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释义

《心经》为大乘核心经典,主要阐述空性和般若的义理。大乘的思想,目标在于破执扫相,破除凡夫和小乘的我执、法执。 近日在本吧发现诸多吧友解《心经》,存在较多的争议,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且相互指摘,自赞毁他,贡高我慢,实在有违《心经》之本。 这样去读经,徒增错误知见烦恼。

开这个贴来聊《心经》,非本人所愿。因为个人觉得用白话文直译心经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无论你解得多么精准,都无法还原其完整的义理。因为每一个词汇,对应在佛学之中都甚深微妙,一词多解。而译出来,就赋予了它直白的定义,离空性更远了。

道家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心经》译本的原文,就像是四面墙加门窗、立柱与横梁,里面是空的,你才有房屋的作用。你要用你自己的东西把它给装满了,其实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但是,同时我们要明白,墙、门窗、立柱与横梁这个不能空,每一件都有它的来源、使用规则和用途,你不能给它全换了或全拆了。所以,本人在之前的辩论中,尽量还原《心经》各个词汇在佛学中的释义,而不去给它全盘直译。只有懂得这些词汇的本义和用意,再自己连贯起来,去推论,这样才能更接近原义,也能起到头脑思维训练的作用。
但是避开“直译”,又落了一些吧友尽情攻击的口实,认为是“不懂翻译”,“只会像读语文课本一样去考究”,是“狡辩”、“骗子”。因此,机缘到了,就来说几句吧,以免反让他们徒增“我慢”。

本人经常提到,讨论一个问题,要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 你玩贴吧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思维训练、头脑风暴? 是为了探究更客观、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其他人有智慧、比其他人厉害? 从讨论几句就开始对人不对事的指责、讽刺、谩骂....等等这些语言行为来看,很多吧友们的实际目的是后者。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维护的是自己的“智慧”形象,而非结论本身吧。这也是最痴愚的表现。 当然,本人写这帖也许也不能摆脱这个嫌疑,共勉。

在贴吧里,本人和你们一样,都只是一个符号。无论这个符号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认同,都只能是一种无聊的满足,不增半点实际的东西。无论这个符号给自己吸引多大的仇恨和辱骂,也不减半分实际的东西。 我们拿这个符号,是来求知的,来求证和完善理论的,所有的宠、辱都当体即空,都不过是自己六识和第七识意淫的完意儿。

说了这么多废话,并不代表本人接下来要放大招了。
本人不是什么和尚,只是个俗家弟子,既没出家,也没受戒。企业管理是我的日常,佛、儒、道只是工作之余的消遣。虽然花的时间也不少,但毕竟认知还是太有局限性,不一定对。只是把我所理解的东西,分享出来而已。希望能有理有据的进行探讨。

如果要比输赢,那算你赢吧。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29:00 +0800 CST  
【怎样解《心经》最接近胜义谛?】

禅师之间交流佛法,互相探明对方的深浅,通常会以打机锋的方式,一招就知道你的层次。
这里分享一下关于解《心经》打机锋的案例。

百回本《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
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
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巴!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
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
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西游记》虽只是一本小说,但很多方面是合道的,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心经的核心是什么? 是空性。 它的本义是离文字相的。
如果你问其中的解释,人家不答,或者明明未答,却说已答。那你就不必追问,甚至嘲讽了,你越去追问和嘲讽,就越符合呆子不懂装懂的那句怼:“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当你明白之后,可能要自嘲了。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29:00 +0800 CST  
【《心经》的来源、结构与版本】
一般来说,佛经的结构通常有这几部分: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是介绍讲经前的铺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正宗分是讲义理,也就是主要内容
流通分是讲结论,听众闻法之后皆大欢喜,如何如何。或者引出偈颂进行总结。

心经历史上大概有11种译本。
最重要的译本是七个。
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的译本,是略本,也就是简化了,基本只保留了正宗分的部分。
而法月等另外5种译本,是广本,也就是基本保留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部分。

玄奘译本,因为字数少,里面的介绍不太清楚,就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如果有争议的部分,对照广本去看,结论就清晰了。

有人说《心经》是《金刚经》的缩略版,《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缩略版。这也不完全对。 《心经》的来源和《金刚经》一样,都是来源于《大般若经》,但是取自不同章节的对话缩略。 《心经》是取观自在菩萨和舍利弗(舍利子)的对话章节。 《金刚经》是取佛陀和须菩提(善现)的对话章节。只是义理是相通的。


玄奘译本《大般若经》共600卷,若对玄奘《心经》内容有争议,查广本心经无法解决,也可以直接查大般若经对照。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29:00 +0800 CST  
【什么是“观自在菩萨”】

这个问题,是为了回应吧友所设的一种结论:“观自在菩萨,这句话,不是说另有一个叫”观自在菩萨“,而是说:观那个自身就自在的那个菩萨;也就是观自己的那个菩萨。菩萨,并不是观世音菩萨那样的有形之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多的简译,就是觉悟。这句话,也就是观自己的那个觉悟。”

回复这个问题,也是开本贴的直接目的。

本人的观点相反,就是: 观自在菩萨 是指一个名叫“观自在”的菩萨(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菩萨)。同时, “观自在菩萨”这个对人的称呼也有表法的成分,有其特别的释义。


“观自在”是人名的依据:

广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广本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其他三个广本也大同小异,就不全贴出来了。
--------------------------
总的来说,所有的译师都指向:在听法的大众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叫观自在(观世音)。因此,这是特指人名无疑了。

但是,这个名字也有他的深义。
以前钱文忠解释这两名称,说“观世音”是梵文 Avalokiteśvara 的音译。观自在是意译。 取“观自在”和“观音”都是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
而百科中:《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这个我没有考证,好像历史上也没有定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
观自在这个名字指代什么意思?这个可以自由发挥,但不可否认其为人名的事实。


拆开来解,其实也很简单,“观自在”就是观照自性自在。这个观,不是用眼睛去看,也不是用意识去思考,而是通过打坐修止观,超脱六识之外,以般若智慧,在大定境中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观自在 = 观照自性自在 = 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而整部心经都是围绕观自在菩萨其人,在达到“观自在”这一境界而向舍利弗说法的内容。
这就是玄奘一语双关的玄机。


具体而言,什么是观自在的境界?
就是发现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圆满佛性,也就是观到真如本体,如来法身。“何其自性? 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空性。

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自我,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和合而生,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一切事物、现象,皆依因缘生灭,实无自性实体。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30:00 +0800 CST  
【如何理解“空”】

空性这个东西很难解释,很多朋友总是会把它理解成:没有、不存在。而且永远都转不过这个弯。他们会说,明明是有的东西,实实在在,为什么佛家说是空?

这个问题,我感觉我只有举佛家常用的例来说明了。不过举例也是容易被理解错,没有办法,言语道断。

例如,我们把绳子、衣服比作相,把麻比作性。 在一个黑暗的环境里,我们把绳子看成了蛇,把衣服看成人,产生恐惧、喜爱。
绳子或衣服是依麻而编织成的,不是本来固有的。绳子本身并没有一个称为“绳子”的自性,它只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产生执著,把麻的这种编织结构称为绳子,把麻的另一种编织结构状态称为衣服。而蛇也是调取我们意识中的影象所生成的。
所以不管我们看成绳子还是衣服,这些色相,都是虚妄的,都不是它的本来自性;不管我们想象成蛇还是绳子以及什么其他的,也都是虚妄的;产生的喜欢、恐惧等种种感受也都是虚妄的,都是离不开我们识的分别。而脱离了色、受、想、行、识之外,那一不可描述、没有实体、却又永恒不变的状态,(上一例子中的麻的假设),就是自性,也是空性。空性不是不存在,绳子或衣服都还在,只是你知道它只是假名安立而已。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32:00 +0800 CST  
菩萨也不是直接译为“觉悟”。

菩提:道、觉 这里还不是指证得无上菩提,而是求道或求觉悟
萨埵:有情、众生
摩诃:大 。这个“大”也有包含通“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之意。
菩萨:即菩提萨埵。 在这里“菩萨”是“菩萨摩诃萨”的简称,也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意指发愿行求道果之大众生,或发愿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的大修行者。
行: 修行 这里指修三昧(一种禅定)
般若:是佛家所称的智慧,但用世俗的“智慧”一词不能完整表达其义,故用音译。
深般若:即不共般若。 也就是大乘所特有的般若智慧。 浅般若即二乘之般若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大乘六度法门之一。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共六波罗蜜多。
时:时候
照见:通过观想中观照到,证到
五蕴:色、受、想、行、识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35:00 +0800 CST  
【直译】
第一句,其实就是交待一下讲法的因由,用直译总结一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位名叫观自在的发愿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的大修行者,在入禅定修观,用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进行观照,发现色受想行识皆为空性,色从四大假合而有,从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从而所有的痛苦、忧患、灾难、生死烦恼,了知其为妄念而生,当下得以度脱。

第二句“舍利子,...........”之后,才是观自在菩萨出定后向舍利弗说法的内容: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里,看到上面空性的例子,大概也能了解一点了。


太啰嗦了,懒得码字,也懒得检查错别字了,先不说了。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3 21:39:00 +0800 CST  
【“舍利子”是什么?】
在前几个帖子里,对这个名称有大量的争议,主要围绕两种说法:
1、舍利子 是指佛或高僧火化后的遗骨。
2、舍利子不是特指舍利弗,而是指对所有人的称呼。

这里我再重复一下。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持戒多闻, 敏捷智慧, 善解佛法, 被称为“智慧第一”。 梵名S/a^riputra ,巴利名Sa^riputta 。
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鹙鹭,乃命名为舍利 (s/a^ri); 故舍利弗又称为舍利子,即舍利之子。

在有些《心经》广本中,序分出现舍利弗,而正宗分用的是舍利子,有些吧友坚固地认为,这两个名称同时出现,故舍利子一定不等于舍利弗。 其实,这只是因为译师在观自在菩萨的对话中,把称呼与述事时的名字进行了区别,相当于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更亲切的称呼。


参考《心经》法月本(其他版本都类似):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
----------------

总之,在这里,舍利子是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的称呼。 观自在菩萨在入禅定中证到五蕴皆空后,借点名与舍利弗对话,而向大众说法。


那么舍利子这个人名本身有无内在涵义?
当然有。至少有几点:

1、舍利子(舍利弗)是修小乘的。而大乘般若思想主要是大乘破小乘的空执。观自在菩萨是代表大乘向小乘人说法。
2、舍利子(舍利弗)是小乘人中智慧第一(浅般若)。代表非智慧之人不能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度。
3、舍利子 又称坚固子,指代的是道德智慧坚固。所谓的高僧大德烧出的遗骨称为舍利子,也是表明道德智慧坚固,才能烧出舍利子(此处不论真假)。 但在《心经》这里,有将舍利弗代表道德智慧坚固者之意,不是直接指遗骨,很明显,遗骨是不能对话,更不能合掌恭敬的。
4、舍利子 指代所有的佛法。所有的佛法利益众生,都可以当成是佛的全身舍利,《金刚经》言: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六祖对此的注解:所在之处。如有人即说是经。若念念常行无念。心无所得心。不作能所心说。若能远离诸心。常依无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
5、舍利 舍弃自己对利益的贪执,即放下;
6、舍利 施舍利益,布施一切众生,即布施;

.......等等,这就叫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只是在《心经》这里,主要讲到的不是六度之布施,而是般若。所以,5、6点,不太贴合主题。 但不管怎么解,都只是引申义,不能否认“舍利子”为人名的本义。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4 10:13:00 +0800 CST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可以指有形的物质。也是指事物的相。
空,事物依因缘而起的本质,也就是事物的性。
色与空,是二边见。在这里是讲色空不二之理,离二边,而证中道,也就是大乘的“不二法门”。
很多人认为,不异 = 即是。故:色不异空 = 空不异色 = 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
四句讲的是同一句话,只是为了文辞优美而用排比句重复阐述。

但其实,这四句是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它对应了佛家修行四种境界,次第而分。

色:执著于色,这是凡夫境界。
不异空:这是从凡夫境界证到小乘的空。小乘证到一切色法都是空性,都无常无我,所以对什么都无所谓了,生也好、死也好,有也好,无也好,当个自了汉,落入顽空境界。
空不异色:这是大乘菩萨境界,破小乘的顽空。虽然证到一切皆空,自己解脱生死烦恼,但是仍然要发愿利用世间法和佛法度一切众生一起解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从菩萨境界到佛境界,真正契入中道。 菩萨境界,还有我能、我所,执有一个能度众生的我,和一个所度的众生。而佛境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三轮体空的。完全的脱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灭度一切众生,而无众生得灭度。不住于度众生而自然生起度众生之心行。也就是《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楼主 time某路人  发布于 2019-08-04 10:14:00 +0800 CST  

楼主:time某路人

字数:6155

发表时间:2019-08-04 05: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9 10:20:37 +0800 CST

评论数:9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