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感悟

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反上。”(原文)
歹人。行为不正的人。
辟。回避,躲避。
罩。罩形的器物。捕鱼或养鸡鸭等用的笼子。
辟火罩儿。就是说这是一种能够人或物笼罩住,使其与外界隔绝开来,以此躲开欲火的焚烧,可同时这种隔绝又像一个笼子一样将人束缚在里面的法门。
广目天王见到行者就说“久阔!久阔”强调他与行者好久没有见面了。可为什么他们好久没见了呢?因为行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了。而行者之所以被压在五行山下,就是因为他做了与道相违背的事情,也是在从侧面点出行者的问题的。而行者则直接说“且休叙阔”,先不要说咱们有多长时间没见面了,且不要说我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看到这三千大千世界无边无际的所有事物和思想了。行者在说这句活的时候,直接就把广目天王的这个暗示给忽略掉了。为什么忽略掉?或许他现在只是想救三藏,还没有将这件事情跟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联系起来呢。所以他接着说道:“那从东土大唐去西天拜佛求经的在佛门中成长的思想在他的取经路上遇到了行为不正的思想,放出欲火要通过他们的欲望将唐僧那去西天取经的思想烧死其中,这件事情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时候,我来到这里是特意来找你借那能够将人罩在其中,躲开欲火焚烧的法门,救那唐僧一救。你快点将这法门交给我用用,马上我就把它反还给你。”
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原文)
差。错误。不相当,不相合。欠缺。
就里。内情。
相应。相适应;相宜。
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调嘴。耍嘴皮子。
行者来管多闻天王借辟火罩,说明取经人那取经的真心知道,在那既不让众多思想拜服于自己的面前,也不倚仗自己的强大力量跟道发生冲突的状态中,可以让他的视野无边的广阔,这里有着能够将某种思想笼罩其内,帮其抵御欲火焚烧的宝贵的法门。可是当行者达到这种境界,见到广目天王,提出要借辟火罩的时候,广目天王却说行者的想法是错误的,是有着缺陷的。他对行者道:“你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是有问题的。既然有那不正的思想要用欲火焚烧唐僧,你就应该去借一种心性,要以心性去浇灭欲火,以此拯救唐僧,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借那辟火罩呢?”
行者道:“你哪里知道其中的内情。我要是借得一种心情去浇灭欲火,那欲火就表现不出来了,反倒是便宜了他们;我只是借这可以抵御欲火焚烧的法门,用这个法门将唐僧护住,使唐僧在欲火的焚烧之下不受损伤就行了。其余的事情,我管他呢?就让那欲火尽情的焚烧下去也就是了。快点!快点!现在我拿到辟火罩回去救唐僧,就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你不要耽误了我在你这天庭之下的世界之中做我的事情!”
从行者这番话中可以看出,他是知道心性的作用可以浇灭欲火的,可是他却并不想通过心性来熄灭欲火,因为他认为那些人是歹人,就该自作自受,他只要保护住唐僧就够了。同时行者认为,这是一件万分紧急的事情,如果不赶紧借到辟火罩的话,三藏就会被那欲火烧死。另外,行者说他是在下边干事,强调下界和天庭的境界差距,意思是说那下界的思想跟这天庭的思想是不同的,不要以天庭众神的思想观念来看待下界的事情。可是他的想法,广目天王并不认同,广目天王笑着对行者说道:“你的这个想法与道不合,虽然你在禅门之中,在观世音菩萨的教导下修行这么久了,可你这心地并不仁爱,你的品质也不淳厚。你怎么能够只想着你自己的事情,而不管别人了呢?要知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将人从苦难和苦难因中拔救出来,给他们以快乐和快乐因的,你这么做可与佛门至善的本旨相合么?”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6 12:50:01 +0800 CST  
行者道:“你快点,快将辟火罩借给我!不要因为跟我在这耍嘴皮子,而使去西天取经的大事受到损害!”可见行者只想着借辟火罩去救唐僧,没把广目天王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广目天王只是在跟他耍嘴皮子而已,没有去仔细领会广目天王的话中的含义。
广目天王他不敢不把辟火罩借给给行,便将辟火罩递给行者。广目天王为什么不敢不借给行者辟火罩呢?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行者这代表真心的力量异常强大,广目天王不愿因为这件事情引起天庭大的动荡。也可能是因为唐僧乃是受观世音菩萨点拨,在如来佛祖的旨意下去西天取经的,广目天王不敢违背佛祖和观音菩萨的意思。还有一点就是超出于力量和权利的范畴之外的事情了,因为行者已经领悟到了广目天王所代表的境界,所以他已经知道该如何规避欲火的焚烧了,虽然行者的想法不合慈悲本愿,可是当行者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了那个能力,广目天王就必须将辟火罩借给他。如果行者达不到这个境界,广目天王也就不必现身了,更谈不上行者要借辟火罩这件事情。我认为这里面跟力量和权利没有关系,而是一个道理方面的问题。
行者此时是借的辟火罩,就是说这辟火罩他虽然能够拿来用,却不属于他。在《西游记》中行者借过很多宝物,那么这个“借”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知道某个的道理,在他按照这个道理去做的时候,他就拥有这个道理所产生的能力了,这个时候这个宝物就在他手里;可由于他暂时还不具备永远按照这个道理去做的能力,所以这个宝物并不属于他,所以这就成了他借的宝贝,只能在某一时间段和特定的情况下使用。
行者虽然认识到了不该依仗自己的强大来压制别人,不该做出与道相违背的事情,以此见到广目天王。可是他不愿借水,想要将观音禅院众僧都烧死的想法本身就是违背天地至仁、至善的本心的,本身就是与道相违背的,所以这辟火罩是行者借来的,只能在这一件事情中应用。
那行者又是怎么知道广目天王那里有辟火罩,怎么知道广目天王那境界中具备能够抵御欲火焚烧的方法呢?我觉得这跟前面三藏与老僧“谈经论道”,争论到底谁该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我将这种方法扩展开来,我虽然居于你这境界之中,却不仅仅看你这一个点的表现,而是看所有思想的表现和道理,那么即使你围在我周边的这些思想的欲望再强,又怎么会对我产生干扰呢?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6 12:50:51 +0800 CST  
明天陪媳妇回娘家,岳母家在农村,不具备更新条件,停更9天,请见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6 12:51:58 +0800 CST  
回禄大神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决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原文)
按。用手或手指压。依照。
捻。指用手指搓转和搓成条状物。
诀。高明的方法。
咒。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
捻决。解释为施法术时做出的一种手势。
广目天王提醒行者要借水救火,从侧面指点悟空,给悟空提供了一个在借辟火罩的同时使神识继续升华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却被行者心中的那点“不善”给压制住了。所以行者拿了辟火罩时候,便是他通过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压制住了那本可以继续升华的思想的时候。他按着自己的想法,驾驭着那神识高处的思想,直接来到那通过参禅悟道所达到的境界主干之上。
他在这里,本来是可以做那飞鱼稳兽,使这禅堂免受欲火的焚烧的。不过他立于这禅堂的房脊上,只用辟火罩罩住了那去西天取经的主念和主导思想,使得取经的重担不受损失。做完这些之后,他便到了这通过参禅悟道所行形成的境界的内部,来到那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主导思想的所在,端坐在老僧那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主导思想之上,他想要保护佛祖法门不要因为这欲火而受到损伤。他看到那些思想将他们的欲火非常强大的表现出来,就转了念头,他通过法的转变,形成一种高明的方法,他在念头汇聚的所在中吸取了一个念头,并通过发自他这真心的欲望表现出来,一个巨大的在代表真心的想法的作用下产生的念头便表现出来,那欲火便在这念头的作用下变得混乱而不受约束了。这欲火就那么表现出来,进入了无法控制的状态。
好火!好火!但见:
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原文)
黑。浓重而突出的色彩。
烟。火烧出来的烟。代表欲火在人的神识中形成的飘散于神识各处的尘埃。
漠漠。密布,布满;茂盛,浓郁。
腾腾。指升腾,尤飞。比喻盛,旺盛。
黑烟漠漠,红焰腾腾。浓重的尘埃在神识中飘散开来,充斥于整个神识之中。美好的欲望以炽热的姿态表现出来,表现的非常非常的旺盛,直接表现在神识高处。
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欲火所形成的尘埃布满整个神识,使取经人的整个神识都处在黑暗不明的状态之中,这飘荡于神识中的浓厚的尘埃,将超脱于凡尘之外的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一定光明的思想全都给遮挡住了。按理说来自天界的光芒都被神识中的黑烟给遮挡住了,取经人的神识应该是黑蒙蒙的一片才对。可是那美好的欲望呈现出要升腾的姿态,熊熊燃烧着,使得取经人的整个身体,使得大千世界所有的思想都被这美好的欲望所散发的光芒笼罩着。
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
灼灼。明亮的,鲜明的,明白的,彰着的,盛烈的,炙热的,殷切思念的。
威。表现出令人敬畏的气魄。凭借力量或势力。
血。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红色是看起来很美好的色 彩,液体是心性的表现。可以理解为看起来很美好的心性。
炁。同“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机能。
南方三炁。指的应该是构成南赡部洲的众生的三种根本能量和机能。这南方三炁指的是什么呢?从这篇描述中可以看出有红焰腾腾,有金蛇、血马;就是说这构成南赡部洲众生的最根本的三种能量乃是发自真心的想法、看起来非常美好的念头和美好的欲望。这三者乃是构成南赡部洲众生的最根本的能量。
逞。现实、施展、炫耀、卖弄。放任。
英雄。才能、武勇过人的人。
禄。官吏的奉给。
回禄。相传为火神之名,后引申为火灾。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6 16:07:36 +0800 CST  
传说远古时代,古帝颛顼的孙子,名黎,在颛顼之后,帝喾即位时期,当过“火正”。因为他为人正大光明,所以大家管他叫“祝融”。百度上说“祝”是正大的意思,“融”是光明的意思。可是我没有查到“祝”有正大的意思,我认为“祝”的意思是:“向人祝颂”。祝颂,是向人表达美好的愿望的意思。“融”有物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意思;调合、和谐的意思;流通的意思;长远、永久的意思。
火正,主管火的居于正位的官。就是说黎是主管的是当时的欲望,是欲望的管理者。因为他为人光明正大,干净,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能够公正的对欲望进行管理,所以他能够使原本坚定不可改变的东西变得柔软;使原本不能流通的东西变成可流通之物;能够调合欲望,使所有的欲望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他的做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人们都愿意向他表达美好的愿望,希望他能够永远的存在下去。可是“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道的改变,黎这个火正也不可能永远与道相合。这跟黎是不是正大光明没关系,而是每一个人、每一种思想都有他的局限性和其所对应的社会阶段,当超出这个阶段的时候,黎作为这世间欲望的主管,他的思想也不可能永远的与不断变化的道相合。当他主观欲望的方法与对应的道不相合的时候,前面那个祝融就死了,人们不再向他祝颂,向他表达美好的愿望了,曾经的美好一去不返,所以接替祝融担任火正的是他的弟弟吴回。吴回者,无回也,代表曾经与道相合,受人尊敬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吴回是祝融的弟弟,是说吴回与祝融同源而出,却代表着一种事物,一种思想的先后两个阶段。曾经与道相合,受人尊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已经与道不合的这个思想必然要走到它的尽头,所以祝融死后,他的儿子叫陆终,路之终点也,一种道的尽头。每种思想的产生到结束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如果这三个阶段正常运转的话,那没有什么问题,正与“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规律相合;所以祝融、吴回和陆终三人都是火正,都是正大光明,受人尊敬的火神。
可一旦那与道相合、受人尊敬的思想走到吴回、路终这个阶段的时候,这种思想不肯随着道的改变而改变,不愿意走向他本该走向的终点,他还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受人尊敬,最少是为于众人之上,享受他从前所拥有的一切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他的思想已经与道不合了,却还想要他曾经的地位以及这个地位给他带来的一些东西,所以他的这种做法必然会与道相冲突,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灾难。而他想要继续拥有的这些东西就是他曾经的“禄”;所以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回禄”;他所带来的灾害就可以称之为“回禄”之灾。就如观音禅院中的这个老僧,因为想要继续以他这种通过参禅悟道的思想去西天取经而火烧禅堂的做法一样,他想要回到以前的地位,享受以前的待遇的这种心里,乃是源自他的欲望,是一种想要永远居于主导地位的欲望,所以这“回禄”之灾就是在本该逝去的时候,不愿依道而行,要保持或回到自己以前居于主导地位的欲火之灾。
大神。神有小有大,比如土地神和二郎神就不一样。土地神掌管的只是一个小的区域,而二郎神则位于很多神之上,掌管的区域则大的多,法力也大的多,可以称之为大神。二郎神手下有两千草头神,就是说大千世界、二法之中的所有神明都归二郎神管辖。这大千世界、二法之中的所有思想其实也大都为这回禄大神所左右。
法力。泛指神奇的力量。
南方三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发自真心的想法、看起来非常美好的念头和美好的欲望这三种构成南赡部洲世界的最根本的能量和机能在这里卖弄他们的过人之处;那想要重新回到以前那种由自己为主导,并享受那种以自己为主导的时候给他带来的一切好处的这种有着巨大的力量,掌管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绝对性影响的与天道相合的思想开始施展他那神奇的力量。
从我们前面对“回禄”之灾的解读,可以看出,“回禄”这种状态是欲火焚身的表现,是能够将人给烧死的。可是这里面却称之为“大神”,是一个凌驾于众神之上的神。可是神是与道相合的思想,而“回禄”则是给我们带来灾难,让我们被欲火烧死的,作者为什么要以“神”字来称呼他呢?而且还是大神。
其实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比如同样是“回禄”,观音禅院的老僧为了“回禄”二字不惜放火烧掉自己的禅境,李世民则在魏征和地府阎王、判官等人的帮助与指引下走上了一条为解救自己而解救众生的道路。所以“回禄”二字的存在,也是与天道相合的,不能简单的去说“回禄”是好是坏,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应用。作者以神称之,则是说他是与道相合的,却还不够“圣”的境界,是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6 16:09:05 +0800 CST  
从岳母家回来了,继续更新,希望各位朋友继续支持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6 16:09:37 +0800 CST  
@FRRoger 2018-07-22 11:33:17
放暑假了 小蜜蜂出去玩了几天 怠慢文友了 没能来及时顶帖 抱歉哦
-----------------------------
感谢朋友的支持,希望能随着文友的妙笔旅游一番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6 16:16:57 +0800 CST  
行者助虐

燥干柴烧列火性,说甚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原文)
燥。焦急、焦躁。
烈火。猛烈的火。
燧人钻木。燧人氏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传说一万多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用小树枝钻木取火,应该是非常困难的。
熟油。烧开了的油,非常非常热的油。本来油就爱着,熟油就更爱着了。
燥干柴烧烈火性,说甚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本来就迫切的想要回到通过参禅悟道来继续进行修行的这些思想们就好像干柴一样,在老僧这欲火的作用下一点就着,他们那好像烈火一样猛烈的心性不受拘束的表现出来,哪里有像燧人钻木那么困难呢?这些思想就好像本来就已经被烧开了的油一般,只要上面飘过一点点的火星就会被点燃,他们的欲望凶猛的表现出来,那气势比老君炼打开丹炉时所迸发出来的烈焰还要猛烈。
无情。没有情义。佛学中,“无情”与“有情”相对,指世间除人以外的存在物,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有情即为众生,生存者之意。指人类、诸天、恶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有情与无情合起来是佛教对世界的总概括。
要知道这观音禅院的众僧,原本都是在三藏这“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主念的主导下达到现在这个地位和境界的,如果没有唐僧这主念,他们不管怎么悟道,也达不到现在这个境界。可是他们现在却要为了自己想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这种方式去西天取经,而要将唐僧烧死,所以作者在这里说他们无情,他们的这种做法是如草木一样没有情义的表现,已经不在众生(众僧)之列,已经不是一个修行之人了。
行凶。打人或杀人。
弭灾。字面意思是消除灾害。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后,皇帝和各级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领域的应对措施。
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饵灾,反行助虐。这些没有情义的,连畜生、恶鬼都不如的思想中产生的怒火发作起来,谁能禁止得住他们有意的要去行凶呢?而那行者,他在发现这一切的时候,不是帮着消除灾害,不是去应对那已经产生的灾难,去救火、救人;反倒在那里助纣为虐,在那加大欲火的焚烧。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7 09:24:17 +0800 CST  
这里面“不去弭灾,反行助虐”说的是行者。在整个观音参院放火的这个过程中,唐僧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观音参院众僧都在那里搬柴放火,不可能去帮着消除这场灾害。只有行者感觉到了这一切的异常,并在取经人没有察觉的状态下表现出来。可是他虽然表现出来了,却没有想着借水救火,要扑灭这焚烧起来的烈火,而是借了辟火罩,所以他没有去弭灾,没有去消除这场灾难。除此以外,行者还在这场灾难中扮演着 一个助虐行凶的角色。这个角色还得从老僧要借袈裟观看说起。
前面老僧见到佛祖袈裟,要借来观看。三藏不想借,可是在取经的真心的作用下,还是将袈裟借给了老僧。那行者为什么要将袈裟借给老僧呢?因为他们从里社祠出来之后,已经走了两个月了,都没有见到一个真正来自西方的思想,他们的修行已经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状态之中了,取经人已经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了。这个时候,在解决自己神识中两种声音到底哪个正确,该采用哪种思想和三藏与老僧竞争,到底该以谁为主导的过程中,禅门修行所带来的神识清净的神识状态又起了重要作用,取经人从中再次看到了禅门思想的好处。
现在取经人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前行了,而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又在这里将他的好处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取经人就形成了一种状态,就是他确确实实的知道不应该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可是他却又非常想要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而且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还是安奈不住心中的想法,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了。这个时候,佛祖袈裟就通过行者的手到了老僧手中,行者的这个念头就成了老僧放火的助力。而那观音禅院众僧也都是在“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也都具备想要去西天取经的真心,只是由于现在很长时间无法寸进,而前面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却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成长,所以他们认为那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就是好的,想要回到参禅悟道的修行中去,所以他们报柴放火也是出自取经的真心。
由于行者借的是辟火罩,而不是能够灭火的心性,所以他是没有办法调和这两种想法之间的关系的,就形成了行者取经的真心一方面用辟火罩罩住三藏,一方面自己在老僧的房顶上守住佛祖法门,一方面又放风门助火,形成了那蜜蜂的尾后之针,在这里助虐行凶。
势。表现出来的样子
迸。爆开,溅射。
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那“要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的念头随着这观音禅院中所有思想都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去西天取经的欲望”表现出来,使他这看起来非常美好而炽烈的欲望已经冲破了整个大千世界的束缚,这看起来很美好的炽热的欲望已经开始干扰到大千世界之上的神识的清净。那想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也趁着这“要通过参参悟到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的念头的威力,将其产生的尘埃以激烈,爆发的姿态冲到了九重天上,令那神识极高之处的纯洁的思想为这些尘埃所沾染。
在行者的助虐之下,这风、火都变得异常强大,遍烧取经人的整个神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7 09:27:47 +0800 CST  
大火

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就如军中炮声。烧得那当场佛像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原文)
乒乒乓乓。象声词,形容持续不断的响声。
泼。猛力倒水使散开。水旁,以“性”为主。
喇。形容忽然发出的声音。口旁,欲望的表现。
两泼两喇,倍加强大的意思。
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就如军中炮声。这念头和欲望相互作用,发出一连串的极其高亢的声音,就像那大年三十所放的爆竹一般,在一个大的阶段将要过去的时候,将他们的声音与美好的姿态持续不断的、突出的表现出来;不过这种高亢、猛烈的声音和美好的姿态转眼间就会消失不见,并不会干扰到时间走向新的一年,不会干扰“道”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声音乃是心性和欲望都倍加强大的状态的表现,就好像要跟你发起战争之时所爆发出的强大的声音一般。
当场。在事情、事件发生的现场。
佛像。佛之表象。我感觉佛像代表的应是有佛之形,无佛之质的状态。在《西游记》第十六回开篇便说:“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同。知之须会无心决,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此中老僧所代表的禅门思想,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行之后,已经具备了那颗明珠,呈现出圆满的姿态,散发着自身的光明。在他之下,也有那各房长老和追随那各方长老修行的大小僧人。这些僧人虽然各房有各房的修行方式和具体思想,可从主体来看,他们都是遵从于老者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下的。所以老僧所代表的正是那一佛国所在的一沙,是如来佛法的化身。而那各房长老代表的乃是这一粒沙中的大千世界。
法身佛,是如来佛法的化身,可并不能说他是真正的如来佛法,他只是如来佛法的一种表现。他跟那佛像是很像的,就是有佛之形,无佛之质。观音禅院的老僧和众房房主都在修行中形成或大或小的圆满姿态,已经具备了一个佛的形态,可是他们却还没有明白真真的佛法呢,所以他们就像那法身佛一样,有佛之形,无佛之质。
东院伽蓝。指的是东土大唐通过参禅悟道这种修行方式来到这里的众僧,也就是那各房长老及大小僧人。他们本来都是在参禅悟道之中成就了自己圆满的美好思想,发出自身的美好声音,可是由于他们是此岸之人,还未到彼岸的境界,所以作者这里说他们是东院伽蓝。
烧得那当场佛像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这场欲火爆发出来,使得那已经具备佛的表现的成就圆满姿态思想都无法逃脱;这些还在此岸神识阻碍状态下的已经发出自己美好声音的众多思想都无法躲避这欲火的影响。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8 14:56:44 +0800 CST  
鏖兵。激烈的战斗;苦战。
赤壁鏖兵。是三国时期曹操大举伐吴,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在赤壁用火攻打破曹军的一次激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联军,却为孙、刘联军用计放火,在大火中煎熬着,最后十不存一。作者用赤壁鏖兵形容群僧火烧观音院,是说这观音禅院之中的众僧从人数上远多于三藏、行者,处于绝对优势,可是他们却都在欲望中煎熬着,在他们迫切的希望取经人能够重新回到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中去的欲望中煎熬着,甚至会因为抵御不住他们自己所放的欲火而被烧死。
阿房宫。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国修建的新朝宫,极其广大。传说项羽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息。我对建筑的理解是一种神识的境界,人们居于这境界之中,可以遮风避雨,抵挡风寒。老僧和其门下众僧所烧的禅堂,正是三藏师徒修行取经的过程中,在参禅悟道的思想的主导下,所建立起的第一座宏伟建筑,与阿房宫相对应。而这座禅堂又被老僧和众僧的强大欲火给烧个干净,正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相合。所以这里用阿房宫内火来比喻取经人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下苦心修得的第一个大而美好的境界,被一极其强大的念头所形成的欲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内。里面,与外相对应。暗指这场欲火是观音禅院众僧自己烧起来的。
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这场欲火比那赤壁之战那场大火还令人难以忍受,那本来看起来占尽优势的观音禅院众僧,反倒在这里受着无比的煎熬。这场由观音禅院众僧所放的欲火,烧毁了取经人在“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思想的主导下所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大境界,它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比那烧毁了第一个由主导思想所建立起来的大境界的大火所造成的还要大。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8 14:59:15 +0800 CST  
怪物翻身

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禅院,处处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原文)
星星之火。一点点小火星。
箱、笼。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可以装衣服的器物。代表的是这些和尚们在参禅悟道的修行中得来的,已经具备特定形态,可以将他们在修行中所持之法门融入其中的已经成器的神识构成。
桌。桌子。是用木头做的,可以承载一些器皿的工具。代表的由神识构筑而成的可以承载那些已经成器的神识构成的框架。
锅。这里代表“国”,就如刘伯钦家有大小两口锅一样,代表的是由他们各自的思想所构成的境界,和居于其中的各种思想。便是那大千世界之下,中千世界,小千世界,那一个个的沙中佛国。
叫苦连天。不住的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这正是一个小小的火星,能够烧毁上万倾的田地;好像天上星星那么大点的欲望,能够将万法之中的众生赖以生活的资本焚烧殆尽。转眼之间,那念头变得疯狂起来,那欲望也更加炽盛了,把这一个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所形成的境界之中,到处都充斥着那看起来很美好的欲望,这想要继续在参禅悟道中修行的念头和欲望进入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状态,已经威胁到观音禅院的众僧们所有的那些已经形成一种姿态,可以发挥各自作用的法门的存在了。这些观音禅院中的众僧见到这种情况,都赶紧去抢救他们在这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所得到能够融入他们法门的那些已经成器的思想和能够承载这法门的框架结构,还有那些由他们这思想所构筑的各自的境界,要使他们尽量不受欲望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这众僧每个人都叫苦连天,带着去搬取他们在这参禅悟道的修行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资本,抢救他们那可以发挥自身作用的法门和赖以生存的境界。这些迫切的想要回到原来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去西天取经的思想们,都因这场由他们所引发的欲火而遭受惨重的损失,承受极大的痛苦。
可以看出,观音禅院这在参禅悟道的修行中所形成的境界毁了。为什么毁了呢?因为参禅悟道需要神识清净,是要守住自己的清净,只有在神识清净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悟道;他们所悟出的道理也只有在神识清净的状态下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现在由于这欲火的爆发,使得他们神识不清净了,所以他们苦心修来的境界也就毁在这欲火之中。一点小小的欲望,就足以让你苦心修来的可以在其中不断耕耘、收获的“良田”和其中的成果、食粮焚烧殆尽,使其进入前功尽弃又无以为继的困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一点点小小的欲望,就让你的手、口、身心都不净了,你的思想有自己的夹带掺杂其中,自然也就不庄严了,那苦心修来的境界自然也就毁了。而受害的还是这些因为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火烧禅堂的众僧们。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9 13:00:32 +0800 CST  
孙行者护住了后边方丈,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禅堂,其余前后火光大发,真个是照天红焰辉煌,投壁金光照耀。(原文)
辉煌。光辉灿烂。
壁。墙壁。边缘、角落,和屋与屋之间的间隔。
孙行者在后边护住了方丈,这由取经的真心守护的既有那真正的佛祖法门,也有老僧那通过参禅悟道去修行的主导思想。与此同时,那辟火罩将唐僧罩在其中,使唐僧不受这冲天欲火的影响,唐僧的禅境丝毫没有因这场欲火而受到丝毫的影响。其余的,所有的这取经人通过参禅悟道所形成的境界和这境界中的各种思想,都为这通天的欲火所充斥着。这欲火所发出的极其明亮的光芒,充斥于取经人的神识之中,遮挡住了来自天界的给行走在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的真正光明,使得取经人的整个神识都在这欲望所形成的光明的照耀之下。这欲望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姿态,散发着灿烂的光辉。这欲望所散发出来的耀眼的光芒将所有的这通过参禅悟道所形成的境界的边缘、角落和小境界与小境界的间隔之处都笼罩其中!
不期火起之时,惊动了一山兽怪。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原文)
不期。不料,想不到。
惊动。指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到干扰。
一山。代表的是取经人整个身上的。
兽。禽兽的总称,不合道理的思想。
怪。怪物。不为人所认可的思想。
正。真正。
南。欲海。
正南。唐僧从东向西而行,正南、正北都是跟观音禅院并列的位置,就是说这是一个跟观音禅院中这些参参悟到的思想并列,却不在大道之上的一个所在。
二十。二法中的圆满。老僧所代表的参禅悟道的修行理念已经达到了“一颗圆光涵万象”的真如法身佛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二法中的圆满境界。而这个地方在观音禅院正南二十里,就是说这里虽然是与观音禅院并列的存在,却不再大道之上,而是跟大道差了一个二法中的圆满。
黑。与白相对。我们常有黑道、白道之说。白指的是为人所普遍认可,能够拿上台面的思想。黑指的则应该是不为人所认可,不能够拿到台上,只能在暗处存在的一些思想。
山。平地突出的部分。
黑风山。人身上那些不为人所认可,只能在暗处存在的念头汇聚在一处,所形成的在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
翻身。比喻从困苦或受压迫的状态下解脱出来。
让行者和观音禅院众僧都想不到的是,在这欲火烧身的时候,由于这欲火的作用,使取经人身上所有的不合道理的思想和不为人所认可的思想都受到了惊扰。这惊扰的结果就是在观音院正南二十里一个与观音禅院并列却还没有达到二法中圆满境界的所在。那里有座不为人所认可、只能在暗处存在的念头汇聚在一处所形成的人身上突出显露出来的思想部分。在这不为人所认可的突出显露出来的思想汇聚的所在,有一个不为人所认可,只能在暗处存在的思想汇聚的所在。这个所在中有一个妖精,正在从沉睡中醒来,正在从他被压迫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这妖精翻身,显然是取经人所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不过又在情理之中。本来禅门修行带来的清净,能够凭借其强大力量压制所有的思想,不让其突出显露出来;现在取经人的禅境被欲火焚毁,自然那些被压制的思想就要表现出来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29 13:05:55 +0800 CST  
妖精救火

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 来。”(原文)
窗。窗户。在建筑学上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和空气进入室内。代表的是他们所在的境界与外部沟通,使外部事物进入或反映在他们这一境界之中的渠道。
门。门户。与外部沟通,来往于两屋之间的通道。
晃。闪耀,使失去清晰视觉,使人目眩。
亮。明,有光。
大惊。十分惊讶。
小心。谨慎。
我们知道,三藏是取经人经、律、论的制定者。就是说他所制定的规则、制度就是取经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他所认为不好的东西、他所厌恶的东西,就成了不为取经人所认可的,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所以此中的“黑”,不仅仅是坏和恶,而是所有不为三藏所认可的东西。三藏现在在观音禅院之中,不管他是不是愿意,他还是将佛祖法门交与老僧参悟,他所制定的经、律、论依旧在禅门神识清净、静心自守,克制人的欲望的理念之中,所以这克制人的欲望,不让欲望表现出来的禅门思想就是“白”,而让欲望突出显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则是“黑”。一直在禅门中修行,从他诞生以来,直到他走出东土大唐,来到这观音禅院,一直都是在禅门中修行的;所以他所厌恶的东西,那些不为他所认可的思想、行为,便是不符合他禅门思想,不符合他参禅悟道思想行为标准的一些思想。由于禅门思想主要是让人神识清净,克制自己欲望的,所以这些思想便是人的欲望所在。
陈玄奘在金山寺修行和报仇归本受封洪福寺的时候,这些思想虽然不为他所认可,可这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不能对世人,不能对取经人的思想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可是当唐僧受封“唐三藏”之后,他成了这个来自东土大唐的取经人的思想、行为标准的制定者,所以他的思想、意识开始影响整个东土大唐的人,开始影响这个取经人了。那些不符合他思想、行为标准的思想、行为就开始被压制,所以在双叉岭“折从落坑”一难中,会出现“唯守素耳”和“唯随时耳”的熊山君和特处士,他们的“唯随时耳”和“唯守素耳”都是一种思想、行为被压制和半压制状态的表现。这种表现直到蛇盘山鹰愁涧的时候,发展到了极致,禅门中追求的清净要将整个神识冻结。连三藏这取经的主念和真心也不例外。可以说,这段时间,除了三藏和行者以外,所有的取经人身上的其他与禅门思想不符的思想全部处于沉睡之中,全部处在受压迫的状态。这之后,取经人虽然请到了真正的禅门思想,降服了那玉龙三太子,可他在西番哈咇国里社祠的时候,再次看到了禅门的好处,继续他在禅门中参禅悟道的修行,直到他来到这观音禅院的时候,他虽然因为经过两个月的修行,并没有遇到真正来自西方的思想,开始真正的认识到这一味的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与修行理念确实是有问题的,可是他却并没有真正的从禅门修行中走出去,直到现在还是在延续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由于取经人在此期间,一直沿用的是在禅门中修行,使禅门修行达到了圆满姿态;而这黑风山黑风洞中的众多欲望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是禅门思想所不认可的存在,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没有获得什么成长,也就没有达到二法中圆满的境界。
观音禅院众僧放火,虽然火光冲天,可是天却未亮,并没有到这些黑风山黑风洞中那些发出太阳般光明的使天不平的思想该醒来的时候。可是其中有一个妖精却在这时觉醒,开始要摆脱他受压迫的状态了。
这妖精原本也是一次睡梦中的一次偶然的觉醒、翻身,是人睡觉时的正常表现,不见得真的就是睡醒了,要起床的。可是这妖精在这偶然的觉醒、摆脱他受压制的状态的过程中,透过他与外界沟通,使外部事物反映到他们这境界之中的渠道和其与外界来往的门户,发现他们所在的这个封闭的小境界之外,有光芒闪耀。见到这光芒,他以为是天亮了,是该他这思想真正觉醒、翻身,在神识中表现出来的时候了。这妖精便将他的思想表现出来,继续观看这神识中的状态。细看之下,他发现原来这门窗之上透进来的光芒,并非是真正的阳光,他这思想也没到真正觉醒,可以表现出来的时候。这光芒乃是那西边大道之上,与其并列的所在中所突出表现出来的欲火所散发出的使人目眩,失去清晰视觉的光亮。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30 20:08:37 +0800 CST  
妖精十分惊讶的说道:“呀!这必然是观音院里那些参参悟到的思想失于对自己欲望的约束,引起的灾难!这些在佛门中参禅悟道的修行人实在是太不谨慎了。我去看看,帮他救上一救。”(原文)
在这里,妖精这本来为禅门思想所压制的欲望见到观音禅院起火之后,不但不因此高兴,反要去帮观音禅院众僧救火,着实让人奇怪。不过我们要是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西游,就不会再奇怪了。其实在前面蛇盘山鹰愁陡涧的时候,这妖精已经帮着观音禅院的众僧们救过一回火了。
取经人一直通过禅门思想去西天取经,当他走到蛇盘山鹰愁陡涧的时候,那禅门想要神识绝对清净的修行理念失去了控制,要将三藏吞噬掉。这种想要神识绝对清净的修行理念,看着是好的,要人进入一种没有欲望的绝对的“空”的状态。可实际上他这种要神识绝对清净的思想,其实也是一种欲望。
这种要将神识冻结,追求绝对的“空”的欲望看起来是似乎是一种无欲的“空”的追求,可是只要有追求就是欲望,只是追求的方面不同,只是他的表现跟其他欲望不同,让他看起来似乎是“空”的,可实际上并不空,就是前面所说的“顽空”状态。这种“顽空”状态是一种看似清净、看似无欲的状态,可是当其突出表现出来的时候,也是可以烧尽一切的欲火。蛇盘山鹰愁陡涧之时,便是这种欲望的突出表现,差点将三藏这去西天取经的主念给吞噬了,让三藏和行者在蛇盘山上束手无策。幸好在这个时候,那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等在暗中表现出来。五方揭谛那“去吧!到彼岸去吧!”的思想使得三藏那去西天取经的主念不至冻结。以一种突出显露出来的欲望熄灭了那“顽空”之火。所以这黑风山黑风洞中的这欲望突出表现出来的妖精虽然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却又确确实实的帮助过观音禅院中的众僧,帮他们熄灭过那欲望之火。就因为这妖怪曾经帮这观音禅院的众僧救过一次火,所以他才会说观音禅院的众僧太不小心,前面已经着过一回了,怎么依旧不加提防,现在又着起来了呢?还得我去救他一救才行。他没有想到,这次观音禅院的火跟上次是完全不同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30 20:10:17 +0800 CST  
“一度角”的偏移

好妖精,纵起云头,即至烟火之下,果然冲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两廊烟火方灼。(原文)
好。好个。表示赞叹的语气,犹言“好一个”。
赞叹。称赞、叹赏。
纵。身体猛然向上或向前。
前面。(人或事物)正面对着的某一位置;正面。这妖精代表的是为禅门思想不认同的突出显露出来的欲望。他的正对面,就应该是禅门思想这种追求绝对的“空”的这种看起来没有欲望的欲望。所以这妖精的前面,代表的是观音禅院的众僧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所得到的境界。
两廊。应指正房两侧向内延伸的通道。按理说寺院、庙宇都有从正面进入的正道,这两廊则是位于这正道两侧的通道,一左一右,代表左右旁门。左右旁门,应是在主道两旁,要么这边,要么那边,因只顾一头而从大道中偏离出来的道。
灼。明亮、鲜明。
虽然是个妖精,可是他想去帮观音禅院众僧扑灭欲火的想法是好的,是值得称赞的,他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妖精。这值得称赞的妖精想到这里,猛然向上一跳,将自己突出于神识的高处,随即就出现在那想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欲望所形成的强大的欲火和尘埃之下。他看到这欲火果然直冲天际,逼入神识高处。在这冲天的欲火之下,那通过参禅悟道所形成的境界已经完全被焚毁了;那左右两处旁门正由于这欲火和其所形成的尘埃鲜明的表现出来,发出它们耀眼的光芒。
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原文)
撞。猛冲或突然直下。
呼唤。召唤,吩咐派遣。
只见。只是看见,听到。
后房。后面的房屋。
放。发出。
这妖精看到观音院火之后,放开大步,要跑进去救火。他这突出表现出来的欲望与禅门那静心自守,要神识清净的思想观念是相互冲突的,这突出表现出来的欲望是没有办法进入禅门之中的。可是此时欲望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却直接仪仗起力量突破了二者之间的思想阻碍,进入到那参禅悟道的思想境界之内,那观音禅院的门户和高墙根本就无法抵御这欲望突出表现出来的念头的冲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要看这妖精所代表的思想说起。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31 21:12:17 +0800 CST  
前面在蛇盘山鹰愁陡涧的时候,五方揭谛那“去吧!到彼岸去吧”的欲望突出表现出来,守住三藏,在降服龙马这件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五方揭谛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就是“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在这观音禅院之中,老僧要借佛祖法门来参悟;行者在看到参禅悟道的好处之后,主持将佛祖法门借与老僧;三藏虽然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再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去西天取经了,可依旧安奈不住取经的真心,将佛祖法门借与老僧;这一切都是源自他们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也是由于这去西天取经的欲望,那观音禅院众僧才放起火来,烧了观音禅院。所以这妖精代表的是“去西天取经”的欲望。取经人参禅悟道,要让神识进入绝对清净的状态感悟道理,以此获得成长,都是源自他那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去西天取经,所以观音禅院这在参禅悟道中形成的境界的门户和围墙能够抵御其他所有欲望的影响,对这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却形同虚设,根本抵御不住他的冲击;甚至他根本意识不到这种冲击的存在,因为你怎么看怎么两者都是一体的。
我为了去西天取经所以参禅悟道,我通过参禅悟道去西天取经,这有什么区别么?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欲望和实现这欲望的“法”怎么看都是一体的,所以观音禅院这个要人神识清净的境界别说无法抵御这妖精的冲撞,甚至他根本就认识不到这种冲撞的发生。就如老僧和观音禅院众僧放火一样,他们就认为我要回到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中去是为了去西天取经,只要我是为了去西天取经就是对的,而不会意识到自己为“去西天取经的欲望”给影响了。所以这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一样,其实是有着细微和本质上差别的,而这细微的差别又会让你产生一个“一度角”的偏移。这种偏移最初很小,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我们也很难意识到这细微的偏移,可就是这细微的偏移在不断延续的过程中,会让你从原来所行之道中偏离出来,脱离大道,误入旁门,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就如那鹰愁陡涧前后“毛片相同”的白马,却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我们必须将这细微的却又是本质上的差别区分开来,一点点的不断进行校正,方才能够不断的沿着大道走下去,而不是偏离道外。
说到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从三藏离开长安开始,他一直就是要去西天取经的,怎么他的这个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反倒会在黑风山黑风洞中,成为那不为人广泛认可的思想中的一员呢?
要知道三藏虽然是要去西天取经,可是他在之前的修行中是完全按照禅门思想进行修行的,就是要追求神识完全清净的状态。既然要让神识完全清净,那只要是欲望就是不应存在的,都是不为人所认可的;所以在蛇盘山的时候,那玉龙连三藏都要吞噬掉。而蛇盘山之后的取经人,虽然心中开始认为这种禅门修行存在问题,可是三藏这经、律、论的制定者依旧还拜服于禅门思想之下,还是以在神识清净的参禅悟道作为修行的主导思想,依旧是要神识清净,避免欲望的干扰的;所以就是他那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也在被压制和不被广泛认可的状态之中,也是那黑风山黑风洞众多不被认可的思想中的一员。
他这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以其强大的力量直接突破二者间的思想阻碍,进入到那参禅悟道的思想境界之内。他进入这参禅悟道的境界之后,正要发出他的声音,召唤属于他的心性,以此来扑灭观音禅院众僧的欲火。只是看见这观音禅院的正面境界虽然已经被这欲火焚烧,可是这后面的境界却没有突出表现出来的欲火。他只看到那房脊上,那本应帮人防火、救火的飞鱼吻兽所处的地方,正有一人在那里发出他的念头。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31 21:14:07 +0800 CST  
细微的差别

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苫包袱。他解开眼看,见是一领锦斓袈裟,乃佛门之异宝。(原文)
情知。深知,明知。
霞光。日出或日落先后,在太阳附近天空由大气对阳光的折射、散射和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的色彩缤纷的现象。
彩气。吉利的兆头。
台案。类似桌子却比较正规的一种器具,上面能放东西,这里代表的应是承载的意思。这台案在属于老僧自己的小境界中,所以代表的是老僧这种思想。就是说这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去西天取经的主导念头之上承载着一些东西。
青。黑色。
苫。苫布。遮盖东西的大雨布。
青苫。代表的是表现出极为浓重的一种法门。这法门能够遮挡心性,使佛祖法门不受心性的影响。前面三藏答应将佛祖袈裟借给老僧去参悟的时候,是由行者将佛祖袈裟包裹起来递与老僧的,所以这青苫代表的乃是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就是说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上所承载的东西,有取经的真心守护着,使其能够不受心性的影响。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
异。不同的。
这妖精看到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人放风的时候,并不吃惊,而是他早就料到那后房不会着火,也早就知道那后房的屋脊上必然有人在那放风,而这一切也都跟前面鹰愁陡涧的那场“大火”有关。
在前面鹰愁陡涧的“大火”中,取经人被“所有思想都要拜服于主导思想之下,所有思想都要为主导思想服务”的思想所左右,直接使得三藏的白马被吞噬。而这思想也是源自取经的真心,因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禅门思想在三藏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取经人要对禅门思想完全贯彻,要将禅门思想修行到极致,所以他要将神识中的一切都冻结,并因此进入一种看似在遵循禅门思想,使神识清净,而实际上却完全为欲望所左右的状态。而之所以会这样,便是因为那代表真心的想法立于真正的禅门思想之上,并发出他的念头,使人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原因。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有一个人站在老僧的房顶上放风了,那个放风的人自然也是行者。
再看老僧,作为参禅悟道这种思想的代表,他在蛇盘山鹰愁陡涧的时候发出了一个要让所有神识都冻结的思想,就等于撒下了一个火种。可他之所以发出这种思想,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欲望,而是他这种禅门修行的理念在当时就是要他这么做,从他本身来说,他是没有欲望的,他只是在贯彻他的修行理念。所以他这里是无火,不受欲火的影响的。
再看老僧,那想要永远在参禅悟道中修行下去的他,虽然放出了他的欲望,引起所有观音禅院的众僧的共鸣,可他却是真的在参悟佛祖法门的。所以他虽然是这欲火的主谋,可是他却并没有受到欲火的影响,在那屋中平心静气的参悟佛祖法门。所以他在这里得到了取经的真心的守护。
这妖精在蛇盘山鹰愁陡涧之时救过一次这火,所以他深知这里面的道理和表现。他急急的来到这熊熊欲火的内部,要看看这里面无火的地方的情况。他来到在这观音禅院之中居于德高望重的主导地位的老僧那通过参禅悟道的思想去西天取经的思想境界之内,他发现这个只属于老僧的小境界中有些有着缤纷色彩的光芒表现出来,他发现这些光芒虽然为凡尘所影响,却是来自天界的真正能给世间带来光明的光芒;他发现这里面有着好的兆头。他看到这通过参禅悟道去西天取经的思想之上有一个被深深的、能够隔绝心性的影响的法门,这法门之内包裹着一个东西。将这法门解开之后,他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有着美好色彩且珍贵的、焕发出各种各样的色彩的佛法法门;乃是出自佛门的、与这个境界中的东西不同的珍贵之物。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8-01 11:50:25 +0800 CST  
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东山而去。
动。改变原来的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
哄。吵闹,搅扰。
打劫。拦路抢夺财物。
云步。指轻盈的脚步。
东山。黑风山在观音禅院的正南方二十里处,这妖精回黑风山应该是回南山而去才对,可是这里作者却说他是“径转东山而去”,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对的地方,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稍后再做解读。
正是财物能让人心发生改变。这妖精本来是想着过来帮着取水救火的,可是见到这锦斓袈裟之后,他也不去帮观音禅院众僧救火了,也不去呼唤属于自己的心性了。他将那佛法法门拿了起来,趁着观音院众僧都处在为欲火所搅扰的状态中,阻住了他们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参悟佛祖法门的修行之路,将那与现在这种修行方式不一样的佛法拿在了自己的手里。迈着大而轻盈的脚步,直接发生转变,回他的山上去了。
此中这妖精本是为了救火而来,可是他来到这里之后,却并没有唤水救火,而是拿着佛祖法门就走了。为什么他没有唤水救火呢?其实不是他不想救,而是他救不了。严格的说,此中的这场火跟前面蛇盘山鹰愁陡涧的火是不一样的。
蛇盘山鹰愁陡涧的火,是要完全完全贯彻禅门的思想法门,他只是在执行他的修行理念,而不是出自人的主观欲望,所以这场火可以用同属于人的欲望方面,却与之完全不同的产生于主观欲望的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来克制并熄灭。而此中老僧他想要永远将佛祖法门留在他参禅悟道的境界之中,永远通过参禅悟道去参悟佛祖法门,这已经是他主观欲望的表现了;再加上老僧这欲望也是为了去西天取经,所以老僧的欲望其实跟这妖精的欲望是相同的,而跟鹰愁陡涧的大火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妖精能救得了蛇盘山鹰愁陡涧上的大火,却救不了这观音禅院的大火。
再看老僧,那想要永远在参禅悟道中修行下去的他,虽然放出了他的欲望,引起所有观音禅院的众僧的共鸣,并因此引起了观音禅院的大火。可是在他放出这个念头之后,他却回到了那专属于他的境界之中,真正的在神识清净的状态下去参悟佛祖法门的。就是说老僧这后房虽然无火,却不是像蛇盘山鹰愁陡涧之时那样最开始就没有主观欲望的,而是在他参禅悟道的时候,那欲火便熄灭了。所以他虽然是这欲火的主谋,可是他却并没有受到欲火的影响,在那屋中平心静气的参悟佛祖法门。所以他在这里为观音禅院众僧提供了一个火苗,他本身却未被那欲火所影响,这也是源自他那取经的真心。
可是老僧虽然在那里参悟佛祖法门,那妖精来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他,没有看到这老僧的影子。“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永恒不变的,当道改变的时候,原来的方法就已经不与道相合了,所以老僧此时看着是在参悟佛祖法门,可是由于道的改变,他参悟的已经不是佛祖法门了,在他借来佛祖法门并发出那一个火苗的时候,他这就已经落入那“要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中去了,只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还在参悟佛祖法门而已。所以那妖精来到这后房的时候,虽然看到了这在参禅悟道的境界中的佛祖法门,却没有看到那参悟佛祖法门的老僧。
一个小小观念的误区,会产生大的问题,造成大的后果。这正是那“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极小的事物能令极大的事物发生改变,极小的事物中却包含着极大的道理”的具体表现。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8-01 11:53:31 +0800 CST  
自食其果

那场火只烧到五更五明,方才灭息。你看那众僧们,赤赤精精,啼啼哭哭,都去那灰内寻铜铁,拨腐炭,扑金银。有的在墙筐里,苫搭窝棚;有的赤壁根头,支锅造饭;叫冤叫屈,乱嚷乱闹不题。(原文)
五更。早上三点到五点的这个时间段。此时从一年中最冷的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应该是晚春天气了,这时的五更,是天色由黑暗到光明的过度阶段。
五明。这个五跟前面“千丈冰崖,五叶莲开”的五指的应是一个意思,代表三藏、行者、八戒、沙僧、龙马五人。三藏代表的是人的主念和由主念产生的主导思想;行者代表的是人的心性;龙马代表的是一种在“心性在人身上形成的涧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所有的思想都要遵从于主导思想,为主导思想服务之下”的具体思想,八戒和沙僧咱们后面读到的时候再去分析。他们四人一马就好像人神识中的五片叶子一样,代表人的五处神识。
明。明白。
灭息。熄灭,平息。
赤赤精精。精赤。完全裸露。
啼啼哭哭。可以解释为啼哭或哭啼,是大声的哭和不间断的苦得意思,都可以表现出观音禅院众僧此时极其悲痛的状态。同时哭是眼泪从眼中流出来的状态,眼泪是以水为主的液体,代表着这些僧人们的心性。
铜铁。铜和铁的熔点都在一千摄氏度以上,一般的火是很难将其炼化的;同时,铜和铁在古代都是很有用的金属。所以这里的铜铁代表能够在这欲火焚烧之下留存下来的有用之物。
腐。腐烂变质。
炭。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形成的一种黑色燃料。
按我的理解,《西游记》中出现的树木都是各处神识的代表,比如出现过的孙悟空的心性用松树和桃树代表,柏树代表的是三藏,还有杨、柳、枫、梅等,都是某处神识的代表。木材是可燃之物,炭是可燃之物,木材经火锻炼之后,是可以形成可用之物的。不过这里面说的是腐炭,是一种烧变了质的炭,一碰就成灰状,已经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和燃烧了。所以这里面腐炭代表的是经受不住欲火的考验,被欲火烧得变质了,已经不能继续发光、发热,已经没有用处了的神识部分。
扑。轻打、拍。
金银。古代流通货币,金子极为贵重,银子较为贵重,所以金银代表的应是能够经受欲火的锻炼,得到广泛认可的贵重或较为贵重的东西。
墙。我将一个建筑理解为一种境界,墙则是这个境界或这个境界中或大或小的境界的框架。
筐。竹子或柳条编成的能够承东西的器具。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承物。
墙筐。我的理解是在这参禅悟道所形成的境界的框架所构成的没有阻碍,可以承载 某种思想的地方。
窝棚。能避风雨的简陋小屋。
冤屈。无罪被诬为有罪。
乱。没有秩序。
嚷闹。吵闹,喧嚷。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8-02 14:45:05 +0800 CST  

楼主:炉中人

字数:1688629

发表时间:2018-03-02 06:53: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2:40:46 +0800 CST

评论数:15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