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战役看各自指挥者的战略战术能力

此贴为转贴,题目为本人所加,部分有修改,原创是别人的。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15:00 +0800 CST  
辽沈战役:


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当时机南下决战。
围绕南下打锦州还是留在北线打长春,从一开始就是林彪与中央在讨论,48年4月份林彪提出先打长春,毛泽东同意,并承认“先打长春较先打它处要有利一些”。因为那时打锦州是错误的,长春国军不经过半年围困是不会在辽沈战役中投降的,那时共军的技战术还没达到31小时内能拿下13万人固守锦州的水平。7月20日林彪提出不打长春而南下,乃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打锦州是正确的,中央的意见是同意。这半年年东野组建了5、11、12三个纵队和若干个独立师,并开展了大练兵!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的提高,特别是攻坚能力大幅提高,取得辽沈战役有了实力和技战术保证,东野也从物质方面做好的决战的准备,长春敌人已经被围的士气低落,失去突围的能力。当然辽沈战役也不能打迟了,太迟敌人成了惊弓之鸟,跑起来会毫不犹豫!如果敌人决心跑的话还是跑掉的。锦州虽然是连接关内关外的关键点,但也不是唯一的大门。除了营口可以坐船逃跑外,还可以绕过锦州从喜峰口入关,或冷口入关,这是四野后来入关的两条道路,甚至还可以选择历史上皇太极入关的道路,从突破喜峰口、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峪等地入关。 1948年秋天的辽沈战役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进行的,敌人处在一种又想打又想逃、举棋不定、犹豫不绝的特殊情况下,所以是一个特殊的结果。而选择这个绝佳时机的人就是林彪,毛泽东支持了林彪的选择,所以他也有功劳!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18:00 +0800 CST  
2. 林彪改变了毛泽东的战略计划。
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战略设想是锦榆唐战役,目标是攻占锦州,榆关、唐山,然后是华北,留着沈阳,长春不打就要东野入关作战。即在东北国军没有消灭的情况东野入关去华北,计划用2年来,通过几个小战役,达到东北华北的解放。


林彪采取的是先彻底消灭东北卫立煌集体,然后入关打华北傅作义集体。通过两个大决战,林彪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解放了东北和华北。


1948年9月2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任务是“关于战争第三年(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的作战计划,要求东北全军和华北第二、第三兵团协力歼灭卫、傅两军至少三十六个师,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四线及其线上除平、津、沈三城以外之—切城市。”即,先把东北和华北的平、津、沈三城以外之—切城市拿下,然后再打平、津、沈三个城市,也就是说东北共军要在沈阳没有拿下的情况下入关去华北作战。9月27日,毛泽东进一步指示林、罗、刘:在攻占义县等五城后,“如能同时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应同时打两处”。甚至说如果“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我则可以主力“直逼天津城下”,“这个时候,你们全军休整1个月至多40天,然后分为两个集团,以一个集团第一步攻占平承线,第二步攻占平张线;以另一个集团攻沈长”。

结合几封电报的意思,不难看出,毛泽东有要东野在不解决东北的情况下去华北作战,甚至还有在没解决华北的情况下南下作战的战略设想。“准备以现有主力军之半数于战争第四年向长江流域出动,留下半数攻击平、津、沈。”毛泽东这个思想由来已久,一九四七年七月十日《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就有这个思路。 以四个月至六个月时间占领中长北宁两路之大部,相机夺取长春、四平、辽阳、锦州等城, “如能顺利达成上述任务,约在明春即须以东北有力兵团,配合五台、晋绥进攻平绥路。并要晋绥我军统一归林罗指挥”。 第三年想得更远,让东北部队在没有完全占领东北得情况下去西北。“东北、五台我军,除留必要兵力攻击平、津、沈及其他第二年尚未占领之城市,并守备本地外,即可以相当数量之兵力加入西北及长江以南作战,而主要是加入西北,以期夺取西北各省及四川全省,巩固后方。”。毛泽东在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九日的电报也明确提出要东野“48年4、5月间派3、4个纵队去进攻平绥路,在北平和张家口之间打开一个缺口。”

毛泽东的战略就是要东北解放一半就去打华北,华北解放一半又南下。那意味着东野要同时与华北和东北两地的国军作战,即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一起打,也就是在东野腹背受敌,东野后方支前能力被制约的情况下,东野要分成2个集团,一个打傅作义,一个去打卫立煌,同时与国军两大集团作战。这种战略类似现在的商战中的盲目扩张,在一个项目还没收回投资的情况下,又去盲目投资,扩大经营、盲目开店,最后很可能资金链断裂,破产。 实际上,毛泽东47年要刘邓挺进大别山,也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结果,刘邓被忽悠了一下吃了大亏。 但此时林彪又不好明说毛泽东的主张不可行,只能在实战中自行其是。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22:00 +0800 CST  
3.南下后,林彪改变了毛泽东要东野向关内打的主张,一举歼灭西进的廖兵团,奠定了胜利基础。
虽然老毛也假设卫立煌全军出动后的战略是可以与敌人决战,但他没想卫立煌不全军出动,只出一半怎么打。面对卫立煌只派了一半兵力即廖兵团,而且没有去救援锦州跑向了彰武的情况,毛泽东要求要东野仍然向关内打。辽沈战役开始后的10月12日,沈阳之敌一部廖兵团出来并占领彰武后,毛泽东还是倾向于打完锦州后向南打北宁线。 10月14日,毛泽东又再次要求林彪去诱歼锦西之敌。10月17日,锦州被攻克后,毛泽东还是要求林彪打锦西:“你们下一步行动,我们认为宜打锦葫,并且不宜太迟,宜在休整十五天左右以后即行作战,先打锦西,后打葫芦岛,争取十一月完成夺取锦葫任务”。但林彪仍然对毛泽东的主张不动心,眼睛紧盯这锦东的廖兵团不放。林彪在打锦州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打山海关,采取的战略是顶住华北的东进兵团,诱歼东北的廖兵团。在锦州战役后,林彪即提出不打葫芦岛的西进兵团,改打东进兵团,最终东野全部消灭东北卫立煌集团,化解了毛泽东的这个有些无厘头的意图。林彪的战略是:集中兵力,先打东北,然后打华北。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24:00 +0800 CST  
4.战役指挥上,老毛的要求东野“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要林彪“置沈阳,长春敌人于不顾”,还要“沈、长之敌倾巢援锦”,如果林彪真的置长春国军与不顾,围困长春就会半途而非,长春敌人就全跑了,他们就不会投降了。沈、长之敌有30万,他们倾巢援锦那会打出什么结果?那还是辽沈战役吗?实际作战,林彪没有“置沈阳,长春敌人于不顾”,而是用了东野近2/5部队兼顾了沈阳、长春的敌人:12纵加12个独立师继续包围监视长春,导致长春国军不但不能按照老毛的要求“倾巢援锦”,反而投降了;共军主力6纵,5纵、10纵和一纵3师、独立二师按照林彪的命令在新民附近游弋,对廖兵团实行运动防御诱敌深入的策略,而不是按照老毛的意图部署在锦州附近,这导致沈阳国军不仅不敢“倾巢援锦”,只出动一个廖兵团也不敢冒然前进,这与对塔山敌人坚守不退的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才有了东野主力在消灭了锦州国军后,6纵,5纵、10纵和一纵3师,独立二师截断廖兵团退路,攻锦主力离开“锦、榆、唐线”迅速回师北上,消灭廖兵团和沈阳国军。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25:00 +0800 CST  
5.林彪没有理睬抵毛泽东在东野主力回师歼灭廖耀湘的同时,要求林彪控制营口的要求。


因为当时主要任务是抓住廖耀湘,只要抓住廖兵团,东北的问题就会完全解决。如果派少量兵去营口,比如派一、二个独立师去,根本无法堵住廖兵,,只能是送个肉包子给廖兵团吃。如果派大部队去营口,那么堵截廖兵团逃回沈阳的兵力必然不够,那样廖兵团就会逃回沈阳(实际上廖兵团最后就是逃往沈阳的)。一旦廖兵团回了沈阳,解放东北甚至整个解放战争就会延迟。这其实是当时中央的一个失着!! 只是战争已经胜利打完,林彪懒的与它争论罢了。 这就如同毛泽东开始提出的平津战役总战略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即:北打新保安、绥远、大同,南打塘沽、大沽、芦台,然后再对北平、天津之敌包围歼灭一样,先堵住两头在打中间,看上去不错,实际是个败笔,因为敌人完全可以不顾两头从中间南下逃跑。林彪就把它改为“放弃两头直取中间”,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26:00 +0800 CST  
可以说,林彪从头到尾主导了辽沈战役。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27:00 +0800 CST  
二、 平津战役:


林彪在平津战役中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辽沈战役后期,1948年10月30日,林彪就提出立即开始入关作战:
“我军为乘虚歼灭通县及北平附近之敌人,并策应我石家庄方面之作战,决定四纵、十一纵及独四、独六、独七、独八师及热河骑师及察北骑十一师、骑十六师,统向北平近郊前进,并统归程、黄指挥。”主力则“等营口,沈阳之战结束后,稍加补充,即向北平,天津前进,夺取平津”,并组成先遣兵团立即入关。但毛泽东要求林彪至少休息一个月。在10月31日,毛泽东回电:“东北主力除四纵、十一纵既行南下作战外,其余在沈营战斗结束后,应休整一个月左右“(华北解放战争记实。人民出版社2001年:P446)。按毛泽东的计划东野要12月上旬或中旬才出动。东野真的按照毛的意图准备修整一个月时,老毛又突然提出要东野提前行动,但林彪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抱怨上级出尔反尔,而是迅速集结部队,于11月22日指挥百万大军入关,突然出现在华北。林彪打仗的特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要么不动,一旦打起来,往往是连续用兵,以超出敌人想象的速度,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打它个措手不及。傅作义派出救援新保安35军的16军和104军被东野先遣兵团吃掉,傅作义集团被东野主力迅速包围在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中,这是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0:00 +0800 CST  
2,早在11月15日,林彪首次提出了对傅作义集团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
毛泽东原计划12月15日前要徐向前攻克太原,但林彪于11月15日向中央军委建议,为防止傅作义放弃平津撤退向军委建议,“暂不攻太原,而集中力量迅速包围保定或张家口”… “对所包围之敌,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这一方案以包围敌军一部,迫使傅作义不能丢下部下不管而径自撤退,这对稳住傅作义集团并最后彻底消灭它发挥了重要作用。打张家口按正是林彪11月15日建议的结果!虽然军委此前也考虑过这着,但认为不合适(此前军委的意思杨部是要加入太原方面的)。毛开始并不愿意按林的建议包围张家口,甚至都说“蒋傅要撤就让其撤走”(见军委11月17日给林彪的回电)。军委于11月18日接受了林彪的建议,命令华北第一兵团停止攻击太原,避免刺激傅作义早日向绥远逃跑。这对平津战役稳住傅作义起了重要作用。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1:00 +0800 CST  
3、平津战役中,林彪把毛泽东的“先打两头后打中间”战略,改为“放弃两头直取中间”,实践证明其是正确的。


当时毛泽东提出的平津战役总战略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即:南打塘沽、大沽、芦台,北打新保安、绥远、大同,然后再对北平、天津之敌包围歼灭。对这一战略当时上下均认为很高明,毛泽东也认为“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但林彪却对这一战略做了根本性的重大调整。即:“放弃两头打中间”。南面放弃打塘沽、大沽,集中兵力包打天津,北面放弃打绥远、大同,调“两杨兵团”参与集中兵力围打北平。林彪担心按毛泽东的打法,在我先打两头时,北平、天津的敌人主力兵团会乘我中间兵力相对薄弱突围,“我们应有与平、津、塘敌人30个师同时作战的准备。因为敌人很可能在我们打它一处时,其它两处同时动作,以孤注一掷之决心强行突围,以图饶幸之成功。为慎重起见,我两杨兵团皆开北平附近为好”。 毛泽东立即同意了林彪的要求。林彪随即改变战略部署,集中所有的兵力将北平、天津之敌50余万人团团围住,形成“不战而趋人之兵”的巨大军力优势。傅作义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打仗要抓重要矛盾,切忌面面具到因小失大。实践证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因为抓住歼灭了敌人的主要力量而迅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2:00 +0800 CST  
4.林彪在平津战役的主导思想是以战促和,那就是争取和平解决北平,但要立足於打,丝毫不放松战争准备。


林彪坚持要以战促和方针:“傅与我谈判的欺骗性甚为明显。但天津攻下后,可增强其动摇的程度。” 无疑是很正确的。天津之战粉碎了傅作义的最后一点饶幸之心,正是因为傅作仪等真正感到了四野部队打下天津所显示的强大战斗力和对攻打北平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攻城准备,才使他选择了投降。共产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彻底胜利。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3:00 +0800 CST  
5.虽然林彪主张以打促谈,但林彪对和平解决北平仍然起了主导作用。


在聂荣臻等人盛气凌人的傲慢态度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时,林彪亲自参加关键性谈判(邓宝珊忆,林彪的修养挽救了和谈),顺利的推进了和平谈判。林彪还自作主张的压下了毛泽东给傅作义的一封口气严厉的信,对最终和平解放北平要求起了很大作用。东野谈判代表苏静后来回忆,他当时觉得这封信如果递给傅作义,很可能被自尊心极强的傅作义拒绝,造成谈判破裂。他请示林彪后,林彪指示可以暂时不给傅。傅作义后来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极其气愤,但后悔已晚。这件事说明林彪和平解决北平的愿望比毛泽东和聂荣臻等人更强烈。因为毛泽东当时极力要把这封信给傅作义,以报当年傅作义公开写信羞辱毛泽东之仇,丝毫不顾及这有危及和谈的可能。聂荣臻、罗荣桓等人也慑于毛泽东,不仅不敢阻拦这封信的递交,反而严厉要求苏静务必把信亲自送给傅作义,幸亏有林彪、苏静等人顶住了老毛的压力,才没有使和平解决北平功亏一篑。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5:00 +0800 CST  
可以说,林彪从头到尾主导了平津战役。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5:00 +0800 CST  
结论:在战略战术方面,林彪远远超过毛泽东!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6:37:00 +0800 CST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完全是中央与华野的粟裕在商讨,淮海战役开始的时间是11月6日。总前委成立于11月16日,战前和战役最初的谋划、指挥与这个机构毫无关系。这一阶段的战略决策,中央起了决定作用,粟裕的作用也很大,总前委基本没起作用。

淮海战役是粟裕提出来的,但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不过是占领两淮,粟裕于是9月24日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四个方案。建议中作战规模最大的方案的战役目标为攻占两淮(淮阴、淮安)及海州、连云港,称为淮海战役。因两淮、海连并无国民党的精锐兵团,其歼敌计划没有包括任何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兵团,与后来的淮海战役相去甚远,是“小淮海”,是缺乏战略眼光的。毛泽东在9月26日回电中提出“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要求华野在10月10日以前做好充分准备。”华野经过20天的会议(10月5日-10月24日)讨论后接受了这个提议。这包括了歼灭黄(百韬)兵团的计划才是后来所说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实际是毛泽东提出的,没有实行的“小淮海”才是粟裕提出的。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05:00 +0800 CST  
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后,11月8日粟裕发了个“齐辰电”:““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提出“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11月9日深夜,中央军委的复电:“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这时“淮海战役”才变成了 “大决战”。

11月6日成立的总前委对华野方面缺乏实际指挥,他们主要还是考虑中野解放军的作战。虽然有人刘陈的不出淮南策略就是第一阶段指挥,但这个意见与粟裕48年初力谏毛泽东“华野一兵团暂缓渡江"一样与淮海战役没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在大别山吃过苦头,邓以“鞋袜、棉裤、帽子绑带没准备好“为由不想再次远离后方作战去而已,根本没考虑过如何打黄百韬。还有人提出11月2日刘伯承的斩断中枢造成围攻徐州的势态是导致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的关键,也是牵强附会的。因为毛泽东早在10月14日就提出要造成围攻徐州的假象,比刘伯承的斩断中枢策略还早半个月,刘的建议最多只是附和老毛的想法,考虑的是从中野角度出发如何方便中野歼敌。

毛泽东提出首战以歼灭黄百韬兵团是关键,粟裕后来提出“决战”是在形势已经明朗下的必然结果,并不需要过人的眼光,但至少比刘陈邓要主动。 不过,这一阶段,粟裕在指挥上也存在不少缺点,开始攻击准备不足,导致部队伤亡、弹药消耗过大,进展缓慢。而且还想同时诱歼邱、李兵团,口张的太大,战场感觉不准。刘陈邓则没有完成军委要求他们歼灭孙元良兵团和包围徐州的战略任务。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07:00 +0800 CST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战役指挥主要是打黄维兵团的决策展开的。在黄百韬兵团被围歼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军委先后提出过诱歼北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围歼南线黄维兵团;割歼由固镇北进的李延年兵团等多种预案与总前委、华东野战军领导多次电报磋商!

19日粟裕意图先打邱、李兵团:“决本晚向邱李兵团反击”电文中请示“是否可以,请刘陈邓指示”。 19日9时,刘陈邓表示“19日9 时,刘、陈、邓向军委建议:“如果于歼黄百韬后,以七八个纵队钳制邱、李,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维、李延年,似为上策。┄┄依我军态势,如李延年沿津浦东侧急进,很不顺手,故我们仍拟只以九纵与李、刘五个军周旋,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维一两个军,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延年。(提出歼黄维一部后再打李延年,有些无厘头)。
19日10时,军委毛泽东指示华野等:“将谭王五个纵于结束黄百韬后,迅速移至曹村、夹沟地区休整,准备打黄维。,对于北面的邱李等部,则采取钳制手段,待歼灭黄维后,再打邱李”。“解决了黄百韬,则奇马两日谭王五个纵在碾庄附近休息,养梗两日即移至曹村、夹沟地区,准备休整一星期左右,即协同中野全力打黄维(注意,是毛泽东最早提出了华野协同中野全力打黄维)。
” 19日18时,刘陈邓再电:“在目前情况下,特别是李延年黄维北进的条件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百韬,尔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当。 ”这份电文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否定粟裕歼击邱李的预案,同时按照毛泽东的意思要求华野完成扑灭黄伯韬后转兵南下歼击黄维、李延年。注意,此时刘陈邓提出的仍然是打歼击黄维、李延年两个兵团。这与第二阶段实际只歼灭了黄维一个兵团是有出入的。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08:00 +0800 CST  
毛泽东11月20日致电指示粟陈张,“中野主力决定打黄维,对李延年兵团须由你们负完全责任。除王张11,13纵外,应迅速转移4,6,8,9诸纵之主力(留一部打64军)对付李延年。” 毛泽东把中野自己主张的任务减少了一半,把打李延年兵团的任务从中野划归了华野。 20日亥时,粟裕等致电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1.首先求得彻底歼灭黄维兵团为主,我们除以六纵接替中野九纵任桥防务,阻击李延年任务(二十五日可到任桥),使九纵西去参加突击外,必要时拟以韦吉率二、十一(王张)两纵,准备西去参战,并归刘陈邓统一指挥。” 从上述过程可看出,是毛泽东在第二阶段首先提出华野协助中野首先歼灭黄维这一个兵团!



粟裕本来要求华野打邱、李弥,孙元良兵团,中野同时打黄维、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嘴张太大了。而刘陈邓要歼灭黄维、李延年的的胃口也大了,都把握不准。第二阶段让中野只打黄维主意实际是毛泽东提出的。因此,主要功劳还是毛泽东。与第一阶段粟裕提出小淮海后毛泽东把它改成大淮海,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样,在第二阶段,当刘邓提出华野抽出兵力“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后,又是毛泽东把它改为中野只歼灭黄维,李延年由华野打的主张。由此过程可以看出,刘陈邓的决策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起到了重要决策作用,但毛泽东的决策更关键。华野一力对付5个兵团!后来还抽调一部部队参加围歼黄维!华野对消灭黄维兵团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10:00 +0800 CST  
另外,在此阶段,刘陈邓在指挥中对情况也出现了严重误判。11月25日刘陈邓电:估计三天解决战斗。11月27日刘陈邓更是自信心爆棚电:“全战斗至迟明日可解决。已告粟陈张,立即开始夹击李延年刘如明的部署。”可是到了11月29日口气发生了巨大改变:“28日电悉,准备以十天甚至更多时间解决此敌。”。从三天解决战斗计算,12月15日黄昏黄维兵团被歼灭,晚了整整17天。而且还在加强了华野的力量(13纵(西集团),7纵(南集团),特纵,10日又调3纵(最后主攻),11纵,鲁中南纵队,还有陈士榘的指挥等情况下才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刘陈邓的战场感觉比较差。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11:00 +0800 CST  
3、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打杜聿明集体是华野独立完成的。
刘陈邓没有指挥这个阶段,有人以12月1日,陈老总在电话上指示粟裕“我们这里都在收拾黄维这个冤家。你们北边要把杜聿明抓住,南边要把李、刘看好”,看成是代表总前委对第三阶段的指挥是不符合实际的,首先这个电话无从可查真伪,而且这个电话完全是第二阶段的事情,要华野看住杜聿明等部队只是为了保证中野消灭黄维,是要华野保障双堆集地区的作战,而不是为了消灭杜聿明。


第三阶段基本任务是围歼杜集团。杜聿明可能向哪里逃,华野兵力应该重点布置在哪个方向,什么时候打,如何打,总前委没说一句话,倒是军委不但审定了华野作战方案,还做了一系列指示。因此,第三阶段的战略决策主要是华野和军委做的,功劳也主要是华野的。总前委基本没有干预过。做为最高指挥机构中的核心负责人,刘陈邓却不关注并指导对徐敌重大动向的判断、应对。他们根本就不认为抓住杜集团是他们该负责的范畴,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的军事指挥职责范畴仅限定在双堆集。对比中央军委毛泽东,毛直接告诉粟裕军委对杜聿铭弃徐州之后动向的判断,并提醒粟裕预作处置。假如粟裕按照军委的判断进行部署从而没能抓住杜集团,这个责任,中央军委必须负。对军事行动不担责任,也就意味着不担负指挥之责。刘陈邓既不担负南线阻击李刘成败的责任,也不担负北线徐南阻击战成败的责任,更不担负抓住杜集团和歼灭杜集团的责任,只担负双堆集歼灭黄维的责任,只操心双堆集。刘陈邓虽然有总前委常委这个头衔,但他们实际只指挥了淮海战役中的第二场战役,缺了第一场和第三场的指挥,只指挥了三分之一的战役,当然不能说他们指挥了整个淮海战役,只能说他们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


粟裕、谭振林、陈士榘等只指挥了淮海战役中三场战役的二场战役,缺了第二场,缺了三分之一,而且还受到总前委这个机构的节制,也不能说他指挥整个淮海战役,同样也只能是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

楼主 sbdxp  发布于 2014-08-05 18:16:00 +0800 CST  

楼主:sbdxp

字数:299

发表时间:2014-08-06 00: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9 23:29:39 +0800 CST

评论数:5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