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楼上的西藏朋友,刚看到你昨晚的帖子。真是抱歉啊!王祥卧冰求鲤只是传说罢了。正常人根本不会趴在冰上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13:44:28 +0800 CST  
谢谢楼上西藏的朋友的关注。中国古代的很多传说都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就像杭州的雷峰塔,一直传说下面镇着千年蛇妖,其实下面是佛的舍利子,现在已经被挖掘出来。
为什么有卧冰求鲤的传说呢?因为王祥这个人物战功赫赫、功高盖世。在古代史上很少能有他如此大的功劳的,并且他是一个至德之人,就是没有一点瑕疵的人。他的后代被人杀了,杀他后代的人嫉恨他,并且一直掌权一千多年。他们控制着修史的权力,为了掩盖祖先的丑行,所以用“卧冰求鲤”的传说代替了他的功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14:28:30 +0800 CST  
谢谢楼上的朋友。你说得很精辟。
在古代史的范围的确欠妥,王祥堪称三国第一英雄。但从肃慎自西周以来第一次向中原称臣纳贡来说,王祥称得上划时代的英雄。
为使三国第一英雄的本来面目早现天日,决定尽快加快发帖的速度。由每天一节增至两节。敬请雅正。
伤筋断骨:《田豫传》中的王雄
如果说《三国志•崔林传》中的王雄只是摔了个跟斗,灰头灰脸。《三国志•田豫传》中的王雄绝对是摔到了悬崖之下,伤筋断骨,已经奄奄一息。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刘备投奔公孙瓚,田豫当时还年少,自托于刘备,备很是器重田豫。刘备担任豫州刺史,田豫以母亲年老求归,刘备涕泪俱下,与田豫告别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传)
此段千载以来读之令人感慨万千,田豫的光辉形象也跃然纸上。
然而这绝非事实,而是典型的“偷梁换柱”之计。
刘备确实极为器重魏国的一个人物,不过此人似并非田豫,而是与田豫同传的牵招。
有牵招碑文为证:
《雁门太守牵招碑》 晋•孙楚
君体德允直,才量高洁,明鉴达于世变,弘毅足以致远,聿振鸿翼于衮尘之表,卓尔先觉于拟议之前。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俄而委质于,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迁雁门太守,教民耕战,听断以情,信赏必罚,干服其命是以夷狄窘迫,罔知所安。譬秋枯之员晨风,激雹之不及掩耳也。伐叛柔服,威震沙漠,遗种远迹,万里无烟。烈烈君侯,文武允崇,少兼七德,翰飞抚戎。名扬河朔,威震汉中,临危运奇,在难匪从。回旌束麾,抚司徐、青,截彼降贼,海岱以平。(《艺文类聚》五十)
而《牵招传》从头至尾对牵招与刘备之事则只字不提,好像从未发生过一般。
顺便提几句,田豫似并非为《三国志》中所说为渔阳雍奴人,而十之八九为太原人。据裴松之注,中书令孙资的太原同乡、儿女亲家也姓田名豫,曾担任曹操的司空掾。日后致仕云云。恰恰与田豫的经历吻合。
田豫,字国让。名字显而易见源于刺客豫让。
“豫让桥”以战国时豫让刺赵襄子未遂而名传于世。明洪武《太原志》载:“赤桥在太原县西南晋水北渠上。”《旧经》云:“豫让桥即豫让欲刺赵襄子处”。《史记》:“让事智伯,智伯为赵襄子所杀,让欲报仇,伏于桥下,即此也。”明《嘉靖太原县志》载:“赤桥,县西南七至晋水北渠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至宋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故更今名。”
至于公孙渊让田豫担任守东州长,明朝有无名氏考证东汉无东州,应为为泉州。泉州故属幽州渔阳郡,为县名,富产铁器。另田豫担任颍阴、朗陵令,前辈学者赵一清曾据赵俨曾任朗陵长怀疑,此朗陵令应为朗陵长,都颇有一番道理。
“偷梁换柱”之计的目的是竭力把田豫铸造成为一把切金断玉、吹毛断刃的宝刀,即使是一把锈刀,也要加以吹嘘,从而好借刀杀人。
杀谁呢?自然是下文中的王雄。
《田豫传》之第二计:瞒天过海
向来以惜墨如金著称的《三国志》在《田豫传》泼墨般地描述太和二年(228)护乌丸校尉田豫马城被围之役(此战共计550字。而魏司徒韩暨传全篇仅484字。而全书描写此战近千字)
马城被围之役的开端(原因):鲜卑部落首领之一素利违背鲜卑的盟约,出马千匹给魏国,为另一鲜卑部落首领轲比能所攻,后者向田豫求救。田豫唯恐胡人互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向胡人显示魏的威信,于是率领锐卒深入胡人的部落。
发展: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田豫在距离胡人十几里处安营扎寨,大量燃烧牛粪马粪,秘密改走他道。胡人见烟火不绝,以为田豫一直都在营中,田豫已经在几十里外才得知实情。于是追击田豫到马城,里外围了十重。
高潮:田豫设计让帐下司马率步兵大张旗鼓佯装从南门进攻,自己率骑兵从北门突围,两面夹击,出其不意,胡人乱作一团,吓得纷纷舍弃弓箭战马,步行逃窜。
结局:田豫追击二十多里,直杀得僵尸蔽地。从此胡人破胆,田豫威震沙漠。
总结:田豫担任护乌丸校尉九年,功勋卓著。事业未究,可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想让王雄兼领乌丸校尉,于是毁豫乱边,为国生事。朝廷于是转田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
质疑:即使鲜卑人再不济,也不会傻到舍弃战马、弓箭步行逃窜吧,至少应该骑马逃跑吧。其实被篡改的《三国志》荒谬地还不够,应该改为纷纷咬舌自尽。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21:22:55 +0800 CST  
单就马城被围之战而言,在《乌丸鲜卑东夷传》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也不惜笔墨(99字)。但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田豫传》完全大相径庭。
马城被围之役的开端(原因):太和二年(228),田豫派遣翻译夏舍到轲比能的女婿郁筑鞬部,夏舍被郁筑鞬杀害。
发展:秋天,田豫率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还至马城,轲比能自将三万骑围豫七日。
高潮:无
结局:上谷太守阎志,柔之弟,素为鲜卑所信。阎志往解喻,即解围去。(乌丸鲜卑东夷传)
对比前后两传可以看出:前者中田豫师出有名,解救亲魏而提供千匹战马的素志,是为公;而后者中田豫出军则是为一名翻译报仇而大破轲比能的女婿部落,纯属泄愤,是为私。
前者中田豫被包围十重后,前后夹击,大破鲜卑。田豫此举大灭鲜卑的士气,大长魏国的威风。
而后者中则是田豫被围七日,多亏阎志解围,由此大灭魏国的士气,大长鲜卑的威风。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三国志》中马城被围之战在《牵招传》还有第三种版本(167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21:29:32 +0800 CST  
“卧冰求鲤”虽然是正面典型,但是相比王祥的伟大功绩,根本不值一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21:51:50 +0800 CST  
太和二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於故马邑城,移雁门太守牵招求救。牵招立即整勒兵马,欲赴救田豫。并州以常宪禁牵招,牵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於吏议,自表辄行。又并驰布羽檄,称陈形势,云当西北掩取虏家,然后东行,会诛虏身。檄到,田豫全军踊跃。又遗一通於虏蹊要,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比能复大合骑来,到故平州塞北。招潜行扑讨,大斩首级。
由此看来,马城被围之战最大的功臣为牵招。牵招一到,轲比能便吓得魂不附体,牵招军抵平州城,轲比能早吓得落荒而逃。轲比能重新召集骑兵到故平州塞北,结果被牵招杀得大败而归。
《三国志》向来以惜墨如金而著称,同样出自良史之才陈寿一人之手的《魏志》居然洋洋洒洒近千言,描述马城被围之战居然出现完全不同的三个版本,真是咄咄怪事。
孰真孰假呢?
答案自然是第二个版本为真,另外两个为假。
裴松之注《刘放传》引《魏氏春秋》:乌丸校尉田豫帅西部鲜卑泄归尼等出塞,讨轲比能、智郁筑鞬,破之,还至马邑故城,比能帅三万骑围豫。帝闻之,计未有所出,如中书省以问监、令。令孙资对曰:“上谷太守阎志,柔弟也,为比能素所归信。令驰诏使说比能,可不劳师而自解矣。”帝从之,比能果释豫而还。
如此看来,田豫为泄私愤而出师大肆屠杀轲比能女婿部落后,被闻讯赶来的轲比能率三万骑兵团团包围在马城。眼看全军有覆灭之虞,中书监刘放举荐素为鲜卑信服的阎柔的弟弟上谷太守阎志劝和,田豫方才狼狈地解围。
《田豫传》刻意隐瞒马城之围的真相,混淆视听,是为“瞒天过海”、“无中生有”,借幽州刺史王雄支党阻挠田豫完成大业为名,其实是“指桑骂槐”,其目的还是“借刀杀人”。
对于护乌丸校尉田豫处理鲜卑各部落关系的手段,《田豫传》为挑拨离间,坐收渔翁之利。《田豫传》:以戎狄为一,非中国之利,乃先构离之,使自为雠敌,互相攻伐。
而《鲜卑乌丸传》中,田豫则充当了和事佬的角色。
(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更相攻击。田豫和合,使不得相侵。
前后纯粹是驴唇不对马嘴。
《牵招传》浑水摸鱼,大摆迷魂阵。并评价治边大将田豫当为第一,牵招当为第二。并惋惜地评论道:“(田)豫位止小州,(牵)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
言外之意则为论治边之功、之谋、之力,王雄还差得远了。
“夫见瓶水之冻,知天下之寒;尝肉一脔,识镬中之味。”
《三国志》摆明了就是要和王雄死磕。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21:53:12 +0800 CST  
此时此刻,三国第一英雄王祥生活了数十年的幽燕之地大雪纷飞,好一幅壮丽的图画。
into3564朋友,恕我不能回答你的提问。原因在于:一,你是聪明人,应该晓得“顿悟”是需要时间的。二,我们看电影,如果我一开始就告诉你结果,你可能会不快,从而感觉索然无味。第三,相信你阅读到一半,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没有,再说不迟。
至于楼上的朋友。等我完成此文后专门发帖,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08:09:11 +0800 CST  
谢谢楼上朋友长期以来对帖子的关注。我前面已经说过,我所列举的王雄的三件功劳只是冰山一角,巨大的冰山会随着我的帖子的逐步深入渐渐显露出来。
从你强调马镫的重要性否认鲜卑在汉灵帝、献帝时的强大可以看出你从未阅读过《后汉书·鲜卑传》。 或者至少你没读懂范晔修史时论:四夷之暴,其埶互强矣。匈奴炽于隆汉,西羌猛于中兴。而灵献之闲,二虏迭盛,石槐骁猛,尽有单于之地,蹋顿凶桀,公据辽西之土。其陵跨中国,结患生人者,靡世而宁焉。然制御上略,历世无闻;周、汉之策,仅得中下。将天之冥数,以至于是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11:39:32 +0800 CST  
或者你根本未读过蔡邕竭力劝东汉不要出兵鲜卑的原文(节选): 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今育、晏才策,未必过颎,鲜卑种众,不弱于曩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当复征发众人,转运无已,是为耗竭诸夏,并力蛮夷。夫边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
……


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冬,鲜卑寇辽西。光和元年冬,又寇酒泉,缘边莫不被毒。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11:41:42 +0800 CST  
你列举三国时游牧民族不会肉搏,只会骑射,鲜卑是到五胡乱华才强大。三国的历史只读《三国志》是远远不够的,虽不说研究三国要尽量穷尽所有有关三国历史的典籍和出土文物,但至少要读到三千册以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连最基本的《后汉书》都未读过,你的判断力就可想而知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12:00:08 +0800 CST  
更正一下,应该是:至少要读到三千册以上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很多东西靠的是悟性。很多时候,很多人即使超过万卷也未必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唐长孺先生指出: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士族的基础。士族形成在魏晋时期。魏晋所重者是父、祖官爵,时代悬隔的远祖对于定品的高低至少在魏晋时期并无重大关系。
谁是中古第一豪门琅琊王氏崛起的领军人物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田余庆先生认为琅邪王氏在东汉时已有相当的门户势力,但东汉末年,门户当已就衰。曹魏黄初年间(220—226)王祥得为徐州别驾,纠合义众,助刺史吕虔讨平利城之叛有功,始入正式仕途,遂以显达,开魏晋琅邪王氏门户兴旺之端(郑重声明:本文无诋毁田余庆先生之意。田余庆先生一直都是我最为佩服的学者之一)。
其实琅琊王氏的崛起的关键人物为王雄,和徐州别驾王祥无任何关系。
黄初元年(220),王雄已经由正三品散骑常侍出任幽州刺史(任职刺史之前的盖世功勋会慢慢探讨)。
专门研究三国的学者田余庆先生都从一开始就掉进了陷阱。何况只读过几遍《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并未读过《后汉书》的普通读者呢?
欢迎高手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12:54:15 +0800 CST  
呵呵,谢谢诸位的捧场。单独立传的是不是琅琊王氏呢?由于说来话太长,只能剥茧抽丝,慢慢分析。
今天接着讲:骁雄之材、将帅之任——当代“韩信”王雄,敬请雅正。另外大家都是文化人,本着以文会友的原则,相互尊重,尽量讨论学术问题,而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19:33:24 +0800 CST  
楼上说的有道理,应该为:第一代、荆州刺史王睿(以后会专门讲。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第二代、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王祥
第三代、曹魏尚书、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王浑
第三代、曹魏司马昭相国司马、吏部尚书、平北将军兼幽州都督王乂
第四代、西晋司徒王戎(伐吴时,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攻下孙吴的西都武昌、江夏及邾(黄冈,孙吴的屯兵重地,驻军3万)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20:45:40 +0800 CST  
当时写得匆忙,见笑了,谢谢雅正!
黄初元年(220)十月(《三国志》记载为十一月,而根据《集古录》碑文应为十月。对于《三国志》的纰漏,欧阳修怒不可遏,斥道:“禅代,大事也,而二纪(魏志及后汉书)所书如此,则史官之失以惑后世者,可胜道哉!),魏帝曹丕践祚,王雄出任幽州刺史。
受《三国志》及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学术界及普通读者普遍把注意力放在西南益州诸葛亮的身上,其实崇尚阴阳学说的古人非常重视东北:
帛书《衷》篇:“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阴者,阳之助也,阳者,岁之主也。”
《易图明辨》:阳气生于东北,而盛于正南……阴气生于西南,而盛于正北……”。
荀爽注《文言•坤》“天玄而地黄”:“天者阳,始于东北,故色玄也;地者阴,始于西南,故色黄也。”
《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日长其类,以侵相远,或热焦沙,或寒凝水。”
《洛书》认为原数一居北,为万数之本,不可动摇,由北左旋为一、二、三、四,由北右旋为六、七、八、九,五则隐藏。其中二居东北,八居西南,相对易位后,则二居西南,八居东北,即构成洛书之数。)
古代一直把中原列为正统,上述几种材料的西南是否指现在的西南益州呢?我不熟悉,请高人雅正。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
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大兴县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幽州南部为洛阳的门户冀州;西部为匈奴活动的主要区域并州。境内鲜卑、乌丸、汉族杂居,公孙家族雄踞辽东,且势力延伸至朝鲜半岛,因此幽州境内矛盾错综复杂,形式复杂多变。东汉以幽州、冀州、并州兵平定天下,幽州突骑、冀州弩被称为中原两大精兵,有着国家胆核的美誉。
曹丕之所以放心地把拥有天下第一精兵的幽州交给王雄,是因为王雄正为骁雄之材,将帅之任。

与王雄同时代的散骑刘劭在《人物志》一书中把大臣分为十二类,作为品评的标准。分别为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前十一类为文臣,最后一类为武将,又名“骁雄之材”。
《人物志•流业篇》: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同篇载:

骁雄之材,将帅之任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20:57:24 +0800 CST  
王雄堪称“骁雄之材,将帅之任”。
安定太守孟达荐雄奏折:

涿郡太守王雄……天性良固,果而有谋。怀柔有术,清慎持法。……谓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今涿郡领户三千……诚不足舒雄智力……。
魏文帝答孟达荐雄诏:

萧何荐韩信,邓禹进吴汉,惟贤知贤也。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姿,吾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

诏书称王雄“有胆略技能文武之资”正与“骁雄之材,将帅之任”的标准“胆力绝众,才略过人”相对应。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五《武功部三•将帅四》保留了一段王雄的史料,与上述的奏折和诏书相互印,弥足珍贵。王武上《上武略士表》 :

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

结合三种《三国志》以外的三种史料:王雄“怀柔有术,清慎持法”,是为“仁”;“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是为“义”;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是为“勇”与“智”;“忠烈之性,逾越伦辈”, 是为“忠”; 王雄天性“仁”、“勇”。他可谓集“仁”、“义”、“智”、“忠”、 “勇”于一身的“非常之人”。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王雄完美的人格魅力以及王雄为“骁雄之材,将帅之任”是王雄建不世功勋重要原因。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21:05:22 +0800 CST  
王雄堪称“骁雄之材,将帅之任”。
安定太守孟达荐雄奏折:

涿郡太守王雄……天性良固,果而有谋。怀柔有术,清慎持法。……谓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今涿郡领户三千……诚不足舒雄智力……。
魏文帝答孟达荐雄诏:

萧何荐韩信,邓禹进吴汉,惟贤知贤也。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姿,吾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

诏书称王雄“有胆略技能文武之资”正与“骁雄之材,将帅之任”的标准“胆力绝众,才略过人”相对应。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五《武功部三•将帅四》保留了一段王雄的史料,与上述的奏折和诏书相互印,弥足珍贵。王武上《上武略士表》 :

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

结合三种《三国志》以外的三种史料:王雄“怀柔有术,清慎持法”,是为“仁”;“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是为“义”;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是为“勇”与“智”;“忠烈之性,逾越伦辈”, 是为“忠”; 王雄天性“仁”、“勇”。他可谓集“仁”、“义”、“智”、“忠”、 “勇”于一身的“非常之人”。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王雄完美的人格魅力以及王雄为“骁雄之材,将帅之任”是王雄建不世功勋重要原因。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8 21:08:19 +0800 CST  
首先,编查西方史书,并无相应记载。如果罗马皇帝向中国派过使节,与中国一样具有历史学传统的罗马,也应有历史记载。

其次,这位使节向汉朝贡献的象牙、犀角、玳瑁,显然只是东南亚的特产。《后汉书》就记载大秦国“土多金银奇宝”,有明月珠、夜光璧、琥珀、琉璃等等,为什么此人只在东南亚临时凑了些当地土特产来献给中国皇帝?

也许,这个人根本不是什么使臣,只不过是罗马商人在蒙汉朝皇帝!所以,这段记载也不能证明罗马皇帝确实派使臣到中国来过。

但是不管怎样,“大秦王安敦”的大名,却实实在在地由此人带到了中国!

100多年后的西晋时期,也有罗马遣使中国的记载:“……其(大秦国)王遣使贡献。”

这段记载更为简略,同样不能作为两国互派使臣的证据。

双方互派使臣,尽管在中国和罗马史料中都有所表述,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肯定两国确实建立过官方联系。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9 11:55:13 +0800 CST  
由于各种原因,好长时间没登陆天涯了。看到楼上如此多的朋友雅正,欣喜之余也有些一头雾水。我相信有些朋友醉酒之后一时兴起,长篇累牍地大发议论,醒酒后应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本想一笑置之,可又担心会误导其他的朋友。于是不得不辩驳一下,例如应侯朋友指出:
1、 我犯了“关公战秦琼”的错误,荀勖已于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病死,他不可能在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与贾谧争辩,除非他诈尸。
关于此条,请认真核对一下我的原文。原文为荀勖的儿子为正方,王戎等人为反方。根本不存在荀勖与贾谧争论的问题。务必仔细阅读原文,不要随便下结论。
2、 应侯朋友认为王戎与王衍这两人在武帝朝还只是小辈,根本没有进入权力中枢,在武帝朝无足轻重。
3、 王衍的确在司马炎时代为小辈,但王衍的父亲王乂在264年(及以前)担任司马昭的相国司马。相国司马掌军事,264年王乂从吏部尚书出为平北将军、幽州都督兼护乌丸校尉可以断定,王乂已经进入司马昭的权力中枢,且已经牢牢地将幽州突骑这支精兵控制在手中。
至于王戎,我们可以分析他的履历再下结论。
王戎生于魏青龙二年(234),22岁时与裴楷一同被钟会举荐为司马昭的大将军掾属(秘书),24岁担任吏部郎(一说为裴楷,实为王戎),类似于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随后任黄门侍郎及散骑常侍。出为河东太守,河东郡治战国时魏国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对于曹魏而言,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于目前的天津党政军一把手(至于时间,个人推测为王祥卸任司隶校尉之后,即景元元年260年之后,应不会晚于265年)。根据吴廷燮《东晋方镇表》,王戎于273年担任荆州刺史(经考证,272年,幽州都督王乂薨。)
279年,王戎作为主力军之一,从豫州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孙吴的西都武昌、江夏及屯有重兵的邾(今黄冈)。根据《东晋大臣表》,282年,王戎入朝担任三品官之首侍中,此时的王戎已经进入权力中枢。而并非王戎为小字辈,
王戎后担任吏部尚书。根据北堂书钞注引《晋起居注》,王戎在晋武帝司马炎薨前已经担任尚书令。尚书令百揆之首,总参机衡,出纳朝政。此时王戎已经举足轻重。
当然,王戎在司马炎薨后不久(杨骏被杀后)独揽中书令、侍中、光禄大夫(开府)、尚书仆射(领吏部)于一身,权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3、应侯朋友认为陈寿并没有特意为那些并州刺史立个传;
比如说,雍州,也是国家北方屏障,北面就是西部鲜卑,境内有胡水卢、羌、氐混居——这个位置重要不重要?可是陈寿并没有特意为那些雍州刺史立个传;
比如说,秦州,与蜀国接壤,是三国前线战场,而且境内有羌、氐混居——这个位置重要不重要?可是陈寿并没有特意为那些秦州刺史立个传;
比如说,荆州,与吴、蜀接壤,是三国战争重灾区,而且境内有蛮夷混居——这个位置重要不重要?可是陈寿并没有特意为那些荆州刺史立个传;
再比如说,徐、扬两州,也是三国战争重灾区,可是陈寿也并没有特意为徐、扬两州刺史立个传。
第一、 恕我孤陋寡闻,据我所知,曹魏时并未设秦州。 西晋泰始五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三国志》及我所读过的书中未见过一位秦州刺史的记载。
第二,陈寿虽没特意为那些刺史立个传,但刺史并非一位官员的终职,而是履历的一部分。
我想提醒应侯朋友仔细阅读《后汉书补表三十六种》之《魏国方镇表》后再慎重地下结论。
4、 此外,应侯朋友认为:楼主又断定说《三国志》曾被删改,并且以胡遵、张华两人为例,说胡遵与张华必定在《三国志》中有传。此说甚为怪异。并洋洋洒洒近千言,得出那《三国志》就不叫《三国志》了,应该改名为《魏晋春秋》的结论。
还请朋友们务必要认真阅读原文,不要随便更改我的观点。
原文为:“无论于情于理,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都应该提及自己的恩人张华。
我做梦也想不到应侯朋友会把“提及”就理解为必须给张华立传。
陈寿完全可以顺水推舟,曹魏灭蜀汉时,张华担任司马昭的相国长史兼中书侍郎,随军出征。
西晋灭吴之战,张华力谏伐吴,并担任度支尚书,负责调度。
灭吴后,武帝下诏令奖赏张华:“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
以上都是值得在《三国志》中提及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23 07:38:15 +0800 CST  
更正一下:《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23 08:02:42 +0800 CST  
在此还谢谢朋友们的宽容。尽管有些朋友较为直接,但至少还没发现不堪入目的话语。至于应侯朋友询问我的毕业学校我未回复一事,还请海涵。如果我自称为某某门下弟子,感觉实在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
我承认我的文章有值得商榷之处,但让应侯朋友就此怀疑国家历史教育的水平,感觉还是太抬举我了。
在此还想请朋友们扪心自问:如果你是王戎、王衍兄弟,官居总理、副总理一职,会不会立《三国志》为国史,从而侮辱自己的爷爷?
大家再想一下,根据裴松之所引奏折与诏书及北堂书钞所引奏折,三国时究竟有哪位人物享有当代”韩信、吴汉“及”骁雄之材,将帅之任“的殊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23 08:12:19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