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逻辑推理,排除五千言注释中的断句错误



模糊不清?逻辑可以帮你让它清晰。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1 08:29:00 +0800 CST  
逻辑,有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分,分别适用于静止和运动对象。
帛甲五千言文字,已是静止不变的对象,但古文没有标点,如何句读就成了一个问题。不过,用形式逻辑的定律,可以排出许多常见的读者断句错误。
形式逻辑三基本定律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具体解释可见相关书籍。现在就举几个具体例子。


1、有名万物之母,唯一合逻辑的断句:有,名万物之母。
许多人受传统注释影响,句读为:有名,万物之母。实际上,名是人类定义的,而人类诞生之前宇宙万物早已存在,所以,有名,不可能成为万物之母。且作者自证:天下之物生于有,所以,有,而不是有名,才是万物之母。


2、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无环境,是需要的,用以观察无之奥妙)。许多句读为: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既是恒无欲,又欲以观其妙。那到底是有欲,还是无欲?能自圆其说吗?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直接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就是古时的否,不、否,古时是一个字。那么上德否德是以有德?既否德,还有德?还是上德?这怎么说呢?!而下德不失德,不失就证明他有下德,可又怎么会是“是以无德”呢?难道下德就不是德了?


4、如此等等


事实证明,只要你懂点逻辑,就不会犯这样初级的断句错误,少走许多弯路。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1 09:07:00 +0800 CST  
太多人没有发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如果不明确不德、有德、无德中的上下德区分,这句话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典型。估计是作者高估了读者的逻辑分辨能力才这样省略写的缘故。
古时,不、否,同一字,不德=否德。既然否德,上德否德又怎么可能有德呢?而下德明摆着不失德,既然没失德,又怎么可能无德呢?毕竟上德下德,那都是德呀!所以,作者用德这一字时,实际上已经暗含着区分了上下德。这才可能避免自相矛盾。
上德否(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
大家看看,这个句子是否必须这样写,才能避免自相矛盾?可惜本吧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棒槌太多,自己看不懂原文隐含内涵,却还要猪八戒倒打一耙!真没办法,管不了,只好让他自生自灭吧!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1 10:47:00 +0800 CST  
所以,作者区分上下德,就是为了区分“以道立天下”的道治与“为政以德”的礼治之治国学说与路线之间的本质不同。上德无为无以为也,当然就是道法自然的具体表现。而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则是周儒攘臂而乃之的人为驱动模式的典型。
因此,五千言开门见山绌儒扬道,去皮取此,充分证实了司马迁的记载: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即道儒互绌!
而正是五千言的这一经典绌儒色彩,导致后儒在独尊儒术之后,利用职权颠倒德上道下的五千言篇结构,促成了道上德下篇结构的道德经的问世!大幅减少和掩盖了五千言的批儒色彩!然后再滥用职权,有选择地保留歪曲原文的注释,比如韩非解老、河上公章句、王弼注老等,同时封杀揭示真相的注解,让它们淹没失传在历史长河之中,最终实现全面绌道的目的。
这原本去儒取道的第一章,理所当然就成了后儒通过注释权而曲解原文的重中之重。通过传世且广为人知并得到官方认可刊印发行的注释文,如韩非王弼等,读者已经看不出本章的批儒色彩了,而是变成了所谓的什么论德。因为注释都是在哪里胡扯什么“德者,得也”等等,“前识者”,前人而识也(王弼),那里还有什么批儒可言?
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传统解注,都是后儒篡改曲解过了的特定注释,与原文意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已经完全失去了参考意义,是批判的对象。要想真正了解五千言,必须全部推倒历史注解,面对原文自己动脑子阅读思考。如此才能真正了解五千言的本来面目。因为帛书存世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还没有被后儒篡改的面目全非,还保留着道学的真实思想。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原文如作者所言:吾言甚易知也,并不难读。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1 11:34:00 +0800 CST  
从本帖回复,不难发现,狗屁不通却自以为是的脑盲实在太多。连基本的白话文都看不懂,还想看古文?还是回炉一下中文基本知识吧。我也没精力管那么多,只能任由自生自灭了。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1 19:07:00 +0800 CST  
只要不把自己置于五千言作者的水平之上,认定自己比他高明,那就就事论事,看原文下结论,而不要自作聪明,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作者头上。附加了种种条件去解释作者本意。或者把某些历史注解强加到作者头上,然后歪曲乱扯。如名可名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事实证明,作者认定:天下之物生于有,从而“有”乃万物之母,却面对原文非得要找种种借口,坚持自己的谬论,认定:有名,万物之母也!这是存心要与作者对着干?还是作者说了不算,你说了算?那你比作者高明,也写一本五千言得了,还在这里乱扯什么?可惜除了狗带嚼子——满嘴胡勒以外,没那本事吧?
韩非、河上公、王弼等之流,不管他们怎么注解,他们总不能比原作者还高明吧?所以,他们的注解谁知道是否动机不纯、用心不良?根本不能作数!要作数,唯有原文!尤其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前、避免被儒家篡改的原文,其它都是扯淡,统统推倒。真相就在这里。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2 08:32:00 +0800 CST  
通行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应当说,后人把“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加入正文,用以对应: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这也不算错,因为后面的上仁义礼,其实就是这句话的具体注解。即: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作者否定上仁义礼的结论: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其实就是对下德礼制治国策的具体否定。故失道三字,则是对下德仁义礼的弊病总结。正是由于失道,才会追求下德以及依次下滑的标准:上仁义礼。因此,作者要大丈夫居道之厚实而不居其华薄,最终结论:故去皮取此,即去儒取道。多么清楚通顺的扬道批儒行文逻辑?怎么通过韩非王弼等人的注解,就变成了什么的论德了呢?且无为无以为也的道法自然之上德,竟然变成了什么“德者,得也,得身也”的胡说八道!如果说这不是后儒的故意歪曲与误导,有人信吗?韩非王弼竟然看不懂那么浅显易懂直白的原文!就那么蠢吗?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2 08:54:00 +0800 CST  
过度理解,这是五千言注解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过犹不及,结果与理解不了殊途同归,都是错误。
比如王本62章,帛甲是: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舆?!
故为天下贵。
这本来是说为道的好处和用处的一段,属于道的应用范畴。原文浅白易懂:
道者,万物之注也。*道这个东西,乃是万物奥秘的注解。*
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能人的宝贝,笨人的保险保障。*
美言可以市,*好听的话可以换钱。*
尊行可以贺人,*恭敬的作为可以恭贺他人。*
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可有人不善于这一套,那就应当被抛弃吗?*
故:……*外面再热闹,*这些笨人仍坐在那里进补为道之学。*
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有求就有得(求以得有),有错就能改(罪以免舆)吗!
因此,道为天下贵!
可惜,许多人想多了,竟然断句成了: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注,输入,注,将液体从小孔灌入,恰恰是道“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的行为范式,道的作用存在于万物之中。善,人性善良的一面。宝,人的宝贝。不善,人性丑恶的一面。所保,人不想放弃,难以净化。人性中的善良啊,是人最珍贵的品质,人性中的丑恶啊,是人不愿放弃的东西,不管善与不善,都有用武之地。等等。
整个一个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万物之注也,竟然成了注入液体!道给万物注入液体?逻辑上可能吗?不善,人之所保也!不善,是人类的保护对象吗?如此逻辑不通的话竟然还能写出来,可见脑洞之大。这就充分证明,有点儿逻辑常识是多么重要了——如此想太多了而过犹不及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楼主 消毒疫情  发布于 2020-10-13 08:02:00 +0800 CST  

楼主:消毒疫情

字数:3264

发表时间:2020-10-11 16: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8 17:10:35 +0800 CST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