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徐教授是这么说的,「随着多利斯人(也可译成“多利安人”)的南下,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居民尤其是与雅典的伊奥尼亚人(也可译成“爱奥尼亚人”)【同族】的阿凯亚人(也可译成“阿卡亚人”)不断涌入阿提卡,又从阿提卡向爱琴海彼岸即小亚细亚沿岸迁移。」

可徐教授又说,「迈锡尼人所使用的线形文字B已经被成功地释读,它是一种【希腊语】。」

徐教授反复地强调,「“皮拉斯基人”主要是西亚地区居民无数次向西移民的后裔。部分皮拉斯基人学会了希腊语,接受了原始希腊人的文化,可以说是“希腊化”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雅典人就是昔日【皮拉斯基人】的一支,就是希腊化的皮拉斯基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1:38:46 +0800 CST  
徐教授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论述吗?

明明阿凯亚人(迈锡尼人)是说“希腊语”的,雅典人则是说“非希腊语”的皮拉斯基人。雅典人只不过是后来改说“希腊语”了,故而,雅典人就是“希腊化”的皮拉斯基人!

问题就在于,雅典人究竟是于何时改说“希腊语”的?这个问题就留在后面再进一步探讨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1:40:04 +0800 CST  
阿凯亚人(也即迈锡尼人)和雅典人(也即爱奥尼亚人),哪里是“同族”关系了?

两者差远了,好不好?

迈锡尼人是外来的印欧人侵略者(R1a这一支),而雅典人则是古希腊本地居民皮拉斯基人的一支~~

一个是侵略者,一个是被侵略者,区别大了去了呀!


就如同,外来的商人和古中原人之间的差别,同样也是区别大了去了呢,岂能混为一谈呢?

根本就不是一家人哦,长相都不一样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1:47:47 +0800 CST  
楼主先快速地说一下“黑暗时代”(也即“荷马时代”)的文化特点

“黑暗时代”社会倒退,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很少,除了在之前已经提到过的,在阿提卡地区出现了类似于迈锡尼陶器风格的“几何纹陶器”,其实就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及欧亚大草原上,曾广泛流行了几千年之久的“彩陶文化”

中国自“青铜时代”起彩陶文化开始衰落(黄河中下游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就已经基本消失了,留存的彩陶文化主要是在西北的甘青地区);而至“铁器时代”,西北地区的彩陶文化也彻底地消失了~~~


古希腊地区是在“黑暗时代”的时候由“多利安人”带入到“铁器时代”的,迁徙移民来自于欧亚大草原的“迈锡尼人”的确也拥有一定的彩陶文化遗存。自进入到了古希腊的铁器时代,彩陶文化反而是在阿提卡半岛上(雅典所在地)越来越繁荣兴盛了呢,会不会与徐松岩教授所推测的那样——随着多利安人的南下,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居民“阿凯亚人”不断地涌入阿提卡!

如果是这种推测的话,

由于阿提卡原始几何风格陶器的形状,多数是由迈锡尼式陶器衍化而来,其实就是“彩陶文化”啦,在阿提卡半岛上自“黑暗时代”起的兴起,是因为一部分的“阿凯亚人”为躲避多利安人的南下入侵,而逃到阿提卡半岛所带来的文化,倒也不失为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一种解释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14:28 +0800 CST  
“几何风格”的陶器,是“荷马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这些陶器是早期希腊陶器的一个代表,大致流行于公元前9-前8世纪的阿提卡地区,阿提卡也成为了希腊陶器的重要制作中心!

陶器,可以算得上是后来的“雅典城邦文明”的手工艺品里比较重要的一类吧,也是最主要的出口手工艺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20:24 +0800 CST  
古希腊雅典的陶器工艺的发展,按其装饰风格都不同和演变过程,可以分为5个时期,几何纹样期(公元前9-前8世纪)只是第一个时期而已,属于“黑暗时代”的文化成就

阿提卡地区的美术开端,似乎略显粗糙,人们确实很难想象,这个仅以简单几何图形来装饰其坛坛罐罐的地方,仅在两三百年之后就会迅速地提高到,能创造出那么完美的、震惊世界的高超艺术作品来,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地惊讶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30:58 +0800 CST  
在古希腊的“黑暗时代”,当然还有《荷马史诗》啦,这个楼主不去作论证~~~~

另外,还有小雕塑(比如青铜雕塑)存在,由于其出土地楼主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不便于多做分析,就贴一张图大家看一下吧,从其表面的粗糙度来看,应该不是用的“失蜡法”制作出来的

英雄与半人半马怪,高约11.4厘米
公元前750年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40:37 +0800 CST  
图片在天涯的论坛里都显示得超大!比原图片的尺寸要大的得多,好难看哦!布满了整个屏幕的感觉,眼睛都看不过来~~~~

不知道网管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

能否纠正一下图片显示的尺寸及分辨率的大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45:30 +0800 CST  
顺便说一句,蛮族出身的多利安人也并非一无是处的

人家可给希腊带来了铁器文化呢!

由于最早期的冶铁技术的复杂度和难度(块炼铁技术和锻打海绵体变成熟铁的技术),要低于青铜合金冶炼的复杂度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难度,所以,最早期铁器人群的技术复杂性和先进性,远不如青铜人群的技术复杂性和先进性高噢

这就是为何,印欧人R1b自“铁器时代”一出场,反而不如印欧人R1a自“青铜/黄金时代”出场后这么亮丽有成就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2:54:01 +0800 CST  
赫梯帝国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

亚述帝国是仗着铁器的应用和推广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国家

这两个帝国都包含有比例不低的印欧人R1b分支!

印欧人R1b分支,正是从“铁器时代”开始在世界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而且,他们都非常地好战尚武,有的甚至还对外掠夺、以战养战~~~~~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3:40:07 +0800 CST  
楼主推测,将“铁器文化”带入到东亚边缘地区的,不是属于R1a的大月氏和粟特人,而是属于R1b的吐火罗人传播过来的~~~~

半农半牧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属于R1a这一支),才是对中国的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的中亚草原畜牧文化,他们使用有辐条车轮的战车和马,金器装饰品和青铜武器!

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人也有“有福条车轮战车”,他们应该与欧亚草原上的“有辐条车轮战车”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人,在血缘上是近亲关系~~

而“安德罗诺沃文化”则是游牧民族“斯基泰文化”的前身,斯基泰人的一部分则是北匈奴里的白匈奴,以及西突厥里的白种人血统

所以总体而言,印欧人R1a这一分支对于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要明显大于印欧人R1b的分支!这在中国汉族里所包含的印欧白种人血统比例高低(R1a较高,R1b偏低;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也能相应地反映出来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4:27:38 +0800 CST  
印欧人R1a这一分支对于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不仅仅表现在“青铜文化、牛羊马畜牧文化、小麦文化、马和战车文化”早期的四大类,还有“金银器装饰文化、佛教文化;石佛像雕刻文化、失蜡法金属佛像铸造文化、写实主义手法的壁画、唢呐琵琶箜篌等乐器”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4:41:26 +0800 CST  
汉族的几个祖先,共祖的时间也可能有近1万年了,由于古代人群爱迁徙的缘故,共祖人群分离之后一旦走得比较远,如果分离时间一久,就会产生语言和文化上的分化现象

比如,O1本是和O2共祖的,但由于两者分离时间有点久了(但应该要晚于印欧人那两支的分离时间),而如果在地理上的分布又不是紧挨着的邻居,就容易产生语言和文化上的分化现象,比如,O1(例如良渚文化)属于南岛语系,而O2则常属于南亚语系,尽管两者都属于南方语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7:03:01 +0800 CST  
要说真正共祖时间比较近的,还是西欧人这一群印欧人呢!难怪他们在国际上经常地抱团对付别的民族,因为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真的很近的,比汉族的那几个祖先的共祖时间要晚近得多呢。说白了,人家就是“一家亲”哦~~~~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7:08:58 +0800 CST  
从父系基因上看,古罗马人、古凯尔特人和古日耳曼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古凯尔特人、古意大利人和古日耳曼人,他们都是相同印欧人血统R1b-L11的后裔】,他们分手于阿尔卑斯山的北部,在现在的德国。他们还合并了相当大的少数人血统G2a3b1和J2b2,特别是古凯尔特人和古意大利人。


古意大利人分支往南走,并与Terramare people(I2a1a, G2a和E1b1b)相混合。意大利北部人有更多的说印欧语的凯尔特-意大利血统,而意大利南部人则有更多的土著血统(最高在撒丁岛Sardinia,然后是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


古日耳曼人分支往北走,并与欧洲土著人(I1和I2a2
)相混合,而土著人在此之前已经【与来自Corded Ware (Battle Axe) culture的R1a的移民相混合过】。新的日耳曼混合人群保留了比例最高的欧洲土著人的单倍群I。


古凯尔特人又分支为几组:布立吞人(Brythonic)去了英国和爱尔兰,高卢人(Gaulish)去了法国,伊比利亚人(Iberian)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阿尔卑斯山人(Alpine)留在了奥地利、瑞士、德国南部、法国东部和比利时。他们全都与来自Megalithic cultures的人群I2a1a, G2a和E1b1b 相混合。阿尔卑斯山的和多瑙河上游的凯尔特人还遇到了I2a2人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28 17:14:46 +0800 CST  
古希腊城邦文明终于该登场了!

从南下的“多利安人”入侵古希腊之后到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的黑暗倒退时期,历史上称之为“荷马时代”或“黑暗时代”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8世纪前后,在古希腊地区出现了许多小的国家,这些小国家通称为“城邦”,典型的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以山川海洋为自然边界,每个城邦独立自主。最著名的两大城邦是,雅典城邦和斯巴达城邦~~~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30 15:48:23 +0800 CST  
“公元前750年至前650年,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代,也是其文化史上的“东方化时代”。此时的希腊人通过海路汲取东方文明古国的优秀成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创造了古希腊字母和文字,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贡献卓著。”(徐松岩教授)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30 15:49:31 +0800 CST  
古希腊陶器工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出现了——东方纹样时期(公元前7世纪)

(不妨回顾一下陶器的第一个阶段是—-几何纹样期,公元前9-前8世纪的荷马时代)

如果说,因为希腊人通过海路贸易,从周边的一些环地中海东方文明古国那里,汲取了不少的优秀文化元素,并影响到希腊陶器装饰的艺术风格出现了全新的东方纹样面貌(其中尤以科林斯和阿提卡这两地的制陶最为突出),这倒也说得过去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30 15:50:33 +0800 CST  
不过在徐教授的后半段话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创造了古希腊字母和文字,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贡献卓著。”

那么,究竟是谁“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创造了古希腊字母和文字”呢?

这真是一个极其“含糊不清”的问题啊~~~~

恐怕就连徐教授自己,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吧!

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只要是在古希腊地区出现了一种“希腊字母拼音文字”,就必然是所有生活于古希腊地区的不同血缘族群(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皆在使用这个“希腊字母拼音文字”。问题是,果真是如此的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30 15:51:17 +0800 CST  
要知道,真文字的背后是“语言”!

只有属于“相同语系”的人群,才能够比较轻易地借用人家的文字

而属于“不同语系”的人群,则并不能很轻松地去借用别人的文字!

也即,真文字和其背后的语言,是存在着“原配”关系的~~~~

那么,仿自腓尼基字母而得到的「希腊字母」,其背后的原配语言,究竟应该是哪一个语言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0-30 15:57:48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