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走进新误区

《老子》与《道德经》,就像《西游记》原著与《西游记》电视剧。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但很少有人读过《西游记》原著。相反,看没看连续剧的,则是凤毛麟角了。
连续剧中,唐生师徒、各类妖魔鬼怪应有尽有。但连续剧追求的完全是娱乐效果,原著的思想已经荡然无存。本来是一个青面獠牙的孙悟空,也变成了可爱的卡通人物。
《西游记》连续剧,是对小说原著的二次创作,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连续剧也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这也是真的。如果你在茶楼里遇到两个人议论猪八戒,他们谈论的,肯定是电视剧剧情,因为研究原著的人,实在太少了。
久而久之,青面獠牙的孙悟空,就被六小龄童的形象替代了。


《老子》与《道德经》,就是这样。
经过N次再创作的《道德经》,替代《老子》流传了2000多年。两汉以降,就再没人见到《老子》的真容。于是,《道德经》作为道家、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就成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真的,没有人能否定《道德经》的地位。
我也不想,也不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帛书老子,这个已经2000多年没人见过的稀罕物。
但是,仿佛没人希望他的真实存在。
因为它的出现,叨扰了正在修道的人们。
于是乎,对帛书《老子》的研读,便被称作“走进了新误区”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08:24:00 +0800 CST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读起来朗朗上口,说起来充满哲理。


然后呢?
如何解读接下来的文字呢?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说起“治大国若烹小鲜”,许多人满嘴喷沫。
接下来的“其鬼不神”,又一个个噤若寒蝉。


我在思考,是不是还应该存在一个新误区......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08:35:00 +0800 CST  
我们前面讲过,春秋末年,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已经进入常态化。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是以“七雄”为格局了。
那么,被兼并的这些邦国,有的是小国(小国寡民一章,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有的则是拥有600年国祚的大国,如唐国、蔡国等等。
老子反对战争,但对于已经兼并的国家,也必须有个治理方案。
于是,老子这样说:“治大国,若亨(享)小鲜”。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0:03:00 +0800 CST  
亨:亨、享,本来是一个字,进献、祭祀的意思。
亨,有时也被通假为“烹”。但亨与烹是两个字。烹,不能通假为亨。于是,有人在亨的下面放了一把火“灬”,变亨为烹。
这一神来之火,烧出了文景之治、大唐盛世、据说还有@大大的治国之策。
这把火,也烧出了一个千古之谜:人们是不会从“烹”再想到了亨(享)。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0:29:00 +0800 CST  
从上下文看,烹小鲜与下文的“其鬼不神”毫无关联。
因此,我们只能将亨(享)字,解回它的本义:祭祀、进献。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0:33:00 +0800 CST  
“小鲜”又是何物?
周朝的祭祀制度: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即牛、羊、豕三牲全备;
诸侯祭祀用少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平民有只用时令果蔬、鱼、鸡之类。这类东西,被被称作“小鲜”。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0:39:00 +0800 CST  
若亨小鲜:
若:若,顺也。若的本意是“顺从”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顺从(服从、遵守)。
【若亨小鲜】,意思就是:让他们(大国国君、贵族)执行平民的祭祀标准,用小鲜祭祀他们的鬼神。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0:49:00 +0800 CST  
治大国,若亨小鲜。
看起来,是一句很不经意的话。实际上,很歹毒。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是当时的头号大事。君王参加祭祀,不仅是祈求鬼神的保佑,也显示自己统治的正统性,也是尊卑、高下的一次再教育。
兼并一个国家,胜利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 是否保留这个国家的宗庙。
灭其国,毁其庙,这是亡国亡族的行为。老子,提出的就是这个主张。
老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周。他深深体悟了没有集权的周天子的困顿和无奈。所以,主张高度集权,是老子的主要观点之一。这一点,被后来法家所继承。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1:00:00 +0800 CST  
教授咋不见动静了?
缅怀一下——他的那只大足!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1:18:00 +0800 CST  
老子,是一个开口道、闭口德 的人。灭人国、毁人庙,总不在道、德之列吧。
但是,老子还是想往道、德上扯。


于是乎,老子开始为自己辩解:【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以道立天下】:(我们尽管灭了他们的国),但是,我们是凭借道义立于天下的(意思是我们站在道义的一边)。
比如,蔡国、唐国都曾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后来,秦国出兵帮助楚国打败了吴国,楚国趁势别掉了蔡国、唐国。

这些,都是老子口中“以道立(于)天下”的理由。
那么,毁人宗庙,亡国之君的祖先得不到祭祀,老子又是如何辩解的呢?


不必解释,看老子的语气:
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欧耶!


标点符号是我乱加的。
老子的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的宗庙被拆毁,那些被祭祀的鬼神貌似不会生气吧,也不会出来伤人吧;他们不出来伤人,我们的君王也不会伤害他们的子孙。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算是一个仁德的交换吧)。


老子从开始“以道立(于)天下”的“道”,讲到了最后 “德交归焉”的“德”,完全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为自己的主张辩解。
尽管这些辩白有些苍白无力。

楼主 碧鸡关老兵  发布于 2017-08-16 13:53:00 +0800 CST  

楼主:碧鸡关老兵

字数:1986

发表时间:2017-08-16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6 17:47:13 +0800 CST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