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


史记在中国文史方面的地位影响, 怎么赞都可以, 也为后世学人治学治史著文, 立下了最高杆, 还有"太史公曰"的那些, 太好了!

三国演义第九回
“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遂唤武士:“与吾擒来!”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b]谤书[/b]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曰:“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后汉书蔡邕传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别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b]谤书[/b],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国家政权)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05:43 +0800 CST  
还是来说说延安整风的是吧。80年代中期,一个前辈,从延安走出来的,有文化有从政经历。因为当时收音机里提到延安整风,此前被以非常鄙夷而复杂的神情说了句:延安整风?坏事都从那时候起的---此前辈并没有红军阶段经历。我那时感到奇怪,不过他不愿意和我们深谈这个题目。礼拜五,我下载了红太阳一书,匆匆阅读了延安整风这一段,以及AB团这一段,可以说心里的疑惑大体揭开了。说来也巧,礼拜四通过豆瓣阅读了王实味的那篇令他送命的文字,为我的理解做了记号的注解。

至于有朋友说,自己吃的粮不便宜,就不再愿意纠结别人那些狗肉帐了,我认为那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不过,我说能我能理解的是“真的不纠结别人的狗肉帐”这样的选择。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08:55 +0800 CST  
红太阳要读一读的。

我活在当下的各种狰狞---,疲于自救之中。左右忙碌。偶得一晌的闲时光,即便不去合眼歇一歇,也定要寻些清心养目怡情的文字往事---来奢侈。吃的粮食也贵,没得力气再缴了税之后还去撤那帮人的咸淡。
是整风,还是整疯;是把萝卜放坑里,还是把萝卜放锅里---,左耳曾闻: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中国。千万英雄抛头颅。右耳又入:股市要发展。又千万股民洒热血。
你叻兴趣盎然着,---几千年了,皇上有的是,我挑一好色的去过瘾。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10:15 +0800 CST  
今天看到杨奎松悼念高华的文章: [url]http://news.qq.com
也谈到动机推测的问题。杨是做档案研究的,更强调硬的证据。而高华则倾向于用现有资料,做“合乎情理的推测”。

悼文中相关段落是这样说的:

我们两人不论在历史学界,还是在党史学界,都属于边缘人,因此,我们之成为好朋友,多少有那么点儿“惺惺相惜”的味道。
但是,细心的读者能够发现,我和高华其实在毛泽东研究或中共党史研究上,也并不就是完全一致,看法相同的。我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出在他的《红太阳》一书的前面,一直到高华再版他的书,他都很少直接提到我的书,也没有针对我书中内容相同但叙述不同的史实进行过讨论。我们不是没有交换过意见,其中在香港中大那一次我们在中大图书馆下面的咖啡馆里足足讨论了两个小时之久。注意到他修订后的版本仍旧没有多少改变,我很直率地说明了我的看法,即我不认为他对当年中共党内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个人动机、情结和心计所作的许多“深描”,有足够的实证依据。他也一一解释了他的思路和逻辑。以后,围绕着和他书中个别史实有关的资料问题,我们还有过几度讨论。
高华的书无论有多少可以或值得商榷之处,它都是一本严肃的学术研究著作。我们可以同意,甚或称赞他的叙述与观点;也可以不同意,甚或批评他的叙述与观点;同样也可以部分欣赏、部分否定他书中的研究,但是,这都不应该妨碍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把他的观点和他的书放在学术研究的范围里评价和看待,不应该把这样一种学术研究上的分歧简单地和所谓左右问题扯在一起。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19:34 +0800 CST  
总之,我觉得读历史严重推荐两本不同的书同时读。
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必然有偏见、必然有立场、必然有取舍。
不管读什么书,同一个主题只读一本,必然不容易看出其中的偏见、立场、取舍的轻重。
我非常推崇这样的读书法:“读中国思想史的书就起码要看两本,最好是观点差异大的,入手角度差异大的,文风差异大的” [url]http://www.douban.com/note/169499111/[/url] (这个链接我觉得说得很好,推荐看一下)。[/QUOTE]

[b]看书的问题[/b]
2011-08-28 21:19:47

研究生要入学了,在本人要读书的劝告下买了许多书。
看他买的书,有些苦笑不得。于是聊了半个下午,谈如何读书的问题。自然也就是随口聊聊,不全面,但觉得还是有点总结的价值,怕忘了,明年可以对新学生重复一遍。

[b]1。同一个主题的书要买两本,基本上同时读。[/b]
理由很简单,你怎么能知道所读的那本观点是正确的,水平如何?文风如何?是否有重大的遗漏。至少两本一起看就能更有体会。当然也起到了加强记忆的作用。例如,读中国思想史的书就起码要看两本,最好是观点差异大的,入手角度差异大的,文风差异大的。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对史实部分都至少要找两种明显不同的来源加以互证。这种方法其实也应该用于读书。
学生说,这个要求似乎太高了。
是的,是挺高的。如果达不到也好办,到网上找几篇对所读之书的评论性文章,最好是找批评该书的文章。我从来不相信所有书都是完美的这个观点。

[b]2。书读的绝对不是越多越好。[/b]
地种的多不等于收获就多。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而不是多。
对某个主题,最好先读写的比较浅显的,而非艰涩的。这其实是个效率问题,花了一年读了本自己半懂不懂的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做法。
如果某个主题只有那一本,那就先找些评论文章看看,看看别人梳理过感受再读,这样效率会高多了。

[b]3。时刻注意总结该书的核心观点与核心方法。[/b]
别看有些书挺厚的,不过绝大多数讨论理念的书其实核心思想很少,有些书的核心只有一句话,最多也就是几句话,其余的都是证明或衍生。其实,除了知识性的书之外,我看过的绝大多数人文方面的书,其核心观点并不复杂。
对于以知识而非理念为主的书,要时刻注意其如何组织材料的,这种组织方式其实就是作者的观点和视角。

[b]4。读外文书的要点:[/b]
老外写书有个特点,大多数个性鲜明,差不多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过证明比较散漫。不像中国人写书总想着所谓的完善的系统性,他们大多只想讲某个局部问题,不想把这种局部问题变成具有解放全人类的野心。对这些书,其核心观点的掌握就更为重要。此外,针对老外写书散漫的特点,如果有的地方觉得其实没啥关系,或者说自己觉得有些地方写得有问题,那就大胆的当这里有问题,用不着觉得对不起作者。因为很多老外写书也是有私心的,有些地方没关系的也要故意扯上关系,这很正常,人之常情,何况他们大多数把写书仅仅当成表达观点的方式,而非解放人类的方式。有些作者明知自己的观点可能在某方面有问题,还是要呐喊,因为他们觉得有些问题的观点也还是有价值的。
现在书的翻译质量都很差,因为翻译没钱没名,最好读90年代之前翻译的版本,当然最好读原版。如果翻译版有读不通或者观点错误的地方,可以先大胆质疑翻译有问题。

[b]5。要以主人的心态读书。[/b]
也就是说要尽力以俯视的姿态读书,在一种大的思想体系下读关于某个议题的书。例如,读中国思想史的书就要以全球通史、人类思想史的角度去读,去理解。这样的好处大道理不讲,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累,而且速度快。如果被所读之书牵着鼻子走,其实读书是很累的,看的也慢,因为你一直试图逐字、逐句理解著者的想要表达的东西。碰到一些文风花哨的书就更累的没边了。
因此说,一目十行其实是好事,这代表你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掌握着读书的主动权,快而精准。只有在核心的地方才需要停顿,仔细琢磨一下。

[b]6。只读自己看得懂的书,觉得看起来顺畅的、有收获的书[/b]
很多书看起来挺难的,一天也看不了几页,而且看了之后半懂不懂的,尤其是翻译的书。这些书也许很有价值,但这种情况表明,你看这本书的基础还不够,看了差不多等于白看,要从中获得正确的观点也基本属于瞎猫碰死耗子。更有的人会越看越反动,拿书中有背景,有条件的片言只语当成普世真理。
这种书,暂时不看也罢。
我自己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本科读不了的书到了研究生读着很溜。研究生读着费劲的书到了博士读着很溜。
看有些书费劲其实是很正常的,不必怀疑,不必泄气,更不必较劲。

[b]7。绝对不要迷信,要注意所谓局限性的问题[/b]
再牛的人写的东西也有局限性,甚至有观点性错误。知识和观点总是发展着的。
德漠克利特很牛吧,其哲学上的原子论也只是某种阶段性的成果。柏拉图很牛吧,人家根本不把艺术当成独立的门类,认为艺术就是模仿。对柏拉图这个观点的推崇使得梵高的意义在当时很难得到承认,最后潦倒而死,因为梵高模仿的不像。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们凭什么认为,今天的认识就是正确的?因此,局限性的问题总是存在着的,我们只能把现有的成就当成逼近真相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完全不必把书本当成圣经。

[b]8。要注意著者的背景以及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b]
有的学生在看《建筑七灯》时,完全没有注意到罗斯金的宗教背景,以及他作为某种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活动家的背景,因此就没法看懂建筑七灯在讲什么,罗斯金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以及其观点真正的意义在那里。因此,了解作者背景很重要。

[b]9。看书的真正目的是吸收,形成自己的思想。[/b]
上学期被指派听某大佬的课:西方建筑文献导读。学生们做的ppt真是很不错,把论盖里建筑的一本原版书里的观点整理的非常整齐,条理清晰。大佬问我的意见,我就问学生:你自己对该书的观点在那里,书的讲法是理好了,问题是,你自己觉得这些讲法是否有道理,有价值,有什么启发,书里的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进步与局限在那里。
这个要求其实不高,应该是看书的基本要求。

因为我们看书的目的不是填鸭,而是构成自我对事物认识的意识。

如果这点做不到,书不仅是白读了,而且很有越多读越反动的可能性。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24:01 +0800 CST  
上学时很羡慕学富五车的老学者,也希望将来自己能够有间一墙是窗,三墙及顶的书房,一壶茶,一本书,午后阳光

近些年很少读书了,买书都是出差时买本杂志,阅后即扔。
慢慢的也习惯了手机里塞几本电子书,打发时间打开看看。

近些年又开始喜欢读纸质书籍了,文笔不行,我也不强装优雅,做什么形容了。从心里喜欢书籍的质感,尤其是老书,铅字印刷,纸薄,字有凹凸感的。

家里随处放着学生时代买的书,睡前,厕上,经常顺手拿一本。

昨晚拿了本三言二拍(这书最适合厕上看,一蹲一个故事)其中一段,让我看完又一次感叹,其实,很多问题,古人早已看透都有解决方案

且说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尽,寸草不生。米价踊贵,各处禁粜闭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元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有一伙有家当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廒中发出米去。米既渐渐辐辏,价自渐渐平减,这个道理也是极容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识时务执拗的腐儒做了官府,专一遇荒就行禁粜、闭籴、平价等事。他认道是不使外方籴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禁止,就有棍徒诈害,遇见本地交易,便自声扬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责。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闭仓高坐,又且官有定价,不许贵卖,无大利息,何苦出粜?那些贩米的客人,见官价不高,也无想头。就是小民私下愿增价暗籴,惧怕败露受责受罚。有本钱的人,不肯担这样干系,干这样没要紧的事。所以越弄得市上无米,米价转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谙,只埋怨道:“如此禁闭,米只不多;如此抑价,米只不贱。”没得解说,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谁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以上算是抛砖,各位前辈,咱们讨论讨论书籍吧,像练书法一样的讨论,起步看些什么好,进阶看些什么好,系统的介绍推介一下
========================================================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26:09 +0800 CST  
今日凌晨,下載了一百多本書,又複製粘貼了一些網友精彩評論,頗有些疲倦,不過,累並快樂著吧!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5:50:09 +0800 CST  
周作人《閉戶讀書論》:

我始终相信《二十四史》是一部好书,它很诚恳地告诉我们过去曾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要如此。历史所告诉我们的在表面的确只是过去,但现在与将来也就在这里面了。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6:58:29 +0800 CST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07:03:53 +0800 CST  
明·于謙《春日客懷》

年年馬上見春風,花落花開醉夢中。
短髮輕梳千縷白,衰顏借酒一時紅。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
蕭澀行囊君莫笑,獨留長劍倚青空。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6:58:52 +0800 CST  
北宋·林逋《點绛唇》

金谷年年,
亂生春色誰為主?
餘花落處,
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
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
萋萋無數,
南北東西路。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7:01:12 +0800 CST  
今天上午把柴靜《看見》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7:08:33 +0800 CST  
今天上午把柴靜《看見》拿到手。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7:09:34 +0800 CST  
睡醒後,上班前,又下載了幾十本周作人等人的書,其中有《知堂文集》、《知堂書話》和《知堂談吃》。
前年看過《雅舍談吃》,今天又下載了《知堂談吃》,這正是:
才逢實秋食,
又遇知堂吃。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8:14:29 +0800 CST  
曾映华言,有数书生赴乡试,长夏溽暑,趁月夜行,倦投一废祠之前,就阶小憩,或睡或醒。

一生闻祠后有人声,疑为守瓜枣者,又疑为盗,屏息细听。

一人曰:先生何来?一人曰:顷与邻冢争地界,讼于社公,先生老于幕府者,请揣其胜负。

一人笑曰:先生真书痴耶?夫胜负乌有常也,此事可使后讼者胜,诘先讼者曰:彼不讼而尔讼,是尔兴戎侵彼也;可使先讼者胜,诘后讼者曰:彼讼而尔不讼,是尔先侵彼,知理曲也;可使后至者胜,诘先至者曰:尔乘其未来,早占之也;可使先至者胜,诘后至者曰:久定之界,尔忽翻旧局,是尔无故生衅也;可使富者胜,诘贫者曰:尔贫无赖,欲使畏讼赂尔也;可使贫者胜,诘富者曰:尔为富不仁,兼并不已,欲以财势压孤茕也;可使强者胜,诘弱者曰:人情抑强而扶弱,尔欲以肤受之诉耸听也;可使弱者胜,诘强者曰:天下有强凌弱,无弱凌强,彼非真枉,不敢冒险撄尔锋也;可以使两胜,曰:无券无证,纠结安穷,中分以息讼,亦可以已也;可以使两败,曰:人有阡陌,鬼宁有疆畔,一棺之外,皆人所有,非尔辈所有,让为闲田可也。以是种种胜负,乌有常乎?

一人曰:然则究竟当何如?

一人曰:是十说者各有词可执,又名有词以解,纷纭反覆,终古不能己也。城隍社公不可知,若夫冥吏鬼卒,则长拥两美庄矣。语讫遂寂,此真老于幕府之言也。(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19:41:35 +0800 CST  
朱光潜:读书是一种训练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谈读书,这问题实在是谈不尽,而且这些年来我的见解也有些变迁,现在再就这问题谈一回,趁便把上次谈学问有未尽的话略加补充。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到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帐,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书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嘴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10 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 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 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10 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差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随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50 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静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目前我国一般青年学子动辄喜言专门,以至于许多专门学者对于极基本的学科毫无常识。这种风气也许是在国外大学做博士论文的先生们所酿成的。它影响到我们的大学课程,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到尾读,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朗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是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做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词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在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功夫。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20:34:24 +0800 CST  
假期后要首次登上讲台,给中专生讲商务礼仪。

教材上有这样一个案例:

汉武帝喜欢微服私访,以悉民情。有一次,汉武帝便服出访,晚上在一个叫桓谷的村子投店。当时他人困马乏,很想喝上两杯去去乏。
他问开店的老翁:“请问这里有酒吗?”
那老翁十分不耐烦地答:“没有酒,只有尿!你喝吗?”
深夜,老翁召集了村中的年轻人举准备将汉武帝狠狠地揍一顿。因为老翁觉得汉武帝不像“良民”,反而像一个盗贼。
老翁的妻子却不这么看,她觉得汉武帝虽然身看布衣,但气宇轩昂,仪态举止都与常人不同。她劝老翁道:“这个客人不是寻常人。我们应该好好招待他。以礼待人,视为上宾。”
老翁不听,坚持己见。
老妇左思右想,干脆将老翁灌醉并用绳子将他捆绑起来,并叫那群年轻人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之后,老妇杀鸡烹煮,并奉上美酒招待汉武帝。
汉武帝回去后,专门召见了老妇。不仅赐给她很多黄金,并将老翁封为羽村郎。

怎么看都觉得这案例举得太弱智了,连读者、故事会上的都不如。

以 汉武帝、恒谷村、羽村郎 为关键字,找不到任何出处。

印象里倒是有 辛延年的《羽林郎》,会不会是弱智主编瞎编的故事?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20:48:55 +0800 CST  
不是瞎编的,这是《资治通鉴》里的故事。

由于是年“大饥,人相食”,皇帝微服私访也挨骂(“民皆号呼骂詈”。当然,不知他是皇帝,否则大概是不敢当面叫骂吧?!)

抄一段原文:

大饥,人相食。

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
是岁,上始为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平阳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又尝夜至柏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正有溺耳!”且疑上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翁不听,驱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明日,上归,召妪,赐金千斤,拜其夫为羽林郎。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20:50:03 +0800 CST  
[QUOTE]
古人对经济运行的认知竟然高于今人! [/QUOTE]
读史就知道,天底下真没啥新鲜事。比如现如今的两大害,一强拆,二物价,看宋代的~~~~~~

民居的临街房自己扩建成商铺,实际使用面积超过官定“侵街线”的,政府实施强拆,但必须依法给予补偿,拆一个赔171贯,合人民币四万五六千元。

城市居民生活燃料主要是薪柴和木炭,每到初冬,因取暖造成燃料短缺而涨价,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六日,宋真宗发政令:“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21:00:46 +0800 CST  

杨绛《钱钟书手稿集》序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 “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杨绛敬序 二零零一年五月四日
楼主 唐隆2018  发布于 2018-07-31 21:12:01 +0800 CST  

楼主:唐隆2018

字数:319607

发表时间:2018-03-30 15:40: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3 08:33:52 +0800 CST

评论数:63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