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非常抱歉,前两个月由于工作安排上的变动,频繁地两地来回跑,时间和精力都无法保证连续更新,那些大部头的近代史资料也不好随身携带,只好暂停更新连载了。

最近工作安排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了,业余时间也相对充足些,我就继续写下去,争取每天更新两三千字。不管怎样,这个帖子不会轻易就太监的,我会按计划一直写到1949年,写出一部草根版的近代史话。

期待列位看官继续关注和支持!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风云变幻的近代史!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0 20:09:14 +0800 CST  
@think冬瓜 2011-08-10 22:50:25
个人认为洪教主的人品还是有一定问题,要不然石达开也不会负气出走了。
-----------------------------
确实是这样,前期艰苦创业阶段,大家还能和衷共济,后面就各自心怀鬼胎了。能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自古皆然。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0 23:57:12 +0800 CST  
(26)

【艰险的开局】


拜上帝教信徒的大规模秘密集结终于引起了官府的警惕。

1850年底至1851年初,清军在花洲和金田先后向洪秀全的队伍发起进攻。年仅27岁的文盲山民杨秀清,受命指挥起义军两战两捷,大败清军,初次显露了他的过人天赋。

正式与清军开战以后,各地团营队伍迅速向教主所在地金田汇集,哗啦啦一下子来了一万多人。为了严明纪律,增强战斗力,洪秀全将队伍进行了军事化整编: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另外还单独设立了女兵别营。任命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

同时,号令全军严明军纪:严遵军令,令行禁止,同心合力,不得临阵脱逃;秋毫无犯,不得劫掠百姓财物、焚烧民房,不得私藏财宝,所有财产一律上缴圣库;不得奸邪淫乱。违令者严惩不贷。

之所以罗列这么多条令,是想告诉大家,这支衣衫褴褛的农民起义队伍,从一开始就不是所谓的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拥有规范制度和严明纪律的强有力的军队。而它的对手,清朝的正规军,绿营部队和八旗部队,早已腐化堕落成官霸兵痞,打仗不行,偷奸耍滑吃空饷、欺负老百姓倒是很有一套。

1851年1月11日,正好是洪秀全37岁的生日(按农历算)。集结在金田村的全体团营部队举行隆重的仪式,给洪教主祝寿。洪秀全打出了“太平”的旗号,高调庆祝前不久的军事胜利。史称金田起义,作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正式爆发的开端。

1851年3月23日,岁在辛亥。一个风雷激荡的时代就此点燃。

这一天,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东乡正式登基,称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册立儿子洪天贵为幼主小天王,改农历辛亥年(咸丰元年)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辛亥,这无疑是满清王朝的劫运年份。六十年后的辛亥革命最终埋葬了这个王朝,而坟墓的挖掘正是始于前一个辛亥年——1851年。

虽然太平天国最终败亡,但它客观上促成了湘淮势力的崛起,后来淮军集团又演变成北洋集团,再后来,袁世凯成了北洋集团的头领……

另一条轨迹是,洪秀全的反清故事多年以后鼓舞了一名广东少年,他后来也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他就是孙中山……

辛亥革命的两大主角孙中山和袁世凯,竟然与六十年前的起义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看来,两个辛亥年的故事还真不只是历史的巧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1 19:51:42 +0800 CST  
(27)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辛亥之春,洪秀全用一个非常浅显通俗的国号,来向世人宣誓:我将带领大家创建一个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的人间天国。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美丽新世界啊!

如果仅从国号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宣言来看,洪秀全无疑是中国历史众多农民起义领袖中最伟大、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一位。相比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功利口号,洪秀全的追求和抱负显然要高尚得多。

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时间才能检验誓言的成色。多少痴心恋人的山盟海誓,多少领袖政客的庄严宣誓,最后都成了可笑的谎言。爱情也好,政治也罢,美好的誓言固然很容易打动人心,但还是老祖宗的那句话说得实在:听其言,观其行。

先不说是誓言还是谎言,洪秀全如此高调地登基建国,等于是向爱新觉罗氏的满清王朝公开叫板:我要来夺取你的天下了。想当年朱元璋造反的时候,采取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非常低调,唯恐过早引来元朝官军的关注和重点镇压。

现如今,洪秀全手里刚有点本钱,连一座县城都还没占据,就敢登基建国,虽说气魄非凡,但确实也有点冲动了。

一般来讲,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次也不例外。清廷很快就作出了热情的回应——调兵遣将进行更大规模的镇压。

在清军的围剿下,太平军的局势一度非常严峻,大本营紫荆山也丢了,被清军追得四处流窜,粮食给养非常短缺。半年后的9月25日,太平军攻占了永安州城,这是起义以来攻占的第一座城市。好不容易占了座小城池,太平军一边据城坚守,一边休整,一呆就是半年之久。

在永安,洪秀全再次做出了大手笔的举动:下诏封王。封杨秀清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封萧朝贵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封冯云山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封韦昌辉为北王,管治北方各国;封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诸王,俱受东王节制。

刚占据一个小小的州城,还被清军四面合围,却依然可以分封诸王管治四方万国。洪天王你这是给兄弟们画饼充饥呢?还是想东南西北凑一桌打麻将?不带这么玩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论功行赏排座次,对于激励属下、团结队伍、稳固军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作为老大,洪秀全显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封给老二杨秀清的权力有点过头了,内讧的隐患就此埋下。

从此,太平天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奇怪的领导体制,天王越来越少亲自处理军政要务,而是开始纵欲享乐(此时他已拥有36名后妃娘娘),东王则成为实际上的太平军统帅,发号施令,实权越来越大。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权力失衡,向来是大忌。只是目前忙于应付清军,大家暂时还能相安无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1 19:57:07 +0800 CST  
(28)


1852年4月,太平军在杨秀清的组织指挥下,顺利从永安突围,先后两次大败尾追的清军,并攻占全州,准备进军湖南。然而,太平军很快就遭受了重大损失,先是南王冯云山中炮负重伤,然后又在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的伏击,队伍伤亡不小,冯云山也因伤势恶化而死。

太平军被迫改变进军路线,袭取湖南道州,并在此驻留休整了两月。此时的太平军,士气低落,士兵们怀念广西故土,受挫之后更是思乡情切,一时间军心动摇。高层将领对于下一步的行动也是意见不一,不少人主张杀回广西老家,还有人主张进军四川,莫衷一是。

大家争吵不休,杨秀清却一脸严肃,神色凝重。东王一发话,大家顿时安静下来:

“我们已骑上虎背,岂能再顾恋乡土?杀回广西就是死路一条!如今之策,唯有北上进军两湖,全力招兵买马壮大队伍。然后顺江东下,据金陵(今南京)为都城,再遣将领兵北伐,必能覆灭清廷,夺取天下!”

听了东王一番训示,大家纷纷点头称是,洪秀全也表示赞同。正是杨秀清的高瞻远瞩,力排众议,让全军上下统一了战略目标,军心也稳定下来。太平军从此走出了山重水复的困境,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大发展时期。

不久后,太平军一举攻占湘南重镇郴州,兵锋直指省城长沙。大灾连年后的湘南地区,众多的贫苦民众如一堆干柴,呼啦一下子就被起义的太平军点燃,纷纷加入队伍。

说起来,湖南这个地方对于太平天国的命运起伏还真是有意思。太平军1852年6月刚进入湖南时,顶多万把人的队伍,被清军追得四处流窜,还刚刚打了大败仗;而到当年底撤离湖南进军武昌时,半年左右的时间,太平军的队伍已迅猛壮大到十万余人。

另外,太平军还在湖南收获了特种部队。在郴州,数千煤矿工人参加太平军,组建成“土营”部队,特别善于挖地道炸城墙,在以后的攻城战斗中大显神威;在岳阳,大批船夫渔民携带上万船只加入太平军,组建成水师部队,其水战实力非常强悍。

达到这样的兵力,清廷再想要扑灭,难度就相当大了。因此,太平天国虽兴起于广西,却壮大于湖南,三湘子弟踊跃参军,功不可没。

然而,湖南很快又成了太平天国的噩梦。一年多后,湖南人曾国藩组建湘军,从此成为太平军的苦主和劲敌。

湘军士兵基本上都是湖南的贫苦农民组成的,太平军中也有很多是来自湖南的贫民。都是湖南老乡,都是劳苦大众,双方流血厮杀,成就的却是洪天王的骄奢淫逸,还有曾侯爷的赫赫功勋。

一将功成万骨枯,贫苦百姓们期盼的天国却从未出现。可悲,可叹。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1 20:01:04 +0800 CST  
(29)

攻占郴州后不久,太平军得知长沙防守空虚,于是决定派西王萧朝贵及两名骁将林凤翔、李开芳率领一支千余人的精锐先遣队,从小路奔袭长沙。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阵前指挥攻城的萧朝贵,被守城清军发射的一发炮弹击中,惨烈归西。先遣队也受到顽强阻击,进攻受挫。

洪杨等惊闻前方战事失利,决定撤离郴州,全军北上,合力攻打长沙。长沙是湖南省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咸丰帝听说长沙告急,急调向荣、和春、江忠源等多路人马增援。

一时间,长沙城内外聚集了数万军队,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太平军兵临城下,在城南安营扎寨。一天傍晚时分,洪杨等头头们正在中军大帐里商议攻城策略,突然一名卫兵来报:大营外有一人前来求见,声称一定要面见天王,献上奇谋良策。洪秀全大喜:莫不是来献攻城良计的吧?快带他进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以当今诸葛亮自居的湘阴隐士左宗棠。

话说左宗棠这几年一直蛰伏在湘阴老家,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自得其乐。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无欲无求的恬淡隐士,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一直在关注着天下大势,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辛亥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很快就触动了左宗棠的神经。他平时跟湖南官场联系密切,太平军的情况和动向他自然能较快了解和掌握。不久,太平军进入湖南,这让左宗棠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境地。他为何左右为难呢?

原来,湖南巡抚张亮基为了抗击太平军四处招揽人才,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郭嵩焘、江忠源等人极力劝说左宗棠出山建功立业,并多次向张亮基举荐左的非凡才具,张亮基也很快写信盛情邀请左宗棠出山相助。可左宗棠却对此犹豫不决,几番推辞。

堂堂一省巡抚对一名布衣举人盛情相邀,求贤若渴,你左宗棠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难不成也像当年诸葛亮那样摆架子装矜持,非得让人家学刘皇叔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左宗棠还没有选好阵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2 19:32:46 +0800 CST  
(30)

虽说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郭嵩焘、江忠源等都是官府之人,亲家陶澍、贺熙龄的家族更是官宦豪门,但他自己对满清王朝并无好感。眼看着朝政混乱,官场腐败,对外屈膝妥协,对内搜刮无度,各地暴动纷起,国事败坏至此,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左宗棠怎能不痛心疾首?再加上早年科举失利,他早就对朝廷心存异志了。

如今,太平天国举起反清大旗,发表了三篇讨清檄文,势头迅猛,天下骚动。左宗棠不会不心动:若能一举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建立一个清正开明、励精图治的汉人政权,岂不是国之大幸?

但左宗棠非常谨慎,他虽然有意投入反清大潮中,但对太平军的内部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它能否成功推翻清廷没有把握。要是贸然去投,一旦造反失败,恐有灭族之祸。

思虑再三,左宗棠决定秘密前往太平军军营一探究竟,看看那些造反的头头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其才品抱负如何,是否对自己胃口,自己能否得到赏识和重用,一展自己抱负和平生所学。

夜幕降临,星光闪闪,左宗棠在卫兵的引导下昂首走进了中军大帐。

好几个时辰过去了……

晓风残月,东方微白。荒郊野外的小路上,左宗棠气喘吁吁地疾走着,心里庆幸自己好不容易从军营里脱身溜了出来。他一边疾走一边回想着这一晚上的见闻和经历,不时摇头苦笑:

通过交谈和观察,自己很快就对几位太平军头领有了大致的认识和判断。洪秀全虽号为天王,对自己也表现出一定的礼贤下士姿态,然而才具见识平平,似乎不足以统领大局,匡正天下。东王杨秀清年轻气盛,很有主见,但却粗鄙独断,很难听进去不同意见。翼王石达开倒是谈吐不俗,文韬武略不同凡响。韦昌辉等其他人则没表现出什么特别之处来。

想来这一晚上自己提出了不少军政策略,却很少获得认同和共鸣。特别是在如何对待儒家传统道德文化上,双方分歧严重。

太平天国独尊拜上帝教,大军所过之处,文庙、学宫、孔子牌位等几乎被毁坏殆尽。“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的名教之祸,引起广大读书人的强烈反感和抗拒。对此,自己认为太平军这样做将会把广大读书人都推到满清王朝那一边,为避免树敌过多,建议尽快改变毁儒政策,以收天下士人之心。

洪天王却对这一建议非常反感,反而当场给自己灌输异教思想,难不成想把自己也感化成信徒?可笑之极!

此外,自己也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间依稀感觉到,天王威望不够,而东王权威似有冲主之嫌。这样的权力架构藏有内讧隐患。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还有,会谈结束后他们竟然在帐内大摆筵席,美女们翩翩起舞,洪杨等人左手拥着美人,右手端着酒杯,恣意放浪。大业才刚刚开始,就纵情酒色沉迷享乐,且不说进取心可疑,也不怕寒了外面广大将士们的心?

这样的统帅,这样的队伍,何以成大事,何以平天下?自己若投之,岂不误了终身?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瞅个机会赶紧溜走为妙……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2 19:36:20 +0800 CST  
(31)

就这样,晚清两大主角左宗棠和洪秀全最终擦肩而过。而太平天国也因没有听取左宗棠的劝告停止毁儒政策,最终与天下士人之心擦肩而过。

这里面有一个背景。之前,太平天国在刚进入湖南时连续发布了三篇讨清檄文,揭露和声讨满清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并号召广大汉人起来响应反清起义。这些檄文原本是很有号召力的,然而太平军的毁儒政策,却让人心向背变得微妙起来。

要知道,中华儒家道统已传承了近两千年,民族文化的心理惯性是非常强大的。当初满清入关,要不是明智地主动尊崇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道统,并积极开科取士,从精神上和现实利益上讨好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很难想象它能那么快建立全国性政权并统治那么久,很可能跟元朝一样几十年就挂了。

遗憾的是,洪秀全就没有那样的觉悟和智慧,他全然不理会儒家道统背后的社会力量和利益诉求(科举功名),想仅凭自己鼓捣出来的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就能忽悠天下所有人对自己俯首帖耳顶礼膜拜,也太异想天开了。

事实上,那些加入太平军的人基本上都是贫苦百姓,他们若不是被压迫得太狠,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不会铤而走险跟着去造反呢。至于是拜上帝教还是明教、白莲教什么的,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而除了太平军路过地区的部分贫苦百姓和一些反清会党,全国大部分汉人并没有积极响应这次反清起义,特别是中上阶层和广大读书人,反而比较敌视太平军(当然这里面也有地主阶层惧怕农民起义等因素)。

反清却反出这样的效果,很有讽刺意味吧。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2 19:38:07 +0800 CST  
(32)
【彪悍的师爷】

再说左宗棠自从对太平军死心后,一时间内心非常纠结。

值此天下大乱之际,继续隐居田园吧,心有不甘,建功立业的雄心在不停地驱动着自己。而眼下要想建功立业,最好的平台还是清廷这一边。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内心深处的反清之志就很难实现了……罢罢罢,还是先出山再说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至于以后的路,谁也说不准。

左宗棠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接受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担任他的幕僚。

这幕僚俗称师爷,是主官以私人名义聘用的智囊和参谋,一般并无官衔,不在官府编制之内。先秦时期盛行的门客舍人,估计就是幕僚的起源。此后历代都有发展,到了清代,师爷这一职业非常活跃,上自督抚,下至州县,都聘请师爷佐理政府事务。

有趣的是,左师爷可不仅仅是帮着张巡抚佐理事务。刚一入幕,巡抚大人就明确表示,一切军政要务都听从左宗棠决策定夺,让他放手做事,自己全力支持,绝不掣肘。左师爷也毫不客套,大包大揽总理湖南军政要务,卷起袖子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任由师爷从参谋变成主帅,而自己反倒成了橡皮图章,似乎只负责盖巡抚大印就行了。这张亮基脑子没出问题吧?

其实张亮基一点都不傻。眼下正是战争时期,情况危急,一旦长沙被太平军攻破,别说巡抚大印,自己脑袋都保不住。左宗棠的领导组织能力比自己强得多,也很懂军事,但做事一向独断专行,不喜欢别人干预。既然这样,要想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最好就是放手让他主持大局,处理各种要务。

这样一来,张亮基自己不仅落得一身轻松,巡抚的官位也坐着舒舒服服。而且一旦立功,皇上嘉奖提拔的还是他自己。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3 19:10:25 +0800 CST  
(33)

张巡抚乐于放权,左师爷自然干劲十足,发号施令,拍板定夺,俨然一副巡抚派头。他倒是很享受这种威风的感觉,可衙门里一些官员就感觉很不爽了:

你也就一小小的师爷,没有任何官品,凭什么在我们这些朝廷命官面前吆三喝四、指手画脚?整天狂傲得没边,还真把自己当巡抚啦?

不过,左宗棠的彪悍性格和牛脾气可不是好惹的,再说张巡抚全力支持他主持工作,那些不爽的官员们也没辙,只能私下嘀咕抱怨。

此时的长沙城,正遭受太平军的猛烈攻击。左宗棠出山正好是火线救急,他和江忠源一道亲临一线指挥,日夜巡防,多次打退太平军的攻城。

眼看攻城屡屡受阻,杨秀清于是下令太平军的土营悄悄向城墙底下挖地道,一旦挖到墙基,就可以埋炸药炸开城墙。要说这招也够阴狠的,太平军此后就用这个办法攻破了多座城池。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很不幸,碰到难缠的对手了。

左宗棠在城墙上巡防视察时,很快就发现了太平军的企图,于是他也来个见招拆招:派兵在城墙内侧挖坑,再半埋上几口大水缸,然后找几个听觉特别敏锐的瞎子蹲在里面,用耳朵贴在缸壁听外头太平军的掘土动静。听出方位后,就从城内向城外对挖地道,一旦挖穿,立即向地道放毒烟灌粪便,生生将太平军的工兵们熏出去。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左宗棠不仅有雄才大略,也精通这些旁门左道的小计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就在这烽火连天的长沙城,四十岁的左宗棠以一个巡抚师爷的身份起步,终于开启了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传奇人生。

长沙城池坚固守卫严密,在加上城外还有向荣、和春等数万清军策应牵制,太平军占不了便宜,竟与清军胶着对峙了一个多月。眼看这样下去很可能会陷入清军的反包围,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分析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撤围北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3 19:12:27 +0800 CST  
(34)
【狂飙突进】

树挪死,人挪活。

在长沙城下久久打不开局面的太平军,撤围北上后随即迎来了狂飙突进的大好时期:1852年12月,太平军接连攻占宁乡、益阳、岳阳,随后水陆并进顺江而下,于1853年1月12日攻破武昌。

武昌是华中重镇、湖广总督驻地、湖北省会,这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打下的第一座省城,第一座繁华的大城市。洪天王再次广选美女充实后宫,日子过得相当滋润,都有点不想走了。好在杨秀清此时进取心还没消退,他提醒天王不能贪恋享乐,要早日顺江东下,定都南京。

此时洪秀全却又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想北上河南,定都中原。

杨秀清一听头就大了。几年相处,他非常了解洪天王满脑子的宗教幻想。在洪秀全看来,中原乃天下的中央,唯有占据中原建立基业,才算是做了天下万国的王。其实当初分封东南西北诸王,就反映出他那“天王居中央”的幼稚情结。

我们稍一分析,就可以看出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战略眼光的差距:

其实那时河南中原地区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了,我国的经济重心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开始南移至江浙一带,这里粮食和赋税的贡献比重最大,所以才会有隋朝大运河以及后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明朝从南京迁都北京,主要是出于军事边防上的考虑,但依然对京杭大运河的南粮北运非常依赖。

太平天国若不想等打下北京再定都,最好的选择就是据南京为都。南京周边的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物产富饶,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赋税充足,先占据这一带不仅有利于壮大己方的实力,而且这样一来也断了清廷最大一块税源,可谓一举两得。

再从军事上考虑,此时太平军的水师很强大,顺江东下正好能发挥己方优势,而此时北上攻打河南则完全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因为清廷的骑兵部队在平原作战优势巨大。定都南京有长江天险可守,而定都中原,不管是洛阳、开封还是其他城市,都无险可守,很难应付清军四面八方的军事攻击。

两人在定都问题上意见不一,最后杨秀清使出“天父下凡”的绝招(后面会介绍这一招数的来历),代言上帝天父旨意:顺江东下,定都南京。定都之争就此结束。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3 19:16:16 +0800 CST  
(35)

太平军占领武昌不到一个月,就于当年2月9日全军开拔顺江东下。近二十万水陆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江面上舟船连绵十余里,旌旗如云,帆樯蔽天,浩浩荡荡杀向南京,场面非常壮观。

迎着江风,船头上的洪秀全豪情万丈,好不得意。好好享受吧,以后这种顺风顺水、畅快淋漓的好日子可不多见了。

由于太平军进军迅猛,清军根本来不及在长江中下游建立强有力的防御体系,防守相当虚弱。一代不世出之名将——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锋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2月18日,占领江西九江;
2月24日,攻克安徽省府安庆,杀安徽巡抚蒋文庆;
2月28日,攻占安徽铜陵;
3月8日,兵临南京城下;
3月19日,攻破南京城,杀两江总督陆建瀛;
3月20日,攻入南京内城(满城),杀江宁将军祥厚,完全占领南京。

短短一个多月,太平军就从武昌打到南京,其生猛强悍自是不假,不过它的对手——清军似乎也太不经打了,简直不堪一击,难道都是草扎纸糊的不成?

当时清朝的常备军共有80余万,其中八旗兵约20万,一半驻防京师,一半驻防全国各战略要地;绿营兵约60万,基本上由汉人组成,除1万人驻京师外,其他分散驻守于各行省的城池关卡。

清军总兵力看起来不少,但驻防过于分散零碎,一旦有战事,调动增援又十分缓慢,因此在面对太平军的集中攻击时,往往人数上处于劣势。
另外,此时清军上下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腐败退化很严重。军官们养尊处优,忙于捞钱吃喝嫖赌抽,克扣军饷甚至虚报兵额吃空饷的情况比比皆是。士兵们收入低下,为维持生计,不得不私下替人打工或做小本生意,训练极其松弛。这样的军队,也就欺负吓唬一下老百姓,战斗力可想而知。

洪秀全,上天给了你这么好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好好把握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3 19:18:13 +0800 CST  
@只为你2011HXB 2011-08-13 22:14:24
每天下班都来快看帖
-----------------------------
感动啊,谢谢关注!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4 14:50:53 +0800 CST  
(36)
【历史重演?】

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都城,正式建立起稳定的政权,与满清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遥想十年前,洪秀全第四次考秀才落第,愤愤不平,立志要当皇帝,要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当时没人理会他的狂语,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至少敢于尝试,敢于为了这个远在天边的目标而努力行动。

十年间,洪秀全从传教到起义,之后带着队伍一路辗转拼杀,历经艰难险阻,虽然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他做得并不算好,但他还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与历朝历代那些刚一冒头就被拍死的草根造反者相比,他很幸运。

成者为王败者寇,39岁的洪秀全,总算成功了。不,确切地说,他只成功了一半,北边的咸丰帝此时还稳稳坐在皇位上呢。

有道是一国不容二主,一个是北京城里的满清王朝咸丰帝,一个是天京城里的太平天国洪天王,两人当然不会和平共处,都想致对方于死地。

太平天国刚定都南京,清军就来了个南北合围:

从广西一路尾随而来的跟屁虫向荣,带着约17000名绿营兵在南京郊外的孝陵卫一带驻扎,此为江南大营;钦差大臣琦善率两万余名八旗兵驻扎在扬州附近,此为江北大营。

不知道咸丰帝是怎么想的,他难道指望这不到四万人的清军合围剿灭十几万生猛的太平军?参照清军之前的表现,这无疑是白日做梦。

这种军事部署显然给了太平天国巨大的机会:若是太平军集中优势兵力,一口吃掉这四万清军(至少可以击溃),然后顺势占领富饶的江浙一带,发榜安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等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后,再派大军北伐,天下可得也!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4 19:42:59 +0800 CST  
(37)

然而,洪秀全这边采取的对策也相当令人费解。

首先,兵力明显占优势的太平军竟然坐视四万清军在天京城外安营扎寨,双方都立足防御,似乎成了和睦相处的邻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现在鼻子底下就是敌军大营,洪天王还真沉得住气。

面对富得流油且防守空虚的江浙一带,特别是号称人间天堂的苏州、杭州,还有当时已初显繁华的东方大港上海,太平军竟然表现得非常节制,只是稍稍向南京外围扩张了一点点,分兵占领江南的镇江和江北的扬州,达到拱卫都城的目的后,就停下进攻止步不前了。

天赐不取,必受其咎。

近在眼前的肥肉放着不吃,却先要去啃千里之外的硬骨头。1853年5月13日,太平天国以骁将林凤翔、李开芳为主将,统率两万多名太平军精锐,出征北伐,目标直指满清王朝的都城——北京。

太平军此次北伐的策略相当明确:派出精锐彪悍的先锋部队,迅猛突击,尽量不与各地防御的清军过多纠缠,不要后方,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记得,大约五百年前,准确来说是在1367年,也是在这座城市,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剑指大都。

同样是新兴的区域性汉人政权,同样是出兵讨伐腐朽没落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政权,同样是由南向北进行统一战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这一次历史能够重演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4 19:47:47 +0800 CST  
(38)

话说太平军这两万多精锐的北伐部队,一路快速掠过安徽,挺进河南,攻占豫东重镇归德府(今商丘市),准备在此北渡黄河,取道山东北上。清廷赶忙在黄河北岸严密布防,并且拖走了附近的全部船只。

见此不利情形,太平军并未选择强渡,转而向西一路杀去,最终在防守薄弱的巩县顺利渡过黄河天险,趁势进逼豫北重镇怀庆府(今沁阳市)。此地已距离直隶(今河北)不远了,咸丰帝急忙调集六万多名清军驰援怀庆,太平军多次攻城受阻。

本着不与设防清军过多纠缠的战略方针,太平军再次表演了虚虚实实、声东击西、灵活多变的进军行动:

先是出于意料地从济源杀入山西,一路连克绛县、平阳、洪洞、潞城等地,然后突然又折回河南。不等清军回过神来,旋即从河南攻入直隶,一路北上,连克任县、赵州、藁城、深州、献县、沧州。10月29日,太平军前锋兵临天津城下。

精彩,太精彩了!

仅仅半年时间,仅有两万多兵力的太平军北伐部队,千里大跃进,一路牵着敌人鼻子走。清军全力围追堵截,却被对手飘忽不定的进军路线给折腾得头晕脑胀,狼狈不堪。兵法之妙,被林凤翔、李开芳演绎得如此精彩,完全可以当做一个千里突击的经典军事案例。

天津紧挨着北京,听说太平军即将杀到,京城上下,从咸丰帝到王公大臣一片惶恐,平民百姓也是人心浮动,一些富商甚至开始逃离了。入关二百多年来,满清王朝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严峻的局面。

难道,真的是气数已尽,天下即将改朝换代?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4 19:50:16 +0800 CST  
@瀚海箫声 2011-08-14 19:47:11
拜读
-----------------------------
多谢支持!拜读不敢当,业余爱好,闲聊历史,顺便作些个人思考而已。若有兴趣,欢迎多多交流讨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4 20:00:10 +0800 CST  
@只为你2011HXB 2011-08-14 22:20:55
楼主可以把事件叙述得详细点会更加有嚼劲,
-----------------------------
嗯,自己确实感觉有些地方过于单薄干瘪,第一次写这样的长篇,经验不够啊呵呵,不管怎么样,尽力而为吧。谢谢你的建议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5 20:13:22 +0800 CST  
(39)

然而,太平军却最终功亏一篑了。败局其实从北伐一开始就已埋下。

杀到天津城下的太平军,遇到了北伐以来的最大险境:命悬一线的清廷,拼命调集十万多清军阻截围攻太平军,双方兵力对比严重失衡;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冬季来临,太平军将士多为南方人,非常不适应北方的严寒天气,同时由于孤军深入,粮食后勤的供应也出现严重困难……

十万清军围攻,饥寒交迫,太平军力战三月之久,伤亡不小,最终不得不后撤到直隶阜城固守待援。这一撤,太平军就再也没有打回来。宏伟壮丽的北京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中剪影。虽然,曾经离得那么近,似乎触手可及……

后撤待援固然很遗憾,但很快,连这种遗憾都变得奢侈,因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残酷的结局。

这边太平军北伐将士在翘首以待援兵的到来,那边天京先后派出的两批援军却一点都不给力,他们在北援途中先后受挫南撤,压根就没有和北伐部队会合。

一直见不到援军影子的北伐将士们,就此陷入了重重包围、外无援兵、内缺给养的绝境。即使面临这样的绝境,他们还是和十倍之敌整整相持了近一年之久。

1855年6月,历时两年多,转战五千余里的太平军北伐部队迎来了悲壮的结局:全军覆没。林凤翔、李开芳先后被俘,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为什么五百年前朱元璋能够北伐成功,而五百年后洪秀全的北伐却惨遭失败呢?仅仅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命中注定的运数?

当然,这里面应该有很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我们仅从军事战略因素来看,洪秀全(包括杨秀清)的水平比朱元璋逊色多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5 20:18:22 +0800 CST  
(40)

首先是选择北伐的时机不对。太平天国刚打下南京,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就扎在眼皮底下,富饶的江浙一带还未夺取,根本没有多少战略腹地,财源兵源都不足,新创的政权还很虚弱。

这个时候,立足都城向周边富饶地区拓展腹地才是最佳选择,等到政权巩固了,才有足够的力量去灭掉对手。相比之下,朱元璋当年开始北伐时,已经灭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强大的对手,稳稳占据了江浙和湖广一带,兵精粮足,强将如云,北伐灭元已是势在必得。

另外,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也太过轻敌。虽说此前清军表现得不堪一击,但仅仅派遣两万多军队就想千里奔袭打下北京城,也太不把对手当回事了。

前面提到,各地清军驻防分散是造成太平军一路狂飙突进的重要原因,但京城却有十万八旗精锐驻守,京畿附近还有重兵囤积,这可是个硬骨头。满清王朝再怎么昏庸,对自己都城的防卫还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说,太平军北伐的奔袭战略貌似精彩,前期也确实实现了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的作战效果,但这也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

行百里者半九十。别看太平军仅仅半年就杀到天津城下,京师震动,关键的硬仗还在后头。事实上,在清廷调集十几万重兵阻截围攻后,太平军连看一眼北京城楼的机会都没有了。

孤军深入,不要后方,这种打法不是说不可取,但关键还要靠后续援兵的接应。而太平天国对北伐军的接应却相当不给力。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相比起来,当年徐达、常遇春的北伐战略就要稳妥得多。两位名将率领大军先攻占山东,然后接着攻占河南,步步为营,等夺取这两块战略要地后,才开始大举杀向元大都。丢失了山东河南,元朝就大势已去了,覆灭是迟早的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15 20:25:19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