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元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三国志平话》就把这一段空白进行了填补: “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观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将县令杀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
这个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把关羽亡命逃遁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关羽的正义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基本上采用了《三国志平话》的说法。
不过,也许因为这个故事太简单了,不能令广大的关羽迷们满意,民间艺人们又创作出了很多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充实。其中有一个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 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其它的一些传说大致都基本如此。虽然也有几个传说把关羽的出生和成份神化,但从大多数传说来看,民间艺人们显然认为关羽是和他们一样属于劳苦大众出身,关羽基本上被说成是农民、小商贩的子弟,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符合我国民间创作的特点。关羽的形象就是在民间得到不断地补充而慢慢建立起形象来的,当然这些和实际的关羽的关系并不大。
回到正史,5年后关羽流亡到涿州,终于找到了他生命中的明灯,那就是他一生的大哥刘备。前文说过,关羽和刘备的相识过程,绝不会像三国演义里说得那么简单,挑着草鞋的刘备一身叹息,就能打动性格孤傲的关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刘备是一个极具领导天赋的一个人,他的魅力应该深深打动了关羽,让关羽觉得跟着刘备混将会一片光明,而和刘备相处又会让自己如沐春风,漂泊多年后又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刘备在当地应该是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的,时值黄巾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刘备觉得时机成熟,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马上就有人送钱送粮送武器,短短几天,刘备就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这要不是长期的积累,普通人振臂一呼,就能聚集像样的的队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就这样关羽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鞍前马后的跟随在刘备左右。
以前小时看三国演义都有这样一个熟悉的画面,那就是到哪里刘备都是居中一坐,旁边必定有关羽张飞站在两旁。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人给刘备抬轿子,刘备见谁都是一脸和善,但任谁看到刘备后面这两个凶神恶煞的人就知道刘备是在扮猪吃老虎,谁也不敢小瞧刘备了。马超投奔刘备时,觉得自己还是个人物,当面敢呼刘备的名字,结果关羽当场就要火并马超,马超一看这个阵势,再不敢直呼刘备的名,并对刘备表现出来极度的尊敬,这件事才算过去了。这件事也引出第一个话题,那就是关羽的相貌。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4 21:58:28 +0800 CST  
@qhayjf 2015-06-23 20:30:54
再补充个类比,就比如网球比赛,一个选手运气不好,老是早早就遇上未来的冠军选手,但是他打得并不差,仅仅是惜败.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永远是惜败,从来没有拿到过一个冠军,你觉这样的选手在网坛会有很高的地位吗?会被人称作网球天才吗?你可以说我曾经把费德勒逼到抢七,但这种话有用吗?世界只承认胜利者
-----------------------------
@独占潇洒1127 2015-06-24 20:12:00
看了这一段我笑的想流泪,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驳你,只能说你的类比能力太强了。但这依旧解释不了你给出的标准有问题,因为你这个只能说明天才是要有一定的胜利这个硬指标,这个我一直承认。我说过了,以小博大、以弱胜强要么对手不行,要么运气超好,你把天才限制的这么狭窄,放眼望去,霍去病,吴起,白起,王翦,李牧,李世民,李靖这些军事奇才都排除天才之列,反倒是好像三国后的时代那个几千人横扫敌国的将领是军事天才......
-----------------------------
@qhayjf 2015-06-24 21:51:36
霍去病,吴起,白起,王翦,李牧,李世民,李靖这些人成名不就是因为他们打的胜仗多,要是霍去病一直在和匈奴相持,我么给可以说出匈奴强大的各种理由,但霍去病就没有资格成为一代名将了。三国后的时代那个几千人横扫敌国的将领是谁?有存在这样的人吗
-----------------------------
@独占潇洒1127 2015-06-24 22:06:15
楼主把自己绕进去了吧,你自己说军事天才的标准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结果我举出的例子除了霍去病你都承认,但这些人都不是你的标准选出来的。再说你的网球例子,如果一直进不了决赛自然不能称为天才,但决赛一直打得平分秋色又怎么说。希望楼主不要为了证明而证明
-----------------------------
这个很难理解吗?既然是天才,那就是是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且还要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功业,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霍去病时代的的西汉确实是强大,但并没有说占决定性的优势,和他同时代的将领也就是卫青还行,像李广之类都是难求一胜,之后的李广利之流更是兵败投敌,唯独霍去病能够封狼居胥,这当然是天才。吴起在魏国打得秦国一蹶不振,到了楚国,楚国的军事马上就强大起来,身经百战,无一败绩,这当然也可以称作天才,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人都是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胜利。
关于网球的类比你还是没看懂,天才也不是神仙,只要出兵马上就能胜利,他们同样需要需找战机,制造机会。吴起在魏国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战平12次,难道这些和吴起战平的将领就可以与吴起相提并论吗?他们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像费德勒的网球生涯里,曾经爆冷打败过他的人也不少,但多年以后历史只会记得他的17座大满贯,而不会记得这些人的名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5 10:45:08 +0800 CST  
在世界华人圈里,人们最熟悉的形象应该就是关羽了,你要随便找一个人问他孔子长什么样,估计大部分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要问关羽长什么样?大部分人应该都能说出点关羽的相貌特征来。《三国演义》里是这样描写关羽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
当然,关羽到底长什么模样?正史里并没有记载,除了像刘备这种怪样子有过描写外,基本上《三国志》里就没有太多关于外貌的描述,能找得到的也就是“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这句话,至少关羽的美髯是跑不掉的。关羽的形象应该是后人也就按照他的品格,按照关羽的形象要求,不断的发展完善,甚至,还有一些专业的外形顾问,服装设计师的量体裁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关羽的形象。所以此“关羽”肯定已非彼“关羽”,如果有人可以穿越回三国,见到真正的关羽肯定会认不出来的。
关羽的相貌其实都是有一定含义的,首先是大红脸,关羽的脸三国演义里面说是面如重枣,就是说面色如重阳节的枣子,红的都有些发黑了,黄皮肤里出现这种皮肤应该是比较异类的了,大概就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人喝了不少酒所表现出的样子吧。也许后人也觉得关羽的脸红的不寻常,民间有创造出不少传说来解释关羽的红脸。
第一个传说可以称为“鸡血染红”篇。说是关羽年轻时,本是一个白皮嫩肉的后生,但是臂力过人,生性好打抱不平。有一年春天,他外出踏青,在山间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纨绔公子正带着手下在强抢一个民女,还一棍子打死了女孩的父亲。关羽见状不由得怒火万丈,冲上前去拔出宝剑一阵左砍右杀。那公子一看不好,拔脚想跑,被关羽追上一剑封喉给杀死了。不想他杀的那个人,是本县太爷作恶多端的公子。县太爷大怒,派人四处追捕关羽,他只好四处躲藏。一天关羽被官兵发现,他跑进山里躲进一户人家。那家有一个女子正在家纺纱,指着床对他说,赶快上床装病。又马上杀了一只公鸡,把鸡血抹在关羽脸上,又从自己头上剪下一把青丝粘在关羽腮边和下巴上,顺手扯了一床被子蒙在关羽身上。不一会官兵追进来四处搜寻,只见床上躺着一个人,掀开被子一看,竟然是一个须髯过胸的红脸大汉,只好垂头丧气离开。原来那个女子,正是关羽救过的那个女孩,现在反过来又是她救了关羽。只是关羽的脸被鸡血染红的颜色再也洗不掉了,一把青丝贴上的须髯也弄不下来,从此就变成了红脸美髯的关公。
还有一篇民间传说,是上一篇的变种,可以称为“鼻血染红”篇。说是关羽杀了那个坏蛋之后出逃途中,官兵紧追不舍,关羽便躲到了一座桥下。而桥下面正好有一位老妇人在洗衣服,她指点关羽将鼻子打破,用鼻血把脸全部抹红,再拔下头发粘在嘴唇之上。官兵追来一看,这个不是要找的人,便转身离开。等骗过追兵,关羽就这样大模大样地混出潼关。出关以后,他来到黄河边上想把脸洗干净,没有想到那脸上的血迹怎么也洗不干净,还有粘在嘴唇的头发也拔不下来。原来,那个洗衣服的老妇人是观世音变化的,特地来指点关羽脱离追兵。没想到,这下关羽真的变成红脸、长髯的汉子了。这段“鼻血染红”篇,已经开始具有神话色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6 16:41:46 +0800 CST  
@木燮 2015-06-25 22:33:33
呵呵,吵起来了,楼主少辩解多更新吧,言多必失,不要被绕进去了~~~话说你是不是看了泪痕的帖阿,什么抬轿子,居中而坐,好熟悉嘞,要是看了却不顶…………鄙视一下
-----------------------------
不好意思了,受他影响挺大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6 22:16:52 +0800 CST  
@独占潇洒1127 2015-06-27 00:45:05.0
楼主不要太过自信了,什么都是自己对有什么意思。我不想再和楼主讨论什么了,就此打住吧
—————————————
这个没有对错的,网络的好处就是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我的表达也确实很不严谨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7 12:57:26 +0800 CST  
事实上,民间传说的故事,往往编到最后就变成神话。以上两篇中,都还说关羽本是凡人,是在替人打抱不平而逃亡的过程中,被迫把脸染红了。但是下面这一篇,则说关羽本来就不是凡人,而是天上的龙王爷转世。这可以称为“龙王转世”篇。话说关羽老家解州附近有座山,山下有湖水直通南海。湖旁边有座寺院,其中的住持和尚喜欢下棋。凡是有人来跟他下棋,他宁愿招待饭菜,但是从来就没有人能赢过他。一天,来了一个大汉找老和尚下棋,连下一个多月不分胜负这天两人又开始下,老和尚在一个时辰内连输三盘。这大汉问他是何原因?老和尚叹了口气说,此地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他是在为老百姓生计着急哦。那大汉这时才说他就是南海龙王,因为玉皇大帝不准他在此地布雨,眼见百姓遭殃,心里也很难过,因此才下凡来下棋解闷。老和尚听后,百般请求他无论如何也要拯救百姓。这大汉慨然应允,只是请求老和尚在大雨之后赶到湖边,将冒出来的红水用木桶盛上,不可摇动。第二天,果然普降甘霖,老和尚用桶把红色的水盛上。第一百天之后,那只盛着红色水的木桶里竟然蹦出个红脸小孩。原来这就是被害死的龙王转世投生于人间,这个红脸小孩就是关羽。
那么多扯淡的民间故事都试图再解释关羽这不同寻常的大红脸,当然这些只是把关羽更加神话,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里面的象征意义,红就是赤,赤心,赤诚之心,红代表的就是忠诚、正义。宋元时期戏剧表现形式多样化,开始涂面抹脸,就是脸谱化。南宋人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书里说:凡是讲书、登台表演时“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什么是“公忠者”?就是好人、正面人物。所谓“正貌”,一般来讲就是脸上以红色为基调略描几笔,或者干脆就是红色。奸臣、坏人的基调是白色。过去曹操就是这种人物的典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人们的褒贬直接表现出来,人物一出场,观众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呢?好坏全都写在脸上呢。后来京剧“红脸忠勇”之说法即由关羽脸谱而来的。
丹凤眼、卧蚕眉也是关公重要外貌标志之一,他为何生就了丹凤眼、卧蚕眉?这又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大有关系。人们心目中的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是“浓眉大眼”,非“贼眉鼠眼”。当年八个样板戏的男主角不都是这样的,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当然,扫帚眉、棒槌眉之类也属于浓眉,但浓是浓了,显得太粗了 ,哪能加在关公的大红脸上?豹头环眼这类金刚怒目的大眼,人们分配给了张飞;曲线极其优美流畅的丹凤大眼,自然应当留给神人兼圣人关公。至于卧蚕眉,则是浓眉当中最为美观的一种,丹凤眼、卧蚕眉,与大红脸相配之后,在中国人看来,就形成非常和谐的一体。这样的形象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最符合忠勇的关帝的形象。
还有关羽的一身绿装,他的绿袍绿帽子最初应该也是出现在元代戏曲舞台上的,也可能是出于“万绿从中一点红”的古代审美趣味吧,元代戏曲里,头戴专有的绿色盔头,缀黄绒球配后兜,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成了关羽标准的舞台形象。
到了明代。《三国演义》或许是受元曲影响,在关公困曹营里一段写道:曹操见关公身外绿战袍刀痕累累,污垢斑斑,十分陈旧单薄,于是吩咐为关公取一件新的来,小吏取一件红锦战袍而来,请关公换下,但是关公念及刘备,不忍换下,于是将红袍穿于内,绿袍穿于外,曹操不悦,不过顿时笑道:关将军不愧天下第一义士也!从此,关羽一身绿装深入人心,成了特有标志,绿帽子也就再也摘不下来了,当然在关羽戴绿帽子的形象成型之时,绿帽子并没有它的特殊含义在里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28 15:36:39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30 14:01:10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30 16:18:03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30 17:00:55 +0800 CST  
关羽还有最重要的两件行头,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先说青龙偃月刀,民间有句俗话,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关羽的大刀也成为关羽的一个重要标签,紧紧依附于关羽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对于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和刀的样式,有这样的描写:“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虎牢关三战吕布有诗说道:“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关羽称为了神,所以他的这把青龙偃月刀自然也成了神刀。相传,天下第一铁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它。完工时,突然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分析,那是青龙的血。所以,有青龙偃月刀之名。所以,有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后来,这把刀杀了1300人,斩首480人。
还有一种说法,关羽年轻的时候,武艺超群,只恨没有一把称心如意的大刀使用。于是他将附近几个庄上打造兵器手艺最好的师傅请到关家庄计议,为他打一把最好的大刀。其中一位老师傅问:“不知关壮士要哪一等的大刀?”“ 有铁刀、钢刀、纯钢刀、柔钢刀、青钢刀、宝刀六等。铁久炼成钢,钢久炼柔纯,再炼成青,更炼成宝。一般人只会打造铁刀与钢刀。至于纯钢刀,打造十把要坏九把,柔钢刀,打造百把要坏九十九把,至于青钢刀、宝刀就算世间稀有的珍宝了。”听完后,关羽就说:“关某要把宝刀。”师傅们听后都摇头吐舌。但由于关羽的“不管打坏多少把,都由我一人承担,不少分文。”
炼刀过程不是很顺利,当炼到最后一火时,天已黑了,一轮皓月当空,突然炉火迸出雪亮的毫光,直射天空,老师傅大喊:“快躲开刀要炸了!”这时天上有一条青龙经过,被毫光击中。毫光斩了青龙,随即退回刀内,龙血染了刀头。刀没有炸——而青龙偃月刀则炼成了。
这剧情实在太狗血了,看来国人很早就有写玄幻小说的天赋,但根据《三国志》的推断,关羽使的不是大刀,是矛戈或戟之类的武器。《三国志》里关羽斩颜良的故事是这样说的:“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策马刺良”这个动作表明,关羽不是砍或斩。所以应该是尖状的矛戈或戟。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偃月刀的考古发现一般要在很晚的时期才有。没有实物类考古发现三国时期有此种兵器。偃月刀,原称“掩月刀”,最早见于《武经总要前集?器图》。《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初期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军事和兵器大百科全书。书中“刀八色”章节共绘制了当时军队中使用的八种刀形,除手刀为短柄武器外,其余七色均为长杆刀,包括“掩月刀”。
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过笨重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和卤簿的仪仗兵器,到清代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膂力的道具。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6-30 17:19:16 +0800 CST  
小时候看了太多的古典演义小说,总想看到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能够拍出小说中描写的马战的景象,可惜看到的都是失望,一般这些马上的将军一单挑,就开始跳下马开始格斗,动作是还算好看,但这算什么呢,这还有骑马的意义吗?后来也看到一些马战的尝试,例如新三国的电视剧,看完还觉得这还不如下马打,因为在马上打得实在太难看了,拿着个长兵器,抡都抡不开。不过想想也是呀,拿着大刀在马上抡一圈,估计还没打到敌人,自己的马头先掉了。
以前看过有关英伦骑士的片子,里面骑士单挑也是在马上的,一边拿一根长长的矛,离得很远相互冲刺,因为这里面完全利用了马全速冲刺冲刺的动能,所以双方都没有什么变招,力求精准,一下把对方刺于马下,要是一次双方都没有击中对方,那就圈回马头,继续冲刺,这估计也就是一个回合的含义吧。在马上双方相交的那一瞬间根本就不容你去拿着长兵器去变招,因为这样也失去了马战冲刺的意义了。所以我认为一般马上的长兵器就应该是以冲刺为主的矛。而马上劈砍的兵器则是单手使用的环首刀,单手在马上劈砍,显然就非常顺手了,近代进入枪炮时代后许多国家人留有骑兵,例如苏联红军,他们除了枪之外,每人还会配备单手的马刀,这跟环首刀的用途基本应该是一样的。
环首刀最初是做为骑兵的劈砍武器来取代原本的汉剑。汉剑由于双面开刃而不利于马上作战、不利于劈砍、易折断,这在对匈奴骑兵的近身战斗中非常不利。而环首刀单面开刃、厚脊,在当时而言是最利于砍杀的兵器,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大大加强了汉骑兵的攻击力。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卅湅”就是三十炼,也就是这把刀曾经使用"百炼钢”技术将钢材折迭锻打达三十次之多,而在这把刀的刃部还发现经过“淬火”。“淬火”是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先进武器和强大国力的决定性作用下,汉军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被完全汉化。
环首刀在西汉开始普及使用、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环首刀成为了衡量军力的重要指标,《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这个人造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
小说里为了显出不同人的个性,每人上战场那的兵器都是不一样的,五花八门。到战场上每人拿的必定是被证明了的最顺手、最有效、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这不是玩个性的时候,当然要是不同兵种分工的除外。所以估计关羽也是跟一般将官一样,长兵器用的是长矛,而短兵器配备的是环首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2 22:47:27 +0800 CST  
@胡桃奶油 2015-07-03 08:30:19
@qhayjf 2014-07-01 22:16:08.0
对于刘备来说,他所谓的仁政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越时代,也完全不可能那么立竿见影,很多时候其实是反过来的,有些发达的民主国家,老百姓明明安居乐业,生活的还可以,但照样把政府妈的狗血喷头,政府出一点错,都像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恶,这也就是么某些人常说但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有些专制国家,人民明明食不果腹,但人民还是天天在感恩戴德,高唱赞歌,这其中并不成正......
-----------------------------
这个确实挺复杂的,专制社会现在看来是不好,但在中世纪,全世界都采用了这样的体制,中国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的体制,它肯定有许多适合于人类社会的东西,才会被一直沿用。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3 08:43:51 +0800 CST  
接下来说一下赤兔马,《三国志》里记载的名马非常少,赤兔马算得上比较出名的一匹。《三国志卷七。吕布臧洪传第七》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但这应该也是唯一记载此马的地方。
《三国演义》里,赤兔马的出镜率就比较高了,吕布死后,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就把赤兔马赏赐给了关羽,从此以后赤兔马就成为关羽的标志之一,随他走南闯北,屡立战功,包括斩颜良、诛文丑赤兔马也是居功至伟。最后老罗还为赤兔马安排了一个悲壮的结局,“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当然,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从中平五年(公元189年)董卓赠赤兔收吕布算起,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走麦城,赤兔马绝食而亡应该是整整三十年,这还不包括此马到布吕手中以前的岁数。马的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但使役年限仅为3~15年,最多也就是20年。这样算起来赤兔可算得上是超超长服役,怪不得关羽被擒,原来是坐骑老掉牙的缘故。
当然可以确定的是三国历史上的确有一匹骏马叫赤兔,他曾经吕布的坐骑。但后来有沒有成为关羽的坐骑,这就是没有答案的事了,或者也许关羽也曾拥有过它,或许没有,不过我觉得没有的可能性还大一些,赤兔作为名马,曹操转赠关羽的话,算得上很大的人情了,也是值得一书的,但陈寿没有任何描写,说明关羽并没有拥有过这匹名马。
陈寿《三国志》中明确提了名字的骏马,并不止赤兔这一匹。比如还有刘备所骑的“的卢”,曹操所骑的“绝影”。照理说这两匹骏马,都具有被编排为关羽坐骑的空间;为何罗贯中偏偏选中了赤兔呢?道理很简单,赤兔的颜色特别,就是红色。红色脸庞的忠诚英雄,再配上忠诚的红色宝马,给予读者的审美感觉,那真是无可比拟的神圣。毛宗岗一句“赤面人骑赤兔马”的赞美,正说明这种形象搭配的完全成功。
说了半天,关于关羽的形象基本就是来源于民间故事,来源于小说演义,其实我们平常形成的历史的印象往往都是来源于这些东西。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些东西成了我们历史文化的主流,历史的真相显得没那么重要,而且谁又能说得清楚什么是历史真相呢?对于现代人来说,历史真相是什么很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如果现在要拍一个关于关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那个导演要敢拿出一个不是红脸,手持长矛、骑着白马的关羽形象出来,肯定是要被观众大骂的,骂你是不是文盲,是不是历史白痴。要是这位导演再争辩上几句的话,肯定还会被骂无聊和有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6 22:48:39 +0800 CST  
@苏格拉底不是底 2015-07-03 17:35:52
@Wczwcz555 2014-10-19 07:34:30.0
如果关羽镇守荆州时,能坚决贯彻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搞好和东吴的关系。又或者同孙权联姻,那是否孙权不会在背后捅关羽一刀?关羽错就错在太自负,最后为自己的自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整个王国的国运。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从荆州失守的那刻起,也就注定蜀汉的失败,所以说关羽只是名将而不是帅才。
—————————————
二哥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达到军事顶点,......
-----------------------------
所谓联姻也就是幌子,连了姻有了机会孙权一样会打,只是确实关羽对于东吴有些轻视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6 22:52:19 +0800 CST  
@觉者forever 2015-06-29 13:07:28
绝顶贴之一哇,慢慢追,,,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6 22:53:10 +0800 CST  
@qhayjf 3897楼 2014-11-19 22:39
但诸葛亮比他们更牛。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 兄弟 四个晚上卧谈的时候,诸葛亮不无鄙夷地说:“你们三个人以后当官,都可以做到省部级。”事实还真让他猜中了。其他三人问诸葛亮想达到什么官职的时候,诸葛亮就不谦虚了,笑而不答,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第二,其他三个学习求精细掌握,而诸葛亮只看其大概,理清思路。身逢乱世,清醒的头脑和宽阔的眼光显然比具体的知识重要。三人中后来做官做得最大的孟公威可能觉得在荆州受排挤,没有出路,要回家乡谋发展。诸葛亮认为年轻人遨游不限故土,要忍耐,求进取。现实生活中,诸葛亮这样……
-----------------------------
@貌似0如花 2015-07-04 20:18:50
赶上了!赶上了!佩服楼主的博学和态度 一直默默看帖 特此方才注册天涯 为楼主顶个~~~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6 22:54:38 +0800 CST  
关羽真正让人信服的是他的武力,而不仅仅是他威风凛凛的相貌。陈寿、程昱、郭嘉都曾经将关羽称作万人敌,这就说明关羽的武力在当时受到推崇的,在《三国演义》一开篇,关羽就是直接成为“万人敌”的形象在文中出现的,那关羽这么超高的武功是哪里来的呢?
我们经常看武侠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武功一般都是非常高的,作者为了提高小说的合理性和真实度,往往给主人公设定了各种奇遇,吃药、获得武功秘籍、甚至是绝世高人输送功力等等,当然这种所谓的合理性也不过是意淫罢了。《三国演义》的高明就是不纠结着这些细节上,否则《三国演义》也成了英雄传奇小说了,而不是严谨的历史小说了。因为关羽、张飞确实是历史上的名将,被人称作“万人敌”。
当然这种所谓“万人敌”的称谓不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已,真正的“万人敌”是绝对不存在的,这个话题其实完全不用展开,就是一万个人排着队让一个宰杀,杀上整整一天都杀不完,累都把人累趴下了。
一个人别说万人,就算是力敌十人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人之间是有差距的,但这种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格斗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力量、速度、抗击打能力和一些技巧。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奥运冠军伊朗人侯赛因-拉扎扎德,举起了262.5公斤的杠铃,普通成年男子经过训练,也应该能够举起100公斤左右的杠铃,一般成年男子举50公斤肯定是没有问题;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博尔特一百米的世界纪录是9秒58,而一般成年男子一般也能跑进13、14秒。
我这里想说的是人的差距是没有那么大的,有2倍的差距就非常了不起,这种差距不可能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差距。人的抗击打能力这个实际上非常有限,在赤手空拳是可能还有点用,在武器面前基本就是人人平等的,所谓的“刀枪不入”只是一个梦而已,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就算是一个人同时拥有侯赛因的力量和博尔特的速度,碰到一个拿着锋利长刀的成年男子的话也会束手无策的。
最后说技巧问题,这是最被神话的东西,在格斗确实有非常多的技巧,像一些关节技在赤手格斗中就非常有用,常常能让对手认输投降。但这个也就是赤手单挑格斗中有一定作用,当一个人同时面对两个敌手时,如果不同马上秒杀其中一位的话,那只有夺路而逃了,因为同时前后对付两个人的全力攻击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拳击比赛中,格斗场上,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同时对付两个职业选手,这种场面一般只会出现在电影里、小说里。在这里再闲扯一下关于功夫的话题,我认为功夫强身健体是不错的,但要想有什么神奇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什么内功、轻功之类的就更为玄妙了,完全都是人意淫的结果,其实这种东西想明白很容易,只是大家不愿意接受而已,就以轻功为例,如果真的有这种功夫的话,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当年朱建华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国家英雄,刘翔破跨栏记录成为国家英雄,这里面有多大的利益驱动呀,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大半个田径队都是靠着刘翔在养活,每年有多少人多少钱投入想再造一个刘翔而不能。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钻研一下轻功呢?这说明这东西就根本没有那么神奇,我估计所谓的飞檐走壁并不会比现在的跑酷高明多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09 08:52:10 +0800 CST  
@西风笋干 2015-07-09 10:25:26
战斗技术还是很要紧的,中世纪的骑士8岁开始当扈从,学习战斗技巧,20几岁出师后空手夺械干翻3-5个民兵问题不大。前阵子有个电影孤独的生还者(真人真事改编),4个海豹突击队员,面对100多个有ak和rpg的民兵包围,干掉了40来个吧好像,4人死了3。我觉得关羽应该是战斗技能上有相当天赋的人,带队冲锋,现场指挥战斗应该是非常强力。比如项羽,也是。当然肯定不像武侠那么夸张
-----------------------------
如果能够足够机动灵活,避开合围,一个人分别杀掉几十人这都是有可能的,就像以前的周克华,几万武警追杀都找不到他,但是一旦被围住了,那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军队的指挥官冲锋在前,肯定也是做好了各种保护的,至少侧翼、背后是肯定不会受到攻击的,指挥官参加冲锋,一般是鼓舞士气用的,一直在最前线搏杀应该是不可能的,这样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10 08:59:55 +0800 CST  
@qhayjf 2015-05-09 14:44:13
关于这个,实在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一般貌似荒诞的政治事件下面都会掩藏着许多政治黑幕,当然年代久远,这个谜我这里是无法解开了。我这里只有妄作猜想了。
诸葛亮这次出祁山时,蜀国的皇帝刘禅已经25岁了,古代人寿命短,一般男子十六岁成年,有十六成丁之说,这个年纪就可以娶妻生子了,也就可以亲政了。当然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不过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有时候十......
-----------------------------
@觉者forever 2015-07-09 17:03:11
对”古人寿命短“的说法很是存疑,不知怎么得出的结论?乱世人命薄,这个时间段的可别算进去
-----------------------------
这个是肯定的,医药条件跟不上,战乱多,淘汰率太高,“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反映的就是这个状态,现在70岁的老人不算什么稀奇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10 09:02:14 +0800 CST  
@qhayjf 2015-04-21 08:07:52
@李劲555 2015-04-20 17:36:26.0
楼主对这木牛流马有什么看法?
—————————————
人不可能超越时代局限,所以估计也就是独轮车之类的东西,现在最像传说中木牛流马的东西应该是美军的大狗机器人,不过也是属于实验阶段,无法量产全面配备。
-----------------------------
@觉者forever 2015-07-09 16:47:24
近现代发掘出来的有些东西,以现在的科技水平都很难仿制(比如越王勾践剑,,,),人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以前时代的认识就是完全真实的吗?越来越多出土的古物(秦朝的下水道,忘了哪个朝代的牙刷了等等),没有颠覆对以前时代的认知吗,唉,世界掩藏了太多的真相,,,外星人、灵魂、量子、预言、、、世界真的很精彩
-----------------------------
这些东西大多数是将历史神秘化的传言,没有一样是有科学的实证的,例如你说的越王勾践剑,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而不是其它。出土以后,在博物馆里,剑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锈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7-13 09:34:54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