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020
【原文】
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①’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②,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①结圣胎,犹言精神凝聚处,如胎中下圣种。
②美大圣神,出自《孟子.尽心篇》,原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译文】
有人问怎样立志。
阳明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能时刻不忘存天理,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象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的意念常存,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而达到的。”
【解析】
第019节,意思明了,楼主就不在这里做画蛇添足之言。
这段是讲立志的,现代人说到立志,一般是比较具体的。大家可能都会有类似的记忆,在我们上小学时,老师一般都会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命题就是谈理想或者长大后的志向之类。记得当时很多同学在写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教师,要当警察,要当医生等等。记得我当时写的是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教科书的插图中,介绍科学家的图片一般都是戴着眼镜的一个帅哥拿个试管在那里摇,当时我感觉那个形象很酷,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戴着个眼镜在实验室里摇,至于摇的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那种感觉很好。
如果当年某个同学按照阳明先生这里对立志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交上去,老师的作文评语中基本上会帮他(她)指出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字数少于五百字,阳明先生这里用了区区几十个字就将“立志”这么神圣的命题给打发了,而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少于五百字,就算想象力再丰富的同学,也很难把这几十个字扩展到五百字以上。第二,空洞无物。那么也就是说,即便是王阳明先生来写这篇命题作文,其结局也是被老师判为不及格而罚其重写。
这就是阳明说的立志和现代人说的立志的巨大分歧之处,现代人现在所说的那些志向,在阳明先生看来都可归类为“意必、意固、意我”,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个“意淫”,这样说生猛了点,但是意思还是没有表达偏的,总之都是一个太执泥于我见的自以为是。你说我要当篮球明星,要成为超越姚明、林书豪的华裔篮球巨星,但是可惜你只有一米六五的身高,运动方面也没有超越常人的天赋。那你的志向能实现吗?如果成不了篮球明星,你是否打算就此放弃探索人生的意义而浑浑噩噩下去呢?
世上不如人意的事情常常十有八九,而凡是太固执于我见的人,基本上都很难从生命中寻到幸福和平静。阳明说,立志不是这样的,立志就是“念念不忘存天理”,七个字足矣。,邓小平一生曾经三起三落,其中的两次起落都是和文革有关,当他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拖拉机厂劳动改造时,当红卫兵对他进行批斗时,当时甚至连生命的保障都没有。在这朝不保夕的环境下,他的志向是什么?对他来说,当时最大的天理是什么?答案只有三个字——活下去,即便忍辱偷生,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当时最大的天理,当时再谈别的都是扯淡。再大的委屈和愤怒都要咽下去,因为此时,天命的另一部分是你本人所无法掌控的,你只能顺应,忍耐待时。
邓小平活下来了,他的内心到底受到过何等的煎熬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能活下来,就已经是胜利了,而且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也是当代中国人命运走向的胜利。要知道,在文革期间,许多文化精英、政治精英,甚至还有军事精英。都由于不堪受辱而选择了自行了断的道路。对于他们的选择,我表示敬重和悲叹,但是对其行为并不赞成,按照佛的说法,一对陌路异性的擦肩而过都要靠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那么我们这亘古以来只有一次的生命又要靠多少的前世功德才能换来,人,不到万不得已,一定要珍惜生命,人身难得现已得,对生命本身,我们要永远充有一种敬畏与珍视。我希望有轻生厌世念头的人看到这里的话,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命的热望。
举邓小平的事例,我是想说明,“立志”这两个字,立的是天理,天理不是人心中主观的我见。这两个字之所以看起来这么虚,那是因为它的内涵太广大,处贫贱,就存贫贱时的那个天理,处富贵,就存富贵时的那个天理,处患难,就存患难时的那个天理。时时处处心中都有一个把持的准则,才叫做立志。
为了讲明阳明先生的“立志”,我前面把现代人说的“立志”有点贬的太过,这里需要再补充一下,像现在人说的立志,往往是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其好处是行动有方向,正所谓有的放矢,就是指的这个,而且,当这个目标和天理相吻合之时,这种志向在引领人们奋发向上的征途中,也起着极大的引导人的明灯作用。所以也不能将其说得毫无是处,但是,在立现代的“志”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常常提撕自己去存养阳明说的那个志,因为阳明的那个“志”是大于你自己立的那个“志”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3-31 17:19:16 +0800 CST  
021
【原文】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如果白天做工夫觉得纷扰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懒得看书,就强行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的方法。”
“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傲视,则会受损。”
【解析】
有朋友留言说要我多讲一些用阳明心学如何修炼内心的内容,重些实用,少些学术方面的内容。这里的两句话讲的就是炼心的方法,如果仅就字面意思看,也是平淡无奇,但是如果因此就轻忽这两句话,那么我要首先指出,你的心已经落入了好奇喜异的歧途,请挽回到正道上来。
世界上越是老生常谈的话,往往越是至理名言。所以真理没有必要刻意往高处寻,它其实就在吃饭穿衣,坐止起息的身边,所说的真水无香就是此之谓吧!阳明将这样两句话说出,陆澄也郑重其事地写了下来。因为这里是指出了十有八九的人都易犯的通病。
在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中,我所听到的最发人深省的一句名言是:人类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就是人类从来也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什么。话说的稍有点偏颇,但是却极其深刻。看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那些悲惨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人们一犯再犯的老错误。
酒后驾车的危险,说起来每个人都能讲的头头是道,但是酒后驾车所发生的交通事故,还是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的发生,一点新意都没有,甚至公众对这种酒驾交通事故的新闻都产生了“审美疲劳”。一边是人类“知”错照犯的根深蒂固的恶习,一边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
再说说香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明的最滑稽的一个产品,人类一方面在香烟盒子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一边又是每年几千亿支香烟从生产流水线上堂而皇之地流向市场。全球每年有四百九十万人被屠杀,其中保守估计有四分之一是中国人,如果这种屠杀是发生在人类战争中的事件,人类早就群情激昂,义愤填膺了。但是,这个凶手如果是香烟,人们就会在它面前表现得像一群羔羊一样沉默。
“当怒火欲水正腾沸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知真君子矣。”这是明代一本语录体格言书《菜根谭》上的一句话,他这里是说的微观上的人的“怒火欲水”,那么成千上万人的“怒和欲”,就是一种社会恶习,这里“知得”的,是人的良知,“犯着”的,是良知被蒙蔽后私欲操控下的身体。酒驾是这样,吸烟是这样,人类一切明“知”故犯的行为都是这样,我之所以将“知”字加了引号,因为在阳明先生看来,这种“明知故犯”中的“知”其实不是真知。
虽然我有时为了将《传习录》讲得更有趣些,以便将大家吸引过来,会加一些插科打诨。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是想从《传习录》寻求趣味,或者要从中寻找到一些修心的什么宝典捷径的话,那么你肯定会失望,阳明先生虽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致良知”的光明大道,但是具体的修行过程还是要诚心诚意,脚踏实地。
回到阳明的话上来,脑袋感到乱时,就尝试静坐,让混乱的心绪慢慢平静下来:知道应该看书却又有偷懒的念头时,就强迫自己去看书。这样就像中医中说的“缺啥补啥”,修心的诀窍,也仅此而已。
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现代西方人研究的观点,那就是人的情绪虽然能主导人的行动,但是人的行动同样能引导人的情绪。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自己在写文章时,也常常有偷懒的念头,每当面对那一片片空白得让人恐怖的电脑屏幕,想到我需要敲击成千上万个字才能将其填满,畏难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我是怎么做的?首先,在阳明先生“致良知”的激励下,我强迫自己坐下了,先写一小段。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思绪被打开,这时开始时的强迫感会自动消失,写作的乐趣会自动来伴随你。那成千上万的字,也就这样一点点被敲出来的,所以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确实“不我欺也”。
刚说过的这句话阳明是告诉我们如何对付人的“惰性”的。下面这句“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则是告诉我们我们如何对待人的“傲”性的,尤其是年轻人,好胜心强,喜欢处处显示出高人一等,那么在和朋友相处时,这种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难于与人相处。朋友之道的本意,是互相切磋砥砺,互相学习进步的,一旦互相轻视,于交友的本意难免是南辕北辙。友道是阳明先生非常重视的方面,这里虽然是说友道,但是其实和任何人相处都是这样,即便在网络上那些互不相识的网友,在网络上交流沟通的道,何尝不是这样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2 10:45:26 +0800 CST  
022
【原文】
孟源①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 :“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先生曰 :“尔病又发 。”因喻之曰 :“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此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
①孟源,字伯生,安徽滁州人,王阳明的学生。
【解析】
阳明门下的弟子中,一个叫孟源的有自以为是且贪图虚名的毛病,阳明先生屡屡责备他。有一天,阳明刚刚数落完孟源的这些臭毛病,阳明的一个朋友来访,宾主就坐后,该友向阳明陈述近日来在心学上做的功夫,并恳请阳明给予点拨指正。刚擦干净满头狗血的孟源又很不识趣的从旁边插话了,他对那个友人说:“你的这个功夫正好是找到了我以前所用过的‘练功’心法。”
完了,又撞到枪口上了。阳明将子弹推上膛,向孟源开火了。“你这毛病又发!”
中弹后孟源脸上的血色变了,他忍着颜面被挫的心灵创伤,嗫喏着打算再为自己争辩一下。神枪手王阳明不等他还击,又射出了剩余的子弹,“你这毛病又发!这是你一辈子的大病根。就像丈余内的地上,种了这个自以为是的毛病的大树,雨水的浇灌,土壤的养分,只能滋养这个大树的根。若想在这丈余内的土地上再种些袁隆平培育的高产稻谷,也会由于上面被大树枝叶遮覆,下面又有这大树的根盘结。就算品种再优良,又如何能长得成。必须把这棵树砍去,斩草除根,才能种植高产稻谷。不然的话,你就是浇水施肥,只是培养了你那坏毛病之树的根。”
这段是《传习录》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情景教学的案例。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阳明的教学艺术,阳明这里的教育方法,颇像佛家中的“当头棒喝”,不得不说,对人的教育有的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就要快刀斩乱麻,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至于在何种场合该用何种方法,这个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别指望我在这里能指给你万能公式。
发现问题,就地解决,这也符合阳明的“事上磨”主张,对于那些有拖延习惯的朋友,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益,当问题出现后,立即在问题出现的当下就予以解决,不要指望明天,最佳的时机就是你遇到问题的当下,这一刻,就是上天安排给你的抓住天理的机缘,不要犹豫,立即行动解决吧。千古在此一刻,万机肇始于一念,Catch it,Now!(抓住它,现在!)。
常人的恶习病根,往往因循成习,去除甚难。在这里,阳明其实也揭示了心学修炼中的难点所在,其实整个心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心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人的气质,用当代西方成功学的话来讲,叫做培养正确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变化气质,难就难在克服自我的恶习。
阳明之所以对孟源“棒喝”,是因为他知道,面对人的“冗疴”、“顽疾”,必须用猛药,留不得情面。自我内心修炼的朋友务必在这里重点留意,人对自己有时候必须要“狠”一点,心学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问,人的内心,时时都是刀兵相见的一个战场,如果没有一个“勇”字和发自内心“从吾良知”的诚意。我们在这里读再多的《传习录》也是无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2 17:30:16 +0800 CST  
023
【原文】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译文】
有人问:“孔孟后世的人著述太多,恐怕也会扰乱儒学的正脉之学。”
阳明先生说:“人心和天理是浑然一体的,圣贤将(天理)写到书上,就像是画一个人物的肖像画,传达出所画人的神韵,不过展示给人一个人物形象的大略,让人们凭此探求真实的人物而已。真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本来就很难传达出来。孔孟后世的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的东西再模仿誊写一遍,还妄加忖度,添加进自己的想法以显示自己的能耐,当然离天理的真实面目就更远了。
【解析】
老实说,谁把这一段拿过来再解析一番,无疑于是在自己抽自己嘴巴,但为了讲明道理,我在这里还是要腆着脸来絮叨几句。希望在“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时,能够“失真”不要过远。
圣贤著书,本意是为了传道,问题是“道”仅凭书上的记载就可以传下去吗?相传鲁班是世上木匠的祖师爷,但他的技艺却并不能被他的子孙所继承,难道是鲁班对自己的技艺有所藏掖而不肯尽心传授吗?当然不是,世间最亲近的人,还能有过于自己的亲骨肉吗?而世间最熟悉而又最疼爱的人,也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吧!但即使这样,鲁班的精湛技艺还是没有被他的后代继承,否则,为何后代只听说鲁班的名,而没有听到他后人的名。
鲁班那巧夺天工的手艺没能流传下来,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木工技艺这个“道”,竟然都不能通过言谈身教来实现“无损”传。那么我们后人企图通过几本圣人传下的书,来掌握圣人之道,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道”不能求之于书,要求之于何处呢?答案是:求之于你自己的心。任何文本上的记载,如果不能反之于个人的身心来切己体察,那这些东西终归不是你的。不要以为你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就说明你精通了儒学,要知道,电脑比你记得更精确。将书上的学问化为你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你自己的灵魂深处,并能自如的用之于接物处事,才是真正地掌握了“道”!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3 20:56:44 +0800 CST  
023节中的【解析】的第三段,“……来实现‘无损’传”应该改为“……来实现‘无损’流传”。特此更正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3 23:02:12 +0800 CST  
024
【原文】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译文】
陆澄问:“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也是预先研究筹划过。”
阳明先生说:“圣人哪能顾及许多?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只是一个明,使它感而必应,这样就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不会是已经照过的物体形状在镜中,或者说还没有照的物体形状在镜中,(而只能是现在正在照的物体形状在镜中。)若如后人所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筹划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已经大相径庭了。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文教施于天下,这些都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尧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孔子删述六经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可见,圣人的事业,乃是碰到特定的时机,才有特定的作为。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学者讲求时事变化,也是来映照他所正在面对的时事,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只怕自己的心不能明,不怕事情来了而不能应对。”
【解析】
这段的意思,阳明将人心比喻为一个明镜,必须时时不被灰尘遮蔽,才能物来能照。那么,灰尘又是指的什么呢?可以说是人欲,但这样还说的不细。
人的心体,一般而言,会有两种偏失,事境已经过去了,而心依然牵绕于已经过往的事上,这称之为“已往之行尚在”。
比如你的上一桩业务谈崩了,坏心绪时时堵在胸中,见了同事都没有好脸色,这个就是活在了“已往之行”中,业务失败,换谁都会不愉快,这种感情也是发自天性,圣人也不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一直让这种情绪影响现在的心境,这时你的心体已经“不正”了,这就是偏失。
不过也要恭喜你,你此时同样也获得了一个体验“格”此心的良机,否则,你天天静坐,枯寂一个月也碰不到这样的机会。在你幡然有悟的当下,马上用意志力将心绪抚平,功夫就要在此时用上,才算你真懂阳明心学了。不要告诉我你无法在此刻幡然有悟,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心体是否偏失是最敏感的,不会有谁眼中迷了沙子还能不眨眼的。
另一种情景就是,事情还没有来,你的心已经提前跑过去了,这个叫做“未照之形先具”。 分别一个月的女友明天就要见面了,还约定好了要一起去电影院温存,正在公司电脑前给客户回邮件的豆蔻少男小王正在憧憬着明天相逢时的甜蜜,一不留神给客户的邮件中打错了一个关键数字。
这就是另一种心体的偏失。恋人相思,圣人不禁,因为这也是发自本然的天理,但是这种感情如果扰乱了你现在的心境,从而影响你现在对事情的应对,这就同样是“不正”了。
说到这里,还有必要多谈两句,现在社会,非常流行“率真”、“童真”等直抒胸臆的表达词汇,而且往往将我上面的说法讥讽为假正经,假道学,这里我要分辩一下,我说的是“正经”,但不是“假正经”,是“道学”,但不是“假道学”,人可以率真,可以童真,问题是什么是率真呢?
人多认为举止如果发自本心就是率真,那么你说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商店里的一个iphone,我很想要,但是囊中羞涩,那么我直接去抢走,你说我很率真哦!这个我只能说你是很傻很天真,人的率真,到什么时候都是脱离不了人文环境的约束的,而在这个约束下,你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算是真的率真。
后文阳明又用每个圣人都只是完成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使命来说明,人的心境不可以无条件地随心所欲,而是像镜子一样,面前何时放置何物,就照那个时刻的物,这样才能完成那个时代的事业。他的这一段论述,其实和现代我们学的哲学中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阳明的立脚点和马克思不同,但是我认为持有这两种不同哲学观点的人也没有必要互相攻击,无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已,何苦互相争执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5 14:17:21 +0800 CST  
【原文】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①’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
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②’?”
①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
②望道而未之见,语出《孟子.离娄下》,原文“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解析】
解释下“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这句话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原文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途辙。既是途辙,却只是一个途辙”,就这一段引文来说,别说您看后会头大,换我现在来解释也表示压力很大,即使查阅各种参考书,对这一段的解释也没有定论,但是这一段的意思如果不弄通,阳明下面说的那些话我们读来也是云里雾里。我硬着头皮解释一下二程的这段话的意思,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供您参考。
“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在其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二程认为‘理’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那么事情没有发生(应对)时,不能说其是先,已经发生(应对)时,也不能说其是后,(因为事物的‘理’先于“事物”存在,事物的发生或者应对只不过是对已经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践履一番而已),就像一棵百尺高的大树,自它的根部到它的枝叶,树的全部皆是个一以贯之的整体,但是这个树存在的那个‘理’,不能说是只到树生成这样之后,看不到摸不着的那个树的‘理’才被安排到这个树中,安排引入后叫做入了‘理’(‘途辙’,本意是车轮碾压过后留的痕迹,这里比喻事物的“理”),树的‘理’原本在树存在之前就有的,(所以又怎么能说是先有了树而后有树的‘理’呢?)”
楼主长出一口气,解释这个东西真的很累很折寿。“可恶”的二程,你们就不能好好的说话吗?搞的我今天还要费这么大劲来来揣摩这些玄句的奥义。休息一下,现在让我们来将心情平息一下,换一种愉悦的心情来看下面阳明说的晓畅易懂的话。
阳明说:“二程的这些话本来说的很好(楼主呕吐中……),只是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也便会有问题。”
“义理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所在,也没有穷尽。我在这里和你们谈话,不要以为稍有所得,就认为义理也就至此而已。就是再说上个三五十年,也永无止境。”
有一天,阳明又说:“即使圣如尧舜,然而在尧舜之上,善也无穷尽;即使恶如桀纣,然而在桀纣之下,恶也无穷尽。徜若桀纣不死,他们作的恶只有那些吗?倘若善能穷尽,周文王为什么还说‘我瞅着道了,但是还没有看清’呢?”
二程认为“理”和“道”这些东西,在事物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阳明不同意,他认为“理”和“道”是无穷尽的,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道外有道。虽然“道”和“理”是没有穷尽,但是人对“道”和“理”的认识确是通过人和世间万物接触的程度而逐渐明确并深化的。尽管这样说,但并不是表明“道”和“理”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而是本来就有的,因为没有“事物”,“道”和“理”也无从附冀,他们之间是共生共灭的关系。
这里强调下的是,阳明在这里说的“道”和“理”,和他一贯主张的“心即理也”中的“理”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钻牛角尖地抠字眼,那么就可以得出阳明怎么言词互相矛盾的结论,联系这一段上下文的含义,在这里阳明说的“道”和“理”,更接近唯物主义哲学中讲的“客观规律”,因为在这里他是承认了“道”和“理”的无穷性和运动发展性。从这里也可以明白,中国古文的字义,如果不能放到特定的文境中去理解含义,书也就越看越糊涂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6 11:26:29 +0800 CST  
【原 文】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解析】
这段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不做过多的翻译了,但是读《传习录》如果抱着容易理解的地方就忽略看过的态度,那就真辜负了王圣人说这些话的良苦用心了。
这里谈的是心学修炼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初学心学的人,静坐息心是入门的功法,假如在这个阶段取得了成果,那就是达到了“意思好”的境界,也要恭喜你,毕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也正是陆澄在说这个话时其所达到的境界。
陆澄在汇报完取得的成就后,提出了修心下一阶段遇到的难题,“遇事便不同”,这五个字,在阳明的当时和以后无数心学修炼者当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就是倒在了这五个字面前。
什么叫“遇事便不同”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众人相处,平淡如水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地像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小人脸上又没有写字,整个儿世界大同,一片祥和之气,这个叫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事情来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倒在血泊中,十八个路人相继从其旁边经过,无一人伸以援手,这十八个人中,也许还有平时被人认为是不错的可以称之为"君子"的人,但是就在这一刻,他们的"君子"外衣被撕下了,一丝不挂的小人显形了,这个叫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所以阳明说如果"徒如静养",功夫还是没有到家,这个就像是说上了小学三年级的人绝对不能称之为小学毕业一样.更关键的还是要"克己",克己就是在应事接物时随时随地克制心中不正的私念,这个既是心学的修炼方法,也是修炼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叫做"事上磨".
这里我化用一首佛家的诗,来阐释一下“事上磨”这三个千钧之重的字。
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如果能真正领悟这四句的含义,楼主的这篇帖子你就不用看了,整本《传习录》也可以烧掉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7 09:01:53 +0800 CST  
@5bqouqf6 2012-04-07 22:21:02
如何用阳明心学来修炼自己的内心,这方面lz多偏重一些,重实用,少学术,跪求lz采纳并继续,俺在期盼啊啊 啊


http://oilie.co.cc/tv/bhjjdd/2.jpg......
-----------------------------
好的,我会认真考虑并采纳,不过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是立志,方法只是辅助,至于实用,心学讲求吃饭穿衣皆是天理,务实可以说是心学的最大特点.立志到底是什么后面会讲到,另外也希望朋友们不要急功欲速,因为这种心理本身已经有所偏失了,勿忘勿助才是王道,就是既要不抛弃不放弃,又不能好高骛远.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7 23:07:59 +0800 CST  
@chenaoxu 2012-04-07 22:28:22
楼主一定要坚持到底,支持你。
-----------------------------
多谢,我会将继续写下去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7 23:09:21 +0800 CST  
@清华水 2012-04-09 14:09:18
心学说格物,也就是纠正邪念为正,可见他承认邪念的存在,并提出了杜防的办法。而佛家说,嗔痴妒怨皆是恶,不必行,想一想已是有恶了,所以连想都不能想。相较之下,似心学更人性一些。他承认人时有邪念,但人心本是道,只要格物,就能回归本心与道合一。感觉两家讲的是一回事。虽然格物的功夫也不容易,但比起连想都不能想,更容易上手些。
-------------------------
佛家说“不必行”,感觉有点“欲盖弥彰”,因为你说“不必”的时候,岂不是已经承认了所“不必”的对象是存在的吗,反而儒家比较坦荡,颇有鲁迅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一样,知道私欲是免不了的,那就“修心不求无魔”就行了,关键是在心魔升起的当下和其一战,将其克制,这样,生命才能“苟日新,日日新”,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仅作管窥之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9 19:23:22 +0800 CST  
@lsk287998149 2012-04-09 18:41:08
@沙滩孤雁 2012-04-06 11:26:29
【原文】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①’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
仁兄提了个好问题。否定“未照之形先具”并不是否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些人类千百年来所践履过并被证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请你静下心来想想,你在对未来进行准备的时候,你的准备的具体行动和安排还是不得不落在当下,在这种情况下,你心中所在之物还是不可能脱离此时此刻此人。当你对未来进行思索和规划时,此时你心中所照的就是对未来的思索和规划,而不是对未来的忧虑和空想。所以对“未有未照之形先具”这句话不能死板的理解成“不对未来规划”,而是心要在他真确的位置上,就是朱熹说的“心要在腔子里”。也许我表达的还不够准确,先这样吧,我有了更好的表达再和你探讨这个问题。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9 19:44:47 +0800 CST  
【原文】
问上达①工夫。
先生曰 :“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①上达,《论语?宪问》中有“下学而上达”句。
【译文】
陆澄向阳明先生询问“上达”的功夫。
阳明先生说:“后儒教人,刚涉及到精深幽微之处,就说‘上达’不适当学,就只教‘下学’。这样就是将‘下学’和‘上达’分为两个东西看了。凡是眼睛看得见的,耳朵听得到的,嘴说得清的,心可以思考的,都是下学;眼睛看不见的,耳朵听不到的,嘴说不清的,心想不到的,就是‘上达’。就像树木的栽培灌溉,是下学;至于日夜的细微的生息,枝叶生长繁茂,就是‘上达’,人怎么能预先着其力(于此)呢?所以凡是可以用功,可以告知的都是‘下学’,‘上达’也只是在‘下学’里。凡是圣人说的,哪怕极其精深微妙,也都是些‘下学’。求学的人只需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会‘上达’,不需要另外去寻找一个‘上达’的功夫。”
“坚守自己的志向像自己心在痛一样,你一心都在疼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解析】
这段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关键是解释下“上达”和“下学”这两个词,原文中已经对这两个词做出了很明晰的解释,我也不用在这里重复。如果非要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上达”和“下学”,真的很难找到完全贴切的词,在这里我还是要努力尝试一下,因为本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通古文和现代文在文义上的隔阂。
“上达”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更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规则。“下学”是原理、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活生生的实例。阳明让人只在“下学”中用功,而不必理会“上达”,其主旨还是着落在其“知行合一”的理念上,世界上没有脱离了具体“下学”的“上达”,阳明之所以让人只专注于"下学",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坐而论道的人太多,自古以来,空谈家从来都不是稀缺品。
人在笃行的“下学”中,自然能体会到“上达”。在说“上达”这两个字时,我们要注意这个“达”字,所谓“达”,“由此及彼谓之达”,所以欲要“达”,其起点还是“此”,而“此”就是“下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说心学是贴骨贴肉的学说,那是因为他的要义处处在提撕人要时时刻刻把身心扑到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来,所谓苍鹰飞的再高,其影子还必然落到坚实的大地上,理想和计划再宏伟,还是要在脚踏实地的践履中一步步来将其实现。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09 22:57:00 +0800 CST  
【原 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春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解析】
这一段我没有再翻译,并不是偷懒,而是翻译后的效果和不翻译几乎没有区别,我们还是直接来分析讨论,找寻其中的含义。在第002节的注释三中,曾经注解过“惟精”和“惟一”这两个词,“不杂形气之私”谓之惟精,“专一依据义理”谓之惟一。
这里阳明先生侧重于就“惟精”和“惟一”的关系而阐述。“‘惟一’是‘惟精’主意”这句,点出“惟一”是灵魂、是主脑,而“惟精”所“精”的正是这个灵魂、这个主脑,也就是说“惟精”是为“惟一”服务的。所以说,“惟精”和“惟一”其实都是说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义理”,或者叫天理或者良知,无论你叫它什么都好,但是就是一个,不是两个。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功夫,全是为了实现“惟精”而服务的,那也就可以说是为了实现“惟一”而服务的。后面又举“‘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
其共同的特点是,前一项是为后一项服务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关系上而言都是前一项服务于后一项,但是真正着手去实行,还必须从前一项着力,这就像命令从来都是领导下的,但是执行从来都是小兵的事情一样。所以,要实现“惟一”的目的,就离不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功夫,如果用军队中的从属关系来比喻,“惟一”就是元帅,坐在那里,动动嘴就行了;“惟精”是将军,要统筹一下那些小兵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就是最基层的小兵了,脏累差的活必须他们冲到第一线去干。
所以,看过这一段,我们该怎么用功还是得怎么用功,只是用功的时候常常存个“ 专一依据义理”的主心骨即可。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1 15:27:53 +0800 CST  
030
【原 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①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①未发之中,《中庸》首章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译文】
陆澄问:“此心处于宁静的状态时,可以算是‘未发之中’吗?”
阳明先生说:“现在的人存养心,只是让自己的气定住。当他们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能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又问:“‘未发’就是‘中’,那么宁静不也是求‘中’的功夫吗?”
阳明先生回答说:“只有去人欲、存天理,才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形式上的宁静,不但会渐渐有喜静厌动的弊端,而且中间有许多毛病被掩盖着,终不能去除,遇到事情,依然照旧发作滋长。以遵循天理为主,何尝就不宁静?而以宁静为主,未必能遵循天理。
【解析】
探讨一下“未发之中”,先说一下这个“中”字,河南方言,对什么事情表示同意或者赞许,就会说“中”,可以说用的非常传神,甚至可以说这种说法比现在的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更能体现传统汉语的神韵。
“中”是个啥东西?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以为“中”就是中间,程颐对“中”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当然了,程颐还有后面的一句“不易之谓庸”,这是程颐在解释“中庸”这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我要为“中庸”这两个字洗洗冤屈,因为当代的一些人往往把“中庸”这两个字往“平庸”的沟里带,所谓的“中庸之道”仿佛也成了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处世之方的贬义词。
我可以很严肃的说,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庸”表示自己比窦娥还要冤,通过程颐的解释,我们追本溯源,将“中庸”换成现代话就是“不偏颇不变易”。里只讲“中”字,所以我们只看“不偏颇”,至于“庸”字的“不变易”,后面会讲到。
“不偏颇”这三个字,发挥起来意义很广,我通过举例来说明为何“不偏颇”的“中”字不能理解为“平庸”之意。在李连杰的成名电影《少林寺》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王仁则的官兵来围剿少林寺,少林众僧碍于佛门主张不杀生的戒律,一忍再忍。后来当老方丈被火烧死后,忍无可忍的僧众终于和王仁则的官兵厮杀起来,少林寺那个二当家的胖和尚在后来的混战中也动手杀死了一个向他袭击的官兵,搀扶他的小和尚说:“师傅,你杀生了!”,胖和尚情绪激动地说:“该杀,该杀!”
问题来了,胖和尚此时算是犯戒了吗?答曰:没有犯戒。戒律中的“不杀生”,这三个字,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生”字,从字面意思理解,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称之为生,蚂蚁和蚊子都是生命,更别说五大三粗的人了。之所以说胖和尚没有犯戒,那是因为他杀的不是“生”,各位看到这里可能要蹦起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老和尚干掉了,楼主我非要说他杀掉的不是生命,难道老和尚弄碎的是一个纸人,诸位稍安勿躁,我喝口茶慢慢道来。
……(楼主喝茶中)
理解“生”字,首先要说在佛门看来,什么是“生”,佛门中对“生”的注释中非常有名的一句是“众生平等”,也就是说,“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等”,所谓平等,是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一样的,当那个官兵举刀向老和尚头顶砍去的那一时刻,他就已经脱离了佛门对“生”的定义,他此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剥夺另一个生命,而且是出于一种邪恶的目的,这样就已经违背了“平等”的这一定义。因为他此时的举动表明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凌驾于老和尚的生命之上的。
当然,在他做这个恶行之前,佛门还没有放弃他,可以称之为“生”,或者说在他举起屠刀的那一刹那,他幡然有悟,放下屠刀,即便不能立地成佛,也是回归到了佛门的“生”的定义范畴内。但是,就在他举刀的这一刹那,他的那颗发恶之心已经让他变成了“魔”,而斩妖除魔是佛门的副业之一,我们熟悉的法海同志就是将降妖伏魔这一佛门副业当作主业来抓,以持仗捧钵作为白娘子克星的形象而出现在《白蛇传》中的。
那么,当老和尚杀死那个正在实施剥脱他的生命权利的行为中的官兵时,不是杀生,只是除魔。也许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老和尚是在杀生,但是从佛门的观点看,他仅仅是在履行佛门众多业务中的一项“除魔”业务,不用这么反应过度。佛门还说过佛祖也有“狮子吼”的时候,并不是呆板的永远那么慈眉善目,这里要尤其注意。
回到“中”字上来,老和尚的除魔,从行动上来说表现的是很激烈了,但是,这种状态依然符合“中”字,举这个例子,是让大家明白,所谓的“中”字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活稀泥,关键是要切中事理之肯綮。
现在来理解“未发之中”,“未发”,是指事理没有显现时的状态,是就心体而言,既然“未发”,此时在心体上求的是什么“中”呢?阳明回答的很明确“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求此心的宁静,只是息心的入门法则,只是固守一个“静”字,还不是功夫的得力处。
阳明提出的“静中去人欲存天理”和现在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提倡的“先发制人”战略很类似。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对美国来说,这一事件是个巨大的灾难,在灾难发生之时,美国需要做的是“事上磨”,当时连恐怖份子的影子都抓不到,有力无处使,只能以“美国之难,美国应之”的坚贞强毅来应对,称之为动心韧性之时。灾难之后,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就是不等恐怖份子上门,在灾难没有发生之前,加强警戒,并且在世界各地主动出击歼灭恐怖份子,而不是等到灾难真的发生了才仓促应对。
个就符合“未发之中”了,即在事件没有真正发生时就下力气,弭祸患于未发。回归到自我心体修养,“事上磨”很难,“未发之中”同样不易。这个实际上已经牵涉到“慎独”这个儒家学说十分重要的概念了,发挥来谈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不过多枝蔓。
总的来说,“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的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用中医的理论来讲,这个叫做“治未病”;用兵法的思想来说,是将力量用在战场之外,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的“不战”,是因为你在事理没有发见时已经将内心廓清为明镜状态,当然就可以事来能应,可以“不战而胜”了,但并不是真的不战,而是你把战线前移了,在宁静存心之时你已经“战斗”过了,等于美国的“先发制人”,不再等到拉登们把美国的大厦用飞机撞毁,就提前把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消灭掉。
“未发之中”正好和上面讲过的“事上磨”相对照来学习,“事上磨”重点落在事理发见处用功,侧重于外用,“未发之中”是于事理没有显现时用功,侧重于内明,这样说,只是为了大家学习的方便,而如果按照阳明先生的本意,外用也好,内明也好,唯一的原则都是遵循天理,所以它们何尝不是一件事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3 22:01:17 +0800 CST  
【原文】
问:“‘孔门言志,由、求①任政事,公西赤②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③,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之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④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①由,即子路。求,指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孔子学生。
②公西赤,(前50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华,孔子学生。
③意必,《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④“素其位”五句,出自《中庸》。
【译文】
陆澄问:“孔子的门人在一起畅谈志向。子路、冉求志在主持政事, 公西赤志在主管礼乐,不管怎么说都有实际用处。而曾皙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阳明先生说:“前面那三位着的意思太浓了,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偏执于一边,顾此未必能顾到彼。曾皙的志向没有太浓的自我着意,正合《中庸》中所谓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前三个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通达之人。但是前三个人的才干各自卓然有成,并不是世上那些只会空谈却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解析】
在第029节,我们已经提到过曾点言志这回事,现在要具体讨论了。此处讲的孔门言志,是《论语》中的一个字数最长的桥段。具体场景是这样的,孔子让自己的四个弟子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四个弟子分别是子路、冉求、公西华、曾点。
子路同学前面已经出过场,他连自己的老师都敢顶撞,是那种心直口快性子急的角色,这次他又抢答了。他说给他三年时间,就可以让一个像利比亚这样的夹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受夹板气的撮尔小国得到治理,可以让国内人民骁勇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示意慷慨陈词的子路同学坐下,不用这么激动地站起来讲,坐着谈就行,接着让冉求谈下。
冉求说,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冉求的这个态度就谦虚多了。
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轮到主角曾皙发言了,这位同学在其他同门发言的时候,正在弹瑟抒情,到其他人都讲完了,弹瑟的声音逐渐放缓,接着“铿”的一声,结束了抒情,离开瑟站起来。他说,我的理想和他仨都不一样。
孔子鼓励他讲下去。
曾皙说,暮春三月,换上春天的夹衣,带着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弟,去河里洗洗澡,在郊外吹吹风,然后再一路唱着卡拉OK回来。
估计他的其他三个师兄弟听后马上晕倒。但是,孔子唯独对曾点的话评价最高。.
陆澄在这里问的,也正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疑问,其他三个弟子说的无论是做什么,其理想还有些实际的用处,曾皙的话,说的完全是耍着玩的,孔圣人为何偏偏对他青眼有加?
阳明解释说,那是因为其他三个人是有“意必”……。解释下“意必”,在本该如此的天理上添了哪怕一丁点儿个人的主观意思,就叫做“意必”。最高的道德修养,是人在什么环境和位置就做那个环境和位置上应该做的事情,一切言行都顺应本应如此的“理”。
做到这一层次,称之为“君子不器”,“器”这个字,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阐释,具体的行业技艺称之为“器”,这个“君子不器”,有些人理解为孔子要求君子要成为通才,而不是专才。我不同意这种解释,古时就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在社会分工更细,可能三万六千行都有了。让人成为行行精通的通才,哪来那么多精力?
这里的“不器”,还是指就人的内心修养上,不要被具体的行业技艺所禁锢。你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没有问题,,社会分工也需要专才,但是不能一脱离你的本行,就不会做人处事了。比如一个医生,医术精湛,但是就是不善于和病人沟通,病人来了,脸难看,话难听,也许本来是好意,但是也会被病人误解为是麻木不仁,甚至会酿成一些悲惨的事端。医术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本来就被称为仁术,而现代的我们将“医术”狭隘地定义为一种孤零零、冷冰冰的纯粹的技术。将做人和行医割裂为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也难怪整个医患关系会如此紧张。
所以说,才可以专,而且大多情况下我们必须专,因为我们要谋生立命,但是心体却必须要“不器”,那是因为生命本身除了谋生的安身立命活动,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多层次的对世界的参与历程,而且你的专业并不会是一个处在真空中的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它必然会和这个世界的其他方面有斩不断割不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点没有说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他那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所逗透出来的就是那种战场能扛枪,下海能撒网,登台能歌唱的“不器”。这种随时随地能遵循天理的悠游无碍才正是孔子赞许他的原因.。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4 15:10:31 +0800 CST  
032
【原文】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①’。仙家说婴儿②,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③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①盈科而进,出自《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手四海。”盈,满;科,坎。
②婴儿,《老子》十章中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见《老子》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③“圣人”三句,见《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译文】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怎么办?”
阳明先生说:“为学要有本原,必须从本原用力,渐渐地就‘盈科而进’了,道家用婴儿作比喻,是个好比喻。婴儿在母亲肚子里还没有成形时,只是纯然的气,有什么知识呢?出生后,才开始能哭,然后能笑,又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又然后能站、能走、能抓、能举,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因为他的精气一天天充足,接着筋力日益强健,聪明日益增长。不是刚出娘胎之日就可以做到这些的。所以必须有个本原。圣人能立于天地之间,化育万物,也只是从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之中逐渐涵养而得来的。后来的儒者们不懂格物的学说,见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打算在刚着手时把一切都琢磨个透,哪里有这个道理呢?”
阳明先生又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一开始只有根和芽,还没有树干;等到有了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跟着就有叶,有了叶然后又有花、果实。刚种下树根时,只管栽培灌溉,不要去想枝的事情,不要去想叶的事情,不要去想花的事情,不要去想果实的事情。空想又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树枝树叶以及花和果实?”
【解析】
整段谈论的主旨是为学要“循序渐进”,意思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悬想何益?”句,是针对人的急于事功的通病说的,克服这种毛病的途径是要有一种“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的达观。
就我们当代的社会来谈下,来到书店,会发现最玲琅满目的书是那些讲成功学,如何在职场混等等的书籍。尤其一些打着什么“速成”标题的书籍,往往最受欢迎。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很少有人是通过看这些书取得成功的。
有人说“成功学”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毒药,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成功学”的毒就毒在“急于求成”而流于浮躁这一点上。延宕开来谈下,心学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对心学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本来这个东西应该在本帖开端就来谈的,但是现在碰到了这一段,结合此段文义来谈更合适。
可能在有些人的心中,也把心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说也有点道理,但是把心学仅仅说成是成功学,是贬低了这门学说。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化俗为圣,可以说是培养圣人的教科书,这样说,估计要吓走不少心学的热心粉丝,但事实就是这样,心学追求的是变化人的气质,其终极目的是造就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理想的儒家人格要求,心学和这种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心学不是宗教,但是心学那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却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执着,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基石中的基石,这种心也就是阳明本段所说的那个“本原”。对于那些只想拿心学当成功学的人,我只能说你这个要求在心学面前太卑微了,因为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成功,在心学那里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人格完善后所收获的赠品。
王阳明先生,从当代西方某学者的角度来看,他可以称之为一个偏执狂,他的偏执表现在对生命完美存在的钉子户般的追求上。他的这种个人特质使他的生命过程俱备这样一个特点:不完美,毋宁死。而阳明所追求的完美就是“致良知”,他在龙场的那个夜晚,醍醐灌顶,豁然开悟,终于找到了生存于世界的心的归依,在那一刻,点亮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心,而是点亮了中国甚至可以说世界文明的心。
回到原文,阳明说的那个本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以称之为“诚敬”,但最通俗的说法是“立志”,这个立志,是志在此心时时处处顺应天理之志,在立定这个志之后,在对待陆澄问的:“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个问题上,我们自然能找到最端正的态度,那就是看一下你的当下,该播种的就播种,该发芽的就发芽,该浇灌的就浇灌,你现在还没有办法当一世的圣人,甚至没有可能做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圣人。那你就做当下的圣人,不要去想收获,顺理而行,此心安处即吾乡,只要那颗诚敬之心够坚定,你坚持对心的砥砺的时日够漫长,终归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无非是自我人格完善后的一个副产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4 17:15:19 +0800 CST  
没人顶,我自己顶个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5 13:22:07 +0800 CST  
@yinqing001 2012-04-15 16:27:14
首先,感谢楼主的认真讲解;
其次,希望楼主读读《楞严经》
-----------------------------
多谢指点,我会细读《楞严经》,以资参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5 18:47:28 +0800 CST  
@得儿意的龙 2012-04-15 17:09:31
谢谢老师,总算在天涯看到一篇讲心学的帖子了。自己看实在还是觉得有些难。
-----------------------------
“老师”两字,实不敢当,一管之见,聊做抛砖!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4-15 18:48:32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