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感悟

情感的特点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原文)
满心欢喜。形容心里十分高兴。
抽身。脱身离开。
跑。疾走。
猪颠风。亦作“猪癫疯”。猪的一种疾病,由中枢神经疾患引起。比喻人的癫狂。
报。回报。
吉人自有天报。应和“吉人自有天相”的意思差不多,“吉人自有天相”的意思是说:天佑善人,即好人会得到上天的帮助。这里的意思应是说:天佑善人,好人会得到上天的回报。
嘈。声音杂乱。
下坠。便意浓,但便下不畅。个人理解就是非常想要拉粑粑,却又拉不出来。个人感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非常想要将体内的杂质排出,却又无法做到。
八戒听了那女子之言,心里特别高兴,赶紧从那思想面前脱身离开,要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唐僧。他太兴奋了,这使得他已经不能平稳的行使他的道而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之中,将他的看法报与三藏道:“教导我们成长的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天佑善人,好人会得到上天的回报!’师父饿了,需要得到食粮支撑,叫位于我之上的取经的真心去化斋,那‘看起来合乎道理,其实并不合乎道理’的取经的真心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摘取心果去了。心中的成果吃多了也感觉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又有些迫切的想要排出体内的杂质,却又无法做到的令人难以忍受又痛苦的状态。你看那边不是来了一个要将自己的食粮成果供给佛门修行人的思想来了么?”
八戒的这番话非常耐人寻味。无数众生都想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都想在修行过程中获得一些心果,连三藏也说“出家人能有桃子吃就是上分了”,可是八戒却说心果吃多了令人乱糟糟的,还有些下坠,这是为什么呢?
八戒之言,或许跟心果的特点有关系,心果就是心中的成果,心中参悟、感悟到的一些道理。当这心果跟人的境界对应,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这个心果的要求的时候,那这心果是好的。可是当心果多了,超出了人目前能够达到的高度,那么这个人他想要达到这个高度,却没有办法达到,这心里面自然就乱糟糟的了。而且当他得到这自己还无法达到的心果的时候,自然就对道理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也就有了些他想要排出体外的杂质;可是他没有办法达到那个境界,自然就无法排出这些杂质,自然也就有些下坠了。所以从八戒之言可以看出,他虽然也想要得到一些心果,可是过多的心果他是不想要的,他这情感中更多的想要的还是能够支撑他一步步往下走下去的真正与他目前境界相合的食粮支撑。
就是说情感的特点是更加偏向于目前实质性的成果,而对一些预见性的心果则要差一些。
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原文)
夯货。古意为光吃不做;傻头傻脑;空有一把力气等。
胡缠。无理纠缠;胡扯。
好人。没有伤、病、残疾的人。
唐僧对八戒这情感的辨别并不相信,道:“你这情感空有一把力气,却只知道吃而缺少智慧,我们走了这么长时间,连一个与我们目前境界相合的没有问题的思想也没碰到一个,那用他的食粮成果来供给我们这些佛门修行人的思想又能从什么地方来!”八戒道:“师父,斋僧的这不就到了么?”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原文)
愿心。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时许下的酬谢。
随着八戒之言,那女子也来到三藏面前,三藏一见到这女子,就无法继续端坐在这境界中了,赶紧快速的站起来,合掌当胸,对面前的思想施礼道:“能够自觉、觉他的追求大觉的思想,你所居住的境界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与道相合的境界?因为什么样的心愿来到这里将属于你的食粮成果供给佛门修行之人呢?”三藏上来便有此问,说明他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女子,也就是这个美好的思想也是充满怀疑的。虽然怀疑,不过怀疑归怀疑,他还是认为面前的这个女子是人,而不是妖精。他和八戒一样,都不具备分辨面前出现的思想是人是妖的能力。
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神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来历。指人的身份或背景。来由,原委。
立地。立刻。
起。产生,发生。
虚情。虚假的情况。
赚哄。骗取,哄骗。
师父。用于对僧侣、道士等出家人的尊称。
蛇。其本意为一种身体圆细而长、有鳞无爪的动物,也表示贴着地面蜿蜒前行。在我们古代的神话中,蛇往往与龙对应,龙是一种已经升华的思想,蛇则是小龙,还没有获得升华呢。而且蛇贴地而行,不像传说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代表还没有离开地仙层次,没有真正离开凡尘层面的思想。
白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同时古人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所以现在,应该就要看看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2 13:07:05 +0800 CST  
少昊

少昊。姬姓,名玄嚣,己挚,黄帝之子,上古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其子名嘺极,其孙为帝喾高辛氏。
少。年纪轻。
昊。形容天的广大,也只天。
少昊。成长中的不完全合理的天。
姬。古代对妇女的美称。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姬姓。旧时其本性是一种思想,一种将自己的美好展现出来的思想。
玄。欲望中美好的,有着自身光明的思想。
嚣。吵闹,喧哗。
挚。诚恳、真挚。
名玄嚣、己挚。他乃是欲望中美好的,有着自身光明的思想的想要发出自己声音的不平静的表现。自己诚恳、真挚的思想和愿望的表现。
他是上古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又称作是为人广泛认可的思想中的主宰者。
皞。白色。
少皞。正在成长中的还没真正明礼的为人广泛认可的思想。
皓。白,洁白。明亮,皓月。
少皓。正在成长中的还没真正明礼的为人广泛认可的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一定层度纯洁的光明的思想。
颢。白而亮。
少颢。正在成长中的还不能真正明礼的为人广泛认可的有着自身光明的思想。
青。黑色。绿色。个人认为代表的是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欲望。
阳。太阳。
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后来随世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个称号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少昊是黄帝之子,黄帝是在与炎帝两个部落联盟在阪泉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战争,黄帝获胜。汉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之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炎。两个火。倍加强大的欲望。
黄。神识真意。
阪。崎岖硗薄的地方。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硗。土质硬,不肥沃。
先说明一下,这是按我读《西游记》的理解方式去理解的,只是一个看法而已。人的神识真意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和欲望中的主导思想在不断向上攀登的不平的道路之上,在没有足够的食粮成果产生出来,人身内部的性情又不断涌现出来的艰难处境之中进行了一场战争,神识真意的主导思想获得了胜利。
涿。指水滴,水流。
天下。指国家的统治权。
血流漂杵。血流成河,长杆兵器都飘起来了。
同样的方法,按照汉贾谊《新书》理解:“欲望中的主导思想,也就是倍加强大欲望,和神识真意中的主导思想,本是源自同一种思想,只是他们的本性不同;是同一种思想所产生的不同本性的表现。炎帝是这种思想欲望特别强大的表现,黄帝则是本身真意的表现,他们本来应该是相互亲近的思想,每人都有资格拥有一半的这个境界的统治权。黄帝依道而行,而炎帝不听黄帝的,不愿意依道而行,因此两者战于被性情影响的情感中那没有经过充分开垦、野性未平的境界之中,这场战争非常惨烈,美好的性情流落尘埃,那已经成长起来的已经成器的拥有自身力量的思想都在这流落于尘埃之中的性情上随波逐流了。”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理解的话,炎黄之战,使得世间众生真正流落尘埃了。为什么都流落尘埃了呢?本来炎帝、黄帝各有一半天下,他们都有一半的国家统治权,凡事欲望和神识真意各占一半,共同发挥作用,可是现在这场竞争黄帝赢了,属于炎帝的那一半就失去或削减了,问题也就出现了;就是炎帝赢了,依旧如此,因为不管谁赢,这种武力上的竞争都会进入一种过分的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状态之中,都是有问题的。
既然这场战争损失这么大,那不打行不行呢?不打的话,欲望方面就永远不会行道,所以不打也是不行的。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打完再说,先解决目前的问题,后面的问题留到后面去解决。就如唐僧去西天取经一样,他不可能一下就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只能一步步的走。
少昊是黄帝的长子,是神识真意中主导思想所产生的最主要的思想,是欲望中美好的,有着自身光明却又喧嚣而不平静的思想表现,通过展示自己的美好以博得别人的认可与称赞。少昊是青阳氏,是这种思想表现中好像太阳一般能给世间带来来自上天光明的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欲望。
金天。西方之天。指黄色的天,古时以为祥瑞。
金天氏。是“姬”这种性中,在西方那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下产生的,能够给人来带吉祥的那类思想。
穷。穷尽。
桑。桑树。叶子是蚕的食物。
穷桑。穷尽一切桑叶,穷尽一切食粮成果供给还没有真正从凡尘中超脱出来的思想的那一类人。
云阳氏。是其中能给世间带来来自上天的真正光明,又好像云彩一样在天上一飘而过,不能长久的那类思想。
朱。红色。
宣。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
朱宣。是其中将美好的思想或事物公开表现出来的那类思想。
嫘祖。黄帝的妻子,发明养蚕。
他是直接继承黄帝思想的思想表现,是由那最开始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培养那还不能真正从凡尘中超脱出来,却有着自身作用,可以结成有用的法门的禅门思想的思想所产生,代表神识真意,所以少昊代表的应该就是黄帝想要行道的神识真意和要培养禅门思想的思想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坚定思想,一种还没真正从凡尘中超脱出来的禅门思想。是欲望中发出自身光明的禅门思想处于喧嚣状态的表现,是非常想要表现出自己的好的一种还不真正合理的状态表现,正好与此中出现的这个非常想要展示自己美好,想要将自己的食粮成果供给三藏师徒的妖精相对应。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3 11:16:06 +0800 CST  
今天写的感觉应改作《白虎岭》。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4 20:20:29 +0800 CST  
亦真亦假

少昊所代表的这种禅门思想是居住在西方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之中,是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中行道的正的思想表现,却又因为过于想要表现自己的好,而无法从凡尘中超脱出来。所以这女子居住在正西下处,比唐僧目前所处的境界要低上一些的。
嘺。不知,口不正。
极。顶点,尽头。
他所产生的最主要的一种坚定思想是无知的,欲望不端正到极点的念头。而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念头,还得从黄帝开始说起。
黄帝取的妻子是嫘祖,就是说黄帝开始真正培养其禅性了。这或许就是说黄帝行道的原因,而那炎帝,也就是欲望方面却不肯行道,所以两方面开始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黄帝获胜,开始以他的思想为主了,神识方面开始完全像黄帝方面倾斜,欲望方面被放在次要位置。所以黄帝最主要的思想就成了行道的禅门思想了,不过他所行的禅门思想还没有从凡尘中脱离出来,他表现出来之后,就呈现出一种喧嚣的姿态,只顾着将自己的美好表现出来,不能平静而合乎道理的贯彻他的思想,所以问题就来了,产生了一种无知而又欲望不正到极点的念头,就是嘺极。之后是帝喾,好像在前面写过我的看法。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来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按照我的理解,唐僧取经走出东土大唐之后,所经历的境界中的众生都是手、口、身心干净的,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遇到一个说假话的妖精,可是这妖精却起了“虚情”。开始我以为我的那个观点错了,不过现在看来,这妖精说的应该是实话,只是有些过分夸张的成分在其中,以求起到蒙骗的作用。
在堂。在屋。谓生父母建在。
作福。谓做善事而获福祉。
奴。奴仆,奴隶。
奴奴。犹奴家,妇女自称。
扳。使位置固定的东西改变方向或转动。
门第。家室,后指显贵之家。
配嫁。许配嫁给。
养老送终。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那在锻炼中修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见唐僧问她的身份和来到这里的原因,立刻就生出了一个因为夸大某些方面而与事实并不相符的情况,用虚伪动听的话来哄骗三藏道:“能教导我成长的佛门修行人。这个在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境界的表现是还没有真正从地仙层次超脱出来的思想都要从这里回去,回到三界凡尘中去,那些不合道理的思想都会感到恐惧的‘那为人广泛认可的思想化作凶猛可怕的老虎,凶猛的吞噬其他思想’的其上有道境界。彼岸那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的正处,同时又低于目前所处的境界的地方是属于我的境界。那产生我的坚定念头和思想都还建在,都是学习佛法的向善之人,我的父母没有局限性的将属于我们的食粮成果供给远近的佛门修行人。只因为我父母没有产生能够继承他们思想的坚定的可以作为主导思想存在的思想,祈求神灵,做善事而获福祉,产生了我这个需要依附于某种坚定思想,并为这种坚定思想服务的思想。我的父母想要通过改变我这思想的方向的方式给我找一个人家,将我许配嫁给某种坚定的思想,作为以其为主的内在思想。可是我父母虽然想要这么做,却又害怕到老了的时候没有依靠,只好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招了一个以我这禅门思想为主的坚定念头,让这坚定念头永远居住在我这境界之中,好赡养那生我养我的父母,并在死后埋葬他们。”
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原文)
圣。这个“圣”应该指的是儒家里的孔圣人,孔子。
方。规律,道理。
差。错误。
遵。依从。
妇道。指妇女应遵从的道德规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个人理解是:父母建在的时候,不应该去元芳游历,不应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如果要是非要去远游的话,必须有他的道理才行。个人做此理解是因为古代人寿命短,交通、通讯都不方便,所以孩子出外远游的时候,家里万一发生什么事情既难以通知到,也难以迅速赶回来,所以孔子不提倡子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出外远游。可是那子女就必须永远呆在父母身边么?孔子也不是这种态度,而是子女远游要是有他的道理,有他的谋划的话,那是可以去的。
三藏先是听说这女子是来斋僧的,又听女子说了自家来历,觉得不妥,发出他的声音道:“您这能够自觉、觉他的追求大觉的思想,你的说法错了。孔圣人的经典中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出外远游,如果出外远游必须有他的道理才行。’你既然父母建在,而且还给你招了女婿,就是你有愿心,也该叫那你所依靠的有着强大力量的坚定念头来帮你偿还这个愿望,那也就罢了。怎么你自己在这充满危险的境界中行走,也没有个以你为主,服侍你的思想或追随你的思想保护你,这个就是你不能遵从一个自身没有强大力量、容易受到伤害的思想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了。”
谎话总是谎话,即使只是夸大了事实的谎话也会有其难以掩饰的问题。女子说的虽然好听,可是她一个柔弱的女子,一个没有强大力量的思想行走在这荒郊野岭,随时有野兽出没的地方,本身就有问题。另外,这女子说的话都是迎合着三藏来说的,三藏依旧直接点出女子话语中有问题的地方,说明三藏此时依旧保持着他的清净。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5 08:06:52 +0800 CST  
补昨天的,昨天可能是操作失误,没发上去,而且名字也不必改为《白虎岭》。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5 08:07:45 +0800 CST  
妖精的丈夫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原文)
笑吟吟。微笑欢笑的样子。
陪。陪笑。
陪笑。赔笑。以笑脸对人,使人息怒或愉快。
俏语。动听的话。
客子。雇工。旅居异乡的人。
五黄六月。亦作“五荒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个人认为作者写作“五黄”,代表的是五处神识真意。就是说五处神识真意都处在被各自的欲望影响最强烈的时候,也就是都想去各自欲望的正处寻找食粮成果。五处神识完全被各自的欲望左右了,都处在欲望最强烈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与道相合的思想了。
使唤。指使人做事。
弃。放弃,扔掉。
嫌。嫌疑。厌恶;不满意。
芹献。谦称赠人的礼品或对人的建议。
三藏直接指出那女子不合道理的地方,那女子却并不嗔怒,依旧保持着她的平静,并且赶紧将她的笑脸表现出来,以使三藏打消对他的怀疑,发出她动听的声音道:“能够教导我成长的佛门修行人,我父母给我招的倒插门的养老女婿就在这个境界中的那神识归属与衍化的空的所在,在那里带着几个服从于他的从别的境界中来到这里的坚定有力量的思想,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获得食粮成果。这是我这作为他内在思想存在并遵遵从那念头、为那念头服务的思想,通过我的性情锻炼出来的,能够在这一阶段来自上天的真正能给世间带来光明的思想,也就是‘去那欲望的正处寻求食粮成果’的思想最强烈的时候,给他们提供的食粮支撑。只是因为现在正好是五处神识真意都为各自的欲望左右,去欲望的正处寻找食粮支撑了,处在其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所以没有与道相合的思想能够供我指使,我的父母又年纪大了,因为难以改变他们的思想而难以从属于他们的境界中走出来,所以我才亲自表现出来将由我这思想锻炼而成的成果送与我的丈夫和那几个客子。在我没有预料到的状态下忽然遇到你们三位佛门修行人从远处来到这个境界中,我却是因为想到我的父母喜好做善事,所以才将这成熟的食粮拿出来供给你们这些佛门修行之人。如果你们不抛弃我这思想,不怀疑、厌恶,没有对我这思想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的话,我愿意将我对佛门修行人的敬重表现出来,将属于我的食粮成果供给你们作为食粮支撑。”
这里妖精说她此来是给她丈夫送饭的。她丈夫在山北凹里带着几个客子锄田,而她的丈夫其实就是唐三藏。前面五行山西侧,陈姓老者家中,三藏曾说过他乃是唐朝海州弘农县聚贤庄人氏,是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收获食粮成果的人,与这女子的丈夫在田中耕地对应。然后,她丈夫是入赘在他家里的,跟凡尘之人往往以某种思想为主,往往将某种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的这种状态对应,三藏曾经也是以禅门思想为主的状态。第三,三藏去西天取经,是带着行者兄弟,行者兄弟则都来自天庭,并非这里人家,而且又都要尊崇三藏的旨意,这女子的丈夫带的几个客子指的就是行者兄弟,只说几个,而没说具体数字,就是包含龙马在内。她丈夫在山北凹里,在神识归属衍化的方位,这正好与三藏师徒从五庄观出来,开始要往天仙层次走的这个境界状态相对应。现在完成了三界的修行,后面是走向天仙层次,还是那又从这里走回去的“蛇”呢?所以这里正好是三藏所处的境界和修行状态。还有一点,就是这妖精说父母在堂,又有丈夫和追随丈夫耕田的客子,可是后面这妖精的父母都出现了,她的丈夫却没有出现,这也是三藏是这妖精的丈夫的原因,因为她的丈夫完全可以以没见到自己的妻子来送饭,怕妻子出事而表现出来的。现在行者去道德门中寻求心果,三藏在这里遇到了这妖精,但不管怎样,他们还都没被各自的妖怪真正影响到,所以他们还是保持着各自的空。
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原文)
善哉。后为僧人用作表示惊叹的口头语,即可以表示赞许,又可以表示不满,犹言罪过。这里应是“罪过”的意思。
罪坐。归罪,连坐。
三藏道:“罪过!罪过!我有在我的教导下修行的思想去摘取这人身上的成果去了,马上就回来,我不敢吃你的的斋饭。假如我这佛门修行人吃了你所带来的食粮成果,你丈夫知道了,用不好的言语斥责你,却不是连我也跟着有罪么?”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
春。指男女情欲。
生。滋生,产生。
小可。轻微,寻常。
一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
修桥。修建不同境界往来的道路,使不同境界的众生可以相互往来行走。
补路。修补道路,修补“道”上的缺陷不平。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她带来的食粮成果,她的思想层面整个都生出了对三藏的爱慕之情。要知道,她虽然想让三藏吃她的食粮成果,可是三藏要是吃了,那就与她禅门静心自守的理念相违背了,正是三藏不肯吃,才与她这禅门思想相符合,自然就对三藏更加爱慕了,道:“能够教导我成长的佛门修行人啊,那生出我这禅门思想的念头和内在思想,他们将自己的食粮成果供给佛门修行人,那还是寻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作为与我相合的坚定思想则更加是个善良的人,他从出生开始直到现在,喜好的就是修建能够使境界和境界相互连接的桥梁,修补道的缺陷,和将道中突出表现出来的不平的部分铲除掉,使道回归公平、公正的状态。他爱惜那些难以改变,难以孕育出新的思想的思想、念头,给他们以帮助;怜惜那些自身没有足够财富的思想、念头,使得这些思想念头能够得到应有的帮助。只要他听见说这本来是送与他的食粮成果送与您这可以教导我成长的思想受用了,那我的丈夫跟我在夫妻间的情分上,就比平常更是不一样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5 08:56:58 +0800 CST  
咋都不对

三藏也只是不吃。(原文)
这女子说只要三藏吃了她带来的食粮成果,夫妻关系就跟平常不一样了。确实如此。在取经人前面的修行过程中,一直都是一个以禅门思想为主,三藏在这女子家做倒踏门女婿,和从禅门思想中走出来的这么个过程,两者之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并不是一直都那么美满的。而现在,三藏吃了人参果,是一个吃他一块肉就能够长生不老的三藏了。如果三藏吃了这女子拿来的食粮成果,就等于对这女子的重新人可,也就等于重新接受了禅门思想了。所以三藏吃这女子的食粮成果,就等于这妖精吃了一块唐僧肉,三藏一直以她这思想为内在思想,自然恩恩爱爱,自然就跟前面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状态不一样了。
女子把她一家说的非常的好,可是不管这女子怎么说,因为此事做来不合道理,三藏也只是不肯是她所带来的食粮成果,那妖精也就无法吃到唐僧肉。看来只要立心正,不做不合道理的的事情,就是妖精也奈何不了你的。
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风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礶子拱倒,就要动口。(原文)
恼。生气,愤恨。
努嘴。翘起嘴唇,向人示意。个人认为代表的是:欲望以高于平常的姿态突出的表现出来。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象。形状,样子。
罢软。谓无主见。
主见。形容自己对事物的确定的意见或见解。
现成。已经准备好,不用临时做或找的。
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辨解释。
妖精没能够戏得三藏,可是三藏这取经人的主念虽然觉得不合道理的,不肯吃,他的情感中却是迫切的想要得到这些食粮成果的。所以见到三藏不肯吃后,八戒这情感中却是非常愤恨的,他这情感中本就非常强大而突出的的欲望以高于平常的姿态突出的表现出来,对三藏不肯吃这女子带来的食粮表示不满,发出他的声音道:“普天之下的佛门修行人也数不过来,却没有一个佛门修行人的样子好像我所追随的这个难以改变的佛门修行人一样没有主见,不能对事物有自己确定的见解!现在有已经准备好的成熟的食粮成果,不用我们费心费力,而且这些食粮成果只分成三分,只是我们这取经的坚定念头、真情和真志来受用,反倒不肯吃。非要等到那看起来合乎道理,实际却并不合乎道理的取经的真心回来,让那取经的真心也分得一份其中的成果,他才肯吃!”八戒这么说着,也不容别人分辨解释,直接通过这情感欲望中的强大力量将那承载成熟的性情中结成的食粮成果的“空”给拱倒了,就要在欲望的作用下受用其中的“香米饭”。
就是说三藏虽然不肯受用来自女子的食粮成果,可是取经人的情感却非常想要得到这食粮成果,并且处在完全不受控制的状态,并因为他想要获得禅门思想带来的食粮成果,而打破了源自禅门思想的“空”。
跟三藏和行者一样,八戒也是去“欲望的正处”寻找食粮成果的,他之所以要吃这些食粮成果,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在五庄观医活人参果树之后,取经人的情感中认为这禅门思想就是好的,源自禅门思想的食粮成果就是可以食用的斋饭。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人的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原文)
顶。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
点将回来。个人认为大概意思,就好像演的神话电影里面一个神仙或妖怪,在这个地方用脚一点,直接就在另一个地方以同样的姿态出现了。就是说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在那道德的层面发生一个跳跃,直接跳跃到禅门思想面前。
火。欲望。
眼。目也。——《说文》。
金。神识真意。
睛。眼珠儿。
火眼金睛。个人认为眼睛代表的是个人的观点,火眼金睛代表的依旧是是观点。这种观点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欲望,内在表现是神识真意。是在其观点中通过神识真意来判断事物真伪的状态。那这个神识真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知道孙悟空是在老君的八卦炉中炒成的“火眼金睛”,就是说这个真意是通过道来表现出来的:用来自取经的真心的观点对事物进行判断,凡事不合道就是妖怪。所以此时行者是“点将”回来的,保持的依旧是去道德中寻求食粮成果的姿态,只是所处的位置变了。
认得。能够确定某一人或某一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八戒这种为了吃到食粮成果而打破禅门的“空”的举动与道德不合,所以在八戒这情感中的欲望过高、过于突出的表现出来的时候,行者这取经的真心表现出来,阻止了那源自八戒那情感作用下的举动。
就见那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从那欲望的最高处,摘得一些心果,用他的力量托起他从三藏那里获得的属于取经人的“空”,承载着这些心果,通过一种保持自身思想不变而只改变位置的方式回到三藏身边;此时的行者依旧保持着他那去道德中寻求食粮成果的方式在八戒拱倒礶子,要吃其中香米饭的时候表现出来,通过看对方的做法是否与道想的方式来看对面的女子是人是妖,确定面前这女子是个经过锻炼的使天不平的思想。认定这点后,他放下钵盂,直接动用他来自真心的力量就朝着那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念头打去。
行者在打这妖精的时候,将手中钵盂放下,就是说他打这女子的举动使得他失去了他所执掌的“空”,就是说他要打死这个妖精的举动也是不对的。那这女子本就是妖精,难道不该打死么?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一点点往后看,或许就如当时虎先锋的双刀,从两个方面将三藏捧在手中,这么做也不对,那么做也不对;去吃这妖精的食粮成果不对,打死这妖精同样也是不对的。至于其中的具体道理,还得一点点的往后看。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6 13:36:50 +0800 CST  
投其说好

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原文)
唬。同“吓”。
骗。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
乱道。妄言;胡说。
眼看着行者要动用来自真心的力量直接将面前的女子打死,可把三藏吓坏了,这年长德高的思想赶紧通过他的力量扯住行者那代表真心的想法,发出他的声音道:“参悟、感悟什么是‘空’的取经的真心!你是要参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空’的。可是现在你将你的道行使到我的面前,动用你的力量来打击谁呢?”三藏的意思大概是说行者:“你是参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空’的想法,可是参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空’的你,为什么要将你的所行之道表现在我的观点之前,放下我们的‘空’,你的这种做法打的到底是我们面前这个合乎道理的思想,还是我们自身的观点和‘空’呢?”
行者道:“师父,您是教导我们成长的去西天取经的念头,我们这来自真心、真情和真志的思想和举动都要尊崇您的教导,按您的教导行事。可是你面前的这个思想,不要将她当做普通的与道相合的思想,他是个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是想用他虚假的言辞使你上当。”面对三藏的质问,行者以三藏面前的女子是妖精作答,说他并非要随意伤人,而是因为面前这个女子确实是妖精,才要将其打死的。
三藏则对来自心中的想法并不认同,道:“你这个看起来合乎道理,切实并不合乎道理念头,以前的时候倒是有些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今天怎么就在这里胡说妄言!这能够自觉、觉他的追求大觉的思想有她现在表现出来的这般善心,将由她这思想锻炼而成的这么好的可以受用的合乎道理的食粮成果供给我们,你怎么说她是个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呢?”
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精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原文)
认得。认出,知道。
庄。较大的境界。
台。高于一般层面的境界。
痴心。深深迷恋于某人或某事物。
迷。使沉醉,使昏乱。
尽意。尽情,尽兴。
随心。凭着自己的心意。
蒸。一种烹饪方法,利用沸水的热气使物品变热变熟。
天阴。天色阴沉。个人理解就是天色阴沉,太阳无法显现的时候。
套子。圈套。
遭。受到,遭受。
毒手。用以杀害人的不人道的,狠毒的方法。
听到三藏之言,行者笑了,笑三藏太过单纯,只见到面前之人表面行善,就认为她是善人了,并将自己的道理和曾经做过的事情说出来,行者笑道:“师父,我们虽然要尊崇您的教导成长,可是你却哪里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啊。想当初我这难以改变又如婴儿般不能道理,需要继续成长的思想,在那人身上与外界有着性情之帘隔开的其中有空的境界之中,同样做那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的时候,如果想要吃那人肉,成为一般人思想的主导存在,就跟你面前这女子采用同样的做法:或者以源自神识真意的贵重的财富和为人广泛认可的普通财富呈现出来;或者是以较大的自成一体的与道相合的境界和高于一般层面的境界表现出来;或者是以沉醉于某种思想之中的与道相合的思想状态表现出来;或者是以美好而令人喜爱的思想状态表现出来。有那种深深的迷恋于这些事物中的某种或某些方面的本来是与道相合的思想表现,他喜欢上了我(财富、境界、思想),我就使他沉醉于我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他所喜爱的事物或思想之中,使他失去辨别事物的能力,以此顺着他的喜好将他带到属于我的境界之中。到那个时候,就随了我的心意,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或者是将其置于在我强烈的欲火的作用下形成的有着浓厚性情因素的能量之中,使其被这种源自我欲望和性情的能量蒸熟;或者将其置于我的性情之中,然后通过被我强烈欲望影响的性情直接作用在其身上,使其被煮熟;随便我怎么将他作为支撑我这思想的食粮成果。就算我一时无法将其食用干净,无法完全将他变成我的粮食,可是他在我这种思想之中,我这思想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在属于我的这个境界中散发着来自上天的光明和强烈欲望。我可以通过我所表现的强烈光明和欲望作用在他身上,使他完全被我所发出的光明和欲望的作用之下,进入完全为我的欲望左右而变得神识干涸,无法获得性情的滋润的状态;用以防备神识处于对我不利的状态,我的光明无法显露的时候呢!到那属于我的光明无法显露的不利于我的状态的时候,我就会让这些已经在我的力量的作用下变得神识干涸的思想发挥作用,成为我的食粮支撑!师父,假如我来迟了,没有在八戒吃到食物之前表现出来的话,你一定就进了他的圈套,遭受这妖精狠毒的手段了!”
可以看出妖精主要是通过人的欲望、喜好下手,对人加以诱惑,使人进入他的笼中。看到这里忽然想到《封神演义》中,女娲的招妖怪幡招来了天下群妖,最后只留九尾狐狸、九头雉鸡、玉石琵琶三妖,因为这三妖正好符合纣王的欲望,可以去”戏“纣王。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7 10:31:16 +0800 CST  
解尸法

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原文)
窝铺。供睡觉的窝棚。
圆房。新婚夫妻开始同房。
事业。事情的成就,功业。
跋涉。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
行者说的虽然不错,甚至这番道理跟流沙河东岸的时候没什么两样,都是顺着人的欲望喜好来做事情,将人装在其中的做法。可是面前这个女子,面前的这禅门思想乃是三藏欲望正处的表现,既然在自己的欲望正处,怎么会有问题呢?难道同样是去欲望正处寻求食粮成果,你这取经的真心就没问题,偏偏我就有问题么?所以不管怎么说,三藏也不肯相信行者之言,依旧认为面前的女子是个好人。
行者见三藏怎么也不肯相信他说的话,没有考虑到三藏方面的因素,只发出他的声音道:“师父,我知道你这教导我们成长的思想是怎么想的了。你见到你面前的这个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思想这么美好,一定是动了凡尘之人的心思,爱上这种思想,想要与这种思想结成连理了。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意思的话,那就让八戒那情感表现出来,通过来自情感的强大力量获取一些神识中的可用之才,然后用那取经的志气,寻找一些虽然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却已经可以发挥自己一定作用的思想,由我这代表真心的想法作用在这些‘草木’之上,对他们加以剪切、修饰,构筑一个可以让你沉睡其中的境界。然后你就和这禅门思想确定相互永远亲密的关系,成就你们的好事。那个时候,我们这取经的真心、真情和真志就都散去了,你也不再是一个没有固定境界的佛门修行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可是你在这里形成了属于你的境界,不也是一番成就么?何必又要往更高层的境界攀登,涉足于性情之中并走过性情的隔阂呢?又何必去取什么能够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真经!”
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辟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原文)
软。柔和。
善。善良。
软善。柔和善良。个人认为这里应是“柔和善良”,而不是“软弱善良”,假如三藏软弱的话,在行者第一次持棒要打这妖精的时候,他就不敢阻拦了;而这次行者说他,他没有真正反驳,而是羞得“光头车耳通红”,就是说行者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最少他是真的对面前这女子心生爱慕了,所以他才会害羞,并因此不能再坚持他的看法。这是他柔和的方面,而不是他软弱的方面,所以个人理解应是“柔和善良”。
羞惭。感到羞耻、惭愧。
发。射发也。——《说文》。
三藏这年长德高的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原本就是柔和善良的思想,怎么能够经受住行者这样直接指出他内心真实愿望的话语,行者这一句话,就把他这本来不应该有自己具体念头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其向神识两侧的延伸的所有欲望都给显现出来。三藏因为自己确实动了对这女子的喜爱之心而感到羞惭,这使得在与行者的争执中他的观点和力量一下弱了下来,既无法面对行者那取经的真心,更无法对行者那代表真心的力量形成有效的制衡。没了制衡,行者的性子猛烈的暴发出来,动用起那来自真心的坚定力量,朝着那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的思想层面打了下去。
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原文)
怪物。怪异的物类。既然是物,那首先就不是人,不是与当时道相合的思想,加个怪字,就说明其又不是这个境界中常见的生灵,不是这个境界中常见的虽然与此中道不合,却秉承着大道本源之气的思想。这是一种不常见,很少出现的,人们了解极少的不与此中道相合的思想。
解。分开。
抖擞。振作,奋发。
尸首。尸体。尸体的特点是有着人的形态却没有人的内在魂魄、思想成分了,就是只有一个人形,而没有人的内在实质了。
那个与取经人现在的道不合,却又秉承着大道本源之气的,人们不能对其充分了解的思想有些本领,使用了一个内在神识与外在没有本质的思想形态分离开来的方法。他见行者控制着代表真心的力量朝他打过来的时候,他却将自己这坚定的神识中的思想振作起来,在那来自真心的力量打到自己的时候提前走了,行者只是把一个没有其内在思想的只是外在表现是禅门思想的空壳打倒于尘埃之中。
那这怪物怎么从行者的打击下走了的呢?我们可以看出,前面八戒因为要贪食这妖精的食粮成果,把妖精的礶子给拱倒了,三藏这边来自禅门的‘空’就没有了;而行者发现面前这女子是妖精,把他手中的钵盂放下来打妖精,禅门思想给他这取经的真心带来的‘空’也没有了,三藏和行者处在一种争执的状态之中,失去了本应有的清净。所以这时表现出来的禅门思想只是一个外在虚假的形态表现,而没有了内在的实质;所以行者动用来自真心的力量,打的只是这禅门思想的尸体,而没有打到他内在实质的部分,当行者动手的时候,这妖怪的内在本质已经和外表形态分离,不在这里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8 15:29:52 +0800 CST  
明天停更一天,请各位朋友见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08 15:30:52 +0800 CST  
晦气来了

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履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礶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礶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原文)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小心谨慎。
作念。思念,怀念。
着然。着实,实在。
无礼。缺乏礼貌,缺乏对人适当的尊敬、尊重。
尾巴。动物的身体器官,在其身体的后部。动物有尾巴,而人没有尾巴,所以我认为“尾巴”在《西游记》中代表的是并不与道相合的后面有问题的部分。因为在其后面,而不是正面表现出来的,所以难以看到。
蛆。蛆虫。蝇类的幼虫,体曾白色;比喻令人厌恶的东西。这里代表的应是:看起来很纯洁也为人认可,可实际上却是肮脏的,令人厌恶的思想。
行者把面前斋僧的美好思想给打死了,吓得三藏这年长德高的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难以再维持他平静的表现,他非常的害怕行者的做法给他带来不好的后果,其欲望中依旧怀念这个美丽的思想道:“你这看起来合乎道理,其实并不合乎道理的思想着实是太不尊重我这作为师父的了!我这作为你师父教导你成长的思想,屡次劝你向善,你都不肯听从,没有丝毫原因就伤了别人的性命!”行者道:“师父,您确实是教导我成长的思想,可是您不要怪罪我。你暂且息怒,看看他的空中承载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这个时候,沙僧那取经的志气表现出来,在来自沙僧那要去西天取经的能量的支撑下,原本被吓得战战兢兢的三藏走进那女子的“尸体”,以近距离的姿态去看由那女子用来斋僧的食粮成果。认识道那哪里是什么散发着美好气息的性情中纯洁的食粮成果,非但不是散发着美好气息的纯洁的食粮成果,而且她那被打破的空中承载着的是“后面都有着问题的看起来很纯洁、美好,实际上都是肮脏的,令人厌恶的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思想。那些人身上经过锻炼而成的细小思想结成的大的精华的思想,也并不是他们刚才看到的那样,而是在性情中和人身上高生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或者令人喜爱,或者令人厌恶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的从这里跳到那里,以跳跃式的姿态不断的在人身上胡乱的,不遵循道理的变化着自己的位置。看到这些,那年长德高的三藏才有些相信了行者之言。
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她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原文)
气不忿。气不愤。心中不服气。
漏。物体由孔或缝透过。
八分。十分中的八分。
唆。挑动别人做坏事。
嘴。欲望。
试手。试探性的出手。
障眼法。也叫遮眼法。遮蔽或转移别人的视线,使人看不清真像的手法、伎俩。
演。表演。
幌。幌子。
幌子。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见到礶中的蛆和青蛙、癞蛤蟆之后,三藏本来有些相信那女子是妖精了,可是他的情感却不愿意认可行者那心中的想法,对来自心中的看法表示不服气,而且三藏还无法抑制情感中这种不服气的感觉。他这取经的真情其实也不见得就认为行者说的不对,十分中的八分是因为这股对行者心中不服气的思想因此从他这情感的缺陷之处表现出来,挑唆三藏的欲望道:“教导我们成长的取经的坚定念头,说起来这个思想,她确实是这个境界中以在这个境界中耕耘的坚定思想的内在思想,因为要将源自她的食粮成果送给与她匹配的在此间耕种的坚定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我们,却怎么栽赃他是个使天不平的作怪的思想呢?在我之上的取经的真心,他的来自真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走过来出手想试探她这思想到底是不是妖精就打了她一下,没想到就把这个思想给打死了。他又怕你念那甚么如意和莲花不能同时得到实现的咒语,故此特意使用这样一个转移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出他的问题的方法,将那女子的食粮成果变成这样的令我们厌恶的东西,通过他的表演将这件事的真像掩盖下来,使你不念那令他心头疼痛的密语呢。”(原文)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
自此。从此,从此后,从这时开始。
晦。月尽也。——《说文》。
晦气。不吉利,倒霉。因为什么倒霉呢?因为能够在黑暗中给自己带来一定层度纯洁的光明的思想消失了。这个思想就是禅门思想,这里也特指给他带来清净的神识思想。行者一棒子“打死”那女子,只是打了妖精的一个空壳,真实的禅门思想还在取经人身上存在着,并依旧发挥她的作用。可是现在,当三藏被情感中的声音所左右的时候,那禅门思想和其发挥的作用才真的消失了。
撺唆。怂恿挑唆。
捻诀。施法术时做出的一种手势。
三藏这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从这情感中的这个声音开始,便因为被这情感中的声音所影响,失去了原本照耀着自己的纯洁的光明,使得他开始走向对自己不利的状态中:他果然是听信了那智慧不足的情感的怂恿挑唆,将他的力量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欲望中发出特殊的声音,就开始念那紧箍咒儿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0 10:35:10 +0800 CST  
情感的力量

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
三藏那边念动《紧箍儿咒》,行者这心头便就疼痛不已,叫道:“头疼!头疼!不要念了!不要念了!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三藏一念紧箍儿咒,行者就会头疼不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如意和莲花没有办法同时实现了,所以取经人的心头自然痛苦。可是现在,那妖精没有被行者打死啊!怎么还会心头痛苦不已呢?
这种状态其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重要的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担心后面会发生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想法一产生出来,就会感觉这种力量越来越大,会开始慢慢的主导自己,使自己特别特别的担心如果那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就会让自己进入一种特别担心,特别难受,甚至头疼不已的痛苦之中,甚至会干扰自己的判断,使自己不愿去做那本应该去做的事情了,自己就先把自己打败了。可实际上呢,这件事情到底会怎么走,谁也不知道的。这是一种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思想压力,产生之后快速成长,使自己脱离清净状态,左右自己的抉择。
此时三藏虽然跟这种状态并不完全相同,却有着共同之处。他在看到那些蛆虫后,本来已经开始相信行者之言了,认为打死的就是个妖精。如果没有情感方面的原因的话,他就会从有一点相信行者之言到完全相信行者之言,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可情感是人身上必不可少的因素,情感也在边上发挥作用。毕竟这个给他们带来斋饭的美丽女子实在是太好了,这使得取经人思想层面虽然愿意根据事实的判断认定这女子是妖精,可是情感方面却不愿认同,就认为面前这女子是人,不是妖怪,行者打死她就是做了杀人之事。“无故杀人的人,又怎么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呢?”这个时候,事实上到底会不会发生如三藏所想的那样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三藏首先就已经认定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且完全被这种思想左右了。当他心中认定自己做错了事,已经无法实现那如意与莲花的完美结合的时候,自然痛苦万分,心头疼痛不已。所以这个时候,行者就开始头疼了。可是说白了,这种状态是三藏在情感的作用下自己做成的这么一种状态。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原文)
时时。每时每刻。
常。不变的,固定的。
方便。便利。
蝼蚁。指蝼蛄和蚂蚁,现在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的动物或人。
飞蛾。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
无故。没有任何原因和理由。
平人。无罪之人,良民。
三藏那边念动《紧箍儿咒》,行者这心头便就疼痛不已,叫道:“头疼!头疼!不要念了!不要念了!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从唐朝来的佛门修行人道:“还有什么说的!我们这些没有属于自己固定境界的修行人每时每刻都要固定不变的给别人便利,每个念头都不能离开善良之心。我们清扫自身境界之中尘埃的时候恐怕伤及那些弱小的,无足轻重的思想;因为爱惜那虽然处在黑暗中却向往光明的思想,将自己的欲望笼罩起来,以免这些思想因自己的欲望受到损伤。怎么你却每走一步都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没有任何理由的将这个没有犯下过错的思想给打死了。像你这样无故伤害别人性命的人,就是取回来那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真经又有什么用处呢?你回去罢!”
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原文)
不过。只,仅仅。
终不然。终不成。难道,岂能。
大限。指寿数已尽,注定的死亡期限(迷信)。
听师父叫他回去,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到什么地方去?”唐朝来的佛门修行人道:“我不要你做我徒弟,不要你跟随我修行了。”行者道:“你不要我做你的徒弟的话,只怕你这条去西方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的天界的道路就没有办法继续往前走了。”唐僧道:“我的命运、我的性命在于上天,我的命运中该被哪个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用他的能量与气息将我蒸熟,成了他的食物,就算是被其欲火升腾的性情给煮熟了,熟烂在那妖怪的性情中,算起来也不过是那样罢了。难道?你岂能救得我上天注定的死亡期限?你快点回去!”
三藏的这句话说的也算绝情,说明此时的三藏已经被情感左右了。如果人人都是我命在天,都是该被哪个妖怪吃了就被哪个妖怪吃了就得了,那三藏他也不用去西天取经了,李世民该进地狱就进地狱去吧!所以道家有:“我命在我不在天”之言,就是说修道之人是要与命运抗争的。
我们再看,三藏之所以去西天取经,不就是因为要与命运抗争,找到自己的生机么?而行者在五行山至此磨难之中降妖除魔,又怎么不能救得三藏大限呢?此时三藏这要摆脱命运之人却说了听天由命的话,说明来自情感方面的因素对三藏影响越来越深,三藏已经被情感左右,并且在情感的左右下,曾经在五庄观中将道德方面的修行达到很高境界的他,现在已经开始忘记道德方面的修行了。“起初时微微荡荡,向后来渺渺茫茫。微微荡荡乾坤大,渺渺茫茫无阻碍。雕花折柳胜揌麻,倒树摧林如拔菜。”猪八戒所代表的情感,在此时表现出他可怕的力量。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1 11:10:08 +0800 CST  
我佛

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文)
致。招致,引起。
下。由高处到低处。
伤身。伤害身体。
难。灾祸,困苦。
我佛。字面意思是:“我的佛”,我在这一个大阶段所归属的佛。这个道理可能就像行者降妖似的。唐僧取经的过程中,落到哪个妖怪手中,就在其中遭受磨难,最后还要战胜这妖怪才能出来。行者也是这样,他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说明他整体的问题与如来对应,也就必须尊崇如来的教导,达到如来这方面的大觉境界,才能从中走出去。佛和妖是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使人一步步的走出苦海。假如人在任何一个境界中都可以生活的很好,很美满,那也就不会去努力奋斗和学习知识增长智慧了,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自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可如果人只在苦海之中,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从中脱离,那么久而久之也会丧失信心,否定自己曾经的善和曾经的追求,甚至会完全否定自己曾经的善,而从大善变成大恶。因此在这大道之中,既有妖魔,亦有神佛,每个妖魔,都有其对应的神佛,以使苦海众生,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有一线生机,与上天至仁至善的本质相符合。因为三藏是听讲时昏睡被如来贬入凡尘的,行者则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人的元神和识神都因如来而来到这里,所以或许这个域中,所有众生最后的那个根本佛,都是如来。
幸。幸亏。
戒行。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显得。表现出某种情形。
知恩不报。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德而不报答。
君子。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所以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也就回去了,不去西天取经就不去西天取经了,只是还没有能够报答你对我的恩情呢。”唐僧道:“我跟你之间有什么恩情?”那令人尊崇的代表真心的想法听到唐僧问他,赶紧跪下叩头,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自己是真的愿意尊崇三藏的教导的,说道:“我这个虽然存在已久却如婴儿般不明道理的思想,因为大闹天宫,使得我从天庭落到凡尘,招致了使我的本身受到伤害的灾祸。那与我的问题相对应,能够教导我成长的觉行圆满的思想将我压在了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手、口、身心干净和不干净的两者分界的境界之下。幸亏观察众生声音的追求大觉的思想教导我受了恪守戒律的操行,让我恪守佛门戒律;幸亏师父您将我解救出来,使我能够从那两界山下的石匣中脱身。假如我不跟你一起朝上前行去那西方如水流顺境界中的天界,这种表现就好像是我“明知道师父对我有恩德我却不报答您,不是一个人格告诉,道德品行都好的人了;使得我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在万法中所有的时间段,大千世界的一个个大的阶段都留下不好的名声。”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原文)
慈悯。慈愍。慈悲怜悯。
回心转意。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这句话说明行者是想做好人而不想做坏人的,而三藏他本来就是个慈悲的,怜悯众生的令人尊崇的佛门修行人。他见行者苦苦哀求,知道行者是真的想去西天取经,想做好人的,也就重新考虑,改变了刚才的想法和态度,对行者发出他的声音道:“既然你这么说,我暂且饶恕你这一次,再也不要做无礼之事了。假如你仍然像刚才那样做恶事的话,我就将这咒语从两个方面来回念二十遍,直接从如意和莲花两个角度让这咒语形成一个并非真正佛法的圆满,不让你这想法继续在我所代表的取经人身上存在了!”行者道:“就是三十遍,就是不让我在整个三界中存在也没有问题,只是我不打人也就行了。”
到这里可以看出,当行者苦苦哀求之时,三藏就不念紧箍咒,取经人的心头就不疼了。那为什么行者不头疼了呢?这里面行者虽然做错了事,可是谁没做过错事呢?三藏自己就经历了从陈光蕊到刘洪,再到陈玄奘的改变。所以他虽然认为行者打死了那女子,不配去西天取经,可是看到行者苦苦哀求的举动的时候,就回心转意了,认为行者真心悔改,依旧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依旧能够实现那如意与莲花的完美结合的。所以这个时候,行者的头也就不疼了。
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原文)
伏。屈服,低头承认。
伏侍。侍候,照料。个人认为此中“伏侍”有行者完全屈服,完全尊崇三藏旨意的意思。
三藏怜悯行者,回心转意,答应继续带着行者去西天取经。这个时候,行者才对三藏表示完全屈服,一点不敢违背三藏的意思,以此状态伏侍三藏上了龙马,继续在欲望正处修行。这个时候,行者又将他在他道德中得来的心果奉与三藏,三藏就在驾驭他那“去欲望的正处修行”的主导思想上受用了这点心果,这心果吃了虽然有些嘈人有些下坠,可是现在没有其他食粮成果,也指的将这心果作为他抵御饥饿继续朝西天取经的食粮支撑。这点心果应该就是刚才他要捻行者走的时候所得到的“虽然做错了事,可只要真心悔改,依旧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思想,这是与道德相合的思想。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三藏心中,也就是三藏所代表的取经人心中,他已经确定的认为刚才出现的那女子,也就是此中出现的禅门思想是人不是妖了。一方面行者打的本来就是个空壳,另一方面在与行者的竞争中三藏完胜,都使得那禅门思想继续存在下去。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2 11:34:59 +0800 CST  
做贼心虚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咬牙切齿。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仇恨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暗自。私下里,在暗地里。
话不虚传。指传言不假,与事实相符。
已。已经。
此。如此,这般。
闻。用鼻子嗅。接受某些气息。三藏是出家人,要保持清净之态,不能接受不合道理的的食粮成果的。如果接受的话,那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而三藏是手、口、身心干净的人,如果接受了不合道理的食粮成果,那肯定不是他的主观意愿,而是源自他智慧、道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就如这妖怪带来的那些斋饭,在三藏和八戒看来就是香米饭和炒面筋,可是在取经的真心的作用下去辨别的话,就是蛆和青蛙、癞蛤蟆了。而此时三藏是在情感的作用下对这妖精极其认可的,所以他只要肯接受这妖精带来的食粮成果,甚至只是接收其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就是落入水中,为情感左右了。所以妖精后面用了个“捞”字,通过她的力量,通过他的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将沉浸在情感中的三藏给捞在她的手中,成为她的粮食。
捞。在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住。牢固或稳当。
弄。做,办,干、搞。
破。使真像露出,揭穿。
几乎。差不多,接近。
诚然。确实实在。
劳而无功。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却说那使天不平的经过锻炼而成的思想,从行者的打击下逃脱性命,继续以隐而不显的状态存在于人的神识高处。这其中的原因是行者这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动用来自真心的力量的时候,没有能够将这使天不平的经过锻炼而成的思想真正打杀掉,这使天不平的经过锻炼而成的思想就如前面说的那样,真正思想部分从外在表现中脱离出去了。不过这种真正思想从外在表现中分离出去的状态,三藏师徒是不知道的,在此时的三藏和行者眼中,这禅门思想已经被行者给打死了。
这妖精在取经人神识高处的思想中,既对行者这取经的真心极其痛恨,也拼命的压制他的冲动,私下里痛恨行者道:“这几个大阶段我只是听说别人讲他这取经的真心的本事,今日见了果然是传言不假,这取经的真心真的非常有本事。那唐朝来的佛门修行人已经如他所表现出来的那般不能够认出我是妖精,将要食用我所带来的食粮成果了。只要他肯接受一些我所带来的食粮成果的气息,我就可以通过我的方式将被性情左右的去西天取经的念头牢牢的抓在我的手中。到那个时候,由于三藏这作为取经人主导思想的思想被握在我的手中,取经人也就成了由我这思想掌控,完全按照我的思想行事,完全听从我的摆布的人了。没有想到被他这取经的真心在行使他的道的过程中走到我面前,不但将我所做的这件不好的事情给揭穿了,更是差点就被他用来自真心的力量将我打死。假如我饶恕了这个佛门修行人,让他离开我这境界的话,真的就是花费了力气,却没有得到成效了。我还是要再次从这神识高处下到他们取经的普通层面之中逗引他一下,看看能不能破了他的守护。”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弯。不直。弯子。
直。公正的,正义的。
八旬。八十岁。年满八旬,就是说他正好足够八十岁。八十岁是耄耋之年,“耄”有年老混乱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个年纪非常大的,已经开始进入神识昏乱状态的思想。古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与现在人不同,能活到七十岁的非常少,这老妇人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表现出来,说明她已经要步入死亡阶段了。
将来。下来,起来。
好一个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控制着承载他的隐而不显的思想,在低于取经人现在所处境界的地方,通过改变自己外在表现的方式使自己发生改变,就变成了一个已经年老昏聩,将要步入死亡阶段思想,以与此中道相合的姿态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已经进入神识混乱状态的将要走入生命尽头的思想。她持有一个不正的主张,并以此主张为支撑行使她的道,她无法直接将她的主张表现出来,而是要绕着弯子将她的这个主张表现出来。这个思想此时非常的痛苦,每走一步她痛苦的声音和情感都表现出来。这个思想就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朝着三藏师徒走来。
八戒是在这老妇人出现后第一个说话的,就是见到这老妇人后,取经人的情感第一个表现出来,八戒大为震惊,发出他的声音道:“师父!不好了!那个做母亲的来寻找她的女儿来了!”这正是做贼心虚,因为前面行者杀了“人”,所以在还不知道面前来的到底是不是那女子的母亲的时候,取经人情感中就已经直接认为面前妇人必然是那女子的母亲,必然是来寻找她的女儿来的!”而且大惊之下,他的表达并不清楚,只说是那妈妈“寻人来的”。三藏对这情感的第一表现显然是没有完全听懂,因此问了句:“她来寻什么人?”八戒这才把话说清楚,道:“跟我同样在您的教导下修行的在我之上的取经的真心,刚才动用来自真心的力量打死的,一定是面前这个老妇人所诞生的思想。她来到这里,定然是来寻找凶手寻到我们这里来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3 11:27:19 +0800 CST  
老妇人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原文)
情感的反应表达出来后,受到了来自心中的反驳,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发出他的声音道:“跟我亲近的取经的真情不要胡乱的发出你的声音!前面那个思想的表现是十八岁,是一种刚刚成长起来的思想表现;这个老妇人看起来则有八十岁,是行将就木的思想表现,从这两种思想的表现来看,那女子得是这老妇人已经步入‘老阴不可化育’的状态之后,方才诞生前面那女子所表现出的思想,怎么有进入‘老阴不可化育’的状态后还能产生新的思想的道理?这老妇人肯定是个假的,等我这难以改变的以婴儿般的姿态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去辨认一下回来告诉你们。”这段的意思我自己都觉得理解的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具体什么含义也看不清楚,只知道行者一下就从这老妇人和前面那女子间关系的不合道理之处,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就是说行者依旧是通过这老妇人的表现是不是合乎道理来判断的,所以接下来,行者是拽开步,用力大步行使他“在道德中修行,获得其中食粮成果”的道,走到那老妇人面前去观看老妇人到底是个什么思想的。
好一个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他大步行使他的道,走到那老妇人近前观看,就见那罕见的,人们对他了解甚少的并不与此间道相合的作怪的思想是这样一种状态: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原文)
婆婆。一种称谓,通常称老年妇女。
冰雪。指冰和雪。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
慢腾腾。形容缓慢。
腾腾。指升腾,犹飞。
虚。虚弱。
怯怯。虚弱貌,胆怯不前貌。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这个年老的妇人依旧是那妖精假变的,依旧是此时禅门思想的一种表现,她的思想向神识两侧延伸出来的表现都呈现出为人广泛认可的纯洁的姿态。她此时正在缓慢的行使她的道,并试图使她这思想一飞冲天,上升到神识高处。她虽然想要一飞冲天,上升到神识高处,可是她的道在行使过程中却呈现出虚弱
的状态;她也不敢直接就要行使她的道,而是在一种既想要行使自己的道,又非常害怕,不敢直接行使她的道的状态下。
弱。气力小,势力差。
体。身体,本体。
瘦。脂肪少,肉少。只有其思想的内在坚定部分和外在表现,却没有依附其上的普通思想,不丰腴了。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菜叶。蔬菜的叶子,直接属于某种财富的具体分枝。
颧骨。面颅骨之一,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个人认为代表的是属于某种思想在神识左右两个方向的坚定支撑部分。
嘴唇。嘴唇的特点是红色的,个人认为是人欲望的美好之处的表现。
别。个人认为是二声;转动,转变。
摺。同“摺”,折叠。个人认为此中有“褶”的意思,脸上的皱纹。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这种思想的本体呈现出非常虚弱的状态,只剩其内在坚定支撑和在外表现了,而那些依附其上并为其提供力量,发挥自己作用的思想已经很少了;这使得她处在一种孤独、没有依靠的弱小的状态之中。她的思想乃是真正的某种思想财富的一部分,只是已经枯萎,没有任何性情支撑了。她这思想在神识两侧坚定部分突出的表现出来,想要走向神识高处。虽然如此,他的欲望方面的美好却是硬生生的朝着向下的方向转变的,其欲望方面的美好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到了概要重新归属衍化阶段的这种思想已经跟她刚刚成长起来,其美好之处正在表现出来的时候没法比了,此时处在瘦弱伶仃的状态中的她的整个思想表现上都呈现出一个虽然从凡尘中超脱出来,或者是已经浮现凡尘之上的居于陪衬地位的思想的内心的不平。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原文)
认得。能够确定某一人或某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理论。辩论是非,争论,讲理。
出。从里面到外面。
化。变化。
元神。在道教中,魂魄可修炼成元神,魂魄世代异变,元神永恒真存。个人理解应该是人神识中经过锻炼而成的永恒真存部分。魂魄都是以此为主,按照元神之意去做并依照元神的需求进行改变。
行者这需要在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真心,能够确定面前这个老妇人是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更不跟她争论谁对谁错,直接就将他所执掌的代表真心的力量表现出来,朝着那思想的主导思想层面打去。那个作怪的思想见到代表真心的力量表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振作他的思想,通过改变其思想表现使其思想经过锻炼而成的在其神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永恒不变的部分从老妇人这种思想表现中脱离了出去,这个时候,真正的妖精也就脱离了老妇人这种思想表现,被打死的依旧是个假的,只是妖精这思想的一种外在思想表现而已。这种思想表现在来自真心的力量下逝去了,成了低于取经人现在所行之道的空有其表现和主导思想的状态。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4 12:41:03 +0800 CST  
亚腰儿葫芦

在行者打死老妇人的过程中,行者连问都没问就将朝他们走来的老妇人给打死了,可是这个老妇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思想表现,她又怎么会一声未发就死去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前面行者第一次打死那女子的时候说起。
前面行者第一次把那女子打死了,三藏为情感左右要将行者逐出师门,行者一再恳求说自己是尊崇佛的教导,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跟着唐僧西天取经的,并且不愿做恶人,不愿留下千古骂名。此时三藏也意识到自己曾经也是犯过错误的人,也是在在佛陀的旨意下通过去西天取经来改正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找到能够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方法来赎罪的。这使得三藏回归慈悲怜悯的本性,收回了他的决定,让行者继续跟着他去西天取经。
三藏的这个决定使得取经人没有失去他那取经的真心,而且取经的真心也开始完全听从三藏的教导,所以这个时候,三藏开始看到了慈悲怜悯的好处,同样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刚才为情感所左右要做出的决定的不正确性,也就认识到了保持神识清净的重要。这个时候,“要保持神识清净,清除神识中的尘埃”的思想也就表现出来了。
禅门思想是保持神识清净,清除神识中尘埃的法门,所以这个时候,三藏心中便产生了一个“幸好我没有在情感的作用下驱逐取经的真心,可是如果禅门思想还在的话,我又怎么会为情感左右,失去我的清净呢?”所以这个时候,三藏开始对禅门思想被打死感到悲痛,一个“想要禅门思想重新回归,发挥其作用”的思想就表现出来了,这个思想就是这个老妇人,她开始一步步的向三藏师徒走来,通过她悲痛的表现拐着弯的将想要禅门思想重新回来的愿望表现出来,对三藏师徒造成影响。
这种清除自身尘埃的思想按理说就是骊山老母了,可需要注意的是,她考虑的不是如何真正清除自身的尘埃,如何能获得真正的清净,而只是为了禅门思想的逝去而悲痛,只是希望禅门思想重新回归,回到从黄风岭后作为三藏内在思想表现的位置。所以她跟骊山老母是不同的,只是一颗菜的一片叶子,严格来说,她就是“四圣试禅心”时表现出来的那个“骊山老母”。这个“叶子”曾经很重要,在黄风怪之后的的一段时间里居于非常高贵的位置,可是现在,取经人从骊山老母那里走出来了,从五庄观中也走出来了,虽然还不知道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可是再一味的坚持禅门思想就是不对的,所以这思想已经处于干枯的,得不到任何性情支撑,也没有依附其上使其丰腴的状态之中。虽然颧骨上翘,她还想要回到神识高处,可是大道的规律决定了走到这里的取经人,在他眼中这种向往禅门思想的欲望的美好已经越来越少了,她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美丽和力量,处在一个衰老而将要逝去的状态之中。她的这个主张已经与现在取经人的境界不相符合了,所以她所持的是一个不正的主张。她想要将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对三藏造成影响,可是她又没有力量去面对行者那取经的真心,只能绕着弯的想要将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来。她一步一哭,就是想要借她的悲痛来将他的声音表现出来。禅门思想被打死了,她这种想要维持禅门思想的思想也处在将要老去的状态中,她是为自己现在的处境心存不甘的,她的思想中布满了源自内心的不平。
这个思想是在取经人重新回归平静的状态后产生的,源自禅门思想给他带来的清净,所以老妇人是那妖精所化。
现在老妇人这种“要继续以禅门思想作为取经人的贤内助”的思想虽然表现出来了,可是她为什么要坚持禅门思想呢?是为了要清除自身的尘埃啊!那现在这禅门思想与道不合,本身就是影响取经人清净的尘埃了,她该怎么办呢?她虽然想要保持禅门思想,可她毕竟也是骊山老母这思想财富的一部分,她的本身还是要清除人身上的尘埃的。所以她根本没有办法面对取经的真心的,她这思想连她要表达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就在行者所控制的来自真心的力量面前逝去了。成了不在大道之中,低于取经人目前所处境界的思想。
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求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原文)
大惊。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都变色了。
二话。别的话,不同的意见。
亚腰。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意思。
亚腰儿葫芦。两头粗中间细的思想状态。行者向往的是道德,三藏向往的是禅门思想,当三藏念紧箍儿咒的时候,来自三藏的力量作用在行者这心头之上,在行者心头形成了向往禅门思想的部分,这就形成了行者这种思想如葫芦一般两头大的状态;两头大,中间细,就是说此时行者虽然有了道德和禅门两种思想,这两种思想虽然在行者心中并不同强大,可是却各自为政,并且呈现出要分开的状态。
那老妇人虽然没办法面对取经的真心,可是在三藏看来,她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要来作怪的妖精。而前面才刚刚答应他的不再杀人的行者现在又一棒子将这老妇人给打死了,吓得他思想迅速发生转变,无法驾驭主导思想,从主导思想上跌落尘埃之中,并且沉睡其中。应该说,此时的三藏他大惊之下,又进入完全为情感左右的状态中了,沉睡在一种“行者又无故打死了人,既不合道理,又做了违背佛门慈悲的事情,这样怎么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取不得真经,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如意与莲花的完美结合了”。
三藏在他的这个睡梦之中,没有做别的,就是不断的重复自己肯定无法到达西天,无法实现如意与莲花的完美结合,不断的从道德和佛门慈悲两方面说行者的问题。令人怜悯的是,他的这种做法在心头形成强大的力量,使得取经人心头上向往道德和禅门思想两方面的思想都突出的表现出来,虽然这两方面的思想在行者心头有大有小,却是各自为政,呈现出将要分离的状态,这就更加令行者头疼难忍了。在这种状态下,同样倒在尘埃中的行者开始转变他的思想来到三藏面前,哀求三藏道:“师父,你不要再念叨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6 19:33:49 +0800 CST  
再逐行者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原文)
善言。有益之言,好话。
这般。如此,这样。像这个样子。
劝化。佛教指劝人向善。泛指劝勉感化。
胡说。没有根据,没有道理的乱说、瞎说。行者说他打死的是妖精,可是行者到现在为止已经在这一阶段中打死两个妖精了。第一个行者可以提供无证,三藏本就有三分相信的,所以在平静下来之后也就饶了行者,收回了他要将行者逐出师门的决定。可是这次,那明明是一个年老体弱的妇人,而且连话都没说就被行者给打死了,任何她是妖怪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唐僧自然觉得行者是没有道理的乱说了。
无心。不想,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有意。有做某种事的愿望。
唐僧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这些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境界的修行之人耳朵里是要能够听进对自己有益的话的,这样方才不会堕落,不会因为自己的堕落而落入地狱之中受苦。我这么样的劝勉感化你,要你向善,可是你怎么就是要行凶作恶?把那普通的思想打死一个,然后又打死一个,你这么做可有什么道理,有什么你要说的么?”
行者道:“我打死的是经过锻炼而成的使天不平的思想,不是一般人。”
唐僧道:“你这个看起来似乎与道相合,其实并不与道相合的思想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乱说!哪里就有这么多使天不平的作怪的思想!你是属于没有向善之心的那个群体,有着要做恶事的愿望的那类人。你走吧!不要再在我门下,跟着我修行了。”
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礼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
相应。相适合,相宜。
不成。不行,不可以。
包袱。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比喻某种负担。
旧。过去的,过时的。
褊衫。一种僧尼服装,开脊接领,斜披在左肩上,类似假设。代表的是在佛门中修行所得却并非真正佛法的法门,呈现出偏袒一方的不正的姿态。
破。受过损伤的,破烂的。
暴跳。猛烈的跳脚,形容大怒。
尖。尖刻,刻薄。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小。
嫉妒。忌妒。个人感觉是对别人的所得或是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心怀怨恨。
贪。对某种事物的追求老不满足;求多。
恋。留恋,依依不舍。
行者道:“师父你又叫我回去了?既然师父如此绝情,连着两次教我回去,那我回去也就回去了。只是我回去有一件不合适的事情。”唐僧道:“你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行者还没回答,八戒这情感就先着表达出他的看法,八戒道:“师父,他这是要和你分取我们修行得来的财富呢。他跟着你做了这么几个大阶段的佛门修行人,不能让他一无所得。师父,你把我们取经过程中得到的思想法门中的那些成为我们负担的因为偏重于某一方面而不是真正佛法的法门和一些受过损伤的将人笼罩其中的思想中并非真正佛法的思想给他一些,让他走了也就是了。”
八戒的声音令气得已经无法维持他的平静了,暴跳着发出他的声音道:“你这个欲望突出表现出来的刻薄的蠢东西!我这难以改变的以婴儿般姿态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并称细心、净志之门的教导,再也没有一点点的对别人高过我和别人所得的怨恨之情;再也没有贪得和对某些事物的留恋之心,怎么会要分什么财富?”
行者言语中说他没有贪恋之心,那么他对道德的留恋呢?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只能看到别人的毛病,却看不到自己的毛病,或者自己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毛病。他的这句话不是刻意说谎,却表现出了他自身的某些不足。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继续往下看。不过此中可以看出,行者没有要分行礼的想法是真的。
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贪恋,如何不去?”行者道:“实不瞒师父说。老孙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之际,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腰系的是蓝田带,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为人。自从涅槃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紧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原文)
大。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层度。
展。施展。
英雄。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七十二。与地煞之数对应。代表的是大地这个层面上。
收。收服。使投降归顺;制服。
邪。不正当,不正派。
魔。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里活动。
蓝田带。蓝田,蓝田玉。同时“蓝田”是“蓝天”的谐音,代表天庭。所以蓝田带应是玉带。唐朝时期,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用玉带,明朝则是惟亲王及明朝时期,就是说行者他那个时候身居高位。而且这里应该取明朝的制度,代表行者那时地位极高,是仅次于玉帝的亲王级别的想法。同时“蓝田”是“蓝天”的谐音,代表天庭;就是说他虽在花果山中,却同时在天庭身居高位,代表着上天真意。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6 19:48:13 +0800 CST  
昨天确实上线更新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忘了点“回复”了,今天没有看到昨天的更新,所以今天更新了两天的量,补上昨天的。同时,明天停更一天,请各位朋友见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6 19:50:26 +0800 CST  
没法回去

涅。可制黑色染料的矾石。
槃。盘绕,屈取。
涅槃。这里从字面上理解,是:可以化作欲望的坚定思想的不断轮转往复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在欲火的锻炼中获得升华;有的则被欲火烧成灰烬,化作尘埃。
罪。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度。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罪度。解释为佛教语。谓拔脱引渡于罪孽之中。
涅槃罪度。个人理解是可以转化为欲望的坚定思想在自身欲望的作用下不断的往复轮转,有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获得升华,有的则在欲火的焚烧下化作尘埃,并因此犯下罪孽,成为有罪之人。这些犯下罪孽的思想在其像孙悟空一样,知悔罪满之时会获得拔脱引渡,可能是“涅槃罪度”的意思。
勒。约束,收紧。
交。交给。
付。托付。
人意。人的意愿,情绪。个人认为这里应该是“人情”的意思。
唐僧道:“你既然是不嫉妒我们会走的比你远,也不贪求,不留恋,那你为什么不走呢?”行者道:“不瞒师父我把实话跟你说。我这难以改变的如婴儿般不明道理的思想在上一个时期的时候,居住于那注定将要开花结果的人身上那被性情遮挡住的心洞之内,大范围、高层度的展现我过人的才能的时候,用我的力量使得还位于大地层面的不正当的,阻碍修行的思想都归顺于我,都要依照我的指令行事。我的手下有神识发展各个阶段的万法和大千世界的道中的作怪的思想,我的念头表现出来的乃是有着吉祥的升华之气的由神识真意构成的将我笼罩其中的思想。我所持的法门乃是帝王之法门,所有的思想都要以我为主导,完全听命于我;并且我这人身上的主导思想在天庭,在神识中身居高位,是仅次于玉帝的思想。
我所行的是能够使人步入更高层次的道,手中执掌的是随着我的意思的改变而改变的源自真心的力量,我确实以前曾经做过人,确实曾经是与道相合的思想的。自从我这可以化作欲望的坚定思想在自身欲望的作用下不断往复轮转的过程中犯下罪业并获得拔脱引渡的时候,已经剔除我这思想突出表现出来的念头,以一个没有突出表现出来的念头的状态秉持正道进入佛门中修行,跟着你这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做了一个在您这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的教导下不断成长的思想。
我跟你做了徒弟,你却把那如意和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附加在我这心头之上,并使其收紧,让我无法摆脱这思想对我的影响,牢牢的将我束缚住。如果我就带着这个牢牢的将我束缚住的‘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回去了,那曾经生我养我的境界中却没有这种思想和追求,我就是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思想,就没有办法与他们相见并相处。如果师父真的不要我了的话,你把那个能够去除这‘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能够不让这‘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紧紧的束缚着我’的密语念一念,把这‘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从我这心头去掉,将这思想交还与你,并托付给你来去实现,或者是套在别的思想的头上,让别的思想来帮你实现这如意与莲花的完美融合,我能回到故乡,也就非常高兴的答应你离开了。这也是我跟你一场,难道你连这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都没有了么?”
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师父上马,剖路前进。(原文)
暗。隐藏不露的。
剖。破开。
唐僧听到行者之言,极为震惊,道:“感悟甚么是‘空’的想法,我在那个时候只是在观音菩萨没有显露真身,我不知道她是观音菩萨的状态下,把这一部分《紧箍儿咒》传授给我的,却没有将能够让这‘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从你这心头去掉的密语教给我。”
行者道:“如果你没有办法将这如意与莲花完美融合的思想从我的心头去除掉的话,那你就还是带着我去西天走走罢,要不然我怎么能够回到我曾经走出来的无始无明中去呢?”
行者是从无始无明中来的,可是当他走出无始无明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痛苦了,这种痛苦源自他欲望和升华这两方面的欲望;两种欲望相互冲突和难以实现,形成了世人痛苦的根源。带上紧箍儿咒后就有要同时达到欲望和升华这两方面欲望的想法,并且这种思想紧束心头,无法摆脱,是在他觉行圆满之前永远无法去除的痛苦。这种痛苦因三藏而来,所以他提出让三藏帮他去除,可是这种痛苦除非走到大觉阶段是无法除去的,三藏自然没有办法。三藏没有办法去除行者的紧箍儿咒,而那紧箍儿咒又确实是三藏给行者带上去的,作为老实人的三藏自然也就无可奈何了,道:“你暂且起来,我再饶恕你以此,却是不可以再次行凶作恶了。”行者道:“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就这样,行者再次如前以完全驯服的姿态伏侍三藏上马,完全尊崇三藏的旨意,破开一条路,朝着西天行去。
这里面行者是“剖路前行”的,就是说,当行者把这个老妇人打死,将那为禅门思想的逝去悲痛,想要禅门思想重新回归的老妇人打死之后,取经人面前已经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了。这是因为,能给行走在黑暗中的取经人带来神识中那点纯洁的光明的思想没有了,所以之后的这段路,取经人应是走的异常辛苦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8 11:34:48 +0800 CST  
再变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八戒的话虽然不好听,可却是取经人情感中真正的表现,取经人情感中认为行者就是那样的人。在这一阶段的开始,行者就已经架空真心,将取经的真心置于脑后,只是使用代表真心的力量了。接着,同样是去欲望的正处寻求食粮成果,行者一次将他认为非常美好的禅门思想打死,二次将他对禅门思想非常痛惜,非常想要禅门思想回来的思想打死,在取经人眼中都是为了阻止三藏重新采用禅门思想理念去西天取经。这在取经人情感中就形成了行者为了贯彻他道德的理念而故意将禅门思想和向往禅门思想的思想打死的状态了。所以八戒才说要将那旧褊衫,破帽子分给行者,三藏也是直接认为行者是因为嫉妒禅门思想能够医活人参果树比道德好,并贪恋道德才做出连续两次将人打死的事情的;直接指出行者嫉妒贪恋的问题。
行者说自己曾经往事,说自己曾经代表上天,身居高位,曾经位于地仙和地仙之下层面的所有思想法门都要完全服从于他,才不会贪图那些破旧的最多在地仙层次上的法门。接着他又说自己因犯罪过,又是如来、观音救度有罪的他,表明他对佛门的尊敬,并心存感恩,没有丝毫嫉妒之心。而且他自从涅槃罪度之后,就已经“削发秉正沙门”了,就是说他已经没有自己的念头,只是秉持正道,坚持佛法,所以他现在的做法并非是贪恋道德,而是在秉持正道,坚持真正的佛法;他是为了实现如意与莲花的完美融合才去西天取经的,而不是为了别的,如果能够去掉的话,那他可以走,可是谁能去掉欲望与升华这两种追求的完美结合?谁不想要既实现自己的欲望又能够达到大觉境界,走出苦海呢?表明自己取经的真心未变,现在所做的所有事情,包括打死那两个“平人”都是为了去西天取经的。
行者说完这些,三藏也就明白过来,不再坚持他对行者的看法了。收回成命,只要求行者不再行凶,行者又跟前面一样伏侍三藏去西天取经了。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以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老公公,真个是:(原文)
打杀。杀死,致人死地。
好道。表反诘。相当于莫非,难道。
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个人感觉大概意思是:自己用尽了心思,却被别人得了实惠,还因此被别人嘲笑。
耸。通“怂”,怂恿。
却说那个使天不平的经过锻炼而成的思想,原来行者第二次动用来自真心的力量也没有能够将他置于死地。那少见的,人们对之了解甚少的并不与道相合的思想停留在取经人可以看到却无法达到的境界中,不住的夸奖行者道:“好个看起来合乎道理,其实却并不合乎道理的思想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想法,真的有眼力!我就像那样改变我的形态表现,以那样一种形态表现出来,他还是能够认出我来。这些佛门中的修行人,他们走得很快,,假如他离开这个境界,到那西方神识如水流顺的境界中低于目前境界所在的神识发展各个阶段达到各自圆满的思想汇聚的境界所在,那个境界就不归属于我的管辖了。假如他们走出这里,又被别的使天不平的阻碍修行的思想用他们的力量得到这几个沉浸在性情中的佛门呢修行人,那不就是’自己用尽了心机,却落得被别人嘲笑么?’我还得再次下去戏他一戏。”好一个使天不平的作怪的思想,她控制着并怂恿着她所在的隐而不显的念头表现出来,依旧在比取经人境界低的地方通过改变自己的外在表现的方式,变做一个年老的男子,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原文)
彭祖。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等传说。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不过据说彭祖虽然活了八百岁,取了几十或上百个妻子,精通双修之法,不过他虽然长寿,他的妻子却都早逝。所以彭祖没准是一个似正实邪之人,或许此中将这老公公与彭祖作比,是暗示这老者似正实邪。
髯。本意:两颊上的长须,也泛指胡须。
赛。比得上,胜似。
幌。幌子。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他的思想之上表现出来的是长时间为人广泛认可的思想,不过这种思想似乎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是正的。他这思想在神识两侧有着为神识两侧都广泛认可的深远的延伸,对神识两侧的影响和存在之久可以与寿星相提并论。他这种思想并不清净,被一种如玉般纯洁、珍贵、无法用价值衡量的声音充斥着。他的观点以发自神识真意的在黑暗中能给人带来一定层度的来自上天光明的思想的这种姿态作为他的幌子表现出来,用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
拐。拐杖。错的,坏的。
鹤氅。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说此时的这个老公公是以道德这方面的姿态表现出来的。
数珠。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
掐。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他的力量所持的,用以支撑他的所行之道的乃是一个错误的主张,不过所着的却是道家法门,是一个道德中的修行人。虽然他以道德的身份表现出来,可是他却紧紧抓住手中的数珠,紧紧握持着佛门思想,不愿改变;他的欲望之中所发出的也都是佛门的声音。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9-12-19 11:36:24 +0800 CST  

楼主:炉中人

字数:1688629

发表时间:2018-03-02 06:53: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2:40:46 +0800 CST

评论数:15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