全社经济中占了优势;第三,穷队赶上了富队;
第四,农村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达到了一定程度。为了
创造这些条件,我们就必须坚持三级所有制,坚持以按
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坚持等价交换等制度。坚持这
些制度,不仅有利于当前人民公社的生产和建设,也有
利于将来的逐步过渡;不仅符合于人民群众当前利益的
要求,也符合于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要求。
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民公社统一安排生产的优越性,
更好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每个
公社应当根据本社的条件,适应农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
要求,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适当安排粮、棉、油、
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各类农作物的
生产布局。在畜牧业方面,应当把现在已经形成的养猪
运动,继续发展下去,并且以养猪为首,发展养牛、养
羊、养马、养驴、养骡、养鸡、养鸭、养鹅、养兔、养
蜂。在林、副、渔业等方面,也同样应当分门别类做出
适当安排。很好地安排各个方面的生产布局,就可以使
整个农业生产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得到普遍发展,发展速
度也就能够更快。
由于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积极推行农业的技术
改造,已经成为全党全民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要在
先进农业科学和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使“农
业八字宪法”的内容一天天地更加丰富起来,使农业耕
作方法方面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地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又必须加速进行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的技术革新
和技术革命,力求提早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同
志在一九五九年五月即已指出,在农村人民公社化实现
以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一九五九
年算起,四年小解决,七年中解决,十年大解决”,这
个进度比原来农业发展纲要所设想的要快得多。我国实
现农业的机械化,是有步骤的,从改良农具、半机械化
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多方面的,农、林、牧、副
、渔五业都要逐步实行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业方面的
耕作、排灌、防治病虫害、田间运输和农产品初步加工
等也都要逐步实行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各地条件不同,
应当先在那些方面实行机械化,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机械
机器,都必须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由于我国是一个
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的农业又有精耕细作的优
良传统,因此,农业机械化还必须与“农业八字宪法”
的各项措施相结合,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从
而使实行农业机械化的结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
产率,而且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机械化和园田化相
结合,就是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标志。
为了促进整个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
,为了争取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在大型现代工业要生
产更多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同时,必须继续大大发展社办
工业。人民公社不仅应当办各种农产品加工工业,而且
应当按照本地的资源条件,分别举办采煤、发电、冶炼
、化工等企业,生产土铁、土钢,制造改良农具和半机
械化农具,制造土化肥、土农药。人民公社还应当根据
需要和可能,发展公路和土铁路的建设。发展社办工业
和交通运输业,就能够更好地执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
能够更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更快地改变农村的经
济和文化面貌。
要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必须广泛动员一切方面
的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
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
发展农业相结合。加快农业的发展,这是高速度地、按
比例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关键;我们的农业
发展了,不仅轻工业更好办,而且重工业也更好办。同
时,对于农业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实
现,又必须有工业和其他部门的支援。提前实现农业发
展纲要,不仅是几亿农民的事情,不仅是农业部门的事
情,而且是各个经济部门、各个文化教育部门的事情。
工业、交通、财政、贸易、金融、科学、教育、文化、
卫生等各个部门,都应当根据农业发展纲要对本部门的
要求和农业生产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以
便更好地支援农业的生产和建设。并且应当切实检查执
行的情况,随时解决发生的问题。
人民公社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发
展,农村中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各部
门对农业的支援,都是必须发动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
才能做好的事情。因此,在这些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
党的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贯
彻执行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反对贪污,
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要完全做到
以平等态度待人,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和群众完
全打成一片,善于发挥和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经常作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自
己的政治水平、经济理论水平和对实际工作的分析、理
解水平。公社的干部要善于抓生产,也要善于抓生活,
应当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密切关心群众的生活,注意劳
逸结合。公共食堂问题是现在抓生活的一个中心问题。
到一九五九年底,全国农村已经办起三百九十万个食堂
,在食堂吃饭的人数有四亿人,占农村人民公社总人数
的百分之七十三。所以,办好公共食堂是有关最广大群
众的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情。目前多数食堂是办得比较
好的,群众是满意的,但是,有的地方食堂办得还不够
多,有一部分食堂办得还不好,要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
,继续大办食堂,办好食堂。公社各级的领导干部,要
亲自加强对食堂工作的领导,不只是把这个工作交给次
要的干部去管。食堂的管理要民主,账目要按期公布。
所有的食堂都要养猪种菜,要做到计划用粮,节约用粮
,保证吃饱吃好。人民公社的其他福利事业,也应当积
极办好。有的地区正准备在公共食堂、托儿所等集体福
利组织的基础上,大办综合性的生活服务站,这是一个
值得研究推广的新经验。办好这些福利事业,把社员的
生活安排好,就更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现在全国的形势很好,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
连续大跃进的基础上,不但一九六○年能够继续跃进,
而且在整个六十年代也能够争取持续跃进。以机械化、
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
革命运动,正在全国城乡各个部门普遍发展,必将一浪
接一浪地不断高涨。在六亿五千万人民中,社会主义的
积极性空前提高。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
总路线的照耀下,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集体智慧
,一定能够在比十年更少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
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也一定能够在比十二年更短的时间
内完成和超额完成农业发展纲要的原定要求,并且在这
个基础上继续努力,使我国农村得到更大得多的发展。


各位代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反映了我国农
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过程。这个纲要在这
四年来已经深入人心,起了推动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虽然在这四年间,我国
农村发生了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为人民公社的深刻变
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但是由于这个
纲要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还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完全实现
,所以,它现在仍然起着,而且以后还要继续起动员广
大群众的伟大作用。
因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
照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的原文,除了对“除四害”的一条作个别修改外,不作
其他修改,由本次大会予以通过和公布,并且建议大会
号召全体农民和全国人民为提前两年或三年实现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1 9 6 0 0 4 0 7 第2 版)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5:22:47 +0800 CST  
1979年1月24日下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邓小平亲自为吴芝圃平反并主持追悼会。悼词中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说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7:41:37 +0800 CST  
吴芝圃先是河南省长,在"大跃进"开始后以"反右倾"为名,斗倒了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原因就是潘复生反对他大搞浮夸风!自己当了省委第一书记,成为第一把手。见徐明的《吴芝圃与河南大跃进运动》一文。

河南死人最厉害是信阳地区,河南全省死亡200万人,信阳地区就占了100万。为此,有13万干部受到审查,983人被撤职,275人被判刑,其中县级以上干部50人。但是,吴芝圃却得以从轻发落:1961年7月,中央任命刘建勋为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改任第二书记。1962年4月,吴芝圃调中南局任书记处书记。

他自己曾在检讨中说:"省委和我犯的错误严重得很,罪恶也很大。组织上无论如何严肃处理,我都没话讲的。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文革中吴芝圃被河南造反派红卫兵从四川押解回来揪斗,老病死于1967年。

1979年1月24日下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邓小平亲自为吴芝圃平反并主持追悼会。悼词中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说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附:毛主席对吴芝圃的批评 路石摘录  (一)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吴芝圃向毛主席汇报河南能搞几百亿斤粮食,河南粮食很快就过关了,主席根本不信,给他顶了回去。毛主席说:“试试看,这种人表面上‘左’,实际上是形‘左’实右,缺乏经验,不深入群众。”


(二)毛主席亲自主持两次郑州会议,会上毛主席提出人民公社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而吴芝圃却坚持大队为基础。毛主席到武昌后又亲自给吴芝圃写了一封信,严厉批评他:“你不要再这样搞了,还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好”。


(三)1958年,吴芝圃向中央提出:河南三年可以实现四化(即:粮食达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扫文盲”,毛主席在会上批评说:“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落实”,会后又把吴芝圃叫到武汉,说:“要把膨胀的脑筋压缩一下,冷静一下”。最后毛主席看到吴芝圃没有改正的意风,就说:“吴芝圃,你对,你搞得快,可能你是马列主义,我是机会主义”


(四)1958年4月29日,毛主席《给生产队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的那一套指示,不要管这些,只要管现实可能性……,吹上一百斤,—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收获多少就多少,不可讲不符实际的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对人民有利,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自己,二害人民,总是吃亏。”而吴芝圃却吹嘘:“—九五八年夏季粮食产量二百二十三亿斤,平均每人达450斤以上。”“—九五八年全省每口人合到一千五百斤左右的粮食。”为他的高征购打下基础。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17:55:31 +0800 CST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21:26:01 +0800 CST  
毛主席对吴芝圃的批评 路石摘录  (一)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吴芝圃向毛主席汇报河南能搞几百亿斤粮食,河南粮食很快就过关了,主席根本不信,给他顶了回去。毛主席说:“试试看,这种人表面上‘左’,实际上是形‘左’实右,缺乏经验,不深入群众。”


(二)毛主席亲自主持两次郑州会议,会上毛主席提出人民公社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而吴芝圃却坚持大队为基础。毛主席到武昌后又亲自给吴芝圃写了一封信,严厉批评他:“你不要再这样搞了,还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好”。


(三)1958年,吴芝圃向中央提出:河南三年可以实现四化(即:粮食达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扫文盲”,毛主席在会上批评说:“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落实”,会后又把吴芝圃叫到武汉,说:“要把膨胀的脑筋压缩一下,冷静一下”。最后毛主席看到吴芝圃没有改正的意风,就说:“吴芝圃,你对,你搞得快,可能你是马列主义,我是机会主义”


(四)1958年4月29日,毛主席《给生产队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的那一套指示,不要管这些,只要管现实可能性……,吹上一百斤,—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收获多少就多少,不可讲不符实际的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对人民有利,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自己,二害人民,总是吃亏。”而吴芝圃却吹嘘:“—九五八年夏季粮食产量二百二十三亿斤,平均每人达450斤以上。”“—九五八年全省每口人合到一千五百斤左右的粮食。”为他的高征购打下基础。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22:30:33 +0800 CST  

(四)
焦裕禄过世几个月,四清运动开始了,开封地委派出2400多名团员的“四清工作团”进驻兰考。他们一到兰考,就全面夺权,对准的就是当年焦裕禄抓生产的那个班底,张钦礼首当其冲,他被停职清算了半年多。
这中间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来兰考采访焦裕禄,向总社副社长穆青汇报了焦的事迹后,穆青、冯健来到兰考。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通讯,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四清工作团一位负责人气急败坏地大叫:“早知道先来兰考采访的周原是个摘帽右派,当时就该把他轰走。”焦裕禄病逝在郑州,埋在郑州郊区,遵照他的遗愿:“我活着没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埋在沙丘上。”兰考举行了迎接他骨灰的迁坟仪式,几万干部群众自发地到车站迎接,四清工作团领导人警告所有四清工作队员,谁都不准去,他自己也没去;在纪念焦裕禄的追悼会上,卓兴隆自编自写了一副挽联挂在灵堂两侧: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画宏图。地委一位负责人喝令“拿下”, 张钦礼喝令“挂上”。
焦裕禄在兰考和张钦礼一起制定了一幅除三害的蓝图,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就看到一支想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队伍,打头的就是张钦礼。新华社的大通讯里,称张钦礼 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这就触犯了长期整他的许多人。这场斗争对张钦礼来说是延续,就像一部书,分上下两卷,都由一根线串起。对张钦礼不同时期不同内容 的“罪名”,都挂在这一根线上,都是在中央合理合法的政治运动中罗织的。
焦裕禄也许没有意识到,他来兰考的思想、思维和一套工作运行机制,对于长期抓阶级斗争、抓老灾区救灾工作的路数是一种颠覆。

(五)
四清运动还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兰考的四清工作团,立即改为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由副团长任兰考县委第一书记。县委抛出了张钦礼,让人贴出张钦礼的第一张大字报:“张钦礼是1957年的漏网右派”。9月 间,大城市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兰考串连,县委借用他们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了传单:新华社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株修正主义大毒草,理由是没有 写阶级斗争。材料由张钦礼提供,他借此出名,是“政治扒手”。把他两手染黑,戴了高帽,打了花脸,游街示众。张钦礼东藏西躲,甚至于躲到临界的山东省。
1967年1月29日,开封军分区介入兰考的文化大革命,当天下午1时到达,立即开始大逮捕。县委书记穿上军装和部队配合,把当年焦裕禄的得力助手、重用的人才、提拔的干部、在全县树立的一批先进生产队的干部、群众,甚至焦裕禄结交的农民朋友,都一网打尽。兰考一片腥风血雨,城乡路上到处是披枷带锁、五花大绑的干部、群众。到2月22日,共逮捕了1206人,兰考和邻近东明、杞县等三个县的监狱,塞满了兰考的“犯人”。“要犯”都砸上了脚镣。对这些人的批斗场面惨不忍睹。
张钦礼被游斗一百多场,几次打昏,打伤了肋骨。他在监狱半年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直到1967年7月20日, 周总理指示河南三派群众组织来京开会协商,了解了张钦礼的处境,当即指示河南军区负责人,限日把张钦礼送到他面前。张钦礼半夜被人从监狱里架出上了吉普 车,他以为是对立面要枪毙他,车到县界,他要求停车,他说,我死也要死在生我养我的兰考。几个解放军说,明天不把你送到指定的地点,我们几个都要掉脑袋。
周总理看到张钦礼,一时说不出话。七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的张钦礼,是从劳改地偷偷来京“为民请命”,衣衫褴褛,面黄浮肿,戴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他立即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带他去吃饭;这次见到的张钦礼,是从监狱里放出,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赶快把他送进医院。
1967年7月25日, 下午一点半,周总理在京西宾馆接见河南支左部队的军官说:“河南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是郑州的二七公社、开封的八二四、洛阳的……”新华社、人民日 报、中央电台,当时都播发、刊用了总理这一指示的新闻。从此以后,周总理支持的叫造反派,他的对立面叫保守派。河南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参加这些造反派组织 的盛况可想而知。兰考“捍卫焦裕禄司令部”参加的是开封的“八二四”,张钦礼自然而然地成了支持造反派的领导干部、成为粉碎四人帮后在全国开展的清查“三 种人”的对象。
张钦礼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来见周总理。总理指示他: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发动领导的要紧跟;回去成立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由大乱走向大治。

(六)
张钦礼回到兰考被委任为兰考县革委会主任。他首先从监狱中放出二、三月间被逮捕的1200多名干部群众,恢复了4000多名党员的党籍,整修了被破坏的焦裕禄纪念馆,制定了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条例。然后着手继续实施焦裕禄生前制定的除三害规划。
仅 仅两年的时间,兰考已经封住一部分沙丘,引黄淤灌出五万亩盐碱地。兴建了机械、农修、化肥等一批小型工厂,有力地支援了农业。不知为什么,省委突然派了一 批解放军来到兰考,撤了张钦礼革委会主任的职务,批斗他一个多月,说他在兰考以生产压革命,那项劳动奖励条例,是典型的物质刺激,属于资产阶级的东西。批 完斗完,把他发配到信阳大别山里。后来张钦礼才知道,他在兰考的所有活动,都被对立面报告给了省委的二把手王某。王某是空军某部的一名军长,支左到地方成 为省委二把手。张钦礼当时并不认识王某,也不了解他的背景。
张钦礼在信阳挂个虚职,由押送他的几个人日夜监管。在监管人员中,有一名是省公安厅副厅长。为了使张钦礼不与外界接触,又把他送到深山里一个叫灵山寺的古庙里。张钦礼在大别山被软禁了五百四十多天,直到1971年9月13日林彪摔死。
周总理于同年10月7日再次指示河南军区负责人,在三天内把张钦礼和领导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送到北京。
信 阳军分区派出十几名解放军在大别山里搜寻到了张钦礼。当张钦礼和杨贵走进总理指定的地点时,许多党政军的领导都在这里,刘建勋也在。这是批斗王某的一个会 议。会上,张钦礼才知道王某此时已被定为林彪的死党,是林彪在河南的代理人。周总理质问王:“你为什么要迫害他俩?一个在平原治沙治碱很有成绩,一个在山 区治山治水很有成绩,你为什么要迫害他们?”一连几个为什么。
张钦礼怎么也想象不出,他一个贫困县的七品芝麻官,竟和林彪的死党挂上钩?他茫然不知所以,脱口请求总理帮他离开河南,总理答应了他,当然没有兑现。事后,他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了当时想离开河南的心情:
“我 在河南工作有一种身在险境苦挣扎的感觉,不知道哪一天摔得粉身碎骨,这不是已经摔了三次了吗!虽不是粉身碎骨,也折腾得少皮没毛,死去活来。运动一来,他 们掺水和泥,说你是圆的团团,说你是长的拽拽,说你落后保守,工作没跟上,这些话都不论斤两,轻的批判斗争,重的撤职罢官、开除党籍,甚至蹲监坐牢。官大 一级,压死泰山,他们都是上级,都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都有理,就我没有理。俗话说,树移死,人移活,免得低头不见抬头见,老成见老印象,运动一来都起 新作用。”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22:31:41 +0800 CST  
(七)
总理想把杨贵、张钦礼留在中央工作,刘建勋说,两个典型总得给河南留一个吧。如果张钦礼当时留在中央,就是另一种命运了,因为杨贵在北京安然无恙。刘建勋也是出于好意。
张钦礼回到兰考,在省革委会、省农协都挂有官职,还有开封地委书记兼兰考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张钦礼对所有新封的官衔都很淡然,他只坐镇兰考。张钦礼说,苍天有眼,让他这一次能安安静静集中六年时间领导群众和三害斗争。
刘 建勋有一段话评价他们,“你们这帮人啊,疯啦!不要命啦!从工地被捕进了监狱,从监狱出来又去了工地;除夕干到半夜,初一天不亮又去了工地。”刘建勋说的 这帮人就是当年饿着肚子跟着焦裕禄苦战三害的干部、群众,之后又跟着张钦礼几进几出监狱之门而不改初衷,继续拼命除三害的这一帮人。
张 钦礼这帮人在监狱时,都砸上脚镣、带着手铐。放风时固阳公社社长吴思敬还悄声对张钦礼说:“我睡不着觉,琢磨出‘九孔闸工程上、中、下的施工方案’。”张 钦礼哽咽着:“我的好兄弟,咱俩在这种地方还能想到一块。”这帮人中的一些干部、群众,只要从监狱中、各种批斗学习班中出来,就直奔九孔闸工地。因为九孔 闸工程是引黄淤灌的关键工程之一。
张钦礼这一帮人六年中干出的结果是:引黄淤灌出26万亩沙荒盐碱地为良田;种植了56万亩农桐间作地(区);建立了60个县、社工厂,填补了兰考历史上没有工业的空白。仅县办的16个工厂,年产值4000多万元,税利760多万元,粮食产量由1962年的6000万斤增加到三亿两千多万斤,人均800斤,家家有余粮,是解放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兰考也由老缺粮县,到1976年,已上缴给国家3000万斤粮,100万斤皮棉,80万斤油料。就连当年来兰考视察工作的商业部部长姚依林,看到兰考在文革的混乱中,打出一片新天地,兴奋不已。不知在什么场合,不经意地对张钦礼说,大庆缺少副食,黑龙江省过年也只能给他们500头生猪。张钦礼立即派当时的副书记杨捍东和四杆旗的支部书记给大庆送去1000头生猪、60吨粉丝、120吨酒。张钦礼说,不能让铁人的大庆工人缺肉菜。

(八)
粉碎“四人帮”后,在全国开展的清查运动,又给某些人迫害张钦礼和“捍卫焦裕禄司令部”这个群众组织提供了机会。在“四清”和文革初迫害张钦礼的那位领导人成了文革的受益者,被提升为商丘地区政法书记,不知为什么此时的兰考县却划归商丘地区管理,这样,兰考的清查工作,就由这位领导人一手运作了。负责河南省 清查运动的是省委书记戴苏理、主管政法的副书记赵文甫。张钦礼被捕前几天,戴苏理把他叫到省委,威逼他揭发刘建勋、纪登奎,并作检查,否则,矛盾的性质就 要转化。纪登奎在文革中比较早地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建勋和他有不少接触。张钦礼不揭发不检查,说了几句讽刺话,扬长而去。
几天以后,张钦礼在治黄淤灌的工地上被捕。当刑警给他戴上手铐时,他放开嗓门,对着蜂拥而上的几百民工高喊:“苍天有眼,焦书记在地有灵,兰考所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到了。今天是1978年10月16日, 记住这个日子,这是一个人妖颠倒的日子……”开始,工地上一片哭声,稍后,大家冷静下来,立即推出了张传岭、阎协崇、史占卿三位农民代表,让他们回家给张 钦礼准备点吃的,去郑州监狱探探虚实。三人来到郑州监狱门口,要求和张钦礼见面,刑警不允许,后要求把吃的转给张钦礼,开始不同意,他们苦苦哀求说:“老 县长跟着我们过穷日子落下了毛病,一饿就流虚汗,支撑不住会昏倒不醒人事,有口吃的垫垫就能挺过去,兰考的人谁都知道他这个病啊!”刑警允许了。无奈,三 人在狱墙外面转悠,他们哭着转着,转着哭着,也不知道转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泪……
1978年11月21日,《河南日报》一版刊登一条新闻,大标题是:“中共河南省委决定依法惩办反革命分子张钦礼。”同一条新闻还有其他两个。张钦礼的罪名是:
1. “恶毒攻击中央领导”(指文革中喊打倒刘少奇、邓小平的口号);
2. “反党乱军,践踏社会主义法制”;
3. “残酷迫害革命干部”(原四清工作团的领导人);
4. “擅自扒堤决口,破坏工农业生产……”(实际是引黄淤灌工程)。
张钦礼对所有指控都不承认,审讯他的人员说:“你的问题由省委决定,法律服从政治,我们这里只是过个手续,你再辩,加判”。
张钦礼在郑州监狱关押了一年多,直到1979年12月24日商丘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张钦礼有期徒刑十三年。因张钦礼一案和“捍卫焦裕禄司令部”所涉及的清查对象有4000多人。其中120人判刑,其他或开除公职,或开除党籍,或降级下放,或兼而有之。
焦裕禄当年树立的四杆旗的支部书记,两名死在狱中:一名是秦寨的赵新贞,一名是赵垛楼的李运兴。赵新贞原是国家干部,回村领导群众生产自救时,连微薄的工资都搭上了。他当时想到群众身体普遍虚弱,提出:不 能干一天干半天,不能挖一锨挖半锨。焦裕禄把这个口号推广到全县,结果,外出要饭的群众听说新来的焦书记能体恤灾民的疾苦,都陆续回来参加生产。赵新贞是 焦裕禄最看重的基层干部。他被判刑十年;双杨树的王发祥找不出“罪证”不能逮捕判刑,在家监督隔离,第十年在隔离中死去;韩村的杨素兰是位女知青,她回村 带领群众割草几十万斤卖给国家,买点小型农具生产自救。文革中,张钦礼遭难,她抱着吃奶的孩子被捕入狱,清查运动时,她闻讯跑了,在外流浪四年,捡了一条 命。
卓 兴隆当年在兰考时,被焦裕禄赏识,从公社调任“除三害办公室”主任。他和张钦礼成了焦裕禄的左膀右臂。姚依林来兰考视察时,也发现卓是个人才,建议刘建勋 提拔重用他,刘即调任他为柘城县委第一书记。他任书记时,颇有焦裕禄的风范。清查工作时,卓兴隆是一位优秀的县委书记,后开除党籍。卓兴隆咽不下这口气, 患肝癌英年早逝。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讯播出后,兰考云集了来自全国的300多 名作家记者。新华社著名的记者华山已从新华社调到全国作协搞创作,也来到兰考。他见到周原第一句话就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焦裕禄吗?”周即回答:“焦裕 禄像一道闪电,照亮一下夜空,陡然消失了……”周原还没有说完,华山接过话茬,而且一激动就结舌:“……留……留……留下一片火焰。”兰考的这片火焰被集 体合谋扑灭了。

(九)
张钦礼从郑州监狱转到新安监狱服刑,兰考的干部、群众、勤杂人员、小商小贩及机关食堂的炊事员等,他们很不容易凑够路费,费了很多周折,带点能解救张钦礼“饿痨病”的食品,去新安探望他。从兰考到新安监狱有700多 里,要乘坐火车、转长途汽车,再步行几里才能到达。东坝头是一个很穷的小村,全村人凑钱,选出了两位代表,买了二斤水果糖,去探望他。他俩对张钦礼说: “全村的人都知道你在这里坐牢,选县长时,全村人投了你的票”;有四名在不同地方以爆玉米花为生的兰考农民,相约在同一时间去探望张钦礼。他们能为他带的 食物就是各自买了两个烧饼,每个烧饼里夹两根油条。监管人员问他们要介绍信,他们说没有,又问他们和张犯是什么亲戚关系,他们说没有任何关系。“那你们为 什么来探望他?”监管人员不准他们进来。四位农民一起跪在监狱门口,不走也不起来。他们说,张钦礼是他们的老县长,他为兰考人民坐监狱,现在跪下是向他行 大礼。这位监管人员被感动了,把张钦礼叫了出来。张钦礼看到这四位素不相识的农民,每人手中捧着两个夹油条的烧饼,也立即向他们跪下。五个人说不出一句 话,只是相对痛哭。在一旁的那位监管人员也泣不成声。
也 是在新安监狱。一天来了一位领导,他很想目睹一下这位曾被周总理三次解救、焦裕禄亲密战友张钦礼的“尊容”。提审他的两名监管人员很想讨好这位上级,满足 他的好奇心。他们喝令张钦礼跪下,张钦礼不动声色,不理不搭。他后来对刘秀艺说:“他们打掉了我的门牙,顺口流血,砸上十八斤的死刑脚镣。还故意往脚脖子 上砸,一锤下去,砸掉一块肉耷拉下来。我忍住满腔怒火,不吱声,不下跪!”
赵钦礼的老伴刘秀芝也是抗日战争参加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因为张钦礼是一县之长,怕影响不好,总是限制提拔使用她。张钦礼判刑时,她是县供销社的干部,月工资只有46元, 每月探监时还要为张钦礼带吃的。先在郑州后又在新安。每年除夕这天,她带着白面和肉馅,从兰考出发天黑赶到监狱。看着丈夫吃她包的饺子,为的是让他得到些 许安慰,熬过漫长的十三年铁窗生涯。几十年来,为了张钦礼,数不清的威逼恐吓,逼她揭发张钦礼,她只有一句话:“钦礼是个好党员。”永远的七个字,包含着 他们志同道合;支持他的所作所为;理解他把这么一个经常比一般农民还要贫困、比一般干部还要受屈辱的家庭交给她承担。
周原曾多次做过努力,保张钦礼监外就医。后来一封给当时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杨析综的信,起了作用,杨在信上批示:“相信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保证。”也只是提早半年多释放了他。时间是1990年5月20日。
张 钦礼释放后,我和北京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去郑州看望他和刘秀芝。我们和他谈了两天两个半夜,从采访焦裕禄到监狱生活,了解了很多有意义的细节。谈到焦裕禄, 他仍然心存敬意。他说,焦书记留下的不仅是他的精神,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他说,他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由于总理的支持,使他有六年的集中时间,带领当年 和焦裕禄一起组织过的除三害队伍,创造了从解放到他被捕时的兰考黄金时代。他说,他不敢预测,如果焦裕禄不过世,他俩继续合作,焦该是何种命运?

(十)
张钦礼的葬礼和他墓地的碑林,已经见证了他和群众之间绵绵无尽的感人事迹。但有两件事例,仍令我感动。张钦礼在最风光的时候,省里、地区给兰考两辆吉普车,张钦礼转手卖了,为什么?当时兰考有2564个生产小队,还有42个 小队的群众口粮不足。张钦礼利用卖车的资金,为这些小队打机井,配了八匹马力的柴油机,旱时浇地,不浇地搞副业。解决了群众的温饱。他对刘建勋说:“一个 县委书记,坐着小汽车开到吃不饱肚子的群众面前,我脸发烧,群众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捣共产党的脊梁筋。”刘建勋把这事告诉了一同来的姚依林。姚大声说: “我回去给总理汇报,让他对兰考的事放心。”
张 钦礼有个女儿,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解放军女战士。一切都按照正常手续办完,快要走时,张钦礼把她的名字划掉,换了一个贫农的儿子。他对女儿说:“这个贫农 的儿子如果在部队里能提干,他和他的家人都可以改变命运。你爹是县长、是书记,你一走向社会,就有一个比他高的平台,你应该让出这个名额。”
张钦礼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做透做绝;人民的司法机器却把他砸进监狱。
原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象,六年前看到了我为张钦礼写的申诉,说:“这是个大题目”;我老伴周原已过世两年,我在他留下的日记中看到“张钦礼代表一个时代”。
现 在,兰考有两处墓地,都很出名。一处是焦裕禄的,一处是张钦礼的。历任的中央领导、河南省委领导,还有其他领导,也有群众,都来过焦裕禄的墓地;千千万万 普通群众由于仰慕张钦礼的品格,感叹他的人生,也来过他的墓地。共产党要求的干部,应该是领导欣赏,群众赞誉,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很难统一。焦裕禄、张钦礼 两人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却统一起来了,成为亲密战友。他俩都为改变农民的生存条件,一个在工地累死,一个在工地被捕。
张钦礼和焦裕禄在兰考恰似“一对孪生”,讲一个不能逾越另一个,否则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22:32:03 +0800 CST  
天涯,删帖有些拉偏架的味道!!!!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0 23:10:12 +0800 CST  
美国大饥荒饿死人约过9%超千万以上,显资本杀戮威力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1 09:31:42 +0800 CST  
再看看,美国在60年左右的报告: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1 09:37:55 +0800 CST  
吴芝圃先是河南省长,在"大跃进"开始后以"反右倾"为名,斗倒了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原因就是潘复生反对他大搞浮夸风!自己当了省委第一书记,成为第一把手。
河南死人最厉害是信阳地区,河南全省死亡200万人,信阳地区就占了100万。为此,有13万干部受到审查,983人被撤职,275人被判刑,其中县级以上干部50人。但是,吴芝圃却得以从轻发落:1961年7月,中央任命刘建勋为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改任第二书记。1962年4月,吴芝圃调中南局任书记处书记。
他自己曾在检讨中说:"省委和我犯的错误严重得很,罪恶也很大。组织上无论如何严肃处理,我都没话讲的。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
文革中吴芝圃被河南造反派红卫兵从四川押解回来揪斗,老病死于1967年。

1979年1月24日下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邓小平亲自为吴芝圃平反并主持追悼会。悼词中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说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1 11:22:50 +0800 CST  



楼主 ibookman  发布于 2018-01-31 12:04:28 +0800 CST  

楼主:ibookman

字数:89961

发表时间:2018-01-29 21:58: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7 19:27:49 +0800 CST

评论数:9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