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即使从中央政府的未来着想,也要让华盛顿高票当选。
汉密尔顿不愧为阴谋家和行动家。他找到一些州做工作,劝他们不投亚当斯的票,改投华盛顿。结果华盛顿69票全票当选。可怜的亚当斯仅得34票,不到华盛顿的一半。
亚当斯得知自己的得票如此之低,惊讶不已。他还以为各位代表小看他,愤怒不已,对自己的功劳不为人知而抱屈。
他那里知道,有人做了手脚。
亚当斯虽然只得34票,但还是排名第二,领先其他人,荣任副总统。
华盛顿在弗农山庄老神在在。谁都知道,他当选没问题,何况他本人。现在只等开票结果。可等啊等,居然投票后等了一个月还没消息。这老头天天在弗农山庄踱来踱去,焦急不已。
原来,根据宪法规定,投票后,需等到两院议员达到法定人数才能开票。这些议员们从全国各地拖拖拉拉赶到首都,前前后后拖延了一个多月,把个华盛顿憋得难受。
华盛顿原本对自己能够当上总统,还是有点激动的。但看到议员们办事这么懒散拖拉,不禁有点泄气。想象将来要与这帮人打交道,心里没底。指望和这帮人打造强大中央政府,恐怕别指望。
千等万等,4月14日终于等到了正式当选通知。华盛顿告别老母,准备动身。临了才突然发现,自己没现金。这个首富因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原因,和老百姓一样,缺乏硬通货。华盛顿无奈,东借西借,才凑齐路费。16日,正式动身。
种种迹象表明,华盛顿未来要治理的这个国家,困难重重,新总统担子不轻。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6-29 23:49:07 +0800 CST  
@hr1551 时间:2013-06-30 08:43:18
对楼主的2个小遗憾有所保留。

其实美国参院6年众院2年,之所以有时间差异,6年的参院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年的众院则是参入灵活性。选举人制度,保证小州有较大的说话权利,其实也是一种制衡。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和公平。美国3百年来,希望废除选举人制度的提案不少,但都无法通过,本身就说明了对这个制度有褒有贬,无所谓遗憾了。

其二,终身制是保证法官判案不为有权者左右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条,那法官天天想着如果我这么判得罪了总统,明天把我给撤了,那怎么办?这样还能做到公正公平吗?其实西方教授终身制也是同样道理。有人滥用终身制,但不等于说没有价值。
---------------------------------------------------
第一个我没有说是遗憾。
第二个我的意思是法官到了年龄还是要退休,比如建立60岁退休机制,不必工作到快死了才脱身。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6-30 09:30:58 +0800 CST  
从独立战争末期开始,一直到当选总统,华盛顿无数次想想,如何建立美国中央政府,如何把美国建设成为强盛大国,自己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从立宪成功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会当选总统(别人也知道)。当总统,当然是一件十分风光的事。但真正当上了总统,就会发现,高兴就那么几天,剩下的就是沉甸甸的责任。
尤其是华盛顿。
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三权分立体制下的总统,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选总统,是十三个国家民主协商联合成一个国家后的总统,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样一种新体制,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完全是一种新的试验。试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
自由的成果能否得到保存,共和制政府能否顺利运转下去,全靠华盛顿。
如果失败,华盛顿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压力山大。
这个总统该干些什么?不清楚。因为既没有参照物,宪法也没有具体规定。
这个总统该怎么干?不清楚,因为三权分立是个新事物,总统怎么做才符合宪法要求,才有利于国家,都不知道。
全靠华盛顿去摸索。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压力山大。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1 23:07:06 +0800 CST  
华盛顿总统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第一次,都有可能成为后来总统仿效的对象,进而成为行政分支的施政习惯(惯例),对以后的政府、对以后的总统施政产生重要影响。
华盛顿无论做什么,都是榜样。
做榜样本来是件高兴地事情,但华盛顿不一样,如果做得不好,会给后人留下坏榜样。这是华盛顿极不情愿看到的事。
做事情,要100%正确。
压力山大。
但华盛顿还是决心做到优秀,不想给后人留下坏榜样。
所以他决定,做事要处处小心,慎之又慎,不能出错。
当总统第一件大事,就是组建内阁。副总统当然有了,但仅凭总统副总统,是不够的。还得好几个助手来。
设不设内阁?内阁设几个官员合适?
华盛顿发现,没人知道。翻宪法,宪法里没讲。问别人,别人的答案千奇百怪。
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反复考虑。
从他知道自己选上总统的那天起,就考虑这个问题。此时还是3月份,人还在弗农山庄。
他左考虑右考虑,觉得内阁不能太大,必须精干。内阁官员选拔,坚决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地域平衡。
他决定设四个部长级官员:国务卿、财政部长、军事部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
人呢,当然要选最优秀的。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1 23:07:33 +0800 CST  
他决定设四个部长级官员:国务卿、财政部长、军事部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
-----------------------------------------------------
犯错了,没有法院院长,致歉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2 23:40:39 +0800 CST  
华盛顿只顾喜欢亨利,但忽视了亨利的立场。
亨利同志的立场是:反对建立联邦政府!
人民的自由是宝贵的。好不容易打了一场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政府的集权统治,却又要建立一个新政府搞集权,一定会危害人民的自由,所以坚决反对。
弗州议会选他参加立宪,他拒绝参加,任何人劝他都没用。后来又成为反对批准宪法的急先锋。
反对集权,这是原则问题。
不可能为了官位丢弃原则。
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在要他去厌恶的联邦政府当官,这不是很可笑吗?
痴情的华盛顿还以为亨利客套,反复劝,但亨利不得不一再拒绝。一往情深的华盛顿还以为亨利对国务卿这个职位不感兴趣,就请他当大法官。亨利哭笑不得,当然拒绝。
华盛顿,囧。
财政部长人选---- 罗伯特.莫里斯。战争年代,莫里斯是华盛顿的救星。一没钱,华盛顿就到莫里斯那里哭穷,莫里斯这个大老板总是想办法解救燃眉之急。更为难得的是,莫里斯不仅仅是个老板,还对壮大北美财政、振兴北美经济有一套成熟的计划,深得华盛顿的赞许。莫里斯还在宾州实践,1781年就在费城建立一家银行,成效显著。可以说,只要这个人担任财政部长,债务问题一定会解决,美国经济振兴就没问题。
还有,华盛顿与他建立了超乎寻常的深厚友谊。
此人一定要延揽进来,不可放过。
华盛顿盛情发出邀请。
得到的回答是:拒绝!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3 00:28:39 +0800 CST  
他反复思考,认为这些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要深受人民的欢迎和爱戴;第二要对人民有影响力。
这两条很重要。联邦政府是个新家伙,向心力很弱,还没有建立威信。如果找几个默默无闻的才子来当官,恐怕没有号召力。如果找一些深孚众望的人来,自然影响力大,政府从开始就受人民欢迎,天然就有感召力。
其实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富有才能。
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公开的条件:地区平衡。
华盛顿心中定下理想人选,然后发出邀请。
国务卿人选----帕特里克.亨利。华盛顿对亨利情有独钟。亨利那次“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久久回荡在华盛顿的心里,也激励人们为自由而斗争。人民非常喜欢他。1776年弗吉尼亚独立后选举他为首任国家元首,兼任弗吉尼亚军总司令。1784年再次担任州长,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
如果说华盛顿是美利坚第一人,亨利就是弗吉尼亚第一人。
这人要长相有长相,要口才有口才,要声望有声望,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办外交一定行!
不把他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华盛顿满怀希望地发出了邀请。
华盛顿得到的回答是:拒绝。
华盛顿非常意外:一个弗吉尼亚政治达人,当然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一个喜欢当官的人。可他,怎么会拒绝呢?联邦政府难道比不上弗吉尼亚政府吗?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3 00:29:41 +0800 CST  
华盛顿错愕不已。
他不知道,莫里斯心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战争年代,莫里斯虽说大发战争财,但也为了解决军需,也焦头烂额。曾拿自己的信用为军队贷款,但战争胜利后,没那个州愿意支付军费,莫里斯无法还款,导致他信用破产,给他带来很大损失。
这次教训让他刻骨铭心----公家的事真心帮不得啊。
他不想再掺乎政府的财政工作了。
当时,他正专心致志从事土地投机生意,土地价格暴涨,莫里斯获利巨大。而财政部长的年薪不过3300美元,与土地投资收益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他在拒绝华盛顿的同时,贴心推荐了另一位财政奇才----汉密尔顿。而且提醒华盛顿,美国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振兴联邦经济的人才有且仅有一人,此人就是汉密尔顿。
莫里斯找到替死鬼以后,仍就搞他的土地投机生意去了,大发横财。高峰期买下的土地高达800万英亩,相当于1个海南岛或者2个北京市(含县)的面积,成为名符其实的美国首富。
谁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土地泡沫破裂,价格急降,莫里斯资金链断裂,全面巨亏,荣幸成为美国“首负”,因无力还债锒铛入狱。出狱后死于默默无闻。
此是后话。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3 23:44:15 +0800 CST  
两个最佳人选拒绝,让华盛顿郁闷。想来想去,提名另外一个人担任国务卿----杰弗逊。
长期搞外交最著名的莫过三人:富兰克林、亚当斯和杰弗逊。富兰克林老矣,亚当斯已经是副总统,可选的只剩下杰弗逊。
杰弗逊在法国任公使,1789年11月请假回家,打算回家住段日子再返回法国,届满以后归隐家园,不问世事。他早就认为,象自己这等书呆子,搞政治不合适,还是回家搞学问更幸福。
他刚回到弗州港口,打开报纸一看,居然发现自己被提名为国务卿,十分意外,事先没一点心理准备。
回家路上,接到华盛顿的邀请信。杰弗逊思索良久,回信婉转表达自己不想出仕的愿望。他不敢直言拒绝,因为华盛顿是他的前辈兼偶像,怕伤华盛顿的自尊心。
杰弗逊有自己的苦衷。一则自己确实比较厌倦政治,兴趣缺缺。二则有个现实原因:经济困难!他本富豪,拥有1万英亩田,黑奴200人,算是家大业大。可10年来杰弗逊忙于政治,无暇驻家,委托亲戚管理。但亲戚不善经营,产量极低,许多田地荒芜。偌大家业居然一直在亏损,自己再不回家整顿,怕是要陷入困顿了。
国务卿年薪3500美元,相比它的家业,也是九牛一毛。
华盛顿郁闷不已。想象自己一个大总统,居然请几个人来当大官都请不到,真是没一点面子。
这是怎么啦,联邦的高位居然请人不到,真是不可思议。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4 07:48:51 +0800 CST  
陆军部长人选----纳撒内尔.格林,独立战争仅次于华盛顿的最出色的的将领,可惜1786年就去世了。没办法,华盛顿只能向邦联现任陆军部长亨利.诺克斯发出邀请。诺克斯也是华盛顿的爱将,他爽快答应了老领导的要求。
总检察长(司法部长)人选----埃德蒙.伦道夫。据说伦道夫受了华盛顿的收买,在弗州反戈一击,帮助通过宪法,居功至伟。华盛顿组阁,真的延揽伦道夫入阁,似乎印证了人们的议论。伦道夫答应了。
答应得最痛快的是汉密尔顿。华盛顿一邀请,汉密尔顿非常激动。他早就希冀能在新政府中大展拳脚,可惜开始没人看好他会提名。他不是才干不足,而是名气不足。华盛顿对他知根知底,可惜汉密尔顿没当过大官,最大的也就是议员,议员那时实在是太多了。没名气就没威望,华盛顿开始就没考虑他。
答应得最慢的是杰弗逊。该同志并不情愿,但经不住麦迪逊一劝再劝,华盛顿也一再想邀,杰弗逊最后答应了。
华盛顿之所以一再邀请杰弗逊,是因为实在是办外交一流人才太少。在此之前还曾邀请邦联外交部长约翰.杰伊,但杰伊回答说:自己搞了5年外交部长,实在是不愿再搞了,希望换人。华盛顿没法,只好一再邀请杰弗逊。同时任命杰伊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这么5个人,加上政府总统,共7人。亚当斯和诺克斯来自马萨诸塞,代表北方;汉密尔顿和杰伊来自纽约,代表中部;华盛顿、杰弗逊、伦道夫来自弗州,代表南方,地域基本平衡。
华盛顿和这些人私交极好,是一个亲密内阁。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6 23:40:37 +0800 CST  
班子终于搭起来了。说实话,这些人,在华盛顿眼里,只能算是一流人才、二流人物,影响力还不够大。
杰弗逊因《独立宣言》名扬世界,但当时,普通老百姓没有几个人知道是杰弗逊写的。就是知道,也不过是件很普通的事,也就是写了一篇文告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是后来的历史学家,把《独立宣言》捧得越来越高,杰弗逊因此地位不断升高。实际上,当时的文告多如牛毛,没什么特别的。杰弗逊当州长被阿诺德追着打,办外交没争取大的外援,可以说一般般。
但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些二流人物,在新生的中央内阁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剧情。
华盛顿正忙的时候,另一个人也忙的不可开交。那就是麦迪逊。立宪会议和宪法批准过程中,联邦派答应补齐权利法案。现在第一届国会一开场,忙的就是这件事。麦迪逊选上众议员后,这事就摊上他了。他以弗州的权利法案为蓝本,发愤起草了17条,提交国会。国会删改为14条,1789年9月25日通过了12条,交各州后于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10条。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06 23:40:58 +0800 CST  
@lanlanlangzi 时间:2013-07-10 10:07:20   写得好,支持
--------------------------------------
谢谢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1 08:23:22 +0800 CST  
再贴一次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07:14:05 +0800 CST  
怎么回事?我两天贴上去的文稿,怎么不见了?
难道真的中大奖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07:14:25 +0800 CST  
碰到鬼了,才贴的内容过一分钟就没了。
涯叔,请给我一个解释!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07:27:36 +0800 CST  
再贴一次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07:34:34 +0800 CST  
看来是有敏感词,贴不上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10:10:48 +0800 CST  
改一改,再贴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10:15:57 +0800 CST  
仅仅这10条,就基本保障了革命以来取得的民权成果。宪法是国家宏观顶层设计,权利法案是人民微观权利保障,两者成为民主共和的两大基石。
权利法案的实质就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自由。有了这10条,人民才真正摆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才真正“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人民主权”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有这么几条,就保障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专制政权统治人民,不外乎几招:一靠谎言愚民,二靠暴力威慑,三靠剥夺民财,四靠司法冤案,等等。权利法案就是破解这些贱招的。
第一条俗称“不得立法”条款,主要针对国会。
禁止国会就以下内容立法----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表达自由,削弱言论自由或新闻自由丶人民和平集会权利和为平反冤屈向政府请愿权利。
人民有几样权利天然存在,不容置疑,不能剥夺。为了杜绝这些权利被剥夺的可能性,连最能代表民主的国会,也禁止就此立法。从根本上保障这些权利自然存在,不受侵犯。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10:16:18 +0800 CST  
宗教自由首先是不能确立国教,让人民自由信教。这样就铲除了统治欧洲数千年、比政治专制还黑暗的宗教专制,破除了思想禁锢,还人民以思想自由。
言论和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支柱。有这两个自由,专制政权谎言愚民就办不到。什么“君权神授”、“太阳王”、“英明仁慈的陛下”、“宇宙大将军”、“以某某理论为指导”、“伟大光荣正确的……”等等口号行不通了,除非想闹笑话让人民鄙视。
什么“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政务院”、“上级听不到真话、群众看不到真相(倒过来也是)”、“形势大好、问题不少”等等,这些欺上瞒下、瞒天过海、假大空套话就难以行得通了。就难以出现“皇帝的新衣”等怪事了。
话语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一切谎言寸步难行。
和平集会、鸣冤叫屈的权利很重要,和平集会能展现人民的强烈呼声和力量,能鸣冤叫屈就不会让冤情永远沉入海底。
第二修俗成“持枪条款”, 主要针对政府行政部门。
内容——“纪律严明的民兵为一个自由州之安全所需,人民拥有武器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各州拥有民兵,是为了防止中央暴力侵凌各地;人民拥有枪支,是为了防止政府暴力镇压群众。
以前王国政府往往以军队自傲,老百姓不服,就派军队残酷镇压。每当此时,老百姓心中就会祈求上天:神啊,请赐予我力量吧,去把残暴的官员打败!
可偶的个神,从来没有帮过老百姓。
现在,求神不如求己,群众自己给自己发枪,看你军队还敢轻易来不?
虽然时至今日,民众持枪导致美国枪击案频发,每年受害者达3万余人,但与专制政府制造的危害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是一个档次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美国主流民意仍然赞同人民持枪。
政府暴力,在持枪的人民面前,黯然失色,不敢轻举妄动。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3-07-12 10:16:42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