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才刚刚开始,能挺过2020年?

@栗树下 2018-02-06 20:46:51
中国,应该是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如此演变。今年2018应该是债务危机为主,明年2019才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到了社会危机阶段,就自求多福吧。无法交易的房子的价值就是0.价钱都可以不用看了。抄底估计到2020年才行。
末法时代,想尽所有,活下去!
-----------------------------
中国危机路径更确切地说:结构性衰退→收入出不来→需求萎缩→大宗下跌→经济危机→债务危机→房价下行→金融危机→资本出逃→加息收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
(18年3月开启大宗下跌)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08 10:16:45 +0800 CST  
@独钓一江秋2015 2017-12-11 11:03:07
会有一场暴力维稳……
-----------------------------
【xuzhen8888: 黑名单 举报 2018-02-07 01:49:26 评论
神了,言中】
高层智囊团是吃素的?这是应对危机的“组合拳”:反腐、土豆改为主食、恢复供销社功能、自贸区、股灾、金融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房飙、3P项目、扫黑除恶……。
若重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也别大惊小怪,那只不过是“中国模式”极端版……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08 10:32:00 +0800 CST  
@老股民96年 2018-02-05 12:56:29
说了半天经济问题,结果还是为了攻击制度
没监管的权利?谁给你说的?
凡是不是票选的权利都没有正当性,我们懂你们的意思
-----------------------------
我有35年体制内核心部门工作经历与大量事实和典型案例,来佐证“没有责任而又不受监管的权力是最可怕的,权力通吃成中国经济社会‘死结’”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08 11:19:03 +0800 CST  
今日是小年,祝各位同学过好盛世中华的最后一个春节!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09 11:08:52 +0800 CST  
@诚实的老牛 2018-02-09 08:54:22
天天被打脸的贴也有人捧……
-----------------------------
咋股市在打你的脸呢?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09 12:45:03 +0800 CST  
@独钓一江秋2015 2018-01-30 12:06:34
内外需求“双萎缩”,民企成供给侧改革(实质是关停并转)牺牲品,最有活力的经济成分被挤出后经济还有希望?

-----------------------------
微评:没有私有产权,就不会有企业家精神!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0 11:25:40 +0800 CST  
通缩会自我强化,股市下跌初现,序幕己拉开,恶性循环初步岀现
沪指跌6%,上证50指数跌7%,深成指跌4.8%,创业板跌3.9%。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0 12:12:44 +0800 CST  
@天道人道王道2017 2018-02-10 12:09:13
为应对即将来的经济与社会危机,首先从整治农村问题入手
-----------------------------

②某大行地方支行行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017年全支行存款13.5亿,贷款20多亿,存贷比早已超出100%。
这种情况在去年并不少见,该地省行层面也是如此。记者了解到,该行当地省级分行去年新增贷款300余亿,新增存款只有170多亿,多余额度靠总行支持,而这种情况在2017年之前并未出现。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0 12:17:39 +0800 CST  
一切才刚刚开始,搬条板凳看大戏上演!
大拐点:2018年3月下旬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2 10:42:14 +0800 CST  
@砥柱中流 2018-02-12 17:50:29
上接1|71楼
因为大放水意味着货币超发,而货币超发,必然会出现持续的商品供不应求而发生通货膨胀。但是,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从未发生过真正的通货膨胀。当然了,这样的结论,你是不会同意的。所以我请你看,我曾发表过的文章,《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国从未发生过真正的通货膨胀。》不知道你看过了没有?请你发表有针对性的评论。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发生过,商品供不应求。判断是否真......
-----------------------------
“只看楼主的豆丁: 黑名单 举报 2018-02-13 07:36:09 评论

评论 砥柱中流:这傻逼天天乱叫,楼主也不踢 ”
~~警告:网友“砥柱中流” 你再在这里胡说八道,我就拉黑你!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08:40:54 +0800 CST  
2018-02-12 21:03:21 评论

当初滥发货币,提出了“池子论“,股市和房市,当初没想房价已太高,用股市来容纳多发货币,然后才有15年股市大涨,谁知股市被偷袭,漏了,只好把多发货币引向房市,才有后来房价再度大幅上涨
微评:货币〓负债,对“公司”而言,货币是“公司”向国人打的欠条。泡沫就是征税,是掠夺你的财富,是便捷的财富转移工具。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08:51:14 +0800 CST  
该来的都会来,仅剩下一个“剧痛”与“长痛”的问题。
再而衰,三而竭……。
债务紧缩需求,危机与大萧条来…
一切才刚刚开始……
就这么简单!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09:00:40 +0800 CST  
@澳大利亚代购商 2018-02-13 09:33:48
楼主威武
-----------------------------
供需两端堆积着庞大的债务,内外需求双萎缩,债务吞噬所有者权益,收入出不来了……。

坐看债务“连环雷”爆炸声的此起彼伏!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09:48:12 +0800 CST  

@独钓一江秋2015 2018-02-08 11:19:03
我有35年体制内核心部门工作经历与大量事实和典型案例,来佐证“没有责任而又不受监管的权力是最可怕的,权力通吃成中国经济社会‘死结’”
-----------------------------
@fhp523 2018-02-13 11:12:18
斯大林、金三胖三父子、毛哪一个允许别人监督它?搞个亚投行,里面的钱根本13亿人民无法用。有点钱都尽量送给国外。2023年才是时间点吧。
-----------------------------
去百度一下:“李敖:大陆地方政府黑社会化正引发一场大动荡”
这,或许就是我们所处的龌龊时代。
窥豹一斑,我们这里也大同小异。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14:26:30 +0800 CST  
又删了啊,算了!
“畸形怪胎”大多以悲剧收场!
一切才刚刚开始!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3 15:10:09 +0800 CST  
明天是春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顺捎一文,以飨同学!

央行又放水了,通胀还会远吗?

孙骁骥
02-13 08:01
+关注

作者:孙骁骥。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骥观天下”(jiguantx)
紧缩了很长时间的央行,最近终于“放水”了。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根据央行网站的信息:今年1月末,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17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月末高3.2个百分点。
在这一组统计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放水”这么简单,而更应该透过数字去看到中国经济目前的隐疾。
一,“冰火两重天”: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
看到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再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感受,会觉得两者并不一致。按道理说,银行投放的货币和信贷越多,人们越应该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是,现在普通人感到的最大压力并不是来自于通胀,而是另外两种感受:首先是各种资产越来越贵,第二是钱越来越难挣。对老百姓来说,钱不是太多,而是不够,这似乎并不是通胀时期应该有的感受。
其实,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不过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下近期中国金融的整体情况。
众所周知,中国的货币投放量从2008年以来可谓冠绝全球。据统计,中国的年均工资从2008年的29299元,增长到2016年的67569元,大约是八年前的2.3倍。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就远远不止这个数。根据央行数据,中国的广义货币从2008年的47.5万亿元到2016年超过144万亿元,是当年的3.03倍。
从增长的幅度来说,工资的增长显然远远赶不上货币信贷的增长。不过,长期以来比我们的工资增长更慢的,是物价指数。

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2008年以来,一直在103%到105%之间徘徊,但是整体的趋势显然是逐渐减弱的。从图表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CPI增长的平均趋势近十年来在波动之中保持下行。
而如果我们再看一下中国的食物价格数据,会发现食物的通胀率在2017年以来一直是负数,最多的负增长率超过了4%。
综上所述,这些年来的整体趋势十分明显:我们的信贷增长明显,高于我们的收入增长,而我们的收入又高于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整个经济呈现出从信贷端、收入端到消费端的递减趋势。
高投入的信贷为什么拉不动我们的物价和收入呢?因为这取决于银行向市场投放信贷的流向。
根据央行数据,今年一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9万亿元。这些新增贷款中有大约31%流向了住户部门,也就是广义的房地产业贷款。据统计,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10亿元。

究其原因,是由于去年积压的房贷在今年初集中释放,带动地产销售在1月份回升。楼市行情一变,经济数据立刻跟着大变,可见房屋按揭依然是带动中国经济的主力。
过多的新增贷款流进房地产行业的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查阅以往的数据,发现历来就是如此。
例如在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13万亿元,占整体的约52%。其中,大部分属于中长期贷款。再往上推一年,2016年的金融数据,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5.68万亿,占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12.65万亿中的44.9%。如果再往上推几年,房地产贷款所占比例大致不差,至少都在整体贷款一半左右。
从贷款的主要流向可以看出:多年来全国贷款猛增,但是物价长得慢、工资长得慢的原因在于资金流向了房地产端,并且在地产端不断的囤积。资金没有大量流入生产,更不会流入居民收入从而提振消费水平。
于是,我们在看到这些年来房价被房屋贷款推高暴涨的同时,也看到面临“饥渴”的实体企业越加困难,普通人的消费也被过高的资产价格蚕食消耗,导致无力消费。
二,经济回归“投资拉动”,民营企业快凉了
不过,以上所述还只是硬币的一面而已,硬币的另一面在于除了住户部门以外其他贷款的具体流向。这可能更为致命。
同样是分析央行发布的新增贷款数据,我们会发现非金融部门当中的新增贷款是流向国企居多,在过去这些贷款多为基建、大型投资项目服务。
这些项目一般来说跟百姓的消费和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相反,直接与老百姓就业、收入与消费息息相关的民营企业却面临贷款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寻求贷款抵押和担保不易,我国民营企业要向银行申请贷款,要有房屋、土地、有价证券等容易变现的资产作抵押,否则就无法贷款。
因此,有房有地才会有财源,这个现实使得很多有实力的民营制造业选择“弃厂上楼”,减少生产投入而加大地产投入。但如果企业无房无地,那么融资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得到银行信贷支持比例仅仅为10%。
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开了一个坏头:它让过多的信贷流入了国有企业,这些钱大部分投资于基础设施。当时,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央行不得不大部分依靠国有企业来拉动经济,加大国企负债。
2009年之后,仅仅因为一个企业是国有性质,它的负债率就可以比私营企业平均高6%;在2013年以后,达到了8%附近,而目前的比例早已超过8%。
但是,央行对国有企业信贷投放过度,却反过来加重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使得国企成为了潜在的债主。国企以过于低廉的成本得到了银行贷款,有充分的理由以高利贷的形式给民营企业贷款,从中套利。
民企赖以生存的民间借贷背后,其实一直都有地方政府和国企若隐若现的身影,不过,这种借贷通常是以一种“灰色”的方式秘而不宣的进行,外界也就所知甚少。
这时,当上隐性债主的国企对于资金的需求就会继续增大,银行只有不断投放货币来应对企业不断上涨的货币需求。
但由于国企自身的低生产率,其对消费拉动的作用有限;同时,国企通过间接贷款给民企的利息又非常高,加上各种经营成本上升,造成民企利润率也是长期低迷。在这几个因素持续影响之下,必然导致商品消费不振以及通货紧缩。
民企至少贡献了全国60%的工业产值、40%的利税和60%的出口总额,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它们的萎靡意味着老百姓的工资增长低、消费能力增长速度低,其速度显然是赶不上资产端的价格暴涨和生活成本的暴涨。

于是,我们陷入了“消费不振—生产不振”的死循环里,只能靠不断的增发贷款、不断的搞投资拉动来为经济续命。现在,民企的营商环境更是每况愈下,虽然小微和中型企业贷款需求上升最快,但中小企业坏账率分别占整体的69%和24%,这将使得民企的借贷成本更高,经营更困难……
事实上,我们的境况已变得愈发严峻。
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的M1增长15%,M2增长8.6%,两者的关系仍然是持续呈现“倒挂”,M2低于M1的增长。看来,在铁公基和过剩产业无法继续为经济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中国至今压根就没有找到新的发展路子,一直在混沌中过日子。
众多忧心忡忡的企业现在仍然是观望,不愿意大举进行长期投资。这和过去几年相比,其实没有任何不同,中国经济依然没有彻底走出滞胀的困局。
只要民企的状况不改善,所谓的消费拉动经济就注定仅仅是一句口号。实际上,消费端的危险讯号已出现迹象。
今年1月以来,我们看到中国内地的手机消费和汽车消费数据都有所下降,而以上两项在以往都是内地零售消费中最重要的类型。至于说互联网搞出来的各种交易平台,无非提供了交易渠道,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购物需求,但它本身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的环境,更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
最后我们发现,在搞了一圈各种“实验”以后,我们终于还是回到原点。2008年至今,十年之间犹如南柯一梦。
于是,我们现在等来了央行的继续放水,信贷的持续增加,等来了熟悉的配方和套路。但我们等不来通胀和消费,只能等来人们望着楼市股市那声长长的叹息。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4 10:41:05 +0800 CST  


过年了,分分吧。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4 10:49:23 +0800 CST  
小结:中国经济恐没有新周期,有的只是大萧条会提前到来。
①积重难返,经济很难出清,维稳的代价是债务、是债务吞噬所有者权益——增量做不大,存量在萎缩;
②在地方财政危机与债务“连环雷”倒逼下,货币“水龙头”终极是关不了的;
③美元渐进性加息策略〓中国经济渐进性通货紧缩;
一切才刚刚开始,危机与大萧条来!
苟且而已!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4 11:59:02 +0800 CST  
结论:削峰平谷的结果是大萧条会提前到来!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4 12:05:44 +0800 CST  
@砥柱中流 2018-02-14 12:07:06
楼主,反腐倡廉很好。我认为还应当深挖腐败产生的根源。风气不正,走后门拉关系,干点儿什么事儿,都要托人。危害极大。不单是能人难有作为,而且还会浪费,人的很大部分的精力。现在许多穷人找工作,都要托人,走后门,花钱,就连做一个收入非常低的保安,都不容易。即便是费很大劲,当上了保安,但是,你也得经常送礼,一不送礼,就可能被辞退。
-----------------------------
哈哈!不谈“创新经济学”了?其实,缺乏创新的土壤(制度),哪来“创新经济学”的苗?
楼主 独钓一江秋2015  发布于 2018-02-14 12:11:49 +0800 CST  

楼主:独钓一江秋2015

字数:105165

发表时间:2017-12-05 17:19: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6 05:13:44 +0800 CST

评论数:33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