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忆往昔,碎月如粥》(长篇连载)

就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外面又跑进来一个人。大家一见此人不禁眼睛为之一亮,因为来者也是一个身着军装的军人。不用说,准是来找吴小燕的。只见他一进门便冲着吴小燕叫道:“小燕啊,小燕,你让我找得好苦啊!学校让我们明天回去跟大家先座谈后表演呢!快跟我回去商量商量怎么说怎么演吧!”
吴小燕眼睛一瞪,冲着丁一鸣大声叫道:“丁一鸣,你还有没有点礼貌!你眼里难道除了我就没有别人了吗!”
丁一鸣这才意识到自己鲁莽了,忙对着大家说:“不好意思,我一着急便忘了向大家问好了,对不起!对不起!”一边说,一边对着大家鞠躬请罪。看着他那有点滑稽的模样,毛大年开口了:“我说丁一鸣啊,你难道改行了,不吹笛子,改说相声了吗?”
丁一鸣这时猛一抬头,方发现坐在左手边的毛大年。刚才他的目光只注意到右手边的吴小燕,其他人因为大多不认识,所以他也没顾上细看。这时,见毛大年也在席上,顿时欣喜若狂地叫到:“毛主任也在啊,我真该死,居然有眼不识泰山!”
丁一鸣三步两步走过去和站起身来的毛大年居然来了个热烈拥抱。然后,低头看了看毛大年手臂问道:“伤好了吗?一想到那该死的李大全,我到现在还恨的牙痒痒。”也不知丁一鸣是为毛大年挨他一棍而恨?还是为自己过往老受他欺负而恨?也许是兼而有之吧!
还是老姜打破了这稍许有点沉闷的局面,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我建议大家为小丁同学的加入再同饮一杯吧!”
小丁这时赶忙拿起桌上酒杯和大家一起一饮而尽。然后,小燕又把丁一鸣介绍给桌上的其他各位一一认识,当最后介绍给自己母亲认识时,吴小燕发现母亲脸上的表情淡淡的,似乎并不十分热烈。小燕心里开始犯嘀咕,看来妈妈对丁一鸣的第一眼印象并不太好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6 00:46:15 +0800 CST  
第五十五章 大年走红

这边毛大年他们一顿饭吃得正欢,那边家里田文芝却急得不行,心里暗暗埋怨:“这毛大年说是去医院拆石膏怎么就拆没影了呢?这饭点都过了,按说早该回来了呀!”
田文芝之所以着急是有原因的。学校工宣队的杨队长先是火急火燎地到家里找毛大年,没找着,又到语文组办公室找田文芝问毛大年现在何方,田文芝自然也说不清楚。她哪里知道毛大年此刻正在饭店里与老姜等一帮人喝得正在兴头上?看情形,杨队长像是有什么急事要跟毛大年商量。
好在有一点田文芝心里清楚,那就是现在不论谁找毛大年,多半都是好事。毛大年自打负伤从吴江回来之后,知名度暴涨。除了吴江县和‘五七办’反馈来的赞誉和好评不断向外扩散,连江城日报记者都两次专门跑来采访了毛大年,毛大年尽管一贯低调,可此时想不出名也难了?尤其是在吴江县的最后一次表现,用章回小说的标题,那便是:显慧眼急荐良才,护知青险遭大难。此已在坊间流传为脍炙人口的佳话。不仅毛大年出了名,连张小娟等毛大年小组的其他几位老师都跟着脸上倍感有光。他们几个年轻人的嘴可没怎么闲着,他们也压根从未想过要低调什么的,能不着力夸大宣传就算是好的了。
既然毛大年都已上了报纸了,江城一中又怎能不借机大肆宣传一番?毛大年是江城一中的人,宣传毛大年就等于在宣传江城一中,也就等于提升了江城一中在全市教育界的形象。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7 16:10:21 +0800 CST  
其实,学校早在毛大年他们回校之初就有意在全校范围内搞一次专题报告会,宣传一下毛大年他们的事迹,因为那时候,校领导和工宣队都敏感到毛大年他们在吴江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很多是可圈可点的,大可以在本校范围内先闹出点声势。可当找到毛大年时,毛大年坚持说成绩是大家的,个人在当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当然是谦虚之词。更重要的是以他当时绑着石膏,吊着胳膊的一副苦逼模样,显然不适合搞这样的活动,再者,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毛大年在沽名钓誉呢!校领导体谅毛大年的难处,只好暂时作罢。
可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就在毛大年拆除石膏的当天,吴小燕和丁一鸣不期然双双现身江城,虽说名义上他们是返乡探亲,但实则却身负双重任务。关于这一点,下面自会细表。关键是由于他们的突然返乡,这场专题报告会就不但要搞,而且得马上搞;不但马上搞,而且还要搞得有声有色,有规模有档次,因为情况总赶不上变化嘛!
所谓‘双重任务’是这样的:本来丁一鸣和吴小燕回江城探亲完全是因私之行。如果是悄悄地去,再悄悄地回,那么也未必会惊动周围人等,更别说是自己的母校了。可临动身前,王队长通知丁一鸣到团部,说有要事委托他办。丁一鸣到团部时,老团长也在。丁一鸣立正敬礼完毕,老团长语重心长地说:“小丁啊!你们这次回去探亲,不光是探望一下自己的父母家人,还有一个人你们也一定要去探望一下,知道是谁吗?”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7 16:11:45 +0800 CST  
丁一鸣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毛主任!我和小燕早就商量好了。”
老团长和王队长闻言相视会心一笑,接着,老团长说道:“嗯,不错,你小子,还算有良心,还知道‘吃水不忘掘井人’。这里有一封信和一面锦旗,你回去之后代表我们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将它们交给江城一中领导,一方面感谢贵校对你们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要特别感谢贵校毛大年同志的大力举荐,尤其是毛大年同志还为此身负重伤,你俩要代我们向他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怎么样?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丁一鸣听到这,立马激动地表示:“一定不负首长所托,保证完成任务。”
如此一来,丁一鸣和吴小燕的回乡之行便有了双重意义,或者说公私兼顾了。
吴小燕因临时请假上街采购南京土特产,准备带回江城孝敬父母,因而错过了领导当面布置任务。可丁一鸣接受任务后,并没有把这些立马告诉吴小燕。不管丁一鸣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考虑,总之,这事丁一鸣做得似乎有点欠妥。也难怪,吴小燕后来很长时间为此对丁一鸣心存芥蒂。
丁一鸣回江城后第一时间便带着部队的感谢信和锦旗来到自己的母校江城一中,除了向校领导和工宣队大致汇报了一下自己和吴小燕的近况之外,紧跟着便将部队的信和锦旗郑重交给了学校领导。
校领导一看这信和锦旗,再加上丁一鸣和吴小燕这两位不亚于当今当红明星似的人物现身母校,便觉得这是一次多么好的宣传契机,利用好这个契机足可以在江城一中,甚至在整个江城刮起一股‘广阔天地炼红心,红心炼就任我行’的绚丽之风。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7 16:12:54 +0800 CST  
而实际当中,江城一中眼下就有不少青年男女同学勤学苦练歌唱和乐器,其中不乏少数自视技艺超群(其实不然)的同学私下找到毛大年,恳请他向部队文工团推荐,弄得毛大年哭笑不得,但也不好随便伤其自尊心和上进心,只好说,推荐自是没问题,但也要看文工团要不要招人啊?
其实,生活中的成功之路岂能那么容易复制呢!
考虑到丁一鸣和吴小燕回家探亲的时间很短,除去路上的时间,他们在江城总共待不了三天,所以学校领导和工宣队一商量,当即决定专题报告会就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地点就在江城一中大礼堂。报告会除了由毛大年做专题发言之外,还有丁一鸣和吴小燕的发言,以及他们的汇报演出。
应该说由于有了丁一鸣和吴小燕两位的加入,这场酝酿已久的报告会因看点的增加,故变得颇为让人期待。另外,与会人员除了有校领导、工宣队、本校学生代表(礼堂面积有限,容纳不了全体同学),还准备邀请市教育局和‘五七办’领导,市属其它中学的特邀代表,以及知青家长代表,甚至连报社记者也会应邀前来做专题报道。
由于时间紧急,大家稍微分了一下工,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负责通知的忙着通知,负责布置会场的忙着布置会场。横幅、标语、扩音设备、主席台上下的嘉宾座椅条凳,包括舞台上的简易帷幕,灯光设备,等等全都在傍晚之前布置安装停当。
杨队长的任务便是尽快找到毛大年,通知他准备好第二天会议的主题发言。这场报告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看毛大年的演讲效果,以及吴小燕和丁一鸣的表演效果了。
于是,便有了前面说的工宣队杨队长四处乱找毛大年的那一幕。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7 16:14:43 +0800 CST  
第五十六章 人贵淡定

下午,毛大年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就被工宣队杨队长撵着屁股追进来,说道:“毛大年啊,毛大年,你可让我好找啊!”
毛大年一脸惊奇地问:“杨队长,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杨队长没急着回答,而是先打量了一下毛大年的手臂,然后自顾自地说道:“石膏拆了,好了,这下更没问题了!”
毛大年见杨队长这没头没脑的回答,连忙问道:“你要急死我啊?你这到底唱的是哪出啊?”毛大年与杨队长关系挺熟,所以说话也没那么多斯文。
杨队长这才反应过来,敢情毛大年还蒙在鼓里,忙解释说:“还不是原先跟你说过的那个专题报告会,就安排在明天上午举行。我说老毛啊,这回你可要大大地涨把脸,把你们在吴江的先进事迹来一个精彩感人的报告。”
毛大年还是有点不明白,问道:“不是明天要和吴小燕和丁一鸣搞座谈和演出吗?”
这回轮到杨队长惊讶了,忙不迭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俩回来了,而且还知道要搞座谈和演出呢?”
毛大年故意逗他说:“我能掐会算啊,我不仅算到他们回来了,而且还掐准了他们要回母校汇报表演呢!”
杨队长眼睛在毛大年身上到处转了一圈,又盯着毛大年的眼睛看了半天,看不出毛大年有得道成仙的样子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8 09:08:22 +0800 CST  
毛大年见他当真了,不禁呵呵笑道:“开个玩笑,你还当真啊!我是正好碰上他们两个,才知道这回事的。”
可杨队长还是有点难以相信似的,嘴里喃喃自语道:“那也太巧了吧!刚回来就让你碰上了,而且还一碰就碰见两个,我也只见到一个而已呀!”
不过,此刻这都不重要,杨队长还是立马言归正传说道:“明天的报告会,你主讲,他们两个随后发言,最后才是他们两个进行汇报表演,大体上就是这样安排的。”
第二天早晨八点半,‘江城一中上山下乡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在江城一中校礼堂里隆重举行。
报告会由方文轩校长主持。方校长首先对应邀前来的各位领导、嘉宾、家长等表示热烈的欢迎。紧接着,方校长向与会人员宣读了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感谢信,同时向全体与会人员展示了文工团所赠的锦旗,锦旗上写着:
怀义胆大年荐贤才无惧小人 为部队老兵勇当先再立新功
听完方校长念罢感谢信和印有题字的鲜红锦旗,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报社记者的闪光灯‘咔嚓、咔嚓’连连爆响,相机已不失时机地将这些全都摄入镜头。
只是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有两人颇感惊异,一位自然是毛大年本人,他万没想到今天的报告会一开头便有这样一出‘开场曲’。因为知情者中谁都没跟他提起,连点暗示都没给。难道就为了让他获得一种‘惊喜交加’的感觉?若果真如此,那设计者的目的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毛大年内心的确又惊又喜。不过好在毛大年定力深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耀眼的荣誉光环,尚能做到‘处变不惊,淡而受之’,这的确不易。可不是吗?众目睽睽下的毛大年,此时面无任何得意之色,更无任何忘形之举。淡定,此时最重要的便是‘淡定’。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8 09:12:38 +0800 CST  
另一位当然是吴小燕了,她不是‘惊喜交加’而是‘又喜又恼’。‘喜’当然是为毛大年而喜,她觉得毛大年所得的一切荣誉和夸赞都是当之无愧的,她甚至认为团里如果能派一位稍有级别的干部,比如,派王队长前来参加今天的大会,则更让人觉得恰如其分。而‘恼’则是恼恨丁一鸣居然事前瞒着她一点风声不透,有这种必要吗?简直就把她当个小傻瓜。以往,从来都是她吴小燕在他丁一鸣面前吆五喝六指点江山,何时轮到丁一鸣也玩她一把?当然,眼下并非撒气斗狠的时候,这笔账留待以后慢慢算,吴小燕心里暗自思忖着。
会议一开场就达到一个小高潮,这完全是在方校长意料之中的。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而且他也很会掌控会场的气氛,以及把握说话的节奏。在掌声稍微平息一点的时候,便跟着宣布道:“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本场报告会的主角毛大年同志,请他给我们回顾一下他和他的战友们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的风雨坎坷路程。
方校长说完便率先鼓起掌来。看来,这位方校长天生就有着主持人的良好基因,说话挺会煽情的,‘同事’都说成‘战友’了。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8 09:18:26 +0800 CST  
毛大年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微笑着走上主席台,面对台下黑压压近千名观众,还有聚集在礼堂窗口和门口的众多学生,毛大年从初入吴江说起,一直说到在红星大队的离奇遭遇。整个报告过程当中,毛大年既无讲稿,也没带笔记本,因为那些过往的经历早已印在他脑海当中,此时他完全可以凭记忆从中摘取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徐徐道来。
毛大年的口才一向很好,今天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杨队长在台前乍一看毛大年连份讲稿都没有,心里起先还有点担心,可听着听着就被毛大年的描述带入了意境当中。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观众们时而焦虑、担心、沉重、恐惧,时而坦然、舒心、高兴、欢畅,整个情绪随着毛大年的讲述不断变化起伏。毛大年音调不高,但极富感染力,讲得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自始至终一直将观众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
毛大年的报告足足讲了两个小时才结束,这也是一开始预定的报告长度,毛大年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报告节奏,并恰到好处地结束了自己的演讲。当毛大年结束自己的发言时,台下再次报以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毛大年觉得农村带队安置的生活到此才算真正告一段落,即便辉煌也已成为过去,关键是如何面对明天,挑战新高,再创辉煌。
这时,毛大年目光再次注意到那个坐在礼堂最后面位置的中年人已起身离去。这个人是在毛大年报告开始后迟到进场的,所以曾引起毛大年的注意。他好像是市里的某位干部,毛大年隐隐觉得。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8 09:20:52 +0800 CST  
接下来,是丁一鸣和吴小燕两位‘天之骄子’闪亮登场了。
两位身穿崭新军装的青年军人打从一走上舞台中央,向台上和台下嘉宾与观众行军礼的那一刻起,便‘亮瞎’了众人的眼睛。尤其是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两对中年男女更是嘴巴咧到耳根子上‘乐开了花’。不用说,这两对中年男女分别是丁一鸣和吴小燕的父母。作为特邀嘉宾,他们早早便来到了会场,并被安排在大礼堂的前排就坐。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两人的发言都比较简短和一致,两人都首先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和思念之情,然后又对毛主任的果断精巧的举荐安排,以及竹林遇袭勇退歹徒,再次表达了他们的由衷谢意和敬佩,最后两人还各自畅谈了一下自己的理想,以及对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多加勉励并报以良好的祝愿。
再下来便是他们两人的汇报表演了,可在场的观众非常意外地发现,当工作人员将舞台清理一空之后,校宣传队的乐队首先在台上摆开了阵势。吴小燕在乐队伴奏下首先演唱了一首《克拉玛依之歌》,这也是吴小燕进部队文工团后排练的第一支曲目,伴着欢快的新疆音乐,吴小燕载歌载舞,那曼妙的嗓音和轻柔的舞姿让台下的观众顿时大开眼界,同时不住地惊叹专业演员的表演果然不同凡响。随后,吴小燕又来了段京剧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不用说,又博得一个满堂彩。
这边吴小燕刚一退场,那边舞台一侧便传来悠扬绵长的笛声,随着笛声在礼堂空间的回荡流转,丁一鸣手扶竹笛边吹边缓步来到舞台的中央。还是那根小小的竹笛,还是那支《陕北好》的曲子,可那清脆的笛音演化出的似乎不是乐音,而是一个个会跳动的精灵一般。人们惊叹这还是笛子吹出来的声音吗?如果说是,那它就是魔笛。
演出终于结束了,它给自命不凡的江城一中众多学艺者也上了很好的一课。想进部队文工团不光要苦练还得有天赋才行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8 09:22:39 +0800 CST  
第六十一章 人怕出名

专题报告会虽然结束了,可报告会留下的余波还在江城一中,乃至江城的大街小巷回荡着。
这回,毛大年不仅事迹上了报纸,而且连照片都一同和读者见面了。因为毛大年在报告会中始终面对观众,这就为记者拍照提供了很多抓拍的机会。不能不说照片照得很有水准,它不但捕捉到了毛大年那昂扬、睿智而又自信的神态,连毛大年演讲中辅之以手势的一瞬间也抓拍了下来。另外,同时见报的还有那面硕大的锦旗,以及锦旗上那醒目的题字与落款。
很多读者一边津津有味地念叨着锦旗上的题字,一边啧啧赞叹道:了不起啊!还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赠的呢!嫉羡之情溢于言表。
那年头,这类新闻并不多见,因而在小小的江城,消息便像春天里的花仙子一样,飘哪传哪。尤其是那些家有下放知青的对毛大年可是倍感亲切,拥趸日增。
一时间,毛大年的名字被人到处传扬。有好事者甚至在茶余饭后论证说:“‘大年’这名字好啊!首先是喜庆呀!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谁不盼着‘过大年’呢?再者,大年,大年,也即‘大有年’,而‘大有年’古时‘谓五谷皆大熟成’,也即‘大丰年’,寻常百姓,谁不盼着‘五谷丰登,大丰收之年’呢?”
于是乎,那年,江城新生婴儿中便陡然多了些名叫‘学年’、‘喜年’、‘胜年’,以及‘年红’、‘年瑛’、‘年遐’之类的名字。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9 08:37:21 +0800 CST  
不好意思,章节序号打错了,应该是‘第五十七章’。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9 08:39:25 +0800 CST  
总之,毛大年还未做好当名人的准备,可名人效应却已悄然而至了。最明显的变化便是毛大年走哪儿,都有不相识的人,跟毛大年热情打招呼、刻意套近乎,甚至冒昧求关照。
刚开始,毛大年还有一种受人重视的得意劲,说白了,也就是比较享受当名人的快感和乐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大年很快发现名人并不是好当的。名人效应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不单会让你享用它甜美光鲜的一面,它还会让你感受无奈的烦恼,品尝苦涩的滋味。每当身处这种境地,毛大年便无比怀念身为普通人那自由自在的日子。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有鉴别啊!
可问题是毛大年的这个名人光环并非他自己刻意追求来的,它完全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可现在一旦戴上了,想立马甩掉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好暂时顶着吧,唯有随时间推移,光环会逐渐黯然失色,乃至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这天,毛大年来到姐姐家。打从胳膊伤好后,毛大年还是第一次来看望毛福蓉。
毛大年一进门便看到毛福蓉半躺在靠里屋门边的躺椅上,似在闭目养神又像是睡着了。毛大年不想打扰姐姐休息,便自顾着准备寻张椅子坐下,可猛然间却听到,“大年来了,我还以为你把姐姐给忘干净了呢?”毛福蓉眼睛似睁似闭着说出这句。显然,毛大年打一进屋,她便知道了。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9 08:43:03 +0800 CST  
毛大年心里暗自吃惊,听口气姐姐对自己很有意见呢,这是什么情况啊?以往可从未有过的啊!
毛大年忙解释道:“姐姐说气话了,大年哪敢把姐姐忘了呢?我这不伤一好就来看姐姐了吗?”
毛大年一着急便不慎说漏了嘴,原本他是不想让姐姐知道他受伤一事的。
果然,毛福蓉闻言立马从躺椅上站起身来,径直走到毛大年身边急切地问道:“怎么?你受伤了?伤哪儿了?快让我看看!”
毛大年只得把自己右臂受伤一事轻描淡写地跟毛福蓉说了一下,凶险之处一概省略,同时强调自己现在已完全好了,一点不碍事了。
听完毛大年的介绍,毛福蓉还是不放心似地又仔细看了看毛大年的右臂,感觉确实康复了,方长舒了口气,同时唠叨着:“这乡下不用再去了吧?我说大年啊,你这人太好强又太实在,可也要为自己为家庭多点考虑啊,下次再有类似任务,你能推就推,不能老是冲在头里了!”
姐弟俩正说着话,金晓武这时从外面回来了。
晓武见舅舅在这,立马礼貌地叫了声:“舅舅好!”接着,便准备进里屋。可毛福蓉却把他给叫住了,说道:“晓武子,你不是整天在我面前叨咕,说你舅舅如何神通广大,一次便把两个你们一中的下放知青弄进了部队文工团?正好,你舅舅今天难得来了,你就把你心里想的也跟你舅舅好好说说吧!”
毛大年这时才隐隐估摸出,刚才进门时,毛福蓉为何对自己那么不高兴了,敢情是怪自己对外甥金晓武关心得不够啊!
见金晓武啃着头,毛大年微笑着对金晓武说:“怎么?有什么话还不好意思跟舅舅当面直说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9 08:44:37 +0800 CST  
金晓武扭捏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也想进部队文工团,不知…不知舅舅能否帮我跟部队说说啊?”
毛大年其实没等他开口便已猜到了他的心思。这段时间,不单金晓武有此梦想,江城一中凡跟文艺挂点边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做过这种梦。而且,不光做梦,甚至腆着脸来找毛大年帮忙的就不止一个两个,仿佛只要毛大年一点头,他们就可以得偿所愿。
这让毛大年好生为难。别以为毛大年曾经推荐进去两个,这后面便可以来一个荐一个,来两个荐一双?如果部队文工团真那么容易进,那恐怕连草台班子都不如了!现实生活当中,像吴小燕和丁一鸣那样的文艺奇才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当初,也不知是吴小燕和丁一鸣运气好,还是毛大年赶了个巧,反正命运让他们碰到了一起,并且相互成就了对方。
然而,世上的事怕就怕把偶然当成必然。就像‘守株待兔’这样的成语故事,本是拿来讽刺那些心怀侥幸心理的人的,可现实生活中,偏偏就有这种人,不但有,而且还屡屡上演类似的活报剧。
来找毛大年帮忙推荐的不是朋友就是熟人,毛大年怎么说都不好意思拒人于千里之外,或给人兜头一盆冷水吧?若是他们带来的孩子真有文艺天赋,且表现特别优秀,那自然好说,毛大年并不排除再次大胆向部队推荐,因为这是利国利己的好事嘛,更何况他和王队长分手时还有那么一种约定,尽管是随口一说。
可问题是来者并非那么回事啊!伯乐有,千里马并不常有啊!毛大年不敢自诩伯乐,但最起码的眼力见还是有的。毛大年自忖如果连自己这个外行都瞧不上眼的货色,又岂能被文工团看上?
有些家长老是不断强调自家孩子如何用功刻苦,又如何有培养前途,等等,可那是投错了门槛啊,跟毛大年说这些等于白说!要知道部队文工团不是艺校,也不是艺术培训班,文工团要的是能立马登台表演的人才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29 08:47:52 +0800 CST  
第五十八章 再度举荐

现在,金晓武,自己的外甥,也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和要求,毛大年不禁暗自苦笑,心想:怎么就有这么多的人想‘搭便车’呢?为什么就不愿先冷静而又理智地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水平?为什么就不能站到他毛大年的角度想一想呢?随随便便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就一点都不觉得过于轻率吗?
见金晓武正可怜巴巴地望着自己,毛大年没有直接回答金晓武的提问,而是反问他一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你考虑过下放农村插队落户的事吗?”见金晓武露出既惊讶又茫然的表情,毛大年继续说道:“现在学校要求大家都要下放农村锻炼。按说你早该加入到上山下乡这个行列中了。你们班的学生,据我所知,大多都已下去了,你能说说你这方面的打算吗?”
毛大年这番话让金晓武,包括毛福蓉都有点傻眼了。因为为让金晓武逃避下放,毛福蓉已经费了老大的劲,甚至把在医院当医生的自家叔叔都好不容易说通了,弄到了慢性肾炎的病历证明材料。可这些私下操作的违规动作,他们母子讳莫如深,连对毛大年也不敢如实相告啊!
毛福蓉也知道毛大年讲的是大势所趋,可嘴里还是不依不饶地怪罪道:“小武想进文工团,你却问他为何不下放,你到底是啥意思啊?”
毛大年没想到姐姐当着金晓武的面直接这样责问他,可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知识青年到农村是目前的国策,你以为能随便可以抗拒的吗?即便是那两个被我推荐进部队文工团的,他们也是先下放,后才被部队文工团录用的啊!部队文工团之所以到农村去巡回演出,并在知青中物色并吸收文艺尖子,你以为没有更深的含意吗?”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30 13:34:15 +0800 CST  
毛福蓉和金晓武被毛大年一番话说得似懂非懂的,半天都在那眨巴着眼睛。末了,毛福蓉还是不甘心地追问了一句:“那更深的含意到底是什么含意啊?”
毛大年没好声气地解释说:“就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单位都不能干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大方向,即便部队也不行。否则,部队文工团直接到城市来招人不更方便吗?”
毛福蓉和金晓武这下才算听明白了。
毛大年接着又说道:“我在农村待了几个月,的确,农村生活比城里要苦得多累得多,但也很锻炼人,培养人,晓武去体验一下应该没有什么坏处。在这件事上,家长可不能想不通拖后腿啊!至于进文工团的事,那是有着很多机缘巧合的成分。我只能说‘可遇而不可求’。”
毛福蓉听到这,基本断定金晓武进部队文工团是没戏的,甚至想留在城里不下放都是奢望。那份费老大劲弄来的证明材料至今还捏在自己手中,关键是金晓武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越长越显得生龙活虎的,哪有半点体弱多病的样子啊!再说,那证明又是个‘西贝’货,所以毛福蓉迟迟也没敢交出去。今天,听毛大年话里面一会是‘国策’、一会又是‘大方向’什么的,毛福蓉心里隐隐觉得自己恐怕办了件蠢事:早知这样,那证明材料还不如不搞呢!
毛大年在姐姐处又坐了一会,聊了些别的事。临走前,毛大年为让姐姐心里踏实,遂表态说:“晓武的事,我会一如既往地关心,这点你放心。”毛大年略微顿了一下,还是补充了一句:“但他还是得尽早下去。如果不经过下放锻炼这道‘淬火’程序,以后很多事都会很难办的。”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30 13:36:05 +0800 CST  
毛大年回到江城一中自己的住处差不多已是傍晚时分了。刚一迈入家门,田文芝便迎上前来对毛大年笑着说:“大年,你看谁来了?”
毛大年不禁抬眼一看,“哎呦,老胡哇!稀客,稀客。”
老胡此时已站到毛大年面前,对着大年说道:“就一年未见,你变化也未免太大了点吧!那天在报上看到你的照片,我还寻思着这是我的那个老战友毛大年吗?好在下面就有你的名字,不会错!”
毛大年不想纠缠这个话题,忙问道:“怎么样?剧院现在已重新开张了吧?你这个甩手经理甩了那么久,现在也该开工干活了吧?”
毛大年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老胡坐下说话。
老胡转身坐到椅子上,大咧咧地端起杯子,猛灌了一口茶,然后说道:“我那边的那些破事以后有机会再聊,今天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红玉,过来,先跟你毛叔叔请个安,认识一下!”
一个十六、七岁,身材微胖,个子中等,但却长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女孩从房间角落处站起来,略带羞涩地叫了声:“毛叔叔好!”
毛大年这才注意到房间拐角的小板凳上原来还坐着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姑娘,难怪田文芝刚才跟他使了几次眼色,意思大概就是家里来的不止老胡一个客人呢!
毛大年一边回应着:“不客气,不客气。”一边忙问:“这位小姑娘是……?”
老胡很爽快地接口道:“我侄女胡红玉。”
毛大年闻言不禁看了老胡一眼,又看了看那小姑娘。跟老胡一点不像啊!毛大年满脸狐疑地盯着老胡问道:“我说老胡啊,咱俩相熟时间也不短了,怎么就没听你说过还有个侄女啊?”
老胡早就看出毛大年一脸疑惑的样子,故意不啃声,就等着看毛大年着急上火的囧样,直到毛大年问出来了,老胡才一脸自豪地说道:“怎么样?没想到我老胡还有这么个漂亮的侄女吧?别说你没想到,连我也没想到啊,小丫头女大十八变的,上次我到武汉他们家,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那时她恐怕还穿开档裤吧?”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30 13:38:33 +0800 CST  
“叔!”小红玉脸红得早已像个大柿子,听老胡越说越离谱便忍不住叫了一声,老胡这才意识到自己扯远了,忙及时打住,言归正传。
“红玉是我大哥的女儿,从小就跟她师傅身边练琵琶,哦,忘了介绍一下,她师傅是武汉歌剧舞剧院的琵琶专业演奏员。红玉深得师傅的真传,琵琶弹得那叫一个绝。”
仿佛怕毛大年不信似的,老胡这时对着小红玉说道:“光说不练假把式,你还是当场演奏一曲,露一小手给你毛叔叔看看吧!”
毛大年一直微笑着听老胡介绍,这时惊讶地看到小红玉居然连琵琶都带来了。只见她麻利地打开琴盒,取出琵琶,带上指套,然后端坐于房中间的一张椅子上,对着毛大年等观众大大方方地说道:“那我就把‘春江花月夜’这支名曲献给大家吧。”
随着乐声响起,毛大年敏锐地注意到小红玉的神态很快便完全沉浸到乐曲的意境当中,那优雅的神态辅之以非常熟练的右手弹、滚、轮、摇,以及左手灵巧把位,将琴弦向左向右的吟动,一支名曲演奏得委婉细腻,似波浪般节节推进。毛大年冥冥中又获得了那熟悉的感觉---对,好样的,就这种,没错。一个声音仿佛在毛大年耳边不断响起。
一曲完毕,毛大年一边由衷地为小红玉的精彩演奏鼓掌喝彩,同时心里也已有了定夺,只是毛大年还要确认一下,便侧身对着老胡问道:“说吧,想让我帮什么?”
老胡也不拐弯抹角了,直言道:“当然是帮忙向部队推荐诺!这么好的人才,放在家里岂不太浪费了!”老胡倒是一点都不谦虚。
毛大年又把脸转向小红玉问道:“你自己呢?也非常想进部队文工团吗?”
小红玉忙把头使劲点了点,看得出她是在努力克制着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仿佛她现在面对的就是部队文工团的领导。
毛大年略一思忖便说道:“那好吧,我这就给你写封信,你带上直接去南京找文工团的王队长,我再抽空打个电话跟他拜托一下,当然最终行不行还要看他们面试的结果来定。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毛大年在走马灯似的求荐者当中终于再次发现了一颗‘珍珠’,至于这次推荐能否成功,那就看小红玉的命运造化了!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30 13:39:38 +0800 CST  
第五十九章 老胡大哥

那天晚上,老胡和小红玉应邀留下来和毛大年一家共进了晚餐。田文芝带着毛晓东毛晓斌加上小红玉早早便吃完了,而毛大年则陪着老胡一边慢慢对饮,一边闲聊着。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老胡的大哥身上。
从老胡口中,毛大年得知老胡的大哥还是位老革命!当年因不满家中包办婚姻愤而离家出走,这一走就10年。当他再度返家的时候已是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的一名团长了。
老胡清楚地记得那年是民国38年,也就是1949年,解放战争几近尾声。老胡的哥哥胡志雄骑在高头大马上,后面跟着老长的一溜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村。老胡是河南辉县人。这回老胡的大哥正是率领着解放大军解放自个家乡来了。这不,刚刚打完了新乡战役,胡志雄顺便回来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家人。
老胡的爹娘站在自家的门口,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儿子,紧张得半天说不上话来。半晌,胡老爹才嗫嚅出一句:“长生啊!都是爹不好,当初不该逼你啊!”
长生是胡志雄的小名。看着自己尚不到五十,便显得异常苍老的父母,胡志雄也是百感交集,泪眼湿润。他双手分别握着父母一人一只手说道:“都是儿子不孝,让二老受累了。那水芹今后我会把她当亲姐姐待的。”
水芹即是父母给长生包办的媳妇,可惜仅有媳妇之名而已。
胡老爹这时痛苦地摇了摇头,轻声叹道:“别提她了,她在你走后第三年头上便得痨病死了。哎,都是我造的孽呀!”
长生闻听此言不禁楞了一下,好歹那也是自己名义上的媳妇啊!况且,还是个厚道人家的闺女,尽管比自己年长一岁,但长生是见过水芹的,模样虽非俊秀,却也低眉顺眼的,真在一起过日子,没准就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啊!
楼主 青葱的樟园  发布于 2016-05-31 17:10:12 +0800 CST  

楼主:青葱的樟园

字数:456395

发表时间:2016-05-12 21: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1 18:40:57 +0800 CST

评论数:9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