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谈谈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篇七十三


海棠花的一死,一复活情节,确实影射了大唐覆灭特征,将此特征引用到小说故事情节中来。对于书中所表达的便是海棠花死隐喻明朝的灭亡,海棠花复活隐喻清朝的统一。死的时候宝玉提到了晴雯,说明明朝灭亡跟晴雯息息相关。复活的时候同时丢失了玉石,这就是大顺国的分水岭,由盛及衰。


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表面上这三首是表达黛玉对宝玉的情,更深的含义应该是写作者对此情节相关三个人的情,宝玉、黛玉、晴雯,第一首给晴雯的情,第二首给黛玉的情,第三首给假宝玉的情。我只能说这么多了,留给读者细细体会。


贾雨村可以参考一下张四知,朱由检的老师,历史评价一代庸才。苟且在位几载(1639.5-1642.6),始被劾去,后降于清,顺冶三年(1646年),张四知为清王朝服务三年,就被弹劾砍头。朱由检的其他老师好像都没活过1640年。


坠儿可参考一下贺人龙,罪儿。1640年贺人龙因不满战功赏赐,而不从调遣,避开与义军作战,自保实力,致使襄城城破,总督傅宗龙和总督汪乔年被义军所杀。崇祯大怒,密令陕西总督孙传庭斩杀贺人龙。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9:00 +0800 CST  
篇七十四


北京昌平区关沟,是南口镇到八达岭之间的20公里长的峡谷,长20公里,关沟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与蒙古草原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历史上自京师至塞外蒙古草原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是明代北京防卫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关沟一带有居庸关、云台、詹天佑墓、南口城、八达岭关城等。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地陷”可以联系到这条峡谷,“阊门”联系到昌平,强调了门字,表达是关内与关外的重要通道,“姑苏”这可能也是一种误导性遮掩,其实不在扬州,就如同写甄家在江南南京城一样反着说,关沟也不在“东南”而在西北。说是富贵风流之地,可以从这地区的信息中解释,“元、明、清三代居庸关沟是隆镇卫、隆庆卫、延庆卫卫治所在。达官贵人,商贾行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当地人以开店、放脚、小本经营、采石为业”。“葫芦庙”,这这地区有众多的庙宇,关帝庙、观音阁、石佛洞石佛寺、表忠祠、弥勒庵、婆婆庵、西姑庵、魁星阁、荫凉庵、石阁云台,“葫芦庙”也可能是指胡虏人的庙。


给出的这些信息只是做个参考,没有确切的实证证明作者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是作者的想法,那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角色可以联系到这样两个人,侯恂和侯方域。天启年间因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父子三人曾遭罢官。崇祯元年(1628)再次启用任河南道御史。次年任太仆少卿。崇祯三年(1630)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崇祯六年(1633)任户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开封后,以按兵不救之罪遭陷害入狱。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谢绝任官,归家隐居。任上为官清廉,不附会权奸,屡遭陷害,两次入狱,仕途坎坷。有一年侯恂和尤世威巡边时,在黄花镇遇火灾。火箭火炮,全部爆炸了。侯恂受了重伤,在床上躺很久不能起来,请求罢官。崇祯皇帝说:“边境戒严,昌镇亟须饬备。”命令他休息治疗,不得引咎辞职。1643年侯恂再次被逮下狱,1644年
明朝灭亡,侯恂被农民军从狱中救出。侯恂匿居于南京,后又避难到了徽州,1646年侯恂自江南回到商丘故里后,在商丘古城南十里建造了“侯府南园”,卒于1659年。


侯方域,侯恂之子,明末“四公子”之一。明朝灭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晚年失悔此举,1655年1月37岁的侯方域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描写的就是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侧面反映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背景。《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


如果能找到朱由检继位之前是从昌平区进京城的信息,那这种依据就更有利。


贾雨村作的诗句中“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里一轮高高在上的月亮,指的就是刚刚继位的崇祯帝。黛玉那句“莫怨东风当自嗟”,意思就是莫怨清朝夺了明朝的江山,或者莫怨吴三桂(薛宝钗),当自悔思过。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是探春的花名签,“碧桃”指???,“露种”指???,天上对应的另一对就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红杏”指待书这个郑成功,日边倚云栽,离去。“芙蓉”指晴雯这个孙传庭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这些个人物不敌大清或没等到接触大清,只能怨荣耀之花未开。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09:00 +0800 CST  
篇七十五


关于人物的年龄,小说中人物都不是实际年龄,是以第一主角贾宝玉的年龄为准的,就是起义当年为出生,其他角色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准,除了个别几个有重大事件为基础的,所以大多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年龄,而且因为情节有穿插,所以不可能匹配的精准。就拿钱谦益和柳如是而言,他们两相差二十多岁,李纨二十几岁时,柳如是自然是个几岁的孩子,这跟凤姐和巧姐的组合是同类特征。


假宝玉和芳官、四儿、平儿、宝琴、岫烟等好几个出生日期一样,可能就是说李自成跟他们几个是同时结伴起义的,所以很亲密,资格很老,助长他们中的一些人骄横跋扈,遭到了驱除或判刑,小说故事也就表现在王夫人将他们撵出去。或者有些是同一天入朝为官又或同一天开始奉旨剿匪等等几种情况,暂时没心思去细想细查。


黛玉和宝玉互诉心事那回,宝玉说“你放心,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男女情我就不说了,只说说李自成的状况,作者的意思是:只有等你朱由检把国家搞好了,农民起义的病根才能治好,不然我李自成直要找你朱由检算账。当然我只是解说含义,作者是带着情的,而且是很深很深的情,令人无以名状的感动,历史的所谓真实似乎都被击的粉粉碎。黛玉病情严重,又吐血又虚弱,象征着国家病入膏肓。接着袭人来了听他胡言乱语,心想:将来难免不才之事。现在知道人物原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怕李自成做出杀父弑君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来,李自成自然没杀朱由检,但确实逼死了他。


还有其他语句诸如“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等等,都是差不多的含义,只是表达更丰富多味。


贾赦贾政在小说中跟黛玉连面都没见过,更别说对话了,作者自然是不好让他们见面,不然以黛玉皇帝的身份该对他们行什么礼节呢!至于王夫人那是没办法,都是后院中人,但也只是在刚进府的时候对过话,勉强应付了一下。实在想不出王夫人能配上什么历史角色,只能暂时认为是虚构出来的,代表朱由检和李自成行使内部权力,贾政代表朱由检和李自成行使外部权力。而贾赦这个角色是早该被李自成杀死的福王朱常洵,作者暂且放他一马所以说假赦,是个死胖子,相当淫秽的历史人物。


“薄命司”,意思应该是册子里都是福浅、没有善始善终之人,没有好的命运之人,跟命长命短没有太大关系。


解释一下四大家族的口头禅,“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其实不假,是历史的存在,后半句足显富贵之极,形容皇家很合适,汉白玉砖石铺设,坐的是金銮殿。“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这其实是一句调笑语,东海龙王就是指明朝,“白玉”指粮食,明朝缺少钱粮的时候,招惹出李闯王来,这里的“金陵”就是指西安了。“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丰年的雪越滚越大,薛家势力越来越大,“珍珠”就是指明朝整个利益集团,被撵成了黄土,吴三桂拥有的金戈铁马所向无敌。“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里的“金陵”就是指成都了,都是指帝都,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国也是帝王家,阿房宫三百里那样大的地方也住不下。


红楼梦里的情写的相当复杂,可谓是五味杂陈,不知道是怎样的味道,就如同明末的乱世,说不清道不完的是非。可想而知当时看懂此书的人对此书是爱如珍宝呵,文字狱也没有灭绝此书,听人说有书写对此红楼梦的评价:“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10:00 +0800 CST  
篇七十六


先粗略的匹配了以下几个,以后再做更多了解:


薛宝琴——卞玉京(约1623——1665年),秦淮八艳之一,吴伟业曾为她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坊间有“酒垆寻卞玉京,花底出陈圆圆”的说法。余怀在《板桥杂记》里很是渲染了一下名妓家中的盛景之后,总结道“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梅翰林——吴梅村,吴伟业别号梅村,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中允、左庶子等职。


尤三姐——寇白门,秦淮八艳之一。出身于世代娼门,而心地纯洁如白纸,人称“女侠”,然而确是八艳中最悲惨命运的一位。 柳湘莲——???


邢岫烟——董小宛(公元1624-1651年),秦淮八艳之一,名白,又字青莲,南京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秦淮河桃叶渡上的一位南曲名妓,是陈圆圆的“姊妹”(小说中也明白写了她与妙玉交往的情义)。清道光以后有人妄言小宛当年未死,被洪承畴计取,送入皇宫,以博帝欢,得顺治宠爱,辟疆恐惧,谎称小宛已死,其实董鄂妃即董小宛,全属虚谈。董小宛死时28岁,顺治才14岁,小宛与辟疆崇尚气节,誓死不肯降清。薛蝌——冒辟疆,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在《和书云先已巳夏寓桃叶渡口即事感怀原韵》一词中回忆自己年青时的“秦淮风流”往事。“冒董姻缘”是旧时才子佳人结合的典型,后世剧本和民间传闻较多,至今不衰,兹不赘述。


《桃叶渡怀古》 邢岫烟——董小宛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黛玉为什么应该定为菊花?参考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估计现代的美女喜欢减肥都是沿袭林黛玉的形象而来,殊不知这是亡国之君的形象啊 -_-# 而唐代之后风行丰韵美女型应为杨玉环。话说作者真是神力呵,在让人不知影射的人物不知时代背景的情况下,也能让人对此小说哭的稀里哗啦的,实在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10:00 +0800 CST  
篇七十七


关于“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情节,这大段情节也是颇多意味。元春这个皇太极送来的礼物,“红麝串”当然是代表了大清典型特征的礼物,宝钗收下了,暗指将来宝钗降清,与宝玉结婚。为什么是“羞笼”,这就是耻辱的含义,吴三桂算是明代汉臣,世代食君禄沐皇恩,降清一事毁了他一生的名节,作者遮掩的太巧妙了,把观众的眼光引向“肌肤丰泽”“雪白一段酥臂”,囧~真是令人心荡神怡呵,一张嘴说两家话,风月鉴说风月事。


宝玉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真是意淫的可以,把朱由检和吴三桂都意淫得体无完肤。就这样作者还不罢休,接着写了宝钗的姿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为任是无情也动人做了很好的解说,吴三桂才能和气魄真真是极具诱惑力。


接着黛玉这个朱由检开始登台表演了,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这呆雁在小说里自然说的是假宝玉,现在知道确切的人物原型,就很容易分辨了,实际上说的是吴三桂“‘忒儿’一声飞了”,而且这种指桑骂槐的成分也在接下来的笔墨中点出了,“我失了手”,“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说明作者不是指假宝玉而是转向薛宝钗。这情节跟那句诗“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是穿插着抒写的。


黛玉的那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也算是红楼梦里的经典话语,出自《西厢记》。配合上崇祯帝就很容易理解了,多年来剿不完的农民起义,加上东北大清的威胁,整日对民情灾情国情忧心匆匆,憔悴不堪,都快变成“昏君”了,这就是黛玉这句话的深意。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11:00 +0800 CST  
篇七十八


第四十四回开头儿——话说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同众人看演《荆钗记》,黛玉因看到《男祭》这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这可真是戏中戏,梦中梦,电视中的电视。言归正传,这情节是为前面宝玉祭奠金钏做的后续。那金钏玉钏可能影射到这样两个人,龚鼎孳和顾横波。


顾横波(1619年-1664年),秦淮八艳之一,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崇祯十四年(1641年),顾横波嫁龚鼎孳。1644年,李自成攻下京城,鼎孳与顾横波阖门投井,未死,被俘虏,受拷掠,接受直指使之职,巡视北城。顾横波开始曾劝丈夫忠君守节、以死殉国,可龚鼎孳舍不得自己的前途和美满的家庭,先后做了三朝之臣。作者所了解到的可能有所出入,暂先定此人。


龚鼎孳(1616年—1673年),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


《青冢怀古》 金钏——顾横波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这里“樗栎”就是腐朽之材的意思,指那些无耻乞降的明朝官员。为什么作者要写宝玉和黛玉心意相通,表面上自然是在表达爱情心心相通,实际还有深层意思,借宝玉的口表达朱由检的心声,围绕在朱由检身边的众多“国贼禄蠹”,作者不好从黛玉口中说出的那些话和做出那些行为。这些个是是非非永远也说不清,作者最后放下了是非,把他的情留在了人间。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开篇时说他们既不属于正气,也不属于邪气。


四大家族哪一家没被抄家,很显然就是薛家吴三桂这一家,薛蟠获罪受刑只是这个角色的事情,小说中这家没有提到任何抄家的情节。


七十六回结尾“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湘云道:“都是你病的原故,所以……”不知下文什么”。七十七回开始“话说王夫人见中秋已过,凤姐病已比先减了,虽未大愈,可以出入行走得了,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又开了丸药方子来配调经养荣丸。”


下面就粗略解读一下这困扰红学多年的神秘话语。七十六回结尾内容,朱由检常年为国事担忧,时常失眠,张献忠对他说,这都是因为国家多灾多难的缘故,你得把身体养好。这里“不知下文什么”可能是批语被误入正文,可能下文过于露骨被前人删除。 如果不是批文,那此段对话必然得跟下一回合内容联系起来,朱由检所忧虑者正是李自成的阵营,黛玉吃的是“人参养荣丸”,凤姐吃的是“调经养荣丸”,荣,荣国府,就是大明江山,两方阵营都需要调治整治。此时在翻箱倒柜的找人参,说明整个国家已经是亏空的不行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人参估计就是指兵员,“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就是指剩下些老弱残兵。此时宝钗出面“帮”了王夫人一把,“卖油的娘子水梳头”,就是说宝钗很节俭,自己舍不得用,全用来作救火之急。


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虽然影射明末历史,但由于要隐藏,所以需要些表面故事来遮掩,这表面故事的创作来源在哪里呢,那就作者生活中接触过的戏曲。书中提到的有很多戏曲,如《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游园》《惊梦》《相约》《相骂》《刘二当衣》《寄生草》《妆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等,这些戏曲基本上都有对应的红楼梦大情节。这些都是被精心筛选出来的戏曲情节,这就是作者对文化的传承和出新,而书中的细节就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细节了,可见整部书是层次分明,由大观而入微。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11:00 +0800 CST  
篇七十九


先看副册中唯一提到那个钗的判词与画,“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句子,两地就是两个土字,加一孤木,合起来就是个“桂”字,这就是指夏金桂了。如果是两地的孤木合起来就形成个“林”字,是不是作者真实想表达的含义呢?! 如果是这样,那夏金桂影射的就是林四娘。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这一情节具体讲了林四娘的故事,会不会是影射此段前后提到的晴雯呢,应该不会,晴雯是屈死的,跟林四娘的结局完全不一样,林四娘可没有乌云浊雾,而且作者也不应该如此直接贯通的表达晴雯,这不是作者的风格。那会不会是香菱呢,也不太可能,因为林四娘跟李自成或多尔衮没有任何暧昧关系。那会不会是林红玉呢······· 好像也不是,林四娘只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信息量少,如何能跟宝玉、凤姐、林之孝、黛玉、晴雯、贾芸等等扯上那么纵横复杂的关系呢。


既然林四娘是杜撰出来的,那作者也就胡乱的杜撰一篇出来。下文书中以旁白的言辞说了下作者对林四娘的认知和自己的做法,“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 可见宝玉的诗词真意在其中,表面看起来敷衍荒唐。且看宝玉对林四娘的《姽婳词》,先以“恒王好武兼好色”做开头,博得个胡言乱语的称号,以愚耳目。“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强调了“不见尘沙起”“俏影红灯里”,这就是在说红楼梦中这个人物也不写真实战场,用红灯里的闺阁事来含沙射影。“叱咤时闻口舌香”,就是夏金桂用骂战来代替叱咤风云的战场。


众人拍手笑道:见其娇且闻其香否?宝玉笑道:不待问而可知娇怯之形的了。 这就是在说假宝玉只是耳闻而非见其面,正是书中假宝玉与夏金桂的关系状态。“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薛蟠可以看做是洪承畴的“王师”,一战再战剿不灭。假宝玉关心香菱是有道理的,在李自成快被明朝灭绝的时候,皇太极曾经间接帮过他。“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以前我解释过“腥”“虎”就是清朝。“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桂花夏家是长安富户,所以“秦姬”就是林四娘这个夏金桂,“赵女”就是香菱。“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就是判词中说的“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夏金桂这个林四娘的香魂返故乡。判词上句说香菱,下句说夏金桂。曹雪芹居然被逼到这个份上了,要五官不正的说是非!!不过压迫之下哪里还有显而易见的美德和贞洁。


可能有人会问:那薛蟠是影射恒王吗。这个暂时还不好说,薛蟠还不能确定是哪个历史角色,得看恒王有没有跟吴三桂有交集,这点很重要。夏金桂误服自己下的毒死了,就相当于林四娘孤身奋战自杀一般,符合宝玉说的“武死战”,相当惋惜。宝蟾可能指的就是“不系明珠系宝刀”中的“宝刀”,这丫鬟影射谁暂不必细究。另外一回情节,王道士的“疗妒汤”,治疗恨意的汤药,表面是说夏金桂的恨意,实际上是给假宝玉这个李自成准备的汤药,说笑了他,恨意也就解了。


曹雪芹的文笔写作原则:曲径通幽处。外国人不喜欢红楼梦太正常了,因为看不懂呀,别说外国人了,就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


贾母的吃猴子尿的笑话,就是在讽调笑熙凤这个李岩猴精猴精的聪明伶俐,统御千军万马也不含糊,李岩的部队是李自成手下纪律最严明的一支,实在是很可惜,给那些没吃过猴尿的搞砸了。王熙凤的聋子放炮仗,最后一句“散了吧”是关键,重孙子灰孙子吧啦吧啦说了一通,吃了一夜酒就散了,影射的是后面李自成在京师没做上几天皇帝就散了。这里提到的“聋子”,就是龙子的意思,指的是李自成,说他很笨不聪明,面对危险使用的决策很失败,致使大厦倾猢狲散。“聋子”这个聋字的用法,跟袭人这个袭字用法是一样的,说明花袭人是照顾李自成衣食起居的人,所以袭人影射高桂英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这名字的来源“花气袭人知昼暖”,其中的知昼暖是非常贴切,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夫妻情义上的表达。


红楼梦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时代印记,写了很多那个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这些都是作的表面文章,而且这些都是为了表达那个最终的思想“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为目地的。 书中茄鲞菜肴的配方很详细,其中的配方细细品味当然也是含沙射影的在写明末二十年里某段故事,我实在没心思费那个脑筋了。还有冷香丸的配方,我想不会有人真以为那是真的药品吧,配来尝尝?! 栊翠庵里梅花雪(血),存上几年来泡茶,不知有人这样去试过吗,香醇甜美,好酒!!


书中三位最主要角色的名字的概念:宝玉,意为将真玉当宝贝一样的宠着,这真玉指的就是林黛玉,也可以看做“保玉”,最后也成了保护大明江山的的一股力量。好像在哪里看到有批文,说世人总是把真的当假的,假的当真的。假宝玉对那块玉石是恨之入骨,又摔又砸,作者的用意估计是假宝玉看得清,表达他对林黛玉的情是真挚的情,而那历史上李自成对朱由检的情就退居次要地位,成了假象。真既假,假亦真。典型的东方哲学,从来不极端。


宝钗,既然影射男性,为什么不叫宝簪呢,因为宝钗同样也可以理解成“保钗”,保护的是陈圆圆这个钗,为了她宁可舍去一切。黛玉,“西方有石名黛”,这“石”就是指山,“黛”指墨,影射煤山,崇祯帝的离魂之地,书中提到戏曲《离魂》就是影射黛玉离魂的情节。“玉”,因为黛玉就是那个真玉(明朝崇祯帝),他们名字中的玉都不是指玉玺。玉玺乃俗物,作者把它分配给了大金麒麟。而甄宝玉这个“玉”字就是指玉玺了,保的是玉玺。


冷子兴——吴应熊,吴三桂之子,冷字是书中典型的特征物“冷香丸”。


中国有个传统观念,叫做“家丑不可外扬”,我好像想不出有哪一本古书是专写自己的家事作为目的,写得像红楼梦这样详尽,甚至回忆录一词的概念都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


如此看来,红楼梦中的所谓定情之物:金玉良缘将宝玉与宝钗配对,蒋玉菡的茜香罗联系到花袭人,史湘云的金麒麟联系到卫若兰等等,这些个缘分不是联姻而应该是连宗。庚辰本回末总评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史湘云确定隐射张献忠后,那卫若兰可能就是李定国,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养子之一,在张献忠死后继承他的遗志联明抗清。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3 22:12:00 +0800 CST  
篇八十


贾母有可能是影射秦良玉(1574~1648),秦良玉二十岁时,嫁与石柱土司马千乘。这位马土司虽是一方土酋,但其祖宗大有来历,乃汉朝“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秦良玉于万历年间(1599年)就已经开始上阵杀敌,并获得“女中丈夫”称号。1630年,因勤王有功,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崇祯帝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凭将箕帚扫胡虏,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深明大义的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哀恸左右。 1644年清兵联合吴三桂入关,形势骤变,满清取代明王朝,1645年清兵南下,满清凭借暴力推行一系例野蛮残暴的民族压迫政策。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情况下,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与南明政权息兵相处,转而出现联明抗清的局面。秦良玉也和农民军停止干戈,重新投入抗清的行列。


1646年8月,在福州称帝的南明隆武皇帝赐秦良玉“太子太保”爵,封“忠贞侯”,挂“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印,奉诏挂帅抗清。74岁的秦良玉决定再次驰骋疆场,但不久便传来郑芝龙叛明,隆武帝遇难的消息,未能成行。1648年,端阳节过后,75岁的秦良玉在一次阅兵后,刚刚迈下桃花马,身子突然一歪,这位“鸳鸯袖里握兵符”的女将军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秦良玉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


以上是秦良玉的历史材料,判断贾母影射她有这样几处依据:
1.贾母姓史,因为秦良玉是四川人,与张献忠这个史湘云有瓜葛,归入史家合情合理。


2.年龄上,出生在万历年间,辅佐了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贾母死时大约七十五岁,跟秦良玉一样的寿命,那小说用的就是实际年龄。


3.清虚观那次,张道士提到国公爷,贾母伤心难过。1613年,马千乘不幸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秦良玉一下子变成孤儿寡母,但她大义为重,殡敛丈夫后,未有生出任何反叛不臣之心。

4.贾母在小说中死的年份也基本吻合秦良玉的卒年1648,小说也正是在大约这一年后结束。


5.秦良玉这秦姓,象征秦帝国,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所以被叫做“老祖宗”也在情在理。书中也明明白白写着“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这就是在表达宝玉与长辈们即使不是历史中的等级关系,为了敷衍表面,也是要恭恭敬敬的。甚至包括其他一些角色,因为大多数都不是表面的血缘关系。


6.妙玉给贾母泡茶那次,贾母问她什么水,妙玉答:“是旧年蠲的雨水”。“蠲”拆开来就是益州蜀地,解释为贾母的家乡之水。


暂时就想到这些·······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05 11:09:00 +0800 CST  
篇八十一


入画可能影射的是丁魁楚(?—1647年5月8日),书中“如今官盐成了私盐”指的是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被清将李成栋诱骗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降清后被斩杀。作为永历政权的秉政之臣,以职位相争,因循苟且,“弃君营私”,不致力于抗清复明的大业。丁魁楚40年的积蓄,全部为李成栋所据有。更多详情在百度百科里不多写了。入画的哥哥大概是影射苏聘。


《钟山怀古》 入画——丁魁楚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或者入画影射瞿式耜,她哥哥影射的是丁魁楚。瞿式耜(1590-1650)是明末忠臣,跟史可法一样是被俘后斩杀,但有点不同,史可法是退无退路,瞿式耜是在几经地区争夺战后,可能感觉力不从心了,于是坐守空城被清军捕获。他完全可以撤退后抵抗到底,心性属于耿直的那种,不愿与大西军大顺军联合抗清,仇怨太深,可惜这些个良将损失殆尽。


这首诗对应的是南朝周颙钟山出仕的典故,讽刺他隐居是为了待价而沽,换取更高官职。同时代的孔稚珪就写了这篇《北山移文》来讽刺他脸皮厚,不知羞耻,原文为:“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这句话也是对一帮追求名利,热衷往上爬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的有力鞭挞,说“厚颜无耻”比说“寡廉鲜耻”还要严重。那很显然确定就是在影射丁魁楚了,是类似特征。入画真是可怜啊,这么柔弱可怜的丫鬟硬是要影射那么龌龊的人,我的三观又一次被毁了。


这可能就是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不高的原因之一,大概也是作者考虑把薛家定位成皇商,冷子兴定位成古董商的原因。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乍一看很风光很繁荣的热闹盛事,现在很清楚了,确实是“热闹事”,只不过这热闹中弥漫着火药味,血腥遍地的场景。元春省亲就是皇太极绕过山海关攻打顺天府这件事,各路勤王之师赶过来击退皇太极,消耗了不少财力。假家一次接驾,真家四次接驾,我估计就是高迎祥接了一次皇帝的架被杀了,后金前后接了四次,努尔哈赤被杀了,用炮弹来接皇帝的架,用兵时自然是钱财用得如流水。为什么在王熙凤屋里说这话,因为是李自成阵营的。第五次皇太极接了一次(省亲),第六次就是多尔衮赶走了李自成(抄家)。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23 13:36:00 +0800 CST  
篇八十二


现在知道黛玉影射朱由检,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就不是按等级次序来送的了,作者将黛玉安排在最后就有了特殊的表达,表达朱由检的小性子,心胸狭隘猜忌无度。不过怎么说呢,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就肩负如此巨大的压力,33岁还没成熟就被风刀霜剑逼死了,确实很可怜。


红楼梦里给钱谦益的评价是“虽善无征”,给李岩的评价就是“江郎才尽”,成语江郎才尽是一个典故,这典故也就写在小说情节王熙凤的梦里。第七十二回凤姐梦见有人夺锦,“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表面内容是指元妃,隐含内容就是皇太极来夺锦,锦解释为锦绣文章,李岩的锦绣才华,“都知爱慕此生才”。表达李岩失去了这锦绣才华后,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如何能保住大顺的天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江郎才尽”的典故:南朝的江淹,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长大以后,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此成语出处,钟嵘的《诗品》,更多内容查百度百科。


红楼梦的梦境写的很有特色,如此颠来倒去的混淆现实与梦幻,小说里的世界才是梦境,而这故事里的梦才是真实要表达的世界。如果你不理解我这句话依然会产生误解。红楼梦里很多的梦境应该拍出来,因为非常重要,拍摄的时候就应该很荒诞的不真实的表演,而不是拍的像现实中那样循规蹈矩的,这点日本导演黑泽明就做的不错,不过他拍得过于舞台化,有点做作。


潘又安可以参考一下杨夫人(史可法的第二任妻子),这杨夫人是个狭隘心肠的人,《史可法遗笔》中写道:“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史可法的意图十分明显,他希望杨氏和他一起殉国,但是史可法的愿望落空了。


贾雨村,字时飞,就是“是非”的意思,由他用假语村言来讲述这段历史的是非。“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也就是初期状态,朱由检等待他这亡国的命运,插标卖首耳;吴三桂等待着他命运中的是非。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23 13:38:00 +0800 CST  
篇八十三


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中的诗,史湘云第一首诗: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蓝田玉——贾宝玉,霜娥——薛宝钗,倩女——林黛玉,第一句应宝玉曲中的“阆苑仙葩”,阆苑是昆仑山仙境,西王母的住所,形容李自成自仙境而来。后两句就是寓事寓景寓情。


史湘云第二首诗: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第一句,指吴三桂在山海关可以发挥他的才能,也适合在朝中担当重任。第二句,“花”指陈圆圆,“人”指朱由检。后两句表达朱由检,“晶帘”指李自成,不做更多解释了,因为会破坏意境。


马道婆—— 马士英,既然作者会如此毫无节操的敷衍荒唐,我也能 ~o~ 。周瑞家的——周延儒或者阮大铖,没依据,暂时匹配一下。我并无贬低作者的意思,说的有点过分了,红楼梦里引用西厢记、牡丹亭里的浓词艳曲实际上可以说是对这些台词的一次升华。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作的一首灯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是蜡烛,古时候也用来做计时工具,“焦首”“煎心”就是指灯芯,“无烦侍女添” 就不是指油灯需要添油,“两袖烟”,大堂上一般是两边各摆放一支蜡烛或者一个灯座上各插两支。这首灯谜也是为了回应第十七回省亲诗中的去“玉”改“蜡”。关于薛蟠和薛蝌名字中的虫字边,估计作者就是为了要联系这“蜡”字,表达他们是被纳降之人。


查了一下历史资料,大唐王朝的覆灭,经历了安禄山的叛乱,持续衰败,最后黄巢起义,朱温给予了最后一击,大唐灭亡。大明王朝的覆灭,是最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给予的致命一击。这李姓和朱姓家族在这前后两次的历史转折点上扮演了关键角色,真是历史的一场巧雨呀,也是作者借题发挥的历史依据,演出了这独特的经典小说。


关于邢岫烟的那句话: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根据一张口说两家话来理解,表面意思自然是讽刺妙玉的性情乖张孤僻,另一层意思就是表达作者的复杂混乱的的心态了。把男人写成女人,把女人写成男人,把道家写成俗家,把俗家写成道家,这就是近代鲁迅说的阿Q思想,我很反感作者把一堆男人放入大观园里婀娜多姿一番,可能古代文人不觉得什么,并没那么保守,不觉得反胃。当然这个世界千姿百态,艺术多样化,不是戏台上还有男人扮演花旦,女人扮演老生的吗。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23 13:39:00 +0800 CST  
“没药性的炮仗”,“苗而不秀”,“银样镴枪头”,是一样的含义,都用来形容假宝玉的,形容李自成中看不中用,“没药性的炮仗”这句是多姑娘对假宝玉说的,这就跟凤姐说的聋子放炮仗故事穿插起来了。又是一张嘴说两家话的句子,世上皮肤滥淫的庸俗之辈自然会去想假宝玉是个性功能障碍者,或者见了女人不敢上,又或说是个同性恋如此等等,作者是在表达这个意思吗!这种写法跟印度某些寺庙有异曲同工之妙,寺庙外雕塑了很多裸体女人像,世俗人被这些雕像吸引而留在了寺外,而有慧者才能进入寺内。再看第二十三回其他话语,“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李自成确实在欺负朱由检呵,掉入池子,教癞头鼋吞了去,李自成的谶语呵。大王八,这就跟宝钗的讽刺螃蟹诗穿插起来了,跟张献忠的这“八大王”形成照应。“一品夫人”就是代指皇帝身份,“驮一辈子的碑去”,表示李自成伏罪,作者这是有多恨呵~~~也很是滑稽了一把。


我有一个疑惑,七月七乞巧节生日,为什么说不吉利,在古代这是个什么观念?一时想不通,于是有网友提醒了:相聚是為了分離。对啊,可不就是天各一方,不得团圆呵,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也正好印证了李岩和红娘子之间的悲惨命运。那刘姥姥给巧姐起名字这一情节就是巧姐这一个钗的谶语了。而且非常的巧,她又叫做红娘子,红娘子只是个称号,史书并没有记载她的真实姓名,所以作者安排了这样一段没有名字而起名的情节,照理说名字应该由父母起,这就是作者为了表达这一特殊含义设定的。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27 21:30:00 +0800 CST  
结论:
红楼梦内容年代 —— 大约在1628-1648(1628起义的初端,祸起之时,1648李自成出家之时)


贾母——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
甄宝玉—— 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贾宝玉—— 李自成(1606年09月22日—1645年05月17日)
林黛玉——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薛宝钗——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妙玉—— 陈圆圆(1623―1695)
史湘云——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
贾元春—— 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
贾迎春—— 弘光帝朱由崧(1607年—1646年)
贾探春—— 隆武帝朱聿键(1602年—1646年)
贾惜春—— 永历帝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
王熙凤—— 李岩(?—1644年)
巧姐—— 红娘子
李纨—— 钱谦益 (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
贾兰—— 柳如是 (1618年—1664年)
秦可卿—— 宸妃海兰珠(1609年—1641年)
香菱—— 庄妃布木布泰(1613年—1688年)
刘姥姥—— 刘宗敏(1607年—1645年)
贾敏—— 朱常洛(1582年―1620年)
贾珠—— 朱由校(1605年—1627年)
贾环—— 鲁王朱以海(1618年—1662年)
邢岫烟—— 董小宛(1624年—1651年)
薛蝌—— 冒襄(冒辟疆)(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


不确定角色:
林如海—— 孝纯皇后刘氏(或郭皇后)
贾敬—— 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
花袭人—— 高桂英(?—1664年)
晴雯——孙传庭(1593年—1643年)
司棋——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
待书——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
入画——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
紫鹃—— 王承恩 (?—1644年4月25日)
贾琏—— 牛金星(约1595—1652年)
平儿—— 宋献策
北静王—— 硕英亲王阿济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
忠顺王—— 肃亲王豪格(1609年—1648年)
南安郡王—— 豫亲王多铎(1614.04.02—1649.04.29)
贾赦——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
邢夫人—— 邢夫人
王善宝家的—— 高杰(?—1645年)
花自芳—— 高立功
贾芸—— 袁时中(?—1643年)
林红玉—— 慧梅
义忠亲王老千岁——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
冯紫英—— 罗汝才(?─1642年)
卫若兰—— 李定国(1620年7月11日—1663年7月21日)
蒋玉菡—— 李来亨(?─1664年)
茜雪—— 韩金儿
薛蟠——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04月03日)
冯渊——袁崇焕(1584年—1630年)
贾蔷—— 孙可望(?—1660年)
赵姨娘—— 郑芝龙(或者阮大铖)(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
坠儿—— 贺人龙(?─1642)
甄士隐—— 侯恂(1590─1659)
贾雨村——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
娇杏—— 李香君(1624—1653)
薛宝琴—— 卞玉京(约1623—1665年)
梅翰林—— 吴伟业(吴梅村)(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
秋纹—— 杨嗣昌 (1588年—1641年)
金钏——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
玉钏—— 顾横波(1619年─1664年)
夏金桂—— 林四娘
冷子兴—— 吴应熊(1634年─1674年)
霍启—— 高迎祥(?─1636年)
马道婆—— 马士英(约1591─1646年)
周瑞家的——周延儒(1593年—1643年)
尤二姐—— 朱国弼
尤三姐—— 寇白门(1624年—?)
潘又安—— 杨夫人(史可法妻)
老太妃—— 田贵妃(田秀英)(?─1642年)


基本概念:
神瑛侍者—— 唐代李姓皇族
绛珠仙草—— 唐代朱姓草民
石头城—— 山海关
金陵—— 京师(北京城)(同现代词语“首都”是一样概念,也包括明末其他相关的帝都,如盛京、西安、成都、南京、福州、广州等)
宁国府—— 辽东地区,盛京(沈阳)
荣国府—— 顺天府(北京城管辖区)
大观园—— 金陵,明代京师
太虚幻境—— 金陵,唐代长安城(虚境)
甑府—— 多尔衮满清集团
皇宫—— 幻化的当权政府
贾家—— 明朝利益集团.......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家—— 大顺国集团.........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薛家—— 大周国集团.........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史家—— 大西国集团.........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贾家其实不假,是历史的存在,汉白玉砖石铺设,坐的是金銮殿。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这其实是一句调笑语,东海龙王就是指明朝,“白玉”指粮食,明朝缺少钱粮的时候,招惹出李闯王来,这里的“金陵”就是指西安了。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丰年的雪越滚越大,薛家势力越来越大,“珍珠”就是指明朝整个利益集团,被撵成了黄土,吴三桂拥有的金戈铁马所向无敌。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这里的“金陵”就是指成都了,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国也是帝王家,住不下阿房宫三百里那样大的地方。


玉石的概念—— 贾宝玉是第一主角,而且是个复杂的角色,扮演了李自成角色,同时又一再影射多尔衮的故事。玉石起到两个功能,一是作为一个记述者,二是起到一个开关作用,玉石在,贾宝玉就正常,玉石消失了,就代表贾宝玉的心死掉了,开始走下坡路了,李自成死后,就剩下多尔衮表演了,直到孽缘常还清,石头再回来了结贾宝玉。或者按照民间传说,李自成没有死,最后出家了。


风月事:
宸妃——多尔衮
宸妃——皇太极
孝庄——多尔衮
孝庄——皇太极
陈圆圆——吴三桂
陈圆圆——刘宗敏
红娘子——李岩
高桂英——李自成
柳如是——钱谦益
董小宛——冒辟疆
卞玉京——吴伟业
顾横波——龚鼎孳
寇白门——朱国弼
李香君——侯方域
..........
意淫:
李自成——朱由检
多尔衮——吴三桂
李自成——张献忠
张献忠——李定国
高桂英——李来亨
...........
简单来说:贾宝玉就是在意淫每一个角色!!!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3-27 22:13:00 +0800 CST  
篇八十四


关于书中提到“打架”的事情,多数集中在后半部,这里我只抽出三处来说一下,每一处都不是同类含义:


1.“绣春囊”,也是个表里不一的写法,表面敷衍出一副春宫图,将读者眼光引向情色之事,隐含的是什么呢,就是傻大姐心里想的一句话“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两口子打架,书中再没有别人了,只有凤姐和贾琏。而且后文王夫人指责凤姐,写了一大段情节自然就更明确了,那影射的就是后面李岩和牛金星的斗法,最后李岩败了,被陷害致死。当然贾琏这角色还不能确定是牛金星,有待细考。至于这绣春囊是谁的,这并不重要,不是作者要写的重点,就如他写大金麒麟和惜春画画一样,都不需要写下文,只是借物说事儿而已。


2.上面一条内容跟秦可卿的情节穿插起来了,“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这里的“打架”就指向那幅绣春囊上的绣春图了,是真正的风月事,多尔衮和宸妃的风月事。


3.宝玉与黛玉互诉衷肠后,袭人心想难免将来不才之事,后宝钗走来问她出什么神?袭人忙笑道:“那边两个雀儿打架,倒也好玩,我就看住了”。这也不是白写的,此处打架就在调笑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打架,实际上就是明刀明枪的打仗。这表面内容加上“不才之事”又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宝玉和黛玉之间的风月事,很神奇的书吧。


贾敏—— 朱常洛(1582年―1620年)
林如海—— 孝纯皇后刘氏(或郭皇后)


和尚对甄士隐说: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这句也类似于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同样的写法,都是马后炮极力渲染一番。为什么说有命无运呢,照理说庄妃后面是很富贵呀,这就跟此书复杂的成书过程有关了,很难说得清,要不就是我分析出错,不过在有更好的角色之前我只认定是庄妃。不过从后一句“累及爹娘之物”,很让人回味,难道孝庄不是蒙古族,而是汉人?作者是这个意思吗,“阊门”两个字真的是在说苏州阊门吗,这两个字在书中也非常关键。如果能找到作者的原意,那好几个角色也就有了定论。


很多人在此小说中乱去找中心思想,当然也怪不得,现在没人完全看懂这小说到底在讲什么,小说的中心立意只可能有一个,也写在书中,那句话便是红楼梦的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秦可卿判词中: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谁在造衅,女真人,汉满两族人早在1628年农民起义之前就有了纷争,所以说“开端”。不肖,谁在不肖,这就不单单指李自成、张献忠、李岩等人了,太多了。不只是农民起义者,更是指责明朝腐败的官僚人员,不是单崇祯这一朝积累的病根。那个时代任谁看了这判词都会忍不住流泪,家亡人散各奔腾。兰桂齐芳,这芳字不是兴旺起来的意思,而是指值得称颂,值得传扬的意思。


关于宝玉爱吃红这个问题也很好解释,李自成专吃朱家王朝这个红,即使皇太极称帝也不关他的事儿,照样吃红,他只关心他的林妹妹——朱由检。林黛玉在他遭毒打后对他说:如今你就改了吧。真是多情的人儿空叮咛呵。史湘云见宝玉要吃胭脂,“拍”一下打落:“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张献忠也算是个吃红的,但他曾放弃过,后又被李自成挑唆出来,没那么热衷。袭人也说过:“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仍然是不改啊,作者把战争风云归结到儿女私情上来,依依照应,谁又能否认战争政治不是一种情愁。


“留得残荷听雨声”,联想到残明,悲凉之至。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4-03 11:56:00 +0800 CST  
篇八十五


秦钟,情终,很有可能影射的是高迎祥,高闯王。秦业,勤业,秦钟的父亲,秦可卿的养父。所以也没有对秦业的详细情况多加表述,初次见面时写了秦钟的羞怯,腼腆,女儿之态,这算是谁的意淫呢-_-! 然后凤姐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把宝玉比下去了,说明高迎祥此时地位比李自成高,可能已经是高闯王了。


秦钟与智能儿偷情,被宝玉打散,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用了几段暧昧的对话,让人浮想联翩,幻想宝玉跟秦钟会有什么风月事。作者借此可能就是在表达李自成有紧急军情要报,和他商量具体攻打荥阳的策略,谈了一夜。“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是疑案,不敢纂创”。这句很奇怪,小说而已,你作者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呗,却像官府判案一样的口吻慎重其事的。这是作者真的不清楚到底算了什么账,因为历史记载和野史中都没有说明如何具体谋划的,所以作者写“不敢纂创”。


宝玉与秦钟上学之前,宝玉来辞黛玉,黛玉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蟾宫折桂,古时候比喻考试得中、中举。可能就是形容李自成随高闯王攻打荥阳,创事业去了,朱由检可能无力派增援。在学堂里打架估计就是战况,写的非常详细精彩。


最能看出秦钟影射高迎祥的地方就是秦钟死的那回情节,也很能表达作者的态度。就是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这回目标题写了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皇太极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号大清;高迎祥1636年攻打西安,至黑水峪遭明将孙传庭伏击,战败被俘而死。下面看书中是如何写的,秦钟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陰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陽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 此时就是高迎祥被捕入狱后的对话,鬼判即是狱审官 ,用阴间来影射阳间官司。后来宝玉来了,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此时的李自成是他命运中的上升阶段,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比高迎祥这王侯级别还高,因此写了这么一段,作为历史李自成不太可能去监狱探望,作者为了要写下面最最重要的一句话而编了上面几段话。秦钟那句重要的话:“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你我就是起义的带头人,作者这是在表达起义这条路走错了,是歪道,还应该走仕途功名这条正道,悔过之言尔,这情节是为宝玉最终悔过出家做的铺垫照应,至此秦钟情终影射宝玉的最终情终。此段情节也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后的悔过情节。


秦钟—— 高迎祥(?─1636年)
霍启—— 王二
智能儿,估计是高迎祥的军师,至于是谁,还得多翻阅历史资料,可能起先是在朱由榔手下办差的人。这名字起得也很巧妙,读者在关注表面时不会想到别的,只会觉得是法号。现在看就是又智慧又能干的人才了,符合军师的描述。


古代先贤从来没有说过“女人是祸水”这样的的话,古人说的红颜祸水是何种意思?其实就是指人的性和欲望是导致贪婪与腐败的原因,只是古人理解的“性”与今天狭隘的性解释是不一样的概念,所以古人不说性导致国家腐败这样的话。为什么女人不能参政,因为那会更容易使政治带着私欲,影响政体走向腐败堕落,这是几千年来古人总结的现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普遍意识。古代的智者也从不歧视女性,他们抵制的是愚昧的言行和诱惑。以上这些话依然适用于今天,不要拿什么封建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个条条框框的口号到处批斗,封建社会已经成为过去,你到底在跟谁斗呢!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民主社会,历史自有他的取舍,条件成熟时社会自然会进化,你的头脑想提前或者阻止也是徒劳。 现在一提到封建社会,就一脸的鄙视,我真不知道你们到底在鄙视个啥,那个时代仍然产生了很多思想上的智慧,如仁义礼智信,也依然适用于今日和未来。现在这个所谓先进的社会,各种诈骗,各种腐败,各种贪婪愚昧仍然在继续翻新,别以为自己有多优越,一直都需要关注自身的提高,你们关心自己太少了。

楼主 汤姆大叔L  发布于 2017-04-03 11:58:00 +0800 CST  

楼主:汤姆大叔L

字数:62784

发表时间:2016-11-01 02: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3 21:55:33 +0800 CST

评论数:2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