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玻璃窗”与成书时代

作者:顾跃忠


最近在探究玻璃发展史的时候,读到了童力群先生的《论以“玻璃窗”来确定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以后》一文。在文中,童先生认为“庚辰本第七回、第四十九回,产生于乾隆三十五年之后。程乙本刻印之前的底本(抄本)的第四十九回,亦产生于乾隆三十五年之后。”“己卯本第七回,甲辰本第四十九回,戚序本第四十九回,皆完稿于乾隆三十五年以后。”


童先生的这个结论常常被拿来作为《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时期的证据:既然这些本子中的若干回都完稿于乾隆三十五年以后,那么毫无疑问,《红楼梦》的成书就应该在乾隆三十五年以后。


但是,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还是让我们追根溯源,先来看看童先生的论证吧。


童力群先生先引用了京都热线网的园明沧桑网发布的信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四月,奉旨于淳化轩新建宫殿内做镶墙玻璃镜,并于后殿窗户上安玻璃。……”然后发表议论:“当时安装玻璃窗是件非常稀罕的事情。作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宝玉的怡红院的窗户‘用玻璃片镶嵌’,再怎么早,不可能早于圆明园,不可能早于乾隆皇帝。”于是得出结论:“因此,庚辰本产生于乾隆三十五年之后。程甲本刻印之前的底本(抄本),亦产生于乾隆三十五年之后。”


大家看,这个论证是什么逻辑呢?两个“不可能早于”,只不过是想当然而已。如果问为什么“不可能早于”,童先生没有回答。


在乾隆三十五年之前,果真就没有玻璃窗吗?当然不是。


宋释宝昙《题磐庵作玻璃窗》诗云:“杜陵亦有天尺五,云母不似玻璃深。西家钟鼓谩劳汝,我自书卷中晴阴。”说明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玻璃窗,那时比较稀奇,所以释宝昙特意作了这首诗。


明董说《西游记补》第十回“万镜台行者重归 葛藟宫悟空自救”中写道:“行者周围一看,又不知打从那一面镜中跳出,恐怕延搁工夫,误了师父,转身便要下楼;寻了半日,再不见个楼梯。 心中焦躁,推开两扇玻璃窗,玻璃窗外部都是绝妙朱红冰纹阑干。”






明佚名《萤窗清玩》第三卷《游春梦》写道:“忽从玻璃窗窥见玉环倚柳俏立,临水观鱼。”


这两段文字说明,在明朝,玻璃窗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小说中已屡屡写到。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记载都不是北京的情形,北京或许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之后才有玻璃窗的呢。那么,我要问,为什么《红楼梦》里就一定要是北京的情形呢?但即便是北京的情形,玻璃窗也出现在乾隆三十五年之前。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曰:“岁暮官署封印,诸生散馆。送灶神后,扫除祠堂舍宇,糊裱窗槅,贴彩画玻璃窗眼,剪纸吉祥葫芦,还帐目,送节礼,谢先生,助亲友馈炭金,整齐祭器,擦抹什物,蒸糕点,炸衬供,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神堂悬影,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灯,挂琉璃。”






《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为《光绪顺天府志·艺文志·纪录顺天事之书》所著录,云:“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存。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即已刊行,而其中就记载了北京的玻璃窗,明显早于童先生所说的乾隆三十五年。


其实,童先生也知道乾隆三十五年之前北京是有玻璃窗的,他再次引用了京都热线网的园明沧桑网的信息:“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十八日,奉旨于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做双圆玻璃窗一件。按:此系圆明园内安玻璃窗之首次记载。”接着他说:“我以为,工匠在‘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做的这一件‘双圆玻璃窗’,不仅仅是圆明园内首次安装的玻瑞窗,而且是我国首次安装的玻璃窗!”


“我以为”三字,想当然的意味十分浓厚,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也彻底推翻了他“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十八日,工匠在‘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做的这一件‘双圆玻璃窗’,是我国首次安装的玻璃窗”这一观点。


但是,童先生依然有话可说,他可以说,你所举的这些玻璃窗都是彩色玻璃、圆玻璃,而不是怡红院中“用平板玻璃片镶嵌”的玻璃窗。只有乾隆三十五年圆明园淳化轩后殿安装的玻璃窗,才“极有可能是庚辰本作者构思‘玻璃窗’的素材。”


但实际情况是,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使用平板玻璃了。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卷十五“玻璃”条曰:“以玻璃为方圆镜、为屛风。……每裁锯爲大小物,或以镶嵌壁障。潘尼所谓灼爚旁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鞬喩其淸者。”






这里屈大均说到的玻璃,可以做成圆镜,也可以做成方镜,还可以做成屛风,可以随意裁锯,并且“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鞬喩其淸”,非常清澈透明,这不是与怡红院窗户上的平板玻璃一模一样吗?


屈大均,生于1630年(明崇祯三年)10月10日,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1640年(明崇帧十三年),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1646年(清顺治三年)补南海县生员。曾参与抗清斗争。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台湾还归清廷之后,他停止反清活动,移志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纂。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6月27日,他在家乡病逝。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玻璃的记载,说明早在康熙时期,类似怡红院窗户上的平板玻璃已经出现。


无独有偶,同样是康熙时人的高士奇在《蓬山密记》中记载了同样是平板玻璃制成的大镜子:“上命近榻前,观新造玻璃器具,精莹端好。臣云:‘此虽陶器,其成否有关政治。今中国所造,远胜西洋矣。’上赐各器二十件,又自西洋来镜屏一架,高可五尺余。”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玻璃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而到清康熙时期,用平板玻璃制作窗户已完全能够实现,不必等到乾隆三十五年以后。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明朝的玻璃窗不是平板玻璃所制。因此,以“玻璃窗”根本无法确定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以后,《红楼梦》的成书完全可以在乾隆三十五年之前,而且根据最近红学各家的研究成果,《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时期的可能性更大。


————————————————————


校对:王华东 安妮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楼主 至真斋主  发布于 2018-09-02 17:42:00 +0800 CST  

楼主:至真斋主

字数:2417

发表时间:2018-09-03 01: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1 17:46:37 +0800 CST

评论数: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