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不一样的隋唐史

隋唐猛人就是多(3)
后来,突厥骚扰大隋的边界,隋文帝杨坚任命燕荣为行军总管,镇守幽州。
燕荣性格残酷,长得又十分凶狠,长史见到他都提心吊胆、失魂落魄。
燕荣可不是省油的灯,当时,范阳卢氏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燕荣看他们不爽,于是,他经常派手下的官吏去找范氏家族的茬,找机会欺负羞辱范氏家族的人。
燕荣还是个好色之徒,他经常以公务之名去基层访问,他不是去调查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他的目的就是看地方上有没有他燕荣看中的美女,只要他看中的女人不管有没有结婚,不管是谁家的,都要好好地享受一番再送回去。
像燕荣这样的人,肯定干了很多杀人放火、欺压百姓的坏事,很多人都恨之入骨,只恨自己能力的弱小杀不了他。
有的人很知趣地离燕荣这个恶霸远点,但是往往事情就是事与愿违,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还是出现了。话说,隋文帝任命元弘嗣为幽州长史,元弘嗣吓得一身冷汗,甚至宁愿得罪当朝的皇帝也不愿意在燕荣的手下当官。
元弘嗣无奈地上书给隋文帝,拒绝隋文帝的这个任命。拒绝皇帝的任命,当然要有充分地理由,否则后果同样很严重。元弘嗣的理由是:燕荣性格太残酷,喜欢往死里揍人,自己在他手下当官怕被他打,甚至自己被他打死都不知道为了什么事?
隋文帝看了元弘嗣的上书后,给元弘嗣回了一封信,安慰道:“你放心去上任好了,朕已经给幽州总管燕荣写了封信,命令他如果要打你十杖以上必须向朕秉报。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元弘嗣还敢推辞吗?他还想不想活了?想不想在大隋的官场里混了?元弘嗣带着一万个不愿意,上任了。
这下可把燕荣给得罪了,后果很严重。领导想找手下人的茬那还不容易吗?
燕荣给新来的长史元弘嗣安排了一个管理粮食的差事,规定,粮仓里不得有一糠一秕,否则就要处罚。
你元弘嗣不是在皇帝面前告我燕荣的状吗?打你十杖以上就要向皇帝禀报吗?那好,我每次打你不超过十下,想我打你十下我都不打你十下,但是我一天可以有理由打你三四次。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说一个偌大的粮仓里没有一糠一秕怎么可能?这下元弘嗣可是有罪受了,一天被燕荣打三四次,屁股打得没一块好肉,坐那就不用说了,就是连睡觉都不能平躺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燕荣和元弘嗣两人之间的仇恨越积越深,燕荣一气之下将元弘嗣关入了大牢,更加残酷的是燕荣命令人不准给元弘嗣送食物,要将元弘嗣活活地饿死。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的慌。”可怜的元弘嗣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头脑发昏,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难道就这样窝囊的死去吗?难道就这样败给了那个杀人魔王燕荣吗?难道就没有机会杀掉处处和自己作对的冤家燕荣吗?不,我元弘嗣绝不是孬种,绝不能败在自己仇人的面前,我要报仇,元弘嗣这样想着,复仇的火焰在元弘嗣憔悴不堪地身体中燃烧了起来,元弘嗣发誓一定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死去,他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更不能被自己的仇人、恨之入骨的燕荣所打败。
于是,元弘嗣捕捉老鼠、虫子等充饥,时间一长,老鼠和虫子等越来越少,已经不能让他吃饱了,元弘嗣就开始吃自己的衣服。
皇天不负有心人,元弘嗣的妻子千里迢迢地从幽州来到了长安,哭着喊着要见隋文帝,为自己的丈夫元弘嗣申冤。
女人一旦爆发起来,能量还真不小,估计她闹得动静比较大,隋文帝杨坚也知道了她为元弘嗣申冤的情况。
于是,隋文帝杨坚派遣考功侍郎刘士龙等人去幽州调查燕荣。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燕荣简直是个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罪大恶极的混蛋。那还说什么?元弘嗣无罪释放,隋文帝将大隋臭名昭著的酷吏燕荣赐死在家中,很多人都拍手称快,甚至有人跪在地上磕头,流着百感交集的眼泪,说:“老天终于开眼了啊,我儿的仇终于报了啊,儿子,你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话说,燕荣的祖坟无缘无故地爬出了很多蛆,这些蛆有组织、有纪律地成群结对地爬到了燕荣的卧室,没过几天燕荣就被赐死在这个卧室里。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3 19:02:50 +0800 CST  
战争前的准备(8)
下面继续接着战争前的准备这个上期没有讲完的话题往下介绍,看看战争前隋朝和陈朝都做了什么?
3.公元588年,农历十一月,初二,隋文帝亲自为出征的将士饯行;初十,隋文帝又驾临定城,举行庄严神圣的誓师大会,全体将士高喊着口号:“打倒陈叔宝,消灭南陈,统一南北!”响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接下来,就来说说在隋朝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之际,陈朝都在干些什么?希望大家看到他们的行为后,不要过于生气。陈叔宝每天都会追求自己的三大爱好,并为此而奋斗终身,那就不用在此赘述了。
陈朝战争前的所做所为:1.陈叔宝是个乐天派,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陈叔宝由于被美女张丽华迷得神魂颠倒的缘故,他在心里面做出了决定,要废掉自己的发妻、黄脸婆、不会撒娇的沈皇后,立自己的宠妃张丽华为皇后(陈叔宝还真是个绝种好男人,要给自己心爱的她一个至高无上的名份),并且要废掉现太子陈胤(陈后主的庶长子,生母为孙氏),准备立他和美人张丽华所生的儿子陈深为太子。
话说沈皇后还真是个贤惠低调的好女人,对于自己的丈夫陈叔宝的冷淡、张丽华在后宫作威作福,她坦然面对,没有半点的怨言,着装朴素,每天都读读书、念念佛经,并且还多次上书劝谏自己的丈夫陈叔宝。
现太子陈胤也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和自己的父亲陈叔宝一样都爱好文学。
陈叔宝是陈朝的国君,没有他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既然皇帝陈叔宝有这样的想法,就不怕没有手下的人支持呐喊。
张、孔二贵妃日夜在陈叔宝面前说沈皇后和太子陈胤的坏话,孔范、沈客卿、蔡徵等一大批阿谀奉承之辈在朝外遥相呼应、推波助澜,陈朝上下一片废掉沈皇后和太子陈胤之声。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陈叔宝废掉了皇太子陈胤,改封为吴兴王,册立他和张丽华的儿子陈深为陈朝的太子。但是,陈叔宝还没来得及废掉沈皇后,而立自己心爱的美人张丽华为皇后,赶上了国亡,没能如愿以偿。
2.萧岩、萧是后梁的宗室,后梁的国君萧琮已经归顺了隋朝,因此,陈朝对他们心中有很强的猜忌,不敢将兵权交给他们二人。于是,陈叔宝把随他们而来的军民都分散到边远地区,不加以重用,任命萧岩为东扬州刺史,萧为吴州刺史,谁来很好的防着他们二位呢?陈朝任命大将军任忠镇守吴兴郡,监视他们二人,并加以防范(这招棋不好也不臭,好一点的就给他们二人实权,让他们仍然率领自己以前的军队,后面我们会知道,他们二人既然投降了陈朝,就打算和隋朝抗争到底,积极抵抗隋朝军队的进攻,但是防着他们二人也是人之常情,他们二人和萧琮的关系太不一般了。但是,接下来的军事部署实在是太让人失望和愤怒了,我想,很多部署并不是陈叔宝想出来的馊主意,而是他身边的很多人在为陈叔宝出谋划策,甚至代替陈叔宝发号施令)。
3.陈叔宝任命南平王陈嶷镇守江州、永嘉王陈彦镇守南徐州。但是不久,陈叔宝就命令陈嶷、陈彦二王带着他们的军队返回建康(陈朝的首都,现在的江苏南京),为什么要将他们召回呢?只为了四个字:虚荣、享乐,其中虚荣是主要原因。
因为,陈朝算了算农历的春节很快就要到了,这可是个值得好好庆祝的传统节日,再加上春节过后,正月十五闹元宵,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日子。所以,为了很好的庆祝一番,又趁机向后梁归附的军民面前显摆一下大陈王朝的实力(你们瞧陈朝的综合国力非常强大吧,所以你们投降我们大陈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你们能做大陈的子民是多么地幸运),所以,陈叔宝一纸令下,将他们二位以及他们二位率领的军队船只都召回了首都建康。所以,后来隋朝的大军经过这里时,偌大的江面上没有一只船,隋朝的军队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阻挡,一路扬帆,直逼建康城下。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3 21:17:30 +0800 CST  
战争前的准备(9)
4.陈朝湘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陈宣帝陈顼第十二个儿子,陈叔宝的弟弟),在职时间长,非常得民心,陈叔宝因为他据有长江上游,心中猜忌他。于是,陈叔宝打算让自己的亲信施文庆去代替陈叔文,并召回陈叔文,趁机剥夺陈叔文的兵权,给他个虚职。
你说施文庆除了会哄陈叔宝开心,带兵打仗他能行吗?但是,就是这么个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的家伙,当文官当厌了,想试试当武将的感觉,非常乐意去接替陈叔文。施文庆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干了不少的坏事,绝不能将自己的大权交给外人,于是,他推荐和自己穿一条裤子的沈客卿代替自己掌权。
5.在施文庆还没有赴任的一段时间内,他和沈客卿两人共同执掌朝政。大将军樊毅对尚书仆射袁宪说:“京口,采石(在今马鞍市西南七公里处)是战略要地,一定要各派五千精兵,还要出动“金翅”战船两百艘,沿长江上下往来巡查,以防备隋朝。”
袁宪和骠骑将军萧摩诃都觉得樊毅的这个提议好。但是,有人站出来,强烈地反对,这个人就是即将赴任的施文庆,他之所以反对,不是有什么高见,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如果这个方案通过的话,他施文庆还有多少兵可带?朝廷说不定因此会撤销自己的赴任。
沈客卿也希望自己的顶头上司施文庆前去赴任,总是在施文庆手下,这次可是自己出头露面的好机会。
于是,他们二人在朝堂上说:“如果你们有什么请求,不一定面陈皇帝。你们可以将请求写在奏章上,我们会立即面呈皇帝。”
袁宪等人一听,也觉得有那么一点道理,毕竟他们和皇帝陈叔宝不是太熟,没有施文庆他们和陈叔宝的关系混得好,他们知道陈叔宝现在说不定衣衫不整地抱着美女呢?如果打扰了皇帝,惹得陈叔宝不高兴,原本能同意的,说不定一句话就拒绝了。
于是,他们写好了提议交给了施文庆和沈客卿。可是,施文庆和沈客卿根本就没打算让皇帝陈叔宝知道这个方案,所以,才想出来这么个法子骗他们。
施文庆和沈客卿拿着他们写的提议进宫,对陈叔宝说:“隋朝入侵那是常事,边镇将领足以抵挡。如果从京师调派军队舰船,恐怕会引起恐慌,影响军心。”
6.后来,形势越来越严峻,可以说陈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了,袁宪等人不得不多次面奏皇帝陈叔宝。但是,施文庆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是强烈反对他们的提议,他对陈叔宝说:“春节的大朝会即将来临,南郊祭祀那天,太子必须率领足够多的军队,如果现在向京口、采石以及江面上派遣军队和战船,南郊祭祀就得作罢,祭祀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可万万不能作罢啊!”
陈叔宝说:“现在暂且派出军队和战船,如果北边无事,就顺便使用这支军队跟从太子到南郊参加祭祀,可谓一举两得,又有什么不可呢?”
要是别的皇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马上就一道圣旨,说都得闭嘴,不要再说了,也没人敢再说了。但是,陈叔宝就是陈叔宝,他是独一无二的,他和别的皇帝就是不一样,在一千五百年前,他就发挥了民主议会之精神,大臣们可以畅所欲言,看谁支持的人多,就同意谁。
施文庆继续不依不挠地说:“这样做会被邻国知道,隋朝就会认为我国弱小,因此而小看我们大陈王国。”
施文庆还真是个倔脾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花重金贿赂江总,原本江总就和施文庆关系很好,又拿了人家东西。于是,江总尽心尽力地为施文庆游说,陈叔宝的耳朵都听得长茧了,一边是出兵,一边是不出兵,而且双方都有大批地支持和拥护者,同意谁的意见都会有对方的人反对?他妈的,太烦人了,这还让不让老子追求三大爱好了?不是诚心和老子过不去吗?
陈叔宝又充分发挥了民主议会之精神,让你们去讨论吧,去打口水仗吧,别烦老子就行了。于是,陈叔宝下令由朝廷百官大臣去商议此事。这下陈朝的百官大臣你一句我一句,吵的唾沫横飞,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件事就这么迟迟没有决定,但是,陈叔宝清雅了,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三大爱好,要多么逍遥就多么逍遥,比神仙还要快活百倍。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5 10:07:20 +0800 CST  
伐陈之役
大家看了隋朝和陈朝所做所为的对比,会不会对陈朝的行为很愤怒呢?其实,陈朝是有很多忠直的大臣的,可惜,他们说得话不被陈叔宝所采纳,他们没有实权,陈叔宝更加地倾向于奸佞之臣,陈朝的灭亡屈指可数了。
下面来介绍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效果最明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场战争——伐陈之役。这场战争在公元588年秋就已经正式打响了,只是那时还没有和陈朝的军队碰上,发生全面的交锋。
当隋朝的大军快要来到长江北岸的时候,军师高颎问吏部侍中薛道衡:“此次大举伐陈,能一举攻下陈朝吗?”
薛道衡回答说:“一定可以攻下。我听说晋朝著名术士郭璞曾经预言:‘江东地区分王立国三百年后,当于中原统一。’现在三百年已经到了,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皇上生活节俭,勤于政事,爱民如子。而陈叔宝却荒淫奢侈,昏庸无道。以有道伐无道势必克也。第三个原因是:国家的安危兴亡在于用人,陈朝任命江总为宰相,而江总只会赋诗饮酒,不理朝政,又提拔小人施文庆、沈客卿、孔范等。第四个原因是:我们大隋政治清明、地大物博,陈朝政治腐败、地域狭小。估计他们的军队不过十余万,西起巫峡,东至大海。如果分兵则势力孤单弱小,合兵则顾此失彼。综上四点原因,此次伐陈之役,一定会凯旋而归。”
谋略过人的高颎听了大学士薛道衡的话,连连点头,称赞道:“听了你的分析,让人豁然开朗。我原来只是钦佩你的才学,没想到你对军事战略还如此精通啊,实在是令我佩服不已。”
这场战争由秦王杨俊率领的部队打响了第一枪,南陈后主诏令大将军周罗睺负责指挥监督巴峡一带沿江的军事活动,抵抗杨俊的部队。
紧接着,大将军杨素率领自己装备超级优良的水军顺流而下,穿过三峡,进至流头滩。陈朝将领戚昕率领青龙战船(当然和杨素的五牙战舰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了,估计十艘青龙战船干不过杨素的一艘五牙)一百余艘防守狼尾滩。狼尾滩可是块重要的军事要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隋朝将士有点灰心丧气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杨素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他声如洪钟地对全体将士说:“这里地势险要,如果我军白天进攻的话,敌军就会利用地形优势,对我军十分不利,如果我们在晚上发动突然袭击,敌人很有可能被突如奇来的进攻,吓得魂飞魄散。所以,我们打起精神来,以必胜的信念,在夜晚向敌军发动最猛烈的进攻。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将士们挥舞着手中的拳头,高声呼喊着。
于是,杨素派遣仪同三司王长袭领兵绕到长江南岸、大将军刘仁恩率军绕到北岸,确保在天亮之前一定要赶到预定的地址。杨素一声令下,三路大军(杨素自己率领一部分军队)一起向戚昕的部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戚昕仓惶而逃,杨素俘获了大量的陈朝将士,慰劳后加以遣返,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杨素打败了戚昕后,率领水军继续顺流东下,舟舻舰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旌旗甲胄耀眼夺目。杨素风流倜傥坐在高高在上的五牙战舰上,陈朝人看见了,都心中害怕得不得了,感慨道:“清河公真乃长江水神也!”
陈朝沿江镇守的将领们听说隋朝大军很快就要到来,都相继派人骑马将这一严峻的军情飞报给朝廷。但是,施文庆、沈客卿把这些十万火急的军情全部压了下来,没有报告给皇帝陈叔宝。
杨素和杨俊他们率领的部队从侧翼强有力地重创了陈朝的水军。后面的战斗将更加地精彩,他们直取陈朝的京师所在地建康,并一鼓作气攻下了建康,活捉了南陈的皇帝陈叔宝。
公元599年农历正月初一,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陈朝的将士还沉浸在节日(不知道是不是和现在过春节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的喜庆之中,他们大碗吃酒,大口吃肉,快活地不知今日是何年?陈朝的皇帝估计也喝醉了,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陈叔宝心情很愉快,今天又是个值得好好庆祝的日子,晚上的夜活动一定要搞得别出心裁,一定要尽兴地玩个痛快。
相比于陈朝,韩擒虎和贺若弼这两位隋朝的将领以及他们手下的将士就要压抑地多,虽然对于他们来说,今天同样是个值得好好庆祝的节日,但是他们今晚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所以他们没有一个人喝酒。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5 12:08:20 +0800 CST  
伐陈之役(2)
这一天,大隋名将贺若弼知道陈朝的将士肯定会喝酒的,敌人的防备肯定比较松,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还犹豫什么呢?于是,贺若弼率领军队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主城区)顺利地渡过了长江。
这长江天险也太好过了吧,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呢?原来,贺若弼早就知道隋文帝有讨伐陈朝的想法,于是,他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为了今天能够人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当然,选的日子也比较好,陈朝的将士十有八九喝醉了,估计也是早有预谋)。
贺若弼事先做了哪些准备呢?1.起先,贺若弼卖掉军中的老马,大量购买陈朝的船只,并把这些船只藏了起来,然后又购买了破旧船只五六十艘停泊在小河里。陈朝派出的间谍一看,认为隋朝没有船只,没有船只也就意味着隋朝不可能渡过长江,便放松了对隋朝军队的警惕。
2.贺若弼要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当轮换交接时,都一定要集聚广陵,于是隋军大举旗帜,搞得跟对陈朝发动进攻一样,于是,陈朝急忙调集军队加强防备,随后才知道这是隋朝士卒在换防交接。久而久之,陈朝对此习以为常,就不再加强戒备了。
3.贺若弼还有个爱好,那就是打猎,他故意虚张声势,搞得跟打仗一样,陈朝加强防备了才知道原来是贺若弼在带领士兵打猎。久而久之,陈朝便放松了对隋朝的戒备。
贺若弼之所以事先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其目的就是要陈朝放松对自己的戒备,这样自己的部队才有可能渡过波浪汹涌的长江。贺若弼花尽心思所要得到的目的终于得到了,渡过了长江对于贺若弼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一天夜里,大隋无敌猛将韩擒虎也率领将士五百人从横江渡采石(陈朝大将樊毅提出要多派些兵和战船,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守,看来的确是个非常明智的提议),陈朝守军全都喝醉了,韩擒虎轻而易举就攻下了采石。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二,陈朝采石镇守将徐子建携带告急文书飞骑赶往都城建康,报告隋军已经渡江,这一天大的消息。
估计陈朝的皇帝陈叔宝庆祝节日酒又喝多了,美女玩多了,当天没有处理这一爆炸性新闻。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农历初三,陈叔宝才不急不慢地召集公卿大臣进宫商议军事部署。
初四,陈后主下诏书说:“隋军胆敢进攻我们大陈王朝,就好像蜂虿有毒,应该及时扫灭。朕当亲自统帅大军,一举消灭自不量力的隋军,廓清天下。”
于是,陈叔宝任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三人为都督,任命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两人为监军,又派遣南豫州刺史樊猛统帅大军出守白下城,散骑常侍皋文奏统帅军队镇守南豫州(今宣城)。
有意思的是,聪明的陈叔宝知道“人多力量大”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他下令不管是和尚、尼姑、道士,只要参军就会得到朝廷的重赏。
初六,有勇有谋的大将军贺若弼率领大军攻克了京口(今镇江),活捉了南徐州(长江以南地区,跟现在的徐州不是一个概念)刺史黄恪。
话说贺若弼这个大隋一代名将的头衔可谓是名至实归,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有士兵私自在街市买酒而喝的,会被立即斩首。
贺若弼是优待俘虏的,他将所俘获的陈朝将士六千多人,全部释放了,并发给他们粮食,附带赠送隋文帝杨坚骂陈叔宝二十大罪的宣传册,让他们四处宣传宣传。所以,隋军所到之处,陈朝军队是节节败退。
当时,陈朝南豫州刺史樊猛还在京师建康,由他的儿子樊巡代理南豫州的事务。初七,大隋名将韩擒虎率军攻打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下了姑孰城,俘虏了樊巡及其家人。皋文奏统帅的军队也打了败仗,退到长江以南地区。江南地区的父老乡亲们早就听过韩擒虎的威名,前来军营拜见投降的人昼夜不绝(个人觉得韩擒虎的名声比贺若弼响亮,韩擒虎不需要宣传,只带五百士兵,就将陈朝闹得天翻地覆,所向披靡,韩擒虎的武艺有多高?韩擒虎有多么勇猛?所以,有人说韩擒虎之所以能首先俘获陈叔宝是运气,我认为运气的成分并不多,本事和能力的成分更多一点)。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5 14:10:00 +0800 CST  
伐陈之役(3)
陈朝大将军鲁广达的儿子鲁世真在新蔡,和他弟弟鲁世雄一起率部投降了韩擒虎,并派遣的亲持书信劝自己的父亲鲁广达投降隋朝。鲁广达当时率军驻扎在建康,看到自己儿子的这封劝降亲笔信后,气得差点晕了过去,狠狠地骂道:“逆子啊逆子!”
紧接着,他上表弹劾了自己,并亲自来到陈叔宝的面前,请求治罪。菩萨心肠的陈叔宝不仅没有责备鲁广达,还好言相劝道:“朕知道你的忠心,你也不必过于自责,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一定要为国家而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鲁广达跪在地上,磕头如倒蒜,泣不成声地说:“谢皇上,臣一定拼死杀敌,死而后已!”
“来人哪,为了表彰鲁将军一片赤胆忠心,赐黄金二百两!”
鲁广达泪如泉涌,哭着喊道:“这万万使不得啊,臣有罪,愧不敢当啊!”
陈叔宝说:“鲁将军不必过谦,如果没有别的事,就下去吧!”
鲁广达又给陈叔宝磕了几个响头,这才踉踉跄跄地擦着眼泪退了下去。
大将军樊猛和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龙战船八十艘在白下城的江面上不断地巡逻,以防御从六合(杨广率领大军的所在地,是隋军的中央司令部,而贺若弼和韩擒虎相当于前锋部队)方向发动进攻的隋军。
陈后主因为樊猛的老婆孩子都被隋军俘获了,怕他会有异志,打算让任忠代替他。于是,陈后主派遣萧摩诃向樊猛讲明情况,希望樊猛主动让贤。
樊猛一听皇帝陈叔宝开始怀疑自己,他火冒三丈地对萧摩诃说:“萧将军,我樊猛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知道吗?回去告诉皇帝,我萧猛世代受国家的恩惠,在国家危亡之际,一定要挺身救国,绝不会顾念亲情,为小义而失大义的。”
萧摩诃只好回来将樊猛的话转告给了陈后主,陈叔宝十分感动,就没有再违背樊猛的意愿,就此而止了。
从陈叔宝对待樊猛的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陈叔宝是个优柔寡断之人,没有领导者应有的气魄和霸气。其实,既然怀疑了樊猛,何必让萧摩诃去劝说呢?直接一纸令下,剥夺了樊猛的兵权不就得了吗?这样一来,樊猛的心里面肯定很不是滋味,如果他有一点点叛国投敌的想法,我估计他因为此次事件,真的会投降隋朝,事实证明樊猛的确是个大大的忠臣,即使如此,他仍然没有失去作为一个臣子的气节,他将同陈朝共存亡。
这个时候,贺若弼率领大军从北面,韩擒虎率领大军从南面,两面夹击建康城。陈朝沿江的守将们都纷纷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贺若弼很轻松地占领了曲阿,他留下一部分将士在曲阿这个地方阻挡陈朝援军的到来,自己率主力部队进逼陈朝的京师建康。
陈后主命令司徒、预章王陈叔英率军守卫朝堂,萧摩诃率军驻守乐游苑,樊毅率军驻守耆寺,鲁广达率军驻守白土冈(今南京城东),忠武将军(这个头衔起的真有意思,你说孔范他忠吗?他武吗?但是牛逼倒吹得天下第一)孔范率军驻守宝田寺。十五日,任忠率军自吴兴入援京师建康,驻守朱雀门。
很快地,贺若弼率军来到了钟山,驻扎在白土冈的东面。晋王杨广派遣总管杜彦和韩擒虎合军,共计两万将士驻扎在新林。
隋朝蕲州总管王世积统帅水军出九江,在蕲口击败陈朝军队,陈朝将士大为惊恐,向隋军投降的人络绎不绝。晋王杨广上表禀报军情,隋文帝非常高兴,于是宴请和赏赐百官群臣。
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陈朝真的就没救了吗?其实不然,当时陈朝的建康城固若金汤,还有十多万精锐部队,打他个一年半载绝对不成问题,如果陈叔宝换成李世民,说不定能让隋朝的五十万大军有来无回,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陈叔宝哪懂得什么军事?他继续追求自己的三大爱好:喝酒、泡美女、吟诗作乐。他将国家事务都交给了施文庆,施文庆是何许人也?陈朝有那么多忠贞之臣:袁宪、任忠、鲁广达、樊猛等等。陈叔宝把国家事务交给谁不好?干嘛一定要交给施文庆、沈客卿之徒吗?
施文庆知道将帅们都痛恨自己,担心他们掌权之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胡弄陈叔宝说:“这些将帅们平时就对陛下您心存不满,觉得您对待他们不够好,现在到了危机时刻,怎么可以完全信任他们呢?”因此,这些将帅凡是有所请求,绝大部分被施文庆等人压着,未能获得批准,这些将帅们真急得哭爹喊娘,真正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6 10:19:50 +0800 CST  
伐陈之役(4)
当贺若弼进攻京口时,陈将萧摩诃曾经请求率军出战,陈后主没有允许。等到贺若弼到达钟山时,萧摩诃又上奏说:“贺若弼孤军深入,没有援军,如果趁机出兵袭击,一定可以将他打败。”陈叔宝还是不许。
陈叔宝召集萧摩诃、任忠等大臣在宫中商议军国大事,任忠说:“兵法有云:速战速决对来犯之军有利而无弊,坚守不出对守军有利而无弊。现在我们国家兵多将广、粮食充足,应该加固城墙,沿秦淮河建造栅栏,隋军虽然来战,我们不轻易出战。然后派一小部分兵力截断长江水路,让隋军相互之间音信不通,这样他们就会人心惶惶,军队的士气就会低落,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一战而胜。陛下您可以给我精兵一万,金翅战船三百艘,顺江而下,突然袭击六合镇,这样,隋朝军队就会误认为渡过长江的隋朝将士已经被我们消灭,他们的攻势一定会有所减弱。另外,臣和淮南地区的居民以前就互相熟悉,去济南听说是臣率军前往,必定会群起响应我。我再扬言将要率大军进攻南徐州,断敌后路,这样他们就会无心恋战,不战而退。等到春天地到来,雨水的增加,上游的周罗睺等人一定会前来增援的。这是一个退敌制胜的良策,希望陛下您不要再犹豫了,一定要采纳,只有这样国家才有救啊!”
任忠说得实在太长了,军事白痴陈叔宝听着听着,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会不会在想自己心爱的她现在有没有想自己呢?所以,等任忠说完后,陈叔宝伸了个懒腰,说:“你们都退下去吧,让朕再考虑考虑。”陈叔宝依然没有听从任忠的建议。
但是令人异常气愤的是,第二天,军事白痴陈后主忽然说:“与隋军总是这样僵持着,令我十分地烦恼,可叫萧摩诃出兵攻打敌军。”
任忠扑通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道:“现在不是出战的时候,请陛下您千万不能令萧将军出战啊,我军宜守不宜攻,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陈叔宝不耐烦地说:“任将军难道是怕了隋军了吗?”
忠武将军(牛逼大王)孔范连忙顺着皇帝的意思说:“在臣看来,隋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以和我们陈朝的军队相提并论么?所以,我请求陛下下令与隋军进行决战,我军必胜无疑,我将为陛下在燕然山刻石立碑,记录陛下千秋万代的不朽功勋!”
陈叔宝听了孔范的话,非常高兴地说:“孔将军说得极是,不知萧将军愿意率军与敌军一战吗?”
陈后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萧摩诃还敢说个不字吗?萧摩诃只好答道:“以前与敌作战,只为了国家和自己,今日与隋军作战,还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臣愿意率军与敌人决战到底。”
于是,陈叔宝拿出很多金银财宝,分配给将士作为奖赏,希望以此提高军队的战斗激情和誓死杀敌的决心(其实这样做,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士兵杀死敌人后,第一反应就是割下敌人的鼻子赶紧向主将邀功,等着拿赏钱,过好日子去了,就无心再战了)。
农历正月二十,陈叔宝命令大将军鲁广达率军在白土冈摆开一字长蛇阵,由南向北一次是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这个长蛇阵南北长达二十里,这样的阵势再加上事先就没怎么演练,谁都能看出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首尾进退不相知,只要有一个人跑,大家都跟着跑,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兵败如山倒很容易发生在这样的阵势里。
隋朝大将军贺若弼率领轻骑登上了山顶,看到陈朝摆出了这么个愚不可及的阵势,张开双臂,哈哈狂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贺若弼也!”
于是,贺若弼连忙下山,来到自己的军营,率领将士八千人,也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战,一口吃掉眼前的陈朝军队。
是不是陈朝军队真的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呢?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呢?其实不然,陈朝的士兵战斗力依然非常强悍,隋朝的士兵此时比较累,真正打起来不一定有陈朝的士兵精力充沛。
但是,有三个不利的因素摆在了陈朝军队的面前。第一个,我认为也是本次战斗陈朝军队失败的主要因素是牛逼大王孔范亲自带兵打仗了。
孔范他会打仗吗?吹吹牛,哄陈叔宝开心那是无人能及,但是,打仗那可是真刀真剑往死里砍对方,孔范这样的胆小鬼估计见到血就害怕,还怎么带兵打仗呢?所以,后来孔范带着自己的士兵带头拼命地跑,导致陈朝士兵跟着主将跑,军队一跑便不可收拾,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惨烈局面。假设孔范没有带兵,我想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毕竟隋将贺若弼才带八千人,而陈朝的将士至少有三四万人。三四万对八千,你贺若弼又没比别人多长个脑袋,任忠、鲁广达、樊毅、萧摩诃个个身经百战,都不是孬种,好欺负的主。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6 12:22:00 +0800 CST  
@张宁熙 294楼 2014-06-27 13:00:00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又到周五,送上问候!明天就是周末了,好开心!
—————————————————
呵呵,明天还要上班哦!祝你周末愉快!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3:05:15 +0800 CST  
伐陈之役(5)
第二个对陈朝军队不利的因素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军事智商为负的陈叔宝所摆出的一字长蛇阵。一字长蛇阵也是个比较有名、有威力的好阵势,但是前提必须要反复演练,相互之间要配合地非常默契,才能发挥这种阵势的威力,显然陈朝军队在之前根本就没有演练过,再说了,有孔范这样的贪生怕死鬼领导着一部分军队,其他将领怎么能和孔范配合得好?所以,陈朝摆出一字长蛇阵,等于躺着让贺若弼的军队砍杀,弊端显而易见。
第三个不利的因素是陈朝的军队总是打败仗,好像隋朝的军队是可怕的魔鬼、不可战胜一般,时间一长,陈朝的军队自信心开始严重不足。没有信心和斗志的军队,即使很强大,也像没有长牙的猛虎,很难打硬仗,很难取得最后胜利。
有人会说还有个原因:陈叔宝泡了萧摩诃的女人,萧摩诃很生气,所以,萧摩诃战斗的激情不是很高。我觉得这个因素的确存在,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小,我相信大将军萧摩诃在重要关头,还是分得清孰重孰轻的。史书上只是说萧摩诃初无战意,后来萧摩诃肯定也拼死力战,不想败在贺若弼的手下,败在贺若弼手下那对他来说的确是件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
战斗很快正式地打响了,鲁广达率领部下拼死力战,隋军曾经四次被迫撤退,贺若弼部下战死了五六百人,伤一千多人,损失惨重。陈朝士兵获得隋军人头,纷纷跑去献给陈后主以求得奖赏,贺若弼看到臣朝军队骄傲轻敌,于是,他再一次率军冲向了孔范的军阵。
牛逼大王孔范这次再也牛逼不起来了,他带领士兵掉头就跑,陈朝的士兵以为自己的军队败了,那还说什么?赶紧跑啊,跑得越快生还的机率也就越大,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陈朝军队被踩死的就多达五千人,被隋军趁机杀害的不计其数。隋军总管员明擒获了萧摩诃,把他送交了贺若弼,贺若弼一看对方是将军的着装,就问:“你是何人?担任何职?”
萧摩诃神色自若地说:“你不必知道我是谁,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贺若弼的手下有人认出来,说:“他就是陈朝的大将军萧摩诃。”
贺若弼一听,十分生气地说:“原来你就是萧摩诃啊,经常带兵骚扰我们大隋的边界,今日就让你血债血偿。来人啊,拉出去斩了!”
萧摩诃哈哈大笑,说:“没想到隋军还有人认识我,我萧摩诃死而无憾,快来杀了我吧。”
贺若弼一看萧摩诃如此地不怕死,觉得他是条好汉,从心底里开始对萧摩诃产生了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情,就改变了主意,说:“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朝的萧将军啊,果然是条好汉,今日能与你相见,也是一种缘分,来人啊,给萧将军松绑。”
于是,贺若弼以礼相待萧摩诃。
任忠连忙骑着马进入了建康城,谒见陈叔宝,叙说了失败的经过,然后说:“陛下您好自为之,臣是无能为力了!”
陈叔宝一听,很是惊慌,心想:现在敌人打到家门口来了,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这个时候撂挑子,还有谁来保护我呢?我可不想死啊!于是,陈叔宝拿出两串金子,让他再募兵出战。
任忠从这个时候起,已经不忠了,开始有了投降敌人的打算,他骗陈后主说:“陛下只有赶紧准备船只,前往上游会合周罗睺等人统率的大军,我当豁出性命护送陛下。”
于是,陈叔宝命令任忠去准备船只,准备好了船只,一定要来接自己出逃,皇宫再好,也无法呆了。
任忠欣然接受了陈后主的任命,下去了,他真的是去准备船只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忠可是个相当精明的人,从他上次给陈叔宝出的计策就可以看出。他知道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了,陈朝军队必输无疑,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他任忠难道真的要为国家、为皇上而舍生取义吗?
任忠给出的答案(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好好地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好好地活下去,任忠早就想好了,那就是投降隋朝,最好还能为隋朝做点贡献,隋朝会记着他的功劳的,等隋朝军队彻底胜利的那一天,能够给自己个大官当,最起码比陈朝的那些此时此刻还在顽强反抗、执迷不悟的人官职高。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3:33:59 +0800 CST  
@笨笨的熊521 297楼 2014-06-27 13:40:00
写的太好了
—————————————————
谢谢,欢迎您提出不足或提出您的见解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4:39:41 +0800 CST  
伐陈之役(6)
怎么为大隋立功呢?这难不倒聪明的任忠,他早就想好了,很有可能在与贺若弼交战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在心里面做好了预案:1.和贺若弼的这一仗要好好地打,打赢了,国家还有希望,但是,万一这一仗都能打输,那么国家真得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2.这一仗打输了,陈国也就离亡国不远了,那么自己只有对不起陈国,投降隋朝了。难道举起双手投降就行了?那可不行,隋朝会正眼看你吗?既然投降就一定要为隋朝立点功劳,这才是我任忠一贯做事的风格,要让隋朝皇帝觉得我任忠还是个有用之才。到底如何立功呢?任忠眼珠子一转,办法有了。任忠打算派一部分军队去迎接隋朝的军队,向他们表明自己不仅愿意投降隋朝,还要给隋朝献上一份厚礼——陈朝皇帝陈叔宝。
这就是为什么任忠骑马来见陈叔宝的原因?任忠一开始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任忠对陈叔宝说得话(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现引出《资治通鉴》的原话:“官好住,臣无所用力矣!”)就可以看出任忠在心里面其实想对陈叔宝说:“陛下您好好保重吧,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臣不能在陛下身边再伺候您了,臣已经尽力了,尽忠了,希望您不要怪臣啊!”任忠是在心里面哭着和陈叔宝见君臣最后一面的,这也是任忠最后一次以臣子的身份伺候在陈叔宝身边,自古多情伤离别,任忠也算是尽忠尽节、有情有义了。但是,陈叔宝没有理解任忠这句话的意思,陈叔宝以为任忠打了败仗,一蹶不振、气馁了,于是,陈叔宝给任忠金子是想让任忠振作起来,再次为自己杀敌。任忠已经做好了要将陈叔宝献给隋朝的准备,他骗陈叔宝,就是要陈叔宝别乱跑,自己好引着隋军活捉思想懈怠的陈叔宝。
下面来看任忠具体是如何做的。任忠首先带领着一部分军队去向隋朝军队投降,正好碰到了韩擒虎率领的大军。
骑在马上的韩擒虎大声问道:“来者何人?是陈朝的将士吗?”
任忠连忙下马,单膝跪地抱拳说:“在下是陈朝大将军任忠,特地是向隋朝投降的。”
韩擒虎捋了捋胡须,高兴地说:“原来是任将军,久仰大名啊,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多礼!”
任忠感慨地说:“是啊,陈朝是要亡国了,臣已经将皇帝安排在一个地方,这就引韩将军前去。”
韩擒虎一听,兴奋地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要是抓住了皇帝陈叔宝,那可是立了头等功啊,从此高官厚禄就等着自己呢!韩擒虎抱拳高兴地对任忠说:“那就有劳任老将军了!”
于是,韩擒虎和任忠等人骑马一路狂奔,陈朝的很多士兵听说是韩擒虎率领着大军前来,都望风溃逃。韩擒虎率领着大军一路凯歌地来到了朱雀门,离皇宫只有一步之遥了。
朱雀门的将士都是好样的,他们拿起了武器,准备和隋军决一死战,以身报国。这个时候,任忠走了出来,流着眼泪,对守卫朱雀门的所有将士们说:“将士们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个个都是精忠报国的英雄,但是陈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老夫都投降了,难道你们还要白白地送上性命吗?都回家去吧!家里的亲人在呼唤着你们呢!”
守卫朱雀门的将士们这才放下手中的武器,纷纷跪在了地上,恸哭不已,一直哭到天黑,才脱下军服,怀着复杂地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
皇帝陈叔宝命令太监宫女们赶紧去准备衣服、金银珠宝,怀着焦急地心情等待自己的救星任忠来接自己。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任忠的半点消息,要是在平时,陈叔宝烦恼的时候,是要喝一壶酒的,但是,今天陈叔宝没有心思喝酒,他保持着格外地清醒和紧张,当他紧张烦恼的时候,会一会儿抱抱坐在自己左边的张丽华,一会儿抱抱坐在自己右边的孔贵妃。除此之外,他在心里面不断地呼唤着任忠:任忠啊任忠,你一定要来接朕啊,千万别出什么差错,朕的小命可就在你的手里了。
就在这时,一位平时不起眼的小太监走着快步,来到了陈叔宝的面前,跪在地上哭着对陈叔宝说:“皇上,您快躲起来吧,隋朝的军队很快就要来到宫里了。”
陈叔宝的脑袋嗡嗡直响,他不解地问:“隋军怎么来得这么快,任忠他人呢?他怎么不来接朕?”
小太监愤愤不平地说:“隋军就是任将军引来的。”
陈叔宝满脸恐惧地问身边的两位美人:“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我的脑袋恐怕保不住了啊!”
没等两位美人回答,陈叔宝拉着两位美人的手,就要往外跑。这时一个人挡住了陈叔宝前进的道路,厉声说:“隋军到来,必定不会对陛下有所冒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陛下还能躲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请求陛下整理整理衣冠,端端正正坐在大殿上,依照当年梁武帝见候景的作法。”
这个人是一直不被陈叔宝重用的尚书右仆射袁宪。
陈叔宝吓得魂都飞了,哪里听得进去袁宪说得话,陈叔宝感慨地对袁宪说:“朕一直都疏远你,虽然给了你尚书仆射的职位,却没有给你尚书仆射应有的权力,但是,危急关头只有你还在这里,朕内心非常地惭愧啊,这不是朕没有德行,也不要怪朕,而是江东士大夫的气节全都丧失尽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5:36:00 +0800 CST  
伐陈之役(7)
说完,陈叔宝不顾袁宪的阻拦,抓住两位美人的手,飞奔而去,一直跑到一口枯井旁才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脚步。
陈叔宝对身旁的两位美人说:“朕先跳下去,然后你们一个一个往下跳!”
张丽华流着眼泪说:“臣妾不敢,真的不敢往下跳啊!”
孔贵妃也哭着说:“陛下,臣妾也不敢啊!”
陈叔宝紧紧地将二位美人搂在了温暖的怀里,鼓励道:“你们别怕,朕会在井下接住你们的,不会摔疼你们的。”
于是,陈叔宝纵身就要往井里跳,可是,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用自己的身子遮住了井口,陈叔宝与他极力相争,争了很长时间才跳下了井里,两位美人紧跟着跳了下去。
三个人在井下面躲了很久,听得井上面人声鼎沸,隐隐约约地听见隋军的嘻笑声,宫女妃子们的尖叫声,原来隋朝有的士兵在寻找珠宝,有的压抑了太久、这些宫女妃子们长得又特别的漂亮,他们便冲动了起来。
当时沈皇后、太子陈深等人窦端坐在宫中,隋朝将士单单找不到重量级人物陈叔宝。对于隋朝将士来说陈叔宝可真是天大的宝贝,谁要是活捉了陈叔宝肯定会得到大大的赏赐。
可是陈叔宝去哪儿了?有陈朝宫人说:“我看到他跑到井旁边,就不见了,莫非他跳井自杀了!”
于是,隋军纷纷来到井边探望。井里的光线不好,隐约是有人,他们忙找来挠钩来钩,陈叔宝可不傻,想钩到他没那么容易。隋军没有别的好办法,决定亲自下井去看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使找到了陈叔宝腐烂的尸体,那赏赐也是大大的。
隋军也不傻,他们在下井之前,要看看这井到底有多深,别为了赏赐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给搭进去了。他们很聪明地找来了石块,往井里投以此来试探井有多深、水多不多?
几个石块扔下去,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啊,不要砸我,不要砸我!”
隋军喜出望外,连忙问道:“你是何人?”
陈叔宝答道:“我是陈国的皇帝陈叔宝是也!不要砸我了,快拿绳子扯我上去,不要杀我,你要什么我都答应你们,金银财宝随便你们拿!”
隋军很快找来了长绳,抛进井中,听得陈叔宝又在喊:“你们要用力扯,我有金银宝贝赏赐你们,切不可扯不牢跌坏了我!”
开始两个人扯,扯不动,又加两个人扯还是扯不动,又加了两个人才勉强扯动。这些隋军说:“毕竟他是个皇帝,骨头比别人要重。”一个人道:“毕竟他是个废物。”
当他们累得满头大汗才将陈叔宝扯上来,一看,却是三个人,美人张丽华、孔贵嫔也一起跟着上来了,所以才这等沉重,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的眼睛向带电一般一眨不眨地盯着美得让人窒息的张丽华和孔贵嫔,真想扑过去,紧紧地抱住这两位美人,好好地享受一番。
人有的时候,就是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甚至压抑着自己的欲望,美女看一看就行了。隋军也只是仔细而细致地看了看,想了想,就打住了,开始干正事了,他们簇拥着陈叔宝来到他们的领导韩擒虎面前,韩擒虎非常高兴,命令手下人严加看管,没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见陈叔宝。
贺若弼率军很快来到了游乐苑,陈朝大都督鲁广达仍然率领残兵败将顽强抵抗,一直厮杀到晚上,一共杀死俘虏隋军数百人,听到陈叔宝已经被隋将韩擒虎俘虏了,才放下武器,面向台城拜了三拜,失声痛哭了起来,对自己的手下说:“我没有能够拯救国家,负罪深重啊,实在无脸见死去的先帝啊!”
说完,鲁广达就要拔剑自刎,被身旁的部下夺下了手中的剑,遂被贺若弼擒获。
贺若弼听说韩擒虎已经俘获了陈叔宝,气得眼睛直冒火光,连忙飞奔来到囚禁陈叔宝的地方,要见见这位活宝,但被看管的士兵拦下了。
贺若弼生气地说:“知道我是谁吗?我要见陈叔宝,你竟敢阻拦我,是不要命了吗?”
其中的一名守卫答道:“贺将军息怒,小的也是奉命行事,没有韩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见,小的实在也没有办法!”
贺若弼气的脸通红通红,狠狠地骂道:“哼,他韩擒虎以为自己是谁呢?竟敢如此放肆,连我都要拒之门外!要不是我死战,他能这么顺利地俘获陈叔宝吗?”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7:36:53 +0800 CST  
伐陈之役(8)
不知不觉间,韩擒虎来到了贺若弼的身后,对守卫说:“既然贺将军如此想看,就让贺将军进去吧!”
于是,贺若弼怒气冲冲地来到了陈叔宝地面前,陈叔宝从来没有见过人对自己发火,非常恐惧,汗流浃背,浑身抖得不停,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再也不要见这么凶的人,可是现实却只能乖乖地来到这个凶狠的人的面前,不停地向他跪拜磕头。
贺若弼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让别国的皇帝给自己磕头,气稍微消了点,对陈叔宝说:“小国的国君见到大国的大臣,按照礼节应该跪拜。你到了隋朝,我们的皇帝是不会亏待你的,仍不失为归命候,所以不必那么恐惧,跟我走吧。”
话音刚落,就要带陈叔宝离开,一个高大魁梧的身躯挡在了贺若弼的面前。
贺若弼气愤地说:“韩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干嘛挡住我的去路。”
韩擒虎也没好气地说:“哼,老夫(韩擒虎这时已经52岁了,古时候52岁的人算是老人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的头发、胡须应该有点花白了,韩擒虎比贺若弼大6岁)还问你是什么意思呢?你走可以,但是绝不可以带走陈叔宝!”
贺若弼说:“陈叔宝今天我是带定了,因为他本来就应该属于我,要不是我拼死杀敌,你能顺利地来到皇宫,能这么容易抓住陈叔宝吗?”
“难道就你一个人的功劳吗?难道老夫没有拼死杀敌吗?如果没有老夫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你能这么快站在这里吗?”韩擒虎怒不可遏地反问道。
贺若弼说:“反正我的功劳就是比你打,非带陈叔宝走不可。”
“哼,在老夫的面前还敢说出如此大言不惭地话,我懒得跟你这种人废话,功劳自然会有皇上和后人评判,但是,你今天休想带走陈叔宝,不然就不要怪老夫不客气了。”说着,韩擒虎拔出了随身携带的宝剑,一道亮闪闪的金光划破黑暗的房间,整个屋子里弥漫着夺人心魄的寒气。
贺若弼知道韩擒虎的武艺高强,力气比牛的力气还要大,自己不一定干得过人家,再看看他的架势,的确不好惹,从心里面有点胆怯了,但是贺若弼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他嘴上仍然十分强硬地说:“哼,好你个韩擒虎,你给老子等着,我一定会面见圣上,让他评评理。”说着,气冲冲地走了。
隋军攻入了陈朝首都建康城,并成功擒获了陈叔宝,意味着陈国已经亡国了,伐陈之役取得了圆满性的大胜利。不过,还有一些地区继续在抵挡着隋朝军队的进攻,但是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1.生路,就是要无条件投降;2.死路,就是顽抗到底,他们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佩,他们的命运也的确令人惋惜,等待他们的是就地杀害或送到长安斩首示众。当然,绝大多数人都和任忠差不多,选择了好好地活下去。
这次伐陈之役的军师、总指挥高颎也快马加鞭地来到了建康城,元帅杨广这个时候还没来,大家会不会问:为什么高颎会比杨广先到呢?
原因很简单,在高颎向建康城进发的时候,韩擒虎不一定攻下了建康城,即使攻下了建康城,高颎也不一定在出发时就知道(要是像现在有手机就好了,打个电话告诉杨广,要是杨广知道建康城已经拿下,估计肯定要和高颎一起来建康)。
既然,高颎不知道建康城已经攻下,那么高颎来建康的目的很显然就是亲自指挥隋朝大军,要向建康城发动一轮又一轮地猛攻,他肯定也带了足够多的将士,准备和韩擒虎、贺若弼合兵。
既然高颎来建康城不是为了旅游、看美女,而是要打仗,打仗可是很危险的,他敢带杨广来吗?要是杨广有个三长两短,他高颎还怎么见皇帝杨坚?即使回去了,他的小命也保不住了。
为了皇帝杨坚的儿子杨广的安全着想,高颎比杨广先到了建康,当然,高颎还在来建康的路上,就有人向这次伐陈之役的总指挥高颎汇报了个好消息:建康城已经拿下了,陈叔宝被韩擒虎活捉了。
高颎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吩咐身边的秘书将这个好消息写成文书,当然要写两份,一份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长安,给皇帝杨坚;还有一份是送给这次伐陈之役的总元帅杨广的。
杨广看到这个好消息后,既高兴也懊悔还有点担心。他万万没想到建康城这么容易就攻下来了,后悔没和高颎一起挺进建康,这样他就可以亲眼看看他做梦都想见一面的大美人张丽华。
杨广虽然没有见过张丽华,但是听过很多关于张丽华美貌的传说:张丽华简直美得不能再美了,是男人就一定要亲眼目睹一下张丽华的美貌,她简直比仙女还要美,比妲己还要漂亮,不见张丽华不是真男人。
杨广非常想亲眼目睹张丽华的容颜,最好能够将张美人留在自己的身边,好好地享受享受,但是他知道先到建康的高颎有可能杀了这个红颜祸水,人们都说张丽华是狐狸精,把陈叔宝迷得神魂颠倒、不理朝政,陈国的灭亡就是张丽华造成的,这样的狐狸精式美人,是高颎首先解决的对象。
所以,杨广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为张丽华捏了一把汗,杨广不希望这样的美人在自己没有享用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同时,杨广命令自己的手下高德弘(高颎的儿子)以最快地速度赶往建康,如果张丽华还没有给高颎杀掉,一定要劝说自己的父亲不要杀了张丽华,等自己到了建康再做处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19:38:10 +0800 CST  
@周涛1115 303楼 2014-06-27 19:13:00
看好你,顶帖到底,我们是朋友,就在天涯耕耘。
—————————————————
说得真好,周涛兄,让天涯见证我俩的友谊。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7 20:48:06 +0800 CST  
@一把青草 310楼 2014-06-28 20:31:00
看文学习历史,支持朋友!
—————————————————
谢谢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8 20:37:50 +0800 CST  
@普度禅师 313楼 2014-06-28 22:19:00
@当思考变成习惯
有点明朝那些事的味道啊
—————————————————
谢谢!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9 09:34:36 +0800 CST  
伐陈之役(9)
杨广认为如果高德弘赶到建康时张丽华还没有被高颎杀掉,高德弘肯定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刀下留人的。
事情真如杨广想象的那样吗?
高德弘对于自己顶头上司吩咐的任务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很快来到了建康,立马拜见了自己的父亲高颎,在得知张丽华并没有被家父杀害后,高德弘心情愉快地对父亲说:“父亲大人,我是奉晋王杨广之命,一定要家父不要杀害张丽华啊!”
高颎听了很生气地说:“古时候姜太公吕尚蒙面斩了商纣王的宠姬妲己,张丽华她就是陈叔宝的妲己,我身为大隋的左仆射,怎么能留下她呢?”
第二天,高颎就斩了张丽华,当然高颎还斩了陈叔宝其他的宠妃。
高德弘没能完成顶头上司杨广交给自己的任务,垂头丧气地回来向杨广报告了张丽华被父亲杀害的消息,等高德弘下去后,杨广愤怒地自言自语道:“高颎啊高颎,太不给我杨广的面子了,我一定会记住这件事的,一定有机会报复你的。”
十几年后,隋炀帝杨广残忍地杀害了高颎,有人认为就是因为这件事,杨广才杀了他。
我认为杨广之所以杀害高颎主要有三个原因:1.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占百分之七十,高颎从始至终就不是杨广的人,高颎是隐太子杨勇的人,高颎的儿子高仁表娶了杨勇的女儿,关系非同一般,高颎是杨勇坚定地支持者,高颎不倒,杨勇不倒。所以,杨广非常痛恨高颎,要不是高颎,他太子之位的取得就要容易得多,高颎和自己过不去远不只张丽华这一件事,还有很多事高颎都得罪了杨广,那么,杨广当上了皇帝,会放过自己曾经的政敌吗?会放过曾经的死对头吗?他杨广有李世民的胸襟,不仅不惩罚曾经的政敌魏徵,还大加重用吗?
2.占百分之二十,杨广是个非常爱面子的人,非常虚荣的人,高颎这次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他能不记恨在心吗?3.杨广是个嗜色如命的人,张丽华是他的梦中情人,高颎杀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杨广能不恨他吗?
高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也是做事考虑十分周到、很低调的人,难道高颎不了解杨广的为人、不知道这样做会深深地得罪杨广,没有考虑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高颎当然考虑地十分周到,他之所以这样做,有他的道理:1.此时的杨广只是个晋王,不是太子,高颎没想到杨广最终会当皇帝。2.高颎十分了解此时的皇帝杨坚,他知道皇帝杨坚知道自己斩杀了张丽华不仅不会怪罪自己,还会在心里面为自己加分,觉得自己是个像姜子牙一样的忠臣。皇帝杨坚不是不喜欢漂亮的女人,而是他现在身边有个漂亮的美人独孤伽罗,而且杨坚很喜欢独孤伽罗,被独孤伽罗迷得神魂颠倒,对别的美女没有那么强的欲望(所以,有的时候男人出轨,女方也有很大的责任,自己的妻子做得那么好,有几个男人还会去出轨呢?有的时候是妻子将自己的丈夫推向了别的女人的怀里),再说了,皇帝杨坚是个以事业为重的男人,没多少时间花在女人的身上。
所以,高颎觉得杀个张丽华,对自己没多大影响,还能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美名,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公元589年正月二十二,晋王杨广率领大军耀武扬威地进入了建康。
既然陈朝已经灭亡,隋朝开始统治这一地区,当然要有新的举措和惠民生的工程。
杨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反腐败,陈国就是被这些腐败分子给搞垮的。于是,在陈朝原来的官场里,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后来,我们知道这次反腐败还有漏网之鱼,例如牛逼大王孔范等奸佞之人没有被查出来,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施文庆、沈客卿等奸佞之臣被查了出来,杨广下令将他们关在囚车里,游街示众。
这次施文庆等人可是出尽了“风头”,他们从早上一直在建康城的大街小巷里游逛到晚上,沿途都有民众的“热情招待”。善良一点的老百姓会用烂蔬菜、臭鸡蛋往他们的身上、脸上砸,扔的准一点的,直接进入他们的嘴里,让他们品尝一下以前从未偿过得味道。情绪激动一点的老百姓会用猪屎、人屎、马尿好好地款待他们。
“风头”出尽的沈客卿等人,第二天上午,在大庭广众、一片欢呼声中,有的人甚至放着鞭炮欢送他们去见阎王爷了。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9 14:00:12 +0800 CST  
伐陈之役(10)
晋王杨广干的第二件事就是命令陈叔宝亲笔写信给有关人员,告诉他们陈国已经灭亡了,不要再做没有必要的反抗,乖乖地听话,隋朝会好好地优待你们的,信的最后,陈叔宝十分幽默风趣地套用了任忠的那句名言:“我陈叔宝都投降了,你们干嘛还不投降?”
杨广又命令高颎和时任元帅府记室参军裴矩一起收集整理南陈地区的地图和户籍,封存国家府库,对于陈国的金银财宝一无所取。因此,陈朝的民众都竖起大拇指,称颂杨广的贤明。
墙倒众人推,现在陈朝灭亡了,那就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吧。话说,有个叫王颁的家伙比较狠。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只身一人穿过草丛树林,来到了一片坟墓地,在陈高祖陈霸先的陵墓前停下了脚步。他二话没说,拿起随身携带的锄头就开始挖陈高祖的陵墓,大家不要误会,他不是来盗墓的,人家有钱,人家可是隋朝的仪同三司,才不在乎那点钱呢?
很快他就打开了陈高祖的棺材,此时的陈霸先已经腐烂的只剩下骨头了。
王颁实在是太恨陈霸先了,因为陈霸先是他的杀父仇人,还有什么比杀父之仇更加地令人痛彻心扉呢?他将陈霸先的尸骨装到了一个大袋子里,带回了自己的住处,然后将陈霸先的尸骨烧成骨灰,将这些骨灰投入水中喝下去。等将陈霸先的骨灰全部喝到自己肚里后,王颁认为自己终于报了杀父之仇,自己的父亲在九泉之下终于可以安息了。他将自己捆绑起来,向晋王杨广请求治罪,杨广将此事报告给了隋文帝,隋文帝觉得王颁是个孝子,就赦免了他。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隋文帝杨坚下诏令给陈高祖、陈世祖、陈高宗每个陵墓安排五户守陵人,毕竟人家以前是皇帝,不是一般的人(在古代,人与人之间就是不平等的,就是有贵贱之分的,一直到近代,西方的思想运动的先驱们还有圣经里都提出人生来人人平等,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表现吧,要较真起来,第一个提出人人平等的应该是中国古代的陈胜、吴广,他们就提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死后被人掘坟实在有点不像话。
话说这十五户守陵人,应该是靠近陈高祖他们陵墓的农民,他们当然也很乐意为陈高祖他们守陵,这样朝廷会给他们免点田赋。当然他们也有相应的义务,要经常为陵墓除草、打扫,有人盗墓要及时的报告官府。
话说到目前为止,陈朝还有很多仁人志士在抵抗着隋朝军队,他们绝大多数在接到陈叔宝的亲笔信后,都愿意投降隋朝,但也有很多精忠报国之士他们以身殉国,绝不向隋朝投降,绝不苟且偷生,中华民族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一群仁人志士,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艰难的时刻,都挺了过来,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和灵魂之所在,再一次向他们致敬!
陈朝的士大夫们绝不像陈叔宝所说的那样:“江东士大夫的气节都丧失尽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陈朝一批有气节的士大夫们,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表明了自己对陈朝的忠心和高尚的节操。
隋文帝杨坚派人将陈朝灭亡的消息告诉了陈朝的大学士许善心,许善心穿上了丧服坐在了地上放声痛哭,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眼皮哭得肿得如同马蜂刚贽地一样,隋文帝下敕书向他表示慰问,劝他不能再这样悲伤下去了,要为国家惜身。第二天,隋文帝又派人持诏书到许善心所住的旅馆,拜许善心为通直散骑常侍,并赏赐他隋朝的朝服一套。许善心又大哭了一场,然后进屋脱掉了丧服,改穿隋文帝所赐的朝服,出屋面北战立,流着泛滥的眼泪跪拜受诏,第二天才入宫朝见隋文帝,他伏在殿下哭得死去活来,哭声十分地凄惨悲切,引得身边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伤感的眼泪,隋文帝有感而发道:“他既然恋恋不忘昔日的国君,也就是我的忠臣啊!”
此时陈朝水军都督周罗睺和郢州刺史荀法尚驻守江夏,秦王杨俊统领三十位行军总管水陆十多万大军驻扎在汉口,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样相持了一个多月。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9 16:01:31 +0800 CST  
@耿家强1 323楼 2014-06-29 16:14:00
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
不敢当啊,耿老师!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9 16:17:25 +0800 CST  
@haixiao_2012 325楼 2014-06-29 16:25:00
作者辛苦了
—————————————————
谢谢,有你的支持就很快乐,
楼主 当思考变成习惯  发布于 2014-06-29 17:51:35 +0800 CST  

楼主:当思考变成习惯

字数:383597

发表时间:2014-05-11 04: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2 21:38:25 +0800 CST

评论数:9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