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197)
第十六章 宦海沉浮

【治世之能臣】

在孙中山陷入革命迷途,武装起义屡遭挫折的时候,袁世凯却昂首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仕途一路飞黄腾达,好不春风得意。

1901年11月,袁世凯由山东巡抚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正式接过了李鸿章的衣钵,位居全国封疆大吏之首。不久后,清廷又加赏他太子少保衔。也许是一直自卑于自己的学历,袁世凯特别喜欢这个荣誉头衔,所以最爱听别人称呼他袁宫保。

在其位,谋其政。年富力强、务实进取的袁世凯坐镇天津,沿着曾国藩、李鸿章等前辈开创的洋务之路,大刀阔斧众横捭阖,干得有声有色,很快就成为清末新政的急先锋。短短五六年间,袁世凯就将饱受战火、破败不堪的直隶,建设成为全国新政之模范省份,天津也发展成为可与上海相媲美的近代化繁华大都市。

袁世凯的北洋新政,最可称道的有三大举措:振兴实业,大办学堂,扩练新军。其实说起来,不论是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或是提倡西学的各级学堂,还是装备编制战训全面近代化的新军,袁世凯本人对于这些领域都不精通(军事领域强一点)。但一流的领导很少是专才,袁世凯非凡的行政才能体现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视野开阔与时俱进,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比如办西式学堂,袁世凯自己并不精通,但他慧眼识人,提拔重用了精通西学的教育家严修。除了在办学经费上大力支持,袁世凯极少干涉严修的办学事务,让他放手去做。说实话,能做到这一点的领导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袁世凯的知人善任,直隶的西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大学五所,各级师范学堂九十所,中学堂二十七所,小学堂(高小和初小)四千三百余所,还有各级工业农业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女子学堂,合起来百余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医学堂、北洋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北洋工艺学堂、北洋师范学堂等。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人才,为近代中国的自强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功不可没。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4 00:06:08 +0800 CST  
(198)
在实业领域,袁世凯重用的是周学熙。周学熙大力稳定金融,激活市场,创办直隶工艺总局,劝掖奖励全省绅民兴办实业,并带头创办了启新洋灰公司等大型企业。数年间,天津乃至整个直隶的民族工商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袁世凯首当其功。

当然,最让袁世凯引以为傲的还是扩练新军,这才是他的特长。

早在1895年,袁世凯就开始在天津小站督练北洋新军,由此打造了一支惟命是从的嫡系军队,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等亲信将领,都是当年的小站班底。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心机很重的袁世凯偷奸耍滑,没有老实执行抵御外敌的命令,避免和八国联军大规模交火,基本保存了实力。战争过后,京津附近就只剩下袁世凯手下这一支像样的正规军了。

1901年慈禧启动新政后,全国各省开始加快编练新军。北洋直隶临近京城,地处国防要冲,自然成为编练新军的重中之重。当时清廷计划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师)新军,北洋六镇最先练成,袁世凯一举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天下的第一大军阀。有意思的是,袁世凯在军权上的得势,还要归功于当时的国际局势。

1904年,日本和俄国两大强盗,为争夺在东北亚特别是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双方在中国东北和附近海上战场激战一年多,参战兵力高达近百万。最终日本获胜,攫取了俄国在东北南部(南满)的权益,但为此付出了伤亡二十余万人(战死近九万)的巨大代价。

说起来惭愧,中国这一次还真得感谢日本。打个比方,当时中国好比一只绵羊,俄国这头北极熊看上了绵羊身上东北这块大肥肉,正准备独自吞下,日本这头东洋狼眼红了,于是呲牙咧嘴扑上去跟北极熊抢肥肉。最后的结果是,北极熊战败,被迫吐出了肥肉,同意和东洋狼分享。俄国控制北满,日本控制南满,但双方都得承认整个东北暂时还是中国的领土,只是先吸吸血,瓜分蚕食的事以后再说。这样一来,东北这块肥肉暂时还能长在中国这头绵羊的身上。

也就是说,要是没有日本来抢肉,东北当时极有可能会被俄国正式并入版图。毕竟俄军已经实际占领东北四年多了。日本不惜巨大的伤亡代价,逼迫俄国撤军,暂时捍卫了中国在东北的领土主权。日本的如意算盘是,只要不让俄国吞并,东北迟早是自己的口中肉,目前只是暂存在中国这头绵羊的身上而已。当然,俄国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两个强盗心里都还憋着劲呢。日俄为了东北争得头破血流,却又势均力敌无法独吞,中国这才暂时逃过大劫。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四十年后,苏联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彻底断送了日本企图吞并东北的美梦。日本觊觎东北数十年,最后还是没得逞。只不过,苏联也不是白帮忙,中国最终失去了蒙古,代价不菲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4 00:09:02 +0800 CST  
@最爱民国范儿 2012-10-12 21:48:18
感觉卖国的评价有点言过了,毕竟孙中山只是有过这个念头而已,后来也没继续操作。整个事情也没有对中国国家利益造成什么实际损害。
-----------------------------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袁世凯身上,你会怎样评价呢?估计卖国贼的帽子毫不犹豫就扣上了吧。所以说,对事不对人的评价原则真的很重要,无论是谁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都不应避讳,特别是孙主观上主动出卖国家利益的动机非常明显。

至于卖国未遂是否应受责备,你也可以类比一下杀人未遂。比喻虽不完全恰当,但至少说明犯罪动机也是定罪的重要证据。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4 12:05:26 +0800 CST  
(199)
日俄两个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大打出手,战火摧残着东北人民,清廷却无可奈何,只得宣布局外中立,谁叫自己实力不济呢?除了干瞪眼,只有受欺负的份儿。不过,清廷暗地里还是在帮助日本军队狠揍北极熊,毕竟相比于日本,当时俄国北极熊的威胁更大更急迫,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国家外部环境,为了巩固国防拱卫京畿,袁世凯上奏朝廷,要求加快扩编北洋新军。面对随时可能被日俄灭国的危局,清廷当然是言听计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征全国之饷练兵一省,全力支持袁世凯加快扩军。

至1905年,北洋六镇精锐部队扩编完成,兵力近七万人(日俄战争参战兵力近百万,知道清廷宣布局外中立的无奈了吧)。除第一镇由旗人组成,袁世凯不能完全控制外,其他五镇都是袁的嫡系亲信将领统辖。此外,东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北方诸省的新军,要么是由北洋一部扩编而成的,要么是由北洋军官训练编成的,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袁世凯的控制。也就是说,整个北部中国的新军,高达十几万的精锐兵力,大部分都在袁世凯的掌控之下。

袁世凯扩编北洋新军,建成了当时中国最精锐的近代化陆军。公正地说,他为提升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巩固中国的国防,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在为国练兵的幌子下,袁世凯趁机笼络党羽,培植个人势力,将国防军变成了袁家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政局有变,他的野心自然会急剧膨胀。

在官场上,袁世凯除了能力强,会办事,同样也很会奉承领导取悦上级。慈禧太后过生日,他一次就贡奉寿银四十万两。就连慈禧身边的宠信太监,他也能拉下脸极力结交讨好,因此太后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很快就能得知。所以他很容易揣测迎合圣意,博得太后欢心。至于袁的顶头上司,贪财昏庸的庆亲王奕劻,也早就被袁世凯贿赂收买,被奉承得舒舒服服,自然对他极力照顾言听计从。

做官做到这份上,袁世凯堪称中国传统官场的楷模了。虽说他圆滑世故,工于心计,脸皮厚心肠黑,品行谈不上端正廉洁,但他并不是那种只会投机钻营阿谀奉承的庸官。他的行政才能,他的务实进取,他的新政业绩,在当时的中国官场绝对是凤毛麟角。放眼中国几千年历史,袁世凯无疑称得上是治世之能臣。至于他以后如何成为乱世之奸雄,那是后话了。

袁世凯位高权重,又手握重兵,难道不会引起清廷的猜忌?当然会。慈禧何等精明老辣,老袁这等阿谀奉承的小伎俩,怎能麻痹得了她的警觉?且看她手段如何: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5 11:58:39 +0800 CST  
(200)
1907年9月25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以及湖广总督张之洞,被清廷同时诏令调入京城,升迁军机大臣,袁还兼任外务部尚书(部长)。袁世凯对清廷的潜在威胁不用多说,张之洞也不容小觑,他已连续担任湖广总督十八年,可谓名高望重,树大根深。他统辖的湖广新军,实力仅次于北洋新军。如今两人名为升迁,实则被慈禧调离老巢,解除了兵权,放在她眼皮底下便于监控和驾驭。

袁世凯当然知道慈禧的用意,但心里也没有太大的失落和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兵权虽被解除,但那些一手栽培的亲信将领仍然会效忠于他,这种栽培知遇之恩不是一道圣旨就能马上割裂的。要想彻底割裂和消磨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潜在控制力,可没那么容易。其实,这就和消磨被迫分手的一对恋人之间的感情一样,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可是在时间面前,慈禧和袁世凯,究竟谁能熬得过谁呢?

慈禧削去袁世凯的兵权,是为了防止他拥兵自重起了篡逆野心,确保满人江山稳固。但她还是很欣赏和倚重袁世凯的行政才干的,所以提拔他入值军机并兼任外务部尚书,让他在朝廷中枢施展才干,协助自己定夺国家大政方略。同时,这也是在授予军机大臣的高位尊荣,以此来安抚和笼络他。

除此之外,慈禧还有更绝的笼络手段。1908年9月14日,是袁世凯的五十寿辰。这天一大早,慈禧为了彰显圣眷,以太后、皇帝和皇后的名义赏赐了袁世凯大批寿礼。这批御赐寿礼,由一长列黄色的皇家轿子抬着,两旁还有鼓乐队伴奏,从皇宫一路吹拉弹唱大张旗鼓送到袁府大门,实在是给足了袁世凯面子。

太后带头给袁世凯祝寿,举朝文武官员自然趋从捧场。当天袁府门前的那条大街上,停满了前来送礼祝寿的轿子和马车,军队沿街站岗维持秩序。袁府大院内和客厅里,挤满了京城乃至从外地赶来的达官显贵。这样的祝寿盛会,就是在习惯于大场面的京城也很少见。

岁逢半百之寿,位居军机大臣、太子少保之尊荣,太后皇帝御赐寿礼,满朝文武登门祝贺,这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荣耀?这无疑是袁世凯有生以来最得意的一天。

人生到此,夫复何求?

寿宴上,觥筹交错,来宾们频频敬酒拜寿,袁世凯已经有些醉意了。不仅是因为酒,他更陶醉于自己的荣耀。如果这时候,有人对他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切忌不要得意忘形,岂不闻乐极生悲?百日之内,阁下将有杀身之祸。”他肯定会大巴掌抽死丫的。

袁世凯一定想不到,老子的这句福祸名言,真的会应验到自己身上,而且会来得这么快。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5 12:01:31 +0800 CST  
@tzhps2012 1763楼
我认为孙中山乃至后来的中共的暴力革命是正确的。他们没有幻想,也别无选择。因为统治者是不会主动放弃手中的既得利益。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谁都不希望暴力革命,但不通过暴力进行革命,利益是争取不到的。政权的取得和维护一定要靠枪杠子。当年叶利钦做的不也是暴力的吗?
-----------------------------
谢谢你的关注。我也不要求别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只是在思考,然后表达出来,和大家友好交流。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观点,当然,人类毕竟是社会性的,也需要交流和互动。

在以前,我也认同暴力革命的正当性,因为统治者贪婪残暴,除了暴力推翻它别无选择。后来不断地思考,发现这个逻辑是不通的,是被诱导和灌输到我的头脑中的。实际上,革命和暴力没有必然联系,历史上绝大部分暴力革命其实都是伪革命,都是打着革命的幌子,实际上却干着争权夺利的勾当,根本不是把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每一个暴力造反集团都会强调它领导暴力革命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可一旦以暴力成功上位成为新的执政集团后,却又无一例外调转枪口对准民众,用暴力巩固和维护既得利益。什么民主自由公平正义全都抛诸脑后了。

推翻暴政,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的不是枪杆子,而是人心。想想看,暴政是靠什么维护的?军队警察和广大基层公务员对吧,这些人都是统治集团的炮灰,他们并不想死心塌地拼命维护暴政,他们是人不是机器人,他们同样向往公平与正义。如果能从思想上解放他们,他们就不会死命维护暴政,到那时候,统治集团即使不愿主动放弃既得利益,选择暴力镇压,也是有心无力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暴力革命别无选择的逻辑是讲不通的。

因为革命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推翻一个暴政而已。如果人民未觉醒,即使推翻了暴政,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暴政填补权力真空。而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政权后,根本就不再需要依靠暴力来维护。人民满意它,它就继续执政,人民不满意它,就可以用选票让它下台,让更好的公仆来执政。

保持足够的耐心,全面深入地启蒙公民意识,凝聚尽可能多的人心,使社会各阶层形成广泛共识,团结尽可能大的力量,到那时,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就会水到渠成,革命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什么统治集团都是浮云。即使最后还是需要暴力推翻,那也会是规模很少、代价很小的暴力革命。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6 12:26:56 +0800 CST  
(201)
【慈禧归西】

正当袁世凯刚走上仕途巅峰,无比风光得意的时候,霉运接踵而来: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相隔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去世。一天之内,两宫圣驾相继归西,清廷政局犹如发生了一场地动山摇的大地震。临终前,慈禧颁布懿旨,立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幼子溥仪为皇帝,封载沣为摄政王,监理国政。载沣摄政监国,成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无疑是个噩梦,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在说袁世凯的霉运之前,有必要总结评价一下慈禧太后的这一生。

慈禧这人吧,主政以后的作为很难让人喜欢,说她祸国殃民也不为过,因此在后世国人中的口碑一直很差。相比之下,同样是女主当国,武则天的历史评价和民间口碑似乎要好得多。历史学家评价武则天,说她上承唐太宗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开元盛世,主政开明治国有方,很好地延续了唐朝前期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这固然不假,武则天也确实配得上历史的好评。但以武则天的历史作为来对比慈禧的历史作为,似乎对慈禧不太公平。

武则天所处的时代,正逢国力上升,大唐气象生机勃勃,中华帝国雄视天下,邻邦敬服,万国来朝。而慈禧所处的时代,却是清廷衰落,中华沉沦,列强入侵,内忧外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设身处地想一想,慈禧这家这国可当得真不容易。

丈夫咸丰帝懦弱无能沉溺酒色,而且早逝,正值青年(26岁)的慈禧,只能默默承受丧夫守寡的人生悲剧;儿子同治帝贪玩浪荡不成器,同样早逝,刚到40岁的慈禧,失去了独生子,她还是只能默默承受。这要是换作一般人,精气神早就垮了。可慈禧依然坚强地扛着爱新觉罗王朝艰难前行。

这满清皇帝,自乾隆以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一代不如一代,光绪亲政后志气倒还不错,可又过于幼稚毛躁,而且还无法生育。说实话,这满清真的是气数将尽了。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曾国藩的湘军集团乘势崛起,觊觎皇位蠢蠢欲动,英法联军攻占京城,咸丰帝又撒手西去,那时满清王朝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要是没有慈禧力挽狂澜,满清王朝极有可能撑不到二十世纪。

身为一个满人,一个王朝的当家人,她延续了满清王朝50年的气数,她无愧于自己的祖宗,无愧于爱新觉罗皇族,无愧于满人的王朝和江山。然而,身为中国当时的主政者,慈禧却有愧于这个国家。

虽然慈禧主政前期还算开明,支持过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主导的洋务运动,也力主左宗棠武力收复新疆,但很遗憾这种开明还不够,而且没有持续下去。虽然后期她被迫开启清末十年新政,但却醒悟太晚,黄花菜都凉了。相比于治国功劳,慈禧犯下的罪过要大得多: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6 23:12:49 +0800 CST  
(202)
甲午战争,慈禧虽名为退居幕后,但却力阻光绪帝对日抗战到底,迫使他接受了绝不应该接受的《马关条约》,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小日本的侵华野心,遗患无穷,几乎一手毁掉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国运。

戊戌变法,慈禧即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镇压维新派,软禁光绪帝,但也不应该因私废公,中断维新变法的大趋势,让国家痛失变法自强的良机。

让中国损失惨重的庚子之乱,则主要就是慈禧一手造成的。她故意耍弄盲目排外仇洋的义和团,先煽动利用,后又血腥镇压,手段极其阴险狠毒。更为甚者,她脑残发作向列强宣战,不顾强敌警告,愚蠢进攻各国大使馆,还纵容义和团残杀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很多无辜洋人,结果招致八国联军侵略报复。逃到西安后,她又向列强谄媚求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让国家财富大失血,欠下一屁股债,国家财政几乎破产,中华自强图存的困境由此雪上加霜。

1861年至1908年,慈禧在主政中国的这47年间,固然有一些开明之举,但总体而言,这个国家之所以一步步滑入深渊,濒临灭亡,跟她的守旧、弄权、跋扈、脑残有密切关系。

在那个时代,有两个国家的君主和慈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她比慈禧大16岁,于1837年至1901年在位,统治英国长达64年。她在位期间,英国乘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国力迎风飞扬,一举成为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这其中有她很大的功劳。

另一个是日本明治天皇,他比慈禧小17岁,于1867年至1912年在位,统治日本长达45年。他在位期间,日本开启了明治维新,从一个贫瘠弱小、封闭落后的东洋岛国,一举迈入世界强国之列,这与他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

相比之下,慈禧的主政作为,以及中国的国运走向,令人唏嘘不已。当然,拿慈禧和维多利亚女王、明治天皇对比,就像拿她和武则天对比一样,也是不太公平的。

当时的中国,国力一步步衰落,国运一天天沉沦,这并不是慈禧一个人的罪过,也不是靠慈禧一个人就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而是要靠无数知耻后勇、自强不息、开明进取、智慧理性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经过数十年的顽强拼搏,才能扭转颓势,复兴中华。可悲的是,当时这样的中国人太少了。相比之下,慈禧虽算不上那个时代最出色的中国人,但也绝不是最差劲的中国人,至少能排在中上水平吧。

公平地说,慈禧生在一个历来奉行男尊女卑的国家,身为一个女人,一个读书不多、阅历不广的女人,只因偶然嫁与帝王,机缘巧合统治这个国家长达47年,她也许是做了她能做到的一切,这也算难得了。

慈禧固然曾祸国殃民过,但如果仅仅因为她是女人,是少数民族,就给予她额外的歧视和罪名,比如说她是异族女妖红颜祸水女人误国,这就有点不厚道了。她一定会很委屈,心想:如果我能重新选择人生命运,我宁可没有参加选秀嫁与帝王,没有成为太后主政治国,而是嫁给一个平凡人家,当一名相夫教子的普通主妇(哪怕嫁给绯闻男友恭亲王奕也好),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

慈禧的委屈也许可以理解,可是,中国的委屈又有谁理解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6 23:16:50 +0800 CST  
@tzhps2012 1768楼
非常高兴能和作者深入的交流。
1、我认为:从对一个国家的改良(非暴力革命)到革命,是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会走过的阶段,没有人一上来就会采取极端的暴力方式,楼主不也是讲过,孙中山也上书过李鸿章吗?可见孙中山也是想先进行改良的。可当孙中山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后,理所当然的就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方式。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2、历来革命的发起者都是最受压迫的那群人,而每到革命的后期,革命胜利的果实都会被人篡......
-----------------------------
改良和革命的对立,并不是由是否用暴力手段来区分,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是某些意识形态专家在偷换概念。革命就是更大更广更深的改良,是由一点一滴的改良累积起来才能实现的。如果说改良是量变,那革命就是质变,没听说不经过量变的积累直接就可以实现质变的。这是一个常识性逻辑。

所以,并不是说革命应不应该用暴力手段,如果在某种历史条件下,需要暴力革命,那自然会发生。但是,决不能因此忘记革命的目的——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民的自由、尊严、人权、合法权益,追求幸福生活,享受繁荣安宁的果实。这一切,暴力本身是无法实现的,不能指望经过一场暴风雨似的暴力革命风暴,社会一夜之间就脱胎换骨了。一切不恪守民主、自由、法治、宪政原则的革命,都是伪革命,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你提到文革,很遗憾你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革根本不是什么革文化的命,革思想的命,革官老爷的命,它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斗争和阴谋,通过树立个人崇拜的绝对权威来打击政敌而已。老毛自己是不是官老爷呢?女皇是不是呢?能批斗他们吗?能批斗元帅高官,那不是民主的体现,而是民众被当枪耍,被利用被愚弄。批斗谁不批斗谁,什么时候批斗什么时候平反,这些根本由不得民众,全是老毛在幕后操纵,邓三起三落就是明证。这能叫民主吗?这值得高兴吗?文革究竟给民众带来了什么好处?

至于你说改革革了老百姓的命,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改革造成了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但总体而言,民众是受益者。改革前,整个中国穷得要命,老百姓被管得死死的,像螺丝钉一样被安排着命运。不要以为毛时代金光闪闪社会一切都好,官员廉洁不敢贪污腐败,那时候的等级待遇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很多黑暗面你不了解而已,他们只让你看到他们愿意让你看到的那一面。而现在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恰恰是以前的体制残余造成的。

治病要对症下药。怎么找对症,找对药呢?用常识,用自己的思考,用最简单最朴素的真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15:22:01 +0800 CST  
@nicolemylove 1771楼
就是因为她是少数民族(300多年前称为外敌,蛮夷)她才不把中国的土地、资源、主权当回事,因为是她祖宗抢来的,本来一开始就没有后来再失去也就没那么心疼。何况人家虽然给了洋人不少利益但仍旧剥削群众当然可以说出那些厚颜无耻的话事实上这也是那些满蒙人的想法。这个女人比李鸿章更可恶是没有道理姑息的
来自UC浏览器
-----------------------------
嗯,我也认同慈禧比李鸿章更可恶。但谈历史要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你的说法,感觉就是把慈禧放到现代来要求她,她当时是王朝的统治者,又不是人民公仆,弄清这一点,很多事情就好理解了。至于你提到的那些厚颜无耻的话,据我所知,很多都是杜撰或断章取义或添油加醋,不信你可以查查史料,看看她的诏书和谈话到底是怎么说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15:31:39 +0800 CST  
@小浣熊2001 1772楼
哎。。。虽然我也赞同对事不对人的做法,但听说孙中山卖国,心里怎么都有点别扭,他可是民国的国父啊。楼主你能确保孙中山与日本做领土交易的史料都是真实的吗?还是别有用心的污蔑?
-----------------------------
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是吧呵呵?不光你别扭,当初我也别扭,其实这就是为尊者讳造成的恶果。一直以来孙中山都是以伟大高尚、光明磊落的光辉形象示于公众的,中华民国国父之美誉也早已深入人心。但实际上,他的不少污点被人为掩盖了。人有污点很正常,世上本无完人嘛,更何况你如果实在对他感情深,还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宽慰自己。

至于这段史料的真实性,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保证自己的引用来源是权威的。相关史料近来已在各种途径纰漏,特别是大陆官方史书《孙中山评传》(茅家琦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都明文提到此事,想必真实性是可靠的,不然也不至于损害伟人的形象。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15:48:15 +0800 CST  
@大江东去话风流 1773楼
改良,革命,中国争论了一百年,到现在还是没有弄明白。眼下中国的政治生态,和一百年前的晚清有很多相似之处啊,又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真希望这一次,中国能走出历史的三峡,从此一马平川。
-----------------------------
说得好啊!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螺旋式上升嘛。唐德刚先生之历史三峡说,确实独到,共同期待中国突破历史命运的瓶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15:52:56 +0800 CST  
(203)
【蛰伏待变】
慈禧归西,袁世凯顿时失去了保护伞。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在十年前的戊戌政变中,光绪帝听从康有为的建议,提拔拉拢袁世凯来对抗后党势力。可没想到,袁世凯在听了谭嗣同的兵变计划后,决定投向太后阵营,转身就向荣禄告密,导致维新派被慈禧血腥镇压,光绪帝也被软禁长达十年之久。因此光绪帝对袁世凯恨得咬牙切齿,据说在被软禁期间,他画了一只乌龟贴在墙上,龟背上写着袁世凯的名字,心情郁闷时就拿起竹弓射它,射满箭后还不解恨,还要取下来撕成碎片。

光绪帝比慈禧年轻36岁,他心想自己肯定能熬得过那老不死的,到时候重掌皇权,一定要把袁世凯千刀万剐,不料自己却比那老不死的先死一天。不早也不晚,这一切难道真的是巧合?光绪帝真的如此命薄,等不到云开月明的那一天?

在中国,看起来太巧合的事,往往背后都有猫腻。虽然光绪帝体质一直很孱弱,软禁期间还经常挨饿,但他确实死得很蹊跷,病死之说太凑巧。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光绪帝是被谋害致死,但在慈禧即将归西的当时,非常不愿意看到光绪重掌皇权,非常想致他于死地的人有很多。慈禧,后党亲信,曾密谋篡位的大阿哥党,备受光绪冷落的裕隆皇后,还有袁世凯,他们都有作案动机和嫌疑,这其中以慈禧本人的嫌疑最大。她要想临终前弄死光绪,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

不管光绪帝是病死的还是被害死的,反正是死了。袁世凯在失去慈禧这个保护伞的同时,正好可以松一口气,不用担心被光绪给活剐了。可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得知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继位,他的亲弟弟醇亲王载沣摄政监国。

这载沣是光绪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兄弟俩关系还不错。据说光绪帝临终前有遗命,令载沣诛杀袁世凯。虽然这说法不太可信,但载沣也的确有很多要杀袁世凯的理由。

早在一年前慈禧在世时,那些皇族少壮派亲贵,如铁良、载沣、载涛等人,就力劝慈禧削去袁世凯兵权,以防他拥兵自重犯上作乱,夺了满人江山。眼下老太后走了,再也没人能镇得住党羽广布树大根深的袁世凯,他对满清朝廷的潜在威胁太大了。因此,载沣作为满清皇族少壮派的利益代言人,必然会将袁世凯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载沣想杀掉袁世凯,容易做到吗?说容易其实也容易,要是载沣狠下心来把事做绝,不用征求大臣意见就果断下令赐死,袁世凯也没辙,只有认命的份。毕竟他的党羽亲信和掌控的军队不在身边,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宫廷禁军和京城卫戍部队还是掌控在朝廷手里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23:28:50 +0800 CST  
(204)
问题就在于载沣一向优柔寡断,他想以揽权跋扈、植党营私为名杀掉袁世凯,又怕引起朝野非议,北洋军队哗变,于是就征求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张之洞等重臣的意见。

那奕劻早就和袁世凯穿一条裤子了,关系很铁,自然袒护他,但又没主见,于是将皮球踢给张之洞。张之洞倒是一向和袁世凯合不来,但他在这关键时候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劝诫载沣要仁慈开明,主少国疑之际不可轻于诛戮大臣,培植祥和之气,以增厚国脉,还用明代崇祯皇帝轻于杀戮大臣遂至亡国的教训警示他。

晚清大儒张之洞人品果然不错,令人敬佩。当然,如果袁世凯被清廷猜忌诛杀,同为汉族重臣的张之洞肯定会兔死狐悲,这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几个月后(1909年8月),张之洞病逝于北京,谥文襄。

身为晚清四大名臣之末(前三位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在晚清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担任湖广总督十八年,他政绩斐然,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实事,突出的有:汉阳铁厂(建成时为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湖北枪炮厂,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等。顺便提一下,他督练的湖北新军,两年后发动武昌起义,点燃了辛亥革命。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算是张之洞的一点历史遗产吧。

被奕劻和张之洞等重臣劝阻后,载沣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倒不是他从谏如流仁慈宽厚,主要是害怕北洋军队哗变作乱。最终,他心有不甘地放了袁世凯一条生路:借口袁患了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着其即刻开缺回籍养病,以示体恤。假如当时载沣狠下心来杀掉袁世凯,北洋集团群龙无首,哗变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老大都已经挂了,没了领头人,大家也就没了夺取江山加官进爵的指望,哗变图啥呢?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两年多后,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这只重出山林的老虎,逼宫逼得载沣脑袋撞墙,欲哭无泪:他娘的,老子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一刀剁了丫的!

后话暂且打住,袁世凯肯定猜不到幸福这么快就来敲门,此时他无疑是心有余悸,落寞苦闷。1909年1月5日,袁世凯黯然离京,灰溜溜地返回河南老家。当天前往车站给他送行者,寥寥无几,只有几个亲信至交,如杨度、严修、杨士琦等。

想想仅三个多月前,在袁世凯五十大寿的宴会上,满朝文武争相前来祝寿,那是何等的盛况?眼下解职归乡,却又是何等的冷清?世态炎凉,人情历来如纸薄,想必袁世凯早已看透,宠辱不惊了。只是他凄凉落寞之际,对前来送行的杨度等人,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还是患难见真情啊。

袁世凯回到河南后,隐居在安阳洹上村的袁府大宅里。为了让清廷放心,不再猜疑自己的野心,他韬光养晦,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还自诩洹上钓叟,装出一副悠游林泉、不问世事、颐养天年的模样。为此他还专门摆拍了一张照片: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端坐在一叶扁舟上淡然垂钓,好一个洹上钓叟!然后他让人把这张照片登载在京城的报纸上,生怕载沣看不到自己无欲无求的样子。

韬光养晦的背后,袁世凯无时不刻在关注着政局,也一直和他的党羽亲信保持着联络。他静静地蛰伏着,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这期间,孙中山的革命党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袁世凯知道,自己重出江湖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7 23:30:57 +0800 CST  
呵呵,辩论得很热闹嘛,但还保持着风度和礼貌,这很好,我很欣赏,思想的碰撞理应用文明的表达方式。希望这个帖子能一直保持文明理性的风气和氛围。引用一句自由主义的名言:也许我不赞同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感觉@tzhps2012 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对国家进步抱着美好的期待。只不过,咱们对文革等相关问题有着不同看法,也就是说,你所说的文革和我所说的文革似乎不是一回事,而是各自的镜像和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这很正常。而且,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化,人的看法也会有新的变化。我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十年前相比已大不相同。至少大家都还在关注着这些跟日常生活相隔太远的话题,这是好事情,总比漠不关心好。

十年后,我们如果还能看到今天的辩论,一定会很欣慰:原来自己也曾年轻过,也曾激扬文字过。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8 12:26:46 +0800 CST  
(205)

第十七章 辛亥风雷

【山重水复疑无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到了一个辛亥年——1911年。

说起来,这辛亥年似乎和满清王朝的命数相克。上一个辛亥年,也就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登基建国,两年内太平军迅速壮大,横扫半壁江山。虽然满清王朝苦撑着没咽气,硬是熬了过来,但经这么一折腾,也已经半截入土了。六十年光阴荏苒,黄土差不多埋到了满清王朝的脖子。如今又到了满清王朝的劫运之年,这一次的掘墓人,已经换成了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党。

早在1895年,孙中山就开始筹划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但还未发动就被镇压。此后十几年间,特别是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来,孙中山领导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起义,虽屡战屡败,但却奋斗不息,其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确实令人钦佩。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又一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史称广州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准备了很长时间,同盟会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黄兴亲自率领一百多人的先锋队(人数太少了),向两广总督衙门发起猛攻。激战一昼夜后,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负伤断掉两指,幸好脱身逃往香港。方声洞、林觉民等七十二名烈士,或壮烈战死,或被捕后英勇就义。

虽然我比较反对这种毛躁的、几无胜算的起义,反对无谓的、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牺牲,但仍然对林觉民等先烈们的大义之举充满神圣的敬意。林觉民的《与妻书》,我们都在中学语文课文里读过,因此对他并不完全陌生。辛亥这年,林觉民才25岁,是留学日本庆应大学的高材生,风华正茂,阳光帅气,一表人才。他家境很好,学成归国后只要愿意安安分分找个好工作,肯定前程似锦,毕竟那时候海归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况且,他并不是毫无牵挂、冷血无情的人。他上有年迈的父亲,下有五岁的幼子,妻子陈意映此时正怀有身孕,他对妻儿的关爱和柔情,《与妻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封百年前的绝命家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大义凛然,字字泣血。虽然时隔百年,至今读起来,令人无不为之动容落泪,肝肠寸断。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林觉民忍心抛弃这份柔情,这份牵挂,这份阖家团圆的幸福,而不惜生命决然赴死呢?是他的一身侠骨,一腔热血。《与妻书》中说得很清楚:我有幸娶到你,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当以天下人为念,愿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幸福,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

此等舍生取义的壮举,试问今天的中国,又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到?诚然,这样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今天的我们,在疯狂追捧那些阳光帅气或漂亮妩媚的娱乐明星时,能否也对当年曾经一样阳光帅气的林觉民们,保持应有的缅怀和敬意?能否不要彻底淡忘了他们,不要忘记他们的侠骨柔情,不要忘记他们为了我们后世同胞的幸福而付出了一切?

一个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完全沉迷于全民娱乐化的时代,而忘记了那些真正的英雄,忘记了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最值得追求,那么,这个国家就失去了灵魂,就一定没有未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12:53:14 +0800 CST  
(206)
这次黄花岗起义失败,损失惨重,牺牲了很多革命骨干,这对同盟会的革命斗志和士气打击很大,同盟会在国内的革命活动也因此陷入了低潮。一时间,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家都茫然无措。

黄兴、胡汉民等人避居香港,忧愤苦闷至极。黄兴还一度萌发极端念头,想学习一年前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的举动,对清廷权贵实施暗杀,后被孙中山劝阻:君不见,汪精卫刺杀失败,被判了终身监禁,难道你也想进去陪他坐穿牢底?

孙中山自己,则又在美国华侨社群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筹集革命捐款活动。每一次起义都会花掉一大笔好不容易筹集来的捐款,起义失败一次,他就得重新筹款一次,弄得华侨们渐渐没了捐款热情。不知孙中山是否开始迷茫:向华侨募集捐款,购买武器偷运进国内,再组织人马发动起义,这条道路究竟能否成功推翻满清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呢?

宋教仁、谭人凤等同盟会员,因不满孙中山老是局限于在他自己老家两广一带搞起义,于当年7月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决定下次在长江流域策动起义试试。由于同盟会在这次黄花岗起义中损失惨重,需要很长时间缓过劲来,他们估计近期内革命形势严峻,于是宣告各地革命同仁不宜再急躁妄动,耐心蛰伏两年积蓄力量,预定在宣统五年(1913年)再大举起义。

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当时的同盟会会员,特别是骨干,大多是留日学生和爱国华侨,来自国内的革命同仁反倒是少数。晚清新政以来,国内的知识分子阶层、中产阶层及开明士绅群体已经壮大不少,还出现了一些很有民望和号召力的大实业家,如江苏的张謇。按理说,他们这些人不会甘心于清廷守旧腐败的专制统治,理应积极支持和参与同盟会的革命活动才对啊?

可事实并非如此。是何缘故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领导,长期在国外活动,并未花足够的精力去布局国内,发展国内的会员。本来,大量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和进步学生回国后,很多人进了教育界、实业界、新闻界、司法界,乃至清廷政府、军队、警察内部任职。他们拥有很好的机会去播撒革命火种,去向广大的学生、工人、公务员、军警乃至社会大众宣传民主共和理念,去发展扩大同盟会的组织力量。

唯有坚持这样做,革命的力量才能在国内各阶层中深入扎根,民主共和的社会舆论和观念意识才能尽快扩散,中华民国的立国根基才能真正牢固。遗憾的是,孙中山和同盟会此前的工作重心并未在此,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筹款买武器发动起义这条道路上。

每次发动起义时,孙中山他们都很纳闷:为何国内各地民众未能大举响应?为何国人如此麻木不仁?其实,这没什么好纳闷的。之前种下的是豌豆,又如何能得到南瓜的果实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13:04:40 +0800 CST  
转帖一下林觉民的《与妻书》(摘自百度百科)。谨向这位百年前的年轻小伙子,致以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顺便提一下,尽管当年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是奉父命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与妻书》便是最好的证明。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欲跟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父亲跪下求她念在孩子尚年幼,需要母亲照料,她才放弃自杀念头。但过了一年多,陈意映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终日郁郁寡欢而病死,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而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牵肠挂肚的五岁儿子林依新,还有妻子腹中未出世的孩子,不知道他们是否健康长大,是否有后代存世,是否也和我们一样读过《与妻书》。我想说的是,不管林觉民是否有血缘后代繁衍至今,他的精神后代,早就遍布华夏大地,薪火相传,永垂不朽!


林觉民《与妻书》正文: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羶,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馀,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其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馀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馀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重圆?则较死为尤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馀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二十六夜四鼓 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13:58:26 +0800 CST  
《与妻书》译文:

意映爱妻,见字如见面:

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不?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

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方巾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梦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

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写。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应当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14:00:04 +0800 CST  
(207)
其二,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实业家,乃至普通有产者,一般都不认同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去变革社会,因为这样往往会导致社会动荡失序,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长时间的战乱,玉石俱焚,个人的财产乃至生命都无法保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会倾向于寻求温和理性的变革途径,去和统治者和平博弈,一步一步地争取国家进步,扎实推进社会发展。

其实,这是人类趋利避害、权衡利弊的本性,是古今中外之人性常识,本无可厚非。可在某些人看来,这竟然成了所谓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对此说法,我只有两个字来评价:扯淡。

了解了这个人性常识,就很容易理解,张謇等大实业家,以及他领头的国内立宪派(不包括康梁保皇党),乃至广大中产阶层和开明士绅,为何一直对孙中山等革命党的暴力革命道路不感冒。因为他们有代价更低的选择:和清廷进行和平博弈。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这给了广大立宪派和平争取国家进步的希望,他们非常兴奋。同盟会对此反倒很忧愁,革命同仁们认为,立宪如果顺利实施,清廷的倒台将遥遥无期。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去破坏清廷的立宪努力。此前一年(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日本欧美各国宪政,革命党人吴樾竟然采取人体炸弹的极端方式,行刺正在北京火车站准备启程的五大臣,他自己当场身亡,两名大臣受伤。此事导致本次出洋考察宪政延缓了数月才出发。

说实话,革命党这样做也太小心眼了。立宪确实有利于延缓清廷的统治寿命,但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稳定繁荣。清廷需要学习宪政,需要训练政府和国民掌握宪政程序,革命党更需要如此,这对以后建立民国、实现民主共和有莫大的好处。因为,要想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不致于沦为空洞的口号,就需要有效的制度载体。而宪政制度,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高级最有效的制度载体,而且还在不断完善。

因此,不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立宪,都需要以宪政制度为载体,只是民主的程度有差别。清廷该亡的时候总是会亡的,不着急,相比之下,全体国民学习掌握宪政才是当务之急。中国当时若能顺利实施君主立宪,到时候再循序渐进推动民主进程,取消清廷君主统治,实现共和宪政国体,代价会小很多,成果也会扎实很多。

总之,一个对宪政不上心、不积极的革命党,一定是个伪革命党。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22:46:33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