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西风笋干 3195楼 2014-09-12 07:56:17
LZ别去理那个衣雪人,存心来咬你的人你是无法说服的,写好文章,我等翘首期盼啊!
-----------------------------
谢谢支持,你说得对,有句话说得好,不要试图去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3 14:46:51 +0800 CST  
@龙纹鞭影 3205楼 2014-09-12 11:35:16
以前只看了楼主谈三国的贴子,没想到13年一开写了,今天突如其来的看了楼主别的贴子,突然发现楼主真的是看了很多,懂的很多。很有点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感觉。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3 18:35:02 +0800 CST  
@烤焦的鸡翅膀 3206楼 2014-09-12 14:08:54
以前一直沉默,终于忍不住了,奉劝大家都不要理那个“衣雪人”了,对于长期被洗脑的人来说,无论讲什么都会换来无尽的争辩和谩骂。
LZ还是谈你想说的,跟这种人没有探讨的必要,争论只会枉费精力,大家都支持你,期待更精彩的剖析,持续学习之、汲取营养之。
-----------------------------
一般这样的,应该都是背后有利益基础的,也就是有钱收,他们心里明白得很呢,也是我的问题,不该再在上面纠缠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3 18:37:36 +0800 CST  
@衣雪人 2014-09-12 10:58:03
@衣雪人 3187楼 2014-09-11 15:15:28
蒋匪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
(1952年10月13日讲)
……战后情势的发展,竟不出我们预想之外。我们中央处于这样的内忧
-----------------------------
@我说的你别信 3208楼 2014-09-13 00:23:13
滚你妈那个逼的,这里不欢迎五毛和脑残。
-----------------------------
稍安勿躁,为此生气不值当的,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3 18:38:41 +0800 CST  
历史没有让刘备等待太久,刘备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准备出兵汉中讨伐张鲁,这个举动一下子逼反了西北的马超,在西川这边,同样产生了连锁反应。刘璋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十分惊慌,认为曹操打完张鲁应该就会一直南下,威胁益州,于是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这时别驾从事张松就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请刘备来帮忙。他们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这才是真正叫做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最后虎没来却被狼吃了,现在大家都是嘲笑刘璋愚蠢,但实际上刘璋也没多少办法,谁让自己没能力呢?谁让刘备名声好,与自己又同是汉室宗亲,为保护自己还差点和孙权翻脸,自己不相信刘备还能相信谁?而且他还能想到手下会有那么多无间道。
刘璋的苦又有谁能知道,实际上刘璋心里是一直有阴影的,当年东州赵韪反叛,几乎半个益州沦陷,刘璋躲在成都避难,差点没把老命给丢了。所以后来张松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意思就是张鲁其实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像庞羲、李异这些人趁着外患造反,如果没有刘备这样的人帮助,到时可真的命都保不住了。所以刘璋选择刘备未尝不是一个相对好的选择,刘备至少后来没有杀他,还保住了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张松就是三国史上第一号的无间道,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三国演义》时,有一本就叫做《张松献地图》。当时感觉张松真是不把益州卖掉是誓不罢休呀,先想出卖给曹操,结果曹操还不识货,以貌取人,最后惹得张松好好讥讽了了一顿曹操,差点把命都丢了。所幸最后来后遇到了“好人”刘备,虽然张松做得不光彩,好歹成就了刘备的大业。
正史上张松之前确实面见过曹操,不过时间比较早,是在赤壁之战之前了。三国志?刘璋传有记载:“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汉书春秋曰:张松见曹公,曹公方自矜伐,不存录松。松归,乃劝璋自绝。”按这个记载来看,那次张松还真不一定就是去献地图的,当时曹操南下准备打荆州,刘璋决定讨好一下曹操,就让张肃送了三百士兵以及物资给曹操以示支持,曹操十分高兴,就加封张肃为广汉太守。张肃是张松的兄长,张松一看老哥这趟走得不错,白白就捡了个太守的官,于是也提出再次出使去见曹操,曹操这时刚得荆州,志得意满之时,一看怎么益州又来人了,心里一定想,你以为我这里的官是随便捡的呀,可能见都没见张松,就把他赶走了,张松从此怀恨在心。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3 21:41:19 +0800 CST  
《三国演义》里这个桥段写得比较精彩,里面讲到张松绘好地图,准备将益州的底细出卖给曹操,结果张松相貌丑陋,又故意出言不逊试探曹操,让曹操很是反感,直接拂袖而去。正在这时张松碰到了杨修,杨修对张松还不错,拿出了曹操的新作《孟德新书》给张松看,结果张松过目不忘,看完后说这本书是抄袭的,蜀中的小孩都会背诵,然后给杨修从头到尾背出来了,杨修暗暗称奇,又去找曹操,希望曹操再次面见张松。曹操下令烧掉《孟德新书》,决定再次会一下张松,并且想给他一个下马威瞧瞧。
“至次日,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操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教场中。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扬彩,人马腾空。松斜目视之。良久,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意。杨修频以目视松。操谓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操大怒曰:“竖儒怎敢揭吾短处!”喝令左右推出斩之。杨修谏曰:“松虽可斩,奈从蜀道而来入贡,若斩之,恐失远人之意。”操怒气未息。荀彧亦谏。操方免其死,令乱棒打出。松归馆舍,连夜出城,收拾回川。”
这一段其实明显老罗又在黑曹操,前文说过,曹操求贤若渴,但张松看起来獐头鼠目,也感觉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最多就是有一点画地图的特殊技能。而且估计认为他就是来求官的,就算是杨修大力推荐,但曹操已经先入为主,曹操不待见他也是实属正常,当然假如张松要是这次就带上地图等益州的底细去面见曹操,曹操是不拘小节之人,有那么大的利益没有可能就因为相貌或者自身情绪就白白错过。
就这样,刘璋采纳了张松的意见,派遣法正为使者,带上金银财宝,去请刘备来帮忙。这对于刘备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但是刘备却还有点不好意思了,怪只怪刘备之前的话说得太满,说了一些:“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之类的话,现在自己要去打益州,这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刘备有点踟蹰不前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4 21:39:31 +0800 CST  
@白夜的枷锁 3225楼 2014-09-13 23:41:22
楼主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吗?什么类别的都可以。
-----------------------------
我现在也是苦恼找什么书看,本来国外的许多书都非常不错,但是翻译得好的就不多了,前几天看斯密的《国富论》,看翻译那个费劲呀,后来坚持不下去了,以前就觉得傅雷翻译的很不错,比如他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4 21:47:17 +0800 CST  
@Wczwcz555 3226楼 2014-09-14 09:05:27
楼主一天一更,我们一天一顶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4 21:49:39 +0800 CST  
@qhayjf 2014-09-13 18:38:41
@衣雪人 2014-09-12 10:58:03
@衣雪人 3187楼 2014-09-11 15:15:28
蒋匪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
(1952年10月13日讲)
-----------------------------
@我说的你别信 3223楼 2014-09-13 20:38:47
楼主,所言极是,洗耳恭听!
-----------------------------
呵呵,握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4 21:52:01 +0800 CST  
@一合行知 3216楼 2014-09-13 14:10:57
楼主为啥自己顶自己啊?
-----------------------------
自己顶自己很正常呀,需要人气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5 17:20:49 +0800 CST  
这时候,庞统站出来了,《九州春秋》记载:“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庞统看出了刘备的那点小九九,他先从大势分析,首先荆州虽然广大,但是战火经年战,实力大不如前了,而且曹操和孙权早晚会威胁到刘备你的生存,抱着荆州作鼎足之势难成大计,所以荆州绝不能做为根据地。而益州就不一样了,这里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远胜现在的荆州,如果不能“借”得此地,根本无法成事的!说完这些,刘备竟然搬出信义之论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佶,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真是为难庞统了,要是面对的是曹操和孙权,他何需多费唇舌?因事情太关键了。庞统也含糊不得又进言:“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任何道不会一成不变,“放之四海皆准”的,取益州是“兼弱攻昧”如五伯所行义举,如果你今天借刘璋益州,以后得了天下的话,还他个更大的国家,怎么会负信义呢?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的话,以后只有后悔的份了”。刘备也绝不是迂腐的人,他也不再装了,同意了庞统的说法。
现在确实是非常好的时机,趁曹操忙于关中之事,而孙权忙于江淮之事,必须趁刘璋未醒悟之时,一举夺下益州。否则以后什么事都难说了!为此庞统又为刘备设计了,“二路伐蜀”的详细计划:一路由刘备亲率入川,由庞统自原荆州士卒甑选精锐万余人,多由原荆州将士统领。第二路由张飞统领驻川东、荆西,秭归、夷陵等地,此部多刘备原部众及后北来兵士,兵力众且战力在刘备入川军团之上。此部置策划有以下好处:首先麻痹、示弱于刘璋,益州军团跟这些人有“交往”,双方似乎能知根底,如果是“关、张”二人随往都可能引起震动,同时还麻痹东吴的孙权,让其掉以轻心!其二就是留关、张二人镇守荆州,远近的曹、孙就算对荆州有想法,也只能望而兴叹。最后就是有昔日徐州“曹豹事件”的教训,现在荆州初定人心难测,如新旧之众疆场分错,久而生隙暗起龌龊,恐遭不测之变,还得留诸葛亮这样谨慎稳重的人镇守。如此这般规划完毕后,刘备终于同意庞统取“西川计划”,又留下孟达四千人驻守江陵,才放心西进。刘备点起数万人马,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守荆州,自己亲自带兵前往益州。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5 21:57:24 +0800 CST  
《吴书》记载:“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这看起来有一点酸酸的味道,我估计张松、法正不可能很早就在谋划着出卖西川,应该不会准备那么充分的,吴书的说法应该有点夸张。不过他俩背叛刘璋是板上钉钉的事,法正与刘备见面后,“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刘备也基本认同了张松和法正的计划,来到涪关于刘璋会面。
张松和法属于见利忘义、卖主求荣的典型,后世因为他们最后投靠的“好人”刘备,所以对他们也没有太多恶评,实际上他们的行为确实是在挑战道德的底线,人的立场才是影响到的判断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我们以传统的视角来看张松、法正的行为是弃暗投明、迎接明主的行为,同样是在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做贡献。所以单从纯粹的道德来看,背叛是卑鄙的行为。当然了,到现实生活中就不一样了,主要看你背叛的时机抓的好不好,法正机会抓的好,后面混得是风生水起;张松就比较倒霉,戏演穿帮了,早早就丢了性命。
刘璋这边也从成都出发,到涪城和刘备见面,刘璋这边也有“顽固派”,主簿黄权对陈其利害,劝刘璋不要引狼入室,广汉从事王累更是把自己倒挂在城门上死谏。当然刘璋主意已定,肯定是不会理会这些人的。刘璋终于与刘备会面,两人相见甚欢,宾主双方欢饮百日,两人也相互恭维了一番,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也推璋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这汉末的官职也是比较有意思,大家可以相互推举互封,朝廷也一般来者不拒,反正封不封都是一个样的。在这欢聚时刻,在一旁的无间道们急了,张松、法正都希望刘备赶紧动手,刘备的主要谋士庞统也说:“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意思很明确,刘备趁双方会面的时候马上动手杀掉刘璋,益州无主自乱,刘备就可以不战而胜,占领益州。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但刘备却没有采纳。
等到刘璋走后,刘备北上到了葭萌关,庞统后来又建议刘备趁势取益州,在《三国演义》庞统给了刘备上、中、下三策来选择,这一段情节来源于正史,《三国志?庞统传》里是这样说的:“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刘备这里非常中庸地选择了中计,那刘备为什么不趁机就袭杀刘璋,非要磨磨唧唧选择一个相对艰难的方法呢?传统的观点是刘备太过于仁义,但又不能不取益州,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所以刘备遮遮掩掩,娶了一个中策,也比较符合中庸之道,当然也有人以此人为刘备比较虚伪。当然这可能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但要是这样看的话就小看了刘备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6 21:20:02 +0800 CST  
@vsimile 3242楼 2014-09-15 22:41:59
@qhayjf
-----------------------------
谢谢支持,欢迎常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7 10:56:07 +0800 CST  
要是在刘璋的迎接宴上就杀掉刘璋,这种事情无论在道义上、在法理上都是绝对会大失人心,刘璋父子好歹在益州经营了二十多年,都没有什么恶名。只要能有机会留下刘璋的性命而拿下益州,刘备就绝对不会贸然杀掉刘璋的。刘备的目标应该是逼得刘璋自己投降,并能够相对“名正言顺”地拿下益州,从后来的结果看,刘备还是基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刘备带领军队来到葭萌关,他当然不会蠢到去和张鲁去打仗,他军队驻扎了下来,在这边一呆就呆了一年,那刘备在这里干什么呢?陈寿的原话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说白了可能就是给老百姓送吃送喝送温暖,反正东西也不是自己的,《吴书》里说:“璋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刘璋可真够慷概的,不知道《吴书》的记载是否靠谱,反正肯定还是给了不少东西,刚好够刘备在这里收买人心了。
刘备在等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这里收买人心,他还需要再寻找契机,给他找一个杀回去的理由,益州主要依靠的就是地理优势,拥有易守难攻的天险,刘备现在已经深入了益州腹地,刘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第二年,机会就来了,曹操大举进攻东吴,向刘备求救,关羽那边也和乐进在荆州对峙,于是刘备向刘璋请求回去支援,他是这样说的:“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不仅如此,刘备还向刘璋请求支援一万兵马和粮草钱财。表面上看,刘备的请求没有问题,大家互相帮忙嘛,实际上真不带那么欺负人的。刘璋给了刘备粮草钱粮无数,结果仗没打一次,现在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还想再要东西,刘璋脾气再好也愤怒了。但刘璋也怕翻脸,与是给了四千兵士,钱粮减半。刘备这回可找到理了,他对部下们说:“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吝於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这明显是要激起士兵们对于刘璋的愤怒。接下来发生的一件是彻底让刘备解套了,刘备这里说要回荆州,那边张松那里知道刘备这些小九九,马上就急了,立刻写信给刘备问道:“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张松兄广汉太守张肃,估计平时和张松就处的不怎么地,张松的事,他应该是早就知道了,以前不敢说,现在一看刘备要走了,生怕张松的事情败露,牵连到自己,于是就向刘璋告发了张松。刘璋这个气呀,张松我平时待你也不薄,简直就是把自己当白痴在耍,可笑自己被人卖了了还在这里乐呵呵地数钱呢,刘璋怒不可遏,马上处死了张松。然后封锁关卡严禁刘备的军队经过。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7 19:31:22 +0800 CST  
刘备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是悲伤还是高兴,应该还是高兴占大多数,张松也算死得其所了,为刘备真的算得上鞠躬尽瘁,死了还帮了那么一个大忙。既然大家翻脸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就开打吧。刘备这时还先耍了个心眼,趁消息还没有传开,他马上召见了白水军督杨怀、高沛,估计这两还挺高兴,终于算把刘备这瘟神盼走了,也算大家道个别吧。结果一见面就被刘备臭骂一顿,然后推出去斩首了,他们手底下的军队自然也被刘备归并了。《三国演义》里说这哥俩计划暗算刘备,但是被庞统发觉,自己反而被诱上当,被杀。这明显是在回护刘备,这两人敢跑到刘备的地盘来刺杀刘备,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刘备兵不血刃取得白水关,兼并万余,刘备将士兵的妻子儿女留为人质,庞统又推荐霍峻留葭萌驻守。后来刘璋派扶禁、向存等率领万余人攻打霍峻,打了一年也没攻下,反被霍峻乘其懈怠,大破其军,斩杀向存。豪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霍峻出色表现,一旦关破,失去这些人质的话,刘备军团可能会不战自乱。霍峻可谓居功至伟!
在刘备决定南向用兵的同时,又遣人昼夜兼程赶赴荆州,令张飞迅速起兵入川响应。在杨、高二人授首后,庞统荐黄忠、卓膺为先锋进攻涪城,二人攻无不克所向无前,不辱使命,又顺利的攻占了涪城。这时候刘璋赶紧派遣刘愦、冷苞、张任、邓贤率大军,于涪城下顶住了刘备。如果再迟一步,估计涪城就非刘备所有了。那样的话,可能一年半载也难拿下此城了,刘备的运气也是相当的不错。
刘璋的手下郑度献计:“左将军悬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擒耳”。这确实是个好计策!这消息也很快传到刘备耳中,十分的担心,于是向法正问计。法正却是“胸有成竹”地告诉刘备不用担心,因为法正太了解刘璋了,让我们看看刘璋是怎么说的::“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对于这种坚壁清野的战术,刘璋很是看不起,他认为打仗抗敌就是为了守土保民,从来没有听说牺牲民众来抗击敌人。刘璋一生气,还罢免了郑度的官职。大家看看,什么叫做仁主,刘璋就是榜样,可惜刘璋是失败者,所以只能得到一个昏聩无能的名声,或许当初刘备在当阳死在虎豹骑手下,那刘备也只会成为一个无能愚蠢的典型而流传后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8 22:26:47 +0800 CST  
@qhayjf 2014-09-18 22:26:47
刘备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是悲伤还是高兴,应该还是高兴占大多数,张松也算死得其所了,为刘备真的算得上鞠躬尽瘁,死了还帮了那么一个大忙。既然大家翻脸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就开打吧。刘备这时还先耍了个心眼,趁消息还没有传开
-----------------------------
@我说的你别信 3254楼 2014-09-18 23:30:16
历史 就是这样,往往狡诈者赢
-----------------------------
政治斗争,打仗都是要靠智慧的的,贬义的说法就是狡猾,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9 09:01:1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3259楼 2014-09-19 22:51:39
今天杂没更新
-----------------------------
再看好声音呢,呵呵,现在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9 23:01:53 +0800 CST  
像刘璋这样的,显然不适合在乱世称雄,该牺牲的就得牺牲,只要你胜利了,那些被牺牲的也就会“做鬼也幸福了”。这两天抗日神剧特多,当然这种剧一般都会有一种情节,那就是八路搞个偷袭,然后逃进村里,鬼子找不到人就把全村人召集起来,来到村里的小广场,逼问村民八路的下路,当然刚开始肯定是没人说的,于是鬼子大怒,开始杀人,然后八路大义凛然地走出来,被鬼子带走了。这种情节看多了细想一下这种事其实还是有问题的,所谓的“人民战争”搞成了“要人民来掩护的战争”,八路军、游击队敌进我退、打完鬼子就往没影了,只剩下老百姓当挡箭牌,老百姓有家有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什么政府上台是无所谓的,只要有口饭吃就可以了,他们手无寸铁,面对如狼如虎的鬼子,那就是属于“被牺牲”的群体了,这种事刘璋应该是做不出来的,所以他只有接受被征服的命运。
刘璋这边在讲仁义,另一个仁主刘备的大军则是“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涪城这个战略重地,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拿下了涪城,刘备的心情相当的好,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了。建安十八年春,相持未满半年,刘备军团于涪城外大破刘璋主力,张任等并残部退守绵竹。刘备真是喜不自胜,于是在涪城设宴犒赏群士。估计益州在他的心里,似乎已是唾手可得。
刘备的得意之色,自然逃不掉庞统的眼睛。这日,刘备在涪城犒赏三军,与群士相聚把酒言欢,席间喝了不少的酒,十分尽兴。刘备见庞统并无喜色,只是在默默喝酒,于是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淡淡地答道:“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以直以“仁者”自居的刘备,闻言大怒:“武王伐纣,前舞后歌,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默然不语,缓缓作礼退去。刘备楞了一会,顿生悔意,马上派人去把庞统请了回来。庞统回到席中,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也不向刘备道谦,“饮食自若”。气氛很快又融洽了,刘备复问庞统:“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轻描淡写的说:“君臣俱失”。刘备闻言哈哈大笑,“宴乐如初”。庞统的不高兴是很有道理的,刘备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极力在塑造“伟光正”形象的政治人物,人前的一言一行是极其重要的。当初劝刘备取益州的时候,刘备还要装装逼,讲出一番大道理来说明出兵西川的不义之处,现在打得高兴,连装都不愿意装一下了,这是不应该的,应该随时保持“仁主”的形象,最关键现在还没到得意的时候呢,还是低调一点的好。刘备应该马上就醒悟了,只是作为领导,庞统的行为应该可以更艺术一点,像诸葛亮就绝对不会像庞统这样在自己兴头上直接顶撞。好在君臣还处在蜜月期,双方马上就和好如初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19 23:09:06 +0800 CST  
回复第3263楼,@我说的你别信

好了,可以睡了

--------------------------

呵呵,压力好大,得天天好好更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20 08:50:41 +0800 CST  
回复第3264楼,@Wczwcz555

看来刘璋才是真仁义,刘备的所谓仁义要打引号的

--------------------------

所以刘璋就是普通人,心软,做不了大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9-20 10:01:20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