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从猎鹰到阿姆拉姆&响尾蛇的故事

搬运加整理。

F-18演示极限挂载AIM-120,尽管实战意义不大

挂上六枚AIM-54不死鸟导弹的F-14
导弹作为现代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本贴主要叙述导弹这种空战武器。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2:54:00 +0800 CST  
雷达制导的原理
雷达制导分主动和半主动,复合制导三种,原理如下
半主动雷达制导,英文名称 Semi-active radar homing(SARH)在,是导弹和火箭,特别是中远距离空空、地空导弹常用的一种制导形式。半主动雷达制导,顾名思义就是说导弹本身只是一个被动的雷达信号接收装置,它本身不发射雷达波,主要根据载机雷达跟踪目标时从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信号来调整飞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标。北约统一规定,当空战中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时,飞行员必须在提示暗语“Fox One”来提示友军导弹发射。
当然前面说的只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原理,落实到具体实现还是很复杂的:譬如导弹导引系统必须有两个雷达接收天线:位于导弹前部的头部天线和导弹后部的尾部天线。头部天线接收载机雷达照射目标后被反射的雷达回波信号;尾部天线则接收载机雷达辐射的直播信号。导弹导引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两种信号合成处理后形成制导信号,以此控制导弹的飞控系统,使导弹按一定的制导律飞行。

半主动雷达制导示意图
当然既然有半主动雷达制导,那还有其他相关的制导方式:
波束制导方式:这是雷达型空空导弹最早的制导方式,原理是载机通过机载雷达跟踪敌机,导弹沿着雷达主波束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实现简单,但是对载机机动有很大限制,雷达必须时刻照射目标,不能跟踪机动性强的目标。因此很快就被淘汰了。

波束制导方式示意图
被动制导方式:导弹本身只安装头部雷达天线,仅仅依靠目标辐射的雷达信号来跟踪目标。这种制导方式优点是隐蔽性强,不易被敌机发现,并且导引系统结构也比较简单,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但是这种制导方式只能对付电磁辐射大的目标:如地面雷达、预警机、通信中继机、通讯设施等,且如果对方采取一定反制手段,如突然关机,导弹的命中率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这种制导方式在空空导弹中使用不普遍,多用于反辐射导弹上。

被动雷达制导示意图
主动制导方式:导弹本身安装了雷达,不依赖于载机雷达跟踪目标,而是具备独立搜索/跟踪目标的能力。这种制导方式独立性强、对载机限制少、能实现发射后不用管、载机发射导弹后即可脱离攻击区,不必始终用雷达照射目标,有效的提高了载机生存率。因此主动制导方式是当今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在研制新一代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主动雷达制导示意图
复合制导方式:主动制导方式虽然优点很多,但是限于空空导弹体积、重量,不可能把雷达做的很大,因此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复合制导方式应运而生: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导弹飞行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类型的制导方式来跟踪目标。目前常用的几种模式有:程序控制+半主动制导+主动制导(AIM-54);无线电指令+半主动制导(R-27);程序控制/捷联惯性制导+数据链+主动导引(AIM-120)等。目前以惯性控制/数据链+主动雷达制导方式最有发展潜力。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4:00 +0800 CST  
AIM-4猎鹰导弹
研发历程
由休斯公司研制的 AIM-4猎鹰导弹是美国研制的第一种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的空空导弹。
猎鹰导弹的研发始于二战结束后的 1946 年,当时冷战已然悄然开始,美国开始不动声色地投入与苏联的军备竞赛中,于是一大批武器研究项目悄然立项,最大的受益者当然非美国军火巨头莫属。美国休斯飞机制造公司于 1947 年从美国空军那里得到了一份研发亚音速导弹的合同,有趣的是这个项目研制的初衷是为了给轰炸机配备一种自卫用武器。休斯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合同,关键在于该公司研制成功了“受激辐射微波发达”(MASER)元件。但到了 1950 年项目需求有了重大变化:军方要求猎鹰导弹必须能够安装在战斗机上,以便能够在可能爆发的核战争中拦截苏联战略轰炸机。1949 年,导弹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导弹取得了军方代号:AAM-A-2,并且有了自己的别名:猎鹰。为了能搭载新型的空空导弹,1951 年美国空军甚至要求所有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要进行必要改进设计,猎鹰导弹的型号也改成了 F-98 这样类似战斗机的编号。而到了 1955 年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导弹为此不得不重新设计,并被命名为 GAR-1。

在猎鹰导弹出现之前的先驱者瑞安 XAAM-A-1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其实验数据为猎鹰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借鉴
AIM-4 导弹的体系结构
AIM-4 导弹外形为圆柱形弹体+半球形天线罩,其中弹体为镁合金铸件,导弹头部靠后为四片梯形翼面,在弹体上呈十字形布局,也为镁合金制造,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而弹尾则装有四片方向舵,也呈十字形布局。AIM-4 导弹主要采用雷达半主动制导方式,采用比例引导方式。早期猎鹰有一个小型破片战斗部,重 3.4kg,由于战斗部威力太小,其杀伤半径也很小,限制了猎鹰导弹的战术运用。更严重的是猎鹰导弹的战斗部没有配备近炸引信且引信安装位置也不太合理:装在弹翼前缘部位,这两点使得猎鹰导弹必须采用直接撞击的办法才能杀伤目标。导弹后部装有一台锡奥科尔公司研制的单极固体火箭发动机。

AIM-4A 实物解剖,导弹前部被复杂的引导头组件占据
AIM-4 导弹改进历程
猎鹰导弹的初始型号:GAR-1 和 GAR-2 于 1956 年服役。最初配备给空军的 F-89“蝎子”、F-101B“巫毒”和 F-102“三角剑骑士”战斗机。猎鹰的海外客户并不多:只有加拿大、瑞典、芬兰和瑞士,这和响尾蛇数十个国家的装备量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加拿大将猎鹰导弹装备在 CF-101“巫毒”上;瑞典装备在Saab-35战斗机上;瑞士则装备在“幻影” IIIS 战斗机上。本来加拿大很希望把猎鹰装备到本国自研的 CF-105 剑骑士上,但是这个设想伴随着 CF-105 项目的下马而中止。

F-89 翼尖弹仓的 GAR-1“猎鹰”导弹,后来型号改为 AIM-4
为了搭载猎鹰导弹,早期战斗机很多都设计了内部弹仓,当然也有例外:蝎子战斗机就在翼尖挂载导弹。当然后来的三角骑士和三角剑战斗机不但配备了专门的弹仓,还配备了伸缩式的发射架用来发射猎鹰导弹。而 F-101B 巫毒战斗机则采取了一种很少见的挂载布局:2 枚导弹放在机体外部;弹仓内部又有 2 枚导弹。发射时先把外挂的导弹发射掉,然后打开弹仓门发射内置的导弹。据说后来著名的 F-111战斗机的内置弹仓最初也要求能挂载猎鹰导弹,但是等到该机服役时,美国空军早已淘汰了猎鹰导弹。

F-101B 机腹下可伸缩猎鹰挂架,挂载两枚 AIM-4F
猎鹰导弹的第一个子型号——GAR-1 型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型(SARH),射程 8 公里。总共生产了 4,000 枚左右。后来被 GAR-1D 型(后来的 AIM-4A 型导弹)取代。与 GAR-1 相比,后者拥有更大的控制翼面。GAR-1D 型导弹共计生产了 12,000 枚,成为猎鹰家族的主力军。

F-102 弹舱内的 GRA-1D,注意舱门兼做火箭发射器
GAR-2,就是后来的 AIM-4B 导弹是猎鹰家族中十分特殊的一个型号:它是猎鹰系列中唯一一种红外制导导弹,其性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其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发射后不用管”的武器。当时美苏空军的设想是空战中先后发射两枚导弹:先发射一枚红外制导导弹,接着发射一枚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这样做可以提高击中目标的概率。从外形上看,GAR-2 型导弹弹体比 GAR-1 型长 1.5 倍,弹重也增加了 7kg,导弹发射射程没有太大变化。该型导弹产量不大,很快就被 GAR-2A(后来的 AIM-4C 导弹),后者改进了红外导引头的可靠性。红外制导型猎鹰导弹共计生产了 26,000 枚。

AIM-4C 导弹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6:00 +0800 CST  
1958 年,休斯公司又推出了猎鹰导弹的放大版,被称为超级猎鹰的导弹。该型导弹配备了推力更大,持续飞行时间更长的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飞行速度和距离都有增加。此外导弹还装备了威力更大的战斗部(重 13kg)和改进型导引控制部。其中雷达制导型号为 GAR-3,后改名为 AIM-4E 型导弹,而后续的 GAR-3A 则改名为 AIM-4F 型导弹。而红外制导型号 GAR-4A 则成为 AIM-4G 型导弹。超级猎鹰系列共生产了 6,100 枚导弹用来取代所有早期猎鹰导弹,其中 2,700 枚是雷达制导型,剩下的是红外制导型。

猎鹰家族,从上至下分别是 AIM-4A/D/F/G
而原先的猎鹰导弹在 1962 年 9 月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升级。最后一种服役的猎鹰导弹是 GAR-2B,就是 AIM-4D 型导弹(1963 年服役)。该型导弹不再被当成一种拦截轰炸机的武器,而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空战格斗导弹:它是将早期 GAR-1/GAR-2 导弹的弹体和 GAR-4A 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组合而成的。
而猎鹰家族中的重量级人物是 GAR-11(核战斗型),就是后来的 AIM-26 导弹,该导弹拥有一个 250 吨当量的核战斗部,用来在核战争中拦截对方的战略轰炸机群。而后来又进一步衍生出猎鹰导弹的超远程战斗型 GAR-9,就是后来的 AIM-47 型导弹。该型号是专门为 XF-108 战斗机和著名的YF-12战斗机(就是SR-71战略侦察机的战斗型号)研制的。

AIM-26A/B 核猎鹰

AIM-47 成为了不死鸟的前身

XF-103是这样挂载猎鹰的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7:00 +0800 CST  
猎鹰的战斗历程
越战中美国空军将猎鹰导弹配备在F-4D 鬼怪战斗机上参战,但是战争中猎鹰导弹的表现很差,这是因为猎鹰导弹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在高寒地区拦截苏联战略轰炸机,而不是在越南这样的热带地区参加空中格斗。猎鹰导弹的导引头所需冷却时间很长,需要 6~7 秒中之后才能开始跟踪目标,况且猎鹰导弹对于像战斗机这类小目标的探测能力远不如探测大型轰炸机的能力。而导引头一旦开始冷却就必须在 2 分钟内将导弹发射出去,因为导弹自带氮气瓶容量是有限的,否则导弹的导引头就会失灵。此外导弹的战斗部威力太小,没有安装近炸引信也是缺点。因此整个越战,猎鹰只有 5 次击落的记录,全部是由 AIM-4D 导弹取得的。另外挂载在 F-102 战斗机上的猎鹰也被用来在夜间攻击地面目标。猎鹰最后成为前线飞行员最不待见的武器,最终在 1969 年被海军研发的响尾蛇导弹取代。

AIM-4“猎鹰”导弹在F-4上的双联挂载方式

F-15也可以发射猎鹰导弹
战争中 AIM-4 导弹的表现促使厂家对其进行改进:1970 年休斯公司研制了 XAIM-4H 型导弹,配备了激光近炸引信,新型战斗部,并且拥有更好的飞行机动性。但是这个项目后来还是被取消了。
AIM-4F/G 型超级猎鹰导弹仍旧在空军和空中国民警卫队中服务,主要装备 F-102 和F-106战斗机,一直伴随到 1988 年 F-102/106 战斗机退役。
AIM-4C 型导弹则进入瑞士空军服役,瑞士人给的编号是 HM-58 型导弹,装备达索幻影IIIS 型战斗机,瑞典空军则把猎鹰(编号 Rb-28)配备到 Saab35 型战斗机。
总结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空空导弹,猎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限于当时科技水平和空空导弹设计经验的匮乏,加上项目设计初衷颇有问题——为轰炸机研制一种自卫武器,这决定了猎鹰的总体设计相当失败:狭小的弹体中要塞进那么些性能不可靠的元器件,导致的结果就是导弹战斗部威力太小(当时美军飞行员戏称除非“猎鹰”击中米格机飞行员的心脏,否则休想取得战果);而最大射程也仅仅达到 9.7km 而已,没比“响尾蛇”导弹强到哪去。而幸运的是“猎鹰”生逢其时:它的服役历程正好跨越了冷战开始和高峰期,紧张的局势迫使美国政府倾尽全力生产武器,其中也不乏一批价高质次品,因此“猎鹰”系列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产量也就不足为怪了。
性能指标
弹长:1.98 米;
弹径:163 毫米;
战斗部:破片战斗部,重 3.4 公斤;
导弹翼展:508 毫米;
动力段:Propellant固体火箭发动机;
最大射程:9.7 公里;
最大飞行速度:3 马赫;
导引方式:雷达半主动制导/红外制导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7:00 +0800 CST  
基本概念
雷达是所有目标探测和跟踪系统的眼睛,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雷达只能安装在大型武器平台上:如舰船、飞机、地面装备上。而导弹,特别是在空空导弹这样结构紧凑的武器系统中安装雷达不但在技术上难度很大,而且还显得有点多余,既然载机或者其他发射平台上已经拥有雷达了,何必在导弹上再安装一台雷达呢?此外雷达的工作效能,包括探测距离、角/速度分辨率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雷达的天线尺寸,而限于导弹圆锥形头部狭小的尺寸,想要在里面安装大尺寸的雷达天线更是难以办到的,即使勉强在导弹上安装了雷达系统,其工作效能也差强人意。最终技术人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了折中设计:使用载机或者地面大型雷达系统来搜索/跟踪目标,而导弹只需要安装简单的雷达回波接受装置来接受从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以此引导导弹追踪目标。此外导弹尾部还是必须安装另一个无线电信号接收装置,该装置用来接收载机发射的控制信号。当敌机释放电子干扰导致导弹不能接收到正确的雷达回波时,载机可以通过它继续控制导弹击中目标。
而波束制导系统的原理则和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的原理完全相反:载机雷达始终瞄准目标,导弹则始终沿着雷达波束中心线飞行直至命中目标。因为导弹只需要接收从后方载机发射的电磁波,因此它只需要安装一部接收装置,并且这个装置不是安装在导弹头部,而是安装在导弹尾部,这是二者之间重大区别。波束制导固然有它的优越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它却有自身难以克服的两个缺点:首先雷达波是呈“伞状”发射出去的,随着发射距离和面积的增大,雷达波的强度和精确性也随之降低,直到到了一定距离,导弹上信号接收装置没办法接收到精确的信号。这样一来波束制导系统的作用距离受到了制约,而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则不受这个限制。更严重的是波束制导系统在跟踪目标全过程中必须一刻不停地保持精确跟踪目标,有时甚至需要同时发射两种不同的无线信号:一个用来跟踪目标;另一个用来引导导弹攻击,系统结构很复杂。而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的结构则相对简单,只需要一部雷达即可。
现代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多数采用连续波雷达作为制导系统的核心部分。尽管绝大多数现代战斗机都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作为自己的机载雷达,但是还是保留了连续波雷达的基本功能以便能够引导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攻击目标。而有一些苏联战斗机,如 MiG-23/27 下的个别型号,则通过挂载专用的连续波制导吊舱来提供连续波雷达制导信号。而著名的 R-33“信号旗”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则与 MiG-31 拦截机上的雷达成功耦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 SARH 制导(当然在导弹飞行的初始阶段还是使用无线电指令制导作为主要的制导方式)。

R-33“信号旗”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需要跟踪雷达始终照射目标,具体说后者必须使用一个狭窄的雷达波束精确跟踪目标,这样导弹就能根据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来锁定目标。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目标的整个过程,跟踪雷达不能脱锁,因此这个阶段对于载机和导弹而言都是“脆弱”的,因为目标机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机载电子告警系统确定是否被雷达照射、可能的攻击来自何方?然后采取反制措施摆脱攻击。此外既然在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中机载雷达必须始终跟踪目标,因此老式机载雷达一次只能引导一枚导弹攻击目标(直到后来具备多目标跟踪能力的雷达出现)。
在 50 年代的机载雷达中,天线里有个摆动的喇叭形状的部分来实现单目标跟踪装置的功能。它使波束只能在很小的锥角里扫描。信号经过处理可以用来确定最大的照射方向,同时产生一个信号控制天线朝向目标。导弹也使用一个高增益天线已相似的方式探测来自目标的回波,同时控制整个导弹朝向目标半球。导弹制导也经由指向后方的波导管从照射信号中采样。驱动逻辑电路可以从两个信号的不同来确定真正的目标回波,就算在目标施放干扰箔条的情况下也能分辨出真正的回波。
半主动雷达制导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是所有导弹制导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特别是新一代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已经与复合制导系统有效结合,不但具备很强的抗电子干扰的能力,而且还具备了多目标跟踪和攻击能力。例如美国海军研制的 SM-2"标准"防空导弹采用了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飞行初始段和中段都采用惯性制导,只有在末端才打开雷达回波接受装置准备对目标进行攻击。这使得导弹攻击的隐蔽性大大增加,给目标规避打击留下的时间变得很短暂。另外由于导弹只需要发射平台的雷达系统在末端为其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数据,而不需要像早期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那样一次只能全程引导一枚导弹攻击目标,这使得雷达可以同时引导多枚导弹跟踪/攻击多个目标。甚至个别极其先进的武器系统,例如 SM-2 标准防空导弹具备了在中段修改攻击目标的能力。
连续波雷达:连续发射电磁波的雷达称为连续波雷达。按发射信号的形式分,有非调制单频或多频连续波雷达和调频连续波雷达。单频连续波雷达能对目标测速,但不能测距。多频连续波雷达能测距,并且能够分辨出固定目标和活动目标。调频连续波雷达能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但只适用于单个目标。由于连续波雷达的发射和接收系统两者之间隔离比较困难,应用受到限制。连续波雷达主要用于多普勒导航、测速、测高、近炸引信、导弹制导、目标搜索跟踪和识别、目标指示、战场监视,以及隐身飞机的形体研究等方面。国外从 60 年代开始装备连续波雷达。到 80 年代,这种雷达基本上都采用固态电路和微处理机,具有多种工作方式、抗干扰能力、自检能力和抗核辐射能力。例如,美国的 AN/APN-231 连续波多普勒导航雷达于 1984 年研制成功交付使用,装备在 EA-6A 电子战飞机上,与飞行姿态控制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搜索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他飞行仪表结合,构成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英国于 1984 年研制成功的连续波多普勒导航系列雷达,将微处理机技术应用于跟踪控制器中,功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抑制波干扰能力和抗电子侦察能力。美国的地面连续波雷达居世界领先地位,用于隐身飞机形体研究的 HIREE 雷达、RTVS 炮兵跟踪雷达、386 型地面监视雷达等,都是 80 年代较先进的连续波雷达。
单脉冲雷达: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它每发射一个脉冲,天线能同时形成若干个波束,将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进行比较,当目标位于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相等,信号差为零;当目标不在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不等,产生信号差,驱动天线转向目标直至天线轴线对准目标,这样便可测出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从各波束接收的信号之和,可测出目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测量和跟踪。单脉冲雷达通常有振幅比较单脉冲雷达和相位比较单脉冲雷达两大类。它有较高的测角精度、分辨率和数据率,但设备比较复杂。单脉冲雷达早在 60 年代就已广泛应用。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军队大量装备单脉冲雷达,主要用于目标识别、靶场精密跟踪测量、弹道导弹预警和跟踪、导弹再入弹道测量、火箭和卫星跟踪、武器火力控制、炮位侦察、地形跟随、导航、地图测绘等;在民用上主要用于中交通管制。目前使用的单脉冲雷达基本上都实现了模块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具有多目标跟踪、动目标显示、故障自检、维修方便等特点。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8:00 +0800 CST  
“麻雀”
AIM-7麻雀空空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中程雷达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该型导弹曾经在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中广泛装备,同时也作为外销武器被多个北约盟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采用。从上世纪 50 年代末到 90 年代,麻雀导弹及其后来的各种改进型号长期作为西方盟国主力超视距空战兵器并在战争中广泛使用。虽然随着新一代超视距空空导弹AIM-120AMRAAM 导弹开始装备部队,麻雀导弹开始陆续退役。日本空自则开始使用自产的 Mitsubishi AAM-4 导弹取代麻雀导弹。北约规定,空战中飞行员发射麻雀导弹(及其他雷达被主动制导导弹)时,必须使用暗语 Fox One 来提示友军导弹发射。
同时作为一种设计出色的空空导弹,麻雀还被改装成地空导弹或者舰空导弹,例如 RIM-7海麻雀导弹,它被美国海军广泛采用作为舰载防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RIM-7 海麻雀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9:00 +0800 CST  
研发历程
麻雀导弹的设计需求来自于上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海军决定发展一种用于空战的制导武器。1947 年美国海军与 Sperry 公司签署合同,决定在标准 5 英寸(127mm)直径的机载无控航空火箭基础上研发一种采用雷达波束制导的有控机载航空火箭,以此作为海军当时进行的 HotShot 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型号有控火箭最初被命名为 KAS-1,后来更名为 AAM-2,到了 1948 年又被改为 AAM-N-2。当时火箭的弹体是由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研发的。但是由于弹体直径太小,放不下那么多电子设备,火箭的性能受到制约。最终促使道格拉斯公司决定将火箭的弹体直径扩展为 8 英尺(203mm)。最终原形弹于 1947 年进行了无动力飞行试验,并在 1952 年进行了首次空中拦截试验。

AAM-2(AIM-7A)
由于研发进度的拖延,AAM-N-2麻雀导弹于 1956 年才开始服役,装备在 F3H-2M 恶魔和 F7U 弯刀战斗机上,与后来成熟型号的麻雀相比,早期麻雀弹体为流线型,并且弹头为一个长长的尖头形状。

1950 年代初,挂载 4 枚 AAM-N-2麻雀导弹的 XF3D-1 战斗机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9:00 +0800 CST  
早期的麻雀导弹结构十分原始,使用也受到很多限制。最大的限制来源于早期的雷达波束制导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由于敌我识别问题在那个年代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使用者不得不把目标放近到视线距离内,确定是敌机后才能发射导弹,此时导弹早已失去作用。
麻雀最初型号产量很小,只生产了 2,000 枚。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09:00 +0800 CST  
麻雀导弹的外形结构
麻雀导弹的外形从初始型号到最终型号变化很大,以使用最为广泛的 AIM-7E/F/M 型为例,导弹为细长圆柱弹体,头部呈尖卵形,有 4 个全动式十字形三角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 个固定的三角形安定面位于弹体尾部。全动弹翼和安定面在弹身上的配置为串联 X-X 型。弹体内部从前到后依次为:雷达半主动导引头舱、自动驾驶仪舱、舵机舱、战斗部和引信保险执行舱,最后是火箭发动机舱。虽然后来麻雀家族经历了几次改进,但是弹体结构总的说保持了稳定。

麻雀导弹外形与组成部分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0:00 +0800 CST  
改进历程
麻雀II 导弹
1950 年道格拉斯公司决定研发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麻雀导弹,最初被命名为 XAAM-N-2A 麻雀 II 导弹,而最初的麻雀导弹则被命名为麻雀 I 型导弹。1952年麻雀 II 又有了新的编号——AAM-N-3。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麻雀 II 是一种“发射后不用管”的武器——允许载机同时发射多枚导弹攻击多个目标。

XAAM-N-3(AIM-7B)
1955 年道格拉斯公司向美国军方提议继续研发改进麻雀导弹,让它成为新型 F5D 天光拦截机的主战兵器,而且后来加拿大自研的“Avro Arrow”超音速拦截机(该机的研发在加拿大引起了很大争议)也选用了麻雀作为自己的主战兵器,配合新型的“Astra”火控系统使用。由于加拿大成为使用麻雀导弹的第一个外国用户(也是该导弹的第二个用户),加拿大获得许可在魁北克建立一条独立的导弹生产线。

这张照片可以可以看到麻雀II 的钝形头锥
但是,由于当时电子技术很不发达,导弹弹体狭小的尺寸和 K 波段 AN/APQ-64雷达系统的天线成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由此导弹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迟迟不能通过测试。经过长时间研发和美国、加拿大各自的发射试验,道格拉斯公司最后还是于 1956 年放弃了努力。加拿大则选择坚持独立研发,直到 1958 年"Avro Arrow"截击机项目下马。
同时麻雀I 型导弹曾经发展出一个子型号——该导弹配备了一个核弹头,当量尺寸大小与 1958 年研发的 MB-1 精灵核弹相当,但是很快就被取消了。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0:00 +0800 CST  
麻雀 III 导弹
事实证明,麻雀 I 和麻雀 II 导弹的研发历程和使用情况都差强人意,根本原因还是导弹的应用需求和选择的制导体制之间存在矛盾:麻雀导弹研制的初衷是在中远距离拦截对方高空高速空中目标,然而麻雀 I 选用的波束制导方式只适合拦截近距离空中目标;麻雀 II 选用的雷达主动制导方式虽然性能很好,可是尺寸太大,没办法装进麻雀弹体中。现实需要一种新的导弹制导体制:既能满足性能要求,又要结构简单紧凑。终于在 1951 年,雷声公司决定研制雷达半主动制导的麻雀导弹——AAM-N-6 麻雀 III 导弹。1958 年第一批麻雀 III 进入美国海军服役。

1958 年,F3H-2N 发射 AAM-N-6 麻雀 III 导弹的情景
后来的衍生型——AAM-N-6a 导弹和 AAM-N-6 导弹结构性能基本相当,最重大的差别是前者采用了新型聚硫橡胶固态燃料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飞行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此外导弹的导引系统也做了改进,使得其在高速飞行情况下也能有效跟踪目标。值得一提的是,1962 年美国海军终于做出决定:使用 AAM-N-6a 导弹装备新型的 F-110A(就是后来著名的 F-4 鬼怪战斗机)战斗机,当时军方给的编号是 AIM-101。AAM-N-6a 导弹于 1959 年入役,总共生产了 7,500 枚。
AAM-N-6 系列另一个改型是 AAM-N-6b 型导弹,它也是在导弹的动力系统上做改进:装备了新型 Rocketdyne 固态火箭发动机。导弹的迎头攻击最大射程增加到 35 公里(22 英里)。该型导弹从 1963 年投入生产,总共生产了 25,000 枚。
也就是在 1963 年美国海军和空军经过沟通同意制定统一的导弹编号命名规则来改变目前导弹命名混乱的情况。于是麻雀系列被重新赋予编号为 AIM-7,该编号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最初的麻雀 I 被命名为 AIM-7A 导弹,麻雀 II 被命名为 AIM-7B 导弹,尽管此时上述两种导弹早已退役。而后续的三种新型导弹则分别被命名为 AIM-7C、AIM-7D 和 AIM-7E 导弹。
AIM-7E 型导弹在越战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最初其战场表现令人失望。其中原因很多:导弹的零部件在热带环境下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导弹可靠性受到影响;战斗机飞行员使用超视距导弹的训练不足,导致空战中运用技术不熟练;空战中导弹使用受到很多条令限制,例如必须要视线内确认攻击目标为敌机后才能发射导弹,这实际上等同于禁止超视距空战了。不过整个越战中虽然 AIM-7E 导弹的命中率低于 10%,但是还是击落了 55 架敌机。

越战期间美国空军 F-4C 的主战武器:AIM-7E 与 AIM-9P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0:00 +0800 CST  
AIM-7E-2 导弹
1969年,AIM-7E-2 导弹开始服役,为了能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中派上用场,导弹的引信做了很多改进,因此导弹被戏称为“狗斗麻雀”。通过上述改进,AIM-7E-2 型导弹增强了近距离作战能力,使得导弹在视线距离内仍能跟踪高速空中目标,并且保留了迎头攻击能力,这些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中有很大用场。可即使如此,在 1972 年的”后卫“战役中,导弹的命中率也仅仅只提高了 3 个百分点——达到 13%。为了提高命中率,有的飞行员在攻击一个目标的时候干脆一口气把所有四枚导弹都打出去,期望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此外导弹的可靠性也很成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导弹存在“早炸”的现象,有时到当刚刚从载机飞出去 1,000 英尺(300 多米)就会爆炸;很多飞行员们反映导弹的发动机也存在很多故障:有的导弹打出去会飞出莫名其妙的轨迹;最后导弹的引信也存在问题(可以说全身上下没一样好的)。后续的 E-3 导弹则继续对引信系统做了改进,E-4 导弹则对导引头做了修改,后者后来被装备到 F-14 战斗机上。

F-4E 机身下挂载的 AIM-7E-2“狗斗麻雀”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1:00 +0800 CST  
AIM-7F 型导弹
上世纪 70 年代,伴随着麻雀导弹在越战中使用经验的累计还有电子技术的进步,新一代 AIM-7 型导弹的研发开始了。新一代麻雀导弹尝试突破以往对于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各种限制。其中 AIM-7F 型导弹于 1976 年开始服役,它的动力段配备了两级火箭发动机,发射距离有了很大提高;导引控制段由固态电子元器件组成,可靠性有了提高;此外还换装了大威力的导弹战斗部。即使做了如此多的改进,导弹还是为未来升级预留了空间。AIM-7F 型导弹是麻雀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型号:它的出现促使英国和意大利分别在麻雀基础上研制出更高性能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天光和阿斯派德导弹,其中阿斯派德导弹又和中国后来自研的几款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着密切的联系。

1988 年,这架 F-4G 机腹下挂载了两枚 AIM-7F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1:00 +0800 CST  
AIM-7M 型导弹
如今麻雀家族中使用最普遍的型号是 AIM-7M 导弹,该型导弹于 1982 年开始服役,配备了新型逆向单脉冲导引头(其性能大体和英国天光导弹导引头相当)、无线电近炸引信、数字控制电路,此外导弹弹体也做了流线型处理以便减少空气阻力,导弹的低空作战性能有了很大改进。该型导弹参加了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在战争中表现优异:美军的很多击落记录都是由 AIM-7M 型导弹创造的,但是即使如此,它的整体命中率仍旧低于 40%。

F-16ADF 挂载的 AIM-7M 导弹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2:00 +0800 CST  
AIM-7P 型导弹
AIM-7P 型导弹是在 M 型系列基础上进行细微改动而成的一个型号。其主要部件几乎和 M 型系列完全相同。最大的改动在导弹的软件部分:通过对导弹控制软件部分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性能。而后续的 BlockII 型导弹则真正在硬件上做了改动:增加了新型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这样使得载机能够在导弹发射后仍能对导弹进行中段连续波制导。按照先前的计划,美军希望对所有 M 型导弹进行升级,达到 P 型导弹的标准,但是目前 M 型导弹早已在历次战争中消耗殆尽,库存中已经所剩无几。

西班牙大黄蜂装备的 AIM-7P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3:00 +0800 CST  
AIM-7R 型导弹
麻雀家族最后的改型是 AIM-7R 型导弹,希望在 AIM-7P BlockII 型导弹基础上增加一个红外线导引头。由于预算原因,该项目于 1997 年被取消。

AIM-7R 的双模引导头

红外引导头非常紧凑
伴随着 AIM-120 导弹的陆续服役,麻雀导弹开始退出美军的装备序列,但是还将在一些国家空军中服役一段时间。

麻雀导弹曾经有过专门的红外制导型号——麻雀-IR,安装了响尾蛇导弹的引导头,注意引导头前方的激波锥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14:00 +0800 CST  
AIM-7“麻雀”(Sparrow)是世界上最大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系列,它投入使用的型别涵盖了三代:第一代是采用雷达波束制导的 AIM-7A,第二代是采用半主动连续波雷达制导的 AIM-7C/D/E,第三代是具有半主动间断连续波(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制导能力的 AIM-7F/M/P。广泛的装备使它成为许多同类空空或面空导弹研制时的借鉴对象,其派生型除了美国自己研制的舰空型 RIM-7“海麻雀”系列外,还有英国的“天空闪光”(借鉴 AIM-7E-2)、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借鉴 AIM-7E-2)、我国的“霹雳”-4A(借鉴 AIM-7D)、“红旗”-61(借鉴 AIM-7D)和“猎鹰”-60(借鉴“阿斯派德”)。
首先,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天空闪光导弹
“天空闪光”(Sky Flash)的诞生
60 年代初,英国皇家海军退出 P.1154 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项目后,选择由麦道公司在 F-4J 舰载防空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 F-4K 取代“海雌狐”战斗机;1965 年 2 月独力难支的皇家空军也被迫取消了整个 P.1154 项目,并选择与 F-4K 相似的 F-4M 取代“猎人”战斗机。
F-4K/M(英国称为“鬼怪”FG.1/FGR.2)都能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麻雀” Ⅲ AIM-7E 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但该导弹不具备下射能力,所以不能充分利用机上 AWG-11/-12 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的下视能力;另一方面,当时英国正参与研制“多任务战斗机”(MRCA),其防空作战型(后来的“狂风”ADV)也要求采用具有下射能力的新型中距空空导弹。于是,英国从 1969 年开始了对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引信、自动驾驶仪、电源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预先研究工作。

F-4J 的 AWG-14 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F-4J 从 1966 年开始交付给美国海军,它首次装备了代号 AWG-10 的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具有了下视探测能力。AWG-14 是 AWG-10 换装数字计算机、增加功能的改型,尤其是在导弹发射计算中能充分考虑目标机动的情况(以前的火控系统基本只能较好地计算“直线碰撞”情况),使“麻雀”从拦射导弹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超视距空空导弹
1973 年 7 月,“天空闪光”(SkyFlash)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制正式展开。它以美国当年服役的 AIM-7E-2 为基础,主承包商是英宇航公司(今英宇航系统公司)。1976~1978 年,“天空闪光”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穆古角的美国海军太平洋武器测试中心进行了发射试验,发射 22 次,有 20 次命中靶机(直接或间接命中)。1978 年导弹交付,次年形成了作战能力。

AIM-7E 的最大迎头射程约 22~26 千米,最小射程 1,500 米。1969 年美国海军提出要提高它的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缩短最小射程,因此发展了 AIM-7E-2。AIM-7E-2 的主要改进是用 Mk38 Mod4 发动机代替 E 型的 Mk38 Mod2,但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没有得到改善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23:00 +0800 CST  
技术推动:超越“麻雀”AIM-7E-2
“天空闪光”尺寸 3,660×203×1,020 毫米(弹长×弹体直径×弹翼翼展),发射重量 195 千克。尺寸、布局、重量都和 AIM-7E-2 相同。实际上该导弹直接采用了 AIM-7E-2 的后弹体及其内装的液压控制舵机、战斗部和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部件。

天空闪光”空空导弹,除了全新的导引头和引信,“天空闪光”还采用了新的全固态自动驾驶仪
“天空闪光”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采用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中距空空导弹。该导引头由马可尼公司(今 GEC-马可尼公司)研制,工作在J波段(频率范围 10~20G 赫兹),比 AIM-7E/-7E-2 采用的圆锥扫描式导引头具有更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导引头天线的最大转动速度达到 230°/秒(比战斗机雷达天线转动速度快很多,如 APG-70 雷达天线的最大转动速度是 140°/秒),最大跟踪角速度 40°/秒(和 AIM-7E/-7E-2 相当),接收机采用倒置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导引头的可靠性也比较好,在地面状态、载飞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达到 300 小时、120~150 小时,而 AIM-7E/-7E-2 只有 50 小时左右(地面状态)。
“天空闪光”的弹体后部还带有频率参考天线,它接收为导弹提供目标照射制导的连续波照射器(CWI)的信号,把它的频率特征与导引头接收到的、CWI 照射目标后反射回来信号进行对比,采用多普勒频移(指由于载机和目标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处理技术识别目标。这样导弹就能把低空运动目标从地面或海面反射的杂波背景中区别出来,具有了下射能力。带倒置接收机的单脉冲导引头加上多普勒频移处理目标识别技术,还使导弹能够识别目标群中的特定目标。
“天空闪光”的导引头还能采用被称为“干扰源寻的”(HOJ)的被动制导方式。当导引头在半主动制导过程中受到敌机的电子干扰而不能正常跟踪目标时,导引头就将自动切换到这种制导方式。由于战斗机的有源电子干扰设备大都是外挂吊舱或机上固定的干扰天线,所以这种制导方式可以使导弹“顺藤摸瓜”地打击敌机。
采用新的主动无线电引信是使“天空闪光”具有下射能力的另一个关键。该引信由汤姆逊-索恩公司研制,安装在弹头导引头舱后,重约 5 千克。引信发射脉冲的作用距离约 16 米,也采用多普勒频移处理技术识别目标,所以不会因为杂波信号的干扰而引爆战斗部。引信起爆延迟时间根据从导引头获得的接近速度和交汇角度信息自动调节,范围 0~100 毫秒,能保证对目标的杀伤概率。
“天空闪光”的连续杆战斗部重约 32 千克(其中爆炸装药重量 9 千克),有 216 根钢条连续杆,爆炸生成的破片平均飞散速度超过 1,400 米/秒,对飞机的有效杀伤半径为 12~15 米;采用的 Mk38 Mod4 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重 65.5 千克,其中推进剂占 42.73 千克。导弹最小射程 1,000 米,最大迎头射程 29 千米,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 3,低空最大横向机动过载 30g,都和 AIM-7E-2 相当。
“天空闪光”在设计时充分注意了和 AIM-7E-2 的互换性,所以能使用 AIM-7E-2 的战斗机改用该导弹时不需要做多少硬件改动。它可以由 F-4K/M 和“狂风”F.2/F.3 机腹的半埋入式弹射挂架发射,也可以用传统的滑轨挂架发射。瑞典在 1978 年订购了该导弹装备 JA-37“雷”截击机,1981 年开始服役,编号为 Rb71。根据有关报道,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和阿曼也订购了该导弹装备“狂风”ADV。

机腹携带有“天空闪光”的“狂风”F.3,“天空闪光”是“狂风”F.2/F.3 的标准空战武器之一,在北约 90 年代的演习中,携带该导弹的“狂风”曾利用数据链和雷达探测范围的优势击败德国空军携带 AIM-120B 导弹的 F-4F
从 1985 年开始英国对“天空闪光”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改进电子组件、采用新型火箭发动机增大射程和速度、采用更薄的弹翼降低阻力等。改进后的导弹最大迎头射程增加到 40 千米,最小射程减小到 500 米,最大速度提高到了马赫数 4。
“天空闪光”的研制成功使英国的中距空空导弹从一无所有一下站到了世界最前沿。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第 3 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典型性能指标是具有下射能力),与 1980 年才服役的 AIM-7F(“麻雀”系列中第一种具有下射能力的型别)比较,在抗电子干扰能力、制导精度、对低空目标的杀伤概率等关键性能上占优势,机动性相当,只在电子组件的可靠性、最大射程方面略逊,并且不能采用间断连续波(高脉冲重复频率)制导。在采用“天空闪光”的导引头技术之后,1982 年试服役、1985 年投入大批生产 AIM-7M 的关键性能才真正全面超越了“天空闪光”(负责 AIM-7M 导引头研制的雷锡恩公司在 1975 年 1 月就购买了“天空闪光”导引头的特许生产权)。

在近距格斗导弹发展史上,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的“红头”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 1965 年进入皇家空海军服役,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格斗弹之一,也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皇家空海军战机的标准格斗弹。该导弹采用致冷的锑化铟导引头、重达 31 千克的连续杆战斗部、可自动确定最佳引爆点的红外近炸引信、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模块化舱段结构和大量晶体管印刷电路。相比之下,“响尾蛇”系列中 1972 年服役的 AIM-9H 才开始大量采用固态电子器件和适合高空使用的连续杆战斗部、1978 年服役的 AIM-9L 才采用致冷锑化铟导引头,分别比“红头”晚了 7 年、13 年。不过“红头”采用超前技术也在体积、重量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它的尺寸是 3,270×222×910 毫米,重达 150 千克;而 AIM-9L 的尺寸只有 2,870×127×640 毫米,重约 87 千克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24:00 +0800 CST  
从“主动天空闪光”(Active Sky Flash)到“流星”(Meteor)
80 年代初,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FMV)开始独立研究为“天空闪光”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发展“主动天空闪光”。主要研究工作由萨伯动力公司承担,而英宇航则被选为次承包商。瑞典希望用这种导弹装备 JAS-39“鹰狮”,因为当时美国的 AIM-120 虽然已经接近完成研制,但可能不会很快出口,即使出口售价也会相当昂贵,瑞典希望能有一种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低成本选择方案;另一方面两国也想在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竞争中分一杯羹,按英宇航的估计,“主动天空闪光”可能会有约 4,500 枚的市场。萨伯动力同时还提出了“敏捷型主动天空闪光”方案,设想采用无翼布局和“尾控”技术(只用尾部控制舵面操纵,现在英国的 ASRAAM、美国的 ESSM 都采用了这种控制方式)。

采用“尾控”技术的 ASRAAM。作为英国最新研制的近距空空导弹,尽管它无法再现当年“红头”的荣耀,但仍然是 AIM-9X 目前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 EF2000 上它将配合“艾德”头盔显示器工作,与“联合头盔指示系统”(JHMCS)+AIM-9X 的组合恐怕难分伯仲。不过在竞争澳大利亚的近距空空导弹合同时,AIM-9X 的承包商雷锡恩公司曾攻击 ASRAAM 不能有效对付 1,600~2,400 米以内的目标,而笔者迄今不知道英国方面对这个攻击做了什么回应
随后萨伯动力和英宇航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要想使超视距攻击真正有效,新型空空导弹最关键的性能指标是射程、动能而不是其它。所以 FMV 从 1984 年开始转向两个新方案:在原“主动天空闪光”基础上采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 Rb71A 和全新的、采用冲压发动机推进的 Rb73,为此萨伯动力又和英宇航达成了合作研究 Rb73 的谅解备忘录。
Rb71A 在英宇航被称为“天空闪光”90(表示 90 年代的“天空闪光”)。1987 年,FMV 由于经费不足而中断了对 Rb71A/Rb73 方案研究的支持,而英宇航在次年与汤姆逊-CSF(今泰利斯公司)达成协议,由双方自筹资金联合继续“天空闪光”90 的研制(由于这时英国国防部还没有提出对新型中距空空导弹的需求,所以英宇航并没有获得政府投资),计划采用 J 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带指令修正的中段惯性制导、德国火箭技术公司(LFK)的破片杀伤战斗部和“阿斯派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中导引头由汤姆逊-CSF 公司研制,充分使用了该公司 70 年代初为德国 “鸬鹚”空舰导弹研制的 RE576 主动雷达导引头所采用的技术,如单脉冲、频率高度稳定的全固态发射机、具有被动制导方式等(原来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则改成平板缝阵天线),能适应严重的电子干扰环境。1990 年导引头样机研制成功,1991 年开始空中载飞试验并在当年全部完成。不过次年双方便搁置了联合研制计划。
在合作研究 Rb73 方案时,萨伯动力和英宇航提出了 Rb73D/DL 两种方案,它们都有弹翼和带指令修正的中段惯性制导,预计迎头射程达到约 100 千米,比 Rb71A 高一倍;最大飞行速度达到马赫数 4~5。导引头计划采用“主动天空闪光”的改型,或者由马可尼公司全新研制主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可以明显提高制导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减小体积重量)。FMV 取消资助后,萨伯动力和英宇航自筹资金继续进行研究,但改由英宇航牵头(因为预定装备对象变成了英国牵头研制的“欧洲战斗机”EFA),方案名称也改为 S225X/XR(“S”表示隐身、“225”是英宇航负责该项目管理人邮箱的编号、“X”表示在研项目、“R”表示采用冲压发动机推进)。S225X/XR 吸收了“敏捷型主动天空闪光”的设计,也采用无翼布局和“尾控”技术,在 1992 年的范保罗航展上首次公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人的精明:FMV 投资的取消使萨伯动力无力对 Rb71A 继续投资,英宇航便立刻与汤姆逊-CSF 合作,先突破以主动雷达导引头为核心的新型中距空空导弹关键技术;同时又在总体气动布局、飞控等方面需要技术突破的 S225X/XR 项目上继续和萨伯动力保持合作。

英宇航和萨伯动力设计的 S-225X 长 3.45 米,重 165 千克,最大迎头射程 100 千米。它的特色是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能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脉冲的点火与关机控制导弹的飞行弹道和能量。在超视距作战时,第一个点火脉冲先工作几秒,把导弹加速到预定速度后关机转入被动飞行,在与目标遭遇前几秒再次点燃第二个脉冲,大幅度提高导弹的迎头射程和末段能量;当攻击近距目标时,双脉冲将连续工作。S-225X 采用的隐身措施包括在弹体上涂敷雷达吸波涂料、衰减尾烟的红外辐射等。S-225XR 在 S-225X 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能在更大的、连续的射程范围内保持杀伤高机动目标所需要的能量。该导弹中段、末段分别采用“倾斜转弯”(BTT)和传统的“侧滑转弯”(STT)控制方式,还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增强机动性。英国还曾考虑为该导弹采用主动雷达/红外凝视成像双模导引头和超视距作战用的敌我识别(IFF)装置

主动雷达制导版天空闪光剖面图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10-02 23:25:00 +0800 CST  

楼主:恋莎年华7

字数:50158

发表时间:2014-10-03 06: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3 17:47:04 +0800 CST

评论数:2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