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元豹儿 2015-12-02 02:37:36
不是啊,是梁武帝的孙女,溧阳公主,嫁给又丑又跛的羯胡侯景的时候才十二三岁,侯景求不到王谢家的女儿,求到了两个萧梁的公主 。

侯景小名叫狗子,所以我直接叫他狗了。
-----------------------------

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位公主。豹儿对这个侯景好像很是气愤?我印信里,他就是一大浑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2 12:02:25 +0800 CST  
~~接着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1)冲击门阀--02

按照太宗的本意,新编的谱牒应该着眼于提高当朝勋贵的身价,“朕以今日冠冕为等级高下”。可是最终定稿的贞观《氏族志》只是个妥协的产物,虽然抬高了皇帝和皇后的家族,但本来的高等门第依然是高等门第。直到唐高宗时代,继续冲击旧的门阀秩序,推出了另一份谱牒《姓氏录》,才算是真正贯彻了太宗的“重今朝冠冕”的精神。

高宗在显庆四年推出的《姓氏录》,把皇后(武家)列为第一等。同列一等的还有另外几家,都是居官一品的人家,诸如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仆射;第二等为文武二品官、以及三品知政事者;以下以此类推,根据官品高低,一共列了九等。凡是朝廷中的五品官,都排进了这份谱牒,所谓“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这对原有的门阀秩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隋末唐初一直是个重新洗牌的时代,若干寒门庶族子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气运气,不但跻身于朝堂,还荫及子孙,现在又能在《姓氏录》中露个脸。原来的士族高门正好倒过来。他们早已不再是官场的宠儿,在这份新谱牒中恐怕连号都排不上了。《姓氏录》在民间所受到的抵触也就可想而知。有人讽刺这份谱牒是“勋格”,也就是功劳簿。那些榜上有名的缙绅士族子弟则纷纷做羞愤状,表示不想跟那些新晋的寒门大臣搞在一起。《唐会要》说:“缙绅士大夫,咸以为耻。”

伴随这份新谱牒,高宗又抛出了两项新政策:第一是禁止几家名门大族联姻,第二是要求高门嫁女时不许多收彩礼。

显庆四年十月,高宗下了一道禁婚令,特别对几家大户人家点了名,包括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选、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等,一共七姓十一家,命令他们不得内部互婚。高宗又下诏限制彩礼数额,高门嫁女时向男方索要的聘礼,三品以上之家嫁女,聘礼不得超过绢三百匹,四品五品的不得过二百匹,六品七品的不得过一百匹,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又规定,这些聘礼都要充作出嫁女儿的嫁妆。(唐会要)

高宗有关高门嫁女的指导政策,完全是一副为庶族中后起之秀撑腰打气的姿态。旧有的士族门阀靠婚姻维持社会地位,高宗的两道诏令就是冲着他们这一条来的。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对皇帝的圣旨进行了强烈抵制。有些高门大姓干脆不嫁女儿,有些是偷偷摸摸把女儿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被高宗点名的七姓十一家更是反其道而行,以“禁婚家”自诩,借着皇帝的诏令给自己打广告,愈发地抬高了身价。估计后来高宗也没有办法,那些禁令是不了了之了。

高宗与士族门阀的这些摩擦,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明确无误地反映出初唐时期的风貌,这就是门阀士族在土崩瓦解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不可能有回头路了。与两晋时代门阀鼎盛时期不同,初唐时,皇帝已经不需要这些高门大姓的支持了,而士族门阀内部也已逐渐衰败。正是这种社会背景,让官修的谱牒能以《姓氏录》这样强硬的姿态出台。这份官修谱牒不但大大提高了当朝皇后武氏的门第,而且对旧有秩序的冲击更为彻底,完全以官职品阶这个硬指标为准。

站在高宗《姓氏录》背后的,还是这几位老熟人--武则天,许敬宗,李义府。正史上说,高宗下诏修改贞观时的谱牒,而许敬宗就趁着新修《姓氏录》的机会,对武皇后溜须拍马,攻击前朝的谱牒没有把武皇后的本望列进去。李义府呢,则挟报私仇,因为前朝谱牒没有把他家列进去,就趁机报复,在新谱牒出台之后又上奏高宗,把旧的《氏族志》统统收缴上来烧掉。

但不管怎样,如果没有皇帝撑腰,新谱牒是不可能出台的。武则天利用这份《姓氏录》让武家位列一等,而高宗亲自为《姓氏录》做序,说明他完全支持其中的内容。反过来看,或许正因为有老婆在旁边大力支持,所以高宗能够走得比太宗更远。

在打击门阀这件事上,高宗、武后、许敬宗、李义府,夫妻君臣之间配合得十分默契,其实他们也各有各的出发点。高、武二人并非要完全废除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以一套新标准代替旧标准。《姓氏录》的大方向是加强皇权,而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不同等级之间的流动,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许敬宗则是一向跟着高宗走,替高宗办事。

李义府又是另一类人物。他的门第观念很强,恨只恨自己没有投胎到高门。做了宰相之后,李义府便搞出了一场“合谱”闹剧。他找到同僚李崇德,说要跟他家合并家谱。李崇德出身赵郡李氏,是民间公认的一等门第。李义府跟他家合了谱,自己也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赵郡李氏”。可是到了显庆三年,李义府因为和另一位宰相杜正伦不和,被高宗贬为普州刺史,离开了京城。这次贬官时间并不长,显庆四年他就又被召回了朝廷。可是就在这期间,那位李崇德居然露出小人本色,把李义府的名字从家谱上剔除了。可能正是这种来自高门士族的羞辱,促使李义府全力支持高、武的《姓氏录》。正史上还说,高宗的禁婚令也是在李义府的撺掇下颁布的,因为李义府想跟几位高门望族结为儿女亲家,但惨遭拒绝。

高、武扳倒长孙无忌一党,打击了把持朝廷的关陇贵族,又新修《姓氏录》,意图冲击在民间享有威望的山东士族。他们不光是打击旧势力,还要扶植新势力。科举制度在高宗一朝得以发挥更大作用,不是偶然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2 12:13:44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2 12:09:22
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位公主。豹儿对这个侯景好像很是气愤?我印信里,他就是一大浑人。
—————————————————
你就想象武侠小说里的那种混世大魔头,长得丑,残忍,杀人如麻,背信弃义。很恐怖的一个家伙。
-----------------------------

嗯,这种出来混的人,背信弃义是最糟糕的品质,害人害己。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2 12:22:56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2 13:31:33
还早呢,打击也不行,只能加强皇权,但是终唐一代,还是门阀社会,没办法,就算科举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印刷术技术决定的。考科举要读书,家里没书也没戏。请不起老师也没戏。 到头来科举还是老牌士族子弟的秀场。

这才是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

很有见解啊。造纸和印刷术其实都与信息的传播有关,而掌握信息就是个社会问题。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3 12:26:08 +0800 CST  

谢谢南山,谢谢青梅!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3 12:32: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2)高宗朝的科举--01

(32)高宗朝的科举

说到科举,首先要强调一点: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非常高端的人才,是准备出来做高官的。古代的基层公务员另有别的来源。有志于参加科考的人大概都是胸怀大志,奔着将来当宰相去的,所以那些高中之后才子,如果一直不给他当官儿,或者只给当芝麻官的才子们,往往满腹牢骚,最后搞成了文学家。(豹儿,我说得对吗?)

正因为是以选拔高官为目的,科举制度与宋元明清的士大夫阶层息息相关,可以说科举直接催生出了这个阶层。这个士大夫阶层是不世袭的,是开放的,是平民阶层也可以向往的。同时它也是流动的,不稳定的。所谓“富贵不过三代”,在科举制度下,子孙如果自己不努力,仅靠祖上的余荫撑不了多久。

科举制度流行以前又是什么样呢?两晋时代有句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没有科举,那就是一个贵族与寒族泾渭分明的社会,贵族永远待在金字塔上半截,平民永远只有眼巴巴仰望的份儿。

自汉朝以来,朝廷选拔高级干部,是由地方官或者中央专员对基层人才进行考察。一开始,还要看看候选者是不是有德,是不是有才,是不是有声望……但到了三国两晋,门阀世族进入全盛时期,选拔标准就越来越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倾斜,到后来干脆只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于是,高官的职位就完全被门阀世族所垄断,寒门子弟连被考虑考虑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科举制度的出现,冲击的就是门阀,准确地说是要消灭门阀世族对高干职务的世袭垄断。科举是国家(皇帝)与贵族公卿在争权,最终国家把高干的选拔权完全抓到了手里。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南朝的梁武帝就已经开始大胆从寒门子弟中培养和考选人才,到隋朝和唐朝时开始成型,到宋朝臻于完善。明清时代的科举,在我看来是已经走向了反动。

科举就是考试。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能,考考才知道。但是首先,考试资格就是一道门槛。隋文帝虽然开科设考,但考生需要由官员们推荐上来。隋炀帝虽然创立了进士科,但是考生基本上是国子监的学生。科举考试要真正成为平民向上爬的阶梯,首先要能够允许考生自由报考,而这一点是直到唐朝才做到的。

虽然唐太宗也很重视科举,但真正让科举制腾飞起来的是唐高宗、武则天。高祖一朝9年,科举录用的进士一共56人,平均每年6人;太宗一朝23年,录用进士共205人,平均每年9人;高宗执政34年,录用进士555人,平均每年16人,差不多翻了一倍;武则天时代自然更进上一层楼,21年间录用464名进士,平均每年22人。

再看对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的启用。高祖一朝宰相12人,通过科举晋身的只有1人(8%);太宗朝宰相29人,科举晋身者也不过3人(10%);高宗一朝宰相47人,走科举这条路上来的有11人,比重差不多达到四分之一,比太宗朝翻了一番有余。当然这些科举出身的宰相基本上都是贞观年间考上的。以此类推,高宗朝考中科举的才子们,很多就替武则天效力了。

武则天时代频繁更换宰相,共有75位之多,其中科举出来的有27人,占了三分之一强。这样看来,到武则天时,官场的面貌比起唐朝初年是大不一样了。武周时代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就替唐玄宗效力。

(待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3 12:59:10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3 13:15:43
-额,不对。

科举中状元,先自从九品下阶的校书,正字做起这算是好的,在京里,如果在外,做个县尉,鸟不拉屎的地方,出头就别想了,就算是校书郎里做的不错的,做一辈子胡子花白做到六品就算到头了,五品是祖宗坟上冒青烟,五品以上?除非你娶媳妇特别给力,或者是大大大的金字塔顶端天才才行。
-----------------------------

哈,我重读这一段,也觉得没底气,可能是在瞎说。好吧,回去修改。不过不过,这考中科举之后的待遇真不算高啊。唐朝的进士录取率那么低,都不给他们当五品官儿啊?好小气。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3 13:29:10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3 13:38:38

本来给一条上升的羊肠小道就不错了,还想一跃成为五品官的话,社会承受不起。
科举确实是跳羊肠小道,苦读十几年,中个进士,从九品下开始混,如果走门荫的话,比如郭子仪,父亲好像是刺史?(不记得了,反正是州官)郭子仪走门荫上来就可以从八品,不过他走了武举。
-----------------------------

唉,所以投胎技术依然是最关键。不过我想科举制度的建立有一点好,就是能给寒门子弟一个盼头。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4 11:58:38 +0800 CST  
●◎◇◆◇◆◇◆◇◆◎●

~~前面那段需要修改,但是先把科举这节贴完~~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2)高宗朝的科举--02

唐高宗比唐太宗更重视科举,恐怕不是因为他洞悉了科举制度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需要,说到底是因为新皇帝要跟元老大臣争权。唐太宗是靠流血打天下坐上皇位的,以他个人的威望就能够笼络住一大批能人,为他和他的皇朝尽心竭力。唐高宗就不同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一场仗也没打过,直接从父亲手上继承了皇位,继位之初虽然雄心勃勃,可是处处受到长孙舅舅和褚遂良这批老臣的牵制。尽管趁着废立皇后的机会,怒刷了一下他身为皇帝的存在感,可是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满朝文武依然不是他的人。

高宗朝初年,科举选官制度并不成熟,干部队伍的建设倚赖在职官员们的举荐。可是,高宗冒天下之大不韪换了老婆之后,与朝臣陷入了微妙的紧张关系之中。按《唐会要》,显庆三年(658年)七月,高宗对大臣们说:“众位爱卿选用人才时太小器了,一味地避免选用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不好嘛。当年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古人传为美谈。众位爱卿也应如此,自己的儿子侄子,只要有才的,都要举荐上来。”(昔祁奚举子,古人为美谈。即使卿等儿侄有材,必须依例进举。)

这次谈话的前因后果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高宗说这番话时政治斗争依然很激烈。一年多前他贬斥了韩瑗、柳奭、褚遂良,一年后又给长孙无忌定了谋反之罪。长孙党在朝廷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现在骤然除去,不可能不遇到抵触。

既然大臣们消极应付,高宗便另辟蹊径,把眼光放到开科取士上来。就在那次谈话后半年,显庆四年(659年)二月,高宗在大殿上亲自策试举人,开了“殿试”的先河。历史上把殿试的发明权给了武则天,其实应该是唐高宗。当然了,高宗的这次策试估计少不了武则天的出谋划策。

这场殿试是一次“制举”,也就是皇帝临时召集的考试,与“常举”相对。这次参考者共有九百人之多,应该说都是大唐新一代人才。高宗录取了郭待封、张九龄(不是玄宗朝的张九龄)等五人,先安排他们进了弘文馆,随时听候召唤。

高宗时代,科考内容与贞观时代有了明显变化,进士科成了香饽饽。“科举”这个词本身直到宋朝才流行起来的,而“进士”一词则在唐朝开始流行,具体说就是在唐高宗一朝。唐太宗时,科举考试设有六科,进士只是其中一科,其余五科是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那为啥后来“进士”这么有名呢?这大概是明星效应在起作用。进士科录取人数少,非常难考,所以考中进士的人就特别牛,特别让人羡慕。高宗时代,常年举行的科考主要有明经、进士两科,但逐渐就流传起一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还考不中明经科就算老了,但是如果你能考中进士科,哪怕五十岁也算年轻的。

按《唐会要》,进士科在高宗调露年间(679年)定型。当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提议增加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包括试策、贴经、杂文三大部分。高宗诏准。试策就是考时事分析;贴经考儒家经典以及别的指定教材,需要死记硬背的功夫;杂文包括文和诗,考的是文学水平。这一项考试最是至关重要,到后来又被武则天大加发挥,极大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进士资格既受到皇帝(和皇后)的重视,又受到士子们的追捧,两方面共同作用,故而影响深远。自高宗朝起,高级干部如果不是进士出身,都不好意思提。高宗末期的宰相薛远超说自己平生有三恨:不是进士出身,没娶五姓女为妻,没有参与编修国史。正因为进士科的考试被读书人广泛接纳,所以唐朝自高、武时代开始,官场构成逐渐发生变化,一批新兴的文词之臣走上舞台。这批人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制度上的,更加是文化上的。时至今日,他们留下的事迹与文字甚至比四书五经更能代表中华的传统文明。


参考文章:
《唐朝的科举与升迁制度》,作者:张钊。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4 12:50:25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3 13:45:29
不要小看从九品下和从八品下的区别,正常途径上升,最少要十年时间呢。
-----------------------------

忽然想起来,后来武则天选拔官员,是什么推荐啊自荐啊各种渠道一起开闸,以至于被批选官过滥。那科举应该只是其中一条羊肠小道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4 13:15:38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2015-12-04 13:17:47
在反传统的中国大陆,科举考试历来也是属于被黑的对象,很多人一想起它,就会立马想起八股文。可后者实际上是明朝朱元璋首创,意在禁锢思想,愚弄天下读书人。唐宋时期的科考走的还是人间正道。
-----------------------------

我看现在说起科举制还是都在说好,八股文似乎批得多些。其实主要是以前就是“读书=》做官”这么一条路,确实太窄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4 13:33:02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4 13:53:57
册府元龟·贡举部:高宗显庆四年二月引诸色目举人谒见,下诏策问之,凡九百余人。唯李巢、张昌宗、秦相如、崔行功、郭待封五人为上第,令待诏弘文馆,仍时随时供奉。

旧唐书高宗本纪: 四年春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看出问题了不? 这段记载好不地道,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儿子,一直是武将,李巢是纠缠在韦季方朋党案里的,崔行功早就跟着房玄龄编晋书,张昌宗是个小男妃,张九龄是唐玄宗的名相,关于此次殿试的所有人都是重名重姓么?
-----------------------------

我倒是根本没研究过这个名单。你这一说,里面真是很得猫腻啊!到底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呢?这次殿试难道不存在?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4 14:13:11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04 14:18:16
如果把创立殿试的功劳从武则天手里夺过来,给唐高宗,整出这一套正好。
-----------------------------

哈哈,难道真是这样啊?就为了争一个发明权?

我本来还是本着“尊重历史”的精神,特地说一句殿试是高宗的首创。李治的粉丝们对武则天首开殿试的说法一直特别有意见哦。结果这里面还是有这么多猫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5 03:13:38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2015-12-04 14:38:33
书呆子是无法治国,比如像张兼之那样,真的对国家有用吗?除了挽回男人的面子有用之外,
-----------------------------

我觉得张柬之倒不是书呆子。他在女人当政的问题上确实有点儿原教旨,不过发动政变可能也是为了争个拥立之功吧?而且应该说他还是成功了。虽然他在中宗朝的结局不好,但以后的唐帝们对他们这五人很是推崇,子孙应该是跟着沾光的吧。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5 03:17:26 +0800 CST  
@嘉陵江上的鱼夫 2015-12-07 14:39:08
更新
-----------------------------

谢谢渔夫的支持。马上更新!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9 13:13:10 +0800 CST  
●◎◇◆◇◆◇◆◇◆◎●
~~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3)李义府的结局

借着武则天立后而飞黄腾达的两位宠臣,一个许敬宗,一个李义府,结局大不相同。许敬宗在宰相岗位上一直干了下去,后来还得到唐高宗的特别礼遇,以其年迈,走路不方便,特令他和李绩两位老臣乘小马出入宫禁。许敬宗最后光荣退休,死后得高宗罢朝三日,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义府就完全是另一番境遇了。龙朔三年(663年)他被罢官、除名、流放,连带儿子、女婿也一起罢官除名流放。乾封元年,高宗如愿以偿完成了泰山封禅大典,对百官皆有升赏,大赦天下,但是李义府居然不在大赦之列。他因此忧愤而死。

李义府之所以落得这样的结局,固然是因为他修养不够,小人得志便猖狂,但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他触及了皇帝的某种底限。

其实唐高宗对李义府一直相当欣赏,以至于包庇。显庆元年李义府刚被提拔时,受到御史王义方的弹劾,高宗就顶住压力,保了李义府,贬了王义方。显庆二年,给李义府赐爵“河间郡公”。显庆三年李义府与杜正伦两个宰相吵架,高宗把两人同时贬为地方刺史,但李义府贬到普州,在今四川境内,当时属于剑南道,是开发得比较好的一块地方。而杜正伦贬到了横州,在今广西境内,当时属于岭南道,是偏远地区了。李义府在第二年就被高宗召回朝廷,而杜正伦却死在了横州。

李义府重回朝廷,照样官居宰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还参与了长孙无忌一案的审理。龙朔元年他因为母丧,丁忧去职,第二年就又重返朝廷,官居“司列太常伯”(即吏部尚书),同东西台三品,还是宰相。李义府在龙朔三年被流放,可是就在这之前几个月,高宗还任命他为右相,让他负责重要的选官事宜。这期间李义府还一直兼任殷王李旦的王府长史。

李义府逐渐引起高宗的不满,可能与百官对他争相巴结有关。按正史记载,李义府为了改葬祖父,动用了很多人脉。关键是一批大大小小的官员愿意为他卖力。三原县令李孝节私自征用民夫和牛车,为李义府的祖父筑坟,昼夜不息,另外七个县的县令也跟着学样。其中高陵县的县令张敬业居然被累死了。到了迁坟那天,李义府搞出了很大的排场,迁葬队伍从灞桥到三原的七十里,延绵不绝,而王公以下都争相给李义府送礼,“武德已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

其实,单单是生活作风奢侈招摇,不见得是什么大事。高宗本人是比较崇尚朴素节俭的,但他对别人的奢侈尚能宽容。许敬宗在生活方面也很招摇。《新唐书》上说:“敬宗营第舍华僭,至造连楼,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看看,又是豪宅,又是美女,又是酒宴娱乐,给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的可不是啥好榜样。可是人家许敬宗有一点:不跟别的大臣拉帮结派,没有大小官员争相巴结这种事。所以高宗也就不来找他的麻烦。

李义府不同。因为他手上握有选官的权柄,就开始滥用职权了。人家巴结他可能也与他手握这样的实权有关。史书上又说,李义府仗着中宫(武皇后)之势,卖官鬻爵,胡作非为,搞得怨声载道。连高宗都听到了很多抱怨,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把李义府叫来谈话。

《资治通鉴》上对这次谈话写得绘声绘色。高宗一开始非常温和,很照顾他的面子,不直接点他的名,而是拐弯抹角地说:“爱卿的儿子和女婿做事很不谨慎,多为非法。我还在别人那里替你遮掩,爱卿要注意一下哦。”没想到李义府却“勃然变色”,脸红脖子粗地质问:“谁告诉陛下的?”高宗说:“你听我的话就是了,管我从哪里听来的!”李义府居然毫不认错,缓步而去。高宗心里就不高兴了。皇帝一不高兴,李义府的下场很快就到来了。

不过,惹皇帝不高兴不足以成为他罢官的理由。甚至那些卖官鬻爵的流言也还不够分量。那高宗最终是拿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位宠臣给拉下相位、并且流放了呢?

高宗罢免李义府的诏书流传了下来,我们不妨看看原文。《李义府罢相诏》说:河间郡公李义府,凭着些许小技,不断升官,可是既不称职,品德也不好。他“漏禁中之语,鬻宠授之朝恩;交占候之人,轻朔望之哀礼”,实在有辱衣冠,有亏政道。不过,看在他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儿上,不忍重罚,就除名流放吧...(原文见附录一)

从这份诏书来看,李义府实在的罪状有两条,一是向外泄露皇帝私下里说过的话,“漏禁中之语,鬻宠授之朝恩”,二是居丧期间结交术士搞占卜,违反礼制,“交占候之人,轻朔望之哀礼。”

这两条罪状的前因后果,在正史上都有交待。先说他结交术士、违反哀礼这件事。按《资治通鉴》,李义府在母亲去世后的居丧期间搞起了迷信活动,结交了一位江湖术士杜元纪,登高望气,想给自己转运,结果反被别人告了一状,说他图谋不轨。

其实所谓私自占卜、图谋不轨这类罪名,都是皇帝统御臣子的法宝,因为尺度非常灵活,全由皇帝掌握,说你没事儿你就没事儿,说你谋反你就等着倒霉吧。当初高阳公主被控谋反,罪状之一就是她夜观星相,而荆王李元景谋反的证据是他梦见手托日月,然后还把这个梦告诉别人。再往前数,唐太宗以谋反罪诛杀功臣张亮,也是因为张亮的一个养子对他说过“弓长之主当别都”的谶语,还有个术士说张亮睡觉时象条龙。

至于“漏禁中之语”,应该与长孙延有关了。长孙延是长孙无忌的孙子,本来被流放,这时得到了高宗的宽赦,回到京城。前面说过徐婕妤的哥哥徐齐聃,曾给高宗提意见,说陛下对老丈人武士彟那么好,却亏待了自己的外祖父齐国公长孙晟。高宗于是把长孙延召回,让他主持齐国公庙的祭祀。

高宗不但把长孙延召回,还准备给他一个官儿做,没想到李义府却趁机从中索贿。他让儿子李津找到长孙延,向他索贿铜钱七百缗(min2),说交了钱就给官儿做。长孙延还真交了这笔钱,于是当上了一个五品官“司津监”,一下子成了中级干部,管理水利。一缗铜钱相当于一千文铜钱,七百缗就是七十万--由此可见长孙家族的根基与实力。

长孙延行贿之事无人追究,但李义府索贿却被一个小官、仓曹参军杨兴颖告发了。结果李义府是这年正月才当上右相,四月份就因此事被捕下狱。高宗这次对他不再姑息,反而雷厉风行地查办,下令组成了特别调查小组,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审理,刑部官员刘祥道负责,又派司空李绩总监督,给办案官员撑腰。调查下来,证据确凿,高宗便下诏,把李义府和子、婿一起除名、流放。这些人去的地方还不一样,李义府流放到巂州(今四川西昌一带),儿子李津流放振州(今海南三亚),其余的儿子和女婿流放庭州(今新疆境内)。

其实李义府受到惩处,不光是因为索贿,恐怕主要是因为辜负了皇帝的信任。从罢相诏书的原文来推测,很可能高宗想给长孙延一个官职,事先跟李义府打了招呼,不料李义府反而利用自己消息灵通的便利,“漏禁中之语”,趁机勒索,还把皇帝对长孙延的恩惠揽到了自己头上。高宗对此忍无可忍。

但李义府终究还是个宠臣。虽然乾封元年那次没有赦免他,到几年后的上元元年,还是赦了,李义府的遗孀和儿子们得以回到洛阳。同一年被赦的还有长孙无忌。高宗给长孙舅舅恢复了官爵,陪葬昭陵,又让其孙长孙元翼承袭了赵国公爵位。不过李义府的官爵要等到武则天独自掌政之后才会追加。


附录一:《李义府罢相诏》
右相兼行殷王府长史河间郡公李义府,缘兹小技,累升显地。尘露之益,未表於铨流;公廉之誉,有紊於彝典。漏禁中之语,鬻宠授之朝恩;交占候之人,轻朔望之哀礼。蓄邪黩货,实玷衣冠;稔恶嫉贤,载亏政道。特以任使多年,未忍加其重罚,宜从遐弃,以肃朝伦。可除名,配流巂州。其子太子右司议郎津,专恃权门,罕怀忌惮,奸淫是务,贿赂无厌,交游非所,潜报机密。亦宜明罚,屏迹荒裔,可除名,长流振州。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09 14:15:44 +0800 CST  
秋华就没有别的啥想说的咩?:D 好吧,继续贴正文啦。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4)从皇后到天后,一路孤独--01


从表面上看,武则天自从做了皇后,就一步一步大权在握,先是参决政事,再是二圣临朝,随后又破天荒参加了封禅大典。到上元元年(674年),也就是做皇后十九年之后,她又得了一个辉煌的头衔--天后。

可是很多人只看到她外在的风光,却无视她所处的险境。

当年唐太宗手下的一位能臣岑文本,在贞观十八年升官,成了中书令。岑文本不喜反忧,认为是死期将至,对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说:“今日只接受吊唁,不接受祝贺。”问他原因,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这并非做作,实在是一个冷静的智者对权力场的深刻洞察。

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参政,始终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她一步步攀上高位,可是支撑她的除了一个唐高宗,就只剩她自己了。爬得越高,跌的越重。看看后来的中宗韦皇后、肃宗张皇后、乃至几朝太后郭氏,就知道这些卷入核心政治的后宫女子,风光背后是怎样的危境。

在唐高宗的朝堂上,针对武皇后的敌意从未消失过。龙朔三年李义府的削职流放,是李义府的失败,也是对武则天的一次打击。李义府倒台之后,大家都欢欣鼓舞,“朝野莫不称庆。”当时还有人开玩笑写了一篇故事,叫做“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还给贴到了大街上。(资治通鉴)

那时武则天还只是在后宫帮助高宗处理一些政务,尚未正式走到台前。但皇后气场太强,人人都能感觉到她的存在,并深感不安。不管李义府是不是真的算“武党”,反正一般大臣们就是要把这二人归在一起。正史上不断强调,李义府之所以敢那么飞扬跋扈,就是因为有武皇后给他撑腰。这恐怕不仅是后来史官们的意思,也是当时多数大臣的看法。所以朝野上下大肆庆贺李义府的倒台,其实也是对武皇后的一种示威。

庆贺之余,人们会问一个问题:李义府倒了,武皇后怎样?敏感的大臣们一定会注意到,这一次武皇后并没有出手相救。李义府从下狱到流放,皇后那里似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这透露出什么信号呢?是不是说皇后也开始失势了呢?是不是皇帝也对她产生了不满呢?上官仪和他的朋友们大概真是这么想的。

从龙朔元年春李义府倒台,到麟德元年冬上官仪提出废后,中间大约有一年半光景。这期间还发生了几件事,或许让上官仪受到进一步的鼓舞。其一,皇帝开始重用太子了。龙朔三年冬十月,高宗下诏让太子李弘每五天观摩一次百官奏事,小事就让太子来决定。这等于让李弘开始当副皇帝了,尽管他当时还只有十二岁。皇帝栽培太子,是所有正直的大臣都会点头赞许的一件事。

第二,高宗在来年,也就是麟德元年,任命了两位新宰相,一是刘祥道,二是窦德玄。窦德玄是个老好人,而刘祥道就不同了。他去年刚刚审过李义府的案子,现在又顶替了李义府空出来的位置,成了右相。刘祥道敢于进谏,给高宗提过好几条关于选官用人的意见,现在获得重用,不是正说明皇帝的思想在转变吗?

另一方面,大臣们又有新的隐忧。龙朔三年,新修的蓬莱宫(既大明宫)含元殿的落成了,高宗立刻就搬了进去,从此权力中枢就移到了被称为“东内”的蓬莱宫。从物理距离上讲,这个新的内宫离外朝更远了--皇帝离大臣们更远了,离皇后更近了。

或许就是在这几个原因的交互作用下,上官仪便贸然向武皇后发难。显然,他当时有一种错觉,认为武皇后在高宗那里已经失宠了,之所以还没被废掉,只是因为高宗不忍心而已,那么他只要从旁稍作游说,事情必成。没想到皇帝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没想到结局与他们的预期完全相反。

上官仪的废后之谋尽管以惨败告终,但武则天和唐高宗也不是胜利者。实际上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一纸废后初稿,终于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武则天看清了大臣们对她的真实想法。

垂帘听政,二圣临朝;泰山封禅皇后主持亚献。

唐高宗说:朕就是要让皇后出来参政。诸位爱卿应该接受这个现实。我告诉你们啊,跟皇后对着干,就是和朕对着干。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武则天说:辅佐皇帝是皇后的神圣职责。母鸡打鸣?我看是你们眼睛有问题,或者你们的脑子有问题。你们自己说说你们到底那里有问题?

公卿们说:摊上了个怕老婆的皇帝,咋整?

(待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10 12:53:59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高宗的朝堂上肯定对武则天一直是有敌意的,而且武则天在的名不正言不顺不光因为她女人参政,而且她这个皇后位本来就很引起争议。而且大臣排斥后宫女人参政,简直就是出于天性,因为谁也不想别人跟他们争权啊。而大臣排斥后宫参政,自然会拿出“牝鸡司晨”为理由。所以我觉得这点没什么好怀疑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10 22:27:47 +0800 CST  
哇,谢谢天涯,谢谢煮酒。下面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4)从皇后到天后,一路孤独--02

快进到咸亨元年,泰山封禅的四年之后。这一年无论对整个唐朝而言,还是对武则天个人来讲,都是惨痛的一年。这年吐蕃兵力大盛,唐军一败再败,安西四镇被迫放弃;紧接着战神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遭到惨败,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遭到破灭;秋天,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发生饥荒,高宗下诏,来年到洛阳去。

这年开春,许敬宗请求退休,诏准;九月,武则天的母亲去世。高宗下旨大办丧事,文武九品以上以及外命妇都要到杨宅去哭丧,追赠杨氏为鲁国太夫人,谥号“忠烈”,对武则天可算是给足了面子;但是紧接着,武则天主动上表请求避位,理由是天下久旱。高宗不许;然而到了这年年底,高宗下诏官职名称恢复原样。大约九年前的龙朔二年春,朝廷曾改换官名,尚书省改称中台,中书省改称西台,门下省改称东台,等等等等。官名的改换带有强烈的武氏风格,现在改回去,是皇后处于低谷期的一个明确标志。

这里要插一句,武则天对于官制名称这类形式上的东西非常在意。后来她在称帝前夕对官职名称来了一次更为彻底的改换,可见她对于形式表现的执着。后来唐玄宗上台后也大改过官名,跟奶奶学的?

咸亨二年,武则天亲自上表,暴露外甥贺兰敏之的种种难以启齿的罪状。无论敏之是否罪有应得,受损的都是武则天自己。一批臣子因为与贺兰敏之交好,遭流放岭南(资治通鉴说: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或许这是唐高宗的意思,但是大家怨恨的必然是武则天。

为了维护自己的皇后,高宗是采取了些强硬手段的。反武的大臣们不会再重蹈上官仪的悲剧,但是只要有机会,还是会拐弯抹角地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咸亨三年八月,八十一岁的老臣许敬宗去世,一些大臣就借机发难,拿他的谥号问题大作文章。

太常博士袁思古说许敬宗的谥号应该给个“缪”字,原因呢?他说许敬宗把长子抛弃在蛮荒之地,把女儿嫁给蛮夷,这是名不符实,所以称“缪”。照我看,袁思古这就是在无理取闹。当年许敬宗确实奏请把长子许昂流放到岭南,那是因为许昂和继母私通。何况他后来又替这个儿子求情,奏请调回,让许昂做了虔化县令。至于把女儿嫁到少数民族领袖之家,那是人家许敬宗思想开放,以身作则执行太宗皇帝“华夷一体”的民族政策,比袁思古之流高明百倍。更何况这些都是许敬宗的私事。袁思古大概实在找不出许敬宗的什么大错,只好鸡蛋里面挑骨头,抓住人家私宅里这点子事情做文章。

当时袁思古抛出这个“缪”字,许敬宗的孙子许彦伯第一个不干,说袁思古和许敬宗有私怨,要求改个谥号。许伯彦就是许昂的儿子。许敬宗不喜欢儿子,但是很看重这个孙子,晚年很多著作由孙子代笔,所以这祖孙俩的关系比父子要融洽得多。

许敬宗一直受唐高宗礼遇。他去世后,高宗废朝三日,令文武百官前去哭丧。可是在议论谥号时,袁思古竟然提出这样一个恶谥,明显不给皇帝面子,同时也有向皇后示威的意思。可是高宗也没法直接否定袁思古,就让群臣一起议论此事。然后大臣的意见就分成两派。户部尚书戴至德就说:“高阳公(许敬宗的爵位)在我朝待遇这么好,怎么能谥之为缪呢?”太常博士王福畤却认为“缪”字很恰当,许敬宗本来就缪。最后礼部尚书袁思敬出来做和事佬,提议谥个“恭”字,说:“按 《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高宗立刻诏准。至于许敬宗到底有什么过,又改了什么过?自然谁也不会去认真计较。

王福畤属太原王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父亲。戴至德是戴胄的养子,属寒门出身的官二代。后来王福畤受儿子王勃的拖累,贬官去了交趾。戴至德升为宰相,受高宗重用。他忠于皇帝和太子,却并非“亲武派”。

李义府、许敬宗二人,本来就不能算真正的“武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绕开唐高宗,单独和武则天在一起筹划过什么。不过这二人比一般大臣更支持武皇后参政议政却也是实情。这二人离去之后,武则天在朝堂上愈发孤立。可凡事都有两面。武则天的孤立,恰恰是她能够取得高宗信任的重要原因。伴君如伴虎,哪怕是高、武这般如此深情厚爱的夫妻,也绕不开皇权运作的铁律。不信可以看看唐玄宗的武惠妃。玄宗对武惠妃的宠爱,与当年高宗对武则天之宠如出一辙,都不惜牺牲掉元配的皇后。可是武惠妃沉不住气,为了帮儿子寿王谋划太子之位,和李林甫私自结交,暗中筹划,实际上触犯了皇权大忌。唐玄宗可以继续宠爱武惠妃,继续重用李林甫,但始终没有把武惠妃封后,更不会立寿王为太子--但凡皇帝,对身边之人拉帮结党搞小团体,都怀有本能的恐惧。

这样我们再回头来看武则天的孤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自己的女人身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她有意为之。不与朝中大臣拉关系套近乎,紧紧倚靠皇帝,只有皇帝一个人支持她。反过来说就是:哪怕所有大臣都反她,可是只要皇帝支持她,足矣!

这是武则天的政治智慧,这也是她身居高位必需付出的代价。不过这种代价之高昂,恐怕依然是她始料不及的。不但大臣们反她,连亲生儿子们与她也有了深深的隔阂。

(本节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11 11:23:41 +0800 CST  

谢谢鱼夫!谢谢南山!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5-12-12 09:05:04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