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草木(连载)

一石兄一说,我才想起来我们这边的高速公路两边也很多的夹竹桃。
谢谢杜茗喜欢。
林泠烟:盐肤木的花我没拍到理想的,有些遗憾。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7-26 22:49:50 +0800 CST  
0016、冬青
冬青,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乔木。
拉丁名:Ilex chinensis Sims
(《浙江植物志》上拉丁名为:Ilex Purpurea Hassk.)

“冬青”对我来说,是从小就听说的树名,但是在我这儿冬表指的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女贞,我也就一直把它当成冬青了。直到2005年开始学着认识植物,才知道是女贞。而冬青科的植物,先后知道了枸骨、无刺枸骨、龟甲冬青、大叶冬青,却迟迟没有见到科长冬青本人,只见过它的照片。
看《浙江植物志》知道:冬青科共有2属,但中国只有1属即冬青属,浙江有35种,3变种,1变型。我见过的4种里,无刺枸骨、龟甲冬青都是栽培变种,不是自然野生的。
2012年5月18日,上金华北山,本来是想去拍白芨的花,结果错过了花期。返程时,在公路边意外地见到一株正开花的冬青,因为前几天大风兄刚拍到帖过图,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这事以及以前多次经验告诉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你想要见的东西未必能见到,但只要走到山,总会有意外的发现。

冬青的花粉红色或淡紫色,与我之前见过的同属植物的淡黄绿色花相比要好看得多。它的植株清爽、洁净,这倒与我见过的同属其他植物一致。


附注:查阅《中国植物志》和《浙江植物志》冬青科冬青属概述,冬青属植物一般雌雄异株(稀两性或杂性),这一点以前是不知道的,但是在冬青、枸骨各论中没有明确说是否雌雄异株,只是雌花、雄花分开来描述。让我纳闷的是常见那棵(金华变里)二十多年的枸骨,年年开花结果,可它就是这么单独的一株!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7-26 22:55:41 +0800 CST  
0017、枸骨(附:无刺枸骨)
枸骨,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拉丁名:llex cornuta Lindl
别 名:鸟不宿、猫儿刺、八角刺等

我小的时候,姐姐曾收集过一些植物标本,其中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枸骨的叶子,所以我很早就认识它了。
枸骨在金华一带俗称“八角刺”或“六角刺”,这名字应该就是从它的独特的叶子而来。它的叶子一般是顶端有3枚尖硬刺齿,中央的那一根刺齿很有性格地向背面反扭着;叶的两侧和基部两侧也有刺,每侧各有一根刺向背面强烈反扭着,体现出一种张力。但刺的总数不一定是八个刺,七个刺的比较多见,我见过的最多有十来个刺。
我很喜欢看这种植物刚劲有力的形态:底下是一根相对粗得多的主干,短短的,很有力感,然后长不高就有了许多的分岔,枝条向四周展开,树上满是形状特异的叶子。现在人工种植的枸骨大多整体被修剪得圆头圆脑的,只有叶子还保留着一点本性的张扬,仿佛在城市里无奈地诉说着遥远的野生年代的故事。在野外和山上,我见过有零星的枸骨在自由自在地生长,它们的枝条是四散斜着向上展开,我觉得它们比起城市里种植的要幸福得多。当然这也只不过是我的视角我的感觉。张九龄《感遇》诗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其实草木何尝有什么本心呢,最多只是本性吧,它们只是那么生长着,所谓的各种意义,是人加上去的。我看植物一般只是欣赏它们生命本身的内容,这些已经很丰富了,我不愿意附加一些其他的意义。

枸骨在春天(五月初)开花,淡黄绿色的小花并不显眼,气味也不是悦人的香馨,似乎还很招苍蝇。但是我看着这些簇生在叶腋的4瓣的花盛开,同样感觉到生命的光彩,并有发自内心的欣喜。
枸骨的果实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则是深红色,鲜艳的红色与叶子的深绿油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是美妙。细看它的果实,隐隐地可看出似乎是4块组成的不太规则的椭圆形,它们密集地攒聚在一起。红红的果实能一直留存到第二年的初春,然后纷纷落下。
枸骨四季常青,始终给我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但是有时它的枝条和叶上会出现一些黑乎乎又像粉末又像短毛的东西,破坏了那种洁净和生气,让我为它惋惜。查资料知道那是木虱而引起的煤污病。
枸骨叶又叫功劳叶,有药用价值,但是功劳叶这个名称可能是也是以讹传讹,因为枸骨叶有些像阔叶十大功劳的叶。反正叫习惯了,也就这么一起沿用下来。

枸骨这个名字有些让人费解。《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枸骨条下“释名”:藏器曰∶此木肌白,如狗之骨。那么其实应该叫做“狗骨”,“枸骨”则说不通。看来弄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语做高深有学问状,也是古已有之。(藏器:陈藏器,唐代人,《本草拾遗》著者。)
关于猫儿刺这个名字,李时珍这么说:“叶有五刺,如猫之形,故名。”这个好懂。
枸骨又叫“鸟不宿”,可能是因为叶上的刺会否刺着鸟所以鸟都不会宿在上面?可我至少多次见过鸟在上面啄食它们的果实,至于有没有宿于其上,我没有看见过。
类似“鸟不宿”这样命名法的植物的俗称还有:蛇倒退(杠板归)、羊踟躅、鸟不踏(云实)等很多,这些称呼也很让我入迷。相比而言,有些植物的中文通用名倒显得寡然无味。
顺便提一下,《浙江植物志》中居然将枸骨误为“构骨”,不知是哪个环节发生的错误,被《中国植物志》指出来了。

《中国植物志》“枸骨”条下说:“……与欧洲圣诞树Ilex aquifolium L.可以媲美并代替供庭园观赏。”Ilex aquifolium L.就是欧洲冬青,维基百科里有它彩色图片,与枸骨很像,据说欧美国家常用于圣诞节的装饰。在金华,我好象见过的圣诞树用的一般是雪松,要不就是假树,还从没见过用枸骨的。

枸骨有种栽培变种叫无刺枸骨,说是无刺,其实叶的顶端还是有一枚刺。无刺枸骨在园林中应用很多,在公园和小区里,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它。较多的时候,我看到绿油油圆头圆脑的叶子。四、五月间,能看到它开花,它的花与枸骨不太一样,似乎稀疏得多,不过气味倒是差不多。冬天,它的枝头挂满了红果,惹人注目。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枸骨。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7-27 21:45:11 +0800 CST  
去了九寨沟和黄龙一趟,见识了很多植物。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3 22:48:45 +0800 CST  
0018、龟甲冬青
龟甲冬青,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小灌木。
拉丁名:Ilex crenata 'Convexa' Makino.

在花坛里或公路绿化带里,常常能见到一种矮小的灌木,它的叶子很小,绿油油的,似乎也见不到它开花,属于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我如果不是对植物感兴趣,多半也不会注意到它。
2005年12月21日,知道这种植物叫龟甲冬青,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名字的来源是它的叶子拱起如龟甲。那以后,见了它就常常去摸它的叶子,表面拱起而光滑,背面凹入,指尖的感觉很舒服,仿佛回忆起了童年某些事物。有时,看着它们密集的小叶想像成是无数绿色小龟,忍不住想笑。
稍微了解植物后,知道种子植物都有花,就开始留意龟甲冬青的花期。2006年5月7日,终于在小区里观察到了它的花,很小,淡黄绿色,藏在叶子下面(术语说是“生于叶腋”)。虽然它的花小得经常让人忽略,但是蜜蜂注意到了,忙碌地飞来飞去,从这朵花到那朵,采集花蜜。仔细看它的花,花瓣4片,雄蕊4个,雌蕊顶端(柱头)4裂。
之后连续几年,我注意到龟甲冬青的花期一般在5月10号前后。
2010年1月15日,我看到龟甲冬青长出嫩芽,嫩绿,有的带一点紫色。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3 22:50:10 +0800 CST  
一石兄,植物的分布、海拔我是故意避而不谈的,因为我缺乏了解,而且我对《中国植物志》、《浙江植物志》中相关的描述也有疑问。
我只能说说自己所见的植物的生境和大致的海拔高度。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4 22:09:29 +0800 CST  
0019、大叶冬青
大叶冬青,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大乔木。
拉丁名:Ilex latifolia Thunb.

大约是2008年或2009年5月,在某单位楼下见到见到一种植物正在开花,花很像无刺枸骨,但叶子很长,叶缘有锯齿。不知是什么,从它的花判断可能是冬青科的植物吧。之后在网上见过不少大叶冬青的照片,想起来自己见到的可能就是大叶冬青了。
2010年1月20日,又到某单位,想起来以前在这儿拍过一种冬青科的植物似乎是大叶冬青,又去看,还摘了张叶子。回家拿着叶子对照《浙江植物志》,几乎每处都能对上。比较有意思的是它叶的中脉正面凹入,反面却明显地凸起,这样的特征不看植物志的描述是不会去注意的。在我学习植物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很多,在了解相关知识之前,常常是“视而不见”,就是看见了,也不懂得归纳、分析,也不知道要观察、注意哪些部位。
那之后,在不同地方又见到大叶冬青几次,已经能比较有把握地认出它了。
2012年1月17日,在金华北山鹿田村附近路边,见到很多种植的大叶冬青,树上红果累累。
2012年4月3日,在金华市安地镇小同村的山间小溪边有株野生的大叶冬青。

据说大叶冬青的叶可做苦丁茶。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4 22:11:27 +0800 CST  
0020、天南星
天南星,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Arisaem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别 名:异叶天南星

可以叫做天南星的植物也许有很多种,在这里我是按《中国植物志》的名称,《中国植物志》中注明是沿用《名医别录》的称呼。而我见到《植物名实图考》的“天南星”图明确无误是异叶天南星,估计《中国植物志》也参考了《植物名实图考》的图文。至于天南星的一个学术化的别名“异叶天南星”,则是对学名(拉丁名)的硬译而来,“heterophyllum”就是异形叶的意思。加了“异叶”一词,总让我感觉不那么正宗似的,仿佛还有不异叶的天南星才算是正宗。
也有把一把伞南星称为天南星的,据我所见资料,大多数中药书里是这样。《中国植物志》、《浙江植物志》则都把天南星做为一把伞南星的别名。谁是科长,必也正名乎?个人觉得两种都可以吧,可能还有其他的同属植物在不同的地区也被称为天南星,天南星科半夏属虎掌半夏也曾被称为天南星。

天南星大名鼎鼎,我却直到2012年4月18日才在金华市安地镇小同村亲眼见到它,当时看它的佛焰苞比较细,附属物也是细细长长的,还以为是虎掌半夏,在之江草本论坛请教后才知道它就是科长。而虎掌半夏自己几年前就在小区的花坛里见过,多年未见,对它的样子已经有些模糊了。

到2012年5月底,我见到了4种天南星:云台天南星、一把伞南星、天南星、灯台莲,其中一把伞南星是几年前见过,其他都是2012年才见到。
回过头再查阅植物志和其他资料,对自己见过的天南星属植物总结如下: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1、云台天南星:叶2,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相对少。
2、一把伞天南星:叶1,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相对多;附属物细长。
3、天南星:叶1,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相对多。
4、全缘灯台莲:叶2,叶片一般5裂。
5、灯台莲:叶2,叶片一般5裂,叶缘有齿。

天南星这个名字很奇怪,查了些资料也还是不明白。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虎掌、天南星”条下释名:
颂曰:天南星即本草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南星近出唐人中风痰毒方中用之,乃后人采用,别立此名尔。
时珍曰: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即虎掌也。苏颂说甚明白。宋《开宝》不当重出南星条,今并入。

李时珍说的“老人星”不知指什么。在这里,伟大的、慎思明辩的李时珍搞错了,把虎掌与天南星混为一物了,《开宝本草》原来把两者分开倒是对的。天南星科半夏属的虎掌半夏与天南星确实非常像,当时并没有现代植物分类学的相关知识,李时珍搞错了也可以理解,这无损于他和《本草纲目》的伟大。





附(网上查到的资料):
天南星品种考证
《本草本经》载有虎掌,列为下品。《名医别录》云:“生汉中(今陕西)山谷及冤句(今山东菏泽),二月、八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谓:“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多有记载。综合各家本草的记载,并结合《本草图经》“冀州虎掌”附图及《本草原始》的药材图,可以确认古代本草所载虎掌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天南星之名始见于《本草拾遗》,云:“生安东(今辽宁丹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开宝本草》谓:“生平泽,处处有之。叶似蒻叶,根如芋。二月、八月采之。”《本草图经》曰:“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高一尺以来。叶如蒟蒻,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上述本草所载形态特征及《本草图经》 “滁州南星”图,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相符。
《本草图经》云:“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天南星近出唐世,中风痰毒方中多用之。”又云:“(虎掌)今冀州人菜园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由此可见,最初虎掌、南星为二种药物,因其形态、功效相近,后人逐渐相混。至明代,《本草蒙筌》云:“天南星,《神农本草经》载虎掌草即此,后人以天南星改称。”《本草纲目》更将虎掌、天南星并为一条,认为虎掌与天南星是—物,将其原植物混为一谈,以至虎掌之名渐渐湮没,虎掌仅作为天南星的品种之一在临床药用。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5 22:01:55 +0800 CST  
0021、一把伞南星
一把伞南星,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Arisaem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别 名:天南星、虎掌南星

记得最早是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中看到有人帖了一把伞南星的照片,近一人高的茎,顶上是众多的叶片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边上还有个笑眯眯的老农民在扭头观看。我对这种形状奇异的植物印象深刻,从那以后,就期待能见到它们。
2010年5月12日,到金华市武义县龙潭背。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到达目的地,同去的JW告诉我他拍到一种奇怪的植物,在他的相机上一看,认出是一把伞南星。本来接下来的行程可以是步行约十五分钟然后坐船从金华市安地镇箬阳乡返回,为了拍一把伞南星,回头又走了约一小时的山路,终于在一个山坳里一棵大树下看到了一把伞南星。此时距我知道它已经有大约五年了。
2012年5月里,在金华北山上见到多次、多处见到一把伞南星。在北山上,相比云台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另一种),它的生长环境的海拔要高一些,花期要晚一些(约一个月)。
2012年5月27日,在武义牛头山见到过一株高超过2米的一把伞南星,在小溪边的草丛中傲然而立。它的花已经谢了,结出了绿色的果,此时距离它的果实成熟变成橙红色还有一段时间。

顾名思义,“一把伞”的意思就是它的叶子只有1张。就我所见过的而言,云台天南星2叶,天南星(异叶)也是1叶,但它的叶片开始分裂处的形状与一把伞南星明显不同,比较容易区别。术语说天南星的叶是鸟足状分裂,而一把伞南星是放射状分裂,其实单看文字不容易理解,看了实物或照片则很直观地可以区分。文字有它的局限性。
天南星科植物的一个特征是肉穗花序且花序外有佛焰苞,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真正的花。有一次,我终于违背了不妨碍植物自然生长的原则,弄开佛焰苞拍了一把伞南星的花,这让我很长时间都心怀歉疚。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6 23:33:14 +0800 CST  
问好一石、小卦、三叶草阳光!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6 23:34:36 +0800 CST  
那些褐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确定是雌花序还是雄花序。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7 22:40:44 +0800 CST  
我一般见到的一把伞南星,也就两尺高左右,《中国植物志》也只说“叶柄长40-80厘米”,牛头山见到的那个可能属于异类:)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7 23:09:56 +0800 CST  
0022、云台南星
云台南星,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Arisaem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Arisaema du-bois-reymondiae Engl.

2012年3月22日,在金华北山上一处,先是看到一株天南星属植物被人折断、丢弃在山路边,不由在心里咒骂了一声,同时也为自己看不到活体而愤愤不平。继续往前走,眼前一亮,看到了不少这种天南星科植物,大多是幼苗,有两处较大的植物已经有花了,它的佛焰苞里一根东西(肉穗花序)略微伸出,看上去很像阴茎,让我看了忍不住想笑。
回家后自己粗粗查了觉得可能是一把伞南星,发照片到CFH,自己定为一把伞南星。事后证明是自己的了解实在太少。
2012年3月27日,看到CFH(中国自然标本馆)网站里有网友malvaceae把我鉴定成一把伞南星的那种改成了云台南星,查《浙江植物志》,似乎对的。在CFH群里请教,有人说可能是掌叶半夏(虎掌),后来确证是云台南星。回头细读《浙江植物志》天南星属分种检索表和各论,实际上云台南星区别于天南星和一把伞南星的重要区别就是云台南星有2片叶子而一把伞南星只有1片叶,很容易区分。至于掌叶半夏,它的佛焰苞与云台南星外形差别很大,有花时一眼能分辩出来。
从植物志上知道一些知识之后,在山上再见到云台南星,就会去留意叶的数目、叶分裂的情况、叶裂片的数目、佛焰苞的形状等等细节,算是对它们熟悉一些了吧。也在更多的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好像它们生长的地方一般海拔高度不超过700米。
2012年4月17日,再到金华北山,云台南星的花已经没有了。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7 23:16:04 +0800 CST  
0023、芋
芋,天南星科(Araceae)芋属(Colocasi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Colocasia esculenta (Linn.) Schott

自己原本很熟悉的事物,突然被变得奇异了,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对芋就是这样。
很小就认识芋了,那时候的金华城很小,从市中心大约走10分钟就能看见田野,金华一带有很多田地里种植毛芋。它们的样子很有特点,见了就记住它了。回想起来,似乎自己从小就对植物有兴趣,会有意识地去辩识植物。
经常看到水珠落在芋大大的叶上面,银光闪闪,还会随叶子的晃动滚来滚去,很好玩。记忆中,荷叶、大薸叶也有使落在上面的水珠闪闪发光这样的特性。
开始关注植物、有了些粗浅的植物知识后,我才知道芋是奇异的天南星科植物。那以后,我看它的目光似乎与以前不一样了,天南星科,多么奇异的科呵!所以一直想看到它的佛焰苞和肉穗花序,但连续多年断断续续观察,从没见过它的花,为此非常纳闷乃至郁闷。我还专门问过单位里擅长种菜的老朱,他说开蓝色的花,很香很漂亮。现在想来这说法颇为可疑。
查植物志,有如下说法:
《中国植物志》:“本种很少开花,通常用子芋繁殖。”
《浙江植物志》:“在浙江未见开花。”
这让我心里好受一点,原来专家们在浙江也没见芋的花,在中国也很少开花,那么多半是地域气候的原因了。

2009年7月14日,在永康市花街镇等车,路边有很大的一片芋田。远处有白鹭在飞翔,身边樟树上有知了在叫,芋的叶柄很长、叶子很大,撑起在空中,看上去与荷叶有几分相像而又有明显的不同。风吹过,叶子在风中摆动,仿佛是不住摇头的人。有些水珠在芋叶上,亮晶晶的,风吹叶动,水珠就滚落下去,渗入泥土中了。

芋在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植物志》引《史记》:
“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之蹲坐故也。”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芋”字的本意是什么。
《說文解字》:“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爲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
我不明白“叶大根实”有什么“骇人”的。

我们现在吃的芋,应该都是人工栽培的品种,我拍到也是。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8 23:09:22 +0800 CST  
0024、滴水珠
滴水珠,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Pinelli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inellia cordata N. E. Brown
别 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岩芋

滴水珠也许以前多次见过照片或实物,但我能确切记录见到它的时间是2010年4月17日,在金华市安地镇安地到琴坛村的路边的一小瀑布处。当时见到,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且能正确地叫出它的名字。紧接着在2010年5月3日,在金华市武义县牛头山景区又见到了它,有很多。
2011年4月24日,金华市安地小同村,小溪边山岩上长着许多滴水珠,形成小群落。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它的佛焰苞。
2012年5月5日,金华市安地镇小同村,我看到滴水珠已经有花了。它的佛焰苞下面是敞开的,上面的附属物很长,向前上方伸出,有点行纳粹军礼“嗨希特勒”的感觉,让我忍不住想笑。
2012年5月27日,到武义县牛头山风景区,岩壁上滴水珠很多,有一株滴水珠叶子特别大,长超过30厘米,相比之下,那些叶子小的像是孙子辈似的。

很喜欢滴水珠叶子的形状,叶的前端尖尖细细,经常带有水珠,也许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据我所见,滴水珠一般生长湿润且多少带点泥土的岩石上。叶子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绿色带点蓝色调的的,一种则是在前述的基调中带着白色的纹路。比较奇怪的是,《中国植物志》、《浙江植物志》的形态描述中都没有说到叶上有纹。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09 23:05:48 +0800 CST  
yiping1914大姐:您所说的冬青我怀疑就是女贞,好像浙江都这么叫。香樟的嫩叶不是红色,是一种粉绿或者是嫩绿中带点红色。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10 21:54:14 +0800 CST  
0025、虎掌
虎掌,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Pinelli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别名:狗爪半夏、掌叶半夏、虎掌南星、虎掌半夏

大约是在2005年认识了虎掌,小区里的花坛里有人种着。当时刚稍有些植物知识,觉得可能是天南星科植物,照例请教(感谢网络)后得知了它的名字,当时只知道它叫掌叶半夏。
后来查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称为虎掌,《浙江植物志》称为掌叶半夏。“掌叶半夏”是直译拉丁名(pedatisecta的意思是“鸟足状分裂”),叫起来多少显得有些生硬,好处是比较清楚地指向它的科属并指出了特征。相比我还是比较喜欢“虎掌”这个名字。类似的名字如羊蹄、牛膝,把动植物物联系到一起,很有趣。

据《浙江植物志》记载,虎掌在浙江有较多分布,但我还没看见过野生的。见或不见,也是要缘分的。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10 21:56:16 +0800 CST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天南星属植物我国有82种,云南40种,四川33种,西藏19种,湖北14种,台湾12种,其他省区都不到10种。
《浙江植物志》记载浙江有天南星属7种,1变种,算是8种吧。我只见过4种,除了上面已写的3种,还有1种是灯台莲,只见到过一次,实在写不出什么内容。
至于天南星科,《中国植物志》说我国共有35属,206种。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11 22:27:48 +0800 CST  
0027、楤木
楤木,五加科(Araliaceae)楤木属(Aralia),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拉丁名:Aralia Chinensis Linn.
别 名:仙人杖、鹊不踏、刺包头、鸟不宿(苏南土名)、红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猫儿刺、百鸟不栖、红虎刺、刺桐、虎椒刺、黄狼尾巴、飞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虎阳刺(浙江土名)

说起来惭愧,认识楤木已经多年了,但一直读成“忽木”。直到2012年4月14日,偶尔想起来这个楤字没把握,查了下,发现正确的读音是sǒng(song3)(耸)。还算好吧,总算没有一辈子不识太行山。不过,至于为什么要叫“楤木”,查了很长时间也没搞明白。
2007年4月,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百草园拍到并确认了楤木,它的特点比较鲜明,容易记住。其实金华的北山上也很多,以前也一定看到过,只是没有确认它而已。回想起来,初次见到楤木并留下印象,应该是更早的春天,它刚长出嫩绿和淡红紫色的叶和茎上密密麻麻的刺震撼了我,那是美感、秩序与狰狞、惊悚的鲜明对照。
见到楤木的次数多起来,慢慢地对它熟悉了,楤木很少有分枝,往往是长满了细刺的主干直直地向上,顶端长出二或三回羽状复叶,粗壮的叶轴向四周撑开,第二回复叶和第三回小叶都是奇数(老天爷的算术真好),有一种奇妙的秩序感,有些叶的正反面上都长有细长刺,透着一股霸气或者说是戾气,感觉不容易与它亲近。
随着了解稍有加深,却发现自己只是大致来说能确定到楤木属,具体的种又没把握了,因为在浙江同属还有几种,大家的模样比较接近,分辩起来比较困难。我对很多植物的认知,都有这么一个过程。
楤木夏秋季开花,它的花序和复叶一样结构复杂,白色5瓣的小花有一股芳香。








明天要出门了,过段时间再写。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11 22:50:43 +0800 CST  
去了一趟清凉峰,学习到很多,拍了很多植物。
继续……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08-18 21:01:47 +0800 CST  

楼主:青花瓷

字数:683

发表时间:2012-07-12 07: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3:17:13 +0800 CST

评论数:24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