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避型人格

有人看啊,我就在看,正处于痛苦挣扎里面,感觉自己要精分了,看了你的文章对我有帮助,谢谢你,有人看啊,我就在看,正处于痛苦挣扎里面,感觉自己要精分了,看了你的文章对我有帮助,谢谢你,支持!...真言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楼主 无花果  发布于 2016-07-11 23:12:36 +0800 CST  
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区别的。大部分人不到这个程度。不过在婚姻中回避型依恋不太幸福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区别的。大部分人不到这个程度。不过在婚姻中回避型依恋不太幸福,有人做过统计指单身者回避型依恋占大数。...夏虫不可语与冰

两者应该算是不同研究领域的概念。就象美国人与白人一样,一个是根据国籍命名,一个是根据肤色命名。

不仅回避型依恋的婚姻不幸福,所有不安全依恋类型都很难幸福。爱情太复杂,依恋理论并不能解释一切。

楼主 无花果  发布于 2016-07-11 23:18:41 +0800 CST  
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区别的。大部分人不到这个程度。不过在婚姻中回避型依恋不太幸福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区别的。大部分人不到这个程度。不过在婚姻中回避型依恋不太幸福,有人做过统计指单身者回避型依恋占大数。...夏虫不可语与冰

两者应该算是不同研究领域的概念。就象美国人与白人一样,一个是根据国籍命名,一个是根据肤色命名。

不仅回避型依恋的婚姻不幸福,所有不安全依恋类型都很难幸福。爱情你想象的复杂,依恋理论并不能解释一切。

楼主 无花果  发布于 2016-07-11 23:18:51 +0800 CST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回避型的帖子,发现大家的问题基本可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然后就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回避型人格”确实对应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混在一起讨论,容易以讹传讹,相互误导,很有必要加以区分。

=================================================

(一)在依恋关系理论中定义的一种成人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人格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

国外研究者Hazan 和 Shaver (1987) 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依恋类型之间的差异。简而言之,Hazan 和 Shaver 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 和 Shaver 发现,在成人中,约 60% 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 段)、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 段)、另有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焦虑矛盾型(C 段)。

后来有研究人员又提出了第四种依恋类型:混合型依恋,在人群中约占5%。这种依恋类型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多也最难干预和改变,不同的型会在不同场合出现。

---------------------------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据多年的咨询经验总结,得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原因:
有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也许她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回避型依恋,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参加各种应酬,出差,在家里就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回避型依恋会正面显示自己对于亲密的需要,但是当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面对亲密,就会立即退缩,甚至感到生气。总之,他们感到会失去对方时,便会去讨好,取悦;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现出退缩,回避。

回避型依恋的另一种类型是,“花花公子”,想方设法得到异性的爱,一旦得到后,就想方设法摆脱这种关系。对感情很矛盾,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

具体参考:
回避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47039/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702/09/23737_589932.shtml
--------------------------------------------------------------------------------------------

【个人认识和建议】

无论是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每一种依恋类型都是有其形成的道理和存在意义。依恋类型并不存在对与错,好与不好,也不存在“改正”之说,只存在于 由过往经历打造的这身防御机制 现在带给自己的是更多的保护还是阻碍,自己感觉是不是舒服,是否适应现在的生活。

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和气质。
性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气质只能在性格允许范围内适度调整。
试图彻底改变性格,只会自寻烦恼,徒劳无益。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性格和气质千差万别,建立亲密关系后发生各种心理冲突在所难免。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相互理解,沟通和磨合,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给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忠告】

你们更应该学会的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然后去适应它,并且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的同时尽力去感知这个世界。努力做到内心强大和经济能力强大,有能力和实力去面对以后一个人的生活。哪怕是没有爱人在身边也应该自得其乐。如果能遇到全身心爱你的人,请珍惜,记得要多跟爱人沟通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对方去猜。尽力不要去伤害对方
——————一个被回避型依恋人格伤害颇深正在努力走出来的人。
详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3650706/

=================================================

(二)美国精神卫生领域定义的一种心理疾病:回避型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IV)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 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

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纪,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

补充说明:

(1).回避型人格障碍除了符合上述定义以外,还应该符合DSM-IV中对人格障碍的定义:

1.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所应有的持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
2.这种持久的类型是不可变的,并且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3.这种持久的类型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4.这种类型在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不变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5.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6.这种行为类型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颅脑外伤)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2).这是依据美国的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道德规范制定的诊断标准,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人应根据CCMD-3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来诊断。

在CCMD-3中没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与其相似的是“焦虑性人格障碍”。而CCMD-3中“焦虑性人格障碍”和“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与DSM的标准不完全一样。

(3).因为“标签效应”的存在,人们很难客观地评断自己。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很多人实际情况并不符合,但是因为“标签效应”的作用,而觉得自己非常符合。

(4).回避型人格障碍 也会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但这种回避并非是真的拒绝亲密关系,而是因为自卑和害羞,因为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 而选择自我压抑的结果。这与前文提到的拒绝亲密关系的“回避型依恋人格”有着本质不同。

详见另一帖子:子虚乌有的“回避型人格障碍”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4488862/

----------------------------------------------------------------------------

【个人认识和建议】

尽管DSM-IV中的这个定义不宜直接用来诊断中国人的人格障碍,而CCMD-3中“焦虑型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又有所不同,所以,我暂且称其为一种由自卑产生的心理综合障碍。
这种心理障碍的根源在于自卑,最主要的的症状是社交恐惧——或者说同时患有社交恐惧症,以及围绕自卑和恐惧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尽管难以克服,但还是有办法治疗和改善的。

【自我治疗的方法】

人生哲学上的三个终极问题: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把这3个问题具体化到心理治疗上:

1.我是什么样子的人?
-------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认知上的偏差,对应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

2.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从成长经历中寻找畸形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解开自己的心结,对应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疗法

3.我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放弃自寻烦恼,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目标上,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对应心理学上的森田疗法

-----------------------------------------------------

推荐一篇对回避型人格障碍治疗很有帮助的文章:

《史铁生——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 》
https://www.douban.com/note/545639051/

楼主 无花果  发布于 2016-12-11 15:50:13 +0800 CST  
楼主还在吗?我和一个回避型的人谈恋爱分手之后才发现了他的性格特质,现在不知道要不要回去。我楼主还在吗?我和一个回避型的人谈恋爱分手之后才发现了他的性格特质,现在不知道要不要回去。我是有点偏焦虑的。。。...keikogfy

焦虑型最好远离回避行,然而回避型却又恰恰容易被回避型吸引……

楼主 无花果  发布于 2017-06-30 20:30:48 +0800 CST  

楼主:无花果

字数:8376

发表时间:2016-03-03 01:21: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10 14:31:14 +0800 CST

评论数:550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