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一百九十二、巫蛊之祸(七)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间,看得出来,房间的主人并不富裕;但这屋子却造得极其结实,主人家显然认为房子的实用性应该大于装饰性。

而此时坐在这房间中的,却是一个风格与此处格格不入的人——
大汉皇太子刘据。


自从征和二年秋七月庚寅兵败,刘据就一直在逃亡中。目前他的落脚点,是长安东边湖县泉鸠里的一处平民人家中。主人家虽然生活拮据,但仍奉刘据为上宾,整日卖草鞋来满足刘据的日常所需。

若放在一个月前,刘据根本想象不到世上还有这种房子,但此时这间屋子却成了他唯一的安身之地。

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间屋子,恐怕也要待不下去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自己能做的,似乎也只有等,等待那个注定的结局到来。

刘据看了看站在身前的两个孩子。

这是他的两个儿子,乱兵之中他也只带出了这两个儿子。

小一点的在低声哭泣,大一点的神情还算平静,但他颤抖的衣袖暴露了一切。

看到他们,刘据又想起了自己的长子。那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前不久刚刚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自己一家本应和父皇一起,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而不是在这里坐困愁城。

如果不出意外,那个青年,和那个刚出娘胎的婴孩,将成为这个帝国的主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而现在,这对父子恐怕亦是凶多吉少,只能自求多福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0 21:53:13 +0800 CST  
想到这里,刘据一声叹息。其实在姨父、姐姐、表弟死的时候,刘据已经隐隐感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对于之前的选择,他并不后悔——他只是遗憾,自己终究还是没有看透父亲啊!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这就是你想要的吧,父亲?

此时,外面突然起了喧哗声,刘据听到了主人家的怒吼。

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低头看了看膝上的三尺白绫,又抬头看了看房梁。

逃走时那么混乱,自己居然还带上了这个东西,真是讽刺。也好,现在派上用场了。

前几天,他已经从主人家那里得知,石德、张光已经死了,对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安、田仁也死了,自己的母亲,也自杀了。

而那些卖力“平叛”的“功臣”们,如马通、商丘成、刘屈氂等,个个加官晋爵;就连江充和韩说的家人,也是被好生抚恤。

想让我活的都死了,想让我死的都活着。

那就如诸君所愿吧!

外面的打斗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主人家的惨叫;这位籍籍无名的主人倒真有国士之风,如果朝中能多几个这样的人,事情也许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吧?

不管如何,卫家的人,出过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卫家的人,出过母仪天下的皇后;卫家的人,不能死于小人之手!

刘据站了起来。

小儿子见状,立刻抱住父亲的腿放声痛哭;哥哥看着父亲,欲言又止,终于未发一语,默默的拉过弟弟,最后一次叩拜自己的父亲。

就这样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1 21:51:17 +0800 CST  
征和二年秋八月辛亥,汉皇太子刘据自杀,两皇孙于同日遇害。

这场精神病人的梦呓引发的祸乱,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武帝刘彻终于如愿以偿,搞死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让自己四十年的培育成果毁于一旦。

逝者已逝,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首先要做的自然是事后清算,支持刘据的自不必说,杀的杀流的流;就算只是对刘据抱有同情也不行,典型的代表就是田仁、任安、暴胜之等。

而这些人被清洗掉后,产生的权力真空自然由重合侯马通、秺侯商丘成这些新贵们填补。征和三年春时匈奴再次入侵,就由贰师将军海西侯李广利、马通、商丘成这三人率军还击,可见马通和商丘成这两位已经成为进入帝国军界的高层了。

而随着动乱平息,尘埃落定,对于“巫蛊之祸”,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不满和质疑。

刘据还在被通缉的时候,壶关县的三老令狐茂就为刘据上书叫屈,说这都是陛下错用了江充这样挑拨离间的小人,太子进退无路,为自保才发兵杀江充;这充其量就是个“子盗父兵”之罪,陛下你抽太子几棍子也就得了,为什么要如此赶尽杀绝呢!

其实,武帝在思考“平叛”时,已经恢复了理性思考,巫蛊什么的早就被他忘到一边了;此时看了令狐茂的上书,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意识到了这次动乱的根源何在,“巫蛊之祸”的来龙去脉,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然而,他明白过来的有点晚了,此时刘据“造反”已成事实,已经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事了。

所以当时武帝并没有翻案。不过,这也为之后朝局的又一大变动,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些对于已逝的刘据来说,都已经毫无意义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3 22:05:51 +0800 CST  
一百九十三、李广利叛变

巫蛊之乱后,朝中原来的太子派被清洗一空,倒太子派占据了朝堂。虽然可能有许多人为太子刘据不值,但对一个政权来说,好歹政治局面又稳定了下来,可以恢复正常运作了。

然而,这个局面却并未持续多久,就再一次被打破。

这件事还要从匈奴说起。上期说到征和三年春,匈奴惯例地来扰边,武帝刘彻在三月派出贰师将军海西侯李广利,以及在巫蛊之祸中上位的新贵重合侯马通、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率军还击。其时匈奴军力已大不如前,作为偏师的马通、商丘成两路虽无所得,亦无所失。而作为主力的李广利一路,刚开战时则大有斩获。匈奴本来想在夫羊句山峡偷袭李广利,结果反被李广利磕掉了牙,李广利部乘胜逐北,直追到范夫人城。

平心而论,李广利并不是没有军事上的才能。他这些年来平西域、打匈奴,还是颇立了一些功劳。问题是有长平烈侯卫青和冠军武桓侯霍去病这两颗珠玉在前,李广利的那点功劳,就成了米粒之光与日月争辉了。而这一次他打得着实漂亮,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发挥,应该能成为为自己正名的一战。

但在这个时刻,后方却出了幺蛾子——不过并不是说他被劫了粮道什么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可能还好解决,但这回是朝中出了问题。

还记得左丞相澎侯刘屈氂吗?此君可是平定巫蛊之乱的主力。但从巫蛊之乱中他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是个见风使舵之辈。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惯会投机。而在巫蛊之祸后,产生的权力真空虽然被迅速填补,但有一个最大的空仍然空着——

那就是太子之位。

这可是巫蛊之祸后最大的彩头,怎么可能不被各方势力所觊觎?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5 22:03:39 +0800 CST  
李广利出征前,刘屈氂去送行,李广利当时暗中拜托他,一定要趁机将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刘髆推上位。为什么他要拜托刘屈氂呢?因为他跟刘屈氂可是儿女亲家。刘屈氂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拎得清,满口答应。

但太子之位显然不会只有他们一家惦记着,很快,就有人把李、刘两人的暗中交易捅给了武帝,用的招数也和对付刘据的如出一辙——告发刘屈氂的老婆和李广利设巫蛊诅咒皇帝!武帝刚因为这破事搞死卫家,对此正相当敏感,于是在当年夏六月,将刘屈氂一家满门抄斩,李广利一家也被抓了起来。

刘屈氂只威风了半年,结果落得和被他搞死的刘据一样的下场。

其实刘屈氂事发的时机对武帝来说非常不凑巧,因为此时李广利正手握重兵在外,这可是一大不稳定因素。所以武帝虽然杀了刘屈氂全家,但李广利一家只是被关押了起来,他也怕李广利铤而走险——然而对李广利来说,全家被关起来和全家被杀,恐怕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武帝也不可能说对这个案子视而不见装不知道,所以说这件事对武帝来说,“案发”得太早了。

果然,李广利听说家里出事后,开始起了异心。他的将军掾胡亚夫就是因为避罪而从军的,此时就力劝李广利干脆投匈奴得了。李广利有些动心,但他这么些年来,为帝国征讨四方,毕竟还是有些帝国军界第一人的尊严的,对投降匈奴并不那么甘心。所以他最后决定,这一次要赢一票大的,以此将功赎罪!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6 22:07:04 +0800 CST  
想得倒挺好,但问题是,匈奴人配不配合?匈奴怎么说也是汉朝最强、最狡猾的敌人,对付他们不光要胆大,也要心细;然而李广利现在的心态已乱,一心求胜之下,那就必然会选择冒进,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出问题,那才叫见了鬼了!

果然,李广利从范夫人城一路飙至郅居水北,遭遇匈奴左贤王、左大将部,激战一日,阵斩左大将。汉军看似仍占上风,但有人已经感觉出了不妙。原来根据情报,匈奴主力本来应该在郅居水北,但汉军赶到时他们已经不见了;而这一日激战,始终未见匈奴狐鹿姑单于的旗号,那么他到底在哪?汉军将领们对匈奴人这套诱敌深入、包抄围歼的套路无比稔熟,不少人都嗅出了危险的信号。

见势不妙,汉军长史与决眭都尉煇渠侯雷电暗中商议,看来李将军这是在“危众求功”,这样下去要出事!于是两人密谋先夺了李广利的兵权再说。但他俩不小心走漏了风声,李广利先下手为强,砍了长史。李广利明白,这两个只是被自己发现的,军中不知还有多少人有相同的心思!人心已散,即使是李广利,也明白这仗是打不下去,只好暂时放弃,先安全撤回去再说。

但匈奴人可不干了,想走?没那么容易!李广利部撤至燕然山时,遭到单于主力截击,死伤惨重;当夜,匈奴军在汉军营前挖下壕沟,从汉军后方突袭,汉军士气低落,猝不及防之下往前跑,结果全掉沟里去了,人马蹈藉,可怜七万健儿,就此全都成了肉泥。
而李广利呢?

他投降了……

这可是这几十年来投降匈奴的最高级别将领!匈奴人如获至宝,立刻把他当作宣传典型;单于不仅把女儿嫁给了他,而且对其尊宠无比,其地位甚至还在丁灵王卫律和右校王李陵之上!

就这样,李广利仅因为自己的私欲,葬送了汉朝的七万将士,自己也成了汉奸。由于他是帝国首席战将,他的叛变,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就想象一下卫青或者霍去病投降匈奴是个什么概念吧!

所以武帝之后毫不犹豫地杀了李广利全家。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7 21:54:47 +0800 CST  
一百九十四、田千秋讼冤

巫蛊之祸时,江充陷害太子刘据前为了造势,在民间先造出了一堆“巫蛊案”,成群百姓锒铛入狱。不过,这当然是武帝刘彻的自我意识过剩,说实话,九重之上的皇帝是死是活,和这些小老百姓有半毛钱关系?哪有那么多人闲的没事干整天诅咒皇帝陛下?

后来刘据起兵,江充被杀,武帝“平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边去了,这群倒霉的百姓就被晾在了牢里;刘据兵败后,朝中官员被大批清洗,朝局动荡,还是没人有空理这些人;直到征和三年秋,朝局算是稳定了,武帝才想起来还要审讯这帮人。

但这些人本就是被诬陷的,现在诬陷的主谋都挂了,怎么可能审出个子丑寅卯来?目前的官员们即使曾是倒太子派,但刘据已死,他们也缺乏“锻炼成狱”的动力,因此最后审案的结果,大多都是查无实据、子虚乌有。

但任何一件冤案的平反,对武帝来说都不啻于一计重击,他越来越意识到那个可能性——自己的儿子是被人陷害的!但他一方面越来越后悔,另一方面却一直没有亲口承认自己错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的面子,另一方面,是他不愿、也不敢去想,自己才是害死自己老婆儿子的真凶!

此时如果有个人能向他公开指出巫蛊之祸中的猫腻,武帝很有可能就会承认之前的错误。但问题是,皇帝的心理到底怎样,毕竟只能靠猜;如果猜错那可就跪了,所以谁有胆量来当这个人呢?

还真有胆大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8 22:10:28 +0800 CST  
高寝郎田千秋此时上书为太子叫屈,他说太子之罪,不过是“子弄父兵,罪当笞。”小罪而已,何至于要灭族呢!武帝缺的就是这一当头棒喝,现在他算是把“巫蛊之祸”彻底想明白了!武帝当即召来田千秋,对其大肆褒扬,就地升其为大鸿胪,从一个小小的郎官连升数级,位列九卿;第二年的春三月丁巳,更是拜其为丞相,封富民侯。田千秋其实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华,只因一言感悟皇帝,数月之中即封侯拜相,前所未有。不过,田千秋这个人的好处是“敦厚有智,居位自称”,在丞相这个位子上干得居然还不错——至少比他前后数任都要强。

而对于现在上位的倒太子派,武帝的看法当然也拐了个大弯——合着你们逼死了我的老婆儿子,杀死了我的孙子孙女,怎么我还得给你们升官?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江充一家被砍头,苏文被处以火刑,之前在泉鸠里弄伤刘据尸身的人,事后被封为北地郡太守,此时也被族灭。

得,刚清洗完太子派,现在又开始清洗倒太子派了……

后来,武帝在皇宫里建了座“思子宫”,又在刘据的殒身之地——湖县建了座“归来望思之台”。从这名字很明显就能看出来,这是武帝在悼念他的儿子,“天下闻而悲之”。

早知今日,当初又是何苦呢?

但即使如此,武帝也没有为这个儿子平反,理由嘛,倒和《琅琊榜》里梁帝不愿为祁王和赤焰军平反的心理颇为相似。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19 21:55:44 +0800 CST  
经历了“巫蛊之祸”这场人伦悲剧后,武帝对自己这么些年来的行为,也开始多有反思。要说起来,当时天下的形势,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武帝晚年对外打的这几仗,战略目标都定得太好高骛远,加上带兵的是李广利这个庸将,都打得奇笨无比。这些年下来,不光他爷爷爸爸攒的老本都被他挥霍光了,天下户口更是减半——这要放在别的时代可就是妥妥的乱世了!要不是刘家这数代的小心经营赢得的人心,再加上武帝这几年开疆拓土打下的巨大政治威望,亡国简直是分分钟的事!

但武帝其实最后还想挣扎一把。征和四年春正月,他又跑到东莱,想出海找神仙,群臣苦苦劝谏他也不听——

但这次,老天却“阻止”了他。他刚想上船,就立刻“大风晦冥,海水沸涌”,持续了十好几天。

大概在武帝看来,这是老天在叫他醒悟吧!

所以他最后终于放弃。两个月后,他最后一次封禅泰山。结束以后,他面见群臣,说了一段令人大跌眼镜的话: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群臣听罢,个个瞠目结舌——这好像是太宗皇帝才会说出来的话,陛下这画风不对啊!
大家还处于震惊之中没反应过来,还是田千秋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他回道,这些装神弄鬼的方士,就是“靡费天下者”,应该把他们统统赶走!

大家又震惊于田大鸿胪的大胆,结果武帝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居然准了!

看来晚年丧子,对武帝的触动真的很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0 22:05:18 +0800 CST  
一百九十五、轮台罪己诏

素来我行我素的武帝刘彻竟然在泰山全面否定了自己多年来的修仙活动,令群臣大跌眼镜;不过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很快武帝就要憋个大招了!

征和四年,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建议,轮台以东有良田五千顷,可以移民过去屯田,以此为根基,控制西域。这轮台在哪里呢?在现在新疆乌鲁木齐西边三百六十多公里的地方,可以说已经是深入西域了;而且从位置上来看,轮台几乎在西域的最中间,这种地方在战略上当然是重要的,桑弘羊可以说选的这个点也很准。

按照武帝前几年的思路,对这种提议应该是相当热衷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这次居然否决了这个议案;不光否决,他还为此下了一道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诏书: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馀。”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乃言“缚马者匈奴诅军事也。”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此五伯所弗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1 21:54:32 +0800 CST  
为什么说这道诏书重要?因为这道诏书里,虽然找了种种客观原因,但最后,仍然是否定了此前十几年,主要是重用李广利之后的对外战争,并且完全检讨之前的国策,开始转向全面收缩。

武帝竟然认错了!

而且还是以这种正式诏书的形式,向全天下公布!

此前的统治者,虽然也有认错的举动,但从来没有像武帝这样,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自扇耳光!

武帝好像什么事都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这道诏书,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轮台罪己诏。

能让如此好强的武帝公开打脸,可见巫蛊之祸对他的触动之大,也可见当时的社会局势已是相当危险了。而天子亲自下诏,将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对当时的人心确实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而这也意味着,普通百姓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前段时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就有“思富养民”的期望在里面。

巧合的是,轮台罪己诏发布后不久,巫蛊之祸残留下来的“尾巴”也都被解决掉了。

首先是投降匈奴的李广利,匈奴丁灵王卫律为了争宠,趁狐鹿姑单于的母亲生病,买通巫师,说得献祭李广利,病才能好——结果李广利因为这种神棍的理由,被“献祭”掉了。

看来这种背叛者到哪里都是受人鄙视的。

然后是马氏兄弟。重合侯马通在巫蛊之祸中对付太子刘据很是不遗余力,而他哥哥马何罗本是江充的基友,所以后来兄弟两人都成为朝中新贵,马何罗更是成为侍中仆射,可以出入宫禁。但后来朝廷的风向变了,江充一家被拉清单,这兄弟俩生怕自己会是下一个,于是开始盘算起阴谋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4 21:42:13 +0800 CST  
但他俩没想到的是,自己鬼鬼祟祟的举动,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侍中驸马都尉金日磾。这位匈奴小王子,对武帝忠心耿耿,一向随侍在侧。他素来为人机警,最近总觉得马何罗神色不对劲;但他也没有证据,所以只是暗中留神戒备。马何罗也察觉了金日磾已经产生了怀疑,所以迟迟没有发动。

一日,武帝去了林光宫,金日磾身子不舒服,住在武帝旁边的小庐,没有像以前一样在武帝身边;马何罗窥伺到了这个机会,赶紧通知马通和小弟马安成,趁夜矫诏发兵。但武帝人还在,这可是个大问题,因此天亮时,趁武帝尚未起床,马何罗倚靠自己侍中的身份溜进宫,欲对武帝下手。

此时,金日磾刚刚起床,准备上个厕所;但刚要去,直觉突然告诉他,不对劲!他也搞不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于是索性也不出恭了,而是跑到武帝卧房的外间坐了下来。过了一会,马何罗跑了过来,一眼看到金日磾,心里一个咯噔;但他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尽量躲开金日磾的视线,想悄悄潜进去。

然而,金日磾的意外现身是马何罗事先没有料到的,结果他太过紧张,竟然不小心撞到了卧房的瑟上!这下暴露了,金日磾一看这架势,心知不妙,赶紧大喊“马何罗反!”,然后紧紧抱住了马何罗。这一嗓子惊醒了武帝,侍卫们也都跑了过来。武帝见金、马两人扭打在一起,怕误中副车,不许侍卫们动刀子,结果大家一时之间只能干瞪眼瞅着;最后还是金日磾专业技术过硬,一个背摔,把马何罗摔了个七荤八素,大家才一哄而上把他绑了起来。事后一搜,此人果然身怀利刃,图谋不轨。

所以马家三兄弟最后也都统统死刑,巫蛊之祸也就此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另外说下,这马通有个曾孙子,叫马援——也就是马超的祖先,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马援的女儿,乃是明帝刘阳的皇后,即明德马皇后。马皇后对自己居然有一个乱臣贼子的祖先耿耿于怀,于是就把马何罗开除出了马家——她把马何罗的姓,改成了王莽的“莽”……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5 22:04:27 +0800 CST  
一百九十六、汉武大帝

该处理的人都处理光了,这个时候,武帝刘彻也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那么现在剩下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找谁来继承这个皇位——这可是关系帝国前途的大事,如果没选对人,在这种形势下,搞不好可是要亡国的!武帝再自大,可也是负不了这种责任的。

单纯从次序上来说,老大太子刘据已死,而且由于他是罪人,他这一系都得pass;老二齐怀王刘闳几十年前就病死了,且并无后代;那么似乎就应该轮到老三燕王刘旦了——刘旦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后元元年,他上书父亲,请求“入宿卫”——这当然是借口啦,按汉制,藩王不得随意进京,那如果他在这个时点进了皇宫,显然就意味着老爹要传位于他。

但是,武帝却有另外的想法。武帝何等聪明,儿子的这点小心机一眼就被看破。但他刚刚处理了大儿子,对立嗣一事非常敏感,刘旦表现得太露骨,结果武帝大发雷霆,把刘旦的信使给砍了,还找借口削了刘旦的封地。要说起来,刘旦有“辩慧博学”之称,而他的胞弟广陵王刘胥也“有勇力”,单纯从能力上来看,他俩应该都能胜任皇帝一职。但这兄弟俩“皆动作无法度,多过失”,结果也都被武帝pass了……

也难怪,老年的武帝猜忌心很重,这俩哥们早已成年,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事事都能顺着老爹的意;能丝毫不顶撞武帝的,恐怕也只有懵懂无知的孩童了。

——所以武帝最后看中的人选,就是时年七岁的幼子刘弗陵。

天知道武帝怎么想的!现在可不光是继承人难选的问题,巫蛊之祸,杀了正方杀反方,朝堂已为之一空,从哪找人来辅佐新皇?如果立个长君,至少他还能自己拿主意,可能还好点;你现在立个小娃娃,就算他是个天才,也不可能自己拿主意啊,何况你留给他的还是个四处起火的烂摊子?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6 22:10:24 +0800 CST  
但武帝主意已定,也只能硬给刘弗陵找几个保驾护航的。在凋零的朝堂中寻摸了一圈,最后,武帝的视线锁定在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身上。霍光乃是冠军武桓侯霍去病的异母弟,因为哥哥的关系,早年入了京城,在武帝身边做事。此人做事忠厚谨慎——谨慎到什么程度呢?他为官二十多年,每次出入官舍,行走的路线、甚至步数都从来没变过——他的下属们为此还偷偷量过,果然分毫不差。

然而换句话来说,霍光的亮点也仅此而已了,二十多年,只做到九卿中一个不上不下的光禄大夫,看来武帝对他的才能还是心知肚明的。

但对武帝来说,现在忠诚还正是要比才能重要,所以霍光还真算是个不二人选。为了给他个暗示,武帝特意赐给霍光一幅《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像周公一样,辅佐幼主。

下一个要处理的人,恐怕没人能想到。在赐图给霍光后不久,武帝突然找了个由头,把鉤弋夫人赵氏赐死!——赵氏可是刘弗陵的生母,决定立儿子后,却把母亲杀掉,这是什么操作!武帝也知道此举惊世骇俗,后来亲自解释,说“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说白了,一个原因是武帝知道自己挂了以后,赵氏这个正青春年少的小寡妇八成耐不住寂寞,而且到时候她是太后,也没人管得了她。占有欲极强的武帝可受不了死后戴顶绿帽子。当然,更大的理由,刘弗陵年少,赵氏若为太后,掌权的肯定是她。虽说汉家重外戚,但前提是得有制衡,这个制衡通常是皇帝自己来担当——显然刘弗陵至少十年内是没法担起这个责任的,这样还得了!

所以赵氏必须死!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7 21:49:01 +0800 CST  
可笑的是,这本是武帝在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结果四百年后有个异族政权没有领会武帝的精神,而是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结果搞得几届皇帝都没有妈,然而外戚势力照样存在,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二年春二月,武帝病笃,乙丑,诏立刘弗陵为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侍中驸马都尉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武帝在临死前,又开了一个先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遗诏辅政大臣。丁卯,武帝驾崩,享年七十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成为汉朝第三位获得庙号的皇帝。

这位在位五十四的皇帝就这样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武帝在位期间,打击匈奴,解决了困扰汉朝数十年的北方威胁;凿空西域,开拓丝绸之路;开疆拓土,确立了中华核心区的版图。同时,他也是一个大臣撇撇嘴就能砍别人头的残暴者,一个因为神棍的理由就能杀自己全家的神经病,一个对自己的女人们没有丝毫夫妻之情的渣男。

然而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刘彻,都是中国历史上你无法忽视的一个人物。

就是因为这位大帝的存在,“汉”才从一个国号,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称呼。

戊辰,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朝第八任皇帝——汉孝昭皇帝。昭帝由其姐鄂邑公主养育,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这三位就是武帝指定的遗诏辅政大臣,但对整个帝国来说,之前却是名不见经传,可以说是非常陌生的。霍光前面已经介绍了;金日磾也介绍过,此人也是对武帝忠心耿耿,而且匈奴的出身也让他有自知之明,不会有太大的权力欲。

至于上官桀,此君第一次出现是在征大宛,因为军功进入武帝视线。他后来为武帝养马,武帝有次视察时发现马都瘦了,大发雷霆,结果上官桀哭诉说是因为听说圣躬不安,自己忧心皇帝,以致荒废职事。这马屁拍得武帝甚是舒坦,后来武帝就升了上官桀的官,此君也算是武帝的亲信。

于是全天下屏息以待,看看这三位辅政大臣,将带领这个国家走向何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8 22:05:28 +0800 CST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大事记

世宗孝武皇帝天汉三年(前98)
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三月,封禅泰山。
夏,四月,大旱。

四年(前97)
春,遣贰师将军海西侯李广利、强弩都尉路博德、游击将军韩说、因杅将军公孙敖出击匈奴,无功而返。
公孙敖误报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刘彻诛李陵一族,李陵得知后投降匈奴,为右校王。
夏,四月,立皇子刘髆为昌邑王。

太始元年(前96)
匈奴且鞮侯单于死,其长子左贤王继立,为狐鹿姑单于。

二年(前95)
春,杜周卒,以光禄大夫暴胜之为御史大夫。
秋,旱。

三年(前94)
春,皇子刘弗陵生。
江充为水衡都尉,拜为直指绣衣使者,受武帝宠用。

四年(前93)
春,三月,甲申,封禅泰山。

征和元年(前92)
春,三月,赵敬肃王刘彭祖薨,以武始侯刘昌为赵王。
夏,大旱。

二年(前91)
春,正月,丞相葛绎侯公孙贺被诬诅咒皇帝,族灭,巫蛊之祸起。以涿郡太守刘屈氂为左丞相,封澎侯。
夏,武帝赴甘泉宫,江充污蔑太子刘据行巫蛊。
秋,七月,壬午,刘据矫诏,杀江充、按道侯韩说等,发兵。
武帝令刘屈氂率军平乱。
庚寅,刘据兵败,出逃。暴胜之因阻止刘屈氂诛杀放走刘据的田仁,被武帝责骂,惶恐自杀。皇后卫子夫自杀。
壶关三老令狐茂为刘据讼冤。
八月,辛亥,刘据自杀,两皇孙遇害。
癸亥,地震。
九月,以秺侯商丘成为御史大夫。
立刘彭祖幼子刘偃为平干王。

三年(前90)
春,三月,遣李广利、商丘成、重合侯马通出击匈奴。
夏,六月,刘屈氂因诅咒皇帝族灭,李广利受牵连,其家人被捕;李广利欲将功赎罪,冒险深入匈奴,大败,全军覆没,自己投降匈奴。
秋,蝗灾。
高寝郎田千秋为刘据讼冤,武帝感寤,拜田千秋为大鸿胪,诛杀陷害刘据者。

四年(前89)
三月,封禅泰山。癸己,斥罢方士。
丁巳,以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
武帝下轮台罪己诏,改变国策,不再主动出兵。
匈奴人杀李广利。

后元元年(前88)
春,正月,昌邑哀王刘髆薨。
夏,六月,商丘成因祝诅自杀。
侍中仆射马何罗、马通兄弟阴谋作乱,被侍中驸马都尉金日磾阻止。
秋,七月,地震。
武帝欲立刘弗陵为后,杀其生母赵氏。

二年(前87)
春,二月,武帝病笃,后事托付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乙丑,立刘弗陵为皇太子。丙寅,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丁卯,武帝驾崩,享年七十岁。
戊辰,太子即皇帝位,时年八岁,是为汉孝昭皇帝。
三月,甲辰,葬武帝于茂陵。
秋,济北王刘宽有罪自杀。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29 21:57:27 +0800 CST  
一百九十七、辅政大臣

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始元元年(前86)~元凤六年(前75)

昭帝刘弗陵年幼,朝政只能由三个遗诏辅政大臣处理,这种情势对一个政权来说是很不稳固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许多敌对势力都会趁此机会跳出来发难。

首先跳出来的是内部的刺头。上回说过,燕王刘旦作为武帝刘彻在世的最大的儿子,本来觉得这个皇位是自己的,结果却落到刘弗陵那个小屁孩头上;而且霍光又是哪根葱,居然能总领朝政,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当初接到武帝讣告,就借口说这讣告的文书太小,一定是假的,于是派人入京窥伺朝廷。

后来又有诏书下来,说要给刘旦增封一万三千户;刘旦气得当场撕碎诏书——区区一万三千户就想打发我,笑话!全天下都该是我的!于是刘旦就与中山哀王刘昌之子刘长、齐孝王刘将闾之子刘泽串联,准备造个反。他们计划,由刘泽回到齐地的临菑,做掉当地的青州刺史隽不疑,发齐地的兵;而刘旦则在燕国招兵买马,到时候一起发动!

然而,同在齐地的菑川靖王刘建之子缾侯刘成发现了刘泽的阴谋,先行向隽不疑告发。始元元年秋八月,隽不疑逮捕刘泽,通报朝廷。朝廷派人审问,刘泽很快把刘旦供了出来。朝廷不敢怠慢,迅速把刘旦控制了起来。之后,刘泽等人很快被明正典刑,不过霍光等人顾虑到,如果皇帝刚即位一年就诛杀亲叔,可能会引起宗室不安,因此只是把刘旦监视了起来。

这场内部的叛乱就以这样最小的代价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4-30 21:59:27 +0800 CST  
内部有人冒泡,没道理外敌不趁机揩点油,特别是汉朝的宿敌匈奴。——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原来,巧合的是他们内部的权力更迭居然也在同一时间出了问题。匈奴狐鹿孤单于有个异母弟,封为左大都尉,此人在部族中颇有人望,母阏氏担心单于之位将来落到这个小三的儿子手里,竟暗杀掉了左大都尉。左大都尉的胞兄得知真相后,愤而返回部落,与匈奴王庭断绝关系,这为匈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到了始元二年,单于病危,临终传位弟弟右谷蠡王;但他刚死,丁灵王卫律就和颛渠阏氏——也就是单于的未亡人——改了单于的遗命,以阏氏之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左贤王、右谷蠡王不忿,准备投汉,苦于找不到门路,最后欲挟持卢屠王西奔乌孙;卢屠王向单于告发,结果右谷蠡王反咬一口,说是卢屠王自己想投乌孙——结果这位躺枪的卢屠王就被单于给砍了……而左贤王、右谷蠡王趁单于还没回过味来,也跑回了封地。卢屠王的族人则把这两边都视为了仇人。

结果匈奴就分成了单于、左大都尉之兄、左贤王、右谷蠡王、卢屠王部,至少五家势力。本来被汉朝削弱的实力变得更弱,自然也无力再骚扰汉朝。到了始元六年,匈奴更是主动提出和亲,之后的几次骚扰,也都以铩羽而归告终。

所以这段时间匈奴一直很消停,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段时间最活跃的强敌,竟然出在南边——西南夷。始元元年夏,益州郡的夷人造反,当时被水衡都尉吕辟胡击破。四年春,叛乱者死灰复燃,这回吕辟胡没打过,损兵折将,益州郡太守被杀。同年冬朝廷派出大鸿胪田广明平叛。仗直达到五年秋,田广明终于平定叛乱,但朝廷财政上也吃不消了,只好撤掉了儋耳、真番两郡——其中儋耳在海南岛(真番在朝鲜)。七年(元凤元年)春,武都氐人也发动叛乱,朝廷又派出田广明平乱。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5-01 22:07:43 +0800 CST  
武帝当年开拓西南夷,但这些人和汉人血缘、习俗差得有点远,当然不服;加上这些地方又是穷山恶水,于是西南夷继匈奴之后,成为汉朝又一个难缠的对手——实际上中央政权和当地土著在这个地方的博弈,将持续数千年,一直到共和国建立好几年后,这里才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版图。

这几仗下来,打出来个专克西南夷的专家——田广明,后来但凡南边出事,朝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当然,很快也会出现一个专克北方的专家。

这样看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这三驾马车运行的还是不错的。霍光在大政上不含糊,上官桀对于抓落实竟然很有一手,金日磾则在两人之间充当润滑剂,因此三人倒也配合无间,可见武帝还是很会看人的。

但其实没多长时间,这三驾马车就变成了双驾——始元元年秋九月丙子,秺敬侯金日磾薨。缺少了金日磾这个缓冲,霍光与上官桀两人的关系将走向怎样呢?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5-02 21:48:01 +0800 CST  
一百九十八、霍光与上官桀

武帝刘彻之所以要选三个人来当辅政大臣,也不是拍脑袋瞎选的。辅政大臣这种人物,你要给他足够的权力,不然没法“辅”;同时也要确保他始终是“辅”,将来会把权力再交回小皇帝,否则就本末倒置了,所以一定要有制衡。

既然如此,辅政大臣只设一个显然是不行的;设两个的话,这两个人一定会互别苗头,这也违背了前任皇帝的本意;但要是设得太多,一来决策不好做,容易扯皮,二来也必然会拉帮结伙形成小团体。所以一般来说,这种角色以三到五人为最佳。

所以武帝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设了三个辅政大臣,后来也果然运行得不错。

但人算不如天算——明明这三个人年纪差不多,谁能想到,车骑将军秺敬侯金日磾,居然只干了一年,就在始元元年病死了!

铁三角缺了一角,现在只剩下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和左将军安阳侯上官桀两人,他们还能精诚合作吗?

开始几年,由于霍光和上官桀两人在朝中都没有什么威望,为了稳定朝局,他俩必须抱团取暖,所以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霍光休假的时候,都是由上官桀直接代理政务;而且两人之前就是儿女亲家——霍光把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这段时间,可谓是这两位辅政大臣的蜜月期。

但人和人毕竟是不同的,上官桀是靠拍马屁上位的,他对于权力,有着更大的野心。对于现在的权力,他并不甘心在有朝一日还要交回给昭帝刘弗陵,他要让这份权力——即使不是全部也至少是大部分——一直握在自己、或者自己家族的手中。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当外戚!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5-03 22:07:35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