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顺便提一下孔融的家人,孔融被杀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当孔融被捕,两人正在下棋,父亲被带走,两人竟然不为之动,继续下棋。旁边的人问,你们的爸爸都被抓了,你们还不起来是为什么?他们回答:“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有一天,收养他们的那家人有给他们留了肉汤,男孩想喝。女孩说:“今天这样的大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就觉得把他们一起杀了。确实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认为曹操杀孔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首先是无实际才干,并不符合曹操对于人才的标准。其次孔融属于顽固士族中的意见领袖,而孔融屡屡干涉曹操的政令,这也上升到了曹操这位法家寒族领袖与儒家士族代表之间的政治矛盾。从曹操的角度来说,又不是人才,又危害到自己的政权,所以曹操冒着杀名士的骂名,曹操也不能容忍孔融的存在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3 21:47:24 +0800 CST  
不过孔融的身后名声很好,他是士族的代表人物,有着四岁让梨的神迹,又是死于大奸贼曹操之手,绝对的是要流芳千古的。接下来说说祢衡。其实祢衡还不是曹操本人杀的,但大家都说是曹操借刀杀人,借刀也罢,怎么着也罢,至少不是曹操杀的,曹操也真是惨,看不惯一个人,杀了不行,赶走了还要被说是借刀杀人,难道曹操非要把祢衡供起来才行吗?易中天关于祢衡分析得很透彻,我这里就不细说了,要我说,祢衡就是变态升级版的孔融,他比孔融更狂、更缺乏情商、更没有真才实学,祢衡最擅长的就是耍嘴皮子,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他是中国行为艺术的始祖,也非常善于炒作自己,所以他非常有名。士族们也乐得看这样一个极品给曹操难堪,对他也是极力追捧。但实际上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的,对于祢衡的这些极品行为,曹操也不想跟他一般见识,这种人都不值得去杀,于是把他驱赶到了刘表那边。其实碰上曹操也算是祢衡的幸运了,就算到现在,谁敢脱光衣服去辱骂国家领导人?祢衡的下场是可以预见的,他要是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许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许还能成为娱乐头条。但是身处乱世,他这样的人是很难生存的。刘表也不跟祢衡一般见识,又把他赶到了黄祖哪里,黄祖可是杀人不眨眼的粗人,哪里有曹操、刘表的涵养,祢衡刚一开口,黄祖就让他永久地闭嘴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3 22:17:02 +0800 CST  
接下来再说说杨修,《三国演义》中有关杨修被杀那段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题为《杨修之死》,我觉得这篇文章当时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因素构成的,当然它们有重要因素,也有不重要的,但他们是共同起作用的,也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曹操对杨修的杀机也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并由一件重要的事情所激发,酿成了最后的杀戮。
作者罗贯中对这件事不惜笔墨,目的是为了刻画曹操心胸狭窄、奸诈妒忌的负面形象。该篇文章中表现杨修才思敏捷的四个故事“改园门”“吃乳酪”“绝妙好辞”“处理竹片”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在《世说新语》中也收录了这些典故。杨修作为一个难得的聪明之才,被曹孟德诛杀,着实令人扼腕叹息。而历代文人都说曹操妒贤嫉能,好象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杀的人,提到杀杨修时,《三国志》里甚至都这样说:“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怎么可能呢?“为才是举”就是曹操提出来的,单是“有才策”,是不会被曹操杀头的。曹操手下,谋士能臣犹如过江之鲤不可胜数,奇变横生的贾诩,深通兵法和政治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胆有谋的程昱等等,这些人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远过于杨修,却没有一个因为有才而遭曹操忌杀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3 22:39:05 +0800 CST  
@qhayjf 1797楼 2014-05-13 22:17:02
不过孔融的身后名声很好,他是士族的代表人物,有着四岁让梨的神迹,又是死于大奸贼曹操之手,绝对的是要流芳千古的。接下来说说祢衡。其实祢衡还不是曹操本人杀的,但大家都说是曹操借刀杀人,借刀也罢,怎么着也罢,至少不是曹操杀的,曹操也真是惨,看不惯一个人,杀了不行,赶走了还要被说是借刀杀人,难道曹操非要把祢衡供起来才行吗?易中天关于祢衡分析得很透彻,我这里就不细说了,要我说,祢衡就是变态升级版的孔融......
-----------------------------
@shineheart20 1801楼 2014-05-13 22:40:00
正如易中天所说,曹操把祢衡送到刘表那儿,至少还是存了再给他一次机会的心思,而刘表把祢衡送到黄祖那儿,那就是真的要借刀杀人了。刘表好名声的背后,可是一点都不手软啊。
-----------------------------
其实像祢衡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都不好混,要是现在估计也是被神经病,被躲猫猫的下次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4 23:03:41 +0800 CST  
@shineheart20 1787楼 2014-05-13 16:52:28
楼主,你对儒家的看法有不少很有见地,但少部分仍有失偏颇。
圣人创造伟大的理论,但却无法控制后人如何解读。
比如耶稣,他劝导人们脱离精神捆绑式的戒律约束,改用感恩之心来履行戒律。出发点是好的,但无法阻止后继者用“审判”来杀人。
比如王阳明,他倡导心学,鼓励人本。但后来部分理论却成了东林党用来做政治斗争的武器,结果明朝亡于党争。
比如释迦牟尼,他主张从内心的反省来体悟自身的存在,但现......
-----------------------------
@qhayjf 1793楼 2014-05-13 21:42:09
确实孔子的思想一致被误读,但其实思想家的理论就是一直被利用和误读的,估计马克思看到后面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这些德行,估计会气的吐血。
-----------------------------
@shineheart20 1798楼 2014-05-13 22:29:37
楼主,我真是服了您了,啥都敢说啊。其实我也想提马列的,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还是您威武啊,呵呵。
-----------------------------
嗯,我也要小心,不能自己毁了帖子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4 23:04:37 +0800 CST  
@魔都兵工厂 1769楼 2014-05-12 12:56:22
先赞一下作者 但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袁绍会招董卓入京。
三国志董卓传引吴书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也就是说董卓是袁氏故吏,在当时东汉的官场,主从故吏关系是最牢靠的,所以袁绍会选择让董卓进京。
然而董卓杀害袁隗故主的行为引起当时“是时,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
-----------------------------
@qhayjf 1790楼 2014-05-13 21:30:44
确实也能算故吏,但是门客跟故吏差别还是很大的,实际上这个因该算主人和部曲的关系,所以大家一般以主公称呼主人,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是部曲的经济关系是依附与主人的,所以他们也必须为主人尽忠,这些人如果反叛,确实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我认为袁隗算不得董卓的故主,袁氏兄弟都已经撕破脸了起兵,董卓杀了留在京城里的袁氏一族也算正常反应。
-----------------------------
@魔都兵工厂 1804楼 2014-05-14 10:56:06
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董卓如何不算袁隗故主,鲜于辅是刘虞故吏,所以公孙瓒杀害刘虞,鲜于辅就拥护刘虞子刘和联合袁绍为刘虞复仇。两汉的中央集权不如后世,有先秦遗风,下级视上级为君,公府,幕府,郡府是一个个小朝廷。刘备曾举袁绍子袁谭为孝廉,刘备投袁绍时,袁谭为其奔波。孙坚举恒阶为孝廉,孙坚死了,恒阶向刘表讨回遗体,官渡时劝说长沙太守张羡造反刘表,这些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孝廉和举主建......
-----------------------------
故主真的谈不上,就是曾经提拔过而已,就算你说的袁谭,也不会把刘备当作故主,不过,你说得对,董卓杀了袁氏一族,确实大失人心,加速了他的灭亡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4 23:08:20 +0800 CST  
回复第1810楼,@狙爆楼下

9点40了
楼主迟到了
--------------------------

不好意思,今天加班,有时确实没法保证天天更新,见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5 07:00:06 +0800 CST  
回复第1819楼,@狙爆楼下

有一点易中天非常欠缺的,就是那些挺曹的、挺刘的、黑曹的等等为什么挺为什么黑,易中天没有讲到,我觉得观众对这些八卦一定很感兴趣。我个人不喜欢八卦,但是对这些八卦说实话确实有很大兴趣。这至少能给观众树立一个观念,就是如何客观地看待那些所谓的“史实”,而这是很重要的。
--------------------------

我写得时候也借鉴了不少易中天的东西,像我写得这种文章是决定上不了主流媒体的,能不被和谐掉我都很满足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5 07:04:53 +0800 CST  
所以有些事决不那么简单,小说中回避了一个问题,但在《资治通鉴》里却提到了一件事,我们仔细看看。众所周知,杨修也确实有才华,所以他不仅当了曹操的主簿,还和曹操的爱子曹植甚好,曹操也默许这一点,他也希望杨修的才华对曹植有帮助,大家知道,曹操晚年,已深知自己不可能消灭刘备与孙权了,只能是和他们较量,争取一点大的地盘而已,而他晚年关心的只有一事,就是立储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接班人的问题,他的二十几个儿子当中,最有可能的是曹丕和曹植,他开始最喜欢的是曹植,每次他把准备好的题目拿出来考问他的儿子时,曹植总能对答如流,而曹丕却是支支吾吾,开始的时候,曹操是很欣赏曹植,看见他才华出众,感到很欣慰,但是越往后,曹操就想:“不对吧,怎么每次曹植都能对答如流,虽说他们不可能都一样聪明,就象十指不会一样长,但都是我的儿子,怎么可能会相差那么大啊?”众所周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开创了建安风骨,曹丕的才华不会太迅色于曹植,从历史文档也可以看到,所以曹操就怀疑了“不会是背后有人教他吧”,尤其是,很多次曹操的书面训诲刚刚送去,曹植的答辞就已经送来了。曹操对这样迅速的回答觉得很奇怪,经过追问,真相才泄露出来,原来是杨就揣度曹操的意图,预先为曹植草拟十几条答辞,告诉曹植手下的人:“魏王的训诲来时,根据他的问话,作出相应的回答。”
曹操知道了,大怒道:“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些谋士,想我之所想,急我之所难,为的是出谋划策,为国效力,而你杨修一个主簿,揣度我的意图,竟然是为了用阴谋左右我立储之事,你平时又在众人面前卖弄聪明,显示惟有你知我之心,你究竟用意何为?我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打败袁绍,主要是因为袁氏上下不和,子孙互相争斗,否则是难以轻易拿下四州之地的。而你为曹植争夺太子地位出谋划策,挑拨曹氏兄弟不和。我的儿子曹植还未即位,就已对你是言听计从,若等即位,岂不要……你到底要想干什么?德祖啊,休怪老夫我不能不杀你啊!”可以说,曹操在兵出汉中之前,就已经有杀杨修之意了,而杨修临死,还在卖弄聪明,赚人眼泪,大家仔细想想,如果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些谋士推测出曹操有退兵之意,早就会为曹操分析利弊,出谋划策了,即便真退兵,也是要战略性的撤退,避免损失,“鸡肋”不过是个口令而已,杨修完全可以徉作不知,照常行事,可他却将主帅心事说出,而不是为主帅解忧,杨修那样卖弄聪明,动摇军心,确实是兵家大忌。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5 21:42:32 +0800 CST  
其实,权力的传承对于任何政治家都是一大难题,许多英明神武的君主都在这个上面栽了跟头,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能做到平稳过渡的。前面我们说过权力的传承不是君主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整体国家的大事,对于利益群体背后的各个派系来说,那更是生死攸关事。每一个有希望的继承人背后,都有着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利益群体,各个皇子权力火拼都是来自于背后这个群体的推波助澜,君主最怕的也是这些人,自己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控制局面,等自己一死这些人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就像赵高这些人一样,他们在上一代君王活着的时候,他们表现出的是无比忠诚,但一旦自己有机会了,他们也会肆无忌惮地扩张自己的权力。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5 21:43:23 +0800 CST  
不好意思,上面用户名登录错了,发了两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5 23:33:54 +0800 CST  
当然杨修和赵高是不能比的,但杨修作为曹植的老师,在幕后出谋划策、推波助澜的力量不可小窥。李世民要不是后面的天策府众将天天给他施加压力,他也很难走出玄武门的那一步的。所以尽管曹操已经确定了曹丕的太子地位,但他还得帮曹丕消除掉这些不安定因素。也许有人说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也不错,杨修曾把一把宝剑献给曹丕,曹丕十分喜欢,经常把它佩在身上。。但政治站队有生活的友谊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是曹植即位,杨修就是帝师,以后的权力地位是与在曹丕这边不可同日而语的,杨修必然是要站在曹植这边的,曹操可能还是放心不下。
我们再来看看杨修的身份,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可以说杨家的地位在东汉年就是士族大家中的翘楚,就算与“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比也不遑多让。杨修和孔融,实际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出身豪门、天资聪慧、少年成名、恃才傲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政治理念也应该是相似的。祢衡那么狂傲,唯一看得起的人就是他俩,他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杨修与孔融的缺点也类似,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这种天之骄子的通病,那就是有小聪明,但少大智慧,并缺乏实干的才能。但无疑他们是士族阶层中的意见领袖,是广大士人的精神偶像,他们的政治理念也代表着他们整个士族阶层。这与曹操的寒族法家的执政纲领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曹操找到机会就毫不留情地杀掉了杨修。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6 20:58:43 +0800 CST  
曹操杀了杨修之后,还给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了一封信,即《与太尉杨彪书》。在信中,曹操可是把杀修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说杨修是咎由自取。原文是这样的:“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大意是杨修仗着杨家势力大,屡屡和自己作对,其实早就想杀杨修了,但还是希望对他网开一面,让他自己改过自新,但杨修一直不知悔改,现在我怕他会连累你们杨家一门,所以才杀了杨修,言外之意杀杨修是替杨彪清理门户。曹操这既是给杨彪一个交代,更是赤裸裸的威胁,也让杨家这种士族领袖收敛一点,再跟自己作对的话自己是绝不手软的。所以确实也难怪曹操要被一代代的士人骂,后来篡位的事其实曹丕干的,但曹操的名声比曹丕还差得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6 21:40:36 +0800 CST  
@suiyuan1573998 1842楼 2014-05-16 00:13:19
楼上哥们别再爆我了。小可投降!!冒死给楼主顶赞,给楼下堵枪眼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6 22:22:37 +0800 CST  
@狙爆楼下 1846楼 2014-05-16 15:18:48
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52集《品三国》。觉得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太高了。
我个人以为,诸葛亮是个可敬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和政治家,更不要说他的军事才能还被夸大了。如果把诸葛亮当做治理国家的有用的人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误国。尤其反对易中天说诸葛亮很务实那句话,所谓的“务实”只能体现出诸葛的志大才疏。
曹操“唯才是举”可以不论人才的道德品质和性格弱点,重点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
-----------------------------
我也认为诸葛亮远远比不上曹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6 22:24:33 +0800 CST  
@凡云野鹤 1850楼 2014-05-16 18:36:43
三国时人口减少80%?
-----------------------------
提问者采纳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56,486,856人

蜀汉刘禅炎兴元年(236年):蜀汉940,000人
曹魏曹奂景元元年(236年):曹魏4,432,881人
东吴孙皓天纪四年(280年):东吴2,300,000人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16,163,863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6 22:32:15 +0800 CST  
再说说崔琰之死,这个历来争论颇多,而且年代久远。从西晋陈寿撰写《三国志》到现在的一些专家讲座、论文、专著,各有各的说法。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原始的资料开始进行逐一的类比和分析。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临清)人。“少朴讷”,也就是不善言辞。但是自从在23岁被乡里推举为里正以后,才开始勤奋好学,转研文化典籍。后来还投入汉末大儒郑玄门下学习。不过一年以后因战乱“周旋青、徐、兗、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这时的他,俨然就是一种流行色:隐士。这种群体在后汉末年特别普遍,具有明显的“名士”风范。应该说这几年的经历对崔琰性格的培养、名声的造就,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后汉书?郑玄传》说:“其门人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不久袁绍就因为崔琰在这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名气,“闻而辟之”,但崔琰在袁绍那里也没有得到重用,混的不温不火。如何理解崔琰在袁绍阵营的心态呢?我们从后来崔琰写给曹丕的信中可以看的出来: 袁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 这段文字既是崔琰对袁绍失败的一个总结,也是后来袁绍死后,崔琰宁愿“称疾固辞”而“获罪”也不愿意去帮助袁绍的两个儿子的根本原因。从此也能理解出象崔琰这样的“名士”为什么会去辅佐曹操这个“赘阉遗丑”的原因了。把崔琰留在邺城,去辅佐年轻的曹丕,这就已经很能说明曹操当时对崔琰的态度和看法了:“重崔琰”, 曹丕游猎被崔琰写信规劝。崔琰在信中说: 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这段文字也说明曹操在临行之时,对崔琰是有一番嘱咐的:好好管教曹丕。而曹丕之所以虚心接受了崔琰的批评教育,固然是自己有错在先,但多少也是与曹操对崔琰的嘱咐有关。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7 19:13:35 +0800 CST  
回复第1860楼,@xinj1983

诸葛亮是个政治天才,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要是搞“唯才是举”曹爽第二就是他的了!
--------------------------

这个挺难说清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葛亮是非常成功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7 20:08:56 +0800 CST  
曹操担任丞相后,崔琰被任命为东曹掾一职。关于这个职务,有一些学者的解释有问题:这个职位不是什么组织部长,这个职务的待遇很低,《续汉书?百官一》中说: 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 比起三千石的太尉、司空、司徒,两千石的太守,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县令,这个职务的待遇算是很低了。但是这个职务由于在曹魏的人事选用权,显的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位卑权重“了。 对于崔琰东曹掾的任命,曹操还专门写了一个教令,对崔琰有一个评价: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看中的是崔琰的品格:正直。而从崔琰担任这个职务的结果看,他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可见在曹操的心目中,此时的崔琰的地位和形象是多么的高大,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称魏王时,崔琰被擢为尚书。而在其他人眼里,崔琰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此时的崔琰不论是在当权的曹操心里,还是在士大夫心中,都是地位崇高、人品高尚,以至于被人称为“冀州人士之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7 22:07:51 +0800 CST  
崔琰不仅品格高尚、正直贤良,而且长的还一表人才。关于他还有一个著名的“捉刀”的故事。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觉得自己长的不够威严,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就叫外貌威武庄严崔琰穿上他的衣服,假扮他的身份接见使者,而曹操自己却拿着刀扮成护卫,站在崔季珪的坐榻旁边。等朝见完毕,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打听他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看起来很有威严,确实不错,但是站在座榻旁边的那个捉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5-17 23:03:37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