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正文(215)





1912年1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上海乘火车前往南京赴任。
途经沪宁沿线各地车站,兴高采烈的新时代国民,纷纷热情迎送围观孙中山,并高呼共和万岁。
南京城内,更是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喜气洋洋。
大家都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46岁的孙大总统,究竟有着怎样的风采。
当晚十点,孙中山在庄严的就职典礼上,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会上还申令颁布: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纪年,启用中华民国纪年,同时采用公历纪日月,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这次就职典礼,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孙中山回国才短短几天功夫,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荣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
这让袁世凯大为恼火:
南北双方刚刚达成的协议墨迹未干,都说大总统之位非我莫属,现在却又让那姓孙的当选,你们这不是耍我吗?
感觉受到愚弄的袁世凯,开始发飙了:
他先是致电唐绍仪,指责他越权商定共和政体,同时表示中止南北和谈,拒不承认此前达成的协议,也不承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随后,袁世凯又授意段祺瑞、冯国璋等数十名北洋高级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共和,声称要重新开战讨伐革命军。
这样一来,南北和谈陷入僵局,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
其实,袁世凯误会了,南方阵营根本无意愚弄他,因为他们没有实力这样做。
他们之所以迅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想造成共和政体已经成立的既成事实,迫使袁世凯加速倒清反正。
至于临时大总统之位,南方阵营多次致电袁世凯,以澄清误会:
他们只是打算推选孙中山就任总统过渡一段时间而已,只要袁世凯能逼迫清帝退位,到时候总统之位仍然非他莫属,孙中山自会让位。
那么,孙中山本人对此是什么态度呢?
不难猜测,他的内心反应非常复杂。
一方面,作为一个怀有雄心壮志的革命领袖,孙中山肯定希望,自己能长期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今后的共和事业大展宏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并不甘心让位。这是人之常情,并非权欲薰心争夺名位。
功成不必自居,固然是高风亮节。而勇于担当大任,同样难能可贵。
另一方面,迫于多方压力,孙中山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过渡总统的现实。
首先是来自南方阵营的内部压力。
自从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南方阵营越来越觉得,本方的革命军根本不是袁世凯麾下北洋军的对手。
他们要想尽快推翻清廷,同时早日结束战争,减少战祸,最好的办法就是策反袁世凯倒戈。
而为了能成功策反袁世凯,就必须用总统之位拉拢他。
对于这一点,南方阵营中,不仅黎元洪、程德全、张謇、汤化龙、汤寿潜等旧官僚和立宪派大佬认同,就连黄兴、宋教仁、汪精卫等同盟会高层人物也认同。
虽然孙中山刚回国不久,南方阵营很快就选举他担任临时大总统,但大家表态在先:
孙先生暂且就任,先过渡一下,一旦袁世凯倒清反正,总统之位还得让给他,委屈您了。
如果孙中山不同意让位,那些反对者就会指责他眷念权位,为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其次是来自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列强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气数将尽,便决定换马:
抛弃清政府,转而扶持袁世凯作为他们在华利益的新代理人。
南北和谈开始后,列强政府通过驻华公使,以及知名驻华记者莫理循等人,公开告诫革命党人:
只有让袁世凯当大总统,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在内外压力之下,甚至就连孙中山自己也认同这样做,不管他甘不甘心。
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很快就致电袁世凯,澄清误会,并公开表态:
如果袁世凯能推翻清廷,赞同共和政体,自己就会随即辞职,将总统之位让给他,决不食言。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21 23:10:47 +0800 CST  
正文(216)





在得到中国民国临时政府和孙中山本人的明确承诺后,袁世凯的态度迅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收回了之前对南方革命军的开战威胁,同时加快了逼迫清帝退位的步伐。
当然,袁世凯家族世受清朝皇恩,碍于脸面,他不便于自己出面直接赤裸裸地威逼清廷。
刚开始,袁世凯先是假惺惺地把全国形势的严峻性,以及清室是否顺应民意赞同共和的利害关系,抛给朝廷讨论。
裕隆太后和溥仪小皇帝根本没主见,只好问大臣们怎么办。
袁世凯的心腹部下,如赵秉钧、梁士诒、胡惟德等人,当然顺着袁的意思说:
若赞同共和,可以确保皇室的优待条件,若不妥协,则有灭族之祸。
至于满族大臣,特别是皇室亲贵,除了奕劻等少数人主张接受共和外,良弼、铁良、溥伟、载沣、载泽等皇室少壮亲贵,也就是所谓的宗社党人,都极力反对清帝退位。
1912年1月19日,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发布宣言:
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眼看这些清室少壮亲贵不见棺材不落泪,袁世凯干脆再加把火。
1月26日,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段祺瑞领衔前线46名北洋高级将领,联名通电清廷,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刚好在这一天,爱新觉罗王朝最后一根栋梁,宗社党首领良弼,在下班回家路上,被革命党人彭家珍投掷炸弹行刺,当场炸成重伤,两天后身亡。
良弼被刺杀身亡,极大震动了满清皇室。
大批皇室亲贵顿成惊弓之鸟,失魂落魄,纷纷逃离京城,躲进天津、大连、青岛等地的外国租界以求保命,干脆做起了寓公。
2月5日,袁世凯指使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再发通电,言辞之间杀气腾腾:
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致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裕隆太后以及那些死硬的皇室亲贵们,彻底慌了神,终于决定妥协,答应清帝退位,接受共和政体。
在商定了清帝退位后皇室的优待条件后,1912年2月12日(农历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裕隆太后终于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次日,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当即践行诺言,向南京临时参议院上呈辞职书,同时举荐袁世凯继任。
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选举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刚当上总统的第二天,袁世凯在自己的官邸,公开举行了一个剪辫子仪式,并留影纪念。
辫子落地的那一刻,袁世凯哈哈大笑,部下从未见过他如此高兴过。
随后,袁大总统下令,自1912年大年初一(2月18日)起,全国所有官吏和军人一律剪掉辫子,以示咸与维新,喜庆共和。
短短几天之内,清帝退位,孙中山践行承诺辞职,袁世凯如愿以偿当上大总统。
这一切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一样。
如果仅就目前而言,这无疑是个多方共赢的结局。
对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来说,他们自发动武昌起义后,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颠覆清廷建立民国的伟大目标。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在没有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且还不用背负篡位骂名。
对于满清皇室来说,他们没有像有些垮台的中外王朝那样惨遭灭族之祸,而且还得到了非常优越的优待条件。
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广大民众来说,这样一场重大的政权更迭与历史革命,竟然没有引发烽火连天、生灵涂炭的大规模战祸惨剧,几乎波澜不惊地完成了新旧时代的更替,他们真的很幸运。
应该说,这次南北议和的过程中,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集团,还有满清皇室,三方总体上是在和平博弈。
大家相互妥协让步之后,达成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政治斗争之共赢典范。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向来都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博弈,妥协,共赢,这些是中国政治基因中极为稀缺的宝贵理念。
如果从此以后,袁世凯与孙中山两大阵营,能够诚信共事,面对理念分歧与利益矛盾,能够理性寻求妥协共赢的解决办法,那么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将会一片光明。
这个国家亿万人民的福祉,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遗憾的是,这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21 23:11:40 +0800 CST  
民国这段文字我做了几次大幅度修改,再加上最近特别忙,导致迟迟没有连载更新,抱歉!

希望今后能尽可能保证连贯更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21 23:19:19 +0800 CST  
正文(217)


第十七章 辛亥风雷

第六节 【帝制终结】




在辛亥年的年终岁尾,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的满清王朝,这一次没有熬过凛冬,没有等来春天,最终还是倒在了这个命中注定的劫运年份上。
这封诏书,不仅意味着统治中国267年的满清王朝正式灭亡,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自秦始皇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正式终结。
人类历史上,能延续两千多年的制度很少见。
因此,在这里值得为中国的皇帝制度总结几句,权当是墓志铭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并为自己创建了皇帝这个前无古人的尊号。
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专制独裁、中央集权的帝国政治制度。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中国自秦朝开始,就已经告别了封建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
因为“封建”一词的本意,是指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等大小贵族,让他们封土建国,成为各自国土上的封建君主,而这些国君有效忠天子的义务。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原先战国时代秦国成功实行的郡县制度,推广至全部国土,取消了落后僵化的分封诸侯之封建制度。
此后,中华帝国虽然历经朝代更迭,但生命力很顽强,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这无疑是人类政治史上的奇迹。
对比一下就知道差距了: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和中华帝国同属古代性质的帝国,其寿命都没有中华帝国长久。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中国的帝国政治制度,自从公元前221年创建以来,直到公元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百余年,欧美先后创建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之前,这期间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全世界最先进的政治制度,跟中国有关系?
对,你没看错!
中国也有让人家羡慕咱们先进政治制度的时候,而且长达近两千年!
大家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过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吗?
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关于公主的故事?
为什么人家欧洲古时候,会有那么多公主呢?
原来,中世纪的欧洲,大小王国林立,还有各种公爵、伯爵等大小贵族。
王国贵族多,公主自然就多。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有公主梦,要么是想当公主,要么是想娶公主。
但说实话,公主多了真的不好。
公主多,就意味着王国多,贵族多。
古代王国多,就意味着会经常发生战争,而且关卡林立,市场割裂,这会让平民百姓痛苦不堪,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古代贵族多,就意味着社会等级森严,阶层固化,贫富分化,这同样会让平民百姓痛苦不堪,会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着极其类似的上述社会症结。
幸运的是,后来中国创建的一整套帝国政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郡县制度和科举制度,大大缓解了这些症结:
秦朝和汉朝,郡县制度向全国大力推广,并最终基本取代了贵族分封制度(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郡县制度的全面确立,使得中国的皇帝有权任免官员,来治理地方各级行政区域。
从此,中国的大小贵族们,再也没有领地统治权了。
尽管如此,世袭贵族们仍然垄断着主要官职,社会等级愈发森严,政治生态越来越僵化,死气沉沉。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的故事,就是这一症结的鲜明写照。
之后,中华帝国又有一项新制度应运而生:
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明清两朝达到繁荣顶峰。
可别小瞧这科举制度,在古代,它让平民阶层有机会通过相对公平的科举考试,选拔进入官僚统治阶层。
如此一来,社会的阶层流动性大大增加,政治生态一定程度上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中国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帝国时代强大的文官集团。
从此,中国的贵族势力被科举制度大大压制,开始退出政治舞台的中心,逐渐被边缘化。
中国贵族们的特权,也因此远远小于同时期的欧洲贵族。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领跑世界一千多年,这一整套帝国政治制度,尤其是其中的郡县制度和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帝国政治制度,越来越不合时宜了。
因为它的核心——皇帝制度,变得越来越专制独裁。
秦汉时代,三公九卿的权力很大,以后历代,相权也多少还能制衡一下皇权。
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直接废除了宰相,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至此皇帝专制独裁达到了权力顶峰。
同一时期,欧洲君主制度的发展方向,与中国恰好相反。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小,君主立宪制度逐渐确立。
后来,这一现象逐渐向欧洲大陆扩散,形成一股潮流。
欧洲各国,要么是君主被迫同意减小权力,接受君主立宪制度,要么君主直接被国民推翻,形成了民主共和制度。
发展到现在,欧洲和日本等少数保留君主立宪制度的发达国家,其君主只具有象征意义,实质上就是虚君共和制。
也就是说,他们是披着君主制外衣的民主国家。
从17世纪开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君主专制越来越遭到民众反对。
如此说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皇帝制度,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然而,一个国家没有了君主,并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民主。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帝退位,帝制终结,中华民国成立。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现象。
中国的民主进程,依然任重而道远。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12-12 23:58:54 +0800 CST  
超级烂尾楼又开始动工啦!

让诸位看官久等了,非常抱歉!

接着上面的正文继续更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8 20:56:24 +0800 CST  
正文(218)


第十八章 孱弱民国


【第一节 早产之婴】


1912年春天,温暖和煦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生机勃勃。
新生的中华民国,正在沐浴着春风,奋力成长。
看起来,这个国家好像前程似锦啊!
其实不然。
因为,此时的中华民国,是个还没发育好的早产之婴,很有可能生大病,甚至是夭折。
首先,中华民国这个新生婴儿,大脑智力水平没发育好。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效果还远远没有达标,民智并未真正开化。
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国民意识,根本无法支撑一个新生的民主共和政权,真正有效运行起来。
十年前的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创办了《新民丛报》,提出“新我国家,必先新我国民”的伟大使命,面向中国国民全力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虽然梁启超那时的政治立场稍显保守,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但他的“新民”启蒙理念,还是极具远见的。
遗憾的是,孙中山和他领导下的同盟会革命党人,除了跟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人论战之外,并未在思想启蒙事业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
革命党人急于求成,将绝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花在了筹划发动反清武装起义上。
现如今,清廷倒台了,民国成立了,但国民意识却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民智未开的恶果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现象,大文豪鲁迅在小说里曾生动地描写过:
面对关乎国运和切身利益的辛亥革命,绝大部分国民麻木消极,思想陈旧,混沌愚昧,要么是看热闹袖手旁观,要么是凑热闹浑水摸鱼……
很多前清官僚投机钻营,摇身一变就成了民国官员,依然还是骄横霸道,贪腐敛财,昏庸无能……
整个社会与晚清相比,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诸多社会弊病依旧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开始加大力度,积极推动国民意识与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依然来得及。
这就好比说,有些小孩刚出生时,智力发育不足,大脑混混沌沌懵懵懂懂,到了四五岁甚至更晚才学会说话,跟同龄人相比,他们无疑是些笨小孩。
但这些笨小孩当中,也有很多人以后会逐渐开悟,趋于正常。
其中少数笨小孩,甚至在长大以后,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
这样说来,新生婴儿智力没发育好,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事。
只要身体其他机能没问题,能健康地茁壮成长,脑子迟早会开悟的。
但问题是,中华民国这个早产婴儿,除了大脑智力没发育好,心脏和骨骼等重要器官也没发育好。
这就很要命了!
为何这样说呢?理由如下:
新生的政权很不稳固,民国中央政府的权威,尚不足以掌控全国局势。
其实,历史上这种状况并不鲜见。
中国历朝历代,很多次在改朝换代政权更迭之时,国家都曾陷入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动荡衰败、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秦朝灭亡后,楚汉争战数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接着三国鼎立,纷争战乱近百年。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混战,元末天下大乱,明末群雄并起……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
那么,孙中山和袁世凯两大阵营,能否诚信合作,携手带领新生的中华民国,走出这个悲催的宿命呢?
前不久,南北议和成功,清帝退位,孙中山随后辞职,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个过程和平顺利,难能可贵,值得喝彩点赞。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局面将更加复杂,可谓隐患重重。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8 20:59:37 +0800 CST  
正文(219)




当时的国内情形,除了袁世凯的北洋集团和孙中山的革命党人两大阵营之外,还有很多实际不受控制的军事势力。
原来,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很多省份的军事势力打着革命旗号,纷纷宣布脱离清廷独立,随即成立军政府,领头者自任本省都督。
这些都督们,有的是同盟会员革命党人,有的是立宪派,有的是旧官僚旧军人,他们的政治立场很复杂。
其中只有少数都督,如上海都督陈其美、广东都督胡汉民、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勉强接受孙中山旗下同盟会的统一领导和节制。
其他很多都督逐渐拥兵自重,不听民国中央政府号令,形同割据军阀。
还有少数都督,如山西都督阎锡山,虽然表面上是同盟会会员,但却心怀鬼胎,左右逢源,投机摇摆,实际上也是割据军阀。
至于北洋集团以及亲北洋势力占据的省份,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一些省份的都督,并没有被北洋首领袁世凯实际掌控。
当时各省都督的权力非常大,他们统管一省之军政钱粮等要务,如不尽早分权制衡,削藩除患,实乃国家之大患。
这些乱象预示着,军阀割据、纷争战乱的苗头,即将冒出来了。
当然,如果民国中央政府此时能迅速树立权威,在军队、财税、外交等核心领域,果断推进中央集权,就可以将军阀割据的苗头掐死在萌芽阶段。
果真如此,国之大幸也。
不过,要想顺利促成上述局面,前提是民国中央政府必须团结一心,并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和民意支持。
然而,此时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处境微妙而复杂。
话说满清王朝之所以能这么快倒台,中华民国之所以能这么快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央政权,这无疑是孙中山和袁世凯两大阵营合作共赢的结果。
可是,这两大阵营实际上并非一条心。
南北议和成功,只不过是双方理智妥协,合作交易,各取所需罢了。
南京方面的孙中山阵营,取得了清廷覆灭、民国创立的胜利局面。
对于革命党人来说,这是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北京方面的袁世凯阵营,则取得了执掌民国中央政府核心职位的胜利果实。
对于北洋集团来说,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利益。
对此,有些历史学者的观点是:
孙中山及其革命同仁奋斗多年,只获得了虚名而已,可惜为他人做嫁衣,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狡猾的袁世凯窃取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不仅陈旧腐朽,而且罔顾事实:
打下江山的人,就必须得由自己坐江山?
打下江山让给别人坐,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种把国家权位当私产的想法,难道不是陈旧腐朽的封建帝王思想么?
有这种封建思想的人,根本就不配给追求民主共和的孙中山喊冤!
这样的喊冤,只会玷污孙中山及其革命同仁的伟大信念!
况且,这江山也不是孙中山他们革命党人单方面打下的。
要不是袁世凯带领北洋军队倒戈反正,武力逼宫,中华民国哪能这么快取得满清王朝的江山?
既然南北双方议和是光明正大的合作与交易,那么袁世凯接受孙中山的让位,继任临时大总统,完全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又何来窃取之说?
只要正视当时的历史事实,就必须得承认:
对于孙袁两大阵营来说,这样的结果,确实是合作共赢,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不存在一方为他人做嫁衣、另一方窃取胜利果实的情况。
然而,皆大欢喜的感觉,就像流星划过夜空般短暂。
孙袁两大阵营的矛盾很快就凸显出来,双方开始了明争暗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8 21:01:48 +0800 CST  
正文(220)



第十八章 孱弱民国


【第二节 见招拆招】



前面说过,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这实质上是双方阵营的政治交易。
既然是交易,那么双方不太可能真正相互信任,也就很难真诚合作。
话说回来,信任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
想想看,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人物,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翻云覆雨玩弄权术,脸厚心黑狡诈阴险,他值得信任么?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几个月内,袁世凯面对时局变化,其所作所为完全暴露了本性:
他先是声称忠于清室,反对共和,率领嫡系北洋军队镇压革命;
后来他又私下和南方革命党秘密谈判,答应拥护共和推翻清廷,以此换取大总统之位;
当孙中山突然回国当选临时大总统时,袁世凯马上黑脸变卦,又公开表示反对共和,准备重新开战镇压革命。
当孙中山承诺让位时,袁世凯又马上黑脸变笑脸,声称拥护共和,随后指使部下武力逼宫。
显而易见,袁世凯对于民主共和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信仰,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因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肯定会担心:
袁世凯掌控着精锐的北洋军队,既然他现在可以为了总统之位反叛满清王朝,将来他如果觉得当总统没有当皇帝过瘾,会不会又反叛中华民国,复辟帝制,自己当皇帝呢?
从客观上看,拥兵自重的袁世凯,完全有实力这样做。
从主观上看,袁世凯并非真心拥护共和政体,像他这样野心勃勃的枭雄人物,当皇帝自然是终极梦想。
就算袁世凯迫于各种压力,不敢直接称帝,他也有可能以总统之名,行皇帝之实,大搞专制独裁。
既然如此,孙中山及其同仁,必须得想想办法:如何制约防范袁世凯?
于是,孙中山开始出招了——
在1912年2月13日的辞职咨文中,孙中山向袁世凯提出了三项条件:
一是要求新总统必须遵守即将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此时中华民国刚成立不久,南京临时参议院来不及制定一套完善齐备的宪法,只能先赶时间制定一部简明版宪法纲要,即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参议员当中,同盟会会员占绝对多数,因此临时约法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之政治主张。
在孙中山他们看来,临时约法从宪法层面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以及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政治制度,这部简明版宪法就像紧箍咒一样,可以有效约束袁世凯,防范他做出越轨之举。
对于这个要求,袁世凯满口答应,心里呵呵一笑:
你们革命党人好傻好天真啊!
紧箍咒从来都不是纸面上的法律,而是法律背后的军队与警察!
你们的武装实力远不如我,临时约法就像玩具版的紧箍咒,奈何不了我!
孙中山提出的另外两项条件是:
中华民国必须定都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很显然,孙中山这一招使的是调虎离山之计,想把袁世凯调离老巢。
一旦袁世凯离开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进入南方革命党人的地盘,他这只老虎就得乖乖听话了。
虽是好计谋,但袁世凯何等老辣狡诈,怎么可能轻易中计?
且看老袁如何拆招:
首先,袁世凯没有直接拒绝这些条件,目的是为了稳住孙中山,以便于自己能够顺利接任临时大总统。
天真的孙中山以为袁世凯中计了,于是傻呵呵地派出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人组成“迎袁”专使团。
专使团于1912年2月22日启程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
袁世凯热情亲切地高规格接待宴请专使团,并当面允诺:
北方形势复杂,等自己安顿好局面后,就将随即启程,南下就职。
他当面装出一副急切期待南下就职的样子,背后却开始导演一场好戏:
2月29日夜晚,北京突然发生兵变——
城内枪声大作,火光冲天,骚乱的军队四处抢劫商铺民宅,并纵火焚烧,终夜不止。
为了让蔡元培带领的专使团亲身感受兵变的乱象,乱军受命故意冲击专使团下榻的住所。
蔡元培等人半夜被枪声惊醒,恐惧不已,来不及穿整齐衣服,慌忙从后院仓皇逃往有外国士兵守卫的东交民巷使馆区。
当晚,通州、天津、保定等地驻扎的北洋军队,也闻声哗变,四处焚掠。
兵变发生后,欧美列强以保护侨民为由,扬言要向京津等地增调军队。
与此同时,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也跟着添乱:通电要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于北京。
在袁世凯的导演下,北方局势顿时紧张起来,但并未完全失控,恰到好处地给他提供了不能南下就职的借口。
老袁随即致电孙中山,一脸无辜地表示:
北方局势突发混乱,军队哗变,他需要坐镇北京稳住局面,此时不宜南下就职,否则局势很可能继续恶化,甚至失控,还可能引发外国军队的干涉,于国于民皆为不利,还望南京方面能够谅解,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与此同时,被假象迷惑的迎袁专使蔡元培致电孙中山,报告了北京兵变详情。
他证实北方局势真的很紧张,袁世凯所言不虚,并建议南京方面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事情演变到这个地步,不管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阵营是否怀疑袁世凯耍花招,他们都不得不答应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的要求。
否则,舆论就会指责南方阵营为了一党之私,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如此说来,孙中山一开始连使三招,都被袁世凯见招拆招,轻松化解。
而更精彩的好戏,还在后头。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8 22:14:26 +0800 CST  
正文(221)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如愿以偿,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摘录其誓词如下:
民国建设造端,百废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
这到底是山盟海誓,还是花言巧语?
大家只能听其言观其行了。
次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革命党人幼稚地认为,这样就相当于给袁世凯戴上了紧箍咒,可以有效约束制衡他。
临时约法其中有一条重要内容: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模仿法国),而原先孙中山上任时实行的是总统制(模仿美国)。
这种责任内阁制规定,总统虽有国家元首之尊荣,但不具体负责行政,而是由国务总理领导下的内阁,来负责行政事务,国会则负责监督内阁依法行政。
此外,总统发布的政令,须经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很显然,孙中山阵营对于刚刚继任总统的袁世凯并不放心。
于是,他们打算用责任内阁制来限制总统职位的权力,设置总理职位分权制衡,避免总统大权包揽,专制独裁。
袁世凯当然看得出,责任内阁制就是孙中山阵营为他量身打造的紧箍咒,心里自然很不爽。
但他此时刚继任临时大总统,根基未稳,和对方撕破脸摊牌的时机还没到,所以只能暂时接受这样的政制安排。
身为官场老手,袁世凯很清楚: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论多么完美的制度,别有用心的当政者执行起来都可以找到漏洞,都可以钻空子。
责任内阁制刚一确定,南北双方就开始在国务总理的人选上明争暗斗。
南方阵营一开始就提出,总统之位既然已经让给袁世凯,那么总理人选当然得出自同盟会,他们极力推举名望很高的同盟会元老黄兴出任总理。
黄兴一旦当上国务总理,袁世凯的权力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老袁自然不同意,他提议由追随自己多年的亲信唐绍仪出任总理。
此外,南方阵营的分裂捣乱派章太炎等人,也坚决反对黄兴当总理。
而黄兴自己一向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辛亥革命成功后便想要功成身退,所以对总理一职兴趣不大,没有全力争取。
就在南北双方争执不下,几成僵局之时,原先南北议和的调停人赵凤昌,提出了一个兼顾双方意愿的折中方案:
唐绍仪出任国务总理,条件是他加入同盟会。
对此方案,唐绍仪本人表示同意。
这位唐绍仪,早年是容闳主导下留美幼童中的一员,曾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七年,期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政治立场倾向于民主共和。
他于1881年回国后,被袁世凯赏识招揽,并得到提拔和重用。
唐绍仪虽是袁世凯的亲信部下,但在此前的南北议和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民主共和思想倾向,因此南方阵营对他很是赞赏,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如今唐绍仪愿意宣誓加入以民主共和为核心理念的同盟会,南方阵营自然比较信任他是真心入会。
他们觉得,唐绍仪以同盟会新会员身份出任总理后,应该会恪尽职守,坚持宪法原则,而不是愚忠于自己的老领导袁大总统。
至于袁世凯,他肯定信任这位跟随了自己多年的亲信部下,就算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也会一直听命于自己。
既然南北双方都信任唐绍仪,于是一拍即合,一致同意他出任国务总理并加入同盟会。
孙袁两大阵营,都把唐绍仪这块重量级筹码押在自己一方。
猜猜看,到底哪一方赌赢了呢?
答案很快就将揭晓。
1912年3月13日,经南京临时参议院批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并负责组阁。
3月30日,国务总理唐绍仪在介绍人黄兴和蔡元培的见证下,由孙中山亲自主持仪式,宣誓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同一天,本届内阁各部总长名单公布:
外交总长:陆徵祥(职业外交官,倾向北洋系)
内务总长:赵秉钧(北洋系)
陆军总长:段祺瑞(北洋系)
海军总长:刘冠雄(北洋系)
财政总长:熊希龄(立宪派,立场中立)
交通总长:唐绍仪(暂由总理兼任,随后改由施肇基担任)
司法总长:王宠惠(同盟会)
教育总长:蔡元培(同盟会)
农林总长:宋教仁(同盟会)
工商总长:陈其美(同盟会)
虽说名义上该由国务总理唐绍仪负责组阁,但实际上,他根本决定不了各部总长的人选。
这份内阁名单,是孙袁两大阵营反复争夺、博弈、妥协、让步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单看各部总长的人数对比,似乎北洋系和同盟会双方势力比较均衡。
然而,北洋系占据的都是内政外交军事等核心部门,其分量要远重于同盟会手里的那些“软”部门。
此前,双方对非常重要的陆军部总长一职极力争夺,各不相让:
同盟会想让原先在南京临时政府担任陆军总长的黄兴,继续在新内阁担任这一职务。
袁世凯则坚决主张,让自己的亲信部将段祺瑞来当陆军总长。
这次又是赵凤昌调解,提出折中方案:
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作为交换条件,同时任命黄兴为参谋总长,兼任南京留守,统辖南方军队。
对此方案,南北双方都表示同意。
由于当时民国刚刚成立,各地军队归属不一,指挥权并未统一于中央军事机关,因此参谋总长其实就是一个虚职,摆设而已,毫无实际权力。
黄兴也不傻,所以婉拒担任参谋总长这个虚职。
不久后,袁世凯让副总统黎元洪兼任参谋总长,让黄兴专任南京留守。
对于南京留守一职,黄兴没有推辞。这究竟是个什么职位呢?
事情是这样的: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前往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一职。
4月2日和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先后投票决定:中华民国定都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
这标志着,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首次获得了形式上的南北统一,全国政治中心从南京转移到了北京。
当然,同盟会高层还是留了一手:
他们以负责整顿南方军队、处理善后事宜为由,要求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南京留守府,由黄兴担任南京留守。
可以说,这是孙中山阵营想出的最关键、最有效的一招。
中央政府和参议院北迁后,革命党人需要在大本营南京保留一个名正言顺的政府机关,掌控南方革命军队,保存革命力量,以此作为同盟会的武力后盾。
这样就可以制衡和震慑北京方面的袁世凯及其北洋集团,防范他们不守法律,胡作非为。
话说自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南方各省纷纷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虽然没打过几场像样的大仗,但却弄得遍地皆兵。
南方各省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军队,最多时加起来超过30万人,有的史料认为总兵力高达80个师。其中,驻扎在南京周边的军队有5万多人。
他们都自认为对革命有功,号称开国革命军,然而派系繁杂,成分混乱,番号归属不一,各有其主。
其中,真正受同盟会高层统一节制和指挥的军队,其实并不多。
对于同盟会要求设立南京留守府的真实意图,袁世凯一眼就看穿了,但他还是痛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心想——
我知道你们想干嘛,但我毫不担心,而且还等着看你们的笑话哦!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8 22:16:05 +0800 CST  
正文(223)






有人会问:
说了这么多,前提是当时的南京留守府必须弄到钱才行啊!
就算同盟会决定保留必要的革命军队,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莫非要黄兴画饼充饥不成?
其实,如果黄兴乃至整个同盟会高层,拥有止戈为武的雄心,拥有整军护法的远见,拥有足够的行政与治军经验,他们就一定能解决当时的困难。
依笔者之愚见,办法不外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
开源方面,首先依法向中央政府财政部公开申请拨款——
既然北洋军队可以由国家财政拨款供养,南方军队怎么就不行?难道我们是后娘养的?
虽然袁世凯肯定不会同意拨款,但同盟会可以借此找到正当理由——截留南方各省地方税收。
既然你老袁先不守法,那就别怪我们也不守法啦!
同盟会统辖的革命军队,当时基本控制着南京上海富饶的长三角一带,以及安徽、江西、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这么大区域的地方税收,只需截留一小部分,就足以供养数十万军队。
当然,同盟会还可以领导这些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增加税收。
开源的同时还需节流,同盟会也有必要适当裁减军队,精兵简政,节省军费花销。
兵贵精而不贵多,精简整编军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军费,还可以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南方军队总兵力超过三十万,但建制庞杂,战斗力参差不齐。
如果将大部分平庸将士裁汰遣散,留下优秀的军官和士兵,以及精良的武器,组成一支五至十万人左右的精锐常备军,战斗力一定相当可观,足可以震慑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队。
此外,同盟会还可以借鉴引用西方发明的预备役制度,为常备军搭配合理的预备役队伍。
人数庞大的预备役军人,平时就是普通民众,只需花销很少的军费维持必要训练。
一旦战争临近,他们可以很快变成现役军人,常备军的兵力因此能迅速扩充数倍乃至几十上百倍。
对于上述这些道理,特别是枪杆子问题的重要性,同盟会内部并不缺少有识之士。
黄兴消极辞去南京留守一职之时,党内就有许多人表示异议,陈其美曾力劝他留任以支撑大局。
然而,同盟会此时的领导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王宠惠、胡汉民这些人,他们的书生气都太重,都不怎么重视枪杆子问题。
孙中山辞职后无官一身轻,此时正在国内四处巡游、考察和演讲。
他觉得,现在民国新立,政府统一,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两主义都已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所以专心致志研究如何实业报国去了。
黄兴向来不恋权位,早就想功成身退,他很快也参与到实业报国的事业当中去了。
同盟会第三号人物宋教仁,此时正在专心致志编织他心中的宪政梦:
全力开展政党活动,意图通过国会选举,组建一个“完全政党内阁”。

同盟会三大领袖如此忽视枪杆子问题,眼看着南方革命军队被迫大裁减而无所作为,他们不知不觉间给中国的民主共和事业挖了一个大坑。
很快,革命党人掌握的武装力量大为削弱,袁世凯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同盟会一些有识之士的坚持下,只有少量革命军队保留了下来:
南京方面,在南京留守府裁撤后,革命党人将遣散部队中的一些优秀官兵和精良武器保留下来,整编成第8师,这是革命军队的精锐主力军。
另外,第1师和第3师也仍在革命党人的控制之中。
其他南方各省,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坚持保存了较强的革命武装力量。
从此,南北双方军事实力对比严重失衡,袁世凯肆意妄为的胆儿,也随之越来越肥。

如此说来,孙中山阵营招数使尽,袁世凯见招拆招,全部搞定?
可以说袁世凯基本搞定了,但唯有一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在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立场问题上,袁世凯赌输了。
唐绍仪是袁世凯的老部下,多年来深受其赏识和栽培,出任总理一职也是老领导力荐之结果。
老袁本以为,唐绍仪当总理后依然会听命于自己,至于他加入同盟会,那不过是安抚孙中山阵营的幌子而已。
没想到,唐绍仪以共和大业为重,识大体求大义,在总理职位上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并没有愚忠于老领导袁大总统。
他反而在内阁中宋教仁、蔡元培等同盟会阁员的配合下,多次抵制总统袁世凯的违法行为。
这下老袁可郁闷了:
这小子跟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刚加入同盟会没几天,就已经成了他们的人啦?
我老袁一向看人很准,这次可算看走眼喽!
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立场倒向同盟会,这的确让袁大总统始料未及。
可在老袁看来,自己这次小小的失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就是唐绍仪这小子忘恩负义叛变投敌吗?多大点事儿!
我身为大总统,手握重兵,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岂是一个总理职位和一本临时约法能奈何得了的?
于是,袁大总统在进行重大决策、发布重大政令时,干脆绕开不听话的国务总理唐绍仪,自行其是,为所欲为,将唐绍仪晾在一边。
袁大总统先是绕开总理唐绍仪,私下指使财政总长熊希龄向外国银行借款,搞得不明真相的唐总理内外受困,气得他提出辞职。
背后捣鬼的老袁毫无愧色,反而装模作样地坚持慰留唐绍仪。
唐绍仪暂且忍下这口气,打消了辞职念头。
不到一个月,袁大总统再次让国务总理唐绍仪愤恨难当:
1912年6月15日,袁世凯在未经唐绍仪副署的情况下,单独签署发布了委任王芝祥为南方宣慰使的政令。
此前唐绍仪南下组阁时,和同盟会达成一项协议,由南方阵营的王芝祥(时任南京第三军军长)出任直隶都督,袁世凯当时假装答应了。
想想看:
直隶省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包括天津市),那可是老袁的老巢大本营,是北洋势力范围的核心省份。
除了直隶省,山东和河南也是袁世凯势力范围的重要省份。
此前几个月,南北双方一直在极力争夺直、鲁、豫三省的都督职位。
同盟会想派自己人出任这三个省的都督,袁世凯怎么可能会真心答应?
尤其是直隶都督一职,老袁绝对要将其牢牢掌控,哪怕为此和国务总理唐绍仪撕破脸,也在所不惜。
袁大总统故伎重演,先假装答应由王芝祥出任直隶总督,后来又借口北洋军队将领反对,擅自发布命令改任王芝祥为南方军队宣慰使,送了一笔巨款就将他打发走了。
袁大总统这样做,公开违反了《临时约法》中关于总统签署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的规定。
这一次,国务总理唐绍仪不再忍气吞声:
你不给我面子,就别怪我不给你留面子。
他为了捍卫法律尊严和自身尊严,当即留下一纸辞职声明,并于第二天出走天津,甩手不干了。
唐绍仪辞职后,蔡元培、宋教仁等四名同盟会阁员很快就宣布集体辞职。
刚刚组建不到三个月的唐绍仪内阁,这么快就轰然垮台了。
唐绍仪断然辞职,虽然很解气,但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孙袁两大阵营的相互信任感急剧下降,双方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
袁大总统干脆将同盟会晾在一边,让职业外交官陆徵祥出任国务总理,并负责组建新一届内阁。
至于同盟会这边,他们是如何应对呢?
同盟会第三号领袖宋教仁,顺势提出了“完全政党内阁”的政治蓝图:
主张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组建大政党,积极开展政党活动,进行和平合法的政党竞争,通过国会选举争取获得多数席位,从而完全由国民党来组建责任内阁,借此限制袁世凯独揽大权,同时逐步确立中国的宪政民主制度。
心怀美好梦想的青年政治家宋教仁,开始一步步将上述蓝图付诸实践。
显然,宋教仁的宪政蓝图,与袁世凯的权力迷梦,两者势同水火,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时局混乱危急之际,中国政坛突然传出了重大利好消息:
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接受袁世凯的盛情邀请,从上海坐船启程前往北京举行会谈,以期共商国是,调和分歧。
这次著名的孙袁会谈,能否促成革命党人与北洋集团调和分歧,求同存异,缓和矛盾,同心报国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09 22:15:56 +0800 CST  
第1961楼,也就是正文(222)这一段怎么不见了?昨晚刚发出来时好好的啊?

奇怪!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0 11:13:41 +0800 CST  
莫非是因为敏*感**词或者句子,被屏**蔽删*除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0 11:15:05 +0800 CST  
补发上面缺失的1961楼——


正文(222)



第十八章 孱弱民国


【第三节 自弃绝招】



因为,袁世凯很清楚:
同盟会高层,包括担任南京留守的黄兴在内,基本都是书生型政治家,缺乏行政和治军经验。
南京留守府,名义上统辖着高达30万的南方各省杂牌军队,看似坐拥强大后盾,实际上是拿着一个烫手山芋。
这么多军队,战斗力虽不咋滴,但每天需要吃饭,需要巨额军饷供养着。
一旦喂不饱,这些嗷嗷待哺的军队,随时可能会闹事,甚至哗变生乱。
袁世凯现在掌控着民国中央政府,他肯定不会傻到让财政部的国库划拨军费给南京留守府。
更何况,国库此时极度缺钱,连袁世凯自己都需要向列强借外债,以维持中央政府和北洋军队的正常运转。
袁世凯可以通过公认合法的民国中央政府借外债,来供养他麾下庞大且精锐的北洋军队。
可黄兴却无法借外债,因为南京留守府只是临时设立的地方政府机关,这样的法律地位,没有一家外国银行或财团愿意借钱。
南京留守府极度缺钱,借不到外债,财政部又不拨款,怎么办?
面对天天伸手要钱要粮的南方军队,黄兴想方设法四处筹饷,艰难困苦,心力交瘁,然而收效甚微。
果然不出所料,袁世凯期待看到的笑话,很快就出现了:
南京第七师所部赣军,因欠饷发生兵变,在市区公然抢劫商铺民宅。
黄兴赶忙下令弹压,虽然很快平定事端,但这终非长久之计。
只要欠饷难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兵变抢劫的隐患就会一直存在。
于是黄兴开始逐步整编精简军队,号召部分官兵发扬爱国精神,解甲归田退伍还乡以节省军费,但这还是需要一笔不小的遣散费,耗费时日也不短。
黄兴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不得不主动向袁世凯提出请求:
自己辞去南京留守一职,裁撤南京留守府,并由中央政府负责大规模裁减遣散南方革命军队。
接到请求后,老袁自然笑得合不拢嘴,立马就答应了。
1912年6月14日,黄兴通电辞去南京留守一职,南京留守府正式裁撤。
就这样,革命党人的军事大本营,几乎土崩瓦解。

同盟会好不容易想出如此关键的招数,没想到竟然自己玩不转,最终主动放弃,真是太可惜了!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遗憾的结果,除了欠饷导致兵变的客观原因外,黄兴自己主观上的意愿和认识,也是重要原因。
之前提过,民国成立后,黄兴心怀归隐之志,多次打算功成身退。
此次黄兴虽受同盟会推举,担任南京留守,但他并不认同南北统一后,同盟会依然要保存武装实力的做法。
黄兴认为,既然现在南北一家,兄弟一体,希望今后能以政见相折冲,不愿再以武力相角逐。
他还指出,统一的民国中央政府在北京成立后,同盟会就不宜再在南方长期保留南京留守府,保存武装实力,以免南北猜疑,引起内忧外患。
在他看来,中国多年来饱经战乱,积贫积弱,现在再也经不起战争的破坏了,否则就有亡国之危。
必须得承认,黄兴的确是一位光明磊落、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精忠报国的真君子。
然而,黄兴身为一名肩负重任的政治家,光靠人格高尚,心地善良,肯定是无法完成报国使命的。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童话,政治领域更是需要权谋和手段。
作为一名政治家,你可以有最好的期待,但也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清廷倒台了,民国成立了,南北统一了,民主共和的法律颁布了,中华民国的未来一片光明,应该不会再有内部战争了吧?
就算以后南北双方的政见发生冲突,大家可以和平讨论寻求共识啊!
要文斗不要武斗嘛!
然而,黄兴似乎忘记了,袁世凯手里掌控着庞大且精锐的北洋军队。
这是一支效忠于袁世凯个人的嫡系私*家**军*队,而不是效忠于宪**法的国*家**军队。
假如袁世凯以后不守法律,大搞独裁专制,甚至背叛共和,悍然称帝,你能拿他怎么办?
仅靠文斗,能够阻止他胡作非为吗?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吗?
民主共和的法律,虽是用笔杆子写出来的,但也要靠枪*杆**子来维护!
你现在决定遣散革命军队,轻易丢掉枪杆子,以后有需要时再想重新组建军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总不能寄希望于这样的场面吧:
革命领袖通电全国——袁贼独裁专制,背叛共和,天下共讨之!
然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很快就有了千军万马,精兵强将?
后来孙中山发起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因为手里无兵,就是像这样通电号召全国响应,结局自然很不理想。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同盟会继续在南方保留军队,就会引起南北猜疑,不利于国家团结。
试问:
难道袁世凯牢牢掌控庞大的北洋军队,就不会引起南北猜疑?
谁才是破坏国家团结的罪魁祸首?
谁才是威胁共和国体的最大隐患?
答案一目了然。
对于军队问题,同盟会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确表达出坚定不移的立场:
全国*军*队,不论是袁世凯的北洋军队,同盟会的革命军队,还是其他杂牌军队,应该尽快在宪法框架内统一整编精简,以后在国会监督下,接受中央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管理和指挥。
在实现军队改革(统一归中央领导)之前,同盟会应坚决保留必要的军队,这并非为了一党之私,而是为了保障宪法能够贯彻执行,为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止戈为武,整军护法,这不仅是权谋之术,更是治国安邦之大道。
如果因国家财政极度困难,需要尽快大裁军,那南北双方军队应按相同比例一起裁减,而不该单单指责同盟会保存武装实力,有割据东南之野心。
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也可以指责袁世凯有割据华北甚至称帝之野心?
对于当时的同盟会而言,尽快实现军队改革,其重要性不亚于制定民主共和宪法,协商成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国会这些大事。
否则,宪法只是一纸空文,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国会只是一堆摆设。
如果袁世凯不愿接受军队改革的宪法方案,不愿放弃对其嫡系北洋军队的掌控,那同盟会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时候,同盟会保留下来的革命军队,就会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有效制衡和震慑袁世凯,防范他轻举妄动,胡作非为,避免国家出现最坏的结局。
与此同时,同盟会也不宜主动挑起内战,而应该先以舆论、法律、议会等手段,与袁世凯作斗争。
一方面争取民意支持,孤立袁世凯,另一方面对主要的北洋将领采取有效手段,恩威并施,逐步分化瓦解北洋军事集团。
如果袁世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指使北洋军队主动侵犯攻击南方革命军队,妄图武力统一全国,建立独裁政权,那他就是自取灭亡。
因为此时的袁世凯刚当上总统,根基未稳,若胆敢背信弃义破坏共和,悍然发动内战,将会导致师出无名,失道寡助,财政枯竭,金融崩溃,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民怨沸腾,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军队哗变倒戈……
而这时候的南方革命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加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一方,只要英勇抵抗暴军,灵活应战,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0 11:32:32 +0800 CST  
正文(224)




【第四节 蜜月幻象】



话说孙中山自1912年4月1日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开始四处巡游、考察和演讲。
虽然他此时无官一身轻,但并没有享受着闲情逸致的惬意生活。
相反,他正在专心致志为新的事业蓝图而努力奋斗:
宣传民生主义,致力实业报国。
在孙中山看来,现在满清皇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中央政府统一,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两主义都已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他觉得,当前国计民生之首要任务,当属发展实业,振兴经济,以求强国富民。
从4月初至8月中旬,孙中山先后巡游考察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香港和澳门等地,期间顺道回到故乡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探亲三天。
在这四个多月中,孙中山多次出席各地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会,并频频发表演说,大力宣传民生主义,积极主张发展实业强国富民,并提醒国人防范大资本家垄断经济财富之弊端。
期间,他还被推举为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以及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发展实业振兴经济,当从何处着手呢?
孙中山的看法是: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
所以,他将大力推进铁路建设作为发展实业的突破口。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关键是铁路。
如此看来,孙中山对于铁路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很透彻的。
只不过,他提出的铁路建设计划,太好高骛远,理想主义色彩太重:
十年之内,中国应修建铁路十万公里。
这一计划完全脱离现实,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与其说是一个计划,不如说是一个口号。
孙中山有个外号叫“孙大炮”,意思是说他喜欢吹牛皮,大放空炮。
这个不切实际的铁路计划,据说就是“孙大炮”外号的缘起之一。
那么,又是谁最先叫出“孙大炮”这个外号的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袁世凯和孙中山会谈后,背地里叫他“孙大炮”,从此这个外号就流传开来。
话题终于说到了那次著名的孙袁会谈。
话说孙中山自从让位给袁世凯之后,很快就调整好心态,确立了实业报国的人生新目标,又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这段时间,孙中山已经不怎么关注袁世凯了,然而,袁世凯却还一直惦记着孙中山。
在袁世凯看来,此时的孙中山虽然已经卸任临时大总统,并无任何官职,但他在国内外的威望和影响力仍然很大。黄兴同样如此。
因此,袁大总统多次公开发出盛情邀请,派人迎接孙中山和黄兴来北京举行会谈。
袁世凯之所以这样做,其一是为了显示出自己愿意团结各方精诚合作、调和党派分歧的高姿态;
其二嘛,可以借此麻痹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领袖的警觉,骗取信任,同时还可以顺便试探一下孙黄二人的虚实。
因为袁世凯此前从未见过孙中山和黄兴,当了这么久的对手,百闻不如一见,是该当面聊一聊了。
只不过,光明磊落、个性耿直的孙中山和黄兴,一向对脸皮厚心肠黑、阴险狡诈的袁世凯没什么好感。
特别是前几个月,袁世凯先是声称忠于清廷,指使嫡系北洋军队血腥镇压辛亥革命,后因私利又与革命党人秘密谈判达成共和协议,接着又翻脸不认账反对共和,最后又反叛清廷,终于如愿以偿登上总统尊位。
如此翻云覆雨,反复无常,的确不是个善茬。
清帝退位后,南北双方继续进行一系列协商谈判,孙黄二人依然多次领教了袁世凯反复无常、玩弄权谋诡计的可恶做派。
因此,在孙黄二人的印象中,袁世凯应该是一个雄才大略、野心勃勃、阴险狡诈、善于权谋的乱世枭雄。
正因为对袁世凯印象不好,所以他前几次发出会谈邀请,孙中山和黄兴都找借口婉言拒绝了。
好在袁大总统也不觉得没面子,他锲而不舍,继续盛情邀请孙黄二人北上会谈,顺便还邀请盘踞在武汉的副总统黎元洪同来北京会谈。
原来,袁世凯想举办一次民国四巨头会谈(袁黎孙黄),借此博取政治声誉,捞取政治资本。
面对袁大总统多次电报相邀,盛情难却,孙中山和黄兴终于答应北上。
另外,孙中山此时正在极力推进他的铁路计划,他本来也需要前往北京,争取总统和国会支持其铁路计划。
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和黄兴一行,在上海准备动身启程北上。
正在此时,从北京传来了一条令人震惊的内幕消息:
两名革命党人,张振武和方维,在北京被袁世凯下令枪杀了!
他俩都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领导人之一,都曾在黎元洪任都督的湖北军政府里面担任过重要职务。
张振武和方维都很清楚“民国元勋”黎元洪的底细,黎元洪此时已高居副总统之位,很害怕他们揭穿自己的老底,自然将这两人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又不便亲自下手。
于是,黎元洪设法将张振武和方维诱骗至北京,然后给袁世凯发密电,诬告张方二人煽惑军队图谋不轨,请求老袁将他俩立即逮捕就地正法。
袁大总统很清楚黎元洪这是在借刀杀人,但老袁自己也很想杀掉这两位革命军官,这样就可以减少革命党人的军事人才。
于是袁大总统顺水推舟,命令北京当局不经法律审判直接枪杀郑振武和方维,算是送了副总统黎元洪一个顺水人情。
消息传来,孙中山和黄兴都非常震惊。
黄兴更是非常震怒,他决定留在上海以查明真相,不再北上会见袁世凯。
孙中山对袁世凯还存有幻想,认为自己能说服他奉公守法当好民国总统,于是坚持要北上会谈。
这时候,上海以及全国多地的革命同志,纷纷致电劝阻孙中山,劝他不要轻入虎穴,以防不测。
更有传言认为,袁世凯是想将孙中山诱骗至北京,然后杀害他。
孙中山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应邀北上会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2 22:44:09 +0800 CST  
正文(225)






8月18日下午,孙中山带着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以及居正、魏宸组等随从,一行人从上海码头登船启程,途中经停烟台、天津并参观考察,于8月24日下午乘火车抵达首都北京。
袁世凯下令以接待国家元首的礼仪规格,摆出盛大排场,隆重迎接中华民国前总统的到来,给足了孙中山面子。
孙中山从北京火车站出发,乘坐的是袁大总统特备的朱漆金轮马车,途径正阳门前往下榻宾馆,一路上都有骑兵仪仗队和军警卫队引导护卫。
沿路两旁,围观的民众人山人海,大家兴高采烈争睹孙中山的领袖风采。

孙中山刚到下榻宾馆不久,袁世凯特地从总统府前往宾馆会晤孙中山。
当晚,袁世凯在总统府设盛宴欢迎孙中山一行,为他们接风洗尘。
宴席上,袁大总统亲自为孙中山斟酒,并举杯致敬,说了一番客套话,大意就是:
孙先生肯给面子应邀前来会谈,我深感欣慰。世凯才疏学浅,识薄能鲜,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袁大总统如此谦逊有礼,诚意十足,很快就打动了个性直爽的孙中山,他心中对袁世凯的印象大为好转。
俩人接下来的交流互动,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二十来天,孙中山和袁世凯一共进行了多达十三次会晤面谈。
特别是孙中山初到北京那几天,俩人几乎每天都要见面详谈。
据当时参加会谈的袁世凯亲信梁士诒回忆:
孙袁二人每次谈话时间,大多在下午四点至晚上十点。一般都会清退左右,只留梁士诒一人在场记录。
所谈内容,基本都是国家大事,中外形势,治国方略等话题。
有几次俩人相谈甚欢,促膝而谈,竟然一直聊到午夜两点才结束!
在笔者看来,此时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的交情,可谓一见如故,几乎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
形象地说,俩人很像是一见钟情的恋人,迅速进入了蜜月期!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见如故的朋友之间,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段时间,在孙中山眼里,袁世凯的形象简直是完美无缺,德才俱佳。
孙中山曾对别人这样说过:
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
国民对袁总统,万万不可再心存猜疑,妄肆攻讦,这样会使彼此失去信任和诚意,从而激迫袁总统为恶。
袁世凯很有担当,完全能肩负治国重任。他的头脑很清楚,见事明彻,而思想亦很新。
虽然他的做事手段有些陈旧老套,但办事本来就不能尽采新法。
想要治理好民国,非得靠那种既具有新思想,又具有旧经验旧手段的人才不可。
因此孙中山认为,袁世凯非常适合担任民国总统。
8月28日,孙中山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我已与袁世凯开诚布公,面商一切。倘若公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我愿意支持。”
当晚,在袁世凯举办的宴会上,孙中山再次说出肺腑之言:
“项城先生担任总统十年,练出百万精锐雄兵。我来推进铁路建设,建成十万公里铁路。如此,民国即可富强。”
袁世凯在旁边听到这番话,激动不已,站起来举杯高呼:
“中山先生万岁!”
孙中山也随即站起来举杯回应:
“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五族共和万岁!”
借用刘若英那首《征服》的歌词,此时孙中山好像在深情凝望着袁世凯,一诉衷肠地唱道:
顽强的我,是这场会谈的俘虏,就这样被你征服~

孙中山自己心甘情愿沦为俘虏还不够,还不忘拉上黄兴这位好兄弟,一起来北京喝袁世凯的迷魂汤。
就在孙袁俩人互喊万岁秀恩爱的第二天,孙中山兴奋地给黄兴发了一封电报,大意如下:
我到北京后,和袁世凯会谈了多次,国计民生、实业建设、国防外交等诸多话题谈得很投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以我所见,袁世凯实陷于可悲之境遇,而绝无可疑之余地。
至于张振武、方维被杀一案,袁世凯实乃被黎元洪欺骗利用,他应该是清白的;
我到此以来,通过沟通交流,大大消除了北京方面对我们阵营的误会和意见;
兄当速来北京,和袁世凯好好谈一谈,则因张振武案引发的这次南方风潮,应该可以平息。我们国家的政治统一,也将迎来圆满的结果。

黄兴和孙中山一样,都是胸怀坦荡、性情耿直的天真君子型政治家。
经中山兄弟这么一说,黄兴也就欣然北上了。
1912年9月11日,黄兴抵达北京。
袁大总统故伎重演,同样高规格盛情接待了黄兴,同样的迷魂汤一碗接一碗地灌。
此外,袁大总统还授予黄兴陆军上将军衔(没有实权的名誉头衔而已)。
很快,黄兴也被袁世凯彻底征服了。
他不仅消除了对袁世凯的误会,还劝告党内同志不要再猜疑攻讦袁大总统了——
我到北京和袁世凯面谈后,很快就感觉非常乐观,对民国未来充满希望,因为袁大总统值得信任,值得托付!
之前很多报纸都在诋毁袁世凯,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拿破仑,将来很可能会背叛民国,毁坏共和,妄自称帝。我认为这是捕风捉影,极不恰当。
人家袁大总统忠心为国,苦心谋国,反倒蒙受不白之冤,多委屈啊!
然而袁大总统宽宏大量,毫不计较这些委屈,人不知而不愠,依然苦心谋国,真乃君子也!
今后,我们要对袁大总统真诚相待,双方阵营同心同德,携手共建繁荣富强之中华民国!

孙中山和黄兴在北京相聚后,俩人经过一番商量,竟然做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约定:
游说袁世凯加入国民党(刚刚由同盟会联合其他四个党派组建而成)。
孙中山愿意把国民党领袖的头把交椅让给袁大总统,以示政治上的支持,这样也符合现代政党政治的常例(当时国民党即将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孙黄二人都愿意暂时放弃竞选正式大总统,要让袁世凯安安心心当十年总统。
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袁世凯依然不为心动,婉言拒绝加入国民党。
不过,为了回应孙黄二人的美意,袁世凯授意自己的心腹干将赵秉钧(此时正代理国务总理)加入了国民党,也算有个交待。
孙中山和黄兴投桃报李,指示参议院的国民党籍议员们,对赵秉钧正式出任国务总理及其组阁名单的提案,大开绿灯投赞成票。
袁大总统非常高兴,于是对孙黄二人投其所好,大力支持他俩的实业报国计划。
9月9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授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负责筹划和督办全国铁路兴建大计。
随后不久,袁世凯又任命黄兴出任汉粤川铁路总办。
不仅给权,袁大总统在给钱方面也非常慷慨大方,每月奉送孙黄二人各自一大笔薪水和办公经费,待遇十分优厚,是当时一名内阁总长的好几倍。
孙中山和黄兴得到了授权和拨款,非常满意,觉得袁大总统这人很有诚意,于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去忙铁路事业了。
9月中下旬,孙中山和黄兴先后离开北京,各自带着一大批失业的革命党人,开始认认真真考察各地铁路设施及选址,一心一意筹划铁路兴建大计。
这些原先的革命党人,不再忙着革命造反,已经将事业重心和主要心思放在了建设事业上。
坐镇北京城的袁大总统,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2 22:46:25 +0800 CST  
正文(226)



【第五节 中国华盛顿?】



1912年9月25日,在中华民国第一个双十节(国庆节)来临之际,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通电全国,发布了所谓的“袁黎孙黄四巨头会谈”之共识,即八大政纲。
说明一下,副总统黎元洪因为张振武案心里有鬼,刻意回避与孙黄二人见面。
同时,黎元洪也担心,自己去北京有可能被袁世凯软禁控制(黎的势力并非北洋一派),因此他没有应邀参加这次四巨头会谈。
当然,袁世凯在发布八大政纲之前,已经致电征询了黎元洪的意见,黎副总统深表赞同。
这次著名的四巨头会谈之成果——八大政纲,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立国取统一制度;
(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
(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海陆军人才;
(四)开放门户,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
(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
(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
(七)迅速整理财政;
(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各国承认之根本。

根据这八大政纲,袁世凯又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政策——四项协议:
(一)实行统一:各省军政府尚未取消者,电饬其限期取消。一面派员分赴各省调查情形,军事、外交、交通各司长皆由中央委任,一切事宜均直隶于中央各部,以期统一;
(二)整顿海陆军:拟筹集钱款,速组织陆军大学,并组织海军学校,饬由海陆军部选派人员,赴各国考察;
(三)兴办铁道:已归孙中山先生办理,请黄兴先生担任开矿事宜,于北京、南京两处建设钢铁工厂,以能达到全国军械皆出于自造之目的;
(四)资助国民组织实业银行,农林、工商诸事,官督绅办,以救政府不及之患。

这八大政纲和四项协议,都是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之良策。
如果都能得到落实,新生的中华民国必将迅速强大起来。
此时此刻,中华国运,再一次走到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口。
前进的方向已经明确,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坚定走下去,中华之崛起指日可待。
以宏观视角来看,当时的国内情形和国际局势,都非常有利于中国迅速崛起。
国内方面,孙中山和袁世凯刚刚进行了愉快的会谈,双方阵营化解了不少误会和敌意,开始进入蜜月期,逐步形成相互信任、携手合作的良好氛围。
国际方面,欧洲战云密布,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一旦开始火拼,就会无暇侵略压榨中国,甚至还会有求于中国,释放利好,拉拢中国参战。
中国自然可以趁此良机快速增强国力,民族工商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美好春天。
如果历史按照这个假设发展下去——
袁世凯踏踏实实当满十年总统,忠心为国,苦心谋国,充分施展自己的行政才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同时练就百万精兵巩固国防。哪怕只练成三五十万近代化精锐国防军,中国也将从此不再任人宰割;
孙中山认认真真筹划铁路建设,虽说中国当时十年时间肯定无法建成十万公里铁路,但哪怕只建成五千公里,也将大大提升全国的经济发展动力;
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良机,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迅猛发展……
十年之后,也就是1922年:
那时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那时的世界,还会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危机四伏的国际格局吗?

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至少在当时的孙中山眼里,中国的美好未来,是值得憧憬的。
他有理由这样憧憬,因为他现在很看好袁世凯。
孙中山对袁世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可以说是产生了美好的幻想。
他很容易从袁世凯身上联想到一个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
孙中山曾经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自然很了解华盛顿的伟大事迹。
说实话,当时的袁世凯,其人生经历和华盛顿有不少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成名于军队,逐步成长为各自国家声望显赫的军事领袖人物。
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过程中,华盛顿以大陆军总司令身份,率领英属北美殖民地民兵,英勇抗击英国皇家军队的镇压,最终赢得独立战争。
华盛顿也因此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尊敬和拥戴,众望所归,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总统。
当时美国宪法并没有明文限制总统连任次数,但华盛顿连续当完两届(八年)总统后,坚决不再连任,主动辞职,归隐家乡田园。
据说,在华盛顿出任总统前夕,有一名喜欢拍马屁的属下将领,给华盛顿写了一封阿谀奉承的信,劝他凭借总司令的权势和威望,自立为美国国王。
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词拒绝。
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华盛顿先是拒绝当国王,后来又拒绝当终身总统,他这种忠于共和、不恋权位的政治道德和高风亮节,堪称民主共和国家开国领袖的典范。
他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稳定发展,为美国一步步成为民主繁荣富强文明的强大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了伟大功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3 22:18:06 +0800 CST  
正文(227)





相比之下,此时的袁世凯是个什么样的历史角色呢?
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国过程中,袁世凯的表现虽然没有华盛顿那样光彩和伟大,但他毕竟以北洋军队领袖的身份,逼得满清皇帝乖乖退位,从而确保中华民国这么快就顺利成为全国性政权。
而袁世凯自己,也因为逼宫之功劳,从厚道的孙中山那里得到了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就事论事的话,袁世凯和孙中山都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
在中华民国第一个双十节来临之际,袁大总统成功邀请孙中山和黄兴来北京进行了友好会谈,随后又发布了著名的八大政纲和四项协议。
他这一系列举措,在当时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政治声誉和正面形象。
如此一来,孙中山很自然就会对袁世凯产生美好的期待,期待他能够成为中国的华盛顿:
忠于共和,忠于民国,就算拥有显赫的权势,掌控强大的军队,依然拒绝背叛共和当皇帝,也拒绝当终身大总统。
总之,要安分守法当好总统,一心一意为国计民生贡献力量,十年之后主动退休,不在幕后干政,彻底归隐田园。
孙中山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很可能会这样想:
十年之后,该我出任总统大展宏图啦!
老袁辛苦了!你就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吧!
十年之后孙中山才56岁,对于政治家而言,这正是黄金年龄。

幻想很美好,事实很残酷。
大家都知道,中国后来的历史进程并未如孙中山所愿:
袁世凯最终没有经受住至高权力的诱惑,先是背弃《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当上了独裁专制的终身大总统;后又更进一步,干脆自立为中华帝国的皇帝。
袁世凯倒行逆施,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在亿万国人的唾骂声中,心有不甘地走上黄泉路,可谓身败名裂,罪有应得。
只可惜,中华民国的大好前程,却因为袁世凯的折腾胡闹而化为泡影。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为中华民国的历史悲剧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为什么当时中国就没有产生华盛顿那样的人物?
孙中山拥有高尚的政治道德,拥有崇高的理想目标。
袁世凯拥有非凡的行政才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如果把孙氏之德与袁氏之才,兼于一人身上,他是否就能成为中国之华盛顿?
如果那时的中国也能出现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同时又掌控强大军队的政治领袖,我们应该也能像美国一样,一百年前就迅速崛起于世界吧?
可惜啊,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好运……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神秘莫测,它是各种偶然与必然的奇妙交织。
你若说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是偶然出现的,肯定会有历史学家告诉你,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就算没有袁世凯出现,也会有孙世凯、王世凯出现。
那么,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难道都是必然要出现、要发生的吗?
如此说来,人类所有的历史,无论美好与悲惨,无论光明与黑暗,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宿命?
这么说似乎也不对……

具体到中国华盛顿这个话题,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华盛顿身为美国开国总统,他的确没有凭借显赫威望与权势自立为国王,也没有当独裁式终身总统。
作为个体人物,华盛顿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偶然。
但从美国历史的发展阶段来看,华盛顿的政治选择是一种必然。
或者说,就算华盛顿跟袁世凯一样,内心经受不住至高权力的诱惑,他在美国还是必然当不成国王,也当不成独裁式终身总统。
因为,美国这个民主共和国不是凭空出现的。
北美殖民地人民继承了英国清教徒追求自由的光荣传统,后来又深受十八世纪法国民主人权启蒙思想的熏陶。
美利坚民族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追求民主共和、自由人权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
这样的气候和土壤,已经容不下独裁的国王,也容不下独裁的总统。
就算华盛顿拥有袁世凯那样的独裁野心,他也不可能得偿所愿。
只要华盛顿稍稍暴露出独裁行径,他就会受到强大阻力和严厉制裁,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个无关大局的反面角色而已。
为何能下如此肯定的结论呢?
因为,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他们的声望和影响力都不亚于华盛顿,而且他们都是民主共和体制的守护者。
华盛顿虽然担任过大陆军总司令,但这支军队并非他一手栽培的嫡系私家军队。这跟袁世凯掌控北洋军队的情况有本质区别。
这些参加独立战争反抗英国国王暴政的民兵将士们,不可能支持华盛顿自立为美国国王,也不会甘心成为独裁者的帮凶打手。
广大的美国人民,同样会极力反对独裁者的出现。
面对这样强大的阻力,任何企图寻求独裁的政治领袖,都是有心无力,根本无法得逞。
所以说,很多人只看到了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伟大功勋,却没看出来,真正伟大的,是美国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当时美国人民追求民主共和、自由人权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当然也有局限,如黑奴问题、男女平等问题)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虽然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政权,但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远远没有进化到美国建国时那种程度:
整个国家民智未开,广大民众麻木混沌,只有少量的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在追求守护民主共和自由人权,进步的社会力量远远不够。
至于那个时代的北洋军队,绝大部分将士都是只认军饷不认理,有奶便是娘,麻木盲从甚至心甘情愿成为独裁者的帮凶打手,他们会坚决执行独裁者发出的维护独裁统治、镇压正义反抗的命令。
就像远古时代,奴隶主镇压奴隶起义的军队,主要也是由奴隶组成的。
同为奴隶,此奴隶何苦为难彼奴隶?也许这是人类社会未解之谜吧。
更遗憾的是,孙中山、黄兴这些志在守护共和的开国元勋,虽然志向高尚理想远大,但却天真幼稚,只顾着幻想美好未来而放松了应有的警惕,缺乏整军护法安邦定国的认知与经验,也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心计。
这一切条件,都非常有利于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走向独裁专制。
只不过,他目前还没有暴露出野心而已。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3 22:19:40 +0800 CST  
正文(22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袁大总统用谦恭友善、忠心为国的伪装面目,成功骗取了孙中山和黄兴的信任。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上述一系列会谈和交往,基本看清了孙中山和黄兴两人的虚实。
据说,袁世凯私底下曾向下属这样评价孙黄二人:
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干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耳。
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难道老袁承认自己是小人?)
对照孙中山和黄兴的人生作为与性格特点,可以看出老袁上面这些话说得很准,可谓一针见血。
袁世凯身为老江湖,若没有高超的识人之明,是很难混到北洋集团老大的地位的。
比如孙中山提议十年时间建成十万公里铁路这事,袁世凯当面碍于情面,只得表示赞赏和支持他的宏伟计划,背后却忍不住摇头嘲笑:
你老孙张口便是如此夸张的计划,你知道兴建十万公里铁路是个什么概念吗?究竟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人力、财力、物力?
真不愧是孙大炮!满嘴跑火车!
这事也难怪袁世凯嘲讽孙中山是喜欢吹牛皮空喊口号的孙大炮。
因为就这个计划而言,孙中山显然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对当时积贫积弱的国情国力也没有确切的认知。
无论如何,孙中山肯定无法实现这个宏大计划,除非他是孙行者悟空,能变出十万公里铁路来。
实际上,孙中山喊出这个口号过了整整一百年,直到2013年12月28日,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才正式突破十万公里。
另外,对于铁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孙中山的认识也过于肤浅:
交通乃实业之母,铁路乃交通之母——
这话当然没错,但只是在强调意义。
知道要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也知道怎么做。
像中国这样庞大而贫穷的国家,想要快速发展经济,需要包括铁路交通在内的众多领域齐头并进,综合发展,相辅相成。
如果只是单方面超常加快铁路建设,不仅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没有明显效果,反而会导致铁路资源闲置,浪费了宝贵的投资和机会成本。
这就像木桶理论的另一个视角:
如果只是把木桶桶壁的某一块木板加长,不管加长多少,木桶的容量不会增加,还是只能装下原来那么多水。要想多装水,必须所有木板同步加长。
袁世凯曾经担任过六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清末十年新政的先锋和典范,政绩斐然,经验丰富。
因此,袁世凯对这些经济常识和规律了然于胸,他自然就能一眼看出,孙中山的这个铁路计划根本不靠谱,可以说是吹了个天大的牛皮。
如此看来,孙中山真的算不上是一个实干家。
其实这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
不论是一个大公司,还是一个大国家,都需要精神领袖和实干家。
精神领袖就像孙中山这类人,拥有伟大高尚的信仰,百折不挠的信念,为大家指引前进方向,描绘美好蓝图,鼓舞全员士气。
实干家就像袁世凯这类人,务实稳重,经验丰富,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干劲十足。

在孙中山眼里,袁世凯确实是个非常难得的实干家,更难得的是他没有非分之想,没有背叛共和独裁称帝的野心。
忠心为国,才干非凡,务实稳重,干劲十足——
这样的民国总统,堪称完美啊!
这真是中国之幸!民众之福!
带着对袁大总统的美好幻想,孙中山继续为自己提出的宏大铁路计划四处奔波忙碌。
1912年9月,孙中山先是去张家口考察了京张铁路,并邀请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当他的技术助手。
紧接着,孙中山乘坐火车连续考察了保定、太原、石家庄、唐山、天津、山海关、济南、青岛等多个北方城市之间的铁路网和车站,随后又考察了南方的宁沪杭铁路线。
同年10月14日,孙中山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1913年2月中旬至3月下旬,孙中山带着一行随从,前往日本多个城市访问参观,主要目的之一是考察日本的铁路技术,并向日方筹集借贷铁路建设资金。
在日本,孙中山朋友多,人脉广,面子大。
多位日本政界名人,如政友会总裁犬养毅,众议院议长大冈育造之,前首相大隈重信,东京市长阪谷,纷纷为孙中山举行欢迎茶会或招待宴会。
在这些场合,孙中山多次发表类似讲话:
中日两国乃一衣带水之邻邦,同文同种,有数千年的亲密友好关系。
当今两国之外交,应当恢复古来亲密之关系,日本不宜再依随欧美列强之共同行动。
中日两国应当相互提携,合作共赢,以谋求东亚之幸福及世界之和平。
具体到筹集铁路资金问题,孙中山提议:
用中国铁路总公司名义,由中华民国政府担保,向日本等各国银行借贷资金。
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孙中山忙着跟日本人商讨贷款修铁路的条件时,国内风云突变,竟然发生了一件极其重大的政治暗杀命案:
这一声枪响,打破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的美好幻想,也打破了孙袁俩人以及双方阵营的蜜月幻象。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8-02-13 22:24:14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