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163)

1898年8月30日,年轻气盛的光绪帝毅然下诏,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中央机构,以及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东河总督和各省无差可办的闲衙冗职。一时间,京师惶恐,纷纷传言皇上即将裁撤六部九卿。头脑发热的康有为,此时竟然忘了当初保留旧衙门旧官僚以减小阻力的意图,转而赞同皇上的激进改革,无疑火上浇油。

更大的动静还在后头。9月1日,光绪帝因对守旧派礼部堂官阻塞新政言路大为不满,一怒之下竟然将两名礼部尚书、四名礼部侍郎(满汉两套班子)全部革职,改由维新派官员出任。9月5日,光绪帝任命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名维新派人士为军机章京,赏四品卿衔,谕令参与新政。

这四小军机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深得光绪帝重用,很大程度上架空了军机大臣中守旧派重臣的权力。这一举动,直接触及了守旧派的底线,他们势必全力反抗。而反抗的最佳手段,就是去游说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不断给她吹耳边风,向其哭诉:皇上为左右所惑,变乱朝政,请老佛爷做主啊!

此前,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变法作为大体上还是支持或默许的,如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举国维新变法,废除八股,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农工商总局等。甚至连裁撤部分闲散衙门职位这样敏感的大事,她都没反对。

可如今,光绪帝擅自撤掉太后的亲信、礼部满尚书怀塔布,并通过四名军机章京来架空军机处后党一派的权力,这些已经越过了老佛爷所能容忍的底线。再加上守旧派不断地鼓噪、游说和离间,慈禧太后对光绪帝越来越不满,开始考虑是否重新训政(垂帘听政)。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4:02:56 +0800 CST  
(164)

大难临头之际,康有为却还在继续火上浇油。他不断上奏,促请光绪帝躬秉乾断速开制度局,暗示皇上应该躬亲秉政,乾纲独断。这已经涉及到了非常敏感忌讳的太后与皇帝权力之争。

紧接着,康有为又继续上折提出了更为激进的主张:提议仿效日本,立宪法,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实行司法独立。更牛的是,他还建议光绪帝效仿北魏孝文帝(鲜卑族)的民族改革,立裁满汉之名,行同民之实,实行民族大融合,准许满汉通婚,取消旗人特权,断发、易服、改元,甚至提出将国号“大清”改为“中华”!

要知道,清朝是满族八旗部族政权,自1644年入关以来,旗人就一直享受着政治经济上诸多特权。其统治者生恐自己的民族被汉族同化,制定了很多限制民族融合的禁令。有清一朝,取消旗人特权,满族汉化,变更国号和衣冠,这些都是臣下特别是汉臣决不能讨论的重大忌讳,极易引来杀身之祸。如今康有为凭着光绪帝对他的宠信,竟然毫无顾忌地上奏给这位满族皇帝,真是太自以为是了。

建议光绪帝乾纲独断,取消旗人特权,同满汉,改国号,这些奏折内容要是让慈禧太后知道了,她一定会活剐了康有为。好在光绪帝头脑还清醒,记得老佛爷先前的警告:变法可以,但不许背叛祖宗。他出于保护康有为的目的,秘密压下了这些奏折,并未声张,更不敢贸然接受这些胆大妄为的建议。

其实话说回来,光绪帝和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主张,不论是官制改革还是民族融合,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他们不明白,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二者不可偏废,同等重要。两人虽然知道了哪些是必须要做的正确的事,但却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去做。

对于牵涉甚广、矛盾重重的改革,一般都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一边量力而行,稳妥推进,一边积蓄力量,创造条件,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更深更难的改革,这样才能确保改革顺利完成。如果筹划不周,过于急躁激进,则极易激发矛盾,引发事端乃至动乱变故,破坏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势头和氛围,到最后往往事与愿违,错失良机,遗憾千古。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文雅的说法就是欲速则不达,通俗的说法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普通老百姓都懂得的道理,康有为和光绪帝竟然不怎么顾忌。他俩是真不懂呢?还是另有原因?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4:15:48 +0800 CST  
@扁豆精灵 2012-02-01 22:32:31
看到82集了,怎么不是按时间先后写的呀,咸丰复活好几回了。。。
-----------------------------
谢谢关注!解释一下,本文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但并非编年体,而是以主要历史人物的重要作为为行文脉络。因此,有些地方在时间上可能有重叠,甚至倒叙。比如你提到的第六章宫心计,先写了咸丰帝病逝,第七章湘淮崛起的开头又从湘军得势写起,就要提到之前咸丰帝被迫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的事情。

这种叙述方式确实容易造成咸丰复活的错觉,应该加上“生前”二字。谢谢指正!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6:09:39 +0800 CST  
@扁豆精灵 2012-02-02 13:08:45
“1847年,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容闳,登上“亨特利思”号帆船,历经三个多月的海上颠簸,跨越了半个地球。。。”
原来去美国要那么久啊。。。
弱弱滴问一个不相关的问题啊,走那么久,船上的淡水从哪来呢?那时候有海水淡化装置吗?
-----------------------------
因为他坐的是帆船啊呵呵,所以很慢,也许当时蒸汽轮船还未大规模用于远洋航行。至于淡水及食物补给,中途是会停靠多个港口的,他当时的航线应该是向西穿过印度洋和大西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20:27:17 +0800 CST  
其实出现什么样的论调都不奇怪,这是言论自由。教科书式的官方结论,本质上也只是一种论调而已,并非一定就是正确合理的。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独立的认识和判断,要有自己的看法,尽可能接近理性和客观,不要人云亦云,被牵着鼻子走。

关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我本人认为当然不是错误。这是我在看过了各种史料和论调后,独立作出的判断。后面会详细写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1 10:02:52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看过的麻烦回个帖啊呵呵,请多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1 13:59:38 +0800 CST  
(165)
【书生误国】

要说康有为是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话有点过,但他身上的确有不少“书生毛病”:偏执,固执,轻狂,急躁,幼稚。他并非完全看不到深度改革所面临的重重阻力,并非不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但却偏执地认为,只要九五至尊的皇上听自己的话,一切都好办。

在康有为看来,只要皇上坚定决心,以专制皇权强力推行变法,一切阻力都是浮云。真是这样吗?

首先,这是个典型的书生逻辑。皇帝真的是想做什么事就都能做到么?皇帝一声号令,百官万民莫不遵从?非也。至高无上的皇权,其实背后也是需要很多力量来支撑的,比如军队,比如宗室,比如相权,比如外戚宦官。即便是实际掌权的皇帝,在面临各种力量的掣肘时,也会有不少迫不得已的妥协和让步。

更为甚者,光绪帝此时虽不完全是傀儡,但也算半个傀儡,并无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上头还有老佛爷慈禧太后管着。虽说早在十年前,光绪帝就已正式亲政,慈禧太后不再垂帘听政,但她留了一手:重大问题还得交由太后拍板定夺。

为了保住核心权力,慈禧太后长袖善舞,可谓驾轻就熟:八旗京营以及京畿驻军,都由自己的亲信担任主要将领,没有自己的懿旨,任何人不得调动这些军队。凡任免二品以上官员,都得需要自己点头同意。只要牢牢抓住京畿地区的军权和朝廷高官任免权,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说白了,此时的清廷,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老佛爷。也许康有为觉得,太后既已归政,虽然退而不休,但最多就是掣肘干扰光绪帝的变法,总不至于重新垂帘听政吧?因为这不合祖制,太后无权这样做,应该也不敢这样做。

但政治这东西往往很微妙,只要时机成熟,慈禧太后不仅敢这么做,而且还可以做得有理有据,冠冕堂皇。政治斗争是很势利的,永远没有对错,只有成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6 22:58:44 +0800 CST  
(166)

其实,维新派阵营里面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梁启超、张元济等人就认为,皇上既然无实权,诸多新政必然无力推行,很可能中生变阻。作为变法导师,康有为不如暂且韬光养晦,出京回籍,继续开办学堂,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培养新式人才,积蓄维新力量。自八股废除后,民智大开,支持变法的社会舆论日益强烈。等到风气大开,新进人士充满朝廷,人才蔚然而起,到那时再出山辅佐光绪帝,维新变法这一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时年25岁的梁启超都能有如此不俗之见识,康有为这个当老师的真该感到惭愧。可老康执意激进,死活要一条道走到黑。

遗憾的是,光绪帝阅历尚浅,对康有为也是言听计从。这位年轻的皇帝,这几年深受小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刺激,太想早日看到国家强盛了。在太后面前向来胆小怕事的他,此次为了推行变法,终于豁出去了。对于极可能出现的变故和风险,他也不怎么顾忌。

平心而论,勇于担当的光绪帝,绝对是当时中国变法图强、自我救赎的宝贵财富。因为,他是皇帝,他潜在的权力能办到很多事。当然,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位睿智稳重的导师来指引他,辅佐他,让他韬光养晦,等到真正掌握皇权之后,才能大刀阔斧地推行变法。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等待。慈禧太后再有能耐,毕竟是年逾花甲的老太婆了。即便一年半载死不了,但总会逐渐倦怠于朝政。趁此机会,光绪帝可以慢慢提拔重用自己人,巧妙布局,逐步收回皇权。

当然,光绪帝如果实在不想等那么久,也可以向自己的祖宗康熙学习智除鳌拜之策:秘密组建嫡系人马,待时机成熟就果断发动宫廷政变,武力夺回皇权,让太后安心在颐和园养老就行。这个方案成效快,但风险极大,必须妥善筹划才行。

事情就坏在康有为这个幼稚轻狂的书生身上。他既没有劝光绪帝耐心等待,也没有拿出周密靠谱的政变计划。激进变法引发险情后,他又冒失地铤而走险,最终导致了光绪帝的悲催命运:从半个傀儡沦为彻底的傀儡。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6 23:02:58 +0800 CST  
(167)

在9月1日礼部尚书怀塔布被光绪帝罢免后,慈禧很快就派亲信前往天津,指示荣禄做好军事部署:调派董福祥的部队进驻京城南苑,调派聂士成的武毅军驻防天津。而早在6月份,袁世凯那批驻扎天津小站的新建陆军,慈禧也下令改由北洋大臣荣禄节制。至于京城内的武装力量,包括皇宫侍卫,也全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

军事部署完成后,慈禧开始授意后党大臣们制造舆论,呼吁老佛爷重新垂帘听政,大臣们请求太后训政的折子也都写好了。万事俱备,只等合适的借口出现了。

在后党们的煽动鼓噪下,一时间京师满城风雨,盛传老佛爷将会在9月底光绪帝到天津阅兵时,命令荣禄发动兵变,武力实行废立皇帝之大事。

说实话,慈禧要真想废掉光绪帝,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直接在乾清宫百官上朝时宣读废立懿旨即可,光绪帝只有乖乖就范的份儿。只不过,皇帝若没有重大过错就废掉,恐难服众,所以慈禧实际上只是想重新垂帘听政而已,并不打算废掉光绪另立新帝,从而避免引来额外的非议和阻力。要知道,她可是政变的老手了。

也就是说,废立之事其实只是一些后党皇族故意放出来的谣言,不少皇室成员早就盯上皇位了,巴不得鲁莽的光绪帝惹火了老佛爷,被她废掉才好。如果康有为等人能辨识这个谣言,立刻设法缓和帝后矛盾,暂时放弃那些过激的变法举措,避免进一步刺激慈禧太后,那么局势还有回旋挽救的微弱机会。

慈禧若没有太好的借口,也许就不会发动政变重新训政,毕竟国内国际的舆论压力也不算小。这样一来,光绪帝就可以继续亲政。保住了光绪的权力,就是保住了变法图强的最大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可康有为等维新派听风便是雨,被这谣言稍一恐吓就中计了,完全不知深浅,慌乱之下被迫铤而走险:主动拉拢袁世凯,想借助他手下的军队来对抗太后,拯救皇上。

9月11日,康有为紧急起草了一封奏折,并以礼部侍郎徐致靖的名义上奏,建议光绪帝破格提拔正在督办新建陆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使之独当一面,永远镇守京畿重地。光绪帝言听计从,当日便发出谕旨,召袁世凯来京觐见。

先不说袁世凯是否可靠,用这么明显的动作来拉拢军队将领,你老康当慈禧太后是白痴啊?

至此,双方已失去了回旋余地,戊戌政变进入倒计时。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6 23:09:57 +0800 CST  
@baoyuhai 2012-03-06 00:42:15
终于赶上大部队了,很过瘾,不顶对不起楼主,辛苦啦
-----------------------------
谢谢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7 16:18:10 +0800 CST  
@循狼 2012-03-06 14:53:45
更新有点慢呀,楼主加油!!!
-----------------------------
嗯,我尽量快点写。思路流畅的话,写起来就快,反之则磕磕碰碰,改了又改。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7 16:19:49 +0800 CST  
@扁豆精灵 2012-03-05 20:16:25
顶起!
想问一下,戊戌变法是完全失败了吗?还是说带来了那么一点收益呢?
-----------------------------
戊戌变法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也不能说是完全失败。至少废除了八股,建立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前身,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新式中小学堂,民智渐开。更重要的是,改革维新、变法图强的思想观念广为传播,政治风气逐渐开化,这为三年后,也就是1901年慈禧开启的晚清十年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01年-1911年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规模空前,效果和意义也是巨大的:近代政府机构改革,发展近代工商业,军队国防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颁布多部近代法律,废除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建立全面的近代教育制度,宪政考察并实行预备立宪……

晚清十年,为近代中国的自我救赎还是做了不少大事的。而这里面,就有不少戊戌变法的影子。为中华自强而奋斗的先驱者们,他们的心血乃至鲜血,并没有白费。

致敬先驱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7 16:44:05 +0800 CST  
@扁豆精灵 2012-03-07 12:52:16
顶顶顶~~~
我挺喜欢光绪的,虽然他年轻气盛,办事欠考虑,最后一事无成,但在那种复杂环境下和重重压力下他能有那份心就很值得赞赏。
-----------------------------
光绪帝确实值得赞赏。内忧外患之下,他不甘成为亡国之君,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只是他自己的能力和阅历还不够,客观环境又很恶劣,最终在十年软禁中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际,他盖印签字前痛哭流涕,在大殿里绕着柱子徘徊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他是多么无助,他的血性抵不过满朝文武的无能和懦弱,抵不过慈禧太后的得过且过。

所以,三年后的戊戌变法,他真的豁出去了,虽然最终被慈禧镇压软禁,但他无愧此生,无愧于满清王朝,也无愧于这个国家。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8 16:03:43 +0800 CST  
@扁豆精灵 2012-03-07 21:07:51
==========
第一次跟楼主有这么多互动,真是太激动了啊啊。。。
楼主说到慈禧太后进行晚清十年近代化改革,那这么说她的政治生涯中还是有一定的积极因素的呀,可是她背负的却是千古骂名,从小我们学到的就是说她奢糜,独裁,无能,老佛爷真是冤啊!
-----------------------------
谢谢支持!
政治人物的是非功过都是很复杂的,对于慈禧,我们也不能把她一棒子打死。她奢靡独裁是不假,但并不无能,主政近五十年,做过不少荒唐事,但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8 19:47:14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3-08 12:23:00
最近看了不少改革方面的资料,包括人民日报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包括中国经济周刊对吴敬琏老先生的采访,让我感触颇深,改革为什么这么难,那就是保守派实力太强大,他们不愿意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团千方百计的阻挠,“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不管哪朝哪代的改革都是困难重重,难道仅仅因为满清是少数民族,害怕改革会失去政权,老蒋怎么样,抗......
-----------------------------
深有同感,的确如此。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9 16:35:38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3-08 12:25:50
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改革(变法)想要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天时就是正确的时间,也就是早了也不行,晚了更不行,早了会夭折,晚了必失败;正确的地点就是北京上海改革可以成功,但在甘肃宁夏同样的改革就会失败,同样的改革,在日本就会成功,在中国就会失败,这就是地利;人和就是要达成广泛的共识,要有民意,用我党的话说就是要有群众基础。总之,这......
-----------------------------
赞同。不过,个人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最为关键。改革归根结底是改变社会秩序,对象是人。唯有凝聚尽可能多的共识,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至于天时、地利,并非绝对一成不变的,主观的人为努力,可以弥补客观环境的不足。条件不成熟,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它加快成熟。19世纪中前期的德国和日本,外部环境极其恶劣,可人家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最终强势崛起,发人深省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09 16:48:44 +0800 CST  
(168)
【生死抉择】

1898年9月14日,戊戌政变发生前七天。

这天一早,光绪帝前往京郊颐和园,例行给慈禧太后请安。在玉澜堂酒宴上,老佛爷脸色阴沉,将变法以来的积怒一股脑发泄出来,狠狠训斥了光绪帝一番,并警告他不要乱坏祖宗之法,否则家法伺候,暗示可以废了他的帝位。

光绪帝泪流满面,回答得决绝而悲壮:儿宁忍坏祖宗之法,不忍弃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为天下后世之人嘲笑!慈禧没料到光绪竟敢忤逆顶撞自己,越发生气,心中训政之意更加坚决。本该母慈子孝的请安酒宴,最终不欢而散。

危险即将来临,光绪帝无计可施,只好于当天召见随驾值班的军机章京杨锐,给了他一道密诏。在密诏中,光绪帝向康梁维新派通告了自己皇位或将不保的险境,让他们速速商定良策,以争取达到这样的目标:

将老迈荒谬昏庸的大臣尽行罢黜,大量选拔维新英才担当重任,使旧法可以全部改变,让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同时又不致违背太后的意愿。

虽然光绪帝心意可嘉,但不得不说,他确实很傻很天真。都火烧眉毛了,他还在幻想着两全其美的好事。纵使姜子牙再生,也想不出此等良策。

三天后,也许是觉得这样的美事不太现实,也许是感受到政变的气氛愈发浓厚,光绪帝又给维新派发出了第二份密诏,命令康有为速速离京,赶赴上海督办官报局,不可延迟。他没有解释原因,只是说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非笔墨所能尽言。

光绪帝此举表明他已准备妥协,希望康有为的离京赋闲,能缓和慈禧太后和反对派大臣的情绪,同时,这实际上也是对康有为的巧妙保护。他在密诏中嘱咐康氏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韬光养晦,将来一定大有可为,共建大业,朕对此寄予厚望云云。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13 15:02:49 +0800 CST  
(169)

年轻的光绪帝,总算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难能可贵。如果康有为等人听从了光绪帝的命令暂且妥协韬晦,将激进的变法进程适度冷却下来,等待更好的时机,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也许,慈禧太后会见好就收,放弃训政,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她权力欲极强,此时好不容易出现第三次垂帘听政的机会,怎能轻易放弃?再说,庆亲王奕劻、端郡王载漪等皇室亲贵,以及荣禄、刚毅、怀塔布、杨崇伊等后党亲信,他们比太后更加期盼光绪失权甚至退位。因为他们此前卖力鼓噪太后训政,深深得罪了光绪,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如果光绪以后重掌皇权,他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当然,训政或许无法避免,但戊戌政变至少不会那么血腥,牵连之人不会那么多,光绪帝也没有理由被软禁起来,至少不会彻底沦为傀儡,维新变法也因此可以保住相当一部分的成果。

然而,康有为等维新派,用自杀式的铤而走险,换来了最坏的结果。

9月18日一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林旭等维新派,聚集在南海会馆,跪诵光绪帝的密诏。大家感到大事不妙,相视而泣。悲愤激昂的情绪,很快占据了这些书生们的内心:不维新,毋宁死!

他们竟然没有听从光绪帝的命令暂且妥协韬晦,而是擅自采取极端危险的举动:试图游说袁世凯,请其诛杀驻扎天津的直隶总督荣禄,并率兵进京勤王,包围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拥立光绪帝独掌皇权。

本来还没到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地步,可维新派的不理智,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也拖累了本来就很可怜的光绪帝。慈禧太后何许人也,人家当年就是玩兵变起家的,此刻早就将京畿军队布置妥当。跟她玩兵变,岂不是找死?

危急时刻,维新派将袁世凯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袁世凯此人,是否能如他们所愿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13 15:28:39 +0800 CST  
看了今天温总理的记者会,感慨万千,亦悲亦喜。悲的是,为什么总是要到即将卸任时,才展现出改革的魄力和勇气呢?喜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愿能践行其言。

正好写到晚清的戊戌变法,一百多年前的教训,沉痛而宝贵。改革需要勇气、决心和魄力,同样需要智慧、谋略和韧劲。以史为鉴,凝聚共识,勇于担当,不仅是当政者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责任。

是为共勉。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14 16:20:15 +0800 CST  
@风中鹤立 2012-03-15 11:37:23
楼主经常大段大段的重发以往章节,对阅读者来说十分厌烦,望楼主保持一个良好的发贴习惯!!!!!!!
-----------------------------
不是吧??我记得只是不小心重发过一小段啊,除此之外,再没重发过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3-15 15:41:07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