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椅子侃史】清朝兴衰三百年(客观通俗,幽默正史)

试卷上有的题目,看起来很难其实很简单;生活中有的挫折,看起来那么的来势汹涌其实只是吓唬人。

面对看起来的困难,只要冷静只要坚定,就会发现这些大多算不上困难。

可惜明军并不懂这些。

面对猛的看起来好像有很多后金军卒发起的进攻,明军的先头部队做出了一个和明智一点边都沾不上的决定:

跑,调头就跑,快调头就跑,飞快的调头就跑。

其实只要他们仔细的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后金军卒的人数并不多,充其量不过五百人,而实际数字比五百都要少。

惊慌失措的明军哪里顾得上观察,个个深怕自己比别人慢一步,争先恐后的向背后跑去,这也怪不得他们,处于恐惧中的人们判断力自然和正常状态下不可相提并论。

这支精锐的明军和以前那些明军一样,一样的行动,一样的表情,如果硬要找些不同的话,那就是这些身强体壮的明军逃起来更迅速,速度更快速,即使这样,我认为他们还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明军。

逃跑的军队战斗力还强?

辽东明军在孙承宗的训练下,战斗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这没错,但这是在训练中的表现,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过战场,只是军姿站的好演习表现好的新兵蛋子,你不能说他们没有战斗力,反之他们的战斗力相比以前的明军还是高出一大截的,但他们有一个缺点,就是新兵,清一色新兵。

天下之凶莫过兵者,让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在他们第一次面对战场面对厮杀的如何漂亮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何况他们还面对后金的进攻,恐惧。惊慌、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撞在了一起,先头部队知道后金军队就在自己身后,拼命要回到对岸,后续部队不明白情况,两方堵在了一起。

这时候一件残酷,现实,时常发生但却被很多人矢口否认的事情发生了,先头部队和堵在他们的后续部队刀兵相向,为了逃命他们不惜把刀子挥舞在自己人的身上,希望杀出一条求生之路。

后续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在情况就知道前面没好事了,他们做出了先头部队一样的选择,扭身就往对岸逃,逃的慢的不是被后面的人踩成肉酱,就是被挤入河中,扑腾几下溺水而亡。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往回逃的时候,主将鲁之甲、副将李承先决定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士兵。

别人往回逃,这哥俩领着亲兵向前冲,按理说身先士卒就是二人这个样子,可结果却并不像我们电视剧中主将往前冲士兵跟着冲大获全胜预期的那样,鲁之甲和李承先迎面就遇到了追击的后金军卒,三两下就就被砍翻在地,死的很干脆。

因为马世龙预先计划的目标是耀州,所以我们称此战役为耀州之战,但由于明军根本没到耀州,在柳河就被后金杀的打道回府,所以历史上更多称之为柳河之败。

柳河之败明军付出了主将鲁之甲和副将李承先为首的四百将士阵亡的代价,外带盔甲七百余副,战马六百匹,只是一场小败仗,这样的伤亡对于中国历史动不动就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大仗来说只是洒洒水,可它背后的意义不单单如表面那样简单。

孙承宗接到马世龙的报告后,心立即沉重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魏忠贤没有理由更不可能放过借机打击自己。

孙承宗想的一点没错,此刻的北京城关于柳河之败的消息已经蔓延开来,只不过这个消息和上面讲诉的消息,有着“一丢丢”小出入。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16 14:33:41 +0800 CST  
这几天没有更新是因为家中琐事缠身,高考的事情本来已成定局,家中也平稳如湖水,但因为几个亲戚的毒舌又挑起了战火,让我每天身在水深火热之中,别说更文,每天挨骂估计都得挨十多个小时,等风波过去,我再更文吧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19 21:57:41 +0800 CST  
四百将士牺牲,遗失盔甲七百余副,丢失战马六百七十余匹,这是我们知道的有关柳河之败的数据。

辽东十万军卒尽失,山海关岌岌可危,这是北京城内有关柳河之败传播的数据。

死了四百多人,对于辽东的防务来说没有一点影响,对明朝来说只是一个连损失都称不上的失败,可消息到了北京怎么就变成影响辽东防务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存亡的特别大败仗呢?

答案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这一切自然是魏公公在背后替孙承宗“炒作”了一把。

以前魏公公的意见代表着阉党很多人的意见,可这次不一样,魏公公这次代表着满朝文武明面上的意见,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阉党的势力已经遍布朝野,把持了朝政。

俗话说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奸臣还有好朋友,熊廷弼那样不招人待见社会交际能力近乎为零的人出事都有人替他说话,可孙承宗一不是奸臣二不是熊廷弼那样的奇葩,可待遇竟然比秦桧和熊廷弼都差,一个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当然不是因为孙承宗外表忠厚内心腹黑,更不是因为孙承宗社交能力比熊廷弼还低,而是因为孙承宗背后那个曾经无比强大无比荣耀的政治集团——东林党的土崩瓦解。

以前孙承宗还是中层官员的时候,东林党就像一棵大树,为他伸出橄榄枝,是他前进路上的推动器;当孙承宗晋升到高层官员,朝堂之上数得着的大官,那东林党就转变成后盾,给与孙承宗支持和声援,就像现在这个情况,倘若东林党还存在的话,那么朝堂之上绝对不会只有阉党的声音,可惜的是东林党在前不久已经土崩瓦解,分崩离析,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放下了手中的权力。

个人生活在集体之中,个人进步不意味着集体进步,个人过得好不意味着集体过得好,但集体不好存在于集体之中的个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孙承宗生活在的集体已经伤痕累累百般创伤,面对着这样的风雨只有孙承宗一个人独自面对,没有人可以帮助他,没有人可以支援他,人们能给予的只有心里默默的同情和无声的支持。

接到报告的天启在满朝文武的强烈要求下很快做出了批示,下旨严厉批评了马世龙,让他戴罪立功,对于孙承宗也做出了一定的批评。

很多专家对于天启这样做的评价都是体现了天启的昏庸,可他们貌似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当满朝文武异口同声都在说柳河之败死了十多万军队,山海关就要保不住的时候,天启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天启被满朝文武蒙蔽了,他所能知道的就是柳河之败死了十多万人,是一场大败,那就决定他对柳河之败的认识就是魏忠贤给他灌输这样,他觉得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这就好像建国之初因为天灾人祸老百姓很多都吃不上饭还有很多人都饿死但开国领袖身边的人都和开国领袖说老百姓生活都很好每天都是鸡鸭鱼肉一样,不能说明天启的昏庸怎样的不堪怎样的无能。

当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和你说看到你的男(女)朋友出轨了,你会相信吗?放下所谓的相信爱情相信对方,在你的心里其实已经默认了这个是真的,这个道理和天启这件事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你所接触到的都是虚假的事情,那么你自然得到的看法和认识都是虚假,根本不可能看到真相,这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每个人都一样的结果。

可就是这样,魏忠贤他们把柳河之战描述的那么惨,死了那么多人,山海关也守不住,后金铁骑就要杀到北京城下这么严重,天启对孙承宗有的也只是批评,没有任何其他实质性的手段。

什么是信任?信任是当明知一个人犯错的时候还可以包容他;明知爱人出轨的时候还可以原谅她;明知一个人不一定可以做好这件事情还可以放手让他去做,天启对于孙承宗就是这样的信任,近乎无理由无条件的信任,真正的信任。

可面对这样的信任,孙承宗好像并不怎么领情。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0 10:17:10 +0800 CST  
文人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特殊而扮演重要角色的群体,有着很多异于常人乃至常人无法理解的特殊习性,我们知道古代的文人被称为士,士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咱们现在还广为流传的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
文人不爱钱,但对于名声的爱护程度一点不比热爱钱少;文人知道大道理,但有时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耿耿于怀;你可以折磨他辱骂他,骂他的十八代祖宗,折磨的他生不如死,但却不能说他贪污受贿,对君王不忠,哪怕是诬陷是咒骂。
孙承宗符合以上所有特点。
当他接到天启的旨意后,第一反应就是委屈,柳河之败根本没那么严重嘛,魏忠贤说的几乎没几句真的,你皇帝为什么相信魏忠贤,还下旨要调查我?
孙承宗这个想法符合情理,很像我们很多90后一样,凡事从自己角度看问题,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别人意见和自己不一样就是别人不对,也不和别人沟通,孙承宗他知道的是柳河之败死了四百人,而天启知道的却是柳河之败死了好几万人,不说消息的真假,就说这样消息下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四百的觉得没大事,几万的觉得天要塌下来,天启说几句孙承宗是绝对没问题的,孙承宗觉得天启责问自己感到委屈也是没问题的。
孩子受了委屈之后还不和家长说,等待家长过来道歉,孙承宗和孩子一样耍起了小脾气,没有上书天启表明柳河之败的真相,或许他觉得上书也没用,或许也可能是觉得即使天启知道真相也于事无补,反正孙承宗是没有表明柳河之败的真相,没有让天启听到他的声音。
没有报告天启关于柳河之败的情况就算了,孙承宗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要辞职。
辞职信应该写的很诚恳,加上对天启有些怨气,情感是很充分的,信中无非说的是自己老了,体弱多病,脑子也不机灵了,位子应该留给头脑灵活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来接替,请求辞职。
孙承宗这封信本来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表明自己要辞职,二是把自己提拔起来的一些将领扶持到辽东领导岗位上,例如马世龙袁可立袁崇焕这些,可这却等于给了魏忠贤一个机会。
年轻人?魏忠贤手底下四十孙外带重孙若干,哪个不是年轻人?你孙承宗说年轻人接任职务,这些人从理论上来讲也有资格接任,这就是机会,孙承宗拱手让给魏忠贤的机会。
士可杀不可辱,在这样的传统思想下孙承宗无法忍受魏忠贤和阉党对他的侮辱,他选择离开辽东经略的岗位,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的处事风格,对此我只是尊重而并不认同,因为从当时来看天启对孙承宗的信任还是无以复加的,如果孙承宗咬牙不松口,魏忠贤是不大可能让孙承宗离任的。
接到孙承宗的辞职信后,对孙承宗极为了解的天启知道做事一向坚定说一不二的老师一旦下定辞职的决心就是八个自己也拉不回来,再加上魏忠贤在旁边不停的煽风点火,天启很快就批准了孙承宗离任辽东经略。
天启五年(1625),九月,62岁的孙承宗离开了自己呕心沥血三个年头的辽东大地,马世龙袁可立袁崇焕赵率教等等一批由孙承宗一手提携起来的辽东文臣武将纷纷为他送行,望着这位对朝廷忠心无二这个年岁本该颐养天年安享天伦的老者和他佝偻的背影,大家的眼角控制不住的都湿润了。
现在的辽东防务是孙承宗一手操办的,孙承宗走了辽东也就朝不保夕了,朝廷派个外行来瞎指挥,自己付出的心血也就付诸东流了。
很多都不会想到,当它们再见的时候,早已经物是人非,有的人从战友变成了敌人,有的人从座上宾成了阶下囚,更有的从大功臣变成了大罪臣,大忠臣变成了里通外国的大奸臣。
在这些送行人当中,有一个是痛哭流涕,哭的最痛彻心扉,最撕心裂肺的,这个人就是时任兵备副使、右参政的袁崇焕。
深谙辽事对辽东上下大事小情的袁崇焕很清楚孙承宗离开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边事不可为,他们这些人的工作没法继续进行了,所以他的哭既是为自己的伯乐而哭,也是为孙承宗个人的遭遇而哭,更是为大明江山而哭。
可现在失去信心就知道用眼泪解决问题的袁崇焕的不知道,几个月后,就在几个月后,他将成就一段传奇,并在这之中扮演着极为耀眼的角色,这个角色的耀眼程度力压和他演对手戏的“天王巨星”努尔哈赤。
这些他暂时还不知道。
众人哭是因为孙承宗这个好长辈好领导好上级离开了,可有一个不该哭的人也哭了,哭的比大家都要惨,大家哭是因为自己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而这个人哭的原因居然是升官了。
升官还哭?喜极而泣?从他以后的行为和他这个的性格经历来看,这个可能为零。
因为他的名字叫做高第。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4 20:12:48 +0800 CST  
以往介绍历史人物,出生时候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又是各种鸡蛋大的冰雹,说得通常是以后的那个皇帝,一般还是开国皇帝,出生时候气象环境变化小的就是干得不错的皇帝,要是出生没啥记载就是比较平庸的皇帝或者就是咱们老说的昏君,没异象说明老天不看好他。
那记载能臣名将的时候,无非就说他小时候饱读诗书,三岁能写诗五岁能写文,小小年纪获得了什么奖状奖杯,他家乡的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年轻时候就考取了功名,刚迈入官场就处置了那个不守王法的贪官污吏或是当地黑社会势力,百姓都夸他,简历前半部分大多都是这样,要是没说这个人小时候没什么聪明或是经天纬地的志向,比如三岁还穿开裆裤就说要立志怎样,没有这样童年的人一般都是历史的配角,打打酱油。
可是高第同志比他们都要惨。
有人统计过,在明史中高第的简历不足五十个字,(不算他在别人传中打酱油,出现高第两个字),这要是搁到现在领导给写评语都下不去笔,怎么写?刚写高第同志是个好同志,作风优良,意志坚定,刚开头就要结尾了。
作为明朝正二品大员,辽东经略兵部尚书这样重要岗位都担任过的人,这样的经历真是都是心酸和泪水,而在这不到五十个字的简历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高第同志上任之初立即下令放弃关外明军和百姓全部撤往关内这件事,这为高第带来的不是饱受诟病,而是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荣辱柱的这个辱字柱上,现在都有人给魏忠贤秦桧洗白了,可高第先生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说到高第,他的一生好像只有放弃关外这件事,从他出生到迈入官场干过什么事情这些一概没有,刚出场就是演坏人。
高第不是石头缝蹦出来的,他也是有童年有理想有过热血的,他也做过好事的,就算是坏人也是有着值得我们了解的人生的。
1567,隆庆开海的同年,滦州(河北唐山)某高姓家庭诞下了一名男婴,或许是因为状元及第希望孩子以后金榜题名,孩子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为第,这个孩子就是高第。
高第还真没辜负他的名字,22岁就考中了进士,被人事部分派到临颍(河南临颍)干县长,到任之后真的是爱民如子,临颍闹灾荒是大力赈灾,救了很多老百姓;收到的税款查点完之后根本不停留原封不动的交给上级政府,定时定量,很快就得到了提升。
随后高第转任大同、山东、山西,官阶也随之不断升高,又是修文庙又是建学校,天启元年做到了大同巡抚,上任之后高第立马找到大同总兵,自己掏腰包请客吃饭唱卡拉OK,临走还给人家送去七千两银子,时不时还自己花钱犒赏士兵,请军官吃饭,军队中对高巡抚映象都很好。
天启二年,高第被征召回京,鉴于在大同这些年干的还中规中矩,没功也没过,升职是说得过去,可等待他的居然是兵部右侍郎的职位。
高第是进士,读书人,治理百姓还是有两下子的,可朝廷去让他去做兵部侍郎,负责军事,这不是专业对不对口的问题,而是内行和外行,大学生和小学生的问题,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区别。
高第之前是搞文化建设的,兴办了很多学校,赈灾这些做的也不错,但对军事却是一无所知,顶多就是知道有本孙子兵法的兵法,听过名字,因为考试不考也没有看过,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成为兵部副部长,难道朝廷没人了吗?难道朝廷不知道这些吗?
负责吏部的官员当然知道这一点,虽无奈但也得照做,因为高第背后那个在政治斗争中稳居上风的新兴政治集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阉党,他们指派高第去做这个兵部右侍郎。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5 09:44:24 +0800 CST  
高第什么时候加入阉党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阉党创立之初,可能是雁荡鼎盛之时,加入的原因也可能是想要更进一步或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老婆孩子热炕头,反正高第先生是阉党的一分子。
整体庇护个体,个体服务于整体,高第被魏忠贤当作制衡孙承宗控制兵权的一个重要棋子,不久便升任兵部尚书,可高第退休的速度比升职还要快,做了不满三个月便告老回乡。
有时候加入政治集团和加入黑社会还是有很多相似点的,魏公公一看高第要走,你说想走就能走?光领好处不做事?于是回家没呆几天的高第又重回工作岗位,只不过这次他的工作岗位在辽东。
接到魏忠贤指示后,高第在辽东给孙承宗找了不少麻烦,比如刚到任就上书天启山海关就五万军卒,要求按五万人来发军饷,鉴于另外六七万人在一边拎着大刀虎视眈眈,高第同志很快表明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统计方法出现了失误。
柳河之败孙承宗离职,高第成为了新一任的辽东经略,蓟、天津、登、莱等地也统一交给高第指挥,此时高第官职是辽东经略,可权力却是蓟辽督师的标准,明显高第赚了。
可高第找到魏忠贤,叩头乞免,主动要求辞去辽东经略的职务,打死也不干,可魏公公不吃这一套,以前街头玩命什么场面没见过?
打死也不干?打死你干不干?
看龙头老大态度坚决,高第明白了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道理,拍拍了膝盖的灰尘,闷闷不乐的来到了属于他的驻地——山海关。
抵达山海关后,高第拿出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势,当即召集众将,传达自己的命令:
撤退。
一线往二线撤,二线往三线撤,三线往山海关撤,作为前锋的锦州、大凌、右屯等城池的将士立即撤往山海关,至于孙承宗辛辛苦苦积攒的军备物资全部抛弃,数万将士的心血付诸东流。
高第上任是在十月份,努尔哈赤领兵进攻是十二月的事情,也就是说高第是在连后金骑兵影子都没看到的情况下下令撤退的。
都是撤退,看到敌人再撤退和还没看到敌人就撤退是两件性质不同的事情,前者勉勉强强还可以理解,后者基本和卖国划等号。
高第这个命令无疑告诉所有人:
我害怕后金,很害怕,非常害怕,怕得要命,慌得要死。
主帅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努尔哈赤大战九部联军的时候,照样吃照样喝该睡睡,下面的将士看到主帅这样心里也有底;可高第这个主帅当即害怕的比普通士兵还要厉害,下面的士兵对于对抗后金的自信顿时灰飞烟灭,本就不多的自信瞬间化为泡影消失不见。
兵败如山倒,高第这种和逃跑没区别的撤退更是好像一座接一座的高山轰然倒塌,下面的士兵接到命令如河水般流向山海关,百姓看见军队都跑了,如潮水般也涌向山海关,一时间饿死的被踩死的被乱兵杀死的尸体遍布道路两侧,因为失去家园失去财产失去亲人的痛苦之声响彻辽东大地的上空,军队没有斗志百姓对朝廷也多是缘分。
此时宁远城头,望着如长江决堤般的人潮,目睹着百姓的生离死别哀号不止,一个人意识如果事情按照这个态势继续下去是绝对不行,他立即上书天启皇帝,指明高第的种种不对,并请求天启立即下旨终止军民的撤退。
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5 21:01:16 +0800 CST  
袁崇焕的奏折通篇直指高第的胆小怯懦,畏敌如鼠,言语很不客气,毫不留情,袁崇焕自己也知道这封奏折天启看后肯定会大发雷霆,高第是天启任命的,说高第不行其实就是说天启用人失察,于是袁崇焕在奏折的末尾提出了辞职,请求辞职回老家。
与其被免去职务,还不如自己辞职。
可出乎袁崇焕的预料,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天启不仅没发怒,还安慰了袁崇焕几句,不准他辞职,并下旨吏部让把袁崇焕的兵备副使正式转正。
天启的意思让人很费解,这是赞同袁崇焕的意见吗?可天启没有正式表态;不赞同?那为什么给袁崇焕升官?
这下本想教训袁崇焕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些人就掂量掂量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高第。
高第摸不准天启的意思,本来想趁机给这个下属穿穿小鞋的他不得不缓了下来,放下身段找来袁崇焕,希望袁崇焕同意他的撤退计划,这样一来天启要是对袁崇焕有好感的话,自己也没得罪袁崇焕,没好感的话自己也可以有机会让袁崇焕服从自己的撤退计划,好在天启面前显示出自己卓越的领导能力,证明自己的正确。
可想要劝说袁崇焕撤退,这个概率不是没有,而是为零。
高第说的唾液横飞,慷慨激昂,大道理一箩筐接着一箩筐,高第是文人出身,在任期间也主抓文化教育,演讲讲话那是家常便饭,口才很好,可袁崇焕边听边皱眉,越听越不爱听。
袁崇焕是主张固守的,高第在他面前大谈撤退论调,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袁崇焕强忍着心里的百般不爽,咬着牙在听,可他听到了一个令他压制不住内心怒火的消息:
“袁大人,你的宁远和前屯也要撤退进山海关呀。”
高第开始说的是撤退右屯、锦州、大凌城这些一线城市,可没有宁远,怎么现在宁远也要撤呢?孙承宗主持修筑的关宁锦防线,关是山海关,宁是宁远,锦是锦州,锦州是一线,宁远是二线,山海关是最后一道防线,如今一线和二线都主动不要了,孙承宗辛辛苦苦建立修复的城池都不要了,直接把山海关赤裸裸的摆在八旗铁骑的面前,这不是荒唐吗?
袁崇焕没说话,是因为对高第的智商无语了,但高第却单方面以为袁崇焕是默认了,顾不上喝口水,继续说道:
“不仅宁远、前道要撤退,塔山、松山、杏山、小凌城这些城池也都要撤,第一要撤退的就是军队,保留有生力量,第二要撤退的就是城里的老百姓,第三要撤的就是火药武器军需物资,最后要撤的就是粮草,咱们在撤退过程中要做到。”
高第刚准备继续往下说,袁崇焕实在忍不了了,张嘴就打断了高第的演讲。
“高大人,说完了吗?”
高第心说我说没说完你不知道?心中不爽,但为了说服袁崇焕,看袁崇焕要说话,高第也就表示自己说完了。
“高大人,兵法云“有进无退”,打仗面对敌人就要发起进攻,怎么能没见到敌人就想撤退呢?你没读过兵书我不怪你。锦州右屯放弃的话宁远也朝不保夕,大人刚刚还说宁远也要放弃,那山海关怎么办?直接面对后金骑兵的刀锋?当今之计不是想撤退,锦州右屯这样的战略要地城高墙坚,应该派大将领兵前去支援,其他的都不要想。”
袁崇焕的意思就是告诉高第,别想着撤退了,咱们就该做好战斗准备,你那点小九九还是别想了。
高第是个文人,不是泥人,泥人都有三分火气何况高第呢?平常在官场谁敢和自己顶嘴?如今袁崇焕这个小小的宁前道兵备使居然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自己,自己苦口婆心解释还反对自己,话里还夹枪带棒的,这把高第的火气也激起了。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袁崇焕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不撤退是吧!爱撤不撤!我撤!”
高第心里这样想的,一边袁崇焕继续说道:
“我是宁远的县长,是有责任的,如果关外的明军全部撤进关内,我宁远也不会撤退,我留在宁远面对后金的大军!”
霸气!
可高第听完这话却觉得袁崇焕无药可救了,也不和袁崇焕废话了,扭头指挥撤退的有关事宜去了。
就在辽东方面忙着撤往关内的时候,明朝的大敌后金自然收到了消息,当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告老还乡,新来的蓟辽总督是个胆小鬼之后,立即取消八旗军队的假期,全军一级战备,刀锋直指山海关,甚至是山海关背后的北京城。
兵临北京城下是努尔哈赤从萨尔浒之战夺去辽阳沈阳后心中萌生的年头,是他的理想,是埋在心里的小秘密,但这次努尔哈赤明确提出要兵临北京城下,都计划好从山海关的一片石杀进关内,努尔哈赤凭什么敢这样想这样计划?
原因很简单,孙承宗走了,高第又是个胆小鬼,努尔哈赤认为已经无人可以阻挡自己,自己这次完全有可能兵临北京城下。
努尔哈赤想的一点都没错,很有道理,但他不知道孙承宗走了,却留下了一道他和他的继承者皇太极终其一生都未跨过的防线,更留下了一座令努尔哈赤做了他一生最大的噩梦的城池——宁远城。
当然,相比这些更重要的还是宁远的守将,宁前道袁崇焕。
这些努尔哈赤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在乎,在他看来关外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已经装在自己口袋里了,伸手就行了。
努尔哈赤这样的想法不是自信,而是自大。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好一件事,百分之一百的可以成功,不管这个人有多聪明有多厉害有多传奇,那这个人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努尔哈赤也不例外。
天启五年十二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山海关,在努尔哈赤看来这就是去旅游,自己大兵一到宁远就会举手投降,一路都是成功。
这不只努尔哈赤一个人的想法,也是当时后金方面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满招损,就在你努尔哈赤志得意满憧憬着成功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失败的道路,这条路的前方有一个人,笑呵呵的等待着他的到来,手中拎着长剑。
这个人只可能是袁崇焕,也只有袁崇焕。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7 00:21:13 +0800 CST  
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来到明朝的境内,等待他的是没有军队驻防的城池,满城的来不及带走的粮食和物资,还有早已没有业主的房子。
这些迹象统统使努尔哈赤坚信,这一次是自己距离实现自己心中梦想最接近的一次,自己即将攀登上那座心中高不可攀的山峰,名垂历史,一统天下。
山的顶峰固然是风景这边独好,可努尔哈赤似乎忘记了,距离成功越近的同时距离失败也越近,成功的背后也有着毁灭,爬上山的那一刻也有很大的可能失手摔下无边深渊,荣耀和危险在成功面前是并存的。
可惜这些努尔哈赤早已抛到了脑外,他看到的只有成功,轻而易举的成功,手到擒来的成功,不费吹灰之力的成功,至于其他,努尔哈赤根本不放在眼里,根本没当回事。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说白了就是表面上不当回事心里小心谨慎,在学校说自己晚上不学习晚上就是打游戏晚上回家学到凌晨,装的不在乎但内心比谁都在乎,可努尔哈赤现在是真的不在乎,表面不在乎,心里更不在乎,表面藐视敌人,心里也藐视敌人。
当一个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时候,不是这个人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就是这个人处在悬崖的边缘,就等来阵大风被吹下去,这样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悬崖边上等大风的人。
留下很少的兵力驻守这些城池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的继续前进,因为他并不满足占领城池,他还有更大的目标,真正的目标:
夺取北京。
后金军队用秋风扫叶般的速度占领了无人看守的塔山杏山等十余座明朝重镇,按这个速度努尔哈赤还真是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可他们来到了宁远城,一座击碎努尔哈赤梦想让努尔哈赤和后金铁骑不得前进半步的城池。
努尔哈赤是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道理的,所以他没有直接下令攻城,他给宁远城的守将写了一封信,好像赤壁之战前曹操给孙权写的那封信一样,信的主题就是劝降。
曹操在信中说老夫统领水军八十万要和孙权在东吴打打猎,告诉孙权我有八十万人,这是展示实力,也是威胁,潜台词就是我实力大,你小子看的办。
努尔哈赤也是这个思路,在信中直接说我带来二十万大军,你宁远就一座小城池是挡不住的,如果投降的保证不屠戮城内百姓,宁远的守将到我后金这边是加官进爵,保证比在明朝混得好。
这就比曹操要高明一点了,棒子和蜜枣一起来,先说我很厉害,手下很多,二十万人,你看的办,这是威逼;然后说投降给你多少钱官阶连升几级,年终奖什么的以后咱们在细谈,保证亏待不了你,这是利诱,这两步合到一起就是威逼利诱。
一般人遇到这情况就算不直接投降(百分之九十早就直接就投降了)也会心生动摇的,这也正常,理论上打不过,人家还答应高官进爵,不投降说不过去呀。
可宁远城的守将是袁崇焕,不是一般人而是二班的,作为文化修养高的袁崇焕很礼貌的给努尔哈赤回复了一封信,信很简单,明确的告诉努尔哈赤他袁崇焕是明朝官员,守城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还有后金军队根本没二十万,他袁崇焕知道后金军队只有十三万。
袁崇焕的回信被很多史料所收录,这封信除了表现袁崇焕的忠君爱国外,更为重要的十三万后金军队也成为了很多历史书籍关于记载这段惊天动地大战时候后金方面的作战人数,而袁崇焕一方则是一万人。
努尔哈赤的十三万人对战袁崇焕的一万人,这貌似成为了我们对于这场战役的认识,史书都这样写,市面上的书都是这样写的,专家也是这样说的,还能有假?
没错,这个还就真假了。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7 23:33:29 +0800 CST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强大,富有,以搏得别人的尊重乃至敬畏,当他们并不完全可以做到的时候,他们就只有通过吹牛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战争,一方常常会夸大自己的兵力,让对方在战前失去斗志,乃至直接投降。
赤壁之战曹操的八十万就是如此,当时曹操坐拥整个北方,兵精粮足兵多将广,为了让孙权投降才夸大自己自己的兵力,八十万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数字,我们现在很多专家考证后确定曹操当时的兵力不过二十多万人(二十万是普遍说法),而偏霸一方的努尔哈赤地盘没有曹操广阔势力没有曹操大国家也不富足,说他和曹操一样有二十万的军队?谁信?鬼都不信!
袁崇焕也不信,在信中他驳斥了努尔哈赤二十万的兵力,点明努尔哈赤不过十三万军队,因为是袁崇焕说的,具有一定真实性,所以我们很多史料就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的时候有十三万兵力。
接下来我就算一笔账。
后金的军事力量是八旗部队,八旗的组织构成很简单,最基层是牛录,一牛录标准编制为三百人,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一甲喇为一千五百人,五甲喇是一个完整的旗,也就是说一旗共有七千五百人,八旗共有六万人。
但随着后金对蒙古诸部落的征讨和蒙古内部的兼并统一,很多蒙古人投奔到了后金和明朝,青壮年男子被编入军队,祖大寿被围困大凌河的时候手下就有相当一部分的蒙古骑兵。
有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在位期间组建了蒙古部队,大约有五个牛录或十个牛录,也就是有一甲喇或两甲喇,但清朝官方有关蒙古八旗的建立时间是在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公元1635年,成立了两个独立的由蒙古人组成的蒙古旗,并逐级发展为后来的蒙古八旗,但后金这个时候不存在独立于满洲八旗之外的蒙古八旗,只有隶属在满洲八旗中的蒙古骑兵,人数相比虽然有一部分但远没有上万的地步。
至于汉人,简单地说努尔哈赤并不相信汉人,他任用汉官的同时也暗中戒备,再加上前不久的一名被他召为驸马的汉官叛逃大明,使得他更加对汉官的警惕,清朝官方汉军旗的建立也是在皇太极主政时期的天聪五年(1631),起初只是因为后金军队不善用大炮而组建的,旗主就是佟养性,他的哥哥就是镇江之战被毛文龙押送回京砍头的佟养真,而佟养真正是康熙皇帝玄烨的太姥爷,这个关系还是很硬的。
综上所述,此时的后金军队仍然是以八旗为主,辅之投奔或收降的蒙古骑兵,兵力比以前有所增加,但有没有达到一些史料所说的十三万人,应该只有七八万人,去除留守的部分努尔哈赤所能调动的不过只有六七万军队。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28 22:01:23 +0800 CST  
虽然努尔哈赤的实际兵力据我的考证不是十三万而是六七万人,但这仍然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人到一千无边无沿,人到一万彻地连天,那六七万是个什么样的场面?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旌旗、剑戟如林,这是当时的记载。
况且这六七万后金骑兵个个年富力强身经百战力大如牛,战斗力极高,加上明朝辽东经略高第的主动撤退放弃关外,这六七万人往宁远这座小城池下面一站,对宁远来说那真是乌云密布山雨欲来,说是有种天要塌了的感觉也不为过。
袁崇焕回复努尔哈赤的信其实相当于拒绝了努尔哈赤的劝降,但袁崇焕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让努尔哈赤死心,下令城头的红衣大炮向后金先头部队炮击,明朝方面记载毙敌百人。
至此努尔哈赤已经明白,劝降已无可能,于是便下令众军休息一夜,在第二日也就是二十四号发起对宁远城的进攻。
这一晚努尔哈赤睡得很香,在他看来宁远城小兵寡,不过是自己前进路上的小石子,踢开也就是了,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这颗小石子的硬度要比钢铁还硬。
但宁远城内的无数人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面对曾经的强敌,面对从未被战胜过的后金骑兵,别看袁崇焕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努尔哈赤的劝降,但说不害怕说有信心打败努尔哈赤打败后金大军这是扯,这是对袁崇焕的神话。
二十四日,八旗军队饱餐战饭,在努尔哈赤和各级将领的指挥下黑压压的涌向宁远。
大战终于爆发了。
面对潮水般的后金军队,袁崇焕早已做好了准备,这准备不是昨日做好的,也不是前几天做好的,而是自从高第开始撤退关外时就开始准备的,很多从锦州等地撤退的军兵带着大炮火药,这些装备都很沉重,逃命还带这些家伙?干脆就扔半路了,有的干脆把武器都不带,亲装上阵。
对此袁崇焕的态度就是:你不要我要。
他派遣军队去锦州这些弃守的城池去装粮食,装武器,开始有人还管管,但后来也就不管了,公家吃亏关我们什么事?高第开始的命令是先撤人后撤武器装备,可结果却是光撤人不撤武器装备,谁还顾得着武器装备,所以宁远堆积了大量军备物资,这其中就有很多的滚木礌石,火炮弹药。
后金攻城部队顶着城上的炮火好不容易来到城下,这滚木礌石又来了,被砸中的不是脑出血就是大口吐血,很快就成了新鲜的肉酱,进攻屡屡受挫。
要是后金军队就这两下子,努尔哈赤也别想着兵临北京城下入主中原了,趁早领着军队回家当山大王奔小康去吧。
眼看攻城受挫,努尔哈赤也只是稍稍诧异了一下,他没想到这座小城池竟然能挡住他的攻击,随即也就释然,派出了后金攻城的王牌部队——铁头子军。
铁头子军是努尔哈赤倾力打造的王牌军,士兵全部身披重甲,不惧刀枪,这支军队还专门配备了楯车,这种战车放到咱们今天就是装甲车,在楯车的掩护下铁头子军拿着镐锄等工具干起了修补匠,不过人家是修是补,铁头子军是专门搞破坏的,这些人平常身强体壮,力大如牛,抡起大锤子咣咣的砸墙。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30 10:22:10 +0800 CST  
宁远城因为地理位置险要,孙承宗主持辽东事务时又进行了翻修,开始负责翻修的是参将祖大寿,祖大寿觉得宁远肯定不会守,孙大人的命令就是走形式,所以压根没当回事,在筑城的时候别说偷工减料,干脆就不好好干,最后和前来视察的袁崇焕吵了一架,袁崇焕重新找图纸定计划,祖大寿这才把修筑宁远当做大事来看,这也就是袁崇焕和祖大寿的第一次见面,两人不吵不相识。
在袁崇焕和祖大寿的监督下,新的宁远城那可真是坚城,城墙高大,用料考究,随便哪出一个都是当时国际一流水准,那质量用东北话说,杠杠的。
可什么东西质量再好也禁不住故意破坏呀,几百号铁头子军在城下拎着锄头铁锹锤子咣咣这么一折腾,再坚固也吃不住,何况这些人个个膀大腰圆,干活也没其他心眼,20一锤的价格他按照80一锤的质量来完成,别说宁远,就是咱们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也吃不住他们这样砸,没一会宁远城西南角就被他们砸出十多个凹字形,眼看就要把城墙凿出几个口子,远处的后金骑兵看到这情况也纷纷做好了热身准备,准备随时冲进城中,拿下宁远。
后金军队看到了希望,可这个希望貌似距离他们还有点遥远,首先他们现在是寒冬腊月,当时世界也没全球变暖相反还是全球变寒,要命的是他们还在东北这疙瘩,天寒地冻,不仅地冻城墙也冻,开始铁头子军干劲十足,可随着时间一长精力体力也就跟不上了,工作的进度也就缓了下来,再加上施工难度增大,锤子锄头都用不上了,得拿小铲子挖,来来回回时间长了进度却慢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城上的明军已经做出了应对措施,守城的主将袁崇焕找来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带着泥土砖头快速来到城的西南角,后金一边破坏他们一边修补,后金敲一锤子墙对面的老百姓就抹两铲子,后金凿烂半块砖墙对面就添上一块砖,后金破坏城里修,这其实就在无形中加大了铁头子军的工程量。
对于铁头子军来说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工作效率虽然不高但起码还在工作,进展慢但还是有进展的,这就是好的嘛,可袁崇焕接下来这招要了他们亲命,袁崇焕把宁远城官府里的存银共11000两白银全部提了出来,还全部拿到了城楼上,还全部都集中在了位于铁头子军“工作”的西南角上。
袁崇焕提银子不是为了贿赂城下的铁头子军,让他们偷工减料,而是告诉西南角守城的将士们,只要好好干,这些银子都是你们的。
人都是现实的,你跟他说理想说感情说道德,不是不顶用,但是却需要一个过程,关键时刻领导上台讲几句搞动员不是没有,但一个收效慢另一个就是时间长,袁崇焕要是这时候慷慨激昂给将士们讲大道理,保家卫国,等到讲完了估计城墙也早就被凿开了,所以袁崇焕采用了一种很现实的方法,那就是给钱。
不跟士兵说道德,不跟士兵说爱国,不跟士兵瞎扯淡,就跟士兵来实实在在的,你给我守城,给我好好干,我就给你钱,这很现实,而一般人都喜欢这种现实。
看了一眼背后白哗哗的银锭子,本就情绪高昂的明军更是精神大增,比吃了十全大补丸还要厉害,酸麻的手臂恢复了力量,麻木的大脑恢复了清醒,就是弓箭手有些迷糊的视线也顿时变的无比清晰,这就是钱的力量,一种很多时候其实要凌驾于道德情感之上的物质。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30 20:39:44 +0800 CST  
任何一件事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可能在你的立场是好事,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却是一件天大的坏事,袁崇焕给明军发银子就是如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西南角的明军是嗷嗷叫,腰也不疼腿也不酸,搬起滚木礌石往城下扔的时候也更有劲了,对宁远来讲这是好事,但却苦了在城下辛勤工作的铁头子军。
楯车是很坚固,放到今天就像装甲车,但它毕竟不是真的装甲车,不过是厚厚的木板加上几层铁甲,最外面再用厚厚的牛皮包裹起来,弓箭射到上面就留个白点,防御力是很不错的。
不错并不代表无敌,城上这滚木礌石像雨点一样往下砸,再不错也是有个限度的,往常明朝城池里滚木礌石的储备不多,扔完了也就威胁不了楯车了,可袁崇焕是个死心眼,城里堆的滚木礌石比城里房屋用的砖头都多,再加上明军士气大增,这滚木礌石像山崩一样涌向城下,把楯车一股脑的淹没了。
这带来的猛烈冲击令很多已经快达到限度的楯车顿时四零八落,而藏在楯车里面的铁头子军也在楯车被破坏的同一时间成了肉酱,铁头子军的伤亡很大。
但后金士兵还是像潮水一样继续冲向宁远,久经战阵的努尔哈赤已经看出来,这场战争比拼的不是双方人数的多少,而是双方的意志力,双方谁能坚持到最后,对于双方来讲,坚持就是胜利。
即使伤亡很大,努尔哈赤还是决定坚持,因为他觉得自己兵多将广,有坚持下去的资本,而城内那个叫袁崇焕的守将,是没有坚持下去的资本,他城里有多少人?一万人?自己就是两个换一个,袁崇焕也是会垮掉的。
一向注重情报的努尔哈赤犯了他在宁远之战的第一个错误,那就是对于对方没有详细的调查,只是知道孙承宗离职了,新经略高第是个软蛋,关外明军都撤走了,自己最接近成功理想就要实现,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宁远也是如此,守将袁崇焕是袁崇焕再回信时标有姓名努尔哈赤才知道的,至于袁崇焕是个什么样的人,宁远城的火力配置,守军多少,还有哪些指挥官,这些努尔哈赤统统不知道。
情报是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派出大量探子摸清明朝四路大军的行军速度,这才利用时间差打出萨尔浒大捷;辽沈之战努尔哈赤摸清守将贺世贤有勇无谋,经略袁应泰纸上谈兵,这才取得辽沈之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历次战役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情报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些情报才为努尔哈赤的胜利增加了砝码,可如今努尔哈赤对宁远的情报几乎为零,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努尔哈赤现在就是不知彼,他对明朝军队的看法还是停留在见到后金军队撒腿就跑,战斗力极低,可他殊不知孙承宗在任期间已经训练了一批有着一定战斗力的明军,这支明军早已今非昔比。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31 11:14:25 +0800 CST  
对明军没有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对手,这是努尔哈赤犯的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比起努尔哈赤接下来所犯的第二个错误,根本不算个事。
知己知彼,努尔哈赤现在不知彼,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尔哈赤不知己,对后金方面的情况也不了解,这才是致命的错误。
努尔哈赤身为后金的大汗,堂堂国君,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情况呢?这不是可笑吗?
这一点都不可笑。
自从孙承宗上任辽东经略后后金就没有与明朝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只是在边境上发生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冲突,这其中原因明人归结为努尔哈赤知道孙承宗不好欺负,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人在后金的反抗,后金内部的女真与汉关系的极度激烈,近乎针尖对麦芒,汉民发起的起义大的就有十多起,小的更是不计其数,而对于这些,努尔哈赤采用的手段只有一个——武力镇压,用暴力手段去解决本国的内部矛盾。
经历过高考的考生都知道,高三的时候老师会让学生去大量的练习高考真题,会让学生培养应对高考的思维模式,如果有老师现在再拿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考试题让学生去练习,那不是学生底子太差就是这个老师脑子进水。
练习期中期末题多了培养的是一种应对平常考试题的思维,这种思维在面对高考的时候近乎自寻死路,牛头不对马嘴,这些汉民起义就是期中期末题,后金军队每天去镇压汉民,其实就是在做期中期末题,老百姓不知道排兵布阵不知道配合,战斗力很低,后金军队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时间一长就会培养出一种应对汉民起义很有效的思维,知道老百姓的弱点是什么,怎样更快的击垮起义,四年的时间后金军队都在熟悉运用着这样的思维,但当他们带着这种思维面对新的敌人,也就是像高考一样无论从排兵布阵战斗力各方面都和起义军有着质的区别的时候,他们还是习惯性的使用对付起义军的手段对付明军,习惯性的像看不起起义军似的看不起明军,习惯性的用对付起义军那种懒散的态度对于明军,这样的下场可想而知,绝对不会是习惯性的像切瓜砍菜一样轻松胜利,而是恰恰相反。
身为一个军事家,努尔哈赤犯下了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的致命错误;身为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他还犯下了从战略从战术从表面从心底从内到外从表及里真真正正的藐视敌人,这不是自信,而是完全的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以至于得知孙承宗辞职的短短一个多月后后金军队还未来得及准备充足,许多军用物资还未装备,努尔哈赤就率领大军踏上了征讨明朝的道路,在他看来这是无比正确的,也将是自己人生中的顶峰。
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早已不是睿智、果敢、身先士卒的后金创始者,取而代之的是焦躁、自大、狂妄、目空一切,而他恰恰碰到的是坚毅、沉稳、冷静的袁崇焕,如果宁远之战是一场野战,两军拉开阵势马首相交你来我往,那以上分析都是扯淡,因为在野战方面明军绝非后金的对手,即使后金军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明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势,可是如果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设,宁远之战是一场城池攻防战,从理论来讲防御一方优势要远高于攻方的战争类型,对于后金来讲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是劣上加劣。
这些心骄气傲的努尔哈赤并不知道,他还在指挥士兵继续强攻宁远,可得到的回报却并不乐观,其他几处的进攻也是屡屡受阻,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即使这样努尔哈赤还是决定继续下去,他相信凭着袁崇焕的那点兵力一定会在自己之前支撑不住。
可时间流逝,太阳已经下山,明月已经高悬,傍晚代替了白昼,时间也来到了凌晨,双方这方攻防战已经从早上打到了第二日凌晨,打了大半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后金的伤亡数字持续上升,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努尔哈赤预料的那样,宁远城还没被攻克,袁崇焕和城内的明军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颓势,更别说表现的支撑不住了。
这下努尔哈赤纳闷了。
“这一座小小的宁远城里到底隐藏多少士兵?”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31 13:18:08 +0800 CST  
一万人,这是很多史学家给出的答案,对于这个答案我起初还是相信的,但慢慢的,我觉得这是再逗我,因为这些史学家对于袁崇焕的对手——努尔哈赤的兵力记载最少为二十万,还有甚者记载努尔哈赤率领着四十万人,十三万这个数字在他们这里是一个很少见的数字。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但现在我明白了,把袁崇焕的兵力写的越少越好,把努尔哈赤的兵力写的越多越好,这样激烈的反差才能衬托出袁崇焕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才能让人们把袁崇焕当做神。
袁崇焕是英雄,但这个人是有缺点的,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有缺点的,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就去夸大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的优点,极力缩小他的缺点,人为的让他完美,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客观的,更是不真实的。
宁远城的守将是袁崇焕,但此刻宁远城内他的官衔却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总兵满桂。
满桂,蒙古族人,宣府人(河北宣化),满桂出生的地方可以说是当时任何一个人都不想去的,因为它是九边之一,是明朝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和蒙古毗邻,常年烽火不断,在这里打仗的日子比晴天都要多。
满桂是蒙古人,但蒙古骑兵袭扰的时候可不看这些,就是大片刀招呼,高呼“我是自己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在蒙古骑兵眼里生活在这里的就是汉人,再加上满桂从小就继承了蒙古人喜欢骑射的特点,打小就爱舞刀弄棒,于是满桂便参了军,这个工作也算和他搭配。
在军中满桂更是以不怕死著称,打仗永远冲在第一个,死伤在他手中的蒙古骑兵不计其数,作为战利品,满桂每次都能拎着不少敌人的脑袋和耳朵回来。
拿这些不是因为满桂变态,而是因为军中的规定,拿敌人的脑袋和耳朵证明自己的杀敌,其实胳膊腿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没有脑袋和耳朵方便,裹个大包袱全装上了,而带来这些就可以选择升官或白银五十两,耿直的满贵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五十两,所以他的官升的很慢,知道萨尔浒大败,出于临时补缺他才崭露头角,后来表现抢眼,孙承宗出关发现了他并大力推荐,现在满桂能成为总兵孙承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总兵比起宁前道这个四品官是大不少的,况且宁远不设总兵,换句话说宁远这个时候是不应该有总兵的,总兵都应该撤进山海关了,满桂在这里是什么情况?而且总兵是武将,是统帅军队的将领,满桂既然来到宁远那么他肯定不是光杆司令孤身前来,他肯定率领着军队,即使军队数量不多,几千人总是有的。
满桂这样的高官出现在宁远是不合道理的,相比袁崇焕传达到山海关的一道命令,这才是更为奇怪的,因为这道命令传给的是山海关总兵杨麟,命令的内容是让杨麟如果发现宁远守军有逃离到山海关的,立即按逃兵之罪处斩,语气没有上下级的尊敬,反而更像是平辈。
面对官衔比自己高的总兵杨麟,袁崇焕居然可以下达命令?再加上总兵满桂出现在宁远帮助守城,这背后都说明:
袁崇焕并不只是一个人对抗努尔哈赤,他背后有着一股难以发现但真实存在的支持袁崇焕反对努尔哈赤的集团,而满桂正是其中之一,杨麟即使不在这集团之中但也迫于这个集团的势力而暂时妥协于袁崇焕。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7-31 23:25:50 +0800 CST  
袁崇焕这个集团不是正式,不是东林党阉党那样存在长久的,它只是一个临时的,甚至说并不是团体,只是因为努尔哈赤攻打宁远而不满所以临时形成的,或许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和袁崇焕是一伙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和袁崇焕一样,这些人有总兵满桂、副总兵左辅、参将祖大寿、同知(副知府)程维楧、通判金启倧,还有无数来自锦州、大凌河、小凌河、杏山、塔山本应该撤进关内的明朝将士。
高第对于这些人拒绝执行撤退命令也没有多管,有一个袁崇焕就不怕有第二个第三个,自己想死关我高第什么事?所以高第也没强行命令这些人撤进关内,这间接的为宁远的防御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如果现在还说袁崇焕手下只有一万人,不是袁崇焕的脑残粉就是数学不过关。
这样一来努尔哈赤可就倒霉了,左等右等城上的攻势依旧没有减缓,他本以为城内的士兵打一会就会消耗殆尽,可眼看己方高出明军几倍的伤亡,城下铁头子军也伤亡颇大,他的内心也开始动摇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道理他懂,但现在明明是己方劣势士气不振,再打下去只能徒增伤亡,不如先鸣金收兵,第二天从新制定计划继续攻城。
后金鸣金收兵,大多后金军卒早就不想打了,疲惫的他们像潮水一样回到了军营,或许是太疲惫了,负责楯车的军兵就把楯车放在了营外,而不是按照规定放进营内,他们想的是反正明天攻城还要继续用,放进营内还得拖出来,倒不如放在外面省事,所以他们就偷了下懒。
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当人疲惫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谁还有闲心工作,但他们的懈怠给袁崇焕送了一份大礼,袁崇焕趁着夜色从城上用吊绳放下五十名敢死队员,这五十名敢死队员每人背着一个小包裹,里面装满了雷烟火炮等等易燃易爆物品,后金军队还没来得及给他们安检,他们就把这些一股脑扔到楯车周围,一时间浓烟滚滚爆炸声震天,后金仅存的楯车又报废了一大多半,要不是抢救及时,恐怕一辆也剩不下,等到后金军队准备追击的时候,这五十人又顺着绳子爬回了宁远,后金白白损失了不少楯车,士气低糜。
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这就是战争,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袁崇焕烧了后金的楯车,努尔哈赤反手就给袁崇焕送了一份大礼,对于这份大礼努尔哈赤有着决定的信心,因为这份大礼可以说是他的杀手锏,每次城市攻坚战屡试不爽的奇招。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1 11:26:59 +0800 CST  
什么是兵法?是阴谋诡计还是正大光明?是无敌秘籍还是纸上谈兵?是奇门遁甲高高在上还是普普通通就在生活中?
其实兵法就是参考书,只不过它讲述的“例题”“考点”是有关军事的,而它也不会像考试那样专门出一些偏题怪题专门不让学生通过,它不复杂也不名目繁杂,例题只有几个,方法也只有几个,但弄清楚这些不能保证你可以赢得胜利,弄不清也不代表你就一定会输;同样的案例同样的解题方法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启示不同的方法,他们得出的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
努尔哈赤没怎么读过兵书,但在军事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无数变数无数凶险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中国历史这个大班级里称得上“学霸”,而他屡屡攻克难题,取得胜利也有着属于“学霸”的两种独门法宝,这两种法宝让努尔哈赤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遇到任何“难题”都能引刃而解:
方法一.里应外合。这是比较正面的说法,说得明白点就是先派遣一些特工人员潜入目标城市里,要是进攻顺利就没这些人什么是事,要是进攻不顺的话这些人就会让“不顺”变成顺利,在城里放个火,烧个军火库,引起骚乱,偷袭守备松懈的城门守军,为城外的后金军队打开城门引进城中等等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这些人工作效率还是蛮高的,但随着很多本是明朝人士的临阵加入,他们的工作也开始出现问题,出现纰漏,这是不可避免的。
方法二.围点打援。努尔哈赤指挥军队包围住城池后,很多时候他先不下令立即进攻,而是等,这个等既是等待城里的军队出城跟自己交战,更是等其他的明军赶来支援,然后利用后金军队擅长野战的优势击败在城外的明军,如果明军是城内杀出来的,击败他们就是消耗了守城明军的力量,对己方进攻更有利;如果击败的是其他地方来支援的明军呢?那影响更大,看到希望再看到希望一瞬间破灭带来的绝望感是要远高于直接绝望的,看到前来支援的自己人被敌人消灭在城下,对于守城明军来说那简直对自信心是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
这是努尔哈赤屡试不爽的两大杀手锏,用一招能让敌人元气大伤,双招齐出没有拿不下的,辽沈之战就是如此,可这次,努尔哈赤的两大杀招貌似出了一些问题。
就拿围点打援来说,辽东经略高第没有给宁远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军,派什么援军?在高第看来宁远肯定完蛋,派援兵是没必要的。
其他地方的援军是没有希望了,只能寄希望于宁远城内的明军耐不住寂寞禁不起诱惑主动杀出来,可努尔哈赤失望了,因为宁远守将是袁崇焕,一个谨慎的人,更是一个自我定位很准的人,他不是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能做到的袁应泰,也不是把自己当做吹牛不打草稿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王化贞,袁崇焕很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很清楚自己有多大本事。
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人,这样的人谨慎,沉稳,谦虚,知道自己做的了什么。做不了什么,什么一定能做好,什么说不定做好,什么事情是以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能去做的。
袁崇焕知道后金军队野战很厉害,甚至可以说是无敌,出去野战不是视死如归,不是点燃斗志,而是鸡蛋碰石头,虽然这话很不顺耳,但袁崇焕清醒地知道,这就是事实,铁一般的事实,所以袁崇焕打死也不会出城和后金军队野战,打死努尔哈赤也不出去。
因为袁崇焕和高第同学的极度不配合,努尔哈赤同学的第二杀手锏,也是两大绝招之一便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仅剩的另外一招杀手锏上了,宁远是否可以成功被拿下就看这招里应外合了。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努尔哈赤的另一大杀招对于宁远貌似也不靠谱。
Why?这是我想问的,也是努尔哈赤想问的。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2 00:44:16 +0800 CST  
努尔哈赤出兵攻打宁远是在孙承宗离任一个多月后就临时展开的,事先没有半点的计划和准备,所以对于战争的准备很不充分,所以后金是否像以前一样会派遣特工进入宁远城内,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像往常一样派遣了,也可能压根没有派,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
即使后金没有派,宁远城内也不缺少想为后金里应外合的人,这种人还大有人在,有人说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汉奸,通敌卖国,卑鄙无耻下流,反正不好的词语都可以使用在这些人身上,说他们为自己的利益牺牲整体的利益,背叛国家,是小人,是叛徒,但我只想说,这些为后金开门的人很多也是为了自己和自己家庭生存下去,至于荣华富贵他们并不奢望。
为了小家就可以牺牲大家?平常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这一点,但作为批判者的我们面临这样抉择的时候我们也很难不像他们那样,如果背叛可以换来你一家的平安,即使那些和你没一点关系的人死在屠刀之下,你会做吗?如果你说不会,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那我请你摸摸你的胸口,心里在悄悄的对自己再说一次答案,说出自己真正的答案。
后金在宁远有没有内应,这些内应是后金人员还是明朝自己人,这些人有多少人,他们的计划是什么,这些问题统统不重要,因为袁崇焕很早就料定了这些,并做出了准备。
袁崇焕对辽事很感兴趣,身为官员对明朝与后金的战役也很了解,他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就发现了努尔哈赤善于里应外合的战法,这才能料到。
袁崇焕的准备也很简单,发动群众,老百姓也知道让后金进来自己都没好果子吃,于是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出来站岗,秀才这些身份高有号召力老百姓都支持的人则领着几个年轻男子到路口去执勤,发现可疑人员立即盘问,乃至当场抓获,宁可错抓一个也不放过一个。
宁远公安局对此行动也予以大力支持,捕快衙役组成巡逻小分队,在宁远大街小巷不间断的巡逻,形成军民联防的互动机制;宁远守军也在城门和粮库等等要地加强了戒备,使别有用心的人没有可趁之机。
在这样森严的戒备下,后金就是派遣了特工潜入宁远也不敢出来,就是一咬牙一跺脚硬着头皮出来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所以努尔哈赤最拿手的里应外合,虽没有实行但也已失败而告终。
围点打援没援军,里应外合没法应,强攻死战伤亡大,伤亡很大城没事,这就是努尔哈赤现在面临的情况,情况很糟糕,可努尔哈赤还就吃了秤砣铁了心,他坚信这次进攻明朝是自己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他一定要成功,所以一定要拿下宁远,就是再困难也要顶住。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这话说的不假,可努尔哈赤现在的状态就好像站在瓢泼大雨里等待彩虹出现,问题是这雨还是狂风骤雨,特大暴雨,还是要下几天几夜的那种,就是见到彩虹怕是也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但这些努尔哈赤统统不管,付出天大的代价他也要拿下宁远,后金军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对宁远发起了集团冲锋,努尔哈赤现在的计划只有一个:
用尸体往上堆,拼死拿下宁远城。
这个计划虽然不怎么高明但很多时候还是有用处的,可很多时候不是所有时候,例如这次宁远之战就不在其中。
(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事就快要告一段落了,虽然还要写一段时间,但结束也要提上日程了,自己的打算是要继续写下去,但想到百度贴吧目前几个帖子都不太适合继续连载下去了,因为内容太长了,所以考虑开新帖,可又害怕帖子刚发就被淹没,所以觉得我的文章还能勉强看得下去的朋友,茶余饭后无事可做的朋友,想对清史有一定的了解的朋友不妨加一下我自己刚刚建立的贴吧,贴吧的名字就是:清朝兴衰三百年,以后我的文章会专职在这个贴吧连载的,其他地方可能也有,但为了方便还是不妨加一下贴吧,这个贴吧也算作交流的一个园地吧,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对历史的疑惑我也尽可能会在贴吧做出解释,谢谢大家,特别是那些从我高二下学期开始连载文章就默默阅读的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感到了自己的价值,才让我自己更加坚定的继续下去,千般心事百般惆怅,唯有谢谢二字可以表达,再次感谢!)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2 23:37:36 +0800 CST  
二十五日,后金军队继续向宁远城展开猛烈的攻势,楯车损失严重的后金军队来到宁远城下,继续挖城墙,只不过没有楯车的保护,他们的伤亡很大。
战场永远不是一个讲人命大于天的地方,我们老说战争很残酷,什么是残酷?残酷就是没有保护,没有盾牌,在敌人城下,冒着随时随地就可能被砸下来的滚木礌石砸个脑浆迸裂的危险,眨眼间就有士兵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他么还得继续进攻,这就是残酷。
掉进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淹死,活命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快点结速战争,快点拿下宁远,快点从地狱走出来,所以后金军队个个豁出去了,嗷嗷叫的往城上进攻。
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后金的猛烈攻势给宁远城上的明军同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昨日一日的鏖战后金伤亡很大明军伤亡也不小,面对后金不要命的攻势,宁远城也是岌岌可危,随时有被打开一个缺口的危险。
宁远城上的火炮冒着炸膛的风险持续喷射出死亡,一发炮弹出去隐约可以看到城下很多后金军卒倒下,但随即又会涌来无数的后金军卒。用成语讲这就是前仆后继。
在南城亲自指挥战斗的袁崇焕也被城下射上来的箭不小心伤到了左肩,领带这样的身先士卒亲践亲为应该是广为传颂新闻连篇报道,记者要在不刻意的情况下巧妙的歌颂领导,讴歌领导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因为视察工作被乡下蚊子咬一口也说明领导的辛勤,也要把领导送到特护病房养病养十天半个月的。
袁崇焕没有这样做,甚至连医护兵都没找,更没有大惊小怪大呼小叫在城楼说“我受伤了”“疼死我了这样的话”,身为文官的他一言不发,就当没发生这件事一样,默默的撕开自己的战袍,撕下一条绷带大小,随意的就包扎了伤口,然后继续指挥战斗。
袁崇焕没有声张,默默的为自己包扎伤口,这一切都被城上的官兵看在眼中。
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等级分化的是很明显的,低一级的对于高一级有着仿若天生般的尊敬和畏惧,就像文人常说士为知己死,文人的知己一般都是官僚或是皇帝,是另外一个级别的,皇帝说几句话,低级别的文人就愿意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袁崇焕和宁远官兵身上,袁崇焕是高级,官兵是低级,低级看到高级,看到本应该坐在家里喝着茶水随时准备好收拾金银细软准备溜之大吉的领导这样身先士卒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浴血奋战,就像自己身边的一个普通战友一样,心里会怎么想?
将卒愧,厉奋争先,翻译过来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到士兵的责任而感到羞耻,更加猛烈的攻击城下的后金军队。
其实他们根本不用愧疚,因为他们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面对骁勇善战,即使放眼世界也名列前茅的后金铁骑,他们已经相当不错了,他们不愧于军人的称号。
虽然城上的明军因为袁崇焕的负伤也拿出了拼命三郎的精神,他们很顽强,很坚定,有着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但我并不认为有时候有着强大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就可以取得成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意志可以对物质起到反作用,但意志的强大与否不会决定物质的发展,有着意志还是不够的,有着意志还是守不住宁远的。
就在这个时候,宁远岌岌可危的时候,通判金启倧二话不说把袁崇焕拉到了城下,袁崇焕当时就急了,战场这么激烈你拉我下来干嘛?可他对金启倧还是了解的,他知道金启倧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可他定睛一看,满面兴奋的金启倧抱着一床棉被,这床棉被上面还有着二龙戏水,而且还是大红色的,金启倧好像捡到宝似的要给袁崇焕展示这床绣花棉被,就连说话也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语句运用也开始语无伦次。
金启倧为什么这么兴奋?因为这床棉被绣花工艺高超?还是棉被采用优质棉花,舒适轻薄,裹着它能有一个安稳的夜晚?
这是一床神奇的棉被,经过金启倧的试验,这棉被完全可以升级,升级为杀伤力极高的武器。
你是在逗我?这是正常人的第一想法。
金启倧向袁崇焕说明之后,袁崇焕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他的答复可以用两个来概括:
不信。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3 00:40:13 +0800 CST  
棉被能成为武器?棉被武器的杀伤力还很高?别说袁崇焕不信,就是金启倧也不信。
这是一床神奇的棉被,简明的说它不是一床普通的棉被,它是要“加料”的。
为了解决袁崇焕的迷惑,金启倧当场做起了试验,袁崇焕噌一下就火了。
“金兵随时有攻入城的可能,你还拉着我在这看你表演。”
袁崇焕准备掉头就走,可金启倧已经快速的把芦苇、干草、火药等等易燃易爆物品添加到了棉被之中,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点燃了棉被,然后再以突破极限的速度跑到一边。
哄的一声,飞溅的火苗,火药隆隆的爆炸,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除了金启倧谁也没料到改装棉被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就好像没有人会觉得屌丝会逆袭白富美,穷孩子会成为人生赢家,中国男足打入世界杯一样。
面对一团燃烧的火苗,时不时还噼里啪啦发出轻微的爆炸,火星四溅,任何人看到都会感到危险,可袁崇焕笑了,金启倧也笑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可谁也没有料到,棉被炸弹的威力实在太大了,一颗飞溅的火星居然窜到了金启倧的身上,并迅速以金启倧的胡须和衣服为养料,成为了熊熊大火,速度之快,没等到众人反应过来,金启倧已经被火焰吞没,成为一滩灰烬,
所以说金启倧完全是因为试验成功后的小意外而丢掉性命的,可是据清朝官方记载,因意外而死的金启倧居然死在了后金军队手中,这其中的道理无非就是清朝给自己留点面子。
眼看刚刚还活生生的战友一瞬间沦为灰烬,袁崇焕很难过,但是,这个地点不允许他难过,也没时间难过,他只能眼含热泪,吩咐其他人按照金启倧的方法,把城里的棉被都制作成棉花炸药,像扔实心球一样,迅速投入战场。
或许是金启倧的思路给了袁崇焕启示,袁崇焕不仅想到了棉花炸药,还吩咐其他人把柴火浸泡在油料中,用铁索悬挂在城上给后金攻城造成干扰,使用过的油也不浪费,用大锅煮开,煮的滚烫滚烫的时候端着锅全倒到城下。
明军把油往城下一泼,后金军兵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兴奋的明军将士刚想把大锅也扔下去,砸几个后金军兵,袁崇焕立即制止。
油也没了,要锅还干什么?
袁崇焕神秘一笑,城里不还是有水吗?
听到这里将士恍然大悟,兴高采烈的去煮开水去了。
城上这样一忙碌,城下的后金军队可就不是苦不苦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问题了。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3 19:06:21 +0800 CST  
一片火海,这是宁远城下的真实写照。没有一点虚构。
当宁远城上抛出大量棉被衣服的时候,后金军队的第一反应就一个字:
抢。
后金物资匮乏,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粮食没有,盐没有,布料棉花这些更没有,所以这些很普通的东西在后金军卒看来是有着极高价值的。
他们深怕别人抢走棉被,把棉被紧紧抱在自己怀中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有察觉,那就是棉被里面鼓鼓囊囊的,察觉了也可能想里面装的是枕头,心里一阵温馨,为明军的周到点个赞。
“兄弟,谢谢呀!”
可他们不知道里面装的是易燃易爆物品,躲得远远的都来不及,你还紧紧抱住?这不是作死吗?顿时城上火炮齐发,击中后金军队的同时还引发了棉花炸弹的连锁反应,大爆炸之声接连着无数的小爆炸之声,轰隆隆不绝于耳,随着爆炸声很多后金军卒应声而倒,特别是那些紧报棉被的后金军卒。
后金军卒还没反应过来,城下的后金军队抬头一看,无数的火球便迎面而来,碰到火球不是被烤熟就是被严重烧伤,城下顿时成了重灾区,幸存者纷纷往回跑。
想跑?哪有那么简单!
奔跑的后金军兵突然觉得后背一阵滚烫,好像要被熔化似得,原来是城上滚烫的油料像泼水似得泼了下来。
有的热油流淌在后金攻城的云梯和楯车上,再和小火苗一接触,云梯顿时被大火覆盖,成了火梯,楯车也成了火车,这还怎么打?云梯也没法爬了,楯车也没法用了,寒冬腊月站在城下跟洗桑拿一个感觉。
打什么打,跑吧!
后军军队如潮水般向后退去,一向骁勇的他们居然当逃兵了,在后方的指挥官立即拎着刀阻止他们撤退,眼看制止不住还当场斩首了几个逃兵,想要立一下威,可结果是根本无济于事,就是冒着被长官处决后金军队仍然要撤退。
后金军队打起仗来是视死如归,这是说当他们必须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坦然,但并不是他们不怕死,让他们去送死。
没有人想死,更没有人想白白去死,明知是死还要去送死,这不是勇敢,这是违背人性。
身为主将的努尔哈赤已经68岁高龄,但他还是决定亲自上阵,鼓舞士气,因为对于后金来说,他不只是主将,而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精神,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鼓舞后金军队继续前进突破艰难险阻的力量。
对于后金来说,努尔哈赤就是神!
努尔哈赤带领着亲兵策马赶往前方的时候,宁远城上仅有十一门的红夷大炮其中的一门发射出一枚普通的炮弹,炮弹很正常的炸伤了城下的后金军卒,可就在这枚炮弹之后,后金军队突然鸣金收兵了,全军撤退了。
(清朝兴衰三百年,欢迎大家的加入,没加的朋友到时候麻烦都加一下,谢谢)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4-08-03 20:19:34 +0800 CST  

楼主:新木椅子

字数:445632

发表时间:2013-08-23 04: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0 08:39:50 +0800 CST

评论数:14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