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所谓“列宁在国家问题上变通了马克思主义”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16 22:28:00 +0800 CST  
最近从一些渠道得知了本吧有小粉红举例说,列宁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违背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需要尊重其本身表达的思想。



在这里,我将简单地从两个角度对这种“新颖”的荒唐观点进行反驳,帮助吧里不知如何下手批判的同志找到思路。


首先,说“XX主义”是可以变化的,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一个人的学说,很显然是从他出生后到死亡前提出的所有观点的集合,不包括其他任何人的。在这里我不是反对思想本身的可变性,而是反对对某人学说的篡改。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包括他死后任何人发展的部分,不论列宁,斯大林,还是毛。他们的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那些人的思想是基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自身实践的【原创思想】,所以很显然是以他们自身的名字来冠名的,即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主义。为何一定要这样说?难道说他们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碍什么事了吗?
碍事。不论他们的观点本身对不对,首先他们的观点中含有马克思并未讨论的领域。由于没有马克思本人的声明,所以我们其实是无法知道马克思本人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的。恩格斯三次向他人表明马克思是一个非常维护自身观点的人,对于和他观点不同却私自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马克思都愤然表示如果那些人算马克思主义者那么他自己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事实上,这种神奇的现象(发展和变换马克思主义)只在中国,而且只在党的语境下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其他社会科学领域里都没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说,我们从来不说爱因斯坦是发展和变换了牛顿主义,普朗克发展和变换了波尔主义,就连朝鲜这个以欺世盗名著称的封建国家也自觉地和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了。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提一下关于“修正主义”的解释了。可能中国人一提到修正主义,就想到赫鲁晓夫。但是实际上这是和修正主义的本意毫无关系的。所谓修正主义,是因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伯恩施坦公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已经不适用了,要修正。所以这种做法被列宁嘲讽为修正主义(但是第一个说修正主义这个词的人我不确定是谁)。这个观点是不是很像某些人的说法?其实单从人品论上讲,修正主义是正面的,因为修正主义者通常在讲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就不再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了。伯恩施坦在修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同时,也放弃了马克思的光环,转而以自己的观点为支撑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派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现代社会民主党。既要反对马克思的观点(哪怕只反对其中一处),又要说这样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人连“修正主义”这个词都已经无法形容了,因为这是一种罔顾一切事实的无耻言论。
所以上面这部分总结起来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不同意马克思的观点,但是请这些人同时也不要再自称这种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哪怕在这些人的观点和马克思还有相同的部分】


然后,就是关于【工人没有祖国】这句话本身了。我们先看马克思本人的表述:


Die Arbeiter haben kein Vaterland. Man kann ihnen nicht nehmen, was sie nicht haben. Indem das Proletariat zunächst sich die politische Herrschaft erobern, sich zur nationalen Klasse [53] erheben, sich selbst als Nation konstituieren muß, ist es selbst noch national, wenn auch keineswegs im Sinne der Bourgeoisie.


玩过一些出现了德语语音的游戏的同志应该能认识一个词:“Vaterland”。vater就是德语的father,和上午我发的那篇文章里patriot的词根是pater是一样的道理。
没错,这一段就是“工人没有祖国的”出处: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我们先看第一句:我们来逐字翻译:
Die:冠词(同英语的The) Arbeiter:劳动者,工人(同英语的worker) haben:有(同英语的have)kein:不,没(同英语的no) Vaterland:祖国(同英语的motherland。注:因为在德国带孩子的是老爹,所以祖国自然也就是父亲的土地而不是母亲的土地了)
连起来(直译)就是“工人不拥有祖国(英语:The worker have no motherland)”。
这样其实就已经能回答很多人的疑惑了。为什么能“没有祖国”?难道马克思说的工人都是无国籍的?
当然不是,是他们没有祖国,但是"祖国"有他们!
在这里,haben是动词,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他们没有国籍——国籍还是有的,德国工人自然是德国国籍的,英国工人自然是英国国籍的,但是这些国籍都是统治阶级所强加给工人的,表明了国家对工人的占有,但是反过来,工人们并不拥有这个国家,没有对国家的所有权!
现在我们看这一整段。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很明显,后面说的就是“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这句话,是对自干50芬尼的自问自答:“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Den Kommunisten ist ferner vorgeworfen worden, sie wollten das Vaterland, die Nationalität abschaffen. )”
所以在这里马克思的意思也明确了:不是说要让大家都抛弃自己原有的祖国,而是祖国是被资产阶级拥有的,无产阶级从出生起原本就不曾拥有过,取消祖国何从谈起?这样的表述方式,在前面关于私有财产和家庭方面都是照应的:



很显然,这是马克思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不是他要求无产者放弃什么,而是这些东西早就被资产阶级夺取了,破坏了。无产阶级早已一无所有,根本没有任何能抛弃的东西了。没有私有财产,怎么抛弃私有财产?没有家庭,上哪去消灭家庭?没有祖国,何来取消祖国?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后面继续讲了:“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既然没有祖国不是要抛弃祖国,而是没有拥有过,所以应该怎么做就显而易见了。原本没有那就抢过来!把祖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过来!让祖国这种东西从被资产阶级拥有变成无产阶级拥有!
“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这段话对于当代中国人不是很好理解。事实上对于当代的德国人更难理解。因为这是有当时的时代背景的。什么背景呢?国族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即国家塑造民族)。在19世纪,随着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深入到国家的每个角落,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成了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竞争。因此在采取统一干预手段的某个国家里人的内部交往增加,而国家之间的隔绝依旧。同时,欧洲主要国家的规范官方语言也陆续诞生(至少据我了解,现代德语和现代俄语都是在19世纪才完全成型的,之前还存在各种不规范不统一)。因此在语言和市场的共同体上形成了超越血统和传统的“国家民族”。这个运动在中国也有,但是更晚一些,也就是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产生,这和新文化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马克思的意思就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国家,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即“无产者民族”,与其他被资产阶级用经济隔离,语言分化的方式塑造起来的民族国家对立起来。由于有国家,有隔绝的存在,所以这依然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只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还是有区别。
因此,列宁建立起苏俄,不仅不是发展和变换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完全的照搬:革命从发动起就不局限于俄罗斯,还有德国,匈牙利(只不过失败了,在这里不展开讲20世纪初欧洲革命),而在有白俄罗斯,乌克兰加入后,苏俄也就只成了这个无产阶级联盟的一部分,整个国家的名称和俄罗斯划清界限了:“代表会议制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很显然,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毫无修改,直接照做。事实上,哪怕在中国,毛领导的革命也是这样:


在这里,正好也体现了哪怕是汉语的爱国主义这个词在当时和在现在也是不同的。为何与正统的民国政府对抗的势力自称爱国?因为他们爱的国是他们将建立的国而不是国民党的国。在当时,爱国,是可以不爱党的。所以,出于对生活的热爱,驱逐日寇,既是爱国的,也是国际主义的。嗯,顺便这一段也就非常好地批判了所谓“毛不是国际主义者而是民族主义者”的谣言。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小粉红所谓的“列宁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违背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拥护列宁就要篡改马克思”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列宁建立起工人国家是对国际主义的实践,而不是用国家取代国际,更不是修改马克思主义。那些否定马克思观点的人,我尊重你的独立思考,但是请你同时为自己的思想冠名,不要欺世盗名,更不要狐假虎威。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16 22:51:00 +0800 CST  
关于“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我的知乎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2087/answer/80706729?group_id=746691026348957696#comment-157567244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16 22:52:00 +0800 CST  
"
我同已卸任的编辑部的全部联系在于,编辑部几个星期来在我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报纸寄给我,不过我并不认为有必要把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的东西告诉它。现在我应当把这些东西告诉它了,并且是公开地告诉它。
在理论方面,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了(一般来说在“反对派”的所有其他报刊上也是这样)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是:第一,对他们宣称自己在维护的那个世界观完全理解错了;第二,对于在每一特定时刻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实一无所知;第三,明显地表现出德国著作家所特具的无限优越感。马克思在谈到70年代末曾经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会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tout ce que je sais, c'est que moi, je ne suis pas marxiste”——“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


"
党的领导在社会民主党党团1890年4月13日《告德国男女工人书》中,对上述呼吁书作了回答。——695。)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著作家和其他没落的年轻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在种类繁多的新报纸的编辑部中占据了大部分位置,到处是他们的人;而他们习惯性地把资产阶级大学当作社会主义的圣西尔军校,以为从那里出来就有权带着军官军衔甚至将军军衔加入党的行列。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他们属于10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


"
……我在维也纳的《德意志言论》(注:《德意志言论》是奥地利的一家经济和社会政治杂志,1881年至1904年在维也纳出版;1881年至1883年6月是周刊,1883年7月起改为月刊。——690。)杂志上看到了莫里茨·维尔特这只不祥之鸟所写的关于保尔·巴尔特所著一书(注:保·巴尔特《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编者注)的评◎第690页◎论(注:莫·维尔特《现代德国对黑格尔的侮辱和迫害》。——编者注),这个批评使我也对该书本身产生了不良的印象。我想看看这本书,但是我应当说,如果莫里茨这家伙正确地引用了巴尔特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巴尔特说他在马克思的一切著作中所能找到的哲学等等依赖于物质生存条件的唯一的例子,就是笛卡儿宣称动物是机器,那么我就只好为这个人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感到遗憾了。既然这个人还没有发现,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那么,他就决不能了解他所谈论的那个问题了。但是,我已经说过,这全是第二手的东西,而莫里茨这家伙是一个讨厌的朋友。唯物史观现在也有许多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把它当作不研究历史的借口的。正像马克思就70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
@驾着单车的台风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2 18:29:00 +0800 CST  
"没有什么是永痕的,物质世界每一刻都在碰撞、变化、发展着。运动是绝对的,除非“马列主义”死了,不然马列主义是永远向前发展着的。"
@驾着单车的台风,我说你对马克思主义没有丝毫了解一点没有冤枉你,因为上面这段话说明你了解的仅仅是教科书,很明显你没有读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这本书很重要,想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绕过这篇哲学论述的。
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先看你说的”没有什么是永痕的,物质世界每一刻都在碰撞、变化、发展着。运动是绝对的“。绝对客观的世界在马克思那里是根本不讨论的。因为任何人的认识活动都会先在实践中发生对象化,即在整个不可分割的活动中将一些对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产生更多影响的运动独立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对象化。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不论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个对象化之后的观念是绝对静止的。因为这个观念并不存在于现实活动之中,而是在人观念当中的存在了。哪怕这个对象本身在观念之中也是一个运动的形式,但是这种运动的属性同样是作为这个静止不变的状态的一部分存在的。为何马克思要强调对象化?原因就在于提出当时费尔巴哈的哲学忽视了这一点,忘记了作为人观念的存在和外界实际的运动是绝对有差异的(因为人不可能同时认识到全部的信息)。
回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哲学也好,经济学也好,社会学也好,马克思提出的每一个观点一样是符合先进行对象化,然后再分析对象在不同的环境之中的运动这样一个过程。而每个对象在从当时观察的实际运动中抽离以后,哪些是和今天一样的,哪些是和今天不同的,都是一目了然的。一旦将对象进行了替换,那么实际上认知和讨论的内容就是完全不相同的。
所以说,真正对马克思主义恨之入骨的,恰恰是宣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因为他们以这种借口,拒绝马克思主义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实践。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2 18:49:00 +0800 CST  

楼主:利拉斯风行斯基

字数:6214

发表时间:2016-08-17 06: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14 17:57:23 +0800 CST

评论数:11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