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故事-什刹海

小时候条件没这么好。我很庆幸的是跟很多老人一样。冰车儿都是自己个儿家做的。我姥爷手比较巧,经常给我做一个。前面扽根儿绳子,我们家老爷子边滑边拉。住这么些年我滑冰技术没练好,能滑水平很差!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16:41:00 +0800 CST  
我经常在后海滑冰车,因为我感觉没什么区别!除非穿上冰鞋到前海练练,踉踉跄跄的,没练好确实没成就感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16:46:00 +0800 CST  
可是看别人滑可是有高手儿。背着个手(滑牛掰的都爱背着手)来回来去的。正着滑倒着滑,滑快了到漂亮姑娘面前一个急刹铲起冰渣儿还挺帅…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16:50:00 +0800 CST  
离开前海前跟银锭桥一样,再说部电影儿!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第一部就是在荷花市场里一个馆子里拍的。当时葛大爷与舒淇见面的时候的场景,后来找个一个爱炒股的女的也是在这里取景。北京的导演都爱把比较好的地方展现给观众看。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0:55:00 +0800 CST  
暂时离开什刹海河边儿,说说钟鼓楼,有部电视剧就叫钟鼓楼。我大姨以前就住鼓楼边儿上的杂院儿里,我经常去玩儿。钟鼓楼从那儿说起好呢?它的作用就不说了,鼓楼敲鼓钟楼敲钟(这不废话么),都是按点儿报时的。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1:09:00 +0800 CST  
钟鼓楼是北京城(明北京城)建城开始修建的,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钟鼓楼在北京城的中轴线最北端。老祖宗设计北京城的时候是按照中轴线开始修建的,所以钟鼓楼是中轴线北端的标志。特别补充一下,元也是有鼓楼的,元朝的首都(元大都)被基本毁了所以只留下了一个地名儿叫旧鼓楼大街,北京城基本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向南移的。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1:42:00 +0800 CST  
说到中轴线和北京城建城我觉得有必要提几句最基本的历史常识。
最早的中轴线是以太和殿为中心分别向北向南修建的。当时建城的时候还没有北京城的外城,明成祖朱棣修建的北京城只有内城,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四九城。而外城是他的后代嘉靖皇帝在位时候修的。曾经有一个版本是要将外城完全包围内城而建,由于费用问题最后只修了后来的外城。内外城的中心最后就构成了北京城的中轴线。下面介绍下历史上的中轴线上都有那些著名建筑物。由北开始钟鼓楼(健在)-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1954年被拆)-地安门内大街-景山寿皇殿、万春亭(健在)-故宫神武门(健在)-故宫保和殿、太和殿(健在)-天安门(健在)-大明门(1959年被拆)-正阳门(修缮后健在)-前门箭楼(健在)-前门大街-永定门内大街(原街改为公园,两侧为永定门内大街)-永定门(1957年被拆,2004年重建但样貌全无)
整个中轴线全长约8公里。我觉得这是咱北京城的重要标志,这条线见证了600年的演变。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2:06:00 +0800 CST  
补一张图片:中轴线上的北京城。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2:08:00 +0800 CST  
钟鼓楼我小时候就老上去。买通看门儿大妈随便往上跑。楼梯很长很陡!早先我上去的时候上面只有破鼓,别小看内可是文物。现在这个文物被罩起来当展品,又添加了俩新鼓。至于钟楼,楼上的一位大哥介绍了好多。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2 22:19:00 +0800 CST  
对不住各位了,昨天特么睡着了。今天继续,@阿俊bj更新了好多鼓楼老照片儿非常有时代感。每个时代都有北京人自己的时代特色在里面,我这个晚辈也在学习当中。现在的鼓楼成为了旅游景点儿,它夹杂在什刹海和南锣鼓巷时间,旅游参观的人不是很多,可能全国好多地方都有鼓楼对这类东西不感兴趣。到了鼓楼就不在往东走了,因为本身就到东城地界儿了。下面说说我小时候的鼓楼,上面大神配图了。我就打字儿好了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09:36:00 +0800 CST  
小时候的鼓楼有什么呢?先从吃的说起来吧!大概80年代末90年代初,鼓楼西侧开了一家儿包子铺。每天发面每天蒸,当年可不像现在似的发酵粉和完醒上一会儿齐活了就,需要面起子发酵的,要不然半天都不行。话说家家儿蒸馒头包子隔几天就蒸一回留下来一块儿面起子下次接着用,自己发面觉得更香单时间不好掌握,发过了吧皮儿蒸出来就黄了,说多了说多了。这家儿包子铺就包三种馅儿。猪肉韭菜、猪肉茴香、猪肉大葱。然后就是熬棒什儿粥,卖各个儿家腌的咸菜疙瘩。就这么几样儿买的人巨多啊!关键真香啊,我都给自己说饿了……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0:07:00 +0800 CST  
然后就是钟鼓楼之间的大棚。里面各种小吃,最喜欢是爆肚儿、卤煮和炒肝儿,我小时候不好好吃饭,干儿瘦,但我炒肝儿包子能一人吃小两屉,炒肝儿一大碗。(内时候炒肝儿可没那么多淀粉没这么浆糊儿…)楼上有配图,电影当年在内大棚里拍的。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0:38:00 +0800 CST  
至于什么要想吃炒肝儿鼓楼一拐弯儿之类的听听就完了,姚记现在做的也针对大众旅游团了的套路人。到不致于特别次,但感觉达到不了个人对炒肝儿的要求。说完吃的说说玩儿的,80后游戏机迷们回忆一下儿了。首先是90年代初期鼓楼下最早开了一家儿镚儿厅。同学们没事儿就往哪儿跑,尤其礼拜二下午学校不上课,电视台还检修没节目。那镚儿厅人满为患,高中、初中、小学全有,小小的屋子里传来街霸与侍魂等游戏声音,有钱的就掏出来玩几把,没钱的在边上看热闹。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07:00 +0800 CST  
那时候这孩子也聪明加淘气,聪明没用到正地方的就为了钱开始截低年级的钱,我到没在鼓楼被劫过,冬天在冰上被劫过一次。当时太小,上初中的劫我一小学二年级的,还拿刀比划,特别**。还有就是不劫钱把小机灵用到游戏机上,你说这孩子怎么试出来的,特么用铜钱儿栓上根鱼线,让线挂机器上无限玩儿。。。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14:00 +0800 CST  
说到红白机(任天堂、小霸王)这类游戏机很多人都不陌生,有的家大人就爱玩,坦克大战玩儿的就巨上瘾。自从小日本子把游戏机带入中国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世嘉、超任(超级任天堂)、gameboy、土星、ps、n64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鼓楼的路口到地安门百货商场路东全是卖游戏机的。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20:00 +0800 CST  
这些卖游戏机的店铺现在还有,当年他们可是引领了一段北京孩子玩游戏机的潮流,尤其推出换卡的那个年代,一波儿接着一波儿的孩子把零花钱交给了这里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22:00 +0800 CST  
说完了王府、介绍了西海、后海、前海,又说了钟鼓楼。什刹海周围主要标志基本都说了,说的好和不好的请老人儿前辈们补充指点。这里拜谢了。走出这些我想说说胡同里的生活,什刹海胡同里的生活。欢迎街坊们多多补充。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32:00 +0800 CST  
薛微自私一点儿先从自己长大的胡同开始,鸦儿胡同。上张图,居然现在介绍还有朝鲜文……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44:00 +0800 CST  
在这个胡同里生活想起好多好多事,忘记不了放了学书包当门柱儿一群孩子踢球的场景,忘不了丢沙包儿、摔泥巴、弹球儿、拍洋画儿、摔砸炮儿等等的画面。嬉笑打闹跑来跑去就听我们的了,尤其我们胡同里还有广化寺,我们就在人大门儿外影壁墙前踢球。。。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5:58:00 +0800 CST  
广化寺是一个挺小的寺院,香火也没大寺院那么旺。但是人家可是有年头儿了,听老人儿说早年间广化寺门前影壁墙后没什么其他建筑物,筒子楼和平房都后改的,占的都是人广化寺的地。每年寺院都有活动,有发粥和放生,最好玩儿的就是放生了。我们发小儿每年都盼着,寺院里的和尚们抬着十几个红色大盆装满了大鱼小鱼小虾米就往河里倒。我们就拿抄子捡现成儿的,有那么几年和尚们发现不对劲了,突然有一年他们租了两条船划到河中间放生…学聪明了……

楼主 那兹sunny  发布于 2017-08-03 16:10:00 +0800 CST  

楼主:那兹sunny

字数:10050

发表时间:2017-07-31 08: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31 15:39:30 +0800 CST

评论数:59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