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之流芳

去年练字的时候,最喜欢的临的字帖之一是赵孟頫的《洛神赋并序》。赵孟頫是偶最稀饭的书画大家,不过古代文人讲究气节,他作为宋室子弟,当了元朝的大官,也就有点不受待见了。即便如此,文坛还是认其作品的水平和艺术地位,那真的说明其书画之高超了。先来一副赵大大的《洛神赋并序》高清图,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除了因为钟情赵大大的字,稀饭这首赋,还因为它的辞藻实在是太优美,竟然可以用近千字来单描绘一位女神的各种漂亮,以至于世间抒写女性之美的词,都快被曹植写绝了。后世非常多的形容女子美好的词语,都可以在这首赋中找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明眸善睐,气若幽兰,凌波微步……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43:00 +0800 CST  
临摹字帖的过程中,偶发现《洛神赋》中有几处提及了古代的香草,包括:椒、蘅、兰三种。


“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椒途:长满椒的道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中国是没有辣椒的,连胡椒都是汉朝之后,张骞出使西域后才传入中国。不过,能够散发郁烈香气的,指的是原产中国的花椒。百度云:花椒,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古人认为花椒的香气可辟邪,又可以驱虫蚁,花椒结实累累,又是子孙繁衍的象征。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就叫“椒房”——《汉书·车千秋传》颜师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45:00 +0800 CST  
蘅薄:杜蘅丛生之地。蘅为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亦作“杜衡”,又名苦叶细辛、南细辛,古称香草。马兜铃科,花被筒钟状,暗紫色。全草入药,并可提取芳香油。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洛神赋》作者为三国时期的曹植,他一生主要在河北、山东等地生活,却在赋中提及了杜蘅。 而西汉后期至北朝,我国气候又属于历史上的较干冷的时期,杜蘅应该不会出现在曹植的生活圈;且启发曹植写出《洛神赋》的宋玉的《神女赋》中,亦无出现杜蘅(宋玉所在的楚国倒是杜蘅的老家)。不是生活圈出现,就只能够是朋友圈啦 ^0^ 它出现在《洛神赋》中,偶推估:古代各种香材一早就是南北贸易的重要商品;要不是曹植骚年时,随曹操转战于新野和赤壁之时,沿途遇上了杜蘅。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45:00 +0800 CST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幽兰:泽兰是也,也称水香、都梁香、虎兰、孩儿菊、风药。常生于密疏林下、灌丛中、山坡草地、水湿地和河岸水旁。茎叶有香气,活血化瘀解毒。在《诗经》中出现的“兰”,其实也是指泽兰,而非我们今日经常见的兰花。孔子周游列国,诸侯不采用其理念,返回老家鲁国之时,见到幽谷中的泽兰茂生。感叹:“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作古琴曲《幽兰》又名《猗兰》,全称《碣石调---幽兰》。学过古琴的童鞋都知道,存世唯一的一首用文字记录的原始古琴谱就是唐人所记录的《碣石调---幽兰》,可惜流失在日本。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48:00 +0800 CST  
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了《洛神赋图》,真迹失传,现流传版本皆为宋摹本,亦是异常珍贵。去年故宫90周年的大展,破天荒地将顾恺之《洛神赋图》和《列女图》宋摹本拿出来展出,可惜偶没有时间去看展览的第一期,错过了《洛神赋图》,不过能够近距离观赏第二期的《列女图》也是很幸运了。从网上看见的《洛神赋图》,上面也画了不少植物,难以对应到上面提及的三种香料。要是有时间集齐这仨,再和其他香材,做出一款《洛神香》倒是有趣。继续高清图,3G以下网速请勿挑战。


来一张带乾隆的题跋钤印的卷首图,乾隆爱书画,也做了不少破坏书画的缺德事情——直接在原作上写感想盖印章,以后有机会再吐槽一下他“破坏文物”的劣行。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50:00 +0800 CST  
再次欣赏一下《洛神赋并序》的另外一个版本,赵大大的《洛神赋并序》目前我在网上找到两个版本流世,本文一开始那个版本比较丰润,下面这个比较纤盈,各有千秋。嗯,其实这篇文章是借着写香的名堂,为向大家推荐偶爱的赵大大,嘻嘻~~


楼主 风依西楼  发布于 2016-02-10 19:51:00 +0800 CST  

楼主:风依西楼

字数:877

发表时间:2016-02-11 03: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8 04:12:59 +0800 CST

评论数: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