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因为这种对失去抵抗能力的人的杀戮是反人类的行为,从人类最基本的伦理上应该受到强烈的谴责。其实对于政治家来说,杀降会产生比较大的副作用,这会使政治声望下降,如果投降都要杀的话,以后就没人敢投降了,以后对其他地区的征服会艰难得多。
那公认不好的事为什么在历史上还是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呢?曹操对于张绣这样的杀子仇人都宽恕了,为什么对袁绍的兵士会这么残忍?其实这个和前文说的屠城行为一样,同样是政治家基于个人利益和所在的集团的最根本利益所作出的选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3 21:08:48 +0800 CST  
回复第1236楼,@乒坛传奇

@我说的你别信 1231楼 2014-03-12 23:23
楼主的见解相当独到并不亚于当年明月,可惜进度太少,不过瘾阿
------------------------------
@qhayjf 1233楼 2014-03-13 19:58
谢谢支持,
一直以来工作确实忙,不过发现业余时间上上网看看电视就过去了,猛然间发现自己一直在虚度光阴。其实世上的事就怕坚持,水滴石穿,有时候一天做一点,只要能坚持,日积月累,也许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决心每天坚持写一点,只是有点苦了读者,确实更新的内容太少。
------------------------------
当年明月有个P的见解,碎嘴子,说个事前后矛盾,顾头不顾腚,结论和论证满拧。
楼主还是有想法的,不错。历史其实就是小说,当真你就天真了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3 22:21:24 +0800 CST  
@qhayjf 2014-03-13 19:58:55
@我说的你别信 1231楼 2014-03-12 23:23
楼主的见解相当独到并不亚于当年明月,可惜进度太少,不过瘾阿
------------------------------
谢谢支持,
-----------------------------
@我说的你别信 1239楼 2014-03-14 10:28:11
没事,慢工出细活。楼主的文章很有见解,人物分析非常客观,只是不懂 历史 的朋友读起来有点困难。天涯出书的一些著作并无楼主的深度多半模仿明月的笑谈,楼主加油必成大作。
-----------------------------
希望不负所望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4 19:05:01 +0800 CST  
我们来对比一下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杀降行为,例如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又如参合陂之战拓跋珪坑杀后燕四万人降卒。和官渡之战相比较,这几场战争都是有一些相似点的。首先,这几场战争都是压倒性的大胜,而且都是奇谋致胜,失败方都是军队成建制地失去战斗意志,全部投降,这种大胜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这就给胜利方带来了几个大问题:本来投降对于胜利方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投降对于胜利方却是一个大难题。这几场战争,俘虏的数量都超过了甚至成倍地超过了胜利方兵士的总数,在冷兵器时代,对于俘虏的有效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有一定的契机,投降军士的再次反水对于胜利方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其次还有粮食供给的问题,比如秦国虽然经济实力很强,但几十万军队和赵国耗了三年,粮食供给已经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再养这四十万降卒,曹操这边就更不堪了,自己都养不活了,降卒们要是吃饭都吃不饱的话,那就算不想闹事也得闹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4 19:10:43 +0800 CST  
所以摆在曹操、白起、拓跋珪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把降卒全部遣散,要么就全部杀掉。把降卒放掉说得容易,放了后相当于这仗就白打了,这几场大胜都是天时、地利和奇谋的因缘聚合,时光倒流,再打十次的话,可能都都打不到这么辉煌的战果,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战果,就比如说拓跋圭,他要是碰上的是慕容垂,估计能自己全身而退都很难,也就是碰上了饭桶慕容宝,又碰上了天气突变,才取得了这么惊人的战果,所以这种大胜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曹操来说,这个胜利是他拼命拼来的,赢得也非常侥幸,曹操要是放回袁军,袁绍的实力又将恢复,可以说是满血复活,袁绍再次出兵,将不会重复上次的错误,袁绍和曹操现在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曹操这样做可能是自寻死路。
我们总喜欢脱离历史背景来评价人的道德水平。当看到曹操收复张绣的故事时,我们会觉得曹操真是个圣人,懂得以德服人,懂得宽恕的力量;当我们看到曹操坑杀降卒时,我们又会说曹操是恶魔,对方都已经屈服还要斩尽杀绝。所以我们就说曹操是双重性格,这不是在瞎扯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4 20:39:17 +0800 CST  
曹军打败袁军后,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看都不看,全部将它们付之一炬,并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这里有体现出了曹操的不凡之处,普通人的话,怎么都有好奇心想看一下,并且会秋后算账,而曹操这一招深合管理学的精髓,也非常符合人性,须知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好,打击面过大的话往往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场战争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不过我个人认为,曹操赢得还是很侥幸的,但这些偶然性又有着许多必然性。袁绍内部不团结,所以才逼反了许攸、逼反了张郃,使胜利的天平渐渐像曹操一方倾斜。而曹操这边,有着坚持不懈的韧劲,有着勇猛的军队,曹操也是用尽奇谋才能保证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小胜,粉碎了袁绍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保住了队伍的士气。成功本来就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实力有运气的交融,成功的路上会遇到许多看上去不可能克服的困难,但自己是决不能放弃努力的,否则将一事无成。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4 23:07:01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5 11:37:19 +0800 CST  
以前看《三国演义》,在官渡之战打完,曹操还来了个十面埋伏,彻底打垮了袁绍,袁绍气急吐血,回去没多久就身亡了,接下来曹操就定四州,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但实际上官渡之战只是把袁绍的优势打成了双方的均势,曹操要想彻底搞定袁绍,还得有较长的路要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5 19:14:36 +0800 CST  
再说袁绍这边,官渡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必将受重用了。”田丰平静地回答说:“如出兵打胜了,我一定能够安全。如今兵败,我必死无疑。”果然,袁绍回到邺城,说:“我当初不听田丰之言,今天真的要让他笑话了。”于是下令杀了他。
大家可能对袁绍的印象稍有改观,但看到这里,可能对袁绍的看法马上又回到从前了。从字面上看,袁绍做的这件事很不地道,充分体现了他的心胸的狭窄,跟曹操更是是没法比。不过这其实也不是袁绍一个人的问题,田丰那边的问题同样很大,在我看来,田丰是一个有智商却没有情商的人。要把田丰换成贾诩就绝对不会和袁绍搞成这个样子。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5 20:51:22 +0800 CST  
荀彧曾经这样评价田丰“田丰刚而犯上。”这句话的意思主要就是指他的情商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人的相处中,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有时候你的工作能力都是第二位的,首先是要能够搞好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面对袁绍这种气量不算大的老板,说话方式、技巧、态度就更为重要了。
下面我就根据正史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画面回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背叛曹操,策应袁绍。曹操为消除后患,领兵攻打刘备。此时,田丰来找袁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5 21:15:49 +0800 CST  
田丰:“主公,有个天大的好消息,听说曹操亲自发兵去徐州讨伐刘备了,我们应该马上发兵去袭击许都,这样大事可成呀。”
袁绍:“恐怕没那么容易吧,曹操就算亲自带兵出征,肯定也会做好后方的防守吧,容我再考虑一下吧。”
田丰:“不要再考虑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不出动你会后悔的,赶快吧。”
袁绍:"不要再吵了,你催得我心慌,我现在心烦着呢?“
田丰:"主公为何心烦?还有比这个更紧急的大事吗?"
袁绍:“你不知道,这两天尚儿发高烧了,昨天晚上都晕厥了,我心里好乱。”
田丰:“我说是啥事呢?我们谈的是军国大事,这种小事主公不应该在这种场合提的,主公,快发兵吧。”
袁绍:“田丰,你太放肆了,你给我出去。”
田丰气冲冲地退了出来,边走边用拐杖狠狠敲着地面,说:“完了,没有希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因为孩子有病就丢掉,可惜啊!可惜啊!”
袁绍:“。。。。。妈的,气死我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5 22:27:05 +0800 CST  
@秦之商君 1250楼 2014-03-15 21:56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6 08:52:31 +0800 CST  
回复第1251楼,@1648163882

好看,坐等更新。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6 09:56:13 +0800 CST  
袁绍回去想了一夜,第二天召见了一名将军,对将军说:“给你一个任务,你赶紧集结五千轻骑,最快速度出发,偷袭许都。”
将军:“啊,马上,我们的骑兵主力还在幽州,还有,轻骑攻城可能有问题,曹军应该也会有防范的,我恐怕兵力不够呀,而且,我们过黄河远征,还得准备足够的粮草吧。”
袁绍:“这是个机会,至少该试一下,那你就带一万兵马吧,你准备需要几天?
将军:“至少要三天。”
三天后,袁绍问将军:“今天可以出发了吗?”
将军:“主公,你惩罚我吧,粮草没备好,今天有点困难,明天早上一定出发。”
袁绍:“好吧,明早一定出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6 19:48:54 +0800 CST  
袁绍回去想了一夜,第二天召见了一名将军,对将军说:“给你一个任务,你赶紧集结五千轻骑,最快速度出发,偷袭许都。”
将军:“啊,马上,我们的骑兵主力还在幽州,还有,轻骑攻城可能有问题,曹军应该也会有防范的,我恐怕兵力不够呀,而且,我们过黄河远征,还得准备足够的粮草吧。”
袁绍:“这是个机会,至少该试一下,那你就带一万兵马吧,你准备需要几天?
将军:“至少要三天。”
三天后,袁绍问将军:“今天可以出发了吗?”
将军:“主公,你惩罚我吧,粮草没备好,今天有点困难,明天早上一定出发。”
袁绍:“好吧,明早一定出发。”
第二天一早,田丰来找袁绍。
袁绍:“田丰,你来了,我已经让人集结好队伍,马上就出发了。”
田丰:“我到这里就是跟你说这事的,机会都已经错过了,昨天半夜收到八百里加急,说刘备已经被击溃,曹操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现在去已经没用了,跟你说要赶快,你就是不听,还拿孩子病的理由来搪塞,现在后悔了吧。”
袁绍:“。。。。。。”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6 19:52:30 +0800 CST  
又过了几天,袁绍觉得应该把讨伐曹操的事情付诸实施了,于是召开了会议讨论。
袁绍:“我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根据我的消息,现在曹操总兵力也不足五万,而且粮草供应不上,现在正是我打败曹操的好时机,我准备调集十万大军,讨伐曹操。各位有什么意见?”
田丰:“我有意见,我的意见就是不能出兵。”
袁绍:“田丰你是不是成心捣乱,喊着要出兵的是你,现在阻止出兵的又是你。”
田丰:“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时机不对。”
袁绍:“现在我兵强马壮,怎么就不是好时机?好时机坏时机全部都是由你来定呀?”
田丰:“主公,话不能这么说,:“曹操既然打败了刘备,许都便不再是空虚的了。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兵众虽少,也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不如作持久之计。”
袁绍:“持久战?哪要多久呀?”
田丰:“将军据有山河之固,拥有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选拔精锐,分为奇兵,速速打击敌人势力薄弱的地区。他救右则击左,救左则击右,使敌人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居乐业。这样,我方还没疲劳,敌方已经困乏,不出三年,可以安坐而战胜它。”
袁绍:“三年,有没有搞错,现在曹操比我弱,到时候曹操发展到比我强都说不定呢。我现在去打曹操,胜率同样是非常高的”
田丰:“说的是最保险,最把稳的战略,如今放弃必胜的策略,是非常冒险的,现在以一战决定成败,到时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袁绍:“田丰,你这人怎么那么晦气,我还没出兵,你就说我全军覆没。”
田丰:“我说的是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
袁绍:“我还不信了,我现在那么多兵马,还打不过曹操。”
田丰:“主公还是听我的劝告吧,不然到时后悔,欲哭无泪呀。”
袁绍:“胡说八道,田丰,我已经忍你很久了,现在大战前夕你想扰乱军心,坏我大业,来呀,将田丰打入大牢,等我得胜归来看看是谁后悔。”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6 20:27:03 +0800 CST  
以上对话都是我的瞎写的,但基本的事件脉络与说话内容是基于正史的,只是把田丰的说话方式和态度夸张了,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袁绍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现实生活中,假如你和你的老板的意见上有冲突,而你根本不给老板面子,在整个公司会议上指着老板大喊:“要是不按我的意见来做,你会后悔的。”不知道有几个老板能受得了这个,一般情况下,就算你的意见是对,估计你也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
官渡之战后,冀州周边纷纷叛乱,响应曹操,但曹操此时也是人困马乏,粮草短缺,无力北上。袁绍在逐渐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局面,也许原来袁绍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统一北方的话,现在可能也就剩下百分之四十了,这对憧憬着皇帝梦的袁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袁绍的年纪已经不可考,但是估计比曹操不会大太多,也就五岁以内的差距,官渡之战这一年曹操四十五岁,其实袁绍也不算太老,袁绍重新励精图治、重整旗鼓也未可知。但袁绍碰上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他就是死神。公元202年(建安七年)夏天。袁绍忧思成疾,呕血而亡。以前袁术也是心情郁闷,呕血而亡,可能这是袁家的家族遗传疾病吧。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8 12:33:32 +0800 CST  
@qhayjf 1258楼 2014-03-16 19:52:30
袁绍回去想了一夜,第二天召见了一名将军,对将军说:“给你一个任务,你赶紧集结五千轻骑,最快速度出发,偷袭许都。”
将军:“啊,马上,我们的骑兵主力还在幽州,还有,轻骑攻城可能有问题,曹军应该也会有防范的,我恐怕兵力不够呀,而且,我们过黄河远征,还得准备足够的粮草吧。”
袁绍:“这是个机会,至少该试一下,那你就带一万兵马吧,你准备需要几天?
将军:“至少要三天。”
三天后,袁绍问将......
-----------------------------
@蘇格拉廷 1260楼 2014-03-17 16:00:01
一個小疑問,扣掉軍備的時間,老袁頂多慢一天時間發兵,一天的時間影響有這麼大嗎,
還有就是,田豐好歹也是有把年紀的人,自己主子是什麼人,還不清楚嗎,怎麼感覺像個二
楞子,不給主子台階下的,會是忠臣嗎,
-----------------------------
这个后面有解释,因为是我编的,不过田丰可能没我写的那么“二”,但他肯定是比较“二”的一个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8 12:35:46 +0800 CST  
袁绍死后,原来在继承人选择犹豫不决留下的隐患马上就爆发了。袁绍生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欲立其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向与袁谭不和,而袁谭的死党辛评、郭图与审配、逢纪有矛盾,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于是自称车骑将军,驻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许多兵马,并派逢纪跟随,后因审配拒绝袁谭增兵的要求,而令逢纪被杀,二人更生嫌隙。
史书上把这个说成是逢纪、审配的阴谋,假传袁绍遗命传位给了袁尚。但我认为这种宫廷阴谋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绍生前的权力布局,要是袁绍在死之前将权力移交,并且把另外的几个竞争者的手中的权力剥夺。这样就算袁绍没有留下遗嘱,整个政权也不会出现什么动荡,可以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在这一点上,可能袁绍也没想到自己那么早死,等身体不行了,想搞权力的重新划分已经来不及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8 22:02:38 +0800 CST  
关于袁绍继承人的合理合法性是非常有争议的,按法理说袁谭是长子,理应成为当仁不让的继承人。但袁谭从小就过继给亡兄袁基,而袁尚从小深得袁绍喜爱,他的母亲刘氏又总领袁绍的家务,十分得势,据《典论》记载,袁绍的后妻刘氏生性嫉妒,为人凶残,袁绍刚死还未来得及入殡,她就把袁绍生前宠爱的五个小老婆全部杀死,刘氏很迷信,她怕这几个人到阴间见到袁绍告状,于是把她们的头发剃了,用墨涂黑她们的脸(髡头墨面),把她们全部毁容。最后把她们的家人全部杀光。所以袁尚应该在邺城大本营是比较有势力的,所以最后继承了袁绍的位置也是理所应当的。
中国古代对于继承人的法统那是一套一套的,一会是讲究立长、一会说立嫡、一会说立贤,实际上这些都是权力斗争中的一些说辞罢了,关键还是在于本身实力。就比如赵光义,弟承兄位,这在王朝更替的继承法统中完全就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赵光义在朝廷中已经布局多年,其实已经慢慢将哥哥的权力已经架空了,所以他继承了皇位,搞了个“金匮之盟”的鬼话来糊弄大家,大家也都默默地接受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8 22:51:30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