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篇27】home眼中的香港电影人:我看陈百强

昨天看见贴吧里有吧友询问我的大长篇是否还写,实在受宠若惊。证明自己闲暇写的这些无用文章,仍被人所记得,非常惭愧。
我并非常常会去看自己过去写过的东西,最早的原因,是由于想摆出一种“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样豁达的感觉,证明自己仍有无穷的创造力,不需要沉湎于自己写过的三三两两闲话里。后来不看,则是因为不愿看到年份,觉得以前自己活得太过快乐,反衬现在就显得不是那么多彩。这种心情往往是获了终身成就奖的老人家才有资格说,我现在谈起,未免有些不要脸,但实际上,我又何尝想有这种心情呢。
但是之前我仍然为了好奇,观看了自己以前一个反映还算不错的帖子,写在三年前,说自己最喜欢的100部香港电影,觉得那时候虽然灵感多过今天,热情也更高,但是姿态摆的似乎更锐利了点,也更目中无人,尤其是字里行间引用曲艺人在舞台上的切口,很刻意,有点不舒服,所幸这样的习惯,早就没有了。
今天写的这个,是香港艺人,也拍过电影,所以姑且可以算作我看电影人系列,但是我想大家都知道,他的成绩更大在于音乐,所以这个帖子,可能对电影的比重说的要少一些,不过没什么,我想能有心思看这篇贴的,必定是爱香港那个时期的影视娱乐的朋友,对音乐,也自然爱屋及乌,反正早已经一去不返了,还分唱歌拍戏干什么呢?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2 02:25:00 +0800 CST  
【电影里的陈百强】


陈百强对香港电影而言,应该算是个过客。
这不但由于他过早的逝世,也因为他的个性本也不偏向于做演员,倒不是自闭或者忧郁,因为梁朝伟一样爱演戏,我想根本上还是喜好问题,毕竟以他八十年代的声望,想拍几部像谭咏麟张国荣一样的爱情喜剧片,在戏里唱几首歌,摆几个pose,依旧会有一批粉丝捧场,但他对这种加长mv的兴趣似乎一直不高,而更专业的电影,由似乎不需要他这样并非专业的电影演员来做,因此究其一生,他所拍的电影寥寥可数,里面有为塑造偶像形象而拍的励志片《喝彩》,有反应社会问题的《失业生》,也有新艺城拍的贺岁喜剧《圣诞快乐》,还有出镜不多却很受好评的《秋天的童话》,当然在那个戏里,大家的着眼点也并不在于他。
在并不多的戏里,陈百强的形象跟阶级都没有太大改变,中间有欢乐一些的(如《圣诞快乐》),也有渣男点的(《秋天的童话》),一些小变化是有的,不过他的演法并没有过其他演员所追求的“转型”或是“颠覆”,最大的改变,也无非是从最初入行的翩翩少年形象,到成熟后的翩翩青年,无论怎么变,姿态始终是一样的,都是官仔骨骨,有独特的风骨,这或许证明他不是一个好演员。就像今年获得金像奖影后的新人春夏所自诩的(我并没看过她的戏,不知道她的自诩是否正确,可逻辑是无错的。),“我是一个玻璃杯,角色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的确,好演员就该是这样的,随遇而安,因角色而悲喜,随剧情而开合,当然,如果在一个领域做到了极致,那么戏路的宽窄也不再是衡量演技的标准,但这并不适用于陈。
总体而言,陈百强在电影中的成绩,并未很出彩,但是由于他的人气,电影也鲜少有十分简陋的制作,卖座也都可观,如果在今日的歌手身上,已经算不错的副业成就,只不过就那个大多歌影双栖,且各个出彩的八十年代,显得光环微弱些罢了。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2 03:00:00 +0800 CST  

【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这是一部法国电影的名字,在文艺青年圈子里较有人气,之所以引用做副标题,是因为我觉得这形容很适合陈百强。
有人说林子祥是“香港中产阶级的代言人”,这样的定论当然源于林所出演的一系列小资情调的喜剧片,可是他虽兼顾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优雅和商业性,却少了些自矜——毕竟成分上是“剥削者”,没有劳动人民那么累,在闲暇时间,总要有些忧伤情绪的,哪怕被无产者认为是吃饱了没事做,各中的痛苦也是值得表达的。
而陈百强,则是这种痛苦的最佳诠释者。很多人说他是最后的贵族,用以描述他的风度跟优雅,实际上我认为,在贵族的问题上,他少了一种骄妄,以及与生俱来的盛气,更加平易近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并未令人产生过多的距离感,虽然没法达到周润发那种每天去街市买菜、坐地铁的亲民程度,但仍不令人觉得高高在上,因此退一步,把他定位中产阶级,似乎也就合乎情理。
无论是什么时候,陈百强都保持着一种风度,即便是刚刚入行的时期,也并没有太草根化的样子,这自然源于他的个性与家庭环境,而这种风度也成为了他日后成功的原因之一,更在另一个侧面,成为了限制他更进一步的阻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风度或说姿态,的确为他赢得了许多拥趸,尤其是女性支持者,他的翩翩有礼,有款有型,以及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绅士气质,都令他显得迷人,这样的风采可以说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是难以寻觅的,即便是张国荣,在此刻也并未以这样的优雅作为标签。但是标签一旦贴上,是很难摘除的,因此有很多歌手想着要转型,摆脱固有的形象,给观众一个新的冲击,树立与过去不同的样子,可是成功率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并不高,有多少一时成功的歌手、演员,为摆脱自己的风格另觅新路,最后以失败告终,连想回到以前也无法,落得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样的事情在陈的身上似乎并未出现,因为标签这种东西,大多时候是公司为打造艺人,定位受众群体的时候,强硬加上去的,可以因为你的五官长得颇有书卷气,而把本来性格浮夸的小流氓塑造成一个在镜头前沉默寡言的贵族,把一个花心萝卜拍成痴情种子(记得《裸婚时代》刚刚出来的时候,有多少观众醉心于文章所演的痴情好男人形象当中,而后来又转过头去骂他作风不检,说到底也是受了定位欺骗的原因。),可陈百强的姿态似乎是浑然天成,并未因为定位而改变,甚至有时公司将他打造成另一种形象,他的个人气质也会将形象扭转,自动变回自己的样子,这无疑造就了一个独特个性的演艺人,也为他的受众群制约埋下了伏笔。当然,这种制约或者局限,恰恰是喜爱他的人对他的钟爱所在,因为这样真实的个性,无论是娱乐圈还是现实社会,都极难遇到,即便有,最后也一样被环境强硬改变,唯独陈百强,始终保有自己独特的姿态,虽然间中都有些刻意的改变尝试,但都没从根本上更动自己的定位,从在乐坛初出茅庐的《眼泪为你流》,到最后一张碟《只因爱你》,他一样是多愁善感的忧郁形象,只不过风度上更加成熟,这是由于时间的更迭,可本质上仍旧一样透明,这在处事跟利益上衡量,无疑是没价值的,可对于一个歌手而言,能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个性,打造一个鲜明的形象(且两者还互为表里,并不冲突),无疑是难得的。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2 03:35:00 +0800 CST  
剩下的白天再说。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2 03:42:00 +0800 CST  
【张国荣与陈百强】


我想这应该是两个最容易引战的话题了,甚至比今天谭咏麟跟张国荣的话题性还高,除了前几天有个二逼荣迷过来挑拨,主要内在的东西还是该有些可挖的。
这两个都是我所喜爱的歌手,而我虽觉得观众应该欣赏作品本身,但我始终觉得他们都不是坏人。
如果要比的话,我觉得他们好像乐坛的狄龙跟姜大卫。不过比他们的阶级或者爱好者阶级属性还要差很多,一个大大咧咧,一个矜持自诩,看见现在华迷跟荣迷骂的不可开交,荣迷反而成了绵软的,伪文艺的一方,而华迷往往成了真性情的代表,纯男人的偶像,不由得慨叹命运的无常,毕竟当年,张国荣代表的,恰恰是强势的男人一方,无论是他的歌声,还是做人姿态,都是一种得过且过的花花公子模式,加上嗓音刻意压厚,除了唱一些深情歌曲以外,整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音乐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沓高富帅夜店泡妞进行曲,拍的也是英雄本色这种枪战杀人的古惑仔前身电影(第一部算道德反角,第二部完全就是大英雄),自然是一群宅男或是花心男垂青的对象,相对来说,陈百强的支持者都较为多情,绵软,有自己对爱情的美好幻想,试着举一例,同样是1987年,陈百强的大热歌是自己做的《我的故事》《梦里人》这些或清新绵软或忧伤自叹的音乐,而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张国荣则唱的什么呢?《无心睡眠》、《够了》等等强势节奏厚重嗓音的劲歌,无论是传达的价值观,还是唱法,都完全不同,受众群一眼可见,虽然都有女性粉丝,但我想,论张国荣的拥趸,在当时,男性的比例要多于陈百强很多,毕竟那是个嘻哈时代,可以让人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迷茫,就算是爱情,也不过是今天在一起,明天如散戏,所以每次听到有华迷说张国荣软弱,或是不男人,我就觉得可笑,这不是八十年代传媒污蔑陈百强的么?时光轮回,只能说明,时间已经使得人慢慢不再注意音乐的本质或是艺人的歌路,只迷信于那些小报纸的随意诽谤,这是种很无奈的事,我们无法改变。
若轮上喜欢,张国荣是个我喜欢了多年的歌手,但就八十年代,我偏爱陈百强要多过于他(可惜,陈百强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九十年代让我看见,所以那时期我最喜爱的无疑该是张国荣,尽管也是之一)这里面的原因也分几个方面,他们同样都是有音乐追求的,但张国荣那时候由于是底层慢慢攀上来的,对人情冷暖看的更清,也知道什么会被听众接受,加上他过人的舞姿跟活泼的表达,所以他可以在商业上聪明的迁就听众,做一些日本迪斯科的舶来品,当然这点,在他地位日益巩固后,慢慢减少。


这段在强吧被删了,我很无奈,。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3 23:52:00 +0800 CST  
而陈百强呢?他有这个勇气跟心思比张要早,因为他更单纯一些,也成功的太早,未真正挨过几年,想到什么便做什么了,1984年他推出了《百强84》专辑,里面舍弃乐坛依赖日本劲歌的路线,大多用西方音乐的元素,甚至有电音元素,就是为了创新,而且还找来本港作曲人创作了《创世纪》这一首经典的劲歌,在当时都是舶来品的时代,实在是超前,即使十年后郭富城所推出的大热歌曲《铁幕诱惑》,也都有其中的影子,可见其水平之高。但可惜,这成了陈百强的一个低谷,原因有二:一是85演唱会的失败表现,他本就不适合唱劲歌,加上过于超前的曲风、服饰,一个本该被褒奖的演唱会,成了他下降的源头。二是里面的选曲过于追求劲歌,只有寥寥几首慢歌,出彩的更只剩下顾嘉辉的禁毒曲《摘星》,也是艺术性小于社会性,少了他最喜爱的那种,或是他最适合的那种低吟浅唱,加上西方的音乐始终不如东亚离我们文化相近,接受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超前的步伐,实在过于早,但能迈出这一步,可以看出他的艺术造诣,并非一个平庸的偶像派——他或许不是实力派,但也不是花瓶,他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物,论唱功,有人说他是最早的录音棚歌手,这个虽有贬义,但也不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就我听过的现场而言,同辈甚至更高一辈的里面,他的现场能力是最差的,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他的性格本身就不适合过于喧嚣的舞台,而且他的歌声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种柔情的气声,但他连自己都承认自己唱歌不够气,那效果不言而喻,当然,这只是跟同辈人比,现在的见光死歌手,见到这样的,也可以叫歌神了。
至于他们的不开心,我觉得一定是有的,那些在夜店擦粉在桌面上的谣言半真半假,不足为据,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陈百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何况他个性本身就单纯脆弱,不然最后也不会因为抑郁病而服药,这虽不可能是单单一个张国荣的原因,起码可以证明,他也是有一种名利心的,只是有一点可贵过他人,就是他确实很善良,很单纯,不会在背地里使坏去搞鬼,诬陷其他艺人,试想,两个本来的患难之交,陈的境遇好过张,但几年之后,时势翻转,这样的境况下,真会一点不在乎的人,那是傻子,何况是陈这样自尊心强爆的人。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陈能在这期间不做任何伤害或者污蔑,已经是一种完全的难得了,别说在娱乐圈,就是你们公司单位,这么善良的人也少,把自己的压抑放在心里,自己承受,或者写歌来抒发,这样还不够么?你真的想自己的偶像是真的与世无争,从来不想着名利,那太理想化了,只能说,两个人彼此没什么伤害的地方,但事业有了分歧,高低差让人相处尴尬,你六白金,我四白金,更别说陈百强那几年被劲歌金曲连坐了几年冷板凳,而张国荣年年不是跟谭咏麟争最佳男歌手就是独揽最佳歌曲,有这样的想法似乎并不过分吧。
所以说,两个人没什么谁对不起谁,都是一样优秀的歌手,可惜也都一样离开,他们的风格是不同的,虽然最迷人的一面都是消极的一面,比如张国荣后期彻底摆脱商业束缚的《红》、《陪你倒数》,陈百强八十年代后期的《烟雨凄迷》,都是一种极其消极压抑的音乐,但也分外吸引人,只不过一个是嬉皮士一样作死的无畏,一种要更内敛一点,这两种,对我来说,都是一样吸引,选择听哪个,只是看心情问题罢了。
也希望他们的粉丝别再吵了,吵到最后,唯一结果就是两个释怀了一切事业负担的好兄弟在天堂朝下看着你们撕逼,然后嘲笑:这帮二逼。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3 23:52:00 +0800 CST  
回复期待初戀的美:已经发了去楼下看吧 被强吧删了哈哈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4 00:27:00 +0800 CST  
【一生不可自决】(上)


陈百强的性格或者发生过什么事,我不敢妄断,也不敢下定论,一切只能是他给我的感觉,做不得真,可是至少在我的心里,这是一个忧伤的人,和王杰的历经沧桑坎坷不同,他的忧伤是骨子里的,不理解的人会觉得是没事找事,觉得是过的太舒服了所以自己找罪受,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记得陈百强也说过自己的抑郁病,我不知道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抑郁症是个很可怕的东西,中国对这个的研究与理解还并不深刻,所以无法去说什么。但是很多人因为抑郁症延误演艺事业,我却觉得陈百强即使有这样的负面情绪,却升华了他的创作,毕竟在八十年代,谭张梅陈当中,一直能以创作歌手自居的,只有陈百强一人,这并不是说其他三位不懂创作,比如张在八十年代末写的《想你》就很好,但只有陈百强,他的大部分获奖歌曲,大热歌曲,或者是艺术成就高的歌,都是自己的创作,数量并不多,却几乎首首精彩,《涟漪》、《偏偏喜欢你》、《我的故事》、《梦里人》、《凝望》、《等》。。。。
如果吹毛求疵的话,有几首早期的校园类型歌曲差一些,但当成熟之后所写的这些,真的可以说是有着专业作曲人的功底,以及演歌者自己的情怀抒发,二者合二为一,这跟周杰伦那类以创作为卖点的歌手仍不同,周杰伦的歌的确是好,但是他的专辑有一个重要卖点就是全创作,这种束缚使得他不得不每首歌都亲历亲为的去做,有时候难免会有为了创作而创作,毕竟以他的能力,绝不可能收不到他人极为优秀,甚至达到极高水准的曲词投稿,但他仍然是无法放到自己的专辑里,更别提翻唱,这对艺人来说是个荣耀,的确是实力的证明,却也是专辑达到更完美的一种局限,而陈在创作歌曲的同时,也热衷于对老歌去改编,这是个很矛盾的艺术态度,新的方面,如85演唱会一样,让人新的接受不了,而论到旧,则可以把本来已经是旧时代的流行曲翻新重唱,就像他第一次得到劲歌金曲奖的《今宵多珍重》一样,这种新旧共存的矛盾性为他的性格定位更加深邃,令人没法捉摸,但所幸在他的演绎当中,的确旧歌有了新的丰采,我尤其记得《冬暖》专辑当中,翻唱的歌曲《盼三年》里一句“但只字未讲瑟缩嘴唇边”,真的像是在寒冬里默默的低吟浅唱自己的哀伤,而且保持着一种令人欣赏的格调,完全摆脱了原版歌词里的怨妇味道,得到了浪漫而显耀的升华。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5 20:17:00 +0800 CST  
【一生不可自决】(中)
不知道听众们有没有发觉,陈百强很喜欢以一个青年人的身份哀叹一生这个话题,《一生何求》《一生不可自决》《半生人》,总是对生命有种箴言似的消极感,我不知道这跟他的个人性格是否挂钩,但我想,这样的感觉是其他歌手未曾有的,早期的陈百强,虽然也做《太阳花》这类积极向上的歌曲,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动,人的慢慢成熟,他性格里《眼泪为你流》的一面越发的显露出来,以前那个喜爱运动热情阳光的少年形象似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儒雅有礼,贵气十足,却哀伤满腹的绅士形象,就算是在笑,也会有一种愁云密布的感觉,仿佛有千言万语没有表达出来,只是对人前的敷衍,以作品衡量艺人,自然是不可靠的,但是有一定的参考性,尤其是陈这种自始至终都有特定标签存在的歌手,我相信他的音乐里,多少是能反映出他的心境的。而这种对一生的慨叹,在他这个年纪里,实在是太过特殊,或许这也是他魅力所在之一吧。
就综合水准而言,我觉得陈百强的形象维持最为标准真实的,是在DMI唱片公司的时期,摆脱了华纳的偶像歌手路线,在音乐上的自主权应该更大了一些,虽然过于高产未必是件好事,但所幸,他那时期出的碟,原创少了点,可质素仍是一样可观,尤其令人欣赏的,是对形象的设计,几张唱片封套就算现在看来,也一样毫无年代感,同时又充分的体现出陈的个人情怀。不过似乎除了《烟雨凄迷》之外,他在大陆最热的歌全不是出自这个时期,可能的确,这个时期的音乐做的太个人化,只有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完全体味——说理解有些不恰当,应该是欣赏他的人,因为我认为,他并不是真的容易被理解,即便是最忠实的歌迷,也只是领悟到他忧伤的情绪,以偶像的目光去仰望他,而无法贴心的去领会这个人的喜怒哀愁。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5 21:05:00 +0800 CST  
贴一首我翻唱的陈百强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他自己作曲的,《寂寞的感觉》。
http://changba.com/s/lcTwXcAacFKGlNlxBK9Sag?&code=Kxhsv6044ik&from=pcrecommend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5 21:28:00 +0800 CST  
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唱过的陈的歌都贴上来吧,虽然是献丑,但毕竟是自己的帖子,当成留存也好。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6 20:37:00 +0800 CST  
http://changba.com/s/Os_v6V9X94YFpq3W9aDQcQ


一生不可自决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6 20:59:00 +0800 CST  
烟雨凄迷

http://changba.com/s/i4BlRxGaw_R29w0ZoWqa8A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6 20:59:00 +0800 CST  
【一生不可自决】(下)


我也同一些陈百强的歌迷轻谈过,也看过一些他们的文章,在他们的感觉里,陈百强应当算是一个活泼坚强的人,并拿他唱的《神仙也移民》、《南北一家亲》这类诙谐的粤语歌做例子,证明这是个又可以柔情,又充满活力的歌者。
实际这样的看法我并不苟同。在《神仙也移民》刚出的时候,获得了一些好评,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偶像许冠杰的一种致敬,这完全是许冠杰的style,市井化,通俗化,而且幽默亲民的去阐述一些社会问题,而到了九十年代初的《南北一家亲》,在我印象当中,杂志的乐评就不是完全的褒扬了,而是觉得有些勉强,其实两者都是一样的歌路曲风,无非是所说的问题不同,一个在讲香港的好,一个在讲香港与内地的愈发紧密,这种本该由许冠杰嘻嘻哈哈唱出来的歌,让陈百强唱起来,倒的确有些新鲜感,可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他本身的歌曲风格,也许不能说是勉力而为之,但至少,陈最吸引人的,不是这些,即便是最早期的《喝彩》,我觉得也只是很寻常的励志歌曲,完全无法表露他真实的气质,如果说陈百强的快歌或者积极一些的歌里,最能代表他的,我认为是《偶像》,不但唱出了他自己的无奈,也唱出了所有年代偶像的苦衷,只不过这份苦,在他的身上,体现的会更多一些。


(神仙也移民唱片封套)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6 23:59:00 +0800 CST  
一生不可自决,这个歌出现的时候,陈已经步入了自己歌唱事业的后期,比起一生何求,我觉得这更能概括他,因为一生何求更大众化,也更理性,虽然有情感的绵长,却不是刻骨的忧伤,但一生不可自决这六个字,实在是太令人绝望,也太令人哀伤,我说过,我不想妄图揣测艺人最真实的性格,但我想,能用这样的歌曲作为卖点,同时将其演绎的这样生动,这绝不是单纯的歌技所能表达与概括的,在《紫色演唱会》里他说过,以前他做的,都是悲伤的歌,但以后,想做一些轻松点,快乐点的歌。从这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是有调整的想法的,也积极的去尝试,可惜无法落听,在有这种努力的时刻里,已经离开了人世,而且在这之后的专辑《只因爱你》当中,他所写的《歌者恋歌》,依旧还是那么的忧伤,只是改变了唱法而已,将原本长气绵软的声线刻意放的粗了一些,这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八十年代的红歌手,面对新世代的冲击所表现出的迷茫,有人说不是谭咏麟不再领奖,张国荣退出歌坛,也许就没有四大天王,其实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就像九十年代的阿伦,依旧有那么多的好歌问世,加上他那样超然的地位,却始终还是没能抵挡的住新势力的冲击,而陈百强的离去,张国荣的隐退,虽然是令人遗憾的,但也的确避免了一种被取代的尴尬,当然,张国荣后期复出乐坛得到的成绩,有很多其他原因,这里不必细说,只能说有的时候,新人旧人的更迭,或许是无法避免的,陈百强离去之前的最后一张唱片已经明显的看出他想改变,着装上更加性感,声线上也更加硬朗,这都是为了市场的考量,虽然那张专辑里仍有我喜爱的歌,但我始终觉得,那不是从前的陈百强,标签化要严重了一些。


(《只因爱你》唱片封套)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7 00:00:00 +0800 CST  
之前说过,他最彻底的风采时间,应当是86年到88年在dmi唱片公司的时间,对他的造型定位,以及他自己的歌路掌握,都如此妥帖,等到回到华纳唱片,虽然凭借《一生何求》那张唱片红火度又上升了一些,可是就一张专辑来看,那实在是一个矛盾的产物,让我看不清,到底是低吟浅唱《一生何求》的那个哲学家,还是跳着故作风流的《hot night》的花花公子才是真正的他,但没办法,商业就是这样,就要兼顾各个方面,即使是有如此明确个人特质的陈百强,也依旧无法避免。
在此之后不温不火的一张《等待你》,虽然成绩反响都只是一般,但胜在基调统一,一首《试问谁没错》让人又看到了那个忧郁的陈百强,而且加了一点成熟感,这点从DMI时期已经开始,至此到了极致。而其后的《爱在洛城》专辑,是我最为钟爱的,虽然封套上的陈百强有些发福,也许是抑郁病需要服药的原因,他的胖瘦非常快速,91年的佛山演唱会几乎已经胖到看不出样子,但到了92年博爱欢乐传万家的现场表演时,又瘦了下来,几乎回到了自己87.88年左右的最佳状态,而同年《只因爱你》的mv,则又开始发福,这样诡异的胖瘦实在令人费解,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毕竟我们听得是歌曲,就算他是刘欢又如何呢?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他的那张《爱在洛城》,无论是制作上,还是唱片封套的构思,或者选曲,都有着极高的水平,虽然仍有《南北一家亲》这样与专辑基调不符的歌曲,但是,《半生人》、《天生不是情人》、《一生不可自决》,都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大家都在唱着通俗情歌的时间中,陈百强还是在自顾自的表达自己的心声,且这心声如此深刻、哀而不伤。而我最喜爱的,是他自己作曲的一首,《寂寞的感觉》。这首歌的旋律性其实并不强,胜在编曲与歌者的演绎,陈百强在八十年代做过一首与它含义相似的歌,《盼望的缘分》,那首歌旋律更流畅,也更好懂,也自然而然更流行。可是在艺术性上,完全可以看得出陈百强这几年当中的成熟,同样是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寂寞的慨叹,但《寂寞的感觉》在表达上要空灵含蓄的多,甚至多了几分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爱情片的静默与萧然,初初听来,或许觉得旋律不流畅,不是适合k歌的作品,但是细细回味,真的是能感受到陈百强抑郁的一步步加深,以及他的矛盾,把一切都藏在心里,在《盼望的缘分》里那个吟唱“愿付出生命,莫笑我痴情”的简单求爱青年,已经更加的寂寞,也更加的萧条,无论再多鲜花的簇拥,粉丝的拥抱,也没法摆脱那种“寂寞的感觉”,或许这时期的陈,已经不再盼望缘分,也已经习惯这种寂寞,我不知道,但至少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奈到极致,却偏偏很浪漫安静的神韵,那种西式的浪漫感不是随意装几天假洋鬼子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良好的教育跟过人的才情,再配搭上陈百强那样“不可自决”的悲凉,个中的辛酸,全被他的低吟浅唱所一一化解,融进到每个听众的身体当中。

(爱在洛城唱片封套)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7 00:04:00 +0800 CST  
后记:
这就是我心中的陈百强,限于篇幅,很多歌曲都没有提到,但我想,沧海一粟已经足够,陈百强是一个优秀的歌者,以我的才力,写出再多,也是无法完全解读的,那么,到此为止,一个个人化的歌手,一个个人化的点评,这样结束,我想已是不错,有粉丝所不满的地方,也万望包涵,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对音乐的喜爱也不同,无需替他辩解,因为人人思想不同,但只要各自成篇,各有道理,那么就求同存异,不要强求,更不要争执,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没那么容易牵引他人的思绪,就像我也无法改变你一样。


楼主 HomeAlone丶  发布于 2016-04-17 00:05:00 +0800 CST  

楼主:HomeAlone丶

字数:9495

发表时间:2016-04-12 10: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11 13:06:51 +0800 CST

评论数:56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