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我心非与 2012-03-20 23:13:05
啊,楼主啊,我跟你同城啊,来握个手吧。我是学生,最近上中国近代史,我比较感兴趣,所以找帖子看。一找就找到你了,写得真不错!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同城相聚在天涯,缘分啊!握手,必须滴!你是高中生吗?谢谢你的认可和支持。你正在学习近代史课程,希望本文能带给你跟教科书不一样的感觉。如果你觉得有意思,从而对近代史更加感兴趣,主动去找更多的课外相关书籍阅读,我会感到荣幸和欣慰。

考试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不多说了,不然教育部会不高兴了。祝你一切顺利!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1:47:47 +0800 CST  
@banqing21 2012-03-21 03:38:22
楼主好文,持续关注中……
也希望楼主能更新快些,就算不快,也别一失踪就是几个月。不情之请
-----------------------------
非常抱歉!以前写作态度不认真,在此做深刻的检讨。今后一定要保证更新速度,绝不辜负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1:52:15 +0800 CST  
@叹服123456 2012-03-21 10:23:12
贴子里总有一些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醒世奇才在捣乱!这些人,总觉得自己多读了点“自认为不被大众所知道的背后资料”,就是很洋气的人了!就不得了的了不得了!
-----------------------------
呵呵,我怎么没感觉到有人在捣乱啊?其实吧,观点不同很正常,言论自由嘛,要是只有一种声音,全民统一口径,那才叫可怕呢。在保持礼貌、风度、修养,大家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很愿意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辩驳。

我觉得吧,要是不同意别人的观点,自己尽可以摆出史实论据,用正常的逻辑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或是去反驳别人的观点。最好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2:03:07 +0800 CST  
@edisonjolin 2012-03-21 13:38:02
老袁真的称帝成功了,他也不可能当君主立宪下的虚君,而是实打实的专制皇帝,连实权的终身总统他都不满足,还要一个皇帝的名衔,可见他要复辟的是传统的专制皇权,不可能是虚君共和,当然宪法议会可以作为摆设
-----------------------------
说得好!民主共和的成熟不会一步到位,所谓的假共和,就是不成熟的共和,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所谓“假共和不如真帝制”,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能因为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代价,就失去前进的方向。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5:14:32 +0800 CST  
@wfg542 2012-03-21 14:49:45
一旦落笔,便是主观。
一家之言,难称客观。
-----------------------------
此言很有哲理,赞一个!

其实从逻辑意义上讲,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任何人的任何话都是他本人的主观表达。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要做到客观,都是指相对意义上的客观公正。我们认为某个记录某个观点客观,其实都是对比其他参照物后的一种主观感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5:24:06 +0800 CST  
@透明泥浆 2012-03-21 15:59:08

楼主我同年,饱读诗书,文采远胜于我,令我惭愧,不过我们价值观,历史观,思考问题的方式一致。知己!
-----------------------------
人生难逢一知己,甲子同年更为珍。缘分呐,握手!

不过,饱读诗书的谬赞,在下绝不敢当啊呵呵。咱们很难得价值观、历史观相同,希望多多交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7:11:24 +0800 CST  
有话好好说,不要在这里骂人说粗话。再这样,我就要向社区举报删除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1 17:21:30 +0800 CST  
(184)
【慈禧的救赎】

对于中国来说,1901年实在是太不平常了。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国家柱石李鸿章病逝,整个国家滑入深渊,前途大为不妙。但是,这一年也有好事发生:1901年1月29日,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颁布《变法上谕》,拉开了清末十年新政的大幕。

这份上谕非常有意思,对中国未来的命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文太长,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思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国家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话、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积习。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总之,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09:29:08 +0800 CST  
(185)

这段文言文比较浅白,我就不翻译了。仔细读来,感觉说得很实在,基本没有套话,甚至很多话放到今天的中国都适用。中国人向来比较缺乏反省自身不足的精神,这份上谕能如此深刻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这个“***上国”的不足和缺陷,太难得了。

特别是“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国家者在一例字”这句话,简直就是慈禧太后的自我检讨。如果不是她当初过于自私自利,专横跋扈,因循守旧,打压光绪帝维新变法之举,重用庸才奴才,国家能乱成这个样子,能衰败到这步田地?

慈禧太后大体上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如果自己再这么专横胡闹,爱新觉罗王朝很快就会亡在自己手里。就算不怕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也得考虑自己和宗室族人的前途命运。弄不好,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为了救赎王朝的命运,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拾三年前光绪帝和康有为的做法:实施变法,推行新政。由于太后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再加上国家此刻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新政乃是举国上下民心所向,因此这一次的变法比三年前那次更宏大,更深远,阻力当然也小了很多。

变法上谕颁布后,朝廷大臣及各省督抚积极响应,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的“江楚会奏三折”,这三份奏折直接成为清末新政的蓝本。而于1901年底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则成为清末新政的急先锋和核心人物。

在慈禧太后人生最后的8年里,新政得以大力推进,取得了巨大成效:

政治上,先是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不少冗余机构和官吏被裁撤,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财政改革和近代法律制度改革也取得很大进步。更可贵的是,清廷顺应民心,派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并于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迈出了中国宪政进程的第一步。

经济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近代企业,近代工商业发展迅速,铁路、邮电等近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逐步恢复。

文化教育上,制定完备的近代国家学制体系,广设各级新式学堂。同时鼓励出洋留学,很快就出现大规模的留学热潮,新一代知识分子受益匪浅,国家自强也因此积蓄了宝贵的人才力量。1905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更是被彻底废除,这个禁锢人才和思想的沉重枷锁就此被砸碎。

军事国防上,大力编练近代化新军,国家防卫力量得以逐步恢复和提升。

平心而论,慈禧太后痛定思痛,断然推行新政,其初衷和目的固然是为了挽救满清王朝的命运,挽救自己的命运。但客观上,整个中国的命运,也因此得到救赎,开始止住下滑之势,触底反弹。

祸国殃民是她,国运之反弹也因她而起。对于这位年近七十的老太太,我们该说什么好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09:42:33 +0800 CST  
@多瑙河捕鱼 2012-03-21 19:40:34
此为看到的网易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袁和日本的恩怨关系。本人很赞成。中华民族要真正的强大,首先需要在精神上强大和成熟起来。对于凡是为民族做出过有益贡献的人都应该客观的评价,而不管他以前或者之后做了些什么。这些客观评价是开放和成熟的标志。这是做给后世人看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进步的基础和积累过程。
-----------------------------
说的好啊!大气,开放,成熟,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1:27:31 +0800 CST  
@微笑pan 2012-03-21 19:52:10
在蔡公蔡锷将军蔡松坡先生所揭橥的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期间,护国军方面林林总总的诸多电告与檄文当中,袁世凯的诸多罪状里面均以其帝制自为和专政独裁为主,而一直没有关于“二十一条”的内容,说明当时国内对于不得已而为之对日屈辱外交,是有高度共识的。蔡锷本人也曾对此表示理解,并准备励精图治整顿军队,以期将来有机会一雪前耻对日决战!
在国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袁世凯的外交手段是可圈可点的,也让世人和国民有一定.....
-----------------------------
有深度,赞一个!全盘否定肯定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政治功利主义。不过,矫枉不能过正,可是近年来,一些舆论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混淆视听,为了翻案而翻案,而不是从史实出发,公正平和地评价。我很鄙视这种没有史德的做法。

从本质上讲,极右和极左,都是一丘之貉。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1:40:02 +0800 CST  
@我心非与 2012-03-21 22:47:11
呵呵,我在上大一,考试相对高中来说没那么重要了,能过就行。我觉得吧,历史是有有血有肉的,还是明月那句话,历史,应该可以写得更好看!楼主加油哈。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谢谢鼓励!大学还上中国近代史课程,看来你是历史相关专业喽。想当年,我差点就报了历史专业,老爸极力反对,说以后不好就业呵呵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1:46:07 +0800 CST  
@北斗南斗 2012-03-22 09:08:22
楼主,ch出书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第一个去买
-----------------------------
没问题,多谢支持!记得要买正版的哦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1:48:16 +0800 CST  
@手机妹妹 2012-03-22 09:12:53
对李鸿章等人历史史实的积累和楼主相差甚远,只是有一个印象非常深的例子是,当初武昌巡抚胡林翼为了巴结总督官文,不惜给官文六姨太做寿,并让其母认六姨太作干女儿,形成了当时全国少见的督抚合作满汉融洽的关系。这样的事实,应该能得出胡林翼巴结权归、人品不好的结论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
怎么说呢?人品也分大节和小节。社会关系是很复杂的,白璧无瑕的高洁之士很罕见,一个人只要在大的节义上过硬,小节上略有瑕疵也无可厚非,不能因此就说他人品不好吧。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1:54:57 +0800 CST  
@透明泥浆 2012-03-22 13:14:11

今天全部看完了,感慨良多。兄弟很多观点深合我意。但对国家的问题上,我有不同的认识。……国家大不大不重要,新疆丢了也不重要,蒙古丢了又怎么样,只要百姓的生活能过得好。大不大只对掠夺者有利,对个体其实没什么区别。合理,公平,科学的内部分工才重要...........
-----------------------------

其实我理解你说的意思,民众的幸福和实惠才是第一位的。但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保卫新疆,不只是为了版图辽阔的虚荣,而是为了稳固西北国防、捍卫国家利益。北极熊步步紧逼,得寸进尺,要是纵容它吞并新疆蒙古,以后更是国无宁日,战乱纷纷,老百姓怎么会过得好?

再说了,新疆、蒙古各族人民,是不是中国老百姓?他们自己世代生活的土地,怎么能轻易让别国占领?领土向来都是寸土寸金,别看千里不毛之地,其实资源很丰富,这些都是全体国民的财富和利益,怎么能说跟老百姓无关呢?

另外,幸福生活除了利益,还有尊严和感情。捍卫国家领土,也是在捍卫全体国民的尊严和感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7:11:00 +0800 CST  
@透明泥浆 2012-3-22 13:45:00
其实我觉得民主什么也不重要,百姓生活才最重要。年年战乱,人命不如狗,民主又有何用。鲁迅血馒头的百姓,你让他们民主,他又能怎么样?一个皇帝倒了,还不是马上跪倒在又一个皇帝的脚下?
评价一切事情的好坏,还是从最简单的百姓生活质量来看。现在的历史都是统治者的历史。再看百姓的历史,5000年来简单易懂。都是任人愚弄,任人宰割的命,兴民也苦,亡民更苦。
...........
-----------------------------
你的民本思想是不错的。不过,我觉得你没看清民主的本质。民主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冷冰冰的制度程序,也不是乱哄哄的政治斗争,它是全体民众对幸福生活终极追求的最重要保障。战乱不是民主带来的,恰恰是因为民主程度不够,如果全世界都很民主的话,我敢说战争就很难发生,更别说司法腐败、贪污腐化等种种不公了。

在我看来,是制度决定文化,而不是文化决定制度。当然,你这里所说的文化,很多时候其实指的就是人类的基本人性。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人性本质上当然是一样的,而制度可以制约人性,抑恶扬善,最大可能地捍卫公平与正义。对于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能比民主更重要了。唯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才能确保你所说的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7:27:56 +0800 CST  
@四年三班46号 2012-03-22 14:33:24
很久没出来透透气啦 不过我可是一直在关注 楼主加油!
-----------------------------
老朋友过来了,很亲切啊呵呵。谢谢鼓励!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2 17:31:38 +0800 CST  
(186)
【新生之始】

慈禧开启清末新政,国运由此触底反弹,中华踏上新生之路。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给慈禧这个老不死的唱赞歌吗?难道她有这么大的功劳?其实,我无意于给老佛爷唱赞歌,这些也算不上是她的功劳。因为,新政引起的连锁反应和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她的初衷,也是她始料未及的。

一个国家想要新生,除了需要经济科技实力、国防力量等物质层面上的提升,更需要国民意识等精神层面上的脱胎换骨。

说起国民意识,这玩意儿似乎很玄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自秦始皇创建大一统中华帝国,两千年来中国的国民意识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天子君临天下,朕即国家。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忠君爱国、报效朝廷的观念在知识阶层心中根深蒂固,他们根本分不清皇帝、朝廷(政权)和国家之间的区别。至于普通老百姓,就更别提了——国事自有肉食者谋之,如何能吃饱肚子才是自己所关心的。

在清末十年新政期间,新式学堂的广泛设立,出洋留学热潮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废除,新闻报馆如雨后春笋,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国民意识的觉醒和新生。

留日学生群体最先开始反思:国家,并不是天子一人所有,乃全体国民所有,民众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爱国,并不意味着就要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对于这个古老帝国来说,这样的思潮可谓一声春雷。通过大众化报纸刊物的传播,春雷在召唤着一个全新近代国家的诞生。

关于近代国民意识的启蒙,早期最著名的旗手当属梁启超。在如今的年轻人当中,梁启超的知名度,恐怕远不及他的儿子梁思成及其儿媳妇林徽因。在影视剧和畅销书的渲染下,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之间亦真亦幻的三角恋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是令今天的文艺青年们如痴如醉。

可是谁还记得,一百多年前,梁启超这位才华横溢的爱国青年,在避难日本时发表了大量政论时评文章,一时风靡全国,洛阳纸贵,让广大的中国青年热血沸腾,如痴如醉。说得文艺点,他那一篇篇振聋发聩的雄文,给沉沦中的中华带来希望,带来温暖,带来力量,他就是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的人间四月天。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3 09:45:21 +0800 CST  
(187)

早在1900年,梁启超就写出了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如下: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主要是表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爱国情感,深刻的理性反思还不多。从1902年起的四年间,梁启超用 “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系列政论文章,围绕“新我国家必先新我国民”的历史使命,积极进行开启民智、塑造新时代国民意识的思想启蒙运动。这些文章后来集合成单行本出版,就是著名的《新民说》。

在《新民说》中,梁启超深刻反省和批评了中国国民在品格、习性、知识和文化心理上的缺陷和弱点,如愚昧落后,目光短浅,消极麻木,国家观念和国民权利意识淡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容易内斗而不够团结等等。他热切期盼自己的文字能唤起国人的警醒,从而自觉进行国民品性的改造更新,从古老帝国的臣民成长为现代国家的国民。

梁启超的新民启蒙一针见血,字字珠玑,犹如春风化雨,让古老陈腐的中华枯木逢春,毫不夸张地说,是梁启超吹响了中华新生的号角。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3 09:50:21 +0800 CST  
(188)

更为宝贵的是,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彻底超越了传统“华夷之辨”的狭隘民族观念和大汉族主义。后来他进一步阐述,针对外国人而言,中国国内的汉满蒙藏回等所有民族,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大家庭,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是一体化的大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近代民族国家——中华民国的诞生,提供了全新而强大的国民凝聚力。正是由于这种新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各民族一体一家才成为国民的主流意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才没有大行其道泛滥成灾,反清民主革命最终才没有出现大规模民族残杀和国家分裂的恶性局面。就凭这一点,怎么赞扬梁启超的功劳都不为过。

当然,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绝不只是梁启超一枝独秀。

清末新政开启以来,出洋留学热潮迅速兴起,其中前往日本留学的国人最多。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就是于1902年前往日本留学的。他在留学期间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的故事,也广为人知。不过,鲁迅参与思想启蒙运动还是后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事。留日学生中早期的启蒙干将,当属邹容和陈天华。

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书,浅显通俗,大力宣扬天赋人权、民主共和等思想,号召国民起来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效仿法兰西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主革命和建国方略,开国会立宪法,成立“中华共和国”。 1903年《革命军》在上海出版后,很快就风行全国,民主革命的火种洒遍了中华大地。陈天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同样属于浅显易懂、观点激进的革命宣传册,广为传播,影响巨大。

短短数年间,留日学生群体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本营。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同盟会,就是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其主要成员就是留日学生,其中包括很多由清廷官派的军事留学生。他们回国后,大大促进了国内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而那些倾向革命的军事留学生回国后加入新军,自然也就成为辛亥革命中新军起义的骨干力量。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清末新政,国民意识的启蒙就不会这么迅猛、这么广泛,辛亥革命就不会这么早到来,中华民国也不会这么早成立。

慈禧太后万万没有想到,新政开启后,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国民人心大变,反倒加速了满清王朝的倒台。也许唯一值得她欣慰的是,倒台还算体面,爱新觉罗皇族得以善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23 10:06:11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