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 Raikkonen编年史2000-2003(上)附2009-2011

原文作者@这猫不错


一位雷诺方程式的冠军竟然直接被一支F1车队所相中,这引发了整个车手市场的震动。在遍地的质疑声中,他成功完成了三级跳……
嗯,故事从这里开始。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36:00 +0800 CST  
Kimi Raikkonen编年史 2000-2001(上)





一位雷诺方程式的冠军竟然直接被一支F1车队所相中,这引发了整个车手市场的震动。在遍地的质疑声中,他成功完成了三级跳……

2000年10月25日周三,凹凸运动发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索伯车队可能会在本周内签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芬兰新人Kimi Raikkonen。


尽管时任车队经理的皮特索伯在此之前曾在瑞士总部表示他们不太可能会在十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之前做出有关车队二号车手的任何官方声明,但是凹凸同时援引了皮特索伯的话语:“有几个方面揭示了我们为什么如此地坚信莱科宁就是我们想要的那个男人。首先,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敬业,考虑到他的年龄他出奇的沉稳,而他与生俱来的速度甚至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他看上去似乎毫不费力地就能刷出飞快圈速。与其他车手形成对比的是,我们从来就不会觉得他已经到达了极限。我们依旧在探寻他到底有多快!”这句话实际上表明:Kimi,已经离F1仅有咫尺之遥。


也就在此时,人们才开始真正把目光转移到了这位对很多人来说感到十分陌生的年轻人。让我们看看当时截止于2001年3月的Kimi正式开始他F1职业生涯之前的一份简历:

Kimi Raikkonen 1979年10月17日出生于芬兰Espoo
车队:红牛索伯车队
车队所有人:皮特索伯
引擎: 法拉利
车号: 17
轮胎: 普利司通

比赛生涯:
1991-1999: 卡丁车——国内以及国际赛事
1999: 雷诺方程式——代表海伍德(Haywood)车队参加了首场比赛,并以第三完赛。
很不幸的是由于机械故障,他在跑了四场比赛之后就退出了该项系列赛。
福特方程式欧洲杯——总排名第5
福特赛车节大奖赛——正赛中退赛
代表Manor Motorsport车队以四战全胜的战绩获得了雷诺冬季系列赛的冠军
2000: 代表Manor获得了英国雷诺2000方程式锦标赛的冠军。他在十场比赛中,全部登上领奖台,并取得七场胜利、七个杆位以及六个最快圈速的成绩。
代表Manor参加了三场雷诺2000方程式欧洲系列赛的比赛:
穆杰罗:锁定杆位,但不幸的是由于机械故障在领先的局面下退赛。
多宁顿:锁定杆位,并上演帽子戏法(杆位+冠军+最快圈速)
斯帕: 以第2名起步并获得比赛胜利+最快圈速
参加了索伯车队的F1试车
2000年9月,穆杰罗,1034公里的测试里程
2000年12月,赫雷斯,549公里的测试里程
2001: 红牛索伯车队的车手

尽管Kimi的这份简历足以吸引赛车圈内任何一个人的眼球,但要正式参赛F1这份简历仍然略显无力:根据当时FIA的规定要取得F1的超级驾照,这名车手需要在F3000、CART或者IndyCar中达到一定级别的成绩,或者在国家级的F3锦标赛中赢得一场胜利,但莱科宁甚至都还从未参加过上述赛事,即便算上那些低级别方程式的比赛,Kimi总共也只参加过23场比赛。而至于F1,这位年轻人对此也只在两次为索伯进行穆杰罗试车时停留过些许印象。

但即便这样,对于这次可能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却又同时可能失之交臂的机会,Kimi居然这么说道:“这对我来说是很棒的机会。实际上我发现开F1其实相当容易——比之后我回到雷诺方程式的赛车上时要容易很多。”

不过,FIA并不会因为Kimi这番略显年少轻狂的感想而轻易放行,按照FIA的标准他将不得不在超过两天的试车中完成300km的正赛模拟。车队计划在12.5-12.7的赫雷斯以及12.18-12.20巴塞罗那试车中给予Kimi足够的机会以证明他的能力。显然索伯车队在这个时候已经第一时间成为了这位英国雷诺方程式卫冕冠军的头号车迷。车队经理皮特索伯在此刻给予了坚定的支持:“我们就是想要让Kimi成为与海费并肩搭档的二号车手。一旦当我们收到FIA的超级驾照确认函时,我们相应就会立刻告知公众和媒体。”

与此同时,Kimi的经纪人Steve Robertson也传来了坚定的声音,他相信即使外界普遍传言Kimi要取得驾照有困难,但这只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他说:“我还没听说过这个也会有问题的。当特鲁利跳到F1时,没人说过什么,但他的德国F3赛车几乎跟现在雷诺方程式的引擎动力是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大多数驾照获得者都曾赢过主要的国际性锦标赛事,比如海费就赢过FIA的F3000冠军。但那个时候却越来越有跳级生的趋势,就像Marc Gene、Gaston Mazzacane以及巴顿那样,而后者的经纪人正是Steve Robertson的父亲David Robertson,尽管巴顿只在99年的英国F3上赢得过第三,但由于在试车中达到了超级驾照的标准,他依然直接跳进了当时的威廉姆斯车队。

不过这次,莱科宁依然带给当时的F1车手市场以巨大的冲击。哈基宁的经纪人,前世界冠军科克罗斯伯格就甚至说道:“如果莱科宁得到了超级驾照,世界都将为之改变。这将颠覆整个车手市场!”

也就因为处在巨大的争议之中,Kimi获得超级驾照的前景依然不明,即便Kimi在未来出色的完成了300公里为条件的正赛长距离模拟,但这一切依然要看处在巨大漩涡中的FIA的脸色而决定。鉴于此,当时的凹凸运动给出了"very unlikely"的字眼。此外,时任FIA主席的莫斯利并未对此做任何评价,外界广泛预计Kimi能否进入F1大门的决定将在12月7日的摩纳哥WMSC会议上做出了结。

面对外界普遍的猜测与质疑,加之此后莫斯利的态度正逐渐倾向于对Kimi不利的态度,莱库宁,这位此后影响整个F1十年的重要车手,终于发出了自己声音(以下部分感谢kimiwendy的翻译)。

如果我被拒绝授予超级驾照从而失去进军F1的机会的话,那不公平!

他这么说道:“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平等机会。我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拥有超级驾照,但我并不想被区别对待。我只是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我能向你们证明我能搞定F1的一切。”

尽管假设这次不幸杯具,Kimi依然有机会在来年进军F3000作为02年过档F1的跳板。但是这位只有23场比赛经验的“资深”车手却并不认为在较低级别的方程式中打一赛季酱油会有什么帮助。

“我是只比过23场,但是我并不认为数量是关键,我也不认为索伯会要一个还没准备好的傻子。我可以在下个赛季去参加别的赛事,但是我不觉得那会改变我的驾驶方式。”

对于下周即将在赫雷斯开始的300km的测试,Kimi充满着自信:“我希望他们能在测试之后再做出决定。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去说服他们,但是我会像对待其他任何的测试一样去对待下周的测试:尽量的快且不犯错。”

也许Kimi这番话终于打动了FIA,又也许是因为皮特索伯以及Kimi的经纪人Steve Robertson的不懈努力,事情终于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机。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38:00 +0800 CST  
2000年12月1日,FIA终于公布了2001年F1的参赛名单,而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中, Kimi Raikkonen的名字赫然出现在17号车的位置上

001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Provisional entry list

1, Michael Schumacher (D) -- Scuderia Ferrari Marlboro
2, Rubens Barrichello (BR) --Scuderia Ferrari Marlboro
3, Mika Hakkinen (FIN) -- West McLaren Mercedes
4, David Coulthard (GB) -- West McLaren Mercedes
5, Ralf Schumacher (D) -- BMW WilliamsF1 Team
6, Juan Pablo Montoya (CO) – BMW WilliamsF1 Team
7, Giancarlo Fisichella (I) -- Mild Seven Benetton
8, Jenson Button (GB) --Mild Seven Benetton
9, Jacques Villeneuve (CDN) -- Lucky Strike Reynard British American Racing Honda
10, Olivier Panis (F) -- Lucky Strike Reynard British American Racing Honda
11, Heinz-Harald Frentzen (D) -- Benson & Hedges Jordan Honda
12, Jarno Trulli (I) -- Benson & Hedges Jordan Honda
14, Jos Verstappen (NL) -- Orange Arrows Asiatech
15, Pedro De La Rosa (E) -- Orange Arrows Asiatech
16, Nick Heidfeld (D) -- Red Bull Sauber Petronas
17, Kimi Räikkönen (FIN) -- Red Bull Sauber Petronas
18, Eddie Irvine (GB) -- Jaguar Racing Jaguar Cosworth
19, Luciano Burti (BR) -- Jaguar Racing
20, TBA -- Minardi
21, TBA -- Minardi
22, Jean Alesi (F) -- Prost
22, TBA -- Prost

*The names of the drivers are subject to the granting of a Super Licence and to the agreement of the Contract Recognition Board. Drivers may be nominated or changed up until 4 pm on 1st March 2001

尽管那时Kimi依然没有搞定超级驾照,但能进入FIA正式参赛名单实际上就已经在暗示,只要Kimi能够顺利完成FIA规定的测试项目,这位芬兰人将肯定出现在明年的F1之中。而最终的结果果然也没有出人意外。

2000年12月7日,在FIA的会议上Kimi终于收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超级驾照,而这全得归功于他在赫雷斯的完美表现,在前一天周三的雨地试车——他第一次跑雨地时,他便取得了第8名的成绩,而在7日周四当天的干地测试中,他甚至前进到了第6名,你很难相信这只是一位只跑过23场低级别方程式比赛,之前只在10月份的穆杰罗进行过两次F1试车的车手所能做出来的成绩。

随即不久,索伯车队车手阵容的官方声明证明了这点。皮特索伯在事后幸福的回忆道:“Kimi能够向FIA证明自己的资质,这是第一点能够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很高兴能与这位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建立合作关系。Kimi在本赛季雷诺方程式的表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而当他在9月的穆杰罗驾驶我们的C19时,对一位经验如此稀缺的年轻人能有如此的驾驶技术,我们感到印象非常深刻。从开始就很明显,进军F1对他并非强人所难,他以非常鼓舞人心的成绩完成了试车,而在最近三天中,Kimi在赫雷斯完美地完成了试车,这再次证明他的天赋,对于F1他已经准备就绪。”

当然对于这件喜讯,Kimi自己也很兴奋,他这么说道:“对我来说这是无与伦比的机会。我完全享受今年早些时候所做的F1试车,尽管在赫雷斯我有向FIA证明自己的压力,但我相信自己已经成功的展现了自己的潜力。现在开始,我将在2001年全力以赴以报答皮特索伯、他的车队以及FIA给予我的信任。”

当然对Kimi的质疑声必然不会完全消停,有很多人都认定F1的门槛被降低了,然而Kimi的经纪人Steve Robertson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所有人都对决定感到兴高采烈。我们已经听过了太多消极的流言,他们整天在议论对Kimi的天赋和潜力给予巨大的信任和辩护会有什么后果。他在赫雷斯过去的三天干得很完美,我想那对FIA作出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跑得飞快也很稳定,甚至在雨地也是如此,在整个测试中他都没有打断过哪怕一次——那里很多家伙会比我有更多话要说。老实说,在Kimi知道这次成败赌注有多关键的情况下,我对他是如此的镇静真的感到惊奇,明年在F1他也不会不淡定。我相信Kimi是个特例,对F1他此刻已经准备就绪。但对大多数车手而言,这并不意味着F3或者F3000没那么重要了。就如同我说的,我个人相信Kimi是个特例,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自信的感到他将成功完成这次跨越。”

是的,即便之后巴顿曾经抛出过Kimi可能会在今年比赛中陷入挣扎的担忧,但这几乎可以到了无视的地步,因为,重要的是,我们的Kimi从这一天开始正式开启了他的一段传奇的F1生涯!

终于我们可以把时间拨回到2001年的澳大利亚大奖赛……就在自己的处子秀之前,Kimi异常地兴奋,他在前瞻中这么说道:“我真的很期待自己的大奖赛生涯从这里起航。我这辈子还从没在飞机上呆过超过4个小时,所以我很早就抵达了墨尔本。那会给我足够的时间适应时差,适应这里的时区及其气候,当然也可以小憩一下,看看风景。我们的理疗师Josef Leberer为我制定了项目能一直帮到我。我第一场的大奖赛将会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我已经准备并一直期待着。Jacky Eeckelaert和Hinwill后方工厂的技师已经为我上了课,但赛道图依旧还摆在那;我等不及要初体验一下驾驶C20的感觉。成为F1车手一直是我的梦想,而我决心在澳大利亚为红牛索伯车队全力以赴。”

此外,对于大众有关他太过欠缺F1经验的评价,他这么回应道:“我每次开车时都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从海费身上,他已经有1年的大奖赛经验了。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在注视着我,但还是得让我自己来证明我属于F1。我会用自己的结果来说话!”

似乎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的井然有序,Kimi充满着自信,但却并没有透露过多的紧张,而就在墨尔本周五的自由练习赛后,全世界都为之诧异:因为Kimi Raikkonen的名字在整个总成绩的排名上竟然要比97年的世界冠军——BAR的雅克维伦纽夫还要高!

当然奇迹还并非仅限于此,在周日的大奖赛后,队友海费和Kimi双双取得了积分。这一次,Kimi Raikkonen,终于用自己的表现让全世界怀疑他的人封了嘴!


比赛之后,Kimi几乎将比赛中所有的过程都记了下来:“首次完赛感觉很好,首次完赛便能取得大奖赛的积分这感觉甚至要更好!我起步相当糟糕,这显然没有帮到我,但随后我进入了自己的节奏。我唯一的问题是我换上的第二套胎起初有些转向不足,这阻碍了我跟在福伦岑后面,但逐渐的车身平衡回来了,而我就可以全力冲向比赛终点。这是不错的一天,对我的F1生涯来说是伟大的起点。”

从2000年的10月下旬到2001年3月的墨尔本周末,在这6个月不到的时间里,Kimi成功地从质疑声中完成了从雷诺方程式到F1的三级跳。一切都预示着Kimi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但是即便是首战即取得积分的Kimi也不会想到,在未来又一个6月的轮回中,他又成为了Silly Season的主角,而那一次,对于年轻的芬兰人来说,也许将是职业生涯的又一个的重要飞跃…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0:00 +0800 CST  
Kimi Raikkonen编年史 2000-2001(下)


在年初,当莫斯利无视莱科宁场上的表现依旧对超级驾照的问题耿耿于怀时,Kimi绝对不会想到就在今年夏天,他将引发法拉利与迈凯轮对他的第一场争夺战……



其实在澳洲站之前还有两件事情发生在Kimi身上:在澳洲战即将开始前一周的周三,Kimi对外透露,他将出现在索伯另一种驾驶舱内:RAAF Roulettes飞行表演中队的Pilatus PC9座舱之内。当然驾驶飞机的人必然不会是Kimi,Roulettes中队的队长Sean Bellenger负责全程伺候这位F1菜鸟。最终,最高时速可达770km/h的Pilatus娴熟地以将近比索伯的F1赛车还要快出3分之一的450km/h的速度俯瞰了整个墨尔本赛道。事情还没完,我们的Kimi显然还没玩过瘾,当他脚落地还没多长时间,无所畏惧的芬兰年轻人竟然继续跟昆士兰的Jonathan Porter玩起了摩托车自由式蹦极。

不过对Kimi来说更重要的一条消息,还是比赛后皮特索伯立马明确表态瑞士车队将与Kimi长期联姻。索伯说道:“结果是我们没有处在一个能吸引顶级车手的位置上。因此我们被迫得冒下险,我们跟Kimi签了3到4年的合同。我并不想在他身上赚钱,我只想要他为我比赛。但现在回报比我们敢想的还要多。Kimi就是奇迹,在最后15圈他能飚出跟队友海费以及福伦岑一样的圈速。”四届世界冠军阿兰普罗斯特同时也想莱科宁翘起了大拇指,他说道:“你能看到他在这项运动中配得上一席之地。今天已经没有那么多车手是如此的非凡了。”

假设这条消息能在稍早的时间放出,那么人们一定会以为这是索伯对Kimi给予信任的又一步举措。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围场内已经飘出Kimi已经被索伯的引擎供应商法拉利一眼相中的传闻,由此很多人认为皮特索伯此举是被迫对此则流言的快速回应。此外,如果换个角度讲,这也能恰如其缝地表明那个时候应该没人再把Kimi看成比赛中一颗不定期的炸弹,然而莫斯利却是意外。

FIA前主席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位雷诺跳级生,外界广泛预计正是因为他的反对,Kimi的超级驾照才会有所谓四场比赛的考察期。好在,在首战因潘尼斯安全车下超车被罚时而成功捡到皮夹子之后,莱库宁似乎了底气十足,他告诉英国媒体镜报说:“莫斯利不认为我已经准备好进军F1的事实才让我更加感到满足。我感觉我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达到这样的水平。我没有任何问题还拿到了一分,所以我希望这事情能够终结。对我来说,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能让我没法继续下去。我只是想继续比赛。”

Kimi的这番表态似乎是惹恼了莫斯利,在经历了四场比赛之后,FIA迟迟不发有关芬兰人超级驾照的确认函,这实际上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外界广泛的推测是错误的,要么只能是对Kimi考察期的无限期推延,而在此之前即便Kimi在澳洲站接下去的三场比赛中无一完赛,但真正因他自己的操控失误而导致的退赛只有一次,那便是在巴西站当他紧随队友时,他不幸在第六的位置打滑冲出赛道。

Kimi的四场比赛成绩:
Australia: qualified 13th, finished 6th
Malaysia: qualified 14th, DNF (transmission, 0 laps)
Brazil: qualified 10th, DNF (spun off from sixth place, 55 laps)
San Marino: qualified 10th, DNF (steering wheel came off, 17 laps)

当然在周六的伊莫拉,一切情况又好了起来,因为在排位赛中莱库宁首次比他经验丰富的队友还要快。这个时候Kimi的老乡米卡哈基宁也终于站出来为他的年轻同胞说话,他告诉Motorsport说:“Kimi可以说已经展现了足够的潜力,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分站冠军。你还不能说他会不会成为世界冠军,因为要达到那个程度你需要一种特殊的忍耐力,而现在说他是否具备那种素质还为时尚早。但他学习新赛道的能力很快,而这是顶级车手的最佳信号。”

尽管如此,Kimi本人还是比谁都了解目前的处境,虽然他仍然不忘试图证明自己,他说道:“F1比我一直预计的要更简单。从雷诺方程式跳到F1是巨大的一步,但自从第一场F1之后我就感觉我属于这里。我想我不得不在未来的三个月中都要在不犯任何错误、不干任何傻事的情况下比赛,这样他们才能相信我驾驶okay,可以拥有超级驾照。他们总会审核的,他们就是规则。”




不管莫斯利有无特意拖延,但至少乐观的想Kimi至少没有被剥夺继续参赛的权利,而随后Kimi在奥地利A-1赛道上的表现,只能让FIA对Kimi的考察期越来越具有讽刺意味。

在职业生涯的第六场比赛中;在这条对于自己完全陌生的赛道上,Kimi再次令人深刻的以第四名完赛,从而为索伯车队拿下了车队历史上第100粒大奖赛积分。同时这也是Kimi职业生涯第二次获取积分。而更加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比赛中他曾一度因pit进站时的问题,而浪费了18s以上的时间,当即便如此他依然守住了位置。赛后,Kimi这样说道:“自从墨尔本以来已经很久了,我并不仅仅因为全取三分而非常高兴,更重要的是我让索伯的车队历史积分总体上突破了100分大关。我有场非常棒的比赛,尽管或许开局时有点运气。车子一直都不错,我能一直向前推进。人们太小题大做了,就因为我现在跟哈基宁的积分相同,但对我来说不管怎样,作为一个车队整体,我们今天又取得了一次伟大的成绩。”



不管莫斯利是否还乐意继续扮演那个例外的角色,但至少从这站比赛周前的时间节点开始,有聊的人们似乎把对Kimi的关注逐渐挪到了比赛之外的围场流言中。因为5月份的穿暖花开意味着每年传统的Silly Season时间就将拉开大幕,而如果当我们念叨Jacques Villeneuve 、Mika Hakkinen以及Jenson Button这些以往或正在卫冕世界冠军的名字时,我们会发现01年Silly Season的精彩混乱程度甚至毫不逊色于之后的2006年以及2009年。

而我们的Kimi很不幸每次似乎都逃脱不了干系,对专心比赛的索伯车队以及Kimi本人来说,从3月份开始就阴魂不散的转会法拉利流言从奥地利开始,已经到了不得不出面澄清的地步:天晓得意大利媒体会在这个时候抖出时任法拉利技术总监的罗斯布朗对莱科宁合同的细节展露出兴趣的消息。车队新闻办发言人Agnes Carlier告诉Annanova.com表示布朗还没有跟车队的任何成员交谈过,他说:“我不这么认为——整个赛季都不可能发生。皮特索伯完全表明他已经把Kimi与我们的合同签到了2003年。这或许是众多最受人喜欢的童话故事之一,但这却不是真的。这故事已经在过去三到四场大奖赛中开始蔓延,这正在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罗斯布朗更是在一天之前就否认了有关巴里切罗未来的猜测,他表示意大利车队对巴西人的表现很满意。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2:00 +0800 CST  
而就在奥地利站的前一天,Kimi自己也否认了这则消息,他看似对法拉利并不感冒,他在周五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并不知道任何有关这些的传闻。我们没有和法拉利交谈过。我跟索伯签了三年的合同。在那之后我们才能看看有没有其他事情的可能,但在之前我只能呆在索伯。”

法拉利的巴西人这个时候显然也沉不住气了,他直接告诉米兰体育报说:“真相是那些大嘴巴的人老是没有东西说,所以就编造出东西了。我将和法拉利的每个人继续合作,我的处境一直都非常的公开、明晰以及平静。”最后,他还不忘提到:“我不认为有车手在现在会比我干的更好,(法拉利经理)托德说过他对我所做的非常高兴。”

事情看上去似乎因几个当事人很明确的否认而偃旗息鼓,而事实上此后一个月,媒体似乎也确实没有了声音。当然围场内的老油条们永远不会担心缺少想象的素材,因为就在刚进入7月的时间段里,一条重磅的消息被抖漏了出来:

两届世界冠军哈基宁在本赛季萌生退意!


此则小道一开始也仅仅是在围场内传播与几个人的嘴中,或者只是见之于当时普遍被众人认为是不严肃的媒体的网站上。然而就在7月8日,德国媒体Bild公开报道哈基宁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退役,至于谁会来替代哈基宁的位置,据当时Bild的推测,法国人潘尼斯是最有可能的人选,当然也有其他媒体猜测97年的世界冠军雅克维伦纽夫极有可能借此重回当时的三大车队。只可惜这些消息就如同5月份巴顿转会法拉利的传闻一样,永远都不能得到印证了。

事后,奔驰引擎部的主管豪格在周日迅速地通过德国新闻社SID回应这则流言:“类似曾经种种的此类流言都纯粹是猜测。”哈基宁当时的经纪人科克罗斯伯格也在三天后的7月11日信誓旦旦地否认了这则消息,他表示:“哈基宁02年跟迈凯轮有合同。”同时针对潘尼斯,这位同样是他旗下的车手,他表示法国人有“95%的可能”继续在来年留在当时的BAR英美车队。

也许阅读到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当时的媒体不会联想到同为同胞的Kimi身上,又或者你会觉得此后媒体会逐渐把毒爪伸向好不容易摆脱法拉利传闻的莱科宁身上。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就大错特了。






刚刚在上述中斩钉截铁否认转会法拉利流言的Kimi,竟然在哈基宁退役风波的同时表达出了与此前100%截然相反的论调,此时已经取得两次第四名、首演第六,总共在车手积分榜上积7分的他这么告诉Motorsport说:“我确信有一天我会为法拉利效力。积累一点更多的经验后,我将去到那里。每个在F1的人都渴望为他们效力,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抱负,就像赢得世界冠军一样。”舒马赫此时也不知是有意无意的在旁添油加醋,他表扬Kimi说:“在今年的年轻人中,他无疑是最棒的。他很快,很少会犯错,并经常能取得积分。”

也许当时的人们阅读到这个时候,会觉得好不容易放掉Kimi的媒体应该会变本加厉的加入到Kimi to Ferrari的哥德巴赫猜想当中。如果当时的人们真是这么想的,那么很遗憾他们也大错特错了。




笔者敢相信如果媒体真有不喜欢Kimi的所谓共同特征的话,那么这一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因为就在一个多月后,当迟迟等不来Kimi与法拉利相互示好的媒体终于等不及询问这位芬兰人时,他又一次愚弄了大伙。已经取得九粒积分的莱科宁承认他并不梦想在未来为法拉利战斗。他向凹凸运动透露道:“能听到人们诉说法拉利的故事很不错,但我真的对那不感冒。我只是说如果我能进一支顶级车队我会感到开心,而我并不介意这是哪支车队。我想迈凯轮、威廉姆斯又或者法拉利都没有关系。你从来都不知道法拉利会不会走下滑坡,又或者谁又会上来,谁又赢得了胜利。我并不没有读过这些推测,但我想人们想得太多了。但在F1这就会发生。每个人都有点疯狂。”

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被他搞得晕头转向的媒体们有没有察觉,就不知道了),Kimi所说的这段话除了是再向法拉利泼冷水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芬兰人在向迈凯轮或者威廉姆斯这两支当时的顶级车队暗示:你们可以来找我!而如果我们站在现今的角度去回看那段历史的话,我们就发现其实就是在这段话之后,历史才走向了“正轨”。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3:00 +0800 CST  
决定性的9月终于到了,迈凯轮与莱科宁的名字产生了实质性的联系,此前丹尼斯曾在匈牙利站表示未来的车手阵容会“有些不同”,但他拒绝透露过多。不过,皮特索伯就在Kimi此后四度称冠的比利时站向意大利电视频道RAI第一次公开确认了迈凯轮对Kimi的橄榄枝,当时的芬兰媒体TS,英国镜报相继报道,后者甚至抛出了丹尼斯为释放Kimi所付出的具体数码:500万英镑,折合美元800万(此后上涨为1000万美元/1350万欧元):“是的,迈凯轮对Kimi感兴趣。下周就会有谈判。Kimi的未来不是梦,我们肯定会考虑到这点。他是一位年轻的车手,但他已经相当优异,他处在众多流言的漩涡之中,在那之中有些是真的:两支顶级车队都想要他。我倾向让他别走,但这取决于我能给予他什么或者说多少东西。如果他要走,我一定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而当时这周的纸版凹凸运动杂志,为我们带来了急需的两大顶级车队争夺战的更多消息:丹尼斯已经向莱科宁抛出了明年作为试车手的Offer,不过之后在03年他就便能成为正式车手,而03年也是他与迈凯轮6年长约的第一年。丹尼斯的如意算盘很明确,即便哈基宁半途真的失去了兴趣,那么在接下去的赛季他也有Kimi握在手中。不过莱科宁自然不会情愿荒废一年作为试车手,因此他或许会在索伯继续逗留一年,作为转投迈凯轮的过渡,而据广泛猜测,即便法拉利是索伯的引擎供应商,但意大利车队基本不可能把1号车手的待遇留给Kimi。

2001年9月13日周四,有关Kimi转投法拉利的流言似乎彻底要打上杯具的烙印,法拉利似乎很快就放弃了对Kimi的争夺,法拉利主席蒙特则莫罗认为没有理由让一位菜鸟加入到冠军车队法拉利之中,即便他承认自己对这位21岁的索伯车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莱科宁不是法拉利的车手,他是索伯的车手。索伯或许是我们的客户,但我们跟他们的车手没有什么关系。Kimi是一位年轻富有天赋的车手,无疑是未来潜在的世界冠军,潜在的一位好车手,但又得说的是你不能仅凭F1一个赛季来判断一位车手。我们是法拉利,我们是世界冠军,我们一直处在压力之下……我从来不会把一位年轻的不熟练的车手放进一辆如此重要的赛车。我们只对世界上最好的车手感冒。对我们来说现在时机同样也不正确,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迈克尔舒马赫。”此外,这位法拉利主席还不忘夸奖下巴里切罗,他表示车队对他非常满意。他说道:“对迈克尔来说他有位非常快的队友,他一赛季干得不错,即便做舒马赫的队友可不容易。”

就在同一天,在迈凯轮即将发布2002年车手阵容的前夕,德国媒体Bild又发出了一则消息:Kimi将取代哈基宁。他们并没有援引任何特定的消息源,但依旧十分肯定的表示哈基宁就将在本周宣布退役,而继任者就是Kimi——这就是丹尼斯一直推迟宣布明年车手阵容的唯一理由。而如果把这则消息与先前凹凸所推测的版本进行比较的话,最为明显的不同就是Kimi成为迈凯轮正式车手的时限由此又向前推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数月间哈基宁一直处于“N报道,N+1否认”的状态,就笔者挖掘凹凸存档时就发现了数篇标题类似但时间不同的哈基宁的表态……而这一次哈基宁似乎“在劫难逃”。当然这还能进一步证实在F1的世界中,事后否认即等于承认的怪现象。

报道还援引了奔驰老板以及哈基宁的夫人Erja的话,他们都在暗示芬兰飞人将在01赛季结束时彻底收工。奔驰老板说道:“米卡现在累了,他唯一的想法不再是比赛,而是他的家庭。”与此同时他的夫人补充道:“米卡已经是两届世界冠军,他不需再证明什么。”

该报纸还透露莱科宁的合同将在近期公布,周六一切都将搞定,丹尼斯为此将为皮特索伯支付1000万美元,而这一切将由奔驰负担,后者则一直支持Kimi入驻迈凯轮。Hubbert说道:“我们这边预计在蒙扎就将宣布。”与此同时路透社找到了科克罗斯伯格,但他只是在说:“有关合同的任何新闻都将由车队宣布。如果一切适合,迈凯轮会宣布它们。我没有职责要讨论这项议题,我的职责是完成哈基宁这方面的合同,迄今都是这样。”同时他还不忘为米卡说道:“车手不会只是一帆风顺,他们也会有失望的年度……这是这项运动独有的。即便100米赛跑运动员也会有些事超出控制,他或许会受伤,或许会无能为力。”当被问及哈基宁在如此失意的赛季后选择退役是否令人失望时,罗斯伯格说道:“难道不是么?”






尽管迈凯轮的新闻发言人依旧在周四固执的表示“这都是猜测”,但所有人都明了所有的一切即将尘埃落定。一天之后,2001年9月14日,车队在周五正式表示,哈基宁将会在下赛季休息一年,他的位置将由芬兰同胞Kimi Raikkonen接替。车队这么说道:“在11年的F1生涯取得两届世界冠军之后,哈基宁将在本赛季结束时选择休息,以便于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生活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哈基宁强调休息并非意味着永久退役,他这么说道:“当然或许退役更容易,但我感觉那不是我已经做出的决定,我知道在我休息一段时间之后我要回来得付出辛勤的努力买但我知道我想要回到迈凯轮。”当然非常遗憾的是,哈基宁就此一别便是永远,留下的只有他对车队以及Kimi的声声祝福。


对于能得到Kimi,当时的丹尼斯自然欣喜万分,当然除了表示对Kimi洋溢的赞美之外,他还透露了两点信息,首先他认为“Kimi的到来是跟索伯和奔驰良好关系的共同结晶。”其次他暗示Kimi拒绝法拉利而选择迈凯轮的原因在于法拉利只能把Kimi当做一位车队的二号车手。他说道:“Kimi有其他车队的选择,其中一个就是选择继续呆在索伯留一年或更多时间,接着去到一支有一位二号车手的车队。那样的想法对他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不想在一支车队中受到二号车手的待遇。但是在迈凯轮,我们没有区分一二号车手的政策,这依旧将会继续下去。Kimi喜欢那样。”虽然当时丹尼斯并没有明确提到法拉利三字,但是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法拉利是一支一二号车手分明的车队。

Kimi自己印证了这样的看法,他安静的说道:“对我来说太棒了,我非常高兴能去到迈凯轮。我不想去某些地方做二号车手,而迈凯轮一直都公平对待两位车手。”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想到过能在进军F1一年之后就迅速跳到顶级车队,他老实说到:“不,我甚至去年这个时候就没想到能进入F1。每件事情都发生的很突然。”

与此同时,在事后有消息甚至称其实早在德国战迈凯轮就开始动起了Kimi的念头。因为豪格不想重犯作为奔驰青年队车手的舒马赫却转投到马拉内罗车队的悲剧。他解释道:“我其中的一个兴趣就是记录车手的计时点时间,以及在赛道中不同弯道的APEX速度。在我看来,莱科宁具有难以置信的潜力。我记过许多辉煌的圈速,但我不相信任何一位其他车手能在Kimi的这个年龄达到那样级别的持续性。”

对于能加盟这样的一支顶级车队,Kimi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了。他坚持说:“这不会超出我的承受范围。无疑,外界会有很多对我的压力以及期待。但今年的F1我就有很大的压力要证明自己,而我却做到了。我不认为明年将会有更大的压力。”哈基宁也在此时力挺Kimi,他认为Kimi明年不会在压力面前有任何问题【参加附录二】。


对于自己即将合作的新队友,即便DC此前一直都持着不太欢迎的态度,Kimi依旧表示他非常期待能与DC成为队友。他觉得DC看上去是个“不错的人”。他在车队官网也这么说道:“我第一次见到丹尼斯还是在加拿大站的时候,在那之后我跟DC交谈过几次,而他看上去是不错的人。我不认为我们在一起工作会有任何问题。我确信当我们开始一起工作时,我能并且我会从大卫和伍尔兹身上学到很多事情。”接着,他又提到了莫斯利不情愿给他超级驾照的往事,同时他仍不忘强调自己不惧怕压力:“那是真的。但我不认为比起2001年开始时我压力更大了,因为我已经证明了自己在F1足够棒。可能的话,压力应该会不太一样,因为我不用再担心那些超级驾照的事情了。”

当然对于从两年前的卡丁车手到如今F1顶级车队的车手这一前所未有的跨越,不是所有人都会对Kimi给予高度的夸奖,毕竟很多人会像对“暴发户”那样的态度看待Kimi,先前提到的DC已经是一例,他曾两次表示对于Kimi加盟迈凯轮他并不非常开心,一切还像平常一样,另一位迈凯轮的试车手伍尔兹甚至对车队选择Kimi而非自己作为车队的正式车手感到深深地失望。哦,当然别忘了Kimi 01年的队友,后者直接因为莱科宁而失去了进军迈凯轮的机会。如果要说最不把Kimi放进眼里的车手,那么海费绝对要算是第一个,他公开表示说:“说Kimi本赛季表现非常好是没错。但最终我比他更强,不管是排位赛还是正赛,我比他更好。事情就是人们对他大肆的宣传。虽然我还认为他会走对他的路,但我依旧自信我自己比他更好。”

上述这些人的论调,Kimi自然不会在意。然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皮特索伯在没能留住芬兰人之后,所做出的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即便之前Kimi在迈凯轮的PR中都不忘对索伯表示感谢,并在此后为车队拿到车队第四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参见附录一】,然而这位索伯车队经理在之后都无不透露出对Kimi的失望。他这么说道:“我起初很遗憾,因为我们的车手阵容非常好,车子也非常棒。接着丹尼斯就抛出Offer了,而Kimi和他的管理团队在霍根海姆的前10天找到了我,Kimi告诉我他02年有可能开上好车,有可能他就用这辆车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对Kimi来说这是朝这个方向前进所绝对必须得做的事。我第一反应绝对是没门。但随后在经过一些和他的讨论之后,我自己意识到我不可能留住他,因为他去意已决。”

此外,皮特索伯坚信莱科宁的心态以及价值观是通往成功的必备,但同时这或许也会让他没法赢得许多朋友。他告诉凹凸纸板杂志说:“我从穆杰罗他的第一次试车开始就知道他很快。在三场比赛之后,我意识到他极具天赋,有着极强的专注度,但也很自我任性。他觉得他比任何人都要快。所有这些事情加到他身上,会让他成为一位好车手,尽管未必是一位好人。他只是专注于他自己的成功。”

也许正是因为皮特索伯的这番话语,使得Kimi多了一个芬兰冰人的称号,但是当我们现在回顾Kimi在迈凯轮过去的岁月时,我们发现他在02-06年的5年岁月中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昵称而已。当然如果我们忘记之后的一切,仅仅站在01年10月的时间节点上,至少根据TS的调查,虽然有很多人对哈基宁感到惋惜,但Kimi已经荣幸的成为当时芬兰最受欢迎的车手,而假设丹尼斯此后数次强调DC与Kimi将享受公平待遇的言论属实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Kimi的未来至少在那个时候看起来一片坦途……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5:00 +0800 CST  
附录(一):迈凯轮2002年车手阵容Press Release

Monza, Friday 14th September 2001, 09.30 CET: The West McLaren
Mercedes team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its driver line-up for 2002 will be
David Coulthard, Kimi Raikkonen and Alexander Wurz.

After 11 years in Formula One and two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s Mika Hakkinen will take a break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current season to allow him to dedicate more time to family life. David Coulthard will commence his seventh season with the intention of improving upon his current second place position in the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The team is particularly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it has been able to secure the services of the highly talented 21-year-old Finn, Kimi Raikkonen. Kimi will be at the wheel of a West McLaren Mercedes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start of testing in early January 2002. David and Kimi will be supported by Alexander Wurz, who will continue as theWest McLaren Mercedes team's third driver.

MIKA HAKKINEN:
"Formula One has been virtually my whole life since I started karting in 1974. The intensity of my care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those around me. Whilst this year has been difficult for me and the team, these experiences have not guided the decision to take this break. I asked the team for a break which would be a good way to recharge my batteries and enjoy more time with my wife Erja and my son Hugo. I'm pleased to welcome a fellow Finn to the team and I wish Kimi all the best. However let's not forget that there are three races left for me this year, and I have every intention of going flat out. Of course it might have been easier to retire, but that just isn't a decision I feel ready to take. I know that I will have to work hard to return after my break but I know that I want to return with West McLaren Mercedes."

DAVID COULTHARD:
"My contract with the team was agreed a few months ago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next year's Championship challenge. Mika and myself have been teammates for six years - the longest ever in Formula One and we have worked well and competed hard and I understand his reasons for having a break. Thanks to Mika, I have gained valuable insight into fast Finns, which I'm sure will be useful next year.'
KIMI RAIKKONEN:
"I'm pleased to have achieved several point scoring finishes with the Sauber team after they gave me the chance to show what I could do in Formula One. I really want to thank Peter for helping me to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drive for West McLaren Mercedes next year. However until then,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help the Sauber team retaining their fourth place in the Formula One Constructors' World Championship."
ALEXANDER WURZ:
"Obviously I'm disappointed not to have achieved one of the two principal seats in the team. I understand, however, that I came very close to achieving my goal of racing for West McLaren Mercedes and I'm pleased that the team has recognised my contribution through this year and re-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me for the coming season. It has been made clear that the team will support my career and whilst I will continue to gain valuable experience in such a good organisation, they will ensure that I will be ready if a competitive opportunity arises."

RON DENNIS:
"Mika has been a part of the team for nine years and after 159 races, 26 pole positions and 19 race wins, he decided that he wanted a break. Mika has always done an incredible job for us and now is not the time to be bidding him farewell. Whilst we have had a range of interesting options for 2002 we are very pleased to announce our driver line-up with David, Kimi and Alex. Kimi'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in what is only his first year in Formula One have obviously resulted in a lot of attention although from the initial discussions we made it clear that we would only be interested if a solution could be reached with Red Bull Sauber Petronas. We were extremely pleased therefore that partly as a result of Peter Sauber's good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or Hubbert of Mercedes-Benz, we have been able to reach a professional conclusion. We are also pleased to continue our relationship with David, who has shown that he can win races and is obviously a strong Championship contender. Alex's loyalty is appreciated by everybody in the team and can ultimately only help in furthering his career."

NORBERT HAUG:
"Today is a day with mixed emotions. Mercedes-Benz has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Mika and he is a valued member of the family and no
only because he has won two World Championships with West McLaren Mercedes. We have a lot of memories together and we want to thank Mika for all he has done for Mercedes-Benz and West McLaren Mercedes. We would like to welcome Kimi to the team who in his first Formula One season impressed all of us very much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him. David, having done a great job for the team for years, will be even stronger next year and I'm sure that Alex will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e team's performance in the efficient way he did this year."

-McLaren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7:00 +0800 CST  
附录(二)Kimi与哈基宁的关系

US GP: Hakkinen, Raikkonen relationship
INDIANAPOLIS, Thursday, Sept. 27, 2001 - The biggest news in United States sports earlier this week was the announcement by basketball player Michael Jordan that he would make a comeback in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this season at age 38. In Formula One auto racing, the recent revelation by two-time world champion Mika Hakkinen of Finland that he would take a one-year sabbatical from the sport at the end of this season received similar worldwide headlines.
Hakkinen, who observes his 33rd birthday on Sept. 28, is in Indianapolis this week to drive in the SAP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on Sept. 30 for what could be the next-to-last race of his career. He has given no guarantees he will return to the cockpit in 2003.
On Sept. 27, Hakkinen, driver of the West McLaren MP4/16-Mercedes, met the media and was joined by four other drivers, including Finnish newcomer Kimi Raikkonen, who has become his semi-protégé as the youngster moves from the F1 Red Bull Sauber Petronas C20 to McLaren to replace him next season. Hakkinen, in his quiet, unassuming manner, basically admitted he was burned out by years of competition. Also, he became father of a son, Hugo, last Dec. 11, and this year he has won only one race, the British Grand Prix, and is sixth in the standings.
When asked about these as reasons for departing after the season finale Oct. 14 in Japan, he answered:
"I think all of those are not as extremely true, but part of it, yes. I think being in Formula One for so many years, it's the time when you feel that way. You've achieved a lot, and then you start getting to the time when you're getting tired and you kind of really cannot a hundred percent focus anymore. And you don't do any good for yourself, and you don't do any good for the team. So that's why the decision to take a break was the right decision."
Hakkinen, a native of Helsinki, began racing karts in 1974, then moved up through the European racing plateaus until he entered F1 in 1991 driving the Lotus-Judd and scoring two points. He joined McLaren in 1993, finished fourth, seventh and fifth in the next three seasons, respectively, before scoring his first GP victory in 1997. He wo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in 1998 and repeated in 1999.
Hakkinen and Michael Schumacher became staunch rivals in the late 1990s. Last year, Hakkinen came to Indy trailing Schumacher by only 78-74 in points. He failed to score a point at Indy after a mechanical failure as Schumacher won and then swept the last two races, too, for four wins in a row to capture his third World Championship. Hakkinen placed second in the standings, but was outscored 40-9 down the stretch. This year, Hakkinen returns to Indy after scoring only five points in the last four races. Still, the Flying Finn insists he will drive as hard as possible to win Sunday.
"Well, it would be still correct to win some races, to be honest, is the goal, and I have a commitment to the team to finish the season," Hakkinen said. "So I'm going to go for it in these two races." Will his year away become permanent?
"Well, I'm going to take it easy one year," he said. "I'm going to see what it feels like, and I have all the doors open. So at this moment, the plan is just take it easy and see what happens. But I think after a few months, four or five months, I could start feeling that way, and I want to come back. We'll see." Meanwhile, fellow Finn Raikkonen has made a strong impression as a 21-year-old rookie. He has started 14 races and scored nine points for ninth in the standings. He follows in a line of Finnish drivers that include 1982 World Champion Keke Rosberg and Tero Palmroth, who made four Indianapolis 500 starts. Hakkinen thinks there is a chance he will be an instructor for Raikkonen as the young driver works his way up the F1 ladder.
"Well, there's definitely plenty of different elements, and we really haven't sat down yet to talk about it," Hakkinen said. "But certainly I have plenty of experience in the past with the team and Formula One, in general. So certainly there could be a lot of help what I can give and start giving examples. This is not maybe the right time." Raikkonen, who is even more laid back then Hakkinen, confessed that things have happened quickly for him. He raced last year in Formula Renault, usually considered three rungs beneath Formula One. Raikkonen had competed in less than 30 car races in his life before climbing to F1.

"Because I think at this same time last year I even didn't know what I would race in Formula One this year," he said. "Suddenly, I had a chance to call McLaren, and I'm very happy to go there.
"Yeah, of course, things have happened very quickly for me in the last two years, but I think it's only in a positive way that the things are going, and I'm only looking forward." Raikkonen won't be 22 until Oct. 17. He and Hakkinen have quickly become friends and even took a weeklong vacation together. He thinks having another Finn around to converse with helped make the transition to F1 easier.
"It's made life a bit more easier to come to Formula One if you have like Mika from Finland also," he said. "If I have some things that I want to ask from him, he can help me.
"It's always easier than if you would be alone here and you want to ask from someone, you don't have any people to go and ask help. For sure, this year has been very interesting for me and has been lots of fun. I've really enjoyed it."
Raikkonen has faced much pressure with resoluteness this season. But the pressure increases tenfold next year driving for the high-profile McLaren team. He said he can handle it. "They're waiting, they're expecting lots of things from me," he said. "But also I had a big push this year to start - came from (Formula) Renault to Formula One - and improved myself in Formula One. So I think it's not going to be any bigger pressure than big enough this year." And Hakkinen agrees.
"He's been handling the pressure this year starting the first season," he said. "I think he has been extremely good." Paavo Nurmi was the first Flying Finn as a runner. Now that Hakkinen is stepping aside, Raikkonen has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the newest one.
-IMS-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48:00 +0800 CST  
Kimi Raikkonen编年史 2002(上)


当Kimi带着丹尼斯“最年轻世界冠军”的允诺而转投到了这支老牌车队之时,也许谁也无从知晓今后摆在Kimi面前的到底是些什么。但至少此刻,夺取他职业生涯的首场分站冠军,成为了他今年最切实的目标……


2002年1月8日,无论对Kimi还是对迈凯轮,这都是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Kimi正式开启了他此后整整五年的迈凯轮车手生涯。而对于当时的车队技师们而言,他们也早已明晓现在坐在银箭里边的这位芬兰人早已不是昔日给他们带来90年代末短暂荣耀的哈基宁了——那个时候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过去的一年无论是谁都不会满意,MP4-16甚至被冠之以十年最差赛车的恶评,并且这也直接“迎来”了莱科宁的加盟。非常有意思的是,MP4-16是哈基宁为迈凯轮开过的最后一部车,同时也是Kimi所接触的第一款银箭。当他在加泰罗尼亚驾驶MP4-16跑完43圈之后,他在媒体面前留下来对新车队的第一段PR,在他眼里这支新车队只是外表有点凶而已……“我对进展感到非常满意。车子感觉非常棒,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赛道有点湿。车队工作方式与众不同。他们更专业,我知道外面很多人说车队有点冷,但在我们内部气氛很不错。”对于外界对他今年走势的普遍期待,22岁的Kimi坚持认为这些都还为时尚早。“这感觉不一样,车子开起来相当容易,但都为时尚早。这都取决于这些试车进展如何以及新车到底咋样。我只是想习惯去驾驶它。今天我跑的有限,要给出车子更细节的感受对我来说绝对太早了。”至于自己对未来憧憬,他又说道:“我真的很享受首次代表迈凯轮开车。这一刻我一直期待数月了。现在我等不及想要尝试新车MP4-17。”


当然即便Kimi很心急,但在参加新车发布会之前,迈凯轮还得进行为期四天的瓦伦西亚测试。值得一提的是,Kimi在测试中持续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在周四16日的测试第三天,Kimi做出了1:12.837的最快圈速,名列当日之首。这个成绩只比去年队友库特哈德的记录慢了0.1秒。而在17日,Kimi甚至刷新了瓦伦西亚Ricardo Tormo的赛道记录,他的1:12.118的最快圈速竟然要比DC在01年5月的记录快上0.6秒之多!这样的成绩让打瞌睡的Kimi居然也感到兴奋起来:“我非常满意。我跑了好多,我真的累的,但感觉非常好,当然这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我非常高兴我没遇到机械故障。我真的很期待新车发布。”

更令车队可喜的是,加之DC之前两天的表现,迈凯轮连续四天都包揽了头名,这对去年郁郁不得志的他们而言是个不错的开端。而莱科宁更是在测试结束之后,制定出了自己新赛季的目标——那就是获取一场分站赛的胜利。“我只是希望我能至少拿下一场比赛,并尽可能的上领奖台。在赛季开始前很难讲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只是想习惯新车和新车队,接着就让我们试目以待吧。”当然如果Kimi要实现他的野心,那么他就得必须击败其他人,这包括舒马赫,也包括他的队友库特哈德。面对这位老资格的队友,他只是轻描淡写了一下:“我会尝试击败他,我想每位车手都会尝试击败队友,但说这些有点为时太早,因为我们没有在一起工作太多时间。”



而就在Kimi大展宏图的一天之后,迈凯轮终于在19号的巴塞罗那发布了他们02年的新款赛车MP4-17……






之前的试车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在媒体面前高调宣誓,在新车发布会当天Kimi感觉他已经准备好了不辜负像McLaren那样的顶级车队的期望,即便他还欠缺经验……他承认他在第一年的索伯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但他对新车队迈凯轮充满着信心。“学习的路程有跨上了一个台阶。我去年这个时候还对F1知之甚少,但我已经准备好这个赛季了。这应该会不错。我想要今年取得些好成绩,我等不及要坐进一辆好车里了。”当然对于过去两周在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的测试,他依旧不忘回味到:“过去几周车队和我自己构建起了紧密的关系,相互之间也有了了解,我现在正越来越开始感觉到自己是迈凯轮车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已经在试车中取得了大量的进展,我对过渡版赛车印象非常深刻。我现在极度渴望能开上MP4-17,并在02赛季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有趣的是,时任车队老板的罗恩丹尼斯也对这位即将代表自己车队出征的二年级生给予了类似于父亲式的照顾,他甚至觉得今年可能会有需要多打造几台赛车以防Kimi撞车……不过他认为比起芬兰人长期的潜力而言这只是不可避免的学费而已。丹尼斯这么说道:“我们很确切的清楚我们对两位车手的期望。我们想他们都有能力获得比赛的胜利,我们并不认为Kimi缺乏经验是他赢得胜利的障碍。我们确实预计或许车子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损毁,因为我们预计他会开得非常努力,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其他车手所有的经验,但又非常努力去尝试的话,那么他更有可能会犯点错误。我想那就是你得付的学费,而我们看好他在车队所展示的潜质,所以准备好交钱了。”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0:00 +0800 CST  



有意思的还不止这一点,莱科宁的超级驾照一直是记者们最为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此时此刻已经没人会再质疑Kimi是否应该拿到超级驾照,但是在去年所谓四场比赛试用期之内的八卦消息却一直不绝于耳。有些消息就说当时皮特索伯甚至禁止他在赛季前三场比赛带他的女朋友进入围场。【当然根据时间的推算,那个时候Kimi的女朋友应该不会是Jenni……】不过这样的尴尬处境将从此一去不复返,Kimi在发布会上自己澄清到,这样的“性生活禁令”将永远成为遥远的历史,而他也表示比起在索伯的时候,作为一名车手他不会有更多的压力来证明自己。他认为“这跟去年我得证明自己有足够能力拿到驾照时的处境一样。”




还没完,好事的媒体们又担心起了Kimi的沟通问题,因为他并非算是会说英语的话痨。不过莱科宁本人看上去对在迈凯轮的生活感到完全放松,他似乎已经准备好用赛道上的表现来说话……当然他还不忘表达对新车的第一印象:“新车看上去很不错,我们只是希望它能在赛道上也表现得不错。”

要让MP4-17这台车表现的不错,不断频繁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这在测试禁令远没有现在苛刻的02年显得尤为重要。历经了各式各样八卦消息爆出的发布会之后,迈凯轮在未来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始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瓦伦西亚两地进行着试车。之前一直对新车表示期待的Kimi在新车由试车手伍尔兹首航的四天也就是1月23日之后,才开始了新赛季真正的准备阶段。而Kimi之后的测试成绩似乎依旧相当令人咋舌,其中在2月14日情人节的瓦伦西亚第二轮测试的最后一天中,Kimi又再次以1:10.937的成绩刷新了赛道记录将近0.4秒,当然在整个季前测试的最后一天,这一纪录又被DC以1:10.438的成绩打破,而必须强调的是整个测试周,他们始终要压在自己的死敌威廉姆斯前头。

这样的成绩终于让丹尼斯开启了对新赛季的憧憬,他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02赛季的年度冠军。他这么陈述道:“我不想对过去发生了什么纠结太多,我更多关注未来。如果我们能提升自己的表现,那么希望那就意味着我们能赢得分站赛乃至年度冠军,这依旧是个切实的目标。我们正尝试提升自己的表现,尝试做出正确的决定,希望那能带来良好的竞争态势。”此外丹尼斯还认为如果车队到达了那个位置,那么大卫库特哈德更有可能是摘取冠军的那位迈凯轮车手。他说:“库特哈德可以赢得世界冠军。他迄今的经验会提供给他夺取世界冠军的最佳机会。但车手并不能只靠自己的表现到达那一目标。这取决于他的赛车,以及车队如何围绕他。”

在得到车队支持之后,库特哈德显然非常满意,但是他似乎也感受到了来自他队友的威胁,尽管他的态度倒是十分豁达。他在澳洲站周四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对那个位置感到非常惬意,但我不会低估摆在面前的挑战。你们用不着一定要对我洗脑说如果我没有Kimi快,会很不好。但事实是Kimi很快,在那种条件下并不意味着我每次都能在他前面。他好像并不是刚刚开始学会走路,他已经跑过好几年的比赛了,他知道如何把车子开快。”也许当DC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想到仅仅在一年之后,他的速度就再也无法赶上比他整整少107场大奖赛经验的年轻队友……

不管怎样在当时看来,拥有着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将+一位潜力新人的标配式车手阵容,再加上冬季测试的强势表现,一切都看起来今年会是个不错的赛季。然而当进入到周五周六的练习赛之时,迈凯轮发现一切远非如他们所想的那么乐观,他们远远落后于法拉利、威廉姆斯。前者甚至在澳洲站非常自信的依旧使用着01年旧款赛车F2001。但即便如此,他们跟舒马赫的差距依旧有一秒开外。


然而很不容易的是,跟去年相同,莱科宁在这里又创造了奇迹,尽管后来很多人容易忽略02年的澳大利亚大奖赛:既前一天雨中排位赛拿到第五的位置之后,莱科宁又在这里以第三的成绩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领奖台以及捞到了第一次的最快圈速。在笔者看来,这条赛道也许跟斯帕、雪邦一样对于Kimi而言都有着一样的纪念意义。赛后Kimi在迈凯轮车队小结中叙述出了这场比赛的不易:“不用多说我对自己首次登山F1领奖台感到高兴,而这能发生在我首次代表迈凯轮出战的比赛中很棒。我在一号弯遇到过事故,不过成功回到了赛道上车子也没有太大问题。我进入Pit之后他们装上了新鼻子,并清除了我座舱中的碎片,我回到赛道上后是最后一名。但是我以自己的方式回到了场上的第三,并且一直在尽我所能追赶蒙托亚。然而在我再次出站回到赛道之后,我走大了并且丢掉了我第二名的位置。”

当然,Kimi的短暂成绩只是暂时掩盖住了MP4-17【尤其是与法拉利作比较的情况下】缺乏竞争力,库特哈德因为变速箱退赛的事实。

更要命的是,自哈基宁后期就留下的隐患正在逐渐浮现,只不过在之后的赛季饱受其苦的车手从揭幕战的库特哈德转到了Kimi身上,并且这样的霉运似乎从来就没有彻底从莱科宁身上消失过。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出在了两位车手身上,也不是纽维所特别考虑到的头年加入F1的米其林轮胎上,而是奔驰特地为MP4-17所打造的FO 110M V10引擎上。

然而,危机往往是转机的开始,就在这一年Kimi曾经离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分站冠军是那么的近……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0:00 +0800 CST  
Kimi Raikkonen 编年史 2002(下)


题记:过了四年了,这个坑还是填完吧,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坚持……虽然是下篇,但是笔者已经完全淡忘了(上)篇时的行文思路,完全接不下去,所以索性很粗糙从头行文到结束吧。


当莱科宁在2002年的澳大利站首次代表迈凯轮便登上领奖台时,似乎一切都在昭示着新赛季会有个不错的前景,但是在接下去的一年中,情况却并非那么简单……



莱科宁对2002赛季的憧憬在年初就可见一斑:“我两年前还在开雷诺方程式,去年是我开f1的第一年,我没有预料到会进来的这么快,尤其是现在还在最顶尖的车队之一。这发生的非常快,每件事迄今都很顺利,我希望这会继续下去。”


在索伯,他成功的让那些质疑他只有23场雷诺方程式经历的菜鸟却拿到超级驾照的人们闭了嘴,也正因为此,皮特索伯在他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在法拉利和迈凯轮频频向Kimi抛出橄榄枝之时,心里却并非再次甘愿充当大车队后花园的角色,想到的更多是以莱科宁作为依托从而实现车队跻身前四成为F1四大车队的愿景。但事与愿违,在莱科宁本人的意愿和迈凯轮丰厚的条件双重作用下,索伯还是无奈选择了放行。


莱科宁对于这个选择解释道:“我决定来到了迈凯轮,是因为两位车手都会有公平机会,作为其中一支顶级车队,这意味着你有机会赢得胜利,当然也可以努力争夺年度冠军。现在要说我会面对的最大挑战还为时尚早。当然会有压力,但我去年第一个赛季也有,我需要证明自己。我想这会有点不同,因为我真的很有信心。我们只用等着瞧。”


对于迈凯轮的第一印象,我们先暂且不管Kimi是出于什么理由最终离开了迈凯轮,至少在目前这一刻,描述似乎还是非常的常规:“我在工厂并没有呆太长时间,只有三周,但我见到了很多人,每个人看上去都很nice。我真的感觉像家里一样,随着你开始和其他人共事,离他们距离更近,我会在测试和比赛中了解每个人更多。”但是对于自己的队友,莱科宁的这段描述却让人们非常乍舌:“当然我会有个新队友,但我会努力击败他,他也会努力击败我。这会很难,因为他经验比我更多。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但要猜今年谁会更快还太早。”


可以说,PR毫不掩饰的把这段“我就是要击败你“的论调直接放大到媒体面前,在笔者眼里,也许这在现今的F1里是难以现象,但是也许就是在那一瞬间,人们开始领略到莱科宁非常坦诚的一面。


随后的冬测,MP4-17展现了相对不错的成绩,这在赛季揭幕战澳大利站中得到了应证【上篇已提及,这里不做累述】,莱科宁首次代表迈凯轮出站便登台,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新赛季会有不错的前景,然而接下去,Kimi开始体会到了他先前所提到的最大挑战——完赛率。


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Kimi迈凯轮的处子赛季的退赛率简直可以跟樱木花道相提并论,在澳洲站之后,莱科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接连因各种匪夷所思缘由开启了连续退赛记录的序幕:在马来西亚站经典式的引擎爆缸……巴西站最后三圈右后轮鼓罩脱落被迫从第四名的位置退赛退赛,但因领先车手开始冲线,最终拿到了第12名。在圣马力诺的伊莫拉,第44圈,车队发现赛车的排气系统故障炙热的废气直接冲击着赛车的悬挂,被迫召回了Kimi……在西班牙站,仅仅在第四圈,Kimi的MP4-17的尾翼直接在直道处脱落。值得一提的是,赛后莱科宁表示这是十分罕见的事故,他并不太担心。然而这种罕见的事故,他先后在04年、06年碰到了两次……


厄运竟然还未结束,在奥地利A1赛道的仅仅第6圈,奔驰FO 110M 3.0 V10引擎再次出现问题,赛车因此直接失去了动力……


这样的退赛诡异怪圈所积攒的压力与质疑在摩纳哥站达到了巅峰,之前除了在澳洲站和马来西亚大奖赛退赛之外,一直都有完赛积分进账的队友库特哈德,在这里一举拿到了摩纳哥的分站冠军,这是库特哈德职业生涯第12场大奖赛的胜利。但是,我们的Kimi又再次习惯性的没有完赛。


只不过这一次,并非是赛车本身出现问题,而是Kimi在第40圈与法拉利的巴里切罗发生追尾事故,尽管他成功的把赛车拖进了pit区换上了新鼻翼,但最终仍因车体完全失去了平衡,无法坚持到完赛。对此Kimi在赛后解释认为,是巴里切罗刹车太晚所致……但是与队友如此鲜明的落差,以及自己先后遭遇如此多的退赛事故,使得人们开始对这位芬兰车手出现了各种负面评论,一些我们现今所耳熟能详,但却恍若隔世的说辞:引擎杀手,退赛王等开始浮现……


马来西亚站、巴西站、圣马力诺站、西班牙站、奥地利站、摩纳哥站,连续6站,前后将近有2个月的时间,Kimi都没有机会见到格子旗的挥舞。


这里恕原谅,笔者确实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能够说明什么,但是可以想象如果12年前的网络通讯也有现今如此发达,恐怕推特、脸书、汤不热上面可能到处会充斥着对Kimi的调侃。毕竟试想前两年声名狼藉的马尔多纳多和格罗斯让也从来都没有连续6站遭遇各式的故障与撞车的记录。【好在,那个年代我们都还懵懂无知……】


这里如果你不喜欢看到这段文字,那么就当我是在YY,当然如果你没什么负面想法,可以当我是在合理推测。【而且编纂文史最大禁忌就是拿现代人之思想观念套用前人实例,当然这句纯粹就是闲聊,不再罗嗦了】


无论如何Kimi在迈凯轮的退赛现象,这是谈及Kimi早些年职业生涯所部无法回避的话题,然而这个话题却实在无法得到完全解答……笔者只能说,如果你不喜欢莱科宁,那么你自然而然会从Kimi只有23场的雷诺方程式经验、队友退赛没有Kimi那么多的侧重点入手,当然如果你是Kimi的车迷,则自然而然会往这些事故,确确实实没法用直接证据去证明这是车手问题的侧重点入手。这里不再累述,讨论Kimi的能力不是我编史的目的,因为当你有了主观的观点的同时,就缺失了完全客观的角度。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似乎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看到迈凯轮车队对Kimi本人的驾驶风格有任何怀疑的地方,即便是在当时,丹尼斯也只是以车队的名义表示痛定思痛并且很适时的把仇恨转移到了法拉利的身上……他这么说道:显然,我们会努力一场场比赛取得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得忍受这段阵痛,感谢法拉利。但让我们别忘了,他们有过21年都没拿到过世界冠军,我没有意愿做出一样的事情,但这显示了如果你栽进去了,坏运气会延续多长时间。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你必须得给自己、给其他人打气。“


另一方面,摩纳哥站还发生了一件比较敏感的事件:哈基宁自2002年 宣布休息一年之后再次出现在了围场,在这个时间点,困难中的迈凯轮是否会迎回哈基宁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但是又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与现今围场某某车手表现不佳便会出现可能会打包走人等负面流言所相反,历史上,也许是笔者技术有限,从来没有搜到过那个年代有关哈基宁会回来取代莱科宁的流言……虽然会有人议论,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看好哈基宁回归。


早在赛季开赛前,被誉为“Voice of Formula One”的Murray Walker就说过:“他拿到了两次世界冠军,以及若干分站冠军,他已经实现了所有的目标,我想他会发觉要重拾斗志很难,我甚至都不确定哈基宁想好了自己到底要不要回来。但他为啥要回来?他婚姻很幸福,现在他想要花时间给妻子儿女。谁能指责他?他已经赚到了足够多的钱,多到远远不用再次干活。看上去,他意识到了F1之外的事情。回F1很难得,但确实发生过:尼基劳达和普罗斯特在再次拿到世界冠军之前都离开过一段时间。但迈凯轮已经有了库特哈德,看上去得到了车队的全力支持,新星莱科宁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果他想回来,迈凯轮还有什么空间给哈基宁呢?”


丹尼斯也似乎印证了这些说辞:他表示即便哈基宁想好要回来,车队也不会理所当然为哈基宁提供席位,这取决于车队管理层考虑这是否对车队有利,哈基宁、库特哈德和Kimi以及为车队开车的任何人都是整体,他们不是独立的部分。对有关迈凯轮在摩纳哥站的胜利是否会影响哈基宁的决定时,丹尼斯继续表示:我不认为任何单独一场比赛会有巨大的影响,因为他了解F1。Mika的决定会在未来几周内作出,但我不觉得任何事会在本周发生,或者今年会有任何事影响到那个决定。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2:00 +0800 CST  
但是不管怎样,媒体的流言已经确确实实形成了一种压力,毕竟一支车队只有两个席位,当一位两届世界冠军想好要回归时,队友刚刚在摩纳哥站拿到了分站冠军,如何取舍确实会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命运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Kimi完全有可能次年降档为迈凯轮的试车手。好在,这一切永远也不会发生,并且Kimi也不会受到这些压力的影响。


用自我救赎形容实在太过夸张并且做作,但是Kimi的确非常适时的在接下去两站成绩有了不错的交代,加拿大站,莱科宁终于完赛了……并且与队友四、二名带回,对迈凯轮而言似乎一切终于走回了正规,尽管这个时候法拉利和舒马赫已经在积分榜上扬长而去,但是比起摩纳哥站之前几站,库特哈德挣扎于积分,Kimi连续退赛的情形则显然要好了很多。赛后Kimi自己也率先吐槽了自己:首先,我非常高兴完赛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开局不错,跟拉尔夫舒马赫在开局阶段有值得享受的战斗,并且把他成功挡在了后面。然而我们在进站时,加油枪出了问题,造成了车子里没有足够的燃油。车队告诉我省油,让我放慢了很多,这让我损失了一个领奖台的位置。然而能以积分完赛,已经是结束这个周末的不错方式了。


而车队方面,丹尼斯对莱科宁毫不吝啬进行了夸奖,并且非常具有政治意味的趁机拿他与哈基宁相比:Kimi和Mika有非常不同的个性。他们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但总体上,Kimi在和跟Kimi年纪一般大时的哈基宁相比,就算不比他强,也至少一样强大。我不想贬低库德哈德,但是我觉得如果Kimi的加油枪不出现问题,两个人都能上领奖台。


可以说从这一番话中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当时的丹尼斯眼中,年轻的Kimi Raikkonen是未来迈凯轮需要依赖的重要力量,车队似乎已经不再留念哈基宁。你可以想象当哈基宁看到这些言论是做何感想……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想象,丹尼斯在褒奖了莱科宁的同时,也略微批评了Kimi,在省油的最后几圈刷出了1:16.553的举动,丹尼斯把它称作“年轻的躁动“,他认为这很可能让他无法完赛,因为他们当时正在省油模式。虽然能展现出你很快很不错,但如果你最后停到了赛道边,把第四名送给其他人会看起来有点傻。这是学习的过程。


油量的问题破坏了Kimi的比赛,再进来停一次,会让他跌到第六,所以这是油量管理的的问题而不是进一次站,我们为了降低油量消耗,改变了引擎设置。随后我们也改变了他的圈速,那还不够。所以我们不得不物理上再他耗完油之前让他慢下来,这让他看起来很糟糕,那就是为什么他创造了一个比较快的圈速,这让他感觉变好的同时,会让他看起来非常傻,如果他最后一弯停下来,没法完成我们之前一直努力做的事情的话……“


笔者印象非常深刻的记得2012-2013年莲花时代的莱科宁曾经说过:比赛最终看的是整体的速度,我不会因为计较与对手一个位置的争夺,因为你没有人家快最终还是会被人家超越的,如果跟别人缠斗,就会影响自己的节奏和轮胎,最终反而会更慢……


如果莱科宁在说出这番话的同时能回想到自己10多年前的举动,也许会觉得感慨万千……而在10多年前的Kimi也一定不会想到32-33岁的自己居然会破掉舒马赫连续积分的记录……


笔者并不想暗示什么,只是单纯罗列对比了跨越10多年的现象,有时候一件事情往往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你喜欢Kimi,自然而然会欣赏他追求速度,单纯的个性,甚至会为他寻找各种正确的理由支持他,如果你不喜欢他,自然而然会拿各种负面词汇去砸到莱科宁的头上……比如毁车大王什么的,好与坏一切都是假象,一切都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事情罢了。


紧接其后的纽伯格林站,这条日后会让Kimi本人和Kimi车迷等很多人都铭记在心的赛道,在与Kimi的第一次照面中居然并没有太为难这位芬兰人,后者在队友库特哈德27圈与蒙托亚相撞的情况下,临时改变战术从2停变为在第35圈一停的战术从第六起步丢到一个位置的情况下成功登上第三名的领奖台,这是莱科宁职业生涯第二次的领奖台,诞生在了他日后的不祥地,欧洲站—纽伯格林。人们似乎开始领略到了莱科宁有着独特非凡的正赛能力,这几乎是Kimi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依靠长距离的速度维修区超车案例。这在日后05年、07年的诸多战役中已经不觉新鲜,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候F1的规则于如今有着非常不同的差异,赛中可以进站加油,可以换胎,所以2停切换成1停的战术变得更难实施,因为你所做的不是省胎,而是省油,并且利用进站前的轻载油区间拉开进站差距适时超越,对于车手,从难度上讲似乎更难做到,但是对Kimi来说,就是这么很习惯性的做到了。


赛季到了英国站,莱科宁好不容易开始反弹的完赛率又嘎然而止,在雨中的银石,奔驰引擎再次不济出现故障于38圈退赛。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并非伊始就是雨站,在前三圈,莱科宁的状态非常好,并且超掉了拉尔夫舒马赫,一度曾爬到了第三,但是一下雨突然急转直下的节奏似乎在现在看来也已经是不觉新鲜了。


好在一站奔驰引擎的歇脚,并不能压制莱科宁已经逐渐反弹的完赛成绩,当赛车一切回归正常时,年轻的芬兰人就可以完全展现出他正赛可怕的速度。


2002年的法国站,这是如今很多rough版本介绍Kimi的文章提到2002年时,所必需提到的战役,那一场比赛,Kimi曾经距离他个人职业生涯第一座分站冠军是那么的接近,仅仅只有4圈的距离。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2:00 +0800 CST  
其实,在本场比赛开始之前的几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是哈基宁已经知道了车队的态度,也许是Kimi的速度让迈凯轮下定决心让其成为自己之后很长时间的重要力量,迈凯轮很难得在7月份就正式宣布了2003年车队阵容,大卫库特哈德和Kimi Raikkonen留队,这意味着哈基宁退役,从此告别了F1。


全文如下,历史再此一刻定格,迈凯轮将在莱科宁在职业生涯早期留下重要一笔:


Team McLaren Mercedes is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David Coulthard and Kimi Raikkonen will remain with the team for the 2003 season. Alexander Wurz will also continue as third driver. 2003 will be David's eighth season with the team and Kimi's second, whilst Alex joined at the end of 2000.
Mika Hakkinen, who has been on sabbatical in 2002, following an 11-year Formula One career and two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 titles, is announcing his retirement from the sport.
DAVID COULTHARD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Formula One, I think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team and the drivers to have continuity. Kimi and myself have been developing a good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2002 season, and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next year. The value the team places on stability is clear as my partnership with Mika was the longest driver pairing in Formula One, and I would like to wish my old team mate a happy retirement with his family."
KIMI RAIKKONEN
"I'm pleased to be staying with Team McLaren Mercedes as I have really enjoyed my first season with the team. I have learnt a lot in these past couple of months, am very excited about the future, and believe David, the team and myself will be able to challenge for the World Championship next year. As a fellow Finn, I'm sure Mika will keep an eye on me and also the team's progress next year from home."
ALEXANDER WURZ
"I'm very happy to enter a long-term contract with McLaren as third driver. I've grown into this rol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nd it's an integral and challenging position within the team. With the general uncertainties in Formula One at the moment and the current stalemate situation in the driver market, I preferred to commit early to this agreement and to my team mates, rather than having to wait for situations to unfold. Team McLaren Mercedes is a great team with a fantastic infrastructure and extensive resources. It's very satisfying to work closely in a highly skilled and committed environment to develop the best car possible."
MIKA HAKKINEN
"At the Monaco Grand Prix in 2001 I informed Ron that I wanted to stop, but he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I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and ga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 sabbatical. Once I had spoken with Ron a huge weight came off my shoulders, I really enjoyed the rest of the season and was able to win at Silverstone and Indianapolis. At this year's Monaco Grand Prix I wasn't sure how I was going to feel but the visit made it clear to me that I had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and I told Ron that I was going to retire."
"I have been through so much in my Formula One career and achieved a lot and I just didn't think it was worth it to push things any further. I want to spend time with my family and see Hugo growing up. I have met a lot people over the years and there are so many I want to thank personally which I will do at a later time. All I can say now is a big heartfelt thank you to everybody. I appreciate the support and friendship you have showed me over the years? thank you."
RON DENNIS
"I'm pleased that we are able to announce our 2003 driver line up at Hockenheim, one of Mercedes-Benz's home races. David, Kimi and Alex have done a fantastic job this year and like the team they want to challenge for the 2003 Championship and the continuity can only be beneficial for all involved. Mika is also taking this opportunity to announce his retirement from Formula One and I want to thank him for everything he has done and achieved for the team during his nine-year career with McLaren. I know it's not been an easy decision for him to make, and the team and myself want to wish him and his family all the best for the future."
NORBERT HAUG
"We are glad to have David, Kimi and Alexander in our team in 2003. They work well together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between Melbourne and Magny Cours. All three are focused, committed and hard working and together they are not only good ambassadors for Mercedes-Benz, but also they form the ideal line up for our 2003 championship challenge. Now is also the time to say thank you to Mika who has achieved 20 wins and two World Championships for Team McLaren Mercedes. He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Mercedes-Benz family."
-mclaren-




让我们再回归到比赛本身:


莱科宁在第3圈,便利用蒙托亚和舒马赫之间的抢线,险些一举超越两辆赛车,随后Kimi利用舒马赫维修区受罚,上升到了第二,随后蒙托亚在第40圈,长距离开始出现疲软并且于第43圈被迫提前进站,Kimi在第42圈成功守住了舒马赫的进攻之后于50圈进站,利用晚进站的重油战术超过了蒙托亚,并守住了第一的位置。此后直到第68圈,Kimi与舒马赫的位置都相对处在稳定的区间内。但历史在这个时候偏偏走向了另外的岔口,Kimi非常不凑巧的压倒了前车的油渍,在阿德莱德弯走大之后,被迫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了舒马赫……


赛后Kimi非常难掩失落的心情:用我人生最糟糕的一场比赛去形容我迄今F1最好的成绩的比赛有点奇怪,但那就是我现在的感觉。我一直在前面只剩几圈了,然后我走大了,丢到了领先的位置实在太糟糕了。但是油渍在赛道上,我没有看到油旗,锁死了轮胎……我起步不错,拿到了第三,有机会跟上领先者,真的很享受追击的动作。今天,车子很不错,两次进站都很好,我们很有竞争力。能为领先而战并且取得领先位置很不错,现在我已经知道感觉如何,我已经迫不及待下一次了。


没错,用生命中最糟糕的比赛去形容2002年法国站……


一场原本是莱科宁的处子胜利,如果那场比赛获胜,莱科宁就会是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分站冠军。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当然,舒马赫的超越还是存在争议,迈凯轮在赛后曾经抗议舒马赫在黄旗下超车,但很可惜赛会干事没有接受这种说法,事已至此,车队也只能心有不甘的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虽然接受赛事干事的决定,但是黄旗下超车的规则则必须进一步得到澄清。车队强烈的感觉到进一步采取有损于2002年F1积分榜结果的行动是不合适的。


用这样的口吻去力挺自己手下的年轻车手,这其实并不多见……尤其是思来想去,迈凯轮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去为了一场大奖赛的胜利如此较真:舒马赫02年的夺冠只是时间问题,库特哈德已经在摩纳哥拿到了分站冠军避免了剃光头的尴尬。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Kimi在那个时候确确实实在丹尼斯和豪格心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并且重要到你单单翻翻一些大路的新闻稿就能感觉出来的地步……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5:00 +0800 CST  
随后的比赛,德国站,一个不祥之地,最终莱科宁在第62圈,因为之前的爆胎在最后一个弯角打滑退赛,原本他可以守住第五的成绩……这也开创了他在霍根海姆厄运的序幕。


匈牙利站,Kimi非常殷实的拿到了第四,并且成功的压在了队友之前。在没有DRS、轮胎衰竭不是关键的那个年代,匈牙利站鲜有超车,并没有太多戏剧性的变化。


之后的三站比赛,退赛厄运再次缠绕莱科宁,在斯帕、蒙扎、印第安纳波利斯、奔驰引擎连续三连爆,让莱科宁被迫提早收工……赛季初的状态又浮现了眼前,不过这个时候人们都已经把目光放到了下个赛季,这个时候退赛与否很容易在年代久远之中被人遗忘。


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2002年的斯帕排位赛上,Kimi直接一脚油门冲进了Panis所带来一大片烟雾所缠绕的Eau Rouge展现了他惊人的勇气。


http://v.hupu.com/f1/v34.html


有些人觉得芬兰人这个行为是在冒很愚蠢的风险,但Kimi之后表示他已经看到了潘尼斯的油渍轨迹,所以他知道走赛道哪边是干净的【法国站阴影= =?】。


时任迈凯轮运营管理总监的惠特马什甚至简直不能相信这样的快速反应,他觉得这是莱科宁非常特殊的神奇能力,他这么说道:“过去几场比赛,越来越明显。你可以看到那种神奇的迹象,对于危险的警告,他只说了‘我可以看到油渍轨迹,所以能远离它。’那种事情,只有非常特别的车手才会有。我想真的有奇迹在那里,我想人们正在目睹这一切,他变得越来越强大。 ”


远非如此,在2002年的蒙扎排位赛上,莱科宁原本可以拿到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杆位,但却因为比赛中没有意识到身后做飞速圈的佐藤琢磨,相撞之后被迫受罚五位,丢失了原本到手的杆位……尽管莱科宁向赛事干事申诉是车队告知他应该会进Pit,并且他没法在反光镜中看到他,但是2002年的运势再次给莱科宁开了个玩笑。只不过相比起02年法国站错失的胜利,如今的人们似乎更少提及错失的杆位。


最终的收官战,日本站,一切都已尘埃落定,途中莱科宁的油门控制系统曾经一度出现故障,但所幸没有造成退赛。比赛中的起起伏伏已不再重要,最终,就如同自己赛后小结中所想到的,莱科宁的2002赛季以一个第三名开局,以一个第三名收尾。


回首Kimi Raikkonen的2002赛季,表面上看并没太多可圈可点的两眼之处,如今任何一篇介绍Kimi生平的文章,在写到2002赛季时总归会用最短的篇幅一概而过,毕竟单从纸面上讲,积分榜被队友库特哈德甩开,更令人发指的是单赛季17场比赛,算上同样有机械故障提前进pit房的第12名的巴西站,莱科宁足足退赛了11场,退赛率高达65%,这在现在的F1中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也正是这些频繁的机械故障,掩盖了许多Kimi原本应该达到的成绩。或许这是一个充满着遗憾与惋惜的希望赛季,“如果”是Kimi赛后总结中经常所提到的词,他经常用的句式就是如果没有发生问题,自己本可以拿到第几名。确实,如果法国站没有压倒油渍,自己就可以获得胜利,如果没有与佐藤琢磨相撞,自己就可以拿到杆位。但与此同时,人们也从Kimi身上看到了他隐藏的巨大潜力,这一个潜力虽然现在无法马上体现在积分上面,但是却被一小部分人所看在眼里,尼基劳达在赛季收官时,在人们普遍觉得莱科宁在迈凯轮这样的大车队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时,却成功预料到明年莱科宁会给队友制造出巨大压力,尽管今年后者积分更靠前,但是莱科宁却在10场左右的排位赛中击败了库特哈德,他说:“莱科宁看上去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然后立即证明他可以有着完美表现。从那方面讲,DC处在压力之下,让一个年轻的新人进车队跟你做队友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每场比赛你必须得不得突破自己让你在排位赛和正赛中跑在新队友前面,在正赛中,库特哈德有经验优势,但在排位赛中莱科宁会让他处在巨大压力之下。更糟的是,因为莱科宁还处在职业生涯刚开始,对库特哈德来说这会是个痛苦的经历,他下赛季必须得把自己逼到极限。 ”


而至于车队则早看在眼里,即便在斯帕站莱科宁退赛之后,惠特马什就坚定地认为:Kimi很快就会赢得比赛,我们喜欢让它今年就发生,他会成为我们的世界冠军。你能看到,你能在车队里感觉出来,你能从Kimi身上感觉出来,会从这里诞生出一场比赛的胜利,这很快就会发生。


没错,最终事实证明惠特马什是对的,这一切很快就到来,只不过人们没想到的是,因为机械故障所掩盖所积攒的力量在第二年大爆发式的井喷之后,莱科宁竟然直接上升到了一个很多人都预料到,但却万万没想到会来的如此快的高度……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5:00 +0800 CST  
Kimi Raikkonen 编年史 2003 (上)


鉴于2003年是莱科宁的争冠年,各类新闻稿等素材几乎比以前年份番了番……自己年纪也越来越大,这次明显感到力不从心,文字功底越来越差,我也不分什么狗屁上下,能写多少是多少,写到写不下去为止……随便来。


几乎很少人会想到莱科宁因饱受退赛怪圈困扰而压抑积蓄的整整一年的力量,在2003赛季迸发的如此迅速,这一切竟然把莱科宁推到了争夺年度冠军的高度,而这仅仅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三年。



2003年1月15日周三,巴塞罗那冬测的第二天,经历了一个五味陈杂的2002赛季,Kimi再次回到了迈凯轮的Pit房,又是一年的新开始。


与过去两个新秀赛季不同,Kimi这次终于没有了换车队的新鲜感,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事务,一切按部就班,重新开始,他的角色正在从一个需要不断熟悉一切的新人菜鸟逐渐转变为围场俱乐部的常客。


相比去年首测迈凯轮MP4-16的备受瞩目,Kimi当天的测试并未被人过多留意:总共跑了37圈,最快成绩1:16.158,不论在测试里程数还是最快圈速都落在了同队队友库特哈德和试车手Wurz的身后位列第三,这样的成绩确实也乏善可陈不值一提,以至于媒体当天的测试小结都没有莱科宁的只言片语可以记录。


也许在那个时候,几乎很少人会想到莱科宁因退赛怪圈困扰而压抑的整整一年的力量,此时此刻正在悄然之间逐渐开始迸发出来……
整整一周的巴塞罗那冬测,迈凯轮异常的保持着高调,整整五天的测试,除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最快成绩被当时在威廉姆斯的蒙托亚和雷诺的阿隆索各自获得之外,其余三天都被Kimi的队友库特哈德所包揽,其中在第二天,DC甚至还开着02旧款的MP4-17跑出了1:15.266,打破了V10引擎在那个年代的赛道记录。


紧接一周,地点换到了瓦伦西亚,迈凯轮再次包揽了四天当中的三天最快成绩,Day One由伍尔兹占据,而最后两天则换作了Kimi,仅仅在第二天将第一名的位置旁落到了法拉利的巴里切罗手中……(在遥远的年代,F1对测试的限制并未像现今那样苛刻,同一个车队可以同时派上多名车手测试,甚至可以在一个时间段,不同的车队去不同的赛道进行测试,由于实在纷繁复杂,后文不再一一赘述)


如此强势的测试成绩,似乎在昭示着迈凯轮会在新赛季会有个不错的开局。当然,在厌倦了法拉利在01、02赛季的强势垄断之后,除了法拉利,所有人都希望会有新的一股势力能打破原本死气沉沉的格局,这当中也包括了FIA。

2003赛季还未开打之前,一些原有的规则已经被打破,诸如排位赛规则变成每人单圈制,雨战只提供一种规格的轮胎等。当然对Kimi而言,影响其整个赛季最深的便是新的大奖赛计分系统:从原本10-6-4-3-2-1变成10-8-6-5-4-3-2-1。这样的用意十分明显,缩小冠军的积分优势,让更多人能得到分数,间接减弱假象的统治者——法拉利的优势。而最终,这样的规则改动是切实有效地。如今熟悉的每个莱科宁2003赛季的车迷都会知道,如果没有新的积分体系,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6:00 +0800 CST  
除了规则,Kimi自己也为新赛季更新了他的装备,迈凯伦官网在2月25日发布了Kimi Raikkonen 2003版的头盔,与去年相比,颜色上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以往的蓝白之外,加入了更多红色的元素,日后一直帮Kimi设计头盔的设计师Uffe Tagtstrom在官网PR中说道:“我帮Kimi设计了草图,他看上去很开心,但他想要加上更多的颜色。我们想要头盔更去年有所不同,所以就加上了火箭红。”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护目镜侧方原本的“Kimi”logo标识切换成了更加显眼的ICEMAN。“冰人ICEMAN”正式开始成为莱科宁的官方昵称。


如今关于莱科宁昵称的起源,笔者至今都没有找到文献出处,通说为时任迈凯轮车队经理的丹尼斯为Kimi所起。又有一说收录了Kimi对于ICEMAN翻译过的说辞,具体为:“当我2001年加盟McLaren车队的时候,他们就给了我冰人的绰号。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清楚。车队的机械师总是喜欢这样叫我,不过没有这个绰号的话,对我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冰人’这个名字倒是让记者们在起标题的时候很方便,比如‘冰人融化了’或者‘冷静——燃烧的激情’。反正不管怎样,他们总是想不到拿我的名字‘kimi’来做文章。”[1] 上述两说,恕笔者能力有限已然无从考据,只能收录但并不确信,但能确定的是,迈凯轮有意将Kimi的昵称广而告之的时间点,从头盔上推测应该是02-03年的节点。


有了新头盔、新的昵称,人们自然而然接下去联想到的是新车。然而2003赛季,迈凯轮的新车却迟迟并未发布,不过这在当时并非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最大的竞争对手法拉利从2001赛季开始就延续着每年开始几站使用旧版改进型赛车给新车足够时间测试的传统,直到2005赛季自己开辟的王朝轰然倒塌为止。不过问题是,迈凯轮自己并没有法拉利之前累积的巨大优势,照搬竞争对手的做法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毕竟法拉利在2013年2月7日已经对外发布了他们的新车F2003-GA,并且由舒马赫在11日完成了在Fiorano赛道的首航并直接打破赛道的单圈记录。虽然法拉利依旧以新车尚需进行许多测试为由,计划赛季第四站圣马力诺大奖赛才正式启用,但是与之相比的是,迈凯轮却什么都没有……人们甚至并不确定新车的番号是不是MP4-18.


不过,这样的隐患被迈凯轮官方的安民告示消散,在2003赛季揭幕战墨尔本大奖赛开战之前,时任迈凯轮车队二把手的惠特马什总结过去几个月的季前备战时说道:“赛季结束后并没有时间松懈,整只车队为了提高我们总体的竞争力都在难以置信的努力工作。尽管没法很快修复问题,但我们并不准备甘于人后。MP4-17D是新的转变,新的后悬挂,新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并且整合了2002赛季结束时我们启用的新的前悬挂。新车MP4-18会在欧洲战役,一个需要新套件的时点引入。”


而对于第三年重回墨尔本的Kimi,则满满都是去年职业生涯首个领奖台的幸福回忆:“去年在澳大利亚绝对是值得回忆的开始,还有那狗血的第一弯碰撞!尽管我从车阵后方起步,但我最终拿到了第三,这是我F1职业生涯的首次领奖台,今年我期望能至少维持去年的成绩。在迈凯轮,你会保持着斗志,在赛季开始前,我们对MP4-17D进行了积极的测试,现在回到赛季,尤其是回到墨尔本比赛感觉很棒。”


莱科宁说到做到的特点也许从2003赛季就可见一斑,大战一触即发,而就在仅仅几天之后,Kimi Raikkonen真的又回到了去年他站到的那个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2003赛季对中国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年,携上海市政府与伯尼的FOM签订了7年的中国大奖赛合约的东风,CCTV和SMG从这一年开始正式直播全年赛季,而非仅仅是以往的深夜重播。可以这么说,2003年对这部编年史而言,对广大中国Kimi车迷来说,是进入了近代史阶段。]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6:00 +0800 CST  
Kimi的澳大利亚大奖赛开局并不顺利,在周六当天的练习赛,莱科宁在5号弯走大直接上墙造成赛车左前端严重损毁,被迫启用备用车。厄运还没结束,在排位赛,他再次在第三计时段走大进入赛道脏侧,使得左后胎被毁,丢失大量时间,最终只能位列十五。这个排位打平了他自从进入F1以来的最差排位,尴尬的是,芬兰人开的还是一辆迈凯轮。一天两次操控失误,还损坏了赛车,如果2003年的通讯媒体有现今那么发达,恐怕Kimi早已成为众矢之的。赛后Kimi自己也感叹道:“今天的练习赛和排位赛真心就是噩梦。”


如此糟糕的排位给了Kimi新赛季当头一棒,但是没想到的是周日正赛前的一场阵雨以及比赛时两次安全车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车阵在20圈之后并没有被拉开,加上对手1停的一次14.2秒的进站,使得让一直没有进站的Kimi渔翁得利,虽然只是15名起步,但依旧成功压已经1停原本杆位的法拉利的舒马赫之前,迫使后者被两台迈凯轮夹在当中。在遥远的进站可以换胎、加油的年代,一直不进站意味着你可能是重载油策略,加上根本没有DRS和(K)ERS的帮助,没有进站的前车只要搭配足够的硬胎不但可以挡住后车,甚至往往会在进站前的几圈刷出最快圈速,屡屡制造出undercut的经典案例。最终在31圈,少停一次的Kimi排在所有人之前领先完成进站,而场上所有人都知道,他不会再进了。11.9秒的时间仅仅放过去了蒙托亚,迈凯轮重载油赌一停的策略在安全车的影响下收获奇效。舒马赫曾经在1号弯直道抽头试图超越,但是却被年轻的芬兰人死死占住线路,于是接下去,一位五届世界冠军就这样被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生生挤上了草坪。


这一幕让所有当时观赛的人都开始对新赛季有了新的憧憬——年仅23岁的莱科宁似乎有足够的信心去挑战垄断F1的王者舒马赫,加上跑在前面的蒙托亚,看上去今年会比起前两年有所不同。


不过遗憾的是,Kimi挡住了舒马赫,却抵不过自己进站超速被赛会罚停10秒。受此影响, Kimi被迫下降了一个位置获得第三,时隔一年再次登上了去年站到过的位置。直到现在,人们几乎都忘记了一种可能:在Kimi被罚之后,舒马赫相继因为赛车左右挡板各自脱落被迫也多了一次进站。而一直处在前面的蒙托亚也鬼使神差的在一次进弯时发生低级失误险些撞墙。结果Kimi的队友库特哈德从这三个人手中捡到了一个冠军。如果,我们假使说是如果,莱科宁没有自己在出pitlane时超速的话,事实上,Kimi完全存在争夺自己职业生涯首座分站冠军的机会,但是跟2002年法国站一样,命运的安排让芬兰人再次跟分站冠军失之交臂。


赛后,Kimi自己也非常遗憾的总结比赛到:“我们在暖胎圈的时候并不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轮胎。但在我们回到发车位之前,我们决定进来换干胎,并且为了1停加上足够的油。这是很快的决定,但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太过奏效,因为我维修区通道超速了,损失了太多位置。我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超速了。”对于令人印象深刻的与舒马赫的缠斗,莱科宁并没有因为对手是世界冠军而显示出任何的不同,只是很平静的形容了当时的情况,甚至有些并没有把贵为五届世界冠军的舒马赫当一回事:“有一刻,我们已经轮对轮了,但我知道我在里侧,这个弯不够两台车一起进去,所以我坚持朝里走。然后他尝试走到我的外侧,但把他压在后面相当容易,然后他就走大了。我跟舒马赫斗的时间非常长,成功挡住了他,这挺有趣的。他看上去最后一弯出弯很快,这让他每次都能追上在1号弯刹车的时候向我发难,或许他比我们快一点,但不是很多。”这样平静冷酷的回答,如今的我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可以说,我们日后所熟悉的那个冰人莱科宁的印象,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逐渐透过一次次采访而开始形成的。


两年,同样都是第三,不同的是,去年,Kimi更多的是高兴,作为第一次加盟顶级车队的新人,他有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舞台。而这一次,更多的是不甘,就如同他自己说的:“我非常失望,因为维修区超速,让我丢失掉了可能的胜利。”


这个时候的莱库宁心态早已把自己放到了更高的高度:他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领奖台的常客。他要的,是冠军,领奖台的最高点。但他一定没有想到的是,在错失了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之后,上帝似乎跟他开了玩笑一般……幸运女神的眷顾又会来的如此之快。


[1] 参见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TDWwGq2UWnEcmDXjLIZ1RFm0TSuwiWUbgvjfjIAjgT82Aa05NZjaRQ6kFBsTM5E3-8D8b1Q3QbKALU1m3OLFa我不负责。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6:00 +0800 CST  
有关Kimi回归的话题……


2010年1月22日,Kimi经纪人Steve Robertson向TS确认Kimi将在今年的6、7月确定自己是回归F1还是继续挑战WRC的世界[确实夏天跟现在的东家吵了一架]……这是有关Kimi何时回归F1的最早YY新闻。
2010年2月6日,传Kimi经纪人在阿布扎比冬季测试现场跟奔驰接触,或敲定合同了。
2010年2月9日,红牛Helmet Marko博士针对Kimi可能明年过档至红牛F1车队的传闻,表示你得看他意思,看他想不想回,但至少这主意很有意思。
2010年3月1日,红牛老板Dietrich Mateschitz否认,暂无挖Kimi计划。
2010年3月18日,法拉利的前技术总监Luca Baldisseri表示Kimi可能永远不会回F1。
2010年3月22日,巴林围场,霍纳针对Kimi来红牛的传闻,表示这主意很有意思,但明年暂无计划。同日,老板继续否认。
2010年3月25日,汉密尔顿表示韦伯可能退役。但之后就被韦伯喷……
2010年5月31日,TS的Heikki Kulta表示Kimi明年不太可能回归F1。
2010年6月3日,红牛Helmut Marko对TS表示未来几天就将于韦伯续约。
2010年6月30日,传倍耐力有意让KR做轮胎试车手,同时传雷诺有意挖Kimi,让其与库比卡搭档。
2010年7月10日,豪格承认拜访过Kimi在瑞士的居所。
2010年7月15日,针对有关雷诺、奔驰的流言,Kimi表示我不想念F1,下赛季继续想跑拉力。
2010年7月31日,Kimi拒绝透露未来计划,传与雪铁龙合同成疑。
2010年9月14日,雷诺老板向凹凸抖出,Kimi阵营开始重新寻求加盟雷诺的机会。
2010年10月16日,Kimi回击雷诺,这里特附全文:
最终在长久的缄默之后,Kimi再也忍耐不住,当雷诺一周接一周的持续向媒体爆料芬兰人有可能加盟雷诺之后,他终于非常直率地作出了回应。

-我对雷诺用我的名字来打他们自己的营销战略非常失望。我甚至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驾驶雷诺,我能向你100%确定的是我明年不会开雷诺。

-我的经纪人几周前有次联系过雷诺的车队经理,就那样而已。

尽管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谈判,但雷诺的管理层却持续地向F1的媒体表达了莱科宁如何如何对他们车队有兴趣的故事。根据布里尔的陈述唯一阻碍谈判的事情是他并不确定芬兰人的动力。

尽管平民大众并没有必然的意识到,但这并不是任何开启谈判的举措,显然这只是车队的金钱政治。

雷诺车队目前是由Gerard Lopez领导,对于Lopez而言F1就是生意,因此看上去他们想要在敲定另一名车手席位之前,尽可能长的把莱科宁的名字联系起来。

莱库宁和他的经纪人一般不会在合同敲定之前对外公布任何谈判细节。因此雷诺对一次很小的接触就大做文章的策略让他们同时感到困扰和震惊。


2010年10月14日,传红牛赞助合同成问题,红牛可能不再想包养Kimi,雪铁龙老板表示没了红牛,KR也会尽全力留在WRC。
2011年1月1日,IS表示由于Kimi父亲突然辞世,打断Kimi原本计划,Kimi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告别赛车运动一段时间。
2011年1月3日,Kimi在WRC截止日最后几分钟,确认报名参加今年WRC。
然后就有了今年的ICE One Racing……恍如隔世……


之后就是今年的事情了……
大概是在开春的时候,图片报莫名其妙的传出Kimi可能2012年去红牛F1……但之后随着主席的续约又破产了……
在之后,就是威廉姆斯……就是这幢楼的事情http://bbs.hellof1.com/2715865.html,有兴趣的话,可以从第一层楼开始回顾下,应该是蛮有意思的事情……由于太近,也因为自己懒,就没必要这里复述一遍……


以下再说说几句想法吧:
1.感觉Kimi最终选择雷诺,有两件因素是关键:
(1) 库比卡确认或者说被确认伤停至2012赛季之后,我相信Kimi在过去迈凯轮跟法拉利08-09年时期的强烈对比,可能会让他明白一位车手能受到车队多少的supporting是多么的重要。库比卡的继续伤停,直接意味着他在未来的两年内,如果状态可以,将始终把控着莲花-雷诺一号车手的席位。莲花雷诺将可以围绕Kimi研发赛车,过去一直纠结着OS/US的问题,终于随着Kimi回归,我们又可以来说说这种老掉牙的问题了。
(2) 威廉姆斯主赞助商PDVSA赞助合同受到调查,一方面威廉姆斯的财政状况将更加会被打上问号,直接影响未来几年赛车研发及车队走势。另一方面更实惠的说,威廉姆斯更加付不起KR的工资,传说中的中东干爹不是也没有出现么。当然所谓的股权,根据最新的流言,似乎是威廉姆斯有意依次为替代选项,提高自己的合同报价,而不是Kimi阵营方面对其有过多兴趣。
2.有关他的经纪人,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可以说,不能否认的是,价钱从来是车手跟车队谈合同的最重要因素。但从今年看来,我们现在可以从事后可以看出来,Kimi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铁了心回归F1。这样一旦发现威廉姆斯前景堪忧之后,与雷诺接触也是正常反应。而从现在来看莲花-雷诺的[可能是]红T的席位确实是Kimi今年回归F1,所能得到的有可能的最佳位置。从这一点上,我可以纠正过去对Kimi经纪人的看法,至少他们依旧是非常优秀的经纪人。而从目前得到的为数不多的小道来看,Kimi的2年合同,薪水似乎依旧是千万欧元级别的。当然我个人持怀疑态度,未来相信会有更多消息。
3.其他……真的,感觉剧情很突进……就在上周Kimi跟威廉姆斯谈崩之后,即便是雷诺的传闻,我个人认为至少又会拖到至少一周,且前景暗淡。然而昨天晚上到今天凌晨,我就有预感事情可能这次真的是成为了事实,但是我依旧不得不说,这次实在非常的迅速。前天你还能看到佩德罗夫+格罗斯让的车手阵容组合的流言。另,不得不感叹Heikki Kulta对KR前景的判断的准确,有人说他这次并没有过多的知情权,但是他在前几天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以及Raikkonen could replace Kubica的标题,让我还是觉得他似乎依旧能够有自己的渠道。
4.有关雷诺明年的车况,坏消息是雷诺彻底否定了今年的最具创意的前置吹气排气管格式,这意味着明年得推倒重来。但好消息是,明年F1取消了吹气扩散器,似乎大家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吹气扩散器对雷诺的空动效应影响会很大,今年英国站是唯一一站限制排气量的分站,结果雷诺就跑成啥一样……详情还是得关注下今年的冬季测试……但我感觉明年雷诺的位置应该还是会在奔驰下面的一个位置,当然如果Kimi状态不错,能跑成库比卡的状态,前十拿个比较有竞争力的位置应该是有机会的。对于Kimi而言,个人倒是可以建议尽可能珍惜下冬测的机会,KERS+DRS基本对每位车手而言不是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轮胎。
不准加油+倍耐力不耐磨的特性,我一直认为是比较适合Kimi这种长距离比排位更有优势+稳定的车手,很好,明年有机会看看他在这种规则下的表现。
5.我承认我是来趁机申精的……

真的……2年多了……恍如隔世。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2 23:57:00 +0800 CST  
原作者暂时更新到这,我就搬到这了。
从10年开始,原作者就每年写一篇,今年有可能是最后一年,这样的话帮他算了一下,还有21年要写。我也就慢慢搬吧。
祝2015,kimi一切顺利。

通篇帖子更完,被度娘拦下来喝了一桌子茶了。磨磨唧唧终于搬完了。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3 00:32:00 +0800 CST  
@kimi的小破裤衩@wangwei522091@豆瓣酱时代@梦幻Kimi不灭神@ly水冰萱

楼主 安吉199310  发布于 2015-03-03 00:32:00 +0800 CST  

楼主:安吉199310

字数:8957

发表时间:2015-03-03 07: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18 15:48:35 +0800 CST

评论数:3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