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五月初一,北京将启动端午模式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48:00 +0800 CST  
端午节的话题年年离不开粽子、龙舟、屈原这几个老套路,所以这回端午节,咱就别再聊粽子了,聊点别的。聊什么呢?先聊聊捆粽子那绳子。
捆粽子的绳子眼下分两大流派。超市、商店里卖的多数都是拿棉线捆,传统点的饭馆,还有咱们老百姓家里,还是习惯用那种干草绳子捆。捆粽子那干草绳子可不是马路边上随便薅把什么草晒干了就能用,它是专门有那么种植物的叶子,北京管这种东西叫马莲。
马莲的学名叫马兰,这个马兰可不是春天南方人吃的那个马兰头。马兰全国都有,北方最常见,尤其是西北那边的荒滩戈壁上。前些日子不是有个电视剧挺火的吗?名字叫《有个地方叫马兰》,马兰这个地方得名就是因为当地到处都生长着马兰。
马兰的叶子挺长,深绿色的,长得像大号的韭菜,所以北京人也管马兰叫韭菜莲。马兰每年阴历四月到六月,就是端午节这个时间段,开花,开小蓝花,也挺好看。现在30大几岁往上的人小时候,小姑娘都流行跳猴皮筋,一边跳,嘴里一边还有这么套词: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0:00 +0800 CST  

马兰,又叫韭菜莲,现在还有很多人种它当花看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1: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3:00 +0800 CST  
马兰的叶子特有韧性,晒干了就是咱们刚才说的,捆粽子用的这个马莲。马莲除了捆粽子,过去北京卖肉也有用这个的。您去猪肉杠子、羊肉床子买肉,那么一块肉切下来,有拿干荷叶包着的,也有拿马莲捆的,提搂着就能走。眼下南方有些地方炖肉,也有拿马莲捆的,为的是吸油,再就是借个清香味儿。
马莲除了当绳子捆东西,好像还真没什么大用,最多也就是种在花盆里当花看。传统相声《君臣斗》里有这么一回,说的是乾隆为了省两万两银子,把赐给刘墉那“罗锅”俩字收回去,想方设法给刘墉出难题。其中有个桥段就是乾隆指着种在桶里的马莲故意问这花叫什么名。刘罗锅一想,我不能说马莲呀,说马莲忒俗,皇上逮这么个茬儿,罗锅俩字收回去,两万两银子也没了。灵机一动,就说:“万岁,此乃一桶万年青。”
“何为一桶万年青?”
“我主大清江山,一统万年。这就叫一桶(统)万年青(清)。”
嗬!乾隆听这话特别高兴,嗯,江山一统,万年长青,好! (罗锅俩字没去了,把朝珠还赏给刘墉了。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4:00 +0800 CST  

马莲晒干了,就是捆粽子的绳子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5:00 +0800 CST  
乾隆这人跟端午节渊源还真挺深。现在咱们端午放假就1天,然后再倒班借个礼拜,凑够3天。早年间,端午节最起码得放5天假,从五月初一热闹到五月初五,初六再上班。
这个规矩最早就是乾隆皇帝专门下旨定的,现在您去查,甭管是《清实录》,还是清宫档案,都还能查到这个圣旨。这个圣旨不光规定了端午节放5天假,还规定了放假的时候老百姓得吃粽子,粽子具体要包成什么形状,包多少个,规定了大伙过节得挂香包……反正就是端午节那堆乱七八糟的事呗。按现在的话来说,乾隆最早给中国人制定了过端午节的国家标准。
清朝端午节说是放5天,可那会闲人多呀,尤其这个八旗子弟,干拿钱粮,不上班,成天闲得没事,就剩下琢磨怎么玩了。当时有人过这个端午节,一直拖拖拉拉能拖到阴历五月十三。那天是关老爷的生日,关帝庙得做法事,给关老爷献关王刀,也算个节。所以清朝的这个端午假从五月初一开始放,中间连着个夏至节,再到关老爷过生日,前后得热闹小半个月。
说是小半个月,实际上,过去这端午节还有个序曲,一般从阴历四月中旬就开始了。跟现在过年一样,虽说国家规定除夕到初六放假7天,可是好多人打从腊八开始,他就已经启动过年模式了。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5:00 +0800 CST  

西山脚下的村子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6:00 +0800 CST  
粽子儿包,江米藕呵!……鲜樱桃来,大桑葚儿哎!
起码说50年以前吧。每年阴历四月中旬,从立夏到小满这两个节气之间,北京的胡同能听见这两种吆喝声了,大伙就知道该过端午节啦。
现在的粽子,北方爱吃甜口,南方喜欢咸口,北方爱吃素的,南方呢,猪肉、鲍鱼、鸭蛋黄,都敢往里头招呼,可不管怎么花样翻新,主流的基调肯定都是江米。
老北京不一样,本地不产江米,所以贵,江米粽子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大户人家也不自己包,是去南货店买。那时候南货店卖的粽子特别小,讲究的是个精致漂亮,里头就是纯江米的,连枣都不放。主顾买回去,剥开了,沾着白糖吃。
真正在街上吆喝着卖的粽子差不多没有江米的,都是北方产的大黄米,就是古代说的黍。鸡黍之交,这个大伙应该都知道。
大黄米也有点粘性,也可以包粽子。卖这种粽子的一般都是京郊农民,趁着麦收前不忙,进城赚几个活钱儿。农民都朴实,包的黄米粽子也大,一个少说得有二三两,还带枣,大小伙子吃俩就能解饱。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7: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8:00 +0800 CST  
老北京吃粽子都是凉着吃。黄米粽子包出来,得搁在那放一晚上,吃起来口感更劲道。粽子做好第二天,农民推着独轮小车进城卖粽子。卖粽子都是在独轮车上放个笸箩,笸箩里还得垫个草垫子,粽子码在垫子上,得码出造型来。车把上吊个罐子,里头装着井拔凉的凉水。农民推着车边走边吆喝,停下喘气儿的时候,就往粽子上浇凉水,为的是吃起来更冰凉爽口。
过去卖粽子的,捎带手,还都卖点江米藕。现在吃藕讲究吃江西、湖北、湖南的藕,过去北京本身就产藕,以什刹海、故宫筒子河、东直门外护城河这3个地方最为有名。整根的藕,灌上江米,跟粽子一锅蒸熟了,切大厚片沾白糖吃,讲究点的还可以沾玫瑰卤、桂花卤。这也是老北京人五月节必吃的美食。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8:00 +0800 CST  


故宫筒子河曾经也是北京有名的莲藕产地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5:59:00 +0800 CST  

100年前的北京小孩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0:00 +0800 CST  
说到这,大伙可能得问了,北京人过端午节,门上为什么贴张天师、钟馗的符?
老北京人管阴历五月叫毒月,认为是全年毒气最重的那么个月份,所以得门上得贴这些东西辟邪。阴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正日子那天,还是毒月里毒气最重的一天。北京过去有这么个讲究,五月初四那天得提前从井里打水,把家里的水缸都灌满了。初五那天就不能再打水了,因为那天的井水有毒。
提前打了井水,门上也贴了符,老北京人还觉得不保险。那怎么办呢?就得躲出去。这在历史上有个专门的说法叫熙游避毒。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1: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1:00 +0800 CST  
熙游避毒,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全家老少出去旅游、旅游,跟现在五一黄金周那意思差不多。老北京熙游避毒有两个最热门的去处,城里是天坛。去天坛的多数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全家集体出动到那去,女眷树底下找块荫凉,铺上布,坐在那喝茶、吃点心,聊闲天。男的呢?互相赛马,比谁的马好,看谁的马跑得快。跟现在半夜大马路上飙车一个意思。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2: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2:00 +0800 CST  
普通老百姓,买不不起马,不愿意凑这个热闹,就可以带着家里人,出西直门,到高粱河边上散散心。
高粱河这地方马上在全中国知名度好像还挺高,据说是因为有两篇明朝人写的东西收进了中学语文课本。一篇是袁宏道的《游高梁桥记》,还有一篇是袁中道的《游西山十记之记一》。这俩人是亲哥俩,湖北公安人,再加上个袁宗道,并称公安三袁。
高梁河上有座高梁桥,《游西山十记之记一》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这座桥眼下还在,直到90年代末,上头还能走汽车。现在是给保护起来,不让走了。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3: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3:00 +0800 CST  


楼主 香饵老兵  发布于 2019-06-02 16:04:00 +0800 CST  

楼主:香饵老兵

字数:70

发表时间:2019-06-02 23:4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1 09:16:47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