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感悟


观音院主

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辈等,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来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了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原文)
冷笑。含有轻蔑、讥讽、无可奈何、愠怒意味的笑。
不止。表示超出一定的数量或范围。
八。八邪的对立面,八正道的代表。
一时。暂时,一会儿。
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的显示。
十二柜。代表十二月,自然。“柜”是“贵”的谐音。
天井。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放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
满堂。充满堂上。
绮绣。彩色的丝织品。
两边。正道之旁,左右两侧。
四壁。四面墙壁。
绫罗。泛指丝织品。
满堂和四壁共同形成一个境界,就是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成长所形成的这个境界。
那众多通过参禅悟道来获得成长的思想在听到行者说他的佛法法门是件宝物的时候,一个个都对行者和三藏显露出轻蔑和讥讽的态度。行者见状便问道:“你为什么讥讽我们?”那现在在参禅悟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便说道:“老爷,你们这位于我等之上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刚才说佛法法门是为人普遍认可的宝贵的东西。这句话真的是可笑啊!如果说佛法法门,就像我们这些在参禅悟道中成长起来的思想,我们每一种思想所具备的佛法法门都已经达到超出于二法之中三界之内的圆满状态了。要说我们的祖师,他在二法之中的种种思想所在的五处神识,六种欲望中的修行已经获得了圆满,他的佛法法门已经是那七情汇聚和八正道共同凝聚而成的大圆满状态。”接着,他们便又忍不住将自己的美好表现出来,叫人将他们的佛法法门展现出来,给三藏和行者观看。
那已经存在很久的在佛门中的参禅悟道来进行修行的思想,也是因为他一时之间的想要炫耀自己的好处,便通过他的道把他的所藏都表现出来。取经人看到,在这自然发展的春、夏、秋、冬四大阶段中的所有阶段,都满满的包含着通过参禅悟道来成长的思想所收获的各种法门。可是这些可贵的法门,却都被放在天井中,呈现出一种坐井观天姿态,只能看到一小块的天际,都是在视野极其狭窄的状态下形成的法门,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头顶上的一小块天,认为天就是那么大,认为佛法法门就应该是这样,却不知道真正的天比他们所看到的要大的多,也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法门也比他们所认为的要高深的多。
打开这些法门的束缚,发现这些佛法法门都是正道之旁的左右旁门,都在尘世这个圈子之内,没有真正的超出尘寰。在尘世间的总总牵挂相互构建起来的关联之上,一个个的法门都展现出来,请三藏这去西天取经的主导思想去看这些法门。这在参禅悟道中成长起来的众多法门又果然都是散发着美好色彩而又珍贵的。
可以看出,众生拿出的这些法门都在大道的左右两边,处于一个位于大道边缘的位置,却又都是美好而珍贵的法门。那么这些是什么样的法门呢?
记得须菩提祖师给孙悟空讲法的时候说“‘道’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傍”是依靠,依附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傍门都是依靠和依附大道而生的,却又都在大道的边缘位置,你说不清它是正是邪,入道则为正,出之则为邪。正好是这两边衣架上挂着的诸多法门,还未出离尘世这个圈子之外。他们都可入道,成就正果,也都能偏离道外,成为阻碍取经的妖精,它们都是自然之中珍贵的思想。
这里面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法门,就是观音院院主。观音院院主不是老僧,代表的不是参禅悟道的思想,他也只是在参禅悟道中成长起来的思想。可是他又是众多在参禅悟道中成长起来的思想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我觉得这一思想应该是禅门思想。在取经人修行的过程中,禅门思想也在他参禅悟道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同时又是众多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中成长起来的主导思想。就是说不单是别的思想,就是禅门思想也属于傍门之一。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7 13:16:40 +0800 CST  
行者一一观之,都是穿花纳锦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原文)
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锦绣花样。
穿纱。刺绣的基本方法之一。
错。差错。指错误,意外的事故。
行者对这些法门每一个都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些法门都是通过一针见血的方法来切中事物要害,然后再通过其中的关联将其贯穿起来,以此构成美好的姿态的法门。都是通过他这真心在前面得到的“针”和“线”所形成的。看到这点之后,行者笑着说:“好,这些法门都是好的;好,既然你要跟我比,那我就跟你比比;好,我就让你这井底之人见识见识吧!把你们这些法门收起来,把你们傲慢、鄙视的态度收起来!把我们的法门也呈现出来,让你们看一看我们的法门。”
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人目,必动其心;即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原文)
理会。理解,明白。
玩好。玩赏与爱好。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奸伪。奸诈虚伪。
殒身。死去,丧失生命。
灭。火熄。
行者要把他们的法门拿出来给观音禅院的众僧观看,却被三藏给扯住了,不叫他将那法门拿出来,他这取经的主念悄悄的作用于行者那代表真心的想法之上,对行者道:“徒弟啊,你这代表真心的想法是要遵从我的教导来获得成长的,所以你得听我的话,不要跟别人比谁更富有。你和我只有这取经的主念和取经的真心在这里,没有任何思想帮助和支撑,如果把我们珍贵的东西表现出来的话,恐怕会有差错,发生意外。”行者则说道:“给他们看看我们的法门,又会有什么差错呢?”三藏道:“你还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这是一个古人常说的道理:‘珍贵而奇异的能够供人玩赏,使人喜好的物品,是不可以让那些贪得无厌、不知足的人和那些虚伪奸诈的人看到它的。’假如一旦让这些人看到了,那你他们必然会为之而心动;一旦他们心动了,就会生出他们的计策,想要谋求你的东西。如果你是个害怕惹祸的,他管你要的时候你肯定会给他的话,那还可以;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你失去生命,你的想法的逝去,都是起于这里。这可不是小事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7 13:19:36 +0800 CST  
佛祖法门

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的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真个好袈裟。(原文)
不由分说。不由人分辨解释。
急急。急切貌。
迸。爆开,溅射。
油纸。是用较韧的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的一种加工纸,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
行者道:“你就放心吧!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这件事就包在我老孙身上了。”行者的这句话,说明他也知道三藏说的是对的,可是他却没有把面前这些和尚当回事。“老孙”二字,将他那自持本事便不停人家道理和其还并不完全明理的特点完全表现出来。
接着,这“老孙”不顾三藏所阐述的道理,非常急切的打开行囊。就看到包裹里的那法门早就已经按耐不住,发出了自己那仿佛真正能给世间带来光明的太阳一般的光明。不过这个时候还是有二法之中的隔绝心性侵扰的禅门法门遮挡并束缚着那佛祖法门,使其免受心性的干扰的。
行者不顾三藏的良言,安奈不住心中的想法,将这法门在观音禅院众僧面前展现出来的这个过程,等于他为心性影响,心性的波涛冲破了他心中的堤坝的过程,所以这两层油纸也被行者撤去了。这个时候,这法门的光辉就完全展现出来。那看起来极为美好的光芒照耀着这整个境界,他所散发出来的呈现出美好气息充斥在这整个境界之中。那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成长的众生见了这法门之后,没有一个不为这法门心中感到高兴,没有一个不赞叹这法门的美好的。这法门乃是如来佛祖叫观世音菩萨给取经人的,代表的乃是佛祖法门。这真是一个好的佛法法门。
真个好袈裟。上头有: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原文)
巧妙。精巧美妙,灵巧高妙。
坠。吊在下面装饰性的东西。
稀奇。稀少新奇。
攒。用于聚集成团或成堆的东西。这里面指的应是成“团”。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大千世界中那精巧美妙的散发着光明的已经呈现出圆满姿态的思想相互结合,并且衬托在这法门之下。那万法之中的稀少新奇的佛法中的宝贵思想聚集而成的圆满姿态。
可以看出这佛祖法门并不是某一种圆满或大圆满状态的思想,而是无数大千世界中呈现出圆满姿态的思想共同构筑而成的。记得须菩提祖师开坛讲法之时作者说祖师:“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亦是“三百六十傍门,皆有正果”的表现。
龙须。主导思想的延伸。
兜罗。收拾。应该是包裹住的意思。
四面。四方。代表的应是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应的也是东南西北四 个方向。东为春,生发之时;南为夏,成长之时;西为求,结果之时;辈为冬,归属演变,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的时候。
锦。这个锦指的应是兜罗锦。古锦名,用兜罗绵织成,西番、南番的贡品。一千多年间都是品质最高的纺织品之一。
沿边。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的边上。
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主导思想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铺就成的有着鲜明色彩的贵重的思想是这法门的主体形态。这法门在神识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环境、状态,都有极为贵重且绵软而不尖锐的思想将其包裹住,使之不会放荡而不可收拾。
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魑魅。古代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精怪。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如果你持有这个法门的话,那你身上心性中的那些曾经达到过过与道相合的状态却在作怪的思想便会消亡。那“在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已经与道不合的时候,却凭借自己强大力量来维持自己所信奉的思想主导地位”的思想也从此逝去。
托。依靠、凭借。
化。使成为,使变成。
天仙。与天道相合的升华的思想。
亲手。自己动手。
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这法门是依靠那些已经升华的与天道相合的思想用他们自己的法门所造就的,不是真正在佛门中修行的思想,是不敢将这法门赋予自己这思想之上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8 10:45:26 +0800 CST  
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原文)
奸心。怀心思,作恶之心。
这佛祖法门果然是为观音禅院众僧所认可的宝贵之物,甚至才一见到这佛祖法门,老在佛门中修行很久的老僧就动了坏心思了。他突出的表现出来,来到三藏面前跪下,表示自己愿意拜伏于三藏这取经的主念之下,眼中垂泪道:“我这个在您这‘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主念之下修行成长的思想真的是跟佛陀没有缘分啊!”
老僧此举,看起来是他真的拜伏于三藏之下,承认三藏的主导地位了。可是他眼中流泪的表现又说明本来讲究抵御心性干扰,在神识清净的状态下参悟道理的老僧,在他见到佛祖法门的那一刻,他所苦心构筑起来的抵御心性侵扰的堤坝已经完全被心性冲毁了,那心性的影响已经不由自主的在老僧身上表现出来,让老僧完全无法抵御,造成了他在一见到佛祖法门的时候就起了奸心。是啊!老僧参禅悟道参悟了一辈子,为的什么?为的不就是能够得到真正的佛祖法门,步入那无数人和众生都向往的极乐世界么?所以他可以抵御其他各个方面的诱惑,可以在大部分人都不认可自己的状态下坚持下来。可是对于他所真正追求的东西,他是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的。对佛祖法门的渴望,就如一道滔天的洪波,瞬间冲毁了老僧心中的堤坝,将老僧置于心性的左右下,突出的表现出来,去做他本不该做的事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8 10:46:18 +0800 CST  
冲突

三藏搀起道:“老院师有何话说?”(原文)
老。其实前面对“老”字的解读似乎有些问题,这个老,应是须菩提祖师那句:“老阴不可化育”的意思,一种不愿意改变,无法孕育出新的思想的状态。
院师。应该是指寺院中的师长。教导整个一个寺院的人修行成长的人。
三藏见老僧跪在自己的面前,依礼将其搀扶起来,却没有像前面那种“慌忙”搀起的描述。就是说三藏已经认为这老僧拜服于自己面前是应该的,他只是出于礼节才将老僧搀起来。接着他对这老僧的的称呼又发生了改变,管老僧叫“老院师”,暗示老僧这种思想只能给这寺中的那些参禅悟道之人当师父,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即肯定了老僧所代表的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成长的思想的作用,也点出了他的局限性,不再承认他的主导地位。接着他问这老僧有什么话说,有什么要求么?
他道:“老爷这件宝贝,方才展开,天色晚了,奈何眼目错花,不能看得明白,岂不是无缘!”(原文)
奈何。指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
眼目错花。眼,表现。目,指的也是眼睛,不过我认为应该是指观察力。错,错误。花,看不清楚。
见三藏问,老僧说道:“您这居于主导地位,我该为您服务的思想所展现出来的这件宝贵的为人普遍认可的东西,方才展现出来,就让我们进入了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让我没有办法的是我这思想表现是有问题的,我看不清楚这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法门,我不能明白这法门中道理和含义。我这么一个在佛门中坚定修行了如此之久的思想,好不容易看到了真正的佛法,却看不明白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法门,这不就是我跟佛法无缘么?”
三藏道:“掌上灯来,让你再看。”那老僧道:“爷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原文)
看。感觉是参悟的意思。
光亮。明亮,亮堂。
晃眼。光线过强,刺得眼睛不舒服。
三藏道:“既然现在是在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中,无法参悟佛祖法门。那就点上灯,将我们在前面的修行中得到的能够在黑暗中给我们带来一点光明的思想表现出来,让你再来参悟。”
那老僧道:“您这个直接诞生我这思想并与我有着直接关系的思想所持有的这件得到广泛认可的宝贵之物,已经是非常明亮,所发出的光明就已经让我看不清楚它的真实状态了。如果再将我们自身的光明表现出来,那光亮就更强,到那时想要看清这佛祖法门到底是什么样的法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藏的这句话是针对老僧说的。在跟三藏相见的这段时间里,老僧拿出他珍贵的器皿,能给人带来清净的神识,还有那几百件袈裟,他一直在突出的表现自己的好处,所以这时三藏说了句“你看不明白,那就点上灯,把你的好处表现出来不就可以看明白了么?”以此点出老僧这种将自己的好处突出的表现出来的思想的问题所在。就是在光明突出显露的状态下,反倒不能真正的看到事物的真实状态。老僧以佛祖法门本就光亮作答,是说佛祖法门也是发出自身光明的,所以我突出的表现出自己的美好气息也没有问题。只是佛祖法门本来就发出自身的光明,我再发出我的光明,两种光明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强烈的干扰,就更加难以看清佛祖法门了,所以我才不表现出我的好处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9 15:03:25 +0800 CST  
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僧道:“老爷若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如何?”(原文)
宽恩。宽大之恩,施恩。
放心。安心,消除顾虑。
行者道:“那你要怎么参悟才好呢?”老僧道:“如果老爷你肯开恩让我多看一会,并且对我没有顾虑的话。就请让我这在您这去西天取经的主念和真心的教导下成长的参禅悟道的思想,将佛祖法门带入我那参禅悟道的境界的深处,在属于我的那参禅悟道的境界中来看这佛祖法门,通过参禅悟道进行修行的思想将这法门拿到我那参禅悟道的法门之内,让我来仔细参悟这个法门。等到神识重新明白过来的时候,也就是我看明白这法门的时候,我就将这法门还给你们,放开对你们的牵扯,让你们从我这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修行观念中走出去,继续去西天取经,寻找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真正经典。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三藏听说,吃了一惊,埋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原文)
埋怨。因事情不如意而不满或怨恨。三藏听见老僧这么说之后,对老僧所发出的这个声音表示震惊,他没想到事情果真会朝着他预料中的方向发展。他开始埋怨行者,说:“都是你的错!如果不是你非要把这法门展现出来给他看的话,怎么会有现在这事呢?”三藏对行者的埋怨,证明取经人心中的想法和他这取经的主念并不一致,这件事的发展方向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疏虞。疏忽,失误。
整。整理,整治。
老僧的这句话方一说出来,三藏就吃了一惊,开始对自己心中的表现心生怨恨,说道:“都是你这代表真心的想法!都是你这代表真心的想法!非要把佛祖法门拿出来,让不该看的人看到了,使我现陷入两难之中,你说我借还是不借呢?”
面对三藏的埋怨,行者表现的却是毫不在意的态度,他对三藏道:“你怕他干什么?等我将这法门用我这取经的真心包裹住,再通过我这取经的真心送到那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成长的老僧那里,叫他去参悟这个法门。一旦是有什么疏忽、失误的地方,都由我来负责,由我来整理。”
此时取经人神识中知道不该将佛祖法门借给老僧,不该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可是他心中却对这件事毫不在意,觉得只要有取经的真心在里面发挥主导作用,有取经的真心的守护,这老僧再怎么样,都是不必惧怕的,也不会弄出什么事。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09 15:05:29 +0800 CST  
置之掸堂

那三藏阻挡不住,他把袈裟递与老僧道:“凭你看去,只是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须。”(原文)
三藏明知道自己不该把佛祖法门交给老僧去参悟,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还是将那来自佛祖如来的法门递与老僧,说道:“任凭你去参悟这个法门吧,只是等到神识明白过来的时候,要将这法门归还于我,不要因为你的举动使这法门受到一点点的损伤和玷污。”
老僧喜喜欢欢,着幸童将袈裟拿进去,却吩咐众僧,将面前掸堂清扫净,取两张藤床,安设铺盖,请二位老爷安歇;一壁厢又教安排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师徒们关了 禅堂,睡下不提。
面前。面对着的地方。
掸。西南夷国名。西南夷,汉代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地区广大少数民族的总称。如果从唐朝地图来看,这个地方应该是位于唐朝边界地带,却不在长安正西而是西南的位置。三藏等人被安排在这里安歇,意思是说取经人处于西行路上为欲望所影响的状态之中。
藤床。床面一般用铺板或穿藤的。穿藤的叫藤床。藤,为神识中的延伸。
老僧得了佛祖的法门,倍加欢喜。便让那他所宠爱的还在成长中的思想将这法门拿进禅堂之中。又吩咐那追随着他的众多通过参禅悟道来成长起来的思想,将他面对的地方的一个境界清扫干净。老僧面对的地方是一个在长安往西往南的地方,就是说老僧这“通过参禅悟道来去西天取经”的思想,在他得到佛祖法门之后,令取经人那取经的主念和真心的行走路线又向欲望方面产生了偏移;他们在将佛祖袈裟借与老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欲望所影响了。
取经人已经在这种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成长的并非真正佛法的思想下,走过了两个大的阶段,依旧没有遇到真正的来自西方的思想,他本来是要放弃这种修行理念的。可是在观音禅院,在三藏跟老僧发生竞争,并确定三藏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却又是参禅悟道的思想,又是这种在神识清净的状态下参悟道理的思想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因此又看到了参禅悟道这种思想的好处。这就造成取经人一方面知道自己不应该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了,另一方面却又非常想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最后他终于安奈不住,将佛祖袈裟借与老僧参悟。这个时候的取经人就已经为他那“想要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的欲望所影响了,他的行走方向也就发生了偏移;走向一个看似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实际上却已经为欲望所影响的状态之中。当三藏师徒来到掸堂之中的时候,就在这种为欲望所影响的状态中沉睡起来,他之后的这一阶段的作为都是在为欲望所影响的状态做出来的。而老僧则要让三藏在这神识朝着欲望方面延伸的地方一直沉睡下去。
可以看出,三藏也没能抵御心性的洪波,依旧被欲望所产生的波涛冲毁了堤坝,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取经人一直在禅门中进行修行,他能走到这里完全是依靠他从禅门中参悟的道理,也仅仅是依靠他从禅门中参悟的道理。现在他虽然明知道自己不该再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西天取经,不该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了,可是你让他采用什么方式去西天取经?怎么去看清佛祖法门呢?可以说,除了禅门之外,他没有一点办法,再加上在这观音禅院中,这种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又发挥了它的作用,这就使得取经人原本对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完全不认可的心也发生了改变,不断的发出一种:“就在通过这种方式试试吧!反正这是已经确定居于我们之下的思想,不会整出什么事”的想法,最终取经人按捺不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只好依旧把佛祖法门交与老僧去参悟了。
到这里,三藏师徒和老僧都没有能够抵御住来自心性的洪波的冲击,可见来自东土大唐的禅门即使到了大圆满的姿态,也无法真正抵御心性的冲击,在他见到自己真正所要追求的东西和处在极度艰难的状态无力改变的时候,那由禅门修行所构成的防范心性侵扰的堤坝都会被其冲毁,使自己在没有察觉或无法抗拒的状态下,做出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0 12:22:43 +0800 CST  
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原文)
现在佛祖法门虽然骗到手了,他自身的光明也表现出来了,可是老僧却没有去参悟佛祖法门,而是对着这佛祖法门放声大哭,哭的十分悲痛;他这思想中的声音、他的心性的流露都非常突出的表现出来。
要知道,参禅悟道,是要保持神识的清净状态的。可是这个一向清净的老僧却为深深地悲痛所影响,无法真正平静下来。这使得那追随着他这通过参禅悟道的思想修行成长的众多思想也都无法平息下来。就这样,在这本该清净的夜晚,在这本该清净的参禅悟道的境界之内,却呈现出极不平静的状态。
小童也不知为何,却去报与众僧道:“公公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声。”(原文)
小童。代表的应是取经人。在我们读神话小说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小童,总感觉这个小童才是我们自己。我们处在虽不明白多少道理,却在学习道理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思想,按照各种各样的思想去做,以获得成长。在各种各样的思想的教导下一步步的逐渐成长,长大。现在取经人决定继续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参悟佛祖法门,小童自然就在老僧门下了。
公公。即是对祖父爷爷的尊称,也是对年老的太监的尊称。太监,无法延续后代的意思。即表示了小童对老僧的尊重,也暗示老僧这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思想已经无法延续下去了。
二更。一更是事物发展到新的开始的时候,二更则是说离事物进入新的开始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大的阶段了。
按理说老僧拿到佛祖法门,就该进入神识清净的状态中了,取经人也该进入新一阶段的修行了。可是老僧这思想却怎么也无法平静下来,这新一阶段的修行也怎么也无法开始。那追随着参禅悟道的思想修行的还在成长中的取经人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便将这件事情表现出来,将老僧的表现告诉那追随老僧在参禅悟道中成长起来的的众多思想,说道:“那教导我成长,却已经无法继续延续下去的思想一直将其心性流露出来,无法真正的平静下来,现在较新的修行开始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大的阶段了,可实际上我们却还没有开始呢。”
取经人该进入新的一天,该进入一个新的,再次通过参禅悟道来参悟佛祖法门的阶段了。可是那参禅悟道的思想却无法平静下来,新的修行也无法开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到底该怎么办呢?正在成长之中的还不怎么明礼的取经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将他的发现告诉观音禅院众僧,以此探寻解决的方法。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0 12:26:21 +0800 CST  
并非佛法

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老僧道:“我哭无缘,看不得唐僧宝贝!”(原文)
两个。二法,佛法是不二法门,二法代表并非真正佛法。
徒孙。徒弟的徒弟。虽然也是在参禅悟道这个大思想的主导下修行起来的,可是教导他们所追随的却并非是真正的参禅悟道的思想。
师公。指老师的师父或父亲。
看不得。不能看。
听了小童之言后,有老僧的徒孙,并非真正在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成长起来的思想表现出来,问老僧道:“师公,你为什么哭啊?”开始探寻老僧不能真正平静下来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探寻的虽然是老僧为什么哭,为什么他的神识不能平静下来,好进入新的修行阶段。可是他的这种探索是以老僧为主导的,他着重解决的是主导思想的不满,这是我们平时做事情的一个常见方式,凡事以立于主导位置的,居上的人为主,而鲜有去考虑居下之人和整个问题的源头,这是一种与佛法“众生平等”理念相违背的思想,所以作者说这种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并非真正佛法;虽然看起来也是在“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成长起来的思想,其实他所遵从的并非是真正的“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
老僧道:“我哭自己与佛祖法门没有缘分,不能看到那属于本性中的修行之人的宝贵的为众人所认可的东西。”
小和尚道:“公公年纪高大,发过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须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长久。我今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这一件,怎么得做个唐僧?”
发。显现,显出。
空。没有什么结果的,白白的。
那还在成长中的不能真正明理的在佛门中成长的思想说道:“公公你年岁大了,你的表现过头了。那三藏的佛祖法门,就放在你面前,你只需要将这法门解读参悟也就是了,何必要流露出如此悲痛的心性呢?”
老僧道:“我虽然能够参悟这佛祖法门,可是看不长久啊!现在这法门在我这里,我能够对其参悟,可是明天一早,等到神识明白过来的时候,我就得把这法门归还给他。夜再长,总是有醒的时候,我能参悟多久呢?我到现在,已经成就了二法中的大圆满姿态,七情汇聚的圆满姿态。虽然得到了这世间的呈现出大圆满姿态的法门,却并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法门再多,也无法让我真正的从凡尘中走脱出去,真正出离于凡尘的痛苦之外。我怎么也能得到这一佛祖的法门,怎么也能够做一个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思想啊!”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1 09:41:43 +0800 CST  
小和尚道:“师公差了。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你这等年高,享用也彀了,倒要像他做个行脚僧,何也?”(原文)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
享用。指使用或食用某种东西而得到满足的意思。
那还不甚明理的在佛门中修行的思想道:“师公,你的念头差了,你想的不对。那来自本性之中、欲海之内的取经人,是一个离开了自己家乡的,靠着不断的前行来获得成长的思想。你现在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已经是众多思想中的长者,你所获得的成果已经足够你使用和食用了。你放弃这些足够你使用和食用的成果,怎么反倒要以你这居于长者地位的思想去做那背井离乡,没有丝毫成果支撑,只能在前行的过程中饥一顿、饱一顿,去过那随缘度日的苦日子,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老僧道:“我虽是坐家自在,乐乎晚景,却不得他这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原文)
妄。虚。
老僧说道:“我虽然是居于自己的境界之中,自由自在,在这一生将要过去的时候安乐的享受自己的成果。可是我却不能得到这佛祖的法门,假如让我能够得到佛祖的法门,就是只得到一天我就死去的话,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我在人的神识中突出的显露出来,并在佛门中修行了一场,也就不虚此行了!”
众僧道:“好没正经!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这般痛哭。老僧道:“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原文)
没正经。指糊涂,没主见。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半载。半年。这里指的应该是整个修行路的一半。
气长。争气。
众僧道:“你好糊涂啊!你这参禅悟道的法门要想一直披着佛祖法门的外衣的话,有什么难以做到的呢?我们明天继续把他留在我们这个境界中,你就能继续以佛祖法门的姿态存在;留他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中得到一个圆满,你就可以成就佛祖法门的圆满姿态了。怎么值得你心性中的悲痛的感觉如此流露出来呢?”老僧道:“纵使让他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的一半都留在我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法之中,也只能留住佛祖法门的一半,这佛祖法门到底还是不是我的,不能永远的拥有它。当他想要从我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离开的时候,也只能让他离开,让这佛祖法门随他而去,怎么可能把这佛祖法门长远的留在这我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内呢?”
众僧的话语中用了个“十”字,说明他们认为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能够悟得佛祖法门的。老僧用了“半载”二字,说明老僧清楚的忍受到,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即使再努力也不过修得佛祖法门的一半而已,无法真正领悟佛祖法门。而且这法门虽然看似在他这里,却到底也不是他的,终究要随着三藏离他而去。这虽是他的悲哀之处,却也可以看出,老僧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的创始者,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对他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的作用还是很了解的。
这里面,三藏从小就是在金山寺,就是在禅门中修行成长的,又是通过他在禅门中的所得获得了唐王李世民的认可,方才得到佛祖袈裟;更是在禅门修行中一点点的明白各种道理,一步步的走到这里。可是这佛祖法门不是这老僧的,却是三藏的,看起来似乎极为不公。可是不要忘了,这世间参禅悟道的人多了,能够真正立心去寻求“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真正经典的人却少之又少,能够真正按照正确的道理毫无一丝杂念掺杂其中去做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这佛祖法门只能是三藏拥有,却并非是那代表“参禅悟道”的老僧。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1 09:43:00 +0800 CST  
广有智谋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甚么高见?”(原文)
出头。出人头地,指成就突出。
广智。和后面的小和尚广谋合起来是“广有智谋”。智谋。是能够指导行为的有效思维方式;是人们为了取得利益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尽可能取得最大利益,尽可能减少操作风险。“智谋”二字加个“广”字,就成了为了谋求利益,减少奉献而没有边界,没有底线的思维方式了。
这些参禅悟道的和尚都要维护老僧这参禅悟道的思想,当他们听说老僧想要把佛祖法门永远留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中的时候,他们中的那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没有边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没有底线的思维方式便显露出来,发出他的声音道:“公公,想要长远将佛祖法门留在您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中,永远延续下去,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按理说参禅悟道,要悟的是道,是不应该为了利益而如何如何的,可是老僧听了那广智的言语之后,竟然管广智叫“我儿”,竟然将那为了获得利益而没有底线的思想当作自己最亲近的思想了,此举说明老僧为了将佛祖法门留在自己的思想之中,也已经失去底线了。所有参禅悟道所得来的手净、口净、身心干净,都随着他的这个变化而付之东流了。可见参禅悟道,不见得能使人真正的干净的。因为参禅悟道要悟的是道,为的是成佛作祖;所以他的这种清净实际上是靠着强大的欲望来维持的。就是说他看着没有欲望,实际上他的欲望非常强大,想要成佛作祖,想要从凡尘中超脱出去就是他强大的欲望。
参禅悟道中的人可能不在乎钱财、性欲,以及其他一些世人追求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在这里,所以他们对这些是有抵抗力的,或者是强迫自己去抵抗这些欲望的诱惑。可是他参禅悟道为的就是成佛作祖啊!所以当他看到佛祖法门的时候,自然这欲望就起来了,而且他们自己都不见得认为自己是错的,因为这佛祖法门就是通过他这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展现出来的:“在我的努力下得到的东西,我去拥有它,有什么错么?”所以这个时候老僧的初衷就变了,他不再去想要解救众生,而只想要佛祖法门。 所以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就变了,那一直存在着的,却并不突出的为了达到目的而无视底线的思想突出的显露出来。而他不但不觉得这思想有什么问题,反倒觉得这是他最为亲近的人,将其方法也视作最高明的方法,去向这种没有底线的思想中去探寻其中的方法。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2 10:45:48 +0800 CST  
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刀枪,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原文)
禅堂。禅门境界。神识清净的思想境界。
传家之宝。家中世代相传的珍贵物品。
广智道:“那来自本源之中,欲海之内的在佛门的修行的思想是从别的境界中过来,路过这里的。所以除了我们这些在参禅悟道中修行的思想之外,没有其他思想知道他来到过这里,所以我们就可以做一件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接着,他是长途来到我们这境界中的人,他们来到我们这个境界的过程是非常的辛苦、艰难的。现在在这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中,他们这种思想想是早就进入了沉睡的状态,不会察觉到我们这些思想的一些其他的举动。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让我们这些思想中那些有着强大力量的思想突出表现出来,以他们的道直接针对这一点,一针见血的刺穿他的这个问题,破开他们在禅门修行中所得到的清净的神识,把这取经的主念和真心给杀死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中。然后就将就将这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埋没在之后我们参禅悟道的思想的内部,让他们只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西天取经。此事只有我们这些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下修行的思想知道,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有人告官,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抓我们,不会因此产生一点点的损伤。接着我们再谋夺了他那承载着他的为人广泛认可的“一切思想都要拜伏于主导思想之下,一切思想都要为主导思想服务”的思想归我所有,这样我们就成了主导思想,所有思想都要拜伏于我们这通过参禅悟道来获得成长的思想之下了。我们再霸占了他们去西天取经的资本,却把那佛祖法门留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中,作为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中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的宝物,这样不就是能够达到将佛祖法门永远留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中,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的目的了么?”
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原文)
满心欢喜。心中充满了欢喜的情绪和意愿。
揩。擦、抹。
好。极其美妙。
收拾。整理。
老和尚听了广智之言,他的心中为欢喜的情绪充斥着,以此抹擦掉了他流露出来的悲痛的情绪,发出他的声音道:“好!这真是个好办法!我们就这么做!这条计策真的是绝对美妙!”接着他便开始整理自己的思想,要参禅悟道的思想以突出尖锐的姿态显露出来的道,来杀掉三藏师徒。
就是说,老和尚要将他这种参禅悟道的修行思想的强大,以非常尖锐的姿态表现出它的道,对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发动攻击,将其杀死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之内,用参禅悟道的思想的强大将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埋没掉,使其永远埋没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之内,死在这里。
这种埋没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想应该就是取经人还是想着去西天取经,还是真的想要去寻求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方法,可是他却只采用参禅悟道这种方式去探寻其中的道理。可是我们知道这种方式是没有用的,取经人是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真经的,就形成了取经人看似在去西天取经,却并非真正的在去西天取经的状态,他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名存实亡,自然就被埋没了。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2 10:47:43 +0800 CST  
毒计

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原文)
动静。(打听或侦查的)消息,情况。
尊。地位或辈分高。
就在老僧准备动手的时候,又有一个还不明道理的在的思想表现出来,他的名字叫做广谋,跟广智是一样的思想,他比广智还小,是在广智之后产生出来的,是广智谋财害命的更进一步表现,是已经安全没有底线的状态。他也表现出来,说道:“这个计策不好。如果想要杀他,需要先看看具体情况再说。我看那个看起来很干净,很正直的那个思想容易对付,而那思想表现上看起来有毛病的就好像难以对付了。万一我们杀不了他的话,不是返给自己招来灾祸了么?我有一个不必动用刀枪的方法,不知到你这地位和辈分都在我之上的思想是什么意思。”
老僧道:“我儿,你有何法?”广谋道:“依小孙之见,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原文)
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泛指名望高重的人。
房头。家族分支。使取经的主念和真心永远的消亡,不会突出的表现出来。
东山大小房头。取经人已经走过了西番哈咇国境界,已经从将自己美好的气息突出的显露出来的境界走出去了,所以当他来到观音禅院的时候,取经人身上已经有很多的思想处于隐居或沉睡的状态,不再突出显露出来。因为取经人以前一直采用的都是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所以这些思想其实都是参禅悟道这种修行方式的分支部分,是观音禅院这个大境界中的的不同的境界中的思想。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观音禅院就是那一沙,那东山上的各房就是那一沙中所含的大千界。房头,指的是这一房的“身心”部分,也就是这一房的主导思想。因为他们是这一房的主导思想,所以他们都是名望高重的人。而这些名望高重的思想,又都是观音禅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便是那老僧。
干柴。见火就着。这些思想本就跟老僧一样,也是将自身美好气息突出显露出来的状态,他们之所以要隐居下来,进入沉睡之中,乃是取经人走出西番哈咇国之后的不得已的举动。所以他们就像那干柴一样,非常想要重新表现出来,是见火就着的。所以这干柴代表的是这东山各房之人。
三间禅堂。三界中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所形成的禅门境界。
走了火。走火入魔。也称作着魔或著魔,在佛教中为修行偏离正道而落入邪魔外道或被魔鬼附体的意思。个人的理解是没控制好火候,导致自身受到损伤。
掩人耳目。遮挡别人的眼睛和耳朵。比喻用假象欺骗人、迷惑人。
老僧道:“我的儿子啊!你有什么办法么?”
广谋道:“以我这还在成长中的,跟您不再一个境界水平上的思想的见解,现在就以您这参禅悟道的主导思想去呼唤那些在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下修行,却不得不隐居、沉睡起来的各种思想的主导思想,这些思想就如那干柴一般,迫不及待的想要突出自己的美好气息。我们就舍弃了那三界中参禅悟道所得成的禅门境界,将我们的想要参禅悟道,想要继续通过参禅悟道去西天取经的欲望强烈的表现出来,让那去西天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在我们这种强大的欲望之下连跑都跑不了,连那承载着他的主导思想也一齐烧死。到时候什么主导思想不主导思想的,都要为遵从我参禅悟道的思想。就是我们将他烧了,就是取经人身上之前表现出来的思想或之后将要出现的思想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欢喜。只说他是自己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欲望,为欲望所影响所导致的,不但他自己死了,还将我们的禅境也一同焚毁了,使我们也受到损失了呢。那两个佛门中修行的思想,不就都被欲火烧死在里面了么?还可以用走火入魔的假象蒙蔽住其他的思想,使我们不会受到怀疑,那佛祖法门不就成了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中世代相传的宝贝了么?”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3 14:06:41 +0800 CST  
那些和尚闻言,无不欢喜,都道:“强!强!强!此计更妙!更妙!”遂教各房头搬柴来。唉!这一计,正是弄得个高寿老僧该尽命,观音禅院化为尘!原来那寺里,有七八十个房头,大小有二百余众。当夜一拥搬柴,把个禅堂,前前后后,四面转绕不通,安排放火不题。(原文)
强。胜过,优越,好。
妙。好,奇巧。
正是。恰是。恰。正巧,刚刚好。
弄。搅扰。
该。应当。
按理说,这广谋只是个小和尚,他提出的建议虽然超出底线,可决定权到底在老僧手里,如果老僧不同意,或者众僧有所制止的话,即使这小和尚有再多的歪门邪道,他也无处可用。可是这个时候,所有的这些参禅悟道的和尚,竟然没有一个不拍手称赞的,连说三个“强”字,道出了他们对广谋这条计策的无比认同。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强!强!强!这条计策更好,更加奇巧!”就这样,这些原本“手净”、“口净”、“身心干净”的已经走出东土大唐的和尚们就开始准备要杀人放火了。这真是一件令人叹息的事情啊!这一个计策,恰好使得这位于长者地位的佛门的修行的思想应当走入他生命的尽头,让这在观音菩萨慈悲的思想的教导下参禅悟道的修行中所得来的境界化作尘埃!
原来这个佛门修行人的所在,其分支都在七情八邪形成圆满姿态的思想的主导之下,这里面的或者成长起来的,或者还在成长的思想,都已经超出于二法中的各种思想的底线了。他们便趁着这取经人神识不明的时候,将取经人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在禅门中得成的境界,和居于这境界中的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团团围困在里面,准备一起将他们的欲望以强大的姿态表现出来,要将那取经的主念和真心烧死在他这参禅悟道的思想当中。
这个“烧”,应该就是我们都要通过参禅悟道的方式来修行,而不要采用别的方式;我们都想要能够将自己的美好突出的表现出来,而不是继续隐居、沉睡下去。如果是一两个思想有这种表现的话,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可如果取经人的神识中全是这种思想,那就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欲火,使人的欲望完全倒向于他这方面,使那“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主念、真心和那承载着去西天取经的主导思想都为他们这强大的欲望所左右,按照他们的欲望继续以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西天取经,这就等于将三藏、行者和龙马都烧死在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中了。如果有人发现的话,有些思想察觉出其中的问题的话,他们就可以说:“是这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在我们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中修行,控制不了他们对参禅悟道这种思想的把控所导致的,跟我们没关系。”既将三藏和行者烧死在禅堂之中,也脱离了自己的干系,真是一条毒计。
不过这条计策的不好之处,就是连他们苦心参悟出来的禅境也被一同焚毁了,看来行毒计之人,不但害人,也会害己。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3 14:07:57 +0800 CST  
蜜蜂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朦胧着醒眼。忽听得外面不住的人走,揸揸的柴响风生,他心疑惑道:“此时夜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欲要开门出看,又恐惊醒师父。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真个是:(原文)
灵。此中取《大戴礼记。曾子问》:“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是突出表现出来的来自天界的指引,灵则是不突出表现出来,却在冥冥之中与更上层的道相合的思想表现。
存。保留。
炼。用心琢磨使精练。
朦胧。神志迷糊貌。
醒眼。清醒的眼光。
揸。用手指抓东西,把手指张开。手,我取的是手法、方法的意思,也代表法门。张开,伸展的意思。
贼人。指作乱、肇祸、侵略等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强盗。是用一种暴力行为强制性的把属于他人的行为占为己有的违法行为。
谋害。设计杀人。
一骨鲁,一滚或一转。
弄。不正当的使用。
精神。精,是与道相合的状态。神,则与妖相对应,代表的是正的方面。精神,代表的应该是他这与道相合的想法的好的方面。行者代表的虽然是取经的真心,可是他还没有领悟大道,达到大觉状态呢,所以他这想法也只是与现在的道相合,他这想法也自然就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了。
蜜蜂。嘴甜尾毒,能够一针见血,能够在美好的表现中采集其甜美精华所在。
再说三藏师徒,他们都在这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下进入休眠状态。不过行者这代表真心的想法虽然还不明理,却已经暗暗的感受到了更高层次的道。他虽然进入休眠状态,却并没有真正沉睡,只是在那里保持着自己的想法,并让这想法在这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下磨炼自己的气息,使自己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变得更加的细致、完美;处于一种看起来迷茫沉睡着,实际上却是非常清醒的状态。
行者虽然促使三藏将佛祖法门交给老僧参悟,要通过本来已经被证明的不可行的方法去参悟佛祖法门,这是错误的,可这是一种在不知道该如何前行的没有办法的状态下的尝试。取经人来到观音禅院,两个月没有遇到来自西方的思想,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在取经路上继续走下去了。可是除了参禅悟道,他没有别的法门,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行进。他既想要前行,又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安耐不住自己取经的真心,又将佛祖法门交与老僧参悟。可是他虽然出自取经的真心这么做了,他那取经的真心又明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前面参悟了两个月,在阴阳二气中,通过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参悟,却依旧没有参悟出佛祖法门,现在即使自己继续参悟下去,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行者是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的。
同样是出自取经的真心,取经人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可是在他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他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不该这么做,这又是他在朦胧中的醒眼。他在这种看似沉睡的状态中保持着自己的警觉与判断力。
在三藏没有察觉的状态下,似睡还醒的行者先是发现了异常,就是在这本应夜深人静的时候,却不断的有思想发出他们的声音,搅得神识并不清净。这些发出他们声音的思想呈现出想要将他们的法门伸展开来,并抓着某种东西的姿态,就好像那柴火一样,只要对他们施加一点欲望上的引导,便会将他们的欲望以强大的姿态表现出来。
这些念头的生起,使行者这取经的真心产生了疑惑,道:“现在应该是神识清净之时,为什么会有思想在贯彻他们所行的道并由此搅得神识不能清净呢?莫非是些想要破坏我们现在这种秩序的思想想要通过他们的强大力量将我们杀害么?”想到这里,行者这代表着真心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不再存神炼气,直接在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中表现出来。他想要将这门户打开,让外面的声音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又害怕那取经的主念因此在不该表现出来的时候表现出来,对现在这种通过参禅悟道参悟佛祖法门的修行过程产生干扰。
此时行者虽然察觉到有些思想的出现已经使取经人的神识不能平静了,可是他却不知道其中的原由,所以贸然打断叫醒三藏,打断现在正在进行的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去参悟佛祖法门的这个修行过程,或者对其产生干扰都是不对的。所以行者不能叫醒三藏,只能通过这取经的真心先去探寻其中的问题再说。
这个时候行者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发生了转变,突出的表现出来,他不再一味的相信这些参禅悟道的思想是好人,却也没有确定他们是就是恶人,他将自己的本领表现出来,以一个能够一下切中事物要害的姿态表现出来,要去探寻其中的问题所在。可是他这想法的初衷虽然是好的,表现出来却有问题。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4 22:52:40 +0800 CST  
真个是:
口甜尾毒,腰细身轻。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嚣嚣薄翅会乘风。却自椽棱下,钻出看分明。
尾。尾巴,后面的延伸。
毒。凶狠、猛烈。
轻。分量小,与重相对。轻则怕风。
口甜尾毒,腰细身轻。此时行者这代表着取经的真心的想法所突出表现出来的欲望是好的,能够一针见血的切中事物的要害,可是发展到后面,他延伸出来的却是非常凶狠且猛烈的有害的状态。这想法非常灵活,能够随时发生转变,可是同样的,他又难以抵御念头的吹袭,难以在凶猛的念头中保持自己的身姿。
穿。破,透。
箭。光芒外射。
粘。粘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絮。柳絮。柳树上白而柔软的像棉花一样的东西。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他能够发出自己的光明,轻易的破除那表现出美好姿态的思想和人的另一处神识的阻碍。可是他在穿透这处神识的过程中,却无法避免的被那处神识之上的一些洁白而柔和的思想所沾染,就好像那来自上界的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一定光明的思想落入凡尘之中一般,能够在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下,给人带来来自更高境界的微小的光明。
微躯。微贱的身躯。
负重。担负重任。
嚣嚣。多言貌。指的应该是蜜蜂飞舞时的嗡嗡的声音。
薄翅。非常薄的翅膀。
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小小微躯能负重,嚣嚣薄翅会乘风。他这“仿佛落在人间的来自更高境界的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微小的光明的又沾染了另一处神识气息”的想法虽然小,又不是那么贵重,给人带来的光明也不是十分明亮,却能够担负重任。他那不断表现出来的声音虽然令人的神识难以清净,却能够随着念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椽。又称椽子,是密排在桁上,与桁正交,直接承受望板极其上屋面的重量的构件。指的是行者这取经的真心,现在承担的是来自这参禅悟道的境界的最顶端的思想压力。
棱。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指的是说行者这取经的真心是位于这境界顶端的三藏那取经的主念和众僧那通过参禅悟道来修行的思想观念间相互连接和沟通的所在。
钻。进入。
分明。清楚,明白。
却自椽棱下,钻出看分明。三藏这取经的主念,是位于取经人神识最顶端的主导念头;众僧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也是这个境界中的顶端存在,只是他们是位于去西天取经的主念之下的;所以他们和唐僧都是这个境界中的顶层建筑,都是位于房梁上的建筑构造。现在取经人去西天取经的主念已经看到了参禅悟道这主导思想之上的问题,所以他不愿意再用这种参禅悟道的思想去参悟真正的佛祖法门,可是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却还是将佛祖法门交给老僧来参悟,所以行者这么做实际上是承受着来自三藏的压力的。三藏不再认可老僧,老僧也不甘居于三藏之下,三藏这取经的主念,虽然已经看到了参禅悟道这种修行方式的问题,不想再用这种参禅悟道的方式去修行,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去参悟佛祖法门,所以三藏虽然不愿意将袈裟交给老僧,却还是在取经的真心的作用下将佛祖法门交给老僧去参悟。而老僧想将袈裟一直留在他这里,一直由他去参悟佛祖法门,也是源自一颗取经的真心,如果他没有取经的真心,也就不用非要参悟佛祖法门了。他的错误只是过于执着于自己这参禅悟道的思想的好,不愿意改变而已。
现在三藏和老僧之间虽然互不认同,可他们都有着去西天取经的真心,所以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就如那椽棱一般,即承担着来自三藏和老僧间的压力,也是两者沟通的纽带。现在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在发现了异常之后,开始向下延伸,以一种世人不易察觉的姿态看这顶层建筑之下的众多思想的状态,要把这些在参禅悟道的思想之下修行成长的这些思想的举动都看个清楚,明白。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4 22:55:36 +0800 CST  
微躯。微贱的身躯。
负重。担负重任。
嚣嚣。多言貌。指的应该是蜜蜂飞舞时的嗡嗡的声音。
薄翅。非常薄的翅膀。
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小小微躯能负重,嚣嚣薄翅会乘风。他这“仿佛落在人间的来自更高境界的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微小的光明的又沾染了另一处神识气息”的想法虽然小,又不是那么贵重,给人带来的光明也不是十分明亮,却能够担负重任。他那不断表现出来的声音虽然令人的神识难以清净,却能够借助念头发挥作用。
“随着念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改成“借助念头发挥作用”。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4 23:05:26 +0800 CST  
谨守道理

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行者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原文)
草。杂念,不纯正的念头。
纯正。纯粹,不掺加其他成分。
依。依照,按照。
谋。图谋。
行。人之步趋也。
凶。恶。凶恶可怕。
罢。终止某种活动。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前走,比如趁势将别人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向下延伸,发现那些在参禅悟道的修行方式下成长的众多思想都在那里将自己的迫切的姿态表现出来,而当这些思想以迫切的姿态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所代表的思想就不纯正了,有其他的因素参杂其中。他们就用这种有其他因素参杂其中的思想状态,将这有着取经的主念在其中的参禅悟道的境界围在当中,要将他们的欲望突出的表现出来,要以这欲火烧死三藏和行者那取经的主念和真心。
行者这“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见到这种情况之后,笑着自语道:“果然就像我师父说的那样啊!那参禅悟道的思想想要害死我们这取经的主念和真心,图谋得到属于我们的佛祖法门,因此产生了这样狠毒的心思。我想要用真心对他们发动攻击啊,可怜的是他们还禁不住我这真心的打击,如果我就这么直接用真心去打他们的话,一顿棍子就都给他们打死了。如果我那么做的话,师父又该怪我做那些凶恶可怕的事情了。——算了!算了!算了!我不用来自真心的力量去打他们了!我就利用他们突出爆发出来的欲望来对付他们,利用他们的这条计策来对付他们吧,教他们这欲望爆发出来之后,无法停住也就是了。”
从行者的这番话可以看出,他已经认识到就像他师父说的那样,这参禅悟道的思想也有很多虚伪的成分,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好。同时他也在有意识的克制自己,不再动不动就行凶杀人。可是同时可以看出,行者不用棒子打这些人,并不是说他不想杀这些人,他只是在想着用别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5 21:35:00 +0800 CST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原文)
庞、刘、苟、毕。此四神在孙悟空第一上天宫的时候,便与邓、辛、张、陶一同跟着增长天王拦住孙悟空,不让孙悟空进南天门。此时当行者再次来到天庭的时候,这庞、刘、苟、毕依旧还在南天门,所以我认为这庞、刘、苟、毕四神乃是守护南天门的神将。他们守的乃是南赡部洲,欲海之内的众生通往天界的门户。记得当时是增长天王带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领一路大力天丁将孙悟空挡在南天门外的,所以我理解为庞、刘等八神代表的乃是来自天道中有着强大力量的思想的代表。
马、赵、温、陶。佛教有四大天王,为佛教增添了威严感。中国本土道教也有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以威镇道门。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四大元帅是用来祛邪禳灾的四大神将。就是说马、赵、温、关四元帅乃是护道神,是守护天庭,守护天道的神仙。
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控。节制,驾驭。
主子。臣下对皇帝之称。按理说大闹天宫的只有行者一人,庞、刘、苟、毕,马、赵、温、关又都是玉帝手下的神仙,他们跟行者是在对立面上,可是这里他们却以“主子”二字来称呼行者,似乎是有些不妥的。不过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是与天意齐平的思想,既然是与天意齐平的想法,自然也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了。这里面的具体道理,我们还是等到回头重看一至八回的时候再做分析。
行者在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一种跳跃性的思维,使他在心中的想法能够在错与对之间发生转变:发现一种想法是错的之后,就直接跳在其对立面,将这种想法棒杀掉,然后再按照新的想法去做。因为旧的想法是错,是在十恶八邪中的想法,所以行者这一个筋斗,一个思想上的跳跃和转变就是十万八千里,他一下子就能跳出十恶八邪之外。可是这种棒杀,是与天地至仁、至善的本心相违背的,也与取经人想要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思想相违背,所以当行者棒杀六贼之后,三藏训斥了行者,并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当取经人来到这观音禅院之中的时候,行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如果再是一味的将别人棒杀掉的话,那还是会与三藏这取经的主念相冲突,不符合一个要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取经之人的做法。所以他决定不再由自己来打死那些放火的和尚了,而是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现在的行者和以前的行者的目的一样,可是当行者想要用其他非暴力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他的思想就已经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了。这个转变,使得行者一下子就进入了那欲海之中通往天庭的门户所在。
行者的到来,使守护南天门的庞、刘、苟、毕四神都为之躬身,在的行者面前低头了。马、赵、温、关则在行者面前,勉强的控制着自己的背部,以保证他们不对行者低头,说明他们也是要在行者面前低头的,只是勉强控制着自己不向行者低头。庞、刘、苟、毕和马、赵、温、关,不管他们是向行者低头了,还是面前的控制着自己不向行者低头,在他们的内心之中都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说明他们其实都不想向行者低头的。可是行者有着来自真心的强大力量,又是与天意齐平的想法,所以即使是庞、刘、苟、毕这样天道中有着强大力量的思想也无法抗衡。而马、赵、温、关能够勉强控制住自己不向行者低头,说明只有天道能与这种力量抗衡。
行者面对的老僧是在取经的真心的作用之下代表取经的主念去参悟真正佛祖法门的参禅悟道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另一个齐天大圣;这思想乃是七情八邪呈现出圆满状态的表现,自然也拥有强大的力量。面对这样一种思想,到底该怎么降服?庞、刘、苟、毕和马、赵、温、关的表现就给出了具体答案。就是:你靠力量是战胜不了他的,只有谨守道理,才能抵御住这种力量的冲击。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5 21:44:41 +0800 CST  
辟火罩

行者摇着手道:“列位免礼,休惊。我来寻广目天王的。”说不了,却遇天王早到,迎着行者道:“久阔,久阔。前闻得观音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闲到此?”(原文)
免礼。不必行礼。
广目天王。是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观中四大天王的大天王之一,魔家四将之一。西方广目天王,《封神演义》名魔礼寿,据中国大乘佛教众僧云:西尊王能以清净法眼观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广,是无有边界的建筑;目,是眼睛;广目的意思应是说他可以观察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以此来护持三千大千世界。
久阔。表示长时间的分别。
玉帝。玉是纯洁、贵重之物,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无法衡量的贵重之物。帝是帝王。玉帝代表的应是纯洁的、贵重的,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贵重的,位于所有思想之上的,所有思想都必须遵从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我们还看不清楚,只能放在这里,等以后慢慢再看。
行者见了庞、马八神的举动之后,摇着手,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告诉他们你们想错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孙悟空了,我这次来到南天门里,不是像你们想的那样来捣乱的,他说道:“你们不必对我行礼,不必对我低头;也不要因为我的出现而惊恐,我不是倚仗着我的强大来闹事的,不是想要跟道竞争的。我是到这里来找广目天王的。”
一个人人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其他思想,要众人低头,他能看到的东西就无有边际;不倚仗着自己的强大对道进行冲击,那么他的做法就在道的范围之内,而不是背道而行。人处于这样的状态,就可以看到无边的与道相合的思想和观点,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的,小范围的思想表现,这个时候他就与广目天王的境界相合了,所以当行者在南天门上摇着手对众神说“列位免礼,休惊”的时候,广目天王出现在行者面前,对着行者道:“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你这代表真心的想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达到过我这能够看到无边事物的境界了。我先前听说在那欲海之上,观察世间声音的追求大觉的思想来到天庭,以他那“将众生从苦难和苦难因中解脱出来,给人以快乐和快乐因”的思想来见那居于所有思想的主导地位的思想,并从中借得四值功曹,从大的时间段到小的时间段都要保护取经人,并且记录取经人不管是大的时间段还是一时一刻的作为,借得这自然中的阴阳二气还有那突出显露出来的去吧,去追求大觉的思想等,去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并且说你这代表真心的想法,也拜服于那去西天取经的主念之下,要在这去西天取经的主念的教导下成长了,怎么今天有空闲来这里找我呢?”
广目天王说观音菩萨来见玉帝,先是提四值功曹,这四值功曹是从大到小,从一个很长的阶段到其中某一个阶段的某个点都详细记录,并以此守护取经人的,广目天王说四值功曹就是要行者通过其取经以来经过的这段经历以及其中的每个点的做法来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接着又提六丁六甲,六加六是十二,代表的是一元十二会,自然也。自然中分为是非,正反等阴阳二气,就是说六丁六甲为自然中的阴阳二气,广目天王提六丁六甲,就是要行者用这取经的真心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此进行判断。最后提的揭谛,就是告诉行者,这一切的判断都要以去西天取经为主。要在“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坚定思想之下做出判断,而不要偏离出去。同时这一切都与观世音菩萨有关,暗示行者不要偏离了慈悲之念。广目天王一出现,就将如何在强大欲望的影响下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告诉给了行者。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07-16 12:48:50 +0800 CST  

楼主:炉中人

字数:1688629

发表时间:2018-03-02 06:53: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2:40:46 +0800 CST

评论数:15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