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贴两张陈子昂像吧。



子昂摔琴。

这个故事很有名,但因为是野史传说,所以当时没写进去。这里补充一下。

故事出自唐朝人的笔记小说《独异志》:

“陈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陈子昂带着满腹才学来到长安,但是无人赏识。为了刷刷存在感,他就花高价买了一把胡琴,然后大发广告,请大家到某某地方去出席他的演奏会。

大家果然都去了。结果在演奏会上,陈子昂一把将高价胡琴摔了,说:“本人文章那么好,弹琴算什么呀?”

就这样,京城开始流传陈子昂的文章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02:01 +0800 CST  


另一尊陈子昂像。估计是在四川他的家乡。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我只是想翻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03:45 +0800 CST  
各位朋友新春快乐!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07:26 +0800 CST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11:07 +0800 CST  
祝各位朋友新春大吉大利!
接着贴下一章。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1

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历来为人称道。那么在这两朝中间的高、武时期和武周时期又如何呢?很遗憾,由于几本正史的主要兴趣就是为了把武则天塑造成一个阴狠恶毒的篡位妇人,所以对她的政绩多有忽略,连累高宗朝的三十多年也没落着多少直截了当的夸赞。

比如,杜祐的《通典》里面有很多数据,在讲到人口时就记载说:
- 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户口达到890万户,总人口4600万;
- 到唐朝武德年间的总户数只有200多万(可见经过隋末的残酷战争,人口损耗极为严重);
- 贞观初年的户口数不足300万,总人口不详;
- 高宗永徽三年的户口增长到380万,总人口不详。

那么武则天时如何呢?《通典》上没有数字,却来了一句:“武太后、孝和(中宗)朝,太平公主、武三思、悖逆庶人,恣情奢纵,造罔极寺、太平观、香山寺、昭成寺,遂使农功虚费,府库空竭矣。”接着记录唐玄宗时期的数字,开元二十年总户口786万,总人口4500万余……

所以如果只看《通典》的记载,你以为武则天时代以及随后的中宗、睿宗两朝,简直黑暗得不得了,朝廷拼命建寺庙,国库里的钱都花光了,国家都快完蛋了。这是史官们经常玩弄的小花招,把整个武则天时期与后来政治较为动荡的中宗、睿宗两朝合在一起讲,把中宗、睿宗朝的一些弊病给扩展到武则天时代,大约是想以此来突出后来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辉煌。实际上,即便是中宗、睿宗两朝也只是上乱下不乱,国家大局依然稳健,而武则天时代的情况比中宗、睿宗两朝好得多。

《资治通鉴》上居然记录了两个数据,透露出武则天治下的经济成果。这就是神龙元年的人口数字,全国户口总数为615万,总人口3700万余。从这个数字来看,武则天时代的户口数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人口数增长更多,所以神龙年间平均每户达到6.03人--还略高于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开元十四年平均每户5.86人,天宝十四年平均每户5.94人。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指国家掌握的户口,但当时还有很多逃户,所以实际人口数字是大大高于官方统计的。

武则天时代的重要经济数据就只能找到这么两个,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各种侧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国力与民生。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18:4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2

【国力强盛,生活热闹】

个人认为,武则天时代最抓眼球的是那几项大型面子工程:建明堂、立天枢、铸九鼎,以及两项盛大仪式:拜祭洛水、嵩山封禅。这些文治方面的大动作到底该如何评价就见仁见智,有人认为都是劳民伤财的弊政。但不管怎样,这几项大手笔都能彰显当时的国力,既说明国家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这些东西,也说明武周朝廷政权稳固,令出必行,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明堂工程浩大,但一年左右就建好了,甚至被大火烧毁之后重建,也是一年就完工了;天枢不但使用了海量的铜和铁,而且是由外来蕃人出资,可见武周的国际影响力;九鼎也耗用了大量的铜铁,而且光是把这九只大鼎安放到皇宫指定地点就动用了十万多人,外加大牛、白象,可见当时洛阳的热闹;拜祭洛水是在称帝之前,仪式规模之大,连《资治通鉴》都说是“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

嵩山封禅前后的各种事件,尤其能够体现武周朝的雄厚实力。首先,封禅仪式本身兴师动众,不但要花钱,还要组织大批人员。仪式搞得很成功,于是封禅过后,武则天不但大宴九日、遍赏百官,还免掉了全国老百姓当年一年的租税。而就在封禅期间还有个大工程--第二座明堂,当时正在施工,封禅之后不久也竣工了。然后只过了两个月,契丹叛乱,武则天立刻调集大军前去征讨。虽然这次平叛搞得损兵折将一波三折,但都是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国家缺钱。就在这场窝窝囊囊的契丹战争期间,庞大的九鼎又铸成了,同时武则天还有闲心养男宠。契丹战争结束后,交战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

武周朝廷的国库一直到神龙年间她下台时都相当充实。《旧唐书·中宗本纪》说,神龙政变后中宗上台,大赦天下,同时“诸州百姓免今年租税,房州百姓给复三年。”--这又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免租税,上一次是嵩山封禅的当年。

纵观整个高宗朝和武则天时代,国家战争不断。高宗时战争比较主动,平定西突厥、灭掉高句丽、又对吐蕃主动发起过两次大规模进攻。到高宗朝后期,由于战争负担较重,就相应调整了政策,缩小了战争规模,但仍要经常应付吐蕃和突厥的边境骚扰。到武则天时代,主动挑起的战争很少,以防御为主,但也仍然需要常年应付战争,军费支出也很庞大。而在武则天先是辅政、后是主政的这几十年里,国家在维持辽阔疆域的同时,人口持续稳定增长,户数从高宗朝初期的380万增加到武周结束时的615万。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23:25:5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3


【活跃的贸易】

武则天时代的贸易已经相当活跃。这在崔融的一份上疏中有所反映。崔融在《谏税关市疏》中反对朝廷在水陆关口征收商业税,说:“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蜀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宏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从这段话可以窥见到武周末期全国的航运情况,以洛阳为中心,水运网络四通八达,从四川到浙江、福建都包括在内。港口的船只简直成千上万,天天不停地进行着贸易航行。

崔融的这份谏疏接着说:“今若江津河口,置铺纳税,纳税则检覆,检覆则迟留,此津才过,彼铺复止,非惟国家税钱,更遭主司僦赂。船有大小,载有多少,量物而税,触途淹久,统论一日之中,未过十分之一,因此拥滞,必致吁嗟。一朝失利,则万商废业,万商废业,则人不聊生。”

由此可见,当时的航运不但地域范围广阔,而且十分热闹,以至于如果开始收税办手续的话,必然会影响物流的通畅,从而影响全国商业。所以崔融坚决反对在港口对商船征税。崔融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侧面反映出武周时商业航运的兴旺。

武则天时代的国际贸易也有了长足发展。她在军事方面不如高宗那样热衷于进取,对北方的突厥只是防御,对契丹叛乱后丢掉的营州也不热心夺回,但是她对一块地方始终积极用兵,那就是西域。她不但主动出兵收复了安西四镇,而且开始在四镇长期驻军,到武周末期又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以应付新崛起的突骑施。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正是确保武周对丝绸之路的控制,确保中原王朝对外贸易交流的通畅。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30 11:03:1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4


【海上丝绸之路】

武周时不但通过丝绸之路有陆路贸易,海上外贸也十分活跃。南方的广州和交州都是热闹的口岸城市。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尽管在安史之乱以后才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但早在汉朝就开始发展,到了武则天时期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很可能已经与陆上的丝路并驾齐驱。波斯商人这时已经开始通过海路到达中国。

这方面有若干史料可以佐证。比如两唐书的《王方庆传》提到他在武则天执政之初就被派到南方担任广州都督。当时的广州正出了一场乱子,前任都督路元睿因为放纵下属勒索外商,被昆仑奴杀了。所谓昆仑奴就是东南亚土著,在广州可能就是搞外贸来的。路元睿被杀一案可以算中国最早的外贸纠纷案之一。武则天派出了能干正直的王方庆去管理广州,不但对当地百姓有益,也是在保护通过海路进行的对外贸易。

再比如,武周后期从印度归国的名僧~义净~,没有沿着当年玄奘的道路从西域进出,而是通过海路。义净撰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就详细记录了他从广州搭乘波斯商船经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情况。

高宗咸亨年间,义净在一位地方官的资助下从广州搭乘波斯商人的船只出海,在南亚诸国游历多年,到武周中期的证圣元年回国,带回大批梵文经卷。根据义净的讲述,自高宗朝后期,多数僧人已开始通过海路去印度取经。义净本人在武周垂拱年间曾经在今天的苏门答腊岛暂住,为的是翻译佛经。这期间为了获取足够的笔墨纸砚以及寻找助手,他还搭乘商船又往广州跑了一趟,然后再回苏门答腊。可见武周时南洋一带的商业航运已经相当便利了。与早年的玄奘相比,义净这批僧人出入印度好像从自行车升级到了汽车一样,不但方便,而且能够携带的东西也多得多。可想而知,对商人来说也是如此。

宋朝人编辑的《太平广记》中搜集了唐朝《集异记》中的一个故事,说武则天时,有人从“南海郡”进献了一件羽毛大衣(翠裘),非常华丽。武则天把它赐给了男宠张昌宗。然后狄仁杰和张昌宗玩儿双陆(赌博游戏),把这件稀奇的大衣赢了过来,然后转手扔给了自己的家奴。这个故事的本意是突出狄仁杰的高大,烘托张昌宗的渺小,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件珍奇的羽毛大衣是从“南海郡”进贡的,而南海郡就是广州。可见当时从外国运来的各种新鲜玩意儿不仅来自路上的丝绸之路,也来自海路。

北方的港口登州,在隋朝就已经是个繁忙的港口,同时也是造船基地。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登州,但在贞观时一度撤销,直到武周如意元年才又重新设置。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31 13:07:23 +0800 CST  
◇◆◇◆◇◆◇◆




贴张图。当时的陆路、海路两条线。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31 13:22:3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5

【关心民生】

国力强,不一定民生就好。唐朝诸帝都吸取了前隋的教训,非常注重民生。民生方面的重中之重就是农业生产。武则天早在做天后时推出的《建言十二事》里面就提出了“劝农桑、薄徭赋。”这不仅是她的漂亮话,也是努力落到实处的。

武则天主持编撰的书籍中有一本《兆人本业记》,就是一本农用书,编成之后便向地方推广。《唐会要》说:“垂拱二年四月七日,太后撰《百寮新诫》及《兆人本业记》,颁朝集使。”这本书一直流传到百年之后。唐德宗贞元二年,官员们反过来向皇帝进献《兆人本业》三卷。再后来的唐文宗也用到这本书,下敕说:李绛所进则天太后删定《兆人本业》三卷,宜令所在州县写本散配乡村。(旧唐书·文宗本纪)

武则天时期积极兴修水利,其中《新唐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19项。这些水利工程多数是为了农业灌溉,例如升源渠、窦公渠、高泉渠、羊令渠等等。但也有的主要是为航运,例如汴州(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湛渠,挖通之后就把济水纳入了汴河系统,方便了曹州、兖州的漕运;又比如在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开通的新漕渠,沟通了淮水,把海州、沂州、密州通过水路联系了起来。

武则天对人民生计的关心体现在她的各种诏敕之中。比如做太后时以李旦名义下达的《诫励风俗敕》,把农桑发展以及户口情况做为考核地方官的标准,说:“……又属当首夏,务在田蚕,虽则各解趋时,亦资官府敦劝。若能肃清所部,人无犯法,田畴垦辟,家有馀粮,所由官人,宜加等第。功状尤异者,别外加擢。若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盗发罕能自擒,逆谋为外境所告,轻者年终贬考,甚者非时解替。御史及台郎出使,审加访察,各以状闻,宜宣示诸州,各令所在知悉。”

武则天对民生的重视也体现在小事当中。《唐会要》上记了一件事,说长寿二年正月元日,天降大雪。当时她刚称帝不久,就问身边近臣:“听说元日下雪,今年会百谷丰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宰相姚璹就说:“元日大雪是个祥瑞。”武则天就说:“朕御万方,心存百姓。如果今年是个好年景,这雪自然就是祥瑞了,否则就算见到了麒麟凤凰又有何用?”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1 12:40:5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6

【人口增长,州县增设】

说高宗朝和武则天时代的国力全面提升,还有一项证据就是这几十年的州县增设情况。考察新旧唐书的“地理志”,可以对唐朝不同时期的州县增减做个统计。

做为地方行政机构,州和每个州下辖的县的增减要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见得越多越好。比如唐朝立国之初刚刚经历了惨烈战争,经济紧张,这时就应该裁减州县,节约行政支出。而当局势稳定下来之后,随着人口增长,就可以析置州县,也就是把原来的州县一分为二,这样便于管理。

经过贞观之治,到高宗朝之后,州县的析置(增加)就可以做为衡量国计民生的一项指标。曹为平先生对两唐书的《地理志》进行过仔细统计,我这里就借用他的研究结果。
(他的原文可以看《唐周历史研究之十八——英明贤主唐高宗(三)》)

首先看关东地区(神都洛阳的所在地),河南、河北两道从初唐到盛唐一共新置、复置了33个县,其中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占了24个,被史家历来鄙视的中宗、睿宗两朝有9个,开元时期为4个。

唐高宗和武则天对关东地区的发展还有别的史料印证。高宗时就大力提高洛阳的地位,并致力于恢复关东的农业生产。武则天时不但定都洛阳,更有天授二年组织的一次大移民,把几十万户人口从人多地少的关中(长安所在地)迁到了洛阳周围。这样使得全国人口的分布更为合理,长安、洛阳两地都从中获益。

在南方,江南道后来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江南西道属于较难开发的山区,高宗朝恢复了1个州(道州),武则天时期新置了3个州(锦州、溪州、舞州)。高武和武则天时期总共新设17县;中宗、睿宗两朝又新置或者复置3县;开元、天宝时期共新置或者复置8县。

这里要说明一下,唐朝地理中的“道”,比如河南道、陇右道等,并非行政单位,只是方便御史到地方巡查而划分的。最初太宗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后来玄宗改为划成十五道。

江南东道,就是在安史之乱后担当起了唐朝经济顶梁柱的这片地区,开发成绩更为显著。根据曹为平的统计,从贞观十三年到天宝十三年,县从51个增加到103个,净增52个,其中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占了36个。州的数量净增了6个,其中高武、武则天时占4个;中宗、睿宗两朝新置、复置6个县,开元时期新增2个州,10个县。江南东道不但州和县的数字增加,而且户数和人口也迅速增加,很多州从唐初不满两万户的小州变成了四万户以上的大州。

淮南道在高武和武则天时期新增4县,睿宗时新增1县,玄宗时增2县;山南道在高武、武则天时期增5县,玄宗时增5县。

从这些数字看,新增州县大部分发生在高宗和武则天时代。高、武二人在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开元天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1 12:46:34 +0800 CST  
@咖啡胖猫 2017-02-02 12:47:41
唐的没落就是从武周开始,滥用酷吏,骄纵亲属,之后韦后太平学的有模有样,
-----------------------------

反过来说才对,如果没有武周,不但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就连前面的贞观之治也不过尔尔,须得让位给隋文帝的开皇之治。

武则天,不但在大唐最荣耀的时代起到了举足轻重继往开来的作用,而且在今天还得替无能的子孙背责任。这就是你们男权社会的劣根性,真的很光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12:57:25 +0800 CST  
@咖啡胖猫 2017-02-02 12:47:41
唐的没落就是从武周开始,滥用酷吏,骄纵亲属,之后韦后太平学的有模有样,
-----------------------------

顺便说句,韦皇后安乐公主都是真正的女权先驱,可惜太超前了,所以横遭史官诋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12:59:29 +0800 CST  

谢谢咖啡胖猫网友的讨论,尽管意见不一(可能主要是因为立场不一),但很高兴这次讨论尚能保持平和 :D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1:45:41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7

在南方新开发地区置州,更具体的情况可以从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的事迹中窥见。

漳州既今天的福建漳州一带。陈元光本是高宗提拔起来的一员边将,在做了几年岭南行军总管后,于垂拱年间给武则天上了一道《请建州县表》,指出当时漳州一带的情况是,农业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民风凶暴,难以安抚。他建议朝廷不要一味地以武力镇压,而应该兴文治、革风俗,创设州县,兴办学校,好好治理当地民众。
(“窃惟兵革徒威於外,礼让乃格其心。揆诸陋俗,良由职方久废,学校不兴,所事者搜狩为生,所习者暴横为尚。诛之则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屡徙。倘欲生全,几致刑措。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盖伦理谨则风俗自尔渐孚,治理彰则民心自知感激。”)

武则天批准了这一提议,设立漳州。根据陈元光的《漳州刺史谢表》,当时授予他的官职是: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持节漳州诸军事、守漳州刺史、赞治尹营田长春宫使者,总之就是将当地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陈元光在那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后死于剿匪战斗。他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被尊为“开漳圣王”。福建省现在有数尊陈元光的像。


相比于唐朝对云南的经营,漳州这里要成功的多。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1:52:46 +0800 CST  
◇◆◇◆◇◆◇◆




陈元光的塑像,好像是在厦门。图片来自网络。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1:59:2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8

【只有一次并不严重的饥荒记录】

武则天时期的农业生产究竟如何?虽然史书上没有什么现成的记录,但我们可以从反方向来探讨这个问题,看看史书上没有记录什么。在几本正史记载中,武则天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基本上没有饥荒记录。

实际上,只有武则天执政之初的垂拱三年,从正史上反映出一次比较严重的饥荒,但记录也很简略。

《资治通鉴》说:“是岁,天下大饥,山东、关内尤甚。 ”

《新唐书·则天本纪》说:“二月己亥,以旱避正殿,减膳。四月癸丑,以旱虑囚,命京官九品以上言事。是岁大饥。”

而《旧唐书·则天本纪》干脆把这次饥荒移到下一年,说垂拱四年是“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属卿王及善、 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

这就是武则天时代最严重的一次饥荒,但是看上去一来并不特别悲惨,二来是救灾比较积极。在其余的二十余年中,就不再出现“大饥”这样的记载。

应该说在整个初唐时期情况都比较好,即使有饥荒也是局部性的。但不同皇帝执政时期还是有区别。一般来说饥荒主要由自然灾害引发,但是会考验国家的抗灾能力。如果国力虚弱,又或者朝廷赈灾不利,基层组织不够完善,就会引起饥荒,有时还很严重。

比如高宗末期的永淳年间,就发生了一场严重饥荒,虽然受灾的主要是关中地区,但搞得很惨,粮价飞涨,百姓大批逃荒,发生了饿死人的现象。这次灾害严重有几个原因,其一是老天翻脸,自然灾害接二连三;其二是当时政局不太稳定,加上一直有边境战争,影响了救灾;第三,关中地区的抗灾能力本来就差。后来高宗为了躲避饥荒,把整个朝廷再次搬到洛阳,终于渡过了难关。

武则天时期基本上没有饥荒,并不完全是因为老天爷的青睐。实际上这二十多年里也有自然灾害,水、旱、震都有。比如天授三年洛水泛滥,五千余户受灾;长寿二年棣州(今山东阳信)也是水灾,二千余户受灾;大足元年扬、楚、常、润、苏五州发生地震等等。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记录是长安三年的宁州大水,溺死了两千多人。长安也遭到大冰雹的袭击,人畜都有冻死的。

武则天时大体上是有灾而无饥荒,这只能说明那时的救灾工作搞得好。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大部分时间朝廷都在洛阳,而洛阳一来粮食供应充足,二来交通发达,所以抗灾能力比长安强得多。长安地区则由于减少了大量负担,也可以从容应付天灾;第二,看起来是丰收年景居多,又或者是没有遭灾的地区依然丰收,所以各地的粮食储备充分,足以抗灾;第三是武则天时的各级官员还是比较称职,积极救灾。这方面除了正史记载,还可以找到一点儿旁证。武则天时瀛州乐寿的县丞名叫衡守直,他的墓志铭里就有这样一句话:“虽天灾流邑,而地力劝人,人用咸勤,饥而不害。”(苏颋:《大唐故仙州刺史衡府君墓志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2:04:5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09

到中宗李显上台后,类似于永淳元年的严重饥荒马上又出现了。神龙元年,也就是武则天下台的当年,河南河北十七州发了大水;第二年,长安地区旱灾,洛阳地区大水,《旧唐书》说“河北水,大饥”,而且还有牛疫;神龙三年最为严重,大片地区发生旱灾,加上疫病流行,死者数以千计。

中宗朝时由于上层权力斗争比较激烈,多多少少影响了救灾工作。不过中宗还是在积极救灾的,正史上就记载他不断派遣朝中能干的大臣到地方“存抚赈给”,应该还是有效的。但中宗把朝廷迁回长安,而且在发生灾荒时拒绝效法高宗当年的做法,坚决不去洛阳“就食”,结果在他执政的第五年,也就是景龙三年,关中再次饥荒,“米斗百钱”。这时全靠从外面运粮进来,牛被大批累死,这无疑会影响救灾。

唐玄宗时代,开元前期也发生过饥荒,但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却十分富足。他一直待在长安,而关中不再出现饥荒。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当时新的农业技术开始普及,特别是曲辕犁,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二是玄宗解决了漕运问题,使得大批粮食可以源源不断运进长安。不过,唐朝是最后一个定都长安的朝代,宋以后,政治重心还是东移了。

我们知道玄宗时的粮食经常大丰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那么武则天时代如何呢?很遗憾没有什么史料留下,不过有一项考古发现可以多多少少反映出武则天时的农业情况,这就是洛阳含嘉仓遗址的发掘。

含嘉仓的160号窖里发现了大量已经碳化的谷子。从那里发现的铭砖(记录粮食存储的砖头)上包括了四个武则天时代的年号: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还有一个高宗朝的年号:调露。而这些粮食的来源地广泛,有苏州、楚州、滁州、邢州、冀州、德州、濮州、沧州,品种以大米为多,数量则以江南为多。
(洛阳含嘉仓遗址,现在是个旅游点。)

可见,玄宗开元盛世时的农业格局,在武则天时代已经初现规模。不但南方各州已经大量向洛阳送粮,而稻子的种植在武则天时已经开始。据学者考证,关于武周时的稻子种植在《新唐书·地理志》也有一条记录可以佐证:长安中,青州北海令窦琰在北海县(山东今潍坊),引白浪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这说的就是青州窦公渠的开凿,为的是种植水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2:09:03 +0800 CST  


网上找来的图片,洛阳含嘉仓遗址。

这个大粮仓是隋炀帝时兴建的,是大运河的配套设施。粮仓一直沿用到了宋朝。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2 22:26:5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0)武则天时代的国力与民生--10

【存留古迹与出土文物】

陵墓修建可以从另一角度展现武周的国力。

乾陵,这座巨型的夫妻合葬墓从武则天执政之初开始修建,到中宗朝才算完工,不但规模宏大,看来造得也很坚固,又或者很受后代唐朝百姓的保护,所以在经历了中晚唐的各种战火考验后依然大体保存,是劫后状况最好的一座帝陵。

中宗神龙年间的三座陪葬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经考古发现也修得非常豪华,从中抢救出大批珍贵文物。

在河南偃师的唐恭陵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墓,陵墓的土质十分结实,以至于现代的盗墓贼根本挖不动,靠土炸药爆破了两次才只炸开了恭陵的陪葬墓。

武则天为母亲杨氏所建的顺陵,陵前的一只石走狮,据称是现存唐代陵墓石狮中形体最大的一尊。

后来宋朝的文化人对唐朝诸帝陵墓如此“不合剧本”感到十分气愤。北宋奉天县(今乾县)的县丞赵楷说:“唐朝这些皇帝,如太宗、玄宗,都是成功的帝王,可如今他们的陵墓瓦砾仅存。偏偏高宗武后的陵墓依然保存在磅礴山岭之间,两座阙楼耸立,丹青犹在,这并非是造物主偏袒他们,而是当时建陵时穷匮国力、精心布置,让人难以盗墓罢了。”
(唐之诸帝,功烈如太宗明皇者,可谓成矣!宜其丘陇完固,及于无穷,今兵火之 余,荒墟坏皿,瓦砾仅存,理亦宜也。独高宗武后之陵,崇丘磅礴,上诣青冥,双阙耸峙,丹青犹在,具岂造物者有以扶护而致然矣,抑亦穷匮国力,深规厚图、使人未易突击耶。)--可见在宋朝时,昭陵、泰陵的地面建筑已经损坏严重,但乾陵的地面建筑至少有一部分保存完好。

对于伫立在乾陵的六十一尊蕃臣像,赵楷又骂上了:“武后拽什么拽?不知道这都是沾了太宗的光吗?就知道自吹自擂、夸示后人!”
(《长安志图卷》(中):高宗乾陵在奉天县,宋元佑中,计使游公(游师雄)图而刻之,防御推官赵楷为之记曰:“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余威遗烈,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镵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

宋朝文人皆武黑。能让武黑抓狂,算不算成就?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2-03 22:38:41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